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溶液四班2008年度工作总结(王素丽)
溶液四班2008年度工作总结
2008年,溶液四班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完成各项工作,工作效率稳步提升,得到了领导和全体员工的肯定和好评,现总结如下。
一、2008年工作情况
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安全生产是开展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安全既是员工生命健康的保障,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更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公司领导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时,我们更是把安全工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员工进行一系列的安全培训,在日常工作中,对员工进行不断的提醒、叮嘱,对一些有毒物品进行明确标示,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做到人人懂安全,人人讲安全,人人守安全。
2、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努力提高工作质量。
分析检测工作是化验室的本职工作,溶液四班将准确、快速、及时地分析样品及发送数据作为每天工作的重心。检测结果准确率是分析工作的质量保证,我们始终把提高检验准确率作为核心工作,协助站长不断的进行抽检,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工作态度。与此同时配合站长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3、做好员工培训教育,尤其是新员工上岗培训。
溶液站新员工多,对新员工认真做好上岗前培训,新员工虽经过了一些培训,但操作不规范,熟练度差,工作经验低,针对这些问题,对本班的新员工加强教育,安排老员工传帮带,一点一点教,使新员工在最短的时间内,牢固的掌握这些不足之处,更快的适应新环境,不使工作受到影响,帮助新员工的工作质量短时间内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4、团结协作,在工作的同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结,工作才能形成合力。在平时努力创造宽松、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遇见问题组织本班组成员共同讨论,集思广益。做好班组成员的协调工作,和大家交流工作经验,并带领本班组成员一起,不断学习化验基本知识,遇到各种问题,不断的做实验,进行比对,找原因,班组成员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都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5、协助站长,做好其他工作
在保质保量完成分析检测工作的同时,对领导安排的学习、实验室认可的准备、6S整改等其他工作都认真积极完成。在完成认可和做6S整改等一系列工作的同时,积极教育本班员工不断提高各自的素质,切实做到全班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
二、工作中的不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由于要做好自己的班内本职工作,同时也要协助站长做好班组的管理工作,把自身的精力过多的放在了班组成员身上,对自身的理论知识以及工作水平提高不够,对工作中隐藏的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工作经验的总结不细致。遇事不够沉稳,容易造成工作中的一些疏忽与漏洞。
2与班组成员的交流不到位,没有很好的借鉴班组成员的建议,没有设身处地的为班组成员着想,班组内的协调工作做的不够好,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仍然遇到一些小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学习完善和改进。
三、2009年工作计划1、2009年我将积极贯彻执行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认真落实中心化验室的一系列管理制度要求,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做好6s的学习与实施。配合领导做好各项其它工作。
2、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提高工作主动性,针对工作中出现的不足,不断改进与提高。虚心听取班组成员意见,严于律己,设身处地为同事着想,努力创造宽松、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
3、要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认真学习。我要做好领导和同事、同事和同事之间的协调工作,多和大家交流思想感情,做大家的知心朋友,努力营造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心情舒畅的工作氛围。
总之,2008年的工作中有得有失,在即将到来的2009年,我我会克服不足,以踏实的工作作风,求真的工作态度,进去的工作精神,用心,用情,用智慧干好各项本职工作,使溶液四班的工作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溶液站王素丽2008年12月15日
