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三角与京津冀区域发展之比较
区域规划作业
长三角与京津冀区域发展之比较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个较为成熟、规模较大的都市经济区。三大都市圈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高,集聚趋势表现尤其明显,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三大经济圈的发展也不平衡,相对于长三角和珠三角而言,京津冀经济圈的表现尚不尽如人意。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下,特别是面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积极探索城市联动发展的新路子,共同推进城市间深度整合,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必然趋势,也是提高区域整体抗风险能力、同心协力共渡难关的现实选择。
下面对其中长三角、京津冀区域发展分别从总体水平、体制机制、产业结构、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前景展望等五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长三角、京津冀、经济水平、区域一体化、中心辐射能力
一、总体水平
(一)、经济水平
目前两大经济圈的经济发展水平都远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但各经济圈的发展呈现明显的差异。
相比之下,京津冀经济圈虽有变化但变化不大,经济增长相对缓慢,经济地位出现弱化趋势。尤其是相对经济水平,与长三角存在不小的差距。正在长三角快速积聚的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不仅规模越来越大,而且以其特有的活力强有力地推动着这一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长三角人均和地均GDP分别是京津冀的1.43倍和2.19倍。无论按人口平均,还是按土地面积平均,长三角经济圈都是经济产出效率或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京津冀经济圈居后。
(二)、市场化、国际化水平
京津冀经济圈相对经济水平较低,突出表现在市场化程度和国际化程度比之长三角经济圈还有一段距离。
在经济外向度方面,从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看,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国外向型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京津冀的现实发展程度则相差较远。长三角对外贸易和实际利用外资在规模上均已超过珠三角。外资投资的热点正从珠三角向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转移,珠三角外向型经济的优势正在弱化,长三角将逐渐取代珠三角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
“长三角”一体化是入世后中国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缩影。大量外企的存在,使得“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国际化程度大幅度提升,整个“长三角”正在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的产品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走向世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最大地区,该 1
地区工业基础雄厚、商品经济发达,水陆交通方便,是全国最大的外贸出口基地。
二、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京津冀都市圈的国家区域规划指导和政府间高层对话机制尚未形成,区域合作组织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行业合作网络体系建设不完备;合作机构缺乏应有的权威性。区域市场化进程滞后,民营经济发展不够活跃,有利于企业主体作用发挥的制度环境仍需进一步健全;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要素市场环境仍需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
(一)、京津冀区域合作中政府的作用:缺乏市场响应的政府推动
在区域合作中,与企业行为、民间资本力量相比,京津冀地区地方政府明显处于强势地位。在资源配置、项目选择、资源整合、产业链形成等方面,政府干预过多,没能充分发挥市场自发配置资源的作用。“大市场”、“小政府”的目标,与这一地区现状相距较远。因此,通过加强市场作用,改变政府的过多干预与限制是当务之急。
(二)、长三角区域合作中政府的作用:市场主导,政府疏导
在当前转型社会时期,市场和政府两股推动力量,应该是相辅相成,并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但最终还是要依赖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能力,由市场来引导区域内产业发展与合作。而政府应该是完善市场体系,制定各行业市场规则,引导市场准入,缩小区域差异,构筑大区域化的基础设施网络和共同保护环境,政府部门的作用有的地方要加强,有的地方要弱化,政府是否能够准确定位非常重要。长三角区域合作中,政府职能
三、产业结构
(一)、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重叠、缺乏分工协作
京津冀区域内部,产业配套水平相对较低,产业融合度不高,合作范围局限于产业链的低收益环节,很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零配件在区域内没有形成配套,科研成果也难以近距离扩散。除北京呈现“三二一”产业结构,津、冀两省市服务业发展滞后,没有形成产业梯度转移、对接合作的有效模式。
从全国来看,京津冀地区在总体实力上处于较低层次,在发展上处于后发层次,无论从目前的总量还是从对经济发展的投入上都与长三角有较为明显的差距。京津冀区域内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大,地区间协调联系也是比较松懈的,京津冀并没有明显地体现出区域整体性运作、协作联系的特征,北京和天津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从而造成了产业结构重叠、资源配置低效、市场建设无序等一系列问题。
(二)、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龙头的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劲的地区之一。目前,已有16座城市被列入“长三角”都市圈。长三角经济圈产业门类齐全,轻重工业发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不仅传统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以微电子、光纤通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也比较
突出。呈现“二三一”的产业结构
