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角色和责任
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角色和责任
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虽然目前政府部门对解决大学生就业提供了种种政策扶持,但是总的来说仍然不能满足需要,通过营造一个政策、法律都完善的就业环境来保障就业是十分迫切的。搜寻我国现有研究,不难发现关于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深度研究极其缺乏,大部分仅停留在现状描述上。从实践中看,相关政府部门在开展工作时仍没有对大学生就业政策和一般就业政策的差异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这使具体的政策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并且人才政策的落实往往忽略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独立意识,使人的创造性不能充分发挥,这对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长期人才培养都是不利的。政府对人才进行长期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其领导地位是不可取代的。
分析我国的就业形势和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特色,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发挥其作用。1.政府应该注重宏观调控机政策服务体系的构建,就业保障是失业保障的新发展。
就业保障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就业,并且就业和社会保障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或公共部门能够站在政府的角度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便利。这方面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自日本劳动省启动了“全面就业支持计划”后,日本政府又启动《第九个基本就业计划》,其核心目标是创造工作岗位和提供稳定就业,以应对经济与产业结构的变化;通过制度改革支持创立新企业,促进新兴与成长型产业的发展。
2.政府需要为大学生就业后的利益提供充分保障,已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并对存在的秩序混乱缺乏监督的情况加大管理力度,保障正常的秩序。
第二篇:政府在劳资纠纷中的角色分析
政府在劳资纠纷中的角色分析 摘要: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劳资矛盾愈加激烈,本文主要探讨政府在劳资纠纷中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是介入还是旁观?在解决劳资纠纷中政府又能做些什么?本文从法律有关规定和制度设计等有关方面来分析,最后认为在当今现实社会中政府还是要在一定程度上介入劳资纠纷并帮助其解决。
关键词:劳资纠纷政府企业工会
想要探讨政府在劳资纠纷中的角色就首先要了解一下政府和劳资纠纷的含义。首先所谓政府就是国家的统治机构,为了维护和实现特定的公共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组织。可以说由国家就有政府,而且自从资本主义萌芽,摆脱了男耕女织自产自销的模式之后就会产生劳动纠纷。劳资纠纷或劳资争议是国外普遍说法,由于我国的国家性质为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在我国一般称为劳动争议或劳动纠纷,其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其广义是指以劳动关系为中心所发生的一切争议,包括关于劳动关系的争议和关于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争议。其狭义是专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或其团体之间关于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的争议。①1关于劳动争议在不同社会中的表现人们往往习惯采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这样就得出结论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争议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决定的,是资本家和工人这两种根本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冲突在劳动关系问题上的反映,具有敌对性、尖锐性和不可调和性的特征。”②2但是在社会主义的劳动争议情况是这样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争议与资本主义条件的劳动争议具有本质不同。它不再具有对抗性和阶级斗争的性质,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是完全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的,不会再像资本主义劳动争议那样表现出劳资双方十分尖锐的矛盾冲突。”③3但是当我们纵观当今社会的中的劳资矛盾就会发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冲突未必与阶级斗争相联系,社会主义国家的冲突也未必不激烈。所以所谓劳资冲突最核心的问题应当就是关于劳动的争议,这在全世界都具有很大的共性。
