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郧西县推进山羊产业化发展的举措
郧西县推进山羊产业化发展的举措 周木清① 王昌来②王定发① 钱运国① 汪海涛② 金尔光① 童伟文① 余凤珠① 杨利国③
(1、武汉市畜牧兽医研究所,武汉430065 ;
2、湖北省郧西县畜牧局,郧西 442600;
3、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武汉430070)
摘要;郧西县地处鄂西北边陲,山场比较宽阔,草料开发潜力较大,是湖北省山羊主产区之一。先后被确定为是“湖北省马头山羊基地县”,“全国马头山羊标准养殖示范县”。2007年,全县大力推广“1235”养羊模式,山羊饲养量和出栏分别达到34.2万和15万只,比2006年分别增长3.8%和8.7%。实现建成以店子、湖北口、景阳、和河夹等乡镇为重点的马头山羊生产基地。为进一步加快山羊产业发展步伐,开发和利用好马头山羊品牌和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特色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2007年,县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山羊产业发展的意见》文件,要求全县深化认识,坚定发展山羊产业信心,从政策、资金和科技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有利促进了山羊产业发展。
关键词:山羊产业化举措
郧西县地处鄂西北边陲,南临汉江,北依秦岭,属于富热带北界大陆性季风气侯,年均降水量为700-800毫升,全年平均温度为15.4℃,年均日照为1.874小时。版土面积3509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70万亩,占11.4%,林地260亩,占49%,可放牧荒山70万亩,占11.4%,其它沙滩、水面、村庄、道路、岩石等135万亩,占25.6%,全县大小山头6500多个,全县平均海拔800米左右。全县大小河流3000多条,汉江流域经过县西南9个乡镇。这些自然环境条件对山羊生长提供了适宜环境。郧西山场比较宽阔,草料开发潜力较大,是湖北省山羊主产区之一。郧西马头山羊有个体大,生长快,肉质好,口感好,板皮优等特点,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先后被确定为“湖北省马头山羊基地县”,“全国马头山羊标准养殖示范县”,荣获“中国无公害绿色畜产品”称号。郧西马头山羊已有的品牌效应和资源优势,得到关注和支持,为郧西山羊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条件。
1、郧西养羊业发展现状
1.1饲养规模不断扩大。
2007年,郧西县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山羊产业发展的意见》,制订《2007――2010年郧西县山羊产业发展扶贫规划》,通过重点扶持,典型引导等方式,大力发展山羊规模养殖。2007年,全县山羊饲养量和出栏分别达到34.2万和15万只,比2006年分别增长3.8%和8.7%,实现建成以店子、湖北口、景阳、和河夹等乡镇为重点的马头山羊生产基地。大力推广“1235”养羊模式,全县人均养羊1 只以上的大乡镇有6个,人均养羊2只以上的大乡镇有4个.年饲养山羊2000只以上的养殖大村85个,饲养山羊20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有13个,养羊100-200只的大户有83个,山羊饲养规模不断扩大。
1.2良种扩繁步伐加快。一是建设“中国郧西马头山羊原种繁育中心”,饲养马头----------------------------
作者简介: 周木清,男,1957年生,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草食家畜饲养与繁殖方面的研究.工作单位:武汉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2008年被省委组织部派往郧西县任科技副县长。通讯作者:杨利国(1964-),教授,博士生导师。
山羊200多只,开展提纯扶壮和良种扩繁工作,年向社会提供优质种山羊400多只,加快了郧西马头山羊产业发展。二是以繁育中心为窗口,对外展示郧西马头山羊优良品种和生产方式,促进全县马头山羊产业发展步伐。
1.3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大力开展科学养羊技术推广工作,通过大户示范、授课、参看科教片等方式推广养羊新技术。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进良种马头山羊,扩大优良种群数量和质量。三是实施栏圈改造,改牛羊混养为单独的“吊脚楼”羊舍,解决“倒栏”现象,降低山羊死亡率。四是推进优质牧草种植。
1.4品牌建设初见成效。郧西县是中国马头山羊主产区之一,是“湖北省马头山羊基地县”,“国家马头山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县”,“中国无公害绿色产品生产基地”,2007年,在湖北省委、省政府关怀与支持下,省扶贫办、省财政厅安排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郧西马头山羊产业发展。为此,县制订了《马头山羊品种标准》、《马头山羊饲养与疫病防止规范》,举办“马头山羊节”,组织参加“湖北省种羊展示会”等,通过媒体广泛宣传,马头山羊品牌已引起学术界和专业部门的广泛关注,品牌效应正在形成。
1.5龙头企业加工能力不断增强。郧西天源名特畜产品开发中心积极开发牛、羊肉精加工礼品系列,年加工能力从500吨扩大到10000吨,生产的“涮羊肉”、“红烧牛肉”、“火锅羊肉”、“羊肉串”等13个品种投放市场,产品具有天然、绿色、食用方便等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青昧。
2、存在问题
2.1品种退化。马头山羊是湖北省肉皮兼用山羊良种之一。该羊具有体型较大、肉和板皮质量优良、体质强健、性情温驯、耐粗食、易管理、阉羊肥育快、屠宰率高等特点。但由于长期处于自然散养,近亲繁殖,品质退化,饲养规模难以扩大,造成马头山羊“名而不优”的状况。
2.2全县山羊产业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山羊生产主要沿袭传统饲养模式,饲料转化率低,饲养周期长,产品质量不高,养羊业的一些新技术、新科技没有很好地推广和应用,导致山羊产业整体生产水平提高缓慢,科技贡献率较低。
