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分析与优化建议
浅谈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分析与优化建议 论文摘要:产业布局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论文首先概括了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现状,然后具体分析了产业布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区域产业布局的战略构想,最后提出了产业错位布局,培育大滨海地区,实施“点—轴—网络”开发战略,实现产业布局战略东移等对策建议。
京津冀地区是一个面积约18.5万平方公里,京津二市被河北省环抱怀中;拥有600多公里的海岸线、海陆兼备的特殊地理区域。因此,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优化的问题,是一个区域内产业协调、海陆产业协调布局的问题。
一、京津冀地区产业布政工论文发表/gcslwfabiao/局现状近年来京津冀地区致力于一体化发展,区域产业布局呈现优化发展态势,表现在(一)四大临港经济区初具规模,临港产业加速集聚目前,津冀沿海四大临港经济区已初具规模,临港产业加速集聚。天津滨海新区被国家“十一五”规划纳入了全国总体发展战略,2006年被国家批准为区港联动试点,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大型石化基地、冶金基地,成为继深圳特区、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经济增长极。曹妃甸临港工业区先后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河北省 “一号工程”,“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目前工业区各项工程建设突飞猛进,依托大港口、大钢铁、大电力、大油田,产业集聚加速形成。2007年7月,沧州渤海新区正式成立,以港城、黄骅——中捷、南排河——南大港、海兴等四个城市组团为基础,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能源电力和港口物流四大产业为主导,正在全力构建沧州渤海新区临港产业群。2008年4月,黄金海岸保护建设管理区成立,黄金海岸新区将以黄金海岸西部滨海新城为核心,南戴河旅游区、七里海旅游度假区为依托,以科技研发、总部经济、文化创意和旅游休闲等产业为支撑,努力构建由滨海至内陆的滨海休闲带、近海生活带和内陆产业带。
(二)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成为优势产业的主要载体近年来,京津冀地区形成了一批具有相当实力的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如北京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软件产业生产基地、信息产业、汽车产业基地等;天津的中海油能源生产基地、航天产业基地、临港化工产业基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河北省软件产业基地、动慢产业生产基地、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唐山国家钢铁材料产业基地、精品钢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陶瓷产业基地、安国现代中药产业基地、保定新能源产业基地等,这些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的形成,成为地区优势产业的载体,使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三)日趋完善的交通体系成为产业带形成的加速器北京申奥成功后,基础设施建设热潮席卷了京津冀地区。京津高速公路、津蓟高速延长线等相继通车,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加上正运行的京石高速、京津塘高速、京沪高速、首都机场、天津机场航空枢纽,这些交通大动脉将京津冀城市距离拉近,时空距离缩短。“都市交通圈”带动了“都市经济圈”,极大促进了这一地区产业的融合。近年来,河北省借机着力打造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京津冀地区旅游产业进一步融合。河北一些城市发挥毗邻京津的优势,主动承接京津的技术辐射和产业转移。在2008年河北省“5?18经贸投洽会”上,29个“京字号”大项目落户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钢研院新材料产业园和航天科工集团工业园项目先后落户河北涿州市。日趋完善的交通体系,成为了环京津产业带形成的加速器。
二、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存在的问题(一)产业布局与地区功能定位不相匹配北京市“十一五”规划中自身地位为“国家首都”、“国际性大都市”、“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然而受历史上发展经济中心的影响,市区却法律论文发表/fllwfabiao/集中了大量的工业企业;天津市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然而经济中心
地位与北京相比并不具有优势,作为国际性港口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缓;河北省2006年提出了建设沿海社会经济发展强省的战略目标,但海洋经济发展落后。
第二篇:京津冀地区广播频率
京津冀地区能收到的FM广播电台清单2012-02-18
FM87.6 北京文艺台 中央电视塔
FM87.8 天津滨海广播 蓟县 AM 747 FM88.1 河北音乐台 雾灵山05发射台 FM88.3 河北农村广播 怀来横岭发射台 FM88.5 雾灵山发射非法电台
FM88.7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HIT FM 中央电视塔
FM89.0 蓟县转播天津新闻广播 蓟县
FM89.2平谷人民广播电台平谷 FM89.3 廊坊永清电台 廊坊永清
FM89.5 唐山转播河北音乐广播 广电大楼顶发射
FM89.7 保定转播经济之声 保定满城抱阳山发射台
FM90.0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 中央电视塔
FM90.5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 中央电视塔
FM90.8 中国之声 雾灵山05发射台
FM90.9 保定新闻广播 保定白石山涞源发射台 FM91.0 河北新闻广播 张家口横岭发射台
FM91.1 天津生活台 天津电视塔 AM 1386 FM91.3 保定唐县电台 唐县发射台
FM91.5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EASY FM 中央电视塔
FM91.7 唐山新闻广播 唐山腰带山发射塔 AM684 FM91.8 河北农村广播 保定834发射 AM 1467 FM91.9 河北经济广播 雾灵山05发射台
FM92.1 天津相声台 天津电视塔 AM 567 FM92.3 河北省高碑店广播电台 高碑店发射
FM92.5 天津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 天津电视塔
FM92.7 河北音乐广播 涿州东仙坡发射台
FM92.8 延庆人民广播电台 延庆发射
FM92.9 顺义人民广播电台 顺义发射
FM93.2 唐山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 唐山发射
FM93.5 廊坊转播河北音乐台 廊坊发射塔
FM93.7 保定新闻广播 保定发射 AM1467 FM93.8 承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道 雾灵山05发射台
FM94.0 唐山音乐广播 唐山发射
FM94.1 密云人民广播电台 密云发射
FM94.3 武清人民广播电台 武清发射
FM94.3 保定转播中国之声 白石山发射台 FM94.5 张家口人民广播电台综合文艺广播 横岭发射台发射
FM94.7 涞水电台 涞水发射台
FM94.8 河北文艺台 雾灵山05发射台