为什么劳动者与雇主会出现这么多的利益纠纷呢?劳动者在纠纷中一般处于弱者的地位,通常是由于企业主或雇主拖欠工资、不履行保险义务、养老金等众多问题。在劳资纠纷中的形式错综复杂多种多样,按争议主题说有个体劳动争议、集体劳动争议和集体合同争议。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我国可以将社会部门分为政府部门和市场部门,市场常常给社会带来活力但是如果仅靠市场自身的调节能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政府的介入来扶助弱势群体,所以我认为在劳资纠纷中政府不应当袖手旁观放任不管,如果仅仅靠劳动者与雇主双方之间的博弈是不能够很好的解决问题的,假如这样做会造成对劳动者更大的不公,同时会进一步激化劳资矛盾。
那么作为政府该在这场争斗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呢?政府似乎处在一种两难的境地中,一方面政府要努力发展国家经济,要实现政企分开少插手企业发展,尽量创造宽松的市场环境使市场充满活力。另一方面政府又要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避免社会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尤其是在代表工农利益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政府要做到公正公允就要像一个铁面无私的法官,按照规定处理问题,给双方发言权。
首先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就要依法治国,有完备的法律。关于劳资冲突最有效力的法律应当是《劳动法》。我国的劳动立法出现于20世纪初期的“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农商部于1923年3月29日公布了《暂行工厂规则》,较西方发达国家晚,早在1802年英国就通过了《学徒健康和道德法》,被认为是现代劳动立法的开端。新中国成立后陆续制定了一些①《劳动法》经济科学出版社,第122页。②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部编:《劳动争议及其处理程序概论》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版。3 ③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部编:《劳动争议及其处理程序概论》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版。
劳动相关的法律,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第一部相对完备的劳动法直至1994年7月5日才通过,所以现行法律中必然存在着种种不足之处,例如,有人指出在司法实践中如何理解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的问题。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环境有时候难以很好的提供处理问题的依据,所以需要政府不断督促法律的修订从而更好的规范劳资关系中的问题。
其次,政府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市场的监管功能,政府需要加强市场准入条件的审查,维护市场的公平秩序,严厉打击不法企业如山西许多不法小煤窑,在这样的不法企业里往往工作环境恶劣,工人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违反劳动法规的情况频发,而且由于种种原因工人们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也很淡薄,当出现问题是工人的利益就会惨遭损害,所以规范企业、加强监管是一个负责人的政府应当去做的。
同时,政府部门还有着组织科教文卫事业的职责,需要加强法律知识的普及,帮助普通劳动者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需要通过教育来加强劳动者的维权意识。90年代以来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受理的案件数目大幅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随着社会知识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的维权意识也随之加强。
按照当今《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当发生劳动争议时处理程序一般是这样的:调解、仲裁、审理(对仲裁结果不满上诉的情况下)。首先是调解工作,这个一般由企业、基层人民、乡镇、街道等调解组织,他们在企业和劳动者之间进行调解促使矛盾解决。调解不是法律行为,是一种协商行为,固然调解有它的必要性和作用,但是不应当过分的夸大调解作用。因为在中国传统思想里都有一种“中庸之道”,它鼓励人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一种妥协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劳动者的利益并不能很好的维护,只是暂时的一种缓和办法。所以政府应当鼓励作为处理劳动纠纷的第二步: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指依法设立,由法律授权依法独立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仲裁的专门机构。劳动仲裁委员会是由省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决定设立的,其设立和组成决定了其是有法律授权,代表国家行使仲裁权的国家仲裁机构的性质。①4所以说仲裁是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效力。首先政府应当组织好仲裁委员会的成立,确保其完善高效的运行。另外目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代表三方面组成,虽然看上去是公平的三方制度但还是可能出现一些不公平的状况,所以政府代表应当摆正姿态,做好监督工作,尤其关照劳动者的合法利益是否得到切实保护。目前还有一种吸取西方仲裁制度的提议认为:政府不应成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中的政府综合管理部门代表,而应当由企业代表和雇主代表担任。
