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探索落实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德育目标的教学方法
探索落实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德育目标的教学方法
摘要:如何根据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贯彻教学大纲提
出的教学原则,突出德育的针对性,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经过一个学期围绕育德目标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教学实践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字: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学方法;育德目标;针对性;实效性
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从二〇〇一年秋季起,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列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并安排在中职生入学的第一学期进行教学。“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淡化了职业道德、职业指导原有的学科体系,围绕德育主线形成了一门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的整体性新学科。
如何根据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贯彻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原则,突出德育的针对性,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通过“吃透”教学大纲、通读教材,认真领会教学方法改革的目的和方向,深入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努力探索落实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育德目标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引导学生两个飞跃,打下良好教学基础
从德育目标看本学科的课程任务是,要引导学生完成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的飞跃,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热爱即将从事的职业,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形成提高自身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自觉性,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从教学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新生分析,他们多数夹带着“失败者”的矛盾心态跨进职校的大门,尤其在文化素质方面有所“欠缺”,又面临着初高中阶段的衔接“门坎”。要引导学生完成从初中段教育到高中段教育的跨越,减少学生在衔接阶段乃至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对学习方法盲目的探索时间,以尽快适应职业学校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还需克服学生中惯有的思想政治和德育课的学习只不过是用来应付考试的,离现实生活太远了的认识。由此分析,如何引导入学新生完成两个飞跃,以求为今后的教学打下良好基础,是十分重要与必要的。
从心理学角度看,为了利用信息整合过程中的首因效应特点,必须重视上好第一课。当教师以和蔼亲切的语气询问学生怀着何种心情跨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大门,对中等职业教育又
有几多了解?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转而又满怀激情地介绍德国职业教育的受重视程度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激起学生的兴奋点。接着,让学生知道这门课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三个方面的问题,其间穿插介绍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总体目标、教学原则及评价的原则和途径,让学生感到这门课有用,引导学生爱学、会学,以改变学生心目中政治课的原有形象,提高德育的亲和力。此外,还须提醒学生注意初中阶段学习的不同之处,教育学生认清及时调整学习方法的必要性。如进入职校后,不注意培养新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能有序地安排学习时间,就很容易出现丢三落
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况,学习上的不适应也会在所难免。因此,指导学生重视学习过程的三大环节。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习中需要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以减少知识的漏洞,夯实基础知识,尤其要抓好预习、听课、复习巩固这三个环节。最后,可利用5—10分钟时间,在学生中进行一次问卷调查。题目中既有诸如“你为什么到职校就学”、“你是怎样选择本校以及本专业的”一类客观题,又有“你打算怎样学好本门课”的主观题,加深学生的新异感。
二、选择适当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大纲要求我们教师突出德育的针对性,“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并结合专业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广泛使用启发式、直观式、讨论式及案例教学等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我在这些方面也做了些尝试。
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直观式教学
先进的教学手段一旦与科学的教学方法“联姻”,即可以真正发挥它的威力,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第一章第一节“职业与职业演变”的教学中,我针对教学内容特点,设计成以讲授法为主,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辅助教学。如上“职业的特性”时,先将网上下载的六个不同职业者的图像播放出来,再进行讲解,使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再如讲“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时,以美观精巧的版面构思,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诸多的内容在一堂课时间内从容完成,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与效率。