第二篇:浅谈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感受(王素丽)
浅谈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感受
正阳县兰青乡兰青村小学 王素丽 面对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和“百家争鸣”的阅读教学方法,作为新课程实施中的一名语文教师,通过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的积累,知道了“儿童是阅读教学的主体”、“儿童阅读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感受”。阅读教学,不但需要关注儿童的感受,还应当珍视儿童的感受。
感受教学由来已久,追溯历史,它是传统教学中 “自得”(孔孟)、“隅反”、“切己体察”(朱熹)、“沉潜涵泳”等宝贵经验的继承和发展。心理学认为:感受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受到客观事物剌激而产生的反应,是一种复杂的整体综合的心理活动过程。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受到的刺激主要来自于课文的语言,所产生的反应主要是指一种情感反应,是心灵对语言刺激的一种回应和观照。《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教学为的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儿童是阅读教学的主角,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儿童自己的行为。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理念很难落到实处,总会出现偏差:或教师牢牢的掌控课堂,教学时间在教师的“施展才华”中浪费;或不遵循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强行灌输;或过于随意,致使课堂上学生放任自流„„
因此,展开阅读教学时,要以学生的感受为主体,将阅读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直接去面对、去阅读、去感受、去体会、去学习语言。然后,利用儿童语文学习的起点和最近发展区,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按语言发展的规律引领他们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感受性阅读教学就是在语言的不断地、大量地冲击之下习得的,更重视对语言的整体把握和感受,强调学生自己从语言中产生真实的情感冲动、情感 1 共鸣。所以,更应该让学生去感受,在感受中获得关于语言的鲜明经验,在感受中体验人类精神世界的真善美,在感受中焕发自己生命的活力。那么如何使感受性阅读更好地发展儿童语言?下面,就以教学中的部分课文为例,谈谈感受性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一、准确把握感受文本的重心——“掌声”送出的仅仅是同情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教师只有在自己进行准确地解读之后,才能引领学生正确地走入文本,在学生与文本间架起一座桥梁,激起学生的阅读感受。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谁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作为语文教师,如果不能对文本成功进行解读,那就无法与学生一起“入乎其中”,无法接近文本,融入文本,体会文本中包含的万千情致。
默默坐在角落里的英子由于自己身体的残疾而变得自卑,或许她认为自己是个被世界遗忘了的孩子!于是,她不曾在阳光下踢过足球,不曾与同学踢过毽子,甚至连放学时也总是等到同学们都走了,自己才悄悄地离开座位。对于一个小女孩而言,这是多么的残忍,多么的可怜。许多老师在解读《掌声》这篇文章时,头脑中都会浮现出这么一位可怜的小女孩形象。于是,我曾经听过这样的教学设计:
(1)学生读全文,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2)划划找找,哪些句子看出英子很可怜?
(3)呈现句子,研读感受英子的可怜、痛苦与内心的挣扎(4)想象说话,如果此时你就是英子,你会怎么想,怎么说?(5)文字资料和课件出示海伦·凯勒、斯蒂芬·威廉·霍金、桑兰、汶川地震伤残群众等残疾人,说说感受
(6)把掌声送给英子,我们都是她的好朋友于是,一节课中回荡的 2 是哀戚的音乐和凄凉的气氛,营造出了一种无以名状的凄风苦雨,英子那可怜、痛苦的形象深植于学生的内心。学生们沉浸在英子痛苦的世界中难以自拔,把英子内心的痛苦放大了岂止一百倍。与课教师和学生都很感动,但是,细回想,这位教师对文本的定位取向是否出现了偏差,这掌声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每次都一样吗?本文仅仅只是要学生去同情英子吗?我们是要让学生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而另一位老师的设计简练清晰:
初读全文,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1)读全文,划划找找,“掌声”在文章响起了几次(2)联系上下文,找一找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响起的
(3)这掌声中,我们放佛听见了同学们在说
。(4)课件出示一些残疾人的例子,你愿意把掌声送给谁,你要对他说什么?你曾经收到过别人的掌声吗?心情怎么样?
