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众销毁学生手机是一种教育暴力(5篇)

时间:2019-05-12 01:5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众销毁学生手机是一种教育暴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众销毁学生手机是一种教育暴力》。

第一篇:当众销毁学生手机是一种教育暴力

当众销毁学生手机是一种教育暴力

刘楚汉

没收手机并当众销毁,很难想象如此粗暴的场景竟然发生在教书育人的校园之中。学校的野蛮行为不但直接伤害着学生,也会给学生成长以某种不良的暗示。

2014年05月16日08:40来源:中国教育报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

原标题:当众销毁学生手机是一种教育暴力

“学校不让用手机,没收了还当众销毁。”日前,登封市第一高级中学学生向媒体致电投诉称,当着全校3000多名师生面,校领导把没收学生的21部手机,当众摔进水盆。几位学生激动地说,手机是家长们出资购买,学校怎能擅自做主销毁?他们告诉家长了吗?校方有这个权力吗?

没收手机并当众销毁,很难想象如此粗暴的场景竟然发生在教书育人的校园之中。尽管事后学校表示,销毁的并不是学生手机,而是老师们提供的。可这难以让人完全信服:老师们能一下子提供这么多手机?老师们不用的手机就应该被销毁?学校方面说此举的目的是想“杀鸡儆猴”,“让那些在学校使用手机的学生有所收敛”。可学生是“鸡”是“猴”吗?教育是靠“儆”的吗?虽然只是个比喻,但却暴露出教育理念的偏差。

销毁学生手机并不是登封一中的创举,此前在其他学校也曾出现过,有的学校最后还不得不向学生公开致歉。而放眼校园,各种类似的荒唐行径更是屡见不鲜:有学校禁止学生与非本班学生接触,有学校规定不得从校外购买饭菜零食,还有学校要求男女生距离不得小于多少厘米„„不客气地说,这都是典型的教育暴力——制度的出台经过充分论证,尤其是听取学生意见了吗?制度的执行考虑到学生的感受了吗?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怎么办?

值得重视的是,对于荒唐规定,学校方面包括一些家长总会找到很多理由,最常见的说辞就是学校的初衷是好的。登封一中规定学生私带手机将被没收销毁,据说也是得到家长们同意的。可良好的初衷等同于行为的正确吗?家长同意就可以违背法律吗?强制搜查学生书包,公开销毁学生物品,不但行为野蛮,更已经涉嫌违法,于情于理都站不住脚。如果初衷良好,但因为过程中的意外导致错误,或可解释为好心办了错事,可像销毁手机这样的事情,根本就是主动做错事,何谈好心!

我们并没有必要美化学生带手机的行为,想当然地认为其可以方便学生查找资料等,就一般情况而言,学生带手机确实是玩多于学。如果学生热衷于玩手机,很可能造成精力分散、影响学习,所以很多学校也都是倡导学生不带手机上学的。关键在于,倡导很有必要,这是一种提醒、一种引导,但主动权仍在学生手中。即便学生在不恰当的时间使用手机被没收,也应该在对其进行教育后将手机还给学生。然而倡导一旦变成强制,性质就完全发生了变化,引发学生反感也就难以避免了。

教育不仅是书本知识的传承,更是学生品格养成和塑造的过程,学校的野蛮行为不但直接伤害着学生,也会给学生成长以某种不良的暗示。所以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校规的制定和执行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权利。社会在发展,学生的权利意识提升很快,等到学生情绪反弹再出面道歉、修改规定,又何必当初!?这样的反复之中,受伤害的不仅是学生权利,其实还有教育的精神和教育工作者的尊严。

第二篇:教育是一种悟道

教育是一种悟道

总书记2014年教师节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一个老师,如果只知道‘受业’、‘解惑’而不‘传道’,不能说这个老师是完全称职的,充其量只能是‘经师’、‘句读之师’,而非‘人师’了。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受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

