绿色集群 上海国际化工城的集群创新模式

时间:2019-05-12 23:07: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绿色集群 上海国际化工城的集群创新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绿色集群 上海国际化工城的集群创新模式》。

第一篇:绿色集群 上海国际化工城的集群创新模式

绿色集群:上海国际化工城的集群创新模式

黄丙志 *

一、国外化工产业集群发展特点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快的趋势下,以同一产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众多企业在同一空间内有机聚集而形成的产业集群,不仅架构了区域经济,也日渐主导着世界经济的版图。国外发达国家化工园区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区域产业集群的这一发展趋势。通过对国外许多化工园区的产业分析,从中我们不难得到一些发展我国化工园区的有益经验与发展启示。概括起来,其主要包括空间特性、技术特性、组织特性和规划特性四个相互联结的方面。

(一)集群式化工园区的空间特性。由于化工产业的高规模经济和高区位重量,集群式化工园区的建设发展,其首先得满足优区位、大规模的空间特征。在区位选择上,发达国家主要的化工园区几乎都坐落在交通区位和市场区位非常优越的地方,如比利时安特卫普化工区、新加坡裕廊岛石化园区和美国休斯顿工业园都背靠大港,德国切姆西特化工园区位于欧洲最大的工业区——德国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的鲁尔区。在空间规模上,虽然各园区的面积不等,但大多都在10平方公里以上。如休斯顿工业园面积约12平方英里、安特卫普化工区面积达35平方公里。

(二)集群式化工园区的技术特性。化工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协作性强,要求园区在突出主业的基础上,做好各价值增值环节的配套工作,在最大程度地发挥规模经济的同时,努力实现园区的范围经济。实现了装置的技术匹配、产能匹配和流通匹配的发达国家的化工园区,不管是否属于同一个公司,其装置总是以管道互通的方式实行“隔墙供应”,长期、稳定地保证下游生产企业的原料供应、减少了运输费用、贮存费用和营销费用,从而在园区范围内实现最优生产体系。

(三)集群式化工园区的组织特性。产业集群在组织特性方面,除强调产业链各环节间紧密衔接外,还要求各种辅助机构和基础设施的高效运作,以充分享受分工经济与专业化经济所带来的种种好处。强调供应链管理和完善各种辅助机构等就是发达国家化工园区在这一方面的具体体现。

(四)集群式化工园区的规划特性。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集群式化工园区的规划特性体现在五个“一体化”。一是项目设计一体化,利用化工产品上下游关联的特点,形成化工项目链;二是公用工程一体化,对园区能源供应进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形成一体化的“公用工程岛”;三是物流传输一体化,通过输送管网、仓库、码头、铁路和道路等,形成园区内一体化的物流运输系统;四是环境保护一体化,园区内设立环保中心,统一处理废水、废气、废渣。五是园区管

理服务一体化,为业主提供一站式办公,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二、上海国际化工城建设的集群创新实践与特色

上海国际化工城位于上海市金山区,是上海市金山区发展的基本功能定位。上海市金山区是长三角城市群的腹地,是全国特大型化工企业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与世界一流的上海化学工业区所在地,化工基础雄厚,前景广阔。但是,上海市金山区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上海石化建设至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一直没有充分利用依傍上海石化的优势来支持自身经济的发展,在上海市各区县中长期处于落后水平。同时,由于化工产业产生的污染量相对较大,对金山地区环境的压力也是显而易见的。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国家批复上海市的重大规划,在位于金山与奉贤交界处建设上海化学工业区,金山区抓住时机充分利用上海石化与上海化学工业区的化工资源优势,将区域功能定位为国际化工城,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化工产业集群。

为此,上海市金山区积极实施了集群式发展绿色化工产业的战略,努力推进“绿色化工”的产业集群创新,高起点落实国家政策指导下的重大战略规划。上海国际化工城建设的基本理念可以用四个字进行总结,那就是“绿色集群”,“绿色集群”=“绿色化工”+“产业集群”。

(一)产业链拉长“吃干榨尽”:“绿色”代表最优路径。在金山区发展化工产业过程中,首先强调“绿色”概念,它有两个内涵:“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增值效应。“绿色化工”是一种循环经济,突出绿色化学与化工全过程绿色化,整体打造“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静脉产业链”;同时,以产业融合提升化工产业技术含量,挖掘化工产业的过程生产力,延伸化工产业链,拓展产业集群的规模与层次,将化工产业链的价值增值留在金山。

在循环经济方面,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资源、能源、环保、管理等四大领域入手,努力构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态型绿色工业园区。其中,上海化学工业区率先走在前列,其万元产值循环经济指标都远远领先于全国同行业水平,能耗低于行业的1/2,耗水量低于行业的1/12,废气低于行业的1/3,废水低于行业的1/8。上海斥资150亿打造“绿色化工区”,以实现“生产与生态平衡,发展与环境和谐”这一目标,这一投入占到整个上海化工区开发建设总投入的10%。化工区根据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结合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产品项目、公用辅助、物流传输、环境保护和管理服务”五个“一体化”的开发理念,并融入开发建设的全过程中,形成园区“专业集成、投资集中、资源集约、效益集聚”的整体优势。目前,园区已经吸引了BP、巴斯夫、德固赛、拜耳等众多国际性化工大企业集聚于此。这充分反映金山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高效率”、“可持续”。

在拉长化工产业链方面,金山积极在上海石化、上海化学工业区以化工产业上游产品为主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中下游产品,推进石油化工向深加工方向发展,并直接延伸到化工产品消费领域,从而保证化工产业价值增值留在金山。根据国际经验和产业上下游发展规律,金山区在绿色化工发展规划时,重点强调了精细化工、新型材料、医药、汽车及配件等价值增值大的下游产业的集群发展。上海市金山区区域规划纲要提出了“工业向园区集中”的要求。工业布局以大化工为依托,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界限,加大工业区的归并力度,重点发展化工、精细化工、合成材料、新型建材、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及其它轻工加工业。金山上下游产业园区(图1)相互依托,并以物流、技术、信息等及时、到位、全面的服务相支持,形成区域整体性集群优势。

金山以工业园区的全方位“一体化”建设,筑巢引凤,推动产业集群的创新与发展:一方面保证工业园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和物料供应完善、交通便捷,实现全方位的“一体化”;另一方面以政策扶持、保障工业园区发展,促成产业集群。化工园区建设便于化工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集群化发展。各工业园区的产业规划与定位如下:上海化学工业区,以石油和天然气化工上游产品生产为重点,发展合成材料、精细化工等石油深加工产品;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以石油和天然气化工上游产品生产为重点,发展塑料、涤纶等合成纤维等石油深加工产品;金山第二工业区,重点发展纺织、化妆品等精细化工产业,园区内基础设施全部与上游产业园区网管连通,是依托上游产业的重要深加工发展基地;金山工业区,重点发展医药、电子、仪表等产业,是依托中上游产业的重要深加工发展基地;金山枫泾汽车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汽车及配件等产业,依托中下游产业继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增值空间。其中,华普汽车已经成为上海市重点支持发展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金山区通过几大工业区的联动,一方面形成了园区内循环、园区间循环以及金山区与周遍区市循环为主的三大循环网络,另一方面化工产业上下游以及大循环链中形成了以化工主导产业为核心、以融合性辅助产业为补充的循环化产业集聚。

金山区在园区建设中,主动引导化工主导产业高级化的上下游大型企业形成产业集群,一是开发新型、专用、高档、特色精细化工产品,尤其是配套汽车、建筑、交通、电子、信息等产业专用的无污染绿色精细化工和医药化工产品,以及化工新型材料,要发展其成为战略性产业;二是优化原料加工工艺,加快环境友好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三是注重节能降耗,整体化工过程绿色化。同时,产业集群推进“绿色化工”发展中严格绿色标准,全面推广“ISO14000”、“H.S.E”

