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领导教育强自律勤政廉政反腐败的思考
加强对领导干部勤政廉政教育,使其对反腐倡廉的重要意义有更深的理解,对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正确行使好手中的权力,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增强领导干部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应从我做起,治本抓源树典范,干干净净履职责。
党风廉政
建设事关民心向背,事关事业成败。党中央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高度重视,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中纪委对干部提出的“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以及中央出台的《党内监督条例》和《纪律处分条例》等法规,都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坚持不懈抓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对于廉洁自律问题,我认为要把握好两条:一要干事,二要干净,也就是既勤又廉。不勤就干不成事业;不廉就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站不住脚,更谈不上把自己的工作搞好。
1.要警钟长鸣,筑牢防线。任何腐化、腐败行为都是从思想上的蜕化开始的,都有一个思想演变的过程。因此,把握思想这一关是最有效的预防办法,加强思想教育也是反腐倡廉的根本之策。我们时刻都不能放松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要认识到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为民造福,用不好也能为自己造“罪”。
2.从严自律,管住自己。当前学校教育教学的趋利性逐步渗透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价值观不断充斥人们的思想,虽然我们在各方面的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越是在这种形势下,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越要从方方面面严格要求自己,稍有不慎,就可能犯错误、栽跟头。我们要时时刻刻谨小慎微,要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脑子里要有明确的界限,更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清清白白从政,踏踏实实干事,堂堂正正做人。
3.自觉接受监督。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滋生腐败;脱离监督的领导,往往会犯错误。我们每一名领导都要正确地对待监督。经常检查一下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及时加以改正和纠正,对自己的成长进步大有裨益。“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常被泼点冷水,常听点逆耳之言,可以使头脑保持清醒。党中央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是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的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使党内监督走上了有法可依的路子,必须认真学习,严格执行。
4.健全制度作为保障。作为学校领导,要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对工作的民主监督,还应切实建立和完善相应制度,把重大问题的决策、工程建设、经费管理、物资采购、工作接待等置于制度化管理。要健全校务委员会、校长办公会等议事规则,实现民主集中、群策群力、循环监督,避免搞个人说了算,从根本上实现监督,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二、不廉政是腐败,不勤政也是腐败,领导干部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扎扎实实干好工作。
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除了廉洁自律外,还要坚决贯彻求真务实的要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更要把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贯穿和体现在各项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去,推进各项工作更快发展。
1.要有求真的精神。求真说到底是一种觉悟、一种境界、一种品德、一种精神,是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从大的方面讲,是科学判断新形势,准确把握规律,探求办法措施。具体到我们学校领导来说,就是坚持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把集体的发展放在首位,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清醒地看到前进中的矛盾和困难,增强加快发展的危机意识。同时,又要看到我们良好的工作基础、各方面的优势条件,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推动学校不断向前发展,一年比一年快、一年比一年好。求真就要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学会用心,善于从普遍性问题中发现和找到规律性的东西,总结和提炼经验性的做法,用以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前进中的难题、工作中的症结。总的来说就是既要有加快发展的高度热情,又要有扎扎实实的工作态度;使我们的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2.要有务实的作风。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实在人,既是处事为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创业为政的基本准则。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职位有高低,但只要是静下心来做事、实实在在做人,就能干出名堂,也能取得群众的信任和赞誉。
3.要有实干的行动。实干,是共产党人的作风;认真,是共产党人的品格。我们要继续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遇到困难不缩手,干不成功不罢手,以实干求实绩,以实干求发展的工作理念。科学的决策再加上实际的行动,我们的事业就能取得辉煌。
总之,腐败现象的存在是我们不容回避的问题,我们要毫不松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从我做起,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大治本的力度,把反腐倡廉工作寓于日常工作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要强化理想