另外,抛开制度不说,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和公务员的廉洁办公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政府千万不可以和企业雇主官商勾结,在处理劳资纠纷中应当保持公允,政府工作人员的廉洁教育需要加强,而且相关的处罚措施也应当完善和加强。
最后一步是审理,也就是人民法院审理,在劳动者对于仲裁结果不满意的时候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政府也要和司法分权,政府部门不应当干预司法工作,这也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除了这些劳动法规定的这些常规解决办法之外还有对劳动者解决劳资矛盾有一些帮助的措施,比如求助工会。工会,或称劳工总会、工人联合会。工会原意是指基于共同利益而自发组织的社会团体。这个共同利益团体诸如为同一雇主工作的员工,在某一产业领域的个人。工会组织成立的主要意图,可以与雇主谈判工资薪水、工作时限和工作条件等等。②5所以当劳动者的权益遭到破坏时可以向工会求助,在随后的仲裁中也会比较有利,政府也应当与工会组织保持密切的联系,从工会工作中吸取经验来完善各项规定。而实现这些最重要的是政府要还工会独立权,在中国工会常常是一个名不副实的角色,在大多数工厂企业中工会都成了他们的一个部门,他们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密切相关,所以在劳资纠纷中工会常常站
①《劳资纠纷及应对》 广西人民出版社②百度百科
在了企业主的一方。而高层工会则往往与政府关系密切,它往往又会站在政府的利益一侧。这样来看在仲裁制度中的力量就是完全失衡的,工会、政府常常都不是站在工人的立场上的。
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在劳资纠纷中政府无需过多参与,只要做好旁观者的角色就足够了。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说:我注意到,一些地方政府仍以“维持稳定”的心态看待工人的停工事件。其实,“维稳”并没有错,世界所有的国家都希望维持相对稳定。在对待劳资纠纷上,中国的问题也不是出现在“维稳”上,问题在于“维稳压倒一切上”。如何才能“维稳”?合理地解决了劳资纠纷才能稳,靠压就越压越不稳。一种很正常的思路,到中国来了之后总会往前迈几步变成一个很荒唐的东西。“维持稳定”怎么能压倒一切呢?显然,它不能压倒宪法,也不能压倒公正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文革”时代,我们是“阶级斗争压倒一切”,现在“维稳”压倒一切,两者的思维模式一模一样。
中国政府应该抛弃“替天行道,全面包办”这样一种心态。事实上,中国政府不可能是上帝,没有必要掌控一切,相反,它应该慢慢地放开一些,让社会承担一部分责任。”①6但是我认为这种观点的前提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一套切实有效的规则,一部公允全面的法律,给予劳资双方一个平等的博弈平台,只有这时政府才可以放开手。这种状态下的劳资矛盾也会变得简单许多,处理起来也会轻松很多。所以目前在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不论在制度、法律、机构设置等个方面都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政府作为“有形的手”还是不能在劳资纠纷中袖手旁观。
另外,由于劳资纠纷的高发且有很多处理不当之处许多地方发生了工人的消极抵抗,如:绝食、打砸、自杀等极端行为,这不仅不利于劳资纠纷的解决反而会更加严重的激化劳资纠纷。所以政府一方面要加强教育指导并且建立心理援助机构避免悲剧不断重演,另一方面也要健全信访举报制度,是广大劳动者可以有渠道表达自己的要求,从而向民主国家迈进。另外,由于普通劳动者处于基层,所以要从基层政府的工作抓起,基层政府要多深入群众了解民情。积极帮助劳动者捍卫其合法权利。
当然关于政府在劳资纠纷中的角色的定位还有待于进一步讨论,其具体的职责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总结。①《时代周报》2010年9月16日
第三篇:政府在乡村幼儿教育中的角色
政府在乡村幼儿教育中的角色
罗金莲
2012-10-9 11:30:24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4期
摘要:通过对湖北农村的调研发现,在小学之前的农村幼儿教育由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构成。在闲置劳动力主导之下的家庭教育,内容狭隘,教育理念滞后,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少数专业教师主导之下的幼儿园教育,虽在对幼儿的照顾上普遍获得了家长认可,但客观存在着教学设施不健全,教育主体素质不高,教育内容小学化,有明显的应试准备倾向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政府如何履行宣传者、规划者、监督者的角色,为农村幼儿教育寻求出路的建议。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政府角色
农村义务教育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之下,得到稳定的发展,幼儿教育已逐渐成为影响农村教育的重要环节,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和探讨。文献梳理可知,在幼儿教育的硬件设施方面,李鑫指出农村幼儿教育在多地呈现空白状态;朱扬寿、龚庆胜和夏冰指出幼儿园园舍设施简陋,幼儿往返交通存在安全隐患;卞绍玉指出教学设施不足,卫生条件差。在农村幼儿园的师资力量上,李涛指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不足,影响到幼教质量;李运余认为教师队伍待遇不规范,导致稳定性较差;黄晓彬指出幼儿教师来源复杂,流动性大,培训、进修缺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水平和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幼儿教学内容设置普遍反应出教学内容小学化倾向严重,如李运余等,同时教学内容安排随意性大,难以保证教学效果,且过于偏向应试教育,而忽视幼儿的非智力素质的培养,如余胜美,何霭雯等。在教育理念上,吴信梅指出祖辈不能较好地与孙辈进行语言交流,导致幼儿口语表达滞后,祖辈过于爱护幼儿,影响其身心的独立成长;余胜美,何霭雯指出,农村民办园家园合作仍处于中低层次,不能较好地与老师沟通,导致家园联系受阻;曹汉林,谭有模直指农村父母对孩子的总体期望值不高,对幼儿的教育重视不够。