标准化管理认证,实现“生产与生态平衡,发展与环境和谐”目标。

2、产业链长粗“带动盘活”:集群追求最佳效应。产业集群就是要在一定区域内围绕主导产业链各个链环而不断地长粗,即形成企业集聚,当然它还包括为其服务或与其融合的众多企业集聚。集聚中将会产生三种效应:(1)合作效应:通过不断集约化降低企业各类成本;(2)竞争效应:同一性质或相近性质的企业积聚会激起竞争效应,从而带动技术创新;(3)外溢效应:一个企业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一种新的技术等都会给其他企业以有益的影响,这就是集聚的外溢效应,集聚企业越多外溢效应越是明显。甚至任何在此地区,受集群影响较大的企业也会被“带动盘活”、积极茁壮成长。

金山绿色化工产业集群不仅简单体现在化工主导产业高级化的上下游大型企业形成产业集群,还表现为大批为主导产业服务或与其融合以及配套产业的大批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一是以电子信息产业促动与化工主导产业的融合,提高化工生产能力和“绿色”生产技术;二是加快化工设备制造工业、现代物流业等服务或配套产业的发展与集聚,保证“绿色化工”的大发展。以漕泾物流产业园区为例,它已经吸引了上海市新天原化工物流有限公司、新加坡喜达发展有限公司等十几家专业物流公司。上海市漕泾化工物流园区的仓储、物流产业发展,不仅服务于上海化学工业区,而且服务于金山区所有工业区,进而服务于长三角乃至全国化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化工物流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化工专业物流特点,根据化学产品特征,构筑了一个集采购、生产、保管、输配送、销售、信息系统为一体的最合理的支持体系。其陆运、河运、海运、航空等交通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完备,十几家专业物流公司势力雄厚。物流园区目前已经基本与赛科、巴斯夫、拜耳等大型化工企业和化工产品交易市场相配套,并将同洋山港集装箱的转运和杭州湾大桥的物流集散相呼应,最终将建设成网络好、信息畅、供销快、管理水平高、专业独特、涉及范围广泛的上海市西南部现代化物流集散枢纽平台。

同时,金山重视以化工市场、技术市场等专业化市场相支撑,以科研、技术孵化等服务相扶持,积极促进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创新。充分利用地区科研优势,强化各类孵化器功能,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加快研发成果工业化转化。金山区每年举办上海市、全国或全球性精细化工研讨会,精细化工技术转让基地就在金山,这一方面吸引了外商投资,也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水平。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鼓励企业活动外包化,支持企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使产业链紧密完整,企业间“合作双赢”。

此外,金山积极促进“绿色化工”产业集群与国内外市场的融合,充分发挥国内外市场代理商的作用,在交易、交流与展览中学习、竞争,从而拓展化工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促进集群企业产品注重技术向高附加值转变。产业集群创新与发展中需要重视政府的作为,更要强调市场的力量。

三、“绿色集群”的内涵及意义

金山绿色化工产业发展与集群创新战略在行动落实与政策实施中,“绿色集群”日益焕发出应有的活力,越来越表现出它的整体性竞争优势,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循环化集聚。“绿色化工”是一种循环经济,突出绿色化学与化工全过程绿色化,是整体“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静脉产业链”。金山以工业园区的全方位“一体化”的理念,融入化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形成了“专业集成、投资集中、资源集约、效益集聚”的整体集群优势,不仅园区内形成“一体化”循环,园区间也形成“体外”生产服务的有效循环。

2、高级化集聚。化工产业链不断拉长延伸高级化,使化工产业发展的过程生产力充分发挥出来,过程最细化分工专业性优势突出,过程中规模优势明显,产业链价值最大化增值。化工主导产业高级化的上下游大型企业形成产业集群,从石油提炼、乙烯乙醇、精细化工、合成材料、新型建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汽车,直到前沿的消费领域。

3、融合化集聚。大批为主导产业服务或与其融合以及配套产业的大批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以电子信息等产业促动与化工主导产业的融合,以化工设备制造业、现代物流业等服务或配套产业的发展与集聚,以化工市场、技术市场等专业化市场相支撑,以科研、技术孵化等服务相扶持,这些都促进了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创新。融合化集聚需要好的经营环境与支持性制度,这是集群创新的生命力与竞争力所在,金山区无论在市场环境还是在政府政策制度性支持方面都表现得非常优秀。

循环化集聚、高级化集聚与融合化集聚保证了金山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发展的“高效率”、“有活力”和“可持续性”,循环性好,市场性高,整体性强,从而形成了金山区以绿色化工产业链为主线的区域性集群创新优势,大大促进了以精细化工为引领、石油化工为基础的“国际化工城”建设。有数据可见,03、04、05年金山区GDP增长分别26.5%、29.2%、33.2%,其中工业增加值三年分别增长36.2%、37.1%、42.2%。03、04两年经济小区注册企业分别为2.78万户比上年增长34.3%、3.63万户增长30.6%,每年新增企业、内资外资投资增长势头喜人。这些成绩都是在这一战略实施进程中取得的,绿色化工产业集聚效应越来越突出。

产业集群创新有利于“绿色化工”发展战略的实现,“绿色化工”大发展也需要产业集群创新的推动。这二者的相互结合,让化工产业真正走了一条绿色、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目前,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阶段,很多省区都进行了大型化工园区的发展规划,因此可以说,金山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创新具有积极的区域乃至全国性示范效应,对长三角与其他区域化工产业的集群发展与规划提供了先进的示范案例。

第二篇: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模式

一、农业产业化企业集群的概念

从产业集群实践和已有的理论研究看,产业集群有两个基本特征:地理邻近性和产业关联性。地理邻近性反映了构成产业集群的各主体在空间上是相邻的,产业的关联性反映了构成产业集群的各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产业集群的优势于集群内部各主体的互动,理论界对产业集群内在机理的各种解释,如协同效应、网络效应、合作创新、知识溢出和外部效应等都是产业集群各主体之间互动的结果。波特认为,产业集群代表着一种合作与竞争的组合„,合作与竞争一般是建立在它们之间交易的基础之上,目标应该是促进交易,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的质量。地理的邻近不仅有利于交易主体之间相互了解,增加互信,加强合作,而且也便于了解竞争对手,知己知彼,营造了一种竞争气氛。可见,地理邻近性为产业集群的互动创造了条件,而产业关联性是集群内部互动的基础。产业集群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产业集群互动不仅包括集群内部互动,也包括集群内企业与集群外企业以及集群与集群内成员之间的协作与竞争。

相比传统规模经营和产业环境优化理论,产业集群提供了一个组织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农业产业化集群是在地理相近地域出现的、农业与相关产业相互支持的组织结合体,故农业产业化集群也具有一般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但是农业产业化集群具有不同于一般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既具有农业生产的技术特征又具有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组织化特征。从目前典型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历史来看,农业产业化集群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所依托的组织形式也是发展变化的。因此,在一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针对本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特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产业集群模式,使该产业集群模式能够更充分地促进该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和提升涉农产业参与国际竞争,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二、我国提倡农业产业化集群现实意义

(一)农业产业集群化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1.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引致产业的提升,带动农村城镇化和农业工业化发展。在产业集群化过程中,由于相关产业不断聚集,所以人口与资本也不断向产业区集中,使农村城镇化与产业集群化的关系明显呈正相关性。产业集群化与农村城镇化是一种互动互利、相互依存、同生同长、共生共荣的关系。2.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产业化集群的不断发展,促使企业的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发展。特别随着生产销售等网络化的发展,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诸多环节逐步配套,产业化集群所带来的生产能力的扩大和生产领域的不断扩展必将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样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分流、就地转化和劳动力价值提升。3.农业产业化集群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对农产品品种和质量、农业区域布局和农产品加工转化进行全面调整的过程,也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向深度进军的过程。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可以带动千家万户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生产,避免分散的农户自发调整结构所带来的盲目性和趋同性。

