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发关于促进平板玻璃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时间:2019-05-12 17:20: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印发关于促进平板玻璃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印发关于促进平板玻璃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第一篇:印发关于促进平板玻璃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印发关于促进平板玻璃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发改运行〔2006〕269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经委)、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建设厅(建委)、人行分行、质监局、环保局:

当前我国平板玻璃工业发展总体是健康的,但也存在产能潜在过剩、结构不合理等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国发[2006]11号)精神,我们研究制定了《关于促进平板玻璃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现印发你们。

平板玻璃工业结构调整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强、牵涉面广、难度较大的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意见》精神,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本部门工作职责,采取有效措施,协调配合,扎实工作,抓出成效。

附件:关于促进平板玻璃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土资源部

建设部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质检总局

国家环保总局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三十日

附件:

关于促进平板玻璃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

平板玻璃属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运输、装饰装修、电子信息及其它新兴工业。为促进我国平板玻璃工业在“十一五”期间加快结构调整,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玻璃工业加快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十五”期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房地产、汽车等相关行业快速发展,极大地拉动了平板玻璃的需求,促进了玻璃工业的发展。2005年平板玻璃产量达到3.87亿重量箱,已连续17年居世界第一。其中浮法玻璃占平板玻璃比例85%,平均单线规模由2001年日熔化量390吨提高到目前460吨,品种从普通厚度扩展到超薄、超厚以及在线镀膜、自洁、超白等新品种。平板玻璃结构逐步优化,地区布局更趋合理,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随着一系列建筑安全玻璃和建筑节能法规、政策、标准的出台和严格执行,安全玻璃和中空玻璃等深加工玻璃快速发展,中空玻璃增长了7倍,Low-E玻璃增长了近4倍,加工玻璃率从2001年的15%提高到2005年的25%。

当前平板玻璃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产能增长不平衡,近期增长过快,周期性波动大。2004-2005年新建成投产浮法生产线共47条,新增能力1.4亿重量箱。2006年新建成投产和在建生产线仍有20余条,能力近7000万重量箱,为近期市场带来新的压力。随着新增产能的释放和竞争的加剧,以及重油、纯碱、电力、运输等价格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增强,企业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平板玻璃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进入新一周期的下降期,今年前9个月全行业一直处于净亏损状态。二是整体技术、装备及管理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浮法玻璃单线平均规模比国外低200吨,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32%,落后生产工艺产能仍有5000余万重量箱。三是产品结构不合理,深加工率低。目前,普通浮法玻璃供大于求,但一些高档用途和特殊品种的玻璃还需进口。玻璃深加工率仅为25%,低于世界平均55%、发达国家65~85%的水平;玻璃加工增值率仅为2.5倍,发达国家为5倍。四是企业数量多,产业集中度低。我国玻璃企业相当分散,浮法玻璃企业就有52家,平均规模只有

683万重量箱。而国外前四位大的玻璃跨国公司就集中了世界41%的平板玻璃和超过50%的深加工玻璃产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玻璃企业在规模和综合竞争力上存在较大差距。五是节能玻璃的使用率过低。中空玻璃、Low-E(低辐射)中空玻璃等节能玻璃在建筑中的使用率不足10%,远远低于欧洲、美国超过50%的使用率。六是平板玻璃质量标准执法不严,市场竞争秩序混乱。少数企业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偷工减料,生产“非标产品”替代标准产品,扰乱了正常的竞争秩序。加上“小玻璃”和“低档浮法”的价格冲击,一些玻璃生产企业人为地压低产品价格,以致低于“行业平均成本”销售,导致玻璃市场价格混乱,竞争无序。

要解决当前玻璃行业存在的问题,必须因势利导,加快推进玻璃工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促进玻璃行业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玻璃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十一五”期间玻璃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结构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开发新品种,大力发展节能型功能型玻璃产品,全面提升玻璃工业技术与装备水平。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力争实现“十一五”玻璃工业结构调整目标:平板玻璃总产能控制在5.5亿重量箱,其中浮法玻璃比重达到90%以上;优质浮法与特殊品种比例达到40%;玻璃深加工率达40%以上;品种质量基本满足高档建筑和交通运输业及信息产业的需求;综合能耗下降20%;玻璃熔窑排放的烟气达到国家《工业窑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二级标准的要求,待《平板玻璃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后,做到平板玻璃工业各项污染物按新标准达标排放;前10位玻璃企业集中度提高到70%(单个企业规模达3000万重量箱/年以上);自主创新能力与研发能力有较大提高;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三、认真落实玻璃工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

(一)实行分类指导,严格新上项目。

国家对玻璃工业发展坚持总量控制、制定和发布《平板玻璃工业市场准入条件》。支持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有效益、对产业升级有重大作用的大型企业通过技改项目、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对新建项目要严格控制,新上浮法线项目要经省级投资管理部门核准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

玻璃协会等有关方面认定为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之后才能实施。对不符合条件的新建工艺生产线,各地方投资管理部门不得予以核准或备案,各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和建设、环境保护、质检等部门不得办理有关手续。凡违反规定进行建设的,要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对违反规定擅自建成投产的项目,要勒令停产或依法拆除。

充分利用和消化一些已经形成的生产能力,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合理布局和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对产能集中的东部沿海地区,应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十一五”期间原则上不建新线,重点在质量、品种、技术开发、企业重组等方面要有所突破;中西部地区充分利用资源和劳动力的优势合理发展,形成各具特色、比较优势明显的产业格局。

当前,各省级投资主管部门须对2006年新开工建设和拟建项目进行一次清理,并将清理结果按项目分别将有关资料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完善技术法规和标准,加大实施和监督检查力度。

抓紧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技术标准,使加工玻璃系列化、标准化,并纳入建筑标准体系和技术标准之中。进一步完善有关平板玻璃质量、安全、环保、检测等方面的技术规范并严格实施,以浮法技术为基础编制统一的《平板玻璃标准》,废止《浮法玻璃》标准和《普通平板玻璃》标准,提高玻璃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水平。严格执行平板玻璃工厂的工程建设标准,尽快制定实施《平板玻璃工厂设计规范》以及节能设计、环保设计等方面的技术规范,从根本上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加快完善平板玻璃应用技术标准,满足建筑节能要求,促进中空玻璃(包括Low-E玻璃)的广泛应用。提高玻璃门窗能效指标;建立“中空玻璃、Low-E玻璃”等节能产品认证制度;完善市场准入的技术、质量、环保、安全、能耗等标准;制订《平板玻璃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已出台《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工业窑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环境保护、建筑节能等相关技术政策法规和标准要加大实施和监督检查力度,落实相关奖惩措施。

(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提高“洛阳浮法技术”。

“洛阳浮法技术”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并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三大浮法技术之一。在“十一五”期间围绕提高浮法玻璃质量、节能、环保、增加新

品种等开展工艺技术与成套设备研究开发,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能型、功能型新产品。力争在“浮法玻璃在线表面改性”、“富氧燃烧技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等方面取得成效,浮法生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四)转变增长方式,发展深加工,服务“节能建筑”。