综上,学界对农村幼儿教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而这一问题却鲜有引起农村家庭的注意,尤其是从投入上来看,农村家庭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度相对低于城市家庭;其次,学界对农村儿童教育的关注多起点于幼儿园教育,而忽视了幼儿的家庭教育;此外,即使关注到农村幼儿的家庭教育,也都在留守儿童的视角之下,鲜有从社会观察的角度去了解和探索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笔者从这些细小的缺憾入手,将接受义务教育之前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整体,呈现乡村幼儿教育现状。乡村闲置劳动力引导之下的幼儿家庭教育
在我所调研的湖北多个乡镇,幼儿园教育的年龄为2.5~5岁。之前的幼儿则在家中由家人照顾,进行所谓的家庭启蒙教育。
幼儿教育的主体——闲置劳动力。生产社会化的背景之下,机械的普及,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却也随之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由机械节约出来的劳动量又转而投入务工以挣回机械劳动的成本。因而在农村各种各样的在村或者不在村的体力劳动是农民生活的常态。由此,一个农村小孩出生之后,除了哺乳期在母亲的照料之下,之后由部分或者全部失去劳动力的闲置劳动力照料,这部分人主体构成主要为——农村的老人和残障人士。只有这些人或者出于反哺式生养文化,承担起照顾子孙的任务,以让体力充沛的年轻人挑起家中生活资料来源的大梁。在这些55周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文化水平有限,仅有小部分人能够识字,对现代科技的掌握和使用更是捉襟见肘,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照看幼儿,却难以在幼儿的教育方面发挥作用。他们熟知幼儿的心理,把幼儿的生活照顾的无微不至,甚至使幼儿无需通过语言提自己的要求,逐渐降低幼儿与人交流的欲望和能力。此外,闲置劳动力的另一组成部分,则是残障人士,由于身体原因而不参加体力劳动,又希望或是被希望实现个体的存在价值,则由他们来照顾幼儿,笔者在湖北某市的一个村庄碰到三个案例,幼儿呆坐在推车上,目光呆滞,照顾他的人不知道如何跟他交流,幼儿尿裤子了也觉得无所谓。幼儿正处在语言、智力启蒙阶段,而一些特殊人群不仅在启蒙教育上无法帮助幼儿,在幼儿的卫生和健康照顾上更是无法得到保障,农村家庭的幼儿教育现状令人担忧。
在乡村闲置力主导之下的幼儿教育内容,首当其冲的是长幼秩序的教育,既包括对家庭长、幼之间的相处规则——“听话”即长幼之间的服从与管理关系,姊妹之间对内的谦让与照顾,对外团结一致,“听话”往往是乡村居民闲聊中称赞孩子的公认。对幼儿灌输服从管理的思想,也是为其今后适应小学应试教育做准备,应试教育的悲哀不仅仅是归因于考试,从家庭教育开始,已经在抹杀孩子的个性。其次,则通过鼓励的方式教育子女独立生活的能力。在独生子较为普遍的情况之下,棍棒教育渐渐退出农村舞台,爱子心切的农民不再是命令式的强迫幼儿接触生活技能,而是利用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孩子参与家务的打理,尤其是女孩,幼儿某一次好奇的拿起扫帚收到家长称赞,则会强化再从事相关活动的兴趣。这样一方面逐渐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另一方面,使其尽早成长为家中的劳动力,为家庭减轻负担。除此之外幼儿教育的第三个方面,小学启蒙。观察发现,幼儿在声音和肢体活动方面有极大的兴趣,然而绝大部分农民既不会唱又不会跳,无法满足其发展的需要。农村幼儿在长辈处接触的智力启蒙主要内容为:数数,长辈幼时押韵的儿歌,从电视、手机铃声中常听到的歌曲。综上,从幼儿的家庭教育来讲,其内容仍然以为小学教育、应试教育奠定基础为导向,而没有意识到对幼儿兴趣特长的发掘与培养,在教育内容上过于狭隘。少数专业教师引导之下的民办幼儿教育
家庭教育之外,农村幼儿一般在两岁半开始接触幼儿园教育。从幼儿园的数量上来讲,随着义务教育的改革,以及新生婴儿数的下降,农村小学数量下降,幼儿园也随之撤销,使得农村幼儿园一方面在生源上面临着不稳定性,影响其运营积极性,而另一方面,农村幼儿居住的分散,甚至是偏远,因信息和距离的客观原因,无法享受到正规的幼儿园教育。在这一背景下,私人幼儿园被引入农村幼儿教育的作为补充,并逐渐成为农村幼儿园教育的主体。少数有幼儿教育资历的个人在一定的经济支撑下,雇老师承办起乡村幼儿园,形成了农村少数专业教师引导之下的幼儿教育。
乡村私立幼儿园立足于乡土的人情社会关系,幼儿教师在尊重熟人关系的行为习惯之下,对幼儿的生活照料十分精心,且在农民看来,“幼儿园教育就是幼儿托管,有人陪着玩就好了。”村民普遍对幼儿园教师对子女的照顾,较为满意和放心。其次,由于幼儿教师和家长彼此之间都是熟人,因而能够有效的针对不同孩子的性格及时沟通,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帮助孩子心理成长。此外,在利润动机的推动下,私立幼儿园更注重服务的细节。综上,农村私立幼儿园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需求。
然而,农村私立幼儿园在给资源匮乏的幼儿教育提供了有力的辅佐之外,也面临着不可回避的问题。首先,从硬件建设上来讲,农村幼儿园面临着数量少,缺乏竞争机制的局面。在缺乏竞争机制的激励之下,幼儿园不愿增加基础设施的投入以改善办学条件。多为农户庭院式的教学、生活环境,缺乏开发幼儿大脑的体育、文艺器材。其次,从农村幼儿园的师资来看,首要问题是专业教师少,且这些少量接受过专门教育的幼儿教师多承担着管理岗位,很少亲自教学,甚至只是挂职,而从事其他职业;受聘的教师进入机制不严,没有专业的统一的和公开的选拔机制,教师的专业素养有限,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的水平;在没有统一的薪资标准之下,幼儿教师的待遇参差不齐,导致了其频繁流动,使得幼儿教育没有保障。第三,从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计划来看,安排随意,缺少统一规划和进度考核,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此外教学内容设置,重德育智育,而忽视非智能因素的培养,这一教学内容设置方式跟不上现代多彩社会对全面发展型人才的需求。综上,农村幼儿园不仅在量上存在着缺口,在质上也无法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乡村幼儿园也无法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政府在乡村幼儿教育发展中的角色