(二)农业产业化集群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农业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实现规模经济,形成区域企业和产业竞争优势。Isard(1956)认为集群经济其中一个形态就是地方化经济(localiozationeconomics)。许多相同性质或相近产品间的关联关系使企业集中在一个区位中,使该地区因某一产品或者若干产品增加而获得经济的发展。集群中的纵横交织的产业联系和合作,容易使企业获得产业竞争优势。产业通过在地理空间集聚并相互联系而形成产业集群,并产生集群效应,这种集群效应既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基础,也是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和集群竞争力提高的内在动力。

2.充分利用外在效应,实现区域资源共享。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集群效应的优势集群内各企业共同分享公共资源从而产生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分享垂直一体化与水平一体化利润,形成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3.农业产业集群有利于集群内组织形式创新。产业集群是在共同的区域和产业文化背景下,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经济网络关系,其可以强化合作,增强诚信度,形成良好的集群社会资本,降低企业间合作和交易成本。集群社会资本,即指集群内企业间长期互动形成的、基于网络关系的信任与合作的能力,是集群企业互动的“黏合剂”,从而使得集群企业发挥单个分散企业无法发挥的群体合作优势,是产业集群可持续成长的关键要素。农业产业化集群的社会资本实质上是一种能力,其基石是信任。集群的社会资本不仅有利于降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而且伴随着市场的需要更有利于集群内的产权激励和其它组织形式的出现。

4.农业产业集群能够促进涉农企业技术创新进而实现区域创新。首先集群加剧区域内相关企业之间的竞争,形成“追赶效应”;其次,知识外溢和扩散有利于相关企业采用新的技术和生产组织形式,并能够引起生产率提高。对于默示知识,一般只能通过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来传递,有理由相信农业产业化集群使企业能够充分运用区位邻近优势,获取有关知识。越来越多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发现,外部的信息交换及协调对于成功创新非常重要;再次,众多企业集群在一个地区内,互相竞争又互相学习,能够降低匹配费用,使协作成为可能,这样加强了区域创新能力和提升了区域竞争力。5.农业产业化集群有利于塑造地域品牌。大量企业集群容易产生地方品牌效应。产业集群生产的一些主要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享有相当高的知名度,特别是新兴产业集群(包括农产品服务等涉农产业的发展)生产的产品因其创新活动更具影响力,具有更高的知名度,从而形成地域品牌。当农业产业集群在某一个地方进一步集中,会反过来提高和促进当地农产品品牌化的进一步发展,进而提升品牌化地域产品的知名度,提升品牌化地域在投资者和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从而促进品牌化地域的综合协调发展。

三、我国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模式

在发达国家农业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已经较为成熟,一些依托农业产业集群的特色农业产业已经成为一些国家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如荷兰的花卉产业集群、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葡萄酒产业集群等。

波特(1998)分析了加利福尼亚葡萄酒集群的结构及其竞争优势。该集群包括了680家商业酿酒企业和几千个葡萄种植园,以及众多的葡萄储存、灌溉和收割设备、包装器材提供商、专业化的公共关系和广告公司、消费类租贸易类的酒类出版物企业。文献显示国外已被广泛研究的农业产业集群包括荷兰的花卉产业集群、丹麦的养猪产业集群、比利时的养鸡产业集群、智利的苹果产业集群。

与国外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相比,我国的农业产业集群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的许多地方出现了农业产业集群现象,如河北清河羊绒集群的羊绒产量占全国产量的80%、云南斗南的花卉占到了全国市场份额的,1/

3、山东金乡的大蒜占到了全国产量的1/4和出口额的70%等等。这些产业集群是以某种农产品为核心,集中了专业的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以及科研、服务机构,它们以专业化和规模化取得独特竞争优势。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集群的基本模式

我国许多地区已经产生和正在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其以乡村农民企业家、城市科技实业家、外资、港台资本家和国有企业等为驱动主体,在不同的背景下,以不尽相同的方式组织农业生产,农业产业集群基本上可分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两种,其中以农业科技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存在的农业集群总数已达到440多个。从主要类型和相关问题角度来看,我国农业产业化集群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模式: 1.通过农业工业化生存方式建立涉农业产业化集群,并形成专业化小城镇。例如山东寿光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蔬菜生产、蔬菜批发、种子生产等不同生产企业、服务企业集群;广东东安的农林牧渔产业群,已形成的优势农产品规模集聚区有淡海水产品、畜禽产品、林果蔬产品、特经产品和粮棉油产品五大板块和相应等级群群落。2.依靠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农业科技化示范集群。陕西杨凌示范区充分发挥杨凌的农科教整体优势,经过6年多的发展,从开始的17家企业发展到现在的680多家,逐渐形成基础农业、高新技术农业和农业服务化及科技创新群落。、3.通过新兴的贸易集群带动生产集群。这类形式的典型代表是都市农业服务业集群。例如信宜市发展就是以典型的新兴的贸易服务集群为代表,带动周围城乡农业生产集群发展。4.关联产业发展的农业集群发展模式。如台商在福建农业投资范围由原先的种植业、水产业和畜禽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扩大到农业关联企业乃至观光休闲农业,特别是出现了整个农业产业上中下游一体化配套投资的现象,除农业生产领域之外,还投资产后的加工、贸易、销售和产前的种苗业、化肥、农药、农用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和食品加工包装设备、农产品运销设备等领域。这种农业集群化生产组织模式促进了产品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在带动投资地产业提升和整体经济发展的同时,竞争力不断加强,效益不断提高。5.大企业繁衍和小企业集聚形成农业企业集群。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企业资源的有限,很多企业为了集中企业的优势资源,不得不剥离某些业务,这样形成了很多小企业。也有些小企业以前是作坊式劳作,在获得了新技术和资本支持下,逐渐形成了一家或几家核心企业的集群发展模式。

(二)农业产业化集群未来可利用模式

1.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开发链延伸模式。农业跟其它产业相比一个显著不同点是农业的区位性和生物依赖性。农业走产业化集群发展的道路,形成农业企业集群产业化发展模式,首先必须定位当地的可利用的特色资源,这是发展特色农业、优势农业的必然选择,通过突出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依托地方农业优势,实现农产品强势布局,致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形成“突出区域特色,优化区域布局,培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同时通过新的龙头企业和辅助性产业发展,逐步奠定特色农产品开发链延伸模式。2.以园区与市场带动的“谷”模式。产业集群有个重要特点是如何降低相关成本,而以园区与市场带动的“谷”模式必然是农业产业集群的另一种可选择模式。从规划建设“谷”到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首先要有相应政策将企业引入其中,即筑巢引凤,还要有相应政策将已入园的企业留住,光有土地和税收的优惠政策还不够,重要的是在入园的企业之间建立专业化分工协作和密切的经济联系,形成一个建立在合作竞争基础上的互动机制和完善的社会化市场组织网络,使企业融人到当地的文化环境当中。只有企业集群在当地具有根植性时,集群中的企业才能获得外部经济和创新优势,从而使“谷”模式的产业集群具有持续的生命力。3.“小商品大市场”的“一村一品”模式。以家庭作坊和民营企业手工生产以村为单位集聚,可注册形成农产品加工的优势行业,促成以外销为主的“一村一品”产业集群模式。“小商品大市场”的专业村集群模式,其产品的成本和质量是集群是否具有竞争力的关键。同时,专业化分工与企业间网络化联系以及经济总量等问题,是该模式中值得深思之处。

