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七级联校:冯晓宁 2014.5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问题提出: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学,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写作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而眼下一部分学生作文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缺乏真实感,在语文教育讨论中,作文教学中的问题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心理学研究指出,需要通常以意向、愿望、动机等多种形态表现出来。涉及到作文心理发展问题上,起动力作用的需要形态主要是动机。可以说,实际上作文动机是儿童作文活动的直接推动者,其强弱直接关系到儿童作文的成败。因此,本教研组提出:创设情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研究,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和随感。为了提高小学的写作兴趣《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提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这就明确要求我们教师要主动挖掘生活中的心作资源,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活生生的原生态的体验环境,让他们在生活中想写,有内容写,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努力做到写得生动、具体、感人。而现实中,小学生的感情是最容易受感染的,当受到某种事物、环境气氛的感染时,就能爆发出相应的感情。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精心选择或创设能突出作文主题的情景,对拓展学生作文思路有裨益。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当前,作文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不少成果。然而教师厌教,学生怕学,作文教学整体效益不高的弊端依然存在。因此,探讨如何提高学生作文兴趣,进而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成为我们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小组成员均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在作文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为本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研究过程
(一)、确定研究人员与实验班级
由于自己的能力尚需提高,且研究时间较短,因此考虑由本人独自承担课题研究,实验班级为我所任教的四(2)班。这样不但有利于开展研究工作,而且便于搜集资料与及时改进教学设计,保证课题研究的高效性。
(二)、制定课题研究相关措施。
1、扎实的管理策略:实实在在地指导,实实在在地研究;从学生真实的生活寻找习作的源头活水,灵活地选择作文的训练方式;关注习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微的环节,细心地总结。
2、循序渐进的运作机制: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在提高中升华。
3、科学的研究流程:了解现状→研究对策→实践检验→总结反思
(三)、明确研究内容与策略
本课题的研究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
1、利用教材及学校资源丰富写作素材,指导学生观察与实践
研究采取“一个目标,双线同行”的策略,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为目标,以“教材内容”及“校园生活”为主线积累写作素材,两条线同时行进,通过交叉、融合、叠加的形式实现写作材料的多元化。
(1)以班级为原点,向校园四周拓展(一人、一景、一事……);向各学科拓展(观察、实践……)。
(2)以教材为根基,有目的设计写作练笔(仿写、续写、改写……)
在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中开发、利用资源的有效途径与策略的研究。
2、采取一定激励与评价手段,探究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
“丰富材料来源”是习作教学的基础,而激发表达欲望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手段,通过怎样的途径,可以抓住习作教学的关键点也是本次课题研究的重要方面。
三、研究成效
(一)“多元开发资源”的设想初步实现
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有意注意还处于萌芽阶段,缺乏主动观察与发现的意识与能力。对生活中蕴含着的鲜活的习作资源不加留意,平时缺乏素材的利用和积累意识。因此需要我们教师以一双慧眼、一颗慧心从这些生成性资源中,引导学生开发习作资源。本次课题研究关注了以下两方面的资源开发:
关注来源于生活的写作资源
校园生活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成为一个人一生快乐回忆的源泉。美丽的校园、多彩的活动,这一切都可以驻留于孩子的笔下。观察班级植物一角,写出生动的状物文章;布置教室也可以写下感受;跟同学相处、跟老师相处的趣事,一学期该有多少可写的内容啊……
课余、双休日,跟父母结伴出游、购物、扫墓、踏青……丰富的生活加上独特的体验,这就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多途径打开有效习作之路,真正做到“立足教学、挖掘素材”,就能让学生进行及时地有效地调动生活积累、语言积累和素材积累,进行有效的、个性化的“生活场景”和“生成情感”等多方面的提取与建构,投入有效地、甚至是创造性的“说话”和“习作”。
