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当前教育面临的一些问题
我国当前教育面临的一些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主要是以注射式为主,强调学生识记、背诵,特别注重结果,而对于过程则过于忽略,造成了高分低能的情况。面对这一严峻的问题,国家多次对教育目标进行修改,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教育系统也开始转变原有的观念,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进行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课程改革。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不可避免的被学校派去参加各种教研活动。这不,不久前,我就去镇里观摩了几位语文老师的公开课教学。在课堂上,几位授课教师语言很生动,过程流畅,由于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学生的兴趣很高昂,课堂的容量也很大,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也有所涉及,比较重视过程的意义。从他们的身上我获益不少。
但是我个人觉得还有许多问题是亟待解决的。
1.多媒体该如何恰当使用没有规范。几位老师都精心准备了课件,图片、音乐、视频等,种类繁多,学生看得固然过瘾,但是往往一闪而过,并没有给学生留下太多的印象。课后,我曾问过几个学生觉得老师上的好不好,学生大都说好,然而问他们好在哪时,往往只能从有趣来回答。不要说学生,就连我这个成年人都觉得除了给我视觉、听觉带来震撼以外,没有给我留下太多的思考余地。我个人觉得课件可以使用,但是不应该太过复杂,应该给学生低头思考的时间。
2.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参加教学比赛的老师如果没有小组合作,往往会被一票否决。有位老教师就跟我叮嘱过,参加比赛一定要有小组合作学习。然后他就给我举了一个实例。在前不久进行的一次教学大练兵中,有位老师的课非常出彩,学生接受效果奇好,但是就是因为缺少小组合作学习而被刷了下去,为此几个评委还发生了严重的争执。我个人认为,是否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得根据实际情况。比方说英语课,农村学生基础不好,主要还是教师讲解为主,如果课课都让学生去展开小组讨论,根本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另外小组合作学习是很复杂的一件事,要异组同质,要分工明确,讨论问题有价值等等。一个老师到一个新的环境中,若想顺利展开应该不是那么容易的。
3.过于追求“全”。参加公开课,要有拓展,甚至要有印制作业,总结要学生来完成,超大的容量导致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是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真的需要如此吗?我不止一次听老师抱怨,看公开课,就一个字“假”,没有老师是那样上的。虽然有些偏激,但是也不无道理。谁不想和同行真心交流?我们要的不是作秀啊!
除此以外,僵化的教学检查,教与考的严重脱离,社会的误解与干扰等仍严重影响着我国的教育,但是我相信,随着年轮的滚动,这些问题会逐一解决。
赞可夫的话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扮演两个角色,引导者和参与者,既是导师,也是学生。同时在课堂上不能剥夺学生发言的权利,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的主人,学习的主体,任何忽视学生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此外,还告诉我们,课堂就是学生质疑问题,解决问题的地方,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机会,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以上便是我的看法。
赞可夫的话中提到学生把自己的印象和感受说出来,体现了语文教学这两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学习语文,其实是用自己的情感去体会作者的情感,这样能够获得自己的独特感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第二,语文学习的重点是语言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能清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二篇:我国当前面临的安全形势
我国当前面临的安全形势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我们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时讲:“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这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环境的深刻认识,同时也是对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安全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从两个“前所未有”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我国安全环境面临的形势。
一、党中央对形势的两次战略判断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对形势有过两次重要判断。第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根据已经变化了的国际形势,果断作出了“世界大战打不起来”的判断。当时小平同志讲,“‘战争打不起来’这个话我们多次讲过。这个判断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就能够安安心心地搞建设,把我们的重点转到建设上来,没有这个判断,一天就诚惶诚恐的,怎么能够安心地搞建设?不可能安心地搞建设,更不能全面改革,也不可能确定我们建军的正确原则和方向。” 有了这个判断,就有了我们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思想基穿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把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明确概括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并及时根据国际形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调整了对外战略和方针政策,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并把对外开放确立为我国的一项长期国策。
