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火炬20年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2 06:31: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火炬20年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火炬20年工作总结》。

第一篇: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火炬20年工作总结

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火炬20年工作总结

高举火炬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努力打造特色生产力促进中心

伴随着国家火炬计划的实施,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立于2001年1月,其前身为1997年12月成立的昆明高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2002年11月,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4年7月,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通过了国家科技部“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认定。

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立以来,在国家科技部、云南省科技厅、昆明高新区管委会的领导和支持下,把发展和促进先进生产力作为第一要务,按照“集成资源、依靠科技、面向企业、促进创新”的工作方针,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中心,突出专业化、标准化和信息化,不断完善和增强核心服务能力;以企业的孵化和培育为工作重点,积极为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咨询、培训、创业等一系列综合配套服务;为中小企业产品研制、技术开发建设了专业化公共技术平台,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动了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升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使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成为云南省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截止2007年12月,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共实现服务收入3618.1万元,服务企业2038家,为企业增加销售额3.2819亿元,增加利税1.0655亿元,为社会增加就业3365人,开展国内外人员交流合作2394人次,引进各类企业项目129项,引进资金1.6794亿元。

一、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回顾

(一)建立高效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造专业化服务队伍。

为尽快形成有利于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经营成长的运行机制和发展环境,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组建伊始,便考虑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是一切从零开始,而是根据云南实际定位在昆明高新区,在昆明高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基础上组建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使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一开始就建立在一个较高层次,合理构架的基础之上,产生了良好的结构效应、互补效应。中心成立后确立了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保证、以机制创新为动力的发展思路,以昆明高新区较为完备的软硬环境为依托,系统整合了昆明高新区的创新创业资源,互为补充、互为倚角、优势迭加,通过昆明高新区的政策条件、运行机制、投资环境等优势,为中小企业开展了综合性、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初步建立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是昆明高新区管委会的直属事业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业务上接受云南省科技厅的指导。根据昆明高新区“小政府,大服务”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以及生产力中心的工作实际,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设立了企业发展与平台服务部、园区管理部、综合业务部三个职能部门。其中企业发展与平台服务部主要担负着企业项目培育孵化、人力资源招聘培训,项目引进评估,科技成果、新产品鉴定,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科

技信息的收集整理,经济信息统计发布,技术交流活动组织实施等职责。园区管理部主要负责孵化基地的物业管理、安全生产、设备设施维护等工作。综合业务部主要负责中心文秘档案管理、财务管理和监督、公务管理和外事接待等行政事务,并为企业提供财务管理、税务咨询、融资咨询、科技投资贷款协调等服务。

在建立精简高效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同时,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加速高素质、社会化和专业化管理队伍的建设。目前,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共有职工19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6人,具有硕士学位3人,具有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8人。为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近年来,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加大了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先后选派了7 名管理人员到欧美、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针对性培训,10多人参加了科技部及陕西、青岛等先进生产力中心组织的培训学习。通过这些培训和学习,了解了先进地区的发展状况,开阔了思想视野,充实了业务知识,提高了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二)以专业化为发展方向,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近年来,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以满足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宗旨,以提高核心服务能力为目标,围绕云南省、昆明市的重点产业和优势行业,根据中小企业的创新需求和产业的技术共性,建设了具有区域特色经济的专业性生产力促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提供共性技术支持。

