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村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浅析中国旅游报
乡村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浅析
转载《中国旅游报》2008-11-22 16:09阅读88评论0
字号: 大中小
乡村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浅析
□熊晓红
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并从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高度,对发展乡村旅游提出了明确要求,赋予了乡村旅游新的使命。我们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紧抓机遇,把握农村改革发展的重点,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为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和提升,努力发挥乡村旅游在推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繁荣稳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是向城市、城镇和乡镇企业转移,由于持续的转移,以及城市自身发展水平、乡镇企业持续发展和不稳定性的制约,就业压力日趋增强,必须进一步创新转移方式,寻求多元化的转移渠道。在我国城市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发展乡村旅游,不失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种新载体,且乡村旅游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农民不离乡、不离土,进而也可缓解城市就业的紧张压力。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实现农民向农家乐特色餐饮、宾馆服务、农业景区服务、乡村文化娱乐表演等乡村旅游服务行业的直接转移,还可直接或间接地转移到乡村特色旅游产品生产与销售等行业,乡村旅游消费还将促进农村蔬果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畜牧业、旅游纪念品加工等多种行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带动农村交通、通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的发展,从而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同时,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进一步开阔农民的视野,解放农民的思想和观念,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向城市、城镇就业转移的能力,可以说,发展“乡村旅游是长期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方式。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确保农村经济发展效益、农业增效的关键。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完善。目前,我国广大农村产业结构的总体特征是一产比重过大,二、三产业比重过小,影响和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将带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优化,促进乡村交通运输、餐饮服务、文化娱乐和地方工艺品制作等行业的发展,并使旅游需求量不断扩大,直接增加农产品需求量,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实现农业单一产业结构向农业和非农业复合结构转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改变乡村二、三产业弱小的局面,使农村产业结构得到整体优化,实现一、二、三产业发展的相互促进。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可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资金支持。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有一定的资金和资本保障。乡村旅游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能加速农村资金流转,降低经营风险,缓解农村资金供给不足,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资金支持。此外,发展乡村旅游,必将加快农村地区的人流、信息流、观念流、文明流的发展,广大农民通过了解旅游者消费偏好、消费倾向、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等,把握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和对产品性能、质量、档次等的要求,对农产品消费市场需求变化进行科学预测,实现农业、农村产业结
构调整的市场化取向,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培植新的增长点,有效避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盲目性,确保
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乡村旅游实现了农产品多项多次的增值,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乡村旅游中,农民可以利用本地种植、养殖的农产品满足游客的需要,使新鲜蔬菜、土特产、水果、水产等农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降低经营成本,增加收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其依托资源主要是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农业资源、农村文化习俗等等,具有投资少、风险小、门槛低、经营灵活的特点。农民通过乡村旅游,将农村自然环境、农业观光、农民生活方式、习俗等转化成了生产力,在农产品销售、特色农村手工艺品销售外,还增加了旅游观光收入、农村文化娱乐表演等其他收入。可以说,乡村旅游对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发展乡村旅游,将使城乡居民的互动带动城乡居民在生活观念、生活习惯、价值取向、消费理念等意识形态领域的相互影响。城市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形成了农村居民接受先进的科学、民主、文化知识的具有说服力、感染力、便捷的载体和平台,为实现农村移风易俗,抛弃陈规陋习、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风尚带去深刻影响。通过科学知识和现代城市文明等各类信息带进农村,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现代生活理念得到传播,激发农民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的学习。发展乡村旅游也为农民实现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提供了内在的动力机制。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农村环境保护。发展乡村旅游会直接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而且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民经济实力增强,从而进一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和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还能调动居民管理自己事务的积极性,给游客和当地居民创造一个文明整洁的旅游居住环境,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通过乡村旅游,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进而带动乡村景观的建设和居住环境的改善,增强对乡村环境保护力度,促进乡村农业、工业生产向无公害、无污染方向发展,促进农村文物古迹的保护和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作
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法商学院)
