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和路径(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06:11: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和路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和路径》。

第一篇: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和路径

课题名称: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和路径

一)我国公共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

1.公共事业单位的结构不合理,资源严重浪费.2.公共事业单位因增长过快,机构重叠,人浮于事,使财政负担沉重.3.公共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滞后.(二)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

1.合理布局.2.减轻财政的负担.3.科学的管理体制.(三)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的改革路径

1. 建立公共事业单位分类管理体制.2. 推行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估.3. 综合配套,稳步推进.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入和发展,中国政府进行了多次改革,精简机构,裁减人员,转变职能,这些改革举措与法治政府、简政放权、政务公开、民主治理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中国政府治道变革的潮流。这一变革,虽然没有像200年前的法国大革命那样轰轰烈烈,但是其影响、效果和变化的速度,完全超过了表面上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我们回首过去的20年,可以发现:日益有限的政府职能越来越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日益法制化的政府行为、日益民主化的政府决策、日益公开的政务信息,日益以公民和社会组织多中心自主治理为基础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这一切都使得中国政府的治理之道即治道发生了大规模的变化。当然,这一进程依然在进行之中。明年即将启动的事业单位改革,可以说是这一进程的又一重大举措。

从比较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事业单位,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很多研究中国问题的外国学者,或者想把成果用英文发表的中国学者,一直想不出一个适当的英文单词来表达中国的事业单位,因为英文世界里面没有对应的存在。我的建议是直接用汉语拼音。很多进行比较研究的学者发现,很难用国外的非营利组织(NPO)或者非政府组织(NGO)理论来研究中国的事业单位。中国事业单位的特殊性,不仅难倒了学者,而且也难道了官员:事业单位如何在法律上界定?科研、教育、培训和医疗卫生等事业如何发展?政府在其中应该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根据西方的理论和实践,这些问题都很难回答。当然,问题再难,改革总是需要进行的。市场经济导向的改革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要迅速发展,事业单位不改革是不行的。我们有必要根据中国的实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治道变革的基本要求,从多个角度去分析中国事业单位的复杂问题,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思路:

从组织的法律定位角度去看。现在的事业单位情况非常复杂,但有一个特点,在法律上都叫做“事业法人”,而且产权都是国家所有,从业人员除了临时工,往往都叫做国家干部。从法律的角度去看,应该把现在的事业单位分成三个类型:执行政府职能的法定单位,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公益单位,可以企业化运作的营利单位。这三个类型中,只有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公益单位基础保持事业法人的身份,法定单位转变成政府机构,营利性单位则变成企业法人。除了法定机构之外,所有单位都取消行政级别。

从财务运作的角度去看,法定机构执行政府管理和执法职能,完全由国家提供财政支持,它们可以根据所提供的服务收取适当的用户费用,如护照的成本费或者罚款收入,但所收取的费用全部收缴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企业化的营利单位,政府不再提供财政支持,但是如果国家有科研、培训等方面的项目,这些营利性的科研单位和教学培训机构,可以参与竞争招标。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公益单位,政府提供适当的财政支持,与此同时改革政府的拨款方式,提高公益服务机构的竞争性。

从人员运作的角度去看,取消统一的干部身份制度,法定机构的人员转变成公务员,营利性机构的人员身份与企业单位人员相同,公益性服务单位如基础性的科研机构继续保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身份。所有人员,除了法定机构可以拥有适当的行政级别之外,都不再保留行政级别,不再按照千篇一律的行政级别确定其工资和福利待遇。事业单位局级单位副部级人员等令人奇怪的现象应该在这一轮改革中消失。

从运作机制的角度来看,公共事业单位的融资机制应该进一步向民间资本和民间人员开放。这要求取消国家所有制和民间所有制的区分,废除具有所有制歧视性的法律规定,修改法律,取消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国家所有制的事业单位之间的身份差别,不分所有制,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国有的事业单位不再作为两种法人,而是统称为事业法人。与此同时,各种限制民间资本和不具有国家干部身份的民间人员举办事业单位的障碍应该陆续取消,使得民办的非企业单位具有与国家投资的事业单位一样具有同等的身份和地位,能够根据公平竞争原则,获得国家财政的补助和支持。

第二篇:浅谈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路径选择(定稿)(推荐)

浅谈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路径选择

摘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改革、政治体改改革的推进,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显得紧迫性和必要性。事业单位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按照政事分开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是继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之后,中国面临的又一项重要任务。”近些年来,各地方和部门纷纷进行了一些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整体上说,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并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显然,如果不对事业单位改革的相关问题弄清,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改革也就很难顺利推进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关键词: 事业单位 现状 路径

事业单位(Public Institution),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第252、411号令)

