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初次进入职场角色的转变三步走
刚毕业的大学生第一次进入职场,应积极调整心态、勇敢面对挫折,制定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尽快实现角色转变,融入到社会集体生活。
有很多初入职场的大学生们都希望能够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准备大干一番。然而,在一阵拳打脚踢之后,有人会发现自己不能融入新的集体和环境,甚至终日无所事事,空有一身的力气却无处使。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很多大学生就开始怀疑自我的知识技能和适应能力,工作积极性也受到极大的挫伤,这就要求初入职场的大学生们迅速转变角色,下面从三个方面给出了一些建议:
第一、积极调整工作心态
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们,大都有着“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的宏伟抱负。但是,随着高校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成为一个大众化的社会问题,由此产生的身份和地位不受重视的现象也随之而来。因此,大学毕业生们应先调整心态,正视、接纳现实,恰当地评价自己,放低姿态,一切从零开始。
确立健康、坚定的工作心态——没有最好的工作,只有最合适的工作;没有一劳永逸的工作,只有不断接受挑战的工作,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就业之路,实现人生价值。
案例:不少新入职的大学生们,在入职不久便来找我。他们觉得目前的工作与他们刚开始进新东方工作时想象的不一样,觉得自身的知识能力没有得到发挥,每天重复做着一些简单、单调的工作,和周围的同事相比落差很大,工作中也经常出错,同时感觉主管也没有重视自己。因为高度认同新东方的文化,因此想留在新东方发展下去,面对目前的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这些员工遇到的是由于角色转换引起的社会适应不良。从大学
毕业到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对于每一位职场新人来说都需要经历比较大的角色转变。角色转变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工作心态的调整。
如何来调整工作心态?首先,适当调节心理预期。心理预期过高,导致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这种距离增加了内心的失落感,感到事情的发展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控制,因此要多给自己积极暗示,凡事都要循序渐进,学会耐得住寂寞,多听、多看、多学。这些员工正因为刚进新东方时的心理预期过高,导致与现实的工作产生差距,从而丧失了工作热情,落差很大,严重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其次,放低姿态,从基础工作做起,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对于新人来说,在职场的每一种经历都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有助于自己的成长。牢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虚心向同事们学习工作经验,尽快熟悉自己工作岗位的种种业务知识,结合实际工作将自己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尽快适应新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创造自己的工作业绩。事业的辉煌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断地积累点滴业绩。
再次,主动沟通,创造良好的工作关系。案例中的这些员工认为主管不关注他们,其实是他们缺乏主动与主管的有效沟通。沟通时,要本着实事求是、诚心待人的态度与人沟通,提高沟通的主动性,缩短与周围同事之间的距离。同时要克制感情,冷静处理,工作中出现错误时,应主动承担责任。通过与部门主管、同事的沟通,有助于增进互相的理解及人际关系的处理,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
最后,不断学习、锐意进取,高标准要求自己。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刚离开校园踏上工作岗位,往往就忽视了学习,感觉学习是学生时代的“义务”,这是不可取的。大学生只是人才的坯子,要锻炼成才,还需要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锻造,只有不断探索新的方法,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保证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这对于从“学校人”到“职业人”转变也是至关重要。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机会来临时,有准备的人往往会牢牢把握。
第二、正确面对工作中的挫折
案例:有一天,员工小陈来我办公室,眼泪汪汪地和我说不想干了想辞职。我问其原因,是因为小陈没有及时变更教师信息,导致提交教务教师课时错误。教师的课时与课酬密切相关,因此受到了同事及主管的批评。小陈认为这种批评是她不能接受的,而且她已经很努力地在工作了。
面对职场的压力,对于毫无经验的新入职场的大学生们总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对于刚毕业的小陈来说也不例外。但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有些人选择了放弃,有些人选择了坚持,勇敢面对。
如何来正确面对工作中的挫折?首先,当遇到挫折时,不能就此放弃,要用冷静的态度,客观地分析失败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受挫归因。导致案例中的小陈出错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小陈缺少工作经验,没有进一步地把教师课时信息与教师考勤信息进行核对。如果有了核对的步骤,这种错误完全就可以避免了。因此,困难和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理性勇敢面对就此放弃,往往失败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
