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教育环境下的初中语文幸福课堂

时间:2019-05-12 01:42: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建新教育环境下的初中语文幸福课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建新教育环境下的初中语文幸福课堂》。

第一篇:构建新教育环境下的初中语文幸福课堂

构建新教育环境下的初中语文幸福课堂

【摘要】:朱永新教授认为,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学生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新教育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和谐的成长”,能够让每个受教育者能够获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德性,丰富的情感。这是新教育的核心理念。在新教育的春风吹拂的今天,我们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也应当是幸福的。

【关键词】:新教育语文教学幸福课堂

新教育形势下的校园语文环境

2011年新学期开学后,在随县各学校全面掀起了践行新教育的热潮,许多老师热情投入,积极学习,当然也不乏观望的,乃至泼冷水的。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也参与了学校的新教育实验小组,积极投身于对新教育理念的学习,听专家讲座,观摩走在前面的先行者课堂,与同行探讨,从而改变了自己的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把新教育的理念渐渐贯穿于自己的整个教学活动中,并有了许多感悟。学生们也在新教育的春天里,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校园。

新教育有六大行动:打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

在新教育的理念指引下,我们晨诵、午读、暮醒,开展写班训,互写互赠励志诗活动,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打造书香校园;我们创建了校园新教育专博,师生共写随笔,其中教师随笔300多篇;我们绘制知识树,开展推门听课,打造高效课堂,促进课堂变革„„各种新教育活动开展如火如荼。随州日报也刊登了《诗化的教育》、《建设数码校区》等多篇关于我校实行新教育的报道。

形式是外在的,表象的。新教育的改变在于教师思想上的转变,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这些行动大多都在课堂之外,但生活无处不语文,处处皆可看作是对语文课堂的延伸。

新教育环境下的语文幸福课堂的构建

新教育认为理想课堂有三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新教育对于构筑理想课堂的设想是:“通过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将人类文化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追求高效课堂与个性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是让师生幸福的课堂。

基于新教育的理念和教育环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初中语文课堂:

一、改变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参与度与教师亲和度,打造和谐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遵循新课标的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谁是理想课堂的主人?当然是学生,老师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只有让学生参与进来,才能调动课堂气氛。

中国教师报曾将好学校比喻为一方池塘,那么,老师就是挖池塘的人。湖底有千年的莲子,老师要创造学习条件,让每个种子都发芽。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仆人。”虽然大家未必认可,但永远别忘了新教育的理念:学生是主体,教师作主导。新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更新理念,转变角色。作为一名教师要敢于打破“师道尊严”的圣框,做笑口常开、和蔼可亲、幽默善导、宽容赏识的良师,而拒绝神情严肃、心胸狭隘、苛刻责备、讽刺挖苦。语文教师更是可以通过自己丰富的语言知识,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亲和学生。学生的学习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老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对象观,摆正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放下架子,放松面孔,创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以民主、平等的态度面向全体学生,用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改变课堂模式,整合知识,注重课堂的自由度,知识的练习和延展度

干国祥说:“放弃漫步,练习舞步——用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束缚自己、规范自己。以期终有一天达到教育的自由之境,即从心所欲而不逾规。”

模式,是一系列方式、方法的有机结合,标志了事物之间隐藏的规律关系。山东兖州一中的李平老师说:“模式不是必须的,但是模式是把石墨变成金刚石的最简便方法。”

新教育理念下教学内涵是多层次的,也就决定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因此,简单地用某一种模式或某几个步骤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理念,但是用好模式可以让我们更快地达到理想高效的目标。

我们认为理想的幸福课堂的模式是 “学”(学生、学习)的模式。

1、教师是幸福课堂的主导者

学的模式,并非抛开老师,学生全然自学,而是通过教师主导来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陶行知说过:“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要弄清课文在课程的总目标、学段目标中占居的地位。新教育环境下的语文课堂的确看重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和方法、情感与态度,但并不意味着要降低知识在教学中的地位。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要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课堂主要环节,不能因为这个模式那个模式,让模式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但我们的基本宗旨是:学生能自主解决的,教师决不参与;学生不能解决的,教师多引导。

教师少“讲”,学生多“讲”。

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让给学生。教师的“讲”要讲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尽量做到少而精,让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讨论、多动笔。

教师少“问”,学生多“问”。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至此方是长进。”(《朱子语类》卷十