事业单位一般要接受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要有其组织或机构的表现形式,要成为法人实体。事业单位绝大部分由国家出资建立,大多为行政单位的下属机构,也有一部分由民间建立,或由企业集团建立。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有以下特征:一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二是财政及其他单位拨入的资金主要不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回报。

中国的事业单位在功能上对应国外的是非营利组织(NPO)、非政府组织(NGO),国外的这些组织是社会自治组织,在中国的事业单位和政府的关系比较密切。这种不同点,有些是社会制度不同造成的,有的是由于中国的社会自治能力不足造成的。

一、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探索事业单位改革,不断创新事业单位体制机制,稳步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体制改革,积累了有益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奠定了基础。事业单位提供公益服务总量不断扩大,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公益服务需求的任务更加艰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薄弱。这些问题影响了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以解决。

3.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必须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不移地把这项改革推向深入。

二、我国事业单位现状

我国的事业单位大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主要提供教育、科研、文娱、医疗、体育等公共服务职能。产生于特定时期的我国事业单位,在巩固国家政权,发展国民经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等方面作出过巨大成就,并将继续发挥它独特的作用。但传统的事业单位隶属于政府,是政府权力的衍生物,具有经费依靠国家财政、高度的社会福利取向、人员编制、机构设置行政化、典型的官办官管官养等特征。长此以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健全,与之相适应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具有明显滞后性和复杂性特点,并且日益暴露出许多突出的问题。

(一)人员急剧膨胀,财政供给不堪重负

事业单位人员超编,财政开支极大。政府既已的几次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过程中,都有相当一部分人员转入事业单位,成了许多人理想的就业窗口,甚至变成了政府机关裁减机构和工作人员的转移阵地和缓冲地带。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130多万个事业单位,人员规模达到2900多万人。中国70%以上的科研人员、95%以上的教师和医生都集中在由政府出资举办的各类事业单位,其各项事业经费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30%以上。由于实行财政供给制,常常是只管事业投入,不管事业产出和效果,长此以往,国家财政供给不堪重负,政府背负的债务也愈来愈重,即便所有的经费都花在“人头费”上都显得捉襟见肘。同时,人满为患的事业单位往往又工作效率低,服务能力不足、服务意识淡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公共服务面临着尴尬局面。因此,改革事业单位已成为实现“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关键。

(二)机构重复设置,政事不分,资源浪费严重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设置不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而只是考虑政府本部门的特殊需要。为了发展各项事业,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设立了相应的事业行政管理部门,并由这些政府部门去分头统管各类事业单位。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事业单位大多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各自为“事”,以本部门的利益放在首位。同时,这些重复设置的机构也使政府、事业单位、企业绞在一起,导致政府和政府部门下的事业单位那种“裁判员”和“运动员”关系经常错位,使政府该管的事没有管好,不该管的事又管了。由于各类组织主体之间没有形成明确的责、权、利界限,从而造成了政事不分,政事一体化。尤其是传统的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制,更加导致和强化了事业单位机构性质的行政化。另外,机构重复设置,事业资源分散,造成不同程度的行政性垄断,导致市场分割,不能有效地发挥规模效益,因此导致人才、资金、设备等的巨大浪费。

(三)资源配置和服务非社会化,社会效益不高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包办统揽社会事业,通过行政化手段配置社会资源是一个基本特征。而国家的各类事业资源,也是通过各种行政化方式加以配置和运用 的,从而形成非社会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其表现为事业单位投资的重复建设,服务面向狭窄和运行方式效率低下。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各自为“事”,产生政事不分,“事”出多门,又加上低水平重复建设,必然会降低各类事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造成了有限的事业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大量浪费,弱化事业单位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导致社会效益低下。

(四)体制、机制改革滞后,管理不善且缺乏统筹规划

虽然从1978年以来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指导思想下,我国事业单位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引导和调整,并在局部进行了试点和单项推进试验,但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政策力度和法律、制度保障,没有明确的依据和目标,改革步骤欠周全,缺乏统筹规划和明确的总体目标,效果并不明显,改革只是一个形式,只停留在表层改革,缺乏深度、广度。这样的改革并不能改变现有的管理体制,治标不治本。与计划体制相适应,逐步形成的高度计划的对社会事务的管理体制——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运行模式行政化倾向严重,对资源缺乏合理配置,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不够紧密。并且大多事业单位长期以来“养尊处优”,建设靠部门推动,管理按机关模式,运行远离市场竞争,机制不活,管理混乱自是“情理之中”。然而,从改革的实施方式上看,这些年的改革探索并不是由中央政府统一部署和规划的,而是基于社会事业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主要依靠部门和地方政府为主实施。不同领域的改革进展很不平衡,改革方式、内容、目标等也不尽相同,甚至有很大差异。由于改革方式、做法各异,也无法实施统一、规范的制度建设。

