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艺术、通感(范文模版)
关键词:主体(人);客体(艺术作品);艺术实践;通感现象;心理分析
摘要:艺术实践活动中经常出现感官移借、感官互通的心理现象,这种移借和互通在艺术心理学上统称为通感现象。人们在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时,不可能就事论事,而是通过艺术作品唤起更多的体验,这种体验是主体先期获得的与其相似的经验并被客体所唤起,使主体感悟到艺术家在作品中想要达而没表达的东西,这就是艺术作品的意境(也叫二独创作)。本文对通感现象的形成从艺术心理学上作了一番分析,目的是使更多的人了解通感现象在艺术实践活动所起的作用,这有利于主体艺术修养的提高。
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我们经常遇到一种现象,如在我们欣赏美术作品时出现的对画面色彩的温度感;在欣赏音乐和文学作品是大脑意象中出现的视觉画面感;又如我们在称赞歌手时常说的“这个人歌唱的真甜美”等等,这些感官转换的现象在艺术心理学上称为通感现象,也就是人的各感官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出现的互通现象。艺术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通感现象早已有之,如在罗马统治时期,希腊作家普鲁塔克和我国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都有过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如他们提出的“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的论点。在本文中,不打算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来加以考证,只对这种通感现象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心理过程,以及在艺术欣赏中的运用做一番心理分析,以便在艺术课教学上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和感悟艺术作品。
通感一词的涵义在艺术心理学上指主体(人),在情感观照的媒介(艺术产品)过程中出现的感官移借、感官互通现象,是一种各感官联觉感受和创造性认识艺术作品的过程。提出者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学者、作家钱钟书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针对艺术实践活动中经常出现的感官移借现象加以概括总结后提出的,并从艺术心理学的角度规范了这一现象的内涵,以便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理解和认识。
通感一词最早是在对唐诗的创作特征分析时出现的,现已成为唐诗语言艺术六种表达方式之一(散中见整、互文见义、指代关系、灵活倒文、通感、平字见奇)。由于艺术有着共同的特性(都是以形象、情感为表达目的),所以通感现象不仅存在于文学艺术中,也同样存在于其他艺术种类中。下面就从艺术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通感现象产生的心理因素、形成的过程以及在艺术欣赏实践中的运用。
通感现象产生的心理基础与先决条件
1、审美需要
艺术欣赏实践活动是主体对客体媒介作用的过程,两者之间是一种辨证的关系,但占主导地位的是主体的人。我们知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除了追求物质满足外还要不断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追求美的事物,并从美的事物中感受到一种物质所不能替代的精神方面的愉悦和兴致。这种追求是建立在人的审美需要基础上的,只有当主体对美有所需要时艺术实践活动才能进行下去,所以从艺术心理学角度来看,审美需要是艺术欣赏实践和通感现象产生的心理基础。
2、大脑信息的存储
大脑信息的存储是通感现象产生的先决条件。大脑对信息的存储并非是通感现象产生的一个环节,而是它的前期准备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主体的各感觉器官来对外部事物获取大量的信息,并在大脑中加以存储。主体只有在大脑中存储了丰富多样的信息后,才能在艺术欣赏实践活动中对艺术作品产生联觉的感悟作用,从而使主体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艺术作品。如果我们的大脑存储的信息太少或太单一,就很难在大脑内部产生通感现象,因此也就不能很好的理解认识艺术作品。