信念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牢固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自觉地以党纪政纪约束自己,用教师和学生的满意程度鞭策自己,模范地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以自身的模范行动为教师和学生服务。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党的一
项重大政治任务,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我们每一个人要从自己的工作性质、业务特点出发,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反腐倡廉职责。作为学校的主要领导,一定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一定要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服从上级安排,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认真履职;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增强廉政意识,增强纪律和法制观念,做廉洁求是、勤政为民,开拓创新的模范,尽自己最大的能量把学校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第二篇:对反腐败的思考
对反腐败的思考
翁淑娟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如今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反腐已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今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对反腐提出了“三管两让一入笼”。通过社会上反腐败的案例可以看出反腐败需要制度的建设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
关键词:反腐 ;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度建设;群众监督
近几年来腐败的官员层出不穷,就如近期,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黄志光由于涉嫌受贿罪、非法持有枪支罪一案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被起诉审理。黄志光在担任深圳市宝安区委书记,汕头市市长、市委书记期间,利用职权为他人牟取利益,涉嫌收受贿赂6宗,包括收取玉石摆件、冬虫夏草在内的财物,据估算大约人民币556万元港币2万元。黄志光的腐败新闻也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身为汕头市民的我看到这条新闻时不免感到惊讶,前汕头市的市长居然也卷入了贪污受贿的行列中。虽然平时我一向不闻时事的,但是这则新闻却引起了我的深刻思考。随着一批批贪污腐败的官员不断地被调查,似乎腐败已不算是司空见怪的现象了,这从某一方面反映出了中国社会的腐败现象日益严重,政治风气日益低下;但从另一方面看也看出了反腐败的工作是当前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问题。没有关注,没有监督,没有人民群众的揭发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腐败的官员被查处。那到底如何反腐呢?今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反腐的表述可简单概括为“三管两让一入笼”,即“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同时也明确制度建设的方向,“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在我看来,反腐败需要制度的强化建设,更需要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
对于反腐,改革体制、优化机制、完善制度可以防患未然。人民日报曾刊登的一篇名为《反腐败重在制度建设》的文章指出“全面深化包括经济体制、行政体制、干部人事制度和司法体制在内的各方面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真正实现靠①① 《三中全会公报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建设廉洁政治》[EB].:人民网, 2013-11-12:
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管钱、管物,努力做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曾经因为贪腐被执行死刑的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在判刑后说过这么一句话,“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对我而言,如同是牛栏关猫,进出自由。” 对此可以看出高层官员常能在利用制度的漏洞滥用权利。虽然任何一项制度制定出来后难免会存在漏洞,但在党和人民高度重视反腐的情况下,在人民群众的舆论监督下,由于制度的漏洞所引发的问题会被高度关注,在全社会的舆论压力和法律压力下问题会被解决,制度的漏洞也会同时得到逐步改善。那些滥用权力,利用制度漏洞进行贪污受贿的行为终将被查处。体制的改革和优化,制度的强化建设可以有效地杜绝利用制度漏洞进行贪污受贿的行为,起到一个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李克强总理于2013年11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由一个部门承担。不动产的统一登记职责要求基本做到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除此之外,还要建立起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这个信息平台的运行可以消除信息的孤立。可是,到目前为止,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也就只有40多个城市有实现房地产登记信息联网,至于县级以下城市基本就没有联网。信息平台的不完善造成大量贪腐资产留在房地产市场,这不仅容易滋生房叔、房姐这样的人,还会造成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的问题。倘若不动产有一天能够实现全国性统一的登记和互联,那么仅从单个地区的房地产登记记录当中,就可以查出了多个“房叔”、“房姐”这样的贪腐官员。这样的话不动产登记职责就能对反腐败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又有一个问题就是即使实行不动产登记,还可能会出现使用多个身份证的例子,这表明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仍有漏洞可钻,对此有人提出质疑,身份证管理制度正在逐步完善,这些漏洞也将会被修补。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问题出现后会被社会群众广泛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制度的漏洞在被不断修复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更多地是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力量。