一)教师的问要少而精,问得有价值、有广度、有深度,要有引起大多数学生思维的动力,回答的愿望。学生既然是学习的主体,就应该是学习的主动者,要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欢迎学生突发奇想。让学生乐于思考,乐于质疑。

教师少“包办”,学生多“练习”。

练的内容最好是课堂知识的巩固和延伸。通过“练”来巩固知识和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表达能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但要注意练习的多样性,不要每次都一样的类型。演讲、朗诵、采访、课本剧、手抄报、辩论赛等可以根据需要花样翻新,不可过于单调无趣,要让学生学以致用。

我们真正关注的,不是一堂课,而是整个课程:目的、计划、资源、行动、反思、经验。课程就是被我们用脚走出来的道路,在这一路行来,要让教师和学生看到一路的风景。“兴趣是学习之母”,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成功的体验中使学生的兴趣受到保护和激励。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也是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力的体现。

上一堂能展示教师能力的课,教师无疑是幸福的。

2、在教学环节中突显学生主体地位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约翰·M·科勒(John M Keller)教授于1987年提出的一个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模型。该模型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科勒认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有四个主要因素,即注意(Attention)、关联(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和满足(Satisfaction),取其每个英文单词的第一字母,简称为ARCS。该模型主旨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首先,要引起学生对一项学习任务或学习目的的注意和兴趣;其次,使学生理解完成这项学习任务与自己密切相关;再次,要使学生觉得自己有能力完成这项学习任务,从而产生自信;最后,让学生产生完成学习任务后的满足感。

我们倡导新教育的语文课堂,也是新教育环境下的幸福课堂,是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都要发生深刻变化的课堂,是课堂人际关系与课堂结构形态都要发生深刻变化的课堂,是教学内容与教学视野都要发生深刻变化的课堂。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环节达到理想的效果。

用多样性情境激发学生求知。

“成功不成功,开头五分钟。”成功的导入对整个课堂教学效果有着一定的影响。要达成“情感、态度与世界观”这一维度的教学目标,要达到强化主题化阅读教学的目的,激情导入、创设情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语文教师可以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运用情境引入、启发式谈话引入等,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用外部刺激引起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用体验感受让学生心动。

语文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的过程。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也要关注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感受和体验课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与文本、同学、教师的多层次“对话交流”中,引导学生“读出作者”,更要学生“读出自己”,充分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用合作探究让学生行动。

合作探究是当前新课堂学生学习的显著特点,也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语文课堂要实现教学目标,必须以合作探究为教学手段。通过合作探究,完全摒弃了老师的讲解与分析,将学生推到了课堂主人的地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用实践活动让课堂生动。

多样性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高效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生成语文能力,达到课堂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对话、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交流。我们要设计、创造、探究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求知求乐、益智启智的语文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合理而又充分的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新课堂教学生命之所在。让学生真正活动起来,给学生以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让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用课堂展示成为学生舞台。

展示方式有书面展示、口头展示、行为展示等多种形式。书面展示,要求能将展示的内容条理化,能较好地反映问题的要点和逻辑关系;口头展示要求在讲解、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能用简洁、流利和通俗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能选择较好的切口阐述自己的观点;行为展示则是希望通过适当形式的表演,说明一些简单的道理,让学生了解问题的实质。通过种种展示,能让学生的能力全方位成长。

用及时肯定赏识学生。

人天生就有求知欲、表现欲,有获得成功、得到肯定赏识的愿望,只要老师指导到位得法,评价激励及时恰当,让学生动起来并不是太难的事。评价是无形的激励,恰当的评价能促进

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它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每一位老师都要学会多给学生鼓励,多用赞美的语言,多用欣赏的眼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一个让学生想学的课堂,一个让学生的每一点成长都能得到老师的认可的课堂,一定是学生心中的幸福课堂。

三、教学相长的幸福感

学生的幸福感体现在他们感官上的愉悦,思考、探究的乐趣,收获的喜悦和人际交往的享受,体现在从不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从不会到会再到自己学会学的智力成长过程中。教师的幸福感则体现在课堂教学的细节当中,体现在教师的心态、教师的投入,体现在对自己职业的认同上,体现在能将自己的所学所思变成学生的健康成长上,体现在自己的价值在学生身上的延续上,体现在对未来桃李芬芳的美好期待中。

