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评价促创造思维发展
以评价促创造思维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它对激发探索热情、开发学习潜能以及学生的终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供多次评价的机会,多方面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下面是我在教学中以多维评价促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所做的尝试。
一、在评价中鼓励学生大胆求异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思考问题,主动探索并尝试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低年级儿童年龄小,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依赖于具体形象的事物。因此,他们的思维常常带有直观和直觉的特点。为此,在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时,我们就要注意为他们提供问题情境,同时要让他们尝试对学习和思维的过程加以评价。所谓评价,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别人或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论作出科学公正的判断,借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思维品质。如在教学100以内进位加法以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9+9+9+9=?比一比,看谁先算出来。”学生在解答的时候情况如下: 生1:“老师,9+9=18,题中是两个9+9相加,可以想18+18=?因为18+18=36,所以9+9+9+9=18。” 生2:“老师,我决得他的算法中18+18=?有点难,还不如想20+20-2-2=36。”
生3:“老师,也可以把前面3个9看成3个10相加,这样就多加了3个1,再从第四个9里面减掉3,就是30+6=36。”
生4:“老师,按照前面两位同学的想法,那就直接把每个9都看成10,再减去4个1,列式为40-4=36,我想这样会更快。”
由此可见,评价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互相借鉴、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突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相互了解和合作。这样,学生在探索、评价结论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在评价中鼓励学生主动实践
小学生的动手思维占优势。苏霍姆林司基说过:“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要让学生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听科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直接体验,极力将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操作情境中开展评价,发现新知,体验创新,感受再创造的探索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是学生情感与态度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来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这一学习过程,我发现,在完成以上同意任务时,学困生要比优等生付出更大 的努力。因此,我屏弃了过去教学中多鼓励有正确答案且表现突出的学生和极少鼓励甚至加以批评同样付出努力却答错或找不到答案的学生的评价模式,而采用了“同学们都认真地在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老师很高兴”、“重要的不是快慢,而是大家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证明”、“还没想出来的同学不要灰心,可以互相学习,只要你积极、努力,总有做对的时候”等评价语言时,学生的精神受到鼓舞,动手实践的愿望持续不断。我也看到了更多的学生渐渐走近成功。
三、在评价中鼓励学生敢于猜想
爱因斯坦说过:“直觉可以说是思维的洞察力,直觉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创造行动几乎就是直觉。”直觉思维是指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顿悟的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在发明创造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与推测的同时开展了生生间的互评,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直觉习惯。例如,在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之后,我开展了这样一个数学游戏,将已知的7个圆片藏在两只手中,让学生猜一猜:我左、右手分别有几个圆片?并让学生对大家的回答进行评价。以下是活动的片断:
生1:老师,我认为你左手里有1个圆片,右手里有6个。
生2:生1说得有道理,因为1+6=7,但也有可能是2个和5个。
生3:这样说,还不止这两种可能,我猜出了6种:
左手右手
生4:那如果老师有一只手是空的,就有可能是0和7或7和0,也就是有8种可能了。
生5:这四个同学说的肯定有一个是对的。
通过猜测和评价,最后当我打开双手亮出答案时,讲台下一片欢呼。这欢呼,是他们为自己的大胆猜测,为自己的恰当评价的一种肯定。与此同时,我也表扬了所有发言的同学们。我想,在以上猜一猜、评一评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能依据某一线索进行大胆猜测,而且能对猜测作出准确、合理的评价,难能可贵。总之,学习数学的过程应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数学学习应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多一些思维空间、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自信。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是有效的,我们的评价也将成为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它对激发探索热情、开发学习潜能以及学生的终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供多次评价的机会,多方面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下面是我在教学中以多维评价促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所做的尝试。
