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实施方案_最新

时间:2019-05-12 01:48: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实施方案_最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实施方案_最新》。

第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实施方案_最新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

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课堂改革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理念,己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还是较多地考虑如何教,如何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尤其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而教育又是一个不断产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产生新问题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陶行知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闯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很少有学生提问,即便是问,也只是问某一道现成的题目,而不能或不善提出真正有质量的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要求。

二、研究目的、意义

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小学更要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和创造能力。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是创造的起点,是造就创新 人才的关键。因此,我们确立本课题,旨在让学生在不断地提出问题并克服困难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具有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品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挑战。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敢问、会问、好问、善问,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语文课成为充满活力,放飞思维翅膀,培养学生能力的殿堂,真正提高语文课教学的实效,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解决学生上课只会听讲,不会提问的现状,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2、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问的勇气,使学生敢于提问,喜欢提问,培养学生问问题的兴趣。

3、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使学生会问,知道该从哪儿去发问,把问题提在关键

之处,提高问的价值

4、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研究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敢问、会问、好问、善问,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语文课成为真正充满活力,放飞思维翅膀,培养学生能力的殿堂,真正提高语文课教学的实效。

第一阶段:通过创设课堂民主氛围、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初步掌握提问题的方法,具有问题意识。

第二阶段:学生逐步学会抓住知识的要点、生活中的语文信息,提出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具有浓厚的问题意识。

第三阶段:学生思维积极活跃,能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养成善思善问的学习习惯。

四、研究的界定和假设

1、课题的界定

(1)关键词之一:“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指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

(2)关键词之二:“问题意识”

教育心理学上把“问题”定义为: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景。而“问题解决”的概念: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意识”常常被称为客观心理,客观心理指通过身体的五大感官认知客观事物的过程。通过这些感官,也就是通过观察、感受、教育等人们获得知识。我们一般认识上的“问题意识”表现为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感到疑惑的实际问题,并由此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关键词之三:“培养”

培养——广义指人们为达到某种特定目的,通过创造适宜的条件和环境,促使对象向着预定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特定活动。这里指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教师通过长时间的指导、帮助和训练,使学生获得某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活动。

2、假设:通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寻在基础知识学习、基本技能掌握过程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激发学生问的勇气,使学生敢于提问,喜欢提问,培养学生问问题的兴趣。使学生的问题意识进一步加强,基本能够解决学生上课只会听讲,不会提问的现状,学生的提问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进一步提高,这样,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就会学有动力,学有能力,学有活力。

五、研究对象和研究变量。

研究对象: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五六年级学生。

研究变量:“课堂教学”和“问题意识”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的大脑处于“问题”状态时,其思维处于灵动、紧张、流动的状态之中,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见人所不见,想人所不想。有时受某一现象启发而顿悟,产生灵感。因此,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开发大脑潜能的重要途径,它直接影响着人的发展进程和发展质量,是人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六、研究方法与设计。

1、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的信息状况、文献资料和主要成果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作为本课题的借鉴与参考;

2、理论分析法: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对本课题进行理论分析,使课题的研究遵循规律,方向明确,思路清晰。

3、行动研究法:以课堂教学活动为主要阵地,结合实际问题的实践研究,探寻基本规律和途径、方法;

4、调查法:收集研究对象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

相应结论。

5、经验总结法:依据课题研究实践所提供的事实,进行分析、概括,升华为具有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的理论和方法。

七、研究进度。

本课题研究时间预期为一年。

第一阶段:(2012年5月—2012年6月)准备阶段

1、筹建课题组,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明确各负责人及职责,建立规章制度。

2、课题申报和论证。

3、有关教育理论和科研方法的学习。

第二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2月)实施阶段

1、围绕课题深入学习,深入课堂开展课例研讨、学术研究。

2、撰写教学案例和论文。

3、围绕课题开展各类研究活动。

4、教学展示及阶段性实验交流会。

第三阶段:(2013年3月—2013年7月)总结阶段

1、处理数据资料,整理研究成果。

2、召开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会。

3、撰写研究报告。

4、结题鉴定。

5、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八、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

课题组成员学历有大专学历和本科学历,任教语文学科的教龄都在五年以上,并且均为本校骨干教师。几年来,一直就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进行探索,为本课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主持人杨永祥负责设计《实施方案》,、王学国、吴全朋负责实验调查,王道玲、邓梅、王丽、孙海论证课题,齐跃娣负责资料整理。

九、成果形式

成果以调查报告、论文、课例、研究报告的方式呈现。

十、研究保证(经费预算、设施等)

本课题研究经费自筹,学校重视教学研究,能给予经费的保证。学校有图书保证,教师也有外出学习机会。校内有互联网。

十一、参考书目及附录

1、周祯祥.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 2005年版[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

2、柯君.培养了不起的男孩Ⅲ[M].新世界出版社,2008.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盱眙县穆店中心小学小学

2014年3月

第二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引言:

在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以来,传统课程与新课程背景下应该呈现的课程模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关注,而在对比中发现:传统课程的“满堂灌”与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严重背离,本文旨在通过对比传统课程与新课程倡导下的教学理念,进而发现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和策略。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①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就会在试图精确地提出问题,以及在提出问题解决的各种思想时,积极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就会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传统课程与新课程的对比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由于参与性不够,学生常常充当听者的角色,在课堂上自主发言的机会不多。加上学生自身年龄因素的影响,知识水平有限,在课堂上,学生是配角,课堂提出的问题多数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学生的思维基本是围绕着教师提出的问题一步步展开,这样的课堂组织性较强,容易展开教学活动,但往往也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长久下去,学生的依赖性会加强,易造成“等”和“靠”的局面,从而扼杀小学生爱问的天性,故很难做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没有问题的具体表现可概括为:(1)没问题,是因为害怕提问不当引来老师的冷谈或忽略,或者被同学嘲笑,产生胆怯,形成不敢问的情况。(2)没问题,是因为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又不善于思考,所以发现不了问题。(3)没问题,是问题太多,知识零散,加上长期接受的被动教育,导致不知道问什么好。在这样的小学语文课堂里,教师占了主动权,设疑、设问、提问都被老师垄断了,整个课堂被老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所控制。很多时候,由于问题过多,许多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没有解疑的欲望,久而久之,学生便丧失了提问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是倡导“发现性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改变原有的过分强调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按照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思想观念,将课程内容、教材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把发现、探讨、研究等认识过程突显出来,让学生在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学习方式。它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学会主动地提出问题,惟其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孩子们的潜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过程体现为孩子们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强调教师要特意为孩子们的“疑”创设空间,课堂不再是教师一味的设问,孩子被牵着走,而是学生饶有兴趣地提出问题,并在一个个问题的生成和解决过程中完美地实现教学目标,学生也不再表现为没有问题或不敢提出问题。例如: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一节名为《搭石》的小学语文课堂,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而易见,老师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的思维闸门被打开了,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诸如:“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作用?谁‘搭石’?怎样‘搭石’?„„学生的问题层出不穷,求知欲很强,学生们都能带着问题学习,思维被激活了。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中的“问题” 面对新课程标准实施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与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还没得到足够重视的情形下,深挖阻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根源,清楚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存在的积极意义,有利于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阻碍了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长期缺乏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当的态度、语言、观念、方法等方面直接导致的。以“监督者”身份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小学语文老师,造成了学生紧张的心理、畏难发愁的不良情绪和茫然失措的思维状况,因而造成不敢积极参与的尴尬局面,行动上处处顾忌,唯恐错误而被老师斥责,或被同学嘲笑。受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一位教师在讲授小学语文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备课时只考虑了如何向学生阐明本文旨在突出邱少云是一个不怕牺牲,严守纪律的人,但是,她忘了英雄并不是一天铸成的,还有很多因素值得我们考虑。所以,当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意外的问题“老师,邱少云平时的表现书中没有写,我想知道他的为人”时,此教师先是一怔,头脑一片空白,为了维护自我尊严,他不仅采取了回避问题的手段,还出言不逊,“上课专心听,书上没有的东西不要胡思乱想,更不要在课堂上乱插话!”就因为教师的这一态度,直接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其从此再不敢向老师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同时,这在间接上也扼杀了其他同学发现问题的潜力——长期的压抑,有问题也变得没问题了。另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小学语文课堂已经形成了一个大概模式:整体认识——重点字、词、句、段的分析理解——总结,即使是渗透了新课标理念的“新”语文课堂,融入了拓展延伸等环节,但由于长期形成的教师主导理念,仍然是以教师提问为主,学生提问为辅,因而阻碍了学生生成问题的可能性。

