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政府法制工作相关问题的请示
关于政府法制工作相关问题的请示
县政府:
在县委、县政府的全面领导下,我办紧紧围绕建设丘区经济示范县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努力营造好示范县建设发展的法制环境,我县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在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健全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落实行政执法职责任务,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制约,推进行政执法工作评议考核制度等方面均取得了了显著的成效;今年还重点抓了《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及学习宣传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称《纲要》)等,政府依法行政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
但与《行政许可法》、《纲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其主要原因:一是政府法制办编制,机构与越来越重的政府法制工作任务、要求不相适应。首先,《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纲要》及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省《行政执法规定》、省《实施行政许可规程》等法律法规均赋予法制办相应的复议、监督职责;其次,法制办人员少、任务重、工作面宽量大,涉全县30个乡镇及40余个行政工作部门,仅开展了规范性文件审核、行政复议应诉、执法人员培训、办证等工作,其他业务未全面进行,致政府法制工作较为被动。二是行政许可法等法规贯彻实施中的检查、监督及全面贯彻落实《纲要》面临大量的问题需要处理、解决,以目前的人手明显是力不从心的。三是工作经费短缺,行政复议应诉、执法监督、行政许可等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其工作的开展十分困难,影响了政府行政行为的权威性、严肃性。四是办公环境条件较差,以目前的办公场地、条件开展复议应诉工作、信访接待、档案管理、行政争议协调等相当吃紧。五是未列编工作业务车辆,在办理复议应诉案件、开展执法监督检查、协调处理行政争议、纠纷等工作时十分被动,甚至无法进行。鉴于政府法制工作的现状及我办目前的情况,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及机构改革确定之职能职责(另见附件一、二),我办对内设机构及职能配置、人员编制、专项工作经费等问题向县政府领导请示如下:一、内设机构及职能配置
(一)综合股负责法制办机关的文秘、信息、简报、信访、保密、保卫、党务、人事、档案、资料、印章、后勤管理、目标管理以及法制机关内部各股之间业务的协调工作。组织清理规范性文件和行政审批事项,编辑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汇编及执法依据目录。负责政府法制工作的调查、研究和论证,撰写有关调研文稿,承办法制办职责中的有关工作。负责行政执法证件、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申报、审验、管理;负责对行政执法主体的认定及组织执法人员和法制人员的培训工作;负责行政执法负责制的实施、考评工作;调查研究行政执法中带普遍性的问题,提出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的建议和意见。
(二)行政复议应诉股负责承办属县政府办理的行政复议案件,受县长委托办理并出庭应诉行政诉讼案件、民事案件;办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请由县政府承担赔偿义务的赔偿案件;收集、统计填报全县行政复议、应诉案件统计报表;承办、协调与仲裁业务相关的工作;负责拟定县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规划及安排,审核、协调、修改县政府各部门报送县政府的规范性文件草案,并草拟审核说明;负责对乡镇人民政府及县政府各部门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和审查工作;承办上级发送征求意见的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草案的修改及汇总上报工作。负责组织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对行政执法部门(或单位)的具体行政行为实施日常监督检查,协调行政执法部门(或单位)之间在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中产生的矛盾和争议;监督纠正本级政府工作部门和下级政府作出的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
二、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县政府法制办公室目前行政编制为2名,再增加编制4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1名;股级领导职数2名。三、专项工作经费
将行政复议、应诉、执法监督检查、行政许可等经费按规定纳入财政预算。以上请示妥否,请批示。第二篇:政府法制相关问题请示
县政府:
在县委、县政府的全面领导下,我办紧紧围绕建设丘区经济示范县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努力营造好示范县建设发展的法制环境,我县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在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健全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落实行政执法职责任务,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制约,推进行政执法工作评议考核制度等方面均取得了了显著的成效;今年还重点抓了《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及学习宣传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称《纲要》)等,政府依法行政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