适应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形势变化,长三角经济圈适时将“先进制造业”作为区域产业发展的重点目标:上海提出要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浙江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江苏则要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这些战略有效地促进了长三角经济圈的产业结构升级。
四、区域中心城市辐射能力
从经济学考察,大都市经济圈是最有效率的空间组织形态。通常,在这种经济圈内有一个经济首位度大的中心城市,它与周边城市区域存在密切的经济联系或分工合作的关系,并且同时具有“极化”和“辐射扩散”两种效应。
主导型的合作共生、协同发展是经济合作的重要类型。上海充分发挥了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周围城市协作、共生发展,已经成为长三角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核心推动力;与此相比,京津两大毗邻的中心城市,在进一步整合优势、发挥区域增长极带动作用方面,表现得并不突出,没能形成区域城市间的合作共生机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京津冀区域的进一步发展。
(一)、京津冀地区经济首位度比较接近
1、“双头龙”现象
此经济圈的经济首位度不高,原因在于经济圈内都有两个经济实力相当的城市——北京、天津。京津冀经济圈受行政区划严重,北京和天津同属中央直辖市,产业结构类似,竞争动机强烈。这些年京津之间围绕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之争,围绕汽车、重化工等制造业之争,围绕北方产权交易中心等平台选择之争,围绕生态环境、水资源之争,造成了资源、效率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得京津与河北之间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异常突出。因此,有效打破行政分割,促进京津冀合理分工、协调融合发展,是该经济圈做大做强,向世界级大都市圈迈进,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历史课题。
2、北京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空吸”现象
虽然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已经提出很久,但是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京津冀三地都是在相对独立发展,北京对两者的辐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在很多时候是聚集效应大于辐射效应,形成了“空吸”现象——人才、资源逐渐向北京集中,造成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迟缓,甚至在河北省内还存在着很多贫困县和贫困村,这些地区形成了“环京津贫困带”。
(二)、上海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龙头效应
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城市,一方面上海对周边城市的优质要素资源产生巨大吸附力,一些优秀的企业、研发中心、以及优良金融资产和高素质人才纷纷向上海聚集;同时,上海的大发展也对周边城市区域产生较强的辐射拉动作用,其快速发展带动了相邻的江苏、浙江等相关地区的快速发展,其周边各个主要城市也主动和上海接轨、协调,主动接受上海的辐射和带动。特别是,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各城市形成既竞争有合作的良性互动格局。“长三角”在上海的带动下,蓬勃发展。
五、区域交通状况
可进入性、可畅通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设施基础。京津冀交通问题主要体现在城际交通网络不够发达,难以充分满足发展过程中的迅速、便利、安全、经济的要求。长三角也存在此类问题,但行动比较积极,正在大力发展地区现代化公路、水路交通畅通等工程。
(一)、京津冀地区对外交通发达,内部交通不畅
综合运输网络以北京为主中心(陆路与空路)、天津为副中心(水路)。京津冀地区一直是国家交通建设的重点地区,经过50年的大力建设,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形成,是我国陆路交通网络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但城际交通网络不够发达,城市之间的交通网络与联系是综合交通体系的一部分但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许多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线路大都不能充分满足发展过程中的迅速、便利、安全、经济的要求。大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方式单一,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客货运输缺乏选择与必要的竞争,这集中体现在北京同河北省城市间的交通及河北省内交通的问题。这是制约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发达的现代交通体系
长江三角洲已初步形成公路、水运、铁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共同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以上海为龙头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基地奠定了基础,推动了长江三角洲更广泛地融入全球经济活动。陆路:沪宁线、沪杭线、杭甬线构成了这一交通体系的核心;水路:有世界第一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空路:有便捷的飞机,可以使人们在短时间内到达。2004年,有交通部牵头,江浙沪两省一市联合编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长三角区域公路网总里程将有11.8万公里达到30万公里左右,公路密度大体上接近欧洲发达国家水平。而高速公路也作为区域路网的骨架。这充分表明长三角发展区域路网的决心,将成为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因素。
六、前景展望
由以上分析可知,京津冀地区的各项指标大多居于长三角之后,但也可以说其正处于蓄势待发、正在崛起的时期。
(一)、京津冀区域发展对策
京津冀经济圈区位条件独特、人文环境优越、创新资源丰富、经济基础雄厚,又面临着诸多有利的因素和环境,抓好新的战略机遇期,京津冀经济圈则有可能后来居上。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的奥运会,这次盛世不仅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建设,也对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建筑、建材、房地产、旅游、广告、媒体等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赋予京津冀经济圈独特的优势。通过合理引导,这一优势将持续不断地转化为经济优势,促使这一地区形成具有“首
都圈”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但同时也应注意协调与周围城市的关系,统一规划京津冀区域,以避免重复建设、低水平竞争、经济发展缓慢的现象出现。“核心城市无序的过度集中”的空间结构严重限制了发展,因此应通过调整区域空间结构来加快发展,包括实施核心城市即北京、天津,特别是北京的“有机疏散”与区域的“重新集中”,实施双核心多中心都市圈战略,实现从以北京为核心的“单中心放射式”向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双中心网络式”转变,重组发展空间。
