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SCP范式的我国农业产业化分析
基于SCP范式对我国农业产业化分析
xxx
国贸xxx
内容提要: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基准,分析了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农业产业化对我国的农业发展必定具有深远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对其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分析,指出在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市场结构中的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和退出壁垒,市场行为中的市场竞争行为和市场调节行为,市场绩效的利润率和收入水平,并结合我国的农业政策,对其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政策性建议,为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的更好的发展和进行资源配置从而取得更好的绩效。
关键字:农业产业化;SCP范式;政策建议
一:导言
农业产业化是指农业经营实现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和组织化的过程及结果状态。农业产业化研究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替他与之相关的产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所以应该以产业组织理论作为农业产业化分析框架的基础。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处于成长阶段,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组织理论,而是应该结合我国农业发展出现的问题,对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政策性建议。
二:SCP范式简介
1:什么是SCP范式
SCP范式由哈佛大学的梅森和贝恩等人所创立的正统产业组织学体系,在理论上构造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分析框架(SCP框架)。此理论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贝恩于1959年出版的《产业组织》一书中提出从市场结构推断竞争效果的“结构---绩效”模式。第二阶段:谢勒在1970年出版的《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中,提出了完整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模式。经过长期的探讨,他们发现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是单一循环的而是非常复杂的,归纳起来,在短期内是市场结构从根本上制约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又直接决定了市场绩效。从长期看,市场结构也随着时间在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市场行为长期对其作用的结果,有时市场绩效的变化也会导致市场结构的变化,所以在长期内,三者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
2:SCP范式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也不断得到深化,西方的产业组织理论在我国也逐渐得到重视和研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产业组织的经典理论SCP范式的研究。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尝试着基于SCP框架对我国的产业组织问题进行研究,并基于实际国情给予修正,使其能更好的适应我国的产业发展。本文将介绍基于SCP范式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分析和研究。
三: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分析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是指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市场关系主要有卖方,买方,买卖双方和市场外潜在进入者。在短期内,它决定了市场的竞争机制,进一步也决定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方式和取得的绩效。罗宾逊夫人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中将市场结构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四种基本类型。而美国贝恩和日本植草益对市场结构进行的分类为:寡占型(CR8≥40%)和竞争型(CR8<40%),其中,对其细分又可分为极高寡占型(CR8≥70%),高中寡占型(40% 市场集中度是表示在特定产业和市场中,买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是产业组织理论考察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衡量市场集中度的主要指标有: 行业集中度:计算公式为::CRn=∑Xi/X(i=1,2,3.....n),Xi为产业中第i位产区的农业收入总额或产值总额,X为市场中所有收入总额或产值总额,其中N通常取4或8.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公式为:HHI=∑(Xi/X)^2=∑Si^2,其中,X表示产业市场的总规模,Xi表示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规模,S为市场占有率。HHI值越大,表示市场集中度越高。 从经营的主体分析,我国农业人口数占据着绝大数量,远高于第二第三产业的人口数,可是,我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总产值比重较低,可见以家庭为主的小单位农户占据着我国农业生产主体的大部分,成为了我国农业生产集中度比较低的主要原因。从生产资料分析,1987年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后,我国的农民人均土地耕种面积仅有0.5亩,随着房地产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仍然在逐年下降,以国有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比重来计算的集中度为4%,可见,其市场集中度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产品差异化分析 所谓产品化差异是指企业在其提供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形成引起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够把它同其他竞争性同类产品有效的区别开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通过产品差异化企业可以定位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使产业结构向着垄断竞争发展,产品差异化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市场结构产生影响,一是影响市场集中度,二是形成市场进入壁垒。产品差异化的度量方法有:需求的交叉弹性和广告密度。 形成差异化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产品的本质特性,买方的第一印象,销售的地区差异等。众所周知,我国土地面积广大,受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和水分的影响,导致我国农业产品种类众多,没有几乎完全一样的产品,同时,市场上供给种类繁多的农产品,顾客很难区别产品的差异化,除了对价钱高质量好的产品需求旺盛外,没有太大程度的变化。