例如:我们在欣赏王式廓的绘画作品《血衣》时,如果我们前期有关作品的信息存储的多而广,就很容易利用这些信息在大脑内部唤起各感官对作品联觉认识,并与画家产生共鸣。我们从画中劳苦大众翻身斗争恶霸地主的场面中看到群众呐喊愤怒的情绪、画面前景那全身瘫痪的青年人、拿着卖身契的虚弱老人、画中高举血衣控诉的妇女及抱者母亲大腿哭泣的孩子、愤怒声讨的群众等等生动的形象,深深地刺激着我们的视线,这时大脑有关类似情节已存的信息就会随着对画面的进一步欣赏感受而被唤起,同时大脑利用这些已存的信息进行各感官的联觉感悟作品,我们仿佛看到了电影《白毛女》中喜儿的凄惨遭遇、雕塑作品《收租院》中挣扎在死亡线上穷苦的农民形象(视觉上的);又仿佛听到了二胡曲《江河水》那痛苦、凄惨、悲愤的旋律中所表达的对万恶旧社会控诉(听觉上的)等等。
这种以感官移借来感悟艺术作品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帮助主体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媒介,从对艺术作品的感性认识(表层)最终达到理性认识(里层),这也是通感现象的功能所在。所以前期大脑通过各感官获取信息的存储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着通感现象的产生。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主体的大脑在获取信息时要广泛全面,并靠记忆的方式加以存储。我们不但要以有意识记忆的方式获取信息,同时也要注重无意识记忆方式对信息的获取。有意识记忆方式主要是指在大脑的支配下有意识获取信息的方式。如:我们对书本知识的获取、有目的的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等;无意识记忆是指并非在大脑支配下获取信息的方式。如: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及各种经历和经验。相比而言前者记忆方式对信息的获取较为系统和规范,是有目的性的,但这种记忆方式由于对大脑皮层的刺激较弱,记忆的强度不高,所以在大脑记忆过程中经常出现反复性,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最初获取的信息就会逐渐消失。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就经常出现这种现象。而后者无意识记忆方式在实际运用范围上要广泛的多,获取的信息也较不规范和系统、也比较复杂。但这种记忆却往往能给大脑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因为无意识记忆对大脑皮层的刺激较为强烈的结果,具有偶然性、突发性的特点,要不常说一个人最难忘的事情也就是对其刺激最深的事情。因此,事物对大脑皮层刺激的越厉害,它给大脑留下的印象就越深,也就越容易记住。
但是,这两种记忆方式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作用的,无意识记忆往往需要有意识记忆的理性分析、归纳和总结。而有意识记忆也要靠无意识记忆来丰富自己。这两种记忆方式是大脑获取信息的基本方式也是通感现象产生的先决条件。
二、通感现象的形成过程
主体在艺术欣赏实践活动中所出现的通感现象,从人的生理学上来看这种感官之间是不可能互通的,如音乐只能听不能看,相反绘画作品是看的不可能听。但是从艺术心理学上看,这种感官的互通现象是可以实现的。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色彩的温度感,色彩是一种视觉上的感受,而人们却能从大脑意象中产生触觉上的温度感。又如音乐是一种听觉感受,人们却能从大脑意象中转化为视觉画面的感觉。这里的感官互通并非是真实的,而是大脑意象中的互通,是一种暗箱似的运作,外部是看不到的。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人类长期生产实践和艺术实践过程的产物,人类在自然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外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感觉器官在大脑的支配下进行不断的调整,获取信息的能力加强,从而促进了大脑的发育。在艺术欣赏实践过程中,占主要地位的是主体的人,而主体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人的大脑,大脑在通感现象的形成过程中对主体的各个环节起着支配作用。下面从艺术心理学上分析一下通感现象形成的各个环节及作用。
例图:艺术欣赏实践中通感现象产生的心理过程:
[听觉][意象听觉]
[视觉][意象视觉]
[触觉][媒介:艺术产品][大脑][情感感受][联觉作用][ 意象触觉]
[嗅觉][意象嗅觉]