中央对形势的第二次判断,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来的“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中央作出这个判断的依据,一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我们有可能争取一个较长时期和平的国际环境,集中精力进行现代化建设;二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广泛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为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推动力量;三是经济全球化使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我国可以利用这个契机,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广泛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这些都给我们加快发展自己、壮大自己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战略机遇期的论断,是我们党在深刻考察了当今世界特征和自身发展实际的基础上作出的重要判断,关系到长期的、全局性的各项战略部署,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二、两个“前所未有”是新世纪新阶段对我国面临安全形势的新概括
两个“前所未有”即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十七大仍然坚持了战略机遇期的判断,并以两个“前所未有”对国家安全形势作了高度概括。
(一)机遇前所未有 第一,从国际背景来看,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为我国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一机遇前所未有。众所周知,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方兴未艾、政治多极化深入推进、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这些基本特征使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的潮流,国际环境在较长时期内可以保持总体和平稳定,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于我有利,机遇在大大增加。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与科技进步相结合,给世界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第二,中国的安全环境处于建国以来较好时期之一,使机遇前所未有。仅从上述当今世界的主题和经济发展潮流,还不足以说明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我们还要善于从中国自身环境改善来看待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首先,冷战结束,长期对我构成严重威胁的军事包围基本解除。整个冷战期间,我国家安全形势非常严峻,美、苏、日、印等国从四面八方对我构成军事威胁。我们一方面需要巩固政权,另一方面需要应对威胁,安全环境非常险恶。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奢谈机遇期的。冷战结束,对我构成威胁的军事包围基本解除,这是我们谈机遇期非常重要的基点。其次,美国战略重点转移,减轻了我们的战略压力。“9.11”之前,美国针对中国的战略意图十分明显。我来自美国的战略压力巨大。“9.11”事件及后续事态发展,使美国的战略注意力、战略资源和战略重点被迫投向中东地区。美国的战略困境成为中国战略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的重要因素。再次,与邻国边界领土争端取得较大进展,周边环境和谐稳定。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与越南、印度、俄罗斯及中亚国家签订了边界划分的协定或边境相互信任的协定,绝大部分有争议的陆地边界已经划定。我国同东盟国家在南海领海和岛屿主权归属问题上的争议也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框架下迈出重要步骤。我们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营造了和谐稳定、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这是机遇前所未有重要保证。
第三,我国与其它大国关系出现全方位改善。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双边关系进入平衡发展时期;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各领域合作全面展开,国际事务中的协调和配合不断加强;中欧关系呈现出稳定、务实、成熟、全面发展的特点,因双方战略借重需求上升,面向21世纪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得到新的发展;中日关系虽有所迟滞但已出现回暖迹象,且经济联系密切,利益交融已达到密不可分的程度,不存在战争前景;中印关系得到较大改善并不断发展,现在中印两国正在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相互谅解的原则,积极促进两国关系朝着更加稳定、友好的方向发展,两国签署的《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宣言》,为中印关系的改善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中国与其他大国发生大规模军事对抗或被迫卷入周边局部战争的可能性不大,我们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力以赴地推进和平崛起进程是完全可能的。第四,中国国力的迅速增长,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我们捕捉机遇期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出28年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7%的奇迹,国家经济实力大为增强。正像十七大报告讲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精神,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个现状使我们对各种有利条件的利用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今天的发展利用了国际上所有条件的同时,却没有遵从西方的模式,而是走了一条完全独立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这使得我们解决问题的战略回旋余地增大,有利于战略机遇期的捕捉。
(二)挑战前所未有