课堂结束了,坐在书桌边,电脑前,沏一杯茶,回顾这一堂课的得与失,感受学生的点滴成长,让丝丝自豪与满足沁入心脾,这是源于课内的回甘,这大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路上最大的幸福了。

新教育理念认为,衡量教育是否失败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要看一看学生通过学习后是更加热爱学习还是厌恶学习。

打造新教育理念下语文幸福课堂的决不应该是喊口号或唱高调,它不是为传统教育披上的一件华而不实的外衣。新教育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和探索。我们要在积极践行新教育中,构建初中语文的幸福课堂,让自己的课堂更加生动精彩,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受益,从中获得幸福,从而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二篇:探讨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和谐课堂的构建教育论文

摘要新课标教材,是语文改革的一大成就。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现在仍存在的问题,新课标倡导构建的“和谐课堂”,就是摆在眼前的一道难题。和谐课堂,是让老师与同学之间形成平等的学习关系,从而构建一个自主学习、思维活跃、互动性强的课堂,进而使“和谐”二字融入平常的语文课堂之中。本文将主要针对我国初中生的语文课堂,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希望可以对我国初中语文和谐课堂的构建有所帮助。

关键词语文教学和谐课堂初中

一、构建和谐课堂,首先要改变教师原有观念

(一)语文,是一门极其特殊的学科。

中国五千年的光辉文化造就了语文极强的可变性和多重理解性。语文和其他学科不同,它就是大家都能看得懂,大家都能说得出的一种中国人思维习惯,可以说,语文是最能引起学生共鸣的学科。但是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上,大多教师采取的方法都是在讲堂上灌输自己的思想,甚至有的只是按照讲义来照本宣科的讲解,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下来自己讲解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

(二)抛弃原来的“现教现学”,改用“先学再教”。

传统方法是教师讲述一系列的作品出处、作者生平、段落分析,然后交代学生背诵下来,之后的就是朗读课文或者背读书下注解。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所需的“硬件知识”,在这之前则几乎不会预习或者学习课堂上讲解的知识。而“先学再教”这个想法的深入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的这一问题。教师先布置下去一些或重要或有趣的问题,让同学自行在书本里寻找答案。也可以让同学们在这之前将自己不清楚不明白的问题列出,在课堂上大家一起探讨。

(三)放弃“教师讲的就是对的”想法。

语文是最能引起大家共鸣的学科,在读过一篇好文章或评述某件社会事件时,教师要多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多去了解学生的看法,这样才会是学生有兴趣有热情的调动思维,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自然会对初中的教学课堂有所帮助。

二、构建和谐课堂,其次要使课堂教学模式多元化

(一)在课堂上,将所学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

语文,是门离我们生活很远但却又很近的科目。因为在文章或者诗词中,学生可以感受到这其中表达感情与自己的相似之处,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语文这一特性,采用“联系”法,将学生兴趣调动起来。比如:在讲述《荷塘月色》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仿照其中的知名段落去描写他们身边的景色,或者可以自行创作写景文章,如果必要的话,可以举办一个“说说我们的家乡”作文大赛。还有,像学习过那种描写游子思乡的古诗词之后,让班级内的同学去想一想假如自己以后考上了离家很远的大学,对父母朋友的感情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办好了的话,很有可能让学生学会感恩和珍惜。有了这种和生活的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语文上也会更有兴趣。

(二)加强课堂上的分组讨论环节。

俗话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了每个人的思维都是有差异的,而这点放在语文上而言,就更加合适不过了。你有一个好想法或者一个独特的想法,那么就说出来,说给别人听,再由对方提出附加方案或者反驳意见。因为灵感是不断碰撞出来的。在语文里,没有什么错与对,只有见解不同。在课堂上设讨论环节,在一定陈度上,是在形式上给予学生展现思维的肯定,让处在中考压力下的孩子们有个思维拓展的延伸面。不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喜欢在一种宽松自由随和的气氛中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而在课堂上设立讨论环节不失为一种调动班级气氛的良方。气氛好,和谐课堂的潜质就展现出来了。

(三)多媒体的运用。

现在的初中教室里大多会有多媒体的存在,高科技存在于课堂上,那么就要好好加以利用。多媒体呈现出来的是动感、声画结合的,比单一的讲述有趣生动得多。利用多媒体作课件,会使语文课堂更加充满乐趣,也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多媒体上,可以放映许多课外延展的知识,比如:想过电影、音乐、文献资料等。

