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杂粮[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2 12:16: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杂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杂粮》。

第一篇:小杂粮

60年前,我国小杂粮产量占粮食作物的7%左右。现在主要杂粮面积366万多公顷,不到粮食作物的3.5%。我国是缺水国家,在现有的19.5亿亩耕地中,水田和水浇地不足一半,也就是说有将近10亿亩耕地浇不上水,靠天吃饭。其中不少耕地分布在年降雨量400毫米左右的冷寒地区,适合种植谷子、高粱、糜子等耐干旱、耐贫瘠、抗寒冷的杂粮。像今年东北出现大面积旱灾,有些地方玉米绝收,如果是种植高粱等杂粮,灾情就不会那么重。小杂粮生产出口现状调查与发展建议

2010-07-20宋莲萍山东省农业厅外经处查看: 1317中国小杂粮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 【查看评论】【Email给朋友】【加入收藏】【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

闭】

我国是世界占首位的杂粮生产大国。其中谷子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糜子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居世界第三位;荞麦的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绿豆、小豆总生产量占世界的1/3。目前,我国包括谷子、荞麦、高粱、杂豆(绿豆、芸豆、赤豆、蚕豆等)等在内的杂粮总面积约为12818.7万亩,总产量高达1775.8万吨。我国的杂粮生产具有地域广阔、种植史久远、资源丰富、品牌优良、加工系统、科研先进等众多优势,这些优势的存在为杂粮生产和流通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增强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农产品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结构都发生了阶段性变化,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正处于以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特征的新阶段。小杂粮生育期短,适应范围广,耐旱耐瘠,既可在高海拔的冷凉山地上种植,又适宜于生产条件差的丘陵山地、新垦荒地和一些旱薄地种植;既可作为“填闲补种”的作物,也可以与大宗作物如小麦、玉米等实行间作、套种、混种,对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粮食产量结构,增加粮食总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为此,我着重对章丘市文祖镇的小杂粮生产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文祖镇小杂粮生产现状

1.加强基本建设,建立优质小杂粮生产基地

文祖镇小杂粮生产基地项目始自2004年,是文祖镇发展山区特色农业促进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工程,规划建设面积1.2万亩,总投资600万元。基地以三德范办事处四个村为主,覆盖东张办事处、大寨办事处、三元办事处,共22个村,涉及3万多名山区群众。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硬化改造生产道路、开挖埋设管道、修建蓄水池、建设水厂、维修加固蓄水池等工程,实现灌溉面积7000亩。基地建成后,年产小米、红小豆、绿豆等小杂粮260万斤,实现经济效益700多万元。

2.成立专业协会,发展龙头企业,推行“农户+基地+龙头企业”经营模式

章丘市坚持自愿互利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引导群众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建起了一批合作社和企业。文祖镇成立的锦屏山小杂粮协会现已发展小杂粮种植会员3860人。该协会既是直接组织农民实现生产与市场对接的“龙头”,同时又在企业和农户之间扮演着纽带和桥梁的角色,在农业市场化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也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章丘市锦屏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林果开发、名优土特产开发、农产品加工及观光旅游于一体有大型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公司共拥有职工80人,技术人员18人,生产基地1200亩。公司主要生产经营有机食品小米、绿豆、红小豆为主的小杂粮和花椒、核桃等特色农产品。公司设立了农产品开发部和生产销售部,对小杂粮进行精加工和包装,产品附加值大幅度提高。公司推行“农户+基地+龙头企业”的经营模式,与农户签定了销售合同,实现了农户与企业的双赢。

3.发展绿色食品认证,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锦屏山小杂粮协会、农业开发公司在农业局技术人员和村委会的协助下,对种植农户进行绿色食品生产种植技术培训,加强了种植农户对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识。公司大力推广小杂粮标准化生产和质量认证,2003年9月,“锦屏山”牌小米、绿豆、红小豆被同时认定为绿色食品AA级产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并同所产的核桃、板栗、花椒六个产品于2006年12月份通过有机食品认证;自从章丘市文祖镇建立小杂粮生产基地,注册了“锦屏山”品牌,这些过去在文祖人看来稀松平常的小杂粮,价格便直线上升,小米每公斤2.4元,绿豆6.4元,红小豆更是卖到了9元。外地来的货车排成了队,“锦屏山”牌小杂粮也远销到了北京、上海等城市,8000多订单农户亩均增收达200多元。

二、小杂粮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小杂粮生产方式落后。由于小杂粮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的山区,以户为单位分散种植和管理,多处在零星种植、粗放管理的落后状况,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应用难度较大。多数企业和农户之间是买卖关系,订单农业少而履约率较低。在观念上农民多以粮食生产为目标,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异色率、异型率高,品种互混严重,优质率和商品率较低,产品质量不稳定,没有建立有效的质量追溯制度,难以与国际接轨,因此在国际高端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2.小杂粮加工水平较低。目前,大多数小杂粮加工企业的技术水平低,缺乏高质量和高水平的监测手段。多数只经过简单加工,进行包装之后就把产品投入市场,进一步深层次加工的数量所占比重小,多层次开发的产品为数更少。国内市场上能够满足改善膳食结构调整需要的大众小杂粮食品很少,而有利于膳食营养平衡的小杂粮营养食品,能够防病、治病的杂粮保健食品十分稀少。

我国出口的杂粮基本上是原粮,加工制成品占出口量的份额很小。许多国外经销商从我国进口杂粮,经过加工和分装后获利甚丰。现在发达国家居民食物消费中,工业化生产的食品一般占70%,有的达90%。据测算,我国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总利润,生产环节仅占1/5左右,较发达国家低将近一半。

3.品种单一陈旧,缺乏竞争优势。由于小杂粮产业开发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长期缺乏政府资金支持和技术投入,研究基础薄弱,研究力量小而分散,品种改良无经费,品种创新、改良工作远远滞后于产业发展需要,品种的更新慢,缺乏有竞争力的产品,加之原有品种退化、混杂严重、商品质量下降等原因,严重影响了我国小杂粮产业的发展,使得我国许多知名的小杂粮品种在国际市场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

