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雨花经济开发区产业转型发展路径思考
江苏省雨花经济开发区产业转型发展路径思考
发布日期:2010年03月18日
作者:江苏省雨花经济开发区 翟红军 朱洪萍 余光德
一、开发区产业发展现状
雨花经济开发区自创业伊始历经9年发展,始终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构筑工业化新城区的总体要求,坚持“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的招商思想,找准主导产业定位,突出产业招商,迈入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9年内,先后引进各类工商业项目90余个,计划总投资220多亿元。GDP规模从2003年的3.3亿元发展到2009年底的17.25亿元,年均增幅为31.7%;税收从2003年的4800万增至2009年底的4.016亿元,年均增幅为42.4%;截至2009年底,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3亿元(其中工业投入183亿元),年均增幅约41.6%。2009年,园区自有企业税源已经从2003年的104.59万元增长到2.4亿元,园区企业自身纳税年均增幅保持在148%以上。
目前,开发区已经形成以电子信息为主的先进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物流业为主导的产业布局。开发区产业正在从低端加工制造业,向以自主创新、高科技、高附加值等为内涵的先进制造业方向迈进。尤其是2009年引进的南京互联网软件产业园基地以及近期新引进的哈皮时代、盛博科技、炬腾网络、宝德科技等软件产业,这些为开发区产业实施智能化、高端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产业发展历程
雨花经济开发区于2003年-2005年开始第一次产业布局,主要是以一期开发为平台,开展了以综合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开发建设。2005-2009年开始第二次大规模的产业开发与转型,主要引进和培育电子信息为主的先进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目前,处于第二次产业开发向第三次产业开发过渡时期,即建设发展阶段,正在加速形成以电子信息、软件研发和现代服务业等现代产业形态。
(二)产业发展成效
1.规模工业总量大幅增长。通过十多年来的开发建设和对外招商,目前纳入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到2009年底已经建成投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 48家,特别是近三年来新增规模企业大幅增加。
2.财政收入增长明显加快。自2003年至2009年的6年间,园区税收保持了高速发展态势,税收总额从
4835万元增长到40160万元,年均增速达42.4%。
3.科技整体实力得到加强。截止到2009年,开发区已建成投入生产的企业共有高新技术企业 8家;仅2009年完成专利19件,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9件;共有国内名牌1家、省名牌2家、市名牌1家;17家投产运营的制造业企业中共有10家企业与高校进行产学研对接,合作开发新项目。
4.产业结构更趋合理。2007年以来,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存量改造提升,增量引进发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等手段,制造业产业结构向高度化转变,领域拓宽的趋势明显,从“
二、三”产业看,带有文化创意性质的软件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渐渐壮大,开始成为新的主导产业。而电子信息为主的先进制造业等方面的高新技术产业也有了较快发展。
5.新的产业空间布局正在形成。截止2009年底开发区共引进的90余个建成、在建项目中:电子信息类企业20家;机械制造类企业24家;文化创意企业30余个集中在互联网软件产业园布局;生产服务类企业5家,其中,包括红太阳和明发两大物流基地;另外还有部分家具建材5家、食品类企业6家等。园区电子信息、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布局正在形成。
二、开发区产业转型发展面临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集中度相对不高。六年来,随着近年来开发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生态环境不断提升,招商引资项目的产业层次不断提高,从开发区仅有的27.6平方公里、实际可用面积不足13平方公里的范围看,园区虽然引进90余个工商业项目,但开发区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为摆脱这样的困境,开发区瞄准未来,新引进了互联网软件产业园项目,但软件集群发展的效应发挥尚待时日。
二是企业创新尚未形成集群创新优势。目前,园区一些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又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短缺的困扰,只有少数企业建立了有较强实力的研发机构。据统计,目前园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的企业只有14家,真正意义上具有国家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不足10家。由此必然导致园区企业承接新产品的能力不足,研究成果转化率不高。这有企业自身建设、正处于建设发展初期方面的原因,也有对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不够和未形成完整的实施规划,现有政策没有形成产业发展的政策“洼地”,鼓励企业做强做大做优力度不大等方面的原因。
三是园区项目承载能力亟待提高。开发区目前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项目引进的同步需求。随着中电十四所、南京互联网软件园建成投产,大批高素质人才入驻,对园区综合服务配套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这种承载能
力日显局促,随着高科技企业入驻,对开发区综合配套的需求日渐旺盛,开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天地已经成为驱动园区产业提升的内在动力。
四是开发建设投入渠道单一,资金平衡困难。开发区征地拆迁的成本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开发区可支配财力的全部投入开发建设也是杯水车薪。加之开发区缺乏商业和房地产项目运作,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入缺乏资金平衡渠道,全部投入资金只能依靠银行贷款。这种发展模式,没有异军产业的突起,很难在短期实现自我平衡。
五是土地可持续利用潜力尚待挖掘。开发区实际可用于产业用地的面积不足13平方公里。目前,开发区一期项目基本布满,二期正在拉开框架,已经签约近20个项目,园区实际可用于产业用地的面积不足3000亩。如果单纯依托土地的扩张来实现跨越式发展,开发区已经不具有可持续发展条件。如何在开发区探索实践“有限空间、无限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正成为当前亟待破解的难题。
三、开发区转型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1.区位环境优势正在日益凸显。雨花开发区处两大新城区、两大产业带之间,滨临长江,座拥三桥,衔含秦淮新河,拥有约5公里长江深水岸线,是九条重要国道、省道的交通节点,是通往南京市区和苏南、皖南、皖北地区重要的交通隘口,建成后的火车南站距开发区仅10公里,绕越高速在园区边缘与三桥对接,使得区位、交通优势明显的雨花开发区更具发展潜力。开发区正在抓紧建设龙藏大道北延工程、滨江大道雨花段工程,及其两座跨秦淮新河大桥工程,全面拉开连接河西新城的通道,打造完成融入河西新城的总部金融经济圈两条通道,将进一步拉近与河西新城的距离;作为60平方公里板桥新城的工业发展区域,如果能够和板桥新城莲花湖区域联动发展,有效整合资金、土地等各种资源要素,实施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的联动开发,将进一步助推区域发展的实现开发区、板桥新城实现多赢。
2.产业基础优势正在迅速形成。在园区已有的优励国际、伟豪、翔实等先进制造业产业的基础上,园区在手的90个项目,囊括了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现代服务业并发展为主导方向,呈3﹢X产业形态。开发区正在从低端加工制造业,向以自主创新、产业转型等为内涵的先进制造业方向迈进。仅2009年,开发区投产达效的制造业企业中就完成专利申请19件,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9件;目前园区共有国内名牌1家(桂雨鸭)、省名牌2家(三鸿、舒曼)、市名牌1家(伟豪);园区已有10多家企业与17个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对接,合作开发科技项目。
3.特色产业优势正在加速集聚。软件企业集聚初露端倪,中电十四所、盛博科技、华瑞泰、阿里巴巴等
知名软件企业相继落户雨花经济开发区,为雨花开发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其中南京互联网软件产业园是以SAAS企业为核心,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企业为主导,打造自己独立软件互联平台,为园区内企业提供产品发布、推广及运用的广阔空间。目前作为国内首个互联网SAAS产业园的开路先锋,已入驻ISV企业30多个,预计用5年不到的时间把SAAS产业园建设成为入园软件企业300家,从业人数近万人,年软件营收达20-30亿元人民币的国际有名、中国知名、江苏著名的软件产业链航母。
