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201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及十二五专业建设计划制定工作的通知

时间:2019-05-12 08:10: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做好201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及十二五专业建设计划制定工作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做好201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及十二五专业建设计划制定工作的通知》。

第一篇:关于做好201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及十二五专业建设计划制定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201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前期调研 及“十二五”专业建设计划制定工作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

根据学校2011年教学工作计划安排,决定从即日起启动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前期调研及“十二五”专业建设计划制定工作。相关事项及工作要求如下:

1.请各二级学院成立由院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成立由专业负责人为组长的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工作任务的落实和顺利开展。要求二级学院行文,并于2011年7日8日前报教务处教学研究科备案(209房间)。

2.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根据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为进一步优化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决定启动新一轮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为保证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先进性、合理性,请各学院务必组织系统学习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系统研究未来若干年我国特别是我省及恩施州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系统研究本院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特色,系统总结实施2009版人才培养方案的经验与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认真组织开展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前期调研工作,并形成调研意见。

● 调研重点

全面了解国内外相关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调研同类院校相同或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学时分配等情况,调研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意见,科学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产业发展战略(附件2-3)、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总结学院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取得的经验与成绩,认真查找学院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与实施中存在的矛盾和突出问题,研究制定和完善与本学院相关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专业发展方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及创新人才培养等政策措施,提出此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思路与意见。

● 调研提纲(供参考)

⑴本专业的社会需求(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及素质、能力要求)与发展方向 ; ⑵专业定位与特色;

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素质与能力);

⑷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及相应的学时学分分配;

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组织管理及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的机制保障。1

● 调研形式:各二级学院结合各自专业特点自行安排。

● 调研报告:9月中旬前完成调研工作,形成每个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并于2011年9日25日前报教务处教学研究科(209房间)。

调研报告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内容(供参考):

⑴调研工作组织与开展情况;

⑵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与素质、能力要求;

⑶本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⑷对本专业本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意见和建议;

⑸对全校公共课程、通识课程设置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⑹对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总体设计的意见与建议。

3.各二级学院在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的同时,还应按照学校及各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进行专业建设其他方面内容(如学科专业设置、专业资源平台建设、专业建设管理制度等)的调研,为本学院科学制定“十二五”专业建设计划奠定基础。

4.请各学院依照学校提出的“稳定发展规模、优化专业结构、注重内涵建设、重视基础专业、提升传统专业、做强优势专业、扶植新兴专业、突出应用技能”总体思路,结合前期调研情况,从市场需求、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健全制度等方面思考各个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认真组织制定适合各学院及各个专业的“十二五”建设计划。

● 主要任务:填写湖北民族学院二级学院专业建设计划表(见附件1)。● 提交时间:2011年9日30日前报教务处教学研究科(209房间)。

5.学校将在2011年秋季学期举行201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前期调研及专业建设计划制定情况汇报及研讨会,具体时间另行通知。拟在年底前,将各学院的调研报告及专业建设计划分别汇编成册,供校领导及各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决策参考。

6.附件

附件1:湖北民族学院二级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计划表

附件2: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附件3: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

教务处

2011-07-04

第二篇:关于做好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调研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调研工作的通知

校教(2012)XX号

各院部、有关部门:

根据学校《关于开展“深化应用型本科内涵认识,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水平”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的实施意见》(校党发„2012‟15号)文件要求,为进一步深化对应用型本科内涵的领会,提升我校应用型本科建设水平,基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需要,请全校各教学院部结合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开展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调研工作。现将有关要求强调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新一轮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为契机,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系统学习、广泛调研、深入讨论,结合教育部专业介绍和行业标准,研究人才培养要求,分析人才培养现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思人才培养方案,着力解决制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工作内容

(一)系统学习(2012年11月28日—2012年12月5日)各院部以教研室为基本单位,以新一轮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契机,结合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专家组的整改意见,查阅相关资料,学习相关文件,开展教研室集体学习与讨论活动,认真查找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本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差距。

1、学习材料:

(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版);

(2)本专业相关行业标准(教研室自行搜集);(3)学校自评报告及专家反馈意见。

2、成果:

本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报告。(已有毕业生的专业需结合毕业生就业去向等相关数据综合分析)

(二)广泛调研(2012年12月6日—2012年12月24日)

1、深入企事业单位一线调研,深度了解毕业生所从事专业岗位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尤其要提炼专业核心能力,同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2009年版培养方案提出意见与建议,为2013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奠定基础。

