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局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若干意见的政策效应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2 16:09: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省局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若干意见的政策效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省局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若干意见的政策效应》。

第一篇:省局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若干意见的政策效应

一、省局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若干意见的政策效应(辽工商发【2009】78号)

二、省局沈阳经济区工商登记管理一体化工作机制(辽工商发【2010】50号)

三、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辽委发【2010】14号)

四、《转发国家总局关于切实做好企业登记管理信息综合运用服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辽

工商发【2010】127号)

五、《关于印发辽宁省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职责的通知》

(辽综治委发【2010】29号)

六、《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规范自然人投资一人有限公司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工

商个字【2010】39号)

七、《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任职限制规定执行工作的通知》(工商企字

【2010】82号)

八、《关于加强军队房地产租赁许可证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后营【2010】386号)

九、《辽宁省工商行政管理业务信息系统市场主体登记业务部分应用规范》(辽工商发

【2010】128号)

十、辽宁省工商行政管理业务信息系统企业监督管理业务部分应用规范》(辽工商发【2010】

126号)

十一、《辽宁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数据质量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辽工商发【2010】78

号)

十二、《辽宁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数据质量暂行办法》(辽工商发【2010】111号)

十三、《转发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情况数据统计有关工作的通知》

(辽工商发【2010】131号)

十四、《关于下发执行工商行政管理注册号编制规则的通知》(工商办字【2007】79号)

十五、《辽宁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市场主体登记过错责任醉酒办法(试行)》(辽工商发【2010】

136号)

十六、《关于服务经济发展政策措施》(辽工商发【2010】122号)

第二篇:辽宁沿海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促进条例的应用

【法规名称】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促进条例

【颁布部门】 辽宁省人大(含常委会)

【发文字号】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8号

【颁布时间】 2010-05-28

【实施时间】 2010-07-01

【效力属性】 有效

【正文】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促进条例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28号)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促进条例》已由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10年5月28日审议通过,现予公布。本条例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0年5月28日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促进条例

(2010年5月28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促进和保障辽宁沿海经济带(以下简称沿海经济带)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沿海经济带范围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六个沿海城市所辖的行政区域。

第三条 沿海经济带发展应当立足辽宁,依托环渤海,服务东北,面向东北亚,健全与省内其他区域和东北腹地以及国内其他地区的互动合作机制,积极开展与东北亚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将沿海经济带建设成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港产业带、生态环境优美和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形成我国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

第四条 沿海经济带发展应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良性互动,发挥优势、集约发展,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积极推进沿海经济带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第五条 沿海经济带实行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统筹协调、运转灵活的管理体制。

第六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工作的领导,设立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领导机构,组织指导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工作,协调解决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工作机构负责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的日常工作。

省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的相关工作。

第七条 沿海经济带重点区域(以下简称重点区域)设立的管理委员会,为所在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市人民政府经济管理权限和相关的社会管理职能。重点区域由省人民政府确定。

重点区域管理委员会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按照科学、精简、高效的原则,在核定的编制数额内自行设立职能机构。管理委员会的具体管理权限由所在市人民政府依法确定。

第八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国家批准的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制定实施方案,编制重点领域专项规划。沿海经济带的各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批准的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和省人民政府制定的实施方案及专项规划,制定或者调整本地发展规划。

省人民政府及沿海经济带的各市人民政府负责规划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第九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国家批准的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制定促进沿海经济带发展的政策。沿海经济带的各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鼓励支持政策,并确保各项政策的落实。

第十条 省人民政府及沿海经济带的各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快发展沿海经济带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第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及沿海经济带的各市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沿海经济带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分配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综合功能,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第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及沿海经济带的各市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沿海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运输、能源保障、水资源开发配置、防洪和气象灾害防御、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增强区域发展的支撑能力。

第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及沿海经济带的各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沿海经济带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与布局,按照国家批准的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和国家产业政策确定产业重点,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新兴产业、海洋产业发展,做大高新技术产业,做强具有基础优势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提高产品质量,逐步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和沿海经济带的各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安排的交通、建设、科技、水利、农业、林业等建设资金应当重点支持沿海经济带或者重点区域。