2.3产品加工能力不足。近几年来,我县畜产品加工业虽有发展,但步子不大,效果不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与省内外发达地区相比,我县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仅有的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产量少、销量不大,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二是加工企业知名度不高,品牌不响。三是企业实力不强。年产值最高的也仅有上百万元左右,企业在畜牧产业中拉动效应不大。四是发展环境不优。畜产品加工企业需要政府有效的支持体系,畜产品加工发展较快地方为了鼓励畜产品加工企业和养殖小区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我县在资金、税费、土地等方面还没有有效的优惠政策持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加之企业发展资金缺乏,从而阻碍了我县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
3、发展山羊产业的有利条件。
3.1为进一步加快山羊产业发展步伐,开发和利用好马头山羊品牌和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特色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2007年,县人民政府专门下发《关于加快山羊产业发展的意见》的文件,要求全县深化认识,坚定发展山羊产业的信心,并从政策、资金和科技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有利的促进了山羊产业发展。
3.22007年5月,湖北省委书记率领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郧西就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专题调研时,对郧西山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决定由省扶贫办、省财政厅在“十一.五”期间安排800万元,专门用于支持郧西山羊产业发展。为把我县建成全国名副其实的山羊大县创造良好条件。
3.3郧西县有发展山羊产业独特优势和基础条件。郧西草料资源广,饲养技术成熟,饲养规模较大,是中国马头山羊主产区。郧西马头山羊以其个体大、生长快、肉质嫩、板皮优、口感好等特点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先后被确定为湖北省“马头山羊基地县”、全国“马头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县”和“无公害农产品”称号,并制定了湖北省“马头山羊地方标准”。已有的品牌效应和资源优势,为做大做强山羊这一特色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4有发展山羊产业的广阔市场。由于羊肉含有比其他肉类较低的胆固醇、脂肪和较高的蛋白质,已成为人们肉食品消费的首选。从市场需求看,国际市场受疫病等因素影响,养羊数量下降,羊肉需求量一直保持持续上升的态势。我国有13亿人口,每天消耗掉17万t左右的肉类产品,是世界最大的肉类消费市场。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羊肉产品具有巨大的消费群体。从市场价格看,我国羊肉生产成本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0 %,肉价格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我国羊肉在国际市场上拥有生产成本及价格上的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从地理区位看,郧西北靠西安,东临武汉,“银武”高速公路动工兴建,为全县山羊产品输出提供了便捷通道,可实现山羊产品近距离销售。
4、强化措施,大力推进山羊产业化发展
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十一.五”时期,把加快发展山羊产业作为实现农民增收的战略任务。为大力推进山羊产业发展,主要抓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紧抓马头羊种羊场改扩建契机,建立和完善良种培育科研机构,加快良种培育步伐,完善马头羊种羊场和县品改站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和建立马头羊种羊场社会化服务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机制。加强与华中农业大学和武汉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科研所等院校的技术合作,开展科研攻关,以县品改站及种羊场为核心,在店子、关防、湖北口、景阳、六郎5个乡镇各划定几个村为马头羊重点种源保护区,保护区内严禁引入外来品种私配滥交,对通过鉴定合格的种羊实行合同管理,定额补贴,严禁私宰滥售,确保全县马头山羊原种核心群总规模达到5000只以上。同时,为提高山羊养殖效益,加快品改步伐,全县将引进一批纯种波尔种公羊,在养羊百只以上大户和县定重点养殖示范小区实施波马二元杂交,着力培育马头山羊新品系。
4.2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强畜牧科技队伍建设,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吸纳新鲜血液,解决畜牧技术队伍青黄不接的突出矛盾。二是进一步提高“以钱养事”经费标准,明确“以钱养事”工作责任,量化工作目标,强化工作考核,不断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三是大力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培养造就一批土生土长的农民技术人员,提高生产者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生产水平。四是建立健全山羊产业信息网络,特别是建立县内养殖、营销大户和龙头企业动态信息库,加快信息传递,为山羊产业提供服务。
4.3加强防疫保障体系建设。一是加大羊痘、口蹄疫等疫病监控力度,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制定完善应急预案,落实相关部门职责,一旦疫情发生,迅速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及时予以扑灭。二是组建一支精干、高效、务实的防疫队伍。通过畜禽防疫体制改革,整合现有防疫资源,实行岗位目标管理,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加强检疫、检验力度,提高检验检测手段,对山羊及其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跟踪检查,杜绝各类不合格产品上市流通。
