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自评报告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试卷自评报告
永
和
中
学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自评报告
某某中学叉叉叉
2011.7.5到今天为止,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统一考试阅卷工作已经结束,现就数学学科做如下几方面评价:
一、试题评价
(一)命题意图
本次试题命制严格按照中学数学课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基本数学素养和数学方法进行考查。试题基本反映了数学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基本的思想方法,考查了解一学期的所有知识点。对于重点难点知识深入考查,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考查有较好的体现。试题既注重了数学基础的考察,又注重运用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及创新考察试题灵活多样,对初中数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试题结构
1、该数学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题考查内容为华师版八年级下册全部内容,考点每章均有分布,从试卷看,重点考查第17章《分式》、第18章《函数及其图象》、第20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第21章《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这四章,对于第19章《全等三角形》的考查主要集中在选择填空题中。
3、试卷的类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其中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6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解答题,从23题到28题共计6道,54分。
(三)难易程度
这次考试难易比例基本趋近于中考,即容易题:中等题:难题=7:2:1,除极少数题意外,总体难度适中,可以对学生的数学水平进行较好的考查。
二、考试效果
(一)抽样试卷成绩统计分析(试卷满分120分,72分及格,108分优秀)
通过对两个学校两个考场72名学生成绩进行分析调查,本次考试平均分55分,其中100分以上7人,及格率32%。从成绩来看,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最高分114分,最低分与最高分相差极大,不及格同学较多。从答题情况来看,好多同学对基础题都不能得分,主要表现为基础知识掌握欠扎实。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第一大题填空题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等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出错较多是第1,2、3、8、11、12题。
第1题存在问题:学生对分式的加减运算掌握不扎实,对异分母分式加减先通分不能很好完成。
第2题存在问题:对分式方程的增根的定义理解不到位。
第3题、第8题存在问题:两道同属于开放性的问题,对学生的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单单掌握基础知识是不够的。其中第八题难度偏大。
第11题存在问题: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xy=k)理解不到位,另外,题目将反比例函数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对称点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容易出错。
第12题存在问题:考查垂直平分线定理,学生需要有全局的思想,才能准确作答,属中等难度的题。
2、第二大题选择题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情况,出错较多的题有第16,19,20三道题。
第16题:“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的点”应该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但好多同学对“距离”二字理解不到位,另外对,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定理掌握不扎实是失分的重要原因。
第19题:对四边形的判定尚未形成知识体系,所以判定几个命题放在一起,很难将真命题找出。
第20题:类似于以前的多选题,较为全面,考查三角形全等,需要细心才能顺利完成。
3、第三大题解答题
解答题考查较全面,对大多数基础扎实的同学来说,作答情况尚可,只是第26,28两题出错稍多。
第26题存在问题:本题考查统计基础,这一知识点也是山西中考必考内容之一。由于学生平时练习较少,对方差、标准差的计算掌握不够,从而使该题第二问、第三问无法顺利完成,在以后复习中亟待加强这一方面。
第28题存在问题:这一道题第一问,准确做出辅助线十分关键。但随后的两次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有难度,并且部分学生书写有待提高,因此在以后几何教学中不但要加强逻辑推理题方面的思维训练还得提高书面表达的训练。这道题第二问相对于第一问来说,难度不是很大,在第一问已证出全等的基础上,再判定为正方形,还是可以处理的,但学生反映没有时间完成,所以有必要提醒学生考试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
三、存在问题
1、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是失分的主要原因。本次试题基础题所占比例大,从答题情况看,选择和填空题失分较多,导致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成绩普遍偏低,主要原因是基础不扎实,对课本知识生疏,或不能熟练运用,相当一部分后进生表现尤为突出。
2、审题不仔细是造成失分的又一主要原因。
3、平时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过死,灵活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尤其表现在对课本上的一些变式问题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死搬硬套,照猫画虎,因而得分率较低。
4、整体表现为缺乏良好的思考和解题的习惯。在考试过程中,发现仍有部分同学解题不用演草纸,直接在试卷上答题,缺乏对解题过程的布局和设计,解题思路混乱,涂改现象严重,答题结束不能认真检查。
5、平时检测密度不够,只注重了新课程的教学而忽略了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尤其对课本知识掌握不熟练,对规律探究性问题缺乏归纳和分析的能力,不能正确运用整体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
四、采取措施