第二篇:浅谈五五普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浅谈“五五”普法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李明富 施勤志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后,举国上下掀起了一个学习、贯彻《意见》的热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是广大农民的心声,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在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要求加强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对农民的法制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加强对农民的法制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也是从今年启动开展的“五五”普法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央宣传部、国家司法部将从二00六年到二0一0年在全体公民中开展第五个五年普法教育。各省、市、县都拟定了“五五”普法规划。在“五五”普法教育拉开帷幕的时刻,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员令,“五五”普法教育顺应了新形势的新要求,它的开展必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五五”普法教育适应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各地对农村各项设施的投入不断增加,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设施不断改善,居住条件明显好转,医疗保障初步有着落,困难群体有了低保。众所周知,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尽管农村发生了许多变化,但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距离。一些地方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法律素质还比较低,封建迷信和赌博活动还有一定的市场,农民在享受法律权利和履行法律义务上还不能相一致的问题时有存在,农村民主自治和民主管理的水平和能力还比较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因此,“五五”普法教育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农村的法治建设水平,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法治保障。
第一,“五五”普法的指导思想顺应了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法治建设的全面发展。“五五”普法的指导思想在强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提出了围绕“两个率先”和富民强国的目标,扎实开展普法教育,着力于增强全体公民对法律的信仰,推进法治实践,服务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五五”普法就是要推动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的社会大环境建设。
第二,“五五”普法的工作目标顺应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五五”普法的总体目标就是引导广大公民自觉学法用法,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得到提升;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依法办事、服务百姓的理念和能力进一步得到增强;各级党委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全社会初步形成法律至上的理念,初步形成普遍的法律信仰氛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在依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同时,还要引导广大农民遵守宪法和法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在法律的轨道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五”普法的工作目标正是顺应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
第三,“五五”普法的任务顺应了新农村建设的机制要求。“五五”普法在强调学习贯彻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和依法治国理论的同时,要求学习宣传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理论,学习宣传国家的法律制度,强化和培育公民的国家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育,开展讲法律、讲秩序、讲责任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全体公民依法享受权利和依法履行义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治理机制,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依据,坚持民产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评议,让村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关法治建设的任务,也是“五五”普法的重要任务和重要内容,通过“五五”普法的开展,进一步推动农村村民的自治活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法治建设,以新农村建设促进法治建设,以法治建设保障和加速新农村建设。
二、“五五”普法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法治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法治是党的意志的具体体现。“五五”普法教育就是要使广大公民在法治的熏陶下,自觉养成学法守法的良好习惯。通过法制教育又使各级领导在新农村建设中处处依法办事,用法律规范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工作,保障新农村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五五”普法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第一,“五五”普法教育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我国已经历了四个五年的普法教育,实践已雄辩地证明,经过20年的普法教育,广大公民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尤其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也随着普法教育的开展而增强,对法律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向前推进,农民中自办小型企业的、搞承包经营和经商的、进城务工的、搞养殖种植的、土地流转的和农民经纪人也不断增多。农民已有过去的单纯种粮食转向了多种经营,全面参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市场经济就是法律经济,不懂得法律就难以参与各项经济活动。因此,只有广泛开展“五五”普法教育,使广大农民群众掌握和懂得应有的法律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显身手,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五五”普法教育有利于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五五”普法教育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要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教育和生产经营方面的法律法规教育,使农民在参与经济活动中,懂得如何依法经营的情况下,懂得如何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以法律的杠杆支撑自己的经济的发展,使广大农民在法律的护佑下,一家一户不断过上富裕的日子。农村一家一户富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面貌就会焕然一新,特别是农村的一些经济带头人在法律的护佑下先富起来后,在农村能发挥示范作用和幅射作用,能引导和带领广大农民走上富裕之路,“五五”普法教育会在农村发挥最大效率,“五五”普法教育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又能推动“五五”普法教育的开展,形成良性循环。农民偿到了依法经营的甜头,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就会自觉地学法用法,依法参与一切经济活动。新农村建设和普法教育就会相得益彰,同步发展,创造辉煌。
