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合肥环巢湖地区旅游与文化发展建设战略规划 2
论合肥环巢湖旅游发展建设战略规划
【摘要】 合肥市是安徽省的省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合肥市城市建设效果显著,但城市的文化建设与旅游开发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合肥靠近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发展环巢湖旅游与文化建设势在必然,对于合肥城市总体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 巢湖地区 生态保护 旅游资源 空间布局 战略目标
【引言】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被列为全国第四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气候宜人,山水秀丽,周边还有众多的文化古迹,发展旅游业具有一定的基础。近几年来,巢湖周围的旅游业虽然有所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低水平的初级阶段,加快发展环巢湖旅游业是当务之急。为此,对环巢湖旅游资源作出适宜性评价,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制定开发战略是合肥、巢湖两市联手开发环巢湖旅游面临的重大课题,也对加快合肥、巢湖两市及周边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安徽经济的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正文】
一、环巢湖旅游背景及基础
1.城市旅游发展背景
伴随着改革开放,尤其是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以及休闲时间的增多。近年来,特别是国家旅游局确定旅游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之后,又引发我国旅游业的第三次高速发展,全国几乎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明确旅游业的重要产业地位和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旅游业被列为新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优先发展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合肥,一座绿水绕城而令人自豪的城市,近几年日新月异的大发展更是增添了城市的优越感。今天,新机遇、新起点和新使命让我们对未来的新合肥充满期待。作为长三角门户型交通枢纽城市、水绿交融的历史名城和唯一拥有大湖的省会都市,我们对合肥的期待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三角第四极和生态宜居的大湖名城。
2.环巢湖旅游发展基础
环巢湖旅游开发依托的基础主要是自身的区位条件、社会经济基础、周围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以及经过20多年的开发和发展所形成的旅游产品、旅游线路、旅游基础设施等。
(1)区位条件优越
环巢湖主要包括合肥市、巢湖市、肥西、肥东和庐江二市三县的部分地域。它地处皖中而南近长江,位于合肥、巢湖之间又与芜湖、南京、马鞍山、铜陵隔江相望,有六龙戏珠、众星捧月之势,旅游发展依附的一、二级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2)社会经济基础
环巢湖紧临的合肥市跻身中国城市综合实力三十强之列,全市农村改革、发展成就可观,在周围逐步形成发达的农业、繁荣的农村和富裕的农民。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大城市建设成就斐然,科教优势明显,综合实力较强,对周边地区具有一定辐射带动作用,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6万元。
合肥市区、巢湖市以及肥东、肥西的部分人口共近700万(将来仅合肥市区的人口就将达到500万)人口,这是一个稳定、庞大的旅游消费群体,而且这一群体具有较高的旅游消费能力,是保证旅游开发的“门槛”人口,将成为最可靠的旅游消费者。
(3)建设开发基础
开发基础主要包括交通、住宿、餐饮基础,关于交通在通往巢湖的道路有合芜高速、合巢大道(包河往义城方向)、合铜黄高速、滨湖路、环湖大道以及即将建成的合福高铁;关于餐饮住宿目前高等级住宿、餐饮、娱乐设施基本集中在合肥市和巢湖市区内,只有开发较成熟的三河镇、中庙镇有简易的设施,可解决餐饮和经济住宿。
二、环巢湖旅游发展制约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
1.发展资金不足,制约旅游区的规模开发,影响旅游产品的推介。尤其是巢湖市严重存在旅游发展基金不足问题,许多成熟的旅游项目没有及时上马,造成资源浪费。
2.管理体制不畅。许多旅游企业分属省、市、县、区各部门及地方乡镇直接管理,分属多系统,部门交叉管理现象严重,权责不明,遇到实际问题解决不了。
3.合巢联动的开发和巢湖大旅游战略实施力度不够,旅游发展不平衡,各自为政、各自为中心造成人为肢解资源和产品,缺乏资源整合,在客源、旅游产品等方面没能形成互补、甚至造成竞争。
4.缺乏拳头产品和有品位的项目,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上规模、上档次、能代表大巢湖旅游形象和在国内有影响的旅游产品和景点,在全国假日旅游的热潮中偏冷。
5.外在的知名度不高,客源市场很难纵深开拓,宣传促销难度大。环巢湖旅游资源,无论与黄山相比还是与巢湖本身相比知名度较低,对外魄宣传和促销困难,不具备外在的竞争优势。
6.巢湖水体质量污染严重,是旅游开发的制约。巢湖曾被列为全国三大重点治理的湖泊之一,这对树立巢湖旅游形象。发展巢湖大旅游十分不利。
三、环巢湖旅游建设项目规划
1.旅游基础建设规划
规划以优美的环巢湖自然山水为背景,结合特色人文景观,辅以部分人工营造手段,争取将环巢湖旅游带建设成为集山水观光、游乐度假、民俗采风、寻古猎奇、生态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国内外知名风景名胜游览带。
环巢湖旅游开发首位依托的旅游资源就是分布在巢湖四周2公里左右半径范围内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远处合肥都市旅游区,近处为主体旅游资源,主要有:紫蓬山生态旅游区、双风湖休闲度假区、岱山湖休闲度假区、汤池温泉休闲度假区、冶父山旅游区以及其他景区景点。
滨湖对于人类有着内在的吸引魅力,人类对大湖更是充满着偏爱和向往。合肥将树立 “大湖绿都 度假天堂”的旅游形象,构建“一圈一核一区两带”旅游发展新格局,开发八大旅游产品,塑造四大旅游品牌;以“水滨公有”、“亲水为公共权益”和“保护也是发展”等理念,科学打造巢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和三河古镇5A级旅游景区、中庙-四顶山核心景区、巢湖时尚休闲运动等八大引擎项目;实现建设旅游大都市和长三角休闲度假新天堂的战略目标。
2.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无论是新合肥的建设还是新巢湖市的发展,无论是环湖新市镇的建设还是水
上休闲运动的展开,都必须以巢湖生态修复与保护为前提。因此,对于环巢湖生态环境建设要做到以下几点:
陆地节污减排,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和农村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污染物进入巢湖。湖泊藻型变草型,即恢复巢湖草型湖泊的本来面貌。其次,建设流域内生态林业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防治水土流失。加强现有的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各入湖河口的滩涂、湿地的保护。削减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利用率,扩大有机肥生产和使用量。科学安排流域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依法严格审批沿湖地区的土地利用与开发。加大巢湖水体的水量交换,加快“引江济淮”工程的后期工作进度,改善巢湖水体富营养化状况。
四、环巢湖旅游建设执行对策
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统一制定旅游规划,健全旅游组织机构,建立旅游协作制度。二要环巢湖旅游开发规划要与相关规划相协调。三要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整体设计、分工开发,建设互补性旅游产品群。四要联合进行市场开拓及旅游宣传促销,共同创立“环巢湖旅游”的优质品牌。五要健全联合发展机制,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利用资本与利益纽带促进旅游业联合发展。最后要建立旅游信息网络,加强旅游软件建设,联合培养旅游人才。
【结语】
一座城市的发展与其城市规划密不可分,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保证城市居住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城市规划带来的问题,有利于建设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新时期城市发展不仅要合理统筹规划,也要抓住国家发展政策机遇。如今正值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及即将实施的“长江经济带”国家级战略规划,合肥,一座生态宜居、人民富足、社会和谐的大湖名城正在崛起于巢湖之滨,成为巢湖边乃至中国中部一个耀眼的明珠。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10