由于我国事业单位存在这些问题与弊端,进行改革是毋庸置疑的。通过改革,可以加速推进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真正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及相关产业市场的培育和壮大,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和市场体系。但,关键是如何改的问题,改革的目标设计应为如何,具体路径该当怎样,科学依据在哪,下面笔者试图循着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三、事业单位改革的路径选择 要达致上述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选择和基本方向,就必须认真设计改革的具体路径选择,逐步实施分类改革,创新相关制度保障和政策取向,才能积极稳步、扎实有效地推进我国事业单位改革。

1、根据政事分开原则,明确政府职责和事业单位职能

传统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下,事业活动的非经济性和非政治性以及政府职能扩大化导致政事不分的积弊已久,随着人们对公共事业认识的深化,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因此,立足政事分开原则,合理划分事业单位职能和明确政府职责是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基本点。政事分开,根本上来讲,就是要改变过去国家包办统揽事业,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宏观管理,事业单位自主解决具体事务。

明确合理的政府职责范围,形成不同层级政府间的合理分工。根据毛寿龙先生说讲:“政府应该扮演好四个不同的角色:作为政策的决策者应该确保决策的民主化,广泛听取民众的意见,确实采取措施,避免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资源浪费;作为公益物品的提供者在正确引入外资或者民营资本的同时应该要有一定的程序和条文,以保证程序的公开、合法,防止不法之徒政治寻租;作为管理者应该改革后的事业单位是公共型服务体系,而不是以前的政府权力的延伸,更不能凭借自己的权力对其进行垄断;作为监督者应该广泛动员公民及企业的参与,扩大事业单位的监督主体,在有效监督的同时降低监督成本。”

明确事业单位职能,合理划分政府直接举办和间接究办的事业边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条件下,我们既不能沿用传统旧体制下的事业界定标准——“没有生产收入”、“所需经费由国库支出”的社会组织,也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公共产品理论的界定标准——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基本特征的公共产品是界定国家公共财政支出范围的标准。国家财政本质上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社会集中化的分配关系。凡是社会公共事务,均是政府职能范围内的事务,都应由国家财政供给来办。因此,社会共同需要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界定事业单位职能范围的根本标准。公共性是绝大多数事业单位的本质特征,尤其是教育、科 学、文化、卫生等四大行业,直接体现着全体公民的公共利益、公共物品、公共需求、公共服务和公共监督。公共性的基本特征表现为:资源和产品分配的公正性,收益或损失的社会性,提供服务的非营利性和非竞争性,所有权和财产权的不可转让性,组织行为的公开性和限制性,资助和消费的强制性。政府财政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是衡量事业单位公共性程度的基本标志。因此,界定事业单位职能范围时,就应以社会共同需要作为界定的标准和依据。凡是具有公共性特征的事务,就属于社会公共事务,就应由国家来办;凡是不具有这种特征的事务,就不是社会公共事务,就不属于国家事业单位职能的范围。同时,即便是那些政府直接组织的行政支持类事业也需要进行体制创新,增强竞争活力和加强约束机制建设。坚持政事职责分开,政事编制分开,政事财务管理分开,政事机构分开,从而更好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界定我国事业单位职能,明确政府的职责。

2、根据事业单位职能范围和特点,逐步实施分类改革

根据改革后事业单位的性质定位,清理、甄别现有事业单位,从总体上收缩规模、调整结构,是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关键性一步。改革不是漠视不同事业单位的既有特点大搞“一刀切”,而是在政事分开的原则下,合理划分政府职责和事业单位职能后,就需要根据事业单位职能范围和特点,决定归属,进行分类改革,大力调整事业单位结构。

基于此,我国现有的事业单位按照职责一般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另一类是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第三类是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

第一,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主要是指直接承担政府行政职能,为政府服务,根据国家法律和法规授权、受政府委托承担具体行政行为或提供行政支持,从事监管、资质认证、执法监督等活动的准行政组织的事业单位。如金融监督机构、工程与环境质量监理机构、交通监理机构、卫生监督机构、资格认证机构、政府部门直属的政策研究机构和信息统计机构等都属于此类。这类单位只允许政府举办,经费来源靠国家公共财政全额拨款,对有执法收费权的单位要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基本可以采 6 取与一般政府部门类似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其工作人员可根据“党管干部”原则参照公务员管理。

第二,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主要是指承担公共事业发展职能、为社会服务,根据社会共同需要,面向社会提供普遍服务和公益物品,设计公众基本利益和政府职能,承办国家交办、提倡和鼓励发展的具有较强“公益性”事业任务,从事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活动。这类单位细分的话,还可以分为纯公益类和准公益类事业单位。纯公益类事业单位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一般不是有偿经营,因此,大多需要政府来举办,同时也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引入竞争机制,甚至实行公开招标,实现社会事业社会办,事业主体的多元化。如基础科学研究、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图书馆、环境保护等就属于这一类。准公益类事业单位,主要是指为社会个体和特殊群体提供特殊产品和服务的单位,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由于可能导致“拥挤效应”,具有部分排他性和消费竞争性,如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卫生等。国家可通过政策优惠取向甚至公共基金等对这类事业予以支持和补贴,可以考虑逐步改为非营利机构,参照现代非营利机构运行模式组建。