[味觉][意象味觉]反过来帮助主体更深非现实、创造性的和刻地感悟理解媒介。理想化的感官意象。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通感现象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结果。在此过程中,除了客体媒介外,其他各环节都是主体的心理活动。通感现象产生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主体对客体的情感观照
这是主体在艺术欣赏实践活动中的首要环节,也是主体对媒介的感性认识阶段,属于表层范围的。当主体产生对美的事物追求的愿望(审美需要)时,主体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地参与艺术的欣赏实践活动,并对艺术产品进行审美活动。(包括生活美和艺术美两方面)
主体在欣赏实践活动中,首先要用感官感知艺术作品,也就是主体对客体媒介的观照活动,这里的主体和客体是一种辨证关系。主体的观照活动是一种有意识的认识感悟媒介的活动,并与情感活动相联系的。因为,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包含着艺术家对生活的情感体会、审美态度,所以主体在欣赏作品时自然也要带着情感来感知艺术作品。此外,主体在观照媒介的活动中具有主动性的特点,这种特点表现在主体是带着情感来感知媒介的。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如果主体没有对客体的情感观照,也就不可能真正地感知艺术作品的内涵。如果主体在观照媒介的活动中只是看看了知、听听完事,这也就失去了欣赏的意义了。所以,只有主体带着一种情感去感受客体,艺术欣赏实践活动才能进行下去,主体最终才能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表层到里层的飞跃。
而客体媒介在艺术欣赏实践过程中是被认知体,处于被动地位。但也有它能动的因素在其中。这种因素主要表现为:艺术家所创作的艺术作品首先要有具体可感的形象,要能够使主体正确地感知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并能唤起主体对作品的情感感知。这也是所有优秀艺术作品共有的特征。如果一部艺术作品的内容脱离生活和现实,或艺术家缺乏对生活的情感体验和作品的情感表达,也就不可能唤起主体的情感感知。因为,在我们的大脑中无法找到这类已存储的信息,自然也就感受不到作品要表达东西。所以说,一部好的艺术作品能唤起主体对媒介的情感,同时也有利于主体对作品的认识。
(2)大脑对信息的分析
大脑对信息的分析是通感现象形成的第二个环节。是属于理性认识的初级阶段。这时大脑要对前一个环节所感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归类,同时也被作为新的信息来加以储存。这里的分析主要是指对艺术作品的题材、体裁加以分析。(如:现代题材、古代题材、生活题材、爱情题材、战争题材、历史事件题材、山水花鸟题材、科幻题材、工农兵题材等等)。同时也要分析作品所选用的体裁形式是否符合题材所要表现的内容,体裁是艺术作品表现的完整形式。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是题材与体裁相统一的,也就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
(3)情感感受与联觉感悟作用
这个环节是通感现象产生的最重要的环节。我们知道情感活动是艺术实践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它贯穿着艺术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艺术活动如果没有情感活动相伴随,艺术也就失去了意义,俗话说科学以理服人,艺术则以情动人。这里的情感感受与情感观照是有很大区别的,情感观照只是对媒介初步的情感感知,具有直接的、外在的、表面的情感感知的特征,是主体的表层认识阶段,这时主体还没有进入欣赏艺术作品的阶段,要注意区分看画和欣赏画、听音乐和欣赏音乐的不同。
情感感受是艺术欣赏过程的理性认识阶段,它是建立在情感观照基础上的,是情感感悟的深化。在这一环节中,主体基本体验到了艺术家在艺术作品里所表达的情感,并在大脑的支配
下有意识的唤起前期已存储的与媒介所表达的情感相类似的信息,帮助大脑感悟认识艺术作品。这些信息是多感官性的(包括听觉的、视觉的、触觉的、嗅觉的和味觉的),具有各感官联合感悟艺术作品的特征,所以也称联觉感悟。只要有利于艺术作品的理解,各感官的信息都可以利用,并可以打破生理上的界限,使感官之间产生互通,也就是本文所谈的通感。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谈的通感现象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概念而不是生理学的,是主体大脑内部情感和思维活动,是暗箱式的,外部是看不到的。