两位老师的设计有些相似,但是文本的重心却不一样。第一位教师更关注“英子”这个主人公,设计虽精致,却总感觉像是油浮于水面,只是表面的一层,又如隔靴搔痒,切入不了文本的基点。阅读就是对话、就是理解、就是与阅读对象的思维碰撞和交流,当老师的教学设计发生了指向性的偏差时,这个阅读的过程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方向。而第二位教师的设计更关注“掌声”,以掌声切入,以掌声收尾,条理清楚,重点明确,中心突出,更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与鼓励。正确地选择文本的重心,一开始就确定整个文本的基调,这是开展好阅读教学的重要前提。正如王菘舟老师在《文本解读三人谈》中提到《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一段的处理,“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天怎么蓝,空气怎么清新。很多老师在教学时,把基调定在很美好的感觉上。但是你如果去细读就会发现,这样处理是不对的。为什么呢?有四个字被忽略掉了——“早先有过”。这一个词其实把整个文本的基调都定下了。它一开始就告诉你,这些东西 3 是过去的,现在已经没有了。我们再来读天蓝水清,产生的就是一种悲凉的怀念,而不是享受。
二、正确选择感受文本的路径——“伽利略”真的胆大妄为吗? “一千个观众眼中可以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位老师都可以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特点而选择感受文本的路径。解读文本既可以走理性之路,也可以走感性之路。不过如果过于强调理性之路,儿童很难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很难实现与文本、作者零距离的对话。
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是一篇晦涩难懂的说明文,篇幅也长,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可以说“畏如虎”,那么师生如何“拿”下这拦路虎?在对文章进行初读之后,我提问:“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生板书勇敢、敢于追求真理、固执、胆大妄为„„)“那么伽利略胆大吗?妄为吗?”课堂上出现了不一致的声音,接着让他们去文中划找句子,用文中的依据来反驳对方。再在学生找到的语句中去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去感受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去体会说明文遣词用句的准确性。
将“胆大妄为”这个词语一分为二进行提问,这样的设计极大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在讨论辩驳中自由地阅读;在自由阅读的过程中学会阅读。古希腊学者普罗塔说过:“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阅读是读者与作者“视野的融合”(伽达默尔),没有读者自身经验的调动、投入与融合,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理解与交流发生。进入文本的途径是多样化的,教师要有取舍的能力,要有甄选的眼光,用恰当的途径带领学生“进入文本”,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再通过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恰当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阶梯推进语言感受的层次——周总理办公室的摆设极其简单!叶圣陶曾说:“我们读一篇东西„„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 4 把它的滋味辨出来。”教学中要引领学生像嚼口香糖那样反复品味词句,把握词句在语境中的语义,按儿童语言感受的特点慢慢地把文字转化成有声有色的事,有血有肉的人,色彩缤纷的景,感人肺腑的情,品出个中情味和意蕴。这个过程形同梯阶,回旋往复,层层推进,一次次撞击学生的心灵,一次次迸发出更为强烈的体验与共鸣。
王崧舟老师执教《一夜的工作》:“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教学流程是这样的:
第一层:他的主人可能是谁?这里曾经有过哪些摆设?现在呢?(如此而已)
第二层:“极其简单”到底有多简单? 第三层:这里应该有些什么摆设?
第四层:现在呢?你说极其简单,简单吗?简单的是陈设,不简单的是?
首先通过这“高达的宫殿式的房子”曾经有过些什么?引发学生的无限遐想,通过“清朝摄政王载亨”的简介让学生了解这宫殿曾经多么富丽堂皇,装饰品多么价值连城。接着回读课文,学生读出了“极其简单”,一个总理的办公怎么能如此简单呢?“这里还应该有哪些摆设?”无论怎样的摆设都是理所应当的啊。可是这儿却“极其简单”!通过这巧妙的阶梯式的教学设计,抓住几个关键性词语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加上教师的几次追问,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层层深入,周总理那艰苦朴素、忧国忧民的形象跃然纸上,从字里行间蹦入了学生的心房。
学生对课文语言的感受一般从语言的形式开始,从形式感知内容,从内容通达情感。学生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促使他们只能先粗浅地认识这一段文字,王老师的设计先带领他们解读句中的词语,再解读文字背后的讯息,进而感受语言所表现的情感。这么一个阶梯式的设计,加深学生对语 5 言的感受性,是提高学生语言感受能力的一种学习方法。我发现孩子们的眼神是灵动的,随着情感变化闪现着不同的光芒。情在读中感,理在读中悟。就在这咀嚼词句和想象说话中,孩子们走进了中南海,走到了轻轻咳嗽着的周总理的身边。
四、有效选择语言感受的策略——“风光”“人情”之美在词句间流淌!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草原》这篇访问记。文章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作者通过对草原景色美和人情美的不断认识这条明线,以及自己情感发展的暗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1)在语义矛盾中感受。
“矛盾冲突”的价值,首先要从文本的意义角度来考虑。老师设置的“冲突”应该利于“文本的意义”的揭示。
“翠色欲流”是说翠色将流而未流;而“流入云际”,则是说翠色已经流入云间。这两者是自相矛盾吗?其实,这句话非但不矛盾,反而形象地显现了草原景物的逼真情态。“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分别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视觉形象。(2)在语义比较中感受
