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就业教育”的分析与探索
对“就业教育”的分析与探索
2003年是我国大学扩招后首界毕业生毕业的高峰年,比去年净增67万人,增长率达到了30%。而用人单位选人更加务实、求真。付出同样的工资,能招到有经验的就不招没经验的,能招到学历高的就不招学历低的,目的是花尽量少的人力成本,为公司带来更大的效益。而应届毕业生缺少工作经验、社会经验,大学的课程与市场严重脱节,加上自己一直处在“天之骄子”的心态上,面对如此激烈的就业竞争市场,显得手足无措。据劳动部门预测:今后10年,我国每年将新增劳动力1000万,大约1.2亿左右的农村劳动力要向城市转移,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还存在着2000多万稳性失业者,此外每年还有数百万下岗职工。
无论是应届毕业生,还是需要再就业者,或是在岗需要充电的人,他们都希望很顺利地实现“就业”,能够在一个工作岗位上稳定地工作。如果达不到“就业”的目标,其他的目标也就无从谈起。但要真正切实地实现他们的就业目标,仅仅靠他们自己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政府、社会共同参与,建立一套完善的“就业教育”机制,并且形成良性的循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实现社会劳动力素质的整体提高。
一、就业教育的定位和理念
中国教育体制
中国的教育体制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基础教育是对人类已有文化和科学知识的继承,在于培养学生的基础文化素质;职业教育包括职高、中专、大专,分别由职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来承担,目标是培养技术工人、技术员、技师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承担具有一定技术含量、注重实际操作的工作;高等教育一般是指本科教育,由普通高等学校承担教学任务,目标是培养工程师型人才,从事工程设计等工作;而硕士、博士属于研究型人才,担负着对未知知识的探索和研究的任务,由大学和研究所进行培养。这种各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合理的人才设置结构。
在公司里人才结构也是按照低、中、高层次划分的,从事一般性工作的人没有必要具备本科、研究生学历,但是由于在人们的观念当中,似乎学历越高就越有竞争力,其实不然,公司更加看中的还是你是不是适合这个岗位,有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在社会人才需求结构上,一般成金字塔型:金字塔的底部是基础型、应用型人才,需求量最大,大专、中专、职高学历的人员就可以胜任;工程设计、规划计划、管理型人才属于金字塔的中部,一般有本科学历就够了;高级管理人才、科研人才需要硕士、博士的学历,他们在金字塔的顶部,需求的数量比较少。
由于最近几年人们盲目追求学历,没有认真思考社会的实际需求,结果造成了个人要拿一个更高的学历,学校要培养更高学历的人才,单位招聘需要本科以上的学历的现象,由此造成人才高消费,本来可以由大专生干的工作要本科生干,可以由本科生干的工作要研究生干,不但影响了整个社会合理的人才结构,而且造成了巨大的人力资本浪费。所以,我们国家、社会和个人,都应该在“人才观”上转变观念,不是“唯高学历是用”,而是“唯合适的人才是用”。
就业教育理念
随着经济步伐、技术更新的加快,人们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所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历,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便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但是,当所有的人都去追求本科、硕士学历的时候,却没有感觉到技术员、技师的工作更容易得到,当手里拿着文凭、证书去面试的时候,公司却对工作经验更感兴趣。这样就出现了本科生、研究生为了掌握一项工作技能而去读中专、读大专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否可以通过某种机制解决呢?由此,我提出了“就业教育”的概念。
“就业教育”是指以就业为目的的教育,包括胜任某一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完成某一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团队合作技能;最终获得一份工作所需要的求职面试技能。所以“就业教育”是面向成人,以培养这三方面的技能为核心,让学员获得就业能力的一种形式的教育。
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根据企业的需求,以项目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让学员深刻体会企业里的工作方式和习惯,达到掌握技能、增加经验的目的。教材内容来自于对企业的调查,教师来自于企业第一线的工作人员,保证了学习内容和企业需求的高度一致。
合作技能注重培养学员的沟通能力、互助能力、容忍能力、创新能力、自律能力等,以解决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个人背景、工作习惯、思维方式不同,可能产生的工作配合上的不一致,达到高效率地实现企业的奋斗目标的目的。
求职技能主要培养学员的自我推销能力。许多人由于不善于推销自己,总是不能找到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结果失去了许多发展的机会。简历、证书、推荐信、相关资料等都是推销自己的广告,自己的言谈、举止、着装、气质、自信等等,都是推销自己的手段,懂得推销自己和善于推销自己的人,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就业教育”不同于学历教育,也不同于认证培训。学历教育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拿到一个文凭,无论是普通高等教育还是成人继续教育,学习的内容和专业都偏重于理论和基础,一般情况下是三到四年的时间,如果仅仅是为了就业,就没有必要选择参加学历教育。目前流行的各种认证培训,经过短期培训获得一个认证证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得某一单项技能的提升,适合在职人员为了提高一项新的技术参加学习。而“就业教育”是针对企业中某一类具体的岗位进行的全面的能力培养,不拘泥于某一厂家的技术,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培养立即能够用得上的技术。比如,营销专业的教师,就是公司里的营销总监,白天他在上班,晚上或周末来给学生上课,讲的内容都是上班时经历过的事情,学生学完了第二天就能在工作中用上。就业教育的对象
“就业教育”面向有相应基础的成人和在职人员,不分学历、专业、年龄,在短期内使学员获得一项就业技能,达到就业和提升自己的目的。这种教育形式实际上是对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尽管职业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就业教育”,但是由于其面向的是初中、高中毕业生,他们的世界观还没有形成,人生目标和定位还不清楚,人格还需要完善,所以进行两年到三年的长期教育是必须的。在两到三年的时间里,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而由于学校人力、物力、财力的局限,要及时地跟上这种变化,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工作。高等教育也是一样,尤其是目前在招生、教学内容、用人制度等各个方面都由政府统一管理的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能力能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读完中专、大专或本科的课程以后,再参加几个月的“就业教育”,是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另外,由于“就业教育”所提供的专业都是来自于企业需求的最新内容,针对待岗再就业人员,和在职需要提升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也是很有帮助的。尤其是目前许多职位需要复合型专业人才,如面向不同行业做开发的程序员,如果懂得相应的行业知识,开发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在许多管理岗位上的人才,一般情况下是从技术人才中提拔,就需要补充有关管理的理论和技能,避免因管理能力跟不上,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有的管理者,在看到自己的部下工作不令人满意时,干脆自己亲自做,或者每一个细节都由自己把关,殊不知他已经不是一个工作在第一线的人了,他的工作考核已经不是他自己能不能把工作做好,而是考核他能不能带领一个团队把工作做好。
因此,无论是应届毕业生,还是待业和转岗人员,还是在职人员,都需要“就业教育”机制来帮助他们实现就业目标,或胜任工作岗位需要。
二、就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内容来自于企业
目前,大学里的课程一般都是沿袭过去的内容,即使是变化最快的计算机课程也都比较陈旧,学生学完之后到了企业用不上是自然的。甚至现在的一些社会培训机构所培训的认证内容,也是互相抄袭,至于说所教授的内容是不是在工作中有用,根本没有做过论证。对于学生来讲,无论是上大学,还是参加社会培训机构的认证培训,具体所学的内容是不是有用,刚开始并不清楚,一旦学完了,真正去应聘的时候,才知道过去所学习的东西不能派上用场。大学生天之骄子的光环不再存在,手握证书期盼高薪的梦想破灭,造成大学生不愿意学习课堂上的东西,对认证证书不再感兴趣,这种结果在情理之中。
实际上,大家上大学、考证书都是在为未来就业做准备,而实现就业的根本问题是个人所具有的本领能够真正满足企业的需要。在“就业教育”课程里,所有的内容都是来自工作第一线的调查,并进行综合整理,以学员易于接受的形式提供给学生。所以,“就业教育”的实质是“紧紧跟着企业的需求设置课程,根据企业的需要培养人才”。
“就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可以灵活多样,只要紧跟企业的需求就行。目前,人才市场对程序员的需求量大,就可以开设程序员专业,对市场营销人员需求量大,就可以开市场营销专业。时间可以安排在平时,晚上、周末、寒暑假,在校学生可以学习,在职人员也可以学习。
课堂模拟工作现场
公司在招聘人的时候第一看中的是技术能力,在技术能力上达不到的人首先就被排除。由于大学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有一定差距,刚毕业就能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也是不可能的。而工作技能的培养单靠讲解没有用,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做,这样学生才感兴趣,才会投入,才真正有体会。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老师就应该是工作第一线的高手,这样才能培养出有一线工作能力的学生。比如开设程序员专业,只是让学生明白了程序设计语言,学生自己不能编写出具有商业价值的软件,培养出来的学生还是没有用。在目前中国的软件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的情况下,培养程序员就像要培养出一个作家一样,只教给他组词造句,甚至会写一篇一篇的小短文,是不够的,还要教给他如何去构思、去想象,如何去体会别的小说的精巧之处。对于学习一项IT技能来说,没有必要去搞清楚技术的细节,也没有必要把许多内容都记在脑子里。传统的教育方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学生背下来了,考试的时候就考这些内容,通过了就算过关了,这样的“过关”在实际工作当中肯定是过不了关的。“就业教育”提倡自己亲手去做,老师就像经理一样给你下达任务,老师告诉你完成任务的方法,怎样完成任务完全靠自己。因为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有人天天指导你、帮助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务,谁完不成谁就会在工作考核上记上一笔,直接影响到自己的收入,甚至自己的发展。所以“就业教育”的课堂就是工作的现场,老师是你的经理,同学是你的同事,每天的学习内容就是“工作任务”。
在教学方法上实行五步教学法:
一、岗位概述:学习成功来源于兴趣,岗位概述让学员初次领略“职业发展辉煌前程”的喜悦。
二、实例剖析:在案例教学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员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动手加深对理论的认知、理解。
三、阶段考核:步步为营的检验,巩固已学的技能。
四、项目实践:在此阶段学员的专业技能呈阶梯式增长,并在其中融会贯通所做项目的心得和工作经验。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锻炼团队精神、敬业精神,挖掘创新能力。
五、推荐实习:“练兵千日,用在一时”,学员会在此阶段中努力证明自己取得的成绩。