其次,乐观面对。挫折虽然能够给人带来心情的不愉快,但同时也可以锻炼人的意志。不少新入职场的大学生们只想到成功,没有想到失败,一旦遭受挫折就会一蹶不振,陷入苦闷、焦虑情绪之中不能自拔。案例中的小陈不应觉得因此事受到批评而感到不悦甚至提出辞职,对小陈来说,经历了这次失败不但锻炼了她面对失败的意志,同时也积累了工作经验。
最后,调整好目标,脚踏实地前进,争取新的机会,争取获得下一次的成功。一个真正的强者面对失败时,通常能够认真反思,吸取经验教训,努力去争取新的机会。案例中的小陈只要能够勇敢面对,找出出错的原因,乐观面对并在今后的工作中给予改进,最终小陈就会取得成功。
第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案例:员工小王,本科英语专业,担任前台咨询员工作。入职半年之后来找我,她自己觉得对未来很迷惘,目前的工作觉得没什么意思,也不知道究竟何去何从?当我问她对自己有什么样的职业规划时,她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就其学历及专业背景而言,小王是和目前的岗位不匹配的。刚开始选择咨询顾问的岗位,是因为她自己也不知道能做什么就先找一份工作。小王想过当老师,但目前的英语能力没有达到要求,因此放弃。正因为缺少职业规划,小王没有了目标,对现有的工作失去了动力和激情,对未来自然就更加迷惘。
正确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当学子们完成从“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转变之后,应正式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即确定个人奋斗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动力,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筹划未来,避免对自己未来产生迷惘。案例中的小王应该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及能力为自己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一旦有了职业规划,就有了奋斗目标,对未来就有了希望。为实现这一标目,就要不断地努力奋斗,不断地提升技能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
另一方面,在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时,切忌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在我面试的过程中,不少大学生开口就是自己宏伟远大的发展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然而这些职业生涯规划和自身的能力并不匹配,在可预见的范围内根本无法实现。因此,在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时,一
定要客观衡量自身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
总之,初入职场的大学生们应积极调整心态、勇敢面对挫折,制定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尽快实现角色转变,融入到社会集体生活。人的一生,求学到工作,从学艺到谋生,经历无数次的角色转变,每一阶段的人生角色,赋予的内容和要求是不全相同的,因此必须有效适应每一次人生转变,才能更好经营自己的人生,才能最大化发挥个人的人生价值和全景化地实现我们的社会价值。以不变应万变的理论或许在知识爆炸、竞争与机遇共存的21世纪,已经失去它固有的内涵。会不变中求变,适应每一次人生角色转变,将取得最终的成功。
第二篇:大学生进入社会角色转变
有准备地走进社会
我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学生,现在大三了,再过两年就该毕业了,现在也应该想想毕业之后走入社会的问题了,在《就业指导》课上,老师也给我们讲述了以后怎么找工作的一些问题,课后我也根据老师所讲的仔细想了一下我该如何进入社会,由一个学生的角色向一个职场工作者转变。我想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更快更好的走进社会。
学生和职场工作者这之间的角色有很大的区别,初次进入社会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待人处事的方式不适应。在学校里同学们之间可以相互称兄道弟、姐长姐短的,现在呢,对不同职务、不同单位、不同场合的人要有不同的说话方式。
二是对压力的承受不适应。当学生时做错了事,同学和老师、学校和社会都会比较宽容,可一旦参加了工作,我们就是一个独立承担责任的人,有什么错误必须要有勇气自己来承担。
三是时间性纪律性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上大学时,不想听的课可以不听,不想参加的活动可以不参加,落下的课程可以在考试前两周抓紧突击,还不耽误拿奖学金。参加工作后就不一样了,上下班要遵守考勤制度,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得按时完成,不遵守劳动工作纪律,轻者影响考核得分和工资待遇,重者还会受到处分,甚至有解除劳动合同、丢掉工作的风险。
四是感觉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较大。大学生步入社会,就意味要从学生角色向职业化角色转变的开始。大学生刚参加工作,被人认可的愿望十分强烈,但刚参加工作,往往会被上级或领导指派做一些简单性、操作性、流程性的工作。就我们行业来讲,可能会派你们到基层的基层去锻炼一两年,干一些最基础的工作,比如去分拣线分拣卷烟、给零售商户送货、去烟站种植、收购烟叶、去卷烟或烟叶仓库当保管员,甚至说是一些打杂跑腿的工作。而我们这些大学生,曾经都是学校里的高才生或者说是所谓的“天之娇子”,如今却只是一名普通员工,做着简单的工作;进的是名牌大学,学的是热门专业,但却没有获得期望的薪酬和机会。这种期望值的落差,让许多应届大学生无所适从,无法安心工作,尤其看到本单位的部分领导干部或者中层干部,无论是学历还是能力上都跟自己无法相比的时候,这种心理的落差更大。这种心理的落差将导致应届大学毕业生心态浮躁,无法看见自己的前途,越加对未来迷茫,感觉自己郁郁不得志,最后走向破罐破摔,甚至跳槽的边缘。
五是急于求成,遭受挫折后不能承受压力。应届大学生一方面对于工作急于求成,另一方面,遭受挫折后,心理负荷较大,无法承担工作压力。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的知识非常有限,很多书本知识由于教育的滞后性,在工作中已经过时,很多工作知识需要在工作实践
中不断学习、锻炼和提高。因此,应届大学生真正参加工作之后,还需要摆正心态,放下架子,重新去学习,以使自己胜任现有工作。而且,在工作中的任何过失和错误都有可能造成本单位的经济损失,所以任何小小的失误也难免招致同事或上级的批评后者斥责,难以承受压力。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些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释放或者化解,就可能转化成对企业或同事的抱怨,无法使自己在技能上提高,无法融入集体,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造成心理失衡的现象更加严重。