[2]《安徽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2.12
[3]《安徽省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2010.12
[4]《合肥经济圈城镇布局规划研究》2009.11
第二篇:论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论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摘要:中国旅游文化与旅游关系紧密,不可分割.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基石,是中国旅游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叙述了旅游文化的特征,阐述了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旅游文化的重要性,对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重要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业重要性可持续发展
正文:
一、概念解析
旅游文化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以旅游主体活动为主线,以旅游客体为依托和以旅游介体为媒介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以及在旅游观赏和旅游服务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现象的总和。
旅游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是旅游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关于旅游的文化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旅游业则是一门兼具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等多种功能的新兴经济产业,在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劳动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并成为一些经济发展缓慢、交通不便、偏僻落后地方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二、关系阐述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并重视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研究就只有在为旅游业服务过程中才会生机无限,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细致来说,中国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不可缺少的文化底蕴和灵魂,是中国旅游业保持中国特色,弘扬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文化孕育了旅游,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媒介,旅游既是文化的消费过程又是文化的创造过程,通过旅游文化得以丰富发展和提高。
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外出旅游的动机在于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文化是旅游资源的基本内涵,文化还是旅游产品的根本特性,是旅游者最根本的追求与向往,换言之,旅游业生产销售的核心产品必须是拥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产品,因此,旅游开发景区要注重文化内涵,强调文化品味,走旅游开发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道路。文化是旅游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有助于积累或形成旅游业的最终产品即“美好的回忆”,折射出本民族的文化素养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
三、旅游文化对中国旅游业的重要性及其发展关系
(一)旅游文化的特征
综合性、地域性、承袭性、民族性、时代性、大众性和服务性。
中国旅游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每一次朝代的更迭,政权的转换,都是推动文明发展的历史过程,并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且积淀深厚,激励人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激励人们自觉地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审美趋势、民族性格。旅游文化具有保存、交流、认知、规范、经济、审美、愉悦 启智、凝聚和教化的功能。
旅游业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其次,旅游文化是一个国家旅游业保持自身特色的决定因素。
(二)旅游文化的重要性
有助于增强旅游产品的竞争优势。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特色旅游文化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垄断性,因此,发展旅游业必须重视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地方特色,注重文化的传承,加强对旅游文化的研究,创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有助于提高旅游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积极提高服务质量,对我国国际旅游业具有极大的挑战,提高我国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完善我国旅游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增强国民的旅游意识,改善旅游环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国民的文化素质有了改善但还存在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学习旅游文化,对旅游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旅游爱好者来说,能使我们更加深入了解我国旅游资源文化和民族特性,有助于提高国民的旅游意识,为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三)旅游文化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维持文化完善,保持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199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5项指标(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的理解,强化其生态意识;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改善旅游接待地的生活质量;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核心目标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旅游文化能够弘扬我国优秀的文化,丰富人们的文化素养,加强旅游学科的建设,正视旅游活动的社会影响并且促进旅游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文化是旅游的本质,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活动,旅游与文化并蒂连生,文化孕育了旅游,旅游影响了文化。旅游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对文化与旅游经济关系的认识,任何一种经济活动不能仅仅从追求财富目标考虑,应当有助于社会和谐发展,因此,旅游业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结合部,是综合性产业;保持旅游地社会文化风貌的独特性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与保障。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旅游地社会文化良性发展的基础上,旅游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享受,良好的居民素质和社会风尚都是宝贵的无形旅游资源,能对游客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不容忽视,因此必须对旅游的社会效应给以高度重视并对旅游地进行适当合理的文化调试,以保证其文化环境免遭污染和破坏,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作为旅游经济活动中的一个生产要素,我们必须认识到它的有限性和脆弱性,对文化性很强的旅游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使用,带来的成本支出将是无穷的,也必将是永远的负效益,因此,开发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时,必须本着“保护第一”的原则,杜绝过度开发和掠夺性的破坏开发,适度开发旅游产品,保持资源的文化特性。