通过检测的阅卷分析和表现出来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以后教学中要进一步把握好具体目标要求,深入分析教材,重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落实,重视过程与方法的学习,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多种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操作探究、表述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2、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利用和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重视激发学习兴趣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3、在平时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教育,还需在教给学生“严谨、勤学、善思、好问”等方面的发展多做探究。
4、重视课本,夯实基础,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动脑,乐于探究,尽量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我反思和矫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5、进一步细化课堂结构,强化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重视课堂转差。转差工作要进一步细化,尤其作好差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从培养自尊心、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入手,避免学生心理抵触情绪的产生。
6、增加平时检测密度,多出好题、新题,拓广学生知识面,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充分体现新课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教学理念,力求使学生学习数学像学习其他课程一样生动有趣。
第二篇:学期期末考试自评报告
XX —— XX 学第 一 学期期末考试自评报告
学校 道北西街小学 学科 科学班级 六班级人数 年级人数157
平均分
优秀率
合格率
最高分
最低分
难度
区分度
44.1
187.26
98.7
350
适中
分数段
90~99
80~89
70~79
60~69
50~59
40~49
39以下
人数
251
520
0
对试
题的评价
本次试题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紧扣教材,形式灵活,覆盖面广,难度适中,主要有科学小知识、科学小实验、科学小实践三大方面,从基础知识到能力,从观察实验到实践应用,全面综合的对学生进行了考查,突出了试卷的综合性和针对性。
测
试
结
果
分
析
本次测试以学生的卷面看来,关于科学小知识,大多数学生基本掌握,个别学生在选择题上有丢分现象。关于科学小实验,大部分学生掌握的比较好,但是有小部分学生对四季成因与地球绕太阳公转有关理解不够,对太阳直射、斜射地球产生的温度高低不同而形成春夏秋冬的图例观察理解不够,造成了丢分。关于科学小实践,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个别学生对防铁生锈方法中科学道理答得不够准确,个别学生对地球内部结构图的三个圈层观察不够,答案有误,造成失分。
试题
亮点
存在问题
试题
命制
建议
1、试题亮点:试题覆盖面广,难度适中,有一定的灵活性,易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
2、存在问题:考题中的图例由于黑白印刷,与课本上的彩色图例有别,给学生造成了观察困难。
3、命题建议:提高试卷印刷质量,图例彩印最好。
第三篇:2017—2018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2017—2018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分析
这份试卷,围绕学段教材的重点,并侧重本学期所学知识,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测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以及对于联系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能力等等。本次试卷命题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内容覆盖面广,题型全面、多样、灵活,难度也较大。
二、命题评析
1、本次考试试卷共8页,三道大题共计26 小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其中第一题为选择题,含16道小题,分值42分,第二题为填空题,含4道小题,分值12分,第三题为解答题,含6道小题,分值66分,其中21小题考察基本计算和解方程,22小题考察的是简单的因式分解,23小题考察了基本作图,24、25小题考察的是基本证明,26小题考察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本试卷的压轴题。
2、由此可见,试卷强基础,又侧重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相比之下单纯的计算题比重较低,较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命题覆盖所有章节,符合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的要求。
3、难度稍高,部分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试卷可能也与试卷的稍难有关,但无偏题与怪题。
三、成绩统计及分析
本次考试我校均分75.05分,及格率为49.62﹪,优秀率为27.65﹪,其中最高分为120分,最低分为25分,分数集中在65-95分之间,第一题正确率为82﹪,第二题的正确率为73﹪,第三题的正确率为55﹪。
总体上说同学们对于基础概念及定理掌握尚可,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还欠缺,个别同学对于基础概念还是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经不起考查,如: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及算术平方根的性质;三角形的有关概念等掌握不牢;几何证明题思路不清,逻辑推理不严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差等。
四、存在的问题
究其原因除了极个别同学智力差别外,大多数学生学习方法不够科学,造成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当然这也与教师钻研教材不够深,驾驭能力不足够强,教学方法没有与时俱进有关。
五、改进措施
1、在以后的工作中应注重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只有这样才能紧密结合学生学习实际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打造高效课堂,改变过去那种对学生不信任、不肯放手、大包大揽的先教后学,填鸭、灌输的传统模式,积极开展先自主学习,然后师友互助、小组探究合作的新模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过程并获得发展。
3、作业考试化,分层化,典型化并具有针对性才能有效地巩固新知并得到相应的提升。
4、加强小组评比与合作,既激活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培养了大家团结协作能力。
5、教师勤辅导、多交流做好学生学习的好向导、好榜样。进一步端正工作态度,加强工作责任心、扎根并志力于教育事业,不断积累经验,创造性的奉献于教育事业。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理想中学