一般来说作者独具匠心的遣词造句主要表现在能从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和句子中,选择自认为最准确、最生动、表达效果最好的词语和句子,从而创造出美的言语,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情感。那么,就可以通过比较、对照的方法去体会言语的表达效果,感受语言的情感,在教学中,经常通过比照词语和句子的差异引导学生获得对语言的深刻感受。
(3)在想象体验中感受
要体验蕴含文中的感情,必须让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在脑海里形成 6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栩栩如生的立体画面。比如“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让学生想想,此时蒙古族人民和藏族客人之间会说些什么呢?放飞学生的思绪,于笔尖流泻下他们最真实的感受和体验。
(4)在感情朗读中感受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听到“请你有感情地读一读”,“请你美美地读一读”,“把某某的语气读出来”这类隔靴搔痒的引导,而学生的朗读往往只停留于文字表面,读不到课文的语境里面去。这样的朗读,情感是缺失的,心灵是空泛的,有感情地朗读变成了一句空话。要使学生达到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还需要教师切实地引导。
客观地说,感受性阅读教学是阅读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是发展儿童语言和提升儿童语文素养的沃土,我们不但要关注儿童的感受,还应该珍视儿童的阅读感受。但是,感受性阅读仅仅是儿童阅读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也不是万能的,必须要和整个阅读教学有机地联系和整合,要符合儿童语言发展和语文教育的规律,这样最终才能让儿童的感受在课堂中流光溢彩。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7月。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3.沈大安 藤春友王菘舟,《文本解读三人谈》,《语文新天地》网站2007年8月30日。4.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三版。
第三篇:王丽 班主任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班主任工作总结
石寺二中王丽
本学期,这是我第一次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的酸甜苦辣历历在目。在班主任工作期间,我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繁杂、责任的重大,得到了领导的关心和帮助,收获了老班主任的经验和指导,得到了学生们的心心相照。所以,这一学期是快乐和充实的。
本学期,我采取了几个措施加强班级建设。
1.不遗余力的加强学生习惯养成。七年级新生刚刚跨出小学的校门,行为习惯差异很大。如何规范他们的习惯是当务之急。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他们都想从头做起,能够有个好的开始。所以,这也有利于展开习惯养成工作。
(1)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从新学期的第一天起就要求学生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课前做好准备,上课积极参与,下课认真完成作业,及时复习,做到不懂就问,不能不懂装懂,要争取打好基础。科任老师普遍反映我们班课堂纪律良好、课堂效率较高。
(2)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组织学习中学生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规范学生的言行。和学生们一起制定了班规班纪。平时多观察,多提醒,及时纠正学生中的不良言行。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开学就要求学生必须讲究卫生。勤洗手脚,不吃零食。制定班级卫生制度,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
2、打造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增强班级的凝聚力。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如何成长为一个团结的班集体。我觉得集体活动是制胜法宝。从开学初的军训、体育节,语文听写大赛到元旦文艺汇演这些活动中,我们班荣获了体育节团体
第二名、听写大赛第二名等一系列荣誉,这也是对我们这个团结的班集体的极
大肯定。
3、加强班级管理,在活动中选拔班干部。选拔和培养好班干部,使之形成坚强的集体核心,是班集体建设的一件大事。当然,在这一方面我觉得自己做的不是很好。自己管的太多、抓得太全,使班干部失去了作用。所以,我想在下学期开始后,我会大胆放手,着重培养能担大任的班干部。
4、积极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后进生的教育历来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
张校长也多次提到这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在班会中曾多次强调每个
同学都是班级的一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63名同学一个都不能少,让后进
生能够融入到班集体中,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激发他
们的上进心。但是这项工作是长期的、艰巨的,只有不懈的努力才会有所成就,所以我还得继续努力。
5、勤与家长沟通,交流信息,掌握学生的情况,及时加以指导。除了召开
家长会外,还及时与问题学生的家长通过邀请到校,打电话,参与监考的方式,与家长沟通,互相交流,及时解决问题,收效很大。
总之,万事开头难,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这一年里,刚刚当上
班主任时的兴奋和激情四射;半路上的疲惫和应接不暇;收获荣誉时的感动和
自豪。所有这些总是让我想到一句话:路漫漫兮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唯有努力付出,唯有一路前行,2014年班主任工作加油!