企业发展的重点应放在品种和质量上,改变片面追求规模、数量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以质量效益增长带动行业发展。重点发展优质浮法和特殊品种,多生产个性化、难度大、附加值高的品种。根据国际成功经验,我国浮法玻璃企业发展应从单一浮法的“专业化”战略,转向“价值链向下游延伸的纵向一体化战略”,不断提高自用深加工玻璃的比例,促进节能型玻璃产品——中空玻璃、Low-E玻璃,太阳能产业用玻璃等的推广应用,满足“节能建筑”的要求。按照国家“„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北方严寒和寒冷地区及四大直辖市,应实现节能65%的要求。为此,这些地区应努力推广使用节能效果好的Low-E中空玻璃。

(五)促进大集团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优势企业应抓住当前国内平板玻璃产能过剩压力增大、市场竞争加剧的机遇,通过并购重组加速低成本扩张,有关部门将制定具体政策,促进大集团形成和发展,不断提高行业集中度,优化资源配置。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全行业形成10余家大型企业集团,增强其在区域市场的调控能力。

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资源,采取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的策略“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鼓励出口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品,支持到国外开展工程总承包和直接投资办厂,由产品输出向资本、装备、技术、管理、服务等配套输出的国际化经营方向发展。

(六)严格质量和环保执法,加大淘汰落后工作力度。

加强质量、环保执法监管,对质量及环保要加强抽查,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目前,全国少数地区仍然存在规模小、能耗高、质量差、对环境污染严重的、落后的“平拉工艺”,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要求,坚决予以淘汰。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有关部门应依法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好关闭企业的遗留问题。

(七)发挥协会组织作用,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行业协会要主动做好行业自律相关工作,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杜绝、抵制、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低价倾销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竞争秩序。要加强玻璃行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及时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引导企业投资决策。当好政府参谋助手,协助政府作好行业规划、标准的制修订、项目可行性的前期论证及跟踪,以及政策法规的监督实施等项工作,促进玻璃工业加快结构调整、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第二篇:关于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

关于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为推进我市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工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引导投资方向,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我市工业结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壮大支柱产业,促进产业集聚,拉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最终消费品和终高端产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尽快把我市建设成为产业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原材料加工和制造业基地。

二、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

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优先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信息产业、环保产业、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产业。积极培育具有我市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集聚。以天泰特种材料有限公司为龙头,研究开发ppS产品;以石晶光电有限公司为依托,发展电子信息材料产业;以白云实业有限公司为依托,促进生物农药产业化;以煤炭高压开关有限公司为龙头,积极培育和发展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新材料行业。做大做强中原特钢的限动芯棒、铸管模、煤炭高压有限公司、远东电器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智能化电器以及精密成型技术开发及设备制造、鑫源陶瓷材料有限公司、兄弟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电子陶瓷用高级氧化铝粉体材料和超级细微粉。

2、壮大支柱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在发展壮大我市能源、冶金、化工和建材四大支柱产业的同时,要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进行产品深加工,拉长产品链条,真正将济源的产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将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重点是: 以豫光集团为龙头,发展铅锌合金、电池和矿灯及其它产品深加工,形成铅产业链(冶炼-合金-电池、矿灯、电动车等),锌产业链(冶炼-合金、电镀等)和酸产业链(冶炼-制酸-化肥及其它合成产品)。以煤焦化-焦油深加工产业链发展煤化工工业,以豫港焦化为龙头,大力发展捣固焦、炭黑、甲醇、粗苯等煤化工产品; 以恒通化工和豫源化电为依托,积极发展合成树脂和新型聚脂材料及树脂粉深加工(塑钢门窗、塑料管材、塑料合成革、塑料板材、塑料薄膜和日用塑料制品等)。

3、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将铅锌、钢铁、化工和电力行业作为循环经济的重点行业。加快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改末端治理为生产全过程控制。实现由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过程的转变。将煤气转化为化工产品,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将硫酸转化为化肥,将粉煤灰转化为建材,使传统产业结构向低消耗、轻污染、高素质的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我市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以冶金、石化、化工、电力、有色、建材、轻工等资源消耗行业为重点开展清洁生产,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削减,创建一批清洁生产企业; 以煤炭、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为重点,大力开展废水循环利用,实现废水零排放,创建一批节水型企业; 在冶金、化工、煤炭、电力、建材等企业引入关键链接技术,开发利用企业的废弃物资源,形成废弃物和副产品循环利用的工业生态链网,实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和废物排放量最小化,创建一批资源(能源)节约型企业。根据上述原则,结合我市工业现状,对我市工业结构调整导向目录确定如下(附后)。

三、实施工业结构调整的措施

1、拓宽筹措资金的渠道,使结构调整有足够的资金支撑。一是政府加大对结构调整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结构调整贷款贴息资金和中小企业担保资金额度,以此吸引和带动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对工业结构调整的投入。二是积极鼓励、支持企业和民间投资机构发起组织各类投融资机构,努力扩大利用民间资金投向结构调整。三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外地、国外资金参与我市的结构调整。

2、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避免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既要抓住机遇新上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够明显改变我市结构现状、提高我市产品、产业层次的项目,也要淘汰压缩一批没有市场、产品加工层次低、不具备竞争能力的落后生产力。下决心关闭一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产品质量低劣和不符合安全生产的企业,各有关职能部门要通力合作,严格把关,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再度发生。

3、认真开展好工业结构调整年活动。~年为济源市工业结构调整年。各级领导要加强对工业结构调整的研究,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和重点,加大市场调研与分析,一切从我市实际出发,积极研究如何依托骨干企业、成长性企业和名牌产品,集中力量和资源促进结构调整,要转变作风,加强协调与服务,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落实好有关配套政策,使工业结构调整年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4、搞好工业结构调整示范工程,以促进全市工业结构调整顺利实施。为了便于投资者在我市进行结构调整项目建设,市政府拟在统筹安排全市工业结构布局的同时,规划一块规模适度的工业结构调整示范区,由政府投资对示范区进行水通、电通、路通,同时要加大示范区的保护力度,努力改善投资环境,保护投资者利益,吸引更多人在我市投资,不断加快我市结构调整步伐。

5、工业结构调整优惠政策 对符合我市工业结构调整导向目录的新建、扩建或技改项目除享受我市原有的政策外,均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1)、经省以上有关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按规定减免企业所得税期满后,仍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按税法规定的税率延长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2)、产品出口企业,按规定减免所得税期满后,凡当年企业产品出口值达到企业产品产值70%以上,可按现行税率五年减半缴纳企业所得税。(3)、投资额在1000万元-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土地出让金按实际征缴的40%奖励企业;投资额在5000万元-1亿元以上的项目土地出让金按实际征缴额的45%奖励企业。(4)、对在我市投资的经省以上有关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奖励,视项目的投资额度、技术含量、贡献大小分别给与10-100万元的奖励,最高奖金额不超过100万元。

四、其它

1、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2、奖励资金由受益财政负担;