这里所谈的主体各感官之间的相互移借和互通从生理学意义上是不可能产生的,但从心理学意义上看是可以实现的,它是一种大脑内部感悟事物的方式,是大脑意象中各感官之间的互通,这种意象中的感官互通方式在艺术欣赏实践活动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它能帮助主体从多感官的角度来体验和感悟艺术作品,并唤起主体的情感感受。其次,使主体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帮助我们体会到艺术作品之外的东西(艺术作品的意境),也就是艺术家要表达而没有全部表达出来的那些内容,同时也使主体在对艺术作品的认识上产生独到的和创造性的发挥,并通过想象和联想来完成补足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内涵或形象,与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第三,可以帮助主体从表层对艺术作品的认识(感性认识)进入到里层对艺术作品的认识(理性认识),使主体真正体会到作品中艺术家所要表达的人生哲理、情趣志向、伦理道德、美与丑、真理与谬论等等内涵,从而使主体心灵上和情感上得到一种满足。
以上具体谈了一下主体产生通感现象的心理过程及作用,第三个方面谈以下通感现象中感官互通的方式。
三、感官向意象感官转换的方式
感官向意象感官的转换主要指的是在艺术欣赏实践活动中,主体以某一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感悟媒介(艺术作品),并在情感感受的作用下唤起大脑内部意象中的其他感觉器官对艺术作品的认识。前者的感觉器官是真实的、实在的。而后者所提的感觉器官并非是真实的、实在的,而是大脑内部思维所引起的一种虚幻的、意象中的感官。所以我们在用这种意象感官解释艺术作品时都要加上“仿佛”二字。如我们仿佛看到;我们仿佛听到等。这种意象感官的感悟方式具有主体自身创造性的理解认识艺术作品的特征。
感官向意象感官转换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视觉不仅可以向意象视觉转换,同时还可以向其他意象感官转换,所以这种转换方式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同一感官之间的转换;另一种是不同感官之间的转换。如一个漂流海外多年的老华侨每当在异乡听到家乡的《思乡曲》时就会唤起对家乡的思恋,他仿佛听到了年迈的老母亲的声声呼唤(同一感官听觉向意象听觉的转换);仿佛看到了家乡的景象,那风貌依旧古朴的房屋,那用木桩做栅栏围起的院子,那门前不知用了几代的石磨盘,那后院茂盛的枣树等等(不同感官听觉向意象视觉的转换);仿佛闻到了家乡泥土的方向的芳香(不同感官听觉向意象嗅觉的转换);仿佛在盛夏季节感触到了家乡那凉爽的微风和严冬季节屋内那土炕的温暖(不同感官听觉向意象触觉的转换);仿佛在秋天收获的季节里品尝的了那又甜又脆的大枣的甜美(不同感官听觉向意象味觉的转换)。这些联觉感悟认识艺术作品的方式正是本文所提的艺术欣赏实践活动中的通感。由于这种通感并非是真实的,但是在主体大脑意象中确实存在,所以我们称它为通感现象。通感现象在艺术实践活动中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它不仅运用于艺术欣赏实践活动中,同时也大量运用于艺术的创作实践活动中。通感现象在艺术欣赏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可以极大的调动和发挥主体对媒介想象认识作品及创作性认识作品的能力,从而帮助主体对媒介的认识从表层的感性认识发展到里曾的理性认识。另外由于主体的个人经历不同、获取信息的途径不同、存储信息的方式不同等因素,所以造成了主体认识媒介的多样性,这就是在艺术欣赏实
践活动中为什么出现“一千个人欣赏哈姆雷特就会出现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这是由于通感过程是一个想象及创造感悟艺术作品的过程所造成的,但是它只发生在主体的情感感受和联觉感悟阶段,然而在最终的理性认识阶段上是相统一的,不会出现大的分歧。此外通感还可以帮住主体体会和感悟媒介中所没有表达出的内涵并与艺术家产生一种心灵上的沟通,从而使主体在艺术欣赏实践活动中从心灵上得到一种极大的满足。
以上是本人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对出现的通感现象的一点体会,并做了一些肤浅的分析,文中可能出现不妥之处,敬请广大同行批评指正。
第二篇:通感例句欣赏
通感例句欣赏
① 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刘白羽《长江三峡》)
把自己在长江三峡中一天航行所看到的美景感受转化为欣赏一曲管弦乐队演奏的交响乐。从而把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在青山绿水、诗情画意中陶醉和迷恋的感情。
② 这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的。(朱自清《威尼斯商人》)