乡村幼儿教育面令人担忧的现状,迫切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之下,充分调动家庭和幼儿园的力量,扭转狭隘的教育理念,共同为幼儿教育提供充足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
3.1 重抓宣传,引导农民重视幼儿教育
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幼儿教育的相关工作,通过发放宣传单、贴标语以及乡镇广播的形式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引起农村家庭的重视,提高农民对幼儿教育的关注,使之加大对幼儿教育的人力和智力投入。同时,通过专家讲座或者电视宣传的方式,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引导家长和学校积极关注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关注幼儿的身体素质、应试素质培养之外,更要关注幼儿的兴趣特长、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最后,通过宣传,加强家长和幼儿园在幼儿教育中的合作。使家长扭转幼儿园教育只是老师的任务这一狭隘的观点,引导家长亲自参与到幼儿园的学习之中,为幼儿园的发展出谋划策,建立和谐的亲子系。
3.2 狠抓质量,完善教育的管理机制
首先,要构建统一的幼儿园建园设施标准,对幼儿园的园舍用地、园舍设施、卫生保健等方面做出统一规定,并按照规定逐年逐一核查,对不合要求幼儿园及时要求整改,完善教学设施,排除安全隐患。其次,严格进入机制,规范幼儿教师薪酬,构建稳定的高素质的幼教师资队伍。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的客观限制,存在大量幼儿园私聘的教师,大多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政府应该规范其引入,要定期对这些教师进行专业素养的培训与考核,同时,财政要极大对农村幼儿教育的投入,稳定农村幼儿教师的薪资待遇,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进入农村幼教队伍,保证其稳定性。第三,因地制宜,建立统一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规范教学的内容,加大素质教育的内容,规避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以及幼儿教育的随意性,提高教师积极性。
3.3 拓展思路,实现幼儿教育的合理规划
尝试从乡村外部探寻乡村内部教育问题的解决之道。首先在幼儿园的布局规划上,政府要在实地调研、科学统计预测生源的基础上,按照“就近入园、扩大规模,保大放小、保好放差,大村及偏远小村独办、相邻小村联办,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要求,打破行政村的地域划分,按照生源的分布,实现“村镇联合办园”“村村联合办园”,要避免盲目建园导致的恶性竞争、资源浪费,又要兼顾实现适龄幼儿有学上,适龄幼儿都能享受到较为便利和充足的教育资源。其次,政府牵头,促使城市、乡村幼儿园,公立和私立幼儿园,结对子发展。同时,县乡中心幼儿园派出骨干教师开展支教、拜师结对、名师带教等形式的帮扶活动,形成点面结合、上下衔接、分工负责、层层指导、互相交流、及时反馈的有序有效的网状指导运行机制,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业务水平快速提高、农村民办幼儿园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再者,调动多方资源,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扶持。政府要特别关注偏远农村的幼儿教育,以及困难家庭的幼儿教育,建立规范透明的社会捐赠机制,为特殊幼儿教育创造条件,极力扭转农村幼儿教育边缘化的趋势。
幼儿教育始于家庭教育,要宣传引导促使农民建立正确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育儿观,同时幼儿教育也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必要环节,只有政府、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推动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逐步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鑫,农村幼儿园的现状令人担忧[J].青年教师,2011(09).[2]朱扬寿、龚庆胜、夏冰,农村幼儿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防范对策[J].教育学术月刊,2010(04).[3]卞绍玉,农村民办幼儿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教育论坛2011(04).[4]李涛,公平视野下的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弱势及其归因[J].事业与管理,2006(02)
[5]李运余,论我国农村幼儿园的教育现状[J].教育实践研究,2011(10).[6]黄晓彬,农村民办幼儿教育:如何走出困境[J].教育发展研究,2006(12).[7]余胜美、何霭雯,农村民办幼儿园家园合作现状及思考——以广州地区四所农村民办幼儿园为例[J].管理方略,2011(07).[8]曹汉林、谭有模,农村幼儿期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10).[9]黄晓斌,农村民办幼儿教育如何走出困境[J].教育发展研究,2006(12).