第一,世界形势的不乐观因素的挑战。当今世界不容乐观的因素,深刻影响我国当前和今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其双刃剑作用愈益显现,国际竞争加剧,对发展中国家总体不利;世界力量失衡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政治多极化发展道路曲折漫长;西方某些国家采取各种手段,大肆推销其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加剧了一些国家的民族宗教矛盾和意识形态斗争。由于我们已经全面参与了全球化进程,世界对我们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直接而广泛,从而带给我们的挑战前所未有。第二,西方国家主导的不合理的国际秩序的挑战。冷战格局瓦解后,西方大国仍然保持了综合实力优势。当今的世界秩序仍由西方大国领导,以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经济模式、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为目标,由少数几个大国垄断国际市场,操纵整个国际社会生活。国际组织基本上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导,按照西方国家制定的规则在运作。我们长期被排斥在国际主流社会之外。同时,外界对我们承担国际责任的期望大大高于我们的实力。因此,在现有的国际秩序下,如何更加广泛地开展国际合作,更好地利用各种合作机制拓展我国的发展空间,维护自身的发展利益,于我们是一种挑战。
第三,世界大国公开或隐形遏制对我形成的挑战。西方国家一直没有放弃对中国“西化”、“分化”战略。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毫不掩饰地宣称,美国的目标就是要领导全世界,就是要利用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的变化来谋求它的绝对优势。在美国全球战略的主导下,美国把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和潜在挑战者是毫无疑问的,在台湾问题、人权问题、贸易问题、以及东北亚、中亚安全问题上存在着若干分歧。近期,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和美国四方联盟缔结了非正式防务条约即所谓亚洲版北约,矛头指向十分清晰。如何警惕和有力地回应国际势力利用各种手段加紧对我国的渗透和遏制的挑战前所未有。
第四,影响我战略机遇期的重要因素处于不确定变化之中。中日东海争端、南海权益争端、中印边境领土争端,矛盾冲突日益浮上台面;“台独”、“藏独”、“东突”等分裂主义势力继续得到西方势力支持,成为影响中华民族和平发展的现实障碍,西方国家某些抵制奥运的言论和行动充分说明这一问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台湾问题形势发展正进入新一轮高危期,台湾地区新领导人当选后的政策走向还存在变数。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讲:“当前影响国家安全稳定的诸因素中,最能在战略机遇期干扰我和谐社会建设、中断我和平发展进程的是台湾问题。如何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关系新世纪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能否持续,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能否真正实现。” 这些影响我战略机遇期的重要因素都处于不确定变化之中,且很多客观条件我们难以把握。如美军在伊拉克还能陷入多长时间,美国同伊朗的核问题将如何解决,朝鲜半岛局面还能维持多久,中日东海冲突以什么方式解决,台独势力会把台湾推向何处等等,都将对我国家安全造成重大影响。如何应对各种势力干扰我国发展历史进程和国家统一的挑战前所未有。
第五,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带来的挑战。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有,发展付出的能源、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就业、分配、社保、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阶段性特征,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体现。正如胡锦涛主席指出的“这是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时期,是一个既有难得机遇又有严峻挑战的时期。”我们能不能抓住国际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升级加快的历史机遇,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我们能不能妥善应对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能源、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挑战,完成新形势下“五化”的新任务;能不能解决民生为重点的各种社会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两个“前所未有”表明,我国发展的总体环境处于最好时期。同时,可以预见的和难以预见的风险也在增多,面临的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峻,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全局。因此,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清醒地看到,机遇只是为发展创造了某些有利条件。机遇能否由可能性变为现实,不仅取决于能否及时抓住并利用机遇,更取决于能否应对挑战。十七大报告指出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并列关系。不战胜挑战,就无法赢得机遇。形势逼人,时不我待。因此十七大报告强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才能保证机遇大于挑战。”
第三篇:我国当前就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当前就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本文分析当前我国就业工作面临的劳动力总量过剩、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和劳动力素质低这三大问题和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就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6)12创新版-0030―02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的经济结构调整,使就业领域长期积累的矛盾日渐显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大量增加,给城镇就业造成很大压力。在积极的就业政策作用下,经过多年努力,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对城镇就业的压力已有所缓解,但其他方面的问题依然突出。
