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我中心

时间:2019-05-12 12:11: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生自我中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生自我中心》。

第一篇:小学生自我中心

六、小学生交往问题咨询、自我中心

[ 案例 ]

小雪的母亲逢人便夸她的好女儿多么的聪明,在班上学习总是前几名。而且,在书画、歌咏比赛中都获得了市里的一、二等奖,可谓多才多艺。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她与同学相处不好,同学关系紧张。

由于小雪多才多艺,学习又好,再加上家庭比较富有,她时常瞧不起班上其他同学。在学习上,如果有同学向她请教问题,她会随口说:“这问题太简单了。”当看到别人穿的不好时,她也会说:“这衣服太不好了,买件贵的穿上吧。”她就是这样,给人的感觉仿佛她就是“小公主”。很傲,有时自己做错事了,也不承认,还多方辩解,甚至有时为了获得荣誉还有弄虚作假的行为发生。

[ 分析 ]

自我中心是现在小学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它阻碍了小学生的正常交往。

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也是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家庭中他们处在中心的地位,就曾有小学生说过:“在家里爸爸听妈妈的,妈妈听爷爷、奶奶的,而爷爷、奶奶听我的。家里我老大!”听到这番“豪言壮语”不知心里是何种滋味。在家庭中形成的这种自我中心的个性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也是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别人服从自己,而且以自己的眼光去评判周围的事物,不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

[ 方法 ].帮助小学生认清自己身上的不足和其危害性,树立改变自我的信心和决心。.给予家长必要的指导,寻求家长的合作,使小学生摆脱自我中心形成的环境。.在家庭中逐步改变学生的自我中心,采用行为转变方法,如厌恶法、代币法等等。4 .结合实际生活,指导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提高其交往能力。.指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其自我认识能力,使其对自己的认识比较接近现实,能愉快地接受自己,调整自己,形成健全统一的个性。.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认识集体规则,培养集体荣誉感,学会在集体中与同伴和睦相处。

第二篇:走出自我中心

一、教学内容:走出自我中心 二、一课时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看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让同学们了解怎么是自我 为中心的表现。

能力目标:在游戏的过程中,培养同学相互帮助、相互谦让的能

力。手语舞的教学,让同学在歌词以及手语的学习中领悟

真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社会视觉转换技能,学会如何合作能力,克

服“自我中心”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点:

学习如何走出自我中心

五、教学难点:

在课堂中灵活运用同学们的探讨时间激发同学们 的思考与自评。

六、教学教具:

多媒体制作PPT、眼罩、手语舞视频

七、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中学阶段是人的心理发 展由幼稚到成熟,由多变到稳定的关键阶段,从心理学角度上看,部分学生有着一种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利用一种以案例、游戏、手语舞相结合的互动学习方式,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训练孩子的合作行为能力,使其意识到与人合作的价值,这样才能让孩子适应集体生活。

八、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环节: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小例子,激发同学们对“自我中心”概念的认识,引导同学初步对“自我概念”产生的行为做解决办法。

2、游戏互动环节:“扶盲人过马路”的游戏,让同学启发朋友、同学之间应如何相处,如何相互帮助,提升同学们的一种合作以及谦让的精神。

3、学习如何走出自我中心:这是本堂课的重点,通过前面的情景摄入以及游戏互动环节,为的就是引入教授同学们“如何走出自我心”,以游戏结合理论的观点,让本次课堂让同学们印象深刻。

4、手语舞的教学:《相亲相爱一家人》,里面有一句歌词写道: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福就该同享,有难必然同当。我们要激发学生提倡一种朋友间要学会分享,汲取别人的关注。以平等的态度去结交朋友才能更好的认识更多更好的朋友。

九、教学过程(流程)

(一)课前小思考

1、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怎么跟我们朋友相处呢?

2、如果你的朋友在有些小毛病,你会怎样看待呢?

3、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麻烦呢?

(二)心理档案

陈刚是家中的独苗,长得虎头虎脑的,成绩很不错,心内心非常喜欢交朋友,但就是太任性,做事总是按自己的意愿,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容不得别人提不同的意见,也容不得别人的缺点。这不,升入初中还不到两个月时间,先后结交了两个朋友——

一个叫李良,一个叫张林。可是没多久,他就不愿意再与李良交朋友了,因为他觉得李良学习成绩太差,跟他交朋友会降低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还是和张林交往比较好。没想到,这几天,张林也慢慢地开始有意无意地避开他了。

为什么呢?用张林的话说“陈刚老是叫我听他的,做什么事情都说自己对,从来不顾忌别人的想法”。这样的事,在陈刚身上不知发生过多少次了。为此,陈刚百思不得其解,感到非常困惑。思考:

1、在这个心理档案中的主角陈刚,为什么他的朋友会跟他玩了呢?

2、如果你是陈刚,你自己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3、如果你是李良和张林,你该如何帮助陈刚?