“节奏”一词是音乐术语,专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轻重缓急、强弱长短的现象。这里却用于说明建筑物色彩的浓淡强弱和位置高低错落的情况,也是将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显得贴切逼真。
③ 在微微摇摆的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的歌喉,运河边上一片朦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红的样子。(朱自清《威尼斯商人》)
句中“酽酽”原指液汁浓,味厚,是味觉;
但在这里指歌声醇厚、悠扬,是听觉。
作者在此用味觉形象表现听觉形象,显得真切生动。
④ 王小玉初唱时不甚大的声音,听起来使人感到甜润、舒畅,“五脏六腑里,象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象吃了人生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刘鹗《明湖居听书》)描写白妞(王小玉)高超的说唱艺术。
说书是一种民间口头说唱艺术,而说唱声音的美是无形体、难以捉摸的,所以作者选用看得见的景象,经历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感觉,想象得出的形象作喻体,使读者能借助喻体的实体形象感受声音之美。
在这里,作者把听觉形象转化为触觉(“象熨斗熨过”)和
味觉(“象吃了人生果”)形象,形容白妞的歌声圆润悦耳,娇嫩宛转,给人一种酣畅淋漓之感。
通感的修辞手法在此运用得巧妙绝伦,魅力无穷!
⑤ 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以歌声比花香,似乎不合情理,但细细咀嚼,便觉得这比喻用得实在巧妙。
远去的歌声的“渺茫”正好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香气的“缕缕”、“清雅”与“似有似无”。作者紧紧抓住了“远处的歌声”和“微风中的花香”似有若无、忽远忽近的共同点,将嗅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给人以飘忽微妙、新颖奇异的美感的深邃动人的境界。⑥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江河《星星变奏曲》)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受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受,
第三篇:通感例句欣赏
通感例句欣赏
① 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刘白羽《长江三峡》)
把自己在长江三峡中一天航行所看到的美景感受转化为欣赏一曲管弦乐队演奏的交响乐。从而把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在青山绿水、诗情画意中陶醉和迷恋的感情。
② 这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的。(朱自清《威尼斯商人》)
“节奏”一词是音乐术语,专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轻重缓急、强弱长短的现象。这里却用于说明建筑物色彩的浓淡强弱和位置高低错落的情况,也是将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显得贴切逼真。
③ 在微微摇摆的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的歌喉,运河边上一片朦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红的样子。(朱自清《威尼斯商人》)
句中“酽酽”原指液汁浓,味厚,是味觉; 但在这里指歌声醇厚、悠扬,是听觉。
作者在此用味觉形象表现听觉形象,显得真切生动。
④ 王小玉初唱时不甚大的声音,听起来使人感到甜润、舒畅,“五脏六腑里,象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象吃了人生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刘鹗《明湖居听书》)描写白妞(王小玉)高超的说唱艺术。
说书是一种民间口头说唱艺术,而说唱声音的美是无形体、难以捉摸的,所以作者选用看得见的景象,经历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感觉,想象得出的形象作喻体,使读者能借助喻体的实体形象感受声音之美。在这里,作者把听觉形象转化为触觉(“象熨斗熨过”)和 味觉(“象吃了人生果”)形象,形容白妞的歌声圆润悦耳,娇嫩宛转,给人一种酣畅淋漓之感。
通感的修辞手法在此运用得巧妙绝伦,魅力无穷!
