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笑柳副市长在市人大视察服务业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恩来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代表:
今天恩来主任亲自带队视察了我市城区服务业部分项目情况,借此机会将2009年以来贯彻落实省市加快服务业发展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我市服务业发展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服务业在产业升级、城市转型中的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服务业发展总体情况
2008年12月17日,全市服务业工作会议之后,按照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沿海经济强市建设,全面实施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的总体战略部署,全市服务业围绕贯彻《2008—2012年营口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落实相关配套政策,统筹空间布局,优化发展结构,加快项目建设,增强内生动力,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总体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实现285亿元,比2008年增长19.9%,占全市GDP的比重35.6%(比上年增加1.8个百分点),实现绝对额位居全省第4位,比2008年前移1位,增幅列全省第3位。一季度地区服务业增加值实现68.5亿元,全省排名第4位,同比增长15.9%,全省排名第2位。
(二)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重点行业发展迅猛。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物流、旅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1、消费水平不断扩张。200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11.4亿元,同比增长18.5%,增幅居全省第1位。市场购销两旺,繁荣活跃,重要节庆日大中型酒店纷纷爆满。通过实施“促消费,保增长”主题系列活动,开展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之重点项目盖州兴隆、相和购物中心等一批大中型商业服务业的相继开业,助推了消费增长。仅家电下乡全市就实现销售额1亿元,农民获得直接补贴1000余万元,拉动消费增长近2个百分点。今年1-4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3亿元,同比增长17.5%,增幅居全省第1位,继续呈现健康快速发展态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计划完成253.7亿元,同比增长20%。
2、物流业超常发展。2009年我市获得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市殊荣。2009年全市物流企业增至649家,物流总量达2.1亿吨,物流业实现增加值85亿元,占全市GDP的10.6%。营口港(6.07,0.11,1.85%)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行。营口港与神华、中海、吉煤等六大集团的战略合作全面展开,服务功能进一步延伸。成功接卸东北口岸第一艘8530标箱、30万吨级原油、30万吨级矿石船舶。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1.76亿吨,同比增长16.7%,集装箱运量253.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4.6%,位居全国前列。今年1-4月份,全市物流业进一步发展,其中港口实现货物吞吐量7423万吨,同比增长29.6%;集装箱运量实现110.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5%,实现超常规发展。
3、旅游业乘势而上。立足“山、海、林、泉、寺”资源优势,着力打造高品位的旅游产品,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产业。山海广场、皇家园林酒店、红运大饭店、天沐温泉度假村等一大批档次高、规模大、效益好的旅游项目相继投入运营;成功举办了第15届中国营口望儿山母亲节、中国营口国际海滨温泉节、辽宁冰雪温泉节。我市是我省继沈阳、大连之后,第三个被评为“2009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被评为“2009中国十大温泉养生基地”。2009年全市实现旅游收入89.5亿元,同比增长45.5%,营口旅游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台阶,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今年1-4月我市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1月16日到3月16日短短2个月里,大品牌国际旅行社就有4家落户营口。高星级酒店发展较快,在已有一家挂牌五星级酒店的基础上,红运大饭店已通过国家五星级初评,同时按五星级标准兴建的皇家园林酒店已正式投入运营,金泰珑悦海景大酒店也已试营业,思拉普温泉小镇五星级酒店正抓紧施工,另有5家左右按五星级标准设计的酒店也将在近期开工兴建。到2013年我市五星级标准的高星级酒店将达到12家左右,在东北同类城市中将居于榜首。5月8日,望儿山正式挂牌晋升为国家四A级景区。成功承办省温泉开发现场会、第16届中国营口望儿山母亲节两大标志性活动。
4、金融业异军突起。2009年域内银行存款余额达到835.8亿元,当年新增201.6亿元,全省排名第4位,同比增幅31.9%,全省排名第1位。贷款余额达到681.1亿元,当年新增206.3亿元,全省排名第4位,同比增幅43.6%,全省排名第2位。当年实现增加值22.4亿元,同比增长35.2%,位居各行业之首。域外大连银行、盛京银行于2009年9、10月份首次落户我市。截至2010年4月末,营口市银行(不含域外)存款余额901.8亿元,比年初增加66亿元,贷款余额740.5亿元,比年初增加59.4亿元,比年初增幅8.7%,余额同比增幅33.1%。
5、房地产业高速发展。建设东北宜居城市进展顺利。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开发环境和开发结构,住宅开发实现品牌化、高端化。200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13亿元,同比增长104.3%,房屋施工面积113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2.3%,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01.6亿元,同比增长56.9%。今年房地产开发继续呈现出起步快,投资大,增速不减的态势。1-4月份,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8.7亿元,位居全省第四位,同比增长64.4%。房屋施工面积8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6.7%,位居全省第四位。全市商品房销售额实现23亿元,位居全省第四位,同比增长253.5%。
6、新兴服务业初露端倪。鲅鱼圈区、北海新区积极构建外包产业园。沿海产业基地、高新区、北海新城区积极发展创意产业园,重点引进工程中心、科研院所、研发中心、数据服务、软件外包、工业设计、动漫等产业。重点推进了沿海科技示范城、北海创新经济区、开发区科教产业园、营口大学城建设。央视影视基地、香港鸿柏集团中国大陆贸易总部顺利落户我市。