1、企业软件实验公共服务平台。针对云南省现有软件企业整体实力有限、产品研发生产条件欠缺,无法进行全面正规的产品测试的实际状况,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了公益性的软件开发、测试平台---云南软件园企业软件实验公共服务平台。平台根据中小企业软件开发的共性需要,配置了企业使用率高、技术共性强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可为广大的中小软件企业提供技术标准较高的软件实验、检测、调试和培训的开发实验软硬件环境,帮助企业在其软件产品成为商品进入市场销售前,获得类似权威认证部门测试认证和真实用户应用环境的调试、实验和严格的专业测试软件检验。平台由“综合服务平台”、“开发服务平台”、“软件测试服务平台”、“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四部分组成。它以一个功能完善的网络服务平台“云南软件园综合服务平台”为窗口和媒介,以软件开发工具库、源码库、构件库以及硬件环境为基础,为园区内及全省软件开发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测评服务、信息服务和培训服务。该平台的建设对提高云南省中小软件企业的技术研发水平、促进云南省软件企业实现研发管理的规范化、正规化,提升云南省软件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加快云南省软件产业整体水平的发展步伐,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生物医药专业公共技术平台。生物医药专业公共技术平台由分析分离实验室和中试多功能实验室组成。分析分离实验室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前期的工作平台,适合化学药物、中药、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的前期研发工作,并承担其他实验室样品的分析检测工作。已经配置两种型号的旋转蒸发仪、紫外分光光度仪、分析天平、离心机、真空干燥箱等药物常规分析检测设备,能够进行小试或中试时样品成分、浓度等的定性、定量检测,具备分离和分析功能。

天然产物中试实验室配置了一套500升的提取罐及其附属设备,包括粉碎机、均质机、蒸馏水发生器、药物烘干机、胶体磨、灭菌器、包装机。这套设备作为标准提取设备,在食品、中药和生物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同时,针对中小企业的产品研发短、平、快的需要及企业新制剂、新剂型的研究和开发,天然产物中试实验室配置了多功能多冲模的压片机、胶囊机、均质机和槽混机等从事新制剂、新剂型的研究和开发必备的仪器设备,为药品、保健品及食品的后期生产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使中小企业能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

3、生物医药信息服务平台。生物医药信息服务平台是一个基于生物医药数据库的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由网络平台和数据库平台两个主要模块组成,具有企业对外宣传和咨询、公共信息检索服务二大功能。用户可以利用数据库从事生物医药信息检索。除数据库以外,该平台还对生物医药领域信息资源进行调研,实现资源导航,指引用户连接到相关的信息系统。生物医药信息服务平台对园区企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促进生物医药中小企业的成长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4、新材料开发专业测试平台。新材料开发专业测试平台依托云南铜业有限公司及昆明贵金属研究所技术创新中心的技术优势,运用多种大、中型分析仪器,如X-射线衍射仪、多功能电子显微镜、原子吸收光谱仪、红外碳硫分析仪、氧氮分析仪、电化学工作站等系列设备,开展矿山、冶金中间产品分析、材料成分分析等多种业务,在新材料、冶金、环保、化工、保健医用材料等领域内为全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三)以增强核心服务能力为重点,加快科技企业的培育进程。

服务能力建设是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永恒的主题。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始终把对科技型企业的培育作为一个核心业务,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行全方位和多方面的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共为203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过各种服务:

1、咨询服务:提供政策咨询、工商咨询、税务咨询、融资咨询、知识产权咨询、人事代理咨询等1210项。目前已完成50多家企业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咨询工作。

2、技术服务:通过公共技术平台,为150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有42个软件开发产品、51个生物医药新产品、10个新材料项目的新产品在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研发、测试。

3、信息服务:采集产业发展信息、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信息、技术供求信息、新产品供给信息、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各类项目申报信息、融资信息等7000多条。

4、培训服务:举办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咨询、创新基金申报、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知识产权、中小企业专利工作专题、商业计划书撰写、融资培训、中小企业社保工作专题、电脑节、IT论坛、信息企业软件外包等内容的培训活动172场,参训企业人员3万多人次。