外资北上步伐加快。近年来,外商在中国的投资流向不断由南部沿海向中部沿海和北部沿海转移,尤其是日韩及欧美等跨国公司纷纷在京设立研发机构,京津冀经济圈对外开放呈现加快势头。随着外资大量进入和国际贸易的拓展,必将对京津冀经济产生类似于南方开放前沿的拉动效应,而且引资质量和外贸效益会更好。
(二)、长三角区域发展对策
相比珠三角和京津冀,长三角的区域经济结构更为清晰,关键是其中心定位比较明确。长三角对上海龙头地位普遍认同。区域内“中心——次中心——腹地”的结构一直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上海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带动着“长三角”地区和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
虽在各方面比较而言,长三角区域的整体水平高于京津冀区域,但是从诸多方面上,长三角经济圈出现整体增速滑落的现象。这不难看出虽然长三角一体化的呼声迭起、进程加快,一体化的范围不断扩展、层次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以各级地方政府为代表的诸多利益主体的存在,长三角目前仍旧是一种以行政区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模式。长三角城市间的战略联盟目前还没有达成,很多基础设施还处于分割状态,尚未形成行业布局协调、经济能量集聚、产业结构合理的理想范型。
2010年世博会花落上海,从各方面给上海带来了良机,上海正努力成为“世界城市”。上海强大的辐射力及其周边“近水楼台”城市的飞速发展,已经使苏、浙两省的所有城市都意识到了区域合作的重要性,在资金、信息、人才、商品的流动中找到城市继续发展的机遇。以承办“世博会”为契机,加快长江三角洲城市联合发展。一是以现有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为依托,联合成立世博会工作机构,协调推动世博经济发展;二是根据世博会规划和各个城市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交流协调,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整合现有交通资源,完善区域内高速公路网建设;四是联合制定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作计划;五是围绕世博会,共建长江三角洲信息平台,实现世博会信息资源互通共享。
可以乐观地预测:如果能够切实把一体化进程不断推向深入,未来的长三角应当是中国及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区域,也是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中心区域。
第二篇: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文章1
完善合作机制,实现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
上海投资咨询公司 耿海玉
摘要: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是长三角经济合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把长三角地区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二省一市之间应借国家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东风,紧紧把握世博会与奥运会的机遇,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加快构建长三角旅游联合体和国际旅游圈。
关键词:区域旅游,一体化,对策
一、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背景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态势下,区域旅游一体化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区域旅游合作也呈现迅猛发展态势,标志着我国旅游业已从由景点竞争、线路竞争、城市竞争进入区域竞争阶段。
长三角地区是世界第六大都市群,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被看作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长三角地区占了10个;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长三角地区占了一半。同时,长三角地区又是中国旅游经济的最发达区,2006年长三角地区接待国内游客人数约占全国的35%,旅游总收入约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62%,其中国内旅游总收入约占全国的79%;全国661座城市中的247座城市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而长三角地区已有33座城市榜上有名,初步形成了长三角旅游中心城市体系;值得一提的是长三角区域内的城市相互成为最大的国内客源市场和旅游目的地,2006年上海接待的国内游客中江浙两省居前二位,浙江和江苏两省接待国内游客中排名前三位的也是省内游客和上海、江苏(浙江)游客,说明长三角区域目的地、客源地的双重角色突出,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有着良好的自然基础。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趋势要求产业要素优化配臵和赋予高科技含量,对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长远而多重的影响,区域旅游是开放的系统,面对的竞争应该是全球性的,旅游消费形态与经营模式应该是国际化的,因此,长三角区域旅游应纳入全球旅游一体化的竞争体系中,发展一体化进程必须加快。
二、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条件和机遇
(一)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强
协同效应和互补效应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长三角除具有很强吸引力的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外,旅游合作的各方都具有独特的难以替代的都市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园林文化资源、海洋文化资源等旅游资源,彼此互为客源市场,使得区域内的旅游市场具有较大的协作潜力,整个区域拥有形成统一目的地的条件,为开展观光、度假等各种特种旅游以及区域旅游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二)区域旅游合作有一定基础
早在1988年,浙江、江苏和上海两省一市合力兴办“江浙沪旅游年”开始,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就已经初步形成。2003年7月,长三角1 5个城市及安徽黄山市签署了《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合作(杭州)宣言》,构建中国首个无障碍跨省市旅游区,其合作的内容涉及“交通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信息一体化”、“制度一体化”、“环境一体化”等六个方面。
(三)区域交通设施布局促进旅游一体化发展