第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在制定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编制省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计划、省财政预算内投资项目计划,以及申报借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国家规划、中央预算内(国债)投资项目计划时,应当对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的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予以积极支持。

第十六条 沿海经济带的各市人民政府及重点区域管理委员会应当遵循廉洁、高效、勤政的原则,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理顺职责分工,降低行政成本,建立健全“一站式”行政审批服务平台。第十七条 加快沿海经济带资本市场发展,健全金融市场体系,优化金融运行环境,鼓励金融机构进行金融产品、技术、服务、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创新。第十八条 沿海经济带的各市人民政府应当发展产权交易市场,规范产权交易制度和行为。

鼓励开展面向沿海经济带各类企业的产权、股权交易业务和股权托管业务,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产权、股权交易和股权托管促进产权、股权流动。

第十九条 鼓励在沿海经济带设立信用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以融资担保为主的信用担保。

在重点区域加快建立信用担保机构贷款担保风险补偿制度,所需资金由其所在市安排。

支持在重点区域设立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服务的创业投资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

第二十条 沿海经济带的各市人民政府应当培育和规范信用产品应用市场,在政府采购、项目招标、资质认定等事项办理中,使用记载企业信用记录和揭示企业风险状况的信用报告。

重点区域的企业在商业活动中应当注重应用信用报告等信用产品,防范经营风险。

重点区域的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应当注重使用由独立第三方信用中介机构出具的企业信用报告,防范信用风险。

重点区域的信用中介机构应当注重为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提供信用调查、信用评价、信用管理咨询等专业化信用服务。

第二十一条 鼓励在沿海经济带设立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地区总部、营销中心,以及为其服务的中介、金融等各类机构。

积极引导大中型企业通过改组改造和易地搬迁落户沿海经济带,建立产业基地。

第二十二条 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重点区域联合创办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组织,或者联合开展科研活动。支持重点区域高新技术企业和智力密集型企业成立产业技术联盟,联合开展行业关键技术和标准的研发、推广及应用。

第二十三条 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在重点区域设立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创业服务中心以及综合孵化器或者各类专业孵化器,为企业提供创业服务。

经国家或者省认定的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和孵化器,享受国家或者省人民政府规定的优惠政策。

第二十四条 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重点区域的企业合作,通过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登记等方式,实现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化,培育自主知识产权。

第二十五条 加强沿海经济带引进、使用、培养高层次和紧缺人才工作。对重点区域引进的高层次和紧缺人才,由政府相关部门按照管理权限直接认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重点区域管理委员会可以按照省有关规定实行灵活的薪酬制度,重点向优秀科技人员、有突出贡献人员和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倾斜。

第二十六条 重点区域企业应当注重与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在重点产业领域进行开放式合作,参与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和国际组织科技计划,承揽境外科技产业和研发分包项目。

第二十七条 鼓励和规范重点区域具备条件的企业以参股、并购、设立分支机构、合资建厂等形式到境外投资,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

第二十八条 省人民政府及沿海经济带的各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快发展沿海经济带现代物流业,依托重要交通通道和运输网络,推动物流中心、物流园区建设。通过支持保税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建设,促进国际物流业发展。

第二十九条 省人民政府及沿海经济带的各市人民政府应当统筹沿海经济带港口规划与建设,整合港口资源,优化港口功能分工,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共同发展的现代港口集群。

第三十条 加强沿海经济带口岸设施和功能建设,推动海关、边检、海事、检验检疫等口岸查验部门实行便利通关服务,提高通关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第三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及沿海经济带的各市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沿海经济带生态建设,加强水源涵养林、生态公益林、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地质遗迹、湿地生态系统、生物物种资源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确保生态安全。

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应当严格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限制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产业投资项目,实行严格的排污许可证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推进集中供热和垃圾、污水集中处理等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加快低碳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有效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第三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及沿海经济带的各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沿海经济带土地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从严土地用途管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第三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及沿海经济带的各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沿海经济带水资源管理,严格实行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保护,实行严格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和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水资源。