第三,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主要是指面向特定社会群体的专业性服务,承担中介沟通职能、为市场和企业服务,具有一定经营性,具有较强“私益性”的社会事业单位,从事服务、咨询、协调等活动。如职业培训机构、社会中介机构、新闻媒介出版机构、广播影视机构乃至部分宾馆、招待所等都属于此类。这类事业单位通常由于具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具备自我经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参与市场竞争,因此,这类事业单位发展的方向部分中介性机构可以成为社会中介组织,逐步削减财政补贴,其他具有经营能力的可以实现企业化转制,采用经济核算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通过政事分开基础上实施的分类改革,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要精简压缩,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要调整重组,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要转制改企。正如国家发改委综合改革司长范恒山所言:“改革后的事业单位,性质应当是主要从事社会事业和公益事业 7 的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非盈利组织。其基本特点是:非政府(也非“二政府”),非企业(也非准企业)、非盈利(也非变相盈利)。”

3、根据结构性改革的背景,设计制度保障和政策取向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时期,政府转型要从一个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这就涉及到我国公共服务制度改革和创新的问题,其间触及到我国制度结构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事业单位改革是一项重大而全面系统改革,因此,我们在着手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中必须适时注意法律法规、政策取向和制度设计来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

第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要实现事业单位运行的法制化和民主化,确保社会事业改革的顺利实施及改革成果的稳定,法律与法规建设极为重要。从我国现实的情况看,有关法律法规建设仍相当滞后。比如,虽然目前科技、卫生等领域已经明确要将一部分公共事业单位改革为非营利机构,但至今非营利机构在中国尚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有关注册登记、活动范围、机构和个人权力、资产与财务管理方式、政府支持与规制方式及治理结构等方面的法规也几乎全是空白。建立现代事业制度,就要建立完善的事业法人制度,在既定的体制下,对各种类型承担社会事业职能的机构在设立、组织、活动以及与政府关系等各个方面,都有明确、具体的法律法规制度作保障。所以,必须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充分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逐步完善各种法律法规体系,指导今后改革的方向,为分类改革奠定法制基础。

第二,创新内部管理机制。要实现改革后的现代事业组织体制运行高效,结构合理,管理科学,就必须要对事业单位内部进行加强管理,进行制度建设。一是要建立新型的法人治理结构。特别是对于转制的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参照企业董事会管理,形成事业单位监管机构、理事会和执行人相互间的有效制衡机制,从投资、管理、运营等各个方面加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真正提高内部活力和外部效益。二是要引入激励竞争机制。逐步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和管理者的干部身份,实行合同聘任制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制度。“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经过考核,实行竞争上岗,签订聘用合同,建立单位和被聘用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 三是要健全财务结构和监督体系。计划经济时代下的事业单位“等、靠、要”思想要坚决摒弃。针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国家公共财政拨款、补贴、补偿等使用比例和范围都需要予以明确。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事业财务管理制度,从资产管理、成本核算、收入支出等各方面完善管理和监督制度。四是要建立激励约束制度。实行区别于政府部门的工资福利制度和奖惩制度,根据事业单位提供服务和完成任务的总体情况与具体业绩,实施对事业单位成员和干部的奖励和惩罚,从而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

第三,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任何改革都意味着利益的重新调整,不可避免地要触及到众多社会事业机构和个人的利益。我国在事业单位从事工作的人员数目之多,利益牵扯之大,能否审慎协调诸多利益群体和相关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个改革的成败,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比如相关富余人员的就业与安置问题、人员流动特别是流向企业后社会保障制度的连续与衔接问题等等都必须认真研究解决。就目前而言,国企改革过程中,在这方面我们有许多值得吸取的宝贵经验和教训。