儒学经典《大学》当中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国人认为智慧是以善为基础的,因而道自然也就包含了善。不仅如此善还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是道的终极目标。所谓的“道”也是一种智慧。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教授认为:“智慧是一种思考、分析和探求真理的综合能力,是掌握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方法,也包含了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认识问题的方法。因此,智慧使人能够深刻地理解世上的事物乃至社会和宇宙。与智慧相比,知识只是获取智慧和悟道的一种途径而已。所以,学习一定要悟道,悟道是获取智慧的过程。”中国古人就说“学必悟”。因为他们认为,认识“道”的最佳方法就是“悟”。

有则这样的故事,有位学僧曾问赵州禅师:“怎样学道?怎样参禅?怎样开悟?怎样成佛?”赵州禅师点点头:“我没有时间跟你讲,我现在要去小便。”说完,不理会那人的惊愕,开步就走。几步后突然停下来,回头微笑说:“你看,连小便这么一点小事情,还要我自己去做,你能代替我吗?”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别人是无法替代的,唯有亲力亲为才能完成,而且只有在自己亲身体验了以后,才能真正领悟其本质之所在。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过程乃至情感体验,只有在积极主动的情景下,才是高效的,才能经久不衰。因此,教育其实是一种领悟,一种悟道!

前几年,李炳亭先生写了一本书叫《我给传统课堂打0分》,全共分“我的教育主张”、“教育即解放”、“教师即开发”、“学校即成长”四部分。书一出版,褒贬不一,讨伐声四起。诚然,从题目上看,包含许多偏激的成分,但如果你仔细阅读了这本书后,会改变自己原来的看法的。在书中,作者在对传统课堂批判的同时,强调教育应该回归本真,还学生以“学”的权利。这是他多年来对当前教育的一种领悟,教育不能人云亦云、传经布道,只有在感悟、思考中才会获得长足的进展。

那么,就让我们跟随他的观点作一番理性的思索,或许有益!

1、课堂之道在于,如何围绕学生的“主体”,在教师的“主导”下,发挥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摘自《课堂亦有“道”》

感悟:课堂之道在于,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了学生,教师的“主导”才有了服务的对象。因此,“主导”总是围绕“主体”行动的,一切要遵循“主体”的认知规律和成长需求。

2、从事教育的人要知道,教师的思维不可代替学生的思维,教师的认知不可代替学生的认知,间接经验不可代替直接经验,唯有敢于让学生在“经历中体验”,才会有真正的学习发生。

——摘自《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

感悟:身为教师,我们要时刻谨记:教师永远也不可能代替学生,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去亲历学习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

3、课堂的意义和价值不是在于教会学生学多少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习。

——摘自《不教能学会吗?》

感悟: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教育者的责任,如果教师只教给了学生知识,而没有教给学生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这个教师就是失败的,也是不称职的。

4、总有一天,我们要让每一个儿童“嗜学如命”。

——摘自《让儿童嗜学如命》

感悟:当有一天,我们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把学习看作是生命中的一部分,自觉地学习,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时,我们就可以对自己说“我是成功的教育者”。

5、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而不是培养“病梅”、畸形儿、伪君子、工具和奴仆。

——摘自《成为“他自己”》

感悟:教育要使每个孩子成为世上独一无二的“他自己”,就必须尊重每个孩子,让他们保持自己的本色,而不是刻意模仿他人,这样的孩子才不会迷失自我,才能真正成为“他自己”。

6、能力来自于“动”中,知识只有在实践、体验、探究中才会转化成“力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生成为智慧。

——摘自《为智慧而教》

感悟: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知识本身没有力量,只有当一个人学会了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了智慧,这时原本僵化的知识才有了力量。

7、“自主、合作、探究”,是教育的共同“魂魄”所在,是一切课改的“不二法门”,让学生在“学”中“生”。

——摘自《“六字箴言”是不二法门》

感悟:“自主”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彰显了集体的魅力,“探究”展示了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三者有机结合,共同构成了教育的“魂魄”。

8、教师要尽可能抑制住自己的表演欲,而敢于放手让后学生“表演”;舞台是学生的,不是教师的!

