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研合同
市场调研项目合同书
委托方(以下称甲方):_________________
委托方(以下称乙方):_________________
乙方受甲方委托,承担__________市场调研的全部运作。为明确双方责、权、利及相应义务,建立诚信互助之良好合作关系,顺利完成委托调查之项目,特订立本协议。
一、甲乙双方经过协商一致,由乙方已书面数据、报告或电子媒体的形式向甲方提供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市场调研结果,作为调研项目的委托结果及调研项目之完成。
二、调研项目内容、形式、验收标准和进度要求:详见本协议附件。
三、本协议酬金总金额及支付方式:
1.本协议酬金总金额为人民币:___________(大写)元。
2.本协议签订之日起__________日内,甲方付给乙方本协议所涉及总金额_________%的预付款,作为项目前期启动费用。
3.乙方按照本协议及附件之约定,如期完成项目并提交规定结果后,经甲方验收合格,甲方于验收合格之日起________日内付清项目余款。
4.费用总清单见附件之《_________调研项目费用明细表》。
四、乙方责任:
1.甲、乙双方商定之市场调研计划(见合同附件)为基本指南,本着客观、准确、及时、系统、反馈之原则,按计划既定之时段、区划、数量及质量标准完成调研过程并提交相应结果。
2.乙方及时将调研项目的进程情况以及项目进行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甲方报告。
3.乙方保证在为甲方提供服务时,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不把该项目的全部或部分工作委托第三方。
4.乙方保证提交甲方之数据、资料及所有信息没有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及其它权益。
5.乙方确保严守甲方公司及其它相关协作企业全部商业秘密。
6.乙方承诺在调研项目进程中接受接受甲方的监督检查。
7.乙方应告知并要求参与本项目之雇员遵守本协议的保密规定及其它规定,若参与本调研项目之雇员违反本条规定,乙方承担连带责任。
五、甲方责任
1.甲方应按双方商定之市场调研计划(见协议附件)向乙方提供有关企业或产品的必要的真实信息、资料文档。
2.涉及礼品赠与行为,甲方应按乙方要求之时间向乙方提供样品或所有赠品,以便乙方连同调研物件一并给与调研对象。
六、知识产权及调研保密条款
1.调研结论所有权归甲方所有;乙方享有调研结论最终解释权。
2.保密期限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开始计算并不受本协议有效期限制。
七、调研项目的进行和验收
1.甲方有权对乙方为此所做调研项目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乙方按照本协议及协议附件约定之方式进行调研工作,并于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前按照本协议及协议附件约定向甲方提交调研结果及相关文件。
3.甲方在收到乙方调研结果之日起_____日内,按照附件约定之标准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但甲方认为研究结果可补充、修改后能达到约定标准的,乙方应收到甲方通知之日起_____工作日内修改完成并提交甲方,否则乙方承担违约责任。
八、违约责任
1.乙方未按照约定时间提交项目结果,每逾期一天乙方应向甲方支付本协议酬金总金额_____‰的违约金。
2.超过协议约定时间_____日,仍未完成本次项目,甲方有权解除本次协议。乙方除退还甲方已支付本协议酬金外,还应向甲方支付本协议酬金的______%违约金。
3.乙方虽按期完成协议内容,但提交结果未达到双方约定之标准,若甲方认为调研结果经过补充及修改能达到约定标准,乙方应收到甲方通知之日起______工作日内修改完成并提交甲方,每逾期一天,乙方应向甲方支付本协议酬金总额________%的违约金。
4.乙方虽在宽限期内完成协议内容,但提交结果不符合双方约定之标准,视乙方违约,甲方有权解除本协议,乙方除退还甲方已支付本协议酬金外,还向甲方支付本协议酬金____%的违约金。
5.甲方未按照本协议第三款之约定向乙方支付本次调研项目规定费用,每逾期一天,甲方应向乙方支付本次调研项目酬金总额______‰的违约金。逾期超过______日,甲方除继续履行协议外,应向乙方支付本协议酬金总金额______%的违约金。
九、争议解决方式
因本协议引起的一切争议,双方首先应当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重庆市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十、市场调研计划由乙方提交并由甲方签字认可后,双方均不得擅自变更。
十一、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
十二、协议签订于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由签订之日生效,任何于协议签订前经双方协商但未记载于本协议之事项,对双方均无约束力。
十三、本协议及其附件对双方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若附件与本协议相抵触之内容,以本协议为准。