但与《行政许可法》、《纲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其主要原因:一是政府法制办编制,机构与越来越重的政府法制工作任务、要求不相适应。首先,《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纲要》及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省《行政执法规定》、省《实施行政许可规程》等法律法规均赋予法制办相应的复议、监督职责;其次,法制办人员少、任务重、工作面宽量大,涉全县30个乡镇及40余个行政工作部门,仅开展了规范性文件审核、行政复议应诉、执法人员培训、办证等工作,其他业务未全面进行,致政府法制工作较为被动。二是行政许可法等法规贯彻实施中的检查、监督及全面贯彻落实《纲要》面临大量的问题需要处理、解决,以目前的人手明显是力不从心的。三是工作经费短缺,行政复议应诉、执法监督、行政许可等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其工作的开展十分困难,影响了政府行政行为的权威性、严肃性。四是办公环境条件较差,以目前的办公场地、条件开展复议应诉工作、信访接待、档案管理、行政争议协调等相当吃紧。五是未列编工作业务车辆,在办理复议应诉案件、开展执法监督检查、协调处理行政争议、纠纷等工作时十分被动,甚至无法进行。鉴于政府法制工作的现状及我办目前的情况,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及机构改革确定之职能职责(另见附件一、二),我办对内设机构及职能配置、人员编制、专项工作经费等问题向县政府领导请示如下:
一、内设机构及职能配置
(一)综合股负责法制办机关的文秘、信息、简报、信访、保密、保卫、党务、人事、档案、资料、印章、后勤管理、目标管理以及法制机关内部各股之间业务的协调工作。组织清理规范性文件和行政审批事项,编辑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汇编及执法依据目录。负责政府法制工作的调查、研究和论证,撰写有关调研文稿,承办法制办职责中的有关工作。负责行政执法证件、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申报、审验、管理;负责对行政执法主体的认定及组织执法人员和法制人员的培训工作;负责行政执法负责制的实施、考评工作;调查研究行政执法中带普遍性的问题,提出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的建议和意见。
(二)行政复议应诉股负责承办属县政府办理的行政复议案件,受县长委托办理并出庭应诉行政诉讼案件、民事案件;办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请由县政府承担赔偿义务的赔偿案件;收集、统计填报全县行政复议、应诉案件统计报表;承办、协调与仲裁业务相关的工作;负责拟定县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规划及安排,审核、协调、修改县政府各部门报送县政府的规范性文件草案,并草拟审核说明;负责对乡镇人民政府及县政府各部门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和审查工作;承办上级发送征求意见的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草案的修改及汇总上报工作。负责组织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对行政执法部门(或单位)的具体行政行为实施日常监督检查,协调行政执法部门(或单位)之间在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中产生的矛盾和争议;监督纠正本级政府工作部门和下级政府作出的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
二、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三、专项工作经费
将行政复议、应诉、执法监督检查、行政许可等经费按规定纳入财政预算。
以上请示妥否,
请批示。
二00四年十
附件一:政府法制办主要职责依据
二:政府法制办主要职责
附件一:政府法制办主要职责依据
一、行政处罚法
二、行政复议法
三、国家赔偿法
四、行政许可法
六、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附件二:政府法制办主要职责
(一)拟定县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规划,经县政府批准后,督促指导实施。
(二)审查、协调、修改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报送县政府审议的规范性文件草案,并向县政府常务会作规范性文件草案审核说明。
(三)负责对县政府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承办县政府规范性文件向市政府的备案工作。
(四)组织并承办省、市人大、政府发送县政府征求意见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并汇总上报修改意见。
(五)清理县政府的规范性文件,并对其中与新公布的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规定相抵触的文件,提出修改或废止的意见。
(六)负责清理县政府有关部门的文件,组织清理行政审批事项,依照规定编辑规范性文件汇编和部门执法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目录。
(七)依法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对行政执法部门(或单位)的具体行政行为实施日常监督检查、监督纠正本级政府工作部门和下级政府作出的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
(八)按照市政府法制办和市目标办的要求,负责组织实施我县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和对下级人民政府、县政府所属工作部门进行执法责任制目标考核。
(九)协调和裁处县政府各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在实施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中发生的矛盾和争议。
(十)负责全县使用四川省行政执法(含委托、协助)证件、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的颁发、审验和管理工作。