公司的经营目标、组织结构、工作流程、企业文化等也是作为公司的一员应该十分清楚的内容。一般的企业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一般意义上讲“企业以追求利益为目的”,但这种利益的获得要以通过合法的手段实现某一个确定的目标而实现,比如生产打印机的厂商,要在几年内占有多少市场份额,每年实现在多少台的销售额;培养程序员的学校,要在几年内培养多少程序员,每年要实现多大的招生量等。企业的目标是跟个人的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企业没有前途,个人的前途也无从谈起。在组织结构上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公司会有很大差别,知道自己处在公司的哪个位置和应该承担的职责,会对自己的发展和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有很大帮助。工作流程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在正规的公司中一般都有比较规范的工作流程图。企业文化实际上就是人的文化,是互相帮助还是互相倾轧,是积极向上还是人浮于事,是鼓励人才脱颖而出还是压制埋没人才,是一言堂还是集体领导,等等都是一个公司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
总之,模拟工作现场就是要通过课堂设计,让学员感受和体会工作的氛围,减少因课堂到公司环境的转变而带来的不适。
培养学员的综合素质
培养的学员是不是受企业欢迎,不仅体现在技术素质上,还体现在其他素质上。一个人才的素质包括两个方面:硬技能和软技能。
硬技能就是专业技能,是能够胜任这个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条件,比如程序员就必须会编程序、做项目;推销员就必须对这个产品十分熟悉而且具备推销技巧;会计就要具备会计的业务知识和经验;做经理不但要懂业务而且要会管理等,所以,硬技能首先决定了一个人是否可以承担这个岗位的工作,硬技能不符合这个岗位的需要,首先在简历这一关上就被淘汰掉了。
软技能是指除硬技能之外,其他的所有技能,比如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等。软技能的不足也会直接影响到应聘的效果。应届毕业生在硬技能、软技能两个方面都很欠缺,所以在应聘时难度大是很自然的事情。当然,有些大公司在人力投入上很大,他们愿意培养在硬技能方面暂时不足的人,他们主要看在你的软技能上,通过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把你的硬技能培养出来,就是一个符合要求的人才。但软技能却是不能在短期能够全面培养的,一个人的软技能是长期形成的,受个人性格、阅历、家庭、生活环境、爱好、价值观、人生观、理念等等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公司选人时常常
更偏重于软技能,如果两个人硬技能差不多,他会选软技能更高的,如果软技能很高而缺乏硬技能,他会在硬技能方面进行短期培养。
“就业教育”在硬技能、软技能两个方面进行全面培养,把硬技能、软技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在个人职业发展的道路上,往往软技能更重要。
协助学员扩大就业门路
“就业教育”的目的是协助学员就业,首先在硬技能和软技能方面给予培养,使学员具备就业的素质;其次是培养学员找工作的方法。由于中国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在人事制度上也是计划体制,不仅国营企业是这样,即使私营企业也存在很大计划体制的烙印。实际上人才是一种社会共有的、可以流动的资源,或者叫一种商品,哪里有需求就可以往哪里流动,让市场去调节人才结构和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政府的作用在于进行宏观调控。
在“就业教育”中最注重的是学生的就业服务,培训机构通过与企业建立合作联盟,为学生提供定点实习基地,定期举办企业和学员直接进行双向选择的人才见面会,以及通过学员就业服务跟踪系统为学员提供终身免费就业服务,通过这些具体的就业服务措施,拓宽学员的就业渠道。
目前,中国人才市场上出现的找工作难,一方面是由于人才培养机制上存在的缺陷,另一方面跟个人不知道找工作的方法也有很大关系。第一是体现在简历的写法上,简历是个人求职的广告,简历不规范或者没有把自己的才能表达清楚,就不容易被招聘者发现你,这样你就可能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第二是面试的表现,没有一定的面试技巧,也常常会错过机会,公司在招聘人之前就已经定出了一个标准,面试是按照这个标准在选人,应试者如果心里清楚这个标准,按照这个标准去做,成功的可能行就很大。有的人在面试之前都没有搞清楚这个职位要做什么,只是想试试或碰碰运气,当然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一般情况下,学员在真正掌握了规定的学习内容之后,就已经基本具备了就业的能力,但要达到就业的目标,还需要学员自己进一步的努力,学员是不是能够被公司看中,取决于学员自己,培训机构硬把学员推到公司里去,对学员和公司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如果学员对公司不满意或者公司对学员不满意,对学员、公司、学校三方都有损害。许多学员缺少一种主动精神,往往有一种依赖心里,时常处在被动和消极面上。殊不知在家里有父母关照,在学校有老师关照,而到了社会上就需要自己关照自己,一切要依靠自己。跟上后续服务
由于公司的企业文化、企业工作环境、人员构成等各方面的差异,学员在毕业后走上了工作岗位,还会产生不适应,还会出现许多问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完全融入到公司中去。在这个磨合期间,主要需要在两方面给学员提供后续服务:第一是技术上出现了问题;第二是人际关系上出现了问题。这两种问题的出现都是正常的现象,因为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不一定包括了企业中所遇到的方方面面,学生也不可能把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内容百分之百融会贯通,所以学校需要设立专门的后续服务队伍。技术上的问题由老师、技术人员通过Email、BBS、电话、讨论会等各种手段提供支持,学员之间也可以建立联系,遇到问题随时沟通,实现知识共享。人际关系上的问题由学员服务部门给予指导,学员也可以通过朋友、同学互相讨论。学员除了刚就业时需要一定的后续服务之外,在工作一两年之后会遇到转岗和增加新知识的问题,仍然需要后续服务。“就业教育”关注学员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
教师队伍的培养
IT产业被称为是朝阳产业,IT人才被称为是“金领”,尽管网络泡沫经济的影响,给IT行业带来了滑坡,但从人才招聘市场数据来看,IT人才的招聘数量一直遥遥领先,居高不下。一位高级IT专业人才,年薪少则十几万,多则几十万,更具吸引力的是如果能开发出一个受欢迎的通用小软件,一下子就有可能成为亿万富翁。年仅23岁的Netscape软件的编写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所以,在这样一个人才如此抢手的行业里去聘请教师,其难度可想而知。作为IT培训讲师,除了具有过硬的技术以外,还要具备表达能力强、思路清晰、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等优点,这就为寻找讲师增加了更大的难度。
所以,讲师的价值还不能以挣钱的多少来衡量,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自己的磨练、人生体验、社会责任感等各个方面。来自于工作第一线的技术人才,往往都没有做过老师,不知道如何备课、如何讲课、如何与学生打交道,甚至于缺少讲课的勇气,而在上课的过程中又因为劳动强度太大,又需要坚强的毅力和体力。一般情况下,新教师需要三个月到半年的培养后,才能走上讲台,并且要给予不断的鼓励和指导。为了保持
讲师的技术不至于与企业需求脱节,需要从企业中拿一些真实的项目,由老师带领学生在课堂上一起做,这样既能让学员感受到企业工作的氛围,又可以避免老师脱离实际应用。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地对教师进行评估是必须的,而且评估的结果直接和教师的奖金挂钩,这样可以很有效地督促教师不断完善授课效果,快速提高自己的能力。教师是一个培训机构的灵魂,好的教师不但能够给学校带来效益,而且能够给学校创造品牌,所以帮助老师规划好职业发展生涯也是留住优秀教师人才的有效方法。
教材的研发
对于小型的培训机构没有自编教材的能力,要么作为某一个厂家的授权培训机构,使用授权厂商的教材;要么从市场上选择合适的教材。对于中大型的培训机构,就要有自己的教案编写、课件开发、教材研发机构,以便扩大市场、树立品牌。教材的研发周期比较长,一般是半年左右的时间,对于一项新的技术一经推出,马上就推出相应的教材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新技术的出现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熟悉之后还有一个市场推广的过程,而课堂的教学内容又需要先于市场推广一步,以免课程内容落后而影响学员就业,所以编写教材的机构就需要和技术原厂商或相关的技术专家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且随时调查企业的需求趋向。IT行业的技术发展很快,天天都有新的技术产生,判断这种技术有没有生命力,有没有前途,就需要教材研发人员具备一定的前瞻性。
教材的编写还不同于一般的技术书籍,需要考虑初学者的学习过程,研究学习的规律和特点,针对于“就业教育”来说,还要研究工作岗位的特点,以及技术的实效性。在“就业教育”的教材编写方面,着重强调面向岗位的人才培养,不但有硬技能方面的内容,还要照顾到软技能方面的内容,做到内容全面、技术实用。
三、就业教育的管理和发展
产权关系明晰
在1996年国家颁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中明文规定“社会力量举办教育机构,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教育机构清算时,应当首先支付所欠教职员工的工资及社会保险费用;教育机构清算后的剩余财产,返还或者折价返还举办者的投入后,其余部分由审批机关统筹安排,用于发展社会力量办学事业”,这就意味着投资办学者只能是作为公益事业来办,不能赚钱归自己所有,清产核算后的资产也要上缴国家。这样的规定也有其道理,首先办学是培养人才,对人的培养教育可能对一个人产生一生的影响,培训的作用发生在培养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如果培训不当,轻则影响个人发展,重则影响社会发展;其次是社会力量办学国家不收所得税,营业税也比较低。
从2001年开始,国家对教育的产业化开始讨论,既然可以对“教育”实行产业化运作,营利也是理所当然了,因此在2003年出国家公布出台了《中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其中最突出的一条是“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取得合理回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民办学校清偿上述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这样,就从国家政策上对于社会力量办学向前推进了一步。但是,取得多少回报才算是“合理回报”,清产核资后的财产如何处理,还是没有明确,这样大量资本还是不能进入教育市场。
一般情况下培训机构采取公司和学校并存的方式,由公司投资建立学校,学校的回报打入公司,而公司是可以股份制的,公司的股东可以终身持有公司的股份,这样投资办学的利益回报也就有了保证。但是,将学校的投资回报打入公司的过程中,公司又多缴了营业税,而且还要缴纳所得税。这样从经营的角度来看,同一块业务,为了使投资者确实落实回报且避免重复征税,国家还应出台一些有利于民间投资办学的政策、法律、法规。随着国家教育市场的进一步调整,培训机构的产权会朝着有利于教育产业发展的方向逐渐过渡。产业化经营
从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上来看,可以产业化经营的教育机构只有面向就业的“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基础教育是义务教育,属于对整个国民素质的培养,不能营利,不能产业化运作。在高等教育中,国家每年都有大量的教育经费投入,几十年来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运作模式,要想产业化运作并非一日之功,尽管有许多民办大学不需要国家投入,有相对独立的管理权,但在招生权限、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证书发放等各个方面,还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职业教育是可以产业化运作的,目前有许多职业学校已经做出了突出的业绩,但是大部分职业学校还是处在不景气的状态,一方面受到社会普遍追求高学历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课
程老化、师资力量不足,在短时间内形成产业化规模经营存在很大难度。最容易形成产业化经营的是新生的社会力量培训机构,尤其是公司和学校并行运作的机构。
产业化运作的核心是要树立品牌,而品牌的树立要靠师资力量、教材和市场运作能力。产业化运作的方法是要有一套自己完善的机制,首先要确立自己的主营业务,不能什么都做;其次是有教师培养机构和教材研发机构,不断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和研发出适合市场需要的教材,是保持品牌的基本条件;第三就是能够进行巧妙的市场运作。在市场运作上一般采用开设分支机构和连锁加盟的方式。对于投入不大的业务可以采取开设分支机构的方式,对于投入大的项目可以采取连锁加盟方式。而由于教育培训的质量体现在教学过程当中,连锁加盟方式的质量控制有很大难度,需要授权机构和加盟机构双方共同努力,把各自应尽的义务落到实处,形成一个比较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对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自己进行师资培养、教材研发、市场运作的培训机构,可以加盟在某一品牌下,在当地形成自己的品牌,这样可以节省自己的经费,达到稳步发展的目的。“就业教育”不但可以在教学资源上形成共享,在就业资源上也可以形成共享,连锁机构之间的就业信息是可以随时互通的,全国各地的人才可以通过连锁机构交流。
管理和服务队伍
