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时间:2019-05-12 17:59: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第一篇: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2009-11-06作者:佚名来源:来自网络入论坛 进导读:从总体上来看,对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研究并不多,其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还处在探索的初期阶段,没有形成一种比较完善的理论模式和操作模型。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有的研究只是对测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有的研究仅仅探讨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很少有人进行综合、立体化的研究。

当前,有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但是研究呈现出“两极少,中间多”的特点,焦点是中小学教师,而对幼儿园教师和大学教师却关注甚少。事实上,幼儿园教师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力量,是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其心理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质量。因为幼儿期是儿童人格形成的萌芽阶段,幼儿的心理发展很不成熟,自我辨别和自我控制能力较低,但是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倾向于把教师作为自己的榜样,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应该引起人们的充分关注。

一、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

(一)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决定科研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研究范式。研究范式主要有两种:大样本研究范式和小样本研究范式。大样本研究范式以随机化程序选择大量被试,对他们进行较少量的心理学测试,从而测验与分析有关的心理特征与发展过程。小样本研究范式对少量的被试进行大量的心理学测试,能对被试的心理活动展开有效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时,大多采用大样本研究范式,而很少采用小样本研究范式。(2)测量工具。研究者通常采用与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相关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这类量表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健康负向指标为主的量表,另一种是以健康正向指标为主的量表。前者主要有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STAI)、Maslach职业倦怠问卷(MBI)、一般健康问卷(GHQ)等;后者主要有主观幸福感量表(SWS)、生活满意度问卷(LSS)等。国内学者在研究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时,通常会对国外的这些量表进行修订。

(3)指导研究的方法论。最常见的方法论有两种,一种是静态的、横向的研究,另一种是动态的、纵向的研究。研究者在研究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时,主要以前者为主,很少有人采用动态的、纵向的研究方法。(4)研究视角。国内学者主要从评估的角度去考察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且与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研究,进而找出适合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比较有特色的研究方法。国外学者的研究相对比较深入,他们不仅重视用问卷调查、实验等实证的研究方法,而且开始重视日志分析、访谈等质的研究方法,并且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

(二)幼儿园教师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研究表明,很多幼儿园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理症状。长期的心理困扰会使幼儿园教师产生一些生理上的疾患,常见的有厌食、失眠、头痛、恶心、心律失常等。(2)职业行为异常。心理问题总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有些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即存在职业行为异常现象,例如,随意应付自己的工作,对儿童无端责罚、恐吓等。彭驾骅将教师的不良职业行为概括为怨职型、自我型、异常型、暴戾型、不良型五种类型。(3)不良人格。幼儿园教师常见的不良人格主要有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强迫、躯体化、恐怖等。(4)心理压力。Kelly和Berthesen(1995)对8位澳大利亚昆士兰公立幼儿园女教师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对她们的日志、图表和反馈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幼儿园教师在很多方面存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认为这些压力主要来自时间的压力、满足儿童的需要、应对教学之外的任务、维持早期儿童教育的哲理与实践、不断满足个人的需要、儿童家长的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及对早期儿童教育的态度和感知等。许多幼儿园教师由于心理压力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缓解而形成心理疾病。(5)工作倦怠。Maslach和Jackson(1981)认为,工作倦怠是在以助人为对象的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耗竭、去人性化和自我成就感降低的症状。研究发现,倦怠不仅会给人们造成情感耗竭、去人性化和自我成就感降低等负面心理影响,而且容易产生睡眠干扰、周期性头痛和肠胃不适等疾病。因此,幼儿园教师长期处于工作倦怠状态,会给自身心理健康带来极大危害。(6)人际障碍。幼儿园教师的人际关系主要有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教师与同事的关系、教师与园领导的关系等。一些幼儿园教师由于对上述关系处理不当,造成了人际关系上的障碍。Katz认为在幼儿园教师的人际关系中,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造成幼儿园教师人际关系障碍的最主要因素,因为双方在价值观、教育观、行为参考基准和隐私权的维护等方面存在很大分歧。另外,幼儿园教师经常会遇到儿童家长的一些非理性要求,如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教师,这会给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关系蒙上阴影。

(三)影响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影响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个人素质。每个人的心理、身体素质以及业务素质都有差异。一些幼儿园教师的综合素质较低,这会对其心理健康造成很大影响。(2)工作角色。与其他职业相比,幼儿园教师的角色比较多元化,他们通常集幼儿园老师、临时父母、保姆、哥哥、姐姐、玩伴等于一身,甚至是清洁工、联络员等,他们要根据不同的需求随时变换角色,很容易产生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这不仅会使幼儿园教师产生职业倦怠,而且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3)幼儿因素。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索周围的事物,其行为具有不可预测性,不利于幼儿园教师安排课程。另外,儿童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幼儿园教师总是要担心其安全和健康,这会给幼儿园教师带来不同程度的焦虑。(4)幼儿园因素。幼儿园教师有很多与教学无关的工作,教学工作也经常被一些无关的事情干扰。此外,课程一般由幼儿园管理者制定,幼儿园教师只负责执行,因此他们很少有教学的自主权,这不利于设计适合幼儿的课程,也增加了幼儿园教师的负担。(5)自我期许。自我期许总是美好的,但是自我期许过高,与现实存在落差时,会导致心理不愉快,甚至痛苦。(6)社会期望。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寄予很高的期望,对幼儿园教师更是如此。这使幼儿园教师负载了更多的精神压力。(7)人际关系。幼儿园教师要面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们除了每天要处理与园内同事和领导的关系,还要学会处理与幼儿家长的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8)时间压力。幼儿的年龄和身体特征决定了幼儿园教师必须花大量的时间照料幼儿。台湾学者孙立葳研究发现,很多幼儿园教师每天的工作时间在10个小时左右,他们常常因为休息时间很少而身心疲惫。”另外,幼儿园教师也需要照顾自己的家人,有时还要抽时间进修,搞好自己的专业发展。(9)兼任行政工作。Borg和Riding(1993)的研究表明,行政工作人员普遍会感受到工作压力,幼儿教育本身就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如果幼儿园教师兼任行政工作,从长远来看,不但会影响他们的教育质量,而且会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10)待遇。一方面是物质待遇,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相当繁重,但其工资却很微薄,付出和收入不成比例;另一方面是精神待遇,很少有人把幼儿园教师看作是一个“专门化的职业”,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常常得不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四)促进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