此外,整个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思想、观念转变、文化认同、产权界定等问题都需要妥善解决。总之,事业单位改革是一项巨大的社会改革工程,需要不断地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妥善解决,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制度改革创新,解决体制性障碍,才能不断推进整个事业单位改革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 参见http://.[3] 吴锦良.政府改革与第三部门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4] 席恒.公与私: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5] 参见http://news.china.com/zh_cn/domestic/945/20040324/11650799.html。[6] 陈湘侠.事业单位改革探讨[J].地方政府管理,1998,(3).[7] [16] [22] 黄恒学.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8] 成思危.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模式选择与分类指导[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0.[9] [15] [19] 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 葛延风.社会事业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成绩和问题[N].中国经济时报,2003-08-05.[11] 吴知论.事业单位三分法及改革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03,(2).[12] 葛延风.对社会事业体制及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反思与建议[R].改革攻坚30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13]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与非营利组织建设课题组.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回顾与展望[J].新视野,2004,(1).[14] [23] 朱光明.非营利机构与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4,(3).[17] [18] 张勤.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与对策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3,(10).[20] 毛寿龙.公共产品:毛寿龙——公共政策与有限政府[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12-27.[21] 吴江.模式创新:事业单位与政府应形成法定绩效责任关系[J].中国行政管理,2003,(2).[24] [26] 葛延风.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中需研究解决的几个原则性问题[J].管理科学,2003,(1).[25] 宋大涵、李建、王岩.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第三篇:事业单位改革路径探析

事业单位改革路径探析:保持政策统一 不搞一刀切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正是事业单位激发活力、创新发展的巨大机遇

继中组部、中编办、国家行政学院在3月2日共同举办省部级领导干部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研讨班之后,4月10日,厅局级公务员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研讨班也在国家行政学院开班。96位中央部门承担事业单位改革任务的司局级干部以及部分地方编制部门领导参加了这次研讨班。

在经验交流和学员论坛,来自试点省市的学员介绍了当地先行先试的酸甜苦辣,以及摸爬滚打中得到的宝贵经验。其他部门和省区市领导则带着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难题,彼此交流探析改革的具体操作方式。

根据国家行政学院的教学安排,此次研讨班进行了两次结构化研讨,在组织学员进行分组讨论时,让每个人用最简洁的表述“浓缩式”地解析改革中的难点和解决路径,以剥洋葱式的分析方法层层深入,使学员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改革的核心内容实现最高的“吸收率”。

针对复合型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在厅局级公务员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研讨班上,授课教师还特别甄选了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进行了案例教学。

根据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顶层设计,此次改革目的在于促进公益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1年3月印发的《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分8个方面阐述了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的改革图景。因此,国家行政学院两次研讨班的学员论坛、结构化研讨以及案例教学,也将关注点锁定于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中的重点、难点以及改革路径。

严格细分类别

公益类事业单位是未来新型事业单位的主体。研讨中,学员们认为现阶段此类事业单位改革的难点首先在于分类中的进一步细分。

在行政类、公益类、经营类事业单位“三大类”的分类之下,还有公益类事业单位的“两小类”。“公益一类”是指,承担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础科研、公共文化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公益二类”是指,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而具体划分为公益一类还是二类,则要根据其是否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否由市场配置部分资源。

创新体制机制

随着研讨的深入,学员认为创新体制机制是优化公益类事业单位服务格局的关键,核心是通过改革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有学员提出,政事不分主要体现在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不清,管理方式形同政府的内设机构或附属部门,政府过多地参与了事业单位的微观管理和直接管理。实际上,在推动公益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方面,政府既是管理者,也是公益服务的委托方,事业单位既是被管理者,也是公益服务的供给方。二者的关系既有管理与被管理的一面,也有委托方与供给方的一面。因此,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要按照管办分离的原则,政府通过加强立法、编制规划、制订标准、强化监管等方式,履行对事业单位宏观管理的职能,落实事业单位的法人自主权。

强化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也成为学员讨论的焦点。有学员提出,事业单位作

为不同于政府和企业的第三方,既不能再沿用政府机关的管理模式,也不能套用现代企业的运营方式,而是应根据公益服务的自身特点和内在要求,建立健全现代事业制度,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构建人、财、物等管理制度,形成富有活力和效率、有激励约束作用的内部运行机制。

有的学员认为,对面临改革的单位而言,此次改革正是激发活力、创新发展的巨大机遇。在现实中,一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机制不健全,管理运行的“官本位”色彩比较浓厚,如人事分配制度僵化,工作人员套用行政级别,技术人员也要套行政待遇等,不利于调动各类专业人才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还有一部分事业单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借此改革的机会,可以主动深化人事聘用、岗位管理、薪酬制度改革,在教育事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重点工作领域,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又提高单位效益,增加职工的收入和职业荣誉感,充分激发改革主体的内生动力。

淡化所有制类型

指导意见,对于构建公益服务新格局有着浓墨重彩的阐述: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形成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的公益服务新格局。

事业单位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承担基本公共服务的特定组织。有学员提出,多年来公益服务的提供主体几乎都为官办,缺少竞争导致效率低下。而且,由于这些事业单位的官方背景和强大的技术专业背景,在相关领域有着强大的话语权,而接受公益服务的老百姓很难对这些服务的质量提出反馈,导致“供求”双方地位不对等,已经很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其他社会组织也已有能力承接公益