4.4加强饲料生产体系建设。一是依托退耕还林地块,大力种植优质牧草,力争到2010年全县人工种草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同时,积极探索林地流传方式,鼓励荒山、荒坡、退耕地向养殖专业大户、种草专业户流转,实行连片种草、规模养殖。二是充分利用丰富的秸杆资源,推广普及青贮氨化、秸杆过腹还田技术,广辟饲料来源,降低饲养成本。三是扶持建立1—2家饲料加工企业,为全县畜禽养殖户提供科学、质优、价廉的配合饲料。
4.5壮大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围绕优势产业,积极引进羊肉分割加工开发技术,实现天源名特畜产品开发企业改造升级,壮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
4.6加强山羊养殖小区建设。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分户饲养、配套服务”的原则,积极发展经济、实用、高效的山羊养殖小区,通过扶持养殖大户等手段,推动山羊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实现山羊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不断探索山羊订单养殖生产,逐步引导龙头企业和养殖户向“公司+基地+农户”一体化经营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方向发展,真正形成“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联合体。
4.7加大山羊产业资金投入力度。从2007年起,县财政建立畜牧产业发展专项扶持基金,年注入资金不低于20万元,实行专账专户专人管理。同时,县政府每年从产业发展、财政扶贫、以工代赈资金中筹集一部分,与向上争取的畜牧产业专项资金捆绑使用,主要用于山羊产业发展的扶持、奖励和补贴。
4.8出台山羊产业发展配套政策。
一是资金扶持政策:对养羊规模达到100只以上、年出栏50只以上的大户扶持波尔种公羊1只;对县定山羊养殖示范小区养殖规模达到200只以上,扶持该小区饲料加工设备1套、波尔种公羊一只,户平扶持建栏、种草资金500元;县直单位在扶贫村建设中每年帮扶12个养羊大户,在建栏、种草、品改上给予扶持。信贷部门加大养殖、营销大户和龙头加工企业的信贷扶持,为山羊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生产发展资金。
二是奖励政策:凡实现年人平养羊1只以上的乡镇年终一次性奖励乡镇2万元;凡实现年人平养羊2只以上的村一次性奖励村5000元;对养羊达到200只以上的大户(含乡镇中心羊场)一次性奖励现金1000元;对贡献突出(防疫密度达到100%、发病死亡率控制在省定标准以内、品种资源保护和技术培训达标)的乡镇(场、区)畜禽技术服务中心一次性奖励2000元。
三是补贴政策:在马头山羊种源保护区内,被鉴定为优质马头种公羊的每只
年补贴300元;对县种羊场种羊保护年补贴5—10万元。
四是减免政策:县国土、林业部门对羊栏改造、建设所需的土地和林业用材要完善相关手续,免除应缴规费。
4.9鼓励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服务。鼓励县、乡畜牧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兴办、创办山羊产业经济实体,开展科技承包。具体实施方案由县畜牧部门制定。
4.10加强山羊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县、乡成立畜牧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具体指导和服务,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县领导联系乡镇和龙头企业、乡镇领导联系村、乡镇干部及县驻村扶贫工作队联系养殖和流通大户制度,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尾有兑现。同时,建立严格的考核兑现机制。
[参考文献]:(略)
第二篇: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农业产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在我国农村中建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党在农村的一项基本政策,应当长期坚持。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家庭经营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弱点也日益表现出来:一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分散形式,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二是农户受文化水平、科技知识的制约,农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质量差,缺乏市场竞争力;三是农户生产的农产品受交通条件、产品包装、保鲜等限制,即使有批量产品也很难进入国内、国际市场。因此,在坚持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长期不变的前提下,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和联合经营,发展产前、产中、产后的合作,实行农商、农工、农业生产经营一体化,组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走农业产业化路子,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经营体制的必然选择。所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市场经济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又是农业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在中国加入WTO后,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尽快提升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走农业产业化路子,也是农 1
业、农民在市场经济大海中学会游泳的必由之路。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几个问题
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促进长寿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业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但是,现阶段农业产业化发展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索。