在分析和总结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将促进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从国家的层面上看,国家要完善幼儿园教师制度,维护幼儿园教师的合法权益;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做好教师职前和职后教育,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2)从社会的层面上看,应该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对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对其职业给予充分的认可和尊重,提升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其职业自豪感,并为他们营造宽松、和谐的社会氛围。”从学校的层面上看,幼儿园应该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为幼儿园教师创设公平的竞争环境,提供合理的晋升和学习机会;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使评价公平、公正、合理;多组织一些文体娱乐活动,为他们提供丰富的业余生活。此外,由于很多幼儿园教师来自幼儿师范院校,因此,幼儿师范院校应该承担起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任务,使他们掌握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从而在以后的幼儿园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态。(4)从个人层面上看,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全面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具有正确的工作角色观念,克服由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带来的心理困扰;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合理地调控情感,保持健康的心态;不要对自我期望过高,减轻自我压力;学会与人交往,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要合理分配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二、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近年来,尽管对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早逐年增多的趋势,但是这些研究还处在探索初期,存在很多问题。

(一)研究目的很多学者研究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目的是为了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而不是关心幼儿园教师本身。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儿童的发展比教师的发展更重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身心健康固然很重要,但是幼儿园教师也是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群体,其身心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的兴衰成败。因此,研究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不要只为了促进儿童的发展,还要考虑到幼儿园教师本身的心理健康需求。

(二)研究方法

(1)研究手段缺乏多样性。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是心理学常用的两种研究方式,两者各有优缺点,很多问题的深入解决必须依靠两种研究方式的有机结合。而目前很多研究仅仅局限于对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很少有人用个案访谈等质的研究方法。(2)研究工具比较单一。很多研究者所用的量表是症状自评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以及生活满意度问卷,但是这些量表引进国内已有多年,存在着常模老化的问题。(3)没有专门测评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量表。研究者普遍应用的量表所适用的对象是普通人群,而且国内一些研究者使用的量表没有本土化,不仅存在文化差异,而且不能体现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4)把对心理问题的测量等同于对心理健康的测量。科学的心理健康测量应该既包括心理健康消极方面的测量,也包括积极方面的测量。我国很多研究者却认为没有心理问题就是心理健康,显然他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缺乏深度。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该运用多样化的研究手段,采用既能体现幼儿园教师职业特点,又符合我国文化背景的研究工具,在对心理健康进行测量时,同时顾及消极和积极两方面的测量。

(三)研究范围

从总体上看,在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中,主体是中小学教师,对幼儿园教师的研究相对较少;在对幼儿园教师的研究中,又以公立幼儿园教师为主,很少有人关注私立幼儿园教师;以研究城镇幼儿园教师为主,很少有人研究农村幼儿园教师;几乎所有相关研究的关注对象都是女性幼儿园教师,而男性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今后在研究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时,应当重视幼儿园教师特别是私立幼儿园教师、偏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幼儿园教师以及男性幼儿园教师,因为相对而言,他们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

(四)研究内容

(1)局限于研究消极心理。以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关注的是消极方面,很少有人研究积极的方面。Bradburn曾指出,一个人没有消极情绪不一定就有积极情绪。因此,研究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既要研究其消极的一面,也要研究其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等积极的一面。(2)国外的研究侧重个别因素,国内的研究侧重综合因素。国外学者的研究相对缺乏整体性,他们只是从具体的某一个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虽然研究有一定深度,但是很少有研究者探讨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国内学者更多的是进行笼统的总体研究,而很少对某一个具体方面进行非常深入的研究,虽然兼顾了整体性,但是缺乏研究的深度。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国内外的两种研究模式应该有机结合,取长补短。(3)缺乏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提出有关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尽管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标准,但是如果没有基本标准作为参照,既不利于幼儿园教师全面理解心理健康,也不利于他们寻找自我心理健康塑造的方向。因此,希望有更多的研究者参与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的讨论,为衡量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找到相应的参照点。

(五)研究模式

从总体上来看,对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研究并不多,其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还处在探索的初期阶段,没有形成一种比较完善的理论模式和操作模型。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有的研究只是对测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有的研究仅仅探讨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很少有人进行综合、立体化的研究。因此,今后我们应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理论体系,进行更系统、更深入的研究。

来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7.10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王彦峰

第二篇:转基因苹果研究现状与展望

转基因苹果研究现状与展望

摘要: 从转基因苹果受体基因型、选择标记基因、报告基因及外源基因等方面综述了转基因苹果研究现状,着重论述了外源基因在转基因苹果中的应用。同时综合文献提出了苹果转基因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苹果; 转基因; 基因型; 外源基因;

Prospect and Research Status of Transgenic Apples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ransgenic apples from the genotype of transgenic apples receptors,selective marker gene,reporter gene and exogenous gene and so on,moreover,the application of exogenous gene in transgenic apples were mainly discussed.Meanwhile,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transgenic apples and the research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were put forward by summarizing literature.