反腐败的深厚力量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反腐败就要使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常态化、规范化,这样才能成为反腐机构的有力支撑。
原重庆市北培区区委书记雷政富正是由于网上流传的不雅视频而被重庆市纪委立案调查。而原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也是由于《财②② 戴立言.《反腐败重在制度建设》[N].人民日报,2013,5(29):
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在微博上向中纪委实名举报其涉嫌学历造假,巨额骗贷,对他人恐吓威胁等问题而被立案调查。雷政富、刘铁男以及前文提到的房姐龚爱爱等都是由于群众的揭发而被查处,这说明反腐确实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但是无规范化的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反而会对反腐工作造成巨大干扰,造成谣言的疯传,所以需要专业的反腐机构进行规范化的调查和处理涉案人员,才能使问题官员受到应有的处分。2012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情况的汇报表明查办的案件的线索有41.8%是来源于群众信访举报。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也推出网络举报监督专区,目的很明显就是鼓励人民群众依法举报各种违纪违法行为,走民主监督、依法监督之路。
制度的强化建设以及人民群众的监督力量共同有效地遏制了腐败的滋生。制度可以监管权利但是制度难免会有漏洞,这就会使得权利有可能被滥用。只有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下,权力才能在阳光下运行,才能使各种贪污受贿的行为得到查处,才能使得制度的漏洞得以发现并通过制度体制的强化建设修复漏洞,真正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所以反腐需要制度建设,更需要人民群众的监督。只有不断地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制,才能杜绝腐败现象,才能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实现中国梦打下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以政党为中心:中国反腐败体系的建构及其基本框架[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04:21-27
[2] 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李永忠.从徙木立信到八项规定[N].人民日报,2013-11-22005.[3] 本报评论员周子勋.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一举多得[N].中国经济时
报,2013-11-22001.[4] 本报驻开罗记者于毅.“30多年来最勇敢的决定”[N].光明日报,2013-11-22008
[5] 万应慧.“微腐败”必须要反[N].辽宁日报,2013-11-09001.[6] 陈振国.发挥监督作用规范权力运行[N].平顶山日报,2013-10-23006.[7] 朱庆跃.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8] 李中东.我国当前反腐败体系中的制度建设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9] 李国花,阮大强.国外反腐败机制对我国的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7,04:6-10.③ ③钟纪闻;何韬《.通报2012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情况》[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3,01(10):001.
第三篇:对领导干部勤政廉政的辩证思考
对领导干部勤政廉政的辩证思考
2009-6-3 15:36:46 访问量:485 中共衡南县委组织部
不勤政无以成事,不廉政容易坏事。勤政廉政是党对党员干部特别领导干部的最起码的要求和一贯要求,也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道德准则,是领导干部的安身立命之本。自古以来的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史中一直贯穿着勤政与廉政的红线,许多彪炳史册的杰出政治家都是勤政与廉政结合的典范。南宋•胡太初《尽已篇》有言:莅官之要,曰廉曰勤。说的是廉政勤政是为官从政第一位的要求。
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面前,我们党更加强调勤政廉政。胡锦涛同志在视察西柏坡时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勤政廉政干事业;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贵州代表团讨论时,把既要勤政又要廉政,既要干事又要干净,作为党的干部最基本的为官之道;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又号召党员领导干部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拒腐防变,勤政廉政。贯彻落实胡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加强勤政廉政建设,要求领导干部务必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争当勤政廉政的表率,要求领导干部坚持辩证观点,正确对待名誉、权力、地位和个人得失,以勤政廉政的新风貌树立领导干部的新形象。
一、正确处理干事与干净的关系,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干事,就是在其位谋其政,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兢兢业业把本职工作干好,少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干净,就是率先垂范,不以权谋私、不徇情枉法、不巧取豪夺,光明正大用权,干干净净做人。正确处理干事与干净的关系,就要做到既干事又干净。领导干部要自觉找准位置,把工作和职位当作为人民服务的舞台,当作建功立业的平台,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不能自认为高人一等,就滥用权力行私己之利。正确处理干事与干净的关系,最根本的在于解决思想问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解决“为谁执政、为谁谋利”的问题,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坚持走群众路线,强化亲民意识、亲民作风、亲民行为,切实摆脱文山会海和不必要的迎来送往,腾出足够时间,多深入基层,多深入群众,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这样才能赢得支持和拥护,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同时,要摆正权、情、名、利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把权力私有化,当作牟取私利的手段;不把权力特殊化,当作满足个人欲望的工具;不把权力功利化,当作追政绩谋求升官发财的途径。要坚决反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享乐主义。