2、将“抓阄”法融入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学的重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凡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都可以称之为启发式。我尝试将“抓阄”与近年来流行的问题法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反映很好。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学生来到学校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会学”,即着眼于如何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于是,我在完成了对学生数次提问、抽答的课堂训练后,试着采用由学生自读、(当众)自问、自答,把教学的内容攻克下来的方法,努力追求通过引导启迪,达到“不教”的境界。据观察,已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达到预期要求。
3、将案例教学法引进预习、课堂教学与课后作业
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或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探索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尽管教材每节均有案例,为了提高德育亲和力,我还结合本校实际,针对我校出现的先进事迹,作为案例补充。
在教学中,我尝试分别将案例教学法引进预习导入、课堂教学与课后作业之中。如:在第一章第三节“职业素质及其构成”、第二章第二节“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第三章第二节“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和方法”、第五章第二节“职业选择的法制意识”的教学中采用了对节首案例预习导入的方法;在第六章第一节“职业理想及其作用”的教学中,将整节课的教学内容、知识要点通过案例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在第二章第三节“行业职业道德规范”与第三章第一节“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及其作用”的教学中,将自编案例列入课后作业,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巩固。
4、在传统的讲授法中注意联系本地、本校、本专业实际
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联系本地、本校、本专业实际。其作用为:第一,提高德育的亲和力,使学生打破对思想政治和道德课教学刻板、枯燥的认识,容易产生共鸣,感到可信、有用。第二,提供本地、本校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培养、提高学生个体的成就动机水平。心理学理论认为,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其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成就动机是一种后天习得的动机,它也是决定个体努力程度的动力因素。第三,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师贴近实际的举例示范作用,有助于学生摆脱“假、大、空”的说教,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收集本地、本校、本专业的实例,并与讲授法配合使用。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受学生欢迎的好教法。尤其是通过介绍本地、本校优秀毕业生的真人真事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敬业精神、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廉洁奉公意识、奉献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三、贯彻大纲教学原则,提高课程教学实效
德育课的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是教师借助一定的教育手段,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和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即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的矛盾运动过程,其中的主要矛盾就是教育者代表社会所提出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同受教育者现有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具体地说,就是知与不知、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矛盾,即知与行的矛盾。实际上,德育课的教学过程,是一个由知到信的内化和由信到行的外化相互转化,并不断强化的过程。内化和外化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内化是外化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外化是内化的目的和归宿,又是内化的继续和深化。两者紧密联系,互为因果。
为贯彻大纲教学原则,就要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学做结合,知行统一,即提高课程教学实效。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设置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安排。通过施教,在我校新生中收到了可喜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1、在爱岗敬业的熏陶中树立热爱专业思想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进校时都多少具有“三等公民”的自卑心理,对学习缺乏兴趣,厌学倾向严重;一学期后流失现象有历年提高的趋势;而现在则有了可喜的转变,反映在新生一学期后流生率大大降低,分析其主要原因是,通过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得新生的热爱专业思想、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在职业道德行为养成中培养良好行为规范
在市场经济形势下,中学生日益成为有独立思想和复杂心理的个体。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作为中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由于客观存在的原因,普遍认为,要“使其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的教育难度更大些。进校时,部分学生中往往存在着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如何纠正这些不良习惯,乃是一个广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所重视的老问题。