十四、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执行,有效期至调研项目终结日止。
甲方: 乙方:
甲方签章: 乙方签章:
日期:年月日
日期:年月日
第二篇:合同调研报告
关于规范非运输企业合同管理的调研与思考
根据《沈阳铁路局2011年经营管理重点研究攻关课题计划》的要求,我公司以专题形式开展了对企业合同管理的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合同的签订与履行情况:
2011年,在局投资管理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公司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合同签订、审查、履行工作,未发生法律纠纷案件。全年共签订合同507份,合同标的额344642万元。所有合同均上报局投资管理中心审查,其中,公司总部 共签订54份,合同标的额16051万元,大连分公司共签订79份,合同表的额48041万元,丹东公司共签订57份,合同表的额5856万元,营口分公司共签订28份,合同表的额1393万元,锦州分公司共签订42份,合同表的额2126万元,通辽分公司共签订82份,合同表的额9553万元,吉林公司共签订100份,合同表的额253219万元,长春分公司共签订14份,合同表的额88万元,沈阳分公司共签订31份,合同表的额7610万元,会馆分公司共签订10份,合同表的额27万元,东乌公司共签订7份,合同表的额545万元,东乌运输公司共签订3份,合同表的额133万元。
二、调研中发现存在的问题
在路局、局投资管理中心的大力指导和帮助下,经过公
司监督检查,合同管理工作虽然逐步走向正轨,基础工作逐渐得到规范,但目前在合同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问题是:
1、合同管理人员、承办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合同观念和意识比较淡薄,目前公司下设四个子公司和八个分公司。由于公司所属的12个分、子公司成立时间短,主管合同工作的管理人员和合同承办人员来自铁路的不同系统,业务管理水平不高,合同观念和意识比较淡薄,对合同管理的相关规定还不熟悉,落实合同管理规定还存在诸多“盲区”,出现了诸如合同签订不及时、合同条款约定不明确、合同上报审批不及时、应签未签书面合同等问题。
2、合同上报审批不及时,尤其是工程招投标合同比较突出,这也是合同工作目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首先,合同承办人员不按照规定签订合同。由于合同承办人员不固定,承办人员与客户谈判并准备签订合同时,未及时将起草的合同文本及对方相关资质送交给合同管理员,而合同管理员又不掌握合同签订情况,导致部分合同不能及时上报审批。其次,部分合同管理人员对有些盖印后没有及时上报的合同,没有跟踪督查上报,造成一些合同长时间没有报送到合同管理员,更谈不上及时报送审查。第三,个别分、子公司经理先与客户合作开展业务,后签订合同或补签合同的问题也是时有发生。第四,去年和今年我公司工程建设项目较多,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工程建设项目已经完工或接近完工,但相关的合同仍然没有签订,即使签订,也是补签,远远超出
上报审批的时限。
3、合同签订不规范,对方资质审查把关不严。对方提供的营业执照副本无年检情况,委托代理人无企业法人授权委托证明书,个别企业不提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等相关资质。部分合同中的部分条款无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有的没有约定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个别合同无履行期限。
三、整改措施
针对目前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并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组织有关人员召开专题会议,结合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1、严格执行合同签订、审查审批、上报审批程序。对外签订的各类合同均需报公司审查后,再报局投资管理中心法律事务部门审批,严禁迟报、不报和补报合同。对未签订、未盖章和丢失的合同及铁路货运延伸服务订单要立即与签约方沟通补齐;对违反规定的合同要重新签订。铁路货运延伸服务订单要按照车站、月份分类装订保管。
2、公司各部门及各分、子公司要结合问题,分析原因,明确责任,制定措施认真进行整改。细化有关细则、制度和办法,规范合同管理的基础工作。
3、加强合同管理工作,强化合同监督检查力度,规范公司的经营行为。每半年要对各分、子公司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按照规定进行考核。
4、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依法经营意识。结合公司实际,以与公司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主要内
容,聘请专家授课,提高职工法律水平,增强职工法律意识。