FM95.1 廊坊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广播 廊坊发射 AM846 FM95.3 保定转播河北文艺广播 保定834台
FM95.5 唐山经济生活广播 唐山发射 AM801 FM95.6 大厂人民广播电台 大厂发射 FM95.9 涿州电台 涿州东仙坡发射台
FM96.0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区县联合广播(宝坻电台)
FM96.1 中央台中国之声 横岭发射台转播
FM96.2 文安人民广播电台
FM96.4 保定高阳电台
FM96.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 中央电视塔 FM96.8 唐山交通广播 AM1143
FM96.9 房山电台
FM97.2 天津新闻台 天津电视塔 AM 909 FM97.4 北京音乐台 中央电视塔 AM774KHz FM97.7 霸州电台 霸州胜芳转播台
FM98.0 天津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 天津电视塔 FM98.3 保定转播中国之声 保定834发射台
FM98.4 丰润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道
FM98.6 大兴人民广播电台
FM98.8 唐山滦南电台/延庆电台
FM99.0 天津音乐台 天津电视塔 AM 1008 FM99.3 河北交通广播 雾灵山05发射台
FM99.4 易县转播中国之声
FM99.7 保定经济广播 保定抱阳山发射台
FM99.8 宁河人民广播电台
FM100.1 塘沽电台滨海之声
FM100.3 廊坊人民广播电台长书频道 廊坊发射塔 AM585 FM100.5 保定涞源电台 白石山发射
FM100.6 北京新闻台 北京市多点发射 AM828KHz FM100.7 蓟县电台 望都电台
FM101.0 张家口新闻综合广播/定兴人民广播电台 横岭发射台
FM101.1 唐山玉田人民广播电台
FM101.2 霸州人民广播电台 霸州市发射
FM101.3 唐山迁西人民广播电台/怀柔人民广播电台
FM101.4 天津经济台 天津电视塔 AM 1071 FM101.8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市之声 中央电视塔
FM102.0 唐山转播河北生活广播 唐山广电大楼顶发射
FM102.1 兴隆电台,其余时间转播河北生活广播 承德雾灵山05发射台
FM102.2 保定安新电台
FM102.4 有线调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
FM102.5 北京体育台 北京马甸发射塔3KW AM927KHz FM102.7 雾灵山发射的非法电台
FM102.9 天津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 天津电视塔
FM103.1 昌平人民广播电台/满城电台燕赵之声 抱阳山发射塔
FM103.2 大厂县发射的非法电台
FM103.4 蓟县长书频道(三河市电台频率)
FM103.6 张家口大地之声 横岭发射台
FM103.9 北京交通台 中央发射塔
FM104.0 唐山迁安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广播
FM104.1 容城县人民广播电台
FM104.4 房山转播中央台经济之声 百草畔发射台 FM104.6 天津文艺广播 天津电视塔
FM104.8 保定交通广播 保定抱阳山发射台 AM747 FM105.0 廊坊人民广播电台戏曲广播 廊坊发射塔 AM1521 FM105.2 河北新闻台 雾灵山05发射台
FM105.6 香河人民广播电台
FM105.8 承德旅游生活台 雾灵山05发射台
FM106.1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 中央电视塔
FM106.4 保定转播河北音乐广播
FM106.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 中央电视塔
FM106.8 天津交通台 天津电视塔
FM107.0 北京房山人民广播电台
FM107.3 北京城市管理广播 AM1026KHz FM107.4 唐山转播中央台经济之声
FM107.5 保定转播河北新闻广播 保定834台
FM107.6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有线轻音乐广播
FM107.7 通州人民广播电台
FM107.9 固安人民广播电台
第三篇:推动产业集聚 优化产业布局
推动产业集聚 优化产业布局
《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竞争能力和协调发展的目标,到2010年,要“集聚优势资源,形成一批在全球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产业基地和产业园”、“依托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基本形成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化发展的产业格局”,这是信息产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央精神的重要体现。为实现这一目标,未来几年,信息产业部将重点加强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建设,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式发展;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实现区域产业差异化发展。
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建设已成为“电子强国”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
加快推动产业由大到强转变,是新时期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十五”期间,信息产业部将推进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建设作为加快产业战略转型的切入点和重要举措,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共认定了九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38 个产业园。到“十五”末,九个基地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占全行业产业规模的近八成,工业增加值和利税总额占全行业的比重均超过四分之三。基地内汇聚了绝大部分的国家和部省级研发中心以及众多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拥有一批具有较高品牌知名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在核心基础产业发展和部分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上处于“先行者”的地位。经认定的38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涉及通信、计算机、家电、集成电路、电子元件、电子器件、电子材料等领域,是各专业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产业聚集区,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三年的建设,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产业链日趋完善,优势企业、先进技术、高端人才和资金不断涌入,集聚、辐射和带动效应日益显现。产业基地和园区已成为我国信息产业“走出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十一五”期间,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将继续成为强国建设的主要载体。