(十一)负责对县政府各部门法制工作人员和县政府各执法部门(单位)的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
(十二)办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政府各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向县政府提起的行政复议申请案件。
(十三)办理涉及县政府的行政诉讼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赔偿案件。
(十四)负责按时按规定收集、统计向市政府法制办上报全县行政复议、应诉案件统计报表。
(十五)承办、协调与仲裁业务相关的工作。
(十六)承办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政府法制相关问题请示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三篇:关于政府法制工作相关问题的请示
县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全面领导下,我办紧紧围绕建设丘区经济示范县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努力营造好示范县建设发展的法制环境,我县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在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健全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落实行政执法职责任务,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制约,推进行政执法工作评议考核制度等方面均取得了了显著的成效;今年还重点抓了《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及学习宣传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称《纲要》)等,政府依法行政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但与《行政许可法》、《纲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其主要原因:一是政府法制办编制,机构与越来越重的政府法制工作任务、要求不相适应。首先,《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纲要》及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省《行政执法规定》、省《实施行政许可规程》等法律法规均赋予法制办相应的复议、监督职责;其次,法制办人员少、任务重、工作面宽量大,涉全县30个乡镇及40余个行政工作部门,仅开展了规范性文件审核、行政复议应诉、执法人员培训、办证等工作,其他业务未全面进行,致政府法制工作较为被动。二是行政许可法等法规贯彻实施中的检查、监督及全面贯彻落实《纲要》面临大量的问题需要处理、解决,以目前的人手明显是力不从心的。三是工作经费短缺,行政复议应诉、执法监督、行政许可等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其工作的开展十分困难,影响了政府行政行为的权威性、严肃性。四是办公环境条件较差,以目前的办公场地、条件开展复议应诉工作、信访接待、档案管理、行政争议协调等相当吃紧。五是未列编工作业务车辆,在办理复议应诉案件、开展执法监督检查、协调处理行政争议、纠纷等工作时十分被动,甚至无法进行。鉴于政府法制工作的现状及我办目前的情况,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及机构改革确定之职能职责(另见附件一、二),我办对内设机构及职能配置、人员编制、专项工作经费等问题向县政府领导请示如下:
一、内设机构及职能配置
(一)综合股 负责法制办机关的文秘、信息、简报、信访、保密、保卫、党务、人事、档案、资料、印章、后勤管理、目标管理以及法制机关内部各股之间业务的协调工作。组织清理规范性文件和行政审批事项,编辑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汇编及执法依据目录。负责政府法制工作的调查、研究和论证,撰写有关调研文稿,承办法制办职责中的有关工作。负责行政执法证件、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申报、审验、管理;负责对行政执法主体的认定及组织执法人员和法制人员的培训工作;负责行政执法负责制的实施、考评工作;调查研究行政执法中带普遍性的问题,提出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的建议和意见。
(二)行政复议应诉股 负责承办属县政府办理的行政复议案件,受县长委托办理并出庭应诉行政诉讼案件、民事案件;办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请由县政府承担赔偿义务的赔偿案件;收集、统计填报全县行政复议、应诉案件统计报表;承办、协调与仲裁业务相关的工作;负责拟定县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规划及安排,审核、协调、修改县政府各部门报送县政府的规范性文件草案,并草拟审核说明;负责对乡镇人民政府及县政府各部门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和审查工作;承办上级发送征求意见的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草案的修改及汇总上报工作。负责组织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对行政执法部门(或单位)的具体行政行为实施日常监督检查,协调行政执法部门(或单位)之间在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中产生的矛盾和争议;监督纠正本级政府工作部门和下级政府作出的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
二、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县政府法制办公室目前行政编制为2名,再增加编制4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1名;股级领导职数2名。
三、专项工作经费将行政复议、应诉、执法监督检查、行政许可等经费按规定纳入财政预算。以上请示妥否,请批示。二00四年十二月九日 附件一:政府法制办主要职责依据 二:政府法制办主要职责附件一:政府法制办主要职责依据
一、行政处罚法
二、行政复议法
三、国家赔偿法
四、行政许可法
