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各省市的智能交通建设状况及发展前景

时间:2019-05-12 06:59: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我国各省市的智能交通建设状况及发展前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我国各省市的智能交通建设状况及发展前景》。

第一篇:浅谈我国各省市的智能交通建设状况及发展前景

浅谈我国各省市的智能交通建设状况及发展前景

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愈演愈烈,每年因为堵车而白白耗费的能源更是无法估量。城市交通拥堵不堪举世闻名,每个城市的市民每天都在为此“埋单”,每天的交通出行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情况之下,全面发展智能交通已经刻不容缓,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可以加强交通管理和宏观调控,以最大限度缓解拥堵。

“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进地面公交调度和信息服务、出租车综合信息服务、轨道交通换乘信息服务和交通枢纽综合信息服务等,能够帮助出行者选择更好的出行方式,由“盲目”出行转变成“有序”和“可靠”出行。近年来,各地都在不遗余力地推进智能交通的建设,并将它作为发展智慧城市的重要目标。

北京:规划投资56亿提升智能交通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已经初步建设完成TOCC中心,实现了全市综合交通运输的统筹、协调和联动,建立了常态化综合交通运输协调管理体系。初步统计,该中心现已整合2800多项数据,接入6000多路视频和13个应用系统。北京市“十二五”期间规划投资56亿元,用于提升智能交通。按照规划,北京将建成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TOCC)和路网运行、运输监管、公交安保三个分中心,形成一体化、智能化综合交通指挥支撑体系,成为数据共享交换中枢、综合运输协调运转中枢、信息发布中心,紧急情况下为交通安全应急指挥中心。这意味着,市民将可以通过网站、热线、手机、车载导航等多种形式,实时掌握路况信息,提前安排出行。同时,自行车租赁也有望实现网络化服务。

2011年北京首批6项智能交通示范工程也已经开始实施,这6项示范工程包括长安街公交站台电子站牌系统、交通信息(公共交通、自驾车、慢行交通)服务系统、公共交通客流数据采集与服务系统、出租车调度服务系统、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系统、营运性车辆物联检测与管理信息系统等,相信智能交通服务系统能够使市民出行更加便利,有利于解决北京的交通顽疾。

上海:延续“世博”智能公交模式

世博会结束后,在“智能交通”建设方面,上海力争把世博会期间的交通信息共享机制和交通协调机制延续下去,整合各部门的相关交通信息,经过智能处理后,给广大市民出行带来更多帮助。

上海在智能交通建设方面将不断完善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和世博信息服务应用平台,实现与闵行、虹桥等区域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上海还将在完善道路交通采集发布系统的基础上,建设智能公交系统,改进多种交通方式的换乘信息服务,建设完善交通状态指数采集发布系统,多渠道为市民提供全面的、动态的交通综合信息服务。

在世博会期间,交通保障协调和运行研判机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在,这一机制已经被延续下来,正在为上海交通管理提供评估和预测服务。

公共停车换乘(P+R)系统为保障交通顺畅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公共停车换乘系统既保证市民出行的便捷性,又降低综合成本,尤其能为中心城区道路减负,降低尾气排放,缓解交通拥堵。上海交通部门将通过推出更多的公共停车换乘点,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全面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效能。

深圳:“十二五”将投16亿发展智能交通

深圳市智能建设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起步较晚,存在资源过度分散、信息资源不共享等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深圳市交通部门不断探索U服务(无处不在的智能交通服务)、U保障(无处不在的智能交通保障)、U体验(无处不在的智能交通体验)。在智能交通方面,深圳市出炉了《深圳市智能交通“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成立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智能交通处和市智能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评审通过了智能交通“1+6”

系统项目建议书,开通运行了E行网,推进了办公自动化、移动执法、大运交通智能调度等系统建设。此外,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十二五”智能交通专项规划工作,是国内少数几个有编制智能交通专项规划工作的城市之一。

“十二五”期间,深圳市将投入16亿元资金,用以发展智能交通体系(ITS),包括2亿元的科研经费,以及14亿元的建设资金投入。5年间将完成包括新一代IT和S“1+6”(1个平台、6大系统)工程建设等在内的8大重点任务。

深圳将实行智能公交都市大交通战略,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专项公交协同、辅助公交参与的智能化大公交发展新格局。

黑龙江:“12471”促交通信息化大发展

“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将全力打造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12471”发展格局。即,一是建设一个基础通信网络。以全省高速公路光纤网为主体,以电信公网为补充,建设交通基础通信网络,全面覆盖省、市、县三级交通管理部门,用于支撑行业各类语音、视频、图像、信息、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交换。二是构建2级数据中心体系。三是搭建4大基础支撑平台。分别是交通地理信息基础平台、省级交通应急处置平台、交通GPS综合监管与服务平台、交通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四是形成7类业务应用系统。分别是公路综合管理系统、道路运输综合管理与服务系统、水路运输综合管理系统、电子政务服务系统、交通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公共物流信息服务系统、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系统。五是依托一套保障体系。以基础支撑、行业综合管理及行业业务管理等方面的建设内容为依托,加快数据标准体系和安全认证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工作。

山东:潍坊危货运输车联网联控

山东省潍坊市为加强对全市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实时、动态监控和调度管理,建立道路运输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维护良好的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交通运输部门组织对1256台危险货物运输车辆、51家危货运输企业,全部入网省统一监控平台,在山东省率先完成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GPS联网联控工作。安装GPS联网联控系统后,不仅可以对危货运输车辆的速度进行监控,一旦车辆超速行驶,管理平台可以及时对其进行约束,以免因撞车事故而造成危险品泄漏,还可以对危货车辆行驶路线的雨雪天气等进行及时告知,对不按规定线路行驶的危货车辆及时发现,避免部分不法司机随意销售危险品等行为的发生。GPS系统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领域的推广应用,增强了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应急处置、市场监管和服务能力,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山东省潍坊市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江西:大力推进ETC收费系统建设

