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进一步提高我市农村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调研报告
关于进一步提高我市农村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调研报告
胡志军
〔内容摘要〕 本报告对我市少数民族的现状作了概述,分析了我市少数民族贫穷落后的原因,指出我市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针对问题进一步提出提高我市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建议。〔关键词〕 农村 少数民族 调研报告
〔作者简介〕 市政府研究室
提高人口素质和控制人口数量,是国家提出并已在实施的基本国策。我市作为多民族地区,进一步提高农村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不仅是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也是加快我市新农村建设,促进我市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举措。
一、我市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概况
我市有少数民族44个,截至2007年,少数民族人口83.8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27.39%,85%以上分布在农村,主要集中在50个民族乡。1万人以上有7个少数民族,其中彝族31.2万、苗族25.7万、布依族11.6万、白族5.8万、回族2万、仡佬族1.4万、水族1.2万。以彝族和苗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分布具有大分散小集中,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其中大部分少数民族居住在农村偏远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八五”以来,我市不断加大农村各项投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每个民族乡都建有卫生院,近90%有图书馆文化站,平均每个民族乡拥有14所学校、5个农业科技服务单位。“两基”人口覆盖率达100%,大部分青壮年农民接受了农业实用技能培训,生存发展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也呈现较快发展势头。民族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1190元增长到2006年的1831元,接近全市平均水平。但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来看,我市民族地区人口素质呈现出发展不均衡、地域差别较大等状况,部分民族地区尤其是偏远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素质偏低。
第一,身体素质较弱。我市边远地区民族居民因为受生活条件等因素影响,身体素质较弱,其中又以小花苗最具代表,成年人男子平均身高为1.6米,成年女子平均身高为1.5米。体质羸弱,身体难以承受长时间重体力负荷。“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的生病难就医习惯还普遍存在,加之居住环境等因素,地氟病、风湿病以及过早超负荷劳动造成的身体损伤不断蚕食居民身体健康。
第二,受教育程度较低。因为居住在弱势区位,经济落后,教学资源欠缺,接受教育条件困难,受教育程度低。全市少数民族群众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少数民族总人口比例仅为36.41%。30岁以上的群众大部分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很多仅仅只是简单的进过扫盲培训。并且由于边远偏僻封闭,加之传统种植农作物品种单一,基本没有与外界的科技、文化、经济交往,科技进步缓慢,科技、职业技术教育普及程度低,手工专业技术不多。外出打工群众主要是打零工、背背兜,甚至有相当部分靠拾荒为生(青林乡二寨村就有100多人靠在市中心拾荒为生)。在家群众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
第三,心理素质较弱。由于我市经济和社会结构,加上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诸多传统落后的民族心理素质。比如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环境,都是被动接受上级指令,存在着等、靠、要的消极习惯心态,缺乏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由于交通不便,山区环境分散、封闭,与经济发达地区经贸不足,对新生事物和先进科技的接受意识差,形成了浓重的自然经济观念和传统的价值观念,养成了安居故土、墨守陈规、得过且过的习性。
二、我市农村少数民族人口素质落后的原因
农村民族地区人口素质落后主要是由于客观历史原因造成,形成了多方面的制约因素。
(一)生存环境较差
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人民大多居住在边远贫困地区、深山区、石山区。许多民族村寨交通不便,有的至今还未通公路,有的村寨是翻山越岭的羊肠小道,还有部分村寨的交通也是“晴通雨阻”,处于人背马驮的落后运输方式。信息闭塞,既没有广播电视,也没有电话网络,书刊文报严重匮乏,信息不能及
时到达。居住条件差,根据2004年茅草房改造项目统计的全市茅草房数量就有36632户,在金盆乡和青林乡调研中,茅草房数量占到农民总户数的30%和21%。恶劣的生存环境和闭塞的信息桎梏着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成为经济、文化落后的主要原因。
(二)经济相对落后
人的素质主要由体力和智力两方面构成的,人的营养状况、卫生条件、居住环境等都对人的身体素质产生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和生活水平差更是制约了人口素质的提高。全市50个民族乡耕地面积为全市总量的36.5%,其中又以坡耕地为主,还有相当部分的石旮旯地,自然灾害频繁,土地瘦瘠。长期以来沿袭的简单粗放传统生产方式,广种薄收,粮食产量极低,仅仅只能勉强满足生存自用。“养猪羊为过年,养鸡为了盐巴钱”是广大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村寨的真实写照。以小花苗聚居的金盆乡和青林乡为例,两乡低收入人口占总人口数的一半以上,2007年金盆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685元,青林乡为1616元,其中二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仅只有950元,远远低于全市2348元的平均水平。金盆乡人均粮食占有量为387公斤,青林乡人均粮食占有量为320公斤,主要粮食为玉米和洋芋,常年难沾腥荤。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与有限的土地、人力、物质资源,使以农业为主的民族地区人民始终被贫困所困扰,人们的营养状况、卫生条件、居住环境长期难以改变,在文化发展、经济增长、生活提高等方面与外界的发展存在极大的差距。
(三)生活习俗有待改进
因为所处环境偏远封闭,早期的彝族和苗族以村落为单位,其生活、习俗及其婚丧嫁娶社交等都是在相对封闭区域环境中进行,一些传统习俗对提高民族人口素质造成了较大影响。尤其早期存在的近亲结婚,对人的身体素质影响严重。国内外知名度很高的梭戛江寨苗族,过去都只是在本寨内进行婚嫁。盘县保基乡歪梳苗的传统习俗只能在民族内通婚,因为本地域本族人口有限、交通不便,只在本地或临近的水城县花戛乡内进行婚配,三代内近亲结婚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苗族的“二八月逛花房”习俗在偏远的青林乡、南开乡等还存在,有待规范。贵州苗学专家李廷贵学者研究结果就表明,早期的苗族因为近姻亲婚配,人口体质存在一代不如一代的问题。同时,由于传统耕作对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传宗接代、家族势力等因素的影响,重男轻女现象仍然存在,在经济不足以支撑生活的情况下,形成了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
(四)投入严重不足
