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乌海市加快推进经济转型的思考(写写帮推荐)
关于乌海市加快推进经济转型的思考
一、当前乌海经济转型的状况
二、乌海加快经济转型面临的形势和困难
三、乌海加快推进经济转型的措施及建议
1.政策导向
2.路径选择
3.要素支撑
4.配套工程
第二篇:加快经济转型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适应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的迫切要求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途径
(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更好地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需要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理念的形成历程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理念的提出
(二)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危机后的新发展
三、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和重大战略”的理解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是对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的深刻把握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经济发展指导原则的新发展新跨越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五个坚持”
(一)坚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二)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支撑
(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五)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措施
(一)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二)促进节能减排
(三)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这是对现实的清醒判断,也是对未来的关键抉择。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现代化“三步走”战略成功走过两步,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赛程过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关键时期。现实的压力让我们清醒地看到,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尽管改革发展的成绩巨大,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相当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实现质与量的统一、快与好的统一、物与人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但发展中也面临许多问题,如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投资、出口、消费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大,收入分配关系亟待理顺,等等。所有这些,都凸显了实现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适应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的迫切要求
从国际上看,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它不仅导致世界经济的深度衰退,而且也带来了全球金融体系和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调整。过去那种亚洲生产、欧美消费、资源大国提供资源的模式将难以为继。世界经济包括贸易未来将进入增速减缓的时期,围绕着市场、资源、技术等方面的国际竞争更加剧烈,同时能源安全、资源安全、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以发达国家过度消费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而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增长在短期内还难以完全承担起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突显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在“后危机时代”,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把握好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全球经济可能在较长时间里处于低速增长,我国发展的外部空间将受到制约;全球科技和产业变革、国家间贸易关系的调整,将使我国未来发展面临的国际产业、技术竞争更加激烈;应对气候变化的博弈和能源资源的获取,粮食供求形势和金融体制的变化调整,也将影响我国经济安全。各国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同时,都在抓紧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为未来更高水平的发展做准备。美国等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实体经济,纷纷推出绿色新政、再工业化等战略,力图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扩大优势、抢占制高点。在这一新的背景下,如果我们不能尽快适应世情变化,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就很难更好地抵御各种风险冲击,就很难改变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低端位置的状况,就很难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只有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经济增长更多地建立在扩大内需、结构优化、科技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应对新的挑战,在未来的国际经济竞争格局中赢得主动,扩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空间。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基础,除此以外,至少还应包含经济结构的优化、社会结构的改善、环境的治理和美化、收入分配的合理化等,它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除了涉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之外,还需要统筹兼顾处理好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内涵更广,要求更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贯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必将引起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过去,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重增长、轻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不高。二是发展的成果没有很好地惠及民生。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上述不合理发展方式的冲击。进入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战略意图,更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性。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面临很多的转型,包括从总量到结构、从投资到消费、从二元到一元、从开放到全球、从增长到发展等等。能否成功转型,既关系到我们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又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途径