一般的培训机构只需要教学和教务人员,而“就业教育”增加了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就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来自于对企业需求的调研,有一批调研人员需要深入企业第一线了解需求,然后制订教学内容。在学生来报名学习的时候,需要专门的职业咨询师对学生的条件进行评估,判断他适合学习什么专业,应该向哪个职业方向发展,帮助学员规划职业发展生涯。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对学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外,由学校管理人员组织专门的拓展训练、军事训练和业内专业人士座谈,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为学员就业服务专门成立的“企业合作联盟”,是“就业教育”机构与企业保持联系的桥梁,是促进学员直接成功就业的纽带。企业合作部是“企业合作联盟”的具体工作机构,他们定期进行人才交流、技术沙龙、现场参观,让学员感受企业、认识企业、热爱企业,并在为企业做出贡献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就业教育的发展
“就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也弥补了认证培训在对学员全面素质培养上的不足。针对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可以在最后一学期加入“就业教育”的课程,让学生毕业时具备实用的就业技能,以解决应届毕业生在就业竞争力上存在的问题。社会培训机构为了适应市场形势,也可以逐渐纳入“就业教育”机制,针对已经毕业的学生、转岗再就业人员、在岗充电人员进行培训,切实协助政府、社会解决许多人员就业难的问题,实现培训机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回报。
“就业教育”从概念上跳出了职业教育和认证培训的圈子,直接指向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就业,从思想上把人们的关注重点从文凭、认证证书上移开,切实将培养人才的实用技能放在第一位,这是教育理念上的一次革命,必要产生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且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二篇:高校教育与就业前景分析
高校教育与就业分析
一:就业前景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教育的提高、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充分暴露。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国家统包分配向毕业生自主择业转变,意味着现今的中国大学生已告别了从前的优越性,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本文将从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着手,对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据统计2007年毕业生就业率只有70%左右;08年有所下降;09年大学生达700万左右,但工作岗位保守估计只有150万。于是国内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这对于我国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有着巨大的危害。可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继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之后中国另一必须解决的难题。但我国每年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和巨大的劳动力适龄人口,使得这成为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在以往的毕业生还没有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之下,又一拨的人群又加之到来,紧缺的、理想的就业岗位上更显得前仆后继。虽然许多的企业面临用工荒,但所提供的岗位都是普工岗位,整个社会都在鼓励大学生下基层,从基础干起,但这又与上学最终的初衷相违背,以至于他们高不成低不就,从而甚至形成了教育无用论的局面。
自1999年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日趋下降。首先是高校师生比失衡,教学质量下降,学生整体素质下降、竞争力减弱。其次是学生良莠不齐,其素质与知识基础都不扎实。在为才是举的当下社会,竞争力弱的毕业生必然难以就业,就业率下降便不足为奇了。可见,大学生就业难也是我国大学教育走向大众化的必然过程。
在市场经济时代的大学教育体系中,人才培养体系应建立在市场调节的轨道上,专业设置、学生人数、课程设置等都要由市场来调节,学校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然而,我国现今的教育体系中,就业率的重要调节作用没有得到体现,高校也缺乏自主性,在专业设置上没有自主权。针对学校教育,受访的44家单位中,有26家认为当前大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其中的22家单位明确提出当前大学教育中课程设置不合理成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制约因素,存在相关性。与此同时,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的评价中,持“一般”或“没有什么用”的学生占到47.45%和17.38%。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结构调整,企业进入了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企业的用人也处于成熟稳定期,吸纳的人才有限,而国家大力发展的新型产业主要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所需要的是高精专人才,而大多数毕业生主要是应用型人才。在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主要以接纳毕业生为主的中小企业大量破产,而生存下来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断地减员,进而造成了就业困难。
现在的学校课程主要重理论轻实践,虽然有专业实习时间,但不足以满足社会对学生动手能力的需求。毕业生多是眼高手低,适应能力差。一些单位在聘用了大学毕业生后,不能立即使用,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这种自身知识体系的缺陷严重限制了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大学教育至关重要的一环,集中的社会实践加上平时学习中对实践能力的重视,使得这些国家的大学生毕业后就能直接承担具体的工作。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而我国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多在综合能力上有所欠缺,专业技能也不够强,很难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熟练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社会上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由于我国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虽然许多高校积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有些高校还停留在传达政策、整理信息、组织“双选”会的粗线条阶段,就业指导工作远远适应不了就业形势变化和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在教育公共政策方面,政策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偏差,宣传和执行的力度有待加强。调查中,“对于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与鼓励措施”的认识程度上,“非常了解”的学生仅占
2.56%,“比较了解”的也只有23.77%。这样导致学生对政府政策的预期较低,影响政策应有功能的发挥,26.10%的学生由于对相关优惠政策“缺乏信息”,他们“不赞成或不愿意到基层工作”。
企事业单位希望直接招到有能力、有经验、有文凭的人,这对刚刚踏出社会的应届毕业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同时,近年来某些媒体针对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和不良行为无限制地夸张和放大,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认识,助长了不利于大学生及其就业的偏见。不仅如此,社会舆论维持对大学生群体的评价和期待值,对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新苗头、新探求不是本着鼓励的初衷去宣传,而是带着猎奇和挑刺的眼光去看待,主客观上都不利于缓解就业难的形势。先前有指责大学生卖猪肉、擦皮鞋的报道,近来又有哈尔滨一位大学生修脚工被周围人斥以“贬值”的闹剧。
二:教育分析
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从总量上看,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并不算多,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具体到毕业生所学的专业,结构性不平衡的矛盾就突出起来。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办学效益,盲目追逐热门专业,一哄而上,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
高校培养的部分学生质量不过硬。许多高校扩招后学校的各项软、硬件设施都不能满足需要,其中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短缺,教师队伍的素质下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从而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很多学校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忽视了他们的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有知识储备而不会灵活运用已成为大学生的普遍现象。虽然有些学校开办社会实践课,试图让学生所学到的课本知识与实际 工作相结合,但是安排的时间太少,或是去实践的单位很少提供好的实习机会,实践效果并没有达到,导致了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只能纸上谈兵。众所周知,企业 需要的人往往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一个仅有知识而不会动手的人是不受企业欢迎的,培养其真正上手还要安排老员工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在金融危机下,一般的企业都已停止了招纳新手,但也有些企业为了进行人才的战略性调整,为以后新的发展打下基础,他们储备专业对口、综合素质好的人才,而大学生没能受到青睐,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毕业后,往往不具备实践能力。
高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一些高校只是口头上重视就业指导,导致许多毕业生根本就不懂如何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职业倾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而
是在人才市场上盲目找工作,这样自然容易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高校就业指导缺乏对学生在求职方法、技巧、何如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等方面的指导。
部分同学在问卷中反映,学校应开设更多的就业指导交流会和招聘会,以及相关指导就业课程,以扩展同学们的知识面和应对就业方面的视野扩展。
学校是为产业培养人才的机构,从社会需求来看,大学的定位就是为社会提供人才。而它的顾客就是广大的用人单位,产业,和家长。家长辛辛苦苦培养自己的孩子,是要用钱买教育、买知识,为孩子的前程做投资。所以如果我们的教育不满足学生的需要、不满足产业的需要,那就是失败的教育,就像一些公司出的产品消费者根本不需要一样,最后这样的公司是一定要关门、一定要破产的。国外权威杂志报道,中国的工科人才只有10%能够满足跨国公司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这说明我们虽然有很大的教育规模,我们做了很大的投资,可是我们的质量不好,影响到了我们的人才市场,影响到了我们产业的发展。如果只有10%能满足国际跨国公司和外企的需要,那么对我们国内广大的国企和中小企业来说,就更没有足够的人才去提升他们,而我们现在中国经济的发展完全是依赖于产业升级。过去20年的高速发展是基于加工业,今后靠这种靠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原料和对环境的破坏,我们不可能维持产业的高速发展。现在我们必须面临的是产业升级的需求,而产业升级最关键的就是取决于我们提供人才的能力,而这个人才必须是高质量的就业难解决之道:产学合作实际上是多赢的机制,一方面教育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学生能学到真才实学;学生毕业以后有非常好的归宿;对产业来说,它在教育期间介入了教育,对教育过程实施影响,使教育能够培养出他所需要的人才。只有我们的企业与大学加强合作,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大学才有可能培养出真正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