4.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由生产链和生态系统构成。通过每一条生产链、每一个生产链上的联结点上企业的集聚,构造一个比较完整的多门类农业结合的集聚生态系统。各系统内分别有产品产出,各系统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相互衔接,从而形成一个较为完整和闭合的农业生态集群网络,使农业生态集群网络内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5.其他模式。有关农业产业集群模式还有很多,诸如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产业综合体发展的“航母”模式、有计划有选择地利用外资以形成本地产业链的“效应”模式、具有共用产品特性的“网络化”模式等等。但总的来说,农业产业集群模式应适应不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要求。

四、目前农业产业化集群存在的障碍及解决措施

(一)目前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的障碍 1.农业生产过程连续性难以形成中间产品。产品生产过程的可分割性,离散性和中间产品的交易市场是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条件。在非农产业集群中,大量的中小企业都是“工序型”企业,每一个企业仅完成最终产品的一道工序或者仅生产最终产品的某个零部件,形成了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工序型企业对上下游企业的依赖性强,形成了集群内部各主体之间的密切关系。农业与制造业相比,农业生产过程虽长,但农业自身的生产链却很短,仅是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一个节点;农产品生产过程与劳动过程有时分离,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与劳动时间的间断性并存,这一特点限制了农业生产链自身的延伸。2.农业对其关联产业的依赖性比较弱。产业关联性是产业集群的基础特征,也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集群内部成员之间的密切合作与协同效应,成员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系是协同效应的基础。我国农业处于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并存阶段,农户在无需任何主体帮助的情况下也可以独立完成农业生产过程,农业生产的最终产品绝大多数既可以无需加工直接进入消费市场,也可以经过加工后进人市场。农产品本身具有两面性,决定了农户生产和经营方式具有两面性。从传统观点来看,农户可以一家一户地完成生产过程,也可以联合起来完成生产过程。这样农业的生产经营容易走向封闭性。这一特点导致农业对其关联产业的依赖性可强可弱。使农业产业关联性产业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丧失了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一个基础。3.农产品生产技术相对稳定,企业之间的合作又容易受到农产品生产周期的影响,决定了农业集群容易被复制和合作关系容易破裂。产业集群的优势于集群内部相关企业之间密切关系’形成知识共享和知识溢出效应,但是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农业技术开发必须和当地环境有效结合,决定了农产品生产不确定因素远远高于工业产品生产,影响了技术在农业生产集群中积累和创新,这样集群本身容易产生,迁移。合作是产业集群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一种行为方式。集群企业之间的广泛联系便于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群内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性带来了企业间行为的长期性,基于合作中获得的远期利益,合作伙伴都会尽量避免短期机会主义行为,加强了企业对于未来行为的预期。但是农业以动植物为劳动对象,这种特殊资产的专有性高,(例如果业,畜牧业),生产周期长,生产关系的柔性差,生产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存在时滞。这些因素不仅使农户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营销机构之间难以形成一种稳定的合作关系,而且也加大了他们之间的交易成本,所以农业产业化集群的这一优势较欠缺。

4.农业产业化集群缺少相应的集群所需要的基础条件和制度。首先农业产业化集群需要与集群相对应的相关制度保证。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由于历史原因,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协会等中介组织发展滞后,同时企业缺少有关市场、技术开发和农产品生产等方面的相关标准,而这些标准的缺失,直接影响了集群内企业无序竞争和产品本身的缺陷;其次,由于农产品生产周期长,导致农业生产与市场之间容易脱节,这要求农业产业化集群经营要以农产品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来建立农业产业化的运作体系和方式;再次,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利益分配机制是制约产业化经营能否长期坚持下去的瓶颈因素。由于农民比较注重短期收益,而有关龙头企业又受到农业生产投资周期长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都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建立农户短期利益和有关组织长期利益之间的平衡机制是当前十分突出的问题。

(二)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的措施

1.农业产业化必须依赖于农业关联性的非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农业生产的连续性和生产过程的不可分性使农业的生产链短,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两端延伸农业生产链,实现农业生产服务的系列化和农产品的转化增值。农业产业化要依靠与农业及其关联产业的集聚,发挥集群效应。因此,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不能仅仅从单一产业自身发展来看,必须把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产业的复合化(从几个涉农产业整体来看)发展结合起来才可以形成产业集群。可见,与农业相关联支持产业的充分发展是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条件,只有农业产业关联的支持产业均得到发展时,才可能实现农业产业化集群。

2.壮大龙头企业,打造平台,提升传统农业科技含量。要根据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在产业关联上,不断创建新的龙头企业,逐步形成龙头企业集群,并抓好产业的拓展和延伸。既要重视提高整个企业集群在规模、设备、资本、产品等方面表现出的“硬竞争力”,也要重视企业集群在管理、信誉、品牌、服务、理念等方面表现出的“软竞争力”。要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通过要素重组和联合,使之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和主导。

3.搞好早期规划,打造地域品牌。在农业集群的初建时期,各地区在统筹研究和制订地区发展规划,应以市场为基础,选择具有一定发展的本地特色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因为只有内生的企业集群冻具有优先发展的独特优势,才可能形成本地的竞争力。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重点应围绕“特色、优势、潜力”展开,重点发展区域特色强、竞争优势强、科技含量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大的农业产业集群。4.优化市场环境,打造物流平台。现代物流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加速器。打造农业产业集群,就必须打造现代农业物流业,做到货畅其流。要加强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通过专业市场,把更多的农产品生产者、企业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现代农业物流的作用:一是使集群内生产的农产品能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二是使农产品通过物流过程产生增值;三是降低农产品生产与流通成本,提高市场反应速度。

第三篇:中国知网: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创新集群模式特征及主要政策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创新集群模式特征及主要政策

2010年06月25日 09:33

来源: 社会科学

摘要::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发展经历了以产业集群和科技创新为实质的四个阶段,创新集群模式具有六大特征:政府严格规划和大力支持、实行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龙头企业高端切入、大力引进各级科研机构、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和产业融合实现的同时进一步推进研发合作。推动张江园区发展的主要政策可划分为三大类,关注对象主要集中在资金、人才和土地三方面,实施手段包括金融政策及税收政策,其中,2000年和2003年两项规定(意见)尤为重要。

关键词:张江高科技园区;创新集群;创新集群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9)09-0003-07

作者简介:沈开艳,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徐美芳,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 200020)

创新集群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简称张江园区)的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张江园区从创立之初到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创新集群也有一个发展演变成熟的过程,没有创新集群的发展也没有张江园区的快速发展。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创新集群也有待根据新情况新问题继续发展,更好地发挥创新集群促进张江园区发展的应有作用。

创新集群是高科技园区发展的重要途径,高科技园区发展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创新集群形成的过程。对张江园区发展过程中的创新集群发展,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从创新发展模式、拓展服务领域等角度,重点探讨了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的进程及取得的成效;曾刚等对上海浦东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状况与问题进行了研究,并还另文重点分析了张江高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扩散路径、方式、强度和创新水平等;王灏等对张江园区集群创新网络与软件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相关研究对进一步了解张江高科技园区创新集群模式的特征具有积极意义,张江园区创新集群的发展既体现了创新集群的一般理论,同时也有自身鲜明特色。

一、张江园区以产业集聚和科技创新为实质的发展阶段

张江园区成立于1992年7月,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中部,是中央政府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也是长三角地区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龙头园区。截至2007年底,张江园区初步形成了6个功能区,成功培育了三大支柱产业,拥有11个国家级基地;园区范围内累计注册企业5359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306家,国家级、市级研发机构108家;实现经营总收入685.7亿元,工业总产值397.8亿元,税收59.29亿元,出口交货值204.9亿元,累计申请专利9142项,其中已授权专利2205项。