日本内阁于2011年2月14上午公布了2010年日本名义GDP总值。数据显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日本去年10-12月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成年率下降1.1%,总计为54742亿美元。日媒报道说,尽管美元贬值有利于日本GDP换算美元时数值提高,但抵不过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势头,2010年日本GDP低于中国2011年1月公布的58786亿美元,日本已经正式交出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位置。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中国经济总量的增加、位次的提高使中华民族复兴的物质基础更牢固。“我们一方面要看到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也要看到我们的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我们还有很多重大的经济结构需要优化。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水和资源比较高,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质量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GDP排序在100位以后。这是中国的现实,我们要冷静客观地对待这个现实。事实上,GDP只是总体经济实力的一个方面,如果从整体经济实力来看,如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发展阶段人均GDP来看,中日差距很大。GDP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核心指标之一,但不是唯一指标。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世界位次不断提升是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但同时更要看到,中国经济的差距和不足,看到百姓生活水平仍待提高,看到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漫长。“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不但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甚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日本的发展,比如城乡之间、经济社会之间的发展比较平衡,而我们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差距很大。”相对于GDP总量,人均GDP能更好地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数据,中国人均GDP在世界排在第100位左右。按照每人每天1美元收入的联合国标准,中国仍有1.5亿贫困人口。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近4000美元。从国际经验来看,这个阶段既拥有继续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环顾全球,成功启动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不在少数,能够持续推进现代化进程并最终获得成功却不多见。不少国家在迈入现代化进程后,最初的发展势头相当不错,后来却出现停滞甚至发生逆转,关键原因就是没有及时对发展方式作出调整。对于我国而言,要成功应对挑战,保持现代化的连续性,就必须把握全局、抓住机遇,使发展方式的转变,由市场的自发走向改革的自觉。
发展是第一要务。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在过去的10年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就意味着未来5年中国的发展将要在“世界第二”这样一个起点上往前走。人均GDP将超过3900美元甚至突破4000美元,意味着中国社会已经开始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们的经济总量是世界第二,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排在世界第99位,人均国民总收入更是排在世界100位之后。
从“十二五”时期国内外各方面的情况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然具备较多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存在诸多挑战。一方面,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的差距扩大以及经济与社会、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等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成为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另一方面,伴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消费行为、社会利益格局和大众诉求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些都对现有的增长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从国际上看,能够达到中等收入的国家不少,但能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却不多,根源就在于不平衡、不协调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可持续,在于发展的模式没有根据世情、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变化而转变,最终落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我们要在这一重要时期实现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就必须未雨绸缪,切实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化解矛盾,这样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所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改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大力提升管理水平,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目前,我国在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产业结构不合理,突出的是一产不稳、二产不强、三产不足;缺乏核心技术,主要是因为投入不足、机制不健全和人才不足;管理方式粗放,主要是决策机制不灵、内控机制不严、组织管理不精细。2009年,我国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008年单位研究开发经费产出的发明专利仅为韩国的1/5。创新效率不高使得我国对外技术依赖程度较高。比如,我国服务业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规模和质量远不能满足需求,这不仅加大了资源环境压力,也不利于缓解就业矛盾。要根本解决我国产业发展中的结构、技术和管理等方面问题,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各项改革,完善市场体制,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的竞争力。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重大举措