5、创业孵化服务:目前,中心拥有各类孵化场地近7万平方米,共为436家科技型孵化企业提供各种创业孵化服务,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9家。中心在对中小型科技企业孵化、培育的实践中,在创业投资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探索,对孵化企业提供投资、贴息及担保等多种方式的投融资服务。在国家科技部、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市科技局和昆明高新区管委会的支持下,建立和完善“中小科技企业项目扶持资金”管理和运作机制,先后以借款、贷款贴息、参股方式投入近千万元资金,支持孵化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活动。1998年中心向昆明昆船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投资30万元,现已增值为150多万元。入驻企业金安利磁卡锁业有限公司起步之初,由于缺乏资金濒临倒闭时,为其担保贷款10万元,并在其发展过程中给予80万元的借款支持,该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千万元资产的高科技企业。对2002年7月胡锦涛同志视察并高度赞扬的云南山灞图像传输科技有限公司给予了近百万元的资金支持。给予昆明明星电脑有限公司50万元借款,使其“慧眼计算机图像处理选举计票系统”顺利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这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相关应用领域的空白。

6、投融资服务:中心成立以来,积极开展为中小企业的投融资服务工作。2003年、2004年被评为“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小额资助试点依托机构”,2007年被评为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初创期小企业创新项目服务机构”。共组织100余家科技企业向国家科技部,省、市科技部门,省、市发改委,省市经贸委等部委申报国家及省、市各级各类项目资金,协助企业申报各类计划,获得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31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60项,帮助企业累计获得资助金额达5000余万元。2007年,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共推荐各类项目26项,其中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4项、昆明市创新基金项目10项、星火计划1项、云南省商务厅自主创新技术研发1项、国家创新基金初创期小企业创新项目8项,2007年资助金额达810万元。

7、其它服务:30余次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各种展览展销,10次组织中小企业到国外进行商务考察。协助两家企业完成资产重组。2007年,联系科研机构91个,专家121名;为企业引进软件开发人才560多名,其中博士生13名,硕士生26名。

二、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经验及体会

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现已成为云南省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各级领导及昆明高新区管委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二是始终把核心服务能力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三是硬件设施初具规模;四是软件服务和政策不断加强;五是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服务层次不断深化;六是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回顾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历程,是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了我们前进的方向,是各级领导的支持推动了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快速发展。中心在发展过程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原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同志、朱丽兰同志、云南省市委、省市政府领导等都到过中心视察、指导工作。特别是近年来,云南省科技厅、昆明高新区管委会狠抓了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昆明高新区专门出台了《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暂行办法》、《昆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关于优化环境、自主创新、跨越发展的若干优惠政策》的有关规定,把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作用提到一个新高度,领导的认识,领导的重视、领导的支持是中心发展的关键。

回眸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走过的路,关键在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中,中心始终把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和核心,以企业的需求作为自身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企业产品创新、市场创新、体制创新等各个环节上提供有效的扶持和全方位的服务,创造了一个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中小科技企业迅速成长的环境和条件。是企业给了我们一个展现才华的平台,企业把中心当成自己的家,中心成为创业者的家园,科技企业的栖息地。当创办企业遇到困难时找我们;当生产经营出现问题时找我们;当缺少资金时找我们;与上级联络时找我们。我们与其一道,解决了一个又一个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使我们的知识水平、政策水平、管理能力都在实践中迅速提高,是企业给了我们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

三、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目标及思路

今后一个时期,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精神,按照《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和《生产力促进中心“十一五”发展纲要》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加快自身的环境建设、能力建设和组织体系建设,积极适应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新变化和新需求,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优化服务环境,改善服务条件,深化服务层次,努力实现云南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将根据自身对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要素的理解,重新确定建立组合资本、科技、人力资源、知识信息等主要生产力要素的专业化服务平台,打造核心服务能力和品牌。

(一)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高总体发展水平。力争到2010年实现服务收入2000万元、服务企业数达到 1000家、共为企业增加销售额1.5亿元、增加利税4000万元、为社会增加就业2000人、开展国内外人员交流合作500人次、引进各类企业项目100项、引进资金2亿元的发展目标,努力成为云南省推动技术创新、孵育中小企业成长壮大、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云南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二)加强生产力中心体系建设,推动生产力中心事业发展。积极探索生产力促进中心不同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带头作用,推动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事业的发展壮大。

