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人文主义戏剧的魅力(xiexiebang推荐)
浅谈人文主义戏剧的魅力
什么是戏剧:综合艺术的一种。有两种含义:狭义专指以古希腊悲剧和喜剧为开端,首先在欧洲各国发展起来继而在世界广泛流行的舞台演出形式,英文为drama,中国称之为话剧。广义还包括东方一些国家、民族的传统舞台演出形式,如中国的戏曲、日本的歌舞伎、印度的古典戏剧、朝鲜的唱剧等。
何为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和一种世界观。人文主义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对人文主义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容忍、无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原则。
由此得出:人文主义戏剧即以人性为本尊重人性的戏剧。
以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为分析重点。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最主要的作品。19世纪俄国的批评家林斯基称莎士比亚为“戏剧诗人之王”,而《哈姆雷特》则是莎士比亚“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金刚钻”。
人文主义思想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核心,它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教会进行斗争的武器。人文主义着反对以神为中心的封建神学,宣传人是宇宙的主宰,是万物之本。哈姆雷特对世界和人类抱有巨大的热情和美好的希望。他说:“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物品!理性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行动多么像天使!了解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他肯定人的现实生活,渴望纯洁的友情和真挚的爱情。他聪明热情、敏感善思、能文能武。生存还是死亡(To be or not to be),最后哈姆雷特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他感到自己被命运控制着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同时又感无力反抗,哈姆雷特在剧中处处体现了这种悲剧精神。剧本一开始,三道打击就同时落到了主人翁哈姆雷特身上:父王的猝死,母亲的改嫁,王位的丢失。一下子把一个对未来充满美好梦想的年轻王子置于一个不堪的现实,他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或者那永生的真神未曾制定禁止自杀的律法!上帝啊!上帝啊!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哼!哼!那是一个荒芜不冶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
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戏剧最开始是人性善,后来由于生活的打击,开始转向人性恶,在他的四大戏剧中主人公都因不幸变得丑恶,直到最后的死亡,像主人公哈姆雷特最后与仇人叔叔的同归于尽,表现出莎士比亚的强烈悲观色彩,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戏剧是现实生活中的小人更小人,悲剧是相反的。所以哈姆雷特是悲喜交加的结果
第二篇: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主流社会思潮的核心。“人文主义”“人文精神”“人文思想”没有太大的区别。“人文主义”来源于英文humanise,这个单词根据不同语境的需要也可以被译成“人文”“人本”“人道主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反对中世纪神学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强调人的可贵;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提倡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提倡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以造福人生。
字典上的解释:
人文:1.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科学 人文景观
2.指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
人文精神: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行为。
人文科学:原指区别于神学的同人类利益相关的学问,后来一般指研究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科学。
人文主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反对宗教教义和中古时期的经院哲学,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先进思想,但缺乏广泛的民主基础,有很大的局限性。