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这一基础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这些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未来五年发展有许多有利条件,比如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科技教育等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断完善。改革开放使得发展的活力和潜力进一步释放等等。但在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中,也存在许多不利因素。
不利的因素集中表现在,就是我们发展当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个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了、加剧了。第二个问题就是几个方面失调,包括我们需求结构过多地依赖出口、依赖投资,我们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结构发展过多地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比重相对是比较低的,你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什么?应该依靠科技、依靠体制的活力,应该依靠管理的创新,但是相对来说,我们更多还是依靠物质投入,这个也应该转变。第三个就是妨碍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比较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但能源资源消费也大量增加。2009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美国的2.9倍、日本的4.9倍、欧盟的4.3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消费的铁矿石、粗钢、氧化铝和水泥分别达到8.7亿吨、5.67亿吨、2600万吨和16亿吨,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54%、43%、34%和52%。为了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能源资源进口越来越多,2009年石油、铁矿石等资源的进口依存
度都超过了50%。我国自然资源禀赋总体较差、人均拥有资源量偏低,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正在逐步提高,能源资源供应风险明显增加。如果说一些短缺资源可以通过进口解决,而生态环境是无法直接进口的。当前,很多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承载能力下降。近年来,一系列水污染事件,一些地区的重金属污染事件,再三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如果继续沿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增长路子走下去,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将进一步加剧,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只有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增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更好地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需要
经济发展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是经济发展的有效保障。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改革成果,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内容。“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的同时,社会事业较快发展,民生得到较好保障,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比“十五”末实际增长了47%和38%,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也要看到,有的地方,经济发展了,青山绿水没有了,群众生活质量的改善与经济增长不相匹配;居民收入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偏低,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所扩大;在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领域,投入不足,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仍较突出,这些都不同程度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破解这些难题,出路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始终把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工作首位,努力使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每一场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都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标准。对社会主义中国而言,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从来就不是单纯的财富积累,而是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顺应人民的新期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证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让人民从发展中共享成果,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第三篇:关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今年以来,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传统产业提升”、“服务业提速”、“千亿产业和百亿企业培育”等四大计划为突破口的我区经济转型升级战役全面打响。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夯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础的重大战略行动。通过一个阶段的努力,已经初显战果:全区经济在克服去年全球性经济危机影响、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新兴产业、高端产品、优秀企业不断增加,经济结构、产业档次、企业综合素质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在初战告捷的基础上,下一步应该怎么做?当前的形势有哪些变化和特点?我区的情况怎么样?对这些问题,我们作了一些调研和思考,认为:
一、形势紧迫,要求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再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战鼓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经济增长“三个转变”的战略任务以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为了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加强了宏观政策的导向性和针对性,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相继公布了为期三年的十大支柱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了一大批关乎大局和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出台了严控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盲目扩张、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一系列重要政策。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快速发展变化,资源、环境、市场的倒逼压力,宏观政策的约束压力,以及你争我抢、争先恐后的区域竞争压都在不断加大,所有这些,都在逼迫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快行动,尽快完成经济转型升级。