服务的功能,这实际上给原有的事业单位提供了一个增强“竞争”的机会。

指导意见提出,要完善相关政策,放宽准入领域,推进公平准入,鼓励社会力量依法进入公益事业领域。对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在设立条件、资质认定、执业资格与职称评定、税收政策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同事业单位公平对待。

对此,有学员建议应从社会建设大局审视事业单位及其改革,就像维护企业在市场体制下平等竞争和发展一样,促进公益性组织在公益服务格局中的平等发展,淡化所有制类型。在法律上,给相同功能者以相同地位。在财政支持和保障上,按社会需要论定功能,按社会贡献优先支持,积极探索购买服务的方式。

有的学员提出,财政的保障对象不应该是某个单位或组织,而应根据这些单位和组织的服务功能和成效来提供保障。通过完善扶持政策,为社会资本投资创造良好环境,推动相关产业加快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事业单位的改革也是提升政府管理社会能力的一个契机。

此外,还有学员谈到,公益类事业单位分类时,要注意保持政策统一、不搞“一刀切”。政策不统一容易造成人员和社会不稳定,也可能出现不公平;但“一刀切”也可能不符合实际情况。(杨琳)

第四篇:我国医药改革方向

三部门明确我国医药改革方向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生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3日联合发布的文件,到2011年,我国医药市场价格秩序要逐步好转,药品价格趋于合理,医疗服务价格结构性矛盾明显缓解;到2020年,医药价格能够客观及时反映生产服务成本变化和市场供求。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三部门发布的《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提出了上述医药价格改革的近期和长期目标。《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和完善的医药价格管理体系。

《意见》确定了由政府制定价格的药品和医疗服务范围。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基本医疗保障用药及生产经营具有垄断性的特殊药品,由政府制定价格;其他药品实行市场调节价。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制定价格,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特需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

《意见》明确,政府制定药品价格要遵循“补偿成本、合理盈利、反映供求”的基本原则,同时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群众承受能力、药品临床价值等因素;逐步降低政府指导价药品流通差价率水平,保持药品之间合理差价或比价关系;政府制定基本医疗服务价格,要在合理补偿医疗机构成本基础上,按照扣除财政补助、医疗机构销售药品和医疗器械(耗材)差价收益核定。

《意见》提出,在合理制定药品零售指导价格的同时,要按照“医药分开”的要求,改革医疗机构补偿机制,逐步取消医疗机构销售药品加成。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减少的收入,可通过增加财政补助,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和设立“药事服务费”项目等措施进行必要补偿;要进一步改革医疗服务定价方式,加快解决医疗服务价格结构性矛盾,适当提高临床诊疗、护理、手术及其他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和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和治疗价格;加强对高值医疗器械价格的管理,引导价格合理形成。

《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医药价格评审制度建设,健全药品和医疗服务成本核算方法;建立和完善医药市场价格调查、监测和信息采集分析系统;完善价格决策程序;探索建立医药费用供需双方谈判机制;加强价格监督检查,探索建立医药价格监督长效机制,规范生产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价格行为。

第五篇: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与治理模式

课程:非政府组织(NGO)管理 任课教师:吴湘玲 学号:200691158007 姓名:李莹

浅谈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与治理模式

一、引 言

“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组织形态,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本来是为克服“市场失灵”和弥补自由竞争机制缺陷而产生的,但在现代社会中,却以克服“政府失灵”和修补国家的社会服务职能为契机而获得了巨大发展。可以说,政府部门、市场部门和非营利部门作为三个基本的构成部分,共同形成现代社会的三大体系。由于国外的“非营利机构”大多是一些科研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慈善救助等方面的社会组织,其功能与我们的“事业单位”在外延上具有一定重合性。因此,自90年代中期,国外非营利组织的管理理论和实践进入我国事业单位改革视野,一直被部分学者及实际工作者所倡导,试图作为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主导模式。这种观点提出不久受到了政府决策部门的重视,“非营利机构”或“非营利性机构”作为一个固定用语已在科技、卫生等领域的改革性文位改革的现实考察,认为现实中事业单位向非营利组织转化已经在相当高的水平上发生着。这一转化符合社会转型与公共事业发展趋势,是我国公共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但受制度变迁相对滞后等的影响,这种转化尚未形成规范、成型、制度化的路径,而且不少人对“非营利机构”的理解还仅仅滞留于一种望文生义、似是而非的水平上,所以,对于“非营利机构”作为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模式的适用性问题上,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辨析。本文从公共服务营销的角度,通过对NPO受益人特质的分类研究,将非营利组织划分为以公众、顾客、成员为导向的三类组织,并分析了这三类组织的行为特征。以此为据,针对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实际,探讨了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与治理模式。