(三)大家一起玩一玩:“扶盲人过马路”

游戏规则:两个同学为一组,一个同学先扮成“盲人”,由另一个

同学扶着他过“马路”;然后再交换过来,由另一个同学扮成“盲人”,让第一个同学扶着过“马路”。

探讨:在游戏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发?(主要希望同学们在游戏中能领悟合作精神、以及谦让的态度。)

(四)大家一起学一学:如何走出自我中心。1.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自我中心者过分地看重自我,贬低他人,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固执己见,最后导致交往失败。要改变这种状态,关键是要能够对自己

他人做出正确的评价,要认识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多关注自己的缺陷和他人的长处,在观察与比较中,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2.改变交往态度

自我中心者事事都从自己的利益和好恶出发,处处都是为自己考 虑,从而使得别人都不愿意与他交往。因此,走出“自我中心”,首先就要改变自己的交友态度,要以一个普通、平凡的交往者身份与同

学平等相处,多关注他人的需要,做到爱自己与爱他人、顾自己与顾他人相统一,变“我好——你不好”为“我好——你也好”。3.宽以待人

宽以待人,就是要悦纳别人,宽容别人的错误和不足,尊重别人,不把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强加于人。比如,同学损坏了你的东西,忘记了你托付给他的事等等,我们应尽量谅解对方,千万不要得理饶人,横加指责。4.善于心理互换

在人际交往中,自我中心者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是好的,总把责任归罪于对方等。所以反省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态度和言行是否得当,应该成为自我中心者的经常性行为。最好的做法就是进行心理互换,也就是当分歧发生时,先不为自己找理由,不为自己辩护,而是主动地站到对方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替对方想一想:如果是我,会怎么做?会如何评价自己的态度和言行?将心比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这样,你将慢慢地走出自我中心,结交更多的朋友。

(五)大家一起动一动

共同学习手语舞《相亲相爱一家人》

(六)大家一起来总结

1、我们学会了什么?

2、在今后与同学朋友相互交往中,我们该怎么做?

十、本次课堂总结

本堂课主要是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在游戏中,主要是训练大家 的合作行为能力,使大家意识到与人合作的价值,学习如何更好的适应集体生活。在校园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从中学会谦让,学会合作,学会自己解决和朋友之间发生的纠纷,逐渐克服像前面档案中陈刚“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

在最后,还要告诉同学们,要学会尊重老师,亲近老师,要学会遵守集体生活中的各项纪律,不要做有损集体荣誉的事情。

第三篇:自我中心意思教学设计

十九、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自我中心意识?

活动主题:克服自我中心意识—任性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认清任性的坏处。

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改掉任性的坏毛病。

重点:认清任性的坏处。难点:改掉任性的坏毛病。

准备:

1.小品:任性的“小皇帝”,教师要事先挑选好六名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同时指导学生进行排练(强调台词的语调和神态,注意形体动作以及道具的设计)。

2.自我测试表。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

播放“天使”,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眼中的天使。

二、观看小品

1、教师课堂点题:同学们,任性是我们生活中常常会见到的,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任性的问题,先请大家观看一个小品。

2、用小黑板出示思考题:

(1)谁是任性的“小皇帝”。

(2)“小皇帝”有那些坏毛病。

(3)任性又有那些坏处。

3、提出观看要求:认真观看、积极思考,告诉学生这就是对同学的尊重。

三、讨论

1、讨论方法指导:讨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在讨论的过程中,要各抒己见,求同存异,要心平气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虚心、仔细地听取别人的见解。

2、就以上问题分四人一组相互讨论。

3、根据小品内容,结合自身情况,讨论任性有那些坏毛病和坏处。

四、展开

1、自我测试,完成调查卷(要求认真、如实的填写,告诉学生诚实是一个人的美德)

2、找出克服任性的方法

3、针对调查卷所出现的任性问题全班进行讨论交流。

五、小结

1、自我评价:这堂课我们主要讨论了一个什么问题?你认清了任性的坏处了吗?在你身上是否存在任性的问题,找到改正的办法了吗?你学会讨论的方法了吗?你有收获吗?

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讨论了“任性”,大家都很认真,也在克服任性方面动了不少脑筋,相信同学们一定不愿做任性的孩子,对吗?

六、摘抄:任性是一个大坏蛋,千万别和它做朋友。

《我是集体一份子》

主题:我是集体一份子。树立对集体的责任感,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懂得相互间要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多为集体做实事。促进集体的凝聚力。活动目标:

1、让学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能办成许多依靠个人能力所办不到的事情。

2、集体要发挥它的作用,需要每一位成员的努力,只有同心协力,集体才能发挥它的力量,教育学生团结起来,互相帮助合作,使集体更有凝聚力。

活动重点:让学生了解集体的力量的强大,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发挥每个个体的力量,集体才会变得越来越强大,教育学生应为集体作出应有的贡献,克服自私自利,对集体漠不关心,做个对集体有责任感的人。

活动难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感和责任心,主动承担对集体应尽的义务,认真负责地做好集体交给的任务,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小蚂蚁搬玉米》

2、游戏《小蚂蚁搬家》:十个篮球

3、录象:《两块菜地--记绿色劳动基地活动一则》

4、道具:常青树

活动过程:

一、导入:有一只小蚂蚁,它在路上走啊走啊,看到了一个很大的玉米掉在地上了,心里可高兴啦,它使出全身的力气想把它搬回家去,可是就是搬不动,这可怎么呢?说说你如果是它会怎么做?

1、观看多媒体:小蚂蚁搬玉米。(小蚂蚁最后找来了很多很多的兄弟姐妹,终于把这顿美餐给搬回家去了。)

2、小蚂蚁把玉米搬回家后心情怎样?它会怎么想?