五、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1999]23)号
六、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七、四川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八、四川省行政执法规定九、四川省实施行政许可规程附件二:政府法制办主要职责
(一)拟定县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规划,经县政府批准后,督促指导实施。
(二)审查、协调、修改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报送县政府审议的规范性文件草案,并向县政府常务会作规范性文件草案审核说明。
(三)负责对县政府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承办县政府规范性文件向市政府的备案工作。
(四)组织并承办省、市人大、政府发送县政府征求意见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并汇总上报修改意见。
(五)清理县政府的规范性文件,并对其中与新公布的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规定相抵触的文件,提出修改或废止的意见。
(六)负责清理县政府有关部门的文件,组织清理行政审批事项,依照规定编辑规范性文件汇编和部门执法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目录。
(七)依法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对行政执法部门(或单位)的具体行政行为实施日常监督检查、监督纠正本级政府工作部门和下级政府作出的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
(八)按照市政府法制办和市目标办的要求,负责组织实施我县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和对下级人民政府、县政府所属工作部门进行执法责任制目标考核。
(九)协调和裁处县政府各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在实施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中发生的矛盾和争议。
(十)负责全县使用四川省行政执法(含委托、协助)证件、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的颁发、审验和管理工作。
(十一)负责对县政府各部门法制工作人员和县政府各执法部门(单位)的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
(十二)办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政府各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向县政府提起的行政复议申请案件。
(十三)办理涉及县政府的行政诉讼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赔偿案件。
(十四)负责按时按规定收集、统计向市政府法制办上报全县行政复议、应诉案件统计报表。
(十五)承办、协调与仲裁业务相关的工作。(十六)承办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四篇:政府请示格式
关于申请增挂**市山水区**街道
工商业联合会的请示
**市**区工商联:
为进一步引导我街道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中发(XX)**号]和中共**区委《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委发(XX)100号]的精神,依照《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章程》第17条、第30条、第36条的有关规定,特申请增挂“**市**区**街道工商业联合会”,与“**市**区**商会”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运行体制。
以上请示当否,请予示复。
**市**区**商会
XX年一月五日
(一)请示的写作格式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导、批准。请示属上行文。请示的作用在于请示工作要求上级批复。请示产生于事前,不可“先斩后奏”,这是请示区别于报告的主要特征之一。
请示由标题、主送单位、正文、发文机关、日期构成。
1、标题
一般由请示单位、请示事由、文种或请示事由和文种组成。
2、正文
正文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
①请示缘由
提出请示的原因和理由。
②请示事项
提出有关问题要求上级指示或批准,有的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意见,供上级机关参考。提出的请示,要符合有关方针、政策,切实可行,不可矛盾上交。
③请示要求
应明确提出要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常用“是否妥当,请批示”、“妥否,请批示”、“如无不妥,请批转有关单位执行”等等。
(二)请示的写作范例
广元市人民政府
关于解决水利建设资金的请示
四川省人民政府:
广元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市,自然条件较差,农业生产仍是以“靠天吃饭”为主。近年来在省政府及省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水利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八五”期间,全市累计新建、整治中型水库3座、小型水利工程47座、微型水利工程2万余个(处)。但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的限制,水利设施基础差,病害工程多。截止1995年底,全市仅有小型以上骨干工程60余座,其中中型水库仅6座,在4县3区中尚有4个县(区)没有中型水利工程,其中2个县(区)甚至连小型水利工程都没有。连续3年的大旱,加之去冬今春冬旱、春旱低温的影响,使全市农业生产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4县3区都有返贫的可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市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1996年市财政已拨款100万元用于水利建设,但是有限的资金不能有效地改善全市农田水利基础条件,因此特请求省政府帮助解决水利建设资金,以支持我市水利设施建设。