一、在评价中鼓励学生大胆求异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思考问题,主动探索并尝试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低年级儿童年龄小,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依赖于具体形象的事物。因此,他们的思维常常带有直观和直觉的特点。为此,在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时,我们就要注意为他们提供问题情境,同时要让他们尝试对学习和思维的过程加以评价。所谓评价,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别人或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论作出科学公正的判断,借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思维品质。如在教学100以内进位加法以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9+9+9+9=?比一比,看谁先算出来。”学生在解答的时候情况如下: 生1:“老师,9+9=18,题中是两个9+9相加,可以想18+18=?因为18+18=36,所以9+9+9+9=18。” 生2:“老师,我决得他的算法中18+18=?有点难,还不如想20+20-2-2=36。”
生3:“老师,也可以把前面3个9看成3个10相加,这样就多加了3个1,再从第四个9里面减掉3,就是30+6=36。”
生4:“老师,按照前面两位同学的想法,那就直接把每个9都看成10,再减去4个1,列式为40-4=36,我想这样会更快。”
由此可见,评价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互相借鉴、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突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相互了解和合作。这样,学生在探索、评价结论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在评价中鼓励学生主动实践
小学生的动手思维占优势。苏霍姆林司基说过:“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要让学生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听科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直接体验,极力将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操作情境中开展评价,发现新知,体验创新,感受再创造的探索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是学生情感与态度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来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这一学习过程,我发现,在完成以上同意任务时,学困生要比优等生付出更大 的努力。因此,我屏弃了过去教学中多鼓励有正确答案且表现突出的学生和极少鼓励甚至加以批评同样付出努力却答错或找不到答案的学生的评价模式,而采用了“同学们都认真地在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老师很高兴”、“重要的不是快慢,而是大家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证明”、“还没想出来的同学不要灰心,可以互相学习,只要你积极、努力,总有做对的时候”等评价语言时,学生的精神受到鼓舞,动手实践的愿望持续不断。我也看到了更多的学生渐渐走近成功。
三、在评价中鼓励学生敢于猜想
爱因斯坦说过:“直觉可以说是思维的洞察力,直觉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创造行动几乎就是直觉。”直觉思维是指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顿悟的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在发明创造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与推测的同时开展了生生间的互评,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直觉习惯。例如,在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之后,我开展了这样一个数学游戏,将已知的7个圆片藏在两只手中,让学生猜一猜:我左、右手分别有几个圆片?并让学生对大家的回答进行评价。以下是活动的片断:
生1:老师,我认为你左手里有1个圆片,右手里有6个。
生2:生1说得有道理,因为1+6=7,但也有可能是2个和5个。
生3:这样说,还不止这两种可能,我猜出了6种:
左手右手
生4:那如果老师有一只手是空的,就有可能是0和7或7和0,也就是有8种可能了。
生5:这四个同学说的肯定有一个是对的。
通过猜测和评价,最后当我打开双手亮出答案时,讲台下一片欢呼。这欢呼,是他们为自己的大胆猜测,为自己的恰当评价的一种肯定。与此同时,我也表扬了所有发言的同学们。我想,在以上猜一猜、评一评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能依据某一线索进行大胆猜测,而且能对猜测作出准确、合理的评价,难能可贵。总之,学习数学的过程应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数学学习应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多一些思维空间、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自信。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是有效的,我们的评价也将成为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它对激发探索热情、开发学习潜能以及学生的终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供多次评价的机会,多方面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下面是我在教学中以多维评价促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所做的尝试。