二、正确处理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关系,解决方式方法问题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一条重要的工作原则。有所为,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使命感,把工作当作一份责任,努力为党分忧、为国竭力、为民谋利,以满腔热情,保持一股干劲儿的精神状态一心扑在工作上,全身心投入工作,做到求真、求实、求新、求严;有所不为,就是要牢记宗旨,牢记“两个务必”,克服人性弱点,务必戒骄、戒躁、戒奢、戒懒,守住一份清醒和常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正确处理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关系,就是要认真审视自我,反思自我,看事业重如山,视名利淡如水,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要敢于碰硬,敢于攻坚克难,敢为人先;要敢想、敢干、敢闯,从政治的高度来思考问题,从战略的高度来谋划工作,从全面的高度来推动工作,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这就要求解决好方式方法问题。要分清工作的主次、轻重、缓急,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做到统筹全局议大事,集中精力抓关键,积蓄力量攻重点。要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坚决刹住跑官要官的歪风,坚决扭转追逐表面功绩的状况,坚决防止用人失误的不正之风。要针对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从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到制度建设方面努力创新。要增强公开性,扩大透明度,推动工作由神秘走向阳光,由封闭走向开放,积极推动“党务”、“政务”公开,大胆试行“党误”、“政误”公开。另一方面,要增强党性锻炼,用党性来抵制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珍惜组织的培养和信任,把党的教育化为内在的信念和道德约束力量,自觉做到去贪求廉、去庸求进、去懒求勤、去俗求雅,自觉克服“浮”、“粗”、“骄”、“逸”的不良作风。要求不浮,即不高高在上,不走马观花,不脱离实际;不粗,即不作风简单粗暴,不独断专行,更不能作威作福,欺压工作对象;不骄,即不骄傲自满,不盛气凌人,不轻视群众,不把群众当“阿斗”;不逸,即不贪图享受,不“嫌贫爱富”,不热衷于傍“大款。同时还要努力克服官僚主义的形式主义,以“夙夜在公,寝食不安”的公仆心对待自己的一职一责。无论定计划,作决策,还是办事情,都要体察民情,集中民智,珍惜民力,不搞虚张声势的“形象工程”、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花里胡哨的“面子工程”。要严把经费关,杜绝铺张浪费、公款私宴、挪占公款等问题;要严把工程建设关,筑牢自身“防火墙”,打造“阳光工程”、“清风工程”,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自身安全。
三、正确处理自律与他律的关系,解决监督管理问题
如何正确行使权力,这对领导干部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失去监督的权力就必然导致异化、产生腐败。要树立权力是“人民的委托”、“为人民服务的工具”等观念,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自觉接受监督,正确处理好自律与他律的关系。要保持理性的人生,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顶得住压力。无论什么时候,领导干部都要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之心,自觉做到五“慎”:“慎权”,慎重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为党和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慎言”,自觉慎言慎行,做到言之有理,站在正确的政治力场上讲话,按照政策规定讲话,不讲不符合党性原则的话,不讲不符合政策要求的话,不讲不利于团结的话。“慎欲”,不计名利,不贪钱财,不近美色,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慎情”,不为人情所扰,不为亲情所动,不为友情所左右,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慎独”在个人独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够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洁身自好,一尘不染。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把得住嘴巴,抗得住诱惑,以高尚的情操的人格力量,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为人民服务。同时作为领导干部要自觉摆正自己的位置,自觉置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尤其要处理好自律与他律、律人与律己、律内与律外、律上与律下的关系,既管好自己,又管好家属亲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不借自己的“光”,决不做“特殊党员”、“特殊干部”。我们党一向强调“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并重申了组织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作用,这些都需要党员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组织监督,认真执行财产申报、离任审计、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广开言路,听民声,察民意,知民情,并创造条件使群众能监督、敢监督;要自觉接受法律监督,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在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行使权利,接受法律法规的制约;要自觉接受舆论监督,重视新闻媒体“第四权利”的作用,服从舆论监督,依法用权、依法行政。这样,领导干部的行为将会逐步规范,威信和形象一定会树立起来。