4.品牌宣传力度不大,营销网络不健全,外销渠道不畅。“锦屏山”牌小杂粮虽然打入济南大润发、银座等超市,并且远销到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但是与章丘大葱、明水香米、龙山小米等知名品牌相比较,“锦屏山”品牌的知名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内销与外拓相结合,全方位构建货流其畅的营销体系,进军国内高端市场,打入国际小杂粮市场,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文祖镇乃至章丘市农业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任务。

5.作为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小杂粮出口创汇在农产品出口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世界贸易中,我国出口到国外的土特产品中,小杂粮是大宗产品。无论是出口日本的荞麦、绿豆、小豆,还是出口到港、澳、台、新、马、泰的黑豆、小豆,以及出口到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的豆类、谷穗、谷子和糜子等,无一不是小杂粮。

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出口的杂粮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和资源优势。近些年我国杂粮出口总量占粮食出口总量的10%左右。据统计,2001年全国出口粮食975.4万吨,创汇14.7亿美元,其中小杂粮出口93.51万吨,占出口粮食总量的9.6%,创汇3.3亿美元,占出口粮食创汇总额的22.6%。在正常情况下,出口1吨杂粮的经济价值约相当于出口2.75吨大宗粮食。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杂粮曾因质量下降、无序竞争等原因,出口量有所下降,但近几年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小杂粮出口非但没有受到大的冲击和压力,反而又迎来一次难得的机遇。

三、对小杂粮生产发展的建议

小杂粮医食同源,既是传统保健食品原料作物,又是现代绿色食品资源,其发展前景十分乐观。国际农业营养和卫生组织认为,小杂粮是尚未被充分认识和利用的具有特殊利用价值的经济作物。我国的膳食指南中也提出了“要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的建议。从杂粮保健食品的市场研发方向看,杂粮食品可以作为营养配餐的重要组成部分。杂粮营养丰富,具有保健效果,将一种或几种杂粮与口感好的小麦粉搭配,可以制作出的不同种类的食品。用杂粮制作的特殊疗效食品,现在已普遍摆上了欧美、日本等国家富人的餐桌上。目前,我国的杂粮食品开发还处在较低水平,但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营养保健意识的增加,粗、杂粮将备受人们的青睐,其生产和经营的市场空间也将十分广阔。

1.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健全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小杂粮质量。一是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要分门别类地制定小杂粮生产经营标准和操作规程,加快标准化生产标准、规程的推广普及,从而使标准化生产落到了实处。二是切实强化技术支撑。建立与标准化生产相匹配的科技支撑体系;充分发挥小杂粮协会的作用,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三

是全面推行“环境有监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验、上市有标识”的全程质量控制模式,确保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安全对接。

2.加大政府投入,构建促进小杂粮生产的公共服务体系。一是政府出台扶持政策,积极为农产品认证工作搞好服务,帮助完善生产规程、申请报告等资料,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等各类认证工作;二是抓品牌注册认证服务,对龙头企业、合作社及个体农户注册商标、认证“三品”、争创名优品牌进行扶持和激励;三是抓新型市场主体的培育,发展种植和营销大户,支持小杂粮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建立小杂粮收购营销专业市场,为小杂粮营销提供交易场所和信息咨询服务。3.提高产业化水平,深化小杂粮食品加工,实现农民增收增值。文祖镇作为小杂粮生产基地,要把小杂粮的初、深加工同小杂粮生产紧密联系,要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产品加工设备和技术,改造传统的小杂粮食品加工工艺,实现工厂化生产。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小杂粮系列产品,努力将优质小杂粮产品变成各种各样集方便、营养、保健于一体的大众产品,把以原粮包装销售为主转移到深加工产品销售上来,可以大大提高小杂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重视品种改良及良种繁育,加快科技振兴小杂粮生产步伐。由于小杂粮品种的更新慢、混杂严重、商品质量下降等原因,某些小杂粮品种在市场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尽快把小杂粮品种改良列入国家农作物品种改良重点计划,建立小杂粮品种改良中心,组织有关高校和农业科技部门的力量,开展小杂粮品种改良工作,尽快选育一批商品性好、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新品种;对现有的名优品种尽快进行提纯复壮,加速良种繁育;积极引进国外品种资源,尤其是对国际市场走俏的小杂粮品种要积极组织力量进行多点试验示范,扩大种植面积,迅速形成生产规模和出口能力。5.加强部门协作,扩大小杂粮出口外销。由于我国小杂粮产业链属于分段管理,导致出现许多问题,限制了小杂粮的出口外销。因此建议加强小杂粮生产、科研、推广、加工、出口的协作,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处罚制度,规范企业行为,避免小杂粮生产出口企业之间相互压价和恶性竞争;同时,海关、商检、贸易和农业等各有关部门,要重视对国际小杂粮市场的研究和分析,定期发布国内外小杂粮市场供求信息,为农户和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指导,拓展小杂粮国际市场。

第二篇:立足粮食产业化 小杂粮做出大文章

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

立足粮食产业化 小杂粮做出大文章

----燕之坊在2009全国大型粮油企业年会汇报材料 董事长杨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朋友:

大家上午好!我是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燕。首先感谢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和安徽省粮食局,给予这个珍贵的机会,能向各位领导和参会的企业家,汇报燕之坊发展状况。瑞雪兆丰年,江淮大地以第一场雪的规格迎接各位贵宾,我们江淮儿女对对各位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安徽省会合肥,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集加工、研发、销售和基地种植于一体的现代杂粮综合型企业,公司年销售各类杂粮及加工产品15万吨。是安徽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行业排头兵,中国杂粮协会理事单位,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 “全国杂粮知名品牌”。

在领导的关心和朋友们的帮助下,燕之坊近年来以超常规的速度迅速发展。从创业初的年经营300万元,到08年实现产值近10亿元;从开始的3、5个人,到现有员工2600人;从简单的从粮食市场买货,到如今在全国各地建立各类杂粮种植基地近30万亩,实现买全国,卖全国。在产品市场占有率、品种覆盖率、基地种植面积和产值方面均处于国内同行业前列,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五个坚持”,发展粮食产业化,做大做强小杂粮事业。

第一、坚持农超对接,与大型商超连锁紧密合作,形成良好的产品销售通路和平台。超市连锁一直是燕之坊产品销售的主渠道,我们以“基地(农户)+公司+卖场”的经营模式,以联营专柜的经营形式,与国际国内的商超连锁合作,在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易初莲花、华润万家、华润苏果、百佳超市等三十几个卖场系统、共计1200多家门店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自建物流系统,在全国建立了8个物流分中心,保证了所有产品10天内能从所有种植基地直接