4.生态环境优势正在着力打造。园区大投入地进行园区绿化和景观改造提档升级,沿江沿河的1000亩湿地公园和板桥河景观等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大力度进行水系改造,园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下一步重点推进三桥生态公园二期500亩工程建设,加快三期三桥连接线北侧6平方公里的原“绿色南京”区域的规划建设,加快秦淮新河沿线的整治和绿化项目建设,加强园区水资源和水环境的保护,推进三桥连接线以北区域1000余亩居住用地开发,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高科技、软件信息、总部经济类高端产业入驻。
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思考
推动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一靠价值链升级带动,二靠现代服务业火车头拉动,三靠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园推动,四靠以打造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和公共技术平台促动。
1.求高求特,提升转型发展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瞄准产业高端。制定科学详尽的主导产业发展规划,依托现有产业优势,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整合产业资源,提升产业层次,培育开发区软件研发和现代服务业特色产业,优化资源的空间和产业配置,形成对接河西新城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强化政策支撑,扶持特色产业。依托优惠政策及特色产业发展政策,制定实施系统性、针对性、个性化的开发区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突出对企业规模、效益、增速、技术创新能力、财政贡献能力、品牌经营能力等方面的奖励和扶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培育龙头企业,形成由行业知名企业为龙头、带动特色产业发展的集聚发展格局。做优配套环境,节约集约发展。加快建设各主导产业的配套建设,主动构建高端产业、特色产业发展载体平台,在招商环节系统谋划项目关联度布局,提升项目集聚集约发展的配套优势,全面改善产业生态环境,向产业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产业链条,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形成后发优势。
2.创新创优,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全面支持政产学银金合作。鼓励园区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努力使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力量成为技术开发的重要依托,吸纳并转化高校、科研机构、其他企业及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科研项目,推动实验室科研成果产业化工程。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不断完善企业孵化器的软环境建设,加大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力度,重点加强互联网软件产业园、企业科技转化
中心等各类孵化器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建立以特色产业集群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具有较强能力的科技创新网络,营造鼓励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良好氛围。构建支持创新创优的政策体系。坚持将区域创新体系与特色产业集群相结合,完善以产业政策为主转变为支持形成以特色产业集群为主的区域创新政策体系,形成洼地效应,培育和形成促进自主创新的文化环境。
3.完善功能,创优科技支撑的发展环境。积极构建科技支持体系。建立和多家研究机构、重点大学合作的技术支撑体系、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和发达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为园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综合服务。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入园企业在研究与开发、资金渠道、政策扶持等服务方面的支持功能,加强在诸如信息提供、培训、咨询中介方面的服务,推动企业迅速做大转型。构筑技术人才方便快捷的服务体系。加强互联网产业园和特色产业园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对接河西新城产业层级,大力在园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区位价值,承接产业梯度,抢抓2014年青奥会在河西举办的机会,迅速提升奥南板块的服务业发展水平。
4.招商选资,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推动招商引资模式的根本转变。从注重招商引资规模和数量的“企业招商”模式,向以提高产业集聚度为核心的“产业招商”模式转变,不贪大求全,务求在高起点上做精做特。以“引高、引软、引才”为目标增强招商选资针对性。将招商重点放在吸引区域总部、研发中心项目落户,吸引国外著名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大型企业集团或分支机构设立地区总部,引进国际国内技术创新的重大成果、研发机构和领军人物来园区创业,增强开发区特色产业核心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影响力。构建招商项目质量控制体系。从园区可用产业用地面积有限的实际出发,制定严格的项目准入标准,包括产业标准、行业标准、产品创新标准,通过不断提高招商项目质量,有力推动园区产业升级转型。
5.整合资源,增强产业转型合力。节约集约用地,让有限土地创造无限发展空间。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开发区用地结构,从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效益提升转变,努力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单位土地产出、单位土地利用率,向空间要效益,通过产业升级、项目嫁接整合小空间创造更大效益。加强人才服务,打造创新创业基地。加强园区专业人才和企业现代管理高级人才引进服务,积极引导和吸引海内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到开发区从事科技创新工作,制定专门的创新创业人才扶助计划,努力为他们创造兴业的良好外部环境,为驱动开发区创新发展增添不竭动力。加强政策对接,推动创新产业高起点集聚。重点加大对科技、创新、软件、人才、文化、创意等各门类产业扶持政策的研究,加强政策配套的落实和支持,提高政策系统效应,促进招商项目在高起点集聚。
第二篇:加快经济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调查与思考
加快**经济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调查与思考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正处于后金融危机的调整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节能环保、创新和谐的新阶段。作为全市改革开放的先行区,**经济开发区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实现高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开发区求生存、求发展、求突破的唯一出路。
一、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的现状
**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1年,是全国最早的专业性精细化工园。建区以来,开发区抢抓沿江开发机遇,积极应对宏观调控,以打造专业性精细化工园区为目标,围绕建立以化工产业为主体的区域工业经济板块定位,不断加大重大项目招引和产业链的培植,来自新加坡、荷兰、法国、德国、美国、台湾、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及国内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公司相继入驻。随着主导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园区特色日益彰显,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经济开发区在全市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也不断攀升。2011年,开发区工业生产总值、国税开票销售、税收3项指标同比分别增长28.5%、34.9%、33%,分别占全市的1/2、1/2、1/3;2012年上半年,国税开票销售占全市比重的54.3%,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0.3个百分点。
1、化工产业已成为主导产业。目前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总面积已达68.32平方公里,其中经批准的化工园区面积为16.9平方公里,占全区发展规划总面积的24.7%。依托产业基础和资源特色,化工园区“因集成市”,化工企业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已达47家,其中,超30亿元的1家,超20亿元的3家,超5亿元的12家。2011年,化工园区实现工业国税开票销售收入253.2亿元,工业总产值528.23亿元,协议利用外资3.9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531万美元,分别占全区的83%、83%、91%、88%。