3、本意见由市工业经济发展服务局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

济源市工业结构调整导向目录

1、纳米二氧化硅系列产品;

2、生物杀虫剂;

3、高品质石英晶体材料;

4、高技术陶瓷技术开发;

5、平板玻璃深加工技术开发;

6、优质塑钢门窗及年产万吨以上塑料管材生产线;

7、农用塑料节水器材和多层薄膜生产;

8、保温板、大口径塑料管材(直径0.5米以上)防渗土工膜、降解塑料、医用塑料等新型塑料产品的开发及制造;

9、利用工业废渣生产新型墙体材料、新型保温材料、新型防水材料及新型建筑密封材料、新型环保型磨擦与密封材料;

10、冬凌草系列产品开发;

11、煤焦油深加工;

12、异形钢系列产品开发;

13、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新型合金材料技术开发;

14、优质磷复肥、钾肥及各种专用复混肥生产;

15、水利发电; 16、60万千瓦以上发电站建设;

17、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用于干法水泥生产。

18、三废治理及废弃物综合利用;

19、工业零排放示范工程与清洁生产技术开发 20、其它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新产品、新技术。

第三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的通知

【发布单位】81502

【发布文号】鲁政发[1998]55号 【发布日期】1998-09-01 【生效日期】1998-09-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农业

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的通知

(鲁政发[1998]55号)

各市人民政府、行署,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现将《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一九九八年九月一日

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

“八五”以来,我省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种植业所占比重下降,牧渔业份额大幅度上升;粮食产量稳步提高,经济作物大幅度增长;林业由偏重社会效益向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并重的方向发展;畜牧业逐步由耗粮型、高成本的猪饲养为主向节粮型、低成本、高效益、综合饲养的方向发展;水产业初步形成了以渔业为主、多业发展的格局,海洋捕捞业由近海捕捞向远洋捕捞业拓展,实现了以养为主的转变。

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虽然显著改善,但从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提高农业的整体水平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农林牧渔结构不尽合理。畜牧业、渔业在四业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低,优势不突出。二是各地结构调整大而全,小而全,趋同现象严重。农户信息不灵,盲目发展问题比较突出。各地没有形成较大的、各具特色的产业经济带、经济区,缺乏竞争能力强的主导产业和产品。三是品种结构中优质品种率低,产品质量不高;果品生产中,树种、品种结构不合理,特别是苹果早中晚熟品种结构亟待改善,传统品种改良开发力度不够;水产养殖和蔬菜生产产品档次不高,大宗常规品种产量高效益较低,而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特、珍、稀品种改良、开发力度不够。四是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滞后。在全国领先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数尚少,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在国内外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流通渠道不畅,产销信息不灵,市场体系不完善。五是有些农产品生产大起大落,谷贱伤农、菜贱伤农、果贱伤农等问题时有发生,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为尽快解决上述问题,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现就全省农业结构调整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方针和原则

我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继续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优化配置农业资源,综合发展农林牧渔各业,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使农业成为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基础产业,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加速实现农业的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化。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坚持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要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任何时候都不放松粮食生产。努力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发展可持续农业,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要注意农业内部各业及品种之间、农业与整个国民经济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地区之间结构的关系,使各产业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地区之间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要从实际出发,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使之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商品优势,避免低层次的重复。把依靠科技进步贯穿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全过程,吸纳、接受国内外农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整体素质。

二、二、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目标和区域布局

(一)农业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加快发展畜牧业和水产业,促进农林牧渔四业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00年达到2370亿元(1995年当年价,下同),2010年3500亿元;2000年农林牧渔四业结构调整为40∶2∶38∶20,2010年调整到30∶2∶45∶23,畜牧、水产两业比重达到68%以上。建设胶东沿海、鲁西北平原、鲁中南山区三个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区。

(二)种植业结构。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积极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稳妥发展饲料作物,使种植业结构逐步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转变。粮食与经济作物产值比2000年调整到40∶60,2010年调整到30∶70。

粮食,2000年播种面积稳定在11800万亩左右,总产达到4500万吨,2010年总产达到5000万吨。

棉花,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左右。

花生,面积稳定在1200万亩左右。

蔬菜,占地面积控制在1000万亩左右。

果品,面积控制在1500万亩左右。

种植业总体布局大体分为四大区域:一是沿海经济发达区。在确保粮油、水果等农产品重要产区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区位、人才、技术和经济优势,大力发展创汇农业、高新技术农业,使之成为全省外向型农业基地和现代化农业的示范区。二是黄淮海平原开发区。通过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实施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形成以粮棉、畜牧、蔬菜为主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基地。三是鲁中南山区。要在稳定粮田面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山区丘陵多、名特优稀产品资源多的优势,建设成为富有山区特色的粮食、花生、果品、烤烟等农产品重点产区。四是黄河三角洲地区。要通过全面开发,综合利用,充分挖掘其巨大潜力,建设成为国家农牧渔重要基地和三元种植示范基地。

(三)林业结构。以营林为基础,坚持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结合,重点建设好沂蒙山区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沿黄防护林、治沙造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济南保泉绿化、黄河三角洲造林绿化及沿京九林业带等九大生态工程,形成山区、平原、沿海、城镇四个绿化体系,建成经济林、速生用材林两个基地。到2000年全省林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2%,森林覆盖率达到25%,2010年达到30%。在布局上,山区优先发展干杂果,积极抓好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平原以营造农田林网、防风固沙林为中心,发展林粮间作和四旁植树。沿海和岛屿要因害设防,以防风、防沙、防雾、保护农田和沿岸设施为重点,建成沿海防护林体系。城镇搞好大环境绿化、市区环境美化。

(四)畜牧业结构。加快品种改良,稳步发展猪、鸡生产,大力发展食草型、节粮型畜禽,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2000年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8%,2010年达到45%。2000年肉类总产达到700万吨,2010年1000万吨。2000年工业饮料产量550万吨,2010年600万吨。要全面加快牛、羊、猪、鸡等优良品种的普及推广,加强肉蛋奶等基地建设。要发挥优势,突出重点,促进全面发展。加快饲料工业的发展,积极推广青贮氨化、生物发酵技术,提高作物秸秆转化率,发展草食畜禽。发挥资金、技术、市场优势,积极发展高起点、深加工、外向型畜牧业。

(五)渔业结构。大力发展海淡水养殖,加快发展远洋捕捞,搞好水产品的综合加工利用。到2000年,渔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20%,2010年提高到23%以上。2000年水产品总产达到710万吨,2010年910万吨。在布局上,淡水渔业以沿黄、湖泊和大中型水库、坑塘涝洼开发为重点,大力发展“三网”养殖及能够形成自然种群品种的移植增殖。海水增养殖要坚持鱼虾贝藻并举,重点突破海水养鱼。半岛北部沿海重点发展海藻和海水鱼增养殖,其它沿海重点发展虾贝类的增养殖。远洋捕捞继续抓好西非、南北太平洋开发,向印尼、南美和大洋州等海域推进。

三、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突出主导产业、主导产品,发展名、特、优、稀、珍品种。全省鼓励发展的产业和产品是:

(一)种植业。粮食:小麦、玉米、大豆、稻谷、优质小杂粮;优质薯类;油料:优质花生;蔬菜:品质好、耐储藏、加工兼用型、无公害、设施栽培和出口创汇蔬菜和食用菌;饲料作物:青贮玉米、苜蓿、籽粒苋等高蛋白饲草;优质水果。

(二)林业。优质干杂果品;花卉、盆景;森林食品、药材、香料;野生动植物保护、种植及自然保护区建设;营林;森林旅游;木片、人造板及木浆造纸等综合精深加工利用。

(三)畜牧。优质高产肉牛、肉羊、奶牛、奶羊、肉鸡、肉免、肉鸭、瘦肉型猪等畜禽及产品;牛羊猪的良种改良;特种畜禽养殖;饲料添加剂原料、预混料、浓缩料生产;高效低毒、无残留兽药产品、微生物制剂。

(四)水产业。外海和远洋捕捞,开发南北太平洋资源,并积极开拓南美、南大洋;高效创汇水产品养殖增值;水产苗种及鱼用饲料生产。水产品精深加工、保健食品及药用品的开发生产。

(五)农副产品加工业。鼓励发展蔬菜、果品、畜牧、水产、林业、粮油等产品精深加工。重点扶持一批资产负债率低、产品市场好、带动能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

限制和控制发展的产业产品是:

种植业,稳定蔬菜面积,提高蔬菜单产,限制占用耕地扩大蔬菜面积,控制大路菜生产。

林业,限制劣质干杂果品及其它林产品,严格控制木材采伐和小规模人造板企业生产。

畜牧业,限制产量低、品质差、市场狭窄的畜禽产品;限制发展低效、高残留兽药。

水产业,降低近海捕捞强度;适当控制低值鱼类的繁育和养殖。农副产品加工,限制低效益、低技术含量、污染重、耗费资源高的项目。

四、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

(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1.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中,把粮棉油放在首要位置,坚持市地自求平衡,省内自给有余的原则,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2.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稳定粮田面积。采取最严厉措施保护耕地,确保全省耕地面积不少于1亿亩;不断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全省划定的8000万亩基本农田保护区不得随意侵占。

3.抓好农业开发示范区和商品基地建设。(1)在荣成、桓台等已实现小康的8个县(市),进行农业现代化试点,探索推进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经验和路子,推动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2)新建立一批农业商品基地。继续抓好32个商品粮、34个优质棉基地县和67个粮棉大县建设。“九五”期间把商品粮贡献量达5000万公斤、棉花产量15万担以上的53个县全部建成基地县,使全省商品粮、优质棉县分别达到75个、44个,商品粮、棉的贡献量达到全省的75%以上。

4.提高林牧渔业产品产量和质量。切实搞好传统产业的品种更新改造。下决心压缩那些产量高、但质量差的品种,推广高产优质新品种;积极推广粮--经--饲三元结构种植模式,扩大饲料饲草资源,推动畜牧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和规模化。坚持养殖、捕捞、加工并举,以名、优、特、新产品为重点,加快浅海滩涂和内陆水域开发,加快发展淡水渔业和远洋渔业。当前,要以劣质果改造、优质菜上市和优质肉牛、肉羊、瘦肉型猪繁育,作为全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切实抓好。

(二)大力扶持名牌农产品,实施名牌战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水平。要像工业部门抓名牌那样,抓好农产品名牌的扶持。各地要将当地的名、优、特产品排出名单,制定具体政策,给予扶持培植,重点在畜牧、果品、蔬菜、水产四大主导产业上下功夫。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发展保护地栽培、反季节生产,促进大众产品高档化,名特优产品优质化,使之升级上档次,形成规模优势,成为省内外的名牌产品,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提高国内市场的占有份额,进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高出口创汇水平。

(三)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1.进一步培植主导产业,发展特色农业,走专业化、名优化之路。要通过几年时间,培植一批各具特色的经济区、经济带。

2.抓好产业化龙头企业布局,在建设重点龙头企业上有突破。要围绕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有计划地发展各种类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对原有企业改组、改制、改造,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壮大起来,防止一哄而起,盲目铺新摊子,搞重复建设。省里切实抓好50家省级龙头企业,组织大型产业集团。各地按照规划,重点抓好500家区域性龙头企业建设。

3.不断健全产业化运行机制,鼓励引导龙头企业采取契约制、合作制、会员制、股份制等形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

4.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兴办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推广莱阳、莱芜、宁津等地发展合作经济的经验,力争到2000年在全省初步构建起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框架。

(四)大力培育和开拓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

1.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进一步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在农产品的集中产区,建立健全一批辐射全国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在鲁南、鲁西蔬菜集散地发展和扩建一批蔬菜专业批发市场;积极发展资金、劳务、信息、技术、生产资料等要素市场建设。加强交通、仓储、冷藏等市场设施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全省、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市场网络。

2.搞好农村流通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农民联合运销组织和队伍,鼓励和支持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国有商业系统和供销社,要积极转变经营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在城乡建立销售网点,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主渠道的作用。

3.加强市场销售网络建设。各地要尽可能采用先进通讯手段,尽快建立信息网络,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按市场确定生产经营。

4.切实搞好农产品生产销售信息服务。省计委安排一定基本建设经费,健全完善全省信息服务网络,把农业结构调整纳入以市场信息为导向的轨道上来,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经营、加工、销售过程的信息化。

(五)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增加农业科技储备,抓好良种产业化工程。省里继续安排专款,用于作物、畜禽、水产良种的研制、引进、示范。完善首席专家负责制,确保小麦、玉米、棉花、蔬菜、肉牛、瘦肉猪、水产、林果等十大攻关示范样板工程顺利实施。重视和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增强科技储备,为农业科技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2.加快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使之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广泛推广间作套种、冬季农业、旱作农业、节水灌溉、保护地栽培、配方施肥、组培脱毒、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及先进农业机械等适用技术。要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健全科技服务网络。认真落实“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抓好农业高新技术项目的实施,不断提高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

3.把发展持续农业提到重要位置。按照国家规定,采取综合措施,杜绝农业污染和海洋污染,防止农业生态的恶化,保护好农业的土地、水利、品种等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

4.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切实抓好农科教结合,广泛开展对农民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传授科技知识,结合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科技教育工程和百万农机手培训,对农民进行一技一训,一业一训,实现“九五”期间把全省青壮年农民普遍培训一遍的目标。

(六)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1.以治水为重点,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坚持兴利和除害两手抓,单项治理和综合开发相结合,抓好抗旱、防涝、蓄水、引水、节水,全面提高水利设施建设的综合效益。

2.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以增产粮棉提高效益为中心,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加快实施两大跨世纪工程(海上山东建设和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抓好黄淮海平原和黄河滩区农业开发,南四湖、东平湖开发。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开发区基本建成现代化农业样板区。

3.以主要农作物和主要生产环节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推广节本增效新技术,继续发展高效适用的农业机械,特别是注重发展集体与合作所有的大中型农业机械,实现农业机械的科学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搞好农艺农机结合,使我省主要农作物的主要生产环节到2000年实现机械化作业。