——摘自《千万别“表演”》

感悟:教师演得再好,始终是教师的;学生演得再差,也是学生的,是学生学习的组成部分。教师要做的不是让自己的演技发挥到极致,而是要教给学生学习表演,这才是教师明智的选择!

9、“搞舒服”,你得知道他想什么、要什么,他惯常用什么样的表达方法,他习惯于怎样学,他喜欢什么、拒绝什么。你得从他的角度、准许他从“被动”中走向“主动”,让他自我选择、自我思想、自我表达,他想说即说、想唱即唱,你得尊重他的眼睛和嘴巴。当他的行为、方式、思考、结论和你冲突时,你应该尊重和接受这种冲突。

——摘自《想法把学生“搞舒服”》

感悟:教师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需求,准许他们与你“唱反调”,这是课堂发生的质的变化。也唯有质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课堂的弊端。

10、为什么中国的教改典型都出在农村?从农村教育被有意无意边缘化那天开始,农村教育就必须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挣扎,这颇有点陈胜吴广起义的悲壮感。

——摘自《教育的希望在“农民”》

感悟:“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穷则思变,正是因为农村教育所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如优质生源流向城区学校的问题、师资力量逊色于城区学校的问题等。于是,他们决定破釜沉舟,把目光投向了课改。结果,一改就改出了教育的春天!

11、满世界里教辅,尽管拿来,尽管发下去,这成绩比拼的是哪个教师更“心狠手辣”,谁敢于把学生往死里逼下去,谁就是“好”教师,谁心慈手软,谁的成绩必然吃亏。

——摘自《逼上梁山反“传统”》

感悟:读到这句话,我突然想起了从前一个同事说的一句话。他说:“你发现没有,每年暑假站在领奖台上领取质量奖的老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会‘整’学生。”当时,我只是付之一笑,没去多想。现在看来,还真有这个理儿。

12、时代要求教师要建立一种全新的“教育信仰”——全面关照学生的成长需求。

——摘自《教育的信仰是“学生”》

感悟:我很庆幸,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我努力做到这一点——全面关照学生的成长需求。我与学生的关系亦师亦友亦亲,他们有的已经大学毕业,有的和我一样走上了教育岗位,但她们念念不忘我对她们的影响和教育。我想,也许这些是我今生作为教师收获到的最大财富。

13、从“有法”到“无定法”,再到“得法”,恰好是教学必须经历的三层境界。

——摘自《没有模式的课堂叫“胡搞”》

感悟:教学很像是练武功,要想练好一种上乘武功,首先必须练好基本招式,这叫“有法”。扎实练好了基本功,就没有必要按部就班地出招,要根据对手的招式灵活出招,这叫“无定法”。最后,习武者将所学的各种招式融会贯通,加以升华,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这就叫“得法”。

14、教育就是“选鞋子”。教育就是“打麻将”。教育即“放手”、“放生”。

——摘自《关于“教育”的四个隐喻》

感悟:传统的课堂总是让儿童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而从不会考虑学生的感受,“选鞋子”让儿童找回了自我。教育仅靠枯燥的说教犹如纸上谈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样只会事倍功半,“打麻将”轻松解决了课堂的疑难问题。教师真正爱学生,就应该努力做到“该放手时就放手”,给学生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发展自己。

15、学习即合作。

——摘自《关于“学习”的四个隐喻》

感悟:合作生出智慧,合作产生效益!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人合作的意识,并学会最大限度地与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从而获得学习的高峰体验,收获最美的果实。教师与学生合作,学生与学生合作,让合作成为课堂学习的常态,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阶梯!

16、教育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每一个生命得到尊重”,“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绝伦”。

——摘自《教育即解放》

感悟:怎样才算是尊重生命?我想:尊重生命的前提是相信生命,尊重最鲜明的特征应该是放手。唯有解放学生,才能使生命之花尽情绽放。

17、假如你想“换个花样”创新一下,那一定会被指责,轻点叫“出风头”,严重点便是“邪说异端”。

——摘自《教育的“问题门”》

感悟:死守传统不放的人犹如井底之蛙,他们不愿跳出井口,因此,他们始终看不到天空到底有多大。倘若你告诉他天空比井口大很多倍,他一定会嘲笑你胡说八道、信口雌黄。真是可笑可悲!