(二)语文学习的外延得到拓展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教本是抓手、是平台。语文教学应该是近触文本,远延知识的方方面面的学习过程。
在挖掘写作素材的同时,我将语文学习的范围不断拓展。
“阅读”系列活动——推荐一本好书、摘抄一篇好文章、写读书笔记等;
“观察”系列活动——观察植物生长情况、观察水源水质、观察身边的同学等; “实践”系列活动——制作手抄报、制作调查报告、“啄木鸟”行动(找错别字)、“护蛋”行动等。
“评比”系列活动——写字比赛、朗诵比赛、写作比赛等。
所有的活动极大程度地拓宽了学生学习的领域,丰富了学生的积累,促使他们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使学生产生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和创造精神。”
(三)写作方法巧妙渗透
写好文章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写作手法的巧妙运用,可以使文章充满生命的灵性。本次课题研究过程中,所渗透的主要手法有细节描写法、环境烘托法、对比衬托手法、倒叙、前后照应写法等。
所有的写作手法均以课文为载体,采用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写法的妙处,为搭建文章的基本框架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提高写作能力策略的有效探索
短时间内,实现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件易事,2011年9月我接任的四(2)班学生的现状为:本班学生53人,普遍存在写作畏难心理,写作能力较强的约15人(文从字顺,结构清晰,具备一定的遣词造句能力。);写作能力一般的约23人(句子比较通顺,基本上表达清楚。);写作能力较弱的约15人(表述不清,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写200字左右的文章尚有难度。)
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通过研读写作教学理论书籍,我在教学中采取以下策略:
1、丰富写作素材
研究采取“一个目标,双线同行”的策略,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为目标,以“教材内容”及“校园生活”为主线积累写作素材,两条线同时行进,通过交叉、融合、叠加的形式实现写作材料的多元化。
【关于“丰富写作素材”一点,之前有较多叙述,在此不再赘述。仅针对2、3点进行详细阐述。】
2、降低写作难度
我班学生原有写作水平呈阶梯状排列,好、较好、差的学生各占三分之一,而“好”与“差”的差距又极大。由于接受能力的悬殊及书写速度的差距,实施习作教学难题重重。因此,我在接班一个月后决定采取“降低写作难度培养写作兴趣”的措施。具体做法是:①不规定写作的字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②每一次练笔均事先指导,鼓励写作能力不强的学生以仿写为主;③放宽评分的尺度,对进步者大力表扬。
这样的做法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好的学生更加努力,差的学生也找到了写作的乐趣,因为得到大家的赞许而增添了信心。整个班上涌现了写作的热潮。
3、评价手段多样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我在习作评价时做了小小的尝试,激励的效果颇为显著。评价的形式如下:
①在习作中留下激励性评语;
②在班上范读优秀习作,并由学生、老师进行口头评价;
③摘录文章中的好句子;
④采用百分制打分法评比;
⑤习作突出或进步较大的学生可获得加★的奖励
诸多的评价方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它能够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习作状态、进步程度,持久地为学生注入写作的动力。通过学生评价和老师评价,不仅让听者能体会文章的妙处,对于写作者来说,也是一次提高写作能力的过程。
四、研究创新之处
(一)以表格形式呈现习作教学过程
课题研究实施以来,以大作文、小作文、日记为主要形式的习作训练30次以上。本人择其感触最深的20次(包括3次检测)做好记录,表格中设置了“设计意图”、“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反思与改进”等主要栏目,记录清晰,且一目了然,便于阅读。
此外,本人将实践记录的照片、学生作品范例等多方面资料整合为一体,全面而真实地展现了研究的全过程。
(二)多种手段检验习作教学效果
在本次课题研究中,本人设计、统计、分析的调查问卷共计3份;习作检测内容、作品、评析共计3份;每次习作教学后,学生习作效果记录(包含于习作教学记录表中)共计17份;个人设计习作成绩登记表、习作各项内容记录表……采用多种手段,以促进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并及时检验习作教学的研究成效。
五、体会与思考
课题研究已到了尾声,不断搜集与整理的工作,让我深感课题研究的不易,同时我也深深体会到:要让课题研究真正具有实效,能够推行,必须要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
在收获的同时,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如今仍感到困惑的是:
1、如何开发,才能使资源发挥更大效应?
2、指导写作的同时,会不会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
尊重儿童文化,遵循儿童各年龄阶段的主导活动和心理特点开发习作资源是改变儿童习作之难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它没有终点,没有固定的模式。倘若将研究继续进行下去,我们可以更科学、更全面地开发习作系列资源。如:与主题活动相关的写作指导、与其它学科相结合的写作指导……在本次课题研究中,主持者考虑到资源的多元开发,但如何使它趋于完善,容量更大,设计更为科学,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作文教学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充分利用生活教育资源,把学生置于广阔的学习环境(物质环境、文化环境、人际环境等),去探索,去追寻作文教学的途径!