第四篇:个人工作总结(王丽)
个人工作总结
本人2003年从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分配到武钢四中工作至今。工作五年来,先后担任过高中不同层次班级的教学工作,回首以往,有苦有甜,有烦恼有忧愁,更有喜悦有收获,正是这些坚定了我立志作为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的信念。我深知要作为一个教师不光是口头上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更是时时刻刻的行动上的身体力行。在师德上,严格要求自己,与时俱进,爱岗敬业,默默奉献,以培养人才为己任,恪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在教研上,加强学习,开阔眼界,增强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实实在在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在教学上,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丰富知识面,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2003-2008年,我担任了两届学生的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上,坚持认真备课,我不仅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在教学语言上注意讲解清晰化,准确化,生动化,做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教学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对于作业,坚决反对“题海战术”,一定要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教学上,我有疑必问,平日多与同事交流,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也提出自己的见解,长期坚持,受益匪浅。
学生到学校来,就是要学好知识,这既是高考的要求,更是为将来的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作为老师,提高学生成绩是老师的本分。我所带班级的学生,他们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智力相差悬殊。我曾经对我教的两个班级学生的数学入学成绩做了调查,发现在这两个班数学成绩中,100以上的有,成绩是一位数的也有,且占有一定比例。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非常重要。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几年来,我在数学教学中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的数学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由入学成绩平均分不及格,到平均分达90多分,差生在减少,中等生和优等生在增加,缩小了学生之间的差距。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我对他们进行了数学竞赛培训,先后有四十余人次获省市奖。2006年在省“创新杯”数学竞赛中一人获省二等奖、14人获省三等奖、9人获市三等奖。由于成绩突出,被授予“优秀教练员”称号。2007年在省高中数学竞赛中1人获省一等奖、4人获省二等奖、13人获省三等奖。在校各次考试中,我所任班级成绩均在同类班级前列。在2005年高考中,我所带中班各批次过线人数在全校同类班级中遥遥领先,其中张齐同学取得全校最高分的好成绩。在2008年高考中,我所带理科次快班成绩再创新高。
要当好一个优秀的教师,仅仅满足于学生的一点成绩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加强探索,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所以我抓紧一切机会来参加各种教学教研活动,在优质课竞赛、论文比赛中提升自己的能力。2004年12月获武钢中小学教育处“优质课竞赛”二等奖,2005年1月在校举办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公开课评比”中获一等奖,说课二等奖,2006年4月学科整合课评比中获校二等奖。撰写的论文《浅谈高考复习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获数学学科年会类市二等奖、区一等奖。
2003-2005年担任副班主任,2007-2008年担任班主任。作为班主任,我主动、大胆搞好对学生干部的发掘、使用、扶持、教育和培养工作,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教育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严字当头,爱在其中”,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将爱心洒向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学生。所带班级2007年被评为校优秀班集体,2005年校运动会仪仗队第一名,2006年校运动会总分第三名。