18、变革在某些时候不仅需要割破“习惯”、“传统”,也需要割破那颗苍老的“心“。

— —摘自《一把教育的“手术刀”》

感悟:很多时候,“习惯”和“传统”是外显的,具有操作性。要打破“习惯”和“传统”也并非特别困难。但是,“人心”始终是隐藏在人的内部深处的,看不见,摸不着,难于控制,却又十分关键。因此,要改变一个人,都首先改变他的思想,改变他的心智。

19、高效课堂正是对传统课堂的推翻和重建!

——摘自《课改的“补”与“建”》

感悟:学会放弃,实质上就是学会选择。人走在错误的道路上,速度越快,离目标只会越来越远,犹如南辕北辙。要想达到成功的彼岸,唯有一切重来,放弃传统的种种经验和套路,从零开始。

20、教育不是让人成为冷酷残暴的魔鬼,也不是再造不食人间烟火的圣贤,而是指向有血有肉的生灵,他们应该拥有一种基本的状态,叫做——“不平静”。

——摘自《平静的绝望》

感悟:《三字经》中有“人之初,性本善”之说,教育就是要唤醒每个孩子内心深处的真善美,并激励他们乐观向上,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人生充满希望,在“不平静”中健康、快乐成长!

21、枪打出头鸟,“杜郎口们”理该受到“批评”。

——摘自《课改“泥腿子现象”》

感悟:的确如此,“枪打出头鸟”。但是,总有一只鸟会出头,总有一只勇敢的鸟会被打。因此,当我们下定了决心要课改时,就不要畏惧那黑洞洞的枪口。与其在“传统课堂”中裹足不前,最终憋死,还不如冒着被“枪打”的危险冲出去,在新课改的课堂里浴血奋战,或许还有生还的可能。

22、仅仅有课改的理念,而受困于“方法”,是当今课改遭遇的最大尴尬。——摘自《不能忽视的“两率”》 感悟: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许多教师当前所面临的困惑,我们缺乏的不仅仅是理念的问题,更多的是“方法”的问题。不解决方法,课改永远落不到实处,无法走进我们的课堂。

23、“把课堂归还给学生”,是一切尊重的起点,也是高效课堂的“开始”。

——摘自《高效课堂是什么》

感悟:把课堂归还给学生,高效课堂才有了诞生的根基,这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放手。

24、好教育从不会因考试而改变,也不会在考试中败下阵来。

——摘自《从课堂出发》

感悟: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教育不一定是好教育,但好教育一定会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也许,在课改的初期,会有一些波折,甚至会影响到成绩。但我们应该相信,最终一定会获得满意的结果。谁笑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25、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是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目的地。——摘自《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点》

感悟:传统课堂总是视“双边关系”为圣旨,生怕忽视了“教”。在师生关系上,教师又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学生的存在。于是,课堂就成了报告厅,学生多数充当的不过是听众而已。

第三篇:教育是一种信托

教 育 是 一 种 信 托

——做家长放心、满意的学校

概述

学校教育是与社会教育相对的概念。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接受计划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社会尊师重教,学校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社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安全管理

一、安全责任

学校安全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以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实行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学校校长为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为学校安全工作负总责,各班主任为学生安全工作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各班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其它相关人具体负责各自分管的安全工作。

二、主要安全隐患

(一)路途安全,对于乡下山区,地处矿区、建筑地带,沿河一线车辆多,运行极不规范,学生行走、骑自行车往返困难很多。对于山区,1 山大沟深,坡陡路滑,遇到阴雨,学生行走极不方便,路途安全极为严峻。

(二)教学隐患,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工作过程的复杂性,学校领导和教师工作方法如有不当,就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发生,尤其要注意上体育课,组织集体活动等。

(三)因学生之间矛盾引发的安全问题,中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发育的“危险”期,思想上的不稳定因素较多,同学之间遇到磨擦处理不当,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四)玩水、每到夏天,学生极爱去到河里洗澡或到水库游玩,由于多数学生不懂水性,不会游泳,极易出现安全问题。