随着上海至浙江、江苏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水运等各种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虹桥交通枢纽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及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为长三角地区重塑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在城市群间形成同城效应,加快长三角区域与周边区域的快速连接,进一步促进长三角区域海洋旅游产品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长三角区域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的战略布局将实质性地推进长三角区域内的游客流动和区域性旅游目的地的形成,促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
(四)上海世博会与北京奥运会提供发展机遇
旅游业将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得益最多的产业,借助长三角区域内快速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大量的旅游需求将把长三角各个城市的资源融为一体,为提升长三角区域旅游服务管理水平、树立长三角区域旅游目的地品牌、加快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进程提供了难得机遇。
三、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国际旅游市场薄弱
长三角地区在国际旅游市场相对薄弱,虽然这其中有珠三角地区区位条件和国家政策等因素的作用,但很大程度上与长三角区域共同进行海外宣传促销、开拓国际旅游市场的力度不大有着密切关系。目前长三角地区在涉及联合促销开拓国际旅游市场方面只停留于理论探讨阶段,实践中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上海、杭州为各自的国际旅游形象、国际旅游市场开拓均投入大量的宣传费用,而在联合促销的问题上和区域内其他旅游城市一样只停留在“面”上。
(二)区域旅游合作有待深化
虽然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早有设想和具体行动,然而其推进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当区域的旅游发展战略与当地规划发生冲突时,地方往往选择对当地最有利的途径来解决,以保护自己的利益。因此,在“地方利益保护”的作用下,面对共同的旅游市场,竞争大于合作,区域旅游合作的实践始终停留在政府号召的层面,真正促进旅游业跨区域的方法不多,合而不作或者作而不合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三)旅游一体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长三角地区是一个典型的以行政区域为基础形成的经济合作区域,长期以来的行政区经济和部门条块分割限制了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目前长三角区域旅游的协调主体仍是政府,缺乏企业与市场的多层次协调机制,缺乏利益协调机制和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
(四)传统旅游产品同构,缺乏创新的世界级旅游品牌
同属江南地区,人文经济、自然资源相似,长三角区域内部的古镇、山水、农家乐、都市等旅游产品的雷同现象和可替代性强,导致旅游产品同构;同时长三角地区缺乏有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和旅游企业,缺乏能够代表长三角特色的创新品牌。
四、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体化发展的前提是优势互补,推动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是合作主体能在合作中实现共赢。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是以区域优势互补为基础、解决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和旅游者选择性之间矛盾的一种区域旅游发展格局。
(一)确立“共赢互融”的合作理念
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发达,客源市场充足,旅游资源丰富,有得天独厚的合作基础和潜力,这为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奠定了良好基础。因此,要建立动态的既有良性竞争又有高效合作的新机制,只有在这一“共赢”理念的指导下,才能“破壁互融”,抛弃狭隘的地方保护及恶性竞争,达到“双赢”与“多赢”的目的。
(二)实现五个“一体化”
一是要积极谋划,推进区域旅游规划一体化;二是要统筹区域内旅游资源,推动区域内旅游要素的优化整合,实现区域旅游要素配臵一体化;三是要建立畅通的旅游交通系统和便捷的结算方式,实现区域旅游服务设施一体化。四是要设立统一的服务规则和监督机制,实现区域旅游服务标准一体化;五是要本着实事求是、平等互利的原则,共同营造安全、文明、诚信的区域旅游市场机制一体化。
(三)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旅游协调机构
除了已经建立的两省一市最高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各区域政府秘书长协调制度及政府部门协调制度的区域协调机制外。还可考虑建立两省一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协调制度、旅游行业各部门衔接落实制度的旅游协调机构;充分发挥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各旅游企业及各类非政府组织的协调作用,可考虑有选择性地成立长三角区域旅游行
业协会,包括旅游饭店协会、旅游景区协会、旅行社协会、旅游交通运输协会、旅游人才与教育协会、旅游者协会、长三角旅游合作基金会等。
(四)建立长三角区域旅游利益分享机制
区域旅游利益分享机制是指各合作成员通过整合区域旅游业发展政策,通过规范的制度建设来实现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利益转移,从而实现区域旅游利益在合作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该机制应强调各合作成员在平等、互利、协作的基础上既竞争又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各合作成员共同分享区域旅游利益。各合作成员在共同发展区域旅游业的前提下,通过协商制定利益分享机制,以实现区域旅游利益在各合作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为区域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
(五)建立统一的长三角城市旅游市场网
区域旅游发展一体化是为了更好地鼓励竞争、保护竞争、促进竞争,因此需要制定统一的旅游竞争规则,形成有序的竞争格局。长三角区域要联合开发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联合打造长三角旅游品牌、共建旅游基础设施、统一构建旅游市场网络等。
(六)建立共同的旅游信息和预警平台
各方应积极促进旅游企业间的合作,大力优化旅游环境,推进无障碍旅游区试点工作;促进区域内旅行社、饭店和景区管理培训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区域内各旅游网站的相互链接和信息互动,共享旅游信息资源;建立旅游质量管理、旅游投诉和应急事件处理热线电话,预警预报及重大事件通报制度等,使各旅游城市互为旅游客源地、互为旅游接待地。