Key words: Apple;Transgenic;Genotype;Exogenous gene

苹果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是我国第一大水果,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培育优良苹果品种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的迫切要求。目前,培育出的苹果品种 虽然已有800 多个,但是培育具有综合农艺性状的品种仍然是一大难题。其主要原因是: ①苹果是高度杂合的树种,遗传背景比较复杂,有性杂交后代广泛分离,选育结果难以控 制;②苹果童期(5 ~ 7 年)比较长,育种周期长;③苹果育种工作已有上百年的历史,长期的人为定向选育使苹果品种的遗传性趋于一致,基因型范围越来越窄。以上原因对苹果育种造成诸多不利影响,使培育具有优良综合农艺性状的苹果品种极为困难。20 世纪80 年代发展起来的转基因技术为苹果品种的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首先,转基因技术只对个别性状进行改良即可获得理性个体;其次,转基因植株不存在童期问题,可以缩短育种周期;最后,转基因技术可以打破物种界限,极大地丰富基因来源 转基因技术给苹果育种工作展现了良好的前景,笔者就苹果转基因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苹果转基因受体基因型

1989 年 James 等首次获得转基因绿袖苹果,此后,苹果转基因研究迅猛发展 迄今为止,用于苹果转基因研究的受体基因型越来越多,除绿袖外,还包括 M26、元帅、皇家嘎拉、嘎拉、Braeburn、Elstar、乔纳金、富士、辽伏、Marshall、McIntoshM.

9、M29、粉红佳人(Pinkla-dy)、Jork9 Queen Cox、王林(Orin)、金矮生(Jon-agored)17 个品种。选择标记基因

转化的植物中存在着转化细胞和未被转化的细胞,它们之间存在着生长竞争,需要插入选择标记基因来选择转化了的细胞以获得转化植株 植物基因工程中常用的选择标记基因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编码抗生素抗性的基因,如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Ⅱ(npt II)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t)和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dhfr)等;另一类是编码除草剂抗性的基因,如草丁膦乙酰转移酶基因(bar)在苹果转基因中应用最多的选择标记基因是 nptⅡ,其作用原理是 nptⅡ基因编码新霉素磷酸转移酶,通过酶促磷酸化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失活,从而解除毒性,使转基因植物对卡那霉素 巴龙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产生抗性。报告基因

报告基因是指其编码产物能够被快速地测定,在转化的早期阶段可以快速检测外源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细胞 组织或器官,并检测其表达活性的一类特殊用途的基因 在苹果转基因研究中,常用的报告基因有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Ⅱ(nptII)β-葡萄糖醛酸乙酰转移酶基因(gus)胭脂碱合成酶基因(nos)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19 ]等。苹果品种改良基因

1989 年 James 等首次获得转基因绿袖苹果后,苹果转基因研究迅猛发展,外源基因涉及到改良植物性状的目的基因范围也越来越广 目前苹果改良基因研究有以下几个方向:抗病虫害基因 开花相关基因 矮化植株基因 促进生根基因 抗除草剂基因 耐贮藏基因及调控基因等。

4,1 抗病基因

在苹果的遗传转化中,抗病基因研究主要集中在抗火疫病(Erwinia amylovora)方面 与此相关的有Cecropin B、Attacin A、SB-

37、Shiva-

1、Attacin E、hrpN、NPR1、MB39 gene、mbr4、等基因 CecropinBAttacin A 和 Attacin E 是从天蚕体内分离出来的细胞溶解酶蛋白;SB-37 Shiva-1 是人工合成的细胞溶解酶类似物 此外还有抗真菌基因β-1,3-葡聚糖酶双价基因、内切几丁质酶基因、stilbene synthase gene、PGIP 以及抗苹果黑星病基因 pinB。

4,2 抗虫基因

到目前为止,导入苹果的外源抗虫基因有抗鳞翅类和鞘翅类昆虫的 CpTI 基因、苏云金杆菌毒蛋白基因(Bt)、生物素绑定蛋白基因、CpTI 对于许多害虫都具有抗性,广谱性是其应用于植物基因工程最主要的优点;Bt 是从苏云金杆菌分离出的杀虫结晶蛋白(ICP)基因,ICP 以原毒素形式存在,昆虫取食后,在消化道被活化,与肠道上特异性结合蛋白结合,使 ICP 全部或部分嵌合于细胞膜上,产生孔道,昆虫幼虫停止进食,最终死亡;生物素绑定蛋白基因通过表达抗生物素蛋白或卵白素蛋白提高苹果的抗虫性。4,3 开花相关基因

果树童期长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果树的育种周期 开花相关基因的研究,为缩短果树的童期,从而缩短育种周期提供了分子理论基础 目前已经从多种植物上克隆到

MdTFL、BpMADS4等基因,并应用到苹果的遗传转化中 MdTFL 基因是从苹果(Malus × domesti-ca Borkh.)中克隆得到,该基因与拟南芥中的 TERMINALFLOWER1(TFL1)基因为同源基因,可以抑制花的分生组织形成 Kotoda 等向苹果中转入反义 MdTFL 基因可以抑制MdTFL 的表达,从而使苹果可以在嫁接8 ~ 15 个月后就可以开花 BpMADS4 是从欧洲白桦(Betula pendula)中克隆出的MADS-box 家族基因,其主要在欧洲白桦的花序 茎尖和根尖中表达,作用主要是促进早起花的形成 Flachowsky 等将BpMADS4 基因转入苹果 Pinova 中,3 ~ 4 个月就可以开花

4,4 矮化基因

矮化栽培因具有结果早、品质好、管理方便、品种更新快等优点,已成为果树业发展的趋势。由于果树有很长的生命周期,使得传统的育种方法选育矮化品种非常缓慢,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矮化品种培育的速率。目前已经从病原体农杆菌中鉴定和克隆出一些与矮化有关的基因,在苹果中得到应用的主要有 rolA、rolC、phyB、gai基因等 Holefors 等及Zhu 等将rolA 基因转入砧木M26,获得的转化植株与对照相比,树体矮小,节间缩短,树叶面积减小。Holefors 等获得的转化植株叶、根干重均降低,Zhu 等获得的转化植株的根明显缩短。Igarashi 等将从拟南芥中克隆出的 rolC 基因转入 Marubakaidou 砧木,获得的转基因植株有1 ~ 3 个拷贝的 rolC 基因整合到基因组 DNA 中,转基因植株的节间缩短、叶片面积减小、顶端优势减弱。2000 年 Hole-fors 等将拟南芥 phyB(光