(二)学生个体自身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

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自己还不会独立发现问题。这是因为,孩子年龄尚小,知识水平欠缺,这就在根本上决定了孩子未能有效地进行独立思考。由于单纯背诵的有效性,学生忘记了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在长期应试教育的笼罩下,各种考试题目凭记忆便可取得优越成绩,在表面成绩优秀的包围下,学生的心理获得了满足,学生凭机械的诵读记忆便可获得成功,久而久之,独立思考的能力便退化了,也忘却了自主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学生完全依赖教师,不愿独立思考。因为长期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教师天天以传授知识为目标,学生时时以应付考试为目的,处处以标准答案为准则,最终以升学为追求。天天进行反复的练习,盲目的抄写,无休止的记诵,结果大脑得到了“不思考”的训练。在课堂上,学生把自己的思考权交给了教师,不再愿独立思考了。

(三)教师代替学生回答问题,学生缺乏自主性 在长期发展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个别开明的老师允许学生在课堂中提出不懂的问题,但遗憾的是,问题提出后,教师只是以个人的力量,逐一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而没有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长期如此,学生的问题意识往往就消灭在萌芽状态,或仅仅停留于初始阶段,不利于学生真正意义上的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意义便不言而喻——不仅是对传统课堂的改善,有效地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最为重要的是,在实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能让学生成为最大的收益者。众所周知,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更有必要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意义是显著的,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倡导的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允许学生自主提问的课堂中能得到充分体现,同时也有利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小学语文课文《七色花》一文时,在师生讨论“为什么珍妮最后一片花瓣用得有意义”时,一学生的问题:“老师,珍妮为什么只是让那个双腿有病的男孩站起来走路,而不是让所有双腿有病的人都能站起来走路?”因为此学生的这一提问,文章的主旨“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比帮助自己更快乐,启示学生帮助有困难的人”便自然而然的生成了。同时,由于此问题的提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变被动的“要我学”为“我要学”,老师趁此情景让学生改编课文结尾,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他们依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积极思考,积极想象,为课文改编美好的结局,课堂因此而生机勃勃,不但学生的潜能被充分引发,而且大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二)有助于学生勇于探究,追求创新的精神和能力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提问是学生个体获取知识的心理能力的外部体现。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是积极思维,富有创造性的表现。由此可见,课堂上教师再精妙的提问也无法替代学生独立思考,只有真正把提问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能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促使其勇于探索、追求创新,进而形成此种能力。

(三)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和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儿童心理学,充分揭示了儿童主动参与在儿童智慧、思维、认知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当儿童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后,高度集中的思维状态迫使其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知识。②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一系列“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思维的阀门被打开,他们不再满足于书本上提供的材料。一方面,通过认真思考、提问开发了智力。另一方面,由于问题的提出,学生还会积极主动的去探索,或努力想象,或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思维的活跃、想象的开展、课外知识的搜寻,这些,都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丰富学生想象,拓展学生的视野。

(四)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从“问题意识”的概念中我们知道,问题意识伴随着学生的怀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说,学生的问题意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状态,影响着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和态度,只有学生对正在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怀疑,产生了寻找真理的欲望,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不考虑学生的思维状态和学生的求知欲望,就很难调动学生的热情,课堂只能是一潭死水,毫无生机,久而久之,课堂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他们根本就没有上课的心思,更别说在课堂上表现出主动回答,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行为了。

四、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鉴于以上种种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落到实处,显得任重而道远。针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宜采用以下策略致力于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在实施爱的教育中拓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上面已经谈到,教师在课堂上存在的态度、语言、观念、方法等问题,阻碍了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时,在富含爱的教育中拓展学生的问题意识。爱的教育要求老师做到富含亲和力,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面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即使问题显得可笑幼稚,丝毫没有价值,也要想着法子去欣赏、鼓励。平时,要时刻做到面带微笑,唯其这样,学生才能摒除在课堂上的紧张感,身心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老师并不能确定每个学生的提问都是有价值的,但是当老师肯定学生时,微笑着赞扬,能使学生感觉到诚意。同时,即使是否定,面带微笑的否定,就能让学生感觉到善意。在诚意与善意的氛围下,学生获得了最大的安全感,保证了学生养成提问的好习惯。在语言上,要处处巧用言语维护学生,语言或平和,或幽默,但共同的目标只有一个,肯定学生的提问,用语言捕捉学生提问的闪光点。在观念上,也要求老师不再将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与学生平起平坐,共同探讨,把教学活动变成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活动,共同研究彼此的问题,让课堂变成师生之间友谊交流的场所。