徐琳玲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数学考试范围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和九年级下册前两章的内容,具体包括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旋转、圆、概率初步、反比例函数和相似,共七章。本次试卷紧扣《课程标准》和教材,准确把握2017年新的《中考说明》的变化之处并针对其中变化的主要内容做了考查,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对大面积提高学习质量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对今后的复习教学工作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可以说是一份优秀的试卷。现具体分析如下:
一、试题情况分析
1.考查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体现基础性
本次试题坚持围绕《课程标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全卷体现基础、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试题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试卷许多题目源于课本,有的是对课本中的题目原型进行合理的加工、组合、延伸和拓展。这样,既可坚定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又对今后的数学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也是这份试卷最大的亮点。
从《课程标准》来看,要求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所以本试卷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基础,符合课标要求。
从中考试题来看,基础知识的考查能达到百分之八十的分值,而且即使是较难的综合题也是由基础知识经过变形、整合而得的,所以只要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就能拿到大部分的分数。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即使是这样我们看来十分简单的题目,学生的得分也是不容乐观的,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过多的关注那些难题,让学生不知所云,一定要大胆删去繁难偏旧的题目,注重课本,注重基础。
所以这份试题在这方面给我们指明了今后复习的方向,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2.把握《中考说明》新变化,指引中考方向
相比2016年,2017年的《中考说明》在考试性质和考试内容都有了新的变化。
从考试性质来看,2017《中考说明》新增“注重数学基本能力、数学素养和学习潜能的评价”、“命题杜绝繁难偏旧、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的内容”等要求在本次试卷中均有所体现。
从考试内容来看,2017年的《中考说明》要求“反比例函数解决相关的数学及应用问题”,可以看出加强了对反比例函数的考查力度,本次试题的26题压轴题就是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综合题,为我们的中考复习指引了方向。而且在2016年的中考试题中也首次将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的综合题作为压轴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3.注重数学核心素养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教育的隐性目的,《课程标准》 明确提出,“人人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良好的数学教育体现了数学的核心素养,具备数学素养的人可以从数学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22小题,就可以将生活中的问题归纳为数学问题,并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个问题。再比如第24小题考查学生利用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等这些都注重了对数学素养的考查。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精髓,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形成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策略,数学方法则是解决问题的手段与工具。本次试题着重考查了(1)数形结合思想,如第5、10、11、15、16、19、23、25等小题都考查了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2)方程与函数思想,方程与函数是初中代数最重要的部分,本次试题也进行了重点考查,其中方程部分涉及到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等内容,占了27分,近十分之一的分值。本次试题的函数考查包括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共占了33分,达到了四分之一以上的分值,这两部分共60分,正好占了总分的一半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3)转化思想,这也是数学中的重要的数学思想,如22小题就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去解决。(4)分类讨论思想,如第17小题就体现了分类讨论思想。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总体来看,学生都能在检测中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大部分的题目以基础题为主,学生只要平时努力就能有比较良好的成绩,但也有一部分题目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得分率较低。下面就得分率较低的几个题目做简要分析。
15小题,利用两个角证明三角形相似,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线段的长,属于简单的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题,这道题在去年的期末测试卷中是作为一道10分的答题出现的,在学习中也做了对应的练习但得分率也不是很高,值得我们师生共同反思。
19小题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似,学生不能灵活应用所学的方程等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说明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24题第(4)问,画出树状图或列表求概率,许多同学不得分的主要原因是定式思维严重,懒得去深入思考,说明学生求知欲不是很强,学习态度也不是十分端正,缺乏钻研的精神。
26题第(3)问,是一个存在性问题,画出正确图形,利用勾股定理等知识对学生来说都是难点,得分率很低。
另外就是有很多同学计算题还失分如25小题,学生未必不会,但是由于计算能力差导致失分。还有的同学每道题都能得一部分分儿,但是每道题都不能得满分,说明学生的计算能力,数学解题过程的规范性还欠缺。
三、学生成绩分析
我校共十个班,参考人数707人,平均分79.5,最高分120,最低分12,其中及格人数为452人,及格率接近64%,优秀人数207人,优秀率近30%。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并且学困生占的比重很大,对于这种难度的题目来说及格率仅占百分之64%,平均分也不到80分,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很差,优秀率不到30%,说明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大幅度提高。