第三,“五五”普法教育有利于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农村建设要求村风正、民风好,村民有良好的道德风尚,有助人为乐、团结友爱、共同富裕的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神风貌。要使广大农民群众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农民,做到讲文明、讲道德、讲风格、讲科学,爱国家、爱集体、爱家庭、尊老爱幼,善养老人,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堵绝赌博陋习,全身心地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教育广大农民自觉地学法、用法、守法,在法律的范围内开展各种活动,使广大农民群众办任何事、说任何话都要看看有没有违法,符合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只有通过“五五”普法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素质,才能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才能推动和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了,就会反作用于新农村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第四,“五五”普法教育有利于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培养广大农民的主人翁精神,在农村的各项工作中当家作主,使他们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参与村里的各项事务管理,促进和加强村委会组织建设,使村委会组织建设真正成为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管理村里一切事务,壮大集体经济,在法律的规范下,使村委会组织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火车头,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普法教育中,村委会组织建设加强了,涌现出来的懂法律的人才多了,先进分子多了,就能促进党的组织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把涌现出来的一批积极分子吸收到党的组织中来,改善农村党组织建设中老龄化的问题,使一批既懂法律又懂政策的新鲜血液注入到党的组织中来,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基层党组织充满着朝气和勇气,一如既往带领群众奔小康。
第五,“五五”普法教育有利于农村创造稳定的发展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当前,随着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推进,随着农村改革步伐的加快,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而且显得尤其突出。在矛盾突出的情况下进行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农村的稳定工作,只有创造和谐的农村环境,才能集中精力发展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稳定的农村环境的创造要靠法律。首先,各级党委、政府要依法办事,要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在遇到矛盾时,要依法进行调处解决,绝不能有法不依和违法办事。其次,广大农村群众在遇到矛盾时,也要在法律的框架下去解决,有理也不能违法,要通过法律的渠道解决一切问题,真正做到遇到矛盾时找“院长”,不找县长,自觉地在法律地范围内解决一切矛盾。因此,创造农村稳定的环境,还是加大“五五”普法教育的力度,通过普法,形成崇尚法治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在法律的范围内解决一切矛盾,依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辟绿色通道。
三、“五五”普法教育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拓展
农村的“五五”普法教育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的要求而开展,要围绕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开展,要创新思维,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个新机遇,拓展“五五”普法的新途径,既使“五五”普法教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助力器,又使“五五”普法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创造辉煌。
第一,“五五”普法教育要围绕发展农村经济而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显著特点是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才能加快,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工作,刻不容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任务,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因此,农村的“五五”普法教育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拓展。要结合农村经济中心这个特点,开展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教育,如对农民进行《宪法》、《经济合同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林法》、《土地管理法》、《民法》、《刑法》等法律法规的教育。特别是对搞经营活动的农民要进行重点教育,使他们在生产经营中懂法律,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带头人,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第二,“五五”普法教育要围绕提高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水平而开展。提高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水平,增强村民的民主自治能力,提高农村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水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十分重视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把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列入了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强调要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同时,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的普法教育。“五五”普法教育要把新农村建设中的民主法制水平的提高作为主攻方向,在深入开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选举法》学习教育的同时,还要深入开展法治实践活动,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评比活动,在新农村建设中,以示范村的创建促进普法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全面提高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水平。