智能交通系统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系统,可以有效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提高运输效率。

为了发展智能交通体系,江西省依托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示范工程,大力推进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建设,实现了沪苏皖赣三省一市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联网。截至2011年10月底,江西省高速公路已建设开通符合国家标准的ETC专用车道139条。据了解,江西省投入近1.8亿元,在已建成的高速公路和新建高速公路上叠加进行智能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建设,主要建设了道路监控系统,交通诱导系统、超速抓拍系统等,全省16条2300公里高速公路建有智能交通体系。另外,江西还将大力发展不停车收费系统,在沪苏皖赣三省一市联网的基础上,力争实现与浙江、福建、湖南、湖北等周边省份的ETC联网,提高高速公路通行能力。

湖南:打造智能交通运输网络

湖南省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向全省交通运输领域投资约4500亿元,用来修建、升级

打造交通运输系统,到“十二五”末将初步建成智能化交通运输系统,力图打造一张湖南省智能化交通运输系统网络。

此次投资建设湖南的运输系统,高速公路所占比例达到近三分之二。根据该投资项目规划,预计到“十二五”末,湖南省内60%以上的高速公路将应用不停车收费系统,80%的公路重点基础设施监控覆盖,而且长株潭城市群将率先实现交通一卡通,这些针对相关安防产品而出的措施都将提高湖南高速公路系统的运行效率,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输。

另外,湖南交通系统还将在“十二五”末实现载运工具动态定位跟踪监测100%覆盖,水路重点基础设施监控80%覆盖,95%的行政许可实现在线办理。

江西:全面推进智能交通体系建设

智能交通是未来交通的发展方向。“十一五”以来,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大力推进以智能交通为先导的交通信息化建设,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取得成效,初步实现了对重要交通基础设施、重要运输装备的可视可控。江西省还投入近1.8亿元在已建成的高速公路和新建高速公路上叠加进行智能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建设,全省16条高速公路建有智能交通体系。至2011年10月底,全省高速公路已建设开通符合国家标准的ETC专用车道139条,ETC收费站数量67个。“十二五”时期,江西省将牢牢把握交通运输领域低碳与生态技术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推进智能交通体系建设,通过大力发展不停车收费系统,建立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运输装备和交通运行环境三大感知网络,全面提升交通运输监测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川:智能交通方便市民出行

四川省2012年将在基础设施和缓堵方面加大力度,计划在12月前基本完成整个中心城区智能交通全覆盖,2011年底前开通市域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通道,公交和出租车方面将大力提高交通承载能力,最大程度满足老百姓的出行需求。

为了实现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全覆盖,成都市将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实现交通精细化管理。据成都市交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加快推进道路流量采集、事件检测、交通管控等外场系统,力争2012年6月底之前完成三环路智能交通管控系统、干线路网交通流量视频采集系统、交通事件检测系统、中心城区重要路口交通流量采集系统等的建设。成都市交委下一阶段将加快高速公路、快速通道等交通设施建设,提高供给能力;协调推进成都市铁路建设,加强轨道交通的营运监管;加快停车设施建设,缓解停车难。

公交和出租车方面,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加快常规公交发展,确保至2015年末公交日均载客率不低于600万人次,分担率达到30%,全面建成“全国领先、西部一流、群众满”的常规公交体系。力争在2012年6月底前建成出租车电招服务系统,开展以预约为主的电话叫车服务,有效缓解特定时间和特定区域的“打的难”问题。同时将加快绕城高速公路扩站建设和新增全互通立交建设,力争在年底前开通市域高速公路的不停车收费(ETC)通道,大幅度提高车辆通行效率。

福建:城市公共交通加强智能管理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通过了《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专项规划》,在“十二五”期间,福建省将大力推动城市公共交通智能管理,实现公交、出租、地铁、轻轨等城市客运一卡通的电子支付和结算。

为了让市民的出行更为便利,使多种交通出行方式能够有效衔接,福建省规划建设省级公交行业监管与服务平台,实现公交线网运行态势分析、公交服务水平评价、财政监管、安全与应急管理、行业统计分析等服务。鼓励并支持有条件的中心城市建立公交智能管理系统,初步实现公交合理调度和线路规划等科学化管理,实现公交智能报站。

为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能力,方便公众出行,提高市公共交通运营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福建省将整合租车“电召”服务中心,经过整合后的出租电召服务和控指挥中心,可更好地实现出租车的调度,实现市民预约行和随时电召,让出租车的服务“立等可取”。纵观我国各省市在智能交通方面取得的建设成就,城市交通管理逐渐趋向科学化、智能化、合理化。道路拥堵是交通难题,只有加强智能交通管理才能缓解拥堵。交通、城市、人口、机动车量之间的关系合理协调,不断完善交通管理系统,让交通真正“智能”。根据规划,截至到2020年我国的智能交通建设将会取得更大成就,道路拥堵逐步得到缓解。

第二篇:浅议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动向

2011年第9期

(总第211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HE LLONGJIANG JIAOTONG KEJ

No.9,2011

(Sum No.211)

浅议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动向

苏绍玉

(福建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摘要:随着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日益严重,智能交通系统越来越受到关注。介绍了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和

组成结构,研究了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动向,并引入国外智能交通建设案例,以期对推动我国智能交通建设

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交通系统;发展动向;国外案例

中图分类号:U49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1)09—0280—02 1 引 言

交通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交通拥挤造成了巨大的时间浪费,还加剧了环境污染。随着经济的不断发

展,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拥堵现象也逐渐突出,严重影响了

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智能交通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