5、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计划2012年上半年举办一期合同培训班,由公司经营部负责培训,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聘请路局有关法律人员授课。
6、拟配备一名具有国家资质的法律顾问,为公司重大经营决策出谋划策,为公司规范合同管理、预防经营风险、清理债权债务、维护公司合法权益提供有利保障。
大连沈铁港口物流有限公司经营部
2011年12月20日
第三篇:担保业合同监管调研报告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为您提供帮助!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汽车等大型商品按揭贷款销售政策的推行,各类专业担保公司越来越多,涉及日常商品交易行业60多个,为消费群体分期付款购物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存在适用格式合同违法违规现象。其中,银行放贷指定担保公司,担保公司在合同中强行加入霸王条款等行为,严重地损害了借贷人员的合法利益,扰乱了担保行业的正常经营秩序,也引发了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商业贿赂问题,给基层监管工作带来较大压力,亟需引起各级工商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当前担保行业合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1年,市工商局对全市41家重点担保企业以及下辖设立的256个营业网站进行了排查,检查各类担保合同580份,发现当前担保企业与借贷人员签定的合同中主要存在6类问题。
(一)提前兑现反担保,变相推脱担保责任。部分存在反担保的担保合同中,担保公司要求反担保的保证人直接或间接提前承担反担保责任,而根据法律规定,担保公司只有先承担了担保责任后,才有权向反担保的保证人追索反保证责任。因此,此类格式条款属于变相推脱担保责任,将本应由保证人承担的责任推向了反担保人。如部分合同规定:“无论何种原因,借款人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反担保保证人在接到保证人通知后15日内,无条件地向贷款人立即支付借款人的全部到期应付款项。”
(二)责任约定不平等,损害消费者利益。当前,多数担保类格式合同未约定经营者不履行合同义务的违约责任,仅约定消费者的违约责任,权利义务约定明显不对等。如:“以下情况构成甲方在本合同下的违约:(一)在本合同有效期内,甲方发生下列事项,未及时通知乙方:
1、住所变动、工作单位变更及人身发生意外重大事项的;
2、甲方为借款人以外的第三人的债务提供保证、以其主要资产为自身或借款人以外的第三人的债务设定抵押、质押,以及其它可能影响其履行本合同项下的反担保保证责任的。”这种情况仅规定了消费者的违约情形,实际上排除了经营者应当承担的违约责任,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
(三)加重违约金额度,转移正当担保风险。违约金是约束合同双方当事的重要手段,为了给被担保人施加足够的威慑力,将违约风险降到最低,部分担保公司在合同中对消费者规定了超过法律限度的违约金额。部分合同内容规定:“借款人延迟还款导致保证人代偿的,必须向保证人承担代偿金额20%的违约金,就延迟履行部分,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向乙方支付延迟还款的违约金。”同时,提供担保服务需要担保公司依法承担适当的担保风险,这是担保行业特有的性质,但越来越多的担保公司违规转嫁风险责任。担保公司通过在担保合同中规定:“债务人未按与贷款方签订的借款合同约定还本付息,造成保证人不能解除担保责任的,增加一倍收取担保费,并由贷款方自行承担违约责任。”
(四)制定格式霸王条款,排除消费者应有权利。1.有的担保公司采用格式条款排除消费者依法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权利。如:“甲方有如下权利:……在本合同签订前提出任何修改的权利”,合同一旦签订,就失去了变更和解除合同的权利。2.多数担保合同利用格式条款排除了消费者就格式条款争议提起诉讼或仲裁方式的选择权利,以及诉讼管辖等权利。如:“甲、乙双方因履行本担保合同发生争议的,应协商解决。不能协商或协商不成的,由乙方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3.车贷类担保公司利用格式条款指定保险公司及保险范围等,在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的同时,也会加重消费者的费用负担。如:“甲方抵押给贷款银行或乙方的抵押物为机动车的,必须不间断地到乙方指定的保险公司投保车损险、盗抢险、自燃险、第三者责任险等险种。”4.某些担保公司利用格式条款剥夺对方抵销权、抵押物处置权等其他享有的权利。如:“债务人提供的保证金不因任何事由受任何第三人主张任何权利包括但不限于第三人要求返还,法院查封、法院强制执行、税务、工商、土地等政府部门的查扣。”这显然违反有关法律依据,无论何种情况下,优先受偿的应是国家税收。