根据以上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我与社会,向社会化转变。现在不少大学生在思考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自我与职业的关系时,将社会化等同为“丧失自我”,并从内心排斥社会化。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从学生向员工的角色转化,表面上表现为职业化,但深层的东西其实是对于社会和自我的正确认识,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大学生工作适应最突出的障碍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不能正确地认识社会、人性、职业和他人。
其次,要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向职业化转变。职业素养是我们大学生角色转换的重点。在人才交流市场上,我们会常常发现,多数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希望应聘者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其实,大学生就业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离社会的实际要求肯定有很大的差距,用人单位真正看重的并不是简单的成绩单,也不是表面的学历学位,而是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经验不是阻碍我们大学生角色转化的最大难题,我们本来就是学生出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十几年的学习经历让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学习经验,参加工作后的岗位专业知识我们一定能轻松搞定,工作经验我们也一样能扎实积累。但是,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职业素养才是我们大学生的“软肋”,这些方面的欠缺在职业适应阶段都会表现出来。
第三,要从现在做起,向行动化转变。学校是一个同质性比较高的小社会、小群体,人员构成比较单一,相对比较单纯,而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与学校相比,社会是一所更大的大学。职场文化和校园文化在时间安排、人际交往、学习方式、评价体系等很多方面都大有不同。因此,当我们在跨出大学的校门、跨入职业的门槛之际,要顺利实现社会化、职业化转变,就要从现在做起,从我们生活、工作、职业发展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向行动化转变。
对于行动,我觉得主要做的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学会适应。不要习惯性地像在学校里一样,以对待周围老师和同学的方式与同事、上司、老板相处。千万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而是要学会适应与不同的人和谐相处,求同存异,适者生存。
2、要控制情绪。要自觉地意识到校园文化和职场文化的不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喜怒哀乐全表现出来,更不能随便发脾气,影响工作。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3、要热情主动。对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来说,我们更要热情、主动、外向,以尽快、尽可能地让上司、同事和周围的人愉快地接受你。这一点不要说大学生不大会考虑,我们很多人即使工作多年,或者终其一生,都不大会去考虑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能使自己的整个人,激励、感染、影响、愉悦身边的人,那将会达到超越职业化的境界。
4、要不断学习。大学里学的那些知识不是我们的救命稻草,那些看是丰富渊博的知识根本解决不了工作中的问题、满足不了我们职业发展的需要。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要树立向同事、向上司、向朋友、向社会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党政理论,学习法律法规,学习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法,来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不断满足你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
5、要时刻反省。要有自省、自知、自觉的意识和理念,时刻注意在为人处事的细节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要学会通过工作和为人处事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使你今后能有针对性地、更加积极主动地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技能,使自己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集体和团队。要永远记住: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检讨与改进才是成功之母。
6、要付诸行动。我们要树立在书本和知识之外的另一种学习观念:行动化的学习。社会化、职业化,或者说改变个人习性的最好方法,就是将社会化、职业化的要求落实到日常生活、工作的言谈举止上,通过改变行动来改变自己,顺利实现角色转变。
戴高乐曾经说过:“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就是你会到达的地方。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决心要做出伟大的事。”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和抱负;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和磨砺。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就要拿出勇气,要付出努力、拼搏和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未来,要靠我们自己去打拼!