(三)服务业项目建设强劲,实现历史性突破。应该说,2009年我市服务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全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22亿元,比2008年增长95.6%,比前两年的总和还多,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3.6%。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服务业开工项目共303项,其中新建227项,续建76项;项目总投资额717亿元,其中新建437亿元,续建280亿元;2009年已完成投资额300亿元,其中新建236亿元,续建64亿元,为历史之最。第一家外资零售企业乐购入驻我市、大学园顺利开学、天沐温泉火爆登场、外埠银行纷纷入驻。无论从项目数量、投资总额、项目业态、项目体量及项目建设标准、速度都是多年来所没有的,这些项目的建成达产将为我市服务业的提档升级和增强后劲提供了重要保障,将大大提升我市城市功能、知名度和美誉度。今年1-4月份,全市服务业项目继续大幅攀升,并呈现出引进建设项目数量多、单体项目体量大、涉及业态优、进展快的特点。如去年引进的总投资5亿元TESCO“乐都汇”购物中心项目,已于2009年4月开工,土建工程已完成80%左右。总投资2.4亿元华锦集团储运工程项目,现已完成投资2.2亿元,主体工程基本竣工。总投资2亿元的仙人岛白沙湾浴场公园项目,已投入资金1.9亿元。总投资21亿元思拉堡温泉小镇项目,已完成投资10亿元。体育公园、会馆服务场所主体工程已经竣工。由珠海天沐集团、辽宁红运集团、辽宁新远集团共同投资30亿元,总占地160万平方米,总建设规模为130万平方米的辽宁营口海滨天沐温泉城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总投资1.2亿元的体育运动公园项目于2010年5月开工,2011年5月全部竣工。近期还将开工的重点项目有:总投资近21亿元的辽宁渤海钢材城项目,钢材城的市场辐射半径为200公里,年交易额有望达到200亿元,年创税近亿元,将形成全国一流、东北地区最大的钢材集散地。由阿拉伯DTI集团投资兴建的总投资2亿美元,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国际大使村项目,将于2010年6月开工。由中央电视台投资兴建,总投资50亿元,占地面积150万平方米的央视影视基地项目,将于2010年6月开工。由营口腾祥实业有限公司和顺德家具协会12家会员企业投资5亿元,占地580亩,市场面积15万平方米,安排就业3500人的位于北海新区顺德北方家具城项目。由徐州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徐州鑫美国际房地产有限公司投资50亿元的中国矿业大学国家科技园及配套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在科技城建设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园营口孵化基地,建设以行政管理、入园企业办公、信息交流、人员培训及科技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科技转化、交流与服务中心和创意园、研发中心、实验室、专家工作室等,工程将于2010年6月开工。位于北海新区营口国际皮毛城项目,由江苏天由集团和江苏澳华科技有限公司投资7亿元,占地460亩,建设29万平方米皮毛交易市场,安排就业6500人。总投资4400万美元沿海产业基地营口市生产资料交易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预计2012年全部竣工。目前已开工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140个,完成投资50余亿元,预计全年服务业项目总投资额为1000亿元,当年完成投资额400亿元。
(四)服务业内生动力增强,社会贡献率凸显。2009年服务业地方税收实现28.4亿元,比2008年增长51%,占全部地税收53.6%。服务业利用外资3.14亿元,比2008年增长11.5%,占全部利用外资62.8%。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58.5万人,比2008年增长1.2%,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46.8%。全市城镇新增实名制就业88793人,其中服务业新增47973人,占总数的54%。今年1-4月份,服务业实现地方税收17.9亿元,同比增长89.8%,占全市地税收入的64%,增幅高于地税增幅29.9个百分点。全市城镇新增实名制就业24412人。其中服务业新增11656人,占新增人数的48%。
二、主要工作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市、市(县)区两级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体系和行业分口管理体系。成立了营口市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分管副秘书长任办公室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形成了条块结合的工作组织体系。市直及各市(县)区成立服务业管理机构,站前区和鲅鱼圈区还增设服务业局,具体主抓服务业发展,为推动服务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完善扶持政策。分解细化了《2008—2012年营口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出台《营口市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及《营口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完善了服务业的统计制度。2009年积极争取国家、省扶持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发展城区服务业,同时,市政府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降低审批门槛,拓宽准入领域,在税费、就业、投资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在土地、电、水、气等方面强化政策支持。不断增加金融信贷支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等措施,进一步增强对服务业发
展的支撑力,营造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市、市(县)区两级服务业发展统计体系和奖惩考评体系,制定了《关于建立和完善全市服务业统计体系的实施意见》、《营口市服务业发展任务指标体系》和《营口市服务业发展考评制度》。服务业重要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实行定期例会和重点服务业指标季度通报制度,为全市服务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四)优化产业布局。坚持把营口摆在全省的大背景和坐标系下谋划服务业发展,主动将营口服务业发展融入“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的大格局之中,突出规划的战略性、指导性和前瞻性,坚持整体布局与重点项目引进相结合,大力实施城区“退二进三”、“退三进三”工程,鼓励引导城区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按照“一带、三区、四园、八大产业”的总体框架,围绕盖鲅一体化、沿海产业基地建设、老边同城发展、北海新城建设、渤海科技城建设及老城区改造,突出特色,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积极构建营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努力实现联动发展。
尽管全市服务业呈现出较快发展态势,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一是与我市经济快速增长态势相比,服务业发展仍显滞后,占GDP比重偏低。二是产业规模普遍较小,缺乏具备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实力的企业和项目带动,产业体系尚未形成。三是传统服务业仍居主导地位,主要依赖于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产业的发展,金融保险、科技服务等发展层次偏低。四是生产型服务业发育不足,社会公共服务业体量较小,为工业提供前期开发和后期销售服务的生产型服务业相对滞后,还有相当多的社会型服务业处于产业化进程的起步阶段。五是服务业外包、文化创意产业、高端商务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仍处在起步阶段。六是高端人才短缺现象仍然存在。
三、下步工作重点
营口作为辽宁省重要的新兴城市,处于辽宁“五点一线”重要节点和沈阳经济区叠加区域,面临多重发展机遇。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紧紧抓住建设沿海经济强市和国际产业转移速度明显加快,产业转移正由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的重要机遇期,发挥后发优势,大力承接来自国内外转移来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深度挖掘城市化进程、区位、资源、政策、集群及人脉优势,围绕做大总量,优化结构,错位发展,联动发展的总体思路,不断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优化服务业发展布局。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及中介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以旅游业、传统商贸业、房地产业为代表的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外包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总部经济等高端商务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逐步形成核心功能突出、网点布局合理、服务体系完善、比较优势明显、产业特色鲜明、对区域经济拉动力强的现代化新型服务业。