教师的一个眼神,一次微笑,一句短短的评语„„只要寄寓用心传递的爱,就能在实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课堂中,触动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促进每一个学生潜能的发挥。例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上公开课《宇宙里有些什么》时,她那平和肯定的语言,始终的微笑,可让我们确确实实地感受爱的力量。当一学生提问:“恒星系大都有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这里的‘万万’是多少?”此学生的提问刚结束,就引发了全班同学的笑。此学生也很后悔自己提出的愚蠢问题,此时,若老师也是对学生不加思索的否定,那这个学生在以后的课堂当中,可以预知她肯定丢失了提问的勇气。但于漪老师的应对策略不仅完美地传授了新知,也有效地保护了学生,只见于漪老师微微一笑,示意学生坐下,用平和的语气对全班学生发问:“的确,那问题不用回答,答案大家知道,可是我却要问,既然‘万万’是‘亿’,作者为什么不用‘亿’,而用两个字‘万万’呢?”问题抛出后,全班学生立即陷入了沉思。在沉思与回答之后,学生了解了汉字重叠的修辞作用。最后,于老师再次面带微笑的看着刚才那位同学,提问众学生:“知识是怎样获得的?”众学生把目光投向了刚才那个提出问题的学生,一时间,刚才那个羞愧的学生早已将尴尬忘掉了,一种成功感突涌心头。好一个养之有素的好老师,一举手,一投足,简单的几句话,亲和的笑容,就已把所有的教学问题完美进行到底。可以说,这就是微笑的力量,归根到底,这就是老师的爱,老师的爱保护了学生,发展了学生。

(二)在创设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尤其是低学段的小学生,在研究小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因素中,我们知道既有内在因素,又存在外在因素。儿童由于年龄尚小,知识水平尚缺而还不会独立发现问题,这样,仅凭教师短期的努力是收不到效果的。但外在因素却能在教师有意识的培养下发挥作用。面对传统的课堂模式阻碍了学生提问的可能性及学生的依赖性造成其不愿独立思考的状况,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避免过多给学生提供现成答案,而是在上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于无形中产生学习兴趣,跟随教师在课堂中积极主动思考,做到全身心投入。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就认为: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就能激发学习的动机。③

教师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当中,可通过设置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疑难,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悬念,激发他们的认知冲突,使思维处于高度自觉和主动的地位。例如有一位特级教师在教学浙教版第三册《大象博士请助手》一文第二课时,上课开始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通过学习知道了什么?当学生正确回答:“我知道大象博士请小猫当助手”后,他不是单纯的肯定学生,而是创设了一个质疑的情境:“同学们,对这个结果,你们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或者有什么问题想问吗?”承接教师创设的这样一个质疑的情境,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下子就被触发了,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大象为什么要请小猫当助手?”“小猴很机灵,大象为什么不请他?”“小兔子很乖,为什么大象博士不请小兔子?”就是这样一个质疑情境,引发了学生对“大象博士请小猫当助手公平不公平”的探究话题,不仅有助于学生感知课文的“语表层”,还为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还训练了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可谓一举三得。

(三)通过改变观念来诱导学生提问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讲解重点知识,设置一系列教学问题,把重点知识抄写在黑板上,强调学生背诵。这样的课堂,学生根本就没有机会提问。可见,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诱导学生提问。在教学中需要做到:(1)不要害怕教学环节被学生的提问扰乱,或者害怕学生的问题过难造成不必要的尴尬而放弃了让学生提问。(2)把提问的主动权还给学生。(3)想方设法让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有提问的机会。如让学生结成小组,把自己的疑问在小组中提出来,这样,胆小的、成绩欠佳的学生都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从而使学生逐渐形成敢于提问的局面。(4)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文中的标点符号、词语和修辞方法的选择运用、对作者的见解、文章的写作等方面提出问题。诸如引导学生对难于理解的句子、文中的优美语句、文章的谋篇布局、内容的选择、文章中的描写等方面提出疑问。(5)先由教师提出很有见解的问题,试探着逐步引导学生体验主问题,启发学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6)改变语文预习方式,一贯的预习要求是标主次、学生词、明内容,理结构,而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着力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可通过事先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提问的做法,可以用如果没有问题则需回答正确老师提出的问题的做法来促进此一环节实施的有效性。(7)改变教学思路,把原来在教学中提问题,然后读课文、思考、找答案的做法,变为先出示答案,再让学生针对答案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语言提问,从而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并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由此,足见提问习惯形成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形成提问的习惯,首先,教师要在态度上坚持鼓励学生提问,为此,要坚持始终尊重学生,以肯定为主。在初始阶段,持之以恒地鼓励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勇敢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将此习惯真正贯穿在每一课时。同时,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应对每一个学生的问题都认真对待,即使问得不好,也不能随意批评,抑或是流露出失望、谴责的表情动作,而是表扬学生的勇气,鼓励其下次问得更好。目的是为了消除学生自卑、畏惧的心理。教师欢容的态度,才能保证学生提问习惯的逐渐形成。在学生提问习惯慢慢形成之后,此时,对教师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态度和蔼,肯定为主仍然占主导,但为了提高学生提问的有效性,不再是停留于允许学生乱问、空问,教师有必要在时机成熟阶段,教会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方法。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小学语文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中,读句“邱少云被燃烧弹打中,身上的伪装起火了”后,鼓励学生就此提出想了解的问题。学生提出了如下三个问题:(1)此时此刻,邱少云是怎么做的?(2)他是怎么想的?(3)他旁边的战友是怎么想的?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除了表扬学生提问的勇气外,不是全盘接受学生的提问,逐一研究它们,而是组织学生讨论三个问题中哪个问题最值得研究。学生通过进一步思考,发现问题(1)、(3)课文中都已交代清楚了,只需读课文便能知道答案,从而确定问题(2)为值得深究的问题。也就是说,当学生初步形成提问习惯后,教师的任务便转化为引导学生提出有集中性,即能涵盖课文全部内容的问题,抑或具有相当难度,需学生花精力去研究、探索的个性问题,甚至是需据文中已知内容去推断未知,训练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逆向问题。

(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针对标准答案普遍存在于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仅凭记忆便能取得优异成绩,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题目,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只要学生言之有理,都应该加以肯定和鼓励。惟其这样,学生才能产生问题的欲望,或针对标准答案提出质疑,提出更有价值的创新答案或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理解,鼓励他们发表具有个人特色的意见,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维习惯、学习方法等对问题作出不尽相同的理解,让学生在开放的氛围中心灵自由飞翔。

(六)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仅仅停留在发现问题的阶段还是远远不够的,发现只是成功的一半,学生还需学会分析、解决问题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也就是说,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时,还需着力培养学生的解疑能力,从而保证真正意义上的问题意识的形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可采取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自学主要是指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学习方法带他们自己想出的问题去看书、去思考。这样,全体学生都有了参加学习的机会。小组讨论主要指围绕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往往准确答案就是在积极的争论中诞生的。同时教者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往往在此时被激起。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关系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直接推动了活跃课堂的生成,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还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但由于受传统教育种种因素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约,很难保证在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中做到一蹴而就。这就希望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实施对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新课改背景下我觉得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教师理念陈旧,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缺乏基本的把握。不能处理好教学的三维目标中的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对立起来,将知识和能力分割开来。片面认为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是走老路;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是新课程。如对课标要求的一些只学不考的知识,因为不考就不学。少讲成了不讲。教学中只注重迁移拓展和模仿一些新的教学形式,而对文本的解读、语言的品味、写法的探究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