一、在评价中鼓励学生大胆求异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思考问题,主动探索并尝试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低年级儿童年龄小,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依赖于具体形象的事物。因此,他们的思维常常带有直观和直觉的特点。为此,在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时,我们就要注意为他们提供问题情境,同时要让他们尝试对学习和思维的过程加以评价。所谓评价,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别人或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论作出科学公正的判断,借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思维品质。如在教学100以内进位加法以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9+9+9+9=?比一比,看谁先算出来。”学生在解答的时候情况如下: 生1:“老师,9+9=18,题中是两个9+9相加,可以想18+18=?因为18+18=36,所以9+9+9+9=18。” 生2:“老师,我决得他的算法中18+18=?有点难,还不如想20+20-2-2=36。”
生3:“老师,也可以把前面3个9看成3个10相加,这样就多加了3个1,再从第四个9里面减掉3,就是30+6=36。”
生4:“老师,按照前面两位同学的想法,那就直接把每个9都看成10,再减去4个1,列式为40-4=36,我想这样会更快。”
由此可见,评价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互相借鉴、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突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相互了解和合作。这样,学生在探索、评价结论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在评价中鼓励学生主动实践
小学生的动手思维占优势。苏霍姆林司基说过:“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要让学生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听科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直接体验,极力将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操作情境中开展评价,发现新知,体验创新,感受再创造的探索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是学生情感与态度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来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这一学习过程,我发现,在完成以上同意任务时,学困生要比优等生付出更大 的努力。因此,我屏弃了过去教学中多鼓励有正确答案且表现突出的学生和极少鼓励甚至加以批评同样付出努力却答错或找不到答案的学生的评价模式,而采用了“同学们都认真地在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老师很高兴”、“重要的不是快慢,而是大家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证明”、“还没想出来的同学不要灰心,可以互相学习,只要你积极、努力,总有做对的时候”等评价语言时,学生的精神受到鼓舞,动手实践的愿望持续不断。我也看到了更多的学生渐渐走近成功。
三、在评价中鼓励学生敢于猜想
爱因斯坦说过:“直觉可以说是思维的洞察力,直觉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创造行动几乎就是直觉。”直觉思维是指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顿悟的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在发明创造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与推测的同时开展了生生间的互评,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直觉习惯。例如,在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之后,我开展了这样一个数学游戏,将已知的7个圆片藏在两只手中,让学生猜一猜:我左、右手分别有几个圆片?并让学生对大家的回答进行评价。以下是活动的片断:
生1:老师,我认为你左手里有1个圆片,右手里有6个。
生2:生1说得有道理,因为1+6=7,但也有可能是2个和5个。
生3:这样说,还不止这两种可能,我猜出了6种:
左手右手
534
生4:那如果老师有一只手是空的,就有可能是0和7或7和0,也就是有8种可能了。
生5:这四个同学说的肯定有一个是对的。
通过猜测和评价,最后当我打开双手亮出答案时,讲台下一片欢呼。这欢呼,是他们为自己的大胆猜测,为自己的恰当评价的一种肯定。与此同时,我也表扬了所有发言的同学们。我想,在以上猜一猜、评一评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能依据某一线索进行大胆猜测,而且能对猜测作出准确、合理的评价,难能可贵。总之,学习数学的过程应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数学学习应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多一些思维空间、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自信。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是有效的,我们的评价也将成为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二篇:语文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创造思维
语文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创造思维
所谓创造思维就是一个创新的思维,即创新的、前所未有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和意义的思维。语文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工具,更是创造的基础工具。作为一名肩负创造力培养与开发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又如何去完成时代赋予的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呢?语文教学对创造能力的发展,关键在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应着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创造性想象的能力、联想的能力、诱发直觉和灵感。
一、发散思维的培养