人道主义: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体系。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把它具体化为“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它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起过反封建的积极作用。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内涵:文艺复兴时期所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被称为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者主张一切以“人”为本,来反对神的权威。这是因为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都合并为神学中,因此,一般针对封建制度发出的一切攻击必然对教会的攻击。资产阶级要把阻碍它发展的宗教信条以及其他封建观念重新予以估计。资产阶级为了反对教会认为人生是苦难和罪恶的思想,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就肯定现世生活,肯定人有追求财富和个人幸福的权利,歌颂爱情,要求解放个性,并多方面发展个人才智,提倡冒险精神。为了反对蒙昧主义、神秘主义,资产阶级就提倡理性,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应该追求知识和探索自然,研究科学和 唯物哲学。为了反对封建的残酷压迫,资产阶级就鼓吹人爱、博爱,为了反对等级制度,资产阶级就歌颂友谊和个人品德,提倡平等。总之,人文主义思想反映了一个新兴阶级的要求,它在当时是进步的思想,表现了充沛的革命朝气、满怀信心的乐观精神和巨大的创造性。它是以后资产阶级革命的最初思想准备
人文主义思潮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社会思潮,它最早起源于BC5世纪的古希腊,反对宗教神学世界观,提出肯定人,重视人,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14世纪人文主义复兴。17世纪人文主义成熟。
第三篇: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作为西欧社会由中世纪向近现代过度的文化和思想运动是有其指导思想的,这一核心思想就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性思想,主要关注人和人性,包括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才能等人文主义建立在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倡人的尊贵,认为人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在尘世过幸福的生活,肯定人的价值。正是基于这样的主张,“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学者恢复了古典世界的话语和思想。在新的知识储备和精湛的语言能力的帮助下,他们改进了基督教学者的观点,对人类、人类社会、艺术和科学文明的本质进行了全新的阐述。”1
笔者认为,人文主义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肯定人的价值。在长达千年的中世纪,基督教作为统治思想,把上帝放在无上的位置,只承认神的权威,忽视人的意义。“神的权威,加上基督教的原罪思想、禁欲主义、对来世的强调等观念无一不使人和人性受到极大的压抑,2人的价值和创造作用受到蔑视。”因此,要想冲破基督教哲学的藩篱,就必须反对神的权威,重新肯定人的价值,提倡人的尊贵。
彼特拉克是一位早期人文主义者,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他特别敬仰西塞罗——一位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曾提出贵族教育和文化理想,主张人们接受七艺,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个性和人的精神,这一思想成为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思想渊源。彼特拉克认同西塞罗的思想,崇尚古典文化,在其作品中歌颂尘世生活,重视人的价值,在他笔下人被描写成有血有肉且充满激情的个体。但丁这位文艺复兴的先驱也同样在其作品中歌颂人的伟大,肯定人的尊严、人的尊贵,例如在《神曲》中将古代名人圣贤摆在很高的地位,死后升入天堂,而教皇则被放到地狱中。
笔者认为,人文主义对人的赞美和歌颂集中体现于文艺复兴“艺术三杰”的作品中。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当属达·芬奇,他“基于人文主义思想,认为在自然的创造物中,人是最完美的创造物”3。他十分注意研究人,包括人的外体形态和内心活动等各方面。在他最著名的作品《蒙娜丽莎》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血肉丰满且略带微笑生动鲜活的少妇形象,取代了中世纪绘画中常见的呆板的圣母形象。在这幅作品中,达·芬奇着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在画中看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形象。“米开朗基罗雕塑了许多展示了人的力量的作品,尽管他的作品多以圣经故事中的神为原型,但这些神具有了人的表情,体格是健而美的,从头到脚显示了人的无穷的和不可战胜的力量。”4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形象体态优美,善良贤淑,让人感到的是人间的慈母。这正是艺术家们人文精神在作品中的体现,他们用作品召唤世人应该重新审视人类自己,重视人的尊贵和价值,讴歌人性之美。
人文主义还反对禁欲主义,颂扬现世生活,肯定人又追求财富和个人幸福的权利,倡导积极人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薄伽丘的小说《十日谈》甚至干脆把男女间的情欲当作爱情歌颂,“通过现实主义的描写,对教会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辛辣的讽刺”5,揭露了教士的道德败坏、道貌岸然,教会人员过着放纵淫荡的生活,却要求普通大众过严格的禁欲生活,追求来世的幸福。他在小说里“指出人的尘世生活是大自然赋予的,不应过着脱离现时的天堂生活”6。人文主义者否定教会权威,肯定人性与人权,认为人的现世生活美好而充满希望,1