因为地理位置偏远,受城市经济辐射小,财政的公共性没有有效发挥。一是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交通、医疗、文化等严重欠缺,对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素质提高形成巨大障碍。民族地区群众普遍存在着看病难、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二是教育事业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教育质量不高。如水城县的金盆乡教师编制核定为216人,但实际只有137人,缺编79人,该乡的其林村学生130多人,而公办教师只有2人;青林乡有公办教师71人,缺编56人。三是农村少数民族容易满足现状,缺乏对改善身体、文化、心理等素质方面的自我投入,人口的营养状况、卫生状况、陈规陋习等的改变进展缓慢。四是在改善偏远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生产生活水平方面,还存在着地方财力投入不足和投入效益不高等情况。
三、提高我市农村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存在的困难
尽管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多年来对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做了大量工作,作出了不懈努力,但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教育资源欠缺,教育观念落后,教育质量不高
一是硬件设施欠缺。“两基”验收后,广大农村的教学基础设施得到很大的改善,但由于少数民族“大散居、小聚居”的居住特点,加上交通不便,难以满足村村就近入学的需要,有的适龄儿童为了上学,翻山越岭,走很长的路才能到校,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走路上。二是师资欠缺。偏远地区生活、工作环境艰苦,教师物资待遇相比较其他地区也没有特殊的优厚条件,教师流失、欠缺现象严重。全市民族地区教师总数为6504人,而在校学生人数为200525人,教职工与学生比例达到1:30.83,远低于国家1:12.5的标准。大部分教师是原来“民转公”和刚从学校毕业,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尤其是“双语”教师欠缺,大部分只是依靠民办教师,导致“双语”教学普及程度低,语言存在障碍,制约了少数民族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三是家长重视程度不够,对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认识不足。到农忙时期,缺少劳动力家庭的孩子有
些不能正常上课甚至辍学,严重影响了教育的覆盖面。加之近年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发展较快,以及打工潮的影响,许多人的经济收入与其受教育程度不成正比,使新的“读书无用论”不断蔓延,助长了不少家长“不学文化照样挣钱”的偏见,对学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读书时间越长越吃亏,教育后代、培养后代以及提高自身文化素质观念淡薄,看不到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很多家庭认为孩子去读书认识几个字,混到初中毕业就应该出门去打工挣钱。
(二)适用性技术人才、科技致富人才奇缺,农科教相结合的路子推行难度大
因为地处偏远,各类专业人才、投资经营者都不愿意到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技术信息资金欠缺,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矿产、旅游、生物、手工等资源得不到开发,在整个经济社会进程中相对封闭且发展缓慢。尽管近年农业、扶贫、劳动等部门通过“绿证培训”、“雨露计划”、远程教育、外出务工技能培训等方式加大了农民培训力度,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民掌握实用技术的能力,但由于大多技能培训是教科书似的标准化流程,缺乏与实地结合的操作,没有针对性,邯郸学步、照本宣科,学不能致用,最后耕种养殖仍然还是陈旧的劳动方式,外出打工人员只是出卖劳力或只能到打工地重新学习。
(三)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政策措施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对于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意义重大,但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没有完全得到贯彻落实,如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优生优育政策、教育培训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有的没有落实到位,有的落实效果不理想,一些地方的少数民族人口仍然没有感受到国家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部分干部过于强调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缺乏对民族地区干部群众的深厚感情,工作见子打子,消极被动,甚至于搞形式、走过场,作风漂浮,影响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党群干群关系。
(四)公益事业落后,投入需求大
由于财力有限,同时受政府对公共事业投入城市化倾向影响,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投入较少,特别是对与农民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公共事业支持不够,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更显滞后。尤其体现在卫生事业落后,缺医少药、设备不全,医疗点辐射半径过大,手续繁琐,农村群众看病难、费用高,因病困难、因病返贫现象较为突出。全市农村人口约220万以上,占总人口数的72.8%,按照城乡同步发展的要求发展农村公益设施,资金将成为最大的制约因素。
四、进一步提高我市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建议
民族人口素质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庞大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重点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转变落后的传统习俗观念,通过抓好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普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增强少数民族发展能力。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工作的领导和统筹
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市要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提高也是事半功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党的民族政策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也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把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素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作为民族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真正做到认识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工作到位。各级财政在预算安排中要确保对少数民族地区经费投入的逐年增长。建立和完善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相关的政策措施的督促落实机制,确保有关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二)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强化农业科技培训