2008学年,通过对新生的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特别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严格遵守行为规范的努力,初显成效。反映在:①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如汽修班的一名学生拾金不昧,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好评。又如本次汶川大地震,学校号召大家捐款,学生们积极响应,纷纷解囊参与。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列举,②违纪现象减少,尤其是学生考试作弊率大大降低
3、在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中鼓励挖掘自身潜能
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既具有当代中学生的“富于理想,讲究实惠”、“渴望成才,目的欠明”的思想特点,又夹带着失败者的自卑心理。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既从古人言,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又因为现代教学已经远远地超越了这个简单范畴,成为培养学生人格的心理医生与职业指导者。
教师除教育学生将个人愿望和社会需要、个人理想和社会现实、吃苦耐劳和事业成功结合起来,力争使自己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和能力与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相符合,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外,还要增强学生提高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的自觉性,积极为将来的工作“蓄电”。要使学生懂得,在求学期间,要努力提高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为学好专业以及未来立业、创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我在课堂教学与平时对学生的个别接触、交谈中,经常鼓励学生去掉自卑心理,积极挖掘自身潜能,主动寻找机会锻炼自己,提高素质。在第一学期末校第四届学生会干部的竞选中,新生中自荐参加竞选的人数显著增加,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出学生的主动精神
2008学年中,我在探索落实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的育德目标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但回顾起来,限于本人的水平与精力,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改进和提高。文中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与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3 ⑵蒋乃平等.《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学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第二篇:《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教案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教案
李洁贞
教学内容: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前两条:
1、爱岗敬业;
2、诚实守信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爱岗敬业的含义及行为要求;明白诚实守信不仅是职业活动的道德准则,而且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教学重点、难点: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读实守信在职业
活动中的主要表现。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活动法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在上节课我们讲了职业道德的特点、核心和基本原则,这节课我们继续讲第二节: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二、讲授新课: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一共有五条:爱岗敬业、诚实计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今天,我们先来学习
前面两条:
1、爱岗敬业,2、诚实信用。
(一)爱岗敬业(板书)
(投影):两件不寻常的礼物。
1、爱岗敬业的含义(板书)
2、爱岗敬业的行为要求及其表现(板书)
a)勤业(板书)
(投影)A、业成于勤 B、勤能补救你的缺陷
b)精业(板书)
(投影)精业成就人生
c)
乐业
(投影)比勤业更高的境界
小结:爱岗敬业,用一句通俗说就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
课堂作业:书p66《交流研讨》。让学生展示自己所画的漫画,从正反两方面用
漫画形式加强对爱岗敬业的认识。
(二)诚实守信(板书)
1、诚实守信的含义(板书)
2、诚实守信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板书)
(投影):一诺千金(让第一小组派两位同学上讲台讲解故事并总结对诚实守信的看法)
提问:与同学、朋友、家人相处应该怎样做到诚实守信
引出:一个人要诚实守信,一个单位也是如此
3、诚实守信在职业活动中的主要表现(板书)
(1)、诚信无欺(板书)
(投影):精诚所至(让第二小组派两位同学讲解故事并总结对诚信无欺的看法)
(2)、讲究质量(板书)
(投影):“温州鞋”(让第三小组派两位同学讲解故事并总结对讲究质量的看法)
(3)、信守合同(板书)
(投影):不守合同的案例(让第四小组派两位同学讲术事例并总结对信守合同的看法)
小结:诚实守信要求人们做到诚信无欺、讲究质量、信守合同
三、本课小结
四、布置作业:书P96《交流研讨》第一题、第二题
附:板书设计:
第二节 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一、爱岗敬业
1、爱岗敬业的行为要求及表现
i.勤业、ii.精业
iii.乐业
总结: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
二、诚实守信、1、诚实守信的含义
2、诚实守信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3、诚实守信在职业活动中的主要表现
i.诚信无期
ii.讲究质量 iii.信守合同
职业道德培训
职业道德,讲五个问题:
一、什么是职业道德?
二、职业道德有哪些特点?
三、职业道德的核心、基本原则是什么?
四、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内容)是什么?