第三篇:京津一体化与京津冀协同发展
孟晓苏在《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与产业合作论坛》讲话
2014年6月15日
中央最近明确提出“京津一体化”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有人把它称为“京津冀一体化”,也有人据此感到迷茫,说河北还有不少贫困县,京津冀怎么能谈一体化呢?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早提出人之一,我认为需要廓清这些概念。准确提法来自总书记。去年5月他在天津调研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去年8月习近平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今年2月26日习近平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都要求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所以我认为,准确提法应当是“京津双城记”“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如果谈一体化则是“京津一体化”。“这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战略”。下面从五个方面展开分析。
1、“京津一体化”起源毛主席思想
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央城镇化会议提出,城镇化发展布局要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这是2000年以来我国对城镇化发展格局认识的新发展。2002年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2007年十七大报告提出:“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之后,对城市群的更清晰阐述。我国领导人对京津一体化很早就有预言,根我了解,这种思想早在毛主席时期就已有预言。
我八十年代曾在中央长期工作,当过万里同志秘书、秘书局长、国家商检局副局长。1994年我在中房集团任职时,有一次跟万里同志谈到北京建设,共同感慨房子已经建到三环外了,这时候万里同志说:“我想起毛主席六十年代说的一句话,那是我向毛主席汇报北京城市规划时。毛主席说:多少年之后,北京和天津这两个城市不就连在一起了吗?”万里同志还感叹地说,你看毛主席当年就有这样的预见。我马上问道,毛主席说过这么重要的话,我能把这句话转告给北京、天津和河北三个省市的领导同志吗?万里同志说可以。后来我陆续把这话直接转告了三省市的主要负责人。
毛主席所预言北京和天津未来会连在一起,实际上已经指出了北京与天津的城市发展方向,应是相向发展。但传达后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甚至城市规划方向相背发展,很好的发展思路被一再拖延。
去年中央政治局委员孙春兰担任天津市委书记之后,她上任办的第一件事就是与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共同促成签署了京津两个城市的战略合作协议。去年3月份我跟孙春兰书记有一个多小时的谈话,我专题向她介绍京津一体化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思路,把万里要我转达的毛主席的话转告给她。孙春兰作为曾在中央机关工作,又在多省市当然领导职务,思想开阔。她很看好北京和天津之间的联系,对天津的规划发展方向有明确的认识。她认为天津最大的优势就是靠近北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来发展天津,而不是相反的认
识。特别是听到我所传达毛主席的话很为振奋。毛主席的这一重要思想,我相信她转达给了总书记。
2013年5月总书记在天津调研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2013年8月习近平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时,又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又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指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这些重要思想是对多年来京津一体化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认识的高度概括,是对毛主席当年重要思想的继承、完善与发展。(待续)
(续一)
2、“一亩三分地”是区域发展障碍
2005年国家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北京为国家“政治和文化中心”。2006年国务院又批复天津市总体规划,将天津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努力成为国际物流中心和北方航运中心”。这都是在鼓励京津一体化发展。但在相当长时间里因区划问题与思想障碍,京津冀中有些省市表现出各自为政、只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没有认真落实一体化与协同发展的问题。不如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各省市,那里是合理分工、主动融合。而当时北京和天津两个城市背向发展。天津的规划是背向北京发展,天津一些人则认为背着北京天津才能发展,顺着北京方向发展天津就要吃亏。北京则多绕了100多公里与唐山兴建“京唐港”,这就明显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自然流向,地方行政力量反而成为科学发展的障碍。
这和北京的地形、水源等基础条件是相关联的。从2000年开始,持“以北京、天津双核为‘主轴’”这一规划思想的不少有识之士,包括吴良镛先生与不少到中国访问的国外规划专家也都提出了同样的意见。当时我是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兼城市开发委员会主任,我们提出了不少这方面的意见。我2000年在北京市人大会议厅里的一次会议上发言,就批评北京那时“年轮式扩张”、“浸漫式发展”、缺乏正确发展方向的“摊大饼模式”。北京是个簸箕型的城市,北边和西边都是山,连诸葛亮都要“遇山而止”,北京市的发展怎么会是开发西山?所以不可能再向西向北发展。我建议北京市把向东、向南作为城市主要发展方向。后来北京两次修改规划,确立了“一轴两带多中心”的规划思路,把向东向南作为城市主要发展方向。以长安街为城市轴线,以西边环保带和东边发展带为两带,主要是向东向南发展的主轴;多中心则避免了大城市病。这个规划是科学合理的。而向东向南发展就在北京与天津武清、河北廊坊的连结带上构建出一条黄金发展通道。(待续)
天津单向的“滨海大开发”战略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实际上却是忽视向北京的发展、背向北京发展。天津的规划方向曾被有的领导同志形象比喻为“一根扁担挑两头”,当时有人却把这个正确表述曲解为:“一头是天津市区、一头是滨海新区”。我问他们挑扁担的人是在哪里呢?没有了。时任津南区区长开玩笑说,中间挑扁担的人只好由津南区来充当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天津现在“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规划思路是有问题的,“一轴两带”把天津规划为蜈蚣型,没有重点,也没有突出天津市区的中心地位与向两端发展的方向;“南北生态”又把离开天津市区以外的地方当作边缘地区限制开发。其实在面向北京的方向,离
天津市区越远就离北京城区越近,本来是应重点发展的,保留生态应是在“两翼”以外的地区。如果规划思路不科学,如何推动实现京津一体化呢?