教育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基本途径,各级政府要把农村教育作为一个重大系统工程抓好抓实。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防止今后出现新的文盲、半文盲劳动力。在进一步加强教育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加强补充农村教师数量,合理配置师生比例,制定激励政策,提高边远民族地区教师待遇,让教师“稳得住,安心教”,营造稳定和谐的教学环境。贯彻落实好《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积极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从2008年起力争在3年内完成全市农村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的轮训和学历提高。教育部门每年要择优选拔市级和县级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训,造就一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同时,教育部门要认真统筹和安排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开展教学讲座、上示范课等多种形式的支教活动,加强农村学校优质课交流,着力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大力培养专项“双语”教师,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统一考试、适当降分”等特殊政策措施,对懂得民族语言报考“双语”教师的少数民族人员适当放宽条件,解决“双语”师资不足的问题。二是要加强对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的补助。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认真落实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实行的“两免一补”政策。设立和壮大以市县财政资金为主的“农村贫困学生助学金”,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补助,确保学生不因贫困失学。三是要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能培训和农村职业教育。各级涉农部门要加大科技下乡力度,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乡土人才,本着因地制宜,因时因人制宜的原则,围绕“市场需要、农民紧缺、对农民生产生活有重大影响的内容”展开培训,通过远程教育、绿证培训、阳光工程、普法宣传等多方式,以行政村为单位开展地毯式科技培训。精心挑选农业技术专家组成专家团,开通“专家热线”,随时为农民解疑释惑。大力建设科普示范基地,结合本地实际,围绕主体产业建立相应的示范基地,把科技成果和先进的实用技术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形象直观的生产方式和成果,让广大农民接受,形成科技示范户带基地,滚雪球式的发展模式。劳动部门要加强与劳动力需求地的联系,适时掌握外界劳动力人员结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开展打工技能培训,引导农民合理有序地流动,在流动中提高素质。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带技术带资金回家乡创业。四是要推行农民技术资格认证制度,对获得技术资格的农民,可优先承包适度规模经营的集体产业,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科技含量,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三)加强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乡村干部和涉农部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民族地区开展工作,通过办实事、办好事和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取得农户的信任、支持和拥护,增强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和意识,增强农户自我发展造血功能,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形成以农民为主体、政府部门引导、社会各界参与的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人口素质提高的新局面。二是加强对民族地区农民和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培训。有关部门要认真制定培训方案,整合培训资源,改进培训的方式方法,多采用项目培训、现场培训等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做好培训的跟踪管理,争取培训内容和培训成效挂钩,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确保培训的实际效果。要把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工作纳入我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每年有针对性地选派一批少数民族干部到高等院校、党校和发达地区培训锻炼。要加大少数民族干部的交流力度,探索开展少数民族乡干部和市、县直机关干部之间的交流。三是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输入力度。除了实施好“一村一名大学生”等工程外,组织、人事部门要每年从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和市县机关干部中安排一批人员到少数民族地区挂职任职,其中对贫困落后的少数民族乡村要优先保证,同时,要建立相应的培训培养和选拔任用机制,确保工作实绩突出、符合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干部能享受到足够的培养锻炼机会,并实现到期提拔重用。四是加快村级组织建设步伐。各级财政要适度增加财力用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村干部报酬,在此基础上,鼓励少数民族村大力推行村干部兼职、交叉任职和发展集体经济,同时探索建立对村的考核奖惩办法,力争村干部能脱产抓工作,增强村级发展带动能力。五是出台鼓励性优惠政策,引导投资者到少数民族地区投资创业,开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品基地的建设发展。大力扶持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种养、购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为农民进入市场提供全面、便捷的市场信息,提高农作物商品化率,把农民的生产活动纳入整个市场经济中,促进生产与市场信息的流通。六是加大少数民族地区乡土人才的培养。通过设立乡土人才发展基金、成立乡土人才互助会等形式,建立和完善对乡土人才的扶助机制;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使农业小额贷款向乡土人才倾斜。通过开展“农村优秀乡土人才”、“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创评活动,大力宣传乡土人才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加大对优秀乡土人才的奖励、表彰力度,扩大乡土人才的影响力。
(四)提高民族地区农村人口生育质量,增强农村劳动力和后备劳动力的素质
农村人口生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村后备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就要把好出生关。一是在充分尊重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的前提下,研究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宣传材料,配备必要的宣传设备,加强