第三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及沿海经济带的各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沿海经济带海域使用管理,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从严控制围填海项目,统筹协调用海布局,节约、集约利用滩涂及近海海域资源。

第三十五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及沿海经济带的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听取本级人民政府关于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专项规划实施、建设资金使用等情况的报告,作出决议决定等方式,依法进行监督。

第三十六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本条例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补助资金

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补助资金

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认真落实“辽宁沿海经济带三年攻坚计划(2018-2020年)”,支持打造辽宁沿海经济带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新旧动能转换、转型升级,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强和规范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资金来源为中央财政安排我省的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建设补助资金。

第三条

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补助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应当遵循定向使用、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择优支持、公平公正、注重绩效的原则。

第四条

专项资金的管理部门为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

(一)省财政厅负责专项资金的预算安排,会同省发展改革委制定资金管理制度,审核资金分配方案,监督预 算执行。

(二)省发展改革委负责专项资金的业务管理,会同省财政厅制定资金实施方案和申报指南,并组织开展资金申报和项目审核工作,负责提出资金分配方案,会同省财政厅下达资金使用计划,并组织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

第二章

支持范围、方向和标准

第五条

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为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沿海6市,重点支持省级以上园区(开发区)。

第六条

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招商引资落地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动能培育项目,包括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现代物流等领域,按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给予一次性补助。补助额最高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的30%,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应补助金额低于10万元人民币的项目不予支持。

(二)对国家级创新平台项目,按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给予一次性补助。补助额最高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的 30%,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应补助金额低于10万元人民币的项目不予支持。

(三)对园区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按照不超过项目实际发生相关费用的30%给予一次性补助。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人民币,应补助金额低于10万元人民币的项目不予支持。

(四)对现有企业转型升级改造为新动能培育项目发生的符合支持条件的贷款,并在补助内实际支付的利息,按照不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实际贷款利率低于基准利率的,按实际利率计算)的70%给予贴息支持。单个项目年贴息额不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应贴息额低于10万元人民币的项目不予支持。贴息期限不超过两年。

第七条

同一企业在一个补助内只能申报一个支持方向。

第八条

鼓励地方政府安排资金支持沿海经济带建设,并对落实资金的地区加大支持力度。

第九条

鼓励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优先支持采用 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建设项目;鼓励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投资公司为项目提供融资支持;鼓励地方与金融机构合作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项目实施。

第三章

支持条件

第十条

支持项目应符合国务院批准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和所在园区的产业发展规划。

第十一条

除审批单位给予国家级创新平台的启动资金外,项目两年内没有获得过其他省级以上(含省级)财政资金支持。

第十二条

申请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动能培育项目投资补助的,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项目单位是独立法人。

(二)项目符合国家规定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相关领域和产业范围。

(三)未开工项目应已落实审批(核准或备案)、规划选址、土地预审、节能评估、初始资金等各项建设条件,在补助当年项目能开工建设。

(四)已经开工的项目,在补助上一年累计完成投资量不超过总投资的50%。

(五)项目单位没有被列入惩戒合作备忘录黑名单。第十三条

申请国家级创新平台项目投资补助的,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项目支持范围为2018年1月1日以后国务院及 国家各部委批准的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基地等。

(二)未开工项目应已落实审批(核准或备案)、规划选址、土地预审、节能评估、初始资金等各项建设条件,在补助项目能开工建设。

(三)已经开工的项目,在补助上一年累计完成投资量不超过总投资的50%。

第十四条

申请园区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补助的,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包括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研发设计、试验验证、检测检验、公共性技术转化、两化融合、质量控制、技术认证、信息基础设施、设备共享以及投资融资、教育培训等相关服务的平台。

(二)对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发生的相关设备购置(运输工具除外)、信息资料购置、技术研发费用、场地费用等给予支持。

第十五条

申请企业转型升级改造项目贷款贴息的,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项目升级改造后属于新动能培育项目,不支持落后和过剩产能及高污染、高耗能项目。