(一)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所在。根据长寿区农业发展的现实情况,一方面要吸引有技术、有市场、有资金的企业投资长寿农业发展;另一方面要扶持鼓励有一定经济规模、一定技术含量、农产品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农业专业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场和专业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同时,要创新机制,制订扶持政策,加快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和集体农业企业的转型。在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推进长寿区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规范土地流转和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中央制定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是我国一项长期的“三农”政策,我们必须遵照实行;但是重庆有经济实力,可以先行先试地开展土地流转,推进农业规模经营。要在进
一步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连片开发,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生产基地化、规模化和商品化。一是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实行连片开发,大户经营,统一服务。也可以采取股份合作,村户联合,企户联合等形式。二是适度调整土地,对外出务工者、外出经商者、老年农民等自愿流转给集体的土地,集体要作出合理安排,并有意识地向能人倾斜,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目前,长寿区规模化经营可以考虑推进家庭农场发展,首先要推进果树种植家庭农场。根据调研分析,初步确定种粮适度经营规模为100一150亩左右;择优选定扶持一批有技术、有经验、懂市场营销的本地专业农民和生产队长等来经营家庭农场;在发展果树种植家庭农场形成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再稳步推进蔬菜生产、畜禽养殖等家庭农场的发展。
(三)引进和培养农业专门人才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农业专门人才。没有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就不能得到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经营理念就难以发展。因此,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使他们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高就业能力,深化农村内部就业。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应以发展家庭农场为契机,培训和引进一批农业专门人才,改变农业从业人员年龄过大、素质低、能力弱等现状,实现农业从业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的年轻化、知识化,使长寿区农业更适应发展需要,适应市场的需要,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四)完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须推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而专业化生产必须要与社会化服务体系相配套。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是适应农业规模化、市场化生产经营要的农业服组织,具有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特征。虽然长寿区在农业、农资服务上有了较大改善,但产前信息对接、产中技术服务、产后加工销售只是局部,没有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对于刚刚起步的专业农民、专业农场迫切需要农机、植保、农资和农产品营销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因此,要研究为农业产业化发展配套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实现一定区域内农机、植保和农产品收购销售的服务资源优化配置。例如家庭农场只要一个电话、一份传真或一个电子邮件,就能解决产前、产中和产后等各种服务。
农业服务部门和社会有关部门及单位要研究这个课题,提出方法思路并加以实践。
(五)继续加大政策扶持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2008年,长寿区积极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市、区财政大力扶持。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有力地推进了长寿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因此,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各级财政的支农资金要向农业产业化发展倾斜,并纳入财政专项预算,确保扶持政策的持续性。要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优惠的税收、信贷等政策支持,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化不断发展。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在这样一个重要时期,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农业产业化推进工作中,不仅要有新思路、新战略,还要有新举措、新政策,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篇:扎实推进产业化发展工作报告
提供一篇工作报告范文,作为参考!