1、认识要再提高。我区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早,步伐较快,因此抢占了先机,收获了成功。但全区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工业支撑、依赖物质资源消耗的情况十分突出;产业层次和产品档次不高、投入产出率和土地回报率偏低的问题十分明显;企业规模小、分布散、管理水平低、竞争力弱的现象也比较普遍。这些问题,既严重影响了当前,也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潮流。如不尽快解决,必将陷入更大的被动。现在,国家用各种办法来鼓励和引导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无疑是解决存在问题、练内功、强基础的极好机会。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自我,认清形势,紧抓快干,为新一轮发展再抢先机。
2、目标要再提升。经过几十年奋斗,我区经济基本完成了由自然型、封闭型向现代型、开放型的转变,从总体上看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根据我区在全国的声誉和在全省、全市所处的地位,以及全区社会发展进步的刚性需求,无论是经济发展规模,还是发展质量、发展后劲,都需要再上大台阶。面对经济转型升级大潮,我区应该勇立潮头,敢为人先。要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对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作出新的定位和完整、规范的表述,响亮地提出通过“十二五”前三年的努力,把全区经济引上“领先型、知识型、协调型、高效型”轨道的目标,并据此进一步转思路,做规划,出政策,抓推进。
3、行动要再提速。虽然我区经济转型升级的一系列措施正在逐项落实。但从总体看,声势还不大,步伐还不快,效果还不够理想,政企同心,内外合力,快速有效的机制尚未真正形成。许多单位对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只是跟着喊喊口号,没有真正当回事,许多具体事项的落实也是缺人乏力,见效慢。因此,需要进一步发动,进一步鼓劲加压,使全区上下特别是广大企业都紧张地行动起来,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奔波忙碌。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协调推进、服务指导、督促考核等工作机制,把每一项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人头,按照计划进度加速推进。
二、任务艰巨,要求我们必须攻坚克难,打好经济转型升级三大硬仗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经济领域一场深刻的变革,涉及到经济结构、经济利益的调整,还会影响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在此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困难。但为了争取更好、更大、更稳健的发展,为了全局和长远利益,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要继续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舆论等武器,攻克各种明碉暗堡。其中,要组织打好三大硬仗。
首先,要打好“淘汰落后”仗。扶优汰劣是实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指向和难点所在。我区经济脱胎于自然经济和自发经济,在长期的摸索中成长进步。虽然有不少领先、闪光的亮点,但从各业经济的总体看,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面广量大的落后企业、落后装备、落后技术、落后管理、落后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区域竞争中明显力不从心,难以为继。然而,由于受市场经济体制等多种因素制约,要解决这些问题并非易事。迫切需要精心组织一场革命性的行动,进行破旧立新,腾笼换鸟,让新兴高效的产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较高的装备、先进高端的技术、科学精细的管理取代。
第二,要打好“降耗增效”仗。合理高效地利用各类能源资源,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起因和目标。我区目前煤、电、油、水、气、地等资源和各种原辅材料的消耗、占用、闲置量都比较大,使用效益也比较低。这既是制约我区经济当前发展的一根软肋,也是危及可持续发展的一块心病。因此,在实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以更加严格的要求和严厉的措施,引导全社会增强低碳理念,自觉参与降耗增效行动,特别是要促使广大企业不断加强装备、工艺、经营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改进和完善,深入挖掘潜力,使各类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产生最好的效益。
第三,要打好“资源整合”仗。除矿产资源外,我区的产业、产能、人文、信息、工商占地、招商融资、研究设计、教育培训等各类资源十分丰富。但这些资源有的过于分散、有的长期闲置、有的使用效率低下。根据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要把科学整合和充分利用已有资源作为消除要素制约、提高经济发展
质量的一项硬任务,下功夫抓好落实。当前,特别要利用好国家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大政策,争取在整合工商用地资源和产能资源方面有新进展。同时,通过积极有力的宣传引导和指导协调,促使其他各类资源有机地融合、集聚,集约利用。
三、情况复杂,要求我们必须统筹兼顾,谋求经济转型升级最佳效果
正在实施的“四大计划”内容丰富,引领作用明显,是我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四大战役,也是关乎全局的主战场,必须全力以赴,快速推进。与此同时,还有一些问题对经济转型升级行动的成效,对全局,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必须统筹兼顾,同步关注,一道研究解决。
一是老企业改造提升问题。面广量大的老企业生产要素齐备,营销基础厚实,而且都经过较长时间的市场打拼,具有一定的企业知名度和产品认可度。这是老企业的可贵之处。在实体经济困难重重,招商引资举步维艰,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情况下,应该把鼓励和帮助老企业改造提升作为一个战略重点,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通过全面调查摸底,掌握各产业老企业的真实现状,在此基础上再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协调和服务,为企业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促使其主动对产品、设备、工艺、管理、员工素质等进行更新、完善和提升,增强活力,提高机能。
二是中小企业发展优化问题。企业规模大小是相对而言的。按照国家现行的划分标准,全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8%,我区中小企业占企业总量的比例更是达99.9%。多年来,虽然国家和各级党委、政府都在关注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但效果并不很明显。中小企业的综合素质仍然比较低,在许多方面依然比较困难,与其承担的义务、责任和发挥的作用很不相称。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一方面要在用工、环保、劳动保护、安全管理、产品质量等方面依法加强监督,促使其不断规范和进步。另一方面,要从政策、服务、指导等环节更好地给予引导和保护,帮助和扶持中小企业扩能力、强素质,上档次,与大企业优势互补,相互配套,协调发展。