资料来源:工业总产值:1998年、1999年和2001年数据来自上海浦东新区年鉴,2002-2006年数据来自张江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nr.aspx?id=242&infoitem_id=7,1992-1997年数据转引自《做别人明天才想到的事》,《沪港经济》2002年第8期;固定资产完成额:1992-2001年转引自《做别人明天才想到的事》《沪港经济》,2002年第8期,2003-2007年数据来自《2007年张江园区年报》,2002年数据根据前两类数据来源计算而得;吸引投资额:1992-2001年转引自《做别人明天才想到的事》,《沪港经济》2002年第8期,2003-2007年数据来自《2007年张江园区年报》,2002年数据根据前两类数据来源计算而得。其中,固定资产完成额和工业总产值的单位为亿元,吸引投资额的单位为千万美元。

根据张江园区工业总产值、吸引投资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见图1)、土地开发面积及科研能力等情况,张江园区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92—1998年),探索张江模式的起步阶段。伴随浦东开发开放的强劲步伐,1992年7月,张江园区正式开园,规划面积为17平方公里。截至1998年底,张江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32.7亿,吸引投资额9.3亿美元,当年工业总产值达35亿元。该阶段主要以土地要素的投入为主,初步孕育了张江园区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主要特征体现在园区规模基本形成、孵化器功能初步体现和龙头企业开始进驻三方面。

2、第二阶段(1999—2002年),产业集聚效应初显,张江园区进入较快发展阶段。

1999年8月,上海市委、市政府颁布了“聚焦张江”的战略决策,明确园区以集成电路、软件、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主体功能为集中体现创新创业。2002年底,张江园区累计完成土地开发面积7.2平方公里,约为规划面积的28.8%;工业总产值达67.24亿元,约为1998年的2倍;4年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59亿和吸引投资额80.71亿美元。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有:园区功能前瞻定位,资本投入不断加大,主导产业明确,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3、第三阶段(2003—2006年),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加强,张江园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2003年,在全面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园区管理的前提下,张江园区加大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开始深化“聚焦张江”的战略。当年底园区土地开发面积累计完成12.2平方公里,约占规划面积的50%。截止到2006年,入驻张江园区的工业企业数、企业从业人数和工业总产值达到126个、35797人和302亿元,分别比2003年上升了73%、66%和119%(注:数据引自 《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2007年统计年报》。其中,百分比数据则由作者根据相关数据计算而得。),张江园区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有:积极探索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强化创新孵化功能,创业文化初步形成,经济高速发展。

4、第四阶段(2007年以来),推动创新集聚发展,张江园区进入二次创业的全面发展阶段。

2007年以来,园区进入新一轮开发潮。2007年4月出台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张江园区的发展目标,标志着张江园区走进了以自主创新为主要特征,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服务对象,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道路为己任的“二次创业”全面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有:继续探索政府支持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新机制,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继续推进产学研合作。

二、张江园区创新集群模式的六大特征

张江园区是中国政府发起并严格规制的国家级高科技园区,是在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和上海现有经济发展水平下不断摸索和发展起来的,集群视角下进行创新载体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张江园区发展的重要特征。

(一)政府的严格规划和大力支持,成为张江创新集群起步阶段的最强大推动力

张江园区是经国务院批准,伴随浦东开发开放创立和成长起来的。政府的严格规划与大力支持是张江创新集群起步阶段的最强大推动力。

1、严格的、前瞻性的战略规划,明确了创新集群的发展方向。首先,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张江集团和张江高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代表政府行使相关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其次,逐步明确了创新集群的发展方向,作为浦东开发开放的六大功能区之一,张江园区的创业文化、主导产业和机制创新等张江特色也是在不断摸索中形成的,并逐步明确了创新集群的发展方向,制定了前瞻性的战略规划。正是在这种严格的、前瞻性战略规划引导下,张江园区得到了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极大提高,特色产业也呈现出集群特征。

2、土地和资本的大量投入及多项优惠政策的出台,推动创新集群初期效应的快速形成。

在规划面积方面,张江园区从最早的17平方公里发展到1999年的25平方公里,同时明确技术创新区1平方公里、教育科研区2.8平方公里。在资金投入方面,1992-2007年间,张江累计完成926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其中大部分资金来自中央、上海市及浦东新区政府。在政策优惠方面,为了强化资本的引力,吸引更多的创业人才,各级政府及园区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据不完全统计,仅从1999年“聚焦张江”以来,各级政府即出台了约70条针对园区创新创业的金融、人才、税收、土地、市场拓宽、专利技术等各种规定或办法。

(二)探索政府支持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并形成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模式

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张江园区初步形成和创新了一套政府支持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机制,孵化器功能也进一步提升。

1、管理模式创新。

政府出资成立张江集团是张江园区开园的重要标志,意味着张江园区开始探索政府支持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伴随园区的发展,体制改革也不断得到深化,并不断进行机制创新的摸索,从而推动了园区成为创新型人才、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聚焦与辐射基地,并为孵化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孵化器创新。

在张江园区创业的大舞台上,多样化、多元化的创业孵化器各显所长,并形成了张江特色。这些孵化器包括产业特色孵化器、承租形式的留学生孵化器与国际孵化器,它们从不同角度有效促进了张江园区产业的发展。

(三)龙头企业高端切入,迅速形成人才、资金和技术集聚效应,并由企业需求出发积极推动产学研联盟模式的创新

张江园区把吸引发达国家拥有成熟技术的跨国公司到园区投资建设作为迅速扩大园区经济规模和提高园区技术水平、形成人才、资金、技术集聚效应的重要方式,同时各级政府还从企业的需求出发,推动园区的研发创新,进一步提升了张江的科研能力。

首先,引入龙头企业,并迅速形成三大支柱产业,从而对上海甚至全国具有重要贡献和引领作用。例如,在集成电路方面,张江在开园之初即引进了外资的中芯国际和宏力半导体,2007年,张江的集成电路营业收入约占上海的59%,占全国的18.4%,成为国内最大、最先进的集成电路研发、制造一体化产业基地。

其次,产业链招商。成立之初,张江就确立了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中试孵化-规模生产-营销物流”为产业链的招商模式。上述两个企业的一期投资分别高达15亿和16亿美元,随后,一批相关企业纷纷抢滩张江。如今,除了中芯、宏力、华虹三大芯片制造企业,张江还集聚了150家芯片设计企业、12家封装测试企业、2家光罩企业、34家设备配套企业,总数超过200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集群。正是由于项目之间都是关联的上下游企业,容易形成合作伙伴关系,促进创新集群合作平台的建立。

(四)从企业发展需要出发,大力引进国家级、市级科研机构,并积极建设张江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同时积极支持企业设立技术中心,并建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多年来张江坚持“以产业高地带动人才高地建设,以人才集聚提升产业能级”的方针,不断引进科研机构,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初步取得了研发创新的合作成果。

首先,大力引进国家级、市级科研机构,积极建设张江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截止2007年底,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15所国内外高校先后加盟张江园区,包括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在内的17家企事业单位获得博士后工作站(流动站),在园区工作的两院院士有20多位(注:张江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nr.aspx?id=6735&infoitem_id=10。),园区从业人员超过11万人,其中,博士2843名,硕士16925名(注:《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统计年报》。)。

其次,积极支持企业设立技术中心,并建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张江园区一方面积极资助企业设立技术中心,另一方面在几个主导产业中设立了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有关服务。得益于技术水平的提高,园区内的小企业得以比较健康的发展,共同推动园区经济规模的扩大。

(五)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实现创新集群的持续稳定发展

张江园区是伴随浦东开发开放而发展起来的,张江园区的发展离不开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浦东特别是张江镇、张江功能园区的发展更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