二、基于受益人特质的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由于非营利组织的行为特征千差万别,以目的、组织、部门等进行的分类及其管理也一直都是一个模糊的过程。特别由于各国对处于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的制度空间的关注焦点有所不同,所以对非营利组织这样一种组织形态的叫法多种多样,例如志愿者组织、慈善组织、免税组织等等。但是,无论非营利组织的形式多么复杂,它的寻利活动及其本质是一致的。“我们说一个非营利组织之所以被称为非营利性组织,并不在于这些组织实际上是否赚钱,更正确地说,这个称谓是指那些以推进科学、教育或慈善事业而非以赚钱为其首要目的的组织,即便实际上他们的财政搞得很好”。因此,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之间可以说是从纯粹公益性的非营利组织到纯粹商业性的营利组织之间的连续形态,差异则体现在动机、手段和目的,以及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行为。Anthony和Herzlinger从受益人特性的角度可将非营利组织分为三类:以公众为导向的组织、以顾客为导向的组织和以成员为导向的组织。由于非营利组织主要提供的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位于“光谱图”的前两列中。因此,从服务营销的角度,这三类组织的行为特征从接近纯粹慈善性到一定的商业性(见图1):

图1 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之间的“光谱图”

1.以公众为导向的组织

以公众为导向的组织是以向公共的整体或部分的利益提供服务而存在,常见的公共系统包括中小学义务教育、慈善机构、环保组织、公共卫生保健及其它公共物品(如公益或福利救助机构等)。这类组织以追求名誉,完成公益使命为动机,以实现社会价值为目的,常常吸引大量的志愿者参与服务。组织的经费主要来自社会捐助和政府资助,受益人无需付费。由于组织的很多服务都是无形的,其效率难以衡量,且易出现“公地悲剧”。因此,常常面临管理有效性的危机。自律机制和社会监督是治理的关键。

2.以顾客为导向的组织

以顾客为导向的组织是为特定需求的个体顾客提供服务的。这类组织主要是社会服务领域,如非营利医院、大学、养老院、博物馆、垃圾回收站、邮电局和许多公共交通系统等,他们作为非营利组织是为社会大众服务的,经常得到政府等组织的补偿,但同时要向受益者收取一定的费用(往往低于成本)。鉴于不同的公益项目,有时还可以吸引部分志愿者(专业)参与服务。在这类组织中,由于有公共部门的支持,其规模、活动范围和力度都很大,所能提供的服务市场发育良好,适于引进市场化机制,以低于市场平均价格的有偿收费来获取部分收入。这类组织可以学习企业的治理经验,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3.以成员为导向的组织

以成员为导向组织仅向其成员提供服务,俗称会员制。组织直接且经常以低成本的服务或免税为成员获取利益。组织的收益一般来自于会费、内部捐献和一些服务获取的费用,它们的受益人(会员)都是以会员费的形式支付所享受的服务。因此这类组织的管理由于涉及成员的具体利益,管理者多数需聘用业内专业人士,有较高的工作效率。由于受益人的特殊性,互惠机制是主要的动力机制,其治理模式必须体现合作。

当然,一个组织如果不能很好的界定自己组织的导向就会陷入困境。区别以顾客为导向的组织与以公众为导向的组织比较困难,主要集中在谁的利益为先。在以顾客为导向的组织中,即便是政府付款,顾客的利益还是先实现;而在以公众为导向的组织中,则是公众利益首先实现;以成员为导向的组织则是实现利益互惠。

三、我国事业单位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事业单位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建立起来的利用社会资源、提供公共服务,依附于国家机关的公共服务组织系统。国务院1998年颁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事业单位是指为了社会公益事业,由国家机关或者其它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可以看出,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社会组织的一种基本形态,几乎遍布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无论在体制上还是在机制都属于政府职能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各种国有的医院、学校、剧团、养老院、研究所、中心图书馆、美术馆等等。它协助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但它们在性质、组织形态、资金来源、隶属关系、服务对象等方面却是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社会转型与公共事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自组织能力与资源动员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力量举办的事业组织发展迅速,国家先后通过《民办教育促进法》、《公益基金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条例,在法律层面予以承认。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政事分开的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要求,经过前几轮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以说,我国现行的社会事业体制,其主要特点是“政事不分”,政府职责范围缺乏明确的界限,包办了所有社会事业,而不论其是否具有公益性。从而使得事业单位同时承担了市场经济体制下本应由多种组织形式承担的社会事业职能。这既表现在宏观层次上,整个事业单位部门同时承担了多种社会事业职能;也表现在微观层次,大多数事业单位内部也同时承担多种职能。这种职能上的多元化是导致事业单位许多弊端的深层次根源。经历了近20年的改革,事业单位的这一基本特征仍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构成了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焦点和难点。要进行彻底改革,必须建立在对事业单位进行合理分类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朱光明依据事业单位承担的社会功能的不同,将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大致划分为行政执行类、社会公益类和生产经营类三种类型。但仍然仅是权宜之计。从长远来看,为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管理和规范事业单位的行为,西方非营利组织分类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与模式