一、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就业增长的负面影响。
1.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能力逐渐减弱。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之后,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能力逐渐减弱。从统计数据看,1991年到2000年,我国就业总量仅增加7336万人,年均增加730多万人,只及80年代的一半,年均就业弹性系数下降到0.11,只及80年代的三分之一。在这一时期,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就业岗位减少到72万个,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的能力下降了一半。
2.就业结构不合理是就业弹性系数下降的主要原因。第一产业的就业数量远远超过其自身对劳动力的需求。由于制度性的障碍,我国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流动不畅的状态,造成劳动力大量积压。第二产业的就业数量基本没有增加。我国第二产业技术装备水平长期偏低,劳动密集型行业所占比重较大。近十年来,随着越来越多先进技术和设备的采用,第二产业出现了对过剩人力的排斥,就业弹性系数不断下降。第三产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受到制约。统计数据表明,在第一、二产业就业弹性系数下降、吸纳就业能力弱化的同时,我国第三产业在促进就业方面虽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尚不能抵消前者对总体就业弹性系数的影响。
(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突出了就业矛盾。最近几年,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我国的城镇就业产生很大影响。按照上世纪90年代我国第二、三产业平均每年创造约1000万个就业岗位的能力计算,城镇本身的就业压力应不是很大。但受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影响,我国城镇实际每年新增的劳动年龄人口要增加很多。每年新增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约500万人以上,政策性“农转非”人员约250万人以上,通过上学等渠道进入城镇的人口不少于100万人。几项合计,每年进入城镇的农村劳动年龄人口约900万人左右。加上城镇自身新增的劳动年龄人口,每年城镇实际新增的劳动年龄人口约1300万人左右。显然,城市化进程加快,不仅增加了我国城镇劳动力的数量,同时也加剧了城镇已有的就业矛盾。
(三)劳动力素质低已成为制约部分人群就业的瓶颈。劳动力素质不高是我国长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受教育程度低和专业技能差两个方面。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劳动年龄人口中,大学专科以上占4.7%,高中及中专的占14.4%,而小学以下的却占40%以上。大量需要从农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更低,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比重不足1%,高中以上的仅占7.8%,小学以下的却占50%以上,16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有6.8年。劳动力素质低已成为制约部分人群就业的“瓶颈”。最近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民工荒”问题就与此有关,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难度一年比一年大,“有人没活干”和“有活没人干”现象的普遍存在也与此有关。
二、解决对策
(一)树立“就业优先”的观念。强调“就业优先”,就是要明确现阶段经济增长的目的之一是扩大就业。只有努力扩大就业,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进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在坚持使用高新技术和设备、努力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支持。由于我国劳动力供给充足,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但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同时会对促进就业起到直接推动作用。要特别注重发展市场竞争力强、比较效益高的劳动密集型经济,以保证在我国经济整体竞争力不断提高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扩大就业。
(二)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积极的就业政策强调的是采取各种手段扩大就业,并通过扩大就业来实现社会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我国当前积极的就业政策应主要包括这样一些内容:保持快速稳定的经济增长,从而拉动劳动力需求的持续增长,扩大就业需求总量;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第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通过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职业技术水平,以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减少结构性失业;通过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劳动力市场供求之间的合理匹配,减少摩擦性失业;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援助,包括培训、提供就业信息以及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以帮助实现就业;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修复劳动力市场功能的缺陷,消除对特定群体的就业歧视,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
(三)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应在加强农村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方面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