“十一五”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进入“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基地和园区建设,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完善产业链,优化发展环境,对于加快优势骨干企业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做大做强具有重要意义,《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也将其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加以推进。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加强对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建设的指导和管理。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并落实《支持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发展政策》,重点加强对基地和园区在发展规划、自主创新、国际合作、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行业指导,加大对基地和园区发展所需资金、人才等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在共性技术与信息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发以及自主创新、重大产业化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信息产业部将对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实行动态调整的管理,适时调整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的认定条件,进一步规范对基地和园区的申报、认定、考核及相关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产业基地和产业园的管理水平,增强基地和园区的竞争能力,推动基地和园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此外,在推动基地和园区建设中,将更加注重引导当地和外部优势资源集聚,在产业投资导向上要重点围绕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加强产业链薄弱环节的建设,进一步整合上下游资源,提升产业技术层次,实现集约发展。
三、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东中西部各具特色、优势互补产业格局的形成。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加快东部地区发展”的总体区域发展战略,并将在“十一五”期间率先在长三角地区和京津冀都市圈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机制。信息产业也将按照国家总体部署,在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力争在差异化、互补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产业发展的协调互动机制,在更大范围内延伸和壮大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
东部电子信息产业发达地区要继续发挥产业发展“排头兵”的作用,以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建设为抓手,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引导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鼓励建设高水平的产品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实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信息产业带。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抓住产业新一轮转移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在劳动力、资源、政策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依托中心城市和重点区域发展特色产业,形成若干特色鲜明、辐射和带动性强的产业聚集区。
我国大都市圈产业布局规划与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一些大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城市规划与建设、产业布局等方面涌现出很多新的思维和观念,颇具活力。
一、调整空间布局支持城市地位全面提升
以上海为例,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其已形成了明确的产业目标和与之相配合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1999年版的总体规划中,上海的城市性质确定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逐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之一和国际航运中心城市之一”,围绕这一定位,还提出“城郊并进,增强综合竞争力”,“中心城区主要是完善功能,体现繁荣、繁华;郊区主要是加快发展,体现综合经济实力”,“注重郊区现代制造业中心建设,强化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相互推动、多中心发展的新格局”,“郊区建设起点高、模式新、规模大的综合性开发区,成为吸引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等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国际金融中心定位,全方位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上海把建设金融中心的最终目标定位于亚太区域全能型国际金融中心,近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模式定位在“国内金融中心+离岸金融中心的前期”,因此,总体规划将金融、保险、商业、贸易服务等职能主要布局在中央商务区和四个城市副中心,并重点突出浦东中央商务区的规划建设。
2.强调工业发展的作用,从市域整体上安排支柱产业布局。通过空间与用地布局引导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聚集,总体规划为石化、钢铁、汽车、造船、高等教育、出口加工、高科技等支柱、骨干产业的发展安排了明确发展空间,如积极引导工业性项目,特别是高新技术项目、重大项目进入“1+3+9”地区,即浦东新区、闵行、漕河泾开发区和上海化学工业区,以及9个市级工业区;同时上海十分重视城郊工业一体化,引导乡镇工业逐步向市级、区县级工业区集中发展,为郊区经济发展明确了一批重点小城镇,因此,上海区县工业增长强劲,2002年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4%。
3.积极推动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空港中心建设。规划建设国际集装箱枢纽,开辟大小洋山集装箱深水港区;形成以浦东国际空港为主、虹桥空港为辅的组合型空运枢纽格局;建设空港新城和海港新城,支持两大国际枢纽所需的相关服务与配套设施。
4.重视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区位。对国家沿海铁路和沿海高速公路的选线,上海采用了浦东方案,突出了浦东在区域开发中的“龙头地位”,改善了浦东与江浙两省的联系条件;四条轨道交通市域快线与规划的各个重点产业区、新城与城市中心区域直接相连,有力地支持了产业的空间展开。
二、新城区的规划与发展趋势