(七)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顺利实施。

1.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当前大多数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价格下滑,农民增收减缓的新形势,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把结构调整当作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振兴农村经济,确保农产品稳定增长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重要措施来抓。2.改革旧的农业管理模式,正确处理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的关系,强化市场在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结构调整是一动态过程,要引导农民和合作经济组织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使产品和产业结构适应市场的变化。

3.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各地要增强全局意识,自觉服从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要求和统一规划,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科学决策,避免盲目发展,重复建设。要立足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把着力点放在县级,因地制宜地搞好农业结构调整。

4.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农民进行结构调整。通过信息引导和政策引导,搞好试验和示范,依靠典型带动农民自觉地进行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农业综合部门和专业部门的职能作用,搞好组织协调,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支持农业结构调整。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关于印发《吉林省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

关于印发《吉林省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

关关于印发《吉林省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

吉教高字〔2010〕34号

各高等学校:

现将《吉林省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吉林省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

吉林省教育厅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附件:

关于吉林省高等学校

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性任务和要求。其中明确要求“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纲要》为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指出了明确方向。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吉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精神,主动适应我国及本省调整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发展方式及科学技术进步、学科交叉整合的需要,进一步纠正和解决我省高等教育在学科专业结构上,存在的办学规模扩张过快、专业布点不尽合理、专业结构滞后市场需求而且趋同化现象严重、新兴边缘交叉学科专业生长缓慢、传统长线学科专业数量居高不下、专业内涵建设力度不够、专业特色不够鲜明及人才的结构性短缺和结构性过剩并存等问题,对我省的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必须进行新一轮的调整。这是深化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育人为本的迫切需要,是保证高等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育质量、培育办学特色、保证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为全面、科学地做好学科专业调整工作,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吉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精神,以主动适应我省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抓好传统学科专业改造与升级为基础,以发展新兴、交叉学科专业为重点,以全面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为保证,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遵循学科专业建设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及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通过高校自律、政府调控、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全面进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既做好适应性调整,更注意战略性调整。通过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在“十二五”建设期间,努力使我省的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契合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需要,适应市场对各类人才特别是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促进各高等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形成市场导向、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为我省高等教育科学快速发展,夯实基础,发挥结构性优化作用。

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一)适应需求原则。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必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将其置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大循环的动态系统之中。应深入研究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所生发新经济增长点及其对人才新的诉求。同时,要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信息、人才市场对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要求的变化,做出具有前瞻性的预测,及时对学科专业结构进行适应性或战略性调整与优化。

(二)整体优化原则。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要尽量避免重复建设与趋同化。各类高等学校应按其不同任务分类规划,扬长避短,综合平衡。各高等学校应在专业分布、层次口径等方面根据自身性质、办学定位、办学优势与条件选择最合适的“用武之地”。各高等学校之间应有一个合理的分工,从而形成布局科学合理、层次错落有序、各有侧重的学科专业结构。

(三)协调发展原则。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必须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注重在保证和提升教育质量的基础上,确定规模,优化结构,配置资源,提高效益。同时应考虑各学科专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适应及综合化的趋向,注重学科专业群建设。从全省角度要认真考虑大科类之间、二级专业类之间及二级专业门类下专业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以保证学科专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质量。

(四)特色鲜明原则。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无论是增设新专业还是改造老专业,都应注重发挥长处和优势,突出个性特点与亮点。着眼于社会多样化和学生发展个性化需求,努力在专业定位、办学条件、培养方案、办学模式、教学模式、管理体制与机制等方面,突出独特性、优质性、创新性,以特色求质量,促发展。

(五)科学可行原则。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既应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又必须遵循人才培养与成长的客观规律,同时考虑学校自身的性质、办学定位、办学条件,特别是师资队伍、教学仪器设备等条件。正确处理需要和可能、结构与质量、近期和长远、传承和创新等关系。务必使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建立在遵循教育规律和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之上,以保证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工作

(一)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类学科专业。瞄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积极强化或增设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领域高新技术类的学科专业,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突破提供人才支持。

(二)大力发展适应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需要的学科专业。围绕我省提出的建设推进具有吉林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调整,针对我省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特别是应用性学科专业。

(三)加快培养同经济全球化、国际化相适应的急需人才。为适应我省扩大对外开放和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需要,应加快金融、证券、保险、外贸等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类国际化人才。

(四)积极创建新兴、边缘、交叉学科专业。根据现代科学技术综合化发展趋势,提倡和支持高校根据学科专业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及自身的优势,勇于打破学科专业堡垒,加大学科专业创新力度。通过专业教育资源的整合,强化学校内部学科专业的融合,重视文科与理科学科专业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培育交叉、边缘学科,寻找新的学科专业增长点,培养更多市场急需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五)加强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造与升级。为使传统专业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并赋予其新的活力,本科的学科专业应努力构建“宽口径、大专业、多方向”的学科专业群,增强各学科专业之间内在联系和相互支撑,提高办学的适应能力。高职高专的专业应针对职业岗位群,按市场需求灵活设置,有上有下。各高校应加强对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大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适应性调整。注重通过现代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学科专业,赋予其以新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专业方向及新的技术装备和现代实验手段,增加专业的高新技术附加值。

(六)加大学科专业存量布局的调整力度。对现有学科专业进行全面清理、调整和重组。应合并相近学科专业,注重学科专业群建设。解决二级专业门类过多、专业之间跨度过大、缺乏支撑的问题,加强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品牌专业建设。压缩过时学科专业,对那些需求不大、前景不佳、就业艰难、办学条件薄弱、专业口径窄、效益长期低下的学科专业,应通过“撤、并、停、转”实行存量淘汰。

(七)保护国家艰苦行业、国防军工等学科专业。应着眼全局,对我省具有一定综合实力和办学特色的上述学科专业,要继续加强建设,抓好内涵发展和改造升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该类专门人才的需求。

(八)充分发挥各类高等学校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中的应有作用。各类高学科校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应密切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要。“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将进一步加速长吉图改革开放先导区建设,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医药、光电信息等优势产业;人参特产和高端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各类高等学校在学科专业调整中应紧紧适应上述的支柱、优势和特色产业,找准契合点,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功能。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部属院校,应围绕上述重点产业,发挥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龙头作用,重点培养创新型人才;省属重点高校应发挥学科专业调整的引领作用,重点培养复合型、工程型人才;省属一般高校应发挥学科专业调整的支撑作用,重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职高专国家示范(骨干)校应发挥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示范作用,重点培养优势产业、支柱产业急需的高技能骨干人才;高职高专一般院校应发挥学科专业调整的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我省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的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各类高等学校应通过学科专业调整,自觉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掘办学新的增长点,提升对社会的贡献率。