第三,“五五”普法教育要围绕构建和谐稳定的农村环境而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稳定和谐的环境,农村的生活环境、治安环境不稳定,新农村建设就无法向前推进,稳定的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矛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建设平安乡村,创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五五”普法教育要深入细致地进行《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教育,在调处各种矛盾时,要依法进行,要大力宣传《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条例》,对村级人民调解员要重点进行法律法规的培训,保证他们依法调处各种矛盾。同时,要依法打击违法犯罪,保证农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四,“五五“普法教育要围绕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开展。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和推进,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将不断出现,要依法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还是必须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以”五五“普法教育化解各种矛盾和解决各种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三篇: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中文摘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是党的整体影响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里强弱,直接关系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半随农村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影响里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弱化的趋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巩固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不断地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
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它向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能里建设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和跟本目标,它包括执政能力、引领农村经济发展、引导农村文化建设和统筹农村社会发展的能力,制约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的因素主要有思想认识不足、队伍建设带后、管理体制、发展现状制约的方面,对此,应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当前,村级党组织普遍面临的困境是资源短缺。实证研究发现,党支部通过村庄外部关系网络的链接、“党员承诺制”的推行、社团组织网络的构筑及“五星级评比”活动的开展,突破了领导困境,实现了领导创新。其借鉴意义是:村级党组织的领导创新要注重观念创新、把握时代趋势、借鉴乡土传统。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 影响力 新农村建设 能力建设 村级党组织 领导创新
第一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影响力
深入分析和研究新形势下农村党支部影响力弱化的根源,采取有效途径,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政组织的影响力,整合农村政治资源,充分有效的发挥农村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作用,已经成为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影响力弱化
所谓农村基层党组织影响力弱化,是指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在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严重下降,对农村社会的动员能力、整合能力降低。这种现状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发展,使村党组织权力性影响力受到了严峻挑战,党组织的权力影响力削弱。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的经济自由得到空前解放的同时,也使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从一元经济结构向多元经济结构转化,经济资源从集中向分散转变。农民在经济上对村级正式组织(包括党组织)依赖程度大为减低,党组织对农民在利益方面吸引力、影响力大大减弱。
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以使村党支部领导权力的合法性面临挑战。由于现在有法律制度未能明确划分领导权和自治权的边界和范围,造成自上而下渠道产生的村党支部很容易与自下而上产生的权力结构—村委会之间产生矛盾和碰撞,两个权力主体在重在村务决策和管理上互不相让、互不配合,关系紧张。村委会与党组织的矛盾与冲突,一方面造成村里工作难以正常开展,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目前,在很多乡村基层频发的诸如弄虚作假、乡镇企业与农民负担过重、乡村内部管理中的混乱、乡镇干部中的腐败现象等,都与因权力体制缺陷而引起的权力运行失范有关。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党组织的影响力,使农村群众对党组织的权威产生怀疑和不信任。
(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各种民间组织发展迅速,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特别是宗族势力和宗教组织的发展,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形成了很大冲击。
(三)农村党组织建设受到严重削弱,凝聚力、战斗力弱化是导致其影响力下降的内在因素。从非权力影响力的角度分析,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从根本上讲是来源于党支组织的凝聚力、干部队伍的创造力和党员队伍的战斗力。目前党支部影响力的弱化固然同权力资源的减少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党支部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其影响力弱化的重要因素。
组织涣散,创造力、凝聚力不强,战斗堡垒作用未能有效地发挥。农村基层组织要有影响力,首先要有凝聚力。凝聚力越大,吸引力越强,影响力就越强。但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受到严重削弱。在不少的村子,党支部软弱涣散,有的处于瘫痪状态,有的被宗族宗派势力所控制,有的党支部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根本无从谈起。
基层组织党内民主发展不足,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向心力降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党员作为普通村民的民主权利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制度保障和满足。这对农村党员党内民主权利的行使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与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相比,基层党内民主发展的不充分,农村党员民主权利缺失,导致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下降。
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年龄老化、思想僵化、能力弱化,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的政治先进性和社会威望降低,党的形象资源流失。
二、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影响力的对策
农村党支部的影响力,直接关系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着党在农村执政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巩固。