1.加大对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投入。为提高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应继续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应研究对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或省级财政)包下来的可能性;对贫困地区,可考虑免去中小学生杂费、书本费,甚至为学生提供一顿免费午餐的可能性;改进、完善对考入高等学校的农村贫困学生提供助学贷款、奖学金或减免学费的有关政策,以减少甚至根除农村学生因贫困而无法上学的情况。
2.吸引更多的人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如增加对职业技术学校的投入,制定有利于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等,吸引更多的人特别是生活水平较低的人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改变目前职业技术学校发展面临的闲难,也有利于劳动力受教育结构的优化。
3.加强职业培训工作。职业培训包括以提高员工技术能力为目的的在职培训,为失业人员转业服务的再就业培训和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的培训等。对于在职培训,可采用根据技术水平决定技术等级、根据技术等级确定工资级别的方式,调动劳动者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应进一步加强再就业培训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再就业培训的内容应与各种促进再就业的措施结合起来。
(责任编辑:耿玉眷)
第四篇:当前我国农业科技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战略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战略
摘要:本文就我国当前农业科技发展方面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采取的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发挥高新技术优势、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等有关对策进行研究,借此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
关键词:农业科技发展 问题 战略
农业高技术引领农业的未来,现代农业和过去农业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高技术的水平。就目前来看,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主要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农业先进装备技术和农业资源节约技术四大现代农业高技术。其中,农业生物技术是现代农业最基本的、核心的、关键技术。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面对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和重视农业科技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切实措施不断加以解决,才能保证我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我国农业科技中存在的问题
从总的来看,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成绩突出,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研发和推广两方面来加以论述:
(一)农业科技创新研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科技研发经费投入不足
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除反映在农业科技投资强度偏低之外, 还反映在农业科研机构的人均科研经费上。近年来人均课题经费虽有所提高, 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 差距仍十分明显。
2、农业科技研发资金配置不合理
我国农业科技经费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 不仅有投入不足的问题, 在资金配置方面也存在不合理的因素。首先, 农业科技资金在不同行业间配置不合理: 我国农业科技资金的行业投向比例与农业中各行业产值比例不符, 影响了农业中各行业的均衡发展。如1996到200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 政府对农业和林业科技拨款比例都高于这两个行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 而对畜牧业和渔业的科技拨款比例却明显低于这两个行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其次, 农业科技资金在不同的科技活动中配置不合理: 我国农业科技经费中投资于应用开发的资金相对不足, 阻碍了农业科学技术和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虽然近年来政府采取了各种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措施, 但由于各项措施之间缺乏统一和协调, 投入的资金缺乏管理和监督, 实际效果并不显著;再次, 农业科技资金在不同的主体间配置不合理: 企业在我国农业科技活动中所占资金比重偏低, 影响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科研机构所占经费比重偏高, 农业科研创新的效率不高, 与生产脱节现象较为明显。
此外, 农业科技创新资金配置不合理还与科研人员整体质量不高、队伍过于庞大有关。如同厂商的生产活动, 科研活动同样存在规模经济效应, 作为发展中国家, 我国不可能承担超过国力的科研经费支出, 科研经费投入总量有限, 必须把有限的资源配置给高质量的农业科研工作者, 才能..生产 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如果科研队伍过于庞大, 势必降低人均科研经费量, 从而无法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潜能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科研活动的规模效应也就无法凸显。
3、研发资金来源渠道少, 风险投资资金缺乏
我国农业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少, 目前的资金来源有国家拨款、地方拨款、企业自筹、银行贷款等途径, 其中最主要的是企业自筹和政府拨款。与发达国家农