(五)传染病,由于学校入口密集,且牵扯千家万户,一有传染病发生,要及时报告,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三、校园安全管理

(一)校产管理,学校后勤管理人员要充分注意财产的安全管理,对现有校舍和校内用电线路定期检查和维修,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二)门卫安全,学校门卫人员要尽职尽责,认真搞好门卫安全工作,按时关闭校门,做到来人登记,节假日要有专人值班。

(三)要将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始终,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四、全体教师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高度,强化“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责任意识,深刻认识领会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齐心协力,相互配 合,认真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序进行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

教学管理

(一)、教导人员是校长教育思想的体现者

1、当好校长的得力助手。我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而我觉得,任何一个好校长都得力于有一个优秀的教学管理团队。校长工作涉及面广,样样都要安排,但学校里面最重要的工作非教学工作莫属。教导处专司教学管理,应该是校长的得力助手,因此很多人常把教导处叫做学校的司令部。一位校长工作起来轻不轻松,这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有没有美好的发展前景,有很多工作,都取决于教学管理者,尤其是教导主任和教导员的工作能力。

2、当好校长的教学参谋。教导处在整个学校的决策中,起传递信息的沟通作用,是校长教学参谋。从工作计划的制定看,要根据过去的情况和上级要求提出新的设想,作为决策的依据;要协助校长深入群众听取师生意见,作为决策的基础;还要提供、整理各种教学工作信息,作为决策的参考。从计划的修订看,要向校长提供实施后的正反两方面的情况,并作调查研究,修正计划,减少偏差和失误。最后还要做好总结,积累资料,为以后的决策提供借鉴。

3、当好校长的工作将领。教导处是学校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的神经中枢,是学校教师各项工作的实干家和领路人。从自身定位上说,教导主任是校长的参谋和助手,是教学工作的策划者和管理者,但是,教导人员必须先是一位干将,首先是教学工作的干将,一事当前,必须走在所有教师的前面,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以及非教学任务,作为教学管理人员,一定要成为校长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人。

(二)教导人员是学校教学管理的践行者

教导处是整个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也是各项教学制度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在落实这方面的工作要做到“三要”:(1)工作思路要清晰。(2)工作计划要具体。(3)教学制度要完善。

1、教学制度的管理。

不论是那所学校,要想管理好日常教学常规,首先要制定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常规管理细则,就等于一个国家没有宪法一样,因为学校的首要工作就是教学工作,教学常规就是用来指导教师实施教学的行为准则。

2、教学过程的管理

教学过程的管理是教学管理的关键环节,只有重视教学过程的管理,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很多时候常讲的“向管理要质量”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教学质量要提高,必须把教学过程的管理落在实处。

备课方面,应该落实教案周检制度,要通过教案的来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对教师的教案管理,既要有创新管理,又要他们严格执行按照教学常规管理。

作业批改和辅导方面,也要通过月检作业制度,发现问题并及时的解决问题。考试和质量分析方面,是教学管理的一项琐屑繁杂的事情,很多学校实行有月考制度。考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应严肃考风考纪,提高考试的信度也是教学管理者应该认真对待的问题。

3、教学质量的管理

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测评估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十分重要。在教学质量的管理上,首先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过程和结果并重的原则,组织教师认真对每个过程进行质量分析并及时地作为改进和加强教学的重要依据。二是学科等同原则,做到不同学科、不同教师同等对待。三是考后的质量分析一定要科学而有眼光,正确的认识考试的检测作用、评价作用和信息反馈作用。四是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一个评价依据,一定要科学准确,要做到公允、公开、公平,教学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发展,甚至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方向。

作为教学管理者,必须把教学质量的管理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另外,在教学质量的管理上,一是要有正确的教学质量观。