施、提高交通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带动产业发展,因而,日益

受到各国的重视。本文研究了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动向,并

引入国外智能交通建设的成功案例,以期对推动我国智能交

通建设提供参考。智能交通的概念及组成2.1 智能交通系统概念

智能交通系统(一InteU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是

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

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

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

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2.2 智能交通系统结构

智能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系统。随着智能交

通系统在世界各国的逐渐发展成熟,其组成结构也会根据各

个国家的不同情况而有所不同。一般认为智能交通系统主

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Advanced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s,ATIS)。ATIS是建立在完善的信息网络基础

上,交通参与者通过传感器等装备向交通信息中心提供各地的实时交通信息,出行者根据实时交通信息确定自己的出行

方式、选择路线。

(2)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dvanced Trafic Management

System,ATMS)。这个系统有一部分与ATIS共用信息采集、处理和传输系统,但ATMS主要是给交通管理者使用的。它

对道路系统中的交通状况、交通事故、气象状况和交通环境

进行实时监视,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自动控制交通信号、信息

显示技术和图像处理事故等技术以保证交通流畅通。

(3)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Advanced Pubic Transportation

System,AFrS)。这个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公共交通的效率,包括公共汽车、地铁、轻轨交通、城郊铁路和城市间的长途公共汽车等,使公交系统实现安全便捷、经济、运量大的目标。

(4)先进的汽车控制系统(Advanced Vehicle Control Sys.

tem,AVCS)。应用先进的电子通讯和控制技术,使汽车能自动

地选择最佳路线和合理车速安全行驶,目前是向驾驶员提供信

息、指示、告警等,使驾驶员按优化路线和合理车速行驶。

(5)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ETC)。

不停车收费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路桥收费方式。通过安

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车载器与在收费站ETC车道上的微波

天线之间的微波专用短程通讯,利用计算机联网技术与银行进

行后台结算处理,从而达到车辆通过路桥收费站不需停车而能

交纳路桥费的目的。在现有的车道上安装电子不停车收费系

统,可以使车道的通行能力提高3~5倍。我国智能交通发展动向

早在“十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就支持在广州、中山、深

圳、上海、天津、重庆、济南、青岛、杭州等城市进行ITS示范

城市建设,对智能交通科技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对ITS 相关课题研究进行立项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技术成果和产品,形成了我国智能交通科技的基础。目前,交通运输部将结合正在实施的十二五规划,加

大ITS 在整个交通运输业中的比重,加快我国ITS的建设和

完善。近期,各地也纷纷以现有智能交通为基础,着力提升

智能交通水平,发展和延伸智能交通产业链。我国智能交通

发展动向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智能公交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智能公交通过对公

交运营实现全程动态监控,用公交电子站牌发布所有途经本

站公交车的到站时间等信息,方便市民出行时实时查询。我国许多城市公交企业都启动了公交企业智能化建设,目前比

较成规模的有郑州公交、北京公交、上海公交、深圳公交等,主要应用技术有GPS技术和GIS系统软件技术。济南公交

则是全国首个大范围使用3G技术的公交企业,截止2010年

3月,济南市4 000多辆公交车中,有2 100辆安装了3G监

控系统。此外,武汉、杭州、苏州、青岛、佛山、无锡、乌鲁木

齐、厦门等地也都启用了智能公交系统。海口计划2010年

年底将所有运营公交车辆全部纳入智能化管理;南京计划到

2011年年底,全市6 000多辆公交车全部实现智能调度;成都市区公交线路近期将全部实现智能调度。另外,近期计划

建设智能公交的地区还有常州、澳门等。

智能交通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物联网”是指各类传

感器和现有的“互联网”相互衔接的一种新技术。智能交通

行业中无处不在利用物联网技术、网络和设备来实现交通运

收稿日期:2011—04—12

作者简介:苏绍玉(1984一),女,福建福州人,硕士,主要从事产业情报研究。· 280·

万方数据

第9期 苏绍玉:浅议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动向 总第211期

输的智能化,且已被公认为是物联网产业化发展落实到实际

应用的最能够取得成功的优先行业之一,其二者相结合必将

能够创造出巨大的应用空间和市场价值。目前,江苏、北京

和成都等地在这方面已经先行先试。2009年,作为国内首

个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项目——江苏无锡惠山智能交通

示范工程正式启动。该项目由交通信息采集、交通信号控

制、非现场执法、数字视频监控、指挥分中心和交通诱导发布

六大系统组成,可以监测路口各个方向的车辆,根据监测结

果,改进信号控制算法,提高交通效率。目前,数字摄像机、智能信号机、光纤线路、无线地磁传感器等一系列现代化信

息传输设备已陆续安装完成。2010年5月,北京与荷兰国

家应用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签署智能交通与物联网合作协议,拟利用荷兰先进的ITS与物联网融合技术,解决交通拥堵问

题。2010年至2012年,成都将重点在智能交通、城市管理和

安全监管等领域开展物联网示范应用,为物联网产业发展创

造市场空问,带动产业聚集。南京市政府2010年12月也表

示,将利用物联网技术,在2年内构建一个以全面“感知”为

基础的新型智能交通系统,从而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车联网”日益引发关注。车联网,是指装载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通过无线射频等识别技术,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