第二,教学中灵活性和创造性不够,一些灵活的教学内容,如学生对教材的独特感受,就是增加几种名家的感受;阅读拓展题解答方法,就是课文理解加上几句设置好的套话;话题作文的写作,就是编一个与话题相关的故事,等等,又成为新的僵化的形式和教条并要求学生掌握。这些都是与新课程的理念和教学的三维目标相违背的。

第三,教学方式依然陈旧,教学中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倾向。由于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而母语学习主要是靠习得;又由于语文课程是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课程,因而,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和体验,而一些教师却违背了母语学习的规律,淡化了学生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体验、探究的过程,将本应让学生自主体验、探究的过程省掉,而直接把教师自己的感悟和体验的结果转变成概念化的知识硬灌给学生,其结果只能导致学生“死记硬背”。

第四,对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一些教师对文本的钻研深度不够,或大而化之,只重视整体感知,架空分析;或文本阅读的目标设置空泛,对言语的感悟不够;或株守教师用书,缺乏个性化的理解;或教师的讲解不精,抓不住要点,点拨不到位;或对文本阅读中学生的探究过程不够重视。

第五,作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1)随意性大,体现为作文命题的随意,指导的随意,评改的随意;(2)生活积累意识欠缺,对生活只是照相式的观察,不重视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观察,割断了语文与生活的链条;(3)漠视学生基本的思维训练,缺乏对想像力、思维敏锐性的培养;(4)批改方式单一,效益低;(5)部分教师自身写作素养差。

第六,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可有可无。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等同于过去的活动课。

要解决这些问题,有以下策略:

首先,中学语文教师须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增强课标意识。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因此,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明确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并践行新的教育理念。

课程标准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与新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是完全一致的。片面的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或片面的强调人文性,都不符合语文学科的客观实际。语文教学要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要明确:学习的基础是知识与能力,贯穿整个学习的是过程与方法,融会于其中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尽管课标规定一些知识只学不考,但这些知识对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语言难点,对形成学生的能力,对学生的后续学习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当教好学好。教学中如果不教不学,就是应试教育,不是新课程。其次,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的钻研教材,提高自己解读教材文本的能力。解读教材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解读教材的过程就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因此,对教材的解读既要把握其精神实质,又要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仅仅依赖于《教师用书》,人云亦云,就不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感受、拓展、写作都是学生和教师个性发展的空间,教师要身体力行,追求独特,追求创新。

再次,阅读教学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阅读的关键和基础都是对文本的深入理解。阅读教学强调整体感知是针对肢解文本来说的,但光有整体感知是不够的。“读书百遍其意自见”,阅读教学中要强调读,要重视对文本情感的体验、内容的领悟、写法的探究、语言的品味。教师的讲解要少而精,要能调动起学生的思维。

第四,在搞好课内阅读教学的同时,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广泛的阅读的目的不仅在于增加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还在于培养自主阅读意识,养成良好阅读习惯,通过整体把握、重点赏读、精心揣摩形成科学的阅读方法,故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外阅读的指导应将学生阅读喜好与学科阅读目标相结合,引导阅读兴趣,拓宽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味;同时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选择阅读材料、积累语言与思想。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不同的文学层次,按必读与选读分层推荐自成体系的阅读内容并拟定目录,提供给学生;力求沟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学校和家庭,形成多层面的阅读通道;举办专题性阅读讲座,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组建阅读小组,通过举办课外阅读竞赛、阅读专题讨论、书评等,搭建平台,展示他们课外阅读成果。

第五,老师应正确把握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新课程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创造了条件。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材料、立意、情感和语言四个方面。要指导学生学会感悟生活,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观察,在生活中去积累、筛选写作的材料。作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思维训练,教给学生思维的基本方法,如:想象和联想、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比较思维、整合思维、抽象思维等,提高学生的立意和谋篇布局的能力。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抒发真情实感。

作文的批改方式要多样化,如:学生互批互改、面批、朗读比赛等。评语要避免老师写得多,学生看得少,面面俱到,流于形式。

语文教师应重视开展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要给予应有的重视。实施综合性学习应注意突出它的综合性(语文学科学习目标的综合和跨学科学习目标的综合)和实践性(表现为重探究,重应用;重过程,重参与;重方法,重体验)。第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1)注重因地制宜。

(2)关注学科视角。既要把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别开来,又要把它同通常意义上的语文学科学习区别开来。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比,综合性学习具有一定的附着性,它是语文课程中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与通常意义的语文学科学习比较,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性更强,它的学习目标具有综合性,它采用活动的方式,运用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

(3)综合性学习可采用以下步骤进行:首先是问题牵引,以问题引出与目标一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其次是过程的自主、合作和探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合作精神的养成;最后是成果物化。通过成果激发兴趣,增强成就感,引导深入探究。成果要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并促进评价方式的转变。

新课改背景下我觉得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教师理念陈旧,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缺乏基本的把握。不能处理好教学的三维目标中的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对立起来,将知识和能力分割开来。片面认为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是走老路;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是新课程。如对课标要求的一些只学不考的知识,因为不考就不学。少讲成了不讲。教学中只注重迁移拓展和模仿一些新的教学形式,而对文本的解读、语言的品味、写法的探究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

第二,教学中灵活性和创造性不够,一些灵活的教学内容,如学生对教材的独特感受,就是增加几种名家的感受;阅读拓展题解答方法,就是课文理解加上几句设置好的套话;话题作文的写作,就是编一个与话题相关的故事,等等,又成为新的僵化的形式和教条并要求学生掌握。这些都是与新课程的理念和教学的三维目标相违背的。

第三,教学方式依然陈旧,教学中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倾向。由于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而母语学习主要是靠习得;又由于语文课程是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课程,因而,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和体验,而一些教师却违背了母语学习的规律,淡化了学生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体验、探究的过程,将本应让学生自主体验、探究的过程省掉,而直接把教师自己的感悟和体验的结果转变成概念化的知识硬灌给学生,其结果只能导致学生“死记硬背”。

第四,对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一些教师对文本的钻研深度不够,或大而化之,只重视整体感知,架空分析;或文本阅读的目标设置空泛,对言语的感悟不够;或株守教师用书,缺乏个性化的理解;或教师的讲解不精,抓不住要点,点拨不到位;或对文本阅读中学生的探究过程不够重视。

第五,作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1)随意性大,体现为作文命题的随意,指导的随意,评改的随意;(2)生活积累意识欠缺,对生活只是照相式的观察,不重视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观察,割断了语文与生活的链条;(3)漠视学生基本的思维训练,缺乏对想像力、思维敏锐性的培养;(4)批改方式单一,效益低;(5)部分教师自身写作素养差。

第六,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可有可无。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等同于过去的活动课。

要解决这些问题,有以下策略:

首先,中学语文教师须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增强课标意识。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因此,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明确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并践行新的教育理念。

课程标准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与新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是完全一致的。片面的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或片面的强调人文性,都不符合语文学科的客观实际。语文教学要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要明确:学习的基础是知识与能力,贯穿整个学习的是过程与方法,融会于其中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尽管课标规定一些知识只学不考,但这些知识对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语言难点,对形成学生的能力,对学生的后续学习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当教好学好。教学中如果不教不学,就是应试教育,不是新课程。

其次,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的钻研教材,提高自己解读教材文本的能力。解读教材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解读教材的过程就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因此,对教材的解读既要把握其精神实质,又要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仅仅依赖于《教师用书》,人云亦云,就不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感受、拓展、写作都是学生和教师个性发展的空间,教师要身体力行,追求独特,追求创新。

再次,阅读教学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阅读的关键和基础都是对文本的深入理解。阅读教学强调整体感知是针对肢解文本来说的,但光有整体感知是不够的。“读书百遍其意自见”,阅读教学中要强调读,要重视对文本情感的体验、内容的领悟、写法的探究、语言的品味。教师的讲解要少而精,要能调动起学生的思维。

第四,在搞好课内阅读教学的同时,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广泛的阅读的目的不仅在于增加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还在于培养自主阅读意识,养成良好阅读习惯,通过整体把握、重点赏读、精心揣摩形成科学的阅读方法,故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外阅读的指导应将学生阅读喜好与学科阅读目标相结合,引导阅读兴趣,拓宽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味;同时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选择阅读材料、积累语言与思想。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不同的文学层次,按必读与选读分层推荐自成体系的阅读内容并拟定目录,提供给学生;力求沟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学校和家庭,形成多层面的阅读通道;举办专题性阅读讲座,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组建阅读小组,通过举办课外阅读竞赛、阅读专题讨论、书评等,搭建平台,展示他们课外阅读成果。

第五,老师应正确把握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新课程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创造了条件。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材料、立意、情感和语言四个方面。要指导学生学会感悟生活,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观察,在生活中去积累、筛选写作的材料。作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思维训练,教给学生思维的基本方法,如:想象和联想、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比较思维、整合思维、抽象思维等,提高学生的立意和谋篇布局的能力。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抒发真情实感。

第三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内容摘要】

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时,往往只会简单模仿,不思考:为什么这样操作?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如果换个操作形式,学生就无从下手,丧失了学习兴趣。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关 键 词】问题意识自主学习解决策略

【正文】

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比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时,经常会下课后把老师“围困”在讲台、教师门口直到下一节课上课,有的甚至跑到办公室问老师问题。可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时,却往往只停留在简单的模仿阶段,根本不会去想“这一操作为什么这么操作?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等问题。老师怎么做,他就照着模样做,如果换个形式,他就没办法了,一点学习兴趣都没有。有没有办法改变这种教学的解决策略?

通过实践与探索,我们通过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就是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欣赏和品味。在课堂中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变教学为导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时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所学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解决有意义的问题,使学习过程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是真正有效的学习。

一、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1.变“教学”为“导学”

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就是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欣赏和品味。课堂应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变教学为导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年级学生在学习上网时,大部分学生有上网的经历,对于网络并不陌生,所以在学习开始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去观察网络中部分优秀网站,通过观察发现这些网站都有哪些共同的特征,有哪些相同的操作,工具栏上的工具尝试用一下都有些什么作用。学生经过多次的观察尝试,逐步养成了“观察尝试—思考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方式,很快掌握了上网技巧,在网络中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源。例如:在教学SAI绘画过程中,因为学生有画图软件的经验,教师不直接教学SAI画图,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两个软件操作的比较,学生发现两个软件的操作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很快熟悉了这种绘画软件,对于画笔那部分教学,学生更乐意于用SAI的画笔,因为比画图里面的更好用,画出的效果更好。经过多次的引导和比较,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种绘画软件,并画出了自己满意的电脑绘画作品。在这样交替循环的学习过程中,启发学生在探索中自觉得出结论并获取知识。学生不断进步和提高的起点关键是自主观察、发现问题。

我的思考:在上面案例中,教师没有按部就班的教学生上网,通过“观察尝试—思考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发现、反思,最后自己尝试解决问题,通过知识内化,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对于SAI绘画软件的教学,也是通过画图软件为切入点,最快的时间掌握了一门新软件。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来说,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最直接、最真实、最好的问题情景。

(1)生活素材入课堂

在学习word制作电子表格软件时,通过引导学生建立班级通讯录学习,建

立和编辑word表格,由学生采集身边的数据,分小组来完成;在学习powerpoint时,让学生以向同学介绍自己喜欢的事物、游玩过的地方等为题材制作幻灯片演示文稿,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教师放弃传统课堂教学教师总是“教”的教学风格,通过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搜集素材去完成任务,使我们的教学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中锻炼了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老师还应该进一步鼓励学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学习生活中,例如学期期末帮助老师统计班里每一个同学的各门学科成绩,写好的作文能通过邮箱发给老师,教师节给老师制作电子贺卡等。将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提高了,而且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相关问题时也自然而然地想到用信息技术技能来解决。在实际生活这样一个广阔的问题情景中,通过以用促学、以学促用的不断尝试,学生的“问题意识”也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会不断增强。

3.巧妙设计任务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通常采用“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方法。要想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任务的设计是关键。任务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探索性,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还要触及每一个学生知识及能力的“最近发展区”。

(1)注重任务素材来源

对word中表格的学习,我们通常的任务设置是给出一个表格,让学生按照教材上的步骤一步一步地完成。但如果将任务改为为学校设计一个全校班级人数统计表或者为班级设计一个值日表、课程表、班干部轮流表,学生就需要完成一下工作:分析、搜集要统计的数据;根据数据特点初步设计表格;发现问题,逐步调整修改表格。

这样设计任务,就把发现问题这一环节留给学生,学生就会不断发现问题,进而想办法解决问题。所要学的知识就不再是枯燥的模仿,而变成他们迫切需要得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设置一定的综合任务,引导学生全面思考问题

综合任务的设置与完成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会更加有效,对培养学生

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重大的作用。

学生在完成用动画软件制作一个精彩动画的任务时,即使学生在动画软件的每一个具体操作都比较熟悉了,在制作之前也已经有了很好的创意,并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但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仍然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制作一个完整的个人动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庞大的、充满艰辛与快乐的过程。通过这样的经历,学生对于问题的认识就会更全面,同时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大大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这些都是一般的任务所不能达到的。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创设情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能在他感到“心理安全”或“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所以要想激活学生灵动的思维,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就必须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一大条件,没有了兴趣,学生就根本不想去学,更谈不上主动去学了。在上课开始时应该创设好每一个情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教师对问题的提出也是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的,毕竟是学生在听你说话,学生对问题有趣的,就很容易融合到课堂上来,学习就有了一个动力,对问题任务的解决也起到了好的作用,同时也激发了那种创新的欲望。