(三)完善功能设施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核心竞争能力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强化完善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功能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专业孵化器、专业服务平台的产业集群、技术研发、信息交流等功能特点,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集群效应,拓展科技和经济有效结合的新方法、新途径,努力形成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地区优势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深化企业服务领域,提高管理运行水平。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在现有服务功能和条件的基础上,组织和引导社会上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的积极参与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事业,精心挑选资质信誉好、服务质量高的中介服务机构入驻园区设立分支机构和联络点,与这些中介机构建立紧密型的合作关系,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创业辅导、企业诊断、市场营销、投资融资、贷款担保、产权交易、技术支持、人才引进、对外合作、展览展销、法律咨询等深层次的服务,提高企业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网络化水平,实现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的服务、中介的中介”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同时,根据科技部《生产力促进中心管理办法》和《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绩效评价工作细则(试行)》,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服务标准,全面推行生产力促进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工作规范,从整体上提高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运行管理能力和水平。

(五)加强横向交流合作,推动生产力促进联盟建设。在增强自身发展能力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同类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向国内外先进生产力促进中心学习借鉴,推动生产力促进工作与各种相关科技计划相结合,建立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核心、其他中介机构参与、产学研相结合的服务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形成服务规范、特色鲜明、开放协作的生产力促进服务体系

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先进地区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尽管面临着许多压力,但高新技术、广大的中小科技企业蕴藏着无法估量的发展潜能。我们坚信,有科技部、省市委、省市政府对技术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有省市科技部门和昆明高新区的大力支持,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一定能够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进程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总结

2010工作总结及2011年打算

***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2011年1月20日

过去的一年,我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在上级科技部门和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面向企业和业主积极开展项目申报、技术咨询、信息提供等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回顾过去的一年,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0年的经营工作

(一)公司的主要经营成果

(二)积极开展业务,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今年,我区生产力促进中心联合各镇、开发区企业服务中心,对全区有发展前景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了走访摸底,对企业生产的主导产品、新产品、在研产品以及企业对人才、项目、信息和产品销售的需求进行全面了解,确定了一批储备项目。并根据

1国家、省、市各级部门对所属项目的不同要求,随时为企业提供最佳服务,将以前企业找我们变成了我们主动去找企业服务。全年共为企业服务各类项目**项,其中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项,省级各类科技项目**项,省农业科技企业和农业研发中心各**家,其他项目验收和技术服务4项。

(三)创新工作,拓展经营空间

为了不断适应科技进步发展的新形势,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在主营业务经营空间上,我们积极拓宽服务领域。将以前只服务科技系统的各类计划项目,逐步拓展发改委、经贸委等系统的项目服务。同时,我们还积极与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交流沟通,为企业搭建合作平台。

(四)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项目服务涉及面广、要求高、时效性强、内容更新快,对我们的员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求员工不断提高个人的知识水平和对国家、省、市有关政策的了解程度,熟悉各类服务项目的要求和流程。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的业务培训班,特别是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的申报培训。由于我中心人员较少,平时多采取集中讨论的学习方法来加强业务水平。

二、存在不足

1、中心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目前我中心的能力建设还处起步状态,特别是在网络建设方面,信息体系不完善,信息交流与传递滞后,利用率低,影响力不够。

2、生产力促进中心对全区中小企业联系不够,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未能很好的提供全方位服务。

3、中心工作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和加强。

三、2011年工作打算

1、加强中心服务能力建设,扩大中心服务领域。围绕广大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提供咨询、中介、项目对接、人才培训等系列服务,进一步推进资源整合,完善协调服务机制,突出服务效果,更广泛地开展科技中介服务。

2、抓好各类项目申报工作。按照项目分类,积极为企业提供国家、省、市、区计划项目的申报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本地区工农业的经济发展。

3、树立品牌,构筑特色服务。进一步加强服务质量,不断充实和完善各类数据、信息,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排忧解难,为当地企业科技创新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科技信息服务。