(二)依法获得审批(核准或备案)等前期要件手续,项目具备开工条件;

(三)项目贷款在2018年1月1日以后发生,贷款期 限一年以上,贷款额度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或等额外币),贷款用于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或技术改造。

第四章

资金管理

第十六条

每年由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结合工作重点等,制发专项资金工作文件和申报指南,明确资金支持方向、支持重点及申报具体要求等。

第十七条

沿海各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根据工作文件和申报指南,组织开展本地区项目申报工作和初审工作。各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是专项资金项目审核认定的责任主体,对上报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准确性负责。对于审核合格的项目,按有关规定及时报送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

第十八条

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根据各市项目申报情况,建立全省专项资金项目库。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要在项目库中择优选择,对未纳入项目库的项目原则上不予支持。

第十九条

新动能培育项目投资补助、国家级创新平台项目投资补助按照以下程序管理:

(一)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相关项目进行审核。

(二)根据审核意见,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结合资金预算规模和工作重点,确定拟支持的项目和金额,经报省政府审定后,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联合下发资金安排计划,并通过相关网站向社会进行公示(依照国家保密法律法规不适合公开的事项除外)。省财政厅据此下达预算指标并按照国库管理相关规定拨付资金。

(三)各市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和财政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及时将资金拨付至项目单位。

第二十条

园区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补助、企业转型升级改造项目贷款贴息按照以下程序管理:

(一)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沿海各市资金申请材料进行复核。

(二)根据项目申报情况、绩效评价、资金预算规模、以前资金使用情况等因素,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提出分市补助额度安排建议,报省政府审定后,省财政以切块方式下达资金。沿海各市根据省切块下达资金额度和复核项目清单,按规定的支持标准自行用于园区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补助和企业转型升级改造项目贷款贴息。

(三)各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于每年12月31日前,将本地区资金具体实施方案报送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

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应会同财政部门设定绩效目标,量化考核指标,明确考核责任。

第二十二条

沿海各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承担专项资金监管主体责任,应密切配合,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做好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每季度结束后10日内,沿海各市发展改革委将项目开工情况、投资完成情况、工程形象进度等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报送省发展改革委。每年1月底前,沿海各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联合将上资金使用管理有关情况以正式报告形式上报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总结报告应包括本地区资金使用情况、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实施效果、资金使用绩效、存在问题、政策建议以及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等。

第二十三条

沿海各市应建立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公示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将项目信息向社会公开(依照国家保密法律法规不适合公开的事项除外),主动接受公众监督。

第二十四条

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根据需要,适时组织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监督检查(必要时可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和考核评估,并对实施效果开展绩效评价。考核评价结果作为下一专项资金安排的重要参考依据,形成“转型升级越快、新旧动能转换成效越大、得到支持越多” 的激励机制。

第二十五条

获得资金支持的企业(单位)收到资金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严格按照规定使用资金,并自觉接受财政、发展改革、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 项目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要求,不得擅自改变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对于涉及项目单位、建设性质、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和规模、总投资等重大变更事项的项目,项目单位应按程序报原审批(核准或备案)部门重新审批(核准或备案),并将结果按程序报送省发展改革委。需要调整省资金安排计划的项目,相关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应及时向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报送调整计划建议,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根据具体情况对资金安排计划进行调整。

第二十七条 项目单位应在项目竣工后,及时组织开展项目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按程序及时报送省发展改革委。

第二十八条 相关企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妥善保管申请和审核材料,以备核查。

第二十九条

各级财政部门、发展改革部门、相关企业及其工作人员在专项资金的申请、审核、分配及下达等工作中,存在利用不正当手段骗取资金、违反相关规定分配资金等行为的,以及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法 行为的,按照《预算法》《公务员法》《监察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应责任。

第六章

第三十条

沿海各市应做好本地区项目审核、绩效评价等经费保障工作,不得在省下达本地区的专项资金中列支相关工作经费。

第三十一条

沿海各市财政局、发展改革委根据本办法有关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本地区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并报送省财政厅、发展改革委。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按各自职责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促进旅游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