一、遵照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广元视察时的指示精神,从我市具体情况出发,根据山区特点,以小型水利建设为重点,全市在“九五”期间,计划新建、改建、整治、配套小型水库50座,微型水利工程40万个,实现新增蓄水量5000万立方米,旱涝保收农田20万亩的目标,请求省政府每年解决我市小型水利建设补助资金300万元。
二、“九五”期间,新建、改建、整治、配套中型工程3处。其中新建1座蓄水量为1500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整治、配套2座,使我市中型水利工程有效蓄水量达到1亿立方米。为此,请求省政府解决中型水利工程建设资金5000万元。
特此请示。
一九九六年四月二十六日
第五篇:政府法制研究问题的思考
在全国政府法制系统中,政府法制理论的研究方兴未艾。许多省市的政府法制机构建立了法制研究中心,对其进行专事研究。相当多的在政府法制第一线工作的同志,不断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总结,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思考、概括,实际上他们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了研究。也有不少高校、科研单位的学者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这里,试图对实践中涌现出来的种
种现象作出理论的诠释。
作为一家成立不久的省级政府法制研究机构,我们也初涉其中。我们对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一定程度的思考与观察,如政府法制研究的现状、政府法制理论体系的状态、政府法制研究的价值取向、政府法制研究的所宜方法,等等。下面谈一些初步的认识与体会,与同道们切磋。
一、关于政府法制研究的现状
1.政府法制工作的历史发展轨迹
要了解政府法制研究的现状,先得了解政府法制工作本身;而要了解政府法制工作,最好是简要回顾一下它的历史沿革。
严格来说,只要有政府就会有政府法制工作。政府管理(服务)社会,必须先立规矩,这个规矩在封建社会就是例律诰令,进入近现社会就是法律(包括法规、规章、政策)。那就必须有机构或人员来建章立制,铺佐践规行矩,起到参谋、助手和顾问作用,这就是政府法制工作。
远古时期是没有法律的,那时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靠不成文的习惯。正如我国古书上记载的,“神农无制令而民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出观,由统治阶级制订并以强制力强证实施的法律出现了。最早的法律可追溯到大禹时期,大禹为了治水,不得不集中全国的人财物力,于是采取了诸多带有强制性的非常手段,制定了一系列严明的纪律(《禹刑》的滥觞),这就是法律的雏形。大禹的“肱股”皋陶担任“大理”,相当于今天的司法部长,从不很严格的意义上说,他做的就是政府法制工作。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历朝历代都有体系较为完备的法律(刑、律、例、诰等),形成了浩瀚而自成一体的中华法系。我国封建法律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刑、民、行政合一,因此当时的政府法制应该就在其中,只不过未必有这个提法,但它是客观存在的。
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十分重视政府法制,专门设立了法制局。法制局在孙中山的领导下,拟制了许多反对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废除封建陋习、保障人民权利的法令,如保护私有财产、倡导发展工商业、注重农业生产发展、禁止贩卖和买卖人口、保护华侨正当权益、严禁鸦片、限期剪辫、劝禁缠足、禁止赌博等等。可以说,近代史的政府法制已经基本具备了现代政府法制的形态。
新中国的政府法制是随着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发展的。建国初期,新生的人民政权废除了国民党的《六法全书》及其法律体系,面临着建立新的法律制度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为了适应法制建设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设立了法制委员会,负责政务院的法规草拟和审查修改工作。1954年政务院改为国务院后,又成立了国务院法制局。嗣后,由于“左”倾思想的干扰,政府法制工作形实皆无。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会之后,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的工作思路。相应地,政府法制工作也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逐步得到了恢复与加强。198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法制局成立。1986年4月,国务院法制局成立,作为国务院的一个直属机构,全面负责法制行政工作,对国务院各部门的法制工作通盘考虑、综合研究、组织协调、具体指导。1998年3月,国务院法制局更名为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成为协助总理办理法制工作事项的办事机构。各省、市、县的政府法制工作开展的情况大抵如此。由于级别不同、行政权限不同,各级政府法制机构的具体任务和职责存在一定区别,然而其基本任务和基本职责是一致的,即:全面负责本级政府的法制工作,对本级政府的法制工作“通盘考虑,综合研究,组织协调,具体指导”。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职能:行政立法工作:行政执法监督;行政复议与应诉;法制宣传与培训。
2.政府法制研究的现状分析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现代意义上的政府法制工作实际上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相应地,政府法制研究也是从那时开始萌芽。它随着政府法制工作的发展而发展、壮大而壮大、旺盛而旺盛,现在已经初步形成气候。就目前而言,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势头良好。如果说政府法制工作是一项年轻的事业的话,那么政府法制研究则是(也应当是)一项更年轻的事业。理论总是滞后于实践的,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也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当上个世纪80年代政府法制工作刚刚起步的时候,一切都是新的———事业本身与从事这项事业的人。当时只在政府办公厅(室)设一个局(处、科),主要