省级农头企业—民勤敬业公司、易发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市级农头企业—旺亨种猪繁育有限责任公司、天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发展情况,生产车间,生产工艺流程。这几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各自的运营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解决劳动力就业、增加财政税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就是要让更多的群众从产业发展中得到实惠,惠及更多的老百姓。对民勤中天公司20万只羊屠宰深加工生产线、石羊河林场5000吨葡萄酒技改扩建生产线、隆丰工贸有限责任公司6000吨优质瓜菜贮藏保鲜库、正元食品有限公司6000吨红枣深加工生产线、恒康商贸有限公司1000吨枸文章整理:xiexiebang.com杞生产线、谭龙食品公司南瓜粉生产线、腾格里酒业公司红枣加工生产线、成功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500吨红枣加工和万吨甘草饮片加工生产线进行调研时,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县农业产业化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有亮点、有特色,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作为从事食品加工和农副产品购销企业,要在不断充实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的基础上,用科学的理念指导企业发展。食品行业必须要有走向市场的通行证,包括各类体系认证、食品认证、质量认证、商标注册等工作,另外,还要注重宣传、产品包装等。
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大力帮助龙头企业解决发展中文章整理编辑:好范文遇到问题,创造宽松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全力帮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扶持,各企业要切实成为政府政策的宣传者,不断壮大自身的同时,要付出,回报社会。
企业要加强和大专院校的联系,不断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壮大技术队伍,关系职工生活,使职工有归属感,用人才,留人才,使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目前我县正处在农业经济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各企业之间要进一步加强协调沟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扶优、扶强、扶大”原则,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文章整理:xiexiebang.com推动我县农业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上新台阶。
县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依据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初步呈现出产业化布局、规模化经营、商品化生产和生态化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2011年1-10月份,全县农业增加值达到12.54亿元,增长6.3%1-9月实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965元,增长16.87%目前销售收入在2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97个,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个、省级龙头企业达到13个、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9个;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2个、5000万元以上企业11个、1000万元以上企业28个、500万元以上企业19个、200万元以上企业37个;从业人数达到6896人,资产总额15.3911亿元,近年来。固定资产6.3447亿元,年销售收入20.2204亿元,净利润1.1515亿元,上缴税金4731.75万元,创汇1443万美元,加工能力达到47.36万吨,保鲜库规模达到1.88万吨,带动能力达到59970户。各类经济合作组织209个,有效带动农产品销售量达20万吨以上,农民参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
第四篇:扶持龙头企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参考资料:巴蜀论文网:http://sclunwen.com/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932658050
投稿邮箱:whlunwen@163.com
扶持龙头企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也是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有效激励和地方党政部门的不懈努力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异常迅猛,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小农经济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近年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龙头企业的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带动和促进生产基地和广大农户进行专业化、区域化、社会化大生产,发展集约化种植和养殖、多层次加工增值,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推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是改造我国传统农业,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必由之路。