三、构建和谐课堂,还要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创造能力

(一)时刻要带着问题学习。

有了问题,学生才会动脑去思考,而不是一味的接受知识。教师要在讲课的同时,注意在适当的时机插入适当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时刻处在高速运转形式,带着问题学习,会让学生以及老师产生自己的想法,但要主意问题的难易程度,根据所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能力选择问题,太难或太容易的问题都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

(二)课堂的尾声,要学生谈感想。

学过一篇文章之后,学生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感受。要一个或者几个学生到讲台上谈谈自己的感受,在学生表达思想的同时,也证明了学生在这节课上真的有学到东西。有机会的话,也可让同学以书面形式写出自己的想法,也可不署名,这样学生的表达会更无障碍。

(三)每隔一段时间,开展一次辩论会或者谈心会。

语文是门基础学科,语文也会教给学生好多好多,这其中也包括分析问题能力、培养逻辑思维、甚至是做人的准则。这些潜移默化的东西在普通教学上可能没办法表现,但语文老师可以给同学一个表现的平台,举办辩论会或谈心会,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得初中语文的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吸引人,使得课堂更加和谐。

明智的人都说:“用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在课堂之上,用少半的课下时间预习即将学习的内容。”这充分说明了课堂学习的重要性,在初中的语文课堂上也是一样。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课堂,需要广大语文老师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创新,构建和谐课堂,使得学生的语文成绩不断攀升,使得我国的语文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洪林,谈新课程理论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J],教育平台,2010(5)

【2】宋庆红,论初中语文课堂之美在于和谐[J],民主教学,2010

【3】丁艳梅,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探讨[J],教师,2010(81)

第三篇: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初探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初探

李卫国

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立“大容量、高效率”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实践的有效手段。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教师为迁就学生而放慢节奏,搞“一碗水端平”,学生的思维节奏变得更慢,最终陷入“疲软”的状态,形成“少、慢、差、费”的格局。这种教学思想和模式严重制约着教师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高效发挥。

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从而高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营造高效的教学情境,是创设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

我们提倡“快节奏、高效率”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不做无效劳动,一节课能讲完的不占用两节;两节课能讲完的不占用三节或四节。要尽可能在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巩固、完成。教师除课下认真备课,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库存外,重视课堂四十五分钟训练的速度、质量、效率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是讲,要讲、练、巩固、提高、扩展有机地结合、统一,需要各有侧重。要敢于向自己挑战,否定旧我,塑造新我,真正做到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速度、要效率。在安排教学内容上,要保证教学知识含量多,教学密度大,做到丰富、多层而有效。在教学方法上,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选择教学方式,分清轻重,向课堂要效率,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加快教学节奏,有严格的时间观念。精讲精练,点到为止。努力使课堂教学形成严谨、有效、高效的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中。

在教学《看云识天气》时,先播放一段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录象,调动起学生探究自然世界的兴趣和欲望。教学过程中关于云的形态变化和天气的关系,云的光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的自然知识都激发起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于是让学生自行设计表格,在阅读中思考①共有几种类型的云?②表格如何设计简洁明了?可以每个小组设计一种,设计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接着让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在班上讲述自己的设计和理解。同学和教师进行评价、总结,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在学习和评价中,学生学会了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经验,把各种云的光彩之间的差别进行比较说明,突出云和天气的关系的特征。学生始终处在积极的学习动态,学生在动中学、在学中动,较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第四篇:构建学校“幸福课堂”

构建学校“幸福课堂”

福建省建瓯市川石中学实施“自主互助,展示反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了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转变,用真情,用关爱,用欣赏构建学校的“幸福课堂”。学校改变学生、教师的角色,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的功底也从锤炼演讲与表述方面转化到对学生的启发和点拨上。

一、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是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

首先,是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组织全校师生到离学校有一段路程的河滩上采集鹅卵石,分班级在学校运动场一侧建立一条100多米的“健身路”,让同学们切身体验自己设计、自己动手铺路的快乐和培养坚持锻炼的毅力。其次,把晨会活动制度化。每天晨读前用5至10分钟由口语优秀的学生讲一则精选的、富有哲理的小故事,让学生时常怀感恩之心,懂做人之道,培养学生阳光的人生态度,通过人人写感言,“我和晨会”征文暨演讲活动,让同学畅谈感受、感悟,进一步美化、净化心灵。再次,是不断丰富寄宿生的寝室文化。通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校园文化建设,让全校师生置身于整洁优美、催人奋进、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气氛之中,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既约束了自己不符合教风、学风、校风的行为,又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养,树立了“我为川中争光,川中为我增色”的高尚思想境界。