我国正处在一个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时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而其中大城市的地域空间结构变化最为明显。由于用地广阔、限制因素少、区位优越,大城市边缘的新兴城市化区域得以在短时间内崛起,发展成为大城市对外开放、产业结构调整的先行区域,成为大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目标。这种现象在沿海地区十分突出,如广州以大量的规划研究和空间结构、用地布局调整来适应其在基础产业、制造业、空港、航运、商贸业和高等教育、会展业等诸多产业领域的重大结构性调整,利用番禺、花都撤市改区的机遇,大胆而坚定地大踏步南拓,拉开空间框架,在南部的番禺沙湾水道以北构建南翼大组团,开辟综合性广州新城区,吸纳未来大量基于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新兴产业,建设广州新大学园区和广州新城,形成生活居住、休闲度假、商贸、旅游和新兴产业的综合性中心功能区和外贸加工区;其中南沙新城主要以工业、物流业、科学技术三项职能为基础带动整个地区发展;在东部珠江口滨海地带,高标准规划生态型滨海新城区。其他还有上海的浦东新区,青岛的东部新区、苏州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也都比较成功和令人瞩目,特别是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对北京更具借鉴意义。
经济快速发展及大城市地区交通、区位、政策等因素的变化,带来大城市边缘区域空间结构的改变,打破了原有大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系统的平衡,产生新的城市发展形态,即由大城市原有的同心圆圈层扩展形态走向分散组团和轴向发展形态,最终形成带状城市,实现跨越式空间发展。(作者: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未来经济和产业布局的战略构想
2003-10-20 00:00:00
[摘要]过去发展经济、引导经济布局,不太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较多地讲经济效率,较少地讲生态效率。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的理念,也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多一点和为贵,少一点斗争哲学;多一点顺其自然,少一点人定胜天。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再与自然“斗”下去,太危险了。科学发展观是在尽可能不改变或尽可能减少改变自然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发展,从迫使自然与人口分布、与经济分布相适应,转为主动地使人的分布、经济的分布与自然相适应。
(50人论坛·北京)目前已启动“十一五”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产业布局或经济布局是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这一问题非常重要,当今世界的发展,一靠科技实力,二靠区域整体竞争力。经济布局不合理,不仅影响国家的整体竞争力,而且影响人的居住和发展,损害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在未来15年更好地引导我国的经济布局,使之更合理,目前还没有成熟意见,更没有形成共识。但基本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以及“五个统筹”、“五个坚持”。
一、引导经济和产业布局要遵循空间均衡的原则
正确引导经济和产业的布局,首先要把握区域协调的科学内涵。区域协调不是要全国31个省区市的GDP都同样大,更不是全国332个地级市州、2860个县、5万个乡镇之间的GDP都同样多;引导经济布局,不是要使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要布满工厂、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按GDP总量衡量,美国、日本经济总量最多的地区与最少的地区之问的差距不比我国小,但没有人认为美国、日本存在区域不协调的问题。缩小地区差距,主要不是缩小GDP的差距,重要的是缩小人均GDP和居民收入的差距,最终是缩小各地区间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的差距。摆脱贫困,核心是人要脱贫脱困,不是单纯的“地区脱贫”;共同富裕,实质是生活在各个地区的人民要富裕。一个地区的GDP再多、增长速度再快,但如果失业很多,许多人生活在低保水平之下,这种GDP和增长没有意义,是典型的“有增长无发展”。
实现区域协调,要遵循空间均衡的原则,也就是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促进人口、就业、经济在一定空间协调分布,并与该空间的资源环境状况相适应。
第一,经济与人口在一定空间要协调。经济的布局或空问分布与人口的分布密切相关。农业社会,人随着耕地走,耕地是就业岗位,耕地是分散的,人的居住也是分散的。现代社会,人的就业岗位主要不在农业,是工业和服务业,工业和服务业是相对集中的,人口也是相对集中居住的。所以,引导经济向何处布局,实质是引导人口向何处集中。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关注经济布局,更要关注人的居住区问题,使人口分布在适宜人居住的空间,不能把人口引导到高山峻岭、戈壁荒滩上。有矿产资源的地区,往往是不太适宜人居住的地区,也是其他产业发展条件较差的地区。在这类地区,可以开采矿产资源,但不易把人口引导过去,形成人口密集的城市。否则,一旦资源枯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很多困难。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已经出现了类似问题。我国许多城市布局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今后将有几个亿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如果不正确地引导经济布局,继续引导到灾害频发地区布局经济,人口也会集中,今后的灾害损失更大。我国GDP增加很快,但每年因各种自然灾害的损失也很多。这是人民感受的生活水平提高没有GDP增加快的原因之一。
第二,经济、人口与资源在一定空间要协调。其中最主要的是要与水资源相适应。淮河以北,水资源为全国的19.5%,人口占46.5%,GDP占45.2%,耕地占64.8%。经济与人口是协调的,但水与人、水与经济的分布严重失衡。水资源可以跨区域调动,但资源移动不能过度。400个城市缺水,163个严重缺水。如果都调水,全国将密布调水网。既使经济上是可行的,但生态效率差。地下水超采,也会引起各种地质灾害。
第三,经济、人口与环境在一定空间要协调。大城市病的实质是经济和人口的集中程度超出了环境容量。经济集中,人口必然集中,公路、铁路、飞机,以及废气、污水、垃圾也会集中。当自然界难以自行调节时,要么是忍受恶劣的环境、污浊的空气,要么是花大价钱治理。因此,经济和人口的集中在一定空间也要适度,密度合适。目前近1个亿的流动人口,主要流向了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因为就业岗位在这里、经济和产业布局在这里。经济发展没有尽头,但空间资源是稀缺的。按现在的占地势头,一些地区几年、十几年后将无地可用,所有的空间都将变成高楼、公路、厂房。这不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不是科学的发展观。因为没有了绿色空间,人民的生活质量不会高。企业、外资遵循市场原则,哪便宜就在哪生产,不会考虑空间均衡问题,但政府若不考虑,这种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二、引导经济和产业布局要遵循生态效率的原则
过去发展经济、引导经济布局,不太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较多地讲经济效率,较少地讲生态效率。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的理念,也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多一点和为贵,少一点斗争哲学;多一点顺其自然,少一点人定胜天。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再与自然“斗”下去,太危险了。科学发展观是在尽可能不改变或尽可能减少改变自然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发展,从迫使自然与人口分布、与经济分布相适应,转为主动地使人的分布、经济的分布与自然相适应。