第二篇:《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兴宁市永和中心小学
课题负责人:罗星湖
课题组成员:罗辉龙、陈兴、张苑、李黎苑、杨苑媚 执 笔:罗辉龙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课题研究的背景
听、说、读、写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四项技能,而现今山区小学英语教学过程普遍重视听和说的能力,在大部分的英语课上,授课老师组织了大量的听说活动,包括生动有趣的游戏及课本剧表演,而很少出现阅读和习作的活动,偶尔出现读写任务,通常也只会安排在最后一个环节即布置家庭作业中,作业也停留在读写单词和句子这一阶段。究其原因,一是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和习作知识的策略指导;二是学生缺乏对所学句子和单词进行思考和消化的时间和空间。三是学生单词和句子的积累不多。这些原因造成了学生从最初盲目写、不会写到不愿意读写、惧怕读写,直至最后拒绝读写的恶性循环。也导致许多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后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比较薄弱。
2、课题研究的意义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对大多数英语学习者来说,在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中,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最重要的手段,大多数的语言输入是靠读获得的,而最终语言输出是靠写作实现的。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的同时,教师应合理设计教学活动,采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以读促写”。
为了进一步贯彻英语新课标精神,促进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我校英语教育教学质量。旨在通过对农村小学生的英语读写水平(技能)、心理状态的研究、探讨,最终了解农村小学生英语读写中存在的问题,摸清学生英语读写的心理、读写的内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策略,高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与写作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寻求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操作性强的农村小学生英语读写能力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激发小学生英语读写兴趣,形成读写策略,发展读写能力,从而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分析、研究产生小学生英语读写能力差的原因,在教学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大英语读写方面的训练,在寻找一套专门训练小学生读写能力的教材来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兴趣和习惯,教给他们读写的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具体地说,我们试图通过研究,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2)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3)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4)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5)能模仿范例写句子;(6)让学生逐步学会整合所学的语法、句型等知识点,把它们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学会恰如其分地通过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个人情感;(7)发展学生从口头表达转向书面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探究如何培养学生一定的审题能力、驾驭文章整体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使用各种题材及内容的能力的有效方法。
2、研究内容
(1)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资源,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读写习惯和读写的技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课外阅读的延伸性:小学英语课外阅读作为课堂英语教学的有效延伸,能促进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在阅读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运用有关的阅读技巧,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让学生轻松作文,稳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综合运用的熟练度: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实践和总结,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总体英语发展水平。重点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读写习惯和读写的技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界定。
1、“读”的界定
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读”的要求为:(1)能认读所学词语;(2)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3)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4)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在中、低年级阶段已经开始认读能力的培养,学生已具备良好的认读单词、句子的能力,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所以高年级英语在读的方面应逐渐过渡到阅读故事、短文或者其他语言材料,养成正确的阅读方法和习惯。
2、“写”的界定
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写”的要求为:(1)能模仿范例写句子;(2)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3)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4)能基本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
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书写基础,能够正确抄写单词和句子。写作是写的高级要求,用笔头表达意思。所以写作将作为小学高年级写的重要部分。
3、“以读促写”
“以读促写”就是老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一定的信息和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和写作规律,然后运用到写作中,从而令读与写达到更有效的互相促进作用。如:改写、续写,或运用所学重点词、重点句型设置场景进行写话,或结合短文话题及提供的图片开展仿写等活动。课堂上让学生深入理解了阅读材料后,如果教师让学生在阅读后及时把阅读的内容以写的形式输出(“以读促写”),那么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技巧的掌握将更进一步,同时在完成相关学习内容的学习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又巩固了阅读材料中需要掌握的词汇和句型,这些形式将是一种很好的阅读课的及时延伸。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