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

用,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车联网与智能交通在很多领域相

重合,有专家表示车联网应该成为智能交通拓展的方向。在上海世博会上,上汽通用汽车馆利用“车联网”表达了未来

城市个人交通的愿景,率先进入车联网领域。2010年l1月

举行的第三届大城市交通高层论坛,武汉表示将着手建立国

内第一个车联网。在2010年12月在上海举行的“2010Telematics@China高峰论坛”上,来自工信部的官员表

示,车联网项目将被列为我国重大专项第三专项得到中央资

金的重点扶持,其相关内容已经上报国务院,一期拨款有望

很快到位,且一期资金的规模将达到百亿元级别。车联网产

业链涵盖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芯片厂商、软件提供商、方案

提供商、网络供应商等多个领域,其中,Telematics(车载信息

服务)是车联网中最核心的部分。“十二五”期间,工信部将

从产业规划、技术标准等多方面着手,加大对车载信息服务 的支持力度,以推进汽车物联网产业的全面铺开。国外智能交通案例

上世纪80年代,欧洲、日本、美国相继投入巨资对ITS 进行研发,目前ITS在这些地区都已得到广泛应用,如日本 目前已形成了由导航系统(NS)、车辆信息与通信系统

(VICS)和ETC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智能交通体系。此外,新 加坡、韩国等国家的ITS 发展水平也较高。随着高服务水平交通系统的不断发展,各个地区都可以在实际的交通情况基 础上进一步发展适合自身的ITS,以最大程度提高出行效 率。下面采撷国外三个地区在ITS建设方面的案例,这些先 进的理念和经验或许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交通信号优化方案(Trafic Sighal

Optimization)。交通信号优化方案能确保在交通流量最

多时绿灯时间的最大化,并能在交通高峰时刻根据具体需求 调整交通信号的循环时间。该市在17条主干道延长了信号 灯时间,来优化交通流和降低堵塞。该项目2002年启动,实 行的头6年,至少减少排放157 000 t二氧化碳。该项目 2010年2月获得美国智能交通协会颁发的“智能解决方案 突出奖”。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动态停车收费方案(Dy.

namic Parking Pricing)。2009年,旧金山30% 的驾驶员需要 绕城寻找停车位;2010年夏天,该市开始试用一种名为“sF. park”的智能停车收费模式来降低搜寻停车位损耗的时间和 燃料,SFpark示范期为两年。在SFpark模式下,全市的停车 位都包含传感器,能给出该停车位是否被占和被占多长时间 的实时数据信息。这些传感器都接入数据库,市民可通过网 络、智能手机、路面信号等获得停车位信息。此外,为了优化 全城可获得的停车位数量,每小时的停车费将根据需求上下 浮动,但价格变动每个月最多1次,并提前发布。主要目的 是设置一个价格水平,使得能在给定的区域保持10% ~ 30% 比例的空停车位。旧金山市政交通局从美国交通部获 得1980万美元的资助,用于支付该项目80%的费用。爱尔兰科克市动态乘车共享方案(Dynamic Ridcshav

ing)。动态乘车共享方案将驾驶员和乘客实时联系在一起,利用私家车扩大了公共交通网,但因为种种原因在过去15 年来都收效甚微。爱尔兰科克大学的“Avego”项目为该方案 创建了一个市场机制,取得了切实成效。在该机制下,私家 车主将空座位实时出租给乘客,双方不需要预先商量在哪上 下车,具体收费根据英里数决定。Avego项目于2009年7月 开始在科克大学校园内示范运行。车主通过可定位的iPhone手机将行程反馈到共享平台,与此同时乘客通过该平台或者在线申请搭载。车主的行程路线与乘客的路线是实 时匹配的。系统自动计算出搭载的费用并在结束时通过电

子计费方式完成交易。经过第一阶段的示范运行,Avego项 目总结出该方案成功的5个关键因素。一是充足的参与者 数量。动态乘客共享方案要求在特定的区域或路线有足够 多的参与者。二是适当的刺激计划。该方案中规定每公里 收费20分,能有效调动车主的积极性,同时对乘客而言又是 比购车便宜的价格。三是系统简单。系统要足够简单,以便 所有层次的参与者都能方便地使用该系统。四是验证安全 性和隐私性。五是不断加强引导。Avego项目第一阶段的 初步结果显示2O位车主在来回科克大学的路上总共搭载了 3922位乘客,其中有1545位是沿着与车主相同的路线到达 目的地。结语

当前,交通运输业因为ITS的应用与发展将迈向新的阶 段。ITS不仅是传统交通工程的延续和提高,而且是现代交 通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ITS充分利用了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其在解决交通安全、交通拥挤、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和降低能耗等方面效果显著,对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也具 有重要意义。ITS的实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把握我国ITS 的发展动向,并借鉴国外ITS 建设的先进 理念和经验,有利于推动我国ITS 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庆福.我国智能交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展望[M].重庆:重 庆康维投资顾问有限公司,2008.

[2] 张迎春,黄志红.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发展[J].科技信息,2009,(26):10101—10102.

[3] 李野,王晶波,董利波,等.物联网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研究

[J].移动通信,2010,34(15):30—34.

[4] 吴琼.车联网获重金支持催生汽车服务平台商机[J].上海证 券报,2011,1(12):6.

万方数据· 28l·

浅议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动向

作者: 苏绍玉

作者单位: 福建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刊名:

黑龙江交通科技

英文刊名: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ilongjiang 年,卷(期): 2011(9)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ljjtkj201109225.aspx

第三篇:“十二五”我国智能交通行业发展前景预测_交通运输_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根据北京市发布的治堵方案和近日北京交管局的规划,北京将打造三大智能交通系统:交通发布系统、交通拥堵收费管理系统和停车泊位管理系统。另外,除了北京,广州、武汉、深圳、上海等都提出要打造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卫星导航是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之一,未来获得的支持力度将会很大。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简称ITS)已经成为世界交通领域的热门话题,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成熟,智能交通逐渐波及到各个行业领域。智能交通是一个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它的突出特点是以信息的收集、处理、发布、交换、分析、利用为主线,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多样性的服务。智能交通系统是对通信、控制和信息处理技术在运输系统中集成应用的统称,这种集成应用产生的综合效益主要体现在挽救生命、时间和金钱的节省,能耗的降低以及改善环境。