⑤ 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以歌声比花香,似乎不合情理,但细细咀嚼,便觉得这比喻用得实在巧妙。
远去的歌声的“渺茫”正好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香气的“缕缕”、“清雅”与“似有似无”。作者紧紧抓住了“远处的歌声”和“微风中的花香”似有若无、忽远忽近的共同点,将嗅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给人以飘忽微妙、新颖奇异的美感的深邃动人的境界。
⑥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江河《星星变奏曲》)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受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受,菊花台
词:方文山 曲:周杰伦
你的泪光 柔弱中带伤
惨白的月弯弯 勾住过往
夜太漫长 凝结成了霜
是谁在阁楼上 冰冷地绝望
雨轻轻弹 朱红色的窗
我一生在纸上 被风吹乱
梦在远方 化成一缕香
随风飘散 你的模样 菊花残 满地伤
你的笑容已泛黄
花落人断肠 我心事静静躺
北风乱 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断
徒留我孤单在湖面 成双
花已向晚 飘落了灿烂
凋谢的世道上 命运不堪
愁莫渡江 秋心拆两半
怕你上不了岸 一辈子摇晃
谁的江山 马蹄声狂乱
我一身的戎装 呼啸沧桑
天微微亮 你轻声地叹
一夜惆怅 如此委婉
菊花残 满地伤
你的笑容已泛黄
花落人断肠 我心事静静躺
北风乱 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断
徒留我孤单在湖面 成双
菊花残 满地伤
你的笑容已泛黄
花落人断肠 我心事静静躺
北风乱 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断
徒留我孤单在湖面 成双
第四篇:荷塘月色通感教案
《荷塘月色》是中国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荷塘月色通感教案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荷塘月色通感教案 例
1板块分析:
“一花一世界”板块的重点是——感受写景散文的意境美。
《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的写景美文。围绕“荷塘”“月色”创造意境,抒发情感。
此文上过多遍了,在新课程引导下,还用老办法来教?我比较赞同从诗歌鉴赏中学到的“意境美”出发,重点在学生的个体感受与体验上,在朗读的基础上梳理由哪些“意(情)”构成了哪些“境(景)”。在阅读中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由此体会,写景散文的意境美,“一切景语皆情语”。
关于主题。我不主张老教材上对“颇不宁静”的统一解读,把“憎恶黑暗现实”当作唯一答案,作为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朱自清有自己内心烦闷与家庭情况,在主题探讨活动中可让学生进行个性解读、多元解读,理解这哀愁背后一个知识分子的迷茫彷徨和爱国良知。
教学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通过美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韵味。
2.把握情景交融的特点。通过具体的鉴赏活动,领略作品的意境美。
3.通过主题的多元解读,理解作者矛盾思想感情,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第四专题有哪几篇课文? 归类后明确学习的重点
《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鉴赏写景散文的意境美
《金岳霖先生》《亡人逸事》——鉴赏写人散文的细节美
《祝福》《边城》——鉴赏小说的情节美与环境美
《林黛玉进贾府》——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美
2、同学介绍对朱自清的了解,老师总结
4、抽查学生朗读《导、析、练》上的字词与解释。
5、学生朗读:要求第一步朗读,那种’把自己放进去’的朗读。注意,在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你就朱自清!”
提示: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因此,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怎么才能读出这种语气呢?关键是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进入他的内心,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听孙道临的朗读,要求画出你觉得写的美的句子,想想从句子中你读到了什么意境?
二、品味鉴赏:
1、交流能打动自己的文字,尝试着说说读到什么意境?