(启发:这是一顿美餐,小蚂蚁现在终于将它搬回家了,它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靠它一个人的力量行吗?)

小结:集体力量大,集体的力量很重要,它能办成个人力量所办不到的事。

3、小蚂蚁这个集体是由什么组成的?(一只一只,成千上万的蚂蚁组成。)如果小蚂蚁在劳动时,有的三心二意,有的往东有的往西,不齐心协力,这样把事情办成功吗?

小结:只有发挥出每个人力量,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发挥出集体的优势。集体的成功有我的一份努力。我离不开集体,集体离不开我。

4、导出题目:我是集体一份子。

二、玩中学,玩中悟:

游戏《小蚂蚁搬家》:天要下大雨啦,小蚂蚁们急忙搬家。它们仓库里储存很多很多的粮食,现在它们必须马上把粮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上去。

1、游戏规则:将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小组。游戏中每个人只能用一个手指,共同努力将“粮食”(十个篮球)搬到教室另一边即“高地上去”。活动中球不能掉到地上去,否则即是粮食掉到“水里”,扣分,也不能用身体的其它部分帮助搬运篮球。扣分最少的小组获胜。

2、各组搬运的方法自定。

3、进行活动。

4、评比。

5、各小组商量讨论,总结刚才的行动得失:说说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集体的优势,每个人又该怎么做?怎样保持集体的凝聚力?怎样更好地完成任务?

6、再做一次。

7、评说小结:只有调动每个人的力量,集中大家的智慧,统一大家的行动,向着一个方向努力,学会合作和配合,才能最好地发挥出集体的优势,把事情做好,做成功。

三、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评一评,说一说:

1、观看录象:《两块菜地--记绿色劳动基地活动一则》:学校绿色劳动实践基地里有两块特别有区别的责任园地:一块是“星星”小队的,另一块是“绿色小苗”小队的。“星星”小队的队员很勤劳,每天都有同学专门去负责检查,一齐做好除草、治虫等工作,有了问题集体商量讨论;而“绿色小苗”小队的队员,不同心协心,集体劳动时有说说笑笑的,有偷工减料,不认真劳动的,分配到个人的工作应付应付,不认真完成的。

2、比一比:比比两块地:结果到了后来,一块地里各种作物长得绿油油的,或是长得很精神,或是取得了很大的收成;另一块里则杂草从生,仅有几棵庄稼也长得又瘦又小,没精打采。比较这两块地,哪一块是哪个小队的?

3、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

4、评一评:(小组讨论)这两个小队的队员对集体的态度怎么样?你觉得哪个小队的行为值得表扬?哪个小队的行为做得不好?不好在哪里?

5、说一说:如果你看到这两个小队的队员,你会对他们说什么?

三、联系实际,“指指点点”

1、导入:无论学习生活,我们都离不开集体。你有过和集体共同努力合作,为班集体完成一件事吗?心情怎样?或看到过社会生活中有这样的事例吗?

2、小组讨论交流,说说发生在身边的事:如拔河比赛、爱心捐赠等,社会上的抗洪救险等。

3、再找一找,学习生活中又有哪些事,是由集体做的,却又做得不好的呢?

4、小组交流讨论,说说发生在身边的事:如做大扫除时,拈轻怕重,推卸责任,结果打扫不干净等。

5、评一评,为什么同样是集体的力量,为什么做出的结果不一样呢?

6、说说,怎样才能真正发挥出集体的优势?

(引导学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并不是简单的个体成员的总和,而主要是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合作,统一意见和行为,互相帮助,不推卸责任,要有责任心。体会到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锻炼自己的合作与交往能力。促进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培养。明白自己是集体的一份子的重要性。)

四、启发,反思:我是集体一份子。

1、出示道具常青树:这是一棵常青树,它象征着我们的班集体,我们就是一片小小的叶子,大树离不开叶子,叶子也离不开大树。

2、想一想,你做过哪些有利于集体的事,把它写在绿色的大叶子上面,再贴在常青树上。

3、通过这次活动,你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以后准备怎样做,把对自己希望做到的要求写在黄色的小叶芽上,贴到大树上。

4、把大树展示在教室一角。

5、过一段时间后,如已做到,则将小叶芽换成绿叶子贴上;如没做好,则将绿叶换成黄叶,表示做得不好,叶片凋零了,认识到错了,想改正了,就添上小叶芽。

6、小结:只有发挥出每片叶子的力量,我们的常青树才会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而只有经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们的班集体才会变得越来越团结,越来越好。

五、总结:一颗星星不明亮,繁星满天亮晶晶;一颗枯树不顶用,一片树林挡狂风;一滴水漂不起纸片,大海上能航行轮船和军舰;一个的力量小又小,集体的力量大无比。没有一颗一颗小星星,也不会有银河;没有一棵棵树木,也不会组成一望无际的森林;没有点点滴滴的小水珠,也不会有无边无际的大海。同样,我们每个人也是组成集体的一个小小分子,没有我们,也没有集体,我们的生活学习不能离开集体而存在。只有人人为集体,集体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优势,更好地为我们每个人服务。