(五)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杂乱,缺少法律依据。多数担保合同格式是由担保公司单方制定,除了收取担保费外规定了高额的违约金和惩罚性利息。同时,还规定有评审费、委托费、调查费、履约保证金、手续费、定金、催收费、评估费、抵押物处置费以及违约后的资金垫付款等等,且约定履约保证金放弃收益权,费用一旦收取基本不予退还等,上述费用全部为预收。部分担保合同还规定:“债务人未按合同约定足额交纳担保费的,保证人有不为债务人提供担保的权利,保证人所收取的担保费不予退还。”
二、强化担保行业合同监管工作的建议
针对担保合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工商监管职能,提出如下规范担保行业经营秩序的建议。
(一)积极营造相关部门联合监管的氛围。一是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制定《金融系统担保行业规范整治工作方案》,定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并深入推开担保合同格式条款点评、指导工作。二是积极联合媒体部门,在新闻媒体开辟了专栏,开展大型宣传活动,宣传《担保法》、《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详细介绍对担保行业整顿情况,提升消费者自我抵制霸王条款的意识。三是强化社会宣传与监督。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电子邮箱,坚持“三个结合”即重点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对消费者宣传与对经营者宣传相结合、媒体宣传与其它形式宣传相结合,不断加大宣传力度。
(二)推行规范与打击相结合的制度。一是,坚持行政指导先行,规范为主。按照“实行查处与引导结合,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积极推行行政指导”的原则,坚持做好“三个依托”工作,即依托日常监管职能,促使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依托工商行政管理的综合职能,促使经营者增强诚信守法意识;依托行政处罚职能,坚持事前约谈、预警告诫、事中纠正制止、事后教育规范,通过解释、说服、规劝、警示、告诫等行政指导手段,采取面对面指导、一对一帮扶,切实加强和做到关口前移,督促加强自律。二是,重拳出击,坚决打击严重合同违法行为。坚持以房地产、汽车销售等行业为重点对象,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对经营者监督检查,抓住“要害部位”,严查合同欺诈和利用合同格式条款等实施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树立工商部门的执法权威。
(三)建立“内引外联”双管长效机制。一是不断强化“内引”作用。在合同科牵头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消保、消协、企业注册、公平交易、个私协等内部科室力量,凝聚成工商部门合力。二是不断强化“外联”功能。充分发挥部门牵头作用,主动联合金融办、行业协会等外部主管部门,构建齐抓共管的格局。例如,主动与金融办等部门沟通,联合下发了整治通知。积极参与银监局、金融办组织的全市金融系统担保行业规范检查活动,针对格式合同条款进行现场点评、指导并参与新修订合同的规范起草工作。
(四)健全担保行业协会自律机制。积极引导建立担保行业协会,坚持把自律与规范结合起来,通过在协会中发展党组织,不断增强协会的领导力的约束力,进一步加强担保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同时,将担保合同规范管理工作纳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重要考核内容,针对房地产、汽车、旅游等行业部分重点企业,定期开展社会责任考评活动,其中合同规范程度作为评比打分标准,全面提升该行业企业主体的自律意识。
第四篇:关于农信社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调研思考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改进农户小额贷款,不断增加小额信贷的服务内涵,解决小型企业和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扶持了小型企业和农业的经营生产,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支农水平,充分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农村信用社在从事信贷业务中,虽然在加强内控管理,改善资产结构,降低不良资产等方面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但
在维护自身金融债权,防止信贷资产流失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审理农村信用社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主要特点。
(1)法院收案剧增。农村信用社为了盘活不良资产,除了自身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和办法组织清收,大部分无法清收的贷款起诉到法院。2006年xx县农村信用社向我院提起诉讼的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仅为164件,2007年就上升到253件,而今年1-6月份,我院已受理该类诉讼案件262件,同比前两年同期平均受案数增长152%。