农产品的广告宣传力度明显没有工业产品和服务销费类产品大。其次,由于政策和发展程度问题,使得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比较封闭,信息流通相对较慢,这些都容易造成产品差异化较低。 3:进入和退出壁垒分析 在影响市场结构的诸多因素中,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是和集中度和差异化并列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以新企业进入市场的角度考察产业内原本企业和准备进入市场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进入壁垒的构成因素主要有:绝对成本优势,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政策法律制度等。从绝对成本优势可以看出,只要农民拥有土地资源和相当的劳动力,不需要太高的技术知识,所以进入市场的门槛还是相对较低的;由前分析得知,我国农产品的规模效应比较低,农户数量比较多,造成农业市场缺乏规模经济壁垒;我国的农业生产主要是个体农户独立生产,其产品的差异化基本不存在,只要拥有土地就能生产产品进入市场;政策方面,我国对农产品采取的政策比较宽松,支持和鼓励农产品进入市场,不需要经过严格的限制和差别性税收壁垒和专利壁垒等。 而市场的退出壁垒构成要素主要有:资产专用性和沉没成本,解雇费用,政策法规的限制等。从资产专用性和沉没成本来看,进行农业生产所需要的资产专用性虽然不是很强,但是要退出生产,变卖或者转让资产造成的沉没成本还是相当高的,所以退出壁垒还是比较高的。从解雇费用来考虑,由于农户都是独立经营其生产,几乎不涉及到解雇费用,所以此退出壁垒可以不多考虑。其实,最具有影响力的就是政策法规的限制。如:针对土地流转制度的不完善,农民向城市迁移的制度障碍,迫使许多农民既不愿放弃现有工作还要守住仅有的土地才有安全感,这就造成了其退出壁垒的难度。 由于农产品的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高的特征,使得市场内原有企业的竞争比较激烈,容易形成完全竞争的市场,使得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不利于农业市场绩效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二):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市场行为 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上为实现其目标,而采取的为了适应市场不断调整其行为的行为。企业的市场行为受到市场结构制约,反过来,市场行为也作用于市场结构。其中,市场行为主要有市场竞争行为和市场协调行为。 1:市场竞争行为:主要是指定价行为,广告行为以及兼并行为。 从我国的农业发展结构来看以及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农业市场近乎完全竞争市场,农产品的价格受市场控制,农民就是价格的既定接受者,单一农户是无法控制农产品价格的。而且,农产品的供给需求弹性比较低,其价格很容易受到波动。除此之外,农产品的市场进入壁垒相对较低,所以其定价相对于其他工业产品要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广告行为是企业经常采用的一种非价格竞争方式。广告对对市场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对产品差异的影响,对进入壁垒的影响。众所周知,要提高产品差异的一个有效做法就是做好产品的广告宣传,对加大产品差异增强产品竞争力有重大影响。然后,广告行为在一定情况下无疑会增强产品的进入壁垒,增加产品成本,使其处于成本竞争劣势。针对农产品而言,广告的宣传力度必定没有其他商品那样大,它自身的商品属性就决定了它不需要靠广告行为来区别产品差异化,对其进入壁垒的影响也就相对较小。 兼并行为,是指两个以上的企业在自愿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订立契约而结合成一个企业的组织调整行为。由于组织调整行为对市场关系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大,所以产业组织理论对它的研究还是很重视的。产业兼并主要体现在两种方式:横向兼并(水平兼并)和纵向兼并(垂直兼并)。产业兼并主要就是为了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和降低市场进入壁垒。 针对农业的兼并行为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农民之间的协商联合或兼并,属于横向兼并;第两种就是农户与企业或公司组织之间的联合或兼并,属于纵向兼并。无论哪种方式,都是为了扩大其经营规模,使经营范围由单一转向多元,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而仅限于小规模的兼并,合作范围和覆盖面发展相对较低,所以说横向兼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纵向兼并的发展,而农户在纵向兼并中又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其合法利益经常无法得到保证,所以造成纵向兼并的难度加大,使农业产业化的市场绩效比较低下。 2:市场协调行为 所谓市场协调行为是指在同一个市场上的企业为了达到某些共同的目标,采取的相互协调的市场行为。其主要的协调行为主要是价格协调行为,主要形式有卡特尔和价格领导制。 卡特尔就是若干个企业为了达到稳固的垄断市场的目的而结成的联盟的一个组织。所谓价格领导制就是指在某一产业市场中,一家企业带头先改变价格,其他企业也跟着采取相应的改变价格的行动。经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农业产品的市场集中度本身就很低,光靠单一的农户很难形成大面积的价格卡特尔和价格领导机制,所以也就不利于价格协调行为的发生。 (三):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市场绩效 市场绩效: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中,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造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反映了在一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的市场成果。主要从以下指标对其分析:利润率指标,生产效率指标,和农业收入指标。 利润率的计算公式为:R=(π-T)/E,其中π为税前利润,T为税收总额,E为自有资本。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产业间是否形成了平均利润率是衡量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是否达到最优的最基本的定量指标,所以利润率越高,市场就越偏离完全竞争状态,市场绩效也就越显著。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可知,我国农业的利润率明显低于工业和服务业,同时也低于各年产业的平均利润率,表明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配置,造成资源浪费。 生产效率也很能反映一个产业为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2000年以后,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保持8%左右快速稳定的增长,然而三大产业对此的贡献率却差别很大,其中农业的贡献率远低于工业和服务业,仅占增加值的10%左右。又由于近几年我国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所占比重也逐渐增加,而农业则有下降的趋势,对GDP的贡献率也随之降低。 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是反映农村居民家庭实际收入水平的一个综合性指标。