第四篇:淡化“自我中心意识”之我见

淡化“自我中心意识”之我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丰富的文化知识,强健的身体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换言之,除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以外,当今的人才还要具备一个极为重要但又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素质心理健康。也有人称之为“情商”。在我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我国中小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已较过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而,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诸多心理问题中,“自我中心意识”是存在于当代青少年身上的一个普遍问题。在群体中,如果这种不健康的意识任其发展、膨胀、蔓延,势必会影响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本文拟就这一问题根据教育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自我中心意识”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问题呢?形象地说,就如同一个人把自己放置在一个球体的球心部位,在他看来周围的一切人和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围绕“我”来进行,“我”是中心,“我”就是行为的出发点和基准点。勿庸置疑,对于任何人来说,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必不可少,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标准和尺度。但很显然,“自我中心意识”与这两者间是有着性质上的差异的。一般说来,“自我中心意识”带有自私、自利、狭隘、偏激、本位主义等极端个人化的色彩。由于凡事都要从“我”出发,认识事物只局限于“我”的视角,因而,“自我中心意识”是“盲目自尊”、“自负”的代名词,是主观意识畸型发展的一种病态心理。

“自我中心意识”强的中小学生往往有各种不同的表现:

①习惯性地漠视他人(甚至包括父母)的存在,不善于理解他人,不懂得尊重他人的意见。

我们常会看到有些孩子缺乏同情心和理解他人的意识。比如,父母和师长带着病痛为其操劳,而他们却视而不见(因其他情况有逆反心理者不在此之列);也有的孩子在家境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仍伸手向父母讨吃讲穿,令人遗憾的是因受“再苦不能苦了孩子”这一传统思想的影响,许多家长也舍得尽量满足孩子,哪怕是力所不能及。久而久之,孩子便有了养尊处优的心理,无法理解别人,更不懂自己对别人应有什么样的责任和义务。

②自我表现意识极强,对自己的荣誉表现出异常的关心。

有的孩子天资较好,课上表现极为活跃,口里喊着“我、我、我!”甚至站起来跑到老师面前争夺每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本来爱动脑善思考是件大好事,可稍加分析,不难看出孩子潜意识里的“我”。往往在他们的心目中,自己才是最优秀的,也必须是最优秀的,别人不会也不应该超过自己。

③有些学生还会因为自己某一方面不如别人而大为光火,整日郁郁寡欢,一厥不振,甚至还会产生敌视或过分自责的心理。

比如有这样两名女同学,参加进入中学的第一次文艺汇演,因素质不全面而落选,她们竟然痛哭不止,随即以拒绝参加演出对老师进行要胁。笔者立即针对其思想根源,讲清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机会难得,来日方长”、“不以成败论英雄”等道理,两名女生才似懂非懂地改变了想法。这件事反映出许多孩子唯我独尊的思想意识浓厚,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自尊变成了虚荣心。还有一名二年级的男同学,学习成绩非常突出,但无奈家境贫寒,无法满足其买高档山地车的要求。他竟用刀割破了同学的山地车胎。理由是“他们有的,我没有,我心里不平衡。”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可塑性大。如果不注意对他们进行敏锐的观察、及时的正确引导,就会致使他们套上沉重的思想枷锁,难以健康成长,甚至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自我中心意识”形成的土壤与要源何在?

首先,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中小学生是独生子女。在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里,父辈、祖

辈的关爱与呵护指向十分集中,孩子们生活在一个“爱的焦点”上,从而产生视角的“盲区”,很难从自己的角度处理好与他人之间关系。

其次,来自社会环境的影响亦不容忽视,如书刊文章和影视中虚构的超现实人物与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的作品的泛滥等对

孩子的危害甚大。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外的内容不健康、格调低下的连环画册、卡通图片流入地我国书刊市场,尤其日本的系列连环画册问题严重,销售量最大。书中充满了恩、怨、情、仇等凶杀暴力和男女间不适宜的描写,应特别引起我们的注意。

那么,淡化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笔者认为,消除“自我中心意识”,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尊心、坚定的自信心,并正确处理自身与群体间的关系,摆正自己应处的位置,增强协作意识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决非旨在压制孩子的个性,扼杀他们的进取欲望。因为从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看,“诸葛亮式的谦虚”、“大家闺秀”等闭锁的保守思想已不能完全顺应时代的需要。善于适当地表现自我,敢于客观地肯定自我,这两者均有着无可替代的社会意义。所以,淡化“自我中心意识”说到底,关键就是一个“度”的问题。

一、注意教育方式。家长是孩子生活中接触最密切的人,感情基础最深厚,因而,父母的教育作用至关重要。比如,可以减少对孩子的包办和过分的帮教,引导孩子自己学会料理生活、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帮助照顾老人等,让他们通过实践学会关心师长,逐渐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从关心他人中体味到快乐。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又有助于消除其依赖性,提高自理能力。

二、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必须正确对待孩子的成长过程,切忌从“望子成龙”的愿望出发,感情用事,处理问题简单化,以避免教育的随意性和情绪化,力求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如在不同阶段,我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他们这样的暗示和建议:

主沉浮,放长击远(学习成绩优异者)

1、学习作风:

严肃认真但不偏激、僵死;细致谨慎但不板刻;开放活跃但不失之无度。自信果敢但不傲慢、浮躁。

2、学习习惯:“经常站在高处四下望”,对自己所处的位置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包括心理意志、知识结构两大方面)有全局观念,要明确各科的长短、优劣;每科的知识结构要做到心中有数。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彻底消除优越意识。谦和待人,为自己的进一步成长创造有益的环境。