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保证措施

(一)加强对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组织领导。省教育厅将加强对全省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组织领导工作,做好总体部署。省专业设置委员会应负责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日常调研、论证、咨询工作。各高等学校应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由一名校长专门分管。由院(系)领导具体负责,做到责任明确,任务落实。各高等学校应进一步提高对转型期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的认识。既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立足于本校的办学定位、服务方向、办学条件,精心组织,合理规划,科学论证,严肃认真地抓好学科专业调整和建设。

(二)加强学科专业的内涵建设与发展。加强学科专业的内涵建设既是结构调整的任务,又是结构调整优化的基础。各高等学校应高度重视并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抓好学科专业的内涵建设。既应按《纲要》精神,进一步转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又应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平台与教材等基础建设,加强教学管理,提高规范化程度,使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有坚实的软件与硬件基础。特别是新建高等学校,在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基础上,应花大气力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规范各项管理,尤其要尽快厘清教育教学改革方向、思路,在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契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规律的要求,培育办学特色,提升教育质量。

(三)加大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投入。省教育厅将进一步加大省财政对学科专业建设专项经费的支持额度,重点支持符合我省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重点学科、特色和试点专业建设。各高等学校应设立学科专业建设和调整专项经费,用于本校学科专业建设与调整,特别是国家和省重点学科、特色和试点专业的配套建设和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造与升级,提高学科专业水平、竞争实力和服务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与调整的指导和服务。省教育厅将及时为高校提供招生、就业及专业布局等方面信息服务,促进高校及时应对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学科专业调整。省高校专业设置委员会要加强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与调整的咨询和指导,采取个别咨询或专题报告等方式,为高校解决政策层面、实施层面或技术层面存在的问题或困难。同时,引导高校把学科专业调整和加强学科专业内涵建设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高校科学持续发展。

(五)积极构建科学灵活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新机制。进一步扩大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增强高校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的责任感和自我调控能力。省教育厅会同各高等学校,共同建立健全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有机结合、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有机结合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机制。主要包括:

1.市场反馈机制。及时传递反馈招生、就业、市场需求等信息及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作为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前提。

2.双向介入机制。各高等学校应加强同政府部门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实施双向介入。无论是增设新专业,还是改造传统专业、加强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均应通过多种方式,听取政府部门、行业,特别是企业的意见,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与沟通机制。

3.激励扶持机制。对于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要求的重点学科、特色和试点专业,对于符合本校办学特色、优势及自主审定专业门类内的增设的专业,省校两级均应通过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给予激励与扶持。

4.检查评价机制。省教育厅将有计划地组织对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和调整的评估检查并进行指导。各高等学校也要定期对本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和调整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针对问题进行整改。省教育厅将通过评估检查对于问题多的学科专业予以“黄牌”警告,限期整改。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将撤销学科专业办学资格。各高等学校应增强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自律性。对于陈旧过时、生源不好、质量不高的学科专业应坚决撤销或停办。在即定的专业总量框架内,寻求新的办学增长点,保持学科专业结构正常的新陈代谢和持久的活力。

发文单位: 教务处

发文日期: 2011年3月14日

关于印发《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的通知

关于印发《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的通知

吉教高字〔2010〕35号

各普通高等学校:

现将《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吉林省教育厅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附件:

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

“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宏观调控与指导,促进我省各高等学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学科专业内涵建设,更好地发挥其在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吉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吉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学科专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十一五”学科专业建设取得的成绩

1.学科专业结构更加满足我省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十一五”期间,各高校围绕我省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力开展学科专业建设,学科专业的门类、数量和规模总量快速增长,学科专业布点更加全面,特别是围绕我省汽车和零部件、石油化工、农产品加工、医药(包括生物制药)、电子商务、冶金建材、新材料和具有比较优势的装备制造等八大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了与之要求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到“十一五”末,全省高校共设置本科专业1300个,高职高专专业641个。其中新兴、边缘和交叉专业数量明显增加,共设置目录外专业121个、试办专业16个、限办专业106个。老专业改造力度进一步加大,共灵活设置专业方向334个,撤销本科和高职高专专业423个。

2.学科专业内涵建设质量显著提高。“十一五”期间,全省高校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88个、试点专业17个,省级特色专业172个、试点专业89个;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进一步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共建有国家级、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29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共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88门、省级精品课程494门、省级优秀课1424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17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26人获省级教学名师奖,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9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50个;实验室、图书资料等专业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共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7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5亿元,纸质图书4824.8万册。

(二)“十一五”学科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方面,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数量扩张过快,一些专业缺乏办学基础,学科专业布局不尽合理,结构滞后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基础学科专业布点少,长线专业数量居高不下,新兴、边缘、交叉专业生长缓慢,专门人才的结构性短缺和过剩并存,学科专业结构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2.在学科专业内涵建设方面,特色专业、优势专业、重点专业不明显,综合实力不强。一些高校片面追求专业数量,重专业设置,轻专业内涵建设,不注重专业特色培育,专业趋同化现象严重。一些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方向遴选、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使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3.在学科专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存在政府内部、政府与高校之间职责不够清晰,高校依法自主设置学科专业尚未得到全面落实的问题。

二、“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的宏观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纲要》提出了今后十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完成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等一系列发展目标。要求高等学校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

从我省“十二五”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来看,一方面是我省目前正处在夯实基础、积蓄能量、调整结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节点;处在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支撑、相互融合、互动发展的关键节点;处在破除体制机制深层次矛盾,激发创新发展活力,加快形成经济内生增长机制的关键节点。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和创新驱动战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普及程度有较大提高,毛入学率达到50%;对我省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是我省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

因此,“十二五”期间,我省高等教育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

三、“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吉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以主动适应我省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战略性调整与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为出发点,以抓好传统学科专业改造和提升为基础,以发展高新技术类学科专业和应用性学科专业为重点,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任务,遵循学科专业建设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本着“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需求与可能、数量与质量、基础与应用以及层次比例关系,全面进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加强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努力形成与实现我省“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城乡居民生活更加美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建立政府调控、高校自律、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管理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促进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适度超前发展。

(二)“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的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新一轮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和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和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到“十二五”末,建设成能够更好地满足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专门人才,特别是复合性、应用型、创新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按照市场导向、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协调发展的原则,促进高校健康持续发展,形成与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结构。

2.具体目标

(1)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目标

围绕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支柱优势产业,即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基地、国内大型石化产业基地和特色突出、技术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巩固发展世界领先的轨道客车产业,促进电子信息、医药、冶金、建材、轻纺等产业调整产品结构;发展壮大矿产、生物、农业特特别是人参、矿泉水等特色资源;积极培育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型文化、旅游等战略新兴产业;突出发展具有吉林特色旅游、文化产业,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稳步发展房地产业、构建现代服务体系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

省属重点高校的办学实力、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处于领先地位,应继续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中,更好地发挥其引领和示范作用。省属一般高校也应通过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办学的综合实力,科学合理地开展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发挥其支撑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

到“十二五”末,全省高校拟新增本科学科专业326个、高职高专专业242个,学科专业总量本科拟达到1626个左右,高职高专拟达到906个左右。其中新兴、边缘、交叉学科专业数量有较大增加。