第三篇:论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论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摘要:中国旅游经济面临着空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旅游业要与世界接轨、走向现代化,必须以发展旅游文化为本,走文化型旅游经济发展的道路。旅游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是旅游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旅游业要建立有自身特色的旅游文化。本文通过分析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出新认识,深度挖掘旅游文化新内涵,从而构建旅游业的新发展。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业发展
中国旅游业在逐步走向世界旅游强国的步伐中,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迎来更大的机遇与挑战。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要使中国旅游业利于不败地位,并能够脱颖而出,需要旅游文化的支撑,文化与旅游关系紧密,不可分割。
一、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文化是旅游者的主要旅游动机
美国旅游学家曾把旅游动机划分为几种基本类型:身体方面的动机、文化方面的动机、人际方面的动机和地位及声望方面的动机。日本学者田中喜一也把旅游动机分为四类:心情的动机、身体的动机、精神的动机、经济的动机。有的学者进一步指出,旅游者求新、求知、求美的文化的动机是出自人类的天性,出自人类远方崇拜的特征。所谓远方崇拜就是人类对眼看不到、耳听不到的远方有一种天生的渴求和向往,生命自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在不断追求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生命本身正是在这种不断求取与外部世界和谐的审美感应的漫长过程中,获得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远方崇拜所产生的探险精神,是人类不断开拓前进的动力。
目前,在我国,具有强烈旅游欲望且具备承担旅游开支费用财力的大多数人还是城镇居民。对生活在被钢筋混凝土建筑所包裹的大中城市里的人们来说,外出旅游更是大有成为生存必要措施的趋势。为调节在竞争中疲惫不堪、浮躁不安的心灵,避开日常生活中追名逐利的喧哗与骚动,许多城市中人选择到广大农村城乡中去,甚或深入到穷乡僻壤,从民俗所蕴含的传统中汲取智慧,通过对异地的人情物理的体验来充实自己。
(二)文化是旅游资源的基本内涵
旅游资源不外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自然资源是天赋的,但一般都经过人类的开发利用,将景观中的寓意和寄托着人类情感提炼出来,打上自己所处社会的文化印记,其中构成我国自然资源精华的名山大川,如泰山、黄山、峨眉山、长江三峡等景观,实际上已是人化了的自然,它与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已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了。
人文资源的文化内涵是其固有的,重要的是进行保护和发掘整理工作。如西湖的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东方美女风采,给人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为之神往,武候祠的出师未捷身先死悲壮与概叹,弥漫着思古之幽情,极大地感染了旅游者。众多古迹在历史上屡毁屡建,历尽千百年的沧桑而不衰,至今仍为旅游圣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与之融为一体的名人名篇的永恒魅力。景以文显,文以景传,相互映衬,共同传递着强烈的旅游文化信息。
(三)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
号称“无烟工业”的旅游业,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新兴第三产业,它之所以被称为“无烟工业”,是因为它的产生和发展从古到今都得力于文化的因素,它根本是以文化为依托,在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大厦。旅游业是以该国、该地区、该民族独特的文化招徕游客,取得收益的文化经济。相对于国外游客来说,旅游国独特奇异的民族文化、人文古迹更是令他们惊叹不已、流连往返。因此,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是不是别具一格,具不具有吸引人前来觅踪的魅力,实在关涉旅游经济的兴衰成败。
与世界旅游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我国旅游业经过十多年的长足发展。今天,我国旅游业初具规模,逐步从经济型旅游转化为文化型旅游经济,这也与人类旅游发展和世界旅游潮流相适应。目前,文化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市场方兴未艾,处于培育的初级阶段,是21世纪的旅游业主要发展方向。因此,旅游景点的开发、旅游经营项目应以满足旅游者所购买的对旅游景点的精神文化享受为目的,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和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较好地解决旅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这既是与世界旅游接轨的历史必然,也是中国旅游以文化为内核的历史传承。可以说,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内核、旅游经营管理者和游客的文化素养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可预见,随着我国旅游业乃至世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文化旅游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正成为整个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决定着整个世界旅游业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及兴衰成败。
二、旅游文化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是旅游的本质,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旅游日益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是一种意识性、对象性很强的活动。人们暂时离开现实生活,进入另一个时空环境,感受迥异于常规空间的别样文化,追求文化享受与精神的升华。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化是旅游业的基石,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旅游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对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关系的认识。任何一种经济活动不能仅仅从追求财富增加这一狭隘的目标上考虑,它应当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助于社会中给个个体的全面发展。旅游业固然是一个经济型的产业,通过对旅游活动的促进和向游客提供服务而获取收益。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旅游活动的本质是文化性,出游的目的是增加社会阅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基于此,旅游业更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结合部,是将两者完全整合在一起的综合性产业。
(二)保持旅游地社会文化风貌的独特性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与保障
文化构成社会的人文环境,也可以成为“文化生态环境”或“文态环境”。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旅游地社会文化良性发展的基础之上。旅游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享受,良好的居民素质和社会风尚都是宝贵的无形的旅游资源,能对游客产生极大的旅游吸引力。然而,我们应该承认,如同世界旅游组织所指出的那样,旅游业在世界各地的发展对于接待地社会文化的影响“总体上是积极的”,但是,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也是客观存在,不容忽视的。