少数民族地区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二是大力提倡晚婚晚育,鼓励民族通婚,杜绝近亲结婚,提高计划生育率,把人口增长率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三是要将计划生育工作与妇幼保健工作结合起来,保证生育质量,在一些地方要有针对性培养民族医生,促进医患沟通,避免因民族习俗和语言不通导致误诊和贻误病情。四是积极实施好出生人口缺陷干预工程,做好定期通报、预报、评估和预警制度,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和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机构配合,实施零级到三级出生缺陷预防干预工程,对出生缺陷多发的农村贫困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排查筛查,继续探索经济有效、简单易行的出生缺陷干预新技术,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整体素质。五是认真落实兑现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农村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三结合”和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工作,在义务教育(包括两免一补)、就业培训、合作医疗、扶贫项目、征地补偿、宅基地划分、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向计划生育的家庭进行重点倾斜。六是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流动人口管理,完善有关部门的联动工作机制,想方设法解决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难题。公安、卫生等部门要与计生部门加强配合,对违法生育采取相应处罚措施。
(五)加强民族地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树立良好风尚。
以改变传统落后的“衣、食、住、行”为突破口,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促进农民群众文明行为的养成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有关部门要适时牵头,对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陈规陋习进行调研,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意见建议。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的“三下乡”活动,扫除农村的精神垃圾,树立良好风尚。切实加强各类教育培训工作,通过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发展意识、竞争意识、自力更生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生态保护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加强民族文化发掘,支持和保护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发展多元一体、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六)加快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环境,推进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工作步伐
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是人口素质提高的重要基础。每年国家、省对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都进行了安排部署,出台了若干优惠的政策措施。有关部门要在国家和省加大各类项目资金投入的基础上,改进项目资金投入方式,加快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困难,促进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的改变,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优先发展以交通、通讯为主的信息流基础设施,改变交通闭塞、信息闭塞的现状,打破封闭,促进开放,改变落后的思想。二是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农田建设、中低产田土改造,搞好配套水利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状况。三是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各项公共事业,加强农村医疗、文化、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缺医少药、看病难、文化匮乏、缺电少水的状况。四是加强民族地区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村寨规划、“五改一加强”、庭院绿化美化等方式,努力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把民族文化设施建设和旅游观光结合起来,促进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融通,增进健康文明的民族文化交流。五是对分布在不具备生存条件地方的少数民族群众,要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等方式把他们集中起来,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第二篇:强化农村“三优”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强化农村“三优”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强化农村“三优”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随着我国计生工作的深入开展,优生、优育、优教已经成为每个父母、每个家庭乃至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优生、优育、优教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提高人口素质的任务。在我国10亿农村人口的大国里,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就要强化优生、优育、优教,迅速改变农村人口素质较低的状况。一、突出“四个结合”,强化“三优”教育
1、把开展“三优”教育与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科学素质相结合。要在贫困的农村中开展“三优”教育,关键就是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科学素质。首先是开设扫盲班,教农村妇女读书识字,先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然后再进行基本的“三优”知识教育,如妇女孕期卫生与优生保健知识等。其次是开设夜校班,让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白天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晚上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第三是开设文化补习班,对农村妇女进行必要的文化补习的同时,也适当讲授新生儿的喂养、婴幼儿早期教育注意事项、儿童常见病的家庭护理及预防等“三优”教育知识,从而使广大农村群众既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也加深了对“三优”教育的理解与提高。