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知识化与全球化使得就业政策与教育政策正在围绕“职业路径”进行重组,整合教育与工作的联结机制,提升就业能力,加快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实现充分就业与满意就业的目标。要进一步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而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过低的院校和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大学应强化对外部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增强大学的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竞争能力,增强大学的投入和产出的效率,极大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以消除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为此,我国的大学可能需要创新教学,创新课程,创新专业乃至于创新大学,创新高等教育。
大学要利用学校就业中心的信息网络,充分利用校友的人脉资源,能够及时有效地将社会招聘信息传递给毕业生,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环境;借助讲座、座谈、模拟、案例、演示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市场要求,改进他们展示专业水平的能力;大学正在寻求建立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伙伴关系,理解社会需求,并将其转换传递给各个具体的教学和研究部门,然后这些部门再基于社会的需求创新课程,创新专业甚至于创新大学。通过全方位的职业指导与服务,增强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市场能力”。学校应当搞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与全日制大学教育一样,学历继续教育应得到承认,以便形成良好的互补。一方面能形成学历教育再深造,提升个人学习目标,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又能及时有效的解决、满足一定的人才供需。现在国家、地方招考中有很大一部分职位限制学历,学历继续教育所颁发的毕业证不予于承认,但在进入工作单后却可以凭着学历继续教育的毕业证加工资、晋升。这样的矛盾无疑是对应考者的不公平、增加就业难度、提高就业门槛。国家、政府应该联合教育机构建立完善的、一致的政策法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导者通过对大学生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职业倾向等,有针对性地帮助个体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并明确实现目标的思路、途径,使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尽可能地少走弯路的过程。在校期间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选择就业之前做好充分的分析,毕业生才能选择合适自己的职务,而不要乱投一通,以致浪费人才资源。
尽管目前大学生就业还面临着不少问题,有些问题可能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调整,并且需要来自社会的各界力量共同努力,我们不能指望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过程一帆风顺,但是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来看,大学生就业的前景总体上还是呈乐观发展趋势的。
第三篇:我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看法
我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看法
经管系会计09—1班 肖瑶 540906010154
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而我们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人群,与之相关的就业问题似乎也被赋予了更加突出的重要性。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紧迫性尤其因2007年应届毕业大学生的人数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473万人而显得更为突出了。关于近年来日益引起政府、社会与学界广泛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上普遍流行的观点大多建立在一些直觉或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而就业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政策领域,需要真实、可信的事实材料和同样可信的客观分析作为基础。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同时面向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也超过了上届,但供求不匹配仍然是毕业生求职的最大障碍。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式
据统计2006年就业率状况专科和高职为59.1%,本科为77.6%,硕士和博士分别为84.1%和79.3%,与2003年同期相比,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就业率都略有下降,而专科和高职的就业率有所上升。
2006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地区看,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需求较旺,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中西部不少省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面临的问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在一些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当前就业岗位相当有限,难以吸纳本地毕业生,总体上来讲,就业率稍有下降,但满意度依旧不高。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目前社会似乎存在一种将问题归因于大学生的较为普遍的看法,人们的一般认识是,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制约了他们的就业渠道。具体而言就是,大学生往往只看好工作环境好、薪酬较高并且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职业,而对相对较低的就业岗位则缺乏兴趣。因此,本项研究对大学生的相关观念与态度进行了考察,并以此作为客观认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重要基础。
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上,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还与大学的学科与课程设置存在很大关系,并与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的社会实践、专业实习以及学生干部工作的经历有很大关系。同时,来自家庭与社会的期望或压力也可能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二)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是中国近年所面临的社会整体就业状况的一部分,其形成原因也是非常复杂的。
一.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生直接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他们的心理与能力素质等能否适应当前的就业环境和就业需求,将直接影响其能否正常就业。然而,现实中无论是个人期待与就业环境之间,还是个人能力与就业市场之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层,而且这种断层已构成大学生就业难的 1
一个原因。
1、个人期待与就业环境之间的差距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个人期待,或者说就业预期,主要指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自己未来就业前景的一种估计和预测,涉及对收入水平、就业地区和就业单位等方面的要求、预期和选择。大学生的就业预期通常建立在大学生对自身能力素质及就业市场两方面因素综合考量的基础之上,并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理性程度,影响大学生求职的行为和结果,最终影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状况。客观地讲,当前大学生一般都能对自身能力水平及就业市场状况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估,形成较为理性的择业行为。薪酬一直被喻为大学生就业理性程度的“风向标”。根据此次调查的统计结果,大学生大多已走出开价虚高的误区,有六成以上(66.10%)的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2000元之间(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66.03%)。论及引发当代大学生就业期待与就业环境之间差距的深层根源,笔者认为,这主要与大学生的人群特征有关。作为一个享有高等教育经历的特殊群体,大学生所拥有的知识、能力以及教育回报的要求决定了他们都具备较高的人生期待和较完整的职业规划。而这些就致使他们在择业时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较高的职业期待。而作为一个年轻而富有活力的群体,大学生又大多拥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其职业期待普遍高于就业环境的实际水平也在情理之中。
2、个人能力与就业市场之间的差距
大学生的能力素质特别是专业技能是大学生成功进入职业市场的重要保证。本次问卷调查显 示,个人能力不足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1)就业能力仍有欠缺。就业能力与一般意义上的能力概念有所不同,其特指大学生进入人才市场所需的社会实践能力、求职技巧等。06年教育部相关调查问卷显示,有24.14%的学生表示个人能力不足而成为制约成功择业的首要问题,另有19.86%的学生认为求职技巧的缺失是求职过程中最为头痛的问题。如对这些能力进行分解时,在求职过程中的难题分别出现在专业能力(31.88%),自我表达能力(35.80%)、外语能力(32.09%)、人际交往能力(30.36%)等方面。一般来说,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对于就业能力的恐惧感可能更高。以人际交往为例,来自大城市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遇到问题的为26.51%,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则为31.99%。
(2)社会经验普遍不足。调查结果表明,高达52.14%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最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这也是目前大学生竞争力缺乏的普遍性原因。
针对用人单位的访谈也表明,缺乏工作经验是大学生与其他就业群体相比一个明显的劣势。大学生对自身劣势的认识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评价之间的契合,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大学生自我认识的理性与客观。