天津的规划发展思路应该是“一体两翼”,就像一只大鸟,以天津市区为身体,一翼伸向滨海,另一翼伸向北京方向。工业主要分布在滨海,城市发展则应面向北京。经济要素向的自然流动是阻止不住的,天津港的物流当然也是要顺着这条通道进出大北京。我认为“一根扁担挑两头”的正确解释应该为天津市区是挑扁担的人,扁担两头一头是滨海,一头是北京方向的武清区。这样一来,北京的主要方向是向东向南发展,天津一翼向滨海方向发展,而另一翼向北京方向发展,这就使两个城市逐渐连在一起了。
在三地交通问题上,“一亩三分地”思想就有点以邻为壑。北京过去有人生怕把资源流到别的地方去,不愿意修筑放散型的公路设施,特别是通向河北和天津的公路和高铁。时任廊坊市委书记赵世洪曾经问我,为什么北京不情愿跟我们接通高速路呢?我反问他,你知道你们廊坊跟北京是什么关系吗?我看是情敌关系,修完路人气就跑你们那里去了,北京人担心资源流走。但是在修京津第二高速公路的时候,天津设计的是上下八车道,交通部说没有这么多车道的,时任天津武清区委书记王树培说,国外还有16车道的,在天津方面坚持下才修了8车道的高速公路。天津还把修路权交给了北京首创集团,让北京的国企有利益可得,这样才减少了修路的阻力。
(续二)
3、“双城记”主轴与三地功能定位
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是不合实际的说法,以“京津双城记”为主轴就是这个战略的重要立足点。三地都应选准各自的功能定位。国家发改委早在2004年就开始调研制定京津冀都市圈规划。
首先谈北京。北京城市建成区1268平方公里,容纳七八百万人比较宽松,却挤下2000多万人口。最近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莫里斯等人说,北京只适合容纳700万人口,应扩容城市或把2/3人口迁出去。现在北京也认识到,已经不能不往外疏散人口了。最近听说北京已有计划至少迁出500万人。把谁迁出去呢?把城市清洁工人迁出去?把在城里开出租车的迁出去?那还得找另外一批城市服务人员进来。与其想把老百姓迁出去,不如把一部分原有城市功能迁出去。使地铁公交拥挤不堪。道路拥塞就限号、限行、限购汽车,这都是些笨办法,治标不治本。我相信北京会拥护京津双城记和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我赞成北京“跨行政区划疏散人口”的思路,建议学习纽约人口疏散到新泽西州等类似经验,建立新型的首都与辅城的关系。
天津在片面的“滨海大开发”思路下背了些包袱。这个战略一味背向北京发展,没有分清工业园区与城市发展带有所不同。现在天津市正在积极申报设立自贸区,而滨海区现在的基础条件与办公设施条件都比上海自贸区要好。如果天津获批设立自贸区或其它称谓的改革开放试验区,可以和上海南北呼应,滨海区大有前途。而天津西北部的地区连接着北京,首都第二机场会提升天津与北京相向发展的积极性。在北京天津的中间地带留下巨大发展空间。
谈谈首都第二机场选址问题。目前选址在河北固安,而不是在三省市交界地带,这是为什么呢?机场选址涉及多方,北京希望在北京地面上,机场当局从户籍政策出发希望建在北京地面。而在河北积极争取时,天津的态度却不明朗。当时我和其他不少专家都认为,首都第二机场应选址京津冀三省市交界的通州、廊坊与武清一带,天津市却有人说怕影响了滨海机场的报批。结果把机场选址推到北京大兴与河北固安交界地去了。你看有些干部的想法就是这么狭隘。其实首都第二机场的选址怎么会影响滨海呢?机场目前选址对天津市发展的带动力就比较小。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轴是以北京和天津为轴线的环渤海城市群,周边其他区域则是辅助地区。主辅需要明确。河北省西部北部应以生态保护与生态产业为主,制造业基地应部署在河北南部地区。邻近北京的地域空间有限,人口稠密,更需要为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包括减少高炉、热电厂、拆除污染源企业、淘汰过剩产能等。河北已成为世界最大钢铁基地,众多钢铁工厂已把北京包围了,对北京空气污染的贡献率很高,所以中央决定淘汰钢铁过剩产能的8000万吨中,有6000万吨在河北省。(待续)
(续三)
4、我国有必要建设“行政副中心”
13世纪以来设立元大都,北京五朝建都,已成为“文化古都、现代城市”。一直以来大家都把北京当成唯一中心,以至于如今北京已将各项功能混杂在一起,这种管理和治理理念太落后了,谈不上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拆迁旧房把东城老百姓搬到通州,把西城老百姓搬到大兴,但大家上班都得回城区,使交通拥挤不堪。现在实行的限行、限购政策是挤居民搬出北京。只考虑把老百姓搬出去已不现实。首都功能不应是北京功能,而是国家功能。不分流城市功能光想赶老百姓走,就会把京津冀一体化变为空谈。
所谓行政副中心就不是主中心。首都副中心不能不建,但不宜太远。我不赞成“迁都”之议,北京以长安街为主轴的行政主中心地位不宜改变。重大政治活动还要在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等地。所以行政副中心不要离北京城区太远。现在中央办公不仅挤在市中心,使政治活动、商务活动与城市生活交错混杂,而且降低了政务活动品质。比如国家重要礼宾活动都要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其实就是在市中心的马路边,周边不仅得临时禁行,还得准备防暴车以防不测。这事已见怪不怪,真能凑合,远不如一些国家在总统府如白宫南草坪等专用场所礼宾更规范。
我国应当效仿国外惯常做法,远学美国建华盛顿、澳大利亚建堪培拉,近学马来西亚建布城的经验,离开主城区为中央国家机关设立专门办公与接待场所,不要都挤在市中心。例如韩国的首尔在江南地区建立第二办公区之后,缓解了老城拥堵的状况,现在正在推动“世宗市”的建设与中央机构迁移;马来西亚则在离首都吉隆坡40多公里的布察加亚建设一座新城,联邦政府行政机关包括总统和总理的办公场所都迁到那里。这种副中心选址就很合理,既疏缓城市压力,又未变更首都区位,还能拉动内需发展经济。仅仅把中央机关的一些下属单位迁出去是不够的,还得频繁回北京开会,相当于没有迁出去。有了空间才能实行官邸制,可以在新的行政办公区内设立主席府、总理府等。
除了政府机构就是大专院校。我曾给一些大学校长提出建议,尽快在北京市东南方向选址建设分校,否则新机场建成之后,现在位于海淀的高教区将成为交通最不便利的地方。原来的北京大学只是在市中心的沙滩红楼,若不是建国初期迁址海淀也不会有现在的北大。如今中关村已成为闹市,如何摆下一张安静的书桌?所以我早就建议选址京津之间建设大学城,把北京和天津大部分大专院校搬出现有市区。当然这些措施不仅涉及到户籍、公共资源配置、行政管理体系等一系列问题,而且牵动人们的传统观念与生活习惯,小打小闹、决心不大是难于成事的。
前些日子媒体炒作“保定是副中心”,保定是个大市,可以分流北京部分城市功能特别是部分制造业,但不可能作为行政副中心。从地图上可以看到,如果把北京比作是心脏,廊坊市和天津武清区是在腋窝处,保定是在膝盖处,石家庄就在脚踝上了。
京津冀的中间经济带不应成为被搁荒的地带,而应该成为城市功能外迁的主要区域。政治副中心的最佳选址应在北京与天津、廊坊交界地带,即通州、大兴、武清、廊坊地区。天津市武清区与北京相连,京津走廊的绿色之肾——大黄堡湿地就在武清境内。武清城区中心距离北京CBD仅七十公里,我们要保护湿地,但湿地周边还有上百平方公里的空间,天子脚下地广人稀,人均八亩地,而且交通便利、水源丰沛。我认为在大黄堡湿地东侧应是中央第二办公区或称行政副中心的最佳选址。我陪欧盟前主席、意大利前总理普罗迪区视察大黄堡湿地的项目时他曾说过:“我们欧洲人最喜欢这样的地方,距离大城市不到一小时车程,而且环境非常好”。(待续)
(续四)
5、京津冀战略考验国家治理能力
这次推动京津冀一体化,中央最高领导人意图非常明确。习近平特别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作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加以考虑,表达了中央最高领导人最明确的意图。话也都说得很到位,重要国家战略在考验着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深入理解可以认识到,如果京津冀协同发展仍然不能落实,还是各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说明国家没有治理能力,治理体系出了毛病,还可以说是国家领导人的能力有问题。在这种决心与魄力面前,地方行政力量还会继续阻碍总体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吗?