四、教学反思及改进建议
通过本次考试我反思了上学期的教学工作,我认为在上学期工作中可取之处有:
1.关注学生终身发展。
在日常教学中,我比较注重数学解题方法的指导,数学思想的渗透,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比如在教学《圆周角定理》时,最关心的除了定理本身,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操作——发现——猜测——验证——应用”的学习过程,明确定理学习的基本过程,长期坚持下去,即使学生忘记了数学知识,也会具备学习数学的能力,这正是我们所要重点培养的。另外还要关注数学解答方法的指导和数学思想的渗透,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需多言,在上学期我们学校倡导采用小组加减分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授课模式上提倡采取翻转课堂,让学生提前预习,(这个预习必须是十分明确的,有具体要求的充分的预习,而不是看看书而已,)课堂上主要用来解决学生预习中的问题,并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使学生对本课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通过以上方法,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很大幅度的提高,作业质量也大大提高。
3.注重解答技巧的指导
中考复习,除了注意学生的学力发展之外,不能不关注一些应试技巧,比如选择题的排除法、特殊值代入法、测量法、猜测法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选择填空题的得分率大大提高。比如这次期末考试中的19小题,算是学生遇到的一个小小的难题,我所教的学生利用测量法很快得到了答案,得分率很高。这种技巧也同样适用一些解答题。
同样,通过本次考试我也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很多不足之处: 1.对教材重视程度不够,挖掘不够,教师站的高度不够。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虽然对课本练习题和习题也让学生做了练习,但还是更倾向于其他辅导材料中的一些中考题,对课本习题从思想上不够重视,更谈不上深挖教材内容并进行变形和延伸。
2.在课改过程中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师友互助过程中,由于小组加分机制的实施,导致课堂气氛过于活跃,学生缺乏深入的、安静的思考过程,所以很多时候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对知识方法的掌握过于肤浅,也有的时候课堂成为了优秀生的一言堂。
3.对学生的管理不到位,很多时候虽然制定了一些措施,但是由于管理的懒散,导致好的制度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学困生的管理的效果也不如人意。
通过本次考试,也结合上学期自身在工作中的得失,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如下的改进建议:
1.抓好基础,提高基本技能
中考试题首先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低档题目占80%)而从试卷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又可以看到,基础不扎实,是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基础知识仍然是当前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1)必须加强平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让考生有充分的时间,扎扎实实地学习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重视经常性的复习,不断学习,不断巩固,而不是急急忙忙地赶进度,依靠延长总复习时间来解决问题.
(2)必须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与解题的关系,不能把数学课上成解题课,片面追求解题技巧,搞题海战术.要让学生做一道题就有一道题的收获,要学会思考。
(3)特别对于成绩中等和较差的考生更是首先要重点抓好“双基”,决不能片面追求解难题、怪题、偏题,否则得不偿失。
(4)所谓加强基础不是要求考生死记硬背基本概念、公式、定理,法则,而是要让考生深刻地理解概念的本质,熟练地掌握公式、定理、法则,并能灵活地加以运用.
(5)除了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技能外,还必须掌握基本的方法,包括常用的数学方法和基本的数学思想,这是目前的薄弱环节之一。
2.强化训练,提高运算能力
虽然运算能力也属于基本技能,但我们把这一条单独拿出来,重点强调,是因为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深有感触,只要一涉及到计算学生就会大范围的出错,而且,本次考试也得出的颇为深刻的教训,比如21题,两个特别简单的解方程的题目,有近一半儿的学生不能得分,再比如第25题的最后一问,学生大部分都知道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三角形的面积加上扇形的面积,但是却不能得到最后正确的结果。计算能力差,这是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必须引起重视.要解决这个问题,平时必须扎扎实实地下功夫,对学生的平时训练高标准、严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答题规范、表述准确、推断合理.计算能力,有时不仅是能力,更是一种计算意识,是要靠平时的点滴训练积攒而成的。
3.关注本质,指导教学
近几年中考中不少试题体现了数学应用思想、实践与操作、过程与方法、探究学习等新课程理念,因此,在教学中,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的的运用,在教师启发引导的基础上,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合作探究学习中,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引导学生讨论、自主反思、归纳小结,并指导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发现数学规律,真正体验和经历数学知识的变化及构建生成过程。
4.还学生一个安静的数学课堂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课堂气氛活跃了,学习热情高涨了,但是在这活跃和高涨的背后,却让我们看见了不和谐的现象:数学课缺少了深层次的思维,变得肤浅与浮躁;缺少了一些我们传统教育所特有的朴实与扎实;过分追求形式,数学课的魅力得不到应有的展现。
特级教师朱乐平在一次全国数学观摩活动中,指出我们需要“安静的数学课堂”,大力提倡“心静”之教学风格,引起不少老师的反思与认同:数学课堂不应该缺少学生静静地思考、缺少学生自我内心的独立反省,缺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冷静与顿悟,我们的课堂上给了学生多少静静地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还数学课堂一份必要的安静,是热闹之后的理性思维,是浮躁之后的沉淀积累。
五、命题建议
本份试卷确实是一份优秀的试卷,只是在个别的细节之处谈一下自己不成熟的想法:
1.明确对题目的具体要求,试题第26小题的第(3)问,是一个存在性问题,只要证明这个点存在即可,也就是说我们只需要找到这样的一个点D就可以得满分。但是学生不明白是要找出符合条件的所有的点还是找到一个符合条件的点即可。不仅是学生,作为老师,我也不知道怎么答才能拿满分。当然这与自己知识的匮乏有关,但在命题时如果提出具体要求,是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还是求出一个这样的点即可,学生解答起来就更明确了。
2.试题可以更加关注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关注学生是学习能力,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第四篇: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分析
2012-2013学年上学期 八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分析
口头中学
紧张的期末考试结束了,本次考试由教研室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组织评卷。现对本次考试情况做一下分析:
一、试卷质量分析:
1、试题结构分析
命题依据课程标准,面向全体学生,考查本学期数学教材的核心内容。基础题均源自课本或课本习题的改造,试题难度及命题形式贴近教材,比较适中,引导教学回归课本。
2、知识结构分析
如第3题为课本31页思考引申而得,第15题为课本37页第5题的变形,还有一部分题在课本中均有类型题。第6题考查已于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理解情况,第14题体现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得关系的掌握情况,第18题主要考查画函数图像及探究函数变化规律等数学思想方法。
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双基”内容考查占70%以上,在真实的情境中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第21题。体现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考查。设置了适量的应用性、信息性试题,考查学生观察、类比、归纳等方面能力。如第17题、第20题。4.试卷中存在的问题:①各单元的所占的分值不够合理,如第三单元实数占11分偏少,第四单元一次函数42分略显偏多,②试题对知识点的覆盖率不高,如第一单元全等三角形中的角平分线和整式乘除试题中完全没有涉及,给人觉得有点偏;③全卷梯度不够,第19小题偏难、得分率偏低,3、能力结构分析
加强对课程标准的研究。比如从试卷中体现出来的:立足基础性、注重能力性、感受时代性、强调应用性、渗透探究性、关注创新性、重视综合性、体验过程性。特别指出的是考试过程也是学习过程。考生答题错例及分析:第1小题错在没有掌握整式乘法完全平方公式。第2小题错在没有掌握先分解因式再寻找
公因式的方法。第4小题错在没有弄清无理数概念。第7小题多数同学分解因式不彻底,还有部分同学对多项式的项的不理解,也有同学不能正确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第9小题相当部分学生不能根据与已知直线平行的条件确定待求直线的k值或根据直线与y轴的交点确定待求直线的b值,从而确定待求直线的解析式。第10小题不少同学不知道先将已知多项式变形成含有已知条件的形式后再代入已知条件求值,也有人无从下手。第11小题不少同学不知道哪些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因而画出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也有人根本就没有读懂题画了一个四边形后又画出了所画四边形的对称图形。第13小题不少同学做不出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高线,因而影响求解,也有同学联想不起“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这个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第18小题不少同学不知道画已知一次函数图像的简便方法和利用函数图像研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不会观察图像即忽视结合图形解题的思想,数形结合能力差。第19小题好多同学不能熟练运用添括号法则,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合并同类项对多项式进行运算。第21小题①好多同学不能根据图像得出信息,②好多同学不能根据图像求出乘出租车的价格与路程的函数关系因而未求出小明从学校出发乘出租车回家用了13元时,学校离小明家的路程;或出现计算错误等。第22小题好多同学忽视了第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定理因而弃题。
第23小题好多同学不能根据题给数量关系列出两种情况下购买物品所需费用与购买领带条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也有部分同学虽然列出了函数解析式但不能根据解析式对购买方案进行讨论选择合适的方法;
二、学生答题情况
1、平均分:52分,优秀率:12%;及格率40%
2、学生答题优点:
创新力较强,对新题型把握准确,知识点运用得当,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帮助部分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抛弃“读书无用论”的错误思潮,经常向学生灌输“知识改变命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道理,培养学生的读书意识,告诉学生不是读书无用,而是读少了书才无用。
2.重视“双基”训练。①把好计算的准确关:如第10、19题等条件求值或化简求值,第21、23题求函数值,错误均较多,第7题甚至出现了=(m+n+1)2。②把好理解审题关:平时教学中要加强训练,题意不清,不急于动笔答题。如第21、23题首先必须理清题意,找准等量关系。③把好表达规范关:一是注意表达要有逻辑性,推理要力求严谨;二是要书写整洁规范。
3.重视回归课本、回归课堂。本卷试题多来源于课本或从课本的基本要求出发加以拓宽,而不是加深,这样将更好地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要逐步改变“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数学教学模式,应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亲历数学化的过程。我们必须关注当前课改的新理念,给学生以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空间,使学生在自己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我们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应摒弃“重结论,轻过程”的思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探索过程,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从而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培养阅读、理解、分析、探求的能力。
三、教学分析
1.加强对课程标准的研究。比如从试卷中体现出来的:立足基础性、注重能力性、感受时代性、强调应用性、渗透探究性、关注创新性、重视综合性、体验过程性。特别指出的是考试过程也是学习过程。
2.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后面的教学中应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光要传授知识,更应传授学习和考试的方法(包括培养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如何使学生复习的效率更高,在考试时如何审题,如何在考试中减少无谓的失分,尽可能获取分数,如何保持考场上平和的心态等),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思想的教学要作为一个重点内容,使一部分优秀的学生真正能灵活运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优秀率。