促进旅游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

为切实打造休闲旅游基地,加快我市由旅游客源输出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促进我市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根据我市旅游业发展现状,特制定本政策意见。

一、加强旅游项目的规划和开发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布局。

积极引导社会各方资金参与旅游项目的规划编制。凡符合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的各类旅游区、风景区进行各类旅游规划编制、项目策划、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经费来源属于社会民间资金,按编制策划及研究费实际投入的30%给予补助;经费来源属于镇、街道的,按20%给予补助。

对列入市重点工程、实事工程的旅游区、风景区进行测量勘测设计、项目扩初设计,按设计费的20%给予补助,单项补助资金最高不得超过20万元;该项目资金补助在完成设计后到位50%,开工建设后到位50%。

鼓励乡村旅游建设和风景旅游区环境整治。按照旅游等部门认可的建设方案或建设标准进行乡村旅游建设、旅游区环境治理的,经审核验收按实际财务投入的2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补助资金最高不超过20万元。

鼓励新建、改建中高档星级饭店,提升城市品位。对授予四星级饭店牌子的给予奖励100万,五星级饭店可享受“一事一策”。

为改善城市景观,提升旅游形象,对位于城区主要商业区、景观带上的三星级以上酒店进行观光电梯改造建设的,按照实际财务投入的6%给予奖励,单项最高不得超过20万元。

鼓励星级酒店积极构建节约型社会而进行立体车库项目建设的,按照实际财务投入的8%给予奖励,单项最高不得超过20万元。

提升旅游区的配套设施功能。

鼓励旅游区、风景区按照国家星级旅游厕所标准进行新建、改建,达到三星级标准的,奖励3万元;达到四星级标准的,奖励6万元;达到五星级标准的,奖励10万元。

鼓励加大对风景旅游区建设的投入力度。

1、对社会资金利用现有各种旅游资源进行旅游区、游乐场等综合开发建设的,对开发主体按当年实际到位资金实施分档奖励:财务投入300—1000万元的,按2%的标准给予奖励;1000—5000万元的,按3%的标准给予奖励;5000万元以上的按4%的标准给予奖励。

2、鼓励有关镇、村加大对列入市级以上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古镇、古村的保护、开发建设投入力度,凡按照批准的 规划进行保护、开发建设投入,按照实际财务投入的3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补助资金最高不得超过50万元。

二、加大旅游项目招商和宣传力度,合力提升旅游业整体形象。

引进外资来我市投资旅游项目的奖励,按照《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若干政策意见》文件执行。

旅游企业凡参加市统一组织的活动,推介本市旅游资源、旅游景点、旅游线路或进行旅游项目招商的,对展位费和资料编印制作费分别给予50%、30%补助。经审核批准,对在主要交通干道上设置广告专题宣传我市旅游整体形象、旅游线路和旅游景点的,按照实际财务投入的30%予以奖励,最高不得超过10万元。

积极鼓励旅游企业推介一日游、二日游和见证游旅游线路,在市级以上的新闻媒体单独进行刊登宣传促销广告的,按照刊登费的20%给予补助,累计最高不超过8万元。

鼓励开展旅游节庆活动,开拓旅游客源市场。根据全市旅游节庆活动计划,并经市政府同意批准开展旅游节庆活动的,对活动主办单位实际支出中自筹资金的20%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20万元。

三、提高旅游企业竞争力,不断壮大行业实力。

对大力推销一日游、二日游和旅游线路,并为游客提供全程服务的各旅行社、旅游区实施奖励:

1、本市旅行社接待本市市民达到下列人数并比上年增长10%以上的进行奖励,XX—3000人次的,按4元/人进行奖励;3000—4000人次的,按6元/人进行奖励;4000人次以上的,按8元/人进行奖励。

2、本市旅行社外联外地旅游者达到下列人数并比上年增长10%以上的进行奖励,500—1000人次部分,按8元/人进行奖励;1000—3000人次部分,按10元/人进行奖励;3000人次以上的,按12元/人进行奖励。