第四篇:对反腐败问题的几点思考
内容提要: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腐败的表现形式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旧的反腐体制、反腐机制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本文从腐败现象的特点出发,分析了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回答了遏制当前腐败现象的具体举措。关键词:教育;制度;监督;反腐败
一、腐败现象出现了新动向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而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我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变化。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辉煌成果,但其中的腐败问题不容小视,在新的时代里腐败现象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动向,从“单兵作战”的个体腐败现象到“利益均沾”的集体式“集体腐败”。从直接的“吃、喝、卡、拿、要”到用“合法程序”掩藏其不法问题,从省部级高官到基层的“村官”„„。可谓是“前腐后继”。这说明我们的反腐机制和反腐体制及工作方式还存在着与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腐败形式变得越来越隐蔽,越来越难查。从近几年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主要有如下几种性质,有时可能会综合交叉。
1、贪财型。经济案件占腐败案件的多数,贪污腐败分子将自己手中掌握的公共权力化为攫取个人财富的资本,大搞权钱交易,以权谋私。此种现象大多发生于“政商”家庭,如原贵州省委书记刘方仁案;原云南省省长李嘉廷案;原宁波市委书记许运鸿案等大案要案。也有的采取集体收入不入帐方式,私设“小金库”侵吞集体资金,甚至编制假帐,制作或买假发票套取现金作案方式无奇不有。
2、失职渎职型。少数贪污腐败分子,在其位而不谋其政,任其职而不尽其职,在工作中,不管不问,甚至弄虚作假,对财务管理混乱、失控,对国家的法律法规置若罔闻,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任不法行为发生,一些政商家庭无视中央的三令五申,纵容亲属去经商,为其保驾护航,充当保护伞,甚至不惜违法乱纪,最终身败名裂,教训十分深刻。
3、侵权和无理取闹称王称霸型。少数的贪污腐败分子,由于法制观念淡薄,官僚主义作风严重,自以为是这里一亩三分地上的“土皇帝”,工作中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仅为了个人利益或小群体利益,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河北省原省委书记程维高,自恃位高权重,插手干涉行政事务,可以变着法子把省纪委书记刘善祥搞下台;可以调动司法力量,将对他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举报的郭光允同志送进劳教所劳教两年。
4、腐化享乐型。随着我国的经济稳步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贪污腐败分子面对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和各种诱惑,一味追求低级刺激和享乐,生活作风腐化败坏,出入灯红酒绿场所,嫖娼宿妓与有夫之妇保持不正当关系,甚至强奸妇女,利用公款满足私欲,造成极坏影响。如原江西省长倪献策的蜕化变质就是从贪恋女色开始的,在给情妇郭晓红的信中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什么省长不省长,我就是为了你和我才出去干的”。原贵州省委书记刘方仁与情妇郑四妹;原四川省乐山市副市长李玉书包养16岁的情妇刘雅丽等等。
5、与上述几种有关联的“串案”“窝案”等形式的“集体化”犯罪。随着反腐制度的逐步完善,打击腐败力度的加强,个人“单兵作战”的腐败形式难度越来越大,从政务公开化、透明化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来看,官员个人为所欲为的空间已不大,从财务制度及手续上的角度上看,无论是公款旅游,吃喝挥霍,还是私分、贪污及挪用,仅由一人操作不太可能。于是共同的利益驱使,几个人共同违法违纪,形成“串案”和“窝案”。他们不论成员多少,都是有组织、有预谋地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中饱私囊。他们或用“集体”名义公款行贿送礼,或用集体名义打政策擦边球,以“办好事”等名义侵吞、私分国有资产。这种“集体腐败”极不易被发现,因为“集体”内部人会互相保护,为监督设置层层障碍,一致对外,分担风险,从而造成“法难治众”的局面。如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于二零零四年二月十二日在济南被执行死刑的原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在阜阳市担任主要负责人期间,利用手中的公权为自己、自己的家族和自己身边的小集团谋利,构筑了一个队伍庞大,生死与共的“腐败联盟”。
第五篇:对当前反腐败问题的思考
对当前反腐败问题的思考
摘 要
腐败始终是一个被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人类的反腐败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形势的变化,政府都制定了反腐廉政建设制度,成立机构,加强力量,揭露腐败,但是腐败现象仍然有愈演愈烈之势。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必须从历史的、民族的、国家的高度正视腐败问题,在习总书记新一届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当前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笔者就当前我国腐败的原因、特征、形势等进行了分析,并就当前反腐败工作提出几点反腐途径及对策。
关键字:腐败原因,腐败特征,形势分析,反腐途径
目 录
引
言...................................................................................................................................1
一、当前腐败问题特征及原因分析...................................................................................1
(一)腐败问题源头及发展历程................................................................................1
(二)当前腐败问题呈现的特征................................................................................2
(三)当前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3
二、当前反腐败形势分析...................................................................................................4