五、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及其要求有哪些?下面诸一介绍。
一、什么是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它既是对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要求,又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如: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医生“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财会人员“遵纪守法、勤俭理财”、营业员“文明经商、童叟无欺”、国家干部“勤政廉洁”等等。这都是好的职业道德,否则都是不好的职业道德。正如陶行知(教育家)说的那样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职工队伍“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二、职业道德的特点
1、行业性:如新闻工作者拍假新闻等,违背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2、广泛性:如各行各业职业活动的直接产物,孔繁森、雷锋等等;
3、实用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如人们职业活动的行为做出规定:条例、章程、守则、制度、公约等,简明的形式,便于遵行。
三、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原则
1、核心:为人民服务
①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念,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人际关系本质;
③贯穿了职业道德的各条规范中,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决议》指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职业道德内容)。
2、基本原则:集体主义是一种先公后私、公私兼顾的思想,集体高于个人、兼顾个人利益的观念和行为准则
①坚持集体高于个人,全面高于局部;
②兼顾集体和个人,使之共同发展;
③坚持集体主义,反对极端的个人主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
四、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内容)
它是在核心和原则的基础上形成的从业者所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评价职业活动和职业行为善恶的准则。它告诉人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只有按此准则去做,才能协调各种关系,解决好各种矛盾,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和任务。
1、爱岗敬业
涵义:爱岗──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和职业
敬业──恭敬、严肃、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一丝不茍、兢兢业业、专心致志。
意义:
①爱岗敬业是服务社会贡献力量的重要途径,也是为自己;
②爱岗敬业是各行各业生存的根本; ③爱岗敬业能促进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要求:
①要乐业;
②要勤业;
③要精业。三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2、诚实守信
涵义:真心诚意、实事求是、不虚假、不欺诈,人与人关系的道德准则,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
意义:
①诚实守信是各行各业的生存之道;
②诚实守信是维系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不可少的道德准则。
要求:
①要诚信无欺;
②要讲究质量;
③要信守合同。
3、办事公道
涵义:公道就是公平、正义,“给人以应得”或恰如其分地对待人和事。尽可能做到不偏不倚。
意义:
①有助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从业者不循私情、人情风走后门、权钱交易、以权谋私对所有工作对象,一视同仁、不偏袒、不歧视,很难做到的。
②是市场经济良性运作的有效保障。市场规则、公平竞争、公平交易。
要求:
①要客观公正:
客观──事物本来面目
公正──不加个人偏见解决问题、重证据、不偏袒任何一方,要有担当思想道德休养和办事能力工作水平。
②要照章办事:
按规章制度办事,不打折扣、不循私情,照章办事要求抛开“权力”,摒弃人情,认事不认人,认事不认权,不分亲疏远近,不管职位高低,权力大小,一视同仁;
它还要求待人公平,以人为本,理解人、尊重人,不以好恶待人,不以衣貌取人,不以年龄看人。很难做到啊!君子乎?圣人乎?贤人乎?
4、服务群众
涵义:职业道德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意义: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
②市场呼唤服务精神,如青岛海乐集团(500强)一证件──上门出示上岗资格证;二公开──公开统一收费标准;三到位──服务到位;四不准──不准喝用户的酒、抽烟、吃饭、礼品;五个人──名片一张、一幅鞋套、自带一块垫布、一块抹布、赠送一份小礼品。
要求:
①热情服务──周到、主动、耐心、热心;
周到──周全、细致、实在;
②要满足需要──心里装着群众;
③高超的服务技能──服务质量、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5、奉献社会
涵义:把自己的知识、才能、智慧,毫无保留地,不计报酬地贡献给社会。
意义:
①有助于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无私精神;
②能充分实现自我价值。从业者最大价值在于奉献,为社会贡献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大凡做到这一点的人,必然会得到社会的肯定、尊重、称赞──自我价值得到竞争实现。
要求:把公众利益、社会效益摆在第一位──从业者的宗旨和归宿;
公众利益──社会上大多数人利益;