2、化工产业链关联集约发展。经济开发区以发展精细化工为重点,起步早、发展快,按照土地集约化经营、产业链条式延伸、企业集群式组合、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思路,通过引进国际资本和先进技术,逐步形成“规模企业集聚、优势产品集中、主导产业集群”的发展格局,实现了产品与产品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关联、功能互补,已形成氯碱、染料颜料、医药农药、油脂加工、高端精细化学品等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其中,氯碱产业在全国化工园区中最具特色,上下游配套齐全,产业链较为完整,其下游产品已延伸至医药、农药、化学助剂、工程塑胶等多个领域,目前集聚了新加坡新浦化学、法国爱森絮凝剂、荷兰阿克苏·诺贝尔、美国斯比凯可、台湾联成化学和联成塑胶等20多家企业。
3、化工产业基础配套较为完备。经济开发区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持续改进提升”的原则,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一是累计投入近8亿元,用于环保、安全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环保基础设施方面,投资近5亿元实施了污水处理厂一期和二期项目及污水管网工程,日处理能力达到7万吨,化工园区内所有污水须经企业预处理和污水处理厂再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排入长江,真正实现了一个排放口对外的要求;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福昌固废处理中心,对区内危险固废实行集中处置,处理能力达2万吨/年;投入5000多万元实施了公共下水管网改造、环境事故应急处理池建设和规范企业雨水、冷却水排放口等三大工程;投入1亿多元,建成总长6KM的公共管架,各类公共管网和原辅材料、产品运输管道统一上架,集中管理。在公共安全设施方面,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区内消防站;投入500多万元对区内所有主次干道按规范设置了消防栓。目前,区内各项环保、安全等公共基础设施基本齐全,功能发挥正常。二是投入8亿多元,建成新浦和卡万塔2个热电联产供热中心,总装机容量达14.5万千瓦,总供热能力达560吨/小时,现供热量已达420吨/小时,区内所有用热企业均实行集中统一供热。三是投入10亿多元,建成11座长江码头,其中化工码头5座,万吨级以上泊位7座,港口码头总吞吐量超过1000万吨。供电、上下水、道路、绿化等其他公共设施基本齐全。
二、加快转型升级是开发区实现跨越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
当前,开发区正处于大开发、大建设、大投入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宝贵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从面临的机遇看,转型升级正当其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向海外转移先进技术的速度加快,开发区应不失时机地主动承接更高层次的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提高吸收外资质量,努力推动产业链向两头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全面提升开发区综合竞争力和整体发展水平。
从面临的挑战看,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近年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日趋紧缩:用地指标进一步削减、土地使用更加严格、土地成本不断提高;对新上项目的投资审批和上报统计更加严格,新政策规定必须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才能进行项目报批;国家对节能减排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和“区域限批”。所有这些,对已经聚集一定规模和特色优势的开发区来说,都形成了完善功能、转型升级的外部“倒逼”机制。
从自身实际看,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目前开发区已到了一个发展的瓶颈期,在经济实力上,开发区经济总量还不够大,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主要经济指标特别是工业生产指标在江苏省级开发区中还处于中游水平。在招引项目上,现有项目还不足以支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引进的投资超10亿元的工业项目和龙头型、旗舰型、基地型大企业依然偏少,非化工重大项目未取得突破。在要素支撑上,用地受限、资金紧张、人才缺乏等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功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已不足以支撑更多项目和企业发展。在自主创新上,企业创新意识普遍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增长方式粗放。区内研发机构较少,产学研合作进展迟缓。在产业结构上,二产占经济总量的80%,其中化工产业“一枝独秀”,三产服务业占比明显偏低。
三、经济开发区推进“二次创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措施
开发区要深化结构改革,实施“二次创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由资源依赖向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撑转变,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由单纯追求规模扩张向更加注重提升质量转变,由工业强区向产城融合转变,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区域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把开发区建成区域经济成长的“发动机”、转型升级的“先行军”、城市发展的“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的“破冰船”、社会和谐的“示范区”,加快挺进江苏省级经济开发区第一方阵步伐,夯实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的基础。
1、坚持规划引领,努力构筑产业发展的新平台
一是修编完善总体规划,以打造“五园一中心”(化工产业园、化工新材料园、高新产业园、港口物流园、装备制造园和行政商务中心)为重点,邀请国家级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和国内一流设计专家,按照建设“高科技、外向型、园林式、现代化西部新城”的基本要求,对区镇规划范围、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方向等进行调查论证,科学调整规划布局。二是修编完善开发区行政商务中心控制性规划和各社区服务中心规划、区域环境和消防规划、岸线港口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农民集聚区和重点村庄规划等专项规划,努力实现区域、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全力打造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区、城市现代化的配套区。三是抓好用地规划,严格审查项目用地效益、用地定额,合理确定土地用量,把有限的土地重点保障产业集聚度高的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和有发展潜力的超大型项目。今后进区项目投资规模严格控制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投资强度要达到250万美元/亩。另一方面,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加快实施“腾笼换鸟”,对生产开工率不足、经济效益差、纳税能力弱的项目,采取改造、重组、并购等方式,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对圈大建小、圈而不建的项目闲置土地,依法予以收回,及时处置盘活。对原有零星分散的工业用地,抓紧调整规划功能分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向产业集聚区集中,腾出土地空间、环境容量,缓解环境、资源、能源的压力,为更大规模发展创造空间。
2、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打造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做强主导产业。紧紧围绕优势产品,依托重大项目,拉长做粗化工产业链,一是围绕新浦75万吨/年氯碱项目、13万吨/年苯胺项目,阿克苏氯乙酸项目,斯比凯可羟甲基纤维素项目,爱森公司的聚丙烯酰胺项目,发展壮大氯碱产业链;二是依托联成化学60万吨/年聚氯乙烯,新浦化学32万吨/年苯乙烯,阿贝尔化学50万吨/年苯乙烯、聚苯乙烯以及梅兰化工的有机硅、有机氟等项目,着力打造上下游一体的橡塑深加工、化工新材料产业;三是依托沙钢与台湾和桐化学合资的60万吨/年煤焦油深加工和苯加氢项目的实施,积极引进国外高新技术,努力向高端材料产业发展;四是依托宜兴丹天化学12万吨/年环氧乙烷、新加坡裕廊化工32万吨/年丙烯酸项目和投资20亿元丹桐日化园项目的实施,着力发展表面活性剂及高性能吸水性树脂等产业;五是依托振华油脂、华东油脂、富锋生物柴油、新海油脂、明发油脂等公司,积极发展油脂化工产业链。