敏色素 B)基因导入 M26 获得13个株系的转基因植株,该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体内过量表达。其中9 个株系主干明显缩短,13 个株系的茎、根和植物体干重均降低。此外,Zhu 等将从拟南芥中克隆出的 gai 基因导入苹果砧木 A2 以及栽培品种 Gravenstein 和

McIntosh 中,得到的转化植株大部分表现出矮化特征,同时还表现出节间距减小、节数变少等表型特征。转基因植株的矮化使得节数变少,但是否可以缩短童期尚未见报道

4.5 促进生根基因

受基因型的影响,有些苹果砧木采用扦插和压条繁殖时,生根极其困难 利用转基因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Welander 等将 rolB 基因导入砧木 M26 中,发现与对照相比,转基因植株根系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增强,生根能力也相应提高 Igarashi 等将从拟南芥中克隆出的 rolC 基因转入 Marubakaidou 砧木,获得的转基因植株除了表现植株矮化性状外,其生根能力也有了相应提高

4.6 抗除草剂基因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有能力通过遗传工程的方法来培育耐除草剂的作物品种 根据抗性机理不同,目前耐除草剂的基因工程主要有 2 种策略: ①修饰除草剂作用的靶蛋白,使其对除草剂不敏感,或促使其过量表达以使植物吸收除草剂后仍能进行正常代谢;②引入酶或酶系统,在除草剂发生作用前将其降解或解毒 ALS 的靶位点突变体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人们已在细菌 酵母 植物细胞培养物及种植于田间的作物中发现了这种突变酶将来自拟南芥的 als 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皇家嘎拉苹果获得转基因植株在后续研究中,获得的种子用60 mg /L 绿贫隆(Glean)喷洒检测其抗性,发现 als 基因按1∶1 分离比例稳定遗传。

从链霉菌中分离出的编码乙酰 CoA 转移酶的基因被称为 bar 基因 乙酰 CoA 转移酶具有使除草剂草丁膦代谢失活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在于在乙酰 CoA 存在的情况下,乙酰 CoA 转移酶催化乙酰 CoA 与草丁膦的游离氨基结合,从而使草丁膦失去除草剂的活性Dolgov 等把 bar 基因导入苹果砧木 No. 545 并获得抗除草剂转基因植株

4.7 耐贮藏基因

苹果在贮藏过程中,由于果实熟化过程难以控制,常常导致过熟 腐烂,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常规育种方法选育耐贮藏苹果品种周期太长 效果不理想,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苹果贮藏性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

果实耐贮藏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乙烯的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研究上,乙烯在对苹果果实的成熟转变扮演着重要角色 Pesis 等向苹果绿袖中转入反义 ACCS 和 ACCO 基因,然后将转基因苹果果实0 ℃冷藏3 个月,之后转入20 ℃环境中存放 结果表明,与未转化的苹果果实相比,转基因苹果的乙烯含量明显降低,转基因苹果对苹果贮藏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虎皮病和苦陷病抑制效果不明显

4.8 调控基因

近20 年来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苹果的遗传改良取得了很大进展,外源基因涉及到改良植物性状的目的基因范围也越来越广 很多转基因植株的性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良,但外源基因的表达强度不够,其效果尚不尽人意 2000 年 Gittins 等提出遗传改良作物转化基因的表达受限于组织特异性的编码活性 他们将非同源的SSU RBCS3CP SRS1P 和CaMV35S 启动子,以及GUSA 标记基因连接转入到苹果绿袖中,研究了不同启动子启动的GUSA 在绿袖中不同组织的表达状况 研究表明,SSU 启动子首先在苹果的绿色营养组织中起作用;在根部 RBCS3C启动子活性要远远高于 SRS1 启动子;SRS1 启动子的活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光照 2001 年 Gittins 等又对 Bras-sica napus extA 启动子的调控作用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启动子在苹果茎段中的调控作用非常明显 以上结果表明,不同基

因在不同组织中有特异的启动方式,因此,改进调控基因表达的特异启动子有助于提高目的基因的表达强度和减少表达蛋白的损耗。存在问题及前景展望

5.1 安全的转基因系统

目前由于转基因技术的一些限制性因素,在转基因过程中一般要与目的基因一起转入 1个筛选标记基因 常用的筛选标记基因为抗生素抗性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大多数的筛选标记基因在转化后也同时存在于转基因植物中,因此引起了转基因植物安全性问题的讨论 如人们担心抗生素抗性基因有可能从摄入的转基因食物转移到人体内,从而使人体的消化道内产生抗性菌株;另外,除草剂抗性基因也有可能在野外引起基因扩散,造成 超级杂草 的出现 尽管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其危害性,但公众对安全性的关注大大推迟了转基因作物的商品化和市场运作,从而阻碍了转基因研究的发展 因此,探索一种新的无抗性筛选标记的转化系统,可以更好地激励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尽快地应用到生产之中

5.2 外源基因表达强度不够

尽管目前通过转基因方式获得了很多各种苹果改良转基因植株,如苹果的抗病虫害转基因 虽然离体检测其抗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其效果并不能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目标 所以应该从基因表达调控以及特异性表达的启动子方面进行研究,以尽可能地提高目的基因的表达强度

5.3 品种改良基因型范围太窄

苹果转基因研究主要集中在抗病虫害方面,而抗病基因研究又主要集中在抗火疫病方面,抗其他病害的基因很少有报道;以提高果实品质及抗逆性如抗寒 抗盐碱等为目的的转基因研究也不多见

References

[1]JAMES D J,PASSEY A J,BARBARA D J,et al.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apple(Malus pumila Mill)using a disarmed Ti-binary vector[J].PlantCell Rep,1989,7: 658 -661.