三是产业拓展融合问题。我区企业数量和经济门类多,而且都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又具有地缘接近的优势。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适当的体制、机制,搞好组织协调,促使各产业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使各产业的特色、优势得以综合发挥,形成新的业态,产生更好、更大的效益。比如农业,可以通过抓好从田园种养,到工厂加工制作、仓储,再到物流运输、市场营销,最终到消费服务各阶段、各环节的衔接,实现一、二、三次产业有机融合。旅游业也可以把农业、工业、运输业、文化产业等融合串连起来,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地促进各产业发展壮大。
只要我们真正做到了胡锦涛总书记所要求的“见事早,行动快,积极应对”,抓紧各项规划、措施的落实,就一定能够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势中占领制高点,全区经济一定会出现“领先、协调、高效”的崭新局面。
第四篇:关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关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科学发展,是“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几对关系。
一、正确处理传统产业与产业创新的关系。
传统产业是一个相对的历史概念,一般是指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设备相对落后,自主创新力量薄弱,缺少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产业创新是指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能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产业创新的最终目的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为主要标志的产业。
传统产业是产业创新的基础,产业创新是传统产业发展的灵魂。没有强大的传统产业为基础,产业创新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没有产业创新,传统产业。正确处理传统产业与产业创新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最紧迫的问题,是考量地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水平最现实的问题。一要正确认识传统产业的发展。每一个地方从没停止过对传统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紧紧围绕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依靠本地优势,大力发展传统产业,如有的地方把发展纺织作为发展重点,有的以资源作为发展重点。在过去还是将来,传统产业始终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民众的生活生产提供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推动社会的进步。二要注重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时至今日,传统产业的劣势日益显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现实的发展,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势在必行。不注重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那么只能是淘汰!一方面要十分注重技术的改造升级,只有夕阳技术,没有夕阳产业,传统产业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改造生产设备;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管理的创新。大部分传统产业中,管理的落后造成了大量的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要从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强化制度管理,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三要强化传统产业的品牌意识。品牌就是形象,品牌就是财富。要造就百年产业,就要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在国内的传统产业发展,一直以来缺少品牌意识,缺少了市场的竞争能力。为此,作为企业主体,要千方百计强化品牌意识和对品牌的运作。四要靠政府政策引导。要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政府引导必不可少,运用行政的、法律的等手段倒逼传统企业进行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
二、正确处理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以高速发展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之林,但是高能耗、高污染的现象也已达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各地正确处理好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关系。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在现阶段,既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但更要是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各个地方的竞争既是发展速度的竞争,更是发展质量的竞争。一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实质就是我们“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是实现较高发展质量的关键所在。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要十分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培育。把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首选。二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产业服务化已成为世界产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应及时把握住这一趋势,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当前和今后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三要进一步加大招商选资的力度。招商选资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招商选资要进一步提高进入门槛,要通过引进、嫁接等方法,引进能带动一方经济转型的大项目、大企业;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实现一方经济的转型升级。
三、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应该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十二五”规划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改善民生是实施扩大内需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更是发展的终极目标。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表现。由于发展目标与改善民生的一致性,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发展途径上有所选择,必须考虑与改善民生的途径相一致,坚决杜绝借经济转型升级为名,以发展经济为名,不切实际的上“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而是要真正地围绕改善民生这件大事要事而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