在上《网上赏西湖》这一课中,学生学会了简单的从网页上复制文字和图片,粘贴到Word文档中。在调整图片时,发现学生对于图片的环绕方式和大小的调整的不是很合理,整堂气氛不活跃。课后反思,是不是这部分内容有难度?重新调整思路,在另一个班上这一课时,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去调整图片的环绕方式和大小,通过一个小游戏,给寓言故事配幅合适的图。例如,给《乌鸦和狐狸的故事》配图,图1站在树上的乌鸦,图2狡猾的狐狸,通过简单的调整,乌鸦和狐狸的故事栩栩如生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课堂上学生看得津津有味,自己心中也产生了很想试一试的冲动。这节课通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在学生心中,立刻产生了探求新知的欲望,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以情动人是我们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能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生成,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的和谐气氛

之中,学生才能才能直言面对教师,大胆的投入到学习之中。

2.对学生的大胆质疑,奇思妙想给予积极的鼓励

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的认真态度会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更加乐于质疑,乐于创新,从而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由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能力的大小都不一样,所以对每个学生的要求也应有所差别,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探索的乐趣,又不会觉得难不可为。

总之,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时,不应该只停留在对例子的简单模仿上,学生应该自己主动去思考、去学习,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感兴趣,学生才有学习的动力和能力。而这还需要信息技术教师不断进行课堂尝试,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李颖.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0(4).[2]叶丽华.对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反思与对策[J].教育革新,2007(11).[3]杨志俊.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消费导刊,2009(16).[4]董玉琦、刘向水.国际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

[5]周振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深层次思考[J].教育与管理

第四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14417结题报告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儿童大多患有“问题意识缺乏症”,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学历层次的增高,“问题”会越来越少,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从来不提问题,二是不愿或不敢提出问题,三是不会或不善于提出问题。

创新精神是人类最宝贵的素质和个性之一,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其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精神、创新学习意识、创新学习思维、创新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再到“创造地学”,由教师“教”转向学生“学”与“创”。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认识。从一定意义上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与发展、发明与创新的逻辑起点和推动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创新。从一定意义上说,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起点的“问题教育”。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总之,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心理要素。

二、实践意义

时代性:当今社会正步入创新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育的主旋律。问题意识是创新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从培养问题意识开始。

现实性:问题意识的培养与学习活动胶结在一起,贯穿于活动的经纬,每位学生都会体验到问题的存在,拥有自主提问和探究的时空,感悟问题的意义,都可能具有“问题的头脑”和“问题的眼光”。

发展性: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的智慧,促进人的发展。学生智慧的增长、个性的发展,需要教师的积极开启和学生的能动思索。教学活动中这种开启与思索多以问题为起点,通过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来实现。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则成为促进人发展的重要前提。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现代教育的要求,我们把研究的目标确定为:帮助每个学生想问、敢问、会问和善问,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三、理论价值

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本课题从教育学和教学法的角度,对小学生问题意识的萌发、形成、巩固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理论探讨,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在研究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和形成的途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概括。

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统一。本课题的研究,以课堂教学活动为阵地,探寻在基础知识学习、基本技能掌握过程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正确价值观,促进学生主动持续地发展。

独立性与综合性的统一。现代学习方式具有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等特征。问题意识则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学生的学习活动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问题意识又与合作意识、分享意识、竞争意识等融为一体。

四、支撑理论

创新教育理论。“问题”是教与学的中介,一个好问题,就是好的学习内容和好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所以,没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活动将成为无本之木。

现代认知结构理论。现代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该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尝试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善于在尝试、探究、合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主体教育理论。主体意识是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观念表现。课堂教学更应强调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他们积极思考,自觉实践,主动发问,生动活泼地发展。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反映着个体在思维活跃性、深刻性、独立性和创新性方面的差异。

五、研究的过程(一)分解、申报,健全研究网络

《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其实施主要包括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两个层面,涉及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的不同侧面。围绕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课题组分解、设定了四个子课题,将全区十五所小学划编为四个相应单元,各学校成立均课题组,根据申报获得的子课题,结合本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分解、确定子子课题,由学科教研组、骨干教师、学科教师承担,负责具体研究。区教研室全体教研员作为课题组的核心成员,负责对基层学校相应子课题和相关学科子子课题研究的指导、引领、服务工作。这样,我们在课题研究的一开始就建立起了从区教研室(教科室)→片区子课题组→学校子子课题组为线索的层级传递的三级管理网络和推进梯队,区教研室、教科室负责课题工作的总体协调和整体推进。每位教研员和教科员个个主持一至两项子课题,各小学校校有课题,所有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全部成为课题的研究者,理论研究自上而下,实践研究自下而上,点、线、面纵横联结,有机贯通,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有效实施。

(二)、认真做好课题研究准备工作

1、组织组内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的新课程理论知识,特别是和本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加强教师的理论修养,为较好地实施课题研究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2、加强集体备课,互听互评勤交流

为上好每一堂实验课,要求组内教师课前认真备课,大家在一起集思广益,就教学内容进行讨论研究,把握好各个教学环节,针对重难点提出好的策略,哪里适合为学生创设问题意识,如何做好铺垫,如何埋下伏笔等等。让每一堂课都在有备而上,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同时,加强组内教师互听互评,通过反思找寻不足,进而改进。(集体备课、听课)

3、实验教师通过平时掌握和课间谈话等方式,对本班级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了比较全面地调查了解。发现有丰当一部分学生课堂上害怕提问题和回答问题,分析其原因:

①、由于学生的来源比较广,知识基础差别比较大,受教育的程度不尽相同,加之年龄小,能力有限,知识的储备较少

②、多数学生能力差,存在着自卑心理,害怕老师找他回答问题,更没有足够的胆量提出问题 ③、由于受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学习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

④、学生的自我意识不强,信心不足,认为自己不能很好地提出问题,害怕问题提出后碑教师和同学嘲笑。

⑤、还有少部分学生根本没有提出问题的能力。

课题组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

1、建立起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

2、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提问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倾听、表达、交流和比较。

3、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愉快的学习。

4、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立足课堂 具体实施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为此,在具体实验教学活动中,我们位课题组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组织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有效的课前预习,是使学生产生问题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并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自己已经知道的问题和不懂的问题并做好笔记。教师在上课前几分钟进行反馈,及时抓住学生反馈上来的教学信息,适时调整课堂教学。通过预习提问,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并能根据教学内容提出自己不理解或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2、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观察课题,了解相关信息,尝试从课题中提出问题。(2)、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了解别人讲话的内容,学会从别人的回答中发现问题。

(3)、引导学生对学完的知识进行整理,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学会在整理新知中提出自己困惑的问题。