[2]MAHESWARAN G,WELANDER M,HUTCHINSON J F,et al. Transforma-tion of apple rootstock M26 with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J] .J PlantPhysiol,1992,139(5): 560 -568.

[3]SRISKANDARAJAH S,GOODWIN P B,SPEIRS J. Genetic transformationof apple scion cultivar‘Delicious’via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J].Plant Cell Tiss Org,1994, 36(3): 317 -329.

[4]JIA L Y,COHEN D,ATKINSON R,et al. Regeneration of transgenic plantsfrom the commercial apple cultivar Royal Gala[ J] . Plant Cell Rep,1995,14(7): 407 -412.

[5]SCHAART J G,PUITE K J,KOLOVA L,et al. Some methodological as-pects of apple transformation by Agrobacterium[ J].Euphytica, 1995,85(1 /3): 131 -134.

[6]PUITE K J,SCHAART J G. Genetic modification of the commercial applecultivars Gala,Golden Delicious and Elstar via an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 method[J].Plant Sci,1996,119(1 /2): 125-133.

[7]BONDT A D,EGGERMONT K,PENNINCKX I,et al. Agrobacterium 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apple(Malus domestica Borkh): an assessment offactors affecting regeneration of transgenic plant[J].Plant Cell Rep,1996,15: 549 -554.

[8]裴东,田颖川,刘群禄等.苹果叶片再生的改进及抗虫基因植株的获得[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6,19(4): 23 -27. [9]BOLAR J P,BROWN S K,NORELLI J L,et al.Factors affec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Marshall McIntosh’apple by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J].Plant Cell Tiss Org,1998,55(1): 31 -38.

[10]ZHU L H,HOLEFORS A,AHLMAN A,et al.Transformation of the applerootstock M. 9 /29 with the rol B gene and its influence on rooting andgrowth[J].Plant Sci,2001,160(3): 433 -439.

[11]SRISKANDDARAJAH S,GOODWIN P.Coditioning promotes regenerationand transformation in apple leaf explants[J]. Plant Cell Tiss Org,1998,53(1): 1 -11.

[12]SEDIRA M,HOLEFORS A,WELANDER M.Protocol for transformation ofthe apple rootstock Jork 9 with the rolB gene and its influence on rooting[ J].Plant Cell Rep,2001,20(6): 517 -524.

[13]WILSON F M,JAMES D J.Regene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premi-er UK apple(Malus × pumila Mill.)cultivar Queen Cox[ J].The Journal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2003,78: 656 -662.

[14]KANAMARU N,ITO Y,KOMORI S,et al. Transgenic apple transformedby sorbitol-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cDNA:Switch between sorbitoland sucrose supply due to its gene expression[J].Plant Sci,2004,167(1): 55 -61.

[15]程家胜,鄂超苏,田颖川等.转Bt 抗虫基因苹果植株的再生[J].中国果树,1994(4): 14 -15.

[16]WELANDER M,PAWLICKI N,HOLEFORS A,et al.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the apple rootstock M26 with the rolB gene and its influence onrooting[ J].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1998,53: 371 -380

[17]HANKE V,HILLER I,KLOTSCHE G,et al.Transformation in apple forincreased disease resisitance[J].Acta Hort,2000,538: 611 -616.

[18]BOLAR J P,NORELLI J L,WONG K W,et al. Expression of endochiti-nase from Trichoderma harzianum in transgenic apple increases resistanceto apple scab and reduces vigor[J].Phytopathology,2000,90(1): 72 -77.

[19]HILY J M,LIU Z A.simple and sensitive high-throughput GFP screeningin woody and herbaceous plants[J].Plant Cell Rep,2009,28(3): 493 -501.

[20]NORELLI J,ALDWINCKLE H,DESET FANO-BELTR N L,et al.In-creasing the fire blight resistance of apple by transformation with genesencoding antibacterial proteins[ J].Acta Hort,1993,338: 385 -386.

[21]NORELLI J L,MILLS J Z,JENSEN L A,et al. Genetic engineering of ap-ple for increased resistance to fireblight[J] . Acta Hort,1998,484: 541 -546.

[22]ABDUL-KADER A M,NORELLI J L,ALDWINKLE H S,et al. Evaluationof the hrpn gene for increasing resistance to fire blight in transgenic apple[ J].Acta Hort,1999,489: 247 -250.

[23]LIU Q,INGERSOLL J,OWENS L,et al. Response of transgenic Royal Ga-la apple(Malus domestica Borkh.)shoots carrying a modified cecropinMB39 gene,to Erwinia amylovora[J].Plant Cell Rep,2001,20:306 -312.

[24]FLACHOWSKY H,PEIL A,ROLLINS J,et al.Improved fire blight resist-ance in transgenic apple lines by constitutive overexpression of the mbr4gene of Malus baccata[ J].Acta Hort,2008.793: 287 -291.

[25]徐凌飞,王贵章,梁东,等.抗真菌病害基因转化苹果的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7,35(9): 127 -131.

[26]SZANKOWSKI I,BRIVIBA K,FLESCHHUT J,et al. Transformation ofapple(Malus domestica Borkh.)with the stilbene synthase gene fromgrapevine(Vitis vinifera L.)and a PGIP gene from kiwi(Actinidia deli-ciosa)[ J].Plant Cell Rep,2003,22(2): 141 -149.

[27]FAIZE M,SOURICE S,DUPUIS F,et al. Expression of wheat puroindo-line-b reduces scab susceptibility in transgenic apple(Malus × domesticaBorkh.)[J].Plant Sci,2004,167(2): 347 -354.

[28]达克东,崔德才,张松,等.超强表达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pTI)转化苹果的研究[J] .园艺学报,2001,28(1): 57 -58.