兴宁市永和中心小学四至六年级的学生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文献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理论认识。
从课题申报立项开始,我们就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开题报告,查阅相关资料。通过不断地学习培训,使实验教师的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知识逐渐丰富,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组织教师进行一些科研知识学习,以便让教师不断注入活水源头。
2、重视课题管理,规范课题行为。
根据上级对课题组管理的规定,我们非常重视课题的管理工作。在流程上按照“开提论证——中期评估——结题鉴定”来实施。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做了如下要求:
(1)课题组例会制度。
课题组每月定期召开课题会议,传达课题组研究计划,指导实验教师制订每周的课题研究内容、目标,使课题研究与实际的教学工作融合,整体推进教学工作。
(2)坚持定期汇报制度。
在每个学月的下旬,课题组都要组织课题汇报交流,带领实验教师反思研究过程中的得与失并及时调整与完善,为课题的深入研究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3)及时总结提炼。
根据学校教务处的要求,课题组要求每一位实验教师加强反思与提炼,反思研究中的得失,提炼研究成果,便于教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有效提高教师的整体科研能力。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1、(2013年9月—2014年9月)前期准备阶段。
学校领导、教导处、课研组反复进行课题论证,选定课题,形成研究方案。召开课题开题会,正式启动课题研究。这个阶段主要的工作有:(1)理论学习。课题组教师认真阅读各地教育报刊杂志并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和相关理论的文(如《英语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实验目的和意义。(2)召开相关人员会议,确立课题,申报课题。(3)课题组负责人组织参加研究的教师之间进行访谈。然后,教师们对自己的学生进行访谈,同时搜集、整理、分析教学日志和学生日志中关于教师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相关信息。(4)通过教师间信息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根据我校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际需要,落实实验的班级,确立研究目标,制定实施方案。
2、课题深入实施研究阶段(2014年10月—2015年9月)。按照课题研究计划,从三个方面开展实践研究。
(1)开展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实践研究(实践研究之一)。
探索在新课程实施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具体做法,如:抓好自习课,以养成高声朗诵的习惯;安排好课文必背句段,以养成背诵的习惯;指导好阅读课,以养成圈点勾画、做笔记的习惯;做好作文规范化训练,以养成规范作文的习惯。通过这些做法,指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英语学习方法,养成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2)开展词汇积累与应用能力的养成实践研究(实践研究之二)。探索词汇积累与应用能力养成的方法和途径,如:通过字词句常规作业,加强语言材料的积累;通过阅读好书活动,加强语言运用规律的积累;通过教材文本的学习、记诵优秀作品等,加强规范语言的积累;通过随笔、日记等写作教学活动,增强书面应用的能力;通过课堂演讲、辩论等活动,增强口头应用的能力。通过这些途径,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基本能力,并养成学生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与探究创新能力的养成实践研究(实践研究之三)。
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我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认知水平相结合,如:英语观摩研讨课,总结摸索各种“以读促写、读写结合”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活动设计研究的方法、模式及途径,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调整并完善课堂教学模式。这个阶段所做的工作是:①制定计划;②围绕课题开展各类研究活动;③组织研讨活动,研究案例,并提出修正意见,总结交流经验,完成阶段性实验报告。
3、课题研究成果展示阶段(2015年10月—2015年12月)。
这是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概括研究结果,形成研究结论。这个阶段要做的工作主要有:(1)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2)论文交流。召开课题组会议,交流第二阶段撰写的论文。(3)召开结题鉴定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
八、课题研究成果。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科研工作开展得很顺利,实验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很高,如今已基本上达到了课题研究的预定目标,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
1、师生积极参与,成绩显著。
开展课题研究以来,师生能积极参与课题计划的各项教研活动。经过实验研究,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学生习作水平、综合运用能力也比以前提高了不少。实验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涌现出一批学习型、研究型教师。课题组成员积极利用课堂(公开课)进行教研活动。2014年11月课题组成员李黎苑老师参与了兴宁市小学英语优质课比赛并获得二等奖;2015年6月陈兴老师参与了兴宁市第二届交互智能平板技能大赛(英语课)并获得优秀奖。同时,课题组成员还积极撰写教研论文,其中陈兴老师的论文《动感互动 快乐体验》于2015年7月在第六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师论文大赛中发表;罗辉龙老师的论文《浅谈“模板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被《中华少年》录用。为了课题研究的实践经验及理论依据能及时地推广与运用到实际教学教研活动中去,课题组经常利用校讯通、校刊等平台与学生共同研讨英语阅读与写作的技巧,如2016年1月罗辉龙老师发表在校刊的《小学英语写作三法》等,为我校的教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和经验帮助,为以后英语教育研究课题的顺利开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2、探索到了单词教学的策略
(1)培养学生良好单词拼写习惯的四大途径:①充分发挥教师范示范的作用;②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练习,在练习中培养;③从自然拼读法学单词入手,确保学生有正确的拼写单词方法;④运用鼓励性评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拼读习惯。
(2)扩大学生单词量的五大策略:①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记单词提供源动力;②让学生在阅读中学单词,拓展词汇量;③通过单词教学帮助记忆使学生触类旁通;④充分利用词典这一工具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⑤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识记单词。