社会效益──人们的行为和活动对社会生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和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各方面效果的总和。新时期要做到奉献社会,就要处理好“义”和“利”的关系,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把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落到实处。
五、行业对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俗话说:国有国法,行有行规,行规的主要内容多半是这一行业职业道德的规范,也是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在这一行的具体化。
1、行业职业道德四个明显特征
①行业职业道德规范与一定职业对社会特殊责任相联系。如工业类:产品质量,商业类:文明经商等;
②行业职业道德是多年的积淀的产物,如海上船只遇险,各船只自发营救等;
③行──是同一行业内各种职业道德的共同特征,保安站好岗、放好哨,打字员快速、保质保量打好文件共同特征──军事化管理;
④行──与从业人员的利益的一致性。
2、内容要求:
行业的性质不同,服务对象各异,有一定差异,如:商业职业道德规范强调,热爱本职,忠于职守;诚信无欺,一视同仁;文明经商,礼貌待客;团结互助,尊师爱徒。
旅游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则要求从业人员热情友好、宾客至上;真诚公道、信誉第一;不卑不亢、一视同仁、团结协作、顾全大局;遵纪守法、廉洁奉公;钻研业务、提高技能。再如:商业采购员的职业道德规范:热爱企业、配合各方;关心生产、服务消费;重视契约、严守信誉;热爱采购、洁身自爱。商业销售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买卖公平、货真价实;讲究信用、恪守合同;平等待客、热情礼貌;方便让人、奉公守纪。商业存储(保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确保商品安全、科学储存商品;服务购销、方便购销;讲究信誉、清廉自爱;公私分明、爱货如金。商品运输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保障安全、经济及时、非分不取等等。
以上介绍,目的在于掌握行业职业道德的规范和内容,以胜任本职岗位。二○○五年五月
第三篇:就业指导课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
就业指导课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
近几年来,技校的招生规模扩大,学生的就业竞争也日益激烈,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发挥技校在就业中的作用,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已经成为各级各类院校的重要课题。在这种毕业生分配的新机制的条件下,我学校主管部门在除了给毕业生提供必要的服务外,还专门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对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政策、就业观念、就业技巧等方面的指导与培养,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与成材。因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毕业生分配已由过去的“统包统分”转向“双向选择”的分配模式。这样必然要求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这也会无形中给毕业生的心理增加负担。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的开设一方面可以帮助毕业生尽快地适应了解新的就业政策及制度,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掌握就业技巧。因为一般来说,大学生的人生经历简单,经验缺乏,职业目标不确定,以至在行动上无所适从,就业指导课的设置,将帮助毕业分析自身的主客观条件,分析工作岗位的利弊,为大学生的成材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据反映,毕业生对就业指导课的开设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表示获益匪浅。由此可见,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及参与性为一体的课程,为了上好这门课本人结合几年的教学尝试,在其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对其教法进行了一些探索,觉得要注重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结合:
一、以理论为指导,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开设就业指导课就是为了能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向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指导就业技巧……解决实际性的问题。因此,如果在教授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相脱节,那么将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将不受学生的欢迎。这就要求教师对现行的就业政策要了解、把握,同时还要根据对象的地区、专业等的特点来解决毕业生的实际需要。例如整个就业市场的社会职业状况、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所学专业的供求状况及前景。在就业指导的课程体系中还应包含帮助毕业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通过这些主客观的分析,把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既考虑个人的机会,又兼顾社会的需要做出合理的职业定向和职业选择。