据统计显示,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近年来呈持续增长趋势,但是根据数据显示,201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已扩大至1.3万元,收入水平差距扩大至3.23:1,同时,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也扩大至7.5倍。这充分说明,农村居民的家庭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是落后与城镇居民的。 四:提高农业产业化的政策建议 经过以上SCP范式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我国农业产业化具有以下问题:我国农业市场的集中度比较低,农产品差异化较小,产品的进入壁垒较低而退出壁垒较高,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造成资源浪费,生产效率和利润率降低。根据哈佛学派的经济学理论来看,政府是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调整市场结构,进而来影响市场行为,从而达到提高市场绩效的目的。 第一:支持和组织规模经营,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可以通过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来实现农业产业化的规模效益,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农业生产的规模,还可以提高市场集中度,促进其市场化,组织化和专业化的经营,提高其竞争力和卡特尔及价格领导机制的生成,最终提高农民的收入。 第二:强化政府职能,运用财政,税收和法律等手段,为农业产业化营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支持“三农”,实施补贴和帮扶农民进行农业生产;降低劳动力退出壁垒,消除农业市场完全竞争的状态,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的配置效率。 第三:加大科学技术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投入,提高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这样有助于农业由粗放型向密集型转型,由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降低其生产成本,提高其生产效率和利润率。加大科技投入还能更好的提高创新力度,有助于农业产业化的专业化,从而提高其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程广斌. 基于SCP 范式的新疆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组织实证分析[J].2010(2): 32 -38. 〖2〗丁华. 中国农业市场结构研究[D].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2008: 38. 〖3〗苏东水. 产业经济学[M]. 3 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1-36,75-90.〖4〗李仁方. 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的效率评价[J]. 商场现代化,2007(5): 369-370. 〖5〗强毅.宁夏设施农业之SCP范式分析[F].宁夏: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2011.〖6〗侯艳良.谈SCP 范式在中国的应用与新发展[F].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2010.〖7〗李强,王钊. 农业产业化: 一个分析框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2,4(4): 59 -63. 我国钢铁行业的SCP范式分析 摘 要:钢铁工业作为基础原材料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我国自1996年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国钢铁行业有了很大发展,但这并不能说明我国是一个钢铁强国。目前我国钢铁企业众多,但跻身于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只有上海宝钢,说明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与国外其他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本文利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对我国行业进行分析,研究我国钢铁行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对进一步完善其结构、优化其形象和提升其绩效,增强我国钢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钢铁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 产业组织理论是以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其主要任务是揭示企业之间关系变化的规律及其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贝恩等西方学者在20世纪50年代末创立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基本框架,即市场结构(structrue)制约市场行为 (Conduct)进而决定市场绩效(Performance),一般简称为哈佛学派的SCP范式。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有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行业进入退出壁垒;市场行为包括企业的价格和非价格行为,而衡量市场绩效的标准则有资源配置效率,技术进步程度,规模结构效率和非效率等一系列指标 一、我国钢铁行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市场结构指企业在数量、市场规模、市场份额等方面形成的相互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总和,其实质是反映了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程度。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分别是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和进出入壁垒。 (一)市场集中度 集中度反映了一个行业的竞争程度。集中度越大,竞争程度越高,竞争力越强,这就更容易向寡头垄断靠近,而钢铁产业一直被认为应是一个需要寡头垄断的行业。 据《2010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及2011年展望》介绍,2010年我国钢铁产量超过6亿吨,占世界钢铁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我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但尽管我国钢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却没有规模和技术等均达到世界一流的大企业。目前,我国有大小钢企1200家左右,其中大中型钢企约70家。与国际同行相比,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明显偏低。目前我国产能在1000万吨的钢铁企业全国只有13家。按贝恩的划分,只是属于竞争型市场结构。同期的钢铁强国的CR4值:韩国76%,美国71%,日本68%,而钢铁产业作为一种国家的支柱产业,寡头垄断是技术条件和市场条件的一种客观要求。所以说,我国的钢铁的市场集中度还有待提高。 (二)产品差异化 产品差异化是指同一行业内不同企业的同类产品由于质量性能、式样、销售服务、信息提供和消费者偏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导致的产品间替代关系不完全性的状况,或者说是特定企业的产品具有独特的可以与同行业其他企业产品相区别的特性。