(一)合理配置权力资源,科学区分党支部的领导权与村委会的管理权,巩固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执政资源是政党执政的基础条件,是提升执政影响力的决定因素。在执政资源的构成要素中,权力资源、法理资源、组织资源是最基础的要件。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与其所占有的执政资源成下比。因此,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必须完善有关法律和党规,科学合理的配置农村权力资源,规范各自的职权。
(二)加强党支部建设,提高党支部的组织影响力。
农村党组织的影响力首先和主要的是组织是影响力。因此,提高党支部的影响力,必须切实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
完善党支部的民主选举制度,把人民公认原则纳入村党支部的选举过程中,依此增强党支部的合法性基础,提升其影响力。要适应农村经济成分多样化,利益主体多样化、社会组织多样化和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民展的需要,创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模式,扩大基层组织的覆盖面,扩大影响力。以加强能力建设为切入点,不断改进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提高党组织的非权力影响力。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基层党组织做党员和群众工作凭借的往往是行政权力。
(三)创新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机制,提高素质,优化形象,提升党员个体的影响力。
良好的素质和形象是党赢得群众支持的前提。党员的模范形象对周围群众起着巨大的影响、带动和辐射作用,通过潜移默化的榜样力量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使群众由被动服从转为自觉拥护。要拓宽领域,采取基层党组织和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合作的方式,有组织地输出部分农村青年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深造,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解决农村党员队伍活力不够的问题。要疏通出口,进一步加大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力度,以净化党员队伍,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要不断完善农村党员的管理方式和模式,建立规范有序、联系紧密、以流入地为主、流入地流出地共同负责的管理格局,做到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基层组织,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正常的组织活动。要不断健全党员监督管理体系,健全党员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建设一支年富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素质高、能力强的党员队伍,不断提升党员在农村的个体影响力。
(四)建立利益整合工作机制,提高利益协调整合能力。农村党支部作为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是党进行社会整合最基础、最不可或缺的组织要素和主体因素。因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最密切,也最直接。
通过加强党内民主和推动民主政治建设进行整合。在目前出现农村社会组织多样化及多种整合力量并存的局面和趋势下,基层党内民主和农村民主政治的有效发展,有利于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向心力和认同感,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充分获得支配、控制和领导各种基层组织的主动权,特别是通过选举、监督等民主渠道,提升农村社会对党组织及其领导人的合法性认同和支持,从面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巩固党在同级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
联合各方力量进行整合。实行有效的社会整合,单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力量是很不够的。农村党组织要善于利于和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各方力量,特别是要善于利用村委会及各种群众团体和农村民间社会组织力量,构建以农村基层党组织、村委会为主渠道,以各群众团体、民间组织为重要辅助渠道的社会联动整合新格局。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主动提供平台,创造机会,让农村各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根据其职能特点,参与社会整合工作,并在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的前提下,发挥出应有的利益表达作用,不断壮大党对农村社会的整合力量。
在整合内容和效能上下功夫。要找准并把握广大群众及各个利益群体的共同利益之所在,把群众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相结合,把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与具体利益、眼前利益相结合。通过发展生产力、加强各阶层的思想教育、建立各个利益群体之间良性互动和公平竞争的机制等手段和方式,实现农村各阶层利益的整合,为实现广大农民群众共同的利益目标奋斗,使农村党支部真正成为代表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带领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核心。
第二章 能力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切实搞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坚持党管农村的重大原则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
一、“后发”现代化中是在传统农业社会内部展开的,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村发展的迟滞现状成为制约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同时,农村还是影响国家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30年来,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在现阶段,“三农”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要继续推进现代化,就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和进农村的全面进步,以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更鲜明地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就把新农村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纳入到中国物色社会主义体系这中。这些都意味着我国的农村现代化进入到一个全新时期。
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农村现代化新时期的到来也向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的核心则是其能力和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二、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能力要求 具体而言,新农村建设要求基层党组织主要提升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
(-)农村建设新阶段中的执政能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现着党对农村的彻底领导。在农村现代化的新阶段,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仍应置于首位。
要更坚定地坚持和强调“党管农村”的重要原则。对村民选举活动要积极与和主动领导。积极参与,就是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引导村民认真、正确地行使权利;也应该动员党支部成员作为候选人公平参选。主动领导,就是配合村民选举委员会做好选举组织工作,并切实覆行监督职能,保证选举公正。