具体到课程的教法上,那些涉及到就业的政策、法规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时,如果只依靠教师的单纯性讲授就会使知识变得枯燥而乏味,这时可以尝试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先自行到报纸、杂志、互联网上去搜集资料,然后要求他们将这些资料在课堂上汇集、分析、讨论。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不仅使教学具有了鲜明的针对性,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从而不仅使他们锻炼了收集信息的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教学难点、重点的忘记。
为了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还可以采用事例教学法。具体的事例反映了一个问题、一件事情的发展演变过程。选择具有真实性、典型性、时效性的事例,通过以这些事例的分析、讨论,找出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由于这些事例都是例证,通过例证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原理,从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有真实感、投入感,情理交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这种教学方法也重于讨论和相互交流,因为学生要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与他人讨论与沟通。事例教学法还可以运用于在讲授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点时,如在讲“面试技巧”这一教学内容时,可以事先安排两名学生“演示”应聘面试的全过程,教师可以从旁加以讲解,“演示”结束后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找出演示者的正确及错误之处,再由每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陈述,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二、实行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结合,使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就业指导课的涵盖面是极其丰富的。既包括就业观、就业意识、政策法规的指导,又包含了就业技巧、就业信息的指导。要上好该课程,则可以根据情况采取课内与课外结合的灵活多样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可以聘请社会成功人士或校外专家开专题讲座,现场解答学生的疑问;也可以请校友现身说法,与在校生交流择业、创业的经验;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录像。再者,还可以采用到现场参观的方式,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或劳务市场或人才市场去亲自体验,以增强其感性认识,在参观前先布置问题,使参观带有明确性,回来以后再讨论、分析、归纳,教师再加以总结引导。
三、传授就业技巧时应注重与思想教育相结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不断深入,学生的择业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会走进思想的误区,这也是导致他们不能顺利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有的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讲求“经济收入”“环境舒适”,讲求实在和实惠;有的毕业生缺乏自我认识,就业期望过高;有些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非事业单位、大公司、大企业不可;有些毕业生则自主意识较差,择业欠缺主动。他们一方面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又害怕和回避风险与竞争。对这些毕业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在就业指导课上都应充分发挥就业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职业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也是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毕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应把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求职过程或从业过程中的诚信教育。诚信是中华民话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必备的思想素质。因此教育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能为了要达到个人的目的而采取不正当手段,弄虚作假,伪造奖状、证书甚至成绩单;二是针对毕业生的就业违约问题。教育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应具体合同性质,不应随意违约,这样会给用人单位甚至整个学校造成缺乏信誉的社会形象,同时也会给学生自身带来很大的损失。
自就业指导课设置以来,随着学生就业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也要求就业指导课在课程的设置上要进一步完善。
就业指导课是学校毕业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好就业指导课不仅能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而且能解决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能促使技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篇:德育三 (17春汽2)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共计40分)
1、职业是指个人按照社会分工所从事的相对稳定、()、有报酬的工作。
A、能谋生
B、合法