2、把开展“三优”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在农村尤其是贫困的山区农村,大部分农民既是文盲又是法盲,他们不知道<lt;婚姻法>gt;,更不知道有<lt;母婴保健法>gt;等法律法规。因此,贫困山区农村买卖婚姻和拐卖妇女、儿童的问题比较突出。开展“三优”教育要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利用图片展览、标语口号、宣传车等宣传方式、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与“三优”教育、共同提高“三优”知识与法制知识,让广大农民做“三优”教育的促进派。
3、把开展“三优”教育与计生工作相结合,据“四普”资料显示,全国文盲半文盲的农村育龄妇女,平均生育胎次为大学文化程度育龄妇女的2.62倍。可见,文化素质越低,多胎率就越高,计生工作离不开“三优”教育。在开展声势浩大的计生宣传工作中,利用新婚学校、婚育学校等形式讲授节育、避孕、胎教等计生知识的同时,也要不失时机进行“三优”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在实行计划生育的同时,增长“三优”知识。
4、把开展“三优”教育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相结合。农业生产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都要以农民身体素质与文化为基础。在开展“三优”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同时,要进行种养科普知识、“三高”农业技术等农村科学知识的传授。帮助农民发展“三优”受精,帮助农民少生优生、勤劳致富,提高生活水平,从而使“三优”教育得到更有效的传播。
二、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农村“三优”教育的力度
1、加强领导,落实“三优”教育的责任。“三优”教育是计生工作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涉及千家万户的社会问题,是一项艰苦的社会系统工作。各级政府要建立由分管领导负责,计划生育、民政、卫生、妇联等部门共同参与的“三优”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各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落实“三优”工作责任制,加大“三优”工作的考核与管理的力度。
2、把好婚姻登记关。<lt;婚姻法>gt;规定,属于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及患有麻风病或性病未经治愈禁止结婚,对申请结婚的男女双方在结婚前进行健康检查,这是进行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推进优生优育,强化“三优”教育,各级民政、卫生、计生等部门要共同配合,一是严格把好婚姻登记关,减少遗传病及缺陷,共同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二是加强婚姻法的宣传教育,促使广大农民自觉和执行婚姻法。
3、做好“三优”服务工作。一是卫生、妇联、计生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对农村育龄妇女做好“三优”服务工作,进行妇检及孕期检查,为农村妇女提供生殖保健,孕产期母婴保健等上门服务。二是加强人口出生监测服务。要努力改善农村医疗服务,实行人口监测接生,以降低婴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三是做好科学的营养搭配、婴儿合理喂养,改善营养结构。四是加强优教服务。优教服务是在优生优育的基础上,通过家庭教育服务、学校教育服务与社会教育服务,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
4、改变农村文化生活方式。在农村开展有益农民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文化、妇联等部门要共同配合,送戏下乡,增设电影、电视等文艺节目,使广大农村群众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三优”教育。
5、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为“三优”教育提供良好的保证。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政府要统一规划,集中建设一些交通便利、居住环境良好、生活设施比较齐全的现代农民庄园,便于强化“三优”监测管理,为“三优”教育提供良好保证。
6、加强法制建设,为“三优”教育保驾护航。强化农村“三优”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的大事,因此,必须把“三优”教育纳入法治轨道。为
第三篇:我市农村金融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四)引导小额贷款公司这一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健康发展。一是明确小额贷款的监督管理。针对业务范围、风险特点以及对公众影响的不同,合理确定小额借款组织的市场收入条件。允许和鼓励产品创新、自主开发小额信贷产品,通过灵活多样的信贷服务增强生存和发展能力。同时,应根据小额信贷组织的类型、业务范围以及风险大小等因素,设定不同的监管原则。
二是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加紧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及制度,将其纳入法律制度的约束之内。与此同时,要为小额贷款组织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为扩大小额信贷组织融资来源提供更有利的环境,消除一些体制上或制度上的障碍。三是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功能定位。小额贷款公司必须坚持服务“三农”的方向,坚定不移地在农业、农民和农村这个大市场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服务农业和(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农村经济中求得自身发展和壮大。四是坚持小额贷款公司和市场化动作。要建立在市场商业化的基础上,按照现代金融机构的原则进行经营,追寻资金可持续运营的成功模式。
(五)大力开展农村金融创新,开发真正适合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产品,努力改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持续、高效的金融创新服务。创新包括:金融产品创新、贷款方式创新、担保方式创新、服务方式创新等。目前,广大农村仍以农户经济为主,但是今日农户正朝着现代新型农民转变,传统的种养加工户正向种养大户、订单农业、进城务工经商农户和小型加工户转变。其经营范围已渗透到农产品加工、制造、运输、商品流通及各类产业化等领域。随之而来,农户的资金需求也显现出多元化。因此,要从培养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角度,去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在继续推行农村小额贷款和联户担保贷款的同时,农村金融机构还应不断创新贷款方式,开发出更灵活,更适应农民需要的贷款品种。比如:为加快培养新型农民,可拓展教育类、培训类、创业类贷款,帮助农民自主创业;围绕富裕起来的农户,可尝试开办农户投资型、消费型及住房类贷款,以满足农民不同层次的资金需求,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对资金需求比较大的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户,可尝试推出大额联保农业贷款,水利设施改造、低洼地改造中长期贷款,以支持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培植优秀农村民营企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
我市农村金融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第四篇:我市农村广播电视事业调研报告
我市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现状分析和发展思路