(3)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有待拓展。中国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际关系在就业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尽管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了整个用人环境的公正、公平,但就个体而言,它仍不失为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例如调查结果显示,有
41.61%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在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1.29%。通常认为人脉关系的形成往往依托于家庭关系背景,其实它的另外一部分可能要来源于大学生自己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因此,积极合理地拓展自己的社会关系,不断累积自己的社会资本也是个人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
学校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提供大学生就业服务的主要部门。他们的学科和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机制等都将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学校教育的不断完善仍是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值得重视的思路和途径。
1、专业课程的设置问题
专业课程的设置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思路和教学资源的分配格局,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并最终影响大学生的竞争力
用人单位对大学课程设置方面的态度似乎比大学生更明确。在调查的多家单位中,有一半以上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其中50%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当前大学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制约因素,两者存在相关性。
2、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
社会适应能力和其他工作能力是一项基本的就业能力。长期以来,对于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培养问题,学校教育往往采取一种鼓励校内活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校外活动的做法。在重视校内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如何平衡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的关系,成为学校教育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这一问题上,接受访谈的用人单位也提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议,如学校应做好与企业的对接工作,多和企业建立联系,不能坐等企业来招聘。在企业看来,他们需要一个友好的学校就业部门的诞生,这样的大学会主动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输送企业需要的人才。
3、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
就业服务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包括就业信息的传递、求职技巧的指导以及在就业协议达成过程中桥梁作用的发挥等方面的工作。然而,在现实的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学校就业服务体系的积极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用人单位对学校提出的相关建议也将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作为改进就业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而言就是,应避免使大学的就业指导流于形式,特别应该加入就业心理的课程,学校在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方面做好工作。
三.家庭、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家庭与社会环境是大学生就业重要的外部环境,它从整体和局部两个层面影响着大学生就业。
调查显示,家庭、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的直接影响并没有如人们预期的那样高。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将家庭期望视为首要考虑因素的仅为4.83%。至于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
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经济环境方面。通过调查分析,地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高校的就业水平通常要高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高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全国就业职位有限的情况下,经济活跃地区可能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供本地毕业生选择,而欠发达地区在这一点上通常相形见绌。
家庭、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方向、就业途径和就业方式等方面的具体影响。学生“来源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也反映了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以这方面因素为自变量所进行的重点考察表明,尽管这方面的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整体水平没有多大影响,但在求职的具体过程中的影响作用却非常明显。就择业标准而言,调查显示,来自大中城市的学生对于地域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来自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来自大城市对于薪酬的要求也普遍高于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
(三)多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解决方法
一.学生:进一步更新观念,努力提升个人能力,提高自身的硬件条件。
更新学生观念,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首要环节。
1、更新观念。观念的更新既包括就业观念的转变,也包括对自身身份的认同。
(1)转变择业观念。根据本次调查,大学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都表现出高度的理性,如在其择业标准的选择、对求职现状的认知以及对就业难原因的分析等都蕴涵着较高的合理性成分。但是,由于自身及其他方面一些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不少不切实际的地方,而这些观念确实与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形成了较大的差距。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劳动密集型是其突出的经济增长特征。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就业结构性难题是突出的,不可能提供足够的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而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由过去的精英型向大众化转变,大学生数量却呈几何倍数增长。两者相加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大学生须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
(2)维持必要的大学生身份认同。就业期望的适当降低并不意味着大学生要放弃自身的身份认同。恰恰相反,现实中必要的身份认同有助于解决现阶段的就业难题。首先,这是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需要。尽管当前对于大学生的负面评价时有所闻,但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仍能获得社会普遍的积极评价。
2、努力提升个人能力。大学生要成功地进入就业市场,必须依靠自身的不断发展,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1)注重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专业强,基础厚,理论深,技能精,是每个用人单位渴望的人才标准。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通过开设专业课程、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为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做系统性专门知识方面的准备;而专业实习则通过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工作岗位能力的培养,为大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做将书面知识付诸实践方面的准备。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共同构成大学生能力素质提升的主要途径。
(2)重视校内活动和校外社会活动。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加社团活动和学校组
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对就业有正面影响。作为大学生进行能力锻炼、施展个人才华的重要舞台,社团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培养学生的兴趣、技能和才能,充当学生与社会交往渠道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在校内活动之外,校外活动特别是社会兼职已被学生视为锻炼自身能力的一个较为理想的途径。在不影响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的基础上,应大胆地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校外活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对用人单位的访谈结果也提示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多参加单位的实习,加强实践学习,熟悉工作流程,丰富社会经验。
二.学校:合理定位,就业是根本。
就业作为大学生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解决好此问题。
1、使专业和课程设置更趋合理。
(1)根据社会需求和国家长期发展目标,适当进行专业设置的调整。我国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所存在的问题,是如何实现专业和课程设置与现实经济发展相匹配。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科或专业所面临的不同就业形势。;二要充分考虑专业内部课程设置的差异性,因此,不同的学校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着力整合自身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结合社会需求设置专业课程,培养适应型,复合型人才。
(2)要将统一要求与多样化教育、专业教育与素质培养、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应了不同学生不同的发展要求,也有利于有志于尽早进入市场竞争的学生的需要,提高竞争力。
(3)部分学校可考虑与职业技术教育接轨。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渴望,注定了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有着同源性。但是,以前我国长期处于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教育两张皮或者职业技术教育日渐向普通高等教育靠拢的状况