比如,由于个别旅游者乱涂乱画等行为,照相机的闪光灯,数以万计旅游者的汗水、呼吸和踩踏,接待地的历史文化遗产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迎合一些旅游者猎奇的需求,有些旅游接待地的固有文化被舞台化、商品化和庸俗化,失去其本身面目等。因此,必须对旅游的社会文化效应给以高度重视,并对旅游地进行适当合理的文化调试,以保证其文化环境免遭破坏和污染,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作为旅游经济活动中一个生产要素,我们必须认识到它的有限性和脆弱性。自然旅游资源无论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还是内含人类智慧和劳动的半自然景观,都不再是可以任意无偿使用的资源,对他们的利用一定要考虑到它的再生能力;人文旅游资源具有垄断性,不可复制性,对它同样要采取“只取利息,不动底本”的消费方式,以保证后人对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使用不受破坏。
对这类文化性很强的旅游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使用,带来的成本支出将是无穷的,也必将是永远的负效益。因此,开发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时,必须本
着“保护第一”的原则,杜绝过度开发和掠夺性的破坏开发,适度开发旅游产品,保持资源的文化特性。
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基石,是中国旅游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要想发展中国的旅游业,必须深深植根于文化。
参考文献:
[1]谢贵发,华国粱.旅游文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明煊,胡定鹏.中国旅游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3]秦永红.旅游文化与现代旅游经济[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第四篇:论保险行业文化的发展与建设
论保险行业文化的发展与建设
一个行业的文化发展程度深刻地影响着行业的发展模式、制度选择、政策取向以及各种生产要素组合的水平,从而深刻地影响着行业的发展速度、质量和水平。
文化是制度建设的必要补充。作为一种“软实力”,文化日益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文化是指该行业在人类文化、社会文化和经济文化背景中逐步形成的与本行业相关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品牌效应的综合体现。
保险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其文化内涵有自己的特色。保险文化是保险行业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稳定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特有的经营精神和风格,也是民族历史文化在保险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浓缩和凝结。我国保险行业经过多年的艰苦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理论创新取得突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建设不断加强。所有保险从业人员构成的行业群体,其共同遵循的行业理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正是保险行业文化所涵盖的内容。
保险行业文化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导向功能,即引导保险业走正确的道路,实现确定的目标;约束功能,即用成文的或约定俗
成的规则约束保险行业使其健康发展;凝聚功能,即用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信念使整个行业上下团结;辐射功能,即保险行业文化不但对本行业,还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国保险行业文化发展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其基本制度框架已经建立,文化建设初显成效。例如着力发展“三农”保险、商业养老、责任保险等险种,积极应对2003年非典,2008年南方雪灾、汶川大地震等重大事件,都体现了保险服务社会稳定,服务保障民生的重要作用,保险业正朝着人性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当前,我国的保险行业文化建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如:诚信体系不健全加深了公众对保险的误解;保险经营不合规范的现象增加了经营风险;忽视外在环境建设,行业文化宣传不到位。再有,由于我们当前的保险行业文化建设更多地停留在监管层面,而其他行业主体游离于行业文化建设之外,其力量和主动性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同时,行业文化创新能力薄弱,制约了保险行业的发展。
笔者认为,建设先进的保险行业文化,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弘扬诚信为本的诚信文化。诚信是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念。保险从产生那一天起就和信用密不可分,保险公司卖的不是实物
型产品而是信用和承诺,没有信用便没有一切。因此,诚信文化应是保险行业最根本的行业文化。保险行业要坚持诚信服务,把保护被保险人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促进行业长远、健康发展。
构建人人有责的合规文化。合规文化建设是实施风险为本管理的基础和载体,是保险业稳健运行的内在要求。保险业在追求盈利的同时要重视方式的正确性,防止出现为了片面追求高速业务增长而忽视合规要求。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注重用制度来约束人,用制度规范日常行为,用制度来规范业务经营过程,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要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保证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建立自我调整、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制衡机制。
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本文化。文化建设根本上是人的建设,关键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建设先进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行业角度看,保险属于金融服务业,保险公司员工多属于知识型员工。保险行业员工素质的提高,不仅包括体质素质、保险专业素质、智力素质的开发,还包括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行为准则等直接调节、规范人本身行为的人本素质的开发,两者的完美组合将有助于保险行业精神的形成,并成为保险行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营造引领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文化。在现代的市场环境中,保险
宣传对社会舆论的导向和对消费者的引导作用十分明显。应以教育为切入点,普及保险知识,优化公众保险意识。各保险经营主体要切实从维护、珍惜保险行业的利益和信誉出发,力避相互排斥、诋毁,以增强公众对保险的信任和信心。注重引导和培养理性保险消费者,引导人民群众全面了解保险业的经营规律和特点,培养理性消费心理,使保险业在获得稳定的资本注入以外,也得到成熟的消费理念和优秀的管理文化。
此外,还应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险创新文化。保险行业应从战略高度看待保险创新,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保险创新工作。
第五篇: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五大方案集合
《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
规划》五大方案
国际招标方案
(一)设计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体
迈
向创新、多元的长三角第四极
合肥,一座绿水绕城而令人自豪的城市,近几年日新月异的大发展更是增添了城市的优越感。今天,新机遇、新起点和新使命让我们对未来的新合肥充满期待。作为长三角门户型交通枢纽城市、水绿交融的历史名城和唯一拥有大湖的省会都市,我们对合肥的期待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三角第四极和生态宜居的大湖名城。
巢湖市区与庐江县划归合肥这一重大战略举措,赋予合肥新的历史使命——整合省会经济圈与沿江城市带,引领全省加快融入长三角!未来的合肥,将成为长三角西翼的现代服务中心,国家创新基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基地和国际知名的休闲旅游基地。为了实现从一个新兴的工业经济强市迈向长三角继沪杭宁之后的中心城市,从“中部增长极”到“长三角第四极”的崭新跨越,创新驱动、多元发展应是合肥的战略追求!