此外,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还发现,目前就词汇量而言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学生缺乏识记单词的耐心,学生拼读书写单词不规范,教师的指导过于简单化。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将继续探讨解决策略。
3、发现口语交际教学须联系生活
我们从三个大的层面探索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
(1)挖掘教材的训练因素。其中包括:借助课文内容复述、借助课文内容演说、借助课文内容续编。
(2)巧用多媒体激活学生的语言情趣。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想说;注意直观,发挥想象,使学生能说。
(3)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开掘口语交际的源泉。比如今天是圣诞节,你想对同学说什么?在XX活动中,你是怎样做的?周末你和父母去买东西,该怎么说?向大家介绍介绍等等。
4、加强听记训练,有利于积累资源
镜头一:听力时,材料还未放完,很多同学已各自匆忙地去记,至于后面的内容是什么、结果怎么样却根本不当一回事。
镜头二:辩论会上,一位学生在发表着自己的见解,另一位学生觉得与自己的意见不合,就马上打断别人的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还有的学生开着小差,根本就没在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怎么办? 研究者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经验:先给同学们讲解听记的重要性,打通思想关,再合理安排听记的内容,讲解听记的方法,形成听记训练常规,引导孩子们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平时生活中都要有意识地听记,养成良好的听记习惯。
5、通过实践活动,综合运用英语资源
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英语交际实践。我们力求通过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拓宽学习渠道。通过研究实践得出如下经验:
(1)课堂中创造实践机会。使每个学生树立“光想不说不行,光做不听更不行”的意识,放低要求,教给方法,配合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综合性的实践运用。
(2)由课本走向读本,引导学生自主阅读。①课本为发端,有计划地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②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再看看原汁原味的作品或类似的书,使知识纵横沟通。③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贴近儿童生活、生动有趣的读物。
(3)由课内走向生活,激励参与实践。充分发掘现实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让学生把英语学习的触角由课内伸向课外,由校园延于社会。如让学生收集网络、书刊上查阅到的资料信息,并注意积累;记录生活中听到的市井俚语;采集身边的“焦点新闻”等,而后利用演讲时间,开展“信息交流会”,为了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共同的活动中互相启发,互相吸取,共同完善。
(4)开展活动,提高能力。如让学生写随笔记录积累资源;采访家人朋友,把英语课堂搬进社会;开展智力竞赛等游戏,激发学习的兴趣;组织社会考察,了解人类和自然,提升综合能力等。
6、加强阅读训练,抓住英语说写之本
很多一线教师认为,当前的学生阅读方面存在如下问题:①缺乏阅读兴趣,阅读量少。阅读兴趣的缺乏是学生阅读的最大敌人。②盲目择书,阅读内容单一。③不重视积累,良好的阅读习惯仍没养成。很多学生阅读纯粹是“读”文句,“一读了之”,没有记忆、积累的自觉性,因而阅读效果不佳,仍然存在语感不强,语言不丰富,作文根基浅等问题。
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策略:①坚持进行课前预习,先行阅读思考。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③读后留疑带动课外阅读。④开展小组一体共读书。一个小组几个学生共读一本课外书。读完后,每个学生出一张读书手抄报,各写一份随笔(可仿写),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开展阅读交流会,一起感受阅读的魅力。⑤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7、探索习作之法,提升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写作训练是运用英语的重要环节,面对这个难于达标的模块,实验的一线教师毅然知难而进,探索出写作教学的新路子。
(1)加强原始资源的积累,增加写作素材。①积累好词佳句,储备词语资源。②鼓励读范文,并增强交流,丰富学生的写作积累。③加强对修辞技巧的理解与运用,提升审美情趣。
(2)巧用储备的素材,激发写作欲望。①在阅读中适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②及时捕捉生活情景,创写心里的感受。
(3)及时引趣,设计习作任务。①课堂是对学生进行英语能力训练和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主要渠道,要把写作训练扎扎实实地落实在每一堂课上,如对课文续写、改写都是良好的载体。②课外训练让学生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③让反思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通过反思梳理思想、提升表达能力。
九、存在问题及设想。
1、由于过去课题组老师较少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课题研究、实验研究(我们是第一次负责这样的课题研究),所以许多方面都是边探索边研究。再者,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我们的实验严格说来,只能算是探索性实验,即属于在现成的教学班级内进行,没有随机分派被试,缺乏控制无关因素的措施,不能完全控制误差来源的实验。
2、因为课题组老师本职工作都很忙,课题研究工作主要是利用工作之余及业余时间进行。光是进行课题理论研究及了解课题研究的方法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所以感觉时间比较仓促,真正意义上说,我们的课题还没有结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还要继续进行这一方面的研究,希望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效。
3、通过实验,学生的英语素养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实验的过程及理论还不够完善,为使此课题实验更加趋于成熟,成果更加显著,我们课题组成员将继续对本课题实施延伸性研究,以推动学校的教研工作向纵深发展。
附主要参考文献及著作目录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 [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J].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3] 张瑾华.“词、句、篇三部曲写作方法实验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J].2002年第 7 期.[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 [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016年1月修稿
第三篇:《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实践与研究》结题发言稿
《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实践与研究》结题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课题组感谢各位的莅临指导!谢谢!