众人一条心 粗粮变成金

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

进入到各大卖场。实现了产地与市场的快速对接,使广大城镇消费者能便捷地购买到全国各地的特色优质杂粮产品。

第二、坚持与种植基地农户紧密联合,带动农民种植结构调整,实现增产增收。我们一头连着千万农户,一头连着千变万化的市场。燕之坊现有各类杂粮产品200多个,几乎含盖了杂粮的全部品种.为了从源头保证产品的品质,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燕之坊从创业始,就强化种植基地建设。我们采用合同订单,联建基地和自建基地的形式, 先后在安徽、山东、辽宁、内蒙、黑龙江、陕西、山西、甘肃、新疆、云南、江西、湖北等15个省,建立了30多万亩杂粮种植基地,直接带动了近20万农户实现了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户均年增收达3500元。很多基地的产品都通过了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认证,并实现了节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

第三、坚持标准化建设,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由于杂粮具有品类多、品种杂、分布区域分散等特征,市场的需求和产地的原产品供给,存在严重的对接信息的差异。为了让小杂粮产品走的远,走上广大城镇消费者的餐桌,燕之坊始终把标准化建设放在首位,实现分类存放、分别包装。2005年底,公司就通过了标准化良好行为认证,并率先建立了企业产品标准和产品流程控制执行标准,使小杂粮有标准可依。公司还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是国内同行业首家通过四标一体认证的企业之一。

第四、坚持走创新之路,不断加强杂粮精加工产品的开发,延伸产业链。作为新兴的健康产业,杂粮行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国自古就有“小杂粮王国”之称,杂粮的产量占整体粮食的10%左右,并呈迅速上升的趋势;随着城镇建设的加快,和城镇消费者对绿色健康食品需求的加强,杂粮因含丰富的膳食纤维,保健性强,倍受现代营养学家推崇。

众人一条心 粗粮变成金

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

燕之坊公司一方面通过在全国各大卖场建立的1000多家专柜,提供优质的杂粮展示和销售平台。同时,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与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发出系列的、适合现代人健康要求的、杂粮精深加工产品。“燕之坊禅食”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单品十个月的销售额就突破亿元大关。

2009年燕之坊投资3亿元,新建的占地150亩的粗粮食品工业园,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建中,该基地建成后,年产能20万吨,形成集杂粮精选、杂粮休闲食品、杂粮饮品等完善的杂粮产品线,年产值近16亿元,解决2700多人的就业,带动产地10万多农户的近25万亩土地,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从事杂粮种植,实现增产增收。

第五、坚持走品牌化之路,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杂粮行业,由于其高门槛、高附加值,品牌宣传一直是经营企业的难题。燕之坊在创业之初,就狠抓展示形象统一、服务理念统一、产品包装和品牌定位统一,培养了消费者品牌认知,通过大量的广告宣传、品牌展示和优质的服务,逐渐使燕之坊的广告宣传转化为消费者的口碑宣传。“杂粮=健康”的理念,使燕之坊占据了有利的品牌竞争优势。

燕之坊公司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先后获得了全国杂粮知名品牌、安徽名牌产品、安徽省著名商标、安徽省质量管理奖;被评为全国食品加工优秀龙头企业。

各位领导,燕之坊现在还是一个姗姗学步的孩子。虽然我们取得了点滴成绩,但我们更明白前面的路很远。白会长曾指示过,“小杂粮,大产业,杂粮行业大有可为”。真心的希望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前辈,能亲临燕之坊,给我们指导,给我们补钙,使燕之坊能在杂粮行业有更多的作为,顺利实现“公司在未来的五年里实现产值过30亿元,成为全国小杂粮行业的排头兵的规划”。能带动更多的农民兄弟走上致富奔小康之路。

谢谢!

2009年11月13日

众人一条心 粗粮变成金

第三篇:开拓小杂粮产业市场的调查报告

对开拓小杂粮产业市场的调查报告 1调查背景

小杂粮是我国的传统农作物,营养丰富,食味独特,可以加工制作成各种花样的食品,有的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疗保健作用,历来为城乡群众所喜爱。

我国小杂粮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在国际市场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价格优势和生产优势,长期的栽培驯化形成了许多地域名优品种。随着人们健康需要和膳食结构的改善,小杂粮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名优产品更是供不应求。尤其是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为小杂粮产业发展带来良好机遇。

2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是对小杂粮市场进行的,还对小杂粮做了一定的了解,主要包括:小杂粮的定义,生产概况,市场现状,消费人群,产业发展优势。

3调查方法

为了深入了解小杂粮的生产销售情况,本人于2007年8月对山西省昔阳县城区的各大粮店进行了走访,并在网上查阅了许多的资料,掌握了一定的市场信息和数据资料,以便更好的完成小杂粮的市场调查报告。

4调查结果

4.1小杂粮的定义

小杂粮俗称小宗粮豆作物,泛指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小、种植地域性强、种植方法特殊、有特种用途的多种粮豆。主要包括荞麦(甜荞、苦荞)、燕麦、糜子、籽粒苋、薏苡、青稞、绿豆、小豆、豌豆、蚕豆、芸豆、豇豆、小扁豆、黑豆等,是我国的传统农作物。

4.2小杂粮的生产概况

4.2.1小杂粮的分布

从地理位置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高原地区,即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等;从自然条件看,主要分布于我国生态条件相对较差的高寒山区、干旱半干旱地区;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看,主要分布于我国经济欠发达在地区;从行政区域看,主要分布在我国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甘肃、云南、四川、贵州、河南、宁夏、黑龙江等20多个省区。

4.2.2小杂粮生产

据统计,2000年我国小杂粮种植面积约为900万ha,占全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8.7%。其中,荞麦、燕麦、糜子、青稞等面积约为350.8万ha,占3.8%,谷子、高粱面积约240万ha,占2.3%,绿豆、豌豆、蚕豆、小豆等面积约为320万ha,占2.6%。小杂粮总产约1970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2%。其中,荞麦、燕麦、糜子、青稞等产量约为766万t,占1.6%,谷子、高粱产量约为720万t,占1.5%,绿豆、豌豆、蚕豆、小豆等产量约为486万t,占1.1%。