2、考察和借鉴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做得较好的兄弟院校相同或相近专业(方向)近3年的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其实效,结合我校“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加以借鉴和完善。重点调研和思考如何根据专业核心能力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打通学科课程平台,形成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3、加强对专业发展动态的学习与研究。从各种期刊网和学术资料中查找本专业近5年的专业改革、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以及本专业建设前沿理论、发展动态等资料,认真学习,消化吸收。

4、成果:

(1)调研活动总结(调研时间、地点、内容、成果以及地方、用人单位等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建议与要求等);

(2)至少3-5所同类院校相同或相近专业(方向)近3年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分析报告;

(3)形成本专业近5年来建设与发展等方面的综述(重点围绕专业改革、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

新等)。

(三)深入讨论(2012年12月25日—2013年1月9日)以教研室为基本单位,根据前期学习与调研成果,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开展深入讨论:

1、讨论主题:

(1)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能力要求是什么(应结合教育部专业介绍、行业标准、就业去向分析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

(2)如何设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专业知识结构、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等)?

(3)如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联合培养(如校企合作、校校合作、院部合作、专业合作等)?

(4)本专业如何培育特色,错位发展?(5)讨论与凝练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6)各院部根据专业特点自拟。

2、成果

(1)形成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3)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初步设想(重点落在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的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上)。

三、其它要求

1.请各院部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由院长(主任)任组长,教学副院长(副主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任副组长,各专业教研室主任为成员。成立由专业带头人(或教研室主任)为组长的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工作任务的落实和顺利开展。

2.本次调研活动应结合“深化应用型本科内涵认识,提升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水平”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进行,各院部可多种形式开展学习、调研和讨论,及时总结个人、教研室、院部的成果。

3.各院部在开展活动时,应抓住主要问题,明确活动主题,避免无准备之调研、无目标之讨论,求真务实,理清专业建设思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各院部要指定专人对活动开展情况认真做好记录(包括院部和教研室记录),及时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和归档。

5.请各院部将上述各阶段成果材料、记录整理后,于2013年1月11日前报送教务处教学建设科。

教务处

二O一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第三篇: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调研报告

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调研报告

【研究背景】:

背景一:

20世纪后半叶以来,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格局,目前全球信息产业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计算机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灵魂,而软件人才在软件产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软件产业正处在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21世纪以来我国软件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可以预见,软件产业在我国将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目前,我国正处在软件业高速发展时期,软件人才缺口很大。据统计,全国人才市场中,软件人才已成为IT业第一需求。预计今后几年国内软件行业人才每年的缺口将高达30万。国家有关部门对未来10年人才需求预测结果表明,从事软件开发、硬件设计、网络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将持续增长,尤其是软件开发工程师和大量能从事基础性工作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因此,“软件蓝领”培养成为当务之急。正是根据社会和时代对计算机软件专业人才的大量的、持久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办计算机软件专业。

背景二: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推进课程改革工作的意见”文件提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推进课程改革工作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不断深化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改革,完善课程管理与评价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为我省“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提供人才支持和有效服务。

努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主线、以模块化课程为主体的体现五年制高职教育办学优势的课程体系,基本形成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程评价与管理制度比较完善,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办学特色更加鲜明。

背景三:

在我校开设软件技术专业之前,已有8位教师较为系统地接受了印度NIIT课程体系的培训学习,积累和掌握了一套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专业技能,并尝试进行了三届的NIIT教育,也制定了相关的教学计划等资料,为我校自己的软件专业的开设和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社会岗位的需求、IT行业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机遇、我校软件技术专业培养工作的开展,都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共同的要求,必须有一套完善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为了制定出更加有效、合理和适应于当前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特点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信息技术系的专业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了大量软件行业调研工作,为我校现有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软件技术专业培养方案调研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IT技术在通信、医疗、游戏、教育等各行业全面发展,带动了各个软件开发方向的人才需求,软件开发技术的地位日趋重要且软件行业从政策、需求、薪酬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本次调研目的就是了解目前软件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对软件技术专业岗位群及行业结构进行调查分析,掌握软件技术行业的结构和分工;定制软件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等结构,推进软件技术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结合我校目前的软件技术专业的在读生状况和目前的教学情况,研究探索一条适合五年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二、制定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调研的内容:

1、软件技术专业岗位群及职业能力调查分析

2、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3、本地区的软件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