第五篇:十一五期间吴兴区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
“十一五”期间吴兴区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
“十一五”以来,我区紧紧围绕转型升级主线,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核心,突出企业主体,强化政府引导,激发发展活力,全力推进“四个大”建设重点工作,在产业结构优化、平台空间拓展、特色产业集聚、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有效作为,转型升级成效初步显现。
一、以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相结合,引领转型升级
突出规划的引导力和政策的扶持力,引领全区产业结构优化,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一是科学规划引导转型升级。在《吴兴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基础上,相继编制完成了《吴兴区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吴兴区生态功能区规划》、《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四年行动纲要》和《服务业发展四年行动纲要》等一系列规划,在规划之中体现转型升级要求。坚持大结构优化与小结构调整并举,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全区经济转型升级。重点实施工业“四个二”和服务业“二个四”产业发展战略,明确全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优化功能布局,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并驱”,合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二是健全转型升级政策体系。突出政策引导,建立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重点围绕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技术创新、节能减排、企业培育等方面,加强政策扶持力度。着力制定了《吴兴区工业企业考核奖励试行办法》、《吴兴区鼓励企业上市若干政策》、《关于深入推进创业创新鼓励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的若干政策》、《关于公布取消 停止 返还 补助或优惠征收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等相关鼓励扶持政策,从土地、财政补助、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着力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业转型升级政策体系。三是着力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按照转型升级要求,坚持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优化一产,突出龟鳖、蔬菜等五大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做强二产,以项目引进和企业培育为重点,突出科技创新,提升发展和做大做强金属制品、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发展;做大三产,推动科技研发、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7.5:53.8:38.7调整到2010年的4.9:51.8:43.3,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发展更趋协调。
二、以创新机制和优化服务相融合,保障转型升级
围绕转型升级,深化机制体制创新,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大经济转型升级保障力度。一是建立健全创新机制。项目建设实行“三评三控”。将绩效评价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提高项目建设质量。项目准入抓评估,对产业层次、耗排总量等进行控制;项目建设抓评审,对投资水平、用地效率等进行控制;项目竣工抓评价,对建设标准、生产能力等进行控制,加强对项目的调整和提升。招商标准实行“四个不招”。始终坚持严把项目准入关,实行污染项目不招、亏本项目不招、低产业层次项目不招、要素利用率低项目不招等“四个不招”,坚决拒绝高能耗、高污染、低水平项目。招商方式实行“五个转变”。紧贴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招商方式从资源型招商向节约集约型招商转变、从数量型招商向质量型招商转变、从全民招商向专业招商转变、从被动招商向主动出击招商转变、从依靠政策招商向企业主体招商转变。节能减排实行“六项制度”。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节能减排保证金制度、区领导联系重点项目通报制度、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奖惩制度、减排重点企业风险承诺金制度、水费结算与达标排放挂钩制度、减排重点企业挂牌督办制度“六项制度”,全力推进节能减排。二是加快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科学谋划吴兴科技城建设,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加快建设科创园孵化平台、童装科技服务平台、电器电机检测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已形成了吴兴科技创业园、织里童装科技服务“五中心”、7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南太湖农业科技孵化器、吴兴食品加工园检测服务中心等一系列创业创新平台和科技创新平台,平台综合功能明显增强。吴兴科技创业园通过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认定,截止目前新引进孵化企业累计达到64家。三是优化转型升级服务体系。以转型升级为核心,完善区、乡镇、部门三级工作机制,层层分解任务,落实目标责任,做到人员到位、精力到位、措施到位,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转型升级服务网络。尤其连续几年深入开展“四百四进四促活动”专项行动,精心设计“百名干部进企业促项目”、“百名干部进外地促招商”等载体,发动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加快转变作风,深入基层一线,联系企业、联系项目,破解发展难题。特别是09年以来,根据省委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专项行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优化我区经济转型升级的软环境。
三、以平台打造和项目建设相互动,驱动转型升级 重点推进平台打造,为转型升级拓展空间。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调优增量,提升存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一是全力打造产业集聚新平台。编制《吴兴省级工业园区组合区产业布局规划》,打造形成“一区五园”平台格局,一区为吴兴工业区,五园为“织里工业园、东部工业园、城北工业园、城南工业园和青山工业园”。以全省谋划产业集聚新平台为契机,积极规划产业集聚新平台,打造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着力提升平台承载功能,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以来,全区工业平台累计投入30.9亿元,全区平台道路网路全面铺开,供电、供气、给排水等各项基础配套不断完善。特别是东部新区“十横十纵”道路框架全面贯通,主体功能布局日益完善,承载力、辐射力、带动力明显提升。二是着力引进优质大项目。坚持增量调整重质量,强化招商引资,通过产权招商、委托招商等招商新方式深入推进选商择资,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全区始终坚持“外企、央企、省企、民企”四轮驱动,着力激活民间资本,以商引商,确保招商引资在金融危机严峻形势下中保持良好态势。成功引进三一重工、新长宁多媒体产业园、华祥(中国)高纤、上海电科等重大项目,积极推动与中节能等央企的合作,实现阿祥集团等传统企业跨越式转型,从纺织领域向装备制造业转型。三是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坚持把转型升级的工作目标落实到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实际行动之中,近几年连续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建立领导联系、季度例会、现场办公、季度考核等行之有效的项目推进长效机制,重点抓好“大、好、高”项目建设,连续实施100项5000万以上重点工业项目,全力促进投资快速增长。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5年的59.91亿元提高至2009年的128.67亿元,年均增长21.1%,其中工业性投入由31.2亿元提高到66.6亿元,年均增长20.9%,均实现“翻一番”。