[29]MARKWICK N P,DOCHERTY L C,PHUNG M M,et al. Transgenic to-bacco and apple plants expressing biotin-binding proteins are resistant totwo cosmopolitan insect pests,potato tuber moth and lightbrown applemoth,respectively[J]. Transgenic Res,2003,12(6): 671 -681.

[30]KOTODA N,IWANAMI H,TAKAHASHI S,et al. Antisense expression ofMdTFL1,a TFL1-like gene,reduces the juvenile phase in apple[J].J AmSoc Hortic Sci,2006, 131: 74 -81.

[31]ELO A,LEMMETYINEN J,TURUNEN M L,et al. Three MADS-boxgenes similar to APETALA1 and FRUITFULL from silver brich(Betulapendula)[J].Physiol Plant,2001,112(1): 95 -103.

[32]FLACHOWSKY H,PEIL A,SOPANEN T,et al. Overexpression of Bp-MADS4 from silver birch(Betula pendula Roth.)induces early-floweringin apple(Malus x domestica Borkh.)[J] .Plant Breeding,2007,126(2):137 -145.

[33]HOLEFORS A,XUE Z T,WELANDER M. Transformation of the apple ro-otstock M26 with the rolA gene and its influence on growth[ J] . Plant Sci,1998,136(1): 69 -78.

[34]ZHU L H,WELANDER M.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apple cultivar Grav-enstein plants grafted onto the transformed rootstock M26 with rolA androlB genes under non-limiting nutrient conditions[J]. Plant Sci,1999,147(1): 75 -80.

[35]IGARASHI M,OGASAWARA H,HATSUYAMA Y,et al. Introduction ofrolC into Marubakaidou[ Malus prunifolia Borkh. var. ringo Asami Mo 84-A]apple rootstock via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J].Plant Sci,2002,16(3): 463 -473. [36]HOLEFORS A,XUE Z T,ZHU L H,et al. The Arabidopsis phytochrome Bgene influences growth of the apple rootstock M26[J] . Plant Cell Rep,2000,19(11): 1049 -1056.

[37]ZHU L H,LI X Y,WELANDER M. Overexpression of the Arabidopsis gaigene in apple significantly reduces plant size[J]. Plant Cell Rep,2008,27(2): 289 -296.

[38]WELANDER M,PAWLICKI N,HOLEFORS A,et al.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the apple rootstock M26 with the rolB gene and its influence onrooting[J] .Plant Physiol,1998,153(3 /4): 371 -380.

[39]王关林,方宏筠.植物基因工程[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2: 56.

[40]YAO J L,COHEN D,ATKNSON R,et al. Regeneration of transgenicplants from the commercial apple cultivar Royal Gala[J] . Plant Cell Rep 1995,14: 407 -412.

第三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稿件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发布时间:2011-06-01 15:50:08

摘要: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研究在内容和方法上都有了一定进展,在对近年来的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在建设新农村和培养新农民的视域下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继续开展全国性和区域性的调查统计;搭建全国性学术研究和交流平台,提高研究的系统化和理论化水平。

一般地,留守儿童通常指农村留守儿童。2004年以后,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笔者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以“留守儿童”为检索词对“题名”进行检索,共检索出1994-2008年有关文献813篇,其中2006年、2007年和2008年三年的文献共有751篇,占到总数的92.4%。检索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笔者拟对最近几年的研究进行回顾,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1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内容

1.1 留守儿童的概念

留守儿童大多指农村中父母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乡的孩子,但是到目前,“留守儿童”一词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概念,不同学者根据研究的内容往往有不同的界定,留守儿童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也常被混同使用。林培淼、袁爱玲对“留守儿童”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研究留守儿童“首先要明确留守儿童概念,更要从解除体制性障碍人手,综合应用多种研究方法? ?深入挖掘研究内容、深层次的剖析研究对象?? 构建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全国性信息沟通平台”[1]。

从“留守儿童”一词的多种英语译法,亦能看出对“留守儿童”概念认识不统一。何俊对留守儿童的四种英语翻译(1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China,leftover children,stay—at—home children,left—in-hometown

children)进行分析探讨后,认为第四种译法“left—in—hometown children”比较妥当,更能反映出留守儿童概念的丰富内涵。

1.2 留守儿童的规模

目前,虽然留守儿童规模庞大且在逐步增加,但是关于全国留守儿童的规模还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统计。段成荣、周福林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推算,全国留守儿童规模已达到2 290万人;2005年,在郑州召开的首届“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援行动研讨会”上,公布中国乡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为2 000万 ;全国妇联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 800万人。

1.3 留守儿童的区域调查与研究

我国的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等省,六省的留守儿童占全国留守儿童总量的52%l5 J,留守儿童的分布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差异。留守儿童的区域调查研究成果丰富,试举例如下:

周小骥 通过对成都市金堂县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存在监护状况不良、身体大都不好、劳动负担加重、学习环境欠佳、心理压力较大等问题。徐为民等在安徽省庐江县的调查表明,留守儿童的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非留守儿童;刘莉等对四川井研、青神县留守学生的调查后认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亲情缺失、监管不力、教育状况不良等问题;王海林对河南泌阳县祥瑞学校的留守儿童调查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同样存在亲情缺失、安全无保障、心理个性变异、教育贫乏等问题;等等。

近两年,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问题逐渐被学界所关注。2007年,许传静以湖北利川市钟鼓村为例研究了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发现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除存在着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还存在着文化缺失和民族文化传承断裂的问题;赵茜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对内蒙古赤峰市的留守儿童的抗逆力进行了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生活中的逆境事件主要表现为亲子关系疏离、家庭教育缺失和在学校的关注降低等方面;韦明顶通过对布

衣族地区留守儿童的个案研究,发现当地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学习态度较差、学习动机功利化、学习成绩呈下降趋势等问题。