4、我校的软件教学情况和人才培养就业情况。

三、调研采用的形式、方法以及调研过程。

(一)专业调研的形式

我校信息技术系成立以软件技术教研室为中心的软件技术专业调研小组,组织专业教师采用专家委员会座谈会,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手段,就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软件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同进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对软件专业的评论。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1、组织调研组教师结合NIIT培训学习的相关软件知识,提高教师科研水平。教育科研是更新教育观念、永葆教育发展的生机与活力的有效载体,是将先进的教育思想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的必由之路和必经过程。因此在实施研究前,们针对教学中的实际情况组织调研组教师深入学习。一方面学习有关教育改革方面的文章及资料,了解调研研究的意义和步骤,组织教师仔细研读,认真琢磨,在组里交流心得,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掌握相关理论经验;一方面组织教师到上海NIIT培训中心进行软件设计、开发和管理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技巧和能力。

2、鼓励教师以工作室形式包、接软件开发项目,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调研。

鼓励教师以个人或者小组为单位的对承包校内、校外软件设计和开发任务,尽可能的从实践中积累开发经验并了解市场上软件行业的结构和分工细化问题,从而更好的定制软件技 术的就业方向和培养规格。

3、阶段性实施调研研究,实时总结成果。

为了保证调研组教师正常教学的精力投入,提高调研研究的有序性和有效性,经过教师的讨论和调研项目负责人的全面把握,一致决定将调研的实施划分为个单元进行实施:

(1)问卷调查。从回收的问卷来看,基本情况如下:

①对软件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守纪律,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诚实、正直,能与人良好沟通。

②对软件人才知识要求:有一定英语、网络、硬件知识,能够操作和管理数据库,具备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等。

③对软件人才的职业技能要求:熟练掌握常用工具软件,掌握基本的编程方法,能够进行独立进行程序编写,能够设计和开发小型软件。

(2)实地走访。

学校组织相关教师分批,有组织、有计划地实地走访杭州、上海、南京、徐州本地的学生就业企业基地,他们同样提出先成人,后成才的办学思路。在课程设置上一定要跟上企业应用的步伐,要先了解相应的岗位群,根据岗位群制定合理的课程模块,若干课程模块组织专业课程体系。

(3)专业建设委员会。

专业建设专业委员会主要从专业师资情况、实验设备及图书准备情况、实习基地准备情况、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与培养模式、社会需求等方面着手调研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四、软件技术专业人才调研的结果

(一)软件技术专业岗位群及职业能力的调研结果

软件技术现已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互融性和应用普遍性。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思路开阔,有创新意识。突出适应社会、应用广泛的岗位需求的职业技能培养。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通常有两个主要依据,一是知识分类,即学科分类;二是社会服务对象或领域分类,即职业分类。就高职教育而言,其专业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学科专业”,而主要是“技术专业”。技术专业的知识构成不像普通高校的学科专业那样强调专业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而是由与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相关联的有关知识构成。技术专业知识强调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应用性。软件专业就是一个“技术专业”,计算机的软件硬技术平均18个月就会更新一次,因此专业的课程设置一定以职业岗位群和新技术的调查分析为依据。

根据最新的调查,随着我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软件人才的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更缺少大量的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的人员。

目前软件专业适应的工作领域:企业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网站的设计、构建与管理、维护,数据库的设计、组织、管理,软件的销售等。

面向的岗位群有:软件设计师,系统分析师,软件编码员,初级程序员,网站设计和建设、管理员,数据库操作和管理员,信息管理软件的使用、维护、软件销售,网站设计与制作、网页制作、图形图像处理。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对部分工程技术人员的调查统计,我们得出如下岗位能力所应具备的技术: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程实现某种功能的能力;掌握中、小型软件设计与开发技术;掌握网页、网站的设计与开发技术,掌握数据库的设计、组织与管理能力,掌握网站与数据连接、存储技术,网站设计与制作、网页制作、图形图像处理能力。

(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调研结果

1、软件技术人才的知识要求

熟悉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相关知识,特别对程序设计语言有比较深刻的了解。熟练掌握软件设计与开发,程序编码,数据库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能将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能进行全方位的网站设计开发和进行企业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能独立开发动态网站,具有一定的数据库开发和管理、维护知识。

2、软件开发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掌握数据库的理论知识、几种常用数据库的应用和熟练操作,具备数据信息的处理能力,具有常用编程软件的使用能力,掌握C/S结构和B/S的结构的程序设计基本开发技术,具有基本网络操作和应用能力;具有基本的图形图像处理能力;熟练使用常用的各种开发工具开发网站,具有良好的项目组织、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以及管理系统软件、商务平台的设计开发能力。

3、社会和行业认定的职业资格证书分析

英语二级/中级证、普通话等级证、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证、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证、网页设计师证。

五、调研组对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建议

经过大量的调研工作调研小组对修订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如下的建议:

1、软件人才培养目标多元化、培养规格多样化

有关软件人才的培养方法认为应面向市场,培养适销对路的软件人才,强调加强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建立,加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软件人才的培养要立足现在,面向未来,既要强调应用型能力的培养,又必须注重人才后劲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必须压缩相关课程中 相同教学内容,减少教学中的重复劳动,节省教学时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1)软件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通专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从未来社会生产来看,传统产业是单一型的,所需人才也是掌握一门专业知识的单一型人才。而未来产业,由于渗透着高信息和高科技成分,产业结构及其内涵都发生变化,向着综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所以软件人才不仅应精通本门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必须熟悉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外围知识相当广博,基础理论扎实,既掌握自然科学,又涉猎社会科学,知识广泛交叉渗透,接受过通专结合的教育。

其二,具有开拓精神的创造型人才。21世纪是充满发展、变化和机遇,极具活力的世纪。能推动这个新世纪前进的人才,不仅要有学习、储存新知识的能力和迅速适应社会职业转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开拓精神的创造能力。创造具有多方面的涵义和多层次性,21世纪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创造人才,而是具有开拓精神的高层次的创造人才。高创造型人才是未来社会最受欢迎的人才。

 其三,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各部门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大量需求,但未来应用型人才的规格比现在要高:一是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比较专深;二是具有在专业领域内多方面的技能;三是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解决生产中重大问题的能力,四是在实验、工艺、开发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

(2)软件人才素质要求

 人才素质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 其一,要有运用知识的能力。21世纪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一般的应用能力,而且更需要高素质的创造型应用能力。如在日本大学生能力结构目标体系中,有1/3是应用能力,并且有具体要求,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交流表达能力、设计计算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等。

其二,要有作为社会人的知识。人类创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目的,就是要使人类自身生活得更好,使人的价值获得最充分的表现,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要实现人的自身价值和全面发展,就必须掌握作为社会人的基本素质所需要的知识。这种知识既存在于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观念之中,同时也以学科体系、理论体系的形式存在于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中。前者以社会约定俗成的观念、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习惯,使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和掌握此类知识。

其三,要有学科专业方面的知识。21世纪的人才从学科专业知识方面看,主要有本学科专业知识、跨学科专业知识和综合交叉学科知识三大领域。所以,未来计算机学科学生的知 识结构仍然应以本学科专业为基础,然后依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学习状态,进行多元化选择。未来人才要善于在分化与综合找到平衡点,以求得知识的不断更新。

其四,要有自学能力。现代教育的特征之一就是终身化,学习将伴随着人的一生。大学毕业后继续教育,不仅加速了人才知识的更新,而且促进自学能力的提高。21世纪人才的自学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更新自己原有专业知识的能力;二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三是综合各门学科知识的能力。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倡教学过程信息化

(1)重视软件专业师资的培养与提高,防止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成为“计算机教书工”。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深化计算机学科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师自身必须具有一定的高度,给学生授课时才能做到思路清晰,层次性、条理性比较强,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实现稳定队伍、优化结构、改善条件、提高质量的队伍建设目标。计算机学科建设核心的内容是学术队伍的建设,学科建设在重视发挥老一代学科带头人作用的同时,应该着眼于未来,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出具有较强的理论修养和较深的学术造诣、学风端正、锐意进取、有创新能力的年轻学者充当学科带头人,使学术队伍保持生机和活力。

(2)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如何提高计算机学科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培训,不仅应进行技能方面的培训和训练,更重要的是要引导教师掌握有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教师运用所学的方法去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在网络教育背景下,计算机学科教师应该成为教师队伍中的领头羊,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过硬的应用技能。培训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授先进的信息技术理论,更重要的是让教师通过参与培训活动,获得基本素质和技能,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从技术层面和教育层面上,体现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教学的活动,对课程内容进行信息化的处理,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以实现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整合的基本思想。

3、加大教学基本建设力度和教学经费投入

为提高软件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应在改革的思想指导下,在更高的起点上,加大计算机学科教学基本建设力度。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在抓好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课程建设。要从人才培养模式整体优化入手,进行课程改革,主要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是课程建设的重点,要像建设重点学科点一样来建设重点课程。对于课程设置,建议教育部可以针对各个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规定一些比较核心、比较固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此基础上不同的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培养目标和方案,例如,可以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生源特 点或者整个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行调整。建议加大一、二年级的学时和学分量,把一些专业基础课程提前到一、二年级,既让学生尽早地接触到了专业课程,也减轻大三的专业课负担,使得学生大三的知识学得更加深入而牢固,知识结构更合理。在课程的先修后继关系上,也需予以认真考虑。