各位专家,我校申报的《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课题组成员以及部分一线教师的积极配合下,通过了两年的研究实践,如今已基本上达到了课题研究的预定目标,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下面,请允许我向各位领导、专家们汇报一下这一课题的实施与研究情况,请给予批评指正。
一、工作回顾。
自2013年9月确定课题立项以来,我校领导高度重视,迅速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召开开题报告会议,并制定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摸底调查;随后以此为据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并有步骤地进行了一系列的科研工作:前期多次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有关 “如何有效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成功经验;利用新教研理念引导学生练习识记单词,并开展了一次单词比赛;根据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发展的要求,开展以学生自编自演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如:英语小故事,在课堂上分享一个自己在课外看到的英文故事,再分别谈谈个人的感想;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举行高年级英语写作(仿写)活动,并将优秀习作分享给同年级各班学生共同学习。
中期根据课题各成员的汇报研究进展情况进一步学习相关理论材料;并根据研究需要邀请本校部分骨干教师(B/C/D老师)开展公开示范课,并根据参与实验的教师整理个人研究中的经验做法和心得体会等资料,形成阶段性研究报告;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实施“导师制”、“看我轻松学英语”为主题的研究活动。
后期以“导师制”、“看我轻松学英语”这两个实施方案为引子,继续引导学生在书写、口语、阅读、讲故事、仿写等方面进行扩展训练,并收集整理“优秀教案、反思;学生习作;研究论文集;活动照片”等结题材料,并汇总成册。
二、成绩汇总。
通过两年来的研究实验,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学生基本能利用拼读的方法熟练地自学单词,基本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能根据短文内容提示进行复述,扩充,口语交流;能自行阅读课外文段并已形成了一定的辩解思维意识;能根据提示完成简单的即兴作文。老师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教育教学观念得到了很大的改变;能利用所学组织、引导开展互学式新模型活动;能根据自身实践经验,形成新的研究文章。
三、问题分析。
诚然,本课题取题范围太大,涉及到“提高阅读能力”的研究内容太多,关涉到“写作能力的培养”的方面也太广,用两年来研究,时间比较仓促,所以真正意义上说,我们的课题还没有结束!我们的实验严格说来,只能算是探索性实验,即属于在现成的教学班级内进行,没有随机分派被试,缺乏控制无关因素的措施,不能完全控制误差来源的实验。为使本课题实验更加趋于成熟,成果更加显著,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课题组成员将继续对本课题实施延伸性研究,以推动学校的教研工作向纵深发展。如有条件,我代表课题组特向各位领导、专家提出申请,请求以本课题衍生出子课题再深入细化进行研究,相信将会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我的汇报完毕,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汇报人:课题组主持人:A)
第四篇:如何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如何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研究的原因
在国际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脚步中,我们作为高中生正在不断跟紧时代的步伐。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英语是最直接最现实也是最必要的方式。
然而在英语学习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学生普遍存在写作能力差、害怕写作文的现象。而写作能力却往往可以体现一个学生英语水平,是参加英语考试和发展现代交际能力所必备的。因此,怎样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我们研究该课题,目的在于探索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途径,从而明白我们应该从何处入手去努力。
二、研究的过程