(一)反腐败工作成效明显........................................................................................4
(二)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4
三、我国反腐败途径探索...................................................................................................4
(一)深化改革,从体制和制度上遏制腐败现象的产生........................................5
(二)铁腕反腐,加大对腐败行为执法查处力度....................................................5
(三)从严治党,筑牢领导干部思想防腐堤坝........................................................5
(四)加强监督,把握正确的反腐倡廉舆论导向....................................................6
(五)创新机制,有效发挥各级纪委的监督职能....................................................6
四、结语...............................................................................................................................6 参考文献...............................................................................................................................7 致
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 言
腐败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国际问题,几乎困扰着世界所有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长期执政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和外部环境的考验,以及消极腐败的危险。在这些“考验”和“危险”之中,消极腐败越来越逼近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底线,越来越成为一场“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形势的变化,政府都制定了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制度,成立机构,加强力量,揭露腐败,但是腐败现象仍然越来越猖獗,腐败问题也屡见不鲜、层出不穷,有愈演愈烈之势。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也是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随着国家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深入人心,广大人民群众对我国反腐败也是非常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讲,人民群众对于腐败也是恨之入骨。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必须从历史的、民族的、国家的高度正视腐败问题,否则,执政基础就将被动摇,甚至要亡党亡国。
一、当前腐败问题特征及原因分析
(一)腐败问题源头及发展历程
腐败是一个历史性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古今中外历史发展证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法治国家还是人治国家、无论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还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腐败始终是一个被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在世界历史发展的某一个阶段或者在一个国家前进的某一个历史时期,腐败甚至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的文明历史是悠久的,同时,中国历史上出现腐败问题有文字记载的也是久远的。远在黄帝时期任职的炎帝的后裔、绪云氏的儿子就是:“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当然这不是后世严格意义的贪污受贿行为,而是贪馋行为,但已经有了贪贿的因素[1]。宋代贪污贿赂之风令人震惊,贪官污吏充斥朝野,贪污的行为和数额没有有无之分,只有多少之别。北宋后期贪污腐败之风更是愈演愈烈,形成“大小循习,货贿公行”的局面。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用严刑猛政治国的 [1] 汪洁:《手莫申,申手必被捉》,《福建日报》,2015年2月9日,第9版。皇帝,他把官吏廉洁与否提高到事关国之存亡的高度,立下了“杀尽贪官”的决心,采取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措施。朱元璋查办最为有名的两桩大案是“空印案”和“郭桓案”。清代第一大贪官就是大名鼎鼎的和坤,他长期身兼数职,权倾朝野,加上贪鄙的本性,常常利用手中的权力,排斥异己,网络亲信,征求财货,最终的下场也是被革下狱,令其自尽。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不良现象,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腐败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综观当今党内的腐败,主要是少数腐败分子把人民赋予的权力据为己有,通过权力支配国家的物质财富去换取金钱和个人利益,从而危害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中国无论哪个朝代都存在有腐败问题。正如著名学者王亚南先生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中指出的:“历史学家昌言中国一部二十四史是相残史,但从另一个视野去看,则又是一部贪污史。”可以说,中国无论哪个朝代走向衰败灭亡都与腐败有着直接的关系[1]。
(二)当前腐败问题呈现的特征
1、群体化。主要表现在地区群体化、单位群体化等,无论是高层还是基层,无论是在哪个地区,无论在哪个行业,只要是有权力存在的地方,总有“窝案”、“串案”情形的出现。比如被查处的山西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道铭、原省委常委、副省长杜善学、原省政协副主席令政策等是腐败集团化、群体化的典型。原国资委主任、中石油原董事长蒋洁敏,以及原中石油大庆油田总经理王永春等已被政府有关部门调查的众多高官涉嫌贪腐案,被人们称为“中石油窝案”。
2、家族化。“家族式腐败”是一个以亲情为基础的利益共同体,其成员之间往往订立攻守同盟,分工协作,相互包庇,相互维护,隐匿证据,掩盖腐败。一人当官,全家受益,一人“落马”,牵出“全家”,官员利用影响力为配偶、子女、亲属谋取私利、进行“曲线敛财”成违纪违法的常见手段,更有甚者,家里面从老到小、从男到女都有参与腐败,像苏荣腐败案就是典型的家族腐败。