职责是草拟、审查、修改法规及规章;人员也是从其它部门“转业”过来的。后来职责、职能不断拓宽,机构不断升级,机构的网络日益健全,队伍也越越来壮大。日见丰富的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问题,需要从理论的层面予以回答。到上个世纪90年中期以后,政府法制的机构与职能已基本成熟定型,理论研究也在这样的土壤下得以较为正规地展开。到目前为止,政府法制理论
研究也还属于起步阶段,它的理论体系尚在建构之中,一些基本的范畴尚未完全明晰,基本的原则和原理尚不能稳定和巩固(关于这一点,后面还要作详细分析)。然而它的发展势头很好,可以说正逢天时、地利、人和,蓬勃发展、硕果累累应该是可以预见的前景。
(2)工作在政府法制第一线的同志是研究的主力军。目前研究政府法制的,主要由三方面人员组成:一是直接从事政府法制工作的同志;二是从事部门法制工作的同志;三是高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前两者都属于工作在政府法制第一线的同志,他们对政府法制工作有着很深的感情,在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遇到了种种的难题与困惑。他们本身有着一定的行政法理论基础,于是便自觉地搞起了研究,试图为工作中的难题与困惑找到答案。他们的优势在于实践经验丰富,研究的动力强劲,大量的现象与素材了然于心;他们的劣势是尚缺乏系统的理论训练,研究的功底单薄,同时对最前沿的信息与动态缺乏把握。专家学者们大多是研究行政法出身,因为行政法与政府法制有着较多的交集,他们便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后者。专家学者的优势在于视野开阔,思路多维,信息通达,同时具备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劣势在于对现实中的现象与问题把握不准,没有足够的鲜活生动的研究素材。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学者型官员,他们既在政府法制部门任职,又在高校科研单位兼职(教学或科研),他们既有着两边的所长又避开了两边的所短,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他们将是政府法制理论研究的扛鼎人物。
二、关于概念与体系
1.政府法制研究应廓清基本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
对于任何一门学问来说,概念是一个基本的要素。如果把一门学问(理论)喻为大厦的话,那么概念就是砖瓦钢筋水泥等最基本的建材;正是这些基本建材的构架,才砌成了理论的摩天大楼。离开了基本概念,要构筑起一门学问是不可思议的;基本概念模糊不清,那么这门学问难以形成严密的体系。
一方面,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元素。我们知道,人类的思维必须借助于语言,离开语言的思维只能是胡思乱想。而语言正是一个一个的概念用助词的线索串联起来的。例如把“一匹马拉着一车草”说成是“一只动物拉着一堆植物”,从泛义上来说,后一句并不错,但显而易见,它是犯了以大概念代替小概念的逻辑错误,就是概念不清的表现。概念不清,不但无法准确地表达,同时也使思维无法深入下去。
另一方面,概念准确是学问交流的必要前提。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理论理论,既要“理”,又要“论”。关起门来冥思苦想,不与人互动交流,这样的研究只会贻笑大方。而概念不清,就无法相互交流———其结果只能是两个聋子辩论,自说自话。比如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这一命题,如果要对它进行讨论,就必须把“市场经济”和“法制经济”这两个关键的概念厘定清楚,对它的内涵与外延把握准确并达成共识,这样的讨论才有意义。诚如著名法理学者张文显教授所言:“……如果没有自己的范畴或者范畴的内容模糊不清,就不能引发共识,各门科学就无法正常地、有效地沟通、对话、合作。”
如前所述,政府法制研究是一项年轻的事业,不可避免地,其中的许多概念还存在着尚未定型、含混不清的现象。由于政府法制理论与行政法学有着较大面积的交集,有许多概念是直接从行政法学“拿来”的,例如行政、行政权、行政法关系、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违法、行政责任、行政救济等等。行政法学本身的发展也是坎坎坷坷,到90年代中期才发育成长,但还算不上成熟,其中的概念也没有完全定型。政府法制理论将这些概念搬来,本身就有着胎里带来的先天不足。撇开这个因素不谈,单就政府法制理论本身的概念(或者主要应归类于政府法制理论体系内),含混不清、界定不明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例如“政府法制”这个概念,什么是政府法制?实际工作与研究当中,有着多种的说法与理解,它的外延究竟延伸到哪里,更是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政府法制是指政府职能的法律化、制度化,它的外延指向所有政府的职能范围。有人认为,政府法制就是襄助政府处理法律事务,起到一个法律参谋、助手和顾问作用,它的外延指向就是政府立法、行政复议与应诉、规范性文件审查、行政执法监督等有限的几个方面。又如“规范性文件”这个概念,在日常使用与研究中就很不规范,有时它是指所有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政策性文件,有时它仅指法律、法规、规章以外(或以下)的政策性文件。外延的时而扩大、时而缩小,对于准确地表达,对于顺畅地交流,对于研究的深入,都会产生许多的障碍。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胜枚举。罗豪才教授主编了一本《行政法学》,使行政法学中的近三十个概念得以稳固界定。政府法制研究亟需这样一位泰斗式的人物,拿出一本宏篇巨著,将政府法制的核心概念得以准确明晰下来。
2.政府法制研究应构建基本的体系
目前的政府法制研究,应该说已经初具体系。有不少学者、专家和实务工作者著书立说,为政府法制理论大厦的建设添砖加瓦。然而毋庸讳言,就整个政府法制研究状况而言,离完备的、严谨的体系尚存差距。
一般而言,一门自成体系的理论应具有以下的板块:
(1)基本范畴
关于这一点,上面已有所述及,这里不赘。
(2)基础理论