坚持对村委会的领导和对村务公开的监督。由于人们对村民治的片面理解,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党支部难以领导村委会的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从制度层面上增强党支部的群众基础。近年来开始普遍推广的“两票制”、“两推一选”、村两委的“一体化”、“一肩挑”等,都是值得重视的探索。
(二)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致富、带富能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大幅增收,已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
要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和现代农业理念。在西部农村中,农民的市场观念不强,缺乏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小农生产经营依然占优势。基层党组织要带领群众富奔小康,必须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以市场化和产业化建设现代农业,促进特色产业形成。
积极促进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其迅速准确的市场信息、较高的专业水平,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体化服务,降解了分散农户的市场风险,并通过利益制把分散的农民连接成为一体,成为农村社会中一种具有多元功能的社会组织。基层党组织应该积极 促进这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以其发展经济和整合农村社会的独特功能,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努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应以一定的村级集体经济为基础,基层党组织要更新观念,努力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三)引导农村文化建设的能力
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当前,各种自私自利的、消极颓废乃至腐朽堕落的思想观念在农村沉渣泛起,喧器一时,扰乱了农村的人心,搞坏了农村社会风气。基层党组织要积极重视“乡风文明”建设,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多种文化形式,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和谐农村社会。宣传现代民主、法治理念的能力。即利用村民自治这个契机,积极宣传和引导农民群众,普及法治理念,为乡村社会增添法律文化,以法治理念促进新农村建设。重塑集体主义观念的能力。
(四)统筹农村社会发展的能力
新农村建设是推动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旨在全面、整体地推动农村发展。在内容上,它包含了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法治强化和文化建设;在结构上则是着力优化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建设主体、资源供给、人才供应等要素。从短期目标而言,新农村建设要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进步,改变农村发展不足的现状,从长远目标而言,则是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的整体现代化,彻底改变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学会正确处理多方面关系,包括争取资金与挖掘内部潜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文明乡风建设、坚持领导与转变职能等。总之,要统筹经济、政治与文化均衡的发展,推动农村整体进步。
三、基层组织能力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其解决措施
(一)思想认识重在教育和规范
对于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有的作用和能力,不少基层党组织还存在着模糊认识,缺乏思想上的重视和准备。对此,应扎实开展对基层党组织成员的的思想教育,并强调教育的规范化和设定的明确目标。
(二)队伍建设应予调整和加强
农村基层党组织整体队伍状况是制约其能力建设的一个容忽视的因素。当前基层党组织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结构不合理,“‘三偏’现象突出:在许多农村,党员队伍存在着年龄偏老、文化偏低、数量偏少的‘三偏’现象”二是党组织活动难以保证,党员队伍出现“断层”;三是党组织工作状态不佳。对这些问题应努力调整。
积极推行制度创新,选好“带头人”。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两推一选”、“双推直选”、“公开选聘”、“下派任职”等办法选好“一把手”,普遍收到实效,值得认真研究和推广。促进组织完善与素质提高。尤其要注重在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专业协会负责人、致富能手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切实解决“三偏”问题。
(三)管理体制度需要认真健全和完善
通过交叉任职,理顺现行村“两委”关系。积极推行和提倡具备条件的村支书兼任村委会主任,提倡具备条件的村“两委会”其他成员依法实行“交叉任职”。建立考核奖惩制度,完善对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监督。建立完善待遇保障机制。拟逐步将村干部的补贴报酬直接列入市、县(区)财政预算;积极推行在职、退职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探索村干部“年薪制”和公职化的路子;多途径解决村干部的政治待遇问题。
(四)发掘自身潜力,寻求突破口
长期积累下来的发展滞后,不利地域条件和较为闭塞的文化环境,传统习惯对市场的天然排斥等,是西部农村面临的普通问题。因此,基层党组织必须从发掘自身潜力入手,认真寻求突破口,然后才能带动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容丰富,目标要求甚高。当前应该围绕着提高能力这个核心来推动建设。真正体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扎实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农村社会发展,促进小康社会实现。
第三章 领导创新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直接领导者,农村基层党组织唯有进行领导创新,才能增强领导能力。
一、资源短缺
当前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主要困境是领导资源的短缺。
1、经济资源的匮乏。经济资源是村级党组织开展领导活动的重要物质支撑。目前,大多楼村级党组织的经济资源极为有限。
2、政治资源的流失。根据吉登斯的观点,政治资源主要包括控制、组织、制裁等治理手段。目前,村级党组织政治资源的流失集中表现为“两个流失”。一是政治权力的流失。二是组织资源的流失。组织资源是政党开展活动所依赖的组织队伍或组织体系,它包括政党自身的组织队伍和政党的外围组织。
3、文化资源的消解。从执政资源的角度来看,文化资源包括执政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公众的社会心理。意识形态是引导、支配社会成员思想的力量,社会心理。意识形态是引导、支配社会成员思想的力量,社会心理 则是执政党的心理支持力量。
二、资源开发
1、村落外部网络的链接:经济资源的摄取。社会资本理论认为,动员人际关系网络能为资源匮乏者带来资源收益。
2、“党员承诺制”与社团组织的创建:政治资源的重构。一个政党若没有权力资源和组织资源,是断然无法影响、组织、动员民众的。
3、“五星级评比”:文化资源的整合。众所周知,多年来,村级党组织文化资源不断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村民的方法、手段已不适应新形势下农民素质发展的需要。
“五星级评比”的具体作法是,用“遵纪守法、关心村务、团结互助、热爱科学、明理诚信”五项指标对农户家庭进行评比,农户家庭若符合一项指标就记一颗星,然后将每个家庭的总星数贴于农户家门上。如果农户家庭全部符合指标就被授予“五好家庭”的荣誉称号,村党支部还邀请乡领导发证书和奖品,而村里的秧歌队则敲锣打鼓地给“五好家庭”挂牌。“五星级评比”的主旨在于,通过引导村民遵守国法村规、关心公益、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健康娱乐、抵制赌博、邻里互助等,使其重塑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信仰和正确的价值观。其实践效果是,因无形中给村民以竞争的气氛,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村民自觉地调整了自己的行为,并使桩民的思想心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争星、看星、比星、追星已成为该村的新风尚。“五星级评比”活动创新了村庄文化资源重构的途径。