3、鼓励旅游区招徕旅游者,对当接待人数达到10万人次的,奖励5万元;30万人次的,奖励10万元;50万人次的,奖励15万元。

四、强化旅游管理,提升旅游产业层次。

鼓励旅游企业吸引旅游专业人才。设立人才津贴,吸引旅游大专院校毕业生和中高级旅游人才来慈工作。对在本市旅游饭店和旅游区、风景区工作满一年的全日制本科以上旅游及相近专业毕业生、饭店国际“金钥匙”服务人员给予500元/人·年的津贴补助;旅游专业中级以上职称的给予1000元/人·年的津贴补助。

鼓励开展旅游服务技能培训。

对通过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取得资格证并在本市旅行社、旅游景区工作的,中文类奖励培训考务费的50%,外文类为100%;对获得中级导游资格的奖励1000元,获得高级导游 资格奖励XX元。

旅游服务技能和岗位培训,按照劳动部门的有关奖励政策执行。

加强旅游管理,提升旅游企业管理水平。

1、鼓励旅游企业引进国际、国内的先进管理理念。经认可,旅游企业新与国内外知名的酒店管理集团连锁经营、特许经营或进行委托管理的,合作期限在一年以上的给予奖励,引进国际酒店管理公司的最高奖励10万元,引进国内知名酒店管理公司的奖励最高5万元。

2、鼓励旅游企业管理上等级,开展优质服务。

获得省优秀导游和服务明星的每人奖励0.1万元。

获得市旅游诚信活动先进单位奖励1万,省旅游诚信活动先进单位的奖励2万,全国旅游诚信活动先进单位的奖励3万。

对旅游企业荣获宁波市十佳奖励1万元,省50强奖励3万元,全国百强奖励5万元。

省绿色饭店、市环保模范饭店奖励,按照《关于印发市生态市建设专项奖励办法的通知》文件执行。

鼓励旅游区创建A级旅游区质量等级和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被评定为A级旅游区质量等级实行补差奖励,“AA”级的奖励10万元,“AAA”的奖励30万元,“AAAA”的奖励50万元;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奖励10万元。

鼓励旅游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经年终量化评定旅游企业达到规范化管理要求的,给予每家3万元的奖励,奖励资金合计最高不超过30万元。

旅游企业规范化管理要求和量化评定细则与实施办法另行制订。

对相关镇、街道的旅游工作或风景名胜管理工作进行考评,对考评前三名的分别给予8万元、5万元、3万元的工作经费补助。

具体量化评价标准与实施办法另行制订。

六、有关说明。

上述奖励补助项目必须是符合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要求的本新建、扩建或完成项目。按建设投资奖励的项目若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享受投资补助政策:①包含有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旅游项目;②财政已经安排资金用于旅游项目基本建设的。

旅游企业涉及偷税等违法违规行为受到有关部门查处的,发生游客伤亡等重大安全事故的,不得享受扶持及有关优惠政策。

本办法中规定的旅游资源开发、各类旅游区与风景区建设或环境整治的实际财务投入均不包括土地征用、相关房屋拆迁、旅游区或风景区对外道路建设等费用。

若遇同类型奖励项目,则按标准高的一类项目实施奖 励;同一项目优惠政策不重复享受。

上述优惠政策原则上在年终后一次性兑现,每家旅游企业获得的财政奖励和补助总额与企业当年对地方财政贡献挂钩,一般企业按该企业当年对地方财政贡献的60%为限度,获宁波市级十佳先进的按该企业当年对地方财政贡献的70%为限度,获省级50强先进的按该企业当年对地方财政贡献的75%为限度,获全国百强先进的按该企业当年对地方财政贡献的80%为限度。

本《意见》自XX年1月1日起实施,此前涉及与本《意见》有关的政策文件停止执行。

第五篇:促进旅游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

为切实打造休闲旅游基地,加快我市由旅游客源输出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促进我市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根据我市旅游业发展现状,特制定本政策意见。

一、加强旅游项目的规划和开发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布局。

(一)积极引导社会各方资金参与旅游项目的规划编制。凡符合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的各类旅游区、风景区进行各类旅游规划编制、项目策划、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经费来源属于社会民间资金,按编制策划及研究费实际投入的30%给予补助;经费来源属于镇、街道的,按20%给予补助。