(2)诉讼标的额有增大的趋势。由以前的数千元,上升到现在的数万元至数十万元。
(3)相当部分案件缺席审理。以我院民二庭为例,今年上半年该庭共审理农村信用社借款合同纠纷案件139件,判决结案129件,占总案件数的93%,其中缺席判决的91件,占总结案数的71%。缺席审理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被告下落不明,公告送达应诉通知书和开庭传票;二是经法院传票传唤,作为借款人的被告抱着借款是事实,反正没钱偿还,担保人则抱着反正钱不是我贷的,法院怎么判都无所谓的心态,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
(4)借款大部分无财产抵押担保。近几年,农村信用社侧重采用信用贷款的方式,无法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
(5)贷款对象以农民和个体户居多。农户贷款的用途主要是用于种植、养殖业的投入以及消费性贷款。而种养业又是弱质产业,存在着较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这种风险将直接转化为信贷风险。
二、执行农村信用社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中发现的问题。
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行为,存在着贷前审查不严和贷后管理防范疏漏等方面的问题,因而信贷资金安全受到威胁。
(1)农村信用社发放的贷款虽有担保人担保,但相当部分借款人和担保人的家庭资产不足以偿还借款,有的甚至连其基本最低生活也难以保障;
(2)债务人之间互相担保,担保人重复担保。在执行中发现此贷款的债务人又是彼贷款的担保人,有的担保人在几起案件中同时出现,但信贷人员却视而不见。只注重担保的形式要件,而不注重担保的实质要件,将担保流于形式;
(3)贷前审查把关不严。个别信贷人员对申请贷款的农户审查不到位,对借款人、担保人的主体资格、经营状况、借款用途、有无还贷能力疏于审查,造成贷款到期无法收回。或者明知借款人资信较差,放贷风险较大,但只要有担保人仍给予放贷。实际上有的担保人在多起贷款中担保,根本无力履行担保责任。如本院在执行金贵信用社与洒建国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中,该贷款户的担保人杨伏祥就声称曾给本村的20多家贷款户担保过。
(4)贷后监督使用、跟踪管理不到位。在执行此类案件中发现,借款合同约定的借款用途为流动资金贷款,但借款人却用来建房、婚嫁等消费方面,甚至个别农户在贷款后直接用于赌博,借款用途和实际用途不一致;有的借款人借款后,即跑到外地经商或打工,不知去向,信用社对此情况一无所知,以致起诉后,无法直接通知被告(借款人)应诉,这也是造成法院缺席审理的原因之一,也直接导致案件难以执行,此类案件占借款合同纠纷未执结案件的70%左右。
(5)贷款担保方式单一,对信贷资金安全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一般信用社要求农户为贷款提供必要的抵押物,但由于农户借款普遍缺乏有效抵押物或抵押物价值不高,同时抵押手续繁琐,评估费用较高,农户难以接受,并且抵押物价值与农户信贷资金相差悬殊,造成一些信用社只能被动发放担保贷款的局面。
(6)垒大户贷款,人为形成信贷风险。由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从建档、评级、授信、发证、到最后放款都是人为操作,个别信贷人员利用人手不足、审查不严、操作上不规范等管理方面的漏洞,搞人情贷款、自批自用贷款、假冒贷款,有的甚至给客户出主意化整为零,一户多贷,夫妻、子女齐上阵,a社贷了b社贷,b社贷了c社还贷,形成实质上的“垒大户”,最终诱发信贷风险。(如黄建荣、杨桂森夫妻借款合同纠纷数案)。
(7)跨乡镇贷款。有的农户在所属乡镇信用社有贷款尚未偿还,又通过种种渠道到其他信用社贷款,个别信贷人员在“人情”,“关系”“金钱”面前违反制度而给予放贷。由于对此类贷款户个人及家庭情况缺乏了解,致使贷款到期后才发现该农户早已负债累累,根本无能力偿还。在执行中发现几家信用社同时申请执行一家贷款户的现象。甚至还
发现从外县市来我县信用社贷款的情况,到执行时才发现该贷款户早已不在原籍居住,至今下落不明,而信贷人员对此情况竟一无所知。(如盐池县人何生存借款合同纠纷一案)。
(8)到期贷款催收不及时,导致到期债权和担保超过诉讼时效。个别信贷人员缺乏责任心,在贷款到期后不及时发送贷款到期催收通知书,致使担保人因超过担保时效而免除担
保责任,在执行中发现,最小一笔免除担保人责任的贷款案件标的额二万元(如屠正军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最大一笔免除担保人责任的贷款案件标的额竟达四十余万元(如赵新存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此类贷款因担保人免责,主债人无偿还能力或下落不明,至今仍无法执结。
(9)社会信用环境不佳,个人或企业恶意逃避债务而造成收贷难、执行难。一部分个人或企业信用观念淡薄,存在“敢借、敢用、敢不还”的赖债思想,想方设法逃避、悬空信用社的债权,达到“轻装上阵”的目的,形成了不良贷款。(如xx县西夏粮油公司借款合同纠纷一案)。