2、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在积极引导、充分发展校内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向社会学习,实现教学、实践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地突破专业培养方案和学生课外活动各自为阵的传统格局,已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当务之急。针对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兼职的渴望,高校也应重视实习制度,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供需伙伴关系。事实上,在针对用人单位的访谈中,就有一些单位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并以此作为企业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3、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学校也应不断地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首先,做好就业信息的提供和传递工作。尽管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也可以通过各种不同途径获得各种就业信息,但对个人而言,学校依然是提供用人单位和推荐学生的重要途径,学校教育对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应该着力解决好大学生的求职技巧的培训;此外,充当好就业协议达成过程中的桥梁作用。学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广泛的,它既包括沟通学校和社会的联系,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各种交往提供服务(如组织各种招聘会和供需见面会等),也包括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某种信任关系(如就业协议的签署等)。
三.政府:政策引导,合理调控。
政府通过政策安排全面介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共识。而另一方面,由大学生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并存的双重心理所衍生出来的政策缓冲期,则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因此,如何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科学、合理决策成为我们亟待思考和积极面对的问题。
1、完善就业市场,建立信息网络。首先,放松对就业市场的管制。针对不少地方和部门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即通过保护性政策限制外地生源和外地学校毕业的学生在本地区就业的现象,按就业市场化的要求加快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促进大学生自主流动;其次,加强管制,对于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不规范的行为予以坚决惩处。着力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信息系统。
2、建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网络监测、预警系统。政府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做好大学生毕业的就业监管工作。包括统计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具体包括灵活就业的人员的就业率和不包括灵活就业的就业率,分析和判断隐性就业带来的就业率计算失真的问题,公布并分析每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同时,政府可建立相应的信息发布平台,详细地公布各专业乃至每个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督促学校、社会对学生负责。
3、了解和把握大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适时制定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如优惠条件,扶植政策,简化程序等等。
大学毕业生身上凝聚着巨大的人力资本,他们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但如果较大规模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实现就业,不仅是对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也将打击社会和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热情,降低人们参加教育与培训的积极性,对劳动力市场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从分析看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涉及的原因复杂多样,而能行之有效的将其解决则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
第四篇:激情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案例分析2018.1.1
激情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案例
一、案例背景
美国学者威伍在《激情,成就一个教师》一文中提到:“想要教好的教师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志向更高和激情奔放的。”由此可见,教育事业是一个需要激情燃烧的事业。在我国高职院校越来越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今天,传统的灌输式填鸭教育往往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教师上课虽充满知识和技能,但沉闷乏味,缺少热情,学生提不起兴趣,缺乏学习动力,教学效果不理想,难以实现有效教学,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育,严重影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有做其感兴趣的事情,他的全部才能可以发挥80%;反之,只能发挥20%。教师的激情正是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驱动力,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厌学的情绪,享受学习的快乐,有效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因此,经济管理学院为了推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深入推行激情教育,注重教师教育激情和学生学习激情的激发,树立激情教育的观念,构建激情教育的高职校园文化。
二、案例实施过程
(一)建立领导小组。建立以院长为组长的激情教育模式领导组,加强对激情教育模式的实施与领导,确定激情教育模式的框架构成,并对激情教育模式方案制定进行分工,确保责任到人,完成各领域激情教育模式实施方案的起草工作。
(二)根据激情教育模式框架分解,起草实施方案。根据激情教育模式的框架构成,在经济管理学院各领域实施激情教育,并起草实施方案,如学生端推行激情教育模式、团委活动推行激情教育模式、课堂教学过程推行激情教育模式、班主任推行激情教育模式、技能竞赛推行激情教育模式。
(三)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各领域推行激情教育模式:
1.构建激情高职校园文化,创立高职特色文化品牌。将激情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立优秀的高职院校激情校园文化,以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为手段,形成自身独有的特色文化品牌,通过打造高职院校良好的形象,确保高职教育在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中取得长远的发展。通过激情校园文化氛围的感染,增强学校凝聚力,形成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创立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职文化品牌。第一,通过制定学生千日成长计划,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积分量化管理记录分析每一位学生在校三年的成长点滴,将学生的成长历程、悲喜瞬间收集整理,在班级活动、毕业典礼等场景予以展示,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恩;第二,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展示学生的才华,寓教于乐,培养爱校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通过技能文化节,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学 1 生的职业能力,树立竞争意识,使学生赢在职场的起跑线上;第三,加强德育,以德促学,以主题教育为媒介,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关注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难题,开辟德育激情教学模式。例如,通过“道德讲堂”,引导学生思想,健全学生的人格。第四,积极融合现代企业文化,培育职业素养。例如,通过推行“名企业家进校园活动”,拓宽学校素质教育渠道,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
2.建设充满激情的教学团队,提升整体教学效果。高职院校想要点燃教师的工作热情,让其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提供优质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努力营造调动教师教育激情的畅快舒心的工作氛围。第一,给予教师充分的尊重,培育和爱护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自信心,创设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关心教师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时刻感受到关怀和温暖。建立教工代表大会制度,架设与教师平等沟通的平台,给予教师政策制定的参与权和决策权,有助于教师形成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产生与校共荣辱的归属感,让教师对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产生认同感,从而自觉执行,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维护学校声誉。同时通过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如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教师进修制度等,调动教师的内驱力,使其拥有发展的信心,激发其工作激情;第二,提供优质的培训机会,充分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进而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利用“挂职锻炼”、“国培”、“省培”等多种途径为教师提供知识和技能培训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自信心,开拓教师视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教师的自我发展提供空间;第三,加强教师队伍合作,建立团结友好的团体工作环境,例如鼓励教师合作教研、集体备课,通过团队合作,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促进教师的共同发展,让教师感受到集体的温馨,进而迸发出强烈的工作热情;第四,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通过开展多彩的趣味活动,如教职工运动会等,合理地调节教师的工作压力,降低教师的职业疲倦感,让教师在工作之余能够充分放松身心,从而增加教师职业幸福感。
3.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激情教学模式,打造激情高职课堂。激情课堂是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教师高涨的教学热情去影响和点燃周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拉近师生距离,产生师生情感共鸣,促进学教过程优化,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在激情课堂中,教师以心激心,以情感情,做好学生智慧的引领者、快乐的点燃者、幸福的奠基者。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精心准备,将激情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语调抑扬顿挫、言谈举止风趣幽默,对学生形成强烈冲击和感染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第二,在课堂上,教师还应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际教学中。只有学生情绪高昂,在激情的驱动下才能熟练掌握知识,不断提升自身水平。第 2 三,激情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支配的课堂。在激情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实现信息的交流和情感沟通,消除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将课堂教学作为激情教育改革的中心,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激情教学模式,注重每位教师在教学各环节发挥情感激发的作用,使认知和情感有机协调,相互促进,实现心灵的共振,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向往的积极愉快的活动,进而实现了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激情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