我市辖渝水区、仙女湖风景名胜区、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和分宜县,设17个乡、15个镇、有446个村民委员会、3760个村民小组。全市共有广播发射台3座、电视发射台1座、中波实验台1座、MMDS(多路微波传输系统)发射站1座,网络传输公司3个,主要由它们共同承担我市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射、传输及对农村广播电视的覆盖任务。[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一、农村广播电视的覆盖情况
广播的覆盖情况:广播主要采用调频无线发射的方式覆盖。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广播的覆盖范围有了很大的提升,全市广播的综合覆盖率达98以上。新余的城乡居民基本上都可以收听到来自省高山台、市发射台以及其他设区市发送的中央一套(90.7兆)、省一套(92兆)、新余本地3套(94兆、95.3兆、96.2兆),中波585千赫、其他设区市2套以上共7套以上的广播节目。
电视的覆盖情况:电视的覆盖主要采用有线联网、微波传送、卫星接收、无线发射的方式进行综合覆盖,综合覆盖率达85以上。
1、有线联网方式覆盖:至目前,光缆有线电视开通乡镇32个,开通率100,开通行政村165个(分宜117个、渝水48个),开通率为40,开通自然村785个(分宜655个、渝水130个),开通率为21。分宜县共架设光缆干线500多公里,接入网电缆总长达1500多公里,全县155个行政村有117个已开通有线电视,占75。渝水区架设光缆干线总长289公里,接入网电缆总长650公里,291个行政村(含仙女湖26个、高新区6个)通有线电视48个,占总数的16。开通信号的村庄主要集中在乡镇及村委周边比较集中的地带,接入农户约2.1万户(分宜1.2万户、渝水0.9户万),这些农户可以看到和城市居民相同的频道、同等的信号质量的节目。农村有线电视的发展由于受巨额的建设资金、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施工的难度、网络的维护、以及地形、地貌的影响等,有线电视在农村的普及还有相当的难度,还须较长的一段时间。
2、以微波方式覆盖:渝水区传送的微波电视开通了11套电视节目,在渝水区的覆盖率达85,目前接入行政村186个、自然村515个,接入农户8.6千户,信号质量相对光缆电视要差些。
3、无线接收方式:农户接收来自省高山台、市无线发射台的电视节目,有中央一套、中央7套、省一套、新余一套的电视节目,以上几套节目在我市的综合覆盖率达85以上,农户只要通过电视机本机天线或架设室外天线即可免费接收以上1-4套电视节目。该方式信号质量根据各地覆盖的场强不一而不同,易受天气、外界电子干扰的影响。
4、卫星小前端方式:对一些边远山区,光缆无法联网且无线信号又覆盖不到的地方,采用卫星小前端的方式建立独立网,以解决部分农户的需求。
二、农村广播电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总体水平还不高,与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城市居民享受的广播电视服务在数量和质量还有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起点水平还不高,发展不平衡
光缆有线电视在农村的普及率还不高,入户率仅占农户数的10左右,能收到10套以上能够电视节目的农户数为3万户左右,其中8千多户农户收看的微波电视的信号质量较光缆电视差,信号不是很稳定,大部分的农户主要靠接收无线发射的信号收看电视节目,收到的节目为1-4套。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县、区、乡镇、村委及村民小组的发展现状不一,如县里主要采用光缆有线联网的方式,起点高,效果好,区里主要采用微波电视,实施较简单,但信号质量相对要差些,乡镇、村委及村民小组的发展格局也不一,有的普及率高,有的普及率底,有的主要采用安装有线电视、微波电视的方式,有的则只靠接收开路电视信号的方式。
(二)、有线电视的入户率不高
我市农村的光缆联网率应该说还是比较高的,乡镇达到了100,分宜的村委联网率达75,村民小组达50,但总的入户率还不高,全市农村有线电视户数为2.1万户,仅占农户数的10左右,有些村开通光缆信号后入户数仅为1-2户。
(三)、无线覆盖还存在盲区
我市无线覆盖主要依靠省703台、706台和我市的无线发射台发射的信号,对全市农村广播电视信号收测表明,中央一套、7套在我市的覆盖率为70左右,省一套、市一套的覆盖为80左右,几套节目的综合覆盖率为80以上,盲区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南方向以及部分高山的阻挡区,椐统计全市还存在75个盲点村,涉及到3950户农户收看不到广播电视节目。
(四)、维护、管理水平还有差距
农村广播电视的维护、管理主要靠乡镇广电站的人员实施,目前,我市每个乡镇都落实了乡镇广电站队伍,配备立刻2-5名不等的管理人员,也落实了办公场所和必配的设施,但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还不高,有的责任心不强,管理的水平、技术手段还相对比较落后,难以满足农村广播电视发展的要求。
三、我市农村广播电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体现在事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矛盾,“村村通”工程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而具体实施单位是省广电网络公司,全省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整合后,产业功能与事业建设剥离,企业注重是经济效益,讲究投入产出比,没有效益或效益低的项目不发展或缓发展。而“村村通”工程的经济效益低下是客观的,尤其是有线电视后期的发展需要更高成本的投入,这就为“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带来很多不利因素。二是农村点多、面广、地形复杂、用户分散,在资金投入、施工难度、网络维护等方面都较城市大,致使农村广播电视发展步伐不快。三是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如果采用光缆联网的方式,每个村通光缆信号的平均费用为1.6万元,这还不算分配网和入户的费用,而上级补助的资金与建设所须资金差距较大,如去年我市的37个重点建设村共投入112万元,三级财政补助资金仅为28万元。四是农村的经济状况致使农村居民的入户率不高,覆盖率与入户率比例差距大,投资回报率太低,有些村开通光缆信号后入户数仅为1-2户,甚至没有。五是省局对高山台无线覆盖盲区还没有进行有效的补点。
四、加快我市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思路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责任落实
“村村通”工作是广播电视服务“三农”的重中之重的工作,是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为使“村村通”工程得以顺利进行,各级广电部门要成立村村通领导机构、明确工作任务、建立运行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和督促检查。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村村通”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入每年考核各级广电部门工作目标任务的一项主要指标,纳入各乡、镇党委、政府考核干部的内容。二是要建立健全“村村通”工作领导机构和运行机制,要成立村村通工作领导小组,为“村村通”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县、区广电部门作为“村村通”工作的具体承担者也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抽调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参加工程的规划、建设。三是要明确工作目标,狠抓任务落实,层层明确任务和落实责任,强化督促检查,将任务落实到每个乡、镇,把该项工作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四是要加强对“村村通”工作的宣传引导,大力做好有关宣传工作,加强政策扶持,提高农户入网的积极性,为“村村通”工作的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技术手段综合覆盖