3[美]玛格丽特·L·金:《欧洲文艺复兴》,李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58页。徐新:《西方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66页。徐新:《西方文化史》,179页。王世珍:“略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沈阳教育学院学报》,第5卷第2期,2003年6月,15页。
5裔昭印:《世界文化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31页。王世珍:“略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沈阳教育学院学报》,第5卷第2期,2003年6月,16页。
人应该积极地追求尘世生活。
另外,个人主义和世俗主义是人文主义的重要内容。由于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对个体的重视自然成为人文主义关心的一个焦点和核心”7。这种以人本位的观点实际上也是为了唤醒人们对人自身的重视,让人们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否定神的权威。个人主义的思想有利于增强人的内在信心和进取精神,这可以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个人主义最大程度地强调个人,因而也肯定人对财富、自由等个人幸福权利的追求,主张人人平等。
世俗主义要求与现实生活的密切结合,主张对现世生活而不是来世幸福的追求,倡导人世间的积极人生。但中世纪的教会却宣扬来世的幸福,人生在世不过是在受苦,在赎罪,要禁欲,以求来世的美好。世俗主义则反对这样的观点,主张享受当世的生活,追求人生幸福。
8“在世俗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中世纪流行的禁欲主义遭到抨击和遗弃。”世俗主义还召唤人
们对财富的追求,认为只有拥有富足的物质才能过上优越的生活。那时期的商人甚至在账本上这样写:为了上帝,为了利润。意大利的很多人文主义者都是快乐、富足生活的歌颂着和追求者。
综上所述,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指导思想赞美人的伟大和崇高,讴歌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追求个人幸福,享受现世生活。7徐新:《西方文化史》,168页。徐新:《西方文化史》,169页。
第四篇:戏剧和绘本在语言教学中的魅力
戏剧和绘本在语言教学中的魅力
【摘要】戏剧探索可以通过肢体和声音表达自己,绘本教学可以进行课本内容的相关概念和事物的延伸,有助于学生多元思考和多元学习。阅读绘本,拓展思维方式;戏剧表演,展现创意。两者结合起来,采用分层指导,提供个性创作支持;多角度鉴赏中文语言的美,感悟语言的魅力,获得阅读、写作、表演技能。
【关键词】戏剧绘本表演写作
【注】“广东省互联网儿童文学阅读资源应用研究”课题组成员。
【中图分类号】I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43-01
在低段课堂里,怎样让孩子们在中文语言课堂里快乐学习?我采用京剧小品《捧猫记》和经典绘本《野兽国》、漫画著作《三毛流浪记》,把戏剧表演和绘本阅读结合起来教学,读完绘本演故事,学完戏剧写故事,实施中文语言教学实践探索。
一、用戏剧教学,营造生动的语言课堂氛围
(一)台词表演和京剧唱腔练习,欣赏中国传统文化传达的意义。
少儿京剧小品《捧猫记》讲述的是一群老鼠设计除掉一只大花猫的童话故事。小品中的人物涵盖了京剧行当里的老生、小生、花旦、净角、丑角等五种角色;唱腔朗朗上口,唱词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教学前,我根据孩子们在课本剧《揠苗助长》中的表演能力,给每个学生分配了一个角色,分成四套演出班子。小朋友对于分配到的角色,又兴奋又好奇:什么是花旦?什么是小生?京剧怎么唱的啊?和粤剧有什么不同啊?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
怎样理解京剧?台词表演和唱腔是最直接的方法了。我把学生按行当分组,分类指导台词发音方法,初步学习京剧唱腔。我把剧本台词和京剧唱腔全部录好音,分门别类整理后放入全景课堂。我指导一个行当小组练习台词时,其他学生就戴着耳机跟着Ipad快乐地练习台词。教学里一片“哎-呀-哈”,京剧表演中夸张的发声方法,带给孩子们全新的体验,他们非常好奇,积极投入地进行练习。
(二)探索京剧人物造型、脸谱,理解剧中角色。
我搜集了京剧各行当的名家演出剧照和介绍京剧的视频,深入了解京剧各行当的角色特点。比如:分析“生”这个行当特点时,和孩子们一起通过分析角色的化妆、服饰特点来分析京剧里的“生”分为娃娃生、小生和老生,孩子们对老生的演唱特点“云遮月”就特别感兴趣,练习台词时,扮演老生的孩子就会刻意变化嗓音,摸着“胡须”,把角色的老练、狡猾、阴险等特点表现出来。
比如:分析净角时,我制作了京剧脸谱ppt,孩子们通完了解不同颜色的脸谱代表不同性格特点的京剧人物,分析《捧猫记》里的大花猫角色脸谱应该是红色:性格暴躁,嗓门很大。扮演大花猫的孩子在练习时就能慢慢领会这个角色的特点:天不怕,地不怕,结果因为自己的自大丢掉了性命。
(三)欣赏剧场演出,观摩同伴表演,成为具有批判意识的观众。
真正的京剧表演是什么样的呢?周末我和家长们带着孩子们去观看了专业的京剧表演,观看表演时,孩子们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更加形象地认识了各种角色行当的舞台表演特点。
同伴之间相互表演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对四个小组进行循环指导,合作表演。孩子们合作表演时,发现要想表演很顺畅不卡壳,光练习自己的台词还不够,必须熟悉别人的台词。于是,他们开始卖力地朗读整本剧本。我顺势点拨指导,孩子就了解了剧本的写作特点。
二、戏剧与绘本结合进行教学
(一)戏剧接力表演,即兴创编故事,练习看图写话。
《三毛流浪记》是中国漫画大师张乐平的经典著作。在阅读《三毛流浪记》前,我用《三毛流浪记》漫画进行看图写话练习,设置不同的写作训练要点,比如:人物对话练习、心理活动描写、场景描写、人物表情描写等。可是这些目标怎么实现呢?