人员分工:
组长:孙露雯 高一(7)班 资料管理:吴孟丹高一(7)班 写作:梁红 徐超奇高一(11)班 记录:卢露 高一(7)班 主持人:陶霞霞 高一(7)班 上网:陈漪旎高一(11)班
本次研究我们主要通过查询资料、交流辩论、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研究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途径。
查询资料:
1.收集关于中学生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麻烦,如收集考场作文,并请求老师指导; 2.去新华书店找作文书,发现常指出的问题;
3.向学校多个老师询问学生作文普遍出现的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 4.从学校图书馆收集一次文献资料,以“怎样写”、“写那些内容”为研究重点; 5.上网查阅,发现普遍的问题;
6.做了小范围的问卷调查,了解普遍存在的问题; 7.作出总结。
交流讨论:
1.班级班会课学生进行讨论; 2.多次研究小组开会讨论; 3.与老师交流讨论;
心得体会:
1.班会课同学发表意见;
2.小组成员写200~300字的体会。
三、研究内容及发现:
发现问题: 在写作过程中,高中生常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时态运用不当2.名词不注意单复数及意义3.主谓语不一致 4.冠词漏用或使用不当 5.定语从句关系代词使用不当 6.宾语从句语序不当7.误用习惯表达法 8.生硬按汉语表述9.感叹句错误 10.低级错误(笔误)
11.单词拼写错误 12.词语搭配不当或用词不准确 13.缺少句子成分 等。
整理得到:
提高英语写作能力要掌握好的基础知识,大量的单词,正确的语法,良好的训练方法和一定的写作技巧等能力。
注重学习基础知识:学习英语基础知识,要重视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背景的学习。英语教学着重培养综合运用语音、词汇、语法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要进行交际运用、掌握常用拼读规则、利用规则复习旧词,预习新词。学好语音,积累词汇。
学习单词时:运用对比法,辨别词义的异同,这一点在英语写作中也很重要。在学习单词时,如果遇到了同义词或近意词,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找出它们的异同。例如,学到了hear、listen、hear of时,一对比就可以了解其用法。即hear是“听
见”,着重点是“见”,表示结果;listen是有意识地去“听”,着重动作;hear of是“听说”,表示间接听到有关某人某事的一些话。知道了两者的异同,就可正确运用。
运用单词时:把词汇学习寓于课文整体教学中。孤立地学习单词是机械记忆、容易遗忘,导致在语境中不易理解,很难运用。如果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文不离法”的原则,把词汇放在句子、语篇只去理解,就能达到学以致用和全面掌握的目的。这对英语写作是一大帮助。
正确运用语法:学习英语不论哪种教材,都离不开基础语法的学习。语法要学,但要根据语音的功能去学。现代英语学习语法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因此,以往那种强调过多的语法分析、过细地死抠语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学习语法要遵循以下原则: 以句法为主,词法为辅。以句法的五种基本句型为核心,词法的动词为重点,在掌握句法的基础上学习词法。学习语法要抓重点、抓关键。如学习含有时间、条件状语从句的复合句时,若主句的谓语为一般将来时,那么从句的谓语就总是用一般现在时;如学习sinc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时,从句用了一般将来时,那么主句通常用现在完成时。系统归纳语法规则,用语法规则去解决篇章中出现的语法现象,又在篇章中加深、巩固语法知识,做到在篇章中学、在篇章中用。
重视惯用法的学习:学习英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要重视英语习惯用法和固定搭配。英语有词法、句法,还有惯用法。英语的这种习惯用法是约定俗成的,因而我们在学习中必须留心记忆,注意模仿运用。例如:Bob hit john in the face。为什么不是Bob hit john face,似乎讲不出很明确的道理,这是习惯上约定俗成的说法。所以在写作中要特别注意。
训练方法和写作技巧:如果对本身的写作技巧水平有所怀疑时,可以适当的阅读参考书。写文章与作文水平高的同学做比较,以弥补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培养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同时应该保持良好的写作心态,有耐心、有信心、要细心。
„„
因为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有巩固扎实的基础知识,从词、句、篇一一巩固,需要灵活运用语法、句法来组篇。因此英语写作能力要全面地综合性地培养,贯穿学习英语的全过程!