坚持生态效率的原则,才能在不损害可持续发展能力基础上引导经济布局。在物质产品短缺时代消除,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基本消除,以及加入WTO、国内经济越来越融入全球经济的情况下,完全用一个行业的国内总供给是否大于总需求来判断重复建设,从而确定鼓励或限制的产业政策等是欠科学的。一个行业单纯看近期需求,单纯看国内需求,难以判断是否属于重复建设。因为一是短期没有需求,长期可能有需求;二是国内没需求,可以出口,变成该产业的“世界工厂”。但是,问题在于国内的资源环境是否能承受。目前许多地区的增长、许多产业的增长,是用政府补贴了的、低廉的,仅仅核算了资源开采成本,没有核算资源和环境成本换取和支撑的。如果一些地区的水价中,包括了开采地下水、超采地下水、跨区域调水的生态环境成本,其产品的竞争力会大打折扣。汽车是很有前途的产业,从未来看、从全国看,要大发展,但放在哪里生产。在开发密度很高的地区布局汽车厂,可能现在是有竞争力的。但工厂过来,就业、人口也会流动过来,水资源紧缺的矛盾、生态环境的矛盾也.会加大。这些负面的社会效应、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损害,企业不负担,本届地方政府也不负担。这些成本是以后的政府、全体人民、我们的子孙承担了。所以,引导经济布局,不仅要遵循经济效率的原则,也要遵循生态效率的原则。
三、引导经济布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区域调控原则
引导经济布局要因地制宜,通过区域规划,实行差别化的有针对性的区域调控政策。国家的总体规划要强化空间指导与约束功能,把区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放在突出位置。在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条件,明确各类区域的主体功能和发展原则。
对重点开发区域,具备经济发展和人的居住和全面发展条件的地区,要引导经济向这里布局,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尽快改善发展环境,形成新的增长极,吸引人口定居。对开发密度已经较高的、需要进行整合的区域,要加强空间开发的指导与约束,限制大规模、无节制的盲目开发,保留必要的绿色.空间,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防止一些地区出现过密问题。对生态脆弱、天然林和水资源保护地区,以及其他各类自然保护区,要适当限制开发活动,有些地区,不仅要退耕还林,也要“退人还林”;洪水频发地区,不仅要加强工程措施,也要“人退水进”。对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要控制高耗水产业的继续发展,控制城市规模盲目扩张,避免地下水超采导致的地质环境恶化。对贫困地区,要从“地区脱贫”的出发点,转向“人口脱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开发式扶贫与异地扶贫结合起来。对大规模开采资源的地区,要充分考虑人口居住和其他产业发展的条件,不可轻易形成新的资源型城市。
实行因地制宜的区域调控,要树立促进人口流动的方针。人是最活跃的生产要素,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在市场经济下,要素是流动的。要破除按行政区发展经济,按行政区层层分解经济指标,考核政绩的思路和做法。要明确基层政府的主要职责,市县政府的主要职责应该是做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而不应该是仅仅去壮大本辖区的GDP。要按照公共财政服从和服务于公共政策的原则、公共服务职责与其财力相适应的原则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对不适宜大规模开发的区域,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人口转移能力,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使当地人民逐步享有与其他地区基本相同的公共服务。
实行因地制宜的区域调控,要把编制和实施跨行政区的区域规划放在重要位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几个大的经济区的区域规划,这是“十一五”规划的新任务。区域规划不是纯粹的指导性和预测性规划。要划定主要功能区的“红线”,把经济中心、城镇体系、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以及限制开发地区等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
总之,宏观调控要加强对区域发展的指导和引导。宏观调控不仅要关注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更要关注区域发展和区域协调;对产业发展的调控,也要逐步从对产业总量的调控,转到对其空间布局的调控。
产业发展和布局规划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2007-12-25 [字体:大 中 小]
第三十七条 产业发展的总体原则
1.坚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要求。
2.坚持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要求。
3.坚持可持续发展要求。
4.强调保障就业和提高城市群内农民收入。
5.坚持集中发展和园区化控制原则。
第三十八条 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近期,要营造出在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农产品加工品牌,建立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三市经济年增长速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两到三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超过26%以上,产业一体化初见成效,三市产业分工基本合理,优势产业的市场份额逐步增大。
规划期末,要成为集约型农业发展区域;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形成知识经济高地;电子信息技术与设备、交通与电机设备制造、食品与制药、文化等四大产业群和若干主导产业逐步显现;
交通、流通、信息、旅游及科教文化等第三产业兴旺发达,成为我国中西部重要的服务中心。
远景,要把主导产业发展的选择、空间布局的调整和长株潭城市群的长远发展趋势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十九条 第一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在规划范围内保留适宜的农业区域,促进农业生产和保持区内的生态平衡。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速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逐步建立融经济、生态、文化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
具体要求是大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重点建设各类农业园区,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进一步调整种植结构,发展多样化生产,特别是发展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根据自然条件大力发展各种规模的养殖业;大力发展林业,扩大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四十条 第一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根据市场需求和地域特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在城市群核心地区发展都市型农业,建立现代化农业示范工程和现代农业经济示范区,在丘陵山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林果业,建立若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第四十一条 第二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传统工业得到全面有效的改造,规划期末工业装备要全面达到和赶上本世纪初叶世界先进水平,相当部分要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电子信息技术与设备、交通与电机设备制造、食品与制药、文化等四大产业群和若干主导产业全面形成,拥有大批具有较强国际、国内竞争力的特色产品。