对列入市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实事工程的旅游区、风景区进行测量勘测设计、项目扩初设计,按设计费的20%给予补助,单项补助资金最高不得超过20万元;该项目资金补助在完成设计后到位50%,开工建设后到位50%。

(二)鼓励乡村旅游建设和风景旅游区环境整治。按照旅游等部门认可的建设方案或建设标准进行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旅游、休闲渔业旅游、杨梅基地等)建设、旅游区环境治理的,经审核验收按实际财务投入的2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补助资金最高不超过20万元。

(三)鼓励新建、改建中高档星级饭店,提升城市品位。对授予四星级饭店牌子的给予奖励100万(已经享受“一事一策”的除外),五星级饭店可享受“一事一策”。

为改善城市景观,提升旅游形象,对位于城区主要商业区、景观带上的三星级以上酒店(含三星级)进行观光电梯改造建设的,按照实际财务投入的6%给予奖励,单项最高不得超过20万元。

鼓励星级酒店积极构建节约型社会而进行立体车库项目建设的,按照实际财务投入的8%给予奖励,单项最高不得超过20万元。

(四)提升旅游区的配套设施功能。

鼓励旅游区(点)、风景区按照国家星级旅游厕所标准进行新建、改建,达到三星级标准的,奖励3万元;达到四星级标准的,奖励6万元;达到五星级标准的,奖励10万元。

(五)鼓励加大对风景旅游区建设的投入力度。

1、对社会资金利用现有各种旅游资源进行旅游区(点)、游乐场等综合开发建设的,对开发主体按当年实际到位资金实施分档奖励:财务投入300—1000万元(含1000万元)的,按2%的标准给予奖励;1000—5000万元(含5000万元)的,按3%的标准给予奖励;5000万元以上的按4%的标准给予奖励。

2、鼓励有关镇、村加大对列入市级以上历史文化保护区(含市级)的古镇、古村的保护、开发建设投入力度,凡按照批准的规划进行保护、开发建设投入,按照实际财务投入的3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补助资金最高不得超过50万元。

二、加大旅游项目招商和宣传力度,合力提升旅游业整体形象。

(一)引进外资来我市投资旅游项目的奖励,按照《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若干政策意见》文件执行。

(二)旅游企业凡参加市统一组织的活动,推介本市旅游资源、旅游景点、旅游线路或进行旅游项目招商的,对展位费和资料编印制作费分别给予50%、30%补助。经审核批准,对在主要交通干道上设置广告专题宣传我市旅游整体形象、旅游线路和旅游景点的,按照实际财务投入的30%予以奖励,最高不得超过10万元。

(三)积极鼓励旅游企业推介一日游、二日游和见证游旅游线路,在市级以上的新闻媒体单独进行刊登宣传促销广告的,按照刊登费的20%给予补助,累计最高不超过8万元。

(四)鼓励开展旅游节庆活动,开拓旅游客源市场。根据全市旅游节庆活动计划,并经市政府同意批准开展旅游节庆活动的,对活动主办单位实际支出中自筹资金的20%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20万元。

三、提高旅游企业竞争力,不断壮大行业实力。

对大力推销一日游、二日游和旅游线路(必须至少安排一个可出售门票的旅游区、景点),并为游客提供全程服务的各旅行社、旅游区(点)实施奖励:

1、本市旅行社接待本市市民达到下列人数并比上年增长10%以上的进行奖励,2000—3000人次(含3000人次)的,按4元/人进行奖励;3000—4000人次(含4000人次)的,按6元/人进行奖励;4000人次以上的,按8元/人进行奖励。

2、本市旅行社外联外地旅游者达到下列人数并比上年增长10%以上的进行奖励,500—1000人次(含1000人次)部分,按8元/人进行奖励;1000—3000人次(含3000人次)部分,按10元/人进行奖励;3000人次以上的,按12元/人进行奖励。