4、教学行政的管理

教学行政的管理包括招生、编班、编排课程表、学籍管理、教学档案管理、图书资料管理、电子光盘、实验仪器和学校网站的管理。

(三)教导人员是教师教学业务的指导者

在学校里,教导处这个地方是学校的灵魂所在地,因此,里面的教学管理者一定要当好教育教学的领头雁。要当好领头雁必须成为教 学方面的内行。学校里的教育教学工作就是学校的主要业务,在业务方面只能内行管内行,不能外行管内行。

1、要有先进的理念。教学管理者要及时把握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了解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校本研修工作有明晰的思路,有科学的方法。

2、要有有效的方法。一个懂行的教学管理者,既要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广泛学习各科的课程标准;既要懂教学,又要会指导。

3、要有多方面特长。教学管理人员要力争成为各方面的行家里手,每一学科,每一年级的教学,都应该掂得起放得下,以防在有些老师因病缺岗等情况下,及时的替补上去。除此之外,体音美和计算机能力也应具备相应的水准。

4、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管理人员要懂得教育理论,把握教学规律,指导全体教师的教学实践,使自己成为学校的业务能手,成为各科教学的指挥者和带头人,从而带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并且熟练、科学、合理地安排日常工作,把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四)教导人员是教育科研工作的促进者

教学管理者还要整体提高管教师的理论学习研究的能力。我们初中的教学研究就要靠学校的教导主任,靠教导处的教学管理者,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职责。

(五)教导人员是学校管理网络的协调者 一所学校的教导处实际上就是学校的中心枢纽,总务、后勤、办公室、政体处、安全办等好多部门的工作,其实质都是在围绕着教育教学工作来进行的。

1、把管理方法上升为管理艺术。

2、把协调能力上升为执行能力。

3、把沟通能力变化为和谐校园。

(六)教导人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者。

前面我们讨论的很多东西,教师们都可以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来获得自主成长,另外,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还包括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这就要求我们教学管理者为他们提供机会,比如请专家作报告等。

课外活动

(一)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自觉自愿的健康的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能够促成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适应学生多种需要和个性差异,培养、发现和选拔各种专门人才。

(三)能够使学生多渠道地获得即时信息,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

(四)可以使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课外活动固然需要有教师指导,但主要是靠学生自己努力学习、实践,自己动脑筋克服困难,处理问题,解决矛盾,在活动中,阅读、观察、收集资料、记录、实验、设计、制作、表演等都是由学生独立 进行的。这就能够使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培养独立性,增强独立工作的能力。此外,学生参加各种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和公益劳动,能够发展学生的艺术兴趣,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调节大脑,提高学习效率,使他们愉快活泼,活跃身心,增进学生的健康。

兴趣、爱好的培养

一、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培养他们的积极期望。

积极期望就是从改善学习者自身的心理状态入手,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充满信心,相信该学科是非常有趣的,自己一定会对这门学科产生信心。

二、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从可以达到的小目标开始。在学习之初,确定小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不可定得太高,应从努力可达到的目标开始。

三、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了解学习目的,间接建立兴趣。学习目的,是指某学科的学习结果是什麽,为什么要学习该学科。当学习该学科没有太强的吸引力时,对最终目标的了解是很重要的。学习过程多半都是要经过长期艰苦努力的,这种艰巨性往往让人望而却步,而学习又是学生的天职,不能不学,所以要认真了解每门学科的学习目的。

四、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培养自我成功感,以培养直接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取得一个小的成功,就进行自我奖赏,达到甚么目标,就给自己什么样的奖励。

五、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把原有的其他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以培养新的学习兴趣。

每个人在少年儿童时期都有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如爱玩汽车、爱搭积木等。到了高年级后,就应当去发现、了解与爱好有关的知识,如怎样当个好驾驶员?汽车是如何发动的?汽车的构造原理是什麽?我所学的知识中那些和它们有关系?这样就把对学习的兴趣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六、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确立稳定的兴趣。

用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是能巩固知识,而是能修证知识,三是能带来自我成功的喜悦情绪。这种喜悦情绪正式建立稳定持久的兴趣所必需的。