(2)学科专业内涵建设目标

到“十二五”末,全省高校在实现国家级特色专业、试点专业建设目标的同时,省级本科特色专业达到300个左右、高职高专试点专业100个左右;建成50个左右高职高专特色专业群。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进一步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在实现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建设目标的同时,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达到30个左右。

积极参与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和卓越工程师、医师等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紧密结合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参与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在实现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目标的同时,省级精品课程达到750门左右、省级优秀课达到3000门左右;

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实现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目标的同时,遴选省级教学名师200个左右、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50个左右;

实验室、图书资料等专业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实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目标的同时,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达到150个左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88.55亿元,纸质图书达到5580万册。

四、“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加大学科专业增量调控力度,利用学科专业增量调控学科专业结构。加大学科专业存量布局调整力度,压缩过时专业,对于那些需求不大、前景不佳、就业困难、办学条件薄弱、专业口径狭窄、效益长期低下的专业,应通过“撤、并、停、转”实行存量淘汰。认真解决本科二级学科专业类过多、学科专业间跨度过大、缺乏支撑的问题。

(二)加强对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造与提升。为使传统学科专业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并赋予其新的活力,本科学科专业应努力构建“宽口径、大专业、多方向”的学科专业群,增强各学科专业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支撑,提高其适应能力。高职高专专业应针对职业岗位群,按市场需求灵活设置,有上有下。要加强对现有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加大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适应性调整。注重通过现代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学科专业,赋予其新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新的仪器设备和现代化实验手段,增加学科专业的高新技术附加值。

(三)大力发展适应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所需要的学科专业。围绕我省提出的建设推进具有吉林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调整,针对我省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特别是应用性学科专业。

(四)积极设置新兴、边缘、交叉学科专业。各高校根据现代科学技术综合化发展趋势、学科专业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及自身优势,打破学科专业堡垒,加大学科专业创新力度,通过学科专业教育资源的整合,强化学校内部学科专业的融合。通过多学科、跨学科的融合,培育交叉、边缘学科,寻找新的学科专业增长点,培养更多市场急需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五)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类学科专业。瞄准科学技术进步和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增设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和低碳经济等高新技术类学科专业,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突破提供人才支持。

(六)注重文科和理工科学科专业的协调发展。在大力发展市场急需的理工类学科专业的同时,应积极慎重地推进包括人文、社科类在内的文科类学科专业的发展,保持二者的合理比例,特别是对基础学科专业应有长远眼光,避免急功近利,加强建设。要高度重视文科与理工科的相互渗透与交叉、融合,加强人文教育和自然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

(七)加快培养同经济全球一体化、国际化相适应的急需人才。适应我省扩大对外开放和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需要,加快金融、证券、保险、外贸、管理、外语等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和服务类国际化人才。

(八)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特殊行业、国防军工等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着眼全局,对我省具有一定综合实力和办学特色的上述学科专业,继续加大扶持力度,抓好内涵发展和改造升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该类专门人才的需求。

五、“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对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组织领导

成立省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负责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组织领导工作。各高校要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做到责任明确,任务落实。各高校应进一步提高对转型期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重大意义的认识。既着眼于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又立足本校的办学定位和条件,科学规划,精心组织,认真抓好学科专业调整和建设。

(二)加大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投入

进一步加大我省学科专业建设专项经费的投入,重点支持契合我省支柱产业、新兴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的重点学科专业、特色专业和试点专业建设。

各高校也应设立学科专业建设和调整专项经费,用于本校学科专业建设,特别是国家和省重点学科专业、特色专业和试点专业的配套建设和部分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造与提升,提高学科专业水平、竞争实力和服务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与调整的指导和服务

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将通过科学编制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核定高校可自主设置的学科专业门类,定期公布国家和我省学科专业的布点情况,人才市场紧缺学科专业目录等方式做好学科专业的宏观调控,促进高校及时应对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学科专业调整。

省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评委会要加强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与调整的咨询和指导,采取个别咨询或专题报告等方式,为高校解决政策层面、实施层面或技术层面存在的问题或困难。同时,引导高校把学科专业调整和加强学科专业内涵建设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高校科学持续发展。

(四)积极构建科学灵活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新机制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增强高校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的责任感和自我调控能力。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将会同各高校,共同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和高校主动调整相结合、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有机结合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机制。主要包括:

1.反馈机制。及时传递和反馈招生、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等信息及市场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作为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前提。

2.激励机制。对于符合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要求的省级重点学科专业、特色专业和试点专业和学校可自主设置学科专业门类内的新办专业,省校两级均应通过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给予激励与扶持。

3.评估机制。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将有计划地通过开展学科专业评估对高校的学科专业调整、建设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各高校也要定期对本校的学科专业调整、建设情况进行自评,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认真整改。

4.淘汰机制。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将通过评估检查对于那些办得不好、存在问题较多的学科专业给予“黄牌”警告,限期整改,直至撤销。各高校应增强学科专业调整的自律性。对于那些陈旧过时、生源不好、质量不高的学科专业应通过相应的程序予以停办或撤销。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省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五年,也是我省高等教育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以适应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时期。因此,各高等学校要依据本规划制订好各自的“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省教育厅将对各高校实施规划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加以推广,并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检查。

发文单位: 教务处

发文日期: 2011年3月14日

第五篇:加快技术进步步伐 促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技术进步步伐 促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成都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机械(含汽车)医药、食品(含烟草)四大主导产业和冶金建材、石油化工优势产业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格局,工业经济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659.60亿元,年均增长16.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36.7亿元,年均增长21.9%,工业经济对全市GDP贡献率达38.2%。我市工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得益于技术进步步伐的加快,“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981亿元,完成技改投资766.7亿元,技改投资比“九五”增长3.8倍,其中工业技改投资613.4亿元,工业技改投资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6.2%,工业技改投资平均每年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3个百分点;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0.1%、36.4%、53.5%调整为2005年的7.7%、42.5%、49.8%,一、二、三次产业的发展结构逐步趋向合理。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

一、主要做法



(一)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 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加大工业投入,积极组织实施重点技改项目,促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五”期间累计完成技改投资766.7亿元,年均增长43.3%;全市共实施技术改造项目3699个,已竣工投产1687个项目,其中省重点技改项目118个,市重点工业技改项目255个;268个工业技改项目获得技改贴息和补助资金支持达2.96亿元。2004年起,我市加大了对重大产业化项目和重点产业发展的支持,目前已累计投入专项资金近10亿元,大项目逐年增加,从2001年的36项增至2005年的169项。通过大力实施技术改造,攀成钢、成飞公司、王牌和国腾等一大批本地企业和英特尔、四川丰田、TCL和巨石等引进企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和装备水平有了明显改进和提升,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了我市工业经济的骨干企业和主导力量。成都虹波搬迁改造、成都印钞二期技改、巨石二期等9个项目已实现竣工投产,攀钢集团镀锌板、攀成钢Φ