具体而言,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及计算机软件处理技术等有效的集成运用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高效、便捷、安全、环保、舒适、实时、准确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是一种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环境污染、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人性化的新型交通运呼系统。它将有助于最大程度的发挥交通基础设施的效能,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公众提供高效、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打个比方,ITS就好比交警,能够合理地指挥和舒畅交通,当然,ITS的可靠性和实时性可是成千上万的交警也比不上的,它的统筹安排能力更是异常强大。不论是静态或实时的交通数据或是地图数据,信息是ITS的技术核心。ITS工具是以信息的收集、处理、集成和提供为基础的。ITS产生的数据可以通过网络提供当前状态的实时信息或为履行规划服务的在线信息,使得公路管理部门和机构、道路运营商、公共交通和商业运输提供以及个体出行者制订出有更好的信息之撑、更安全、更协调和更聪明的决策或更灵活的网络运营管理应用。

智能交通系统大体包括以下子系统:交通信息提供系统(AMIS)、公共车辆优先系统(PTPS)、车辆运行管理系统(MOCS)、环境保护系统(EPMS)、安全驾驶辅助系统(DSSS)、紧急状态通报系统(HELP)、行人信息通信系统(PICS)、紧急车辆优先系统(FAST)、动态路径诱导系统(DRGS)、综合职能图像系统(IIIS)。

通俗的说,智能交通系统就是以缓和道路堵塞和减少交通事故,提高交通利用者的方便、舒适为目的,利用交通信息系统、通讯网络、定位系统和智能化分析与选线的交通系统的总称。它通过传播实时的交通信息使出行者对即将面对的交通环境有足够的了解,并据此作出正确选择;通过消除道路堵塞等交通隐患,建设良好的交通管制系统,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智能交通系统是一种先进的一体化交通综合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最理想的状况是,车辆靠自己的智能在道路上自由行驶,公路靠自身的智能将交通流量调整至最佳状态,借助于这个系统,管理人员对道路、车辆的行踪将掌握得一清二楚。

为智能交通带来重大机遇的是我们即将建设的数字地球。数字地球把地球上任一地点的所有信息都组织起来,不仅有自然方面的,包括地质、地貌、气候、山川河流、动植物分布等等,还有人文方面的,如历史沿革、风土人情、交通状况、经济、文教、人口等等。所有这些,不应是静态的,而应是实时的,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选择出行路线时提供优质服务。我们以某种形式在某个地点存放着有关道路的各种信息(如道路状况、危险警告、收费地点、停车场所等),同时又可以接收相关的最新信息(如道路灾害信息、事故发生地点等),据此我们可以准确选择最佳路径,节省驾驶人员的时间,减少能源的消耗及对大气的污染。

从车载MP3、车载GPS动态导航仪和ABS标配的日益普及,到EBD、ESP等电子控制系统的广泛应用,近年来,汽车电子产业已经成为智能交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智能交通可以实现道路出行的安全、高效、节能和环保,对拉动整个产业链,如上游的传感器、汽车电子等相关的软、硬件企业、到下游的信息内容供应商,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知情人士表示,作为未来的新兴战略之一,未来政府将会持续推动该产业的发展,并将以专项扶持项目的形式给予资金支持。

日前,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联合发布的《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产品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带动了我国汽车电子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预计到2012年,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超过3200亿元。作为汽车电子技术重要载体的电动汽车也离我们越来越近。从未来发展看,汽车电子技术在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匹配控制技术、车载动力蓄电池管理技术等关键技术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汽车电子产品在这些车辆成本中所占比例更高,有些车型甚至比同级别传统汽车高出一倍左右。这也表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将为汽车电子产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据研究预测,2011年中国智能交通的市场规模保守估计在100亿元,每年的增长幅度至少能达到30%左右。

第四篇:天津市智能交通系统现状和发展前景(交通C083)

智能交通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需求的急剧增长,交通状况日益恶化而提出的。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长,仅仅依靠道路建设,不仅费用高昂,而且远远赶不上车辆数目的增长和城市发展的速度。

1智能化管理水平低

智能的交通系统首先需要高度共享的信息资源平台,需要各系统各部门调度立体化发展。天津市高度集中的各种交通信息的平台尚未形成,建设步伐缓慢,一直投入资金强调基础应用系统建设,没有在信息资源集成方面下工夫,投入建成的高科技手段呈现分隔独立状态,没有形成路面采集信息共享、深度使用的局面。2 交通流量控制水平低,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建设远远滞后于道路改造缺乏先进的交通服务系统,与人民群众的需求有差距

现有交通广播电台发布信息的同时,配之以足够的交通诱导信息系统,很多易堵地区的交通压力是可以得到一定缓解。天津市投入路面使用的室外诱导信息显示屏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路面管理手段不足,还不能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管理

目前天津市还只限于民警路面值勤和设置流动录像车纠正违法行为,但都以人工操作为主,大量耗费警力和车辆,管控范围和力度有限,科技手段诸如闭路电视监视系统、违法自动检测手段还比较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没有跟上发展需求,整体技术能力相对较弱

建立智能交通系统是一项非常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各个领域和部门,需要有一个认识、发展、协调、完善的过程。

1下大力气做好智能交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工作

2加快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建设,解决天津市宏观战略控制能力上的不足 3稳步推进交通信息采集发布系统建设,提高交通服务水平

4加强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和违法自动检测系统建设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解决当前能力不足的问题

天津市的智能交通将用强大的硬件设施作支撑

实现交通管理办公自动化把相关机关的局域网、支大队 IC 卡网络、车管所局域网等连通汇合组成四通八达的交管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共享

以法国里昂为例

交通管理系统 Euro350

能够提供实时交通活动展示图

提出保持城市街道和有轨电车畅通的最佳方案

使用预先方案可以对任何情况做出反应

也可以手动改变或者更新规则

正视天津市智能交通建设面临的紧迫形势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借鉴国外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经验,加快天津市的智能交通建设势在必行