第三篇:大学生进入社会角色的转变
社会角色的转变的深化认识
由一个学生的角色向一个职场工作者转变。我想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更快更好的走进社会。
学生和职场工作者这之间的角色有很大的区别,初次进入社会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待人处事的方式不适应。在学校里同学们之间可以相互称兄道弟、姐长姐短的,现在呢,对不同职务、不同单位、不同场合的人要有不同的说话方式。
二是对压力的承受不适应。当学生时做错了事,同学和老师、学校和社会都会比较宽容,可一旦参加了工作,我们就是一个独立承担责任的人,有什么错误必须要有勇气自己来承担。
三是时间性纪律性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上大学时,不想听的课可以不听,不想参加的活动可以不参加,落下的课程可以在考试前两周抓紧突击,还不耽误拿奖学金。参加工作后就不一样了,上下班要遵守考勤制度,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得按时完成,不遵守劳动工作纪律,轻者影响考核得分和工资待遇,重者还会受到处分,甚至有解除劳动合同、丢掉工作的风险。
四是感觉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较大。大学生步入社会,就意味要从学生角色向职业化角色转变的开始。大学生刚参加工作,被人认可的愿望十分强烈,但刚参加工作,往往会被上级或领导指派做一些简单性、操作性、流程性的工作。就我们行业来讲,可能会派你们到基层的基层去锻炼一两年,干一些最基础的工作,比如去分拣线分拣卷烟、给零售商户送货、去烟站种植、收购烟叶、去卷烟或烟叶仓库当保管员,甚至说是一些打杂跑腿的工作。而我们这些大学生,曾经都是学校里的高才生或者说是所谓的“天之娇子”,如今却只是一名普通员工,做着简单的工作;进的是名牌大学,学的是热门专业,但却没有获得期望的薪酬和机会。这种期望值的落差,让许多应届大学生无所适从,无法安心工作,尤其看到本单位的部分领导干部或者中层干部,无论是学历还是能力上都跟自己无法相比的时候,这种心理的落差更大。这种心理的落差将导致应届大学毕业生心态浮躁,无法看见自己的前途,越加对未来迷茫,感觉自己郁郁不得志,最后走向破罐破摔,甚至跳槽的边缘。
五是急于求成,遭受挫折后不能承受压力。应届大学生一方面对于工作急于求成,另一方面,遭受挫折后,心理负荷较大,无法承担工作压力。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的知识非常有限,很多书本知识由于教育的滞后性,在工作中已经过时,很多工作知识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锻炼和提高。因此,应届大学生真正参加工作之后,还需要摆正心态,放下架子,重新去学习,以使自己胜任现有工作。而且,在工作中的任何过失和错误都有可能造成本单位的经济损失,所以任何小小的失误也难免招致同事或上级的批评后者斥责,难以承受压力。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些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释放或者化解,就可能转化成对企业或同事的抱怨,无法使自己在技能上提高,无法融入集体,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造成心理失衡的现象更加严重。
根据以上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我与社会,向社会化转变。现在不少大学生在思考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自我与职业的关系时,将社会化等同为“丧失自我”,并从内心排斥社会化。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从学生向员工的角色转化,表面上表现为职业化,但深层的东西其实是对于社会和自我的正确认识,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大学生工作适应最突出的障碍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不能正确地认识社会、人性、职业和他人。
其次,要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向职业化转变。职业素养是我们大学生角色转换的重点。在人才交流市场上,我们会常常发现,多数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希望应聘者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其实,大学生就业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离社会的实际要求肯定有很大的差距,用人单位真正看重的并不是简单的成绩单,也不是表面的学历学位,而是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经验不是阻碍我们大学生角色转化的最大难题,我们本来就是学生出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十几年的学习经历让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学习经验,参加工作后的岗位专业知识我们一定能轻松搞定,工作经验我们也一样能扎实积累。但是,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职业素养才是我们大学生的“软肋”,这些方面的欠缺在职业适应阶段都会表现出来。