1.4 父母在国外务工的海外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相当一部分农民出国务工或经商,由于各方面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不能够将子女带在身边,于是这就产生了一种新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即所谓的“海外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在国外务工,受客观条件限制,海外留守儿童是留守儿童中相对独特的群体。苏瑜和伊琳玲等的研究表明,单亲监护的海外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要好于隔代监护。田守花对福建明溪的海外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福建明溪的出国人员以农村人口为主,且大多为年轻夫妻。田守花的研究表明,海外留守儿童在知识学习观、学习策略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

1.5 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研究

近两年,留守儿童犯罪逐渐增多,相关问题日益引起各界关注。2004年公安部调查显示了两个“大多数”: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将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留守儿童可能会成为国家新的不稳定因素。

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犯罪现状主要有以下特点:犯罪类型多,犯罪率居高不下;恶性犯罪日显严重;犯罪呈低龄化趋势;财产型犯罪较多,暴力化倾向明显;激情犯罪比例较大;团伙犯罪较多。留守儿童犯罪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自控能力差是造成犯罪的主观原因;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是造成留守儿童犯罪的客观原因;户籍管理制度制约了农民工儿童的学籍,是造成“留守儿童”犯罪的外界原因。

2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方法

留守儿童的研究主要有文献调查、问卷调研、深度访谈、个案分析等传统方法。近年来,留守儿童研

究出现了 些新的研究方法,试简述如下:

2.1 与国外类似情形的比较研究

目前关于留守儿童问题与国外的比较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以佘凌、罗国芬的研究为例 简介留守儿童问题与国外有关问题的比较研究。佘凌、罗国芬通过对日本单身赴任研究状况的考察,认为“单身赴任”现象与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所造成的留守子女问题有某些类似之处,提出三点启示:要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我国的留守儿童问题;要关注社会问题的“问题化”过程;留守儿童的研究要关注社会心态,探讨问题中存在的社会学意涵。

2.2 理论模型法

罗芳“首先提出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效用函数与留守决策的理论模型框架”,当一个外出务工经商者的家庭决策是否将子女留守家中时,依据的家庭效用函数表示为:Ui=U(T,S,Q,M,,G)。其中,表示外出务工所在地与家乡学费之差;S表示外出务工者的生活及工作稳定性;Q表示外出务工所在地与家乡教学质量之差: 表示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的父母思念之情;,表示外出务工者的人均月收入;G表示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可靠度。根据模型,当Ui>0时,父母将孩子留在家乡会增加家庭的效用,儿童则会留在家中;当Ui<0时,父母则会将孩子带在身边会提高家庭的效用,父母将孩子带在身边。

理论模型法开拓了留守儿童研究的视野,为留守儿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2.3 运用新的理念对留守儿童进行研究

近年来,留守儿童研究得以多角度的展开,除了一些传统的学科理论以外,一些新的理念,如“全纳教育”理念,逐步被引人到留守儿童的研究当中。“全纳教育”概念是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召开的“世界特殊教育大会”上提出的,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全纳教育提倡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和排斥,提倡所有学生都能平等地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它反映了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吴桂彬运用全纳教育理念,对留守儿童中的“弱势”群体进行了微观层面的解读,提出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原因是形成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的缘由,只有“接纳”,才会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对多元文化的适应,促进城乡文化的融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3.1 动态研究不足,研究视阈较窄

学术界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都出现了较大进展。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目前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多停留在留守儿童问题静态层面的描述和分析,对留守儿童未来发展关注不够。农村地域广大,人口占绝大多数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在短期内不会消失,“留守儿童可能会成为国家新的不稳定因素??作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也是社会之痛、中国之痛”。因此,当前情形是,在建设新农村和培养新农民的视阈下用发展的眼光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研究显得十分迫切。

3.2 区域调查研究的系统化层度不高

近年来,我国留守儿童的区域调查研究开展较多,且多集中于农民工流出大省,其他省份的调查研究还不多见;全国性的留守儿童调查多以抽样调查为主,以致到目前为止我国留守儿童的整体状况尚不明晰。建议以县为单位有组织地、系统地开展留守儿童调查工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开展全国留守儿童地图的绘制工作,为进一步开展留守儿童研究奠定基础。

3.3 现有研究的理论化和系统化水平不高

多数研究仅从自身学科的角度出发做一些尝试性研究,深度和广度不够,各自为战的局面相当突出(如“留守儿童”的概念至今还不能明确),使得某些研究的结论相互矛盾甚至冲突,科学性和可靠性较差。建议由相关部门组织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人员组成专门的留守儿童研究机构,统一组织协调全国的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留守儿童研究的学术会议,提高研究的理论化和系统化水平。

第四篇:中国烟草物流现状与展望研究及对策[范文模版]

中国烟草物流现状与展望

摘要:对中国烟草物流现状进行了解、分析,探讨中国烟草未来发展方向及其将遇到的困难

关键词:

中国烟草;物流;信息化

引言: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烟草物流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使物流研究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这不仅使物流企业和烟草企业建立了更为密切的关系,同时物流企业也为烟草业客户提供了更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在全球经济运行日趋高效的环境下,物流产业必将走向时代的前沿。在与外资与内资的博弈中,国内物流产业必须迎头赶上,烟草物流企业只有做大做强才能在这场不见烽烟的战场上取得主动。国外

物流企业在对国内物流资源、人力资源不断整合的进程中,逐渐适应中国的国情,适应中国企业特色形成自己的竞争力;同时,国内物流企业通过横向比较,相互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物流管理技术、经营经验,也会加速促进国内现代物流体系的形成。

烟草物流

物流系统是现代社会经济系统的主动脉。没有流通,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无法实现。首先,从宏观的角度看,经过物流过程,不计其数的原材料流人庞大的制造体系中,然后再通过千千万万的市场营销渠道,把各种各样的产品配送到亿万顾客手里。在发达国家和在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次,从微观的角度看,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物流能力被看作企业的核心能力,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物流能力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