3、国际化。一些腐败分子利用资本跨地域、跨行业、跨国境流动的机会,与地区外、行业外、境外的不法分子相勾结,共同犯罪;“裸体官员”问题浮出水面,暴露出以往外逃贪官贪腐时“留一手”(即任职期间有意将妻儿送出国,独自一人在国内),贪腐行为败露便蓄谋外逃,赃款转移跨国化。有媒体报道称,2011年央行披露 [1]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页。的数据显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外逃贪官携款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1]。这表明,预防和治理贪官外逃是反腐败的重点和难题。
4、隐蔽化。当前腐败现象逐渐向现代“三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演变,腐败手段智能化、腐败形式隐秘化、腐败收益虚拟化的特征日趋明显。有的党员、干部变着花样规避纪律约束。公款吃喝由宾馆饭店转移到隐蔽场所,有的党员、干部婚丧喜庆虽然不摆宴席了,但红包照收。再加上电子礼品卡的出现,也给收送礼品等腐败行为套上了隐形外衣。
5、巨额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查处的省部官员腐败案件,涉案金额较小,一般为几千或者几万元,最多几十万元。但近年来,一批百姓眼中的“大老虎”纷纷落马,官员的贪污数额被曝光后也让人瞠目结舌,案件涉及的金额巨大,一般都在几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原杭州市市长许迈永案,涉案金额高达1.45亿元,原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陈同海案,涉案金额高达1.95亿元,据有关报道,原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案,家中发现亿元现金,动用了16台点钞机,当场烧坏了4台[2]。近年来贪腐案涉案金额屡屡被刷新上限,呈现出巨额化的特征。
(三)当前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
1、腐败现象古有来之,久治不绝,根深蒂固。利益驱动是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动力,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正是由于人类这种原始的欲望和弱点,在强烈的利益要求驱动下,一些利欲熏心者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寻找一切可乘之机攫取财富,腐败现象也就随之产生并不断发展[3]。当今经济迅猛发展,竞争日益激烈,随之便出现了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挥霍浪费,腐败堕落等不良的社会风气。
2、法制不健全,各种法律、法规及政策所存在缝隙和漏洞是腐败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产生并迅速发展,与我们的政策法律、法规存在漏洞是不可分的,腐败分子就善于寻找政策漏洞,只要政策本身具有这样那样的漏洞,腐败现象就会很快的渗透进去,并滋生和发展,很快就形成规模。一些不法之徒往往凭借自己手中的权力和地位,利用法律、政策的不健全、不完善、不配套、不严谨等漏洞,损公肥私。
3、少数领导干部防腐拒变意识薄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已进入经济体 [1][2] 汪忧草:《反腐败的经济“红利”究竟有多大》,网易新闻,转载于海外网(北京),2014年9月27日。
王晓华:《近5年涉案过亿巨贪盘点》,人民网,http://yuqing.people.com.cn/n/2014/0516/c210107-25026169.html,2014年5月16日。[3] 张远灯:《浅谈反腐倡廉及其历史借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社会价值观念日趋多样,为腐败的发生提供了丰厚的土壤。社会发展过程中,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和公共资源分配不公,造成一些党员干部心理失衡,滑向腐败的深渊,引发了大量腐败的行为。
4、对腐败行为的监督查处力度不够。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对于腐败问题并没有采取有力的惩治手段,反腐败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机制不完善。部分非常腐败的领导干部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反而被提拔重用,引起不少人心理失衡,开始起而效尤,导致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发生扭曲,从而开始滑向腐败的深渊。
二、当前反腐败形势分析
(一)反腐败工作成效明显
十八大以来,反腐力度不断加大,在重拳频出高压态势下,腐败蔓延势头得到一定程度遏制,根据相关资料统计: 2014年,包括***、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在内的42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被严肃查处,海外追逃500多人、追赃30多亿元„„;2015上半年,15位省部级官员、48名国企高管因违法违纪接受组织调查[1],近年来反腐成绩单可谓优异,反腐工作成效明显。
(二)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
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因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2]。现阶段反腐败的复杂性也十分突出,区域性腐败、系统性腐败、家族式腐败、塌方式腐败等还在发生。所以我党对当前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判断是十分清醒也是十分正确的认识,有利于下一步继续保持反腐高压态势不会放松。
三、我国反腐败途径探索
[1][2] 江琳:《持续反腐,中央已布好局》,《人民日报》,2015年2月17日,第17版
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2015年1月13日。腐败问题的负面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腐败问题不仅仅会损害政府的公信力,而且还会破坏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损害民众的切身利益,加剧社会不公现象,败坏社会风气,甚至影响到民众对于未来的信心。如何才能有效地治理腐败问题?探索和寻找标本兼治的有效反腐败途径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深化改革,从体制和制度上遏制腐败现象的产生