首先,教学中,要努力尝试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课文,突破教材和教参的一些条条框框,突破思维定势,实现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其次,根据同一作文材料多角度立意。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寓言《守株待兔》教学之后,可启发学生脱出文章的思维定势,自己确定文章中心,会认为《守株待兔》好,抓住守株者的恒心、忠心、毅力立意,也不能不说是举一反三。
再次,是对阅读材料进行仔细推敲,查看有无疏漏之处,对课文相关之处等进行分析、比较、鉴赏、评价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第四是从文章的情节、层次结构表达手法等入手来进行增添补充。如将《木兰诗》改写成叙事散文。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木兰挺身而出,驰骋疆场,立下汗马功劳。凯旋归来后,又谢绝高官,重还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一个既是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铁马金戈的英雄,无不自然诉诸笔端。
二、创造性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是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创造思维的温床。
“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如是说。什么是想象力?想象力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创造新形象的能力。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核心,人一旦失去了想象力,创造力也就会随之枯竭。牛顿也指出:“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能作出伟大的发现。”阅读感知描写性语言时,要对语言文字有所感受,就必须进行想象,阅读语感训练的想象是再造想象。可读前想,读中想,读后想。带着问题读读想想,想想读读,都是感知语言材料的很好办法。
想象力是创造的先导和基础,任何形式的创造都离不开想象。因此,必须重视想象力的培养。想象力的培养也可从如下几个方面人手:
首先,丰富感性知识,拓宽知识面,储存大量的表象。实践证明,谁的知识面广,经验丰富,尤其是感性知识经验丰富,想象力就丰富。常言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表象积累,又何来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呢?语文教学中,可广泛运用挂图、自制教具、实物等直观教具创设情景,也可利用电化媒体达到视听结合,调动多种感观参与,丰富感性知识的目的。第二,充分利用语文手段,强化表象的储存。叶圣陶老先生指出:“学校里的语文教学应该语言和文字并举。以语言为门径,以文字为重点,达到语言和文字都提高的目的。撇开语言教文字,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走人了重文字而轻语言的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的误区。第三,发挥课文的示例作用。充分利用课本,指导学生体会出语言文字材料里面蕴含的境界和情调。尤其是在读描写性语言时,更要对语言文字有新的感受,从而想象文章的意境,达到培养想象力所应达到的境界。第四,创造想象――想象作文训练。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目的、任务,在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与再造想象,在展开想象时活跃着的都是形象的本身,而且都是根据已有的关系建立新的形象。有了前面的再造想象的积累与储存,现在运用于作文之中,可谓水到渠成,信手拈来,时时展现创造想象的火花,新生创造想象之果。第五,培养好奇心,鼓励合理虚构(想象)。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教师,更应该改变现实中那种见物不见人,见书不见人,见文不见人,目中无人的教育,在教育中高扬人文精神和人本意识。正如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的中国物理学家杨福家所言:“不要把学生脑袋拿来填进知识,而应把它当作被点燃的火种,教师的自身是点火种的人。”于此,学生的好奇心的激发就成了一名教师的当务之急,更何况好奇心是发展想象力的先导和驱动力。教师更应该随时随地指导学生对任何事物都要十分留神、观察和研究,并善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一般来说,好奇心越强烈,想象的内容就越丰富,想象力自然也就越强。尤其是作为语文教学,教师就要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虚构,想象。
三、自由想象能力的培养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再想到更多的事物的心理过程,没有这一过程就没有迁移。正因为如此,联想被誉为智慧的桥梁,创造的桥梁。许许多多创造性思维成果都是通过奇特的联想而获得的,瓦特之发明蒸汽机,牛顿之“万有引力”定律,莫不如此。
语文教学中,一方面是要引导学生分析、鉴赏、联想课文在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高妙处。比如杨朔的《荔枝蜜》,它以“我”对蜜蜂的情感化为线索,欲扬先抑,全文选材借助联想,热情歌颂“为人类酿造最美好的生活”的人民的默默奉献精神。这篇文章还三次出现联想:一是由荔枝蜜的甜美想到生活的甜美;二是由蜜蜂沸沸扬扬的情景想到建设新生活;三是由荔枝蜜的酿造蜜蜂想到幸福生活的建设者劳动人民,遣词造句方面如“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嘤嘤嗡嗡”既传其声,又现其形。好像蜜蜂酿蜜时热热闹闹,兴高采烈,充满着劳动的乐趣。“忘记”把蜜蜂人格化,活现出蜜蜂勤奋不息,不分昼夜的神态。
四、诱发学生的直觉和灵感
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创造,不断地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己任,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突破点,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才能真正谱写“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为创造之人”的教育新篇章,迎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繁荣昌盛。
第三篇:以发展促融合,以融合求发展[范文模版]
以发展促 融合,以融合 求 发展