第四十二条 第二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
1.电子信息产业
主要是基础元器件、计算机终端、嵌入式数字产品、计算机软件、教育电子产品、移动通信产品、金融电子产品及新型传感器等产品。
2.钢铁和有色金属产业
主要是锌、铅、锑、稀土、钨、钼和硬质合金及其深加工产品及黑色冶金中高档次板带材、无缝管、硬线、高速线材和棒材、锰系列深加工和特种合金产品。
3.工程机械加工业
主要是数控磨床、铣床和线切割机床为主体的高档数控机床产业,以及工程起重机械、混凝土输送设备、道路工程机械、桩工机械等现代工程机械产业和空调产业等。在汽车工业方面,要加强与国际跨国公司的合作,成为其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4.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和机电产业
一是加快发展以电力机车、城市轻轨车、公路运输客车、越野车、摩托车及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开发高速重型集装箱牵引车。二是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三是大型潜水泵、大型挖泥船泵、城市垃圾焚烧、城市路面清扫等环保设备。四是机电一体化通用装备等。
第四十三条 第三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重点领域
依托城市群的交通、区位优势,战略地位以及文化特色,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为原则,通过对城市群内各类大型跨区域服务设施的整合发展,构建功能完善、竞争有序、全面协调发展的城市群现代服务业体系和旅游产业体系。
1.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及布局
三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是稳固发展传统商贸流通业,大力发展新兴的文化产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物流业和教育产业。在坚持工业作为三市经济发展支撑点的基础上,同时也要注意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尤其是生产服务业的比重。
率先发展的长沙文化产业要进一步整合株洲、湘潭的文化资源,打破行政分割和地区分割,做大做强,为三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新的亮点。
加快发展物流业,大力建设物流业所需的基础设施,发展与铁路、航空、内陆口岸相关联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强化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包括物流硬件与物流软件的建设,迅速提高物流代理经营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和信息化水平,推进各类物流装备的现代化。明确三市政府在促进物流发展中的分工,制定物流业具体的发展规划,从政策法规方面为现代物流业的加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推进物流发展的市场化进程,为各类企业参与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逐步改造城市与企业物流系统,建设城市物流中心,建设企业或社会化配送中心。
表7 长株潭三市新兴服务业发展布局重点
信息服务业
金融保险
文化产业
物流产业
教育产业
主要城市
长沙 长沙
长沙
株洲
长沙
次要城市
株洲
株洲
湘潭
长沙
湘潭
辅助城市
湘潭
湘潭
株洲
湘潭
株洲
2.旅游业一体化发展目标
长株潭区域旅游产业一体化,要坚持大旅游、大网络、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的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施精品战略,面向国际国内市场,合理组合,努力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旅游产品。重视培养旅游人才,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行、游、住、食、购、娱旅游六要素协调发展,使旅游业成为服务业的支柱和新兴经济增长点。
3.文化与旅游的一体化发展目标
加快发展文化娱乐、体育建设、报刊出版、影视、会展等文化产业同时,长株潭地区旅游业需要融合湖湘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人文特色来进行自身产业建设。在旅游资源开发时,积极导入文化因素,注重在餐饮、住宿、游览、商品、表演等方面促进旅游与文化的一体化。
第四十四条 区域旅游开发空间结构
规划强化一个旅游龙头、建设两个旅游集散地,打响三张旅游王牌,发展12大特色区域和开发多条精品线路,形成“一个旅游龙头,两个旅游集散地,三张旅游王牌,一江连接三市”的总体格局。
一个龙头即为以历史文化名城长沙作为长株潭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突出其历史文化内涵和其“山、水、洲、城”的奇特灵气以及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利用省会城市的重要窗口作用,广为宣传长株潭区域旅游产品,成为带动长株潭区域旅游发展的龙头。
两个旅游集散地即要把湘潭和株洲建设成为长株潭区域两大重要的旅游客源集散地。
三张王牌是指:“山水名城、人文长沙”、“炎帝文明、圣地株洲”和“伟人故里、红色湘潭”。
第四十五条 区域旅游精品线路组织
1.长沙楚湘文化游
金鹰文化城—马王堆—简牍博物馆—天心阁—清水塘旅游文化步行街—第一师范—贾谊故居—岳麓书院—岳麓山—雷锋纪念馆—铜官窑。
2.湘江风光游
长沙市湘江风光带—橘子洲—昭山(水路)—杨梅州—湘潭—株洲(空灵岸)。
3.烟花之游
长沙—浏阳—醴陵。
4.伟人故里游
湘潭—白石—乌石—隐山—韶山—花明楼—长沙。
5.名人故里游
长沙—曾国藩墓—韶山—花明楼—灰汤。
6.红色农耕游
长沙—株洲—醴陵—攸县—茶陵—炎陵。
7.寻根祭祖游
长沙—炎帝陵—舜帝陵。
8.现代工业游
株洲电力机车厂—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株洲合金厂和醴陵陶瓷工业游。
第四十六条 产业空间组织的总体目标
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创造有利于城市群各类产业发展的物质环境、政策环境和空间环境平台。实现生产要素跨城市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提高产业空间的集约化程度和综合效益,统筹规划培养多层次的专业性园区,使其成为城市群发展产业、引进外资、研发创新的主要空间。要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建设具有区域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发展带,实现产业空间与城镇空间相互契合的联动效应。
第四十七条 产业空间组织的总体原则
1.产业园区的区域布局方针要在核心区区域“一主两副环绿心”的空间布局基础上,服从城市群功能组团的“三核极化”原则,由综合型园区向专业型园区转变,由均衡型的产业发展向高关联度的产业发展转变,由独立式发展向整体型发展方向转变,在政策扶持导向上由普惠型的政策覆盖向对个案式政策转变,在创新体系上强调整体优化、资源共享。