第二,加强实验室建设。根据计算机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改革实验教学的组织、内容和方法,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比重,更新实验教学设备,使实验课真正发挥培养实验、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科研作风的作用,建议将实验跟课程分离,单独给学分,而且要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

第三,加强教材和图书建设。不同大学的学生基础不一样,教材应该具有不同广度和难度,让教师自主选择程度层次合适的教材,关于教材的编写,国内许多教材的共性是太注重理论和基础,不太重视应用,与实际脱节。教学要经过实践,教材也需要教学实践的考验。第四,加强学风建设,要在继续严格考风考纪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优良学风集体,建设优良校园文化氛围。

江苏徐州财经高等职业学校 五年制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调研组

二○○七年八月二十日

第四篇:关于做好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

根据教学工作安排,学校将开展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请各学院根据《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要点》精神,结合我校《关于制(修)订2018级基于学分制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见附件1)的基本要求,做好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要求

以《关于制(修)订2018级基于学分制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见附件1)为基本原则,相关要求如下:

1.我校2018级全面实行学分制改革,根据学分制改革要求,以前瞻性、系统性、多样性和可操作性为指导,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大课程结构整体优化和课程整合的力度,构建“素质教育课、专业群平台课、专业能力课和综合能力课”有机结合、紧密联系的课程体系,合理进行课程设置,增加体现新知识、新技术及综合素质养成教育的课程。进一步加大选修课比例,各类选修课总学分比例不低于总学分的30%。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专业和招生类型进行设置,即每个专业同一招生类型只有一份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表,不单独按方向制订方案,如有方向课程在专业(方向)选修课中体现(模板见附件2-3)。

3.不同招生类型应制订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如三二分段、现代学徒制自主招生等。产品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电梯工程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数控技术5个专业需制订2018级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高职阶段(二年制)人才培养方案(见附件3)。在制定高职阶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考虑中职学段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注意课程的前后衔接,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

4.各专业应科学地整合优化课程内容,兼顾考虑教学效益,3年制原则上各专业的课内总学时一般不超过2200学时,2年制一般不超过1600学时。实践类学时应占总学时的50%以上。

5.素质教育课程已做了相应的变动,原则上各专业按课程设置表模板要求不予改动。

6.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名称由课程承担部门确定,课程名称必须规范,同一门课程在不同专业应当使用相同的名称。

7.根据麦可思调查报告及用人单位和职业岗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在与行业企业及校内外专家、教师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各专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调整。8.根据本专业学生就业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建议开设加强创新创业能力、管理能力、营销能力及生活技能等方面课程。

9.提倡从本专业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多类型、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10.各学院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杜绝出现低级错误或因考虑不周造成的明显失误。

二、时间安排

1.5月14日前请各学院将已审核确认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电子文档发至教务科李虹霏的能龙邮箱;

2.5月24日前教务处将组织专家对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定,并将相关修改意见反馈给各专业;

3.5月30日前请各专业将修改后的确定稿的电子及纸质文档(盖章)一并交到教务科。

附件:

1.关于制(修)订2018级基于学分制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2.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模版(三年制)3.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模版(二年制)

特此通知

教务处

2018年4月28日

第五篇: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格式

附件3:

XXX学院专业调研报告参考格式

调研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标题、前言、主体及结论四部分。

一、标题

“江西现代职业学院XXX分院XXX年XXX专业调研报告”

二、前言

(一)调研目的

(二)调研时间

(三)调研对象(对调研对象基本情况作简单介绍)

(四)调研方法(问卷、座谈、查阅资料、参观等,所运用方法、作简单介绍)

三、主体 主要内容包括:

(一)省内外(尤其是省内)各有关具体调研单位目前和今后对现有专业就业主要岗位、人才需求的情况和趋势。

(二)省内外(尤其是省内)各有关具体调研单位对现有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结构、质量的要求,包括学历层次、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核心职业技能等。

(三)具体调研单位对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及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四)本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工作表现及用人单位对往届毕业生素质、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五)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稳定率、在工作单位的持续发展情况及待遇等情况。

(六)省内外(尤其是省内)各单位目前和今后急需哪方面专业人才。

(七)省内外(尤其是省内)经济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数量、规格、质量和结构的要求。

四、结论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对本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二)专业人才需掌握的专业岗位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

(三)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具备的专业岗位关键职业素质。

(四)本专业就业面向的岗位及岗位群,专业面向的主要岗位、辅助岗位、迁移岗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培养模式。

(五)专业人才培养中必需开设的有关课程。

(六)其他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相关的建议和措施等。

五、落款

下载关于做好201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及十二五专业建设计划制定工作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做好201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及十二五专业建设计划制定工作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