第三,要从现在做起,向行动化转变。学校是一个同质性比较高的小社会、小群体,人员构成比较单一,相对比较单纯,而在社会上
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与学校相比,社会是一所更大的大学。职场文化和校园文化在时间安排、人际交往、学习方式、评价体系等很多方面都大有不同。因此,当我们在跨出大学的校门、跨入职业的门槛之际,要顺利实现社会化、职业化转变,就要从现在做起,从我们生活、工作、职业发展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向行动化转变。
对于行动,我觉得主要做的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学会适应。不要习惯性地像在学校里一样,以对待周围老师和同学的方式与同事、上司、老板相处。千万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而是要学会适应与不同的人和谐相处,求同存异,适者生存。
2、要控制情绪。要自觉地意识到校园文化和职场文化的不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喜怒哀乐全表现出来,更不能随便发脾气,影响工作。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3、要热情主动。对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来说,我们更要热情、主动、外向,以尽快、尽可能地让上司、同事和周围的人愉快地接受你。这一点不要说大学生不大会考虑,我们很多人即使工作多年,或者终其一生,都不大会去考虑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能使自己的整个人,激励、感染、影响、愉悦身边的人,那将会达到超越职业化的境界。
4、要不断学习。大学里学的那些知识不是我们的救命稻草,那些看是丰富渊博的知识根本解决不了工作中的问题、满足不了我们职业发展的需要。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要树立向同事、向上司、向朋友、向社会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党政理论,学习法律法规,学习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法,来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不断满足你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
5、要时刻反省。要有自省、自知、自觉的意识和理念,时刻注意在为人处事的细节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要学会通过工作和为人处事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使你今后能有针对性地、更加积极主动地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技能,使自己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集体和团队。要永远记住: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检讨与改进才是成功之母。
6、要付诸行动。我们要树立在书本和知识之外的另一种学习观念:行动化的学习。社会化、职业化,或者说改变个人习性的最好方法,就是将社会化、职业化的要求落实到日常生活、工作的言谈举止上,通过改变行动来改变自己,顺利实现角色转变。
戴高乐曾经说过:“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就是你会到达的地方。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决心要做出伟大的事。”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和抱负;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和磨砺。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就要拿出勇气,要付出努力、拼搏和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未来,要靠我们自己去打拼!