2.产业园区的建设应与城市群主导的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外资投资的重点领域、各类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基础、地方资源禀赋特点等紧密联系,既要发展地方优势产业,又要加强区域的集群联系,争取成为具有国内外影响的产业园区群体。
3.产业园区的发展应适应当前产业发展的柔性专业化特点,加快建设专业化园区。
4.国家级产业园区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培育知名度高的专业高新技术园区。
5.省市级产业园区要发展为城市群优势产业配套的产业,延伸产业链。
第四十八条 产业空间组织的分工布局要求
三市产业布局分工方向主要是:长沙作为长株潭最具潜力的产业增长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为重点,特别是要发展壮大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金融、科技、教育、文化、信息、旅游业,着重构筑现代科教中心、商贸中心、文化中心及信息中心。
株洲作为有基础优势的工业中心,要依托自身的交通中心地位,增创工业新优势,重点改造提升交通设备制造、有色冶金业、化工业、食品加工业、陶瓷业、建材业,并且培育发展新材料、医药保健制品、电子信息业、先进制造技术和环保节能降耗等高新技术产业。
湘潭要加速黑色冶金、精细化工、机电、机械制造、建材、纺织及原料等传统工业的优化升级,努力培育光机电一体化、新兴材料、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教育、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力争建成新型的制造工业中心和新兴的科教基地。
第四十九条 产业空间组织的园区规划和产业带规划
1.园区规划原则
园区规划布局以集中布局和中心城市依托为导向,主要集中在城市群核心地区,除了国家审批和个别省级工业园区外,核心地区以外的二、三产业园区原则上撤消,引导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产业功能的集聚。
2.园区规划
(1)一产园区规划
湘江西岸规划有长沙黄金农业产业园、长沙岳麓区农业产业园、长沙滨江西岸农业产业园、湘潭西岸农业产业园。
湘江东岸规划有长沙县农业产业园、长沙开福区农业产业园、隆平高科技园、黄兴镇农业产业园、长沙城南农业产业园、长沙天心区农业产业园、长沙滨江东岸农业产业园。
(2)二产园区规划
湘江西岸规划有长沙市高塘岭外迁工业基地、长沙国家级高科技产业园(一区四园)、湘潭鹤岭重工业改造基地、湘潭先锋农副产品生态工业园区、九华镇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易俗河经济开发区天易生态工业园区、株洲栗雨高科技工业园、株洲天台高科技工业园;
湘江东岸规划有长沙捞霞大运量机械加工基地、长沙星沙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沙天心区传统工业升级改造基地、长沙雨花区传统工业升级改造基地、湖南省环保工业园、湘潭竹埠港新材料工业基地、湘潭下摄司产业升级改造基地、湘潭双马机电工业园区、株洲清水塘综合工业区、株洲田心高科技工业园、株洲董家塅高科技工业园、株洲宋家桥综合工业区、株洲黄家岭中小企业工业区、株洲金山环保工业区、株洲月塘综合工业区、株洲建宁中小企业工业区、株洲董家塅综合工业区。
(3)三产园区规划
湘江西岸规划有长沙星城旅游休闲产业基地、长沙河西文化产业园、长沙含埔教育科技产业基地、湘潭大学城高科技园。
湘江东岸规划有长沙芙蓉区文化产业园区、长沙雨花区文化产业园区、长沙天心区文化产业园区、株洲喻家坪物流园、株洲大丰物流园、株洲杉木塘市场园区。
3.产业带的空间规划
根据城市群产业发展目标与城镇空间组织构建的要求,在各产业园区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建设湘江生态经济带、湘江西岸高新技术产业带、湘江东部制造业产业带、西部丘陵山区零次产业带。
具体就是以现有产业空间分布为基础,沿湘江西岸形成以长沙高新区、岳麓山大学城、湘潭大学科技园、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区、株洲高新区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带。
搬迁三市城市中心区和三市沿江地区的生产型企业至三市总体规划布局的新工业区,远景规划在长株潭地区的东部沿南北向发展轴线采取串珠形式布局新的工业区,形成一条以制造业为主的东部产业带。
第四篇:关于京津冀地区雾霾的综合治理
关于京津冀地区雾霾的综合治理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统一表述。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随着京津冀地区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雾霾天气的频发。
对于改善和综合治理京津冀地区的雾霾现状我们需要做出的应对政策分为以下几点: 1.制定雾霾相关法律,做到有法可依
近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出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不得审批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环境保护法》,条文从47条增加到70条,增强了法律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以期“重典”治污。新修订的环保法对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做出了更多有针对性的规定,如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国家促进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等。只有健全相关法律,才能从制度上遏制雾霾,为治理雾霾奠定法律基础。建议针对雾霾天气,制定相关具体的法律,扩大大气污染立法的覆盖面,从制度上建立雾霾天气的防治体系。2.加强污染企业监管,对重度企业与资源进行重新配臵
减少污染源,削减大气污染物是解决雾霾的根本之道。现今一些企业为了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往往省去污染物处理这一措施,将工业排放的废气,废水未经处理就将其排放,这是雾霾天气的重要诱因。而政府应该加强监管,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对于一些重度污染企业进行重新配臵,降低资源在中转或配臵过程中的污染。3.优化城市交通系统,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在京津冀地区汽车的尾气排放是雾霾天气的重要诱因。因此,优化城市交通系统,势在必行。利用有效的数据和实际的经济效益,将城市交通系统推广至更复杂更全面的特大城市与物流工程系统中去,正确引导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加大城市建设中数据决策的力度,节约资源,减少汽车对大气的污染,有效地缓解雾霾天气,构建生态文明的和谐城市。4.增强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
不论是大型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应该自觉地担负起改善环境的社会责任,切勿等违法后再受到法律惩处。政府部门要对不注重环保的企业依法监管,依法治理,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杠杆建立起环保法律法规有效执行的长效机制,让自觉改善环境的企业受益,从而将企业的环保投入小南瓜为纳入到国家法律法规的正确道路上。
环境保护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公民应该从那些方面减少对雾霾的影响,从而实现治理雾霾,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因此,公民应尽量减少私家车而选择公交车出行,对于城市实行汽车尾号限行规则应该严格遵守,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雾霾突围”,勿以善小而不为,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