三、农村基层先进党支部领导创新的启示
1、领导创新首先要注重观念创新。观念万不失一是观念开发,就是思想革命,它是一切领导创新的前提和先导。
2、领导创新要把握时代趋势。领导创新的实质是对领导情境的时代性变化的主动应对。
3、领导创新要借鉴乡土传统。领导创新的力量在于创,领导创新的魅力在于新。
当然,领导创新还因地制宜,符合每个村庄自身的实际。中国农村幅员广大,各个村落社会的自然禀赋、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以及历史文化传统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性,因此任何一个农村基层党组织都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找准创新的突破点和路径。
参考文献
[1]潘维、贺雪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2]陕西省统计局,陕西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3]高化民,农业合作化运动始末[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4]马克思恩克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黄平.未完成的叙说 [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6]金一虹,离散中的弥合———农村流动家庭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9,(2).[7]贺雪峰,新农村建设:打造中国现代化的基础[A].黄平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8]温铁军,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性[A].黄平,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9]白南生,何字鹏,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A].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0]金一虹,农村劳动力流动中的社会性别和两种生产的二元分割[J].妇女研究论丛,2009(增刊).[11]姜长云,如何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A].张晓山,等全球化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2]李培林,全球化与中国新三农问题[A].张晓山,等.全球化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第四篇:浅谈发展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
浅谈发展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
乡村旅游作为农村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兴产业,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有利于农村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扩大农村的开放度,使农民就地走向现代化,因而发展乡村旅游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俱佳的产业形式,乡村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已经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探索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对于加快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应用前景。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加速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城乡之间的差距主要是经济发展的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把重点放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大力发展村镇经济上。新农村建设重点是经济发展,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
乡村旅游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众所周知,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分散性,周期长,对气候条件依赖性强,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收益极不稳定,而且农业附加值低,其比较利益低于其他产业,特别是在农业经营规模小的地方,农业收入更受到局限。因此单靠农业很难保证农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旅游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非农就业机会,有利于当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劳动就业的一条好途径。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形成高附加值的经济产业。而旅游产业,是乡村经济中最具有附加值的产业。在农村地区,旅游业是最大的第三产业,其关联度很高,旅游开发具有整体效应。通过有效的空间布局,能够获取聚集效应与外部经济,对一、二、三产业均有巨大的带动作用,从而优化经济结构,带动整个村庄、整个区县,甚至整个市的经济发展,达到区域共同富裕的目标。乡村旅游开发可以带动相关的道路交通、旅馆、餐饮、娱乐以及手工艺品加工业的发展,产生投资的乘数效应。据世界旅游组织资料显示,旅游业的投资乘数为4.3,这意味着每增加1元的投资,就能产生4.3元的收益。可见,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渠道,增加农村经济总量,缩小城乡差距,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
二、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实现农村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核心要素,维护这一要素是乡村旅游长盛不衰的根本。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应立足于农村资源优势,并以开发和保护农村资源环境为前提。农村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极为有限,发展农村经济受到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践证明,发展乡村旅游,开展农业旅游和生态旅游,立足于原有环境基础,实行低强度开发,能够使农业资源直接就地转化为旅游资源,节省了转移成本,有利于农村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达到资源的双重增值和循环利用效果。乡村旅游搞得越好的地方,乡村旅游地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越强,因而,会相应地制定出台一些关于整治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政策以及措施,以此引导人们不断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环保消费理念,培养人们加强生态保
护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这有利于加快建设环境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
三、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需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兼顾。乡村旅游在将非农生产方式带到农村的同时,也将现代文明的成果普及到农村地区,促进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建立文明的生活方式。