提示学生注意:意——情境——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风景是人物的内心观照。
估计学生会提到
l 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意(情):孤寂淡淡的愁微凉的心境
境(景):前一段小煤屑路,幽僻、寂寞、阴森森有些怕人 月光淡淡的l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l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沐的美人。
l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l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
意(情)——静谧 凉 淡淡的喜悦
叶 : 田田的叶子如亭亭舞女的裙(比喻)
花:(白色)零星、袅娜、羞涩,月下荷塘
如明珠,如星星,如美人(博喻)
香: 如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通感)
水:脉脉的看不见(温婉如女子)
柔美恬静
境(景)月光:静静的 泻
雾: 薄薄青色 浮起塘上月色
叶子与花: 在牛乳中洗过
笼着青纱的梦
光与影:名曲(通感)
l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哇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意(情)—— 孤寂淡淡的哀愁(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境(景)——阴阴的树色隐约的远山没精打采的灯光热闹的蛙声
l 《采莲赋》一段场景……
意(情)——向往自由、快乐,不满意目前的现状又有些无奈
境(景)——热闹、欢快 风流的季节(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三、主题探讨:
1、作者的心境到底是怎样的?散文都有文眼,找找这篇文章的文眼!
全文的底色——不宁静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交织出门散步是为了寻求宁静,但是,仍然求而不得——作者在借景抒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2、作者为什么不宁静呢?探讨写作背景,引导对主题的多元解读
(1)文章写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作者心里惶惶然。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明白。
--朱自清《一封信》
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方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那一条呢?我既然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故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
--朱自清《那里走》
可以看出,革命失败,面对现实,他采取了暂时的逃避——做学问。做学问心就安了吗?
(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
朱自清毕竟是个有着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他虽然选择了暂时的逃避,但至少他是爱国的,关注现实的,正直的!体现了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行!
(3)选择“荷塘”来作抒情的主体
你能联想到“荷花”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意象特征吗?
作者的名字
中国二三十年代文人的审美倾向
小结:因以上的原因,散文的主题我们可以多元解读,总的说来,它反映的应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迷茫彷徨和爱国良知。
开篇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确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调。这“颇不宁静”,正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说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而置身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确感到了某种超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这淡淡的喜悦之中,那弥望的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那缕缕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脉脉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雾,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都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然而,这安宁的确只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一直到“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一直到“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
如果说,“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面对黑暗现实对时代苦闷的排遣;那么,“托物言志”则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正直人格的主动追求。
“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来,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不过是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但在朱自清眼里,它们都成了寄托自己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荷”“月”之高洁,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而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的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更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景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暇!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只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当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年后的命运。但是,我们从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高洁品格,却完全可以理解20年后朱自清所作出的选择。作为一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他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融入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6年10月,西南联大迁回北平后的两年是中国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朱自清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面对一个行将灭亡的腐朽政权,贫病交加的他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斗争的洪流,并以大义凛然的骨气,写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行壮美的诗句!他瑰丽的诗文成了永远流传的文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
荷塘月色通感教案 例
2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揣摩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2)培养训练学生揣摩语言的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注社会、追求理想的感情,促使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对句子揣摩,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以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以及揣摩的过程。