七、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保持兴趣的最容易的方法是不断地提问题。

当你为回答或解答一个问题而去读书时,你的学习就带有目的性,就有了兴趣。准备一些问题是很容易的,仅仅把每节的标题成问题就是了。

八、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想像学习成功后的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当我们满腔热情地去做任何一件事前,一般都对它的结果有了预期的想象,而坚持去做这件事情。

南吕中学学员:洪世月

2011年11月5日

第四篇:爱学生,是一种能力

爱学生,是一种能力

这几天在重读韩兴娥老师的《让孩子踏上阅读的快车道》这套书,书中,韩老师提出“爱学生是一种能力”,令我感触颇深。

面对当今纷繁的教育理念和各种感人至深的教育案例,不难看出,爱是教育的根本立足点。当“爱学生”被提升到一种能力的命题时,让我们如何不去思量,爱学生需要怎样的能力呢?

一些小朋友,从小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惯出了一些不良习惯,这难道是家长不爱孩子?不是!这是爱的失了分寸,爱的没有了原则,换言之,就是爱孩子的能力有所欠缺。人人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习惯好、品行好、能力强等等,但不同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却各不相同。这种差异,就表现为不同能力的差别。有很多的文章指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要懂得体面地退出。我想,这个“体面地退出”就是能力的一种。

作为教师,爱学生是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爱学生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的这种爱该如何体现呢?

小G老师,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专业水平很高,今年刚参加工作,她班上的家长们多次跟我提到这位老师非常有爱心。前段时间找她来谈心,她跟我交流了她班上的一些情况。她说,在班上,孩子们都很喜欢她,都叫她妈妈。每天来校、课间总是一窝蜂地涌向她,抱着她,让她感动不已。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个班的班风、学风却一般,知识过关、教学成绩比起平行班总是差一点。成绩的苦恼让这位老师有些迷失方向,对教师的职业产生怀疑。难道全心爱孩子不能给孩子带来很好的收获?

小Y老师是高年级的班主任,性格直率,做事总给人感觉雷厉风行。接手高年级班主任工作之后,加强了班级纪律的要求,时常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生站路队、班级卫生、课堂纪律等随处可见她对学生行为的指正。然而,班级的管理并不够理想。小Y老师还多次请我给他们班上班会课,对个别孩子进行谈心。严格要求孩子,处处跟孩子讲规则,训练孩子的习惯,出发点难道不是爱?

讲真,爱孩子,怎一个“爱”字了得!韩兴娥老师提出的“爱学生是一种能力”又是怎么做的呢?

韩老师通过大量的实践认识到,学生成长离不开海量的阅读,让学生在海量阅读中巩固识字,明白道理,收获成长。在帮助学生海量阅读过程中,并不只是围绕“海量阅读”这一目标,放手让学生读书那么简单,而是自己首先海量阅读,给学生筛选出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籍。同时,利用课堂,带着学生读书。读书要求大声,字正腔圆,像播音员;识字,要求认清字音,通过查字典区分字音字义;对待古文,不求甚解,大量阅读,熟读成诵。为了让学生记牢写作开头空两格的格式,除了反复强调练习之外,还设计出练习纸,帮助巩固。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太好,韩老师就设计出各种评价的标准,帮助学生达标,给学生加分,不达标的就减分,并“一以贯之”等。韩老师的学生小学一年级就能够识字2000个,并能开始阅读,词语、成语的积累亦是可观。在韩老师朴实的随堂课、公开课上,学生们堂堂引经据典,妙语连珠,措辞精妙。韩老师的学生,被听课老师盛赞为“个个都是高材生”,学生家长都惊叹于学生的成就。在韩老师教学过程中,看不到爱的字眼,却从每一个点滴细微处流淌着的尽是爱。这就是爱的能力。

李镇西老师曾说过,只有爱教育是不完整的。小学课本中有篇课文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述的就是父母对孩子教育中,需要来自妈妈的鼓励,也需要爸爸的严厉来平衡。

爱学生对教师而言,就是发自内心的关心、爱护、尊重,同时,看向学生的未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运用各种策略帮助他们学有所获,为实现学生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爱学生是一种能力,我很认同。作为一个教育者,一个有情怀的教育者,就应该找准目标,用心思索,用爱行动!