(4)、引导学生多问个“为什么?”学会从学后提出延伸、拓展性问题。

3、创设问题情境

(1)引入新课时,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要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思维已被启动,意识越强烈,思维越活跃、越深刻。在引入新知时,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活动。

(2)探究新知中,提供问题情境

在知识的探究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创设问题悬念,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常识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快乐感和自豪感。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学习情绪就会高涨,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3)应用知识时,设置问题情境

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注重在设置知识应用环节上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发现、解决问题。

通过课题实验教学研究活动,各实验教师任课班级学生问题意识明显增强,具体表现为课堂不再沉闷,学生有所思有所想,学习兴趣浓厚,很多学生的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课下也总会与老师交流探讨一些科学小问题。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我们深知让所有学生真正地具有“问题意识”一学期、一学就可以形成的一种学习习惯,那需要教师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教给学生寻找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感到确实有问题可问。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也不能急于求成,要把对学生的培养意识坚持下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的问题意识,增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培训、指导,夯实研究基础

研究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实践的过程。缺乏理论指导的研究,将是盲目的、浅层面的、低效率的研究。为此,我们把理论学习作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研室全体教研员和各子课题负责人做到先行一步,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课题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有计划、有针对、有重点地对课题组其他成员进行培训。根据可能涉及到的培训内容,区教育局、基层学校分别购置了相关的书籍,供教师阅读。各课题组与学科教研组有机联合,利用业务学习时间,集中研读教育专著和新一轮课程改革方面的文献。作为理论培训的重要途径之一,教研室还邀请省、市教育专家围绕课题来我区讲学。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侧重于实践操作。为了有效指导、引领基层学校和教师的实验,教研员和教科员经常深入到基层、深入到课堂、深入到教师中,作专题辅导讲座、教学指导、教学示范、教例评析等,就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途径、方法等现场说法。课题研究期间,教研员累计作专题讲座近六十场次,作教学指导、教学评析近六百场次。教研室主任、教研员都亲自走上讲台为一线教师上示范课与研究课。

(五)总结、反思,积聚研究成果

研究的现实土壤是实践,研究的阳光便是教师的理性反思。对于教师来说,理性反思就是自觉地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对象,全面、深入地进行冷静的思考和分析,以达到提高业务素质、改进教学实践的目的。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通过研究自己的教达到改进自己的教,教中学、学中教,边教边学、边学边教。反思教育教学实践不仅要求教师从教育教学技术上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要求教师运用反思的结果矫正自己不良的教育教学行为,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因此,我们要求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自觉进行反思,主动撰写课题研究随笔。我们先后组织开展专题教育随笔、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论文评比

六、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一)理论上的初步收获

小学生——6~12周岁之间,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他们的心智发展还很稚嫩,自我独立意识薄弱。

问题意识——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的大脑处于“问题”状态时,其思维处于灵动、紧张、流动的状态之中,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见人所不见,想人所不想。有时受某一现象启发而顿悟,产生灵感。因此,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开发大脑潜能的重要途径,它直接影响着人的发展进程和发展质量,是人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培养——广义指人们为达到某种特定目的,通过创造适宜的条件和环境,促使对象向着预定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特定活动。这里指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教师通过长时间的指导、帮助和训练,使学生获得某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活动。实际上,面对原先就有着一定问题意识的小学生,我们所理解的培养应该依次包含以下几层意思:一是保,即保护孩子好问的天性,使他们想问;二是松,即松开束缚孩子发问的枷锁,使他们敢问;三是还,即还给孩子自由提问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多问;四是引,即引导孩子学会寻找问题、发现问题、筛选问题,并提出问题,使他们善问;五是帮,即帮助孩子采用合适的方式来设法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并获得相应的锻炼和激励,使他们乐问;六是督,即督促孩子以问题为中心开展学习,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发展。从小养成“事事问”、“时时问”的习惯,可见,“培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细微的过程。

综上所述,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来理解“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的内涵,即以小学生为对象,以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氛围和环境为前提,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载体,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要内容,以养成学生“敢想、善问、乐思”为归宿,帮助小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学会发展的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二)实践上的积极尝试

讲究授渔、应用、收获,形成智慧头脑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认知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并获得新知的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课题组的老师努力进行了以下探索:

授之以渔。陶行知先生们告诫大家“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开发文化宝库和宇宙宝藏”。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要授生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把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会学,善学,最终乐学。学习的方法很多,课题组成员注重教给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告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在新旧知识的比较、联系上提出问题;可以从新知识的意义、性质、特征以及适用领域等方面提出问题;可以从学习过程中提出一个让大家动手、让大家思考的问题,也可以提出一个让大家必须用新知才能解决的问题……逐步形成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面对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勇敢应对。学生有了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冲动,及时引导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自己获得答案,这正是帮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有困难时,课题组的老师注意及时点拨新的途径和方法:查找工具书、与同伴研讨、上网查资料、请教师长等。

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知,获得了方法,形成了能力,更赢得了思维的启迪、心智的发展。

多元收获。课题研究实践告诉全体成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他们一旦拥有了“问题眼光、问题头脑”,他们对学习活动的情感体验、他们的智慧技能、认知水平、思维方式方法乃至他们的视界都会有明显的改观。学生的多元收获,丰富了学生的多元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多元发展,智慧头脑的形成就指日可待了。

七、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通过两年多的摸索,课题组虽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不同程度地收获了可喜的成果,但我们清醒地看到,受主观视野、能力和水平所限,加上部分客观环境、条件的制约,本课题的研究工作还有不少不尽人意之处。突出表现在:理论开掘还不深、触角延伸还不广(限于学生的课堂、学校、学习生活,囿于教师的教学、教研活动,对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生理、心理、社会和历史的因素触及不多)、个性色彩还不浓(形成的大多是些普遍性的认识,地区尤其是城郊结合部的地域特色还不鲜明)、实践成果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还不强(还没有能形成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心理、不同个性学生实际的具体实施策略)等。

针对以上存在的不足,课题组将在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继续深入实施下去。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坚持以人为本,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和精神,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努力克服教育的功利意识对课题研究的弱化影响

从实践看,许多学生中普遍存在为问而问的倾向,问题缺乏探究的价值,不能成为教和学的主线,有时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教和学的主要目标。不少教师在分析提问的效率时更注重于它对教的意义,迫于完成教学任务的压力,追求问题解决过程的简单化,导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生疑、质疑、释疑的时间、机会减少,空间受到挤压。大量情况下,出于追求传授知识速度、数量及效率的考虑,功利意识不断增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萌发、解决能力的提高关注度受得弱化。