第四篇: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思考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政府在劳动关系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而特殊的作用。政府在劳动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强调的重点以及对劳动关系的干预程度与各国的历史背景和传统文化有关。美国、法国和德国的劳动关系强调集体谈判政府在集体谈判方面有着相近的立法。英国在传统上则强调劳资双方的自愿主义和自决信念。在澳大利亚则主要着眼于由政府出面维持产业和平。英国利物浦大学教授罗恩·比恩在《比较产业关系》一书中指出政府在劳动关系中主要扮演五种角色⑴政府扮演第三方管理者角色为劳资双方提供互动架构与一般性规范⑵政府扮演法律制定者的角色通过立法规定工资、工时、安全和卫生的最低标准⑶如果出(本文章来源于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现劳动争议政府提供调解和仲裁服务⑷政府作为公共部门的雇主⑸政府还是收入调节者。台湾学者林大钧先生认为美国联邦政府是促进劳资合作的催化剂或鞭策者是劳动争议的调解人、仲裁者或受害方的支持者是劳动法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在劳动关系中扮演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我们可以将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归纳为五种角色文尾表格综合了政府在劳动关系中扮演的角色——“五”角色。
一、劳动者基本权利的保护者
政府的第一个角色是保护者或管制者。政府通过立法机关制定法律介入和影响劳动关系。政府的角色在于制定劳动政策并推进其实施。政府制定的政策与法律不仅反映了劳资双方施加的压力而且反映了公共舆论以及劳资力量对比的变化。政府是否颁布劳动保护立法以及该法律保护的程度直接反映了政府是否维持劳动力市场的社会正义并反映了政府对劳动关系的基本理念如公平与公正、权力与职权、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等问题的基本价值判断。例如最低工资立法是劳动力市场中最能体现社会正义的政策法律通过强制确定最低工资率和加班工资津贴、禁止使用童工等条款来保证每个雇员得到与其劳动相适应的报酬保证雇员(本文章来源于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获得“维持生活工资”水平以上的工资消除极端贫困。劳动保护立法的内容包括反对性别歧视与种族歧视、公平报酬、安全与卫生、职业教育、冗员与解雇等许多方面它确定了劳动关系的调整框架为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提供了各项制度和规范。同时政府还要监察劳动标准以及劳动安全卫生的执行劳动监察是政府的第一个角色衍生出的重要任务。
二、集体谈判与雇员参与的促进者
政府的第二个角色是促进者。根据不同的经济、社会问题政府要采取不同的方针、政策和行动为管理方和工会之间开展集体谈判创造宏观环境积极促进双方自行谈判与对话促使其在遵循劳动法基本规则和基本劳动标准基础上发展适合其特点的劳动条件。多数国家的劳动法律都规定了集体谈判的主体资格、谈判机构、谈判双方的责任、谈判的程序和内容、集体协议的签订和约束力。规定工会享有罢工的权利而且如果工会采取合法的产业行动将免除法律诉讼。这里政府的角色首先体现为确定合法产业行动的边界范围以及工会采取产业行动的程序性规定其次政府保护工会罢工权的重要体现是政府是否保护罢工雇员免遭解雇。政府是以促进者而不是直接干预者的角色推动集体谈判的开展以及雇员参与分红和员工持股也是工业民主的重要手段。
三、劳动争议的调停者
政府的第三个角色是劳动争议的调停者有时也是调解者或仲裁者。劳动争议是工业社会的自然现象政府必须建立一套迅速而有效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为了维持良好的劳动关系政府通常作为中立的第三方提供调解和仲裁服务。通常管理方会认为政府干预会影响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削弱企业竞争力而工会则希望政府作为公平的第三方积极干预劳动关系。因此在劳动关系中如果管理方的力量占优势则政府将以自愿原则提供调解和仲裁服务相反如果工会占优势则政府将采取强制性调解和仲裁措施以此来平衡劳资双方的利益冲突。理想的政府应该作为中立(本文章来源于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的仲裁者为劳动关系营造一个公平的外部环境使劳资双方能够平等地通过协商或谈判来解决内在冲突使产业冲突减少到最小程度。对一些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公用事业部门如天然气、电力、饮用水与污水处理、医疗机构、学校、交通等特殊部门的工会的罢工问题政府会特别关注。这些部门的工会举行罢工将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构成严重威胁甚至导致社会瘫痪。因此政府一般限制这些工会的罢工权通过仲裁方式解决产业冲突。例如美国许多州都禁止公共部门工会举行罢工而实行强制仲裁程序加拿大与意大利政府虽然没有完全剥夺这些工会的罢工权但要求这些工会在罢工期间保证提供最基本服务以此来减轻罢工对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的破坏作用。