“城湖联动,多元发展”战略意在强化城市与巢湖的共生联动发展,完善和提升都市区空间功能结构,实现由“141”都市区空间战略提升到 “1331” 市域空间战略。
在“一心两带、环湖一体”的空间格局下,优化提升中心城,创新发展巢湖、庐江和长丰三个城区,打造空港新城、庐南循环重化基地和巢北产业新城三大产业增长点,建设环湖一体新型城乡空间。
创建城湖共生的生态宜居名城
基于巢湖保护流域化、生态化和城市功能多元化、品质化的理念,合肥都市区将大量增加内城和滨水公共绿地,形成以“三环九廊”为骨架的湿地绿带网络,强化服务职能和优化产业布局,构筑 “双心两扇两翼”的功能空间形态,以传承和发扬环城公园的精彩,打造“园城一体、城水交融”的生态宜居都市。
发展规划图
依托湿地绿带网络,以“老城中心、新城CBD”双心引领,串联拓展和优化提升商务办公、休闲游憩、科技研发、创意产业、文化展示、高端会展等多种复合功能空间,形成服务职能密集的南北两扇。
在保护“南淝河通风廊道”的基础上,南淝河和十五里河绿廊及其两侧,布局 CBD,公园总部基地,钢铁厂遗址创意文化区,滨湖CRD,南淝河文化、科研、服务外包产业区,大学及科技研发区,徽派文化展示园,科学岛,低碳生态住区等重要功能空间,建设成为合肥最具生态美景和人文魅力的“名片空间”。
重组产业空间形成都市区东西两翼产业新城。东翼以职教城为依托,壮大新站、整合双凤,突出承接产业转移;西翼则以大学城为纽带,组合高新区与经开区,突出自主创新。
网络巢湖、锦绣城乡、度假天堂
构建生态网络巢湖。保护河口、圩地和湖滨等天然湿地,修复池塘、沟渠和农田等乡村湿地,建设污水净化型、雨水蓄积型和景观游憩型的城市湿地,上溯延展河流、小溪等河道湿地,构建由内向外放射、面积达2000平方公里的梯级湿地网络,恢复巢湖生态活力。从“连通两大水系”、“融合水系绿网”、“恢复水位脉动”和“全面控污减负”四方面构建巢湖健康的水循环系统,再现古巢湖丰沛的水网。环巢湖地区大湖风光悠旷,温泉资源优质,皖韵村庄独特,通过功能和空间的创新利用,将构筑“两城映十镇,一湖秀九区”的锦绣城乡空间。在中心城和巢湖城的辐射带动下,建成六个特色旅游小镇和四个田园风貌小镇;基于生态网络巢湖培育发展九龙攒珠第三空间示范区、画里乡村有机农业区和三河百塘源生态湿地等九个特色功能区,实现城乡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滨湖对于人类有着内在的吸引魅力,人类对大湖更是充满着偏爱和向往。合肥将树立 “大湖绿都•度假天堂”的旅游形象,构建“一圈一核一区两带”旅游发展新格局,开发八大旅游产品,塑造四大旅游品牌;以“水滨公有”、“亲水为公共权益”和“保护也是发展”等理念,科学打造巢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和三河古镇5A级旅游景区、中庙-四顶山核心景区、巢湖时尚休闲运动等八大引擎项目;实现建设旅游大都市和长三角休闲度假新天堂的目标。
新合肥令人憧憬:自然生态血脉流入城市,人类写意精华闪耀大湖!
城与湖,于斯合而为一,唯美肥润天下!