我采用戏剧接力表演的方式,即兴创编故事,练习看图写话。
比如:“获得温暖”这幅四格漫画作品,观察完图画后就请小朋友开始表演。孩子们把京剧小品表演迁移到即兴表演之中,用夸张的肢体动作和生动有趣的语言,展示着自己的创编能力。孩子们热烈地讨论人物语言合理不合理,即兴进行再创作。表演完成后,马上进行写作练习。孩子们笔下的三毛各有不同,都是独特的写作者自己。
(二)接触各种戏剧形式,体验不同的写作形式。
在戏剧教学中我会设计不同的形式,比如动作表演、即兴表演、小品表演、改编剧、脚本话剧等,在活跃的、瞬息变化的戏剧表演教学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比如:改编《三毛流浪记》中的《渡河争凶》时,孩子们上台接力表演出每一格图画里的剧情,指导孩子们制造戏剧冲突。上台接力表演的要求是:认真观看你的表演,被你的表演所吸引。孩子们生怕错过了表演创作的机会,非常投入地观看,即兴创编表演能力不断被激发。最后自己找喜欢的小伙伴合作表演出来。孩子们通过自己表演和观看表演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对这种新的写作方式充满了期待,大部分孩子都能独立完成创作改编,甚至能写出旁白,写成一个小小的剧本。
改编《捧猫记》时,孩子们把故事的六要素放入剧本之中,先接力讲故事,再进行创编写作。朗读过、表演过、分析过的剧本,孩子们把对角色的理解变成文字呈现出来,成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台本解说。写作时,我只限定时间,不限定内容长度,让孩子们依据自己的节奏书写自己的故事,轻松而愉快,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写作中获得成就感。因为每一次表演练习后,孩子们都会获得新的体验,对角色的分析会逐渐深入,故事自然会越写越生动。
(三)在戏剧表演中,与角色共情。
《野兽国》是被称之为“图画书创始以来最伟大的创作者”莫里斯?桑达克的经典绘本。他真实客观地展现了儿童的情绪变化过程。阅读这个绘本时,我把绘本教学与戏剧教学紧密结合,教与学互动,表演与朗读结合,与角色共情,理解角色的情绪变化过程。
我把绘本分三次讲述。第一次孩子们静静地听,第二次我调动孩子们的情绪,随着我的讲述用丰富的肢体动作、语言、表情,表演出迈克斯的情绪变化,表演到高潮时,整个教室里就是一群野兽在酣畅淋漓地吼叫。第三次,我们梳理故事,通过表演回忆故事,分析迈克斯的情绪变化的原因。
经典的绘本作品和生动有趣的戏剧教学,在语言教学中释放出强大的能量。我会继续努力,继续实践,让戏剧和绘本在语言教学中散发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绘本赏析与创意教学》河北教育出版社
[2]《小学项目的实施:国际初等教育课程框架》 IB国际文凭组织出版
第五篇: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定稿]
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6世纪在欧洲发生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从此人类从中世纪进入了近代历史。在这场以思想解放为主旋律的运动中,资产阶级用以人为核心的思想反对以神为中心的宗教,用新的文化取代了封建的旧文化。
二、人文主义定义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逐渐走向成熟,在思想上要求摆脱神学思想对人的限制,人文主义应运而生。人文主义发源于意大利,在14世纪后半期出现了一批人文主义者,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就把他们的要求归结为“人文主义”,主要是指相信“人”是世界的主人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相信“人”的智慧和力量,要求一切以“人为本,发展人”的事业。新兴资产阶级所追求的是世俗性的东西,因而人文主义一开始就体现为一种“世俗化”的运动。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天主教会所宣扬的宗教信条是违反人性的,应反对。与其祈祷“上帝”,不如相信自己,不如追求人生;与其消极生活,不如积极奋斗。他们主张文学艺术要反映人”的真情实感,科学技术要增进“人”的福利,教育要发展“人的智慧。总之,他们是要用
“人权”代替“神权”,用以“人”为本位来代替以“神”为本位。15世纪,人文主义思潮在意大利蓬勃发展,到了16世纪已传遍西欧各地。人文主义成为新兴资产阶级在文艺复兴运动中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如下内容;一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就是强调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以人为中心,肯定现实人生和世俗生活,强调个性自由。二是,人文主义思想强调现实生活的意义,倡导积极人生,鼓励人们追求现实幸福生活和世俗享乐。三是,人文主义者提倡科学和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
三、影响
人文主义思想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的精神以及科学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人文主义后来成为西方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贯穿于西方的社会文化生活之中。文艺复兴时期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在肯定人的价值和创造力的同时,提出人要获得解放,个性应该
自由。这就要求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及创造性潜力,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提倡积极的冒险精神。他们积极追寻现世 的幸福,追求个性的发展。同样,人文主义者变化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这样就把人们从基督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使人们积极进取,努力向上,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个人才能。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就是这种人文主义精神的外在表现。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而“地理大发现”的主角哥伦布和卡波特都是意大利人,他们都是在人文主义精神的鼓舞下开创地理探险事业的。哥伦布不顾艰难险阻,投身于充满危险、艰苦卓绝的探险事业,就说明他富于乐观进取和积极冒险的精神。驱使他远渡重洋、艰难跋涉的动力,是寻找黄金的强烈欲望,也是为了追求现世幸福的生活。向西寻找去东方的航路,是建立在地球是圆形的这一科学信念之上的,也说明他具有科学实验的精神及探索精神。可以说,“地理大发现”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副产品。当然,“地理大发现”的产生还有一系列其他因素及条件,但是“地理大发现”与文艺复兴的时代精神相吻合,是毫无疑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