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推进破产企业盘活重组,千方百计消化一些沉淀资产,使企业走上“起搏再生”之路。积极与一流企业集团开展战略合作,运用国内外先进的装备、技术、管理、品牌提升发展传统产品。大力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计划,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品,重点是加快推动由订单加工向设计加工、由一般装备制造向特种冶金装备制造、由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方向发展,提高产品档次,增加高端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培植上市资源,扶持企业尽快上市,通过加快“走出去”步伐,实现低成本扩张,加快企业发展速度。
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非化工产业。以宁兴机械为龙头,从现有热点配套产品向核电配套产品发展。充分挖掘该公司拥有三类压力容器许可证和设计许可证的优势,着力打造化工机械配套产业。以兆胜集团为龙头,国兴通风、中船重工等企业为重点,做大做强船舶配套产业和塑料制品深度加工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整合高新产业园的现有产业和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提升高新产业园的板块规划定位。积极承接国外和苏南先进产业转移,大力引进龙头型、基地型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主攻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类产业,招引轻工、电子、生物工程等企业入驻,实现电子信息、新能源及重大机电装备龙头项目成功落户,加快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发展第三产业。扎实推进“以港兴区、区港联动”战略,努力打造“**港”品牌。积极推进开发区过船港务公用码头建设,加快建设锦华石油、联成仓储等专业物流区,筹建化工产品交易市场,有步骤地开发社会化物流项目,努力把物流园建成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型化学品综合市场和沿江现代物流基地。主动对接**主城区、黄桥和虹桥两个副中心建设,实现规划及交通对接、功能融合和统筹配套。紧紧抓住沿江开发发展机遇,高端定位,错位发展,积极打造集行政办公、金融服务、文化娱乐、教育卫生及商业、居住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化商务中心,不断满足区镇未来发展的需要,提升开发区的整体形象。
3、优化招商模式,努力实现产业发展的新突破
探索建立相对独立、激励机制健全的招商管理机制,以招商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继续优化招商工作模式,发挥招商分局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加快招商反应“速度”,加大招商走访“密度”,提高项目促进“力度”。秉承“三资并重”理念,不断拓展招商渠道,以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为招商引资最终目标,掀起招商引资新高潮。一是突出招优引强。立足沿江特色,继续捕捉基地型优质大项目。变招商引资为择商选资,重点引进“三高三低一外一无”(高科技、高产出、高效益,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外资企业,无污染)项目;引进有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品牌企业的项目;瞄准相关产业的国内龙头企业、重点上市公司、国外大中型跨国公司及全国和世界500强企业,主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二是突出“补链”招商。不断挖掘和放大产业优势,聚焦关联企业,加强配套合作,延长产业链条,增强辐射效应,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要着力攻关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高新技术、化工装备等主导产业的上下游产业,特别要围绕现有的新浦化学液氯、联成化学PVC、和桐煤化学等主导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搞好产业配套,拉长产业链条。三是突出特色招商。充分发挥开发区的平台和载体作用,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成效。在招商对象上,坚持化工产业与非化工产业并举。在招商领域上,把招商主攻区域由境内转向全球,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资本转移。在招商形式上,突出以商引商、以特招商、以优招商,大力推行委托招商、节会招商、网络招商等多种形式,降低招商成本,获取最大效益。确保每年引进高新技术、非化工项目各1个,开工建设1亿美元或7亿人民币以上的重大项目不少于4个,力争3亿美元或20亿人民币以上旗舰型项目开发实现新的突破。
4、突出自主创新,激发内生活力,以新科技推动转型升级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动产业配套融合,实现技术嫁接。支持企业加强以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和产品研发,创造一批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和知名创新品牌。着力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沟通联系,加大科技成果、科技人才引进及科技难题招投标力度,建立起科技信息网络资源共享机制,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鼓励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联建科技企业孵化器,支持企业组建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鼓励企业积极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计划,支持留学人员、专家、博士等高科技人才携带科技成果来开发区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和生产,创办研发机构或科技成长型企业,鼓励科技中介机构开展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
5、克服要素制约,努力完善产业发展的新机制
开发区最大的优势就是体制机制上的优势,要在新形势下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提高。一是创新优化管理体制。以完善开发区管委会“小而精”准政府架构为目标,以加强管委会城市管理职能和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为重点,深化区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管委会的社会管理、人口管理、基础设施管理、生态环境管理职能,切实把工作统一到为项目服务、促项目落户、帮企业发展上来,为区镇“二次创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二是创新优化用人机制。以人才培育、引进、使用为重点,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快研究制定吸引创新型人才的政策和措施,搭建留住人才创新创业的平台,确保每年能引进5-10名创新创业人才落户,进一步打造一支符合开发区产业发展要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队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办博士后工作站和科研中心,使之成为吸引人才的磁场、培养人才的摇篮和各类人才创业创新的平台。三是创新融资方式。积极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将社会资金转化为有效资产。进一步整合财政、金融、税收扶持政策,不断强化资金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保障。整合全区各部门工业类、科技类政策性资金,建立统一的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产业布局调整、产业优化升级、重大技术改造和企业自主创新等。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政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对企业转型升级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
6、加快生态建设,统筹协调发展,以新路径推动转型升级