3.要养成反思的习惯。每次考完我要好好分析、研究学生的试卷,分析一下学生错误的主要原因,最好是分析到每个学生,指出学生的问题所在,反思自己在前一阶段中的得与失,从中获取经验和教训,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后一阶段的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另外,还应该培养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使学生能力的提高更快。
4.进一步抓好双基的教学,注重落实。对于重点考查的基本知识,应采取由面到点,逐个过关的方法。对于40分以下的学生,也不能放弃,尽可能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
5.在后阶段的教学中,尽可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主要就是落实双基,让他们能拿到基本分;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适当给他们“吃点偏饭”,使他们的能力得到较快的提高,力争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本学期我将会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教学的要求,认真学习党中央关于教学工作的讲话;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独特的教学方法;同时,多参加公开课的讲评,努力学习别人的闪光点,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第五篇:2013——2014第二学期教师自评报告
2013——2014第二学期教师自评报告
武威第十九中学
转瞬间一 学期过去了,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了。人民教师这一职业是非常辛苦的,担负着教学工作、教科研工作及学生管理等多项任务。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对本学期教学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思想方面:
本人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同志,热心帮助同志;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
二、教学方面
1、备课开学初,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在学校教研员的指导下进行集体备课,仔细听,认真记,领会精神实质。然后根据要求,提前两周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大纲,虚心向同年组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一节课,我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准备、制作教具。
2、上课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学困生回答。桌间巡视时,注意对学困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载,找出不足。
3、辅导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教给他们好的记忆方法,好的学习习惯,做到对所学知识巩固复习,及时查缺补漏。并与家长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使家长了解情况,以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监督。
4、作业根据减负的要求,我只在双休日布置适量作业,作业总是经过精心地挑选,适当地留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
三、德育工作:
德育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教师德育工作的秘诀就是“爱”。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师爱是“超凡脱俗”的爱。这种爱没有血源和亲情,没有私利与目的,然而这种爱却有一种巨大的力量。
1、爱就是了解。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这是做好教学工作、避免教育盲点、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2、爱就是关怀。
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师爱要全面、公平。全面公平的爱是指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
3、爱就是尊重。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1-的人格。教师与学生虽然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的地位,但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力污辱学生;理解学生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幼稚和天真;信任学生要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缩小心理距离,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
4、爱就是责任。爱学生要深入地爱,爱学生要理智地爱。就是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现出深刻的理智,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失和苦乐,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在辅导学生学习时,不仅要使优等生学好,也要使中等生学好,更要使学困生学好。因而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同时在学校我又采取让同学教,小组互帮互助的方法,让先进学生带动后进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互助,他们的学习情况有了明显的进步。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教授学生知识,更在于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和生存的基本技能,及做人的基本行为准则。
四、个人学习:
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同时也帮助其他同事打材料,上网查找资料等等。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五、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3、加强守纪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习,课下也要按校纪班规严格约束自己。
4、在教学上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2014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