4、积极完成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下达的中心工作和主管部门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2011年,是全新的一年,也是自我挑战的一年,我们将努力改正过去一年工作中的不足,把新一年的工作努力做好。

第三篇:2013都昌县创新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总结

2013都昌县创新生产力促进中心

工作总结

在省、市科技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我中心立足都昌实际,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通过政策、机构、服务、人才、项目五入园,搭建起科技和企业沟通的桥梁,切实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指导和服务,提升了园区企业科技创新水平,促进了园区产业结构调整,中心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就2013工作情况概述于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策入园。

为保障科技入园工作的顺利实施,我县成立了由县长为组长,分管科技的副县长为副组长,科技、工信、财政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科技入园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科技局成立了科技入园工作小组。着力在园区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对入驻园区的科技型企业,落实“五个优先”(优先安排财政资金、优先落实激励政策、优先安排金融支持、优先采购企业产品、优先列入用地支持)。

二、健全入园机构,加强科技培训。

在已设立都昌创新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入园服务站的基础上,今年设立了知识产权服务站,做到了有牌子、有人员、有经费、有场所、有服务。12月3日至6日我们聘请了省专利事务所专家成伟深入到芙蓉山工业园区、周溪镇珍珠贝类产业集聚区共23个企业进行了为期3天的专利技术现场培训,参加培训班的有企业法人、技术负责人、科技人员共计105人。在三天的现场培训过程中,全县企业拟申报专利达45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0项,外观专利2项。通过三天的现场培训,增强了企业科技人员申报专利的意识,提高了全县专利申报数量,提升了专利申报质量,为省专利事务所增加了业务量,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三、培育创新企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积极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培育创新型企业,我们采取“主动深入、主动宣传、主动引导、主动培育”等手段。培育了科华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江西新生贝类工艺有限公司、都昌县亚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江西康嘉冻干食品有限公司为省级民营科技企业;帮助企业申报各类国家、省、市科技计划20项,批准12项,累计获得无偿资金215万元。其中江西新生贝类工艺有限公司获得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60万元,九都泵业有限公司获得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70万元。

四、引进创新性人才,提升创新水平。

人才是创新的根本。我县在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的基础上,根据企业需要,为企业引进了一批技术、管理专家。如,九江科华照明电器有限公司从南昌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引进专家10人次,攻克技术难点。亚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从九江学院引进专家6人次,帮助该公司的“无骨雨刷”通过了省级重点新产品鉴定。康嘉冻干食品有限公司从上海化工研究所引进人才7人次,帮助该公司从菠萝皮中提取生物蛋白酶,取得了新的突破。

五、2014年的打算

1、建立企业联系和帮扶制度,以常驻和不定期巡回指导为方式,深入企业了解创新情况,帮助解决创新难题。

2、以《都昌科技网》、《都昌科技报》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融合政策宣传、信息服务、专家咨询、科技培训为一体,完善中心服务机制。

3、继续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深入农业科技园和科技示范基地开展科技服务,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都昌县创新生产力促进中心

2013年12月31日

第四篇:生产力促进中心半年工作总结2013.6

牡丹江市阳明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汇报

暨有关建议

阳明区科技局(2013年7月29日)

阳明生产力促进中心辟建以来,在国家、省、市科技部门和区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在推动全市乃至全省的科技进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促进社会稳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拉动牡丹江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促进中心先后发展和培育了法国圣戈班集团、三新集团、友搏药业等一批产值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一批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高新技术项目。形成了包括化工、机械、新型建材、生物制药在内的6大高新技术产业群体。

一、中心工作开展情况

(一)争取和实施了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借助我区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契机,争取到了国家科技惠民计划试点,成为全省唯一试点,向国家科技部申报了阳明区社区远程医疗系统项目,该项目已到位国家扶持资金820万元。目前,项目已经启动,正在扩建铁岭镇卫生院,年底将按照科技部要求和惠民计划项目实施方案安排,完成中心机房建设和试点单位软硬件环境测试,明年在四个乡镇全面铺开。