事业单位改革的实质是公共服务由国家机制提供转为由社会机制提供。公共部门向社会转移资源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与客观要求,事业单位非营利化应是上述要求的具体体现。因此,本文认为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可以按照公益性的程度和其受益人特质进行分类改革。对于那些具有政府职能的单位,应将职能回归政府;提供市场化服务的单位应向现代企业方向改制;具有较强公益性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可以按照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非营利组织管理模式进行改革(见图2)。

图2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光谱图”

1.以公众为导向———公益运作型组织模式

以公众为导向的非营利组织主要提供公共性较高、市场性较低的公共服务产品。这类组织是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的主体,也是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重点,主要包括基础研究、基础教育、公益文化、公共卫生、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共服务机构。对于这类事业单位,应以公众为导向,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采取公益运作型的组织模式进行改革。在登记授予其独立法人资格的同时,对其业务活动范围做出明确界定,并撤消其享有的行政级别。组织治理结构可参照现代非营利机构的运营模式,实行理事会主导。经费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和社会公益赞助。财政拨款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项目捐赠实施。对这类事业机构的管理,政府一般不再直接干预其日常业务活动,主要通过对其事业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实行项目管理、对其经营绩效定期进行评估、财务定期审计等方式进行,并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定期向社会公布组织运行情况。

2.以顾客为导向———服务收费型组织模式

以顾客为导向的组织是为特定需求的个体顾客提供公共服务产品。这类服务一般具有一定公共性和较高的市场性。其特点是业务成本可以通过服务性收费来补偿,并适当获取利润。例如邮政与公共交通系统、大学、养老院等。这类事业单位一般都拥有比较稳定的财源,也常得到政府等组织的补贴,通常具备自主经营、自主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作为经济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对于这类事业单位的改革,应以顾客为导向,按照有偿服务的原则,采取服务收费型的组织模式进行。借鉴企业的基本治理模式,实行执行长(CEO)主导,转换经营机制,采用经济核算制,实行企业化管理。

3.以成员为导向———会员互益型组织模式

以成员为导向的组织仅向其成员提供服务,提供的是市场性较低、公共性也较低的公共服务产品。如各种行业协会、商会、学会、俱乐部等。对于这类事业单位,可以以成员为导向,采取会员互益型的组织模式。通过向会员收费,在会员范围内提供服务。由于涉及成员的具体利益,管理者多数需聘用业内专业人士,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对于这类事业单位以他们自行管理为主,建立共享式治理结构,实行理事会治理模式。

4.以市场为导向———市场竞争型组织模式

对于现在大量存在的、属于生产经营范围的,提供市场性高、公共性低(公益性较弱)的准公共服务产品的事业单位,如应用开发型科研机构、职业培训机构、社会中介机构、一般性艺术表演团体、新闻出版机构、广播电视机构等,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采取市场竞争型组织模式,核销其事业编制,使其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在转制过程中,国家可向他们提供免税减税、贴息贷款、放宽经营限制等优惠,最终成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公司,实行公司治理模式。

最后,对于那些承担政府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应将职能回归政府,由政府主导,实现社会和国家目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的改革,目的是提高组织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促进公益目标的实现。在大量社会需求促进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下,无效率的非营利组织也会被淘汰出局,只有坚持“做好事也要精益求精”,才能不断提高组织的社会效能,更好地实现组织的公益宗旨。以上提及的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和模式,不管采取何种模式,还需要社会变迁、体制改革、人事制度等相关配套措施,因此,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下载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和路径(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和路径(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金融改革的方向

    我国金融制度的改革方向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举世瞩目的关注。这种经济增长的背后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近几年来,我国金融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

    浅谈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及改革方向

    浅谈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及改革方向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全社 会要求改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我......

    浅谈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及改革方向

    浅谈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及改革方向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全社会要求改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我国......

    事业单位改革(PSU)的新路径

    事业单位改革(PSU)的新路径 改革后的事业单位,主要从事社会事业和公益事业,是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非盈利组织。其基本特点是:非政府(也非“二政府”),非企业(也非准企业),亦非盈利(也......

    公共基础(二)事业单位改革

    1. (多选题)下列对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改革的说法准确的是。 A. 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B. 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

    试析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方向

    试析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方向 作者: 吴磊发布时间: 2011-02-23 10:38:44 人民陪审制度渊源于民主革命时期,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成熟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实践......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改革的方向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改革的方向 11级政治经济学 杨丽丽S110038 一、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一)金融机构含义 金融机构是专门从事货币信用活动的中介组织。金融机构泛指从事金融......

    事业单位改革最新消息:养老金改革路径初探(共5篇)

    http://ha.huatu.com/ 事业单位改革最新消息:养老金改革路径初探 2014年,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是利益相关人之间长期合作且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