4.3小杂粮市场现状

近年来,小麦、玉米、大米等主要粮食品种价格持续走低,种植效益低下。但同时群众却反映说在市场上很难买到绿豆、大麦、高粱等小杂粮。随着我国粮食生产由短缺转向相对过剩,城乡人民为了调剂和改善生活,对小杂粮的需要量日益多了起来;一些地方在发展畜牧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中,对小杂粮的需要量也增多起来。同时小杂粮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并一直以原粮出口为主,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港澳及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出口西欧市场较少。

4.4小杂粮的消费人群

随着人们健康需要和膳食结构的改善,小杂粮需求数量越来越大,除了在农村中农民自己种植食用外,城市居民也纷纷购买杂粮来满足日常营养结构的需要。尤其是我县大寨系列杂粮亮相各大仓储卖场,丰厚的文化底蕴,使其受到了市民的青睐,尤其是老年人对大寨精神还怀有很深的感情。

4.5小杂粮的产业发展优势

4.5.1地域资源优势

我国小杂粮分布广泛,种植历史悠久。我国的西部地区不仅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也是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同时也是我国荞麦、糜子、绿豆、芸豆等小杂粮的主要产区和主要出口地区,小杂粮不仅是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除了作为当地农民自己食用外,小杂粮也作为主要农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

4.5.2出口和价格优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民整体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开始注重粮食消费的营养全方位,一个以小杂粮为时尚的粮食消费结构悄然兴起,从而增加了小杂粮的消费量;另一方面,世界小杂粮面积较小,生产总量有限,同时由于小杂粮生产的地域性和劳动密集型等特点,在很长时间内,优质小杂粮将供不应求。此外,我国小杂粮价格普遍低于国际市场,其中荞麦、豆类产品价格仅为国际市场的10%,在国际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4.5.3品质优势

小杂粮富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高,既是传统口粮,又是现代保健珍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小杂粮作为医食同源的新型食品资源,能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在现代绿色保健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小杂粮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脂肪,在食品工业中广泛用作奶类代用品和添加剂。此外,小杂粮多种植于无污染源、工业极不发达大区,生产过程中不施农药、化肥,其产品是自然态的、绿色的、是颇受人们青睐的天然食品资源。

4.6小杂粮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6.1小杂粮生产质量不稳定

我国小杂粮生产仍处在零星种植、广种薄收、粗放管理的落后状况,实用技术得不到及时推广应用。在小杂粮产区,栽培品种多以农家品种为主,新品种推广速度缓慢,而且由于不注意进行提纯复壮,品种混杂退化严重,造成许多名优产品质量下降,优质率和商品率低下,在国内外市场缺乏竞争力,严重影响我国小杂粮的外贸与出口。

4.6.2小杂粮产销市场狭窄,体系不健全,产销严重脱节

小杂粮科研、生产、出口尚未形成一体,产销分割,而且缺乏有效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措施,生产盲目性大,市场价格不稳。此外,由于缺乏必要的商品意识,不注重商品质量,不信守合同,常因质量问题受到制裁,给国家和农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了我国小杂粮的产业化发展。

4.6.3小杂粮食品加工落后

我国是世界小杂粮王国,也是世界小杂粮食品王国,但市场上既没有满足改善膳食结构调整需要的大众小杂粮食品,也没有有利于膳食营养平衡的小杂粮营养食品,更没有进行防病、治病的保健食品。许多小杂粮加工食品仅仅停留在宣传、试销或展销上,没有发展到广大消费者的餐桌上。

4.6.4小杂粮科研工作滞后

长期以来,小杂粮研究始终没有得到国家的重视和支持,许多研究是利用品种资源研究经费开展的。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全国农作物品种资源繁种入库工作的结束,大多数省区小杂粮科研工作失去了仅有的经费来源,研究工作纷纷停顿,科研人员所剩无几。此外,还有饭豆、芸豆、薏苡等许多小杂粮至今尚未开展研究工作。

4.7开拓小杂粮产业发展市场的对策建议

4.7.1 把小杂粮作为农业发展优势产业来抓

政府有关部门在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应积极组织农业科技部门对农村种植业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农业资源区划成果,因地制宜发展小杂粮生产,把小杂粮生产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加快西部农村农民脱贫致富步伐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加工出口为龙头,示范引路,规模种植,系列开发,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发展的基本思路。4.7.2建立国家小杂粮品种改良中心,增加技术贮备

建议国家把小杂粮品种改良列入国家农作物品种改良重点计划,并建立国家小杂粮品种改良中心,尽快选育一批商品性好、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新品种;对名优农家品种及时进行提纯复壮,加速良种繁育,积极引进国外品种资源,尤其对国际市场走俏的品种,要积极组织力量进行多点试验示范,以扩大种植面积,形成规模。

4.7.3加强行业联合,提高小杂粮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应尽快建立由小杂粮专家、食品加工专家、管理专家、外贸专家等多单位、多行业代表参加的小杂粮协作组织。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介绍小杂粮基本知识,及时发布有关信息,不断开拓国内市场,增加小杂粮产品新类型,提高小杂粮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小杂粮产业化发展。

4.7.4建立优质小杂粮生产基地

政府应尽快组织专人考察了解小杂粮生产现状,积极扶持和发展优质小杂粮繁种基地、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走产业化开发之路。选择传统产区,按照适当集中、规模发展的原则,实行集中连片种植、形成规模生产;统一基地建设的生产标准,确保基地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对基地内的小杂粮产品按照国际市场的要求实行生产规范化、标准化,严格加强质量检测,做到产品安全、优质。

4.7.5加大产后开发力度,实现小杂粮加工增值

要把小杂粮的初、深加工同小杂粮生产紧密联系,充分利用我国现有食品加工设备和食品加工技术,积极开发我国小杂粮食品资源,研究开发我国小杂粮传统制作方法。立足国内消费,着眼国际市场;因地制宜地开发小杂粮系列加工食品,努力将优质小杂粮产品变成各种各样集方便、营养、保健于一体的优质食品,以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小杂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四篇:厉害了大山西这份“小杂粮王国”报告值得一看