业科研资金来源相比, 我国农业科技资金来源渠道相对单一, 来自企业的经费所占比重相对偏低;其次, 我国农业科技活动中风险投资资金急缺。目前企业从事科技创新研究的资金除了政府资助外, 主要依靠银行贷款, 由于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高风险性, 银行贷款利率高、期限短, 企业不愿意过多地投资于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只有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 对企业的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风险担保, 才能进一步丰富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来源,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和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4、农业科技研发政策支持乏力
长期以来, 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政府从财政、税收和信贷等方面出台了不少支持政策, 如对农业科技创新产品给予免税优惠甚至财政补贴, 但这些支持和补贴的范围很窄, 大量的科技创新产品实际上很难得到这种优惠, 只有为数不多的已经列入国家计划的新产品才能享受。在农业信贷支持政策领域, 由于科研创新项目及其成果转化的高风险性, 实际上很多农业创新项目及其成果转化难以得到正规的信贷支持, 这在教学和科研单位转化其成果的过程中表现更为突出。事实上, 很多的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计划由于资金的缺乏而无法实现。
(二)农业科技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和人才的紧缺不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
资金的不足和人才的缺乏, 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资金不足, 农业科技推广强度不高, 甚至低于低收入国家。由于资金的不足和农技推广者的待遇低下,农技推广网络人心涣散, 大量基层农业推广组织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 严重影响了农村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2农村土地制度不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
我国已经对土地承包责任制进行了改革, 但客观地说, 改革并不完善, 尤其是土地的分散经营, 产生了一系列不良的影响, 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在土地分散经营的条件下, 单户农民拥有的土地面积不大, 农民接受一项新技术, 需要较高的投入,对于经营面积很少的农户来说, 其带来的收入却有限,农民也就没有增加科技投入的内在动力, 尤其是不利于一些大型综合性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与此同时, 分散的农户经济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对传统农业进行现代技术改造, 却有相对充足的劳动力继续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 导致了农业科技成果的客观有效需求不足, 也增加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本, 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3、研究和生产的脱节不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的供给主体是政府兴建的事业性科研院所, 由于大部分科研院所的资金来源于政府,其资金来源决定了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 其目标也就是完成政府的科研任务, 而缺乏面向市场解决实际问题的动力和压力。其直接的后果一是科研成果与农民需要脱节: 农民需要的技术没有供给, 有供给的技术农民用不上;二是科研成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脱节: 大量科研活动集中在提高种植业产量目标上, 而对农产品的提质、仓储、物流、深加工等的研究相对滞后,农业科研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对产品高质量和多样化需求的要求脱节。
4、农村的经济、文化、市场条件不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
首先, 从农村经济状况来看, 虽然近年来国家政策向农村倾斜, 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口号的提出, 农村经济发展很快, 但由于基础薄弱, 农民的资金依然十分紧张, 而农业科学技术的采用是以资金相对充裕为前提的。从信贷的角度来看, 出于风险的考虑,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有向城市倒流的倾向, 农村信贷体系不完善。另一方面, 非正规借贷途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农村资金紧张的状况, 但其成本是相当高的。因此, 农民在接受农业科技推广的过程中,资金的制约问题十分严重。
其次, 从农民的文化素质来看, 虽然政府为农村的扫盲工作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但农村整体文化素质依然很低, 影响了农民接受和使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能力和意愿;同时, 农村信息本来相对封闭, 农民文化素质的相对低下更加阻碍了信息的传播, 科普观念很难真正落到实处,从而也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再次, 从农村市场条件来看, 由于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加上农民自身辨别真伪能力相对较差, 农村市场成为许多不法商人的天堂, 他们打着新科技的晃子, 卖着坑害农民的假冒伪劣产品, 严重损害了农村市场秩序, 打击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致使其在真正的新技术面前失去信心, 进一步阻碍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二、战略与措施