第一,积极培育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要加快培育一批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在数量和总量上力求突破。在这方面,一是要扶强现有企业,支持企业强化管理、革新技术、挖潜改造,鼓励兼并重组,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强自身活力,促进小规模向大规模转变。二是要着力培育以农产品加工、流通为主的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是弱化种植农业,强化加工农业。强化加工、流通企业的发展,围绕主导产业,按照起点高、辐射力强、市场潜力大的原则,建立一批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强化服务的骨干企业。三是要建设配套基地。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必然要求农业的规模化发展,而基地建设又最为重要。通过基地的辐射作用,可以有效地带动农民大规模生产,从而形成区域化发展、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形成群体生产优势。四是要注重提高龙头企业科技含量。在加强对农民、工人技术队伍、企业家教育培训的基础上,走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的发展路子,促进更多的农业技术成果与企业、农户对接,加强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引进、研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把农业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还要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对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培植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给予适当奖励。
第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产业化发展环境。要加强政府调控管理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农业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形成合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协调、宏观指导和服务工作。应根据宏观发展环境的变化及农业产业化发展阶段性特点,及时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要加强规划引导,理顺管理体制,做好重点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和示范项目的定期监测和动态管理,促进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同时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品种和服务手段。建立政府引导、财政资助、多元资本投入、市场化运作的股份制担保机构,积极开展农户+基地+公司贷款方式,拓宽龙头企业的融资渠道。
第三,注重完善企业与农民利益的联结机制。完善的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实现企业与农民双赢,才能促进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为此,要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积极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与农户在产权上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要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鼓励农村各类市场主体、有关部门通过生产要素入股,联合组建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等中介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物资供应、技术指导、产品收购、加工储运等多种经营服务,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第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构建合理完善的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首先,要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供给体系。要明确现有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真正建立起既公平竞争又分工协作的多元化组织格局。加强对农业发展银行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确保其资金真正用于规定用途,稳定粮食生产,同时应允许其适当扩大政策性业务范围,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其次,要增加农村金融网点,创新金融产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应增加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地区的经营网点,方便存贷业务办理。区分不同发展水平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差别化的、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重点支持产业基础牢、经营规模大、信用记录良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到扶持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个特色产业,搞活一地农村经济,致富一方农民群众。