首先,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乡村旅游产业,归根结底是服务产业,是文化产业。没有以游客为上帝的服务精神,不易获得市场的认可,更难获得经济的收益。因此,发展农村旅游,要培养农民市场经济意识和服务顾客的文明。因为相对于传统农业,旅游业对劳动者的技术和文化水平要求较高,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民意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性,促使农民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促进了农村教育发展,从而带动了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其次,有助于建立文明的生活方式。发展农村旅游,大量的外来文化和先进思想带入农村,可以迅速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使农民接受先进思想,实现思想转变。使农村居民接受更多先进的科学、民主、文化知识,为实现农村移风易俗,抛弃陈规陋习,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风尚,带来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会带来农民民主意识的觉醒,促进农村管理民主化。发展乡村旅游也为农民实现村容整洁、乡风文明提供了内在的动力机制。
再者,有助于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新农村建设最终是要走上城镇化的道路。发展乡村旅游,需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环境,从而促进农村生活方式的变革和农村社会全面现代化。从新农村建设的起始阶段,我们就必须着眼农村城镇化。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加快了城镇化进程,而且乡村旅游必然会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城乡之间的汇融,起到加速农村市场的发育和拓展的作用,有利于农村产业聚集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旅游设计
旅游地产策划研究: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旅游设计
旅游地产策划研究: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旅游设计
一、旅游示范村的选择思路
二、旅游新农村模式结构
三、G+V+I+F的投资模式
四、示范带动与带状区域发展
一、旅游示范村的选择思路
选择示范村,是旅游局开展工作的第一步。必需有的放矢,才能得到政府的支持。选择示范村,应该从资源、交通、市场、旅游基础四个方面下手。
1、乡村旅游资源分类
乡村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可以说,几乎包含了所有的类型。就乡村旅游开发的角度看,我们应该首先去除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等已经由国家直接控制的成型的景区。因此,乡村旅游,更多的是着眼于景观农业及乡村休闲。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乡村旅游资源分为五大类:
山水环境资源――以山岳、河流、溪谷等等地质、地貌、水文等等自然环境的独特观赏价值为基础,形成了山水景观基础,是“山水型旅游新农村”。
生态环境资源――以绿色植被为依托,形成的郁郁葱葱的环境,特别是较好的森林覆盖,成为氧吧,形成了生态环境基础,是“生态型旅游新农村”。
田园环境资源――以乡村田园的农耕风貌为特色,形成一幅优美的乡村田园农耕景致,形成了田园景观基础,是“田园型旅游新农村”。
村落环境资源――以古村落、古街、古巷、古民居、特色民居、特色村庄建筑、新型特色村落建筑、民俗风俗习惯等等文化为基础,构成独特的村落景观,形成了村落景观基础,是“村落型旅游新农村”。
经济产出资源――以果林、花卉、大棚、药材、牛羊牲畜、鱼塘、简单副食品加工等等农作物、经济作物、农副产品加工、畜牧业、渔业等等为依托,形成独特的景观环境和经济产出基础,是“新农产业型旅游新农村”。
对于不同的资源类型,应该有完全不一样的旅游开发模式,也因此对新农村的效果及示范推广价值产生不通的影响。我们应该选择在一个区域有代表性的、可推广的、易于成功开发的类型,进行试点。
对于试点,我们建议选择对于本地休闲市场有吸引力的资源进行开发,并且,争取选择多种资源结合的村落,进行综合性开发,是试点选择的最佳条件。比如,有山水景区的古村落,有独特产出和田园风光的近郊村落,都是最好的示范村。
2、市场基础与交通条件
一般来说,新农村作为区域性休闲旅游项目进行开发,是比较容易启动市场,形成成长快速、效果明显、带动性强的结果。因此,交通便捷、离城市近,是休闲市场最佳的目标村。因此,示范村的选择,应该把交通条件放在重要的位置,把区域性休闲市场影响放在重要位置考虑。其中,餐饮市场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可以说,特色乡村餐饮,是中国乡村旅游的核心。
另外,国道、省道边交通节点上的村落,具有特别优势,可以成为以路为生的旅游村。
3、现状选择
不要在没有旅游经验的村落搞试点,也不要在经济落后的村搞试点。
有一定经济实力,至少在区域处于中上水平,才可以保证村集体、村民参与旅游项目开发的能力,以及村民建房的能力。
有旅游经验,才能保证村民对旅游市场有基本的概念,有信心、有初步的认识基础。因此,应该选择村庄现状较好,有旅游经验的村落进行试点。
二、旅游新农村模式结构
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旅游开发对于实现生产发展,生活改善,文明乡风形成,整洁村容建设,都具有直接的作用,并且达到非常良好的效果。旅游与这20字方针的关系,就是旅游新农村的模式结构。旅游产业,以游客的旅游消费过程为核心,形成了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了对农村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形成了旅游新农村全新的模式。
新农村景观――吸引游客观光――观光收入;
绿色新鲜农产品――吸引游客餐饮――餐饮收入――农居转变为生产资料;
乡村田园环境――吸引游客住宿――住宿收入――农居转变为生产资料;
经济作物――吸引游客购买――购物收入――高附加值销售农产品;
因此,有游客消费,带动形成了景观农业、经济作物、农副产品加工、改善农民住宿并形成农家接待能力,并由此形成文明的乡风、整洁的村容,民主的管理,达到由旅游而建设新农村的经典结构。
三、G+V+I+F的投资模式
旅游新农村示范的投资,应该包括四部分,即政府G(government)、村集体V(village)、投资商I(investors)、农户F(farmers)。
政府应该对交通道路、上下水管网、水利灌溉等公共设施的建设给予补贴,对村落规划、技术辅导予以支持,对市场起动、宣传推广、前期消费带动,给予直接的扶持。重庆、成都等地政府埋单消费农家乐,就是一种有效的启动支持。
在政府协助下,核心机构,是村委会,这是代表集体经济的决策机构。村集体经济对于整体发展的投资和决策,是系统科学发展旅游新农村的关键。应该选择集体经济相对较发达的村落进行旅游新农村建设,这样才能较好的建设基础设施,投资一些中型的旅游项目,形成较大的吸引力结构。
投资商,是建设新农村的外来动力。应该尽量吸引外来投资人,投资几百至几千万元资金,建设独立的旅游项目,比如大棚餐厅、大型鱼塘、景区项目、野奢酒店、山水酒吧等等,成为带动旅游的重点。应该规划一批旅游项目,吸引多家机构投资,已达到区域吸引力的最大化。
农户,是旅游新农村的主体,是受益人,也是投资人。农户投资新民居建设、投资餐饮(农家乐),投资经济作物(花卉、果林等)、投资家庭旅馆等等,是打造新农村最为重要的内容。
四、示范带动与带状区域发展
一个村的示范,可能带动一个区域。旅游局长们必需考虑示范村的带动模式。
我们建议,以带状结构为目标,进行新农村带动区域的规划,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沿路带状发展
一条近距离大城市间的通道,是最好的休闲带。一条景观大道,可以带活沿路一条休闲带。开放式休闲景观大道的规划与建设,对旅游新农村独具价值。沿路进行旅游新农村规划与推广,是非常有效的旅游发展战略。
2、沿河带状发展
河流,是城市景观的血脉。滨河大道与沿河乡村带,是发展旅游的最佳区域,一种滨河休闲区域。水是灵气的聚集,有水就有开发价值。沿水带旅游新农村开发,包括以水为游线,沿水开路,沿水成景,都可以形成较快的发展。
3、沿山带状发展
城市一般在坝内或谷地,总有山环水抱,这是中国风水。山前地带,往往形成一座城市的风景线,就象河流成为风景线一样。因此,很多城市,都有沿山发展休闲带的极佳条件。旅游新农村,在沿山发展中可以脱颖而出,形成带状区域发展。沿山旅游公路,可以很好的带动沿山乡村旅游。
4、环城带状发展
大中城市的消费能力极强,形成了环城郊区的休闲旅游繁荣局面。旅游局长应该借助于已经形成的基础,规范城郊休闲、形成城乡一体化休闲旅游发展结构,形成环城带状发展的格局。环城带结构中,新农村与大中型旅游休闲度假项目同时并行,城乡发展融合,是最具商业增值价值的发展结构。
总结:旅游局长应该善于选择旅游新农村示范村,运用G+V+I+F的模式,借政治东风,推进乡村旅游开发,并运用带状发展推广战略,形成新的旅游发展突破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