(二)项目扶持工作。将友搏药业、鑫北方石油工具、力能石油工具列入2013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投资导向计划,友搏药业纳入市级骨干企业,皓月食品、法国圣戈班陶瓷材料、三新钢构、前进碳化硼等6户企业纳入市重点企业,石油工具有限公司、大安纸板厂、晨光木业等6户企业纳入市级重点监控企业。申报了富民强县项目和科技益民项目。

(三)开展了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的争创工作,为了推进全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实现新材料企业的裂变升级,借助省工信委的政策,将阳明区省级工业示范基地申报省级新型工业化(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并已经通过省工信委、财政部审核,于4月份在全省公示。

(四)开展了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争创工作。与市工信部门进行了衔接,将裕民工业园区申报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目前,该项目已批准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8月份,省中小企业园区现场会将在我区召开。

(五)开展了院企对接活动,成功引进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合材料实验室落户我区,并同辉鹏实业有限公司、金石玄武岩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对接,院企合作项目“圣源保温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线正式投产开工。

(六)开展了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调查工作。为了进一步摸清全区工业经济底数,在乡镇、办事处、招商局等部门 的配合和支持下,启动了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调查摸底工作,我区认定民营科技企业总数居全市城区之首。

(七)组织企业参加了全省与外埠企业项目交流等推介会。共组织园区等10余户企业分别参加了全省外埠企业项目交流会和台商企业龙江工业行等推介会,宣传了我区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推介了工业示范基地和一批优势项目,进行了广泛的洽谈和交流。

二、存在问题

(一)在国家科技产业方针、政策的引导下,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在各地蓬勃发展。各个孵化器之间对优质项目、优质企业的竞争比较激烈,综合实力较弱的地区受到的发展局限更大。阳明区作为一个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科技资源也相对匮乏,这对阳明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二)阳明中小企业创业中心的因经费(以政府拨款为主)和人员(人员编制的控制)的问题,制约了中心对企业的商务服务,特别是针对不同企业的个性化服务。如为入孵企业进行项目咨询、项目编写等等,这些对中小型企业来说,都是突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孵化器和风险投资是影响创业型民营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调查了解,我们发现融资难是困绕着创业者的主要问题之一。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投资公司,更愿意做“锦上添花”的工作,而对于急需要他们

“雪中送炭”、大力支持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往往因为在信用和抵押问题上条件苛刻、门槛较高,严重的制约了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发展步伐。特别是在当前技术日新月异,产品更新换代迅速的市场情况下,商机稍纵即逝,不少具有好项目的中小民营企业因资金不足,只能自然消亡。

(四)人才不足问题。人才问题是区县中心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普遍存在着人才短缺、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问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难以提升,制约了中心的发展。

(五)宣传力度不够,社会认同程度不高。社会各界对生产力促进中心这一非营利组织缺乏了解,对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价值的认同程度不高,许多急需帮助的中小企业还没有寻求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的内在意识。

三、下步重点工作

(一)加强实验区建设。抓好实验区宣传工作,营造浓厚的实验区建设氛围。依据《阳明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编制《2013 年阳明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要点》,分解工作任务,并制定实验区近、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及时搞好实验区项目申报工作。

(二)中小企业园区建设工作。配合乡镇、办事处,搞好铁岭工业小区、裕民工业园区的规划工作,丰富和完善园区生产要素条件,提升园区配套服务能力。

(三)重点企业扶持工作。认真落实全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方案》,抓好石油工具、汇通锅炉、三杰科技、鑫北方等一批扩能企业的服务工作,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和担保机构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协调科技、工信部门帮助企业进行立项报项,促进企业达产达效。

(四)中小企业创业服务平台升级改造工作。借助国家科技部扶持资金,按照国家科技部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对中小企业服务平台软硬件进行全方位升级改造,充实和完善项目库、人才库、技术库,建立中小企业信息直通系统,打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窗口。