厉害了大山西!这份“小杂粮王国”报告!值得一看!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有一个村庄叫鲁村,最近这几年,这个村子所产的小米,远近闻名,行情一路飘红,价格一路看涨,产品供不应求。鲁村小米之所以一下子火爆起来,与7年前山西晚报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一个专题节目有关。2009年12月7日,央视十套《走近科学》栏目,以“探访双胞胎家族”为题,对泽州县鲁村神奇的双胞胎家族进行了系统解密。这是一个双胞胎随处可见的村子,其中一户人家已经出了十代双胞胎。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鲁村多产双胞胎呢?央视摄制组发现,这个村的村民大都以自产的小米为主食,北京的专家检测发现,鲁村小米中的叶酸含量,比其他谷类粮食竟然高出很多倍。

而瑞典的一个科研机构研究表明,服用叶酸的女性,比没有服用叶酸的女性,生双胞胎的几率要高出近一倍。鲁村盛产双胞胎之谜由此有了一个答案。而鲁村小米也随着节目的播出而一天天地蹿红,声名远播,成了一个尽人皆知的小米品牌。

中国杂粮看山西

像鲁村小米这样的粮食作物,和沁州黄米、汾州香米一样,是山西诸多小米品牌中的一种。而小米呢,则是诸多小杂粮品种中的一种。

10月10日,2016山西省小杂粮产销衔接会在吕梁汾阳市贾家庄举行,琳琅满目的小杂粮品牌吸引了全国诸多客商的眼球。

小杂粮,是指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和种植方法特殊、有特殊用途的多种粮豆,其特点是小、少、特、杂。“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在香飘四溢、色彩斑斓的粮食家族中,山西省的小杂粮无疑是最引人瞩目,最引以为荣,最值得称道的。

可以说,小杂粮是山西优势粮食品种,品种繁多,品质优良,种植广泛。是全国重要的小杂粮生产基地。

山西杂粮主要有茎类、谷类、豆类、薯类、糜类和黍类等七大类等120多种,种植面积1500万亩左右,占全国的10%,占全省粮田的40%,年产量25—30亿斤,面积之广、产量之多、品种之丰,居全国之首,是名副其实的“小杂粮王国”。

山西杂粮生产主要分布在晋北、晋西北和晋东南的山区和丘陵地区,这些地区山高水清,气候适宜,土壤和空气几乎处于原始状态,没有受到过污染。在这样的环境中生产出的小杂粮,可以说是绿色中的绿色。“世界杂粮看中国,中国杂粮看山西”这样的评价,绝非溢美之词,而是实事求是的现实。特殊的地形、多样的气候、悠久的农耕历史和丰厚的小杂粮品种资源,使山西成为优质杂粮的黄金产区。

山西从南到北均有杂粮种植物。特别是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等地区,杂粮种植密集广泛。这里也是山西的连片特困地区。据统计,全省58个贫困县中,杂粮生产县就占到了42个。依托优势的杂粮资源,发展杂粮产业,已成为助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路径。

自2000年以来,山西就把谷子、荞麦、燕麦、糜黍、豆类等杂粮,作为优势产业重点培育。以下一组数据可以显示出山西小杂粮的地位、规模和影响。

山西谷子种植面积全国第一,燕麦全国第二位,荞麦全国第五,糜黍全国第一,高粱全国第一,绿豆、小豆、豇豆、小扁豆全国第三。仅2015年,全省小杂粮种植面积就达1485万亩,总产量218万吨。黄金产区捧着个金碗

小杂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天然的营养成分的保健作用,具有难抵诱惑的山野之美、绿色之美。每年200余万吨的杂粮,一半要自己吃掉,一半则需要卖出去。在过去,小杂粮产区的农民信息闭塞,商品意识不浓,因而一直满足于自给自足,销售出去的非常少,所以,往往是捧着金饭碗还得去讨饭吃。

近些年来,山西省出台各种政策和措施,致力于小杂粮的生产、加工、销售,想方设法强化产品区域优势、规模经济、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和精深加工。扶持和培育了一批领军性的龙头企业,同时加大了杂粮产品的包装和促销力度。

一批风味独特的小杂粮名优特品种和深加工产品纷纷亮相国内外市场,并获得相当的关注和肯定、热捧和好评。沁州黄、汾州香、东方亮小米;大同、朔州的燕麦片、精制燕粉;平鲁、左云、灵丘、寿阳的荞麦加工品,都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还多次拿了国际国内农博会金奖以及名牌产品称号;沁州黄小米还获得了“国家原产地域保护”。

基于小杂粮资源丰厚、品质醇正,忻州市被冠以“中国杂粮之都”,神池县则有“中国亚麻油籽之乡”的美誉;类似的荣誉还涉及到许多地方,比如:岢岚是“中华芸豆之乡”,五寨是“中国甜糯玉米之乡”,静乐是“藜麦之乡”,平鲁区是“中国红山荞麦之乡”。这些称号,大大提升了山西杂粮的美誉度、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

藜麦是南美洲安第斯山区5000年来的主要传统食物,营养价值丰富全面,当地土著有一俗:“我们从来不得病,因为我们吃藜麦。”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藜麦是唯一的单体植物,即可基本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上世纪80年代,藜麦被美国宇航局用于宇航员的太空食品。藜麦喜欢生长在高海拔冷凉地区,山西静乐县西北山区地处高寒地带,昼夜温差巨大,有着得天独厚的藜麦种植气候环境。目前静乐全县种植藜麦1.5万亩,为全国之最,被封为“中国的藜麦之乡”。

岢岚是以种植豆类为主的小杂粮县,该县引进种植的英国红芸豆,籽粒硕大,色泽鲜艳,绿色无公害,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美容和药用价值,在国内外市场上声誉很好,备受青睐。全县红芸豆播种面积达11.15万亩,总产量1.5万吨,在国内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多,出口量最大,质量也最好,被称为“中华芸豆之乡。”

甜糯玉米是五寨一个著名小杂粮品牌。这个县地处晋西北的丘陵山区,干旱寒冷,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种植甜糯玉米环境得天独厚。每到金秋季节,在五寨县中部由南而北的80里“丁”字形平川上可以看到,泛着金光的甜糯玉米,层层叠叠,一望无际,蔚为壮观。到2014年,全县甜糯玉米种植面积达18.5万亩,占全县玉米秋种面积的51.4%。五寨的甜糯玉米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无论是加工量还是销售量,均已达到历史新高,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甜糯玉米之乡”。