把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实现低碳发展。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引进能源消耗少、污染排放小、循环利用资源的项目。引导企业进行生态化改造,运用清洁生产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建设循环型企业,加强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循环链建设,建立资源再利用和再循环的循环经济机制,着力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积极推行节能减排。切实抓好各项节能减排项目建设,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各项指标。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着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加快节能型企业建设,鼓励企业通过采用先进节能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先进管理方式,采用高效节能产品、使用清洁能源等方式,降低资源消耗量,深度开发、利用资源。突出抓好重点用能企业监管,依法关闭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企业。推进生态园区建设。扎实落实节能减排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开发区万元GDP能耗降到全市平均水平之下。
第三篇:关于加快我县产业转型发展的思考
关于加快我县产业转型发展的思考
近年来,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我县由于受粗放型增长模式和资源依赖型特征局限,特别是随着资源稀缺度的增加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传统发展模式转型到科学发展轨道,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是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一、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是加快我县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我县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加之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薄弱的发展基础,我县一直处于“资源大县,经济小县”的尴尬境地,截止目前仍然是全省20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
1、经济总量不够大。2010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6.28 亿元,人均GDP7629元,占全市平均水平的32 %,占全省平均水平的27%;财政总收入完成4.3849亿元,人均财政收入只有 1141元,占全市平均水平的51 %,占全省平均水平的39 %;农民人均纯收入2128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37.9%,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9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不论是总数还是人均数量都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2、产业结构不够合理。2010年底我县三次产业的比例为26.73:35.49:37.78,产业结构单
一、初级化,层次不高、链条偏短。主要表现为:一产不强,农业基础脆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增收难度大。二产不优,工业基础薄弱,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微乎其微,产品科技含量低,导致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抗风险能力较差。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规模偏小,现代物流、商贸、中介等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整体服务水平较差。
3、增长方式相对落后。我县特殊的产业结构决定了能耗与污染的刚性较大,经济增长过分依赖矿产资源开发,产业链条不长,资源利用程度低,产品附加值低。尤其是作为全县财源支柱产业的有色金属行业缺乏高新技术的支撑和大型战略投资者的带动,局限于进行原矿生产和简单粗加工,经济效益低下,能耗排污偏大,产业单一化、初级化的状况在短期内很难得到根本性改变。
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区位条件所限和发展形势的变化,加之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欠账较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城镇规模偏小,功能不健全,综合承载能力较差,难以起到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5、维护稳定压力较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高,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较低,农民收入偏低。贫困人口数量较大,近15.85 万人仍未脱贫,占全县农村人口的45.23 %,接近全省贫困人口的十分之一,短期内稳定解决脱贫问题任务繁重。同时,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发展步伐仍然滞后,城乡弱势群体就业矛盾突出,因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和资源开发引发的各类矛盾层出不穷,影响了局部地区的社会稳定。
(二)当前我县加快产业转型发展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1、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我县同多数资源型地区一样,资源比较丰富,钨、钼、锰等有色金属储量居全省前列,是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温泉资源丰富,有热水温泉、罗泉、汤口、大汤、塘内、铜坑等地下热水资源,其中热水温泉是湖南省流量最大、水温最高、开发利用前景最好的天然热泉;山高林密,森林覆盖面积达65%;全县农村劳动力19.75 万,生产要素成本相对较低;热水温泉、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历史文化名城、明清古祠堂群等景点集观光、度假、避暑、休闲、养身于一体,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营销。
2、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我县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地,是郴州的“南大门”。106国道、324省道和建设中的厦蓉、岳汝高速呈“井”字型贯穿县境,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和省际流通,是湖南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最前沿之一。
3、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优越条件。一是国家在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体系建设的同时,继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国家、省强力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我县利用资本市场聚合发展要素,借助市场力量淘汰落后产能,全力推动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契机。三是宏观经济发展已进入新一轮调整期,必将推动生产要素流动重组,各项产业调整布局,为我县承接产业梯度转移,进行招商引资和深度开发,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四是省里赋予郴州先行先试“三十四条”,我县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可享受全省最大程度的政策优惠;五是我县长期以来处于欠发达状态,工业化起步晚,经济模式和工业体系尚未完全定型和成熟,发展新型低碳经济成本低,阻力小,具有明显优势。
二、推进我县产业转型发展的对策思考
作为资源型贫困地区,我县的产业转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既要解决好现实突出性问题,又要解决长远战略问题;既要实现观念转型,又要推动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生态环境转型。从长远来看,推进转型发展,就是要立足我县县情,着眼发展,通过对过去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逐步探索出适合我县的发展思路,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的高度统一。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引导转型,通过结构调整、产业延伸推进转型,通过技术创新、节能降耗支撑转型,通过统筹发展、改善民生推动转型,通过优化环境、招商引资带动转型,在全县努力形成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新型经济发展格局,走出一条具有汝城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推进思想解放,激发转型发展的活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现我县产业转型发展,关键是要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着力转变广大干部群众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以及不重视经济结构调整、不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等思想问题。要进一步破除保守封闭意识,树立大竞争、大市场、大发展观念;破除“靠山吃山”的依赖思想,树立居安思危、奋发图强、多元发展的创业意识;破除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念,树立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重的科学发展观;破除封闭狭隘、因循守旧的思想,树立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观念;破除追求个人政绩、忽视群众利益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观念,为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打好思想基础。