3、鼓励旅游区(点)招徕旅游者,对当接待人数达到10万人次的,奖励5万元;30万人次的,奖励10万元;50万人次的,奖励15万元。

四、强化旅游管理,提升旅游产业层次。

(一)鼓励旅游企业吸引旅游专业人才。设立人才津贴,吸引旅游大专院校毕业生和中高级旅游人才来慈工作。对在本市旅游饭店和旅游区(点)、风景区工作满一年的全日制本科以上(含本科)旅游及相近专业毕业生、饭店国际“金钥匙”服务人员给予500元/人·年的津贴补助;旅游专业中级以上职称(含中级)的给予1000元/人·年的津贴补助。

(二)鼓励开展旅游服务技能培训。

对通过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取得资格证并在本市旅行社、旅游景区工作的,中文类奖励培训考务费的50%,外文类为100%;对获得中级导游资格的奖励1000元,获得高级导游资格奖励2000元。

旅游服务技能和岗位培训,按照劳动部门的有关奖励政策执行。

(三)加强旅游管理,提升旅游企业管理水平。

1、鼓励旅游企业引进国际、国内的先进管理理念。经认可,旅游企业新与国内外知名的酒店管理集团连锁经营、特许经营或进行委托管理的,合作期限在一年以上的给予奖励,引进国际酒店管理公司的最高奖励10万元,引进国内知名酒店管理公司的奖励最高5万元。

2、鼓励旅游企业管理上等级,开展优质服务。

(1)获得省优秀导游和服务明星的每人奖励0.1万元。

(2)获得市旅游诚信活动先进单位奖励1万,省旅游诚信活动先进单位的奖励2万,全国旅游诚信活动先进单位的奖励3万。

(3)对旅游企业荣获宁波市十佳奖励1万元,省50强奖励3万元,全国百强奖励5万元。

(4)省绿色饭店、市环保模范饭店奖励,按照《关于印发市生态市建设专项奖励办法的通知》文件执行。

(5)鼓励旅游区(点)创建A级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和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被评定为A级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实行补差奖励,“AA”级的奖励10万元,“AAA”的奖励30万元,“AAAA”的奖励50万元;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奖励10万元。

(四)鼓励旅游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经年终量化评定旅游企业达到规范化管理要求的,给予每家3万元的奖励,奖励资金合计最高不超过30万元。

旅游企业规范化管理要求和量化评定细则与实施办法另行制订。

(五)对相关镇、街道的旅游工作或风景名胜管理工作进行考评,对考评前三名的分别给予8万元、5万元、3万元的工作经费补助。

具体量化评价标准与实施办法另行制订。

六、有关说明。

(一)上述奖励补助项目必须是符合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要求的本新建、扩建或完成项目。按建设投资奖励的项目若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享受投资补助政策:①包含有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旅游项目;②财政已经安排资金用于旅游项目基本建设的。

(二)旅游企业涉及偷税等违法违规行为受到有关部门查处的,发生游客伤亡等重大安全事故的,不得享受扶持及有关优惠政策。原创:文秘知音www.xiexiebang.com网站。

(三)本办法中规定的旅游资源开发、各类旅游区与风景区建设或环境整治的实际财务投入均不包括土地征用、相关房屋拆迁、旅游区或风景区对外道路建设等费用。

(四)若遇同类型奖励项目,则按标准高的一类项目实施奖励;同一项目优惠政策不重复享受。

(五)上述优惠政策原则上在年终后一次性兑现,每家旅游企业获得的财政奖励和补助总额(不包括当年新建项目)与企业当年对地方财政贡献挂钩,一般企业按该企业当年对地方财政贡献的60%为限度,获宁波市级十佳先进的按该企业当年对地方财政贡献的70%为限度,获省级50强先进的按该企业当年对地方财政贡献的75%为限度,获全国百强先进的按该企业当年对地方财政贡献的80%为限度。

(六)本《意见》自2006年1月1日起实施,此前涉及与本《意见》有关的政策文件停止执行。

下载省局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若干意见的政策效应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省局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若干意见的政策效应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