做强小杂粮贵在精深加工

山西从小杂粮大省到小杂粮强省转变,一定要在精深加工上下功夫。这是山西上上下下的共识。省精食局的负责人表示,山西小杂粮加工要瞄准高附加值产品,与传统的酒、醋等产品结合起来,发展特色杂粮的衍生品,同时要着力促进企业、基地、农户和市场的衔接,将产业链不断地延伸开来。

山西臣丰食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苦荞产品加工企业。它以苦荞为原料,生产苦荞保健茶、苦荞清饮、荞麦混合粉、杂粮方便冲调食品、沙琪玛以及以苦荞壳为原料的床上用品,共四大系列100多个品种。

这家公司的负责人说,企业的品牌核心是“三清”,即“清心、清新、清三高”,旨在充分挖掘苦荞的营养价值。“山老汉”是个听起来很土气的名字,但却很接地气,坐落在朔州的山老汉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是当地的一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他们生产的摘麻花、黄小米、黑小米、精品纯莜面、豆面、荞面、黄米面、豆面糊、胡麻油很有市场、销量很好。

发展杂粮产业既消化了周边原粮,又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更增加了收入,这是个一举多得、一举多赢的好事情。

一份最新的统计数字表明,山西现有的规模小杂粮加工企业有83个,设计加工能力为122万吨,年加工能力21万吨,是总产量的10%。总产值15.6亿元,销售收入12.8亿元,利润0.8亿元。可以看出,山西省在杂粮加工上才刚刚起步,无论是加工能力还是盈利能力,都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山西省小杂粮目前主要还是以内销为主。2011年到2015年,全省年均外销杂粮近70万吨,占总产量的20%。其中出口约10万吨。而在外销的70万吨中,85%是作为原粮外销,精加工产品则少之又少,这意味着,山西虽然是个小杂粮大省,但距离小杂粮强省的目标还有很远的路子要走。

的确,山西小杂粮产业发展,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产量不稳、品种选育落后、经营粗放、原粮仓储缺乏、产业化程度低、宣传不到位、大市场还没有全面打开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对山西小杂粮产业发展来说,既是不足,更是潜力,既是劣势,更是优势,既是威胁,更是机遇。

只要突出当地的杂粮特色,加强宣传力度,只要科学整合资源,全力扶大扶强扶优扶特扶品牌,只要全面拓展杂粮销售渠道,积极构建“互联网+杂粮”,只要着力解决好科技成果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就一定能够进一步开拓山西杂粮产业发展的新局面、新境界。从“王小帮”身上看到美好未来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杂粮。农业部提出镰刀湾地区缩减玉米5000万亩,山西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杂粮等特色农业。应该说这一系列政策利好,给山西杂粮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

发展山西省小杂粮,是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更是山西粮食品种结构调整的需求,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特色产业扶贫工程。

为此,山西省粮食局适时推出了杂粮物流园区建设,并以此作为小杂粮产业扶贫的主要抓手,从而更有力地推动特色粮食产业发展,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

吕梁临县木瓜乡张家沟村,有一位名叫王小帮的农民,2008年起,他在淘宝上开了一家名为“山里旺农家店”的网店,把家乡的小杂粮放在网上叫卖,店内有近百种商品,销量很是火爆。王小帮因而成为一名新型的农民电商。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王小帮作为马云邀请的8名客户之一,敲响了阿里巴巴的开市钟。

从王小帮身上,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位农民电商,不仅仅是网上卖杂粮,更看到了新型农民的未来,山西小杂粮的未来,山西农业的未来。

我们真诚地希望,山西能够充分发挥“小杂粮王国”的优势,搞好品牌战略,把山西的小杂粮更好地推向全国,推向世界!祝大家愉快。

本号为山西专业、权威的财经圈服务,我们尊重原创,尊重劳动,所有的转载,请私信“山西财富圈”,并表明转载理由。文字:尹长虹编辑/制作:孙佳森 S山西财富圈

| 牛人都在这里

第五篇:浅谈小杂粮在中国的发展

浅谈小杂粮产业在我国的发展

徐笑宇

摘要:小杂粮作为我国农业体系中在近几年间新兴而起的一项潜力产业,不仅具有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广等特点,更对我国农业结构的优化和社会结构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小杂粮产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三个主要方面对小杂粮产业的未来趋势做了一定的探讨,在引用了前人结论的基础上做出了相关程度上的思索,并对日后小杂粮产业进行了前景的展望,可为后来的研究和思考提供一定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小杂粮 产业 发展 对策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在粮食生产上向来覆盖面十分巨大,除了水稻、小麦和玉米为主的三大农作物之外,我国还具有多种不同结构的粮食作物。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和我国农业格局的进一步优化发展,以及当下社会理念的转变,许多之前未受重视的粮食作物开始吸引人们的注意,不仅仅是因为其突出的经济价值,更是因为相比于传统粮农作物其所体现出的特殊价值,譬如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等。小杂粮作为一种特殊的粮食作物,在传统农业当中,向来被视为救荒抗灾用的粮食作物,以往不受重视,但随着社会和农业结构的转型,其特殊的功效开始为人所知,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愈来愈多对小杂粮深入的研究,小杂粮已经作为一项极具潜力的粮食产业正在一步步兴起。基于其特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小杂粮生产对于西部农民脱贫致富,减轻国家粮食安全压力和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小杂粮发展现状简述 1.1 小杂粮的生产和分布