四、就业保障与人力资源的规划者
政府的第四个角色是规划者为全体劳动者建立一套就业保障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三大支柱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在当今自由化、国际化和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政府应该在教育培训、研究开发、人力资源规划等领域进行整体设计提供更多、更有力的支持以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政府的角色在于保持劳动关系稳定、促进劳资合作和实现经济繁荣。
五、公共部门的雇佣者
政府的第五个角色是公共部门的雇佣者。公共部门的雇员包括政府与地方公务人员在一些国家还包括公用事业部(本文章来源于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门的雇员其规模和人数在各国不尽相同但都占相当比重。政府作为公共部门的雇主应该提供合法、合理的劳动条件以模范雇主的身份参与和影响劳动关系使之成为私营部门劳动关系的“样本”。
政府在扮演这五种角色时作为保护者和规划者政府应该积极而主动地完成任务作为促进者和调停者政府应该采取中立和不多干预的态度至于政府作为雇佣者的角色必须要真正成为民营企业家的表率合法化、企业化和民主化是基本要求。
第五篇:角色 责任
《角色与责任》主题班会设计
孝感市楚澴中学张海霞
活动设想:
1、指导学生明确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扮演的诸多角色,及各个角色应当承担的责任。
2、通过讲述名人“责任”的故事和格言,感性熏陶学生的责任意识。
活动目的:
1、明确自己在生活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
2、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责任感
活动方式:展示“角色与责任”相关的故事和名人名言,讨论“角色与责任”的重要性 活动地点:教室
活动准备:
1、思考自己在社会、在家庭、在学校扮演的角色,明确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
2、指导学生搜集“角色与责任”的故事和名言。
3、班级同学分成五组,每组设立小组长。小组长负责收集和分类汇总小组资料。
4、以小组为单位召开“角色与责任”的讨论会,交流感受和体会。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主持人开场白:“责任”一词,一直都被大家看得比较神圣。于是,“有责任感”成了众多公司录用员工、青年择偶时首要考虑的条件之一。在人生这座大舞台上,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扮演的社会角色和责任是否也有所不同呢?今天我们将一起展开关于“角色与责任”的探讨
(二)、明确自己的角色与责任
1、播放一则广告《给妈妈洗脚》
男孩颤悠悠地端上一盆热水给下班归来的疲惫的母亲,并爽朗地说:“妈妈,我给你洗脚吧!”
(1)这则广告中的男孩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是妈妈的儿子
(2)他履行的责任又是什么呢?——-用行动对母亲尽一份孝心
教师小结:这则广告一直感动着我和大家。也许,这就是我们这些做儿女的起码责任。想想他们不辞劳苦的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一切时,我们是不是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只有当我们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时,自然会把父母放在心上,在家中才会主动承担起一个做子女应尽的那份责任。
(3)我们在家庭中应当履行哪些责任呢?(学生自由发言)
如:平时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父母的节日时我们还可以为他们准备自己精心制作的礼物
2、展示几种情景:在校园里,水龙头一直开着,哗哗的响着;放学了,走廊上的灯一直亮着;草坪上有人肆意的追逐嬉闹„„
思考:在学校里我们扮演的角色及应当履行的责任有哪些?(自由发言)、讲述一个真实的的故事《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名公交车司机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做了三件事:
----把车缓缓的停在马路旁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
----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的下了车;
----将发动机熄灭,确保了车和乘客,行人的安全.他做完这三件事.安详的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这名司机名叫黄志全.所有的大连人都记
住了他的名字.思考:
(1)他的职业是什么?
——-司机,(2)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应尽的责任又是什么?