第五篇:智能电网的发展前景

智能电网的发展前景智能电网(smart power grids),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智能电网,又被称为电网“高速公路”,是当今国际最前沿的新能源产业之一,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争相研发的热点。美国是智能电网概念最早的提出者,也是发展智能电网最早的实践者,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美国的智能电网又称统一智能电网,是指将基于分散的智能电网结合成全国性的网络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包括:通过统一智能电网实现美国电力网格的智能化,解决分布式能源体系的需要,以长短途、高低压的智能网络联结客户电源;在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营建新的输电电网,实现可再生能源的优化输配,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清洁性;这个系统可以平衡跨州用电的需求,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电力优化调度、监测和控制,从而实现美国整体的电力需求管理,实现美国跨区的可再生能源提供的平衡。这个体系的另一个核心就是解决太阳能、氢能、水电能和车辆电能的存储,它可以帮助用户出售多余电力,包括解决电池系统向电网回售富裕电能。实际上,这个体系就是以美国的可再生能源为基础,实现美国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体系的优化管理。

美国发展智能电网重点在配电和用电上,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注重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用户服务的提升。它的四个组成部分分别是:高温超导电网、电力储能技术、可再生能源与分布式系统集成(RDSI)和实现传输可靠性及安全控制系统,这个电网发展战略的本质是开发并转型进入“下一代”的电网体系,其战略的核心是先期突破智能电网,之后营建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系统集成(RDSI)与电力储能技术,最终集成发展高温超导电网。美国智能电网发展现状

根据美国能源部数据显示,虽然目前美国电网的可靠率高达99.97%,但美国仍需每年花费1500亿美元弥补0.03%故障率带来的损失。因此美国有人提出,即使投资上万亿美元,将现有电网升级成智能电网,把剩余0.03%故障率排除在外,美国也能在10年以内收回成本。

2009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发布的《经济复苏计划》中提出投资110亿美元,建设可安装各种控制设备的新一代智能电网。美国商务部和能源部已经共同发布了第一批智能电网的行业标准,美国智能电网项目正式启动。新一届美国政府将智能电网项目作为其绿色经济振兴计划的关键性支柱之一。奥巴马总统将智能电网视作降低用户能源开支,实现能源独立性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措施。随着配电系统进入计算机时代,现代化的数字电网将使美国能耗降低10%,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25%,并节省800亿美元新建电厂的费用。据美

国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研究结果表明,仅使用数字电表设定家庭温度及融入价格信息,每年可减少15%的能耗。

美国政府围绕智能电网建设,重点推进了核心技术研发,着手制定发展规划。美国政府为了吸引各方力量共同推动智能电网的建设,积极制定了《2010―2014年智能电网研发跨项目规划》,旨在全面设置智能电网研发项目,以进一步促进该领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1)技术领域研发项目。主要集中在传感技术、电网通信整合和安全技术、先进零部件和附属系统、先进控制方法和先进系统布局技术、决策和运行支持等方面,包括建立“家用配送水平”、“低耗”、“安全通信”的概念,发展配送系统和客户端传感系统技术,发展电网与汽车的互联技术,在创造高渗透性能源配送和充电网络条件的过程中发展安全、高效和可靠性强的保护和控制性技术,发展运作支持工具技术等。(2)建模领域研发项目。主要集中在准确建立电网、从发电到运输、再从运输到配送的整个过程中,其运作情况、配送成本、智能电网资产以及电网运行所产生的各种影响的模型构建等方面,包括建立电力配送工程方面的智能电网元件和运行模型,建立智能电网电力运输和发电系统的准恒定和动态反应的降维模型,发展和示范整合通讯网络的模型、批发市场模型和可再生能源模型等。

为推进智能电网的建设,美国积极探索组建相关的机构。从功能上而言,大致包括以下几类:(1)政策制定和咨询。按照美国政府的要求,能源部建立了一个专门致力于智能电网领域研究的咨询委员会(SmartGrid-AdvisoryCommittee),用于为政策制定提供咨询建议。该委员会的责任是:向有关官员就智能电网的发展、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和服务、智能电网技术和使用标准及协议的制定与改革(以支持智能电网设备间的互联),以及联邦政府使用何种激励手段来促进这些领域的发展等方面提供咨询意见。在实际操作中,这项任务由电力咨询委员会(ElectricityAdvi-soryCommittee)执行。(2)协调、组织和运行。能源部还建立了一个智能电网特别行动小组(SmartGridTaskForce)。该小组由能源部下属的电力提供和能源可靠性办公室(OE)领导,其中的专家成员分别来自美国能源部(DOE)、商务部(DOC)、国防部(DOD)、国土安全部(DHS)、环境保护局(EPA)、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FERC)和农业部(USDA)等七个联邦机构。其主要任务是:确保、协调和整合联邦政府内各机构在智能电网技术、实践和服务方面的各项活动。其具体职能包括:智能电网的研发;智能电网标准和协议的推广;智能电网技术实践与电子公共事业规范之间,与基础设施发展、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之间,与电力供应、电力需求、电力传输、电力配送和电力方面政策等之间关系的协调。该小组在2008—2020年间通过政府的资金资助维持有效运转。

智能电网建设是一项耗资大、跨时长的巨大工程,在建设正式实施前进行标准的制定以及各项评价体系的完善对于智能电网的大规模推广是至关重要的。美国政府要求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为主管单位,建立智能电网相关协议和标准,以提高智能电网设备和系统应用的灵活性;同时要求美国能源部在实施智能电网研发和部署工作时制定相关评价方法来评估节能成效、研发项目及各方面工作的落实情况。此外,在《2010―2014年智能电网研发跨项目规划》中也涉及了有关标准制定和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内容。美国能源部考虑到标准制定对于电子和通信互联、电网整合、电网协同、统一测试和推广运行等各环节的重要性,配合NIST进行了一项关于制定发展维护电网互联、整合、协作和符合网络安全并且能够在能源配送方面进行统一检测手续的国家和国际标准的研发项目。在评价体系方面的研发项目主要集中在智能电网部署和投资进程的评估、客户端设施中使用的能源管理设备的能效影响的评价、政府出台的商业政策和规则的考评、研发新部件和系统协议及方法的测