(二)推进结构调整,强化转型发展的产业支撑。产业转型发展的主线和核心是经济结构的转型。就我县来说,必须充分利用当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按照“优一产、强二产、活三产”的发展思路,着力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主导产业和骨干项目。当前,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着力把我县打造成全省重要的有色金属加工基地、新金属材料研发生产基地、粤港澳无公害农产品供应基地、新型劳动力培养基地以及湘粤赣边际商贸物流中心。第一,要做大做强工业主导产业。将工业园区作为发展新型工业的主要载体,积极抢抓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省委省政府赋予郴州先行先试政策和国家发改委启动省级园区扩规的历史性机遇,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和园区扩规工作。重点抓好三兴纺织、佳禾电子、隆韵五金饰品、阳光户外体育用品、国际干邑红酒等入园企业的兴建投产,进一步优化县域工业经济结构;大力扶助福海矿业精深加工、华源赤铁矿精深加工等项目,进一步延长矿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突出APT硬质合金项目、硅锰合金项目的引进落户,加快金属合成材料的转型提质步伐。第二,要积极壮大农业主导产业。依托我县作为粮食产能大县、果蔬生产大县和劳务输出大县的优势,着力在创品牌、创特色上下工夫。一方面在稳定发展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同时,要加强优势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大力扶持发展龙丰生态、绿叶木业、繁华食品、湘苏木业、纯正木业等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培育“湘汝”小米辣、“龙丰”米粉、“祥丰”果品、“硒山茶”等农产品品牌;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职能优势,最大限度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搞好服务,为外出务工人员和返乡农民工提供培训、信息、维权等方面的服务,做优做强劳务产业。第三,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放大县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效应,以厦蓉、岳汝高速和106国道改造的建设为契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整合现有商贸设施、专业批发市场、零售网点等商业资源,形成布局合理、服务优质的大流通、大商贸格局,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同时,要充分发挥历史人文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推进以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为龙头的旅游产业发展,提升接待能力和文化品味,培育精品线路,尽快形成现实经济效益。
(三)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升转型发展的能力。实现经济社会科学跨域发展,必须牢固确立科学的发展观,既要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搞好开发,又要科学规划,注重环保。一方面要加强资源保护,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通过科技创新,真正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另一方面,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把搞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实施“环保攻坚战”,关闭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环保审批门槛,加强环保监管力度,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抓好城市森林、通道森林、水系森林、景区森林、矿区复绿、封山育林等6大生态工程建设,打造绿色生态屏障。同时,要最大力度争取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等治污项目,最大限度减轻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积极防治地质灾害,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四)统筹城乡发展,构建转型发展的联动格局。推进特色城镇化既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又是推进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我县来说,就是要通过扩大城镇建设规模,完善载体功能,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以农兴城、以城促农、城乡联动的良好格局。一是要着力扩大城镇的辐射效应。按照“拉大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打造亮点”的方针,坚持新城开发和旧城改造相结合,加快建设和强化管理并重,提升质量和拓展空间并举,加快县城扩容提质步伐,不断完善道路、用水、供电、绿化等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县城主体功能,增强县城积聚和承载能力。同时,要加快大坪、热水、三江口等示范小城镇建设步伐,提高城镇管理水平。二是要激发统筹城乡发展动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培大育强特色优势产业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稳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多渠道挖掘农民增收潜力。要按照产业化发展的要求,以土地流转为契机,努力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引导“一企一园、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发展模式,重点建设一批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要围绕蔬菜、水果、茶叶、油茶、竹木、畜禽等6大特色产业,着力抓好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品牌创建、基地建设、市场开拓等,力争新增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龙头企业3—5个。三是要营造城乡统筹发展环境。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努力争取中央、省、市投资项目,全面加快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政法机关业务用房等项目建设;切实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全力争取绿色能源示范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三江”源头治理等一批重大争资项目;扎实推进县乡道路改造,继续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度,全力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加强电网布局调整,确保县域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五)着力改善民生,筑牢转型发展的社会基础。推进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必须树牢“民生财政”理念,坚持新增财力优先用于民生事业建设,扩大社会公共服务,努力使广大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在上学上,要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增加农村学校公用经费;调整学校布局,合理配置资源,积极实施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推进城关二完小、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步伐。