三、案例实施结果及成效
通过激情教育模式的实施,给全体师生带来积极向上的动力,点燃他们工作和学习的热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学校持续稳定的发展。从职业能力的角度,经济管理学院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坚持教育教学工作的革新,切实将全体师生的共同意愿落到实处,做到真正地关心每一位学生,有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一)构建了激情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不能单纯靠规章制度的约束,大部分的高职学生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仅仅用死板的制度去限制他们必然会引发他们逆反的心理,往往会背道而驰。面对当前校园师生激情缺失的现状,激情教育模式用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去引导学生的行为,将激情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构建激情校园文化,点燃师生热情,唤醒教师的教育情感,通过教师的激情感染学生,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激情文化还对全校成员产生积极向上的激励作用和功能,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学校的软实力,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打好文化思想基础。
(二)提高了教师职业幸福感
现今,随着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虽然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但是社会、家庭对高职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偏见,不够重视,高职教师专业地位认可度低。高职院校的资金大多以自筹为主,国家投入有限。众多高职院校面临着“生源即财源”现状,没有学生就没有收入,由于社会轻视职业教育,家长不想把子女送到高职院校,学生也不愿来校就读,结果造成生源短缺而招资的严重不足,教师待遇难以提高。高职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低下严重地挫伤其教学积极性,降低其职业幸福感。同时,在招生严峻的情况下,高职教师还要面对个体差异化越来越严重的学生,教学任务的繁重和复杂常常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导致了他们在工作上成就感低,极易丧失工作的热情,产生职业的倦怠感。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长,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导致了高职教师入职前的雄心壮志被消磨殆尽,日常教学工作变成了程序化的例行公事,课堂教学虽然充满知识和技能,却缺乏育人的热情。激情教育模式的引入,一定程度抚慰了教师的职业疲劳症,使其重获职业幸福感,充满激情的教学,体会到教书育人的幸福感,将学校、课堂看作是制造幸福的场所,将教书育人工作当作自己的骄傲。
(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传统思想中,学生在课堂上应该认真听取教师的讲授,积极回答课堂提问,师生之间实现良好的教学互动。而目前高职教育面临的现状是学生在课堂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学生在课堂上有着五花八门的选择,例如,有的学生甘当“拇指族”,沉迷于手机游戏、视频、音乐等;有的学生甘当“聊天族”,忙于微信、QQ交流;有的学生甘当“养生族”,忙于闭目养神、安稳补眠;有的学生甘当“发呆族”,目光呆滞,忙于做白日梦。激情教育模式的引入,旨在改变学生的课堂现状,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轻松活跃的课堂环境里,心里处于放松的状态,才能够激发出学习的热情和活力,才容易接受新的知识。而人与人之间的情绪是会相互感染的,使周遭的人产生同样的情绪。激情教育模式中,教师的教学充满激情,能够真正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感觉轻松愉悦,使学生的课堂精神状态发生根本的转变,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当学生具有学习热情时,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就会消除,师生间产生共鸣,有利于师生之间美好情感的培育。
四、案例评价与反思
激情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过程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教师团队尚未统一意志,个别老师还存在不同看法,思想统一有待提高,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操作性还有待加强。激情教育赋予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新的内涵,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广大师生的激情,培养了师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提高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是教学模式的创新、文化理念的创新、育人机制的创新。
(一)教学模式创新
案例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激情教学模式,将激情渗透到教书育人工作的各个环节,改变了课堂中教师教育激情短缺,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却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和热情的现状。通过全过程全方位激情教学模式改革,打造激情课堂,形成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了师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点燃了师生工作学习的热情,提升了教师职业幸福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了学生极进取的信心,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文化理念创新
文化理念创新的核心是与时俱进。案例根据高职教育现状,结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构建激情校园文化,将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通过校园文化而非单纯的规章制度对学校进行管理,提高了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有助于学生在文化氛围的影响和熏陶下形成优良的人文素质,在耳闻目睹中形成优秀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质,最终打造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同时通过激情校园文化品牌的树立,确立了学校的办学精神和师生的价值观,提高了学校的凝聚力,增强了师生的荣誉感,赢得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关注,形成学校独有的优势,帮助学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三)育人机制创新
学校引入育人工作量,实施量化考核,优化教师本职工作,引导对学生个性化指导,教师以班主任的角色深入学生生活,成为学生道德的引导者、学业的辅导者、生活的指导者、心理的疏导者,面对具体复杂的学生个性成长需求,教师必须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还要学习德育理论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不断提升自身的育人能力。同时,教师在观察学生、帮助指导学生的过程中,随时会发现一些具体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本身就是教师校本科研最有价值的课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研究水平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提高。通过全员育人机制,让师生真正认识到机制对促进双方成长的好处,激发全员育人的内在动力。
五、案例启示与借鉴
激情教育全面激发了全体师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培养了激情的教师和激情的学生,打造了激情课堂,构建了激情的校园文化。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师生内在的驱动力,消除了师生间的距离感,培养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师重获职业的幸福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推动学生全面、个性和可持续发展。
(一)打造特色高校校园文化品牌,提高学校办学竞争力
激情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和升华,通过创新性打造激情校园文化特色品牌,形成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提升自身的办学竞争力,在高职院校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通过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有助于学校形象的确立,能够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破除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偏见,提升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也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二)构建了“全员育人”的有效机制,增强了教师的职业自豪感
基于“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通过激情教育,创新性构建了全员育人的科学机制。这种科学的育人机制,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无法兼顾每位学生的缺陷。在这种育人机制下,每位学生的成长都得到了教师充分的关注,同时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机会,留出空间,充分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这种育人机制,还将解决了教师教学与育人责任脱节的问题,将教学与育人融为一体,有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增强了教师的职业自豪感。
(三)激发了学生积极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品质
激情教育激发了学生的师生情、同学情、责任感、自信感等美好的情感,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协调发展,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个性发展得到满足。通过激情教育激发真情,使学生形成催人奋进的价值取向,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刻苦求学的精神信念、志存高远的理想信仰,具备了持久稳定的发展动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
第五篇:商务英语专业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探索与分析
商务英语专业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探索与分析