三 农村信用社降低信贷风险的对策。
(1)、农村信用社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对发放贷款实行贷前审查,贷后监督,责任到人,跟踪管理。对贷款的使用、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偿还能力有否变化等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从而采取相应措施,以保障信贷资金的安全回笼;
(2)、建立健全和落实信贷人员承担信贷风险制度。对确因信贷人员责任心不强或严重违反信贷制度而造成的信贷风险,在调查核实的情况下,由信贷人员和相关责任人按比例承担所造成风险的贷款份额,以此警示信贷人员和规范信贷行为,对涉嫌经济犯罪的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追究其刑事责任,打消信贷人员所持有的“收不回来有法院”的依赖心理。
(3)、建立贷款农户诚信调查制度。诚信调查对避免贷款风险起着很大作用,信贷员在对农户发放贷款前,可以着手从农户按时缴纳水费、电费、电话费等方面进行基本诚信度的调查,从中发现农户是否有不良信用记录,对收集和掌握到的农户从事经营活动情况、收入情况、还款记录等信息资料,应建立完整的个人档案。并依靠村、镇干部和村级基层组织反映的情况正确作出诚信判断。信用社还可以与法院执行机构沟通被执行人名录,形成一种长效的贷款农户诚信体制管理机制。
四 解决农村信用社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执行难”的对策。
(1)、以案件审理为抓手,审理中兼顾执行。审判人员在审理该类案件时,就应注意收集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及个人信息,并及时采取财产保全等措施,在审理中兼顾执行。利用巡回法庭、委托调解等司法便民新举措,对及时的找到欠贷农户就地审案,减少案件审理的缺席判决率。并在审理中加大案件调解力度,提高欠贷农户的自觉履行率。并邀请镇、村干部一起上门做工作,强化欠贷农户的信用观念,促使部分农户主动还贷,以点带面做好农户的宣传工作,促进农村信贷环境进一步好转。
(2)、加大执行力度、创新执行方式。对欠贷不还的被执行人在所在村、社区和打工单位开展公告曝光活动,向社会征求执行线索并悬赏执行,在社会上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对查实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选择典型案件加大执行力度,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用足、用好强制措施。让不履行债务的被执行人因拒不履行、不讲诚信而付出更大的经济代价,更高的拒执成本
(3)建立法院与金融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各专业银行、信用社和法院执行局定期在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执行法官要针对审判、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方面的疏漏,通过司法建议的形式予以反馈,以健全金融机构的信贷制度,防范金融风险。同时,执行局要协调各专业银行、信用社对欠贷不还的被执行人在金融系统内部进行通报、曝光。在金融机构内部形成一种联防机制,使信用差的被执行人在金融各部门无立足之地。
(4)对农村信用社形成的大量不良贷款,除要求农村信用社采取责任清收、奖惩清收、依法清收等手段外,应出台一些有利于信用社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明确农村信用社的权利、地位、义务经营范围、管理体制、政策措施,既为农村信用社的权益保护提供法律保障,又使信用社在新时期合法经营给予规范和约束。
xx县是一个以产粮为主的农业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又紧邻银川的北大门,商业活动日趋频繁,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发放量较大。在如何降低信贷风险,保证小额贷款的回收和再循环方面,不仅仅要依靠法院,更要举全社会之力,联手围攻,标本兼治。同时,农村信用社要通过改革,不断加强自身管理,在内控制度和机制管理方面下功夫,在防范信贷风险上逐渐完善制度,不断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在改善资产结构,降低不良资产,维护自身金融债权,防止信贷资产流失方面跃上新台阶,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五篇:实行农村合同监管的调研报告
实行农村合同监管的调研报告