二、转变观念,让学生明白课堂是他们学习的地方

川石中学首先在课堂上彻底打破来自教师方面的禁锢,教师只能以帮助者的身份出现,然后小组围坐,四面黑板,随意书写,自由交流,营造一种自由的学习氛围,学生自己学习,自己交流,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主人,能力得到了发展。另外,氛围的促进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有的孩子就认为,想偷懒、玩耍,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想法,但看到同学们都那么认真,那么投入,自己也就不好意思了。总之,当学生的学习动力不是来自家长、教师、学校等外在因素,而是来自其自身的内驱力时,其学习效率就会产生爆发式的提高,甚至成为“井喷”。

三、转变教师观念,是课堂改革得以持续进行的关键

川石中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简单的“领地转让”,而是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毕竟是学生,暂时还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一节课,如此之小的“单位时间”,“群体参与”的层次,“大容量”的内容,都需要教师的“周密部署”、“即时点拨”,以及“临场应变”、“即兴发挥”都至关重要。这样老师“满堂灌”的授课形式不复存在了,教师尽全力为学生搭建好各种平台,让他们尽情舒展英姿,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成果!一直以来我们对教育教学的研究更多着重于教师的教,而对学生的学往往忽视了。川石中学以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为突破口,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思想、学习行为、学习习惯为切入点,全面构建新型的书香校园文化,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第五篇:构建生本课堂 感悟幸福教育

构建生本课堂

感悟幸福教育

——新课标学习心得

·黔西县第三小学 袁备友

摘要: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基础是小学教育,而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小学语文教育是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伴随着新课标的制定和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怎样采用新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这已成为了当前教育研究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生本课堂

幸福教育

快乐教学, 21世纪是个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就必须改革,为此,课程改革正顺应了时代的召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索,整编了《新课程标准》(2011版),为中国的教育指明了方向,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改革要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快乐教学”。要“快乐教学”,教师必须认真解读《新课程标准》,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思想,形成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生本课堂。生本教学其指导思想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体现以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升教学效率和办学质量,实现课堂教学观念转变、方式转变、结构转变,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学用。

一、转变教育观念,构建生本课堂。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营造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转换角色,从“知识的神坛”上走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组建起“学习共同体”,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讨,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奇特的想法,暂缓批评,激励善待学生,创设一种“心理自由和安全”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心智和心灵能自由自在的放飞。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对现行的课程进行地“二次开发”。生本课堂应以现行的教材为基础,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与编者进行对话,思索编者的意图,认真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个性特点、认知特点及情感态度开发“生本”教材。

3.生本课堂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只有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能力“最近发展区”上的“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才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才能最大程度发生共振共鸣;只有把学生当作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教师由教的“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共同体”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才能实现;也只有当教师能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眼中有学生”,能及时捕捉到学习进程中的信息并快速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时,课堂教学才能是有效的。同时要把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让他们在质疑问难和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愉悦。

4.善待学生差异。正是因为学生学业的参差不齐、兴趣爱好有别、个性价值多元,才使得我们的社会色彩斑斓,纷繁复杂。若用同一标准同一把尺子去要求和评价所有同学,每个同学都会被过早地贴上好中差的标签。但多元智能告诉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每个人都可能获得成功,因此面对富有个性的学生,要学生会善待、宽容、欣赏学生,用“放大镜”去捕捉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位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中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获得身心教育发展的增值。

二、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体现生本课堂。1.前置性学习,为形成“生本课堂”作航前准备。“生本课堂”的构建要求教师注重前置性作业的设计。教师必须认真解读《新课程标准》,明确各学段的教学重点、难点、编者意图等,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课前作业的设置。我们要把“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当作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让学习研究成为习惯、反思交流变成常规。“养其根侍其实,加其膏希其光”,唯有阅读学习才能转变我们的教育理念,才能充盈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智慧。通过阅读学习来引领导航生本课堂。