C、有单位
D、承担相应责任
2、职业活动的本质()。
A、获取经济回报
B、提供社会服务
C、展示个人才干
D、体现社会文化
3、职业道德给人们的职业活动划定了一条不能突破的(),如果突破了,就是不道德,就是缺德。
A、框架
B、期限
C、观念
D、观念
4、“不做假账”、“救死扶伤”、“诲人不倦”、“买卖公平”等鲜明地体现了职业道德的()特征。
A、警示性
B、自觉性
C、行业性
D、格言性
5、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是()。
A、敬业、诚信
B、平等、公平
C、和谐、友善
D、法制、服从
6、高品质的职业生活是指一个人将()视为发展自己、服务社会、创造价值的途径和方式。
A、追求高级职位
B、日常职业活动
C、获取职业荣誉
D、进入新兴领域
7、下列影响个人职业定向的因素相比较,更为重要的一项是()。
A、职业的薪资水平
B、一定的职业环境 C、个人的职业兴趣
D、职业的社会声望
8、张雅茹的理想是当一名设计师,可体检时发现自己患有色盲症,于是改学计算机专业,张雅茹的行为是()。
A、被迫改变职业理想
B、主动修正职业目标
C、进行具体职业的选择
D、盲目改变所学专业
9、获取职业成功的关键是()。
A、信心
B、目标
C、动机
D、行动
10、下列对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集体主义基本原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
B、在保证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要实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相结合,并充分保障个人的合法权益。
C、只要是集体利益,就要无条件地维护。
D、局部利益要服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
11、社会主义制度下,职业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B、实现人生理想
C、追求个人美好生活
D、为人民服务
12、下列不讲诚信的成语故事是()。
A、曾子杀彘
B、商鞅立木
C、一诺千金
D、烽火戏诸侯
13、当说起我国古代的包拯时,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一词。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奉献社会
14、一个人要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是必须遵信的基本法则。
A、和善待人
B、公平公正
C、平衡矛盾
D、特事特办
15、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是()。
A、将自己喜欢的工作做到最好
B、干一行,爱一行
C、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D、即使是不喜欢的工作也要完成
16、乐业是一种优秀的职业情感,勤业是一种优秀的职业态度,精业是一种高超的职业()。
A、技巧
B、能力
C、成就
D、标准
17、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一旦形成习以为常的、不做则()的行为方式,就形成了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A、受到他人非议甚至指责
B、内心会感到不安甚至内疚
C、导致情绪受到影响
D、会影响工作质量
18、内省实际上是一种自我观察、自我评价的过程,而()则是自我观察的参照和自我评价的尺寸。
A、自我价值观念
B、社会流行观念
C、职业道德观念
D、个人处世观念
19、下列含有“内省”思想的古代名句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D、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说明()。
A、人要有见贤思齐的意识
B、人要常常内省
C、人要勤于思考
D、人要善于慧眼识珠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共计20分)
1、职业都有较长的生命周期,所以才吸引对此感兴趣的人长期从事这项工作。
()
2、人的一生可以称之为职业的一生,所以每个人的人生价值只有在职业活动中才能得到实现。
()
3、“工人性格”“军人作风”“学者气质”“公仆意识”等都是不同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造就的人格差异。
()
4、只要从事了某个职业,自然就会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
5、职业认同度与工作热情成正比。
()
6、一个人是否获得了职业成功,只要看他的职位、收入以及生活水平就可以了。
()
7、乐业的宗旨是从业者从事有浓厚兴趣的职业,并从中获得快乐,否则就不要从事该职业。
()
8、敬畏感是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对职业道德规范和理想道德人格的认同、景仰及对违背职业道德规范和不健康道德行为所带来的人格贬损后果的畏惧。
()
9、内省就是依据职业道德规范,自己进行反省和检讨;克己就是按照职业道德规范克制自己,非自己职责范围的事一律不做。
()
10、微笑是空中乘务员必备的一种职业礼仪。可见,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是从业者优秀职业素养的一种行为表现。()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题,共计20分)
1、职业道德
2、集体主义原则
3、内省克己
4、爱岗敬业
四、案例分析题(20分)
比尔﹒盖茨上小学时便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3岁就开始计算机编程,并预言自己25岁时将成为百万富翁。1973年,他和一个叫科莱特的小伙子同时考进哈佛大学并成为好朋友。三年级的时候,比尔﹒盖茨决定退学创业。他邀请科莱特加盟,但科莱特表示自己的学识不够,要继续学业。十年后,比尔﹒盖茨成为世界第二富商,科莱特也获得了哈佛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
现在,人们经常将他俩放在一起比较,在崇拜比尔﹒盖茨的同时,认为科莱特缺乏创业精神;但也有人认为比尔﹒盖茨从哈佛退学是个美丽的错误,因为32年后,他又回到学校接受哈佛颁发的荣誉学位证书,并对媒体表示:“我珍惜我的大学时代,而且在许多方面,我后悔离开学校。”
请结合上文回答:对比尔﹒盖茨和科莱特当年的选择你怎么看?