国际招标方案
(二)设计单位:上海红东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联合体
本次规划致力于将合肥打造成全球知名的特大型环湖城市、长三角地区西端的中心城市、区域性的金融中心、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先行先试区、全国产学研示范区、绿荫满城、湖光山色的目的性旅游城市。
产业发展策略:优先发展金融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产业能级、强化区域中心城市功能;依托高校资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高科技服务,为周边尤其皖江城市带的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建设以生态农业、新能源、休闲旅游业为核心绿色产业体系;继续承接长三角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改造现有产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紧紧围绕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领域,打造“6+3”的核心产业体系。六大先进制造业为: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家电产业。三大现代服务业为:创新金融、旅游及科技论坛、航运物流。
构建“双核一圈两翼八板块”的产业空间格局:“双核”:合肥中心城区商业与政务核心、巢湖半岛科教与金融核心。“一圈”:环湖现代服务业产业圈。“两翼”:生态农业及绿色经济发展翼、高新技术及先进制造业发展翼。“八大板块”: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板块、巢湖北岸科技研发与金融服务业板块、巢湖南岸生态旅游板块、巢湖旅游养身及先进制造业板块、庐江先进制造业及重化工板块、肥东绿色经济及农副食品板块、肥西先进制造业板块、长丰生态农业板块。
本次规划对大合肥提出“一心三带”的空间布局结构。以巢湖为核心,发展巢湖北岸城市带、巢湖南岸生态带、庐江南部产业带,形成“半湖山水,半湖城”的城市发展格局。
发展规划图
针对各组团城市分别提出不同发展策略。中心城区:“核心区提升,三面整合,两向拓展,三带控制” ;巢湖城区: “一轴串联、双核共振、两带控制”。庐江城区:“双向拓展、空间联动”。
打造大合肥“3030”交通圈,即城区边缘之间30分钟到达,各城区内部任意两点之间30分钟到达。建设大合肥区域大外环,修建连接中心城区、巢湖半岛、巢湖市区、庐江城区之间的快速路网和轨道交通线路,实现三个城区的一体化;建设一条穿湖通道,连接巢湖南北两岸;中心城区加强快速路网建设,尤其要增加放射状的快速路网;建设环湖大道,成为一条具有综合功能的大道;建设巢湖北岸交通走廊,加强巢湖市区与合肥城区之间的关系,这条交通走廊将连接城市外部交通网,延伸到南京、上海等长三角中心地区,加强泛长三角地区与长三角中心区之间的联系。
旅游规划提出“一核、一环、三城、四区”的空间布局。一核蓄势:巢湖半岛旅游景观核。一环连通:环巢湖国家风景道。三城协作:合肥市(滨湖新区)、巢湖市、庐江县。四区联动:都市旅游板块、山地休闲板块、水上游览板块、乡村体验板块。
我们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和环境管理三方面筛选了22项具体指标构建生态建设指标体系,对大合肥生态资源作出了科学评估。形成“一环、双轴、多点、多廊”的总体生态格局。一环——即沿环巢湖的生态涵养带。双轴——指紫蓬山~浮搓山的景观轴、以冶父山~银屏山景观轴。多点——特色景观风貌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生态系统。多廊——是线性景观单元,是生态斑块之间的通道,主要包括河流廊道、道路、铁路防护绿带等。
为了寻求大合肥未来发展空间及新的增长极,我们提出建设巢湖半岛—创新金融及科技研发基地。巢湖半岛主体功能包括:科研机构、专利保护、科技论坛、知识产权交易、为科技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等。巢湖半岛规划东西、南北两条发展带及CBD、科技论坛论坛、会议中心、大学园、博物馆、湿地公园等八个主题核心。
国际招标方案
(三)设计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联合体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规划方案,是以城市生态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为基础,以合肥市过去10年间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以未来20年间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科学评估与预测为前提。
空间战略与旅游规划
本规划以实施生态文明战略、跨越式发展为目标,在长三角区域层面、新合肥市域层面、环巢湖地区层面三个层次展开。
在长三角区域层面,规划立足于将新合肥建设成为长三角西部地区特大型中心城市为目标,强化新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职能;充分利用巢湖独具特色的景观、文化、自然资源,规划建设国内首屈一指的环湖生态宜居城市;充分利用合肥已有的科研、教育基础,结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规划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科智创新城市。力争在2030年,形成以新合肥为核心,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六安、淮南等皖中城市的大合肥都市圈。大合肥都市圈将与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呈三足鼎立之势,开创中国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在新合肥市域层面,规划将合肥主城区建设成特大型区域中心城市,同时规划巢湖市为地区中心,实施与合肥中心城区等高对接战略。规划以削减巢湖流域入湖污染物为目的,实施部分产业向长丰、庐江境内流域以外地区转移的策略,力争将长丰、庐江建设成为以产业集群为支撑的新城。以新机场建设为契机,建设以信息电子、高端物流产业为重点的机场新城。在市域层面,规划以轨道交通为手段,引导新城发展。
在环巢湖地区层面,规划实施区域城镇化发展策略,重点发展以生态物流业为支撑的三河古城新市镇、以商务旅游为支撑的中庙新市镇、以现代农业为支撑盛桥新市镇。三河古城延续徽派建筑风貌,建设成为全国性的旅游目的地;中庙以儒释道文化为内涵,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充分利用汤池、半汤的温泉资源,建设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温泉旅游目的地。环湖新市镇人口规模以10万人为宜,用地规模限制在10Km²。三河、中庙、盛桥呈环湖鼎足之势,引领环湖地区经济发展。其他一般镇,人口规模控制在2万以下,用地规模控制在2.5Km²。巢湖水面宜开展水上休闲运动,力争承办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水上体育运动会,滨湖宜建设少量高端商务接待旅游设施。
生态修复规划
无论是新合肥的建设还是新巢湖市的发展,无论是环湖新市镇的建设还是水上休闲运动的展开,都必须以巢湖生态修复与保护为前提。本规划提出的环巢湖地区生态修复的四大战略措施,既是对巢湖20年科学研究的成果,也是对新合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严格要求。