四、结果和讨论
过程中的局限性:
1.联系专家困难,使得我们的研究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持。2.我们设计的调查问卷有些地方还欠周密。
小结: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是高考英语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随着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命题的进一步改革和对考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它在高考及日常教学中的地位必将越来越重要。我们只有抓住试题特点,把握命题规律,打牢基础,考试中才能从容应对,稳操胜券。
第五篇:《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结题报告
《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结题报告
英语写作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英语写作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针对我校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内容少,逻辑差,错误多”,的现状,在学校的帮助指导下,我们进行这项“草根”课题实验和研究,取得一定成效。
一、实验的目的意义
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有些教师一般对阅读理解较重视,而对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学生写的能力培养,以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了多年外语,写作能力仍很差。突出表现在诸多方面,比如:语言知识匮乏;缺乏写作技巧;受母语汉语束缚严重;文章跳跃性太大,缺少照应,联系及逻辑性;语法混乱,对英语的数,时态,语态,语气,句式结构把握不准等。他们写出来的东西往往是“Chinglish”。因此,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十分迫切。
英语写作是英语听,说,读,写四种基本功能之一,是书面表达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是对所学英语知识综合能力的体现;而且写作的水平的提高能带动听说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阅读水平的培养。运用正确流畅的英文在国际范围内进行文化科技交流是二十一世纪人才整体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之一,所有这些都表明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写作的能力是尤为重要的。
二、实验的理论基础及遵循原则
(一)实验的理论基础
1)系统论的整体原理:整体功能大于部分的功能之和,实现英语写作的整体优化。2)控制论的有序原理:任何系统只有开放,与外界交换才有可能有序,才能建立知识的序,能力的序,训练的序。3)信息论的反馈原理: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实现协作的定向控制,定质控制,定度控制。4)写作学原理:文章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该实验以内容为中心,以训练为主线,以教材为借鉴。5)主体教学论原理:在教学中应突出学习者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自始至终强调教师要起一个“导”的作用,灵活多样地处理教材,扩充教学容量,增加练习机会,调动全体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可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二)实验遵循的原则: 1.渐进性原则:
把握“由词,组句,到段,成章”的写作步骤,环环相扣,层层提高,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呈螺旋式上升;否则,“欲速则不达。” 2.综合性原则:
听,说,读,写四种训练相互结合,进行多元化训练,各项能力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把“写”的能力培养融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全方位立体的训练发展。3.控制性原则:
坚持教师的写作指导,突出其主导地位,采取“有放能收”的指导策略,有效控制学生语言思维,发展英语语言思维,让他们逐步接
受英语思维方式进而形成习惯。
三、实验的内容及操作程序
以“过程定向”实施写作教学,先练思维再练文。
以“模仿力—分析综合力—创造力”训练为主干,配套组成训练系列,优化教学过程。1.明确内容
初中阶段书面表达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了解所学文体的基本格式并具备将散乱的语句组成段落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是简单的英语应用文及段落的写作,应用文体知识组成语句语篇。书面表达的基本要求: 1)审题及明确文体。
2)要素完整,格式正确,文理通顺。3)借助信息,列出要点。
4)语言准确,得当,无语法错误及大小写错误等。
2.落实写作环节步骤“学生讨论文题—教师指导—师生同类写作—修改评议—推出示范文—小结”。具体操作如下: ①命题后,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②提出要求,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语言通顺,无语法错误,拼写准确工整。
③改文方式为个人改,集体改,口头改,书面改。
④师生共同讲评,分为读,听,改,评四步进行,并选读典型例文。⑤教师小结。
3.以“少批略改”为主要批改方式,采用“浏览批改法”分出优劣文章,当堂发给学生,也可抽取少数文章作批改,运用“启发式批改法”,启发学生自己动脑筋解决文中存在的问题,以督促学生完成“批后文”,进行重复写作。
4.加大英语写作次数及阅读背诵的训练,优化训练内容。
四、实验效果与体会
在落实课题实验过程中,我们英语组做了不少努力,取得一定成效。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明显提高,学生英语作文的长度和篇数增加了,大多数学生写出来的句子基本正确,表达意思清楚,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或自由作文,能够紧扣主题的学生还是占大多数,尽管有时不免出现一些小的语法错误。学生的协作、互助精神和相互尊重的品德得到培养,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一般的学生结成学习伙伴,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点。
当然,实验中也遇到一些困难,比如:
1.因教材难度大,任务重而进度紧,致使写作训练时间及力度上难得以有效保证。
2.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薄弱,词汇量的不足,语法概念的不清及死套汉语思维方式,也影响了课题实验的实施进程。
3.学生思想上重视不够,存在“懒惰”现象,不能够从主观上积极主动配合,有“应付”之嫌。
4.写作之后的纠错更正过程仍是一大亟待解决的难题,如何更有效地落实更正反馈这一环节,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改进。
总之,提高写作能力非一朝一夕之事,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广大师生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要有热心,耐心,恒心和必胜信心。愿我们的小“草根”在教学改革春风中扎根,萌发,在不远的将来生成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营造出片片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