———仅是一位普通的公民,应当确保乘客的安全 教师小结:也许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想的不是死后将得到别人怎样的感谢与尊敬,他只是想确保乘客和行人的安全,他在他平凡的岗位上,献出了他不平凡的生命.一名普通的司机,在生命的尽头牢记自己的职业责任,这种品格发出的光辉足以照亮人心。
4、小结:对“责任”的认识:
“责任”是个体对角色职责的自我意识和自觉程度,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人们的行为必须对他人和社会负责。
一方面,人们对自己发生的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教师小结:当我们步入社会,开始充当多种不同的社会角色,此时的我们便集多种角色于一身,例如职业责任、公民责任、民族责任等等。
5、小组讨论:
中学生扮演的角色和相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又该如何做呢?
我是家庭一员,要为家庭负责;
我是班级一员,要为集体负责;
我是社会一员,要为社会负责。
对己讲自尊,对人讲真诚,对事讲责任,对社会讲奉献。
(三)讲述关于“角色与责任”的故事与名言
1、展示搜集的故事
(1)《银行家弗兰克》(责任与良知)
20世纪初的一位美籍意大利移民曾为人类精神历史写下灿烂光辉的一笔。他叫弗兰克,经过艰苦的积蓄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一次银行遭抢劫,导致了他不平凡的经历。他破了产,储户失去了存款。当他带着一个妻子和四个儿女从头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责任,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
偿还的代价是三十年的艰苦生活,寄出最后一笔“债务”时,他轻叹:“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责任,而给世界留下了一笔真正的财富。
(2)里根的故事(告诉孩子责任的重要)
1920年,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在当时,12.5美元是笔不小的数目,足足可以买125只下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父亲拿出12.5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从此,男孩开始艰苦的努力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12.5美元这一“天文数字”,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日后成为美国总统的罗纳德•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3)忠信学校(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在台湾有这么一所学校,没有工人,没有保卫,没有大师傅,一切的必要工种都由学生自己去做。学校实行学长制,三年级学生带一年级学生。全校集合只需3分钟。学生见到老师七米外要敬礼。学生没有寒暑假作业,但没有一个考不上大学的。
这就是台湾享誉30年的以道德教育为本的忠信高级工商学校。校长高震东,今年65岁,他创立的学校及其《忠信教育法》在台湾有数十万人受益。
下面是他来大陆内地做演讲的一部分内容:
同学们,你们说“天下兴亡”的下一句是什么?匹夫有责?———不,是“我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于大家无责。“匹夫有责”要改成“我的责任”。禹是人,舜是人,我也是人呀!他们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能呢?“天下兴亡,我的责任”,惟有这个思想,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每个学生如果人人都说:学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教育办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不强盛,是我的责任„„人人都能主动负责,天下哪有不兴盛的国家?哪有不团结的团体?所以说,每个学生都应该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推出去。
2、关于“角色与责任”的名言
(1)小组展示自己搜集的名言:
站在领导立场的人,首先就要确立自己的责任,抱着使命感求其贯彻。———松下幸之助 责任并不是一种由外部强加在人身上的义务,而是我需要对我所关心的事情做出反应。———弗洛姆
坚毅而崇高的思想方式,能够使一个人建立起生活目的和认识自己的生活职责。———列夫·托尔斯泰
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歌德
我们的责任比我们想像的更为重大的多,因为它是和全人类都有关系的。———萨特 责任感常常会纠正人的狭隘性。当我们徘徊于迷途的时候,它会成为可靠的向导。———普列姆昌德
一个诚挚、热心,为着光明而斗争的人,不能够不是刻苦而负责的。———鲁迅 在这个世界上,最渺小的人与最伟大的人同样有一种责任。———罗曼·罗兰
今天多做一份学问,多养一份元气,将来就能为国家多做一份事业,多尽一份责任。———陶行知
(2)教师补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种强烈的责任和道德意识,这种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魂。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的自我人生设计;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忧国忧民是中国古代文人对自己责任的反思产生的的忧患意识。
此时,我还想到了“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想到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想到了“铁肩担道义”的李大钊,想到了为了中华民族振兴而抛头颅,洒热血的无数志士。一部中华史就是一部以责任为最强音,以爱国为主旋律的雄壮乐章。
(四)、总结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这样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网络信息化时代,国际竞争激烈的时代。中国的大车我们拉,我们任重而道远。可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当下,社会上存在少数学生迷恋网络、虚度光阴、不求上进等现象,均为责任感缺失的外在表现。试想,一个连对自己和父母都不负责任的学生,怎么会对集体、国家和事业负责?一个不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学生,又怎能把自我实现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而对人类发展作出贡献恰恰又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因此。我要大声疾呼:同学,请振作起来,担当起你的责任!从现在做起,先担当起做学生、儿女的责任,尔后再担当社会角色的责任。今后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岗位都得牢记职业责任,遵守职业道德,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这样,才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时代的期望。
同学们,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立即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