4、绝对配合并尊重所有的课任教师:

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作风应该是:

谦逊、诚恳、热情、积极。必须记住:任何课任老师都高于我们目前的水平。

5、确定更高的目标:我们十分清楚目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因此要有决心杀出重围,寻求更好的受教育环境。只要刻苦努力,不成功,亦无悔。

6、培养学习的“头脑”,用“心”去学习:

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课上活动是防止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最有效的途径。对基础知识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在基本内容绝对熟练的前提下,多在高、精、尖的问题上下死功夫。

众多强手,逐鹿撕杀,你会笑到最后吗?(学习成绩较好但仍有很大提高的余地者)1、客观的分析:

分析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心理意识两大方面所存在的不足。

2、聪明的“学法”:试着去观察,我们与所谓的“尖子”生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差距,差距真的那么大吗?这种差距究竟是什么? 努力程度?注意力的品质?学习习惯还是意志

品格?

3、理性的学法:

学会发现自己的前进方向,避免学习的盲目性。时常坐下崐来,认真冷静地分析自己目前的现状与既定的目标有无偏差?如何调整?

4、做些什么:

其实,就基本知识的“量”而言,我们已和“顶尖者”相差无几了。但是,“质”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大问题。也就是说,“尖子”们的知识点已掌握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而我们可能在许多不被人所注意的地方存在着细微的差距,没有达到相当的深、透的程度,往往反应也不够迅速。这就提醒我们,知识点的联系性要强(包括偶然的联系、必然的联系、因果联系和条件式的联系等),把知识结成一张网,牵动网上的一个结点,就会直接或间接联系到其他的一个或多个结点。简而言之,我们必须学会熟练掌握知识间的联系性,才能形成灵活多变的能力,从而具备与“高手”一决高下的真正实力。

对自己出现的问题,切不可用“马虎,没认真”等词语来搪塞。一定要找出导致问题的纯知识性的原因所在。一旦弄清,就地消灭祸患。

切记,千万不要忽略老师对练习做总结时所加的“闲言碎崐语”。一定要避免学习的盲目性,时常冷静地分析自己目前的现状与前进方向有无偏差,同时研究自己各科课程的强弱、优劣所在。瞄准各科的考试卷来学习不失为一个好主意。在力所不能及或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这是一个较为实际的办法。

5、增强学习的条理性:

宏观上,了解各科的现状;微观上,要从细致入微的角度分析查找每一学科问题的具体部位,对症下药。

6、积极的态度:

敢于正视自己学习、心理方面的欠缺,将其明朗化。忌疾讳医、热衷于隐士生活或许会给你带来安全感,但是,你也许因此就此销声匿迹,榜上无名。

7、切记:

缺乏学习技巧和学习战略,只能事倍功半。高手角逐,你会输得很惨。但是,一旦你掌握了学习要点,并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竖立合理而又坚定的自信心,一年的时间对于准备中考决战,是绰绰有余的。

请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写给成绩较差的学生,包括部分双差生)

1、相信自己:

成绩方面较差,这是事实,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一无是处,更不是毫无出路,我们有的是时间,我们有的是信心,我们更有许多关心我们的人们大力支持。请你努力思考,找出自己身上存在的长处和独到的优点,而这些,常常在别人看来是你独有的。

2、一定要坚持:

也许你经历了多次失败和挫折,但切莫因此而对学习失去信心,无论你将来身居何处,你会发现,再少量的知识也都是非常宝贵的。

3、向别人学习:

有很多学习成绩不错的同学在你身边,观察和模仿这些同学,或许会给你一定的启发。4、条条大路通罗马:

根据本身的特点,给自己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掌握一些学科的学识,学会一种实用技能,说不定你就可以籍此进入某些专门的学校深造,如职大、中等专业学校、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和职业学校。要知道,许多颇有成就的人也是大器晚成的。

经过分类进行的思想工作,各类学生都觉得自己有了切合实际的目标,尤其是差生们,自信心大大增强了。

无论怎样,都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正确对待孩子的成长。学生有了进步(尤其学习成绩有提高),便不失机地大加赞扬、褒奖,满口溢美之辞;学生出现了问题,就毫不放松地“ 轰炸 ”,直到问题得以“解决”。实际上,我们必须要让孩子体会到成绩和不足同样是成长道路上必然遇到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而无须大惊小怪。

(2)避免盲目地与他人攀比。孩子的智商和素质不尽一致,未来的生活道路也不可能完全相同,要让他们学会正确地估价自己,强求一律或勉强地横向对比,只会造成孩子自尊的盲目性和性格的扭曲。

(3)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孩子生活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周围事物的影响作用不可低估。家长教师要密切注意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引导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还可以开展一些体现集体力量的文体活动,如合唱比赛、排球赛、拨河、接力跑等等,通过活动,孩子们可以学会团结同学,互相帮助。

总之,我们要正确区分“自我中心意识”和学生的个性之间的区别,消除他们心理上的“自负”、“自私自利”等弱点,积极引导他们正确地发展个性和特长,更好地完成所面临的任务。因为我们的下一代面临着一个全新的世纪,对于“集体主义观念”,我们应有新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发展自我,以积极的心态,投身于社会,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第五篇:儿童的自我中心与去自我中心