产品差异化决定市场集中度的水平,是影响市场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我国钢铁的统一生产标准规定和行业自身特点,使得我国大部分企业所产钢的质量差别较小,无法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产品差异化也是一个阻碍我国钢铁业集中度提升的重要因素。 (三)进入和退出壁垒 进入障碍和退出壁垒是又一影响市场集中度的重要因素,间接促进市场结构的形成,一般认为钢铁业属于寡头垄断行业,其正常的进入和退出壁垒都很高,以维持其高的市场集中度、利润和国际竞争力。但是我国钢铁业进退壁垒机制很不完善,即进入壁垒较低而退出壁垒较高。 一方面,进入壁垒较低。由于地方政府重视当地经济发展,而钢铁业作为支柱产业恰好能够支撑当地经济发展,并且能为当地政府提供相当一部分财政收入和促进当地就业。因此当地政府会提供一定的信贷、政策支持以促进其进入钢铁行业。另外钢铁行业在近几年保持了相对较高的行业收益,受市场利益的驱动,大量资本不断投入钢铁业。 另一方面,退出壁垒较高。首先,由于国内资本市场不健全,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企业及其生产要素难以通过市场手段实行兼并、破产、转移,退出钢铁业的沉没成本大;其次,由于钢铁业从银行进行了相当一笔借贷,企业的退出必然给银行带来一定的损失,而国有银行的领导是不愿意在自己任期内出现不良信贷记录。因此,银行就会继续信贷给企业以维持其生存下去;第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企业职工的安置问题成为企业退 出的障碍;第四,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地方政府出于保护本地经济发展的考虑,会倾向于对这些企业施以信贷、财政、税收等多方面的扶持,使面临退出的企业得以继续生存。 二、我国钢铁行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市场行为指企业在市场上为实现其目标而采取的适应市场要求不断调整的战略性行为。按照SCP理论,企业的市场行为受市场结构的制约;反过来,市场行为也会对市场结构有反作用影响和改变市场结构的状态和特征。市场行为分为市场竞争行为和市场协调行为。 (一)市场竞争行为 1、定价行为 目前国内钢材的定价机制是大钢企业定价,小钢企业跟随,中间商(贸易商)几乎无话语权。这种大型钢企决定价格的机制不能真正反应钢材的市场价格,也无法真实反映市场供需关系。若依照这种定价方式,企业用于指导投资、生产,必将造成产能失衡、供需失衡、价格暴涨暴跌。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持续至今的国内全行业亏损就是个佐证。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钢价走势将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变化,而不是由大型钢企决定。 2、购并行为 企业通过购并可以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多的利润,同时也可以减少经营的风险,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为了保护我国钢铁产业的产业安全,促进钢铁产业迅速升级,必须通过并购重组加快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为此国家专门出台相关政策,加快促进国内钢铁企业的购并重组。如2007年宝钢集团与八一钢厂联合重组,与邯钢集团合资建设邯钢新区;鞍本集团与凌钢联合重组,并合作建设朝阳新区;武钢集团与昆钢联合重组;马钢集团与合钢联合重组;华菱集团与无锡钢厂联合重组;沙钢集团与 江苏淮钢和永钢、河南永新钢厂联合重组;建龙集团与新抚钢联合重组,并参股重组通钢集团;五矿集团联合重组营口中板厂;中钢集团先后联合重组吉铁、吉炭、遵义铁合金厂、青海铁合金厂、洛阳耐火材料厂、邢机、衡机、西安重机;泰富集团联合重组石钢等,他们都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二)市场协调行为 主要通过价格协调。由于近年来部分企业的盲目重复建设,钢铁产品供大于求,企业为抢占市场,竞相降价,形成恶性竞争,导致企业亏损剧增,行业效益下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成为影响当前国民经济运行的一个严重问题。所以说我国钢铁市场竞争 行为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和《关于制止低价倾销行为的规定》,对违法违规的行为要严肃查处;同时,要在行业内协调制订自律价,共同遵守,共同利用市场资源,共同抵御市场风险;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市场运行情况的监管,采取果断措施,整顿市场秩序,制止恶性竞争,为市场竞争创造一个公平公正、轻松和谐的环境。 三、我国钢铁行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市场绩效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企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产业形成的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状态,是反映市场运行效率的综合性概念。通过研究市场绩效,可以判断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的程度。 (一)行业利润 由于近几年大宗原料价格大幅度上涨,而钢材价格的上涨要低于原料价格的上涨,导致钢铁行业盈利水平不断下降。从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情况看,2007年以来销售收入利润率逐年下降,2007至2009年分别为7.26%,3.23%,2.46%。2010年小幅回升至2.91%,仍远低于全国工业企业6.2%的平均水平。特别是2010年5月以来,受矿石等原燃料价格上涨,钢材市场供大于求,钢材价格持续低位震荡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盈利水平逐月下降。2010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897亿元,其中实现利润前20名企业的利润约占83%左右,宝钢一家利润约占26%左右,而大多属企业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行业盈利水平总体不容乐观。2011年,预计粗钢产量为6.6亿吨左右,同比增长5%左右。但铁矿石价格仍将高位运行,我国进口铁矿石大致维持在6亿吨左右。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总体水平预计在成本的支撑下比上年有所提高。在原燃料价格高位运行与钢材价格持续波动的双重作用下,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仍将低于工业领域的平均水平。 (二)技术进步 2010年,全行业已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工作体系,形成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投入增加的良好格局。目前全行业在高效采选技术、钢铁冶炼技术、轧钢新技术、高端产品开发、大型冶金成套装备技术集成、节能节水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新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果和进步。其中,宝钢试制成功X120管线钢,实现电镀锌机组全面无铬化生产,年产150万吨生铁的COREX3000熔融还原工艺装置投产;鞍钢继续完善冷连轧自主集成成套工艺技术,开发成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在相关企业投入使用;2010年在研发和扩大生产市场需求的短缺产品方面,船用高强度宽厚板、高强度海洋结构用钢板、高档汽车用板和汽车零部件用钢、工程机械和高层建筑用高强度厚钢板等均实现了重大的突破。 四、基于SCP范式分析的建议 钢铁行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规模效益明显,但从上述分析可知,中国钢铁市场的市场集中度不高,市场结构不合理,不能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中国钢铁企业在国际市场核心竞争能力明显不足。