教学方法:
诵读法、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介绍初中学过的朱自清的课文:《背影》、《春》
2、介绍朱自清的生平: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等等
3、介绍朱自清写作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五四文化运动在1925年前后进入低潮期,作者作为这次运动的主要人物在精神上的失落和彷徨。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用5分钟的时间找出自己所认为可以突出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字或词。
2、让学生将找出的句子写到黑板上,并让学生说出自己所认为这些句子所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的答案。教师进行查漏补缺,先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感情,教师进行引导,以培养学生揣摩语句、字词的能力。
3、将学生找到的句子进行串联,给学生呈现一个完美的整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
三、深入句子:
1.“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换成“幽静”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幽僻”既有“幽静”的意思,又有“偏僻”的意思,而“幽静”只能表达一个意思。“幽静”只有在心情悠闲自在时才能体会得到,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而此刻作者的心情并不悠闲自在。“幽僻”尤其是“僻”恰倒好处地衬托出了作者孤独郁闷的心情)
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一句中的“踱”与“慢步”的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慢步”而用“踱”?(“慢步”只能表现动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现动作的速度,也能表现做动作时的心情。“踱”与作者心情转为开朗相适应。“踱”又与下文“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相照应)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中的“且”与“就”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就”而用“且”?(“且”除了“就”的意思之外,还有“暂且”的意思,表达的意思比“就”要丰富。“且”说明荷香月色带给“我”的欢愉只是片刻之间的,这与下文作者的心情重新进入郁闷相照应)
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的“泻”表达的其实就是“照”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照”而用“泻”呢?(因为作者已经把“月光”比作“流水”了,“流水”是只能“泻”而不能“照”的)
5.“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表达的其实就是“升”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升”而用“浮”呢?(“浮”和“升”都能表现“青雾”的动作,但在高度上有区别:“升”让人感觉“雾”很高;“浮”让人感觉“雾”很低,低得与荷叶的表面相平)
6.“(灌木的黑影与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一句中的“画”表达的其实就是“留”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留”而用“画”呢?(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7“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小心,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8.“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句中的“轻轻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轻,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9.“路上阴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达作用?(用光亮的“暗”衬托出“我”郁闷的心情)
10.“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达作用?(用月光的“淡淡”来衬托喜悦的“淡淡”)
11.“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达作用?(突出叶子长得茂密)
12.“(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复有什么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13.“荷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一句中“远近”“高低”的重复有什么表达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课后作业:
阅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运用比喻、同感、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并进行摘录。体会这些句子的用途和所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第五篇:写作教案——通感(模版)
写作——对称与通感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明确对称与通感手法的概念。
2.学生能够找出文学作品中运用了对称与通感的句子或段落。
3.学生能够在掌握概念的基础上,仿照例文,利用对称与通感进行段落写作。
教学重点:
本课重点在于让学生识别文学作品中非典型的对称手法以及典型的通感手法。并仿照例句,用两种修辞手法描写一件事物。
教学难点:
本课难点在于学生经历和体验有限,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一件事物,并且要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行描述。利用通感手法写比喻句也是学生比较陌生的内容。
教学方法:
老师引导,学生探讨;小组合作与个人独立练习相结合。
课时:2 教学过程:
1.导入 1)学生头脑风暴:在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哪些修辞?想想自己知道的广告语和歌词。
2)学生展示头脑风暴成果,并简单说明广告语或歌词中的修辞手法。3)老师展示经典广告语和歌词中的修辞手法。2.复习
常用修辞手法有哪些?
3.文本赏析——“对称”的用法
1)主观感知。学生快速阅读文本,找出叠词,或有节奏感的词句。2)理解“对称(句)”的概念。通过学生找到的例句,老师进行引导分析前两个自然段中的对称句,最后归纳总结,让学生理解“对称”的基本概念,以及“对称”与“排比”的异同。3)运用“对称(句)”状物。小组合作,选定一张图片,利用对称的修辞方法对图中事物进行多角度的描述。4)理解“对称块”在文本中的运用。
5)运用“对称块”写片段。学生可从给定主题中选择一个,从三个不同角度对该主题进行一段记叙描写。6)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后面几个自然段的“对称句”“对称块”进行分析,并简单说明其作用。
4.文本赏析——“通感”的用法 1)引导学生回顾一处特殊的修辞——“通感”。2)通感的概念与日常运用。让学生了解通感并没有那么神秘与特殊,我们日常接触和使用的许多词和短语其实都用了通感手法。
3)感知与体验。利用名人故事、动画片段、音乐片段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通感手法。学生将在老师指引下,通过联想,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联通。4)集体练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两幅图片进行描写,要求运用通感手法。要求小组间相互点评。
5)独立练习:任选一张图片,利用通感的手法写比喻句。
6)分享与讨论:学生在组内分享自己写的句子,其他成员必须做出正面的积极的评价。每个小组选1-2个句子在班级内分享。
5.知识检测:
基本作业:学生课后可自选一个场景或一张图片,用对称和通感两种手法分别写一个段落,对场景或事物进行描写。即写两个互不关联的段落,每个段落不少于5句话,100个字。
挑战作业:学生自选场景或事物(或人物),综合运用对称与通感两种修辞方法写一个片段。不少于8句话,150字到200字。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