深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这有利于从体制上有效地防范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规范领导干部提拔任用机制,这有利于从体制上有效地防范干部人事工作中的以权谋私、买官卖官等腐败现象。进一步完善反腐败立法,努力构建有效制约司法行政权力行使的制度规范体系,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从业行为、按制度办事、按制度管人、按制度理财的有效机制,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法制规范就约束到哪里。以制度建设、法律手段反腐倡廉是今后的反腐方向,这将避免“运动”反腐的弊端,有助于建立起反腐长效机制。
(二)铁腕反腐,加大对腐败行为执法查处的力度
坚持法律和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纪违法行为,都必须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以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和监督的威慑力。有法可依的同时要做到执法必严,对腐败行为“零容忍”,用铁腕解决贪腐问题,增强对腐败行为的震慑力和威慑力。敢于向腐败亮剑,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1],要让不法分子心生畏惧,不敢“伸手”。使广大党员干部产生“欲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伸手必被捉”的恐惧心理,从而使其腐败行为止于萌芽之时,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
(三)从严治党,筑牢领导干部思想防腐堤坝
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从严治党,涵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各个领域,是对党的建设系统性、整体性的体现。导致腐败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人的主观因素是决定性的。因此从“主观”入手,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是从严治党反腐倡廉的关键。习近平同志曾把理想信念比喻为“精神上的钙”,“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只有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增强党员干部自身“免疫力”,才能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筑牢防腐 [1] 黄红平吴世丽:《用最果断措施遏制腐败增量》,《检查日报》,2015年8月11日,第07版。拒变思想防线,达到“不想腐”的最高境界,根除贪欲,把腐败毒瘤扼杀于萌芽中。
(四)加强监督,把握正确的反腐倡廉舆论导向
完善和创新监督制度,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并重,加强“一把手”监督,加强群众舆论监督,要动员广大群众和社会新闻媒介进行监督,拓宽群众举报的途径与形式,并加强对举报人的法律保护和奖惩。通过群众舆论监督,及时揭露腐败现象,有效推动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的落实。完善新闻舆论监督的立法,使新闻舆论对腐败行为的监督进入法治化管理,不再受政治氛围的影响和领导层意见的左右。这样,才有利于舆论监督对高层次或重大腐败事件的及时披露、深入揭发。引导新闻媒体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始终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通过反腐宣传,使人们了解反腐败政策,坚定反腐决心。
(五)创新机制,有效发挥各级纪委的监督职能
近年来,中纪委几次调整内设机构和人员配置,这可不是简单地改名字换牌子,而是在不断创新反腐工作机制,实现资源优化整合,形成更强的战斗力[1]。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反腐败机构职能分散,纪委对同级党委常委会成员的监督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创新反腐工作机制迫在眉睫。要创新纪委领导模式,试行纪委垂直管理,异地交流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纪委受同级党委制约的程度,实现纪委监督同级党委常委会权力的提升,以便纪委秉公办事和对同级开展监督。推进纪检监察与审计机关协作,做到“逢离必审”和“先审后离”。有效解决目前各种监督合力不强,监督效果不够突出的问题,保障纪委更好地发挥监督职能。
四、结语
这些年来,我国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战略方针,在思想防变、制度防控、打击防治等反腐领域全面打响。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务实担当的勇气和魄力,牢牢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升到一个认识的新高度,坚决反对“四风”到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书记讲话中在涉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阵的指示有近百次之多,并多次以“严峻、复杂、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坚定不移”等关 [1] 李克难:《中纪委机构调整释放重大信号》,《凤凰周刊》,2014年第10期。键性词语,可明显感受到中央政府对反腐败斗争坚定的不可动摇的决心,在习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反腐败斗争确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诟病,人民群众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反腐败斗争还未取得压倒性胜利,因此,反腐败斗争还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持久战。
参考文献 [1] 李经兴.浅谈当前国内腐败形势及对策,《商情》,2013年第39期
[2] 黄志春.浅谈当前腐败特点、趋势及反腐败对策,《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12期 [3] 王耀东.论当前反腐败工作的形势特点及对策建议,《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4期 [4] 王岐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党建》,2013年第3期
[5] 张远灯.浅谈反腐倡廉及其历史借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6] 白发才、张卫祥.关于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问题与思考,《党风与廉政》,2000年04期 [7] 潘克森.试析当前腐败发展的形式、成因及其应对策略,《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13年第9期
[8] 刘笑.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及对策,《党史博采:理论版》,201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