(1)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为农业科技进步创造有利条件。一是为农民提供技术信息服务。二是提供风险保障服务。在农民遇到新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时给予一定的补偿,例如遇到农产品价格大跌时给予最低保护价等。三是提供投入市场的监督服务。这样可以减轻中间商的盘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户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四是进一步加大农业执法力度,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重点是加强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市场管理,严肃查处利用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坑农害农的事件,并依法给不法分子以严厉处罚。
(2)发挥高新技术优势,全面彻底改造传统农业。农业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一是要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全面应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可以改善农业的行业弱势,推进农业技术的量化集成和转化推广速度,减轻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带来的损失。从我国实际出发,应当优先开展智能化决策系统的研制与开发,农业信息网络化技术研究和农业经济、资源、科技信息的研制与开发等。二是要大力提高农业生物技术水平。必须集中力量加强植物遗传改良、农用动物遗传改良及生物制剂研究,微生物遗传工程研究等。三是加速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要以高新技术实用化研究为主,对已往成熟的技术和市场需求的研究成果,加快推广速度,使其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四是要加强其他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要加强材料科学、核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卫星遥感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重点开发航天育种、核辐射育种等。
(3)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根本问题是体制问题,改革的关键在于面向市场强化公益性,而不是将政府所主管的推广组织市场化、企业化。首先,理顺现有推广机构的权责关系,把有效的政策落实到实处。其次,提高资金保障力度。再次,积极扶持建设市场化主体,一是加强科研单位与科技企业的合作,在这个过程中,要视具体情况公平对待,不能一刀切,避免把原有的推广体系全部市场化,在市场化推广机制的建设过程中又毁掉了行政推广这条线。最后,创新推广形式。农民对于新技术的接受具有一定的特点,农业技术推广的形式结合这些特点能大大提高推广的效率。
第五篇:当前我国棉纺织行业正面临诸多问题
目前,我国棉纺织行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棉纺织行业产能问题
伴随着行业产能的增加,我国棉纺织行业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主要有:第一,尽管产能增加,但大多数企业仍无利经营,这主要是因为各企业的生产规模差异较大,且以中小企业为主,使得棉纺织行业整体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利润受损;第二,国内棉纺织行业产能一直处于过剩状态,企业开工率不足。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新建设的产能必然面临销售市场和盈利能力的巨大挑战,行业洗牌在所难免,而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将加速洗牌的过程,后期的产业集中度将提高,开工率不足的中小企业将面临倒闭或者被收购的命运。
2、棉纺织产业链存在问题
上游棉花价格波动较大。棉花价格的不稳定仍是目前棉纺织行业的首要问题,在棉花价格的大涨大跌行情中,受影响最大的是大量处于低端的中小企业,这些 企业抗风险能力偏弱,许多企业停工或半停工,江浙一带的小型织布企业中已有大约1/3的企业“放假”,还有约1/5的小厂商已经开始卖机器,一些情况稍好 的企业则在“咬牙硬撑”,这部分企业之所以不敢轻易停工,主要是因为停工后很难在短时间内再招到工人,货源和销售渠道都会受到影响。
下游服装行业出口量下降,行业利润减少。服装产业是棉纺织产业链的最末端,不仅实现纺织商品的供给,也是回收资金、实现产品价值、保证产业链正常运转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国内服装品牌的增长速度较快,大批量生产降低成本的考虑使得服装企业对产品创新有所忽略,服装行业同质化
竞争严重。而由于欧美经济的疲软,我国出口至该地区的服装数量明显下降,同时全球经济疲软、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料价格波动剧烈、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压缩着行业利润,服装企业不得不扩大非洲和东盟等地 的市场份额,同时加大国内市场的营销力度,试图通过新的市场份额的增长来填补市场缺口。
3、棉纺织行业融资问题
我国的棉纺织行业以中小企业居多,“融资难”、“融资贵”成为行业内众多企业面临的问题。在纺织工业联合会近期进行的调研中,“融资”已经超越“订单”成为企业普遍反映的第一难题。在现行体制下,中小企业存在信用缺失,诚信系统不完善,容易产生拖欠和不还贷等问题,银行为了防范风险,不愿贷款给中小纺织企业。在当前纺织行业景气指数下滑的形势下,这种情况更加突出。
4、棉纺织行业出口问题
近年来,棉纺织行业出口遇冷主要是受到国际市场需求低迷、东南亚棉纺行业竞争和国内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影响。
国际市场需求仍然低迷。美国、日本和欧盟仍然是我国大陆棉纺织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但受到欧债危机的“蝴蝶效应”,使得国际市场对棉纺行业需求低迷。中国在欧洲和美国及其他发达经济体的棉纺织品市场份额出现下降的趋势。
东南亚国家棉纺行业和中国进行价格竞争。在低端棉纺织品市场上,我国的棉纺织企业同东南
亚国家进行价格竞争,目前,东南亚国家棉纺织企业借助其在原材料以及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具有的比较优势,同中国棉纺织企业竞争国际市场份额。
国内原材料成本上涨。近年来,国内棉花价格居高不下,国内外原材料价差的扩大给中国的纺织企业带来了高原材料成本的压力,商业订单大量下降,中小规模单位有一缺乏订单而限制生产,甚至关门。受国内高价棉花影响,中国棉纺织品出口的价格优势不断被削弱,最终影响到棉纺织行业的出口。
针对以上问题,未来我国棉纺织行业应围绕科技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两个主题,在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品牌建设、市场开拓以及效益提升等方面加 大力度。在“十二五”期间,棉纺织行业发展的重点是努力提高产品的档次、质量,提高先进装备的水平,提高劳动生产力,加快淘汰高耗能设备,走智能化、低消耗、可持续绿色发展之路,利用科学管理模式提高企业效益,实现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