再次,要立足农业需求,创新金融产品。由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性质、经营内容和规模不同,其金融需求往往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应在坚持风险可控、成本可算、利润可获、信息披露到位的前提下,支持和鼓励结合实际创新金融产品。鼓励拓展收费类和服务类资金归集等中间业务,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和金融咨询、代理保险销售和理财业务等。要改进服务方式,特别要围绕提高审贷效率和解决担保难问题,逐步探索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综合授信,实现“集中授信、随用随贷、柜台办理、余额控制”。同时加强对贷款的监管与指导,有效降低金融风险。
第五篇:我镇强力推进蚕桑产业化发展
文章标题:我镇强力推进蚕桑产业化发展
__镇强力推进蚕桑产业化发展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更多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
__镇党委、政府为认真贯彻全县蚕桑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全面
落实我县农业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思路,以2007年我镇农村工作“三篇文章”中的“突出重点”为核心,把蚕桑产业化发展作为全年工作的“第一要务”。镇党委、政府于4月4号上午在和平村二组召开了镇村组干部和蚕桑育苗大户参加的2007年蚕桑生产动员誓师会和育苗现场会,会上全面安排部署了我镇蚕桑生产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规划建制、措施办法、体制机制和保障手段,并与各村签订了蚕桑生产目标责任书,详细讲解当前蚕桑生产关键基础性工作即当前桑树育苗的环节、技术、和管护责任,会议研究制定出以铁的纪律、铁的制度、铁的措施强力推进2007年蚕桑产业化发展战略,正式打响了我镇恢复性发展蚕桑生产的第一枪。为确保本蚕桑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我们决心从以下几个方面狠抓该项工作的落实到位:
一、宣传发动引导,促干群认识到位
为确保全镇栽桑养蚕工作顺利开展,消除群众对丢掉该产业多年后的一些顾虑,要求各级、各相关部门要认真通过广播、电视、会议、标语等方式大力宣传当前蚕桑生产的战略机遇和市场前境,宣传县上的优惠鼓励政策和政府的扶持政策,使相关政策、市场信息、科技知识真正做到家喻户晓,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发动,充分激发广大农民群众栽桑养蚕的积极性。
二、规划育苗落实,促发展任务到位
我们根据各村地形、地貌、土质及水利条件,普查落实各村有栽桑养蚕潜力和经验的栽养能手,实行区域布局和以点带面。2007年我镇蚕桑育苗任务27亩,新栽1500亩,其中一步成园1000亩,要求各村要有50亩的示范片一个,各组要有10亩以上的示范片1个,培养业主大户12户。要全面完成发展任务,狠抓育苗是关键。我们通过镇上的育苗现场会,要求各村层层分阶段召开现场会,技术员实地指导,育苗中实行精细化育苗,目前已签订育苗协议23户,已育19亩,全部采用方格和肥团育苗,保证12号前育苗工作全部结束。政府对育苗成功与否提出各村要坚持做到“育得下、管得好、能保栽、选准育苗户是关键”的指导要求,并从13号开始逐块丈量考核到田地块。为确保育苗质量和效果,技术员随时负责技术指导,保证栽植时有壮苗。
三、大户业主带动,促示范推广到位
一是所有领导都分别各抓一片,在同坝、安山、友爱、和平、高山等村打造蚕桑生产一步成园示范片,主动引进示范片经营业主,切实为他们服好务,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土地、资金、技术、信息等具体问题。二是提早着手普查统计过去的栽桑养蚕大户,以他们为带动,积极培育业主典型,并制定一系列的大户业主优惠鼓励扶持政策。三是村组党员干部必需示范带头,栽植桑树要在3亩以上。
四、“公司 技术”保障,促预期收益到位
根据县松林公司承诺,我们大力推广“公司 业主(农户)基地”的产业链发展经营模式,并逐步建立蚕桑生产专业协会来指导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由松林公司作后盾,对蚕茧实行保护价收购,对栽桑养蚕提供全程技术跟踪服务,要求各村栽桑要做到相对集中成片,栽植规格主要以密植桑为主,每亩在1500—2000株,一步成园全部栽植密植桑。经营方式上以业主大户示范、分户经营或栽养分离等多种形式,在桑树栽植上镇党委、政府提出了“栽得下、保得住、能见效、合理规划建制是关键”的指导要求。
五、严格目标管理,促逗硬考核到位
在年初目标责任书中镇党委、政府拿出350分的分值单项考核各村蚕桑生产,按照育苗、栽桑、田管、发种、产茧等各环节实行阶段性量化考核打分,实行村组干部误工报酬全额与目标考核分值挂钩,镇干部政策性补贴和奖金与挂联村的蚕桑产业发展任务全额考核,并与干部的管理、考核、奖惩、选拔、任用挂钩,对工作不力、行动迟缓、效果较差的村组和干部要进行及时通报处理,对成绩突出的前三个村及镇村干部将进行大力表彰奖励。
在恢复性发展蚕桑产业工作中,政府要着力解决蚕桑发展进程中的体制机制和保障措施,排解产业发展障碍,要求利用农业项目、财政民政资金、产业政策以及“一事一议”等多种有效手段来支持该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土地合理流转的有效机制,走土地集中经营的业主大户之路。目前镇村组各级干部对蚕桑产业发展充满信心,士气高涨,斗志昴扬,决心抓住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倾斜和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机遇,以干部作风整顿为契机,按照“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的“三用心”活动要求,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找项目,相信一定能把蚕桑产业恢复到昔日的最好水平,农民增收、财政增税、企业增效的目标也就一定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