试评价、消费者学习和接受各种政府实施项目(包括需求反应项目、现场发电项目、插入式电动汽车项目、储能项目和提高能效项目等)的评价等。

美国智能电网走向微型化

加州是全美最早提出发展智能电网的地方,但其升级改造的步伐一直很缓慢,这让人不禁生疑:加州2020年能实现33%电力供应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吗?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间歇性很难适应采取集中统一方式输电的传统电网。微型智能电网的概念由此应运而生。

微型智能电网的概念最早是加州加尔文电力创新公司推出来的。该公司总裁约翰·凯利称,微型智能电网是对电力服务的重新定位,它让供电商与电力消费者在电力设备设计与规划期间就共同沟通成为可能,从而实现最大程度的双赢。

微型电网或是供电商的替代选择

目前大部分正在搭建的智能电网都不能产生和储存足够用来直接并网的电力,必须通过连接装置才行。实际上智能电网得同供电商保持稳定和复杂的关系,通过电力的买进卖出以及与电网的连接和断开来调节电量,并为电网减压。供电商也能将其用于节能项目,在用电高峰期的时候调动备用电力。

借助这些迷你网络,电力运营商能够拉近与学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的距离,帮助它们找出管理分布式输电的最佳节能方式。可再生能源并入微型智能电网相对简单,并且储能功率在供电商来看也比较高。普通智能电网所需的设备太沉不方便安装,因此微型电网就成了最简单的替代方式。

高校、军方青睐微型智能电网

很多美国高校都宣布要搞微型电网项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坐落在首都华盛顿的霍华德大学。该校刚同Pareto能源公司签署研发一套能为校园发电和供暖供冷的装置的协议。Pareto计划投资1500万-2000万美元用于改造该校的中央系统,工期2年。

加州的圣迭戈大学也主推微型电网。该校研发的被公认为世界最先进的微型电网之一,规模预计为1200英亩,可为450幢房屋供电,涉及用户4.5万人。该研究项目是加州能源委员会主导的“社区可再生能源安全”项目的一部分,目的是测试地方能源尤其是校园内可再生能源并网的情况。校内安装了2台单机容量13.5兆瓦的燃气涡轮机,1台3兆瓦的蒸汽机和一套1.2兆瓦的光伏发电装置,可满足学校82%的电力需求。

另外美国军方也对微型智能电网技术情有独钟,军方尝试在加州中部毗邻美军基地的亨特·利格特堡安装太阳能微型电网。这套系统装机容量1兆瓦,造价预计500万到1000万美元。就算有雾天气致发电效率下降,1兆瓦也能满足200栋住宅一年的用电需求。微型电网能保障当地的能源安全,在停电的时候为当地供电,并降低用电高峰期向主干电网重新分配电力的费用。借助自带的储存功能和输电设备,电网变得更加可靠、更加安全,并降低了该处对外界的能源依赖,这也是军事基地最关键的优势。

微型电网应用障碍仍存

要大规模推广微型电网,还面临不少挑战,最主要的障碍停留在技术层面,即很难做到与常规电网同步。为了让发出的电力能够上网,电压、电频和功率都要受控制。甚至于微型电网的设备也要符合已有的标准,好维持电网负荷平衡。由于依赖地方电力供应,存储装置就成了微型电网最关键的组成部分。目前的储能方式都很昂贵,一旦加装了储能装置,维护成本就将被推高 智能电网计划(Smart grid plan;Intelligent electrical network plan)是中国国家电网公司2009年5月21日首次公布的,其内容有:以坚强智能电网以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手段,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是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现代电网。

“而国外的智能电网侧重在配电和用户侧,重点研发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电动汽车与电网协调运行技术以及电网与用户的双向互动技术。”

根据预计,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将达到5.7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35%,每年可减少煤炭消耗4.7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3.8亿吨。其中,风能、太阳能等非水电的可再生能源比例将大大提高,而这些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利用将对传统电网提出挑战,而智能电网将可以很好地解决此问题。

对此,国家电网副总经理舒印彪认为,智能电网不会改变传统电网的形态,不可能改变电力系统运行规律和基本理论,只会在传统电网安全、经济的基础上更清洁、高效。

坚强智能电网的主要作用表现为,通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提高电网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实现电力远距离、大规模输送,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据了解,通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将实现可再生能源集约化开发、大规模、远距离输送和高效利用,改善能源结构。此外,通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可实现各类集中、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和用电设施并网接入标准化和电网运行控制智能化,提高电力系统资产的运营效益和全社会的能源效率。

国家电网智能电网战略研究报告提出,国家发展智能电网的框架性目标就是国家电网公司将分三个阶段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

国家电网公司首次向社会公布了中国智能电网发展计划及其建设时间表:2009年—2010年是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开展各环节的试点;

2011年—2015年是全面建设阶段,将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2016年—2020年是引领提升阶段,将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届时,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将大幅提升,清洁能源装机比例达到35%,分布式电源实现“即插即用”,智能电表普及应用。

到2020年,可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值得一提的是,5月19日,美国思科公司公开称,美国智能电网将带来1000亿美元商机,其中通讯部分为200亿美元。思科的一名副总裁称,智能电网规模将比“互联网大100或1000倍,部分家庭有互联网连接,部分家庭没有互联网连接,但所有家庭都离不开电”。

技术现状:我国与美国智能电网技术模式的差距

1)美国发展智能电网重点在配电和用电侧,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注重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用户服务的提升。中国的智能电网将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共六个环节,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智能”技术特征。