(一)积极实施“五项工程”,实现“五个改变”。通过实施“服务业行动计划”工程,逐步改变全市服务业总体规模偏小、产业层次低、内生动力不强的局面;通过“塑造服务业名牌战略”工程,逐步改变全市现代服务业占比不协调局面,领军服务业企业少的局面;通过实施“引进服务业人才战略”工程,逐步引进服务业高端人才,改变全市服务业人才匮乏局面;通过“增强金融支撑”工程,逐步改变全市融资规模及结构,注入资金活力;通过“完善服务业统计体系”工程,逐步改变全市服务业统计体系不健全的局面,以激励全市服务业
大发展。
(二)倾力抓好服务业的优化升级。站前区要围绕“北转”,积极采取“退二进三”、“退三进三”战略,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有计划、分步骤地加速实施站前都市中心商贸城区开发改造步伐。在业态结构上,由注重商厦建设向注重商业圈建设转变;在商业网点设置上,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在功能开发上,由传统商业区功能向复合商务区功能转变;在结构布局上,由同质化竞争向错位竞争转变。全力打造中心商业圈、餐饮娱乐商业圈、港前经济圈、金融专业街区、文化电子休闲专业街区、永红步行街专业街区、现代商住典范街区和现代物流专业街区3大商圈、5大街区。将站前区建设成为商贸繁荣、服务功能完备、中心作用突出,具有区域影响力和吸引力、具备集群优势、凸显聚集效应、商贸繁荣、服务功能完备、中心作用突出的主城区中央商务区。西市区要以实施“西改”战略为手段,依托西市百年商贸底蕴,“以百年港城、老街文化、海河贸易、桥头经济”为发展理念,凭借“一河两岸、一桥两市、一港两街、一带两园”的区位优势,构建“二轴、四带、五街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加快渡口老街改造招商工作,重点打造以得胜景观大道、西大庙文化休闲广场、城中水系、梦幻王国主题公园区和渔人码头风情休闲区为主体的独具特色的商务文化休闲旅游聚集区等10大重点工程。老边区要以营东新城建设为突破口,围绕营口城区“南进、东扩”战略实施,按照建设河湖交融、城在水中、宜居生态、绿色园林城市的战略布局,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布局、高水平构建营东新城现代服务业体系,重点抓好营东新城钢材市场、文化艺术中心等21项重点工程。鲅鱼圈区要立足“山、海、林、泉”资源优势,以温泉产业为牵动,以点带面,以大力培育温泉产业集群为核心,统筹整合资源,加快发展旅游业,全力打造中国北方最佳温泉城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全力支持港口发展壮大,加快港前物流园区建设。发挥营口港保税物流中心作用,积极拓展港口经济腹地,加快陆港建设,形成以东北三省和蒙东地区为港口辐射区域的大物流格局。以打造中央商务区为重点,培育建设商业综合体,加快商贸核心集聚区建设。以大商新玛特、中冶万隆广场、商业大厦和红运商业街为代表,着重打造老城区商务区。以红旺广场建设为牵动,以澳门名嘉城市综合体建设为契机,加快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型超市和商业街区建设,着力打造南部新区中央高端商务区。加快望海珍珠湾开发建设,大力发展会展、商务经济,着力打造北部会展休闲商务区。积极发展星级特色餐饮业。确保国内一流、东北最好的白金五星级温泉酒店金泰珑悦海景酒店5月份正式营业。确保假日澜湾、世贸大厦、亚龙湾壹号、海滨温泉城酒店等几家五星级酒店开工建设,全力打造辽宁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高新区、沿海产业基地、北海新区要加快服务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本着起点高、业态优,功能全,完善商业服务业网点布局,积极构建服务业外包产业园、创意产业园、科技孵化中心,全力打造现代服务业新城区,确保中国矿业大学国家科技园等20余个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确保总投资6.4亿元的奥体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今年投入使用。盖州、大石桥要围绕营口建设沿海经济强市的发展要求,继续加快商贸服务业网点建设,积极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家电下乡工作,加快为中心城市发展服务的农副产品集聚区建设,促进服务业大发展。
(三)积极推进百里沿海景观带建设。通过实施老城区组团、产业基地城市组团、北海新区城市组团、鲅鱼圈区组团、仙人岛城市组团发展,加速沿海景观带开发建设的联动性和资源整合的有效性。围绕营口的“山、海、林、泉、寺”特色,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优势,全面推进山体绿化和河流整治,充分彰显滨海自然景色。实施大清河、沙河景观改造,高标准搞好滨海景观大道的美化、绿化,建设开发区珍珠湾、河海风情园、北海海蚀公园、仙人岛景观大道等区域标志性景观,将百公里海岸线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沿海风景线。
(四)突出抓好重点产业的发展
1、重点扶持科技、信息产业。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我市科技、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及时兑现各项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科技研发业。以建设辽宁沿海科技城、鲅鱼圈科技园区为载体,大力引进和集聚国内外研发机构、工业设计企业和创意企业,积极推进科学技术研发基地建设,使之成为科技企业孵化培育中心、技术交流中心和科技服务中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及其产业化,增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积极推进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建设。重点抓好渤海科技城的建设工作。
2、加速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物流集聚区建设。以营口港区、鲅鱼圈港区、仙人岛港区为基石,积极推进路港建设,围绕钢铁、镁制品、化工等行业,整合物流资源,加快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现代物流业集聚发展。用好用足全国流通领域示范市的政策,在规划建设物流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的同时,在全省率先进行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试点。进一步加快铁路、航空、公路建设,实现铁路、航空、公路、水运多式联运。大力培育和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培育一批拥有自身核心业务能力的本地物流企业,吸引一批国内外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入驻,提高物流服务业的社会化水平和专业化水平。积极推进营口港前物流园区、老边钢铁物流园区、沿海产业基地生产资料交易中心项目、鲅鱼圈果菜市场等项目建设工作。确保2010年港口吞吐量实现2亿吨,集装箱运量实现300万标箱。
3、全面推进特色旅游业。着力打造温泉品牌。以熊岳温泉度假村、海滨温泉城、双台子思拉堡温泉小镇为牵动,加快鸿舍会馆、河海龙湾等项目建设,培育做大温泉产业,形成辐射40平方公里、日接待能力达到1.5万人的温泉产业集群,全力打造中国北方最佳温泉城市、沈大之间的必留之地、必游之地。积极推进西市主题公园、民兴河公园、沿海产业基地体育公园、盖州大清河漂流项目、熊岳河海风情园、望海珍珠湾旅游度假区、海洋世界、青年公园、思拉堡温泉小镇项目等规划建设。高标准举办国际海滨温泉节、冰雪温泉节,高水平承办好央视两岸三地“中华情”中秋文艺晚会。
4、不断提升金融业。积极做好招商银行(13.63,0.42,3.18%)、广发银行在我市的分支机构开业工作,大力协助浦发银行(14.23,0.44,3.19%)、兴业银行(24.87,1.18,4.98%)、中信银行(5.75,0.10,1.77%)等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的报批工作。同时,积极争取银监总会支持,加快组建我市第二家城市商业银行—营口沿海银行。