根据 2016 年秋初等教育学院的工作思路,我院在校党政领导下,围绕示范校建设目标,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加快示范校建设项目,开展文明学校创建活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评促建,努力 构建教 学 质量工程系统
(一)以第三方专业评估为契机,加强专业建设
为更好地迎接 2018 年第二轮评估,初等教育院四个专业于 2016 年 11 月15 日在教学楼 A306 会议室接受为期一天的第三方专业评估。
开展专业评估是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此次评估,使大家充分认识加强专业建设的重要性,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冷静地分析本专业的优势及不足,尤其是一些新办专业,通过此次评估检查,找到自己专业追赶的目标。
1.组织学习放假前,我系组织各专业带头人学习专业评估标准,对各观测点进行细化,就各专业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然后利用暑假期间动笔撰写评估报告。开学后开始比较全面的材料要点的整理。包括教师档案的建立、师资队伍的统计、实践教学、课程建设、教学质量监控、基本教学文件的归档等,基本覆盖各个观测点的全部内容。
2.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规格的人,如何培养”的问题,是纲领性文件。本学期我院积极跟踪考察毕业生质量,及时了解各专业岗位对专业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方案中尤为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注重构建系统的基础知识、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训、实习构成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本学期我院对四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检查、完善,修订了 2016 级人才培养方案。
3.课程建设准备。
对于四个专业,我们将基础课程进行了一般建设,核心课程进行了重点建设。现利用网络技术,教师们踊跃开始报名制作微课,这些课程在课程标准的制定、课件的制作、教案的编写等方面都进行了修订,成效显著。
4.说课程预演 先由教研室组织教师进行小范围推荐,再进行说课程试讲。通过这次活动,大部分教师在教案准备、课件制作、课堂教学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尤其是青年教师,都十分重视本次活动,这无疑有助于提高我系的教育教学质量。但同时也暴露出了教师在教学环节上的一些问题,如课件的制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说课形式仍需下大功夫。
5.评估材料的准备 在评估专家进校前,我院根据评估报告的观测点进行分类整理材料。从指导性方案到具体操作文件,从数据统计到具体支撑材料,专业带头人和教学秘书齐心协力,尽最大可能做好备查材料。
(二)
抓住 契机,融合创新 求发展
本学期我院开始实行两校区条块结合管理,两校区通过多次互动交流,就系部发展、专业设置、课程计划、实习实训、二级经费等管理问题进行了讨论,永春校区的教学在磨合中也日趋规范化。同时,以示范校建设为为契机,按照《示范校项目建设规划》和学校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全方位推进我院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1.修订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
要求老师认真学习小学“新课程标准”及国考标准,深入钻研教材,修订课程标准及制定考试大纲。强调互相听、评课,共同研讨、评议,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本学期组织中青年教师、两校区课堂教学观摩交流开放周活动。本次的教学开放周活动,本着践行示范校建设教学评价的要求,对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通过两校区评课交流,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为接下来的二轮评估做好准备。
2.做好课程建设 进一步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目前省级精品课程 1 门,校精品课程 8 门,本学期开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特色教材建设,努力做好小教、特教、播音等三个专业的部分在线微课制作,目前已完成 39 节课的录制工作,从而加快优质课程资源的辐射与共享。苏碧洋副教授与永春校张美兰老师结合国考相关知识点,做好心理学课程的校本教材的研究与开发。
3.加强数据平台建设 数据平台的填报对于评估或办学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强化一线教师的数据意识,尤其是永春校区的数据填报,紧抓数据源头,规范采集数据,采取多种措施,规范数据管理,检查维护数据,确保数据真实有效。
4.组织开展专业调研 进一步完善专业结构与优化整合,逐步建设一个符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专科层次的专业群,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组织开展专业调研,优化专业结构,推进小学教育专业群建设,做好心理咨询专业前期调研工作。
5.做好专业建设项目申报 为更好的服务社会体育产业,充分发挥学校人才、技术、设备设施等方面的优势,我院、公教部、永春校区积极申报泉州市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并于 2016 年 12 月获批 20 万建设资金。该项目将秉承市场为导向,培养体育产业所需人才,培养具有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创意设计、体育市场营销、体育中介服务等方面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同时,还充分利用我院完善匹配的体育实训装备,面向小学体育教师、企业人员、社区居民和体育运动爱好者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有效推动全民健身工作的开展。
6.规范两校区教研活动 规范并创新两校区教研活动,做到“五有”(有计划、有主题、有主讲、有记录、有检查),确保教研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定期(期初、期中、期末)做好系部教学督导工作。
7.加强校内外基地建设与见实习管理 本学期主要加强 2016 级、2015 级四个专业的见习工作管理,做好 2014 级三专集中实习、顶岗工作及 2012 级五专的顶岗安排,专业之多,见实习单位为历年之最,尤其还跨校区管理,困难多,任务重。为保证实习安全与质量,严格实习成绩的考核与评定,两校区实行统一管理,以保证见实习单位管理的规范性及学生实习的质量。此外,本学期还新增校内特教专业实训基地多感光实训室及校级实践基地 3 间:晋江求聪中心小学、麦子黄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泉州市婚庆行业协会等;正在进行筹备的为特教专业的资源教室。