2)美国智能电网的四个孪生兄弟分别是:高温超导电网、电力储能技术、可再生能源与分布式系统集成(RDSI)和实现传输可靠性及安全控制系统,这个电网发展战略的本质是开发并转型进入“下一代”的电网体系,其战略的核心是先期突破智能电网,之后营建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系统集成(RDSI)与电力储能技术,最终集成发展高温超导电网。

3)我国情况是,国家电网公司目前正在推进“一特四大”的电网发展战略,即以大型能源基地为依托,建设由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构成的特高压电网,形成电力“高速公路”,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同时,将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发展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这个战略的核心仍然是依托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体制营建特高压电网基础上的电网现代化,其电力中枢系统仍然没有摆脱大煤电、大水电,而以实现电网骨架更大体系的统一目标。

4)尽管均为智能电网概念,但我国和美国在发展信息化智能电网的远景目标和现实技术手段上仍有明显的差异,鉴于我国大电网体系构建的原则上,智能电网将成为优化能源结构(良好的可再生能源吸纳能力)、充分释放高效低耗电力输送能力和提升用户端电力需求互动的综合系统工程。

从国家电网公司获悉:国家电网公司近日建成投产了110千伏四川北川和220千伏青岛等7座智能变电站,标志着我国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引领者。

据介绍,智能变电站是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中实现能源转换和控制的核心平台之一,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接入电网的重要支撑。智能变电站衔接智能电网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六大环节的关键,在技术和功能上能更好地满足智能电网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要求。智能变电站的建成投运,可大幅提升设备智能化水平和设备运行可靠性,实现无人值班和设备操作的自动化,提高资源使用和生产管理效率,运行更加经济、节能和环保。以青岛220千伏午山变电站为例,与普通变电站相比,按照设备使用寿命15年计算,可节约全寿命成本2240万元。

“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投资5000亿元,建成连接大型能源基地与主要负荷中心的“三横三纵”的特高压骨干网架和13回长距离支流输电工程,初步建成核心的世界一流的坚强智能电网。形成以华北、华中、华东为坚强受端,以西北、东北电网为坚强送端的三大同步电网,跨区输电规模达到2.5亿千瓦。国家电网公司的资源配置能力、经济运行效率、安全水平、科技水平和智能化水平将得到全面提升。同时,坚强而“聪明”电网的建成,将有效缓解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带来的节能减排压力,缓解煤电运紧张矛盾,促进各类大型能源基地和清洁能源的外送消纳。

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的坚强电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禀赋特点的需要。我国一次能源分布与生产力发展很不平衡,三分之二的煤炭资源和水电资源集中在北方和西南部,陆地风能集中在西北部地区,而三分之二的能源消费在中东部地区。我国风能、太阳能发电主要是在沙漠、戈壁滩等偏远地区,需要大容量集中开发。当地电网规模小,无法就地消纳,需要用坚强的特高压电网实现电力的远距离传输和大范围消纳。

智能电网则是未来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发电侧应用智能电网技术既可以有效

提升系统的清洁能源接纳能力,又可以提高传统发电技术的效率。而在电网环节可以降低线路损耗,提高输电效率,提升电网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和供电可靠性,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在配电侧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智能用电终端,将用电信系反馈给用户,有助于其调整用电模式,改变用电理念,提高用电效率,同时可以促进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从而达到智能互动和绿色节能的功能。

目前,在智能电网技术方面,国家电网公司制定并发布了《坚强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明确了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技术标准路线图,该标准成为世界上首个用于引导智能电网技术发展的纲领性标准。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建成投产,是我国在智能变电站核心技术研发、关键设备研制和产品制造等领域实现的重大突破,占据国际领先地位,引领了世界智能电网建设的发展潮流。

下载浅谈我国各省市的智能交通建设状况及发展前景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我国各省市的智能交通建设状况及发展前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智能手表的发展前景

    智能手表的发展前景 1 题目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日常生活中的电子产品也逐渐丰富。最近几年,智能手表开始走进大家的生活。智能手表,是将手表内......

    浅论推动长沙市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建设

    北京学习总结: 浅论推动长沙市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建设 李小艳 长沙市交通运输局 在北京学习期间,通过领导的关心,老师的指导以及同学的帮助下,收获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把北京......

    智能交通总结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施工总结 目录: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第二部分:高清视频监视系统施工流程 一、 踩点 二、 施工前准备 三、 材料准备 四、 施工 1. 材料申领 2. 土建施工 3. 杆......

    我国移动通信促进智能交通迅猛发展(大全5篇)

    我国移动通信促进智能交通迅猛发展近日,北京正式展开“智能停车”项目试点。这种智能停车操作付费的过程只要短短几秒钟,车主在餐厅、商场、电影院都可以提前支付停车费,付款后......

    2016年我国智能家电的行业标准及发展前景展望(优秀范文五篇)

    一、 我国智能家电行业发展提速 早在两、三年前,几乎所有家电巨头都开始针对智能家电领域进行排兵布阵、跑马圈地,从产品的智能化,到营销渠道、盈利模式的互联网化,再到植入互联......

    我国农村沼气建设现状与发展前景(推荐)

    我国农村沼气建设现状与发展前景 字体大小:大小 sdyght发表于 10-03-26 15:17阅读(362)评论(0)分类:中国政府对农村沼气建设始终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

    我国智能交通科技发展的实践与展望

    我国智能交通科技发展的实践与展望 智能交通系统在我国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从"十五"期间科技部智能交通科技攻关计划的实施和示范城市的建设,到"十一五"期间科技部863计划、......

    智能交通业务商业模式

    智能交通事业部的业务模式和工作计划汇报 一、ITS概念与内容 1、 概要 随着汽车的普及、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带来了交通需求的急剧增长,道路运输所带来的交通拥堵、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