四、有关工作建议

(一)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依法建立国家和地方生产力促进中心专项发展基金,将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专项纳入当地的科技发展计划,加大对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财政支持,加强区中心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保持非营利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合理规模生产力服务所需的固定资产,提高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的公益性。

(二)争取政府的优惠政策。在政策上给予生产力促进中心更多的扶持,尤其是税收方面的减免。大部分的生产力促进中心是社会公益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科技部门应加强与国家财政和税务部门的协商,为中心发展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支持。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应尽快启动从业人员的培训,特别是资质培训。有计划地通过送出去、请进来,对中心负责人、骨干、从业人员进行长期、短期、研讨考察、专题培训、对口交流、远程、函授等多种方式的培训。根据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服务业务和企业的需要,制定生产力促进中心系统的培训资质认证办法,开展科技咨询、企业诊断等资质培训。

(四)加大对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宣传工作。目前社会对生产力促进中心缺乏了解,应加大对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宣传力度,形成有利于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工作的舆论氛围;应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品牌创建和推广工作,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业务的宣传和推广渠道,进一步推动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的开展。

(五)加强中心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的作用,通过组织生产力促进中心研讨会、经验交流等,推动生产力促进中心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召开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会议,加强科技部门对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的业务指导。

第五篇:生产力促进中心先进事迹材料

一年来,在市科技局的正确领导下,中心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紧围绕全市科技经济工作大局,中心上下齐心协力,创新思路,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在为政府服务、为企业服务、科技咨询、培训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中心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示范中心。

一、围绕全市科技经济工作重点,为政府部

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一是编辑印发《xx科技参考》4期。中心结合本地区产业现状进行专题调研,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重点就国内外科技发展动向、水平、趋势及影响,科技成果的应用,科技发展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以及科技发展战略、发展政策等通过《xx科技参考》有针对性的进行报道,为政府、科技决策部门和从事科技管理工作的领导提供参考服务。二是为市政府化解金融危机提供决策参考服务。积极为市政府收集、整理国内发达城市所采取的应对金融危机的有关政策和措施资料,为我市政府部门科学应对金融危机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整合科技资源,完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科技支撑

中心通过整合科技资源,加强科技服务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xx市中医药企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等8个共性技术支撑平台和17个基础数据库,打造了一个区域性公共科技网络资源服务平台,拓展了服务空间,为加快区域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不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服务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务。

三、发挥优势,开展特色科技服务。一是依托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开展信息服务。充分发挥现代网络优势,通过中心网站、中药科技创新服务网、技术转移网等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各种信息23972条,为政府、企业、社会等提供信息服务;二是发挥中心科技人员智力优势,开展咨询服务。利用中心科技人员智力优势,开展咨询和技术服务,减少企业的创新市场风险,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经济发展。先后为xx生化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化学工业xx工程有限公司等100多家企业及个人提供了咨询和技术服务。其中,提供技术咨询服务32项、管理咨询18项、申报项目咨询20项、解决技术难题、科技成果登记及奖励咨询和科技项目查新服务80余项。取得了良好成绩;三是组织“三农”专家服务团,开展科技服务三农工作。为加强科技服务三农服务工作,中心对科技服务“三农”专家库进行了更新和充实,扩大了“三农”专家服务团专家队伍,拓展了服务领域,三农专家由原来的由60多人扩大到100人。先后组织三农专家深入xx、xx、xx、xx等县(区)村屯田间地头,针对xxx病防治、xx优质高产栽培、xx修剪、xx病虫害防治、xx改造技术等开展技术指导、咨询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全年共组织专家开展三农服务工作15次,发放技术资料1600多份,接受技术咨询250余人次。与此同时,为破解制约产业发展难题,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中心积极组织“三农”专家服务团专家对xxx穿孔病、xx病进行课题攻关,其中由市科技局立项支持的xx穿孔病防治试验,已通过专家验收,目前,正组织专家在xx主产地xx进行xx病防治试验;四是积极开展培训服务,提高科技素质。中心围绕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农民的科学素质等关键问题,积极开展科技培训服务。先后举办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申报、监理培训班、组织企业参加“企业转型与升级管理研讨会”、“制造业设计仿真一体化解决方案”研讨会以及三农科技培训等共20多期,培训各类人员1000多人次。