首先,实现与乡镇经济联动发展模式。一是确定共同的发展目标,张江园区较早树立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新观念,推进双方从分头开发向联合开发的根本性转变。二是设立创新性组织形式——联合党委,联合党委从松散的、带有某种随机性的协调形式已变为规范的、具有长效性的协调机制,逐步弥合了两个不同性质的运作主体的差别,不断改变原来两个主体分头管理的状况。

其次,实现与张江功能区联动发展。一是建立产业联动发展机制,在功能区域统筹协调下,园区、街镇各自为政的格局被打破,建立了“一个品牌、统一招商、联合开发、利益共享”的产业联动发展机制。二是高效的功能互补,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张江园区充分利用功能区的“腾笼换鸟”工作,为园区建设争取了更大的土地空间。

(六)张江产业园区发展的最新趋势——产业融合发展,研发合作推进

近年来,张江园区把推动创新集群作为实现二次创业的重要平台,继续进行科学战略规划,出现了产业融合发展和研发合作推进的新趋势,2007年园区内的科技研发投入大幅增长,达78.56亿元,比上年增长了80%(注:《2007张江高科技园区产业发展报告》第10页。)。

首先,随着集成电路、软件、生物医药等产业资源集聚,张江园区产业呈现明显的融合发展态势,关联产业快速发展。其次,创新产业链形成,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系列创新产业链,光电子、通信、医疗器械、工业控制等产业在提高产品智能化、生产自动化过程中与软件产业相结合,为园区嵌入式系统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随着张江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张江园区企业的研发创新呈现合作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产学研合作,包括间接整合研发模式和直接联合研发模式。其次是以大扶小,龙头企业、大企业带动上下游小企业发展是张江园区“产业链”招商的主要特征之一。第三是强强联手,张江园区内出现了强强联手模式的发展趋势。

三、张江园区推进创新集群的主要政策

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以来推动张江园区发展的各项政策约有70条。这些政策具有针对性强、各级政府的有关政策上下一致以及涉及面广等特征,相关政策有效推动了张江园区创新集群的发展。

(一)推动张江园区快速发展的两项规定(意见)

除1992年浦东开发开放中有关成立张江园区的决定外,在推动张江园区发展的过程中,有两项规定(意见),不仅使张江园区的发展拥有了不同于其他园区的特殊政策而得到快速发展,而且也为张江园区的发展作出了前瞻性规划。

第一,2000年上海市政府出台的《上海市促进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的若干规定》(注:本规定现已于2001年7月出台的《上海市促进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的若干规定》时失效,后者目前也于2004年和2007年经过两次修改。)。该规定第一次将张江园区的开发建设以条例形式予以规范,其核心和最大突破是以技术创新区和浦东软件园为启动领域,在张江园区实行自由企业制度。正是在这个规定的鼓励和支持下,园区当年就实现了开园以来最高的年增长率,进入了较快速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第二,2003年浦东新区政府出台的《关于张江高科技园区实施行政审批和政府服务“零收费”的意见(2003)》。2004年1月起,张江园区率先对第一批61个项目试行行政审批和政府服务“零收费”,这不仅意味着张江园区内企业的行政费用有了很大减轻,而且也标志着张江园区在体制创新和改革中有了较大进展,管理和服务水平得到提升。正是得益于这种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和改革,2004年以后的三年中,园区内工业企业数量得以翻番,并形成张江园区快速发展的第三阶段。

(二)中央、地方、园区制定的三大类政策

张江园区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依据不同的政策制定者,推动张江园区创新集群的主要政策可分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园区三大类。

1、中央政府制定的政策。

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以来,推动张江园区发展的相关国家政策约有8条。这些政策主要涉及中小企业市场拓展、成果转换和创新资助等各个方面支持和鼓励张江园区科技创新和高科技企业发展,从而在国家战略层面为各级政府具体落实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宏观性指导意见,为张江园区创新集群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2、上海市政府与浦东新区政府出台的政策。除配套措施外,上海市政府和浦东新区政府还出台若干条地方性支持意见,其中专门针对张江园区发展的政策有13项,共计约40条。其中,《上海市促进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的若干规定(2001)》和《关于进一步推进张江高科技园区自主创新的实施意见(2006)》,对张江园区的创新集群发展的推动作用尤为突出。

3、张江园区出台的有关办法或意见。1999年以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张江园区(包括张江功能区)出台了约19条完善园区发展规划、支持企业发展和提高园区服务水平的有关办法和意见。与前两类政策相比,张江园区出台的意见或办法相对而言比较微观,涉及的面更广更细。

(三)探索多样化的投融资形式,制定吸引高科技人才和创新土地开发机制的政策

张江园区的发展离不开资金、人才和土地等诸要素,这三个方面是现有政策主要关注的对象。从政策实施手段划分,可以分为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等。

1、探索多样化的投融资形式,为创新集群提供开拓资金来源。

除了对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或对有关行政服务实行“零收费”等手段减轻企业负担外,张江园区对投融资的多种形式从制定法规、条例等方面给予支持。

首先,允许科技入股。《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1999)》明确以高新技术成果向有限责任公司或非公司制企业出资入股的,高新技术成果的作价金额可达到公司或企业注册资本的35%等。

其次,成立风险基金。上述政策明确规定,可采用投资、贷款贴息、补助资金和风险投资等形式支持成果转化活动。

再次,成立担保融资基金。《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管理办法(2007)》对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予以担保。

2、从科研补贴、住房补贴到照顾家属等方面大力吸引人才。为了吸引和留住更多更好的人才,张江园区不仅充分利用国家相关人才激励政策,而且还争取各级政府对张江人才实行积极扶持。

首先,从科研、住房等方面实行资助,如《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2004 年修订)》规定,从事经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海外留学生在沪取得的工薪收入,在计算个人应纳所得税额时,可按规定享受加计扣除。

其次,通过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进一步吸引和培养人才,如《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暂行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联合培养期间,园区对研究生在企业进行课题研究阶段给予一定的资金资助。

再次,配偶(含农业户口)及未成年子女可以随调、随迁来沪,切实关心引进人员的家庭生活。

3、“公司开发、政府回租”等土地开发创新机制及开展“腾笼换鸟”工作提高了园区土地利用率。

张江技术创新区内采取“公司开发、政府回租”的形式突破原有的房地产开发形式。例如,《上海市促进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的若干规定》明确,对于进驻软件园的企业,政府采取直接向高科技项目提供房租补贴等措施,以减少创业者进入园区的初期投入。2007年浦东新区政府又出台了《张江功能区域关于开展“腾笼换鸟”工作的实施意见(暂行)(2007)》,通过替换和淘汰劣势企业,大力引进产业能级较高的科技型、自主创新型龙头企业,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伴随张江园区成长发展的创新集群对张江园区的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创新集群的形成,既是政府主导作用的必然结果,也是在市场竞争中自发形成的技术演进的结果。在上海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以及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过程中,张江园区的创新集群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争取成为“下一时代高新技术产业的领跑者”。在未来张江园区创新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在上海与浦东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进程内,更加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政府、市场与企业的有效结合,进一步加大人才投入与资金投入,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形成制度创新,将是张江园区创新集群发展的必然途径。

第四篇:上海陆家嘴金融产业集群总结

上海陆家嘴金融产业集群

【简介】

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1990年开发开放浦东后,在上海设立的,中国唯一以“金融贸易”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现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外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为主的金融机构体系,成为中国金融投资机构最集中、要素市场最完备的金融产业集群之一。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占地28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开发地区为6.8平方公里。【产业聚集模式】