5、积极稳妥发展房地产业。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开发环境和开发结构,实现房地产业的良性发展。倡导“绿色建筑”,强化建筑节能,提高住宅产业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适度发展高端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加快建设房地产行业信用体系,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预警预报体系,使营口逐步成为东北宜居城市。
各位领导、同志们,目前营口服务业面临着百年不遇的发展机遇,机遇难得,使命神圣。我们相信,有各级领导的关心、关怀和大力支持,营口的服务业明天会更好。我们将继续以超前的思维、高昂的斗志、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为我市服务业发展再立新功。
第二篇:在市人大督查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在市人大督查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在市人大督查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主任,各位领导:
2015年以来,**县委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发〔2015〕18号和**委发〔2014〕32号、**委发〔2015〕21号等文件精神,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大力支持人大发挥“两个机关”作用,确保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人大各项工作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现将有关情况自查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效和做法
(一)高度重视,全面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
1.深化对人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始终坚持以习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做好人大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开展国家宪法日宣传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人大及其常委会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始终坚持以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专题学习等形式,持续开展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有关法律知识等内容的学习,深入领会人大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努力做“懂人大”的党委。
2.完善党委领导人大工作的机制。始终把人大工作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每年至少召开1次县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人大工作,及时研究解决人大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定期听取县政府、法院、检察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的情况汇报。中央和省委、市委有关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文件下发后,我县第一时间在县委常委会议、县人大常委会会议上作了传达学习,并迅速出台了《中共**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和建设充分发挥人大作用的意见》(**委发〔2015〕30号),建立健全了党委主要负责人联系人大工作制度、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及办事机构主要负责人列席县委县政府重要会议制度等。
3.强化对人大选举工作的组织领导。在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中,县委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对选举工作的领导,要求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确保选举工作风清气正,人大代表结构进一步优化。换届中核定我县人大代表名额为231名,分配名额223名,选举产生县人大代表220名(现为221名),县人大代表中专业技术人员29名,占13%,比上届增加17名。本届县人大代表平均年龄43.9岁,比上届小1.5岁。本科及以上学历代表占比,同比上届有较大提升。连任代表69名,占到31.4%。在乡镇换届层面,核定乡镇人大代表名额为1485名,选举产生乡级人大代表1406名,其中党政干部207名,占15%;妇女319名,占到23%,非职务代表和妇女代表占比较上届有很大提升。
(二)强化举措,全力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
1.支持人大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注重正确处理好党委决策与人大决定的关系,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和重大问题,都及时提请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决议、决定,切实做到了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的相统一。2016年我县制定出台“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规定”,明确五年规划、计划主要经济指标和重要工作目标调整变更等7大事项必须由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政府计划、预算执行等15类事项必须向人大常委会报告;行政区划调整等5类事项必须征求人大常委会意见并报人大备案,有力保障了全县重大事项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严肃性。
2.支持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县委坚持每年听取人大常委会监督计划,全力支持保障人大围绕法治建设、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人居环境改善、教育卫生、乡村振兴、社会事业等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拓宽监督领域,增强监督实效。支持保障人大及时对政府预算调整变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开展监督,进一步严格预算执行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支持保障人大以“限期销号”“跨年监督”等形式,加强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监督,切实推动审计监督和人大监督深度融合。支持保障乡镇人大以视察、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形式,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
3.支持人大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依法选举任免相统一,对凡是向人大或者人大常委会推荐选举任命的干部人选,事先向人大常委会党组和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介绍党委的推荐意见和所推荐人选的有关情况;经人大或者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命和决定任命的干部,任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对确需调整的,通过人大或者人大常委会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同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任前表态、宪法宣誓等人事任免制度。同时,支持保障人大常委会对任命干部开展履职评议、履职测评等任后监督工作,重视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满意度测评结果运用。