从新闻报道中我看到,有关负责人纷纷表态支持总书记的意见。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表态说“豁然开朗”!李士祥副市长代表北京市会见记者说“耳目一新”!看来最令人担心的北京市的态度已发生积极变化。在这种决心与魄力面前,地方行政力量是否继续阻碍总体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我相信北京会拥护京津双城记和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今后会如何发展?重要国家战略是否能落实?是不是像过去一些事说说就完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是空谈还是实干?我们拭目以待,更希望共同推动。(完)
第四篇: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
题目: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比较研究区域性经济的概述
1·1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定义(改为:区域经济定义)
1·2目前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
1·3区域性经济带来的影响(改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改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2.1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特点
2.1.1创新一体化机制
2.1.2现阶段主要挑战
2.1.3.。。。。(至少列举三个以上)
2.2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特点
(和2,1同理)3 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异同
3·1 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共同点(至少写出三个以上的相同点)
3·2 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至少写出三个以上的相同点)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根据第三部分的共同点和差异进行分析说明,必须有针对性的一一说明)
第五篇:长三角区域网络信息化理论分析
长三角区域网络信息化理论分析
作者: 风[121791492]
当今世界的竞争,不仅是国家与国家、城市与城市间的竞争,而且还是区域与区域、区域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处于21世纪之初的中国经济发展和高速增长需要一个具有相当实力的经济区域作为全国经济的增长极,以此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在现代经济史学和现代化理论中“增长极”(佩鲁,Francqis Perrour)是指自身增长迅速,由于资本与技术的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形成“聚集效应”,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部门或城市聚集。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涵盖一批增长绩效举世瞩目,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的城市群,是我国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并将成为世界的制造业基地之一。这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的区域,已被公认为世界六大都市圈之一,也是全国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2002年,以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6%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22%的GDP、25%的财政收入和近30%的进出口贸易额,人均GDP已达3000多美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多,远高于珠三角地区。从外部环境来看,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大趋势下,大量的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进驻或抢滩长三角,外向型经济对长三角整体发展构成了一个明显的推动,这客观上要求长三角地区尽快进行高性能信息网络设施的建设。从区域内部来看,整个长三角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随着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深入,也迫切需要区域内协力共建现代化信息高速公路。同时,实施前沿信息技术战略,优先建设覆盖整个区域的高性能信息、网络,可以在更宽范围、更高层次、以更快速度提升长三角区域信息化发展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成为有国家战略意义的“增长极”。
一、区域网络经济的崛起激发了对高性能信息网络建设的需求
首先,外向型经济发展引人注目。2002年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实现出口总额924.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1%,与全国相比,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为28.4%,比上年提升了O.6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反映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同时,由于近年来长三角地区投资环境的日趋完善和区域内的有效协调,其经济辐射地域不断扩大,已成为海外资本进入大陆市场的首选目标。到2002年,长三角合同利用的外资总额超过1500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已经有400多家落户长三角。有专家预计,未来十年内将会有数十万外商投资项目在长三角落户,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国际服务的网上交易比例将迅速提高,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高性能信息网的支撑。
其次,协作型经济进一步加强。近几年来,随着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发展加速,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间相互依赖度加强,区域内合作经济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企业的跨区域合作迅速发展,上海企业到江苏、浙江投资的各类经济合作项目3947个,占上海与全国各地合作项目总数的50%左右,总资金约45亿元;江浙两省到上海投资设立全资及控股企业4412个,占全国各地到上海投资项目总数的50%左右,注册总资金203亿元。聚集长三角区域内的大中型城市,各自在区域内的价值链上寻找自己的位置,重树自己的竞争优势,相互建立比较稳定的、内部协调的竞争伙伴关系,形成以实现双赢为目的的竞争联盟。区域内依靠自然禀赋资源和资本所建立的竞争优势正在弱化,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正逐步发挥着核心作用,信息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为共享信息资源,加速资源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共建一体化高性能信息网络已势在必行。