有付出才有回报,我的认真受到学校领导和同行的一致好评并得到了各级嘉奖,2005年被评为校“先进工作者”,2006年被评为教育处“优秀教工团员”,2007年获校“优秀教师”、“三八”红旗手。这些荣誉是对我过去所做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我将来工作的一种鼓励。
回首之间,成绩已成为昨天,身为教师的我们,虽然工作平凡而又辛苦,但我们却在时时享受着天底下最纯美的幸福。
我庆幸,我是一名教师;
我自豪,我骄傲,我是一名幸福的教师。
武钢四中 王丽 2008.7
第五篇:植丽素简介
植丽素企业文化
缘起:
三十多年前,陈燕萍博士作为一名优秀的美容工作者,面对市面上日益增多的虚假广告及伪劣产品,让她感到有责任去纠正这些不好的行为,树立了”打造让人有信心的品牌“的决心。
陈燕萍博士很早就注重环保,有很强的环保意识,看到人类保持生命健康和美丽的唯一出路——植物,因而决定用植物来做护肤品。为传达天然植物和美丽的联系,陈博士以“植丽素”命名公司的品牌及名称,英文名则采用植物的英文“PLANT”,取“从植物中提取的让人美丽的元素”和“种植、播种美丽”双重含义。1973年“植丽素”于香港正式创立。专业:
营销网络:遍布加拿大、美国、欧洲、东南亚及中国的世界性营销网络。研究中心:植丽素天然健康美容研究中心,拥有30多年护肤美容经验,属下有近
100名专业研究人员、生物学家、医学博士,不断潜心钻研崭新美容科技,以专业、创新的精神,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肤质等女性的需要。(植丽素最早以膏体起家,研究出的产品给空姐、工厂女工、海拔高的女教师、运动员试用,并将感受回馈再添加所缺乏成份)
产品品牌:目前拥有植丽素、植丽素升级版CYP、植丽素日化版(专柜)、植丽素
芳疗版皇家天使四大成熟品牌数千款产品,产品获得顾客广泛认可和称赞,奥运冠军莫慧兰、高敏、、桑兰、扬威、龚睿等体育名将曾对植丽素高度评价。
生产工厂:植丽素国际美容集团旗下的专业美容生产厂房拥有国际标准无菌生产
线,通过了ISO9001及GMP认证。已完全符合国家食品、药品、化妆品等生产标准。
美容学校:植丽素美容化妆学校以严谨的校风和创新的教学而闻名,将陈燕萍博士
精湛的技能技法和爱心文化传授给无数的美容学员,历年来在国内外各类比赛中获奖无数。学校被评为了广州市第一家化妆工职能鉴定中心,同时还是英国伦敦城市行业协会授权考取City& Guilds证书的考试中心(一试双证,一次考试可拥有国家证书及英国City& Guilds证书)。植丽素理念:
LOGO释义:
椭圆形,代表地球;
PLANT,为植物的英文书写;
飘飞的彩带,意寓植物的精华;
LOGO整体含义为,采集地球上无污染的健康植物精华;
传达了“天然,自然,植物,健康,美丽”的植丽素企业精髓。
植丽素理念:爱心创造美丽,品质缔造传奇
植丽素十六字方针:爱心,宽容,守时,守诺,积极,主动,坚持,创新植丽素价值观:追求七种健康
个人健康——爱护自己,注意身心灵的健康保养,提高自信,发挥内在潜能;家庭健康——家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珍惜、信任;
经济健康——勤俭节约,不赌博,不贪婪;
社会健康——企业要热心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国家健康——热爱自己的国家,每一位中国人都要有一颗爱国心;
环境健康——支持世界环保理念,提倡绿化,爱护环境;
世界健康——反对战争,热爱和平,共同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的世界。
香港植丽素国际美容集团是有30多年经验的专业美容集团,由国际美容权威陈燕萍小姐在70年代创办。并在加拿大、美国、东南亚及中国设有分公司及连锁机构,是一家拥有健康美容研究中心、美容学校、生产工厂、美容产品研发及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跨国集团。
营销网络
目前拥有在加拿大、美国、欧州、东南亚及中国的世界性营销网络。研究中心
拥有30年护肤美颜经验的植丽素天然健康美容研究中心,属下有近100名专业研究人员、生物学家、医学博士不断潜心钻研崭新美容科技。所开发的每个精品系列皆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肤质等女性的需要,植丽素永远保持一颗创新的心,为你肌肤提供至纯至美的细致呵护。
生产工厂
植丽素国际美容集团旗下的专业美容生产厂房拥有国际标准无菌生产线,通过了ISO9001及GMP认证。已完全符合国家食品、药品、化妆品等生产标准。保证了植丽素产品品质。
美容学校
植丽素美容化妆学校以严谨的校风和创新的教学而闻名,将陈燕萍小姐精湛的技能技法和爱心文化传授给无数的美容学员,历年来在国内外各类比赛中获奖无数。学校被评为了广州市第一家化妆工职能鉴定中心,同时还是英国伦敦城市行业协会授权考取City& Guilds证书的考试中心(一试双证,一次考试可拥有国家证书及英国City& Guilds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