4.支持人大民生实事项目进行票决。积极贯彻施行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通过“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人大评”,推动实现政府决策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高度融合。自2017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县民生实事征集票决和办理暂行办法》和《**县乡级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实施细则》,在全市率先建立乡镇民生实事代表票决项目专项资金定额保障机制,每年安排2300万元专项资金,按照每乡50万元、每镇100万元的定额对票决项目实行总额保障,有效解决了乡镇因没有独立财权致使票决项目难落地的问题。2019年县票决确定民生实事10件,28个乡镇和4个街道票决确民生实事134件,其中列入乡镇定额保障项目的有84件。
5.支持人大与时俱进推进工作创新。支持保障县乡人大立足法定职责和我县县情侨情,与时俱进开展工作创新。2018年12月,《浙江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正式施行后,县人大常委会根据“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可以邀请华侨列席会议”的新规定,在全省率先出台“邀请华侨列席**县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办法”,并在今年年初人代会上正式邀请12位来自“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国家的华侨代表列席人代会会议。同时,积极探索开展街道选民代表议事制度,并率先启动了人代会期间代表和列席人员口头审议发言意见的交办工作。
(三)加强保障,不断提升人大工作水平。
1.注重创造代表履职最优环境。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构,于2014年、2016年分别实现了乡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和网上代表联络站的全覆盖。积极开展联络站规范化建设,整合设立街道代表联络总站、**和**中心组人大代表联络总站,制定出台三年工作计划,努力推动从“有站点”到“优站点”的提质升级。加强经费保障,按照“乡级3万、镇级5万;街道联络分站3万、总站4万”和“人均1000元”的标准,将代表联络站和乡镇人大代表的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重视代表作用发挥,将县级代表建议问题解决和部分解决率从37.65%提升至50.26%,有效调动了代表的积极性。
2.注重加强县人大组织建设。高度重视人大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本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由上届的27人增至35人,换届时人员平均年龄49岁,其中专职组成人员21人、专职委员14人,占比分别达到文件明确的60%和50%的要求。不断优化人大机构设置,在原有7个常委会工委基础上,新组建了法制(内务司法)、财政经济、华侨等3个专门委员会。积极支持人大开展信息化建设,探索安装人大常委会电子表决系统,并在2017年人代会上正式启用。
3.注重加强乡镇人大组织建设。目前,全县32个乡镇(街道)已配备人大干部61人,其中28个乡镇已配备专职人大主席,***等4个街道已配备1名专职主任和1-2名专职副主任,**镇等7个镇配备了2名人大副主席,15个乡镇配备了1名人大副主席。在机构设置上,全县大部分乡镇(街道)均已设立了人大办公室,兼职工作人员已全部到位。
4.注重加强人大干部交流培养。坚持把人大干部的培养使用纳入党政干部建设的总体规划,不断加强选拔、交流和任用力度。换届以来,县乡人大干部提任、交流共计19人,其中县人大机关干部转任部门副职1人,提任1人;乡镇人大主席转任党委书记、乡镇长5人,转任国企正职2人,转任部门副职1人,转任党委副职和纪检组各1人;乡镇(街道)人大副主席(副主任)转任党政副职7人。
二、存在的不足
1.党政干部比例偏高。从代表选举来看,由于**乡镇(街道)数量多,而乡镇街道人大主席(人大工委主任)又必须是县人大代表,造成县乡人大代表中党政干部比例仍然偏高。
2.专业人员占比偏低。由于**是山区县,专业技术人员优秀资源较少,根据上届选举情况统计,专业技术人员仅占比5.36%,本次换届虽有大幅度增加,增加了17名专业技术人员,但距离上级要求的25%仍有很大差距。
三、下步工作意见和建议
1.加强对监察委员会监督工作的指导。《监察法》明确“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听取和审议本级监察委员会的专项工作报告,组织执法检查。”我县根据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需要,已启动人大机构改革工作,县人大常委会法制(内务司法)工委将更名为法制(监察和司法)工委,但有关监察工作的监督还刚起步,希望市委、市人大在这方面给予更多具体的指导和支持。
2.加强对“两个机关”建设的指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在“两个机关”的建设方面,尤其是代表机关的建设方面,希望市委、市人大在代表履职培训、跨区域活动组织、平台搭建、站点建设等方面给予更多具体的指导。
我就汇报这些,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第三篇:副市长在市人大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提纲
副市长在市人大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提纲
今天上午,认真聆听了XX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内容具体,主题鲜明,措施有力,振奋人心,是一个思路清晰、语言精练、文风朴实、振奋人心的好报告。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点感触。
一是政治站位高。
《报告》不论是回顾总结部分,还是谋划部署部分,都体现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统领性,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XX、XX市全会精神保持高度一致、一脉相承,紧扣自治区党委“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战略定位和市委XX建设实际,是对建设XX的再丰富、再细化,为我们下步开展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二是谋划思路清。
《报告》从新旧动能转换攻坚行动、改革开放提升攻坚行动、城乡品质优化提升攻坚行动、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攻坚行动、民生福祉保障升级攻坚行动等7个方面,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统筹兼顾,措施得力,既清醒忧患,又突出优势,进一步增强了对标一流、争先进位、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工作举措实。
《报告》语言精练,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讲成绩实事求是,讲问题直指要害,讲措施具体明确,从7个方面系统回顾了本届政府以来的各项工作,从6个方面简明扼要总结了去年的工作,直言不讳阐述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明确了今后五年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工作指引,明确了今年重点要抓好的XX大攻坚行动。整个报告文风朴实,重点突出,言简意赅,讲了很多的具体工作,点了很多的具体抓手,充分体现市政府一贯以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对于《报告》我完全赞同,下一步关键是要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全力以赴抓好贯彻落实。
一是强化学习宣传抓落实。
把学习宣传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XX党委、XX市委全会精神及中央、XX、我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同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XX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迅速推动会议精神落地落实。二是强化系统统筹抓落实。