儿童的自我中心与去自我中心

J.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之一。皮亚杰在其早期著作中,对儿童心理的“自我中心”进行过重要探究。50年代中期,他提出了“去自我中心”这一概念,并指出:在个体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三个阶段的去自我中心过程。1960年,他更进一步提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有四种水平的自我中心化,并相应存在着四个阶段的去自我中心化进程。从此,世界各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尤其是美国心理学家)围绕着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的验证性研究。虽然总有人试图或已得出否定的结论,但从目前总的趋势来看,这一心理发展规律的存在还是毋庸置疑的。

贯穿于皮亚杰早期著作的一个关键概念是“自我中心主义”。皮亚杰认为,年幼儿童和成人的思维之间存在着质的差别,幼儿不能区别自己和别人的观点,不知道除了自己的观点,还存在着别人的观点;他只能从自己的观点看事物,以为事物就是他看到的样子,不可能再有其他的看法。这就是一般所说的自我中心。皮亚杰在使用这个概念时,含义还要广些。即幼儿对自己的这种主观性是意识不到的,否则自我中心也就不复存在了。然而,这种认识上的自我中心与利己主义毫无共同之处。

自我中心是由于缺乏认识上的去中心化。在皮亚杰的理论中,“去中心化”和“自我中心”是紧密联系着的概念。自我中心的减少,就是去中心能力的增强。儿童的注意很狭窄,去中心使儿童不再只集中注意情境的一个方面,而能同时注意到几个方面,并能从一个方面转移到另外一个方面。这样,儿童就能从多方面看事物,能觉察到别人的观点。在皮亚杰的早期著作中,主要用自我中心主义的逐渐减少来说明这一转变过程。后来,他越来越重视去中心化的思想,经常使用“中心化”和“去中心化”这样的术语。

皮亚杰认为,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中心化的过程:(1)感觉运动阶段的发展是一种从极端的自我中心的最初状态逐渐去中心化的过程。婴儿出生时物我不分,生活在没有客体的宇宙里,没有自我意识。随后,与外界产生了分化,才知道自己是置身于众多的永久性客体和人们之间的。(2)在前运算阶段,幼儿运用语言,形成了表象,并与别人交际,出现了第二种形式的自我中心。幼儿不能区别自己与别人的观点,分不清主观和客观。自我中心思想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在对世界的看法上,幼儿表现出几种原始思想模式:将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外物上,认为风、河、云、太阳是有生命和意向的;看到父母制造的各种东西,就认为湖、山、树、明亮都是人造的;相信在他看来真实的东西必有客观实在性,认为梦来自屋外。(3)到了具体运算阶段,去中心的能力得到发展,儿童认识到别人的观点,能将自己的看法和别人的看法调和起来,但并不是都客观化了。事实上,有些成人的思维方式仍是自我中心的。(4)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又出现了第三种形式的自我中心。儿童集中注意在自我将来的理想上,要再经过较长时间的去中心化,才能认识客观现实和集体对他的要求,变得较为符合实际。

同心理发展的四大阶段相对应,在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四种水平的自我中心化一去自我中心化进程。它们好像是“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中一对‘坚定的伴侣’,„„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以明显而独特的形式出现”。

一、感知动作阶段(0~2岁)

婴儿刚出生时处在一种完全没有分化的混沌状态,根本不能把自己和外在环境、自己愿望和现实分开来,只是以自己为中心。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原理》中指出:“在建构的过程中,在空间领域里,以及在不同的知觉范围内,婴儿把每一件事物都与自己的身体关联起来,好像自己的身体就是宇宙的中心一样——但却是一个不能意识其自身的中心。换句话说,儿童最早的活动既显示出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完全没有分化,也显示出一种根本的自身中心化,可是这种自身中心化又由于同缺乏分化相联系,因而基本上是无意识的。”因此我们可以概括出第一种水平的自我中心化的特点:

1、以自身为中心的无意识的感知运动活动。因为这时各项活动尚未整个地彼此协调起来,每一项活动各自组成一个把身体本身直接与客体联系起来的小小的孤立整体,它们之间唯一共同的和不变的参照就只能是身体本身,于是就产生了一种朝向身体本身的自动的中心化,虽然这种中心化既不是随意的,也不是有意识的。

2、各项活动缺乏协调。皮亚杰认为这种协调的匮乏正是婴儿自身中心化产生的根源。这种水平的自我中心化既不是先天遗传的,也不是后天习得的,而是在个体活动中自动产生的。

3、不自觉的“我向思维”。皮亚杰认为,婴儿已经注意着周围的事物,不断从外界吸收信息,形成感觉,甚至比成人更“相信”自己的感觉。其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又是不自觉的。他称之为“我向思维”,主要有三个特点:(1)把世界同化于自我。在婴儿那里,一切事物都是可同化的材料,他用吮吸、抓握、摇晃等图式来同化自己接触到的每一个新的客体。(2)象征性。理智的思维是由概念组成的,而婴儿的我向思维是由受情感支配的意象组成的。在婴儿眼里,客体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而被看成只与某种情感和欲望有关的东西。

(3)无确定目标。尽管每个单独动作是有目的的,然而贯穿于一系列动作的总体目标却没有,所以一些本来相关的动作就不能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谈不上协调。