再者,服务型经济发展迅速。近十年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在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金融保险、通讯、信息和房地产业发展迅速,三产内部结构正趋向高度化。从以下图表的产业结构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到,虽然,区域内第二产业仍处基础地位,但是,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很快,在整个产业结构中所占比例直逼第二产业,逐渐成为地区的主导产业。(见图1)今后,随着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时间:2007-05-16 12:04:31的先发效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加快,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将更加明显。网络经济是服务型经济,信息化社会的服务经济是以一体化高性能信息网所营造的网络经济社会环境为基础的,优先发展高性能信息网,为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经济创造力,实现整个社会财富的迅速聚集和飞跃发展提供信息化平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最后,网络经济凸现。长三角地区各省市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信息化水平迅速提升,已形成以有线光缆为主,卫星、微波为辅的专用传输网络。近年来相继建立了电子政务、远程教育、社区信息、电子商务、城市地理、医疗卫生信息、社会保障与公共安全信息等系统,为网络经济逐渐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打下了基础。长三角地区在我国互联网应用中突出,远远超出全国发展水平,其发展规模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中比较也是处于领先发展水平。据2003年初的统计资料显示,江苏、浙江、上海网民数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8.1%、5.5%、7.1%,都进入我国前十名,与全国水平相比,长三角地区占全国比例高达20.7%;与我国其他经济发达区相比,遥遥领先环渤海湾,珠三角,不仅跃居全国首位,而且增长速度快,增长趋势明显(参见图2)。只有优先建设发展高性能信息网络,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基础,整合现有网络资源,连接“信息孤岛”,突破信息流量持续增长的屏障,满足长三角区域急剧增长的信息网络应用市场的需求,顺应长三角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势态。
长三角区域内网络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的信息化,促使区域经济增长模式从传统经济向网络经济的转换,必然首先要求先进生产力的变革,要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性进展等内在因素的改变。优先建设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对区域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发展有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高性能信息网络的前沿技术特征及其对区域战略发展的影响
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技术之所以能对国民经济、社会生活以及区域内外的关系产生深刻影响,是由其区别于一般技术的,高度的战略性、创新性、前瞻性、和渗透性等特性所决定的。
首先,具有高度的战略性。以超大容量、智能化为基本特征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方向,是当今先进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在1991年进入商业应用以后,从此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迅速扩张,给信息产业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由于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技术能直接对区域的政治、经济以及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已成为衡量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面对21世纪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清楚地表明,谁能拥有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经济快速增长的长三角地区已具有承载国际先进技术的能力,率先开发利用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技术不仅可为长三角区域在国内、国际战略地位的确立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与长三角区域国际化发展战略方向是相结合的。
其次,具有高度创新性。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技术主要来源于大规模科学研究,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和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不只是在原有技术道路上的简单积累。高性能信息网络的建设,将带动同网络相关的一批新兴IT服务产业的兴起,如网络运营,网络内容,咨询,软件设计等,这些新兴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所提供及制造的服务产品,已全面渗透到国民经济的一切领域,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驱动了传统制造业的变革。因而,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所产生的经济增长,将为社会创造巨大的财富和经济效益,也必然为推动长三角区域的科技、生产、产业结构的调整做出不可
估量的贡献。
再次,具有高度前瞻性。当前全球Internet规模和业务量以每6-9个月翻一番的速度飞速增长。在我国,预计未来10年骨干网所需的容量将至少是今天的数
十、上百倍。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的建设,将为整个区域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以更快速度提升区域信息化发展水平,率先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高起点的信息化支撑平台。
再者,具有高度渗透性。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技术处于综合性、交叉性强的技术领域,因而能广泛渗透到各个传统产业部门,直接影响到长三角区域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种全方位、立体式的渗透,推动了传统产业两种根本性的变革:一种是生产技术变革,另一种是作业组织管理变革。随着传统制造业信息化程度不断升级,迅速增加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呈现出加速向资本密集型、智能效益型、信息服务型方向发展的趋势。高性能信息网络的建设将为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日趋普遍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加快区域技术力量雄厚,综合配套能力好,劳动生产率高,产品竞争能力强的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形成,推动区域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