坚持以系统观念为引领,立足主责主业,紧跟党中央、XX党委、XX市委决策部署,当好参谋者、推动者,把工作重点、主要精力聚焦到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上来,不断提高统筹抓发展的能力,始终把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推动每一项工作都落小落细落地落实,做到既为一域增光、更为全局添彩。三是强化重点推动抓落实。
紧盯报告中明确的各项重点目标任务,坚持抓具体、抓深入,切实做到服务大局更加有力有为,细化举措更加务实求实,服务保障更加高质高效,以高质高效的工作助推2022年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细。同时,也希望XX全面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在新的一年里,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强化“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即是决战”的奋进姿态,一刻不停、一往无前、一着不让狠抓落实,争取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走在全市前列。重点要持续抓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做大成势,不断优化地区产业结构,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围绕建设XX,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加快以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决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以实际成效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
第四篇:在视察全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在视察全市户籍制度改革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xxx
(2017年11月)
同志们:
开展户籍制度改革工作专项视察,是市人大常委会紧盯全面深化改革形势、紧跟全面深化改革步伐、紧贴全面深化改革需求而适时增加的监督议题,是市人大常委会紧密结合本职、充分发挥职能,切实践行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系列新战略新理念新思路,积极助推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落地落实的具体举措、生动实践和工作浓缩,目的在于摸清情况、查摆问题、共商对策、鼓劲加油,以此推动我市户籍制度改革更加有力、有效地推向纵深。
会前,视察组实地参观了xx区公安分局城区户籍集中办证服务中心,听取了有关情况介绍,想必大家应该对服务中心所展现出来的集约高效、亲民便民印象深刻。会上,xx副市长代表市政府对全市户籍制度改革工作整体推进情况作了全面汇报,市级相关部门就各自开展相关工作的情况提交了书面汇报材料,参加视察的同志结合今天的所见所闻和平时的所思所悟,也谈了自己的看法认识和意见建议。应该说,自全国上下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以来,我市在推进户籍体制改革工作上,高度重视、积极响应、迅速行动、主动作为,开展了系列探索,迈出了坚实步伐,奠定
—1— 了坚实基础,取得了初步成效。我认为,主要有四个特点比较突出:
一是组织推进有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户籍制度改革工作,制定了《xx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增长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县(区)政府的目标绩效考核,分解了目标任务,压实了改革责任;建立了户籍制度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制订重大政策措施,督促指导县(区)、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推动了改革任务具体落实。
二是服务管理有力。为了促进户籍的自由流动,市政府制定出台全面推行居住证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市全面启动了居住证办理工作。公安部门进一步优化了居民身份证异地办理、挂失申报等系列工作机制,积极增设和大力整合户籍业务办理平台,全方位、立体化地推进户籍办理便民利民服务,为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各方联动有力。围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总目标,民政、国土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体育、卫生计生等相关部门,紧密结合自身职能,制定完善全市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劳动者的积极就业创业政策、常态化的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等系列配套政策,积极推进林权、农村不动产等权属确权颁证工作,着力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就学、升学等问题,切实消除影响农业人口转移的制度障碍、心里障碍,—2— 吸引农村户口向城市户口迁移。
四是政策落地有力。切实取消差异化户籍政策,实施城乡统一的户口制度,全面放开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亲属投靠等情形的条件和限制,以全开放、零门槛的方式放开落户限制,积极破解二元户籍管理体制难题。
应该说,各级各部门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上,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和成效,2015年以来,我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增长了7%,增长比例居全省第五。但对标十九大对确立的新目标新任务,对标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户籍制度改革仍在路上、仍有差距,仍有一些关键性、瓶颈性的问题亟待解决。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有偏差。仍有一些部门和人员对推进户籍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现实作用认识不清、不深,在推进户籍制度配套改革过程中,特别是涉及相关行业、相关部门提供资金保障、政策支持时,存在本位主义、畏难情绪,工作推进不积极,改革举措不深入。
二是配套改革未跟上。农民进城后的附着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保障在政策和法律层面没有明确,也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和补偿办法;农村户口向城市户口迁移后的就业、住房、养老、医疗、教育保障机制还不完善,还没完全同等对待地加以落实,制约农村户口向城市户口迁移的关键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3— 三是推进氛围不浓厚。对户籍制度改革必要性及已经出台的配套改革政策,从点面上宣传的多,系统深入讲解的少,社会知晓面不广、认知度不高、认同度偏低,人民群众参与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识不强、准备不足、氛围不浓,政府及各部门单打独斗的问题比较突出。
四是城镇化率仍偏低。我市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虽然近几年有大幅提升,但截至2016年,全市户籍城镇化率也仅有xx%,远低于xx%这一全省平均水平,离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任务还有较大差距。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战略决策部署后,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户籍制度改革明确了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吃透精神、明晰方向、高质推进、高效落实,以全面完成户籍制度改革的各项目标任务。下面,就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我讲四点意见:
一、深化认知认同
思想是本,行动是形,本正则形立,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更是需要正确而统一的思想作引领。为此,一是要深刻认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要切实认识到户籍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中一项基础性改革、关键性举措,牵引性很强、关联度很高,既关系着群众切身利益,又事关发展大局,事关决胜脱贫攻坚、同步 —4— 全面小康的目标如期实现。必须统一思想认识,强化推进意识,形成推进自觉。二是要全面认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系统性。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户籍制度自身的改革创新,还牵涉就业、医疗、社保等领域的配套改革,各级各部门要自觉立足自身职能,运用系统的思维、系统的认识,在户籍制度改革中找准角色定位,谋划改革推进,发挥职能作用。三是要清醒认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艰巨性。户籍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的群体多、领域广,推动难度大,时间紧、任务重,大家一定要充分认识户籍制度改革工作当前面临的压力与挑战,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确保协同协调
户籍制度改革的体系性,决定了改革必须整体协同推进,才能确保改的掉、革的深、改革有成效。一是要政策配套到位。公安部门要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的横向联系,凝聚共识,整体联动,统筹推进各方面的配套改革,重大政策相互协商、重大问题合力攻,做到步调一致和整体联动,确保各项配套政策密切衔接。二是要改革跟进到位。市政府户籍制度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结合本部门职责,牢牢把握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决策部署,深刻领会中央意图,同时紧紧盯住国家部委涉及农业农村改革、新型城镇化、社会保障、城乡公共服务等方面政策动态,结合市情实际,及时调整完善我
—5— 市相关政策。同时,注意借鉴经济发达省份、西部周边省份、劳务用工和人口流动量较大省份的成熟经验,不断健全我市户籍制度改革政策体系。三是要氛围营造到位。要加强对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和户籍制度改革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做到对政策内容谙熟于心,对具体操作了然于胸、融会贯通。各有关部门要深入细致地宣传户籍制度改革相关政策,使全社会正确了解户籍制度改革的意义,知晓改革的内容,积极支持户籍制度改革工作。要强化民情民意收集掌握,畅通群众反映渠道,及时发出正面、权威、准确的声音,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和氛围。
二、坚持方向方法
一是要始终坚持制度设计的自上而下。户籍制度改革所牵涉的一些列政策制度的调整,涉及到公民基本权利、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必须始终坚持积极稳妥、规范有序的原则推进,坚持自上而下推进改革,统一标准,严格要求,审慎创新,最大可能的实现户籍制度改革的横向、纵向公平公正。二是要更加注重改革推进的由表及里。不仅要通过不断完善户籍登记政策、优化登记平台,促进城乡户籍有条件自由流动;还要始终紧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引起的待遇不统一等实质问题,提高保障性政策的含金量、统一性,促进城乡户籍有意愿自由流动,真正从户籍管理和各方面保障上实现城乡户籍无差别化待遇,真正促进农业人口融入城市生活。三是要切实加强利益考量的由近及远。推进户籍制 —6— 度改革过程中,要切实防止出现唯指标化的趋向,理性追求城镇化率水平,不断增强户籍制度改革配套政策的前瞻性,着力预防和解决好农业人口城镇化后可能产生的系列矛盾隐患,保障好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好社会安定和谐。
四、强化推进推动
户籍制度改革的蓝图已绘就,要实现预期目标、完成预期任务,关键是要促推进、抓落实。一是要建立清单明责任。要根据户籍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和现实需要,科学系统地编制户籍制度改革责任清单,明确责任单位,落实责任人员,规定时间节点,细化工作要求,确保各项改革任务分解到位、落实到人。二是要动态评估促融入。市政府户籍制度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要牵头抓总,加强对各地区工作的跟踪评估、督促指导和各成员单位间的协调沟通。各部门要建立督导检查机制,及时发现政策落实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对政策已经明确的,要严格按要求办理;对政策尚未明确的,要及时报告并提出意见建议,防止政策执行偏差引发不稳定事件,确保中央的决策部署执行有力、改革的效果充分展现。三是要严格考核加压力。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工作要求开展工作考核验收,对因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得力、措施不落实而影响全市户籍制度改革工作,以及在转户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造成不良影响的县(区)、部门或人员,进行责任追究,确保户籍制度改革在我市不折不扣落地落实,真正发挥好户籍制度改革惠民利民、促进发展的重大作用。
—7— 同志们,当前,户籍制度改革正处于政策落地的关键期,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有关户籍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 以科学的态度、强烈的担当、严谨的作风抓推进落实,不断推动我市户籍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为加快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8—
第五篇:副市长在全市人事工作会上讲话
一、人事部门的同志要清醒认识过去一年我市人事编制工作取得的成绩。
2005年,是XX改革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人事编制部门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证。过去的一年,我感到人事编制部门的工作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指导思想非常明确,二是工作思路非常清晰,三是工作作风非常扎实,四是工作成效非常显著。过去的一年,人事局编办一班人团结带领人事机构编制部门的同志们,积极争取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支持,务实地为各区县和部门排忧解难,认认真真履行职责,尽职尽责做好人事机构编制工作,在做好公务员法的实施准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清理财政供养(救助)人员,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以及军转干部安置等工作方面,都取得很好的成绩。各项工作既平稳推进,又有创新发展。人事机构编制过去一年所做的工作,得到了全市上下的共同认可,在目标考核中,市人事局被评为先进单位,受到了表彰。希望你们今年再接再厉,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努力推动人事编制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要发挥优势为“项目年”建设服好务。