7.加强制度建设,提升人才培养管理水平加强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院部大事由会议决策,加强院务公开制度,院务公开、透明;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系列教学管理文件,做好档案的完善工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管理水平。
二、搭建平台 ,促进优质团队的 建设(一)
加大内培外引力度,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充分调动行业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教学工作,外聘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专业教师和行业兼职教师“结对子”,为行业兼职教师全程参与教学和课程改革搭建了平台,促进了校地的深层合作。
聘请泉州电视台戴安玉编导、传媒公司赵红星主播、初幼教科曾志安老师、东海湾实验小学陈志清老师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技术人员独立承担实践性强的教学工作,同时为独立授课兼职教师配备 1 名校内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理论等方面相互学习和指导,相互促进。
(二)
积极创造条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为适应教育教学不断发展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改善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学历结构,根据专业课程建设需要,本学期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派教师参加进修、考察、培训,本学期外出学习的老师有连翔、江桂熔、苏碧洋、王艳荣、孙影等;尤其在特殊教育专业建设上,积极做好师资建设规划,拟申请一名特教专业教师;此外,还邀请台湾方面儿童戏剧表演家钱康明教授来我系讲座,以拓展师生的专业视野,提高实践技能水平,进而促进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提高我系的办学水平。
(三)
搭建良好 的科研平台,培养科研梯队
科研与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两个重要职能,同时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本学期教师能重视科研活动,积极撰写论文,黄曙阳、张桂凤、郑晓春等老师还获校学术论文一二等奖;重视研究所的建设与管理:连翔老师积极申报学前特殊教育研究所并组织召开首次例会;儿童文学教育研究所继续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发挥“教学、研究、引领、服务”的四大工作职能,研究所郑晓春老师常下小学基地、社区开设讲座,服务社会。
三、促进融合 ,学生管理 推陈出新
我院本学期与永春师范实行实质性合并。为了更好地做好学生工作,主要完
成以下工作:
(一)
活动导向,实践育人。构建基于第二课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活动性课程体系,包括入学教育、劳动周、道德讲堂、团会观摩、每周班团会、歌咏比赛、师范生技能赛个人全能赛、系运动会、校运动会、诗文朗诵赛、迎新生晚会、迎新年晚会和课本剧比赛等活动性课程,实现知行合一,营造良好的积极向的文化氛围。
本学年开展班会 17 次、团会 16 次、团会观摩 4 次、道德讲堂 6 次,主题广泛。细致推选入党积极分子,做好积极分子考察工作,本学年团总支推荐优秀的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 66 人。
以专业为依托,服务两个文明建设。《向阳花开》创意设计接连获得市一等奖、省一等奖,在挑战杯全国赛中获得二等奖;15 级学生张佩微作为福建省高校组唯一的代表征战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总决赛,最终斩获三等奖。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立项申报《心系聋童,与爱同行——学前听障儿童同伴交往行为的研究》也收到良好成效。此外,今年我们还通过历次的见实习、六一活动、周末互动等搭建起一个展示自我、学习发展的平台,同时在交流中也让我们进一步思索特殊教育专业如何拓展社会服务职能、构建有效的社会服务模式,真正做到立足行业及地方特点,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及层次,从而进一步扩大该专业的社会影响力。
(二)探索 两校区 学生管理新模式 以“一岗四责”,条块结合”为管理脉络,逐步形成清晰而灵活的管理机制。密切联系永春校区“管委会”的,发挥他们的地域和人文优势,科学优化跨区域学生管理模式,做到突发事件有预案、常规工作有条理,确保两个校区师生的安定稳定。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逐步做到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提升。此外,两个校区管理人员能加强交流与协调,做到主动管理与走动管理相结合,延续初教院良好的教风学风,将百年老校文化渗透学生心田。
(三)做好奖助贷勤管理。
1.构建“奖、助、免、补、俭”五位一体的学校资助体系。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各项程序,公平、公正、合理地配置资助资源。
2.通过发放各类奖助学金,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刻苦学习,自强自立,奋
发成才,回报社会。
3.分年级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详细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状况。
4.积极开拓校内、校外勤工助学途径,为更多学生提供更多勤工助学机会。
5.做好两校区新生入学教育。做好新生入学接待、军训工作,同时做好师德教育、专业教育、养成教育、职业生涯教育。
(四)重视安全管理
1.开展安全大检查百日行动。推进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做深、做实、做好。以防火、防盗、防意外事故为重点,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和专项检查活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创建文明安定的环境,为师生的学习和生活创设良好的环境。
2.增强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进一步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充分利用升旗、广播、宣传栏、墙报、班团会等宣传阵地,增强我系师生的安全意识、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加强学生自我防范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优良传统教育。