陆家嘴金融企业空间集聚现象明显,企业之间的垂直联系较强,而水平联系较弱,金融从业人员之间的非正式交流很少,陆家嘴金融产业集群属于比较典型的轮轴式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模式一般分为马歇尔式产业集群、卫星平台式产业集群和轮轴式产业集群。

其中轮轴式产业集群是指一个或多个大企业支配,小企业位于外围,有明显的等级制度;主要为核心公司和小公司之间的联系;大公司对外联系较紧;经济聚集度高,但是经济聚集内部化。缺点为整个集群依赖大企业的绩效。【产业内部构成】

截至2011年9月底,区域内有626 家中外资金融机构。其中198 家银行,其中外资银行分行60家;261 家证券类机构,167 家保险类机构。要素方面,拥有证券、期货、钻石、石油、金融期货、人才、农产品、化工等11 家国家级和市级要素市场。【陆家嘴产业聚集成因】

(1)作为国内市场配置资源的中心之一,充满活力的金融市场吸引了金融机构汇集陆家嘴。

(2)国家级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拥有较高知名度,其品牌效应促使金融机构向陆家嘴集聚,增加了企业的无形资产,提高竞争力。(3)当地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环境。1990 年,经国务院批准,上海浦东成为国内第一个对外资金融机构有限制地开放国内市场的试点城区。上海市政府将国际金融中心作为上海市长期奋斗的目标,在税收减免、人才引进、行政审批等领域,为金融企业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陆家嘴金融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

现代服务业的高度聚集,使陆家嘴在金融主业的进化演变中获得更多资本与人才的优势。例如融资租赁行业,由于银行集聚融资便利,和各类大企业总部扎堆,无论是银行系还是厂商系融资租赁企业都在浦东获得超常发展。

(1)产业集聚。区域内有553家中外资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集聚度为全国最高。全球20大班轮公司中有3家落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2)要素集聚。区域内有证券、期货、钻石、石油、金融期货、人才等10家国家级和市级要素市场。(3)总部集聚。区域内有10多家中资银行总部,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总部一家。共有跨国公司总部67家,总部经济集聚度为全国之最。

(4)人才集聚。区域内金融从业人员达到15万之众。(5)财富集聚。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每平方公里产出约7.88亿元,楼宇平均税收近2亿元。

(6)楼宇集聚。各类商务楼宇总建筑面积1435万平方米,出租售率92.2%。建设银行大厦、交银金融大厦、国家开发银行大厦等楼宇内入驻单位的资产总量均超过千亿元。【陆家嘴金融产业集群的外部联系效应】(1)金融机构资金流的外部联系

如银行卡业务(国际合作)、私人银行、证券、保险等。(2)金融产品对外联系

位于浦东新区的上海期货交易所,一直和国际、国内市场进行着联动。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交易量占到全国57%,天然橡胶和铜期货,分别位居全球第一和第二,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跨国公司把董事会放到浦东来开。(3)信息的对外联系 【评价】

不断发展的金融产业集群通过发展金融产业的空间集聚效应,更好地发挥金融产业对于社会资源再配置功能,提升经济运行的效率和效果,促进全社会的储蓄—投资转化,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第五篇:外向型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研究

外向型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研究

[摘要]近几年,我国外向型产业集群出口扩张的趋势强劲。但是,在国际和国内环境下也面临诸多问题,如根植性差、低端锁定、遭遇国际反倾销、市场隔层陷阱等。全球化进程的加深,使得我国地方产业集群日益嵌入全球价值链,集群企业必须创新本地网络和全球网络,以防范本地网络的锁定效应和整合利用两种网络的技术资源。本文立足于外向性产业集群研究集群创新网络,并进行了案例分析。

[关键词]外向型产业;集群演进;创新网络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0)01-0075-03

[作者简介]詹霞,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海宁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外向型产业集群。(浙江海宁314400)

一、创新网络与集群竞争力

创新网络(innovative networks)是指多个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为了获得和分享创新资源而在所达成的共识和默契基础上相互结成的合作创新体系。集群式创新网络的基本特征是其内部单元相互依存,这种相互依存放大了网络中所有集群单元的个体效率和自身存在的价值。在某一区域的创新过程中,相关主体之间的协作以及他们与外部机构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区域内的高度协作导致了区域创新系统的高效率,其主要原因:第一,高水平的协作表明了创新劳动的高水平分工和专业化。第二,协作可以看作是知识溢出的渠道。实证研究显示这类“溢出”效应集中在与知识源邻近的空间区域内。创新网络内行为主体在地理上的临近有助于建立和维持协作关系,因为频繁的面对面的接触非常必要,从而有利于创新活动的进行。集群式创新网络为促进集群式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创新既是一种交互过程,也是一种社会过程,它的成功深化需要一种网络环境,其主要表现是通过知识和产品链结合起来的独特公司组合。集群式创新网络成为提供信息、资源、技术和市场渠道,克服资源障碍,使科学知识利用集群创新网络能及时传播,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集群内企业以较低成本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专业信息,每个企业至少为网络中的伙伴带来四种潜在的资源:金融资源、技术资源、物理资源和管理资源。集群式创新网络为集群式创新提供了动力机制。集群式创新网络结点的地理聚集,即产、学、官、研的集聚,在协同作用中结网而创新,并融入到创新环境中而组成创新系统,即创新网络与创新环境有效叠加,如此形成区域创新系统,其动力来自于知识外溢的当地化特征。集群式创新网络为企业提供了资源共享的平台,企业彼此接近和了解使他们的互相影响加强,集群网络的各个结点都有可能发生创新,都可能是“创新源”。当某一观念、新技术或新需求在网络的某一结点产生之后,由于竞争障碍的减少和攀比心理的作用,企业间的竞争会加剧,后进企业更容易模仿先进企业,先进企业为保持竞争优势会更努力创新。尤其当一个强有力的新竞争者出现,就会沿网络连线在整个网络中传递、反馈,形成振荡,在集群式创新网络内形成追赶效应和拉拨效应。

二、外向型产业集群的概念

外向型产业集群的含义可以表述为:在经济开放、产业发展过程中,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以外资企业为核心、集群内部与外部相互关联的企业与机构协调发展,具有完整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经济空间组织形式。外向型产业集群不仅具有普遍意义上产业集群的特征,而且还有其具体特征:其一,开放的本地生产系统。高度的开放性是外向型产业集群的突出特征和成功的首要条件。其二,产业空间地缘性聚集现象突出。由于开放政策、对外联系、运输成本等因素,外向型产业集群大多集中在沿海或者发达国家J临近的地区。其三,产业集群度较高。较高的产业集群度通常意味着有完整的内外物流供应链、价值链、生产链、信息链及良性竞争机制形成的企业生态系统。成本区位或市场区位是吸引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其四,集群内的主导产业与外资的国外相关产业具有联动效应。外向型产业集群通常由大量相互关联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机构组成,其中尤以外商投资的加工制造业为主干。跨国公司外包是外向型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原因。跨国公司离岸外包是我国沿海地区外向型产业集群产生的主要原因。外包是指企业选择其他企业为之提供产品或服务。离岸是指从海外而不是国内提供这种产品或服务。外包产生的直接动机是对降低生产成本的追求,实现机制是外部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外包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产业过程由一家企业独立完成转变为在多家优势企业间分工协作,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分别交给在各生产流程中具有优势的企业来共同完成。外包推动方式顺应了当前国际分工的发展趋势。当前,以工序转移为主要特征的国际分工模式,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生产提供了机遇。外包方式充分利用了我国的比较优势。我国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比较优势上。因此,我国的外向型产业集群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外包企业的再分包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集群的产生,外包促进作用通过传导机制可以影响集群内的各成员企业,而产业集群的壮大进一步加强了集群内成员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系。跨国公司外包对我国外向型产业集群形成的图示见图1:

在图1中,第一次外包是跨国公司将部分生产加工环节外包给我国沿海地区的加工企业;第二次外包是国内的大企业将部分零配件加工业务再转包给下游企业,于是形成了大量的配套企业集群。外向型产业集群遭遇出口幻觉与市场隔层陷阱。在全球化竞争格局中,众多跨国公司纷纷采用外包的经营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佳的生产制造配套企业(杜培枫,2004)。在此背景下,“贴牌”成为了我国广大制造型企业迅速成长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许多制造型企业依靠给别的企业,特别是给跨国公司做“贴牌”而逐渐发展壮大,有的甚至在快速成长后反过来寻找为其“贴牌”生产的企业。随着全球化产业格局的不断调整,我国制造型企业、行业自身的资源能力和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贴牌模式对于我国制造型企业长远发展的弊端也开始逐渐显露出来。现阶段我国民营出口企业外贸订单增长的动力之源,或者完全依赖国外批发商、经销商等贸易中介下单和包销为主的间接出口,或是单纯通过OEM的形式加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网络体系。这种以委托加工和贴牌定制为基本表征谋求开放成长的国际代工模式,在给许多中小企业带来眼前繁荣的同时,也令相对落后的我国制造业面临着悄然滑入“市场隔层陷阱”。接单生产的做法使得信息来源和销售渠道被牢牢地控制在国外采购商手中,人为地形成了出口企业与目标市场的隔绝,代工企业不仅无法及时洞察和识别外部市场的消费特征与需求结构,而且严重妨碍产品组合的不断革新与自主品牌的国际推广。一方面,由于世界市场变幻无常,供需双方事前在价格、品质、检验、付款期限、违约责任等条款上常常订立得不够完备,掌握外部信息和业务控制权上的不对称地位引致重

新谈判、履约过程中机会主义行为和不道德风险层出不穷。另一方面,由于国外采购商奉行“永远寻找最低价格、最好质量产品”的商业理念,一般会在几家合作伙伴之间选择以保持外包决策的弹性,其结果是双边契约关系经常不甚稳固。没被选中的企业只能接受退出市场的无奈结局,被选中的企业则因为一定时期内全部资源和生产能力被圈定,难以重新配置而承担对方毁约撤单的莫大风险。如何提升我国外向型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产业发展面I临的主要难题。

三、外向型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本地网络与集群式创新。集群的本地网络提供了风险资本的获取途径、创业行为的榜样、即时咨询的机会、个人支持、服务的可得性、顾客的通路等,这能够激发企业的成长欲望。地方环境中的文化资本被当作全球化背景下地方产业集群兴起及本地网络持续激发企业成长精神的重要因素。本地网络对于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区域组织间的集体学习和合作创新,以及从大规模生产转变到柔性专业化都有重要意义。硅谷问题专家塞克森尼指出,美国硅谷企业的发展归功于大大小小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商业协会等形成的区域创新网络发展,这种网络包括产业合作网络、社会关系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如图2)。从此图可以看出,加大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政府、中介组织、金融机构和科研机构的联系和互动,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全球网络与集群式创新。只有当经济全球化使越来越多的地区集群成为全球生产网络中的节点时,学者们才开始意识到只有开放的、具备对外学习能力的系统,才能维持系统的创新能力。全球化一方面加大了集群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也为集群提供了更紧密的外部网络、更方便的外部知识获取渠道。面对知识在全球的快速流动,集群必须要建立起全球性联系来及时获取新的知识,维持技术竞争能力。一系列对集群创新的实证研究证实了现在的集群创新系统已经变得越来越开放。“欧洲的技术变革和地区发展”项目调查了维也纳、巴塞罗那、斯德哥尔摩三地的都市创新体系。研究者把企业开展创新合作的地理空间划分为本地区、本国、全球三个层次,结果表明:在创新的某些阶段,以及那些全球化程度比较高的行业中,企业是在全球范围寻找创新合作伙伴的。这种向集群外寻求知识与合作的趋势正随着全球化而变得越来越普遍。集群外部学习对发展中国家集群能力培育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往往都是低成本型的,技术能力和创新人才的匮乏限制了集群创新能力。对于内部知识缺乏的集群而言,企业对外学习比集群内部的相互模仿更为重要(如图3),地方产业集群通过与集群外部的纵向型网络和横向型网络的知识溢出,推动集群的升级。

四、案例研究

海宁皮革产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1926年一位海宁籍海外留学生出于产业报国的宏伟志向,回海宁创办了用于制革的轮筒厂,多年发展之后于20世纪60年代演化为海宁皮革厂和海宁制革厂,这两家企业作为母体奠定了海宁皮革产业发展的基础。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这两家国有集体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市场人员和管理人员创办了许多乡镇和个体皮件企业,海宁皮革产业进入集群快速成长时期,产业的区域特色初步形成。其中,随着当时“雪豹”、“富邦”、“卡森”等一大批乡镇皮革企业的崛起,不但自身成为国内皮革行业的知名企业,而且也为当地皮革产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为海宁皮革产业发展打下了基础。海宁皮革产品出口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海宁制革厂就成为全国最大的专业皮衣出口企业。改革开放以后,海宁皮革产业在充分利用低成本劳动力比较竞争优势和政府出台的相关鼓励及扶持出口的政策下大力发展外向型企业,近几年海宁皮革企业的对外出口额呈现高速增长,作为我国典型的外向型产业集群,海宁皮革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已经初具规模(如图4)。

从上图可以看出,海宁市皮革产业的创新路径:一是鼓励集群企业(成员)构建外部创新网络,促进集群外部异质技术资源的导入。立足全球价值链,搜索发达国家技术领先者的技术资源,通过构建外部创新网络来获取。二是完善产业集群的内部创新网络,提高网络成员的协同创新能力和水平。重点围绕影响产业集群技术能力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进行跨部门、跨学科的联合研发,建立内外部创新网络的联结枢纽,开启“破坏性创新”的窗口。

下载绿色集群 上海国际化工城的集群创新模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绿色集群 上海国际化工城的集群创新模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于产业集群的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创新

    北京智道顾问有限责任公司基于产业集群的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创新本产品保密并受到版权法保护Confidential and Protected by Copyright Laws内容简介:目前,产业集群己经成为提升......

    产业集群治理模式的发展演变分析

    产业集群治理模式的发展演变分析 2012年05月02日 11:16 来源:《改革与战略》2012年第1期 作者:谌飞龙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28 摘 要:传统的集群治理模式是以关系......

    科技集群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互动发展模式

    科技集群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互动发展模式 生物医药产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关键特征是知识创新在集群中的核心地位,也就是生物医药产业可以在集群这种组织形式下使知识......

    江西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模式探析

    江西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模式探析 摘 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非常有效的、非自觉的制度选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面临 着国内外大型企业在技术......

    海宁经编企业产业集群创新方向

    摘 要:海宁经编产业历经十余年高速发展,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精编产业生产基地和市场集散地。但随着产业群的不断扩张发展,诸多问题也随之暴露。其中既有企业内部因经营者战略眼......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及创新路径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及创新路径摘要:创新型产业集群并不能单纯的理解为以高新技术为主的集群,此外许多创新型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即使是创新型大企业也是从中小企业发展而......

    中国企业集群用创新占领电商市场

    中国企业集群用创新占领电商市场 电商市场竞争因时代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激烈,大部分商家都在用价格来维持企业的发展,单是靠这一点并不能很好的走出困境,只有有着创新的思路才......

    打造无锡物联网产业创新集群[五篇]

    打造无锡物联网产业创新集群 在中国科学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物联网有一个生动的名字,叫“感知中国”。记者了解到,目前江苏省科技厅正积极推进无锡“感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