四、以企业培育和产业集聚相带动,深化转型升级
大力实施企业培大育强工程和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以要素保障为突破,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带动产业集聚发展。一是加快产业集聚集群发展。集聚优势资源,对织里童装、漾西铝合金、轧村家纺、八里店经编、环渚东林丝织、埭溪五金等特色块状经济,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推动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目前已形成金属制品和纺织服装两大超百亿产业集群。特别是织里镇,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童装和羊绒衫生产基地。在支柱产业加快集聚壮大的同时,装备制造、光伏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迅速崛起,集聚效应日益增强。装备制造业占比提高到9.7%,比05年底提高了3.9个百分点。光伏新能、电子信息等高新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09年分别增长47.3%和53.9%。二是凝心聚力培育大企业。坚持提升存量水平,大力实施企业培大育强工程,今年特别实施行业龙头企业“腾龙计划”,重点骨干企业“奔马计划”和成长潜力企业“雏鹰计划”三大计划,排定86家转型升级重点企业,集中资源,通过技术创新、装备升级、股改上市等方式全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截止到09年底全区规模企业达到497家,比05年底增加了212家,亿千元企业68家,增加了24家,营业收入超3亿元的大企业达到16家,增加6家。其中栋梁营业收入超60亿元,大东吴超40亿元,金洲超30亿元,4家企业入围全国民营企业五百强,3家企业列入省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上市企业累计达到4家。三是加大要素保障破解发展瓶颈。重点是强化企业发展急需的土地、资金和人才等要素的供给保障,为企业加快发展提供基础条件。扎实抓好土地复垦和低丘缓坡开发,积极开展闲置土地专项清理,不断增强土地保障与保护能力。深入推进“金融机构服务企业提升年”、“金融转型升级服务年”等活动,加大对重点企业和项目资金支持,同时积极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先后成立了万邦和江南2两小额贷款公司,全力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紧张压力。在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2009年,全区14家金融机构累计新增贷款41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加强人才引育,以“科技人才四百工程”为载体,深入推进百名专家吴兴创业、百名企业家高校深造活动。五年来共引进235名专家来我区创业,306名企业家进高校深造,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五、以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相并举,提速转型升级
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提升转型升级成效的关键环节,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淘汰落后,确保全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是深入科技创新促转型。全面实施《吴兴区“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和《吴兴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08-2012)》。加快创新平台建设,2008年设立吴兴区科技创业园,并每年专门安排一定的科技孵化专项经费,用于支持科创园的建设。积极推进企业研发平台建设,累计认定省级以上研发(技术)中心21家,引进上电科“一园三中心”项目,上电科湖州电器科学研究院成功挂牌运作。促进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组织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累计达到334项,143个项目获得立项,完成校企联姻248家,科技合作项目300项。积极创建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区,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均名列全市第一。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全区累计认定中国驰名商标15只,浙江省著名商标33只;获得中国名牌3只,浙江省名牌15只。二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坚持“抓大”与“育小”相结合、“抓两头带中间”,组织实施培育高新技术产业计划。每年重点抓好50家龙头骨干企业和科技型成长企业。通过建立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切实增强企业加快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引进了三一重工、上科电、新长宁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2009年和2010年,又分别建成吴兴特种金属管道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吴兴羊绒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目前,全区累计认定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25家,公示7家,在全市名列前茅。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9.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2.1%,比05年底提高8.3个百分点。三是节能减排倒逼转型升级。牢牢锁定“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以省级生态区创建为龙头,坚决执行“三个不批”、“四个不招”,严把项目准入关口,控制高能耗、高污染项目进入,制止产能过剩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2006年以来,通过“三评三控”否决高能耗高污染项目43个。锁定重点节能降耗项目,定期定向跟踪、逐一督查,06年以来累计完成289重点节能降耗项目,实现节能量28.58万吨标煤,为企业转型升级腾出发展空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制定出台《关于鼓励关停并转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累计关停金环、润昌等34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倒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预计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率、化学需氧量排放下降率、二氧化硫排放下降率三大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