市委、市政府把2006年确定为“项目年”,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刻认识开展“项目年”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上来,把注意力集中到抓项目、促发展上来,强力推进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聚集生产要素,推动结构优化、总量扩张和效益提高。在“项目年”工作中,人事人才编制部门的工作要紧紧围绕“项目年”建设,主动融入“项目年”建设。从事人事机构编制工作的同志,如果没有对全市经济工作的全面、深入了解,思考问题也好、处理问题也好,都只是肤浅的,片面的,不会有厚实的背景作为支撑,也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全局。人事工作如何围绕“项目年”建设搞好服务?重点是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思想观念上要有所提高。要倡导“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要把优秀人才吸引进来,要把人才资源变成人才资本,首先在理念上要牢固树立人才投入是最具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投入,是收益最大的投入。作为人事编制部门的同志,必须要有这个观念,而更重要的是领导要有这个观念,班子的每个同志要有这个观念,要深入宣传好这个观念,使之深入人心,改变人们的一些旧的观念、一些错误认识,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让人才在“项目年”建设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二是在政策把握上要有所深究。政策是生命。人事人才工作更多的是制定和执行政策,政策的制定要有历史沿革,政策的贯彻执行过程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把握过程。我们要认真研究人事人才、机构编制政策,如何为经济工作服好务,如何起好杠杆作用、服务作用,让人才得以脱颖而出,能量得到充分展示,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充分调动人才参与经济工作的积极性。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做人的工作,既要坚持原则性,又要结合实际灵活处理。
三是在服务意识上要有所增强。人事机构编制部门是“管人”的部门,“管人”的核心是服务。人事人才机构编制工作必须为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大局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项目年”建设服务,为工作在第一线、战斗在第一线的部门和同志们服务,为基层服务,这种服务意识一定要强化。招商引资靠的是环境,而人是创造环境最积极、最主动、最重要的因素。围绕“项目年”的工作,人事编制部门要切实提供好人才支持和保障。
三、要全面完成好今年的人事编制工作任务。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如何开好头,起好步,实现开门红;如何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把我们的人事机构编制工作做得更好?总的来讲,在指导思想上要做到“三个必须”,在工作目标上要把握好“三个抓手”,在具体工作上要落实好“七项任务”。
(一)在指导思想上要把握“三个必须”。“三个必须”,就是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事机构编制工作,必须服从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把“三个必须”作为我们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三个必须”具体体现在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
(二)在工作目标上要把握“三个抓手”。第一,要围绕五支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提高人才总量和人才素质。如何提高我市的党政人才、企业经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科技人才、农村实用人才这五支队伍的人才总量,提高人才素质?如何把市外的人才引进来、为我所用?如何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会处事、不出事的干部脱颖而出,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为建设活力XX、诚信XX、和谐XX做贡献?这些都需要在人事工作中认真思考,认真研究,认真把握。第二,要深入推进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如何通过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党委、政府用人的良好导向?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关键是要落实在具体工作之中,是要在人事编制部门的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中得以体现。第三,要坚持改革创新,完善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从宏观上来讲,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人才成长是有规律的,人才资源的开发也是有规律的,我们人事部门要认真研究。我们说坚持市场化配置资源,如何培育发展人才市场,把人才推向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人才资源开发好、利用好、培养好,这也是我们在实践中要认真思考和研究解决的问题。
(三)在具体工作上要完成好“七项任务”。一是公务员法的实施。今年是贯彻实施公务员法的关键一年,我们从事人事机构编制部门的同志要认真组织,认真落实。二是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乡镇机构改革是乡镇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涉及基层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稳定,要把握政策,平稳推进。三是稳步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增强事业单位活力。事业单位人事、职称、分配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很强,要积极稳妥推进。四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目前,我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从总量和结构上都不太适应形势发展要求,要努力增加总量,不断提高质量。五是农村人才开发。今年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开展农村人才工作,大有可为,要花大力气研究。六是推动人才市场体系建设。要建立市、县人才信息资源共享,人才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相互贯通的协调机制,完善人才市场信息发布制度,强化政府所属人事人才机构公共服务职能,建立人才市场的诚信体系和自我约束机制。七是认真完成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今年我市军转安置任务近300名。在安置工作中,要坚持原则,要在安置的过程中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同时,还要认真做好企业军转干部的解困维稳工作,确保一方稳定。
四、要切实加强人事编制部门的自身建设。
自身建设非常重要。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希望人事部门同志倡导“四风”。一是要兴学习之风。学习是一种需要,是生存的需要,是发展的需要。无论什么时候,学习都是最关键、最重要的。学习关键要靠自觉,要把学习变成自觉行动,作为提高自身素质、能力水平的需要来学,作为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来学。我们的干部,无论年龄大小,职务高低,永远都需要学习。二是要兴务实之风。人事编制部门的同志,工作作风是很扎实的,但还需要进一步强调务实。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把务实之风外化为调查研究,外化为深入基层。今年,我们即将进行乡镇机构改革,我们对面上的情况是否清楚,我们制定的政策是否符合基层实际,都需要大家发扬务实之风,深入基层去调查研究。三是要兴创新之风。创新是灵魂,不创新就不可能有发展,也不可能打开局面。创新就是突破,就是开拓,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我们创新去做。希望我们人事编制部门结合实际,创新开展工作,保证今年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四是要兴廉洁之风。廉洁是一种形象,老百姓看我们党的形象,就是通过我们每一个干部的言行来看。人事工作大家都很关注,要做到廉洁自律,根本上来讲要靠制度化管理,严格按照制度、纪律要求做好工作,规范自己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