318、蓉生药业血液制品等项目即将竣工。中芯国际和宇芯的封装测试一期项目已完工进入试生产,亚东水泥一期、成都一汽、英特尔微处理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06年拟新开工的49个项目已有31个动工,其它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顺利,其中莫氏连接器、天锡发动机、台玻二期、云内动力搬迁改造等项目即将开工建设。以上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促进全市工业结构优化,增强成都工业发展后劲。



(二)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加快自主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机制,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十五”期间,我市179个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中有109个已基本完成或通过成果鉴定,有65个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目前已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0家;拥有5个中国名牌产品、9个中国驰名商标以及145个省名牌产品、208个省著名商标;发展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企业。



(三)推进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

 我市2001年实施了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坚持搬迁改造一批、就地发展一批、关闭破产一批的同时,切实将搬迁改造与企业改革、技术进步、招商引资相结合。通过搬迁,调整了企业技术和产品结构,引进了发展战略投资伙伴,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和活力。截止目前,104户企业的新厂已竣工投产,占160户调迁企业的65%;103户企业完成了老厂土地处置,占160户企业的64%,处置土地总面积7255亩,占160户企业占地总面积的48.8%。做大做强了一批企业,优化了工业产业布局,促进了产业集中集群集约发展。整个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工程今年将基本完成。



(四)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 我市自1996年全面启动国有企业改革以来,通过改制、引入外来资本和民营资本重组国有企业、加快劣势企业退出等形式,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一批不适应市场发展需求、技术落后、创新能力弱和缺乏竞争力的企业退出了历史舞台,一大批改制重组企业通过推进技术进步和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又获得了新的发展。目前已基本完成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任务,累计兼并企业301户,破产企业172户,改制企业1306户,盘活存量资产300亿元,30多万职工实现转移安置,共核销银行呆坏帐45亿元,一大批企业办社会职能实现分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比重由2000年的43.4%下降至目前的23.9%,民营工业比重上升为67.8%。攀成钢、成都卷烟厂、成都一汽等一大批改制和重组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

(五)强化工业招商引资

 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提高招商引资实效。进一步完善了招商引资责任机制、目标考核机制、快速推进机制和统筹协调机制,提高招商引资工作水平。集中力量对重点产业及其相关产业链的核心项目和缺实环节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围绕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重点企业,瞄准世界500强、国内行业100强,着力招大引强,加快提升我市工业技术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在汽车等重化工业和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先后引进了英特尔、中芯国际、南玻等一批重大项目,丰富和完善了我市工业产业链,实现了产业发展水平提高,增强了产业加快发展潜力。

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 我市工业经济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产业结构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要、工业发展比较优势没有充分发挥、经济增长方式还未有待于进一步转变等问题,表现为大企业大集团不多、重大产业化项目偏少、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承载及配套能力较薄弱等。在推进技术进步工作中,对市委、市政府统筹抓好招商引资和本地企业技术改造(后简称“就地改造”)工作的认识的还不够深刻,对就地改造的支持力度不够大,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地企业加快发展和做强做大,一些本地企业因受其他城市优惠政策诱导而外流,这种苗头的出现,应引起我们的警觉和深思,并切实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避免。





三、对策建议

 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树立统筹发展的理念,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继续大力推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统筹抓好项目引进和就地改造,促进企业尽快做大做强,保持

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

(一)坚持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

 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我市工业发展实际,大力推进技术进步,不断优化工业产业结构。一是加速淘汰现有工艺落后、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和行业;二是按照我市工业布局规划要求,加强管理,分类指导,推进重点产业的发展;三是大力发展和培育具有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的新兴产业和能发挥本地优势的传统产业,增强产业发展的后劲和储备;四是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国内外产业递度转移的机遇,承接和引进先进的技术、产品和企业,弥补缺失的产业及环节,完善和延伸我市产业链,提高产业协作和配套能力。



(二)加大工业、技改投入

 以大投入带动大发展,“十五”期间我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是工业大投入的结果。实践证明,工业只要有大投入就会有大发展,大投入是大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我市将2005、2006年分别确定为“项目年”、“加快产业发展年”,切实加大了投入,2005年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392亿元,同比增长73%,技改投资296亿元,增幅为60%,2006年1-10月,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396.6亿元,同比增长32.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7.4%;技改投资300.1亿元,同比增长35%;预计全年完成工业投资500亿元、技改投资38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30%。“十一五”期间,我市工业投资要力争突破4000亿元。



(三)全力推进重大产业化项目

 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切实抓好项目的引进和就地改造。在招商引资上突出招大引强,要在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上取得新突破。通过就地改造,做大做强一批发展势头好的产业和企业。加快建设一批关联度大、产业链条长、市场前景好的重大项目,促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拉动相关产业和上下游企业发展,加快产业聚集,争取钢铁、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产业和集成电路、软件和烟草等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

(四)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加快我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步伐,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打造一批“成都造”品牌,确保我市技术进步、科技领先、产

业发展等方面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创建新型信息产业,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加快我市技术中心建设的步伐,努力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能力;以现有形成的华神集团的碘131肝癌单抗注射液、川大智胜的空管系统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为重点,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及消化吸收新技术相结合,加速产学研进程和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五)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

 以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为重点,立足现有企业,以项目为支撑,加快技术升级和换代,筛选确定一批主业突出、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税收贡献大、发展前景好、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高的企业,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等手段扶优扶强,分类指导,全力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过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目前我市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达293户,其中攀成钢、成飞集团和成都卷烟厂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大关。在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同时,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向中小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产业协作配套能力,选择一批在技术、产品、市场等方面具备优势、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加以重点扶持,推动大中小企业的互动和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



(六)大力推进工业集中集约发展

 按照工业发展布局规划要求,坚持推进“三个集中”,通过规划引导、强化统筹、政策支持等系列措施,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发展的承载能力;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提升工业园区的水平和档次,推进工业向园区聚集。进一步探索促进项目异地落户的“三分政策”,完善区外企业调迁入园的优惠政策,深化城区工业异地发展的“飞地工业”模式。加强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严格执行投资强度和建筑密度等规定,提高投入产出率。加快新都、崇州和彭州家具产业,武侯、崇州和金堂鞋业,金堂纺织印染工业园等特色产业区域,以及川浙、川苏工业园,欧盟中小企业园区等优势产业聚集区的发展,集中力量和资源打造出更高水平、更具核心竞争力的产业聚集区和现代工业产业园区。



(七)进一步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扶持

 以加快我市工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为主题,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为工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地支撑和保障。一是集中资金,突出支持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集中财力支持我市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及高新区、经开区、青白江区等发展势头好、已初步形成产业聚集的重点区域的重大项目建设和重大招商项目的落户,提高重大产业化项目的数量和质量,推进产业聚集,提高产业集中度。二是拓宽支持领域,推进产业发展。根据工业发展需要,在现有财政支持基础上,进一步增大财政投入,建立技术改造补助资金,支持企业利用自筹资金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企业投资积极性;建立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技术发展的深度研究和成果转化;建立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产业聚集过程中规划、新(迁)建、打造特色示范区及品牌等环节,促进和引导产业加快聚集发展。

下载印发关于促进平板玻璃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印发关于促进平板玻璃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