我们应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我国钢铁业的市场结构以实现好的市场效益。 (一)加快钢铁企业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改善我国市场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提升我国钢铁产业的集中度,同时并购重组是一个重要的提升市场集中度的途径,并购重组可以将企业优势互补,提升竞争力的同时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即提升钢铁产业的集中度,进一步优化市场结构。并购重组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的一种机制,可以调整产业结构,有效利用规模经济效应。面对竞争强度很高的产业与市场,产业内企业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可以通过采用战略并购的策略,以适当降低产业内的竞争强度,维持行业的基本利润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使市场向本企业倾斜。 (二)加大技术投入,提升产品结构,增强产品差异化 产品差异化是影响市场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加大科技投入能切实形成企业特有品牌,进而实现产品差异化。加快技术改造和科技投入力度,提升企业的设备更新水平,促进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开发,吸收一大批有经验、有能力的科研开发人员,将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可以促进企业特有新产品的开发,进而增强产品差异化。 (三)转变当地政府的经济增长观,优化产业进退壁垒 如前所述,我国钢铁业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当地政府的经济增长观和银行领导的个人荣辱观的问题。因此改变当地政府的经济增长观。不要只依靠钢铁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样就能降低对钢铁业的信贷政策支持力度,提高钢铁业的进入壁垒,进而改善市场结构、提升市场绩效和增强我国钢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推进节能减排,降低能耗,减少污染 由于国际上大宗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而钢材价格的上涨要低于原料价格的上涨,导致钢铁行业运营成本上升,盈利水平不断下降。因此,我国钢铁企业必须加快推进节能 减排建设,降低企业能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增加企业利润,整体提高我国钢铁行业的市场绩效。 参考文献: [1] 苪明杰.产业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2] 魏建新.提高我国的钢铁产业集中度[J],经济管理,2007(3) [3] 张爱华.中国钢铁工业集中度比较分析[J],中国钢铁业,2005(3) [4] 刘东爱,王慧.跨国并购背景下我国钢铁企业的应对策略[J],财务与会计,2006(8) [5] 中国钢铁产业进退出壁垒的分析[J] 中国经济信息网,2007(2) 中国民航市场的SCP分析及发展建议 李思 320100918700 摘要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的哈佛学派分析范式(SCP范式),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3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民用航空市场的市场结构及竞争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民航市场 SCP 政策 一、SCP框架分析范式 产业组合理论由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个基础部分和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组成。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的经济绩效。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scp的逻辑框架如图1所示: 二、中国民航市场的SCP分析 1.市场结构分析 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结构是指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反映市场竞争和垄断关系。 (1)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即指定产业的生产运营集中程度,所描述的是,市场上买方(或卖方)各自的数目及其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市场集中度可以用市场集中率(CR,Concentration Ratio)来测度,如下表示: nN CRnxi/Xn =i=1i=1 公式中,n为产业市场规模最大前几位企业的数目;N为整个产业市场中的企业总数Xi为产业中第i个企业的规模。本文采用各大民航公司的企业资产即客机数量∑∑来计算对应的CR,所使用的数据来自“百度文库”(2011年6月8日)。 公司国航 东航 南航 海航 深航 津航 厦航 沪航 川航 鲁航 简称 飞机269 257 342 243 90 75 62 59 50 50 数量 CRn CR1 CR2 CR3 CR4 CR5 CR6 CR7 CR8 CR9 CR10 16.932.154.669.975.680.384.287.991.094.23累计 4% 2% 6% 6% 3% 3% 3% 3% 8% %(2)产品差异化程度 各大航空公司要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就需要不断地开辟新航线和新服务,实现差异化竞争。民航市场“产品”即服务差异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旅行服务的物理性差异,航空旅行的安全性及便利性,同一类服务价格政策不同导致的差异以及顾客的个人偏好。 在相同的竞争条件下,为了更高的经济效益,各大航空公司纷纷推出各色档次、各种折扣的服务,尤其是在大型节假日来临之际。这些差别化主要体现在价格高低、服务优劣、品牌美誉度、售票管道、促销手段等方面。 (3)进入和退出壁垒 进入壁垒是指和尊卑进入或正在进入的新企业与产业内已有企业竞争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或不利因素。对民航市场来说,进入壁垒就是市场的准入条件,如成立航空公司时严格的审批制度,规模经济所需要的最小资本投入量,民航市场的价格竞争等等。当前,我国民航产业的进入壁垒主要是必要资本量壁垒和规模经济壁垒,政策法律制度壁垒的影响目前已经非常微小。 退出壁垒是指某个或某些企业停止作为卖方从某个行业撤退的行为,退出方式为转让或宣布破产。民航市场要求企业入市时必须拥有专业性很高的资产,而企业在这个市场获取非正常利润的时间却很短暂。航空企业退市时会遇到专业性资本壁垒,因其只能用于特定生产和服务——航行,这样企业退出时难以收回其全部投资,从而形成沉没资本退出壁垒。此外,还会遇到结合生产壁垒、市场功能缺陷导致的退出壁垒。2.市场行为分析 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上为实现其目标所采取的适应市场要求不断调整战略性行为。 市场行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以控制和影响价格为基本特征的市场价格行为,包括价格竞争行为和价格协调行为。以促进销售、提高占有率为主要内容的促销行为,如广告行为。以产权关系和企业规模变动为基本特征的企业组织调整行为,如兼并行为。还有一种行为为企业技术进步。 (1)我国民航业的价格行为 目前,我国航空旅行价格竞争主要集中在民营航空公司豪华商务舱之间、国有航航空公司普通舱之间、以及国有大中型航空公司和民营小型航空公司之间。民航市场基本上是“一种票价、多种折扣”,各航空公司根据航线需求和季节变化,自主实行折扣优惠。 (2)我国民航企业的非价格行为 我国民航市场经过三次改革后,市场竞争行为发生了显著地变化。市场化改革与政企分离以前,是完全垄断市场结构。企业目标是完成航空运送业务量,行政性行为目标。