四、认真组织企业参加“两会一周”活动。

中心利用“xx科博会”、“xx高交会”和“xx科技活动周”平台,组织企业参加展览和项目对接洽谈,为企业技术需求项目牵线搭桥,使企业通过“两会一周”这一平台,既宣传了企业,扩大了企业的影响力,又实现了企业与名牌高校、科研院所及大企业集团技术项目洽谈对接,为企业产品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今年共组织4家企业的4个项目参加xx科博会,并成功与xx有色金属总院、xx大学、xx科技大学以及xx中国公司和中国xx工业集团、中国xx总公司等进行了对接洽谈;组织22个企业的22个项目,参加深圳高交会;在市科技局的领导下,成功筹备了xx届xx科技活动周,组织了300多人、80多家企业的新技术、新成果参加了展示展览及项目签约洽谈,高标准完成了市科技局委托我中心承办的“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交易会”任务,在全x评比中xx市获得最佳组织奖,我中心获得地市组织一等奖。

五、大力加强广西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推广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为加强广西科技文献服务平台的推广应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加大对平台的推广宣传力度,与县科技局联合将平台的推广应用向县(乡)机关、企事业单位延伸辐射,为县级政府部门制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政策法规,以及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有力的促进了县域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对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起到积极作用。今年举办平台推

广应用培训班2期,其中6月份在xx县举办的培训班由县政府主办。共培训人员100多人次。全年接待用户300多个、读者1000多人次。先后到xx科学研究所、xx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了科技文献服务,发放了广西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用户卡150多张。发展20多个会员单位。

六、加强科技项目工作,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中心为9家企业编制了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申报材料,为企业策划包装自治区、市科技计划项目、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共15项。对xxx仪器厂、xxx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7家获得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的企业进行了监理工作,指导3家企业开展项目验收工作。

七、认真做好2009桂林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及科技成果和技术合同登记工作

全年共受理申请奖励材料39项,评出xx市科技进步奖励项目30项,推荐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励项目20项;完成科技成果登记53项,完成技术合同登记13项,合同成交额256.45万元。

生产力促进中心先进事迹材料

下载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火炬20年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火炬20年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年度工作计划

    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二00年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要求,围绕市科技工作重点,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XXX生产力促进中心项目自查报告

    XXX生产力促进中心 关于省科技支撑计划《XXX》 项目实施及经费使用情况的自查报告根据XXX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开展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及经费管理使用情况自查的通知》([2011]XX......

    生产力促进中心“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生产力促进中心“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于印发《生产力促进中心 “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科委、科技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

    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工作计划5则范文

    一、办公室1、做好大厦装潢设计方案;2、xx市人事局统一要求,做好本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方案;3、做好春节期间科技大厦的安全保卫工作。二、科技项目受理部1、完成高新技术企业:262......

    生产力促进中心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最终版)

    关于印发生产力促进中心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国科发高[2011]2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贯彻落实《......

    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总结报告编写要点(大全)

    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总结报告编写要点一、任务来源 XXX县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立于X年X月,是(何种性质)的事业单位。中心的主要职责是。。。。。 为提高基层科技管理部门服务区域科......

    丰台区技术创新与生产力促进中心先进事迹

    丰台区技术创新与生产力促进中心先进事迹 抓学习培训,提高整体素质。一是开展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认真学习领会不同时期党的方针政策,把政治学习作为第一任务,做到了解政治......

    浔阳区科技情报所(生产力促进中心)2011年工作总结1

    浔阳区科技情报所(生产力促进中心) 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浔阳区科技情报所(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区科技局领导下,在省市科技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围绕科技机构、科技项目、科技政策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