第五篇:宽容是一种教育智慧

宽容是一种教育智慧,更是一种教育的素养

——晓阳

宽容,是一种积极、有效、讲艺术的教育态度。宽容,它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真心爱护自己的学生,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宽容,它感染激励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是一种对成长的关爱与期待;宽容,它洋溢着教师人格的魅力,是一种教育智慧,更是一种教育的素养。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经常抱怨学生如何地怪异,学生是如何地没有感情„„殊不知,这一切正是因为我们在教育工作中丢失了宽容。作为教师当然希望自己的学生各方面都表现很好,这是我们教师的理想,我们的追求。但在实际教学中总有一些学生不能尽如人意,这些学生常会犯一些小的错误,如上课不专心,作业不认真做等,教师不问青红皂白就狠狠批评一顿,写检查,动不动就一句“把家长喊来”。如果教师采用宽容的方式,效果就大不一样。我就遇到过一个学生,上课时坐在那里一声不响,挺老实。可他的成绩始终提不高,完成作业质量也差,心里很纳闷。有一天,我终于发现了他的“秘密”,原来他在课桌下看故事书。我冷不防走到他跟前,刚想把他的小说拿出来“曝光”,我忽然改变了主意,只用手轻轻地敲了敲桌子,一刹那,他的脸红了,我没有说一句话,继续上课„„从这以后,这位学生再也不在课上看课外书了,成绩也提高了。

宽容是智慧的善良,是悟透人间之难的觉醒,是对人类的爱和信心,是睿智,是勇敢,是寂寞冬夜里飘然降来的春风,为人师者,年岁长于学生,知识多于学生,阅历丰富于学生,涵养胜于学生,于情于理都应做到对学生宽容,努力让宽容成为一种教育习惯、一种教育素养。

下载当众销毁学生手机是一种教育暴力(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众销毁学生手机是一种教育暴力(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倾听,是一种教育智慧

    如何具有倾听的好习惯 (一) 倾听,是一种教育智慧,是实现“对话”的前提。 “教师与学生课堂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与对话,而关键在教师的耐心倾听。”“一个具有......

    教育爱是一种行为能力[最终定稿]

    教育爱是一种行为能力 ㈠ 、教育爱的内涵 教育爱,也就是伦理学意义上的仁慈,是一个与公正密切联系的伦理原则,因为,如果去掉对他人的爱和尊重,我们就无法真正地实现公正。正如道......

    班主任如何教育学生不带手机

    班主任如何教育学生不带手机 手机对学生的危害 一、许多孩子上课时偷偷发短信,该睡觉时躲在被窝里打电话,影响正常学习和休息,更会损害视力。 二、学生经常通过手机上网、看网......

    善待学生是一种责任(精选5篇)

    善待学生是一种责任 教育需要爱心,友善的态度是教育最基本的前提条件,而且也是教育的真正动力。对教师而言,善良是一种品格,善良是一种修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用“友善的......

    自私是一种美德:集体主义才是恐怖暴力的根源

    自私是一种美德:集体主义才是恐怖暴力的根源 “宁死收复钓鱼岛”的人和恐怖分子是一路货色 在三月开始的这个日子里,昆明发生了什么想必大家都清楚。对反人类的暴行,必须予......

    《教育是一种大智慧》读后感5篇范文

    《教育是一种大智慧》读后感1一直在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著名教育家林格老师的《教育是一种大智慧》做出了很好的诠释。就针对目前中国学校教育的局限性而言,教育就是生长,其......

    道的教育 道的教育是一种柔软的教育

    道的教育 道的教育是一种柔软的教育,有人担心,如果我们对孩子们实施柔软的教育,在这一个狼的社会,如果我们培育出一只羊,它该怎么生存啊?看一看,那辽阔的草原之上吧?羊的存在史几乎......

    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精神(合集5篇)

    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精神,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怀着美好的理想走向人生的路。几年来,我校以育人为宗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致力于内部管理的优化和教师专业化的成长,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