基础理论是一门学说的地基与墙基,对这门学说起着十分重要的底座支撑作用。目前,政府法制尚未形成自己的基础理论,这对自身的成长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亟需有人不甘寂寞,来做这项基础工作。夯实政府法制基础理论,一是可以发挥其指导功能,指导政府法制理论体系的构建,促使政府法制研究沿着合乎规律的方向发展;二是可以发挥其整合功能,促使整个学科的体系趋于和谐、有序和统一;三是可以发挥其阐释功能,即对概念与范围、目标与手段、内容与形式等做出准确的阐释,对一些未知的领域作出假设与推论。
(3)梳形分支学科
任何一门学问都有许多分支学科,它们像梳齿一样并立于基础理论之上。政府法制理论也不例外,它也有着多个分支。目前大多是按照政府法制部门的职能来分的,如分为政府立法、行政复议、行政应诉、行政执法、行政执法监督等,尚未跳出实用的窠臼。能否从大政府法制的概念,使分支涵盖更多的领域?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三、关于政府法制研究的方法论
每一种学问都要运用一定的方法,或遵循某种特定的方式来研究和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政府法制理论研究也不例外,它也要有自己的方法论。所谓“政府法制研究方法论”,是指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基于特定的哲学基础,体现基本学术立场,对具体政府法制研究具有指导意义的方法体系。方法论不是各种具体方法的简单叠加和描述,而是侧重揭示如何运用不同的范式和方法来剖析政府法制研究的“方法的方法”。
1.政府法制研究方法论的原则
政府法制研究方法论的原则,是指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基本的思路,是关于应用具体方法的一种根本性的、基础性的方法。它是方法体系的理论基础,对其它方法的适用发挥着整体的导向功能。
政府法制研究方法论的原则,应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从政府法制现状、实践经验、存在问题出发,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找出问题的症结,得出正确的结论,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它包含以下的核心点:一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它规定了思维的根本出发点和总方向;二是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三是坚持社会现象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不是线型的单值分析,而是多元的多变量的分析。四是坚持社会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政府法制发展的过程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过程有着深刻的联系,一种理论只有在准确反映社会基本矛盾的条件下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并且在自身的运动和发展过程中获得强大的生命力。
2.政府法制研究的基本方法
政府法制研究的基本方法,一言以蔽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换句话说,就是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齐头并进、相互作用、互为依存、相得益彰的方法。
关于理论性研究,在前面论述基础理论中已有所涉及,这里不赘。这里略述一下应用性研究。政府法制应用性研究,是运用政府法制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探索、开辟实际应用的途径。它着重研究如何把政府法制基础理论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技能、方法和手段,使理论与实际衔接起来,达到某种具体和预定的实际目标。也就是说,通过应用研究,直接解决政府法制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例如我们日常工作中常作的调查研究,就是为了解决某一个特定的问题。又如江苏省政府法制办于2005年上半年向系统内外招标的六个研究课题,基本属于应用性课题,有的直接为当年的立法服务,有的直接为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服务,有的直接为当前的实际工作服务。
至少在目前,政府法制研究宜以应用性研究为侧重。
3.政府法制研究的具体方法
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实证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是指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归结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具体到政府法制研究中,可表述为将认识建立在现实行为的经验事实基础之上,通过社会调查、观察社会现实、控制实验条件获取数据和原始素材,在对原始数据和素材进行科学处理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一般结论的研究范式。
实证研究是政府法制研究的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具体方法。
(2)比较研究方法
比较研究就是将两种研究对象加以对比分析,从而寻求事物的相似与差异这一基本特征的研究方法。在政府法制研究中,比较研究也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它是借助对中外和国与国之间以及同一国家(或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或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政府法制现象的比较,从而发现有助于我国(我省)政府法制建设和完善的理论成果和成功经验。
比较研究方法中应当包含了历史研究的方法,因此关于历史研究方法这里不赘。
(3)博弈理论研究方法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博弈理论最初被经济领域所引用,后来被广泛应用于政治、法学、军事、外交、国际关系、公共选择等各个领域,博弈论又被称之为方法论。政府法制研究有着更多的应用博弈论的理由,因为政府法制本身就起着政府的参谋、助手与法律顾问的作用,为政府的决策服务实乃题中应有之义。综合分析研究各种动态的情况与因素,为领导决策提供咨询性意见,提供多方面的论证和建设性的结论,是政府法制研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