4、对自我或任何内部主观活动缺乏认识。婴儿“不能把自己当作一个客观物体和其他客体区分开来,也不能把物体和他的感知印象区分开来。”

5、没有永久客体的概念。“事物只要超出他的直接感知之外便不复存在。”

从4~7个月开始,婴儿逐步认识自己的行为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开始去自我中心过程。直到第18~24个月时这一过程才得以完成,皮亚杰称之为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它使得婴儿不再把一切事情都归功于自己,学会把自己看成是由许多永久客体组成的世界中的一个客体;在情感方面,婴儿则从不能区分自我和外在环境,开始向着群体交往或情绪交流发展,从而通过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而区分自我和别人,或是通过对事物的各种好奇心的驱使而区分自我和外界事物。

关于这第一次去自我中心化的根本原因,皮亚杰(197O)认为:“主体活动的取得协调,虽然不能跟主体归同于客观现实的那些时空协调和因果协调分割开来,但仍然既是主体客体之间发生分化的根源,也是在实物动作水平上消除自身中心化过程的根源。消除中心化过程同符号功能相结合,将使表象或思维的出现成为可能。”据此,可以认为,此次去自我中心化的实质就是自我和外在环境的分化和在实物动作水平上的协调。皮亚杰(1955)认为其结果本身也是“感知运动行为的逐步协调”。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自我中心化第二次出现,但却是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虽然也表现为最初的对自己和他人观点之间的差异,以及对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区别相对地缺乏认识,但这种缺乏却是在表象性上而不是在感知运动方面。

皮亚杰认为(1923):自我中心言语是学前期幼儿的重要特征。他试图用自我中心言语同其他自发言语之比来作为描述幼儿自我中心化程度的系数。对此西方尤其是前苏联心理学界颇有争议。L.S.维果茨基认为:自我中心言语是向内部言语发展的过渡,是为解决困难服务的,“皮亚杰错误地解释了自我中心言语的机能的、结构的和发生的实质”。西方心理学界的很多验证性研究也倾向于否定自我中心言语的存在,认为其比例从未达到过50%。但后来的进一步研究表明:59%的3~4岁的幼儿言语是非自我中心化的,其中36%~79%的3岁幼儿言语是自我中心化的,23~52%的4岁的幼儿有自我中心言语。因此,可以认为:自我中心言语确实存在于前运算阶段,但随着幼儿成长而急剧减少并最终消失。

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言语有三种:重复、独白和集体独白。它有两个明显的特点:(l)幼儿说话时并不需要知道是在对谁说,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在听他说话;(2)谈话时他总是不能从听者的角度来考虑如何讲述,总以为别人对他所讲的事早已了如指掌。

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幼儿的思维是一种处于“我向思维”与社会化思维之间的所谓“自我中心化思维”。它在结构上是我向思维式的,而在机能上不仅像婴儿那样倾向于机体的满足,而且像成人那样倾向于智力适应。这突出而典型地表现于儿童的象征性游戏中。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直观性或曰“中心化”和非可逆性。它导致幼儿逻辑思维中产生了“并列”和“任意结合”现象,常常把两件不相干的事物结合在一起,用其中的一个去解释另外一个,好像它们之间确有关系似的。因此,这时的幼儿还没有“偶然”概念,任何事情都可被他“找到”原因。

前运算阶段的幼儿对外在世界的认知缺乏相对性,总是把自己的感觉、看法或观点看成是绝对的。实际表现为:对自己知觉真实性绝对信任的知觉现实主义和从自己角度批判事物之间的关系的逻辑现实主义;不能区分并协调自己和别人的看法或观点;不能区分象征物(如词语)与被象征物(如事物),总是把有限的言词同其丰富的被象征事物粘在一起,无法分割。在社会性认识上,则表现为道德观念和游戏规则方面对权威的服从与单方面的尊重,从而导致了“他律”的道德感、道德实在论和客观的责任感等的产生。

从上可以看出,前运算阶段幼儿的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自我中心化思维和那种不具交流功能也不想让别人听懂的自我中心化言语,使得别人(老师、家长、同伴)很难与之对活、交流与合作,从而成为其社会化过程中的严重障碍。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社会交往(尤其是同伴间交往)的发展,儿童得以逐渐认清别人观点或看法的存在,从而在“概念或概念化了的活动”上区分并协调自我和别人的关系,完成第二次去自我中心化。具体表现为:从5~6岁开始,“社会交往引起一个逐渐结构化或社会化的进程”,自我中心化言语濒于消失,象征性的游戏向着有组织的、有规则的游戏发展,儿童开始理解物体之间的客观关系,并且在人们之间建立合作的关系,在道德情感方面则逐渐向相互尊重和互惠的方向发展。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

前一阶段的去自我中心过程使儿童获得了社会性合作的技能”和“认知运算的建构”,使其得以运用初步的逻辑运算来解决具体问题。而本阶段的自我中心化则表现为“不能把感知事件和心理建构区分开来”。他们不能单独运用自我的知觉进行“思考”,不能区分什么是知觉,什么是思维。一些与感知相悖(例如“假设煤是白的”)的假设性说法对他们来说是绝对不可能接受的。

这种自我中心化现象一直到形式运算阶段初期,儿童能够对自己的用线进行“反省”时才得以消失。其间是一个漫长的去自我中心化过程。然而,特别仍要提出的是,在这漫长的过程中还穿插着一个“去中心化”的过程,它与前述的去自我中心是截然不同的。