在就医上,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抓好三级卫生网络的达标建设,加快县中医院整体搬迁、县急救中心及村卫生室的建设,改造扩建乡镇卫生院,逐步提高全县三级卫生医疗机构合格率。在就业上,积极实施“雨露计划”,加大就业培训和援助力度,积极创造就业岗位,重点做好就业困难人群、零就业家庭劳动力就业的帮扶工作。在社会保障上,继续完善基本养老、失业、救助等社会保险制度,扩大保险覆盖面,增强社会统筹调剂的能力。在社会安全稳定上,着力加强安全监管,加大安全生产专项排查整治力度,切实提高全县各领域的本质安全水平;牢固树立维护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和化解机制,协调利益关系,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规范行政行为,妥善处理各类信访案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开展突出治安地区排查整治活动,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六)转变政府职能,全力服务转型发展。推进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必须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方位提升发展软实力。一是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继续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力度,凡是可以取消的收费一律取消,凡是可以精简的审批一律精简,凡是可以进入审批大厅的项目一律进入大厅集中审批、办理,真正做到“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个窗口收费”,确保行政审批权的规范运作。二是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树立主动为企业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事中服务为超前服务,变应付式服务为高效优质服务,努力营造一个安商、亲商、富商的良好氛围。三是要进一步优化法制环境。加强对大项目施工环境和周边治安环境等重点部位的专项整治,对阻碍项目施工、强买强卖、堵门堵路等破坏项目建设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行为,要加大教育和整治力度,积极营造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
第四篇: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现状和规划
任城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情况
汇 报 材 料
山东任城经济开发区 2013年5月24日
任城经济开发区是首批经国家发改委审核批准的省级经济开发区,2008年9月实行区街合一,园区总规划面积85平方公里,目前,“九通一平”面积已达20平方公里。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30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4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9亿元,规模工业企业36家。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发区按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指导思想,借助工程机械产业园、医药物流园、战略新兴产业工业园、东方文博城等专业园区和重大项目,突出了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现代服务、新材料新能源和文化创意五大主导产业的培植壮大,其中,已经形成机械装备和医药健康两大百亿产业。在总量取得突破的同时,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一、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集聚情况
工程机械制造产业方面。目前各类生产企业达百余家,产品涵盖工程机械整机及多种核心零部件近千个品种。2012年实现产值132亿元、利税15.8亿元。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特色产业镇”和“山 1 东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去年尽管受宏观经济影响,多数企业坚定信心积极应对,不断提升规模和档次,大力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整体经济效益稳中有升。沃尔华集团自主研发的中小型挖掘机功能强、环境适应性好,市场前景良好并出口中南亚;山推胜方公司产品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明显,80%实现出口;科尔森公司注重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国内外订单稳中有升。
医药健康产业方面。做强医药物流园区,以瑞中医药、国药济宁、华润医药等项目为主的医药物流园区,过近年发展,迅速聚集成型,成功引进世界500强一家、中国500强两家,目前已有16家医药物流企业入驻,拥有济宁市医药物流90%以上和苏鲁豫皖周边地区20%以上的市场份额,总体规模位居全省前三,园区企业建设标准和规范化程度全省最高。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86亿元、利税6.4亿元,今年可突破百亿。预计2015年,园区销售收入将突破200亿元,跻身全国一流医药物流基地行列;努力推进医药健康产业化,总投资10亿元的方健中药产业园、5.6亿元的天博食品等项目年内可投产达产,同时投资5亿元的心心酒业、3.3亿元的美泰医疗、1.6亿元的明嘉生物医药中间体等项目正在建设或积极推进,产业发展实力和和后劲进一步增强。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方面。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借助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通过科学规划编制、2 强化政策扶持,建立政策保障,努力扶持新兴产业由小变大,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化。目前,帝豪高分子材料、杰威迅LED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已经正式生产,总投资13亿元的永华电力100MW厂房屋顶光伏电站、6亿元的兴唐住宅产业化新型建筑材料、1.5亿元的纳米新材料等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年内即可开工建设。
文化创意产业方面。总投资85亿元的东方文博城项目、1.5亿元的吉康农业观光园项目正在按照投资计划实施。其中文博城项目是省、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济宁东部文化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以传统儒家文化标识为特征,突出区域文化优势,植入生态元素,将打造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综合配套实验区,带动济宁及周边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拉动地方经济增长。
二、下步发展思路和规划
下步,开发区将以结构调整、创新驱动、两化融合、节能降耗、运行保障为着力点,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传统产业升级为支撑,以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努力培植壮大优势主导产业,重点突破战略新兴产业,实现机械装备、医药健康、现代服务、新材料新能源、文化创意五大产业同台唱戏竞相发展的格局。预计2016年末工程机械、医药健康、新材料新能源、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分别达400亿、200亿、100亿、100亿,其他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以年均25%的增速发展,园区总量突破千亿。建成优势产业集聚区、新兴产业示范区和产业创新升级先导区。
一是以重大项目建设和现有企业提升为支撑,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以现有优势制造业为基础,重点突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采取积极措施帮助企业做好转型升级、市场拓展,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完善“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机械产业园、骏达钢制车轮、沃尔华破冰船及海浪发电设备、山矿工业园等一批重大装备制造项目建设进度;以医药物流园区建设为中心,高标准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完善医药物流园区基础设施,扶持瑞中医药、国药济宁、华润医药等、海王医药等项目做强做大,将医药物流园区培育成为我市高端服务业的亮点;积极谋划东部健康产业园,培植壮大食品医药健康产业。方健制药、天博食品等项目确保年内投产达产,同时要加快心心酒业等量搬迁项目推进力度;以战略新兴产业园为平台,科学谋划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该园区是高标准打造的现代化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和民营高科技企业孵化平台,杰威迅LED、同创矿用智能系统、明嘉医药中间体等项目正在建设,预计“十二五”末,园区可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利税9.8亿元,建成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生态绿色科技创新标杆园区;以东方文博城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文博城项目实施进度,一期项目争取年内投入运营,完成区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是培育重点骨干企业,为园区产业发展壮大提供引擎和动4 力。