第一,陆地节污减排,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和农村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污染物进入巢湖;实施工程包括全面系统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水平,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工程,城市雨洪蓄滞生态工程,城市地表软化生态工程,农村面源污染处置生态工程等。尤其强调的是巢湖流域的陂塘系统,源于巢湖而光大于国际,具有1200多年历史,是巢湖流域人民在深刻理解地区自然气候特征基础上,一代一代传承和试验的生态系统工程,旱能补水,涝能蓄洪,能节流化肥农药,能改善小环境,具有巢湖流域典型的历史文化特征,是宝贵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在本次规划中给与特殊的重视。
第二,湖泊藻型变草型,即恢复巢湖草型湖泊的本来面貌。巢湖蓝藻水华的爆发,是生态系统破坏的恶果,而修复巢湖的关键和目标,就是逐渐恢复巢湖草型湖泊的生态特征。本规划提出的“工”字坝生态工程,是在太湖流域取得成功之后的典型生态系统工程,是利用自然的力量逐步削减巢湖内源污染的优化手段,综合了底泥清淤、湿地晒滩、景观建设多种复合功能。规划还提出了在巢湖岸线的河流入口,建设各种类型的湿地要求。
第三,水陆设缓冲带,即为了削减人类行为活动对巢湖的直接影响,分别在巢湖沿岸10m高程以下区域、岸线陆向1000米、岸线陆向4000米,设置三层缓冲带,分别作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引导开发区,并提供了相应的建设指标要求。其中,要求滨湖新区建设,沿岸线的陆向退1000米,这是在城市防洪排涝、生态负荷预测、旅游策划和景观规划考量之后的审慎之举。
第四,湖体增收节支,即为了削减巢湖内源污染。建议采取底泥堆岛策略,利用岛上植物吸收湖体内N、P等营养物质。规划在湖内有计划放养各种鱼类,以逐渐提高湖体生物多样性,改善湖体生态系统健康水平。
另外,本规划还结合巢湖流域的生态系统保护,在对巢湖流域生态系统敏感性分析基础上,提出景观安全格局规划,并提出了建立大别山与巢湖生态联系的生态用地建设策略。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规划方案,从空间战略、旅游策划到生态修复规划,都自始至终以新合肥生态城市建设为宗旨,提出将合肥建设成为长三角循环经济发展与产业生态转型引领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城市化综合示范区、国际未来城市与生态科学城建设创新基地的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以建立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复合生态系统规划,在国内外,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指明了新合肥奋斗的方向。
国际招标方案
(四)设计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体
本规划突出“新合肥”和“双中心”两大主线,将新合肥总体发展定位为:全球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长三角地区新兴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重点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将其主体功能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和国家自主创新基地;将其发展理念定位为:“巢湖生态城,科技创新城,绿色智慧城,现代国际城”。
未来城市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工业强市战略,东进出海战略、合肥都市圈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共5大战略,近期建成长江三角洲地区新兴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中期建成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最终建成1000万人的国际性大都市和环湖通江生态宜居城市。形成双心(合肥都市区、巢湖)同呼吸,两环保永兴,两轴连三极(巢湖副中心、庐江副中心、长丰副中心),东接长三角的”K”字型战略布局框架。
规划采用GIS技术,将合肥中心城区最大的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划定为1594平方公里,巢湖城区为263平方公里,庐江县城为201平方公里,长丰县城为69平方公里,提出了红线管城、绿线管林、蓝线管水、棕线管路、紫线管古、黑线管灾、黄线管田、粉线管工的“八线空间管治”方案、六类空间整合方案和6大城乡统筹区。建设3大城镇密集区,即以合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合肥城镇密集区、以巢湖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巢湖城镇密集区和以庐城镇为核心的庐江城镇密集区,建设800-1000万人口规模的合肥中心城市,100万人口的巢湖副中心城市,50万人口的庐江副中心城市和50万人口的长丰副中心城市。并在环巢湖地区形成由17个乡镇构成的串珠状绿色生态城镇发展带,以不超过5万人的小城镇为适度规模,以生态旅游和商贸为主导职能。
合肥中心城区以建设合肥都市区为目标,继续实施“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按照“东拓北展,南控西进”的拓展方向,形成枫叶型空间发展形态,1个叶柄汲取巢湖营养、5大叶片支撑五大组团、6条主叶脉主导合肥空间拓展方向,枫叶形态代表新合肥的城市精神。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根据合肥城市功能转型对产业发展的新要求,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新型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工业体系,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以都市农业为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一是做大做强家电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4大支柱产业,建成全球家电制造中心,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二是培育壮大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和公共安全产业。三是改造提升钢铁、化工等4大传统产业。优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建设6大产业集聚区、2大示范区,形成4大产业带。