第五篇:浅谈探索实践课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论文
论文摘要:高教体育必须把培养学生的独立锻炼能力,养成锻炼习惯放在首位。选择教学方法时,重点在于激发学生兴趣,促进锻炼意识的提高。实践课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它由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组成,其各部分任务和内容各有不同,教法的选择和运用也应当有所不同。
论文关键词:体育实践课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体育实践课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它由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构成。这三个部分的任务和内容各有不同,因此,教法的选择和运用也应当各有所异。
一、关于准备部分的教学方法
准备部分是一堂课的开始,其任务是在有限的时间里,运用各种方法,尽快地把学生的思想注意力集中到体育课上来,使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迅速进人状态,为下阶段学习做好准备,其主要内容有集合整队、宣布课堂任务和热身活动。
其类型可分为一般性准备活动、专门性准备活动和课堂常规的练习。
一般性准备活动是使全身的各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都能得到充分的活动。应严格要求按照动作的规范进行练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体态和正确的姿势,为进人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作好生理上的准备。专门性准备活动区别于一般性准备活动,针对性强。它是与课的基本部分有关的肌肉群、关节、韧带、器官以及各主要系统做好充分准备。
根据即将进行的运动项目的特点,选择相似的模仿性练习,为准备掌握所要学的技术动作创造条件。课堂常规练习主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动课堂气氛。通过练习把学生迅速组织起来,排除一切与体育课无关的杂念,使学生们渴望运动,准备运动。因此,一般来说,准备部分使身体温热起来,提高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使人体由比较安静的状态过渡到适宜的活动状态,因此,练习强度小,动作技术简单,教师只需向学生介绍练习的方法和要求,提供必要的场地器材,进行适应地指导。应允许和鼓励学生按照要求选择或自创适应自身情况的练习方法,自主地实施准备活动。这种“教化式”教法有利于调节运动量,减少因热身不当给下阶段练习带来的影响;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健身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创造出宽松的课堂环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境。
二、关于基本部分的教学方法
基本部分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部分,包括讲解、示范、学生做练习、纠正错误等几个主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发展身体素质,通过体育手段培养学生的品质意识和心理素质,其内容一般包括新教材的学习、已知教材的复习和身体素质训练等。由于基本部分具有内容较多,且有一定练习强度的特点,因此应配合以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
新授教材对学生来说,技术要领和练习方法都较为陌生,要使其尽快熟悉并掌握运动知识技能,教学过程应在教师的严格制约下按部就班地进行,这是学生获取间接经验的途径。虽然“注人式”教法有其不足,但在学习新技术的初始阶段,却有利于学生快速、正确地了解和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学习新教材时仍应以“注人式”教学方法为主。复习教材,一方面学生对其知识技能有了初步了解,另一方面学生在技术掌握程度上有一定的差别,这时若仍采用“注人式”教法,会使一部分技术掌握较好的学生感到乏味,而技术掌握较差的学生则易失去信心,从而影响学生的情绪,达不到复习要求。为此,在复习阶段,教师应采用“程序式”教法,把诸多的练习方法精心策划编制一个“程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程度选‘择练习,教师及时对选择不同难度的学生给予引导或提高。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克服“注人式”教法产生的弊端。
素质练习是体育课的一项经常性内容。此项练习枯燥而又运动强度大,教学难度也较大。教师首先要以因人施教的原则,把学生按体质情况进行分组,采用分组练习法。对各组提出相应的要求,避免出现“吃不饱”和“吃不消”的现象。其次是运用好“等级升降”教法,鼓励体质差者加紧锻炼,争取升级,鞭策体质好者再接再励,进一步提高。这些方法能使不同体质的学生都有一种希望感,从而消除心理负担,提高练习效果。
三、关于结束部分的教学方法
结束部分是体育课必要的组成部分,其方法运用是否合理、科学、不仅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更对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精心组织选用不同的结束方法,做好课的结束工作。不同类型的课程应采用不同的结束方法。概括起来有回顾纲要法、归纳概括法、评价激励法和整理活动法等几种。
回顾纲要法是指教师把当堂所讲的知识或练习的动作技术、技能,进行简要回顾,把重点、难点和要点等纲要性的知识突出强调,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系统化。这种方法多用于新授课。
归纳概括法虽与上一种有联系,但更侧重于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概括,突出重点,消化难点,以加深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运用,起到突出课的主题、升华所学知识的作用。
评价激励法。教师除对教学内容的重点、要点进行总结概括外,还可对学生的身体练习的效果等进行客观地分析与评价。应多从学生获得的成绩与进步方面,用积极的富有激励性的评语,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整理活动法是使学生的生理机能恢复到相对平静状态,使体内的代谢产物(主要是乳酸)得以加速分解,除精心安排好整理练习外,还应向学生传授一些如按摩、牵拉、热敷等消除疲劳的知识方法,使学生掌握自我放松手段,做到课内整理和课外放松相结合,尽快恢复疲劳。这种方法通常与以上方法配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