小杂粮是小宗粮豆作物的俗称,主要泛指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小、种植地域性强、种植方法特殊、有特种用途的多种粮豆。包括荞麦(甜荞、苦荞)、燕麦、糜子、籽粒苋、薏苡、青稞、绿豆、小豆、豌豆、蚕豆、芸豆、豇豆、小扁豆、黑豆等。我国小杂粮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长期的栽培驯化形成了许多地域性名优品种。随着人们健康需要和膳食结构的改善,小杂粮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名优产品更是供不应求[1-3]。据统计,2000年我国小杂粮种植面积约为900万hm2,占全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8.7%;其中,荞麦、燕麦、糜子、青稞等面积约为350.8万hm2,占3.8%;谷子、高粱面积约240万hm2,占2.3%;芸豆、绿豆、豌豆、蚕豆、小豆等面积约为320万hm2,占2.6%。小杂粮总产约1970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2%;其中,荞麦、燕麦、糜子、青稞等产量约为766万t,占1.6%;谷子、高粱产量约为720万t,占1.5%;绿豆、芸豆、豌豆、蚕豆、小豆等产量约为486万t,占1.1%,但由于我国小杂粮生产条件较差,加之育种栽培技术研究工作滞后,小杂粮单产水平普遍较低[4]。

小杂粮虽然在我国传统农业中历来都具有一定的生产地位,但由于其不利于大范围推广种植,在中国传统饮食习惯中又不属于主食,虽然种类很多,资源丰富,又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但目前在我国栽培面积较大的小杂粮只有荞麦、燕麦、大麦、糜子、绿豆、小豆、豌豆和蚕豆等,可尽管如此,由于中国地处温带和亚热带地域,又是作物起源中心,我国荞麦、糜子的面积和产量都居世界第二位;蚕豆占世界总产的1/ 2;绿豆、小豆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 3,我国是燕麦、豇豆、小扁豆主产国[5],故我国又有小杂粮王国之称。我国小杂粮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从地理位置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高原地区,即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等;从自然条件看,主要分布于我国生态条件相对较差的高寒山区、干旱半干旱地区;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看,主要分 布于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即老少边贫地区;从行政区域看,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甘肃、云南、四川、贵州、河南、宁夏、黑龙江等省区[6]。1.2 小杂粮生产的战略地位

小杂粮的生产,尤其在我国西部地区,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总结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小杂粮易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生产力稳定。小杂粮有抗旱、耐瘠、抗逆性强的特点,且为大秋作物,与旱区秋季气候特点相适应,可以充分利用旱区的光、热、水、土资源,具有稳定的生产力,而且,小杂粮作物还可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特别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年径流主要由几次大暴雨引起,集中在7-9月份,正值小杂粮作物生长旺盛季节,其对径流的拦蓄作用较强[7]。

第二、小杂粮是保健食品原料作物。据研究,一些小杂粮在某些营养指标上比大米、小麦更有优势。例如荞麦、糜子、莜麦、籽粒苋中的蛋白质含量都高出小麦和大米的1.5倍。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方面,几乎所有小杂粮中含量均高于小麦和大米,有的甚至高出4-5倍。许多小杂粮含特殊成分,对人体有特殊的食疗和保健作用。如荞麦中含芦丁,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功能,对预防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有效[8-10]。

第三、小杂粮是我国传统出口创汇作物。小杂粮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港澳及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对欧美市场也有少量出口。中国荞麦主要出口日本,年出口量8万t 以上,占日本进口量的80%以上。中国杂豆年均出口量约59.4万t[11]。

第四、小杂粮在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中不可或缺。随着农业综合能力增强和农产品消费水平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已进入以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特征的新阶段。发展小杂粮生产正是适应了这一需求。以小杂粮抗旱耐瘠、生育期短、适应范围广的特点,且是名、优、特产品资源,经济效益高,在当前西部旱区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调整中不可或缺,属首选作物[12]。

第五、小杂粮是畜牧业的优质饲料来源。小杂粮是畜牧业的优质饲料来源,如豆类作物的籽粒、荚壳、茎叶蛋白质含量较高,粗脂肪丰富,饲料报酬率高;糜子、荞麦适应性强,短期内可获得较多的青草和干草,是旱区传统的优质饲草[13]。1.3小杂粮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多种小杂粮作物的起源中心和主产地,经自然进化和人工的选择产生了大量的优质品种类型,成为世界小杂粮种质资源的宝库。然而,因较长时期为解决粮食自给而追求高产侧重发展大宗作物,忽略了小杂粮的生产,使许多祖传的优质小杂粮品种资源减少,有的甚至濒临灭绝!目前,小杂粮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1、品种资源保护利用不够;

2、良种混杂退化严重,各产区普遍存在着品种混杂,退化现象影响了小杂粮的产量产品质量和商品性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3、高效栽培技术滞后,投入少、种植方式落后、栽培管理粗放,不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

4、加工包装落后,一般仅限于脱皮、选粒等初步加深加工的产品甚少;

5、产品品质检测环节薄弱,尚未重视小杂粮产品营养成分的检测分析,常造成出口的障碍;

6、科研和技术推广水平落后,科研院所缺少该项研究经费,研究课题时常停顿,专业人员也较少等等,严重制约了小杂粮产业中各项技术水平的提高[14]。2 我国小杂粮产业发展对策

2.1开发利用种质资源,把小杂粮作为我国农业发展优势产业来抓

我国的小杂粮种类多,品种资源丰富,挖掘优质品种资源很有潜力。有必要开展全国性的、大规模的小杂粮品种资源普查和征集工作,将农民保存的传统的、土著的各类杂粮作物品种全部征集,各省、市、自治区分别保存。政府有关部门在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应把小杂粮作为优势产业来抓,积极组织农业科技部门对农村种植业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农业资源区划成果, 因地制宜发展小杂粮生产,把小杂 粮生产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加快西部农村农民脱贫致富步伐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加工出口为龙头;示范引路,规模种植,系列开发;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发展的基本思路。同时,应当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发展国内市场并加强小杂粮产区的科技宣传力度,提高产区农民商品生产意识,并在技术、资金以及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等环节给予帮助和支持。2.2 规范良种繁育体系,增加技术贮备