2.努力克服教师的自身因素对意识培养的阻滞作用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有备而来,学生疲于应付。强调学生问题意识的诱发、培养,则应突出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发现问题,自我寻求答案,或者同伴互助,共同探究。这一变化,要求教师从发问者转向导问者,由答案的剖析、确认者变为探寻结论的引导者和参与者。随着课堂预设项目的减少、“意外” 因素的增多,以及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全面,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拥有更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更扎实的专业基础,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教和学的重点,对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成竹在胸;必须具备更民主的教学态度和更稳定的心理素养,才能自如地应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各种表现形态;必须形成更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更深厚工艺修养,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探索之舟。否则,教师将成为学生问题意识蒸发的沙漠和陨落的汪洋。

3.努力发挥课题的深入推进对区域教科的综合功能

该课题是一项区域性、群体性的研究课题,其进展和成效对于全区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强的引导和辐射作用,其拓展和深化应当成为我区今后乃至一个时期小学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的重点。课题组要进一步搜集过程资料、汇总研究成果、总结成功经验、深化理性认识,更重要的是,要在全面分析、比较、论证实施过程各项具体工作的基础上,寻找出缺陷和问题,抓住空白处和薄弱点,瞄准不足对症下药。我们要根据上述不如人意之处,召集更多的课题志愿者,完善推进机制、优化推进策略、提高推进效率,深化、细化子课题研究,追求更科学、更实际、更有效、更丰富的研究成果,努力彰显它应有的区域研究特色。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它更新教育理念的宣传功能、整合各类资源的集聚功能、促进专业成长的强师功能、引领课题研究的示范和导向功能。

第五篇: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长期以来,我们的老师都扮演着传道、授业的角色,可真正有多少人关注着如何为学生解惑呢?或许,我们会告诉了他们很多问题的标准答案,也让他们记在了自己的本上、书上,但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疑惑了吗?没有。因为我们忽略了真正为学生解惑,所以久而久之,学生的自我产生疑惑的能力似乎也被抹杀了。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现代心理学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是:科学上很多重大发明与创新,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毋宁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正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开他们心智的大门,使之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与教学过程这一特征是一致的,其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知识。

学生的“问题意识”通常表现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应视之为正常现象。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他(她)们有足够的动力去不断探索新的知识领域。在语文课中,重视并加强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从长远来看,也是创造发明的前奏。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

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好奇、渴望。掌握一定量的知识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古人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博采众长,涵摄百家,这是问题意识产生的前提。只有学好课内知识,又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才能厚积而薄发,形成敏捷的思维,产生各种真知灼见,从而质疑问难。

二、进行能力训练,丰富学生的问题储备

1、注意观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生观察常常不分主次,马马虎虎。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使他们懂得观察要有重点。例如,捕捉突出中心的关键字眼,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或“大自然的启示!”,其重点分别是“记”和“启示”。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有选择地围绕重点进行观察,头脑中自然而然地萌生出“按什么样的顺序记的?”或“启示有哪些?”等问题。此外,还要注意进行“有次序”、“细致”、“抓住事物的特点”等方面的训练。如:《大自然的启示》一文,让学生注意课题中的“启示”重点是指什么。文章究竟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描写,然后经过思考,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反复推敲,弄明白 “启示”具体指什么。

2、引导学生学会提问的方法。

作为一种能力的培养,是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的。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模仿老师,就某篇课文题目或某个词句进行设计问题的训练。如:《蝙蝠和雷达》中,蝙蝠是动物,雷达是高科技设备,它们之间能有什么关联?《触摸春天》中的“触摸”是什么意思?春天怎么能用来触摸呢?《夜莺的歌声》一文中“夜莺是动物吗?夜莺会唱歌吗?不管学生所提问题与教学任务的相关程度如何,教师都给予中肯的鼓励与点拨,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很高。

事实说明,只要学生在个体活动中感到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此时的问题意识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开动。

三、营造民主平等的宽松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成功的基础。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动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充沛的水分、适宜的土壤,使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1、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空间,情感因素对教与学双方都有重大的影响,我们提倡以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语文学科的答案常常不是唯一,我们应该而且必须允许

学生有不同的理解,例如词义的解释或课文段落的划分、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等等,只要言之有理,均应视为正确。师生之间应崇尚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本着解决问题的初衷一起分析、讨论、归纳,同时,当学生怀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进行探究,可以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这就有助于强化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2、及时评价,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各种反馈回来的信息。教师应边听边想,迅速判断:学生表述的语音是否准确,语意是否完整,是否围绕中心内容来提问等等。教师要能迅速接受并及时处理来自学生的信息,才能对症下药地进行启发、引导、纠正,千万不要忘记给学生予恰如其分的评价。也可让学生比较、研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创设机会让中下生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对语文兴趣不浓的同学发言,哪怕是极细小的进步,甚至只要说清楚都要给予肯定。教师的启发用语要精炼、亲切,灵活多变。“你还知道什么?”“你读明白了吗?”培养学生大胆质疑要持之以恒,“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始终是语文教师进行问题意识培养的一个终极目标。

四、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的氛围。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意问题情境的精心创设,多方面、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有问题要问而且爱问。

1、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给学生予鲜明生动的视听刺激。

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之一在于能够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以《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为例,在介绍完黄河的基本情况后,我先播放了一段关于黄河的纪录片,伴随着雄壮的声乐,师生感受到了黄河的雄壮以及黄灾的泛滥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带着强烈的感情进入了文中,于是同学们不由得就开始思考,黄河为什么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要如何改善这种情况?远比老师单纯讲解的效果好得多。

2、注意问题设置的难度和密度。

问题的设置应有一定的难度,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活动,要使他们通过努力能够达到“最近发展区”,可以“跳一跳,摘果子”;

同时应疏密有间,有一定的停顿时间,以适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

3、培养自学能力,促进问题意识的发展。

陶行知先生讲:如果你按着鸡脖子喂米给鸡吃,它乱叫乱挣也不会吃;如果你松开鸡,它就会自己去主动吃米。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自觉实践、主动发问、生动活泼地发展。教师要让学生树立自学的信心,教给自学的方法,培养自学习惯。善于自学就能活跃思维,发展能力。比如阅读课文一般安排在每一组课文的后面,其阅读的方法基本在本组的前面课文中已讲解过,教师就应该放手让他们学习,用已经学到的方法自主质疑、自主释疑,切忌把阅读课上成讲读课,讲得过多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最重视的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我们教师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就能欣喜地听到学生创新之花慢慢绽放的声音。

下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实施方案_最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实施方案_最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优秀范文五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株洲县渌口镇湖塘小学 杨静 ***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问题在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学习的动力、起点、贯穿的主......

    历史与社会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研究(精选五篇)

    《历史与社会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研究》的结题报告内容摘要:本课题通过《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调查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及对历史与社会课堂观察,以研究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 开题报告张夏镇纸坊小学 2012年10月 一、本课题研究目的、选题意义 1、通过课题研究,试图探索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

    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3-077-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有几只铅笔》的教学思考 摘要:新课标指出:“小学段的学生应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理解问题,并......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如何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紧迫话题。面对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首......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研究方案 随着课堂改革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理念,己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具体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1、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没有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就没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