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扶持千百亿工业企业集团加快发展的意见》和“1351”百千亿产业培植工程,全面落实扶持企业加快发展的政策。实施重点突破、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实施“强企扶持”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计划,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发展。进一步聚焦聚力、强势突破。引导企业大抓项目投入,大搞技改扩能,努力形成持续投入、集中投入、快速投入的强劲发展态势;鼓励企业大搞合资合作,舍得拿出优质资源,与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开展合资合作,充分利用他人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资源优势,缩短企业上档升级进程;进一步深化科级领导和机关干部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建立重点企业帮扶班子、制定对企扶持政策。着力培植壮大源根、沃尔华、博特、东宇、方健、天博、瑞中等骨干企业,倾注心血、给足政策,促其更快更强地爆发式膨胀。力争3-5年内,实现销售收入过50亿元企业达到2家,30亿元3家,10亿元5家。
三是搭建平台,为园区产业发展和产业创新升级提供保障机制。
以建设现代化高水平开发区为标准,积极推进基础设施、财政融资和科技创新三大平台建设。在基础设施平台建设方面,按照“先造环境后招商、先造环境后造城”的思路,在全面完成园区“八路三桥一景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提升基础设施的等级档次 5 和配套水平。加快寥沟河两岸商住开发,尽快初具新城雏形,实现产城一体发展。在财政融资方面,突破资金瓶颈制约,进一步加大金融招商力度,积极引进和发展风险投资基金、产业发展基金、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信托公司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努力形成与开发区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金融服务体系。在科技平台建设方面,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加快创业创新孵化园项目建设力度,争创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努力促成中科院计算所建设信息园区智慧园区的规划,为园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和智力保障。积极引导企业主动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完善促进开发区科技创新与人才引进的政策措施,为开发区产业创新提供优良的政策环境和保障机制。
三、建设东部大型工业聚集区的建议
一、制定配套制度,强化政策扶持和保障作用。
要加快制定出台支持东部大型工业聚集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是推行税费统一体制,避免因税费差别引起不良竞争。二是完善融资运行机制,加大对基础设施、产业园区等重大项目的财政和投融资支持力度。三是构建统一招商引资平台,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为重点,主动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区域竞争力。
二、坚持统筹规划,发挥规划引领和导向作用。以建设产业聚集区为目标,要高标准、高起点地制定东部大型工业聚集区规划。明确区域规划范围、功能定位、产业定位。借助高新区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平台和成熟管理经验等,对聚集区产业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有效解决不同区域板块的地块分割、资源分散等问题。实现产业集聚化、空间一体化。
第五篇:产业转型发展典型交流材料:产业转型发展典型交流材料
今年以来,XX围绕“2+2”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实施企业科技创新和数智赋能产业转型行动,加快推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四大工程,激发企业转型升级活力。
一是实施创新平台增量工程。聚焦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构建高能级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推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原学者工作站、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数量增长、质量提升、结构优化,重塑产业创新力、竞争力。二是实施创新生态营造工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X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共生耦合,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三是实施创新人才引进工程。实施“才聚朝歌·兴县计划”,通过设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实施科技项目“揭榜挂帅”等措施,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建立“候鸟式”聘任、“双休日”专家等引才引智机制,为企业创新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四是实施创新载体重构工程。深化开发区改革,6月底前完成“三化三制”和“管委会+公司”改革,集聚创新发展新动能。创新开发区投融资机制,探索X场化融资模式,提升公司运行效率。二、强化四项措施,挖掘企业转型升级潜力。
一是积极进行“全链条”筹建。建立以创新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等创业服务平台为主线的尼龙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成果全部转化、孵化成产业项目后,直接入驻XX镇,形成上下游贯通、左右岸衔接、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百亿级产业集群。二是邀请科研院所帮建。实施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工程,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鼓励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试基地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三是组织企业加强自建。促成企业与“万人计划”学者合作,企业选派骨干力量赴XX科学院、XX大学深造,助力打造本土企业创新平台,目前已建成XX研发中心。年内对20%以上工业企业启动新一轮技术改造,创建X级智能工厂(车间)。四是创新招商引智联建。实施“招商+引智”新模式,把产业引进目标前移到实验室,鼓励有创业意愿、有研发成果的研究员来XX创业,将成果落地XX,实现引智引资双赢。三、提升服务效能,激活企业转型升级动力。
一是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完善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创新产品政府优先采购等政策措施,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补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补等扶持力度,重点支持XX技术研发中心、XX重点实验室、XX研发中心创建国家级科技研发中心,力争实现国字号研发中心“零的突破”。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工程,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梯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压茬推进“小升高,高变强”,力争3年内建立X级以上企业创新平台50家,其中X级以上20家。二是服务助力企业创新。建立“1+5+N”综合服务体系,即每个项目均派驻一名科技服务管家,提供首席服务官、金融服务官、营商环境观察员、法律专员和警务专员“五位一体”服务包,确保建成的研究院、中试基地及相关项目迅速完成孵化、落地。推行“容缺办理”制度,容缺办理各项手续,努力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手续“一站式”办结。三是以法制保护企业创新。开展“以案说法”、法律进企业等活动,不断增强公众维护创新成果的意识,同时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保障科研人员权益,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