3.强化值日导师值班。院领导带班,辅导员、秘书分别下到宿舍楼、教学楼值班,确保学校安定、稳定。
(五)
践行核心价值观,深化“文明学校”建设
二级学院作为创建省级“文明学校”的主阵地,在初教学院和初教党总支的计划中均对创建工作做了部署,党政联席会还分阶段对创建工作进度做了再动员,过程性材料积累已成为常规,创建氛围愈发浓厚,呈现出人人参与文明学校创建的喜人局面。此外,我们完善了“五必访“制度”,学习了新的工会条例,认真组织教代会代表审议相关会议材料,积极建言献策,做好困难职工和生育女职工的慰问工作。郑晓春老师被推选为市教育系统“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候选人,初教学院工会被评为“省五一劳动先锋岗”。
四、存在不足及改进措施
(一)我院不少教师科研目标、定位还有偏差,科研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性,没有确立明确、稳定的研究方向,没有理顺科研和教学的关系,整体科研能
力较弱,甚至科研成了一些教师晋升职称的瓶颈,因此教师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急待提高。
(二)两校区管理仍在磨合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进一步改变教师观念,明确职责,加强规范管理。此外,小教专业三专一年级在永春校区,不便泉师院本科自学考试专升本的教学与管理。
2017 年 1 月 1 日
第四篇:浅析以优质服务促信用社发展
浅析以优质服务促信用社发展
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金融企业要想长效发展,不仅要提升硬件设施和创新业务,最重要的是提供和创造优质服务。只有大力发展优质文明服务才是信用社立社之本,强社之路。
一、提高认识,树立服务意识。要把“服务第一”、“客户第一”、“信誉第一”的思想贯穿于我们的工作中。
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为客户办理业务,是客户给银行提供了一个服务的机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只有你心中有客户,客户心中才会有银行。俗话说:“客户是水,信用社是船,失去客户,只会搁浅。”在我们的工作中100次良好的服务,难抵一位职工的一次不良服务给信用社造成的损害。作为信用社的员工应该树立“社兴我荣,社衰我耻”的思想,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把优质服务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用优质服务去赢得市场、赢得竞争、赢得信誉、赢得效益。
二、创造最佳服务环境,从员工仪表、待人接物、业务技能抓起,大力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富丽堂皇的外部装璜固然重要,但优质、温馨的服务环境应是我们达到的目标。一个良好的环境,会使人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工作中要注意员工的仪容仪表,抓好环境卫生,分区管理,责任到人,地面干净,桌面整洁,墙面漂亮,窗明几净。员工的一举一动代表着信用社的形象,面带真诚的笑容,欢迎顾客的到来,热情地办理业务。站立服务是敬待客户、相互沟通的一种方式,也是优质服务的重要体现。每天从接待第一位客户到送走最后一位客户,都应做到“四主动、五突出”,即:接待客户要做到客户临柜主动打招呼,存款拿不定主意主动当参谋,取款额度大主动帮包装,客户遗失物品主动帮寻找;对待客户突出一个“礼”字,说话和气突出一个“美”字,关心客户突出一个“帮”字,认真负责突出一个“准”字,讲求工效突出一个“快”字。
服务质量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是开拓业务的“吸铁石”,是优质服务的最终目标。员工素质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基石,没有过硬的本领,就难以实现优质服务,难以达到让客户“高
兴而来,满意而去”的效果。员工的业务技能培训将是一项长抓不懈地工作。以客户满意为准则,以优良的设施、优秀的素质开展全方位、多元化服务,创一流效率、一流信誉、一流业绩,满足不同客户不断变化的多方面、多层次的业务需要,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三、开办公益服务,全面推行优质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投资渠道不断增多,人们在接受直观的金融服务同时,渴望更多地了解金融知识,我们要利用人才优势,充分掌握各种金融信息,有条件的地方可开通金融咨询热线,在帮助居民选择储蓄种类的同时,开展其它金融信息咨询。多开办兑换残钞和大小钱、识别假币、复算利息等服务。金融公益服务不在于收益大小,要看到它对改变我们在社会公众的印象大有益处。
四、团结协作,加强内部服务,共同开展对外优质服务
加强内部服务是促进对外服务的原动力,只有内部服务意识增强了,上下级之间、机关与基层之间、经营网点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才能建立起良好、和谐的关系,从而增强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地开展对外优质服务。
第五篇:创造思维教案2014-05-06
思维导向性课程
授课人:陈鑫汝
课程类型: 思维导向型
课程时间:40分钟
教学对象:小学4、5、6年级
课程主题: 创造性思维
课程目的:懂得创造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课程难点:
1.从切苹果的方式中得到启示;
2.从事例中延伸到自己,发挥想象力应用创造性思维。
课程内容以及具体环节:
环节一:大家好,“一阵东风车不见”大家猜猜我姓什么呀?
我姓陈阵-车+东大家可以叫我陈老师。那么刚刚是小小的动脑的猜谜热身——
一、引入(2分钟)
接下来还要给大家猜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灵机一动第一个想出答案哦~
问: 红红的笑脸,圆鼓鼓的身子,肚子里有颗五角星,酸酸甜甜挂树上。大家猜猜是什么水果?
答:苹果
问:那么为什么苹果肚子里会有一颗星星呢?/你是怎么发现苹果肚子里有颗星星的呢?那我们亲眼看看苹果肚子里到底有没有星星。
二、操作(3分钟)
(事先准备好材料:从中间横向切开的苹果)
问:大家看,是不是苹果的肚子里真的有个五角星?一个很像五角星的形状?(大家可以相互传阅一下)
三、切入主题:(15分钟)
小事例:其实这个神奇的五角星是一个小女孩告诉我的,有一天她对我说:“姐姐,我要让你看看苹果里面藏着什么。”
“我知道里面是什么。”我瞧着她说。
“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给你看吧。”说着他把苹果一切两半。我们通常的切法是从顶部切到底部,而他呢,却是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举到我面前:“姐姐,看哪,里头有颗五角星呢!”