5、增强科技投入,清洁能源一肩挑
清洁能源替代利用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途径。大气污染防治中,煤制天然气技术成熟,产业化规模化条件正逐渐具备,新型煤化工煤制天然气的能源利用效率最高,是中国实现减排目标最为现实途径。
治理雾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是一个走向生态文明的过程,前面需要走的路还很长,不仅需要用心,更需要耐心。无论从法律制度,还是城市交通系统到环保意识,需多管齐下,密切配合,相信只要我们了解雾霾,重视雾霾,面对雾霾,敢于向雾霾开展,必将赢回一篇美丽的蓝天,还城市一口新鲜的空气。
第五篇:京津冀地区招商总结(写写帮推荐)
2017年XX县京津冀地区招商工作小结
及2018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加强组织建设,完善京津冀招商体制。
2017年京津冀地区招商局继续深入京津冀地区开展项目招商工作,并专门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牵头,分管副县长亲自带队,并从县直部门及“五个一”平台后备干部中抽调20多名招商人员组成新的京津冀地区招商办公室,并将原来单一驻通州办事处变更为派驻小分队分驻北京各区县开展招商,同时派驻招商小分队进驻天津、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围绕京津冀周边省市地区持续开展招商工作。
同时,完善制定了《京津冀地区招商引资实施方案》、《京津冀驻点招商管理办法》、《京津冀招商考核办法》等政策及补充说明,建立奖罚分明的奖惩机制和目标责任制,为开展京津冀招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二、积极寻找招商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招商工作。
1、发动XX籍域外人士参与招商活动。积极寻找身边的招商资源,向各乡镇、县直部门征求我县在京津冀地区及其他地区工作老乡的档案,建立《XX县域外人才信息库》,建立联系卡制度,并与他们取得密切沟通,共同寻找招商资源。
2、派出招商小分队开展招商。京津冀地区招商局面向京津冀蒙等地区派出15个招商小分队持续开展项目招商工作,拜访企业,联系商会、协会等。全年累计发放各类招商项目册、XX县情等宣传资料、光盘共计一万余本(套),并通过邮寄的方式发往各个目标企业,让企业了解XX的资 源优势及政策优势。
3、抓住雄安新区产业转移开展定点招商。面对雄安新区建设这一历史机遇,XX县京津冀地区招商局及时将获得的信息向县主要领导汇报,县委书记XX、县长XX、分管县长XX亲自制定了招商方案,并多次亲赴雄安地区进行招商洽谈工作。在雄安新区组织召开一次大型招商推介会,参与客商达200余人;在XX县召开两次XX(雄安新区)企业家座谈会,邀请来XX县集中考察客商达150余名。经过不懈努力,现已有58家企业与利州工业园区签订合作协议,并成立XX县京津冀承接产业孵化园,标准化工业厂房正如火如荼建设中,已先期确定入驻XX县京津冀产业承接孵化园企业25家,入驻企业规模较大的有:占地50亩XX公司、XX公司建设塑料包装项目;占地50亩XX公司建设纸塑包装项目;占地40亩XX公司塑料包装项目等。其中21家企业已先行来到XX县在临时工业厂房进行生产。
4、围绕河北、天津地区开展装备制造业产业招商。我县以XX集团、XX集团等为骨干企业的装备制造业已初具规模,因此,京津冀地区招商局与经济开发区、利州工业园区等相互协作,赴河北廊坊市、唐山市、保定市、天津市蓟州区等地区开展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招商,从汽车零部件生产、精密铸造、机械加工、金属制品加工等项目方向开展招商洽谈,引进较大的有志远宏宇铸件、德隆新材料、进业工具制造、众达汽车零部件、北京联华机械加工、诚威实验室设备、通美晶体晶片生产等项目。
5、实施中介招商、聘请招商代表招商、顾问招商等。XX县京津冀地区招商局积极联系当地的协会、商会、行会以及专业招商机构,请他们帮 助招商。在京、津、冀、蒙等地区聘请5名专业招商代表、多名招商顾问开展多层次项目招商工作,并在引入项目落地后予以适当奖励。
6、实施会议招商。按照省、市政府“走出去、请进来”大力开展项目招商的思路,按市政府“项目建设年”的工作要求,在北京地区共计召开七次招商推介会,市委书记、市长分别参加,县委书记XX、县长XX等领导亲自推介项目。参与客商共计300余名,推介项目60余个,签约项目30余个,主要有:……项目等。
7、全员招商、精准招商相结合进行招商。充分调动全县各个部门、广大干部、职工及人民群众招商引资的积极性,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大力开展全员招商、精准招商相结合的方式推进招商工作。对各部门提供的招商信息,由专职招商人员进行项目洽谈,项目落地实施后作为该部门的招商引资项目工作任务。
三、2017年XX县京津冀地区招商主要招商项目情况。
2017年,京津冀地区招商局与县五个一平台、各乡、镇、街道办、园区共同努力,大力开展项目招商工作,共赴京津冀地区招商130次,洽谈项目121个,共引进项目68个,其中签约项目68个,正式入驻项目36个,开工项目31个。
1、在谈项目121个,主要有……等。
2、签约项目68个,包括……等。
3、已开工建设项目31个,主要有……等。
四、2018年京津冀地区招商工作计划。
1、进一步找准产业定位,明确产业布局。继续围绕京津冀地区产业 转移,在北京市所辖区、县及周边地区继续深入项目招商工作,发掘新的项目,寻找更多客商资源,以商招商,多多联系商会、协会及中介入等开展项目招商。
2、牢牢把握住雄安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开拓招商工作思路,组织专人围绕雄安新区产业转移,深入开展走访洽谈,加大招商工作力度。雄安新区辖区三县均有传统产业分布,主要包括雄县的压延制革、乳胶制品、塑料包装以及电器电缆,容城的服装及毛绒玩具产业,安新县的羽绒和制鞋产业等。我们要以这些产业为主,继续围绕雄县积极寻找客商资源,深入拓展招商洽谈区域,扩大招商方向,寻找符合产业政策和国家环保要求的企业进行洽谈引进。
3、对天津市蓟州区、河北廊坊、唐山及环北京地区的山西、山东、内蒙、河南等地,要继续开展招商工作,寻找合适的招商资源,重点引进装备制造业产业系列项目,把产业链上下游做好做细。
4、做好南方地区的招商工作。按照省政府对接江苏省,市政府对接浙江省的招商工作要求,继续扩大招商方向到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继续加强对江、浙、沪、闽、粤、琼等地区的招商,特别是南方地区的梯度转移方面的重大项目。
5、大力开展产业专业招商,实施产业链条上下游项目对接招商,对我县装备制造业、紫陶建材、农产品深加工、文化旅游及综合服务业开展产业专业招商。
6、发挥会展招商优势,带动企业家走出去开展招商。我县产业发展特点相对滞后,积极带领本地企业参加会展招商,发挥展洽会、交易会、经贸会等会展招商的优势,带动本地区企业走出去开拓视野,寻找高端合作伙伴,接长产业链条,升级产品生产工艺技术,从而实现产业链条招商,促进我县产业集群大发展。
7、做好项目储备工作,研究利用好国家及省市的各项政策,加大宣传推介和对接力度。加快培育产业集群和骨干企业,整理包装一批优势项目,做好项目储备,努力提高项目包装质量水平。积极参加各种项目推介会、投资贸易洽谈会,将我县的优势资源和项目推向国内外,推动我县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
8、全力做好招商服务工作,开展以商招商。坚决贯彻上级加大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切实打造好我县的投资环境,能够做到留住人、吸引人、营养人,做到亲商、安商、富商,并通过以商招商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总之,2018年XX县京津冀地区招商局围绕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继续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并协调配合好五个一平台、各乡镇、园区以及县直各单位的招商工作,努力把京津冀地区招商工作开展得更上一层楼,并且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动洽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达产,形成良性循环。特别是要推动现有签约未开工项目尽快落地开工,扩大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