存在广告宣传意识不强,不注重形象塑造。服务意识差“脸难看,事难办”,普通乘客不受重视。服务单一,不注重创新等缺点。改革后,市场进入放松与市场重组时期,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企业为了谋生存发展,必须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更加注重广告宣传和形象塑造,将广告作为重要竞争方式。服务意识增强,以优质服务争取顾客,服务变得多元化、人性化。运营成本也变低了。 (3)产业的技术进步 中国民航运输业在管制改革以来,引入竞争,推动了该产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我国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到使用涡轮式螺旋桨飞机只用了10年的时间。飞机数量也有很大的增加。通过多奶奶的畸形,设备的引进,技术的改造,我过民航运输有了很大的改观,对竞争结果也产生了影响,我们选用飞机利用率,燃油消耗率和劳动省常绿三个制表,见表 3.市场绩效分析 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收藏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它反映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条件下运行的效率。 (1)资源配置效率 资源配置效率及运营效率,在这里统计民航运输业的平均客座率,每吨公里油耗(kg)、业务收入(万元),来作为考察指标,出去通货膨胀因素后,得如下表 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从1999年到2005年中国民航运输业务不断增大,这表示行业规模不断扩大。而每吨公里收入逐步降低,切幅度相当明显。运营效率是企业相互竞争的结果,企业在竞争的过程中,改善自己的运营水平。使消费者价格下降,使消费者福利增加。 (2)基于勒纳指数分析中国民航市场绩效 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产量、成本呢、利润、产品质量、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它反映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运行的效率。 在产业经济学里,我们通常采用收益率、勒纳指数、贝恩指数等三个指标来度量市场绩效。由于数据收集与核算的缘故,本文使用勒纳指数来衡量我国民航市场绩效。勒纳指数实质上就是增量毛益率(rate of incremental margin),它衡量的是边际产品的市场价格偏离边际成本的大小。一般地,勒纳指数的公式表示如下: 勒纳指数=(价格-边际成本)/价格,或者L=(P-MC)/P 但是,由于边际成本难以计算,故在实际应用中常用平均可变成本来替代边际成本,即 勒纳指数=(价格-平均成本)/价格,或者L=(P-AVC)/P 2010年,全行业各项相关资料如表4所示: 行业总收飞行总时 平均耗油 入 间 4115亿元 590万小时 3吨/小时 航空燃油价格 旅客运输量 2500-4000元/ 2.68亿人次 吨 表4 行业资料折算自《2010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于是,(4115/2.68-590*3*4000/2.68)/4115/2.68<=L<=(4115/2.68-590*3*2500/2.68)/4115/2.68,即 0.83<=I<=0.89。 勒纳指数通过对价格与边际成本偏离程度的度量,反映了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强弱。勒纳植树在0到1之间变动,勒纳指数越大,市场中的垄断力量越强,市场绩效越差,根据2010年的资料测算出中国民航市场勒纳指数大于0.8,说明市场绩效欠佳,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失当,市场潜力挖掘不足,社会福利水平有待提高。 三、政策建议 1、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对民航运输业的财政投入 基础产业在整个改革国民经济中处于上游地位,其产出量的增加构成了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先决条件。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处于中后期阶段,航空运输将日益成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民航运输基础设施需要加大力度。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航一直面临国家财政投入少,行业资金筹集困难等问题,建立以公共财政体系为基础的多元化民航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在稳定和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继续投融资主体多元化,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多方筹集资金融入民航建设,是实现民航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 2、优化税费环境,建立公平竞争平台 税费环境不仅是我国民航发展面里的一个重要的问题。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航空市场的逐步放开,取消和减低部分不合理的水中和税率,为我国创造良好的负税环境,对保护我国民航业的发展,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迫切现实的意义。当前及今后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有:适当减免航空企业缴纳的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燃油附加费、进口关税、增值税、所得税等水中和税率。从而降低民航企业的成本,给国内航空创造与国外航空公司平等的竞争条件。 3、打破市场垄断,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民航运输的关键性资源供给一直处于垄断状况,造成民航运输企业运营成本高,切破坏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高效性。因此,要打破中航油一家垄断国内航油共赢的局面,中航材对于国内航材引进环节上的独家垄断地位。可以使航油价格上升幅度和燃油附加费的征费标准挂钩,实现价格波动,政府有效实施监管和核准,适当提高航空运价的基准价格和上浮幅度,在建立公开的价格基础上,逐步实现完全的市场定价。 4、对内积极深化市场化改革,对外稳步有序运输自由化 对内,在行业准入和退出、航空线的准入和退出、航班时刻分配、票价和人力资源扥生产要素流动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以实现民航运输企业的优胜劣汰,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民航运输企业的不断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对外,在国家获赠侧层面,综合平衡国家发展需要,充分考虑民航业的朝阳企业、战略产业特性,制定具有连续性、稳定型和保障性的国际航空运输政策。明确开放时间,开放政策为行业提供一个可以预期的、稳定的对外开放政策。 5、合理规划空域资源,加强重点空域资源建设 空域资源不足,总体管理水平落后是制约我国民航运输法杖的友谊重要原因。在国家政治高度,确定我国国家空余资源利用的目标方向和发展战略,确定我国空运资源由国家规划管理的指导思想。其次,建立合理的空域结构,制定国家空域管理建设发展计划。科学合理的划分使用空域,以实现空域资源高效,安全利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志迎,现代产业经济学教程:科学出版社,2006,第49到73页。 【2】于剑,提升我国民航运输产业基金竞争力的政策建议,【论文】,山东,中国民航大学,2008。【3】百度文库,中国民航企业,2011。 【4】刘涛,《基于SCP范式的中国民航市场分析》,[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8。