真的,横着切苹果,就像老师刚刚给大家看到切好的苹果一样,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我们见过许多人切苹果,大家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循规蹈矩地按最普通最习惯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
问:说到这里,想问一下大家:大家可以从老师刚刚讲的这个事例中读懂什么?或者说有什么启发,想到些什么?为什么小女孩发现了这个藏在苹果里的五角星,而我们很多
人却没有发现呢?
答:
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蕴含着一种美丽。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这个小女孩这里,然后又由她传给我,现在我想传给你们大家。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比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或者老师今天批评我了,我很难过,但是如果我从这次的批评中得到一些启发和更好的改变,是不是就比别人多了一些经验和珍贵品质呢?这样换个角度一想,你会不会觉得心情好多了?大家想想有没有遇到什么情况换个角度想会不一样?
再比如现在到处都在讲创造、创新,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
种切苹果的方法,在生活中探索一些生活的小奥秘,打破常规的方式,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哦~所以,如果大家有什么新奇的发现,老师很希望也很愿意你们能够带老师一起看看你们神奇的发现。环节二:(15分钟)
一、再说一件小发明故事:
带橡皮的铅笔是怎么发明的?
大约 100年前美国有一位名叫海曼的画家,他靠为行人画铅笔素描维持贫困的生计,由于街头行人较多,画稿纷乱,他经常陷入找不到橡皮的麻烦。最后,他灵机一动,橡皮用一小块铁皮绑在铅笔的后部,于是,世界上第一只橡皮头铅笔就这样诞生了。海曼把这个发明卖给了一家铅笔厂,获得了55万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非常大的财富,海曼由此摆脱了贫困的生活,而那家铅笔厂更通过该产品获利千万。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创造的魅力,把原来橡皮擦和铅笔分离的状态打破,发现两者结合的便利。是一种打破常规思维的创造。
二、应用:
那么现在我们来实际考验一下大家,有没有这样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能不能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能不能有不同的新奇的想法。
问:问大家一个脑筋急转弯:树上有3只鸟,一枪打死了一只,问树上还有几只鸟?一个小女孩说:树上本来有3只鸟,分贝时鸟爸爸、鸟妈妈、和鸟宝宝。鸟爸爸被坏蛋打死了,鸟妈妈吓飞了,鸟宝宝还不知道害怕,所以没有飞。飞走后的鸟妈妈看到鸟宝宝没有跟过来,就飞回来救鸟宝宝。所以剩下2只鸟,鸟宝宝和鸟妈妈。
幼儿园小朋友说:3—1=2,树上还有2只鸟。
小学生说:树上还有0只鸟,因为打死了一只,其余2只被惊飞了。
中学生说:树上还有1只鸟,打死了一只,惊飞了1只,还有一只是聋鸟。
恋人说:树上还有2只鸟,死的那只架在树枝上了,另外一只是他的爱人,在旁边哀哀哭泣,另一只惊吓飞走了。
妈妈说;树上还有3只鸟,鸟爸爸和鸟妈妈搂着死去的小鸟痛不欲生,民工说:是矿难吧?树上还有3只鸟,又来了一只补上了。大家不是不怕死啊,可离了这树,一大家子拿啥养活去?
某官员说:树上还有6只鸟。所谓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地方,这棵树上已经毙了一个典型,就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安全期。而其他好多树上的行动还没有开始呢,所以,其他树上的鸟们争先恐后的飞过来了。
现实主义者说:树上还有2只鸟,枪打出头鸟,我们早看那只鸟不顺眼了,活该他出事。这下我们可以相安无事了。
悲观主义者说:树上还有0只鸟。物伤其类,触景伤心啊,这日子没法过了,咱们逃吧。
三、总结:
其实这个谜语没有固定的谜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只要大家发挥想象力,任何可能性都是可以存在的~所以大家的任何答案都是很棒的,都是你们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展现出来的精彩答案。
环节三:结束(5分钟)
结束语: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啦。希望大家在今天的课里有所收获,在生活中也能有所创新,可以换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尤其是遇到不开心的事情的时候,遇到冲动鲁莽的时候,想一想它的利弊,权衡它的两面性,三思而后行。此外可以往不同角度方向去探索,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哦~
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两句话:
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爱因斯坦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爱因斯坦
这个伟大的世界永远旋转,不断地改变陈规(丁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