**市**区针对农村稳定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立足创新,大胆探索,在各乡镇成立了农村合同监管中心,依法实行农村合同监管,规范村干部在农村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中的行为,超前防范和及时化解农村矛盾纠纷,加强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一、实行农村合同监管的必要性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社会矛盾和民间纷争逐渐增
多,仅是农村合同管理不规范就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比如,农村发包项目程序不合法,村干部“越俎代庖”、“暗箱操作”等违法现象仍时有发生;合同签订不规范,经常出现“口头约定”、“君子协议”,项目承包内容随意变更;合同主体资格不明确,合同内容与法律法规相悖;缺乏熟悉业务的合同管理人员和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合同协议乱扔乱放,损毁丢失现象较多,因换届落选、矛盾纠纷等原因,擅自隐匿损毁合同事件也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党群干群关系,也容易引发农村各种矛盾纠纷和社会问题。因此,实行农村合同监管,依法理顺并完善农村各类集体资产和土地使用权发包、转让、转包、租赁、借贷、买卖,以及建筑、劳务各项工程项目的拍卖、竞标等各种法律关系和法定手续,实现农村合同的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和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成为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迫切需要。
二、主要做法
(一)健全规章制度。相继制定出台了《**区农村合同管理办法》、《农村合同协助监督管理员管理制度》、《农村合同监管档案管理制度》等12项工作配套制度,建立了合同公章使用程序化制度。凡是农村集体发包、承包行为所涉及的报批或留存文书资料,全部由乡(镇)农村合同监管中心负责审查把关,出具《农村合同公章使用认可书》。5000元以下的经济合同经乡(镇)农村合同监管中心主任和乡(镇)分管领导签批;超过5000元的经乡(镇)长签批后,持《农村合同公章使用认可书》到乡(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等有关单位办理盖章手续,否则不予办理。建立合同监管责任目标考核制度,由乡(镇)农村合同监管中心根据考核标准,进行半年和年终考核,运用考核结果,奖优罚劣。建立报酬保障和奖罚严明的激励机制,根据《农村合同协助监督管理员管理制度》,每村配备1名农村合同协助监督管理员,其报酬由乡(镇)政府统一核定,统筹发放,人口在100人以下的村每月100元,每增加100人增加10元。
(二)严格监管程序。具体工作中制定和坚持了合同监管“八步工作法”。一是报批发包意向。先由项目村“两委”研究,初步达成项目发包意向,向乡(镇)农村合同监管中心提交《发(承)包项目实施申请书》,乡(镇)分管领导审批许可后,向项目申请村送达《农村集体发包项目实施许可告知书》。二是议定发包方案。项目村“两委”牵头,组织部分村民代表和其他有关人员对所发包项目的主要事项,如发包土地的坐落四至、期限、底标、发包范围和招投标方式等进行研究,并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制定出初步发包方案。三是报批发包方案。村“两委”组织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对发包方案进行酝酿表决,经三分之二以上村民或村民代表表决同意后,将发包方案交乡(镇)农村合同监管中心审核,通过后报乡(镇)政府和区农业局等有关部门审批。四是方案和招标公示。方案获批后,将方案和项目招标说明书、招标规则等事项在村内进行为期15天的公示。五是举行招投标仪式。公示期满,在群众无异议的情况下,进行招投标,为确保公平竞争,招投标仪式在乡(镇)农村合同监管中心专设的农村合同投标大厅举行,实行阳光操作,接受社会监督。六是依法签订合同。乡(镇)农村合同监管中心严把合同内容的法律和文字关,合同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必须符合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规定,且不得与民主议定的内容相违背,然后遵照事先公开议定的项目招标说明书的要求签订合同,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七是规范合同管理。合同签订后,当事各方需办理见、公证手续的,由乡(镇)农村合同监管中心协助办理,连同合同文本和发包程序中产生的正本资料统一由乡(镇)农村合同监管中心负责保管,应该由村集体方留存的合同由村文书负责归档保存,合同协管员登记造册,建档备案。八是合同跟踪监督。乡(镇)农村合同监管中心负责监督合同履行,如确需变更或提前解除,要按法定程序修订补充协议或签订合同终止协议,其中对可能产生的合同纠纷隐患及早介入,及时调处。调解不成的,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正当的法律途径解决,从而确保合同安全顺利履行。
三、取得的成效
(一)规范了合同签订过程。开展农村合同监管工作以来,农村合同监管中心认真负责,高效运作,创造性地开展了农村合同监督管理工作。把住农村项目发包关口,直接参与制定发包方案、办理审批手续、征求群众意见、主持竞标仪式、依法签订合同、监督合同履行等各个环节,使农村项目发包和合同签订真正达到程序严谨、阳光透明、依法签订、规范管理的良好效果。实行农村合同12全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