实施“旅游活市”战略,努力扮靓一座城、激活一湖水、沐浴三处泉、畅游五座山,到2030建成国家5A景区12个,4A景区32个,国家森林公园5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个,建设极品生态旅游景区2个,精品旅游景区5个,形成5条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一心融城、双核交辉、四区协调、十景团引领”的旅游开发总格局。把新合肥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旅游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和国际知名的旅游度假胜地。环巢湖地区旅游发展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基本原则,构建“一心、双核、三廊、五区”的环巢湖地区旅游体系,建设2大极品生态旅游景区,6大精品生态旅游景区,7大旅游亮点工程。同时加快环巢湖地区形成环巢湖快慢双环交通旅游系统。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目标,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构建开放型和应用型的城市创新体系,推行应用研究和自主创新为主的合作创新模式,重点构筑5大国家级自主创新高地,5类自主创新平台,率先把合肥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智力密集区、国家科学创新城、智慧城和CEO城。最终把合肥建成国际领先的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研发中心。
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加强城市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清湖碧水工程和蓝天白云工程,改善巢湖水质和环境空气质量,到2020年环湖支流水质逐步消除劣V类,基本达到Ⅲ类,巢湖湖区富营养化趋势逐步遏制。到2030年巢湖水质控制在Ⅲ类或IV类,不出现蓝藻。构建由“三楔护城、一心养城、四核围城、多廊连城”组成的城市生态安全网络,加快城市供水安全体系建设、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城市防灾减灾保安体系建设,加大巢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巢湖总体水质由2010年的V类提高到2015年的IV类,2020年后的Ⅲ类。建设环巢湖湿地保护带,做好环巢湖地区生态修复,实施生态调度与引江济巢工程。
构建以公路、铁路为主导、以内河航运和航空运输为补充的陆路主导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新建4条高速铁路或客运专线、4条干线铁路、5条城际轨道、形成由“一环十射”的11条高速公路、24条一级公路组成的陆路交通运输网;将8.3平方公里的骆岗旧机场改建成为合肥的高端中央活动区(CAZ)。建设由“一港七区“组成的合肥组合港,吞吐量达到5000万吨,集装箱运输量达到200万标箱,提升21条航道等级,开辟通江达海的国际战略通道。将合肥组合港建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喂给港和江淮地区区域性内河航运中心。
为确保战略规划落到实处,重点启动15大战略工程,包括“合肥环湖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工程、下塘重型制造业加工基地工程、通江达海战略通道工程、城际轻轨战略纽带工程、合肥组合港战略出口工程、机场迁建与再利用工程、引江济巢战略工程、郯庐断裂带沿线地区战略防御工程、巢湖管理战略工程、环湖各县市退出对巢湖水域直接管辖工程等。
展望未来,未来的合肥,将是一个充满绿都魅力、创新活力、在国家战略层面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将是一个文化特色更加鲜明,经济发展更具活力,人居环境更为优美,社会秩序更加安定,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环湖通江生态宜居城市。
国际招标方案
(五)设计单位: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体 定位与职能
城市定位:大湖城市、创新都会
主要职能:具有国际影响的国家科学城;国家重要综合交通枢纽;长三角乃至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跨区域贸易流通中心;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
空间结构与布局
(一)大合肥区域联动格局:一心一带四轴
以合肥主城为中心,强力打造合芜马城镇密集带,作为省域发展的脊梁,同时向淮南蚌埠、安庆铜陵、六安和滁州四个方向轴向发展,带动皖南、皖北两大板块,对接南京都市圈,提高安徽在区域分工和市场资源配置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二)区域大山水格局:“一巢连江淮,一岭望众山”
通过江淮运河,巢湖南连长江,北接淮河;市区北部为江淮分水岭,是区域重要地理标识,周边大别山、琅琊山等“名山”环列,形成了支持合肥大发展的大开大阖的山水格局。
(三)区域交通体系构建:升级两港,加密两网
搬迁扩容空港,以派河航运枢纽为核心,打造江淮内河港群;加密高速公路网和轨道交通网络,强化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使之成为区域发展的强力引擎。实现2小时沟通长三角中心城市,半小时连接合肥经济圈城市的目标。
(四)市域城镇空间格局:三级三类
三级城镇体系:一主为合肥主城区(合肥市区、肥东肥西城区);三副城为巢湖中心城区、长丰县城、庐江县城;镇包括9个重点镇和51个一般镇。
三类功能区:一类为空港新城、创智新城;二类为下塘新型重工业、柘皋新型产业、庐南循环经济产业等三个基地;三类为生态区内以低冲击方式适度开发高端专属功能。
(五)都会区空间结构:“双脉双翼•大湖绿城”
城市中心脉。以老城区、高铁枢纽和滨湖CBD为核心,逐步形成强烈的都市中心脉,引领城市中心功能区南移。
新型功能脉。沿合芜走廊方向,以低冲击方式依次布局空港新城、高新区、滨湖新区、创智新城、柘皋产业基地和巢湖市区,形成融生态环境、都市休闲、旅游度假与城市创新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功能脉。
东西产业翼。以经开区、高新区和新站三大国家级园区平台和肥东肥西县城经济发展为主体,形成东西两大产业翼。
大湖绿城。将“一巢连江淮,一岭望众山”的大山水格局引入城市核心区,形成五大生态绿楔。
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
合肥的最优势资源是巢湖,最大挑战也来自巢湖。通过“安澜巢湖、活力巢湖、生态巢湖”三大标志性工程,争取使合肥成为国际浅水湖泊生态治理的示范。
发展规划图
安澜巢湖:包括主城区和重要园区防洪排涝、环湖大堤综合整治、大型对江排洪泵站、主要支流疏浚、堤防加固等工程。活力巢湖:包括引江济巢、引泉入城、江淮运河、滩地清水廊道、湖泊生态水位调控等工程。
生态巢湖:包括污染治理、河口湿地、生态岸线、防浪林台、候鸟天堂、鱼形小岛、观浪崖台等工程
环巢湖旅游发展
形象定位:“众恋有巢,大爱成湖” 旅游定位:以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与未来科技智慧为内核,凸显亲水人居文化的国际湖泊休闲度假目的地
项目策划:一会•一巢•七大主题项目•三大综合体(1173工程)
核心吸引项目:
一大盛会——中国巢湖•世界水休闲博览会;
一座地标性创意建筑——未来巢
旅游功能项目——七大水主题项目:
水生态:巢湖国际湿地示范区
水运动:巢湖国际水运动公园
水游乐:巢湖水嬉戏乐园
水师:1862淮军水寨
水城:古巢州水下千年古城
水乡:三河古镇
水田:大圩创意农业休闲产业园
产业集聚项目——三大旅游度假综合体:
创智新城科技度假综合体
半汤温泉科技养生综合体
滨湖新区RBD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