第四篇:大学生创业三步走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把握住这大好机遇,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力争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为此,我们更应该为自己做好职业规划。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找出想做的而又能做的,分析自己的实力、价值和需要,然后考虑可行性,这就是职业规。对现在“不包分配”的大学生来说,应该从一开始就要有所准备。职业规划强调的是对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进行思考规划。它无疑为迷茫中的大学生又多了一个方向标。
一个大学生在毕业走出学校走入社会时,首先就会遇到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你的工作能力和融入社会的能力,二是社会对你的接纳程度。毕竟刚刚毕业走入社会的大学生,仅凭毕业时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符合一个创业者的条件的,所以就我个人观点,大学生毕业后应该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
一、先就业
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本身能具备良好专业素质和较明确的生活目标。当我们走出大学校园的时候,我们胸怀抱负,我们渴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而先就业恰恰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锻炼自我的平台。就大学生自身而言,自身的知识储备是够的。学校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实习机会,但仅靠有限的实习机会是远远不够的。就职业而言,现代竞争日益激烈,仅凭走马观花似的了解又怎么能做出明智的创业项目选择?就社会而言,学校社会有着不同的规则,先就业可以让我们认识到自己可以适合做什么,对社会和所从事的行业有更深入地认知。而且先就业有利于提高我们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培养我们实践的能力,有利于发展我们社交的能力。通过各项能力的积累,给自身以明确的定位,以利于自我实现和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二、再择业
第一次就业,就是为了先融入社会,先理解社会、提升自我,再在适当的时候做出合适的选择。同样,我们也怀揣着自己的理想与抱负,经过磨砺和锻炼,为以后自己的创业之路做铺垫,在第一份工作中我们不断的自我成长,积累资本,我们终于有能力、有权利去选择最适合我们的工作、行业,但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要有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职业理想的概念。所以我认为,认知社会是在培养我们的社交能力;认知行业,是在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认知自我,是知道社会到底需要我们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三、最后创业
创业不仅仅是靠一个策划,创业之前应该理性再理性,创业需要具备有经验、人脉、点子、资金、团队等条件,先就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积累足够的从业经验,再有能力,有信心去选择自己想要从事的工作,再在那里经过两三年的磨炼、学习,丰富社会知识,积累行业经验和人脉,并进行相应的财富积累,然后才去创业,这样日后创业才有成功的可能。只有具备雄厚的实力与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的创业者眼光才会更开阔,经营目标才会更明确,才能少走许多弯路。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大学生在找工作之前做一个职业生涯规划,了解自己的职业理想、工作价值观、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根据这些方面情况再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当前社会就业情况,制定一个中长期职业生涯发展线路图。我认为,创业的成功必须是基于雄厚的实力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之上的,所以大学生毕业后想要获得巨大的成功,就应该先就业,在择业,最后创业。与其一毕业就投入创业的行列中,还不如先找一份工作试试看,并根据自己的需要,适当适时的转换工作环境,在工作中不但可以积累一定的经验,还可以拥有一定的人脉关系,更重要的是能积累一定的资金,更好的为创业做好准备、打好基础。当就业机会来临时,当创业条件成熟时,果断出击,在激烈的竞争中开拓自己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第五篇:大学生如何快速进入角色
大学生如何快速进入工作角色
作为已经在一机床工作了4年的大学生,虽然谈不上经验丰富,但在从大学生到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工作者,仍有一些心得与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从一个学生到公司进行工作,放低心态。职场与校园是完全不同的环境,环境的改变要求我们要在习惯、态度等方面做出相应的适应。作为大学生我们肯定有自己的优势,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更何况是刚入厂还没有经验。所以需要充分意识到自己身份的变化,放低姿态,根据现实环境吧期望值定得切合实际一些,应本着长远的角度,注重先学好本职技能,虚心地向所有人学习,锻炼自身快速成长。
其次,明确本职工作职责与需要。由于目前公司发展形势良好,订单较多,所以往往大学生进厂以后就卖身与繁忙的工作之中。但,估计很多大学生都忽略了一点,不清楚自身工作的职责,只是因为事情交到手上,所以就去做了。其实,公司对于每个岗位的职责都有明确的定义,只有了解自身岗位的职责是什么,才有清晰地工作思路,才能把本职工作做好。同时,了解自身岗位的职责,也意味着了解此岗位对自身的要求,才能在工作中有的放矢的提升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
第三,主动积极地工作。主动揽活干,主动抢着干,才能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我一直坚信一点,只有忙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不要因为事小而不为,许多看似杂务,但背后又有许多深层的意义。当领导要求复印一份文件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暗示你可以了解这份文件的内容;当领导要求你传递一份文件给其他部门的人员时,其实就在要求与其他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在做事的时候也要尽量追求精益求精。任何事情都有改善的空间,每一次思考如何改善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次对自身工作的总结与反思,也加深了对业务流程的了解,是对技能的提高。
第四,主动了解公司,融入公司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包含了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念。作为长期生产核电堆内构件和驱动机构设备的公司,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了解企业精神,才能与其他员工的相互了解,融入到整个工作团队中,才能有助于工作的开展。
总体来说,做为新进大学生,要能经得起考验,受得了委屈,扛得住辛苦。我们在社会这所大学里刚刚起步,只有承受住挫折,挑起大担,才能冲破压力的阻碍,迈出成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