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来规划、实施村村通工程。可采用的方式有有线电视光缆联网、MMDS、地面卫星接收小前端和无线覆盖相结合的方式。在人口相对集中或离乡、镇光缆干线较近的地方,采用有线电视光缆联网的方式到行政村和自然村;在边远农村、村落分散和人口较少的区域,采用MMDS覆盖,作为光缆有线传输覆盖的延伸和补充;对光缆延伸不到、无线覆盖不好的边远自然村,采用卫星接收小前端新建独立网的方式解决。鉴于有线电视在农村发展的现状以及广播电视“村村通”仅依靠有线电视在近期还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形,要着力发展无线覆盖,如采用以无线方式为主导方式结合的“村锅”、“村网”、有线联网进行综合覆盖,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应定位于以综合覆盖的方式进行,而不应过分强调采用有线方式,以减轻建设单位和农户的负担。如省高山台目前发射的节目有中央一套、7套、省一套,并可较好地覆盖我市,为扩大新余电台、电视台信号的覆盖,在市政府下拨50万元专项建设资金的基础上,我局自筹50万元资金,完成了广播电视发射台址的搬迁,并对发射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将无线发射台搬迁至仰天岗450米的山顶,实行高点发射,有效的提高了广播电视在农村的综合覆盖率。下一步村村通工程将侧重向无线覆盖方向发展,如总局、省正在建设的高山台4T 2R频道的无线发射,可在短期内全方位的覆盖广大农村,农户无须交纳接入安装费和收视维护费。特别是今年即将开通的卫星直播电视,将极大地推进“村村通”建设进程,农户只须交纳少许的安装费(机顶盒),就可收看到数十套电视节目。
(三)、加强监管,确保村村通、长期通
为确保“村村通”发挥长期效应,防止返盲现象出现,建立长效机制是确保长期通的关键,要从监管机制、队伍建设、维护经费等方面入手,加强维护管理。一是组建乡镇广电站管理队伍,乡镇广电站队伍的建设是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管理的极为重要的环节。为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稳定乡镇广电站队伍,要尽快推行县(区)对乡镇的广播电视垂直管理,落实服务机构和维护人员,保障维护经费。目前我市共设立了33个乡镇广播站,每个站聘用了2-5名管理、维护人员,负责该乡、镇的广播电视的安装、维护、管理。二是建立专人负责机制,落实岗位责任制,制定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制度,将每个村的维护、管理落实到具体人身上,绩效挂钩,年终考核。三是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优质服务,提高快速反应的能力并通过他们及时掌握村民的需求动态,以便提供相关的服务。四是确保维护管理经费,通过适当收取的收视维护费(光缆用户和微波用户),作为日常的维护管理的主要经费,以防止返盲现象的出现,确保长期通、时时通。
第五篇:关于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的
调
研
报
告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兖州的重要抓手。为推动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更高层次上创新发展,市政协于3月中旬至4月中旬,对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取得新成效。近年来,随着我市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文明程度日益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文明意识有新的提升。我市现已涌现出“全国文明镇村”2个,全国、省级和济宁市级“创建文明镇村先进单位”分别为1个、18个和32个。
(二)农村文明新风倡树活动不断推进。抓住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有利契机,深入开展了“文明新风进万家”、“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孝顺好儿女”、“月度新事”、精神文明“十佳好事”和道德模范评选等系列创佳活动,起到了示范带动、引领新风的良好作用。
(三)农村精神文明创建载体日益完善。实施了信息资源共
— 1 — 享、广播电视村村通、基层图书配送、文明戏曲下乡和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等重点文化推广项目。全市10个镇(街)全部建起了综合文化站;全市建成“农家书屋”300余个,藏书120多万册;镇村均建设了文体活动场所。
(四)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村庄“脏乱差”的现象从根本上得到改观;着力整治镇驻地和干道沿线环境,强化日常管理,全面绿化亮化;实施了“绿亮清”工程,积极推行“乡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农村造林绿化和环境美化,建设“生态乡村”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二、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农民群众缺乏科学文明向上的主流意识,乡风文明建设亟待加强。一是价值取向偏失。有的农民尤其是一些年轻人政治上缺少信仰,理想信念淡薄,集体观念不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的村民消费攀比的现象比较严重,红白喜事送礼风盛行。此外,农村中信教奉经的人数逐步增加,宗亲家族势力有所蔓延。二是陈规陋习抬头。重男轻女、测字卜卦、赌博酗酒等现象在农村较为普遍,调查表明,分别有30.5%、32.3%的村民认为社会风气较突出的问题是封建迷信和赌博活动。农村中不讲诚信、不孝敬老人、邻里不和睦等现象也不同程度的存在,村民个人的一些不文明、不健康陋习较为普遍。
(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没能得到充分满足,农村公 — 2 — 共文化资源没有发挥应有效应。目前适应村民需求的文化产品和经常性文体活动还不够丰富。据调查,当前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大多以黑板报、宣传窗和阅报栏等传统设施为主,文化活动室开放率不足30%,且图书和音像资料匮乏;部分村的文体广场设施少而陈旧,使用率低。对于开展的文化活动,55%以上的村民认为“可参加的活动少”、“内容不感兴趣”和“场地设施不足”。但另一方面,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愿望又十分迫切。在被调查对象中,需要参加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农民占到一半以上,希望接受道德法律科技知识教育的达到26%。由于缺乏硬件支撑和活动引导,农民群众的主体性、主动性发挥不够。
(三)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精神文明创建新课题急需尽快破题,扎实推进。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面,目前启动实施的15个项目,涉及66个村10787户农户,面临着村庄变社区、村民变居民的新变化,乡村文明也随之向社区文明的范畴转型。尽管生活环境和活动场所明显改善,但与之相适应的新型邻里关系、家庭观念、文明卫生行为养成和文体活动开展等,都需要加以教育和示范。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尽管通过大力度、全覆盖推进,村庄环境面貌有了根本性改观,但防止反弹、长期保持的根本途径还是要培养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自觉行为,这就需要从宣传教育、示范带动、政策激励等各个方面加以约束和培树,用村风民风促进村容村貌的根本性转变。
(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不均衡影响兖州形象,需要
— 3 — 整体推进。由于村与村之间经济实力、思想观念和工作力度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推进。具体表现在:一方面,村级集体经济越是薄弱,硬条件和软环境越不具备,争创文明村、营造文明新风的氛围越不浓厚。另一方面,由于村级班子和村干部在文明创建重视程度、组织力度、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偏差,也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状况。