【5】章华,基于SCP范式的中国民航运输产业分析,[MBA论文],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政府政策下煤炭行业的SCP范式分析 摘要: 煤炭是中国的主体能源,煤炭行业是关乎国民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的重要基础行业。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政策对煤炭产业是促进还是削弱了?通过对市场的学习,将从煤炭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以及市场绩效对此进行分析,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对煤炭行业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政策;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煤炭行业。 正文 产业政策是政府将宏观管理深入到社会再生产过程内,按经济发展中对资源配置结构进化的客观规律,依据本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对国民经济运行中的资源配置进行科学、系统和适当的干预、介入和参与,从而达到提高国民整体的经济效益以及实现整体协调的目的,并且寻求最大限度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下面是我国煤炭行业的现状,以及国家采取的相应对策。 一、煤炭行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煤炭行业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原料为下游产业提供投入品的第一次产业,煤炭企业的产量决定了企业的规模、市场份额和市场势力,能真正体现一个企业的产业地位和市场竞争力。同时,煤炭企业普遍存在多元化经营,如果不用原煤产量度量市场集中度,容易使得作为考察对象的市场由于界限不清而影响研究结论。从市场集中度来看,我国的煤炭市场结构属于最松散的“原子型结构”、产品差异较小、市场的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高,非法中小煤矿居多,另外,目前中国煤炭资源与石油、天然气、水能、新能源之间具有弱替代性,因此与煤炭相关的经济市场(包括所有明显影响煤炭价格的产品)的具体范围较为精确。而且,中国煤炭市场相对独立自给,进出口比重较小,运用市场集中度指标衡量国内生产企业的市场集中状况是适宜的。总之,将市场集中度指标运用于中国煤炭行业的市场结构衡量中能较好地克服指标自身局限性,得出的研究结果能较好地反映现实经济状况。 自建国以来,国家对煤炭行业的政策可分为鼓励生产快速增长和限制盲目生产两种类型。在计划经济时期,煤炭供不应求,为保障供应,国家采取鼓励生产快速增长的倾斜政策,但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供不应求局势得到缓解,并转向生产过剩,97年开始出现持续的供大于求,因此,国家对煤炭生产采取并井压产、调整结构、平衡总量的限制性政策,以此来控制煤炭生产的盲目增产。 二、煤炭行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从1997年至2003年,我国的煤炭价格的变动幅度都比较小,但是从2004年开始我国煤炭价格的上涨幅度比较大。进入 2007 年四季度之后,在冬季用煤高峰、节日储备因素以及“12.5”山西洪洞煤矿爆炸事故之后煤矿安全治理措施的共同推动下,山西省、秦皇岛等主要集散地区和重点煤炭消费企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煤炭资源不足现象,促使市场煤炭价格在短期内出现了急速上涨。 造成上述价格变动趋势的原因主要有:煤炭定价已接近完全市场化;下游行业的需求比较旺盛,主要是煤炭用于发电的需求增加导致;其次就是生产成本的上升。 为了缓解煤炭价格的上涨趋势,国家加强了对整顿小煤矿的整治力度,同时各大煤矿集团也利用这个机会兼并和整合小煤矿。例如河南郑煤集团借国家整合煤炭资源的大好机遇,整合了43家小煤矿,这些煤矿投产后,每年新增煤炭产量1300万吨。 三、煤炭行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2007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累计完成25.23亿吨,同比增加22.95亿吨,同比增长 9.39%。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原煤产量完成 12.4 亿吨,同比增加1.21 亿吨,增长 10.8%;国有地方煤矿原煤产量完成 3.24 亿吨,同比增加 400 万吨,增长1.3%,乡镇煤矿原煤产量完成9.59亿吨,同比增加6700万吨,增长7.5%。 但是我国目前的煤炭产业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在冰雪灾害导致南方多省电力供应红灯频闪的同时,全国电煤告急的紧张现实,无异于“雪上加霜”。值得注意的是,和雨雪冰冻灾害呈现的区域性特征相比,目前电煤短缺的事实和影响已在全国和全行业显现。 受煤炭价格的推动,我国现有的煤炭企业均充分利用了自有的设备进行生产,据统计我国煤炭产业的设备利用率达到85%。 煤化工的发展带动了煤化工装备行业的发展。煤化工装备行业受市场需求的推动,同时 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的重视。研制开发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已被列入今后国家大力发展的16项重大技术装备任务之一,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的国产化是重点内容。这样的大背景下,煤化工装备行业在2007年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2007 年我国煤化工行业逐步摆脱了单一引进技术的现状,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蓬勃发展,有些技术取得全球领先地位。其中以即将实现化生产的神华煤直接制油技术、开工建设2000吨/年催化剂工厂的大连化物所DMTO技术、出口国外的兖矿-华东理工大学水煤浆气化技术和12月在云南解化投产的甲醇制汽油技术为代表。2007 年我国的煤化工产业受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在相关企业和各级地方政府等力量的共同推动下稳步发展。煤制油和煤制烯烃等高投入、高产出的项目即将投入生产;醇醚燃料得益于产品标准的出台蓬勃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开始取得领先优势并出口。 实践表明,国家鼓励性煤炭行业政策的实施,对煤炭行业的告诉发展和煤炭产量的快速增长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其效果是很明显的。煤炭行业由弱变强,由小变大,供求紧张局势逐步缓解,满足了国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九十年代初基本实现了煤炭总量供求平衡,中、后期就形成了煤炭供大于求的局面,此时煤炭的供求关系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此时,则需要国家的限制性政策来调解这种经济现象,限制产量的不断增加,限制价格的不断上涨。维持一定的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产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减少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中国煤炭资源网; 植草益.产业组织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范中启,严霄蕙.中国煤炭产业市场结构演化及其成因[J].统计观察,2006.《世界经济文汇》,1999.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 党的十六大以来,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有的进入了创新提升阶段。