皮亚杰认为:中心化是前运算阶段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它表现为幼儿在感知事物时只集中于刺激的一个或有限的几个感性特点而不能综合其所有的特点来考虑,整个认知活动似乎全被这几个有限的特点所支配并以它们为中心,感性或曰直觉的判断压倒了认知的评判。例如,给幼儿着两排等长等量(8个)的硬币,当着他的面把第二排摆宽一些,再问他时,他就会认为第二排多了。这一典型的实例说明儿童的这种“中心化思维”是静止的、缺乏动态转换性的、没有守恒概念和缺乏“互反性”的思维。他们不能动态地考虑并协调连续转换过程的每一步,也不能从事物发展的来路再返回原出发点进行思考。因此也就很难掌握守恒的概念。

这就是前运算阶段的“中心化”现象。它与自我中心化不同,前者指向物,后者则以人为中心。前者只是个体发展到前运算阶段时的一个小插曲,后者则贯穿人生命的始终。皮亚杰认为,知觉“中心化”现象是知觉场效应(即视觉中心效应)的产物,实质上就是主体知觉的一种不协调状态。场效应虽然使主客体发生了最直接的接触,但却造成了最大的变形——中心化。主体只有不断地探究团体并通过图式的调节作用(即控制),才能把感知的材料结合成一个近似于客观的系统,只有在这一系统中,主体才能以整体的观点去看待客体,对客体的认识才具有客观性。因此,可以认为,知觉场效应就是中心化的根源,而知觉活动本身就是去中心化的过程。

由于去自我中心和去中心化的结果,具体运算阶段末期的儿童便能协调自己的知觉与思维的关系。知觉内部之间的关系从而对事物有客观的认识。

四、形式运算阶段(青春期~)

当认知领域又被形式思维的建构所垄断时,第四次自我中心化又出现了,它是青年期最持久的特点之一。由于能进行抽象的运算、能反省自己的思维或思想,这时的儿童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l)开始把自己看成跟成人平等的;(2)发现并无限崇拜自己救获得的逻辑思维的巨大能量;(3)不满足于现实生活与社会,而追求理性或理想的东西;(4)向往未来并为自己设计了美好的生活计划和改造社会的方案;(5)开始建立自己的一套关于社会、政治、人生等方面的理论或思想体系,逐步形成自己的“理念世界”。

上述特点的综合作用,导致了青年不能把自己青春的“理念世界”同“真实的世界”分开,并认清两者之间的差异与距离,从而使他们成了梦想通过理性改造现实世界的空想主义”的改革家。“青年似乎注定要成为空想的社会批评家”。这就是青年期的自我中心现象,实质是

主体不能将自已主观的“理念世界”同客观世界区分并协调起来。皮亚杰指出(1955):“〔这次的〕自我中心化现象直接起源于其对成人角色的选定,因为青年不仅想象使自我适应外在社会环境,而且更想使环境适应自己。也就是说,当地考虑社会,想要在其中找到一个自己的位置时,他必须考虑他将来的活动以及如何对这个社会进行改造。结果便表现为相对地不能区分他自己的看法与他所想改造的群体的看法。”他们“以救世主自居,以为自已的观点和理念世界总是对的,这就导致了青春期对成人的反抗敌对抗行为。

(宋宝良)

下载小学生自我中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生自我中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谈谈自我中心倾向教案(推荐五篇)

    谈谈自我中心倾向教案 一、理论基础 “自我中心”这一概念一开始是由皮亚杰提出的,主要是指在前运算阶段的7岁以下的个体会发生一种发展特征,即他们很难想象从别人的角度来看......

    励志演讲稿:走出“自我中心”的阴影

    同学们: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走出“自我中心”的阴影》。“我崇拜谁?―我自己。”“如果没有自我,宇宙人类将是广裹的虚无。”“我是伟大的,自我万岁!”这些言论也许我们并不感......

    儿童自我中心言语问题的比较研究

    对维果茨基与皮亚杰关于儿童自我中心言语问题的比较研究 摘 要:在心理学史上皮亚杰与维果茨基曾经围绕儿童自我中心言语问题展开过一场著名的争论,他们在儿童自我中心主义概念......

    19、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自我中心意识

    十九、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自我中心意识 主题:我是集体一份子。适合七年级学生 七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初中,还没融入到刚组建的班级,再加上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做事往往......

    评述皮亚杰的儿童自我中心理论

    评述皮亚杰的儿童自我中心理论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自我中心理论的概念、儿童自我中心的主要几种表现形式,然后初步探讨了儿童自我中心出现的必然性,及皮亚杰儿童自我中心理论对......

    第二十课:走出“自我中心”的怪圈

    自我介绍: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_____号考生。 说课: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走出“自我中心”的怪圈》。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_四川文艺_出版社出版......

    励志演讲稿--走出“自我中心”的阴影(合集五篇)

    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走出“自我中心”的阴影》。“我崇拜谁?―我自己。”“如果没有自我,宇宙人类将是广裹的虚无。”“我是伟大的,自我万岁!”这些言论也许我们并......

    中国和印度80后有相同特质自信自我中心

    中国和印度“80后”有相同特质:自信、自我中心2010年06月22日 21:43:53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22日在此间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和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