2.自主、合作、探究,体现“生本课堂”特征。教师多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但并不意味着简单的“领地转让”,而是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毕竟是学生,暂时还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一节课,如此之小的“单位时间”,“群体参与”的层次,“大容量”的内容,都需要教师的“周密部署”、“即时点拨”,以及“临场应变”、“即兴发挥”都至关重要。这样,老师“满堂灌”的授课形式不复存在,尽全力为学生搭建好各种平台,让他们尽情舒展英姿,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可喜成果!为了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担当课堂主人,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体验探究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学校采取加强小组合作和白板展示的办法,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探索思考,主动担当责任的好习惯,实现幸福课堂,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能力。通过白板展示,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操作和思维结合起来,手脑并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真正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3.反思为本,让“生本课堂”得以优化。名师==经验+反思。教师的成长研究表明教师的经验源于时间的积累,一般在10--15年可成为一个富有经验的教师,但大部分不能超越经验型教师而成为名师和研究型教师,其原因是缺乏反思。“吾每日三省吾身”。每位教师要学会在言谈和行动中思考生本教育,学会在撰写与生本课堂有关的教育叙事、案例和课例分析中反思生本课堂,学会在反思批判中促使自身的专业成长。

三、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感悟幸福教育。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低年级学生练习诵读我们可以这样做:(1)同桌合用一本书。(2)一人读一行,如果同桌读错了,提醒他反复读。(3)第二遍读时,交换顺序读。这样学生利用反复的方法,可以解决阅读中的“正确”与“有感情”两个问题。同时,我们在公开课上,往往在开始的时候利用老师的范读和优秀学生的范读来引领学生朗读。其实这在无形当中,已经剥夺了其他孩子对于文本的从磕磕绊绊到逐步熟练轻松的认读过程。这样,我们无法保证每个孩子对于文本的认识。只能说,教师和优秀学生的范读会起到引领作用,而磨灭了其他孩子自身的领悟过程。利用这种反复诵读的方法,教师具备了生命意识,关注到了每一个孩子的由生到熟的认知文本的过程。这就是教师关注学生个体的“原生态”,也就是学生最初的水平,而并非学生通过反复练习而表现出来的水平。

2.生本教育不仅需要关注全体学生状态,更要关注个体生命的学习状态,关注个体生命的原有的“生态位”。在充分了解学生在班级内所处的位置后,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和提高。什么是“生态位”呢?“生态位”也就是个体生命在环境中所处的生存地位和可能拥有的发展空间。以关注学生“生态位”来激发学生言语生命意识,调动学生的自主动力。只有我们关注了学生的“生态位”,才能更好地关注到学生个体原生态的生命活力。

3.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优秀公开课,几乎所有的特级教师都在展现自己的教学艺术,这对我们一线教师的常态课有着很大的不良影响。我们始终认为这样的课堂就是我们追寻的巅峰之作,其实我们错了。真正的好课堂一定是教师和文本对于“生本”的服务。

总之,教育是幸福的,课堂学习也是幸福的、高效的。我想只有学生幸福了,老师也就幸福了。让生本课堂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心中!

下载构建新教育环境下的初中语文幸福课堂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新教育环境下的初中语文幸福课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的构建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的构建研究 摘 要: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构建智慧课堂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一项焦点话题,尤其是在高职院校中,构建智慧课堂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而且......

    新教育下的信息技术课堂

    新教育实验下的信息技术课堂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的基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信息,是人类传承文明,把握未来的载体。而新教育实验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尝试、一种探索。自从......

    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所谓信息技术,就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

    “幸福教育”构建幸福班级

    “幸福教育”构建幸福班级 【摘要】教育要让学生追慕美好。我们的班级也要让学生认识幸福、感受幸福、珍惜幸福、创造幸福,超越幸福。只有美的和幸福的东西,才能长久地吸引住......

    张晓峰 新课改下如何构建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如何构建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摘要】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课题。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科教学的落实。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使教......

    构建初中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构建初中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研究 一 问题与背景 新课标的颁布,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以及有些教师......

    新形势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形势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清华伟新教育扶贫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黎家湾中学 杨瑞祥 *** 2013年9月16—20我在清华伟新教育扶贫渭源教学站参加了中小学专、兼......

    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

    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 所谓生态课堂,是指以实践生命价值追求,以民主管理为基础的课堂生态环境,师生多元、多向、多层次互动,启迪智慧、创造自我、发展生命的课堂教学。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