分析以上问题的成因,主要在于基层组织普遍存在着经济发展和文明创建“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在落实政策、推进工作中有棚架和脱节的问题,精神文明建设手段单
一、方法陈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管理体制过于行政化,农民群众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参与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推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议
(一)要把提升农民素质作为推进乡风文明的根本任务,营造讲道德、树文明、重学习的新风尚。一要用好巡回宣讲教育这个阵地,加强形势政策教育。以组建宣讲团巡回到村授课、录制音频资料广播宣讲、编印宣讲提纲向村户发放等形式,结合当前农村实际,着重开展好“两大主题教育”:以“学政策、知政策、用政策”为主题的农村形势政策教育;以“看变化、比差距、谋发展”为主题的经济社会发展前景教育。通过宣讲,切实把中央对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讲清楚,把市委、市政府对农村农民的利益讲明白,用政策调动人心,用形势鼓舞人心,用利益激励人心。二要用好农村学校这个阵地,加强对农村青少年的道德文明教 — 4 — 育。农村青少年学生既是讲道德、树新风的生力军,更是向家家户户宣讲倡导的有效渠道。要利用德育教育课程,编印通俗易懂的教材,针对当前农民价值取向错位、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是非观念模糊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道德观教育、以“告别陋习,树立新风”为主题的移风易俗和行为养成教育。要引导他们讲给家长听,要求家长做,从而促进广大村民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三是用好农民夜校这个阵地,抓好农民培训教育。进一步完善市镇村三级农村教育网络,把握农民需求,全面系统地开展各类科学常识、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着力引导农民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新理念,真正把学习当作农村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农民的自觉追求。
(二)要发挥好农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创建中的主体作用,不断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向上的村风民气。一是在丰富文化活动、提高活动场所利用效能上,要发挥好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的作用。由于这类人员有较高的社会威望、政治觉悟和文化素质,且有较强的走出家门、融入集体的内在需求,因而让他们参与到文体活动场所的日常管理中来,不仅效果好,而且成本低。同时,有了日常维护和专人管理,村级各类文体活动资源就能够很好的加以利用,就会吸引更多的村民自觉主动地摒弃日常陋习,参与健康文明的社会生活。二是在提高文明新风普及率上,要发挥好农村妇女的作用。农户是农村社会的细胞,— 5 — 在目前新的农村社会形势下,农村妇女群体留守在家,承担着农业劳动和养老育幼的家庭主要任务。要了解、把握她们的实际需求和接受能力,通过开展文明家庭(院落)评选、文明知识宣讲、文化产品进家等活动,进一步树立农村妇女的乡风民俗新理念、敬老养老新观念,培养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礼仪规范,带动家庭人员互学、互比、互看,从而更全面地推动乡风文明。三是在提高农村文体活动参与率上,要发挥好文化活动宣传队的作用。要坚持文化资源下移,打破体制束缚,尝试机制创新,变政府“输血”为自身“造血”,如市豫剧团经费与下乡服务挂钩,鼓励组建演出小分队开展“村村展演”活动。要坚持文化服务下移,把“三下乡”等服务活动由点到面、由节日到日常、由集市到村庄,更加全面深入地开展起来。同时,要注重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挖掘一批具有传统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培养一批有乡土特色的农民文体宣传队伍和文化能人,“农民演给农民看”,用更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愉悦农民的精神,丰富农民的生活。
(三)要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和形式,巩固扩大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文明创建成果。一是利用典型引路的形式,营造新型农村社区文明新风尚。建立与新环境相适应的新习俗、新风尚,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由村庄转变为社区的村级组织,一方面要走出去学习先进、开阔视野。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代表等,到金村、吴村等农村先进社区学习管理经验,体验新农村 — 6 — 建设的新变化、新风气、新时尚;另一方面,做好“城乡社区结对”工作,积极联系并邀请城市社区居委会典型代表,到农村社区帮助制定村规民约和文明条例,宣讲社区文明规范和文明习俗,让农村社区居民更为直观地认知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利用志愿服务的形式,大力宣传文明新风。将本村大学生村官、文明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回乡大学生、学校教师等人员吸纳到乡风文明志愿者队伍中来,在各村广泛开展文化、科技、政策、环保、文明习俗等宣传活动,拓展文明养成教育的覆盖面。三是利用比先进、评落后的形式,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化。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村”创建、培养村民环保意识和健康生活理念的同时,完善考评标准和内容,建立村与村、组与组、户与户之间的环境整治互评互查机制,推进奖化罚劣动态化、经常化,可考虑设立农户卫生流动光荣牌、流动红旗等制度。
(四)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整体推进。一是完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量化考核机制。建议将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在每半年一次的科学发展观摩中予以体现。要在对镇村工作综合评价中增加精神文明建设量化比重,特别是将村风民风改善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并加大所占权重。二是完善农村文明风尚评议机制。鼓励农村开展以“改陋习、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文明风尚评议活动。建议在各村公开征选村风评议员,组成评议小组、村风纠查队,建立村风评议会。通过组织开展不同层次的道德风尚评议活动,对
— 7 — 村内的人和事进行“一月一评”和“一事一评”,查找存在的不良习俗,评议身边的不文明事例。同时,将评议结果与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等创评活动挂钩,推进评比工作的量化操作,促进村民行为的自觉规范。三是完善帮扶机制,形成农村精神文明城乡共建的工作合力。坚持把乡风文明建设纳入新农村帮扶工作的考核内容,在包村工作中更多地体现对村级文明建设的支持、帮助和服务。积极发挥省市级文明单位的带动效应,更加广泛地开展城乡结对共建。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把对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结对工作重点化、项目化,大力帮助农村美化村容村貌、改善文体设施、丰富精神文化食粮,促进城乡文明的同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