我国应当把小杂粮品种改良列入国家农作物品种改良重点计划,并建立国家小杂粮品种改良中心,组织全国有限的科研力量,开展小杂粮品种改良工作,尽快选育一批商品性好、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新品种;对名优农家品种及时提纯复壮,加速良种繁育;积极引进国外品种资源,尤其对国际市场走俏的品种要积极组织力量进行多点试验示范,以扩大种植面积,形成规模。同时,借鉴大宗作物的研究成果,更在小杂粮分子标记、基因克隆、功能因子提取等研究领域开展探索。2.3 加强行业联合,提高小杂粮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科研单位和基层技术推广部门联合协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系统研究小杂粮的栽培技术模式,为生产上提供规范的栽培技术体系;增加投入,改善生产条件,改变粗放经营、广种薄收的状态。提高小杂粮的生产水平,采用综合措施增加各类小杂粮的产量,一方面引导农民进行小杂粮生产和销售,改变我国小杂粮生产、销售的无序状态;另一方面,围绕增强小杂粮产业开发创新能力,支持和引导小杂粮食品加工企业、外贸等行业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介绍小杂粮基本知识,及时发布有关信息,不断开拓国内市场,增加小杂粮产品新类型,提高小杂粮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小杂粮产业化发展。2.4 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促进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优先发展农业科技。针对我国小杂粮科研力量薄弱的现状,必须积极开展新品种选育和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研究。在品种选育上要高产、优质并重,加强对国内外优良品种的引进、筛选和示范工作,以尽快用于生产;在栽培技术方面,则要重点研究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旱地农业综合技术措施,培肥地力应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加强保护性耕作,如可降解地膜、旱地龙等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和推广,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还要通过科技创新对小杂粮高产生理、生化及高新技术基础研究如染色体工程、优异基因标记和转基因等新技术研究。只有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 才能促进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15]。3 小结和展望

我国日新月异的农业科技成果,不仅带动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更是在不断地改善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小杂粮作为农业中的一项新兴产业,依旧需要更为深入的开发和挖掘,笔者相信,小杂粮产业中潜藏着的巨大价值,最终将会为我国带来可观的效益!一个时代的生产水平决定了一个时代的需求,小杂粮能从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历史沉淀中在今日脱颖而出,这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农业生产发展的缩影,从过去单纯的解决温饱问题到今天要吃的健康、吃的保健,我国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农业大国,可以说,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和时代背景的需要。小杂粮产业虽然只是我国博大的农业体系中的一个部分,但其今日的发展成果和辉煌的未来已然昭示着我国农业的飞跃,在未来,小杂粮产业定能更加完善地服务于农业,服务于人民。

小杂粮产业蕴含着的效益在其日后的发展当中,可以囊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历史背景下,我国加入WTO为小杂粮生产发展带来机遇。国际贸易的规范渠道,有利于我国小杂粮出口市场由日、韩、东南亚向西欧、北欧和拉美市场挺进,而出口量的增加又将拉动小杂粮生产的发展。第二、挖掘小杂粮节水生产潜力,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或解决我国部分地区的生态问题,实习可持续发展!小杂粮作为旱地作物,其节水生产 潜力必将持续增进,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发展小杂粮产业化提高经济效益,由于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已从节日品尝式的食用方式,转为餐桌上的常备食品。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小杂粮为原料的食品、医药、酿造、饲料等加工业会有更大发展,国内外市场对小杂粮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16]。

参考文献:

[1] 龙静宜,林黎奋,侯修身,等.食用豆类作物[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1.[2] 柴岩.糜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3] 林汝法.中国荞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4] 柴岩,冯佰利.中国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3):145-151.[5] 潘明才.我国土地复垦发展趋势与对策[J].中国土地,2000,(7):16-18.[6] 王万茂,韩桐魁.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04.[7] 张兴昌,邵明安,黄占斌,等.不同植被对土壤侵蚀和氮素流失的影响.生态学报,2000,20(6):1038-1044.[8] 张振福,罗文森.苦荞麦的化学成分与特殊功能[J].粮食与饲料工业,1998,(2):40-41.[9] Kusano T, Nalayama N.Studies on nutritional aspects of tartary buckwheat.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uckwheat.Beijing:China Agriculture Press,1992:453-454.[10] Ikeda K, Sakaguchi T.Functional propertiesof buckwheat.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uckwheat.Beijing: China Agriculture Press, 1992:476-477.[11] 林汝法.山西省小杂粮产业化的思考[J].山西食品工业,2002,(2):2-9.[12] 胡跃高.论我国农牧业结构调整趋势与建设方针[J].中国集约型农作制可持续发展.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5-98.[13] 林汝法.中国荞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14] 刘广义.我国小杂粮产业健康发展的思考[J].中国种业,2009,2:25-26.[15] 张研.我国小杂粮生产现状与发展策略[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12(3):432-436.[16] 张雄,王立祥,柴岩,等.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探讨[J].中国农业科学,2003,36(12):1595-1598.4

下载小杂粮[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杂粮[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榆林小杂粮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

    总经理聘用合同 甲方:霸州洁士宝家具清洁用品有限公司 乙方:总经理付强 第一项:薪酬细则:  税后年薪:甲方需支付乙方固定底薪30万,责任底薪10万。  发放方式:固定底薪以月发25000元......

    榆林小杂粮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

    应岩村小杂粮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前言应岩村位于吉林省龙井市境内,现属老沟镇辖区,系我镇粮食主产区,地域开阔,土质肥密。虽远离城区,但交通便利,而且生态环境优越,非常适宜无公......

    广灵县优质小杂粮产业2006年工作总结5篇

    广灵县优质小杂粮产业化开发项目2006年工作总结根据晋政办发[2003]8号文件《东西两山优质小杂粮产业区的意见》和省农业厅(种植推广)发[2005]3号文件《关于加快我省东西两山优......

    特色杂粮产业扶贫发展规划

    **县特色杂粮产业扶贫发展规划 (2016-2020) 地处晋北高寒山区的**县,以其独特的区域气候,适宜发展多种类型的杂粮种植,品种主要有谷子、黍子、马铃薯、豆类、莜麦、荞麦等, 品种......

    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调查报告

    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也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近年来, 我市积极探索和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通过“政府引导......

    沂源县新农庄小杂粮专业合作社汇报材料(共5篇)

    沂源县新农庄小杂粮专业合作社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 下面,我把沂源县“新农庄”小杂粮专业合作社的情况做一下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沂源县新农庄合作社于2007年10......

    杂粮熟食品、果品深加工发展

    甘肃西北大磨坊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简介甘肃西北大磨坊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是当地以小杂粮基地建设、种植、加工、贸易于一体的涉农企业,公司自2009年开始流转土地发展有机苦荞种植......

    杂粮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杂粮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报告说明: 泓域咨询机构编写的《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从系统总体出发,对技术、经济、财务、商业以至环境保护、法律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