截至2004年底,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达11.4万个,各类产业化组织固定资产总额8099亿元,龙头企业、中介组织销售收入分别为14261亿元和2108亿元,专业市场完成交易额8661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局部探索转入全面推进,形成了规模扩大、领域延伸的新格局,显现了竞争力增强、带动力提高的新态势,探索了用现代工业理念、先进科技成果建设现代农业的新途径,构建了政府扶持、龙头带动、农民参与、中介组织服务的多方推进的新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推动农业结构优化,促进优势产业带发展 各地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2004年,在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中,种植业5.2万个,带动种植面积近7亿亩;畜牧业3.3万个,带动牲畜养殖量6.7亿多头,禽类养殖量近70亿只;水产业8397个,带动养殖水面5000多万亩。尤其是畜牧业发展最快、产业化经营程度最高,其产业化经营组织数比2002年增加44.8%,在各类组织中所占比重增加4.8个百分点。农业结构的优化,推动优势产品形成优势产业,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带:东部沿海地区积极发展附加值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强的创汇农业,形成了出口外向型农产品产业带;中部地区以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形成了优质专用农产品产业带;西部地区精心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形成了特色农产品产业带。 (二)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各地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方式。截至2004年底,在各类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联结方式中,合同方式占51.9%,合作方式占14.2%,股份合作方式占13.8%,其他方式占20.1%。合同、合作、股份合作三种较为稳定的利益联结方式所占比例达到79.9%,其中订单合同履约率达80.6%,与2002年相比分别增长2.2个和4.6个百分点。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产业化组织除了向农户提供农资、技术、资金、价格等方面的服务外,还通过实行合作制按利润返还、股份合作制按股分红、租赁方式支付租金、雇用农村劳动力在基地务工支付劳动报酬、兼并方式支付各种报酬、建立风险基金给予补助等,带动农民稳步增收。2004年,全国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8454万户,平均每户从中增收1202元,比2002年增加202元;产业化组织从业人数3333万人,比2002年增长23.8%,其中龙头企业从业人数1363万人,占全部产业化组织从业人数40.9%。 (三)中介组织不断发展,农民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各地积极引导龙头企业、技术服务部门、专业大户、农村经纪人和农民创办或领办各类中介组织,促进了组织形式的创新和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2004年,中介组织数量比2002年增加29.2%,占产业化组织总数的36.4%。尤其是从事产业化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组织数量比2002年增加50.9%,带动了600多万农户。各地大力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成立行业协会,维护农民和企业的利益。江苏省支持发展按市场化运作的新型农产品行业协会,已建立省、市两级农产品行业协会72家,涉及农、林、牧、渔、蔬菜、园艺各个产业,开始从官办向半官办或民办、综合性向专业性、工作依附于主管部门向部分独立行使职能的转变。 (四)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化经营综合效益显著增强 龙头企业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率先执行农产品质量标准,积极创新技术、开拓市场,引导和组织农户实行标准化生产。2004年,全国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4261亿元,利税总额1382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50.7%和32.6%。580多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平均销售收入9.4亿元,平均利税额5526万元,平均直接或间接辐射带动农户8万多户。内蒙古草原兴发集团改变粗放型畜牧业生产方式,采用“羔羊当年育成出栏”和散养“绿鸟鸡”的模式,科学配置草原资源并创造出绿色财富,构建了企业与草原和谐发展的空间。2004年完成销售收入42亿元,创利润6225万元,带动8万多户农牧民增收约1.5亿元,实现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赢。 (五)龙头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农产品出口日益扩大 外向型龙头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按照国际化要求组织生产、开展加工、应对争端、解决纠纷,促进了竞争力提高和农产品出口扩大。2004年,全国龙头企业出口创汇约200亿美元,比2002年增加38.7%,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出口创汇约142亿美元;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出口创汇额约62亿美元,出口创汇超过1000万美元的由88家发展到131家,超过5000万美元的由21家发展到26家,超过1亿美元的由6家发展到10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吉林粮食集团,加工的玉米、大豆油、饲料等产品,销售到日本、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韩国、加拿大等国家,2004年出口创汇达1.68亿美元。 在看到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龙头企业经营效益偏低。调查显示,2001年世界500强中食品消费行业的利润额比上年增长54.5%,增长幅度最高,而我国龙头企业整体效益增长主要靠数量的增加,平均效益增长不明显。 二是利益联结不完善。全国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数仅占农户总数的34.1%,仍有三分之二的农户没有参与产业化经营,覆盖面还比较小;其中紧密型带动的仅占33%,利益关系相对松散;一些龙头企业不能很好地为农民服务,损害农民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是奶业,农民意见较大。 三是龙头企业收购资金贷款难。龙头企业收购资金一次性需求量大、占用时间长,一般商业性贷款难以满足,特别是省级以下中小型龙头企业贷款难问题更加突出。2004年,新疆全区87家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资金缺口达74.2亿元,影响了农产品收购和农民增收。四是基地建设明显滞后。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分散,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基础设施不配套,农作物新品种、农业新技术推广跟不上等因素,制约了龙头企业的健康发展。山东金锣集团在内蒙古通辽地区建立了年加工能力350万头的猪肉加工厂,由于生猪基地养殖规模偏小,2004年实际加工量仅50万头。 五是工作指导不适应产业化快速发展的要求。管理体制不顺畅,政策不配套,部门分割、市场封锁现象依然存在,按照市场规律指导企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还与产业化发展要求存在很大差距。第二篇:我国钢铁行业的SCP范式分析
第三篇:基于SCP范式的中国民航市场分析
第四篇:政府政策下煤炭行业的SCP范式分析
第五篇: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