摘要:近年来,全国大学商务英语专业的教育教学体系在不断改革与发展,注重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在学生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丰富的国际商务知识、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较高的政治与人文素养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创业教育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商务英语;实践教学;创业教育;人才培养
创业教育主要起源于欧美等国家,欧美国家开始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由来已久,远远早于中国。尤其是美国的高校很早就意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其创业教育的历史已经有60多年,其研究成果表现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教师培训、教学防范、教育实践等方面。被称为“创业教育之父”的杰弗里?蒂蒙斯是最具代表性的学者,他是美国百森商学院教授,这座坐落于波士顿威尔斯利的私立学院,成立于1919年,贯穿其发展轨迹的是追求卓越的创业精神。杰弗里教授的代表作《创业学》详细地阐述了创业学的基础知识创业的实务和商业计划。
近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在这种大的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如何与各个专业进行有效的对接与融入,将是我们应该进行深入探究的。在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仍然存在着商务英语与实用脱节的问题,与实用科学有效地结合是商务英语创业实践教学的奠基石。本文将探索商务英语专业创业实践课程教学的新模式。
1商务英语专业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1.1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1998年教育部才提出了开展创业教育的理念并于次年一月公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强对学生和教师的创业教育,并且鼓励他们去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初,为落实十五大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部署,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至立在任期满前,组织确定了以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为首的9所大学为试点学校,开始试点推行创业教育。规定,无论是在校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在以增强学生创业教育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前提下,都可以在保留学籍的同时,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这一创举被全国许多高校学习引进,此后,全国许多高校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创业教育课程。清华大学推出了技术创新管理、创业管理、高新技术企业创业与成长探析等选修课程。中国人民大学推出了创业管理、企业家精神、风险投资等选修课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推出了科技创业、拓展训练、团队训练、公司法与合同法、创业市场调查、创业财务基础等选修课程,与此同时,北航还开设了商务沟通与交流创业实务、创业管理入门两门必修课程。南京财政大学推出了创业学概论一门选修课。武汉大学推出了创业学的选修课。西安交大推出了创业管理的选修课。西北工业大学更是推出了创业理论与实践选修课及创业学的必修课。上海交通大学也推出了企业家的创业管理与发展、创业管理学、创业教育与创新规律三门选修课。而黑龙江大学开设的选修课则更多:SIYB、KAB、大学生创业实战与案例分析等,必修课为:“三个一”创业管理,创业基础。
很多学校还为学生在本校提供了创业园区和创业基金。比如黑龙江大学为鼓励和支持学生创业,在教学楼地下成立了一个科技创业园;清华大学以半价的形式把属于校产的写字楼租给创业学生,鼓励和扶持学生创业;复旦大学为实施“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专门拨出100万元的资金,此外,学校还和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合作,为学生专门设立了1000万元的创业基金。
2012年教育部出台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并制定了“创业基础教学大纲”,很多高校逐渐将创业教育课程列为必修课程。虽然试点院校及其他院校开设了一些创业课程,但对于创业教育最核心的问题是课程体系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完善。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创业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分离,缺乏课程特色,既缺乏实践性也缺乏吸引力,课程体系在决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显示不出足够的吸引力,不能让学生放开胆子创业,以至于学生不敢创业或者因为能力不足创业失败。
1.2 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融入创业教育情况
由于商务英语学科的交叉性与复杂性,各高校在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对于创业教育应该如何融入到商务英语的教学之中并没有太深的思考,而对于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则更是缺少深入理解。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黑龙江大学通过举办“大学生全英商务实践大赛(商务英语系列大赛)”来体现商务英语专业创业教育的实践性。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则从英国引进了一门面向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创业课程《国际商务经营英语》,这门课高度重视创业实践操作的培养,比如让学生形成不同的创业团队,建立自己的小企业,那么这些团队要寻求通过出售产品来抓住市场机遇,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写商业计划书,然后必须通过风险投资的争取、进货、广告设计、产品营销和业务等方面的经历,最终写出商务报告。
2商务英语专业创业实践课程教学新模式探索
2.1打造商务英语专业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
设置可操作性的商务英语创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为黑龙江省内乃至全国其他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开设创业实践课程提供参考与帮助。实践教学模式为商务英语创业实战演练包括:市场调研(完成英文版市场调研报告)、组建团队(英文职位称谓,如CEO、CMO等)、广告设计(英文广告文案)、营销实战(英文营销策划书)、英文商务谈判、书写创业计划书(英文版创业计划书)等。
2.2打造创业型商务英语教师梯队
为了培养创业型商务英语人才,可将教师梯队分为三组:语言组、商务组以及实践组。语言组的教师负责培养学生的商务英语语言实践能力。商务组的教师负责给学生补充和扩展商务专业知识。而实践组的教师则负责带领学生开展实际的创业活动,如市场调研、商业谈判、市场策划、营销实战,当然都是用英文来完成。之后还要制定统一的创业实践课程教学大纲,为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开设课程提供支撑,并达到培训教师的目的,让教师能够发挥自身优势。
3商务英语专业创业实践课程模式实施方案
3.1制定“商务英语框架下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的教学大纲
本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创业实践课程,是在英语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已经得到强化和提高,并在学生已经学完或者正在学习与商务知识相关的“团队建设”“市场营销”“新企业管理”课程的基础上,了解市场分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等创业实践的基本要素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英文版创业计划书,写作基本技能训练。大纲进一步明确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设计教学模块、教学流程及教学内容、制定有效的实践课程考核办法及教学评价体系。
3.2搭建多样化商务英语专业创业教育课程实践平台
创业教育的专业技能培训和实施,不能局限于理论教学,更重要的是有机会运用在实践中,确实的开展具体的创业活动。应该充分利用学院的众创空间,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场所,并为学生配备创业导师进行辅导。再者,应为学生开辟更多的实习、实训基地,搭建起”院企”合作平台。以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理念为主题,为大学生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增强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创新,培养出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一身的综合性创业精英人才。
4商务英语专业创业实践课程模式分析
4.1设计以赛事为导向的商务英语创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
商务英语创业实践课程模式分为三个模块:以课堂教学为实践基础,以模拟商业情景为依托,以创新创业大赛为向导的实践平台,形成一套完整的、富于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另外,还可以融入英文营销大赛、英文广告设计大赛、英文项目路演大赛等。创业计划书包括产品(服务)创意、创意价值合理性、顾客与市场、创意开发方案、竞争者分析、资金和资源需求、融资方式和规划、如何收获回报等内容。
4.2建设“商务英语创业实践课程”网络互动教学资源平台
互联网技术及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商务英语的创业实践教学中引入模拟商务环境(如跨境电子商务)对于商务英语的实践教学具有重大意义。网络辅助商务英语教学可以真正实现教学主体之间、教学主体与教学资源之间的有效互动。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辅助创业实践课程教学,可以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时空限制,进行开放性的学习和实践。
4.3 开设英文版创业计划书写作研究板块
英文版创业计划书的写作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在充分对产品或服务、所在行业以及市场进行调研之外,还要有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创业计划书是创业的行动导向和指示图,在为创业者的行动提供指导和规划的同时,也为创业者建立一个和外部世界有效沟通的平台。创业计划需要对新企业的未来的期望予以清晰阐述,以及如何实现这些目标。随着创业计划的进行,以实践的具体情况对计划及时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开设创业实践性课程显得十分重要。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创业能力实践课程之一,如何设计好适合我国高校的商务英语创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如何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如何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都是摆在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创业课程教学设计者面前的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唐沛.大学生创业需求和创业能力的调查分析――以《国际商务经营英语》创业课程学生为例[J].艺术科技,2014,(1).[2]王中伟,于波.基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下有关创业素质培养模式的研究[J].品牌,2013,(1).[3]徐艳艳.商务英语专业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3).[4]陈惠珍,安芝丹.商务英语专业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编辑/岳 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