1.1烟草物流产业运作模式分析

1.11自营物流运作模式

自营物流模式在很多烟草工业企业比较普遍,所谓自营物流就是由企业自主投资兴建物 流体系或者投资参股组建第三产业运输公司等,包括物流硬件、软件、人力资源配备、费用结算等全部或部分在烟厂内部循环,整个物流过程如计划、执行、控制、结算等相关环节全部在烟草工业企业内部控制。

1.12自营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相结合的运作模式

目前,自营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混合模式也比较普遍。所谓自营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混合模式是企业采取的一种灵活过渡的物流形态。对于烟草工业企业而言,部分物流运作自主运营,部分物流运作外包第三方。这种运作形态多见于卷烟成品的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

1.13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

第三方物流模式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独立承包一家或多家生产商或经销商的部分或全部物流业务。烟草行业也存在这种模式,实际上这种方式是混合模式的一种创新和进步。这种方式以烟草产品产地和烟草产品销售地为中心,尤其在卷烟公路运输方式上基本采取第三方物流模式在烟草工业企业中,(尤以红塔烟草集团)比较突出,在烟草商业企业中,以省外为销售对象的烤烟省外调运基本采取第三方物流模式

1.2烟草物流配送的实际情况如下

烟草物流中心负责全市烟草零售网点的物流配送任务,零售网点分布在全市各地,其总体数量大致稳定,但仍有少量增长,零售网点的地理位置有时会有改变,甚至撤销该网点。物流配送车辆由单个物流中心出发,配送到全市各零售网点,配送完成后车辆返回该物流中心,而且所有配送车辆为同一型号,装载量相同。

2我国烟草物流现状

2.1我国烟草物流发展的有利条件

我国烟草行业已经具有了现代物流成长的沃土,具备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配送的基础条件。

2.11雄厚的资金作保证

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而烟草行业在我国属发展迅速,经济效益明显的行业,已连续多年上缴税利居各行业之首,烟草行业的税收已经占到我国财政收入的1/10强,财力十分雄厚,完全有资金实力来建成自己的专业物流配送体系。另外,卷烟属于高税高利的易耗品,它资金周转快,包装相对比较单一规范,能使物流速度更快,利用率更高,使得烟草行业成为最适合开展物流配送的行业。

2.12制度的优越性

我国烟草行业是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管理体制,国家对其实行一定的保护政策。1981年5月国务院正式决定对烟草行业实行国家专营,1982年成立中国烟草总公司,1983年实行烟草专卖,1984年1月国家烟草专卖局成立,199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1997年国务院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从法律法规上确定了我国烟草行业的特殊经营地位和独特的管理体系,既为我国烟草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为烟草行业现代物流配送的推行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

2.13是短路性 即缩短中间环节,减少利益主体。现在烟草流通渠道是生产厂一各级批发商一零售户.每个环节都有库存.短路化就是要求减少中间阶段,使卷烟直接从配送中流向零售户.这样不仅减少了烟草销售的流通成本.而且使消费者得到实惠。

2.14是社会性

我们现在的卷烟销售网络及配送中心实质上是烟草自建的物流中心,待卷烟市场规范及净化到一定程度并且自建的物流中心不能再满足社会分工专业化精细化的要求后,可将其剥离出来,独立运作,建立专门的物流企业,面向社会,实施更大程度,更大范围的配送,走市场化之路。

2.15先进性

充分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构造烟草物流体系体系中要有强大的信息处理系统和传输系统。配备有效客户信息反馈即ECR系统(ECent Custome Response)对供需双方的要求能够迅速、准确地响应,为烟草企业提供有益的信息来源,架起烟草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现在.烟草行业内已经有物流方面的动作。如上海烟草集团准备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

物流中心除了为行业内配送卷烟外还面向社会提供别的配送服务。安徽省烟草公司建立起以企业为核心的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和集中资金管理与结算系统,在调拨、批发、采购等流程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来实现使得企业的信息流、实物流、资金流更为通畅,使管理者能够更为准确、及时地获取市场信息.从而更为合理地安排生产、销售和配送。总之,我国烟草行业已经运用现代物流理论.正在构筑和完善自己的物流体系,以增强烟草行业的竞争力做好了参与市场竞争的准备。另外,现代物流业在我国的迅猛发展也为我国烟草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2.2 GIS、GPS等技术在烟草物流上得到应用

基于GIS、GPS等技术的烟草物流配送系统、总体系统设计采用C/S、B/S、M/S相结合的模式,实现了地理数据采集、配送线路设计、车辆监控等物流管理基本功能,并重点提出了利用便携GPS设备和手持GIS系统采集卷烟零售户位置信息的应用新思路物流配送的工作量最终根据配送所需的时间(在途时间)来衡量.由于配送车辆上都装有GPS定位终端,GPS监控中心能实时监控每一辆物流车辆的动态信息,为以时间作为工作量考核标准打下了基础。总体工作量(配送所需的总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在物流配送线路规划时考虑各配送线路的配送工作量大致平衡,避免出现某些配送运输线路超负荷工作,而其他却有些配送运输线路工作量很低。

2.3我国烟草物流遇到的困难

烟草行业城乡配送的最重要环节在于直接面用户的末端配送,卷烟能否及时送达、客户是否满意与配送环节有很大的关系。烟草行业的城乡配送具有小批量、多批次、送货点分散等特点,对配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烟草行业城乡配送还存在手工安排作业和粗放经营现象,造成车辆利用率低、配送成本高、管理人员无法有效监控配送过程、客户满意度低等问题。目前.我国烟草物流标准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物流规范实施制度不健全,同时,有利于物流标准化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尚未形成。货物运输中缺乏基本设备的统一规范。由于烟草物流和整个物流企业联系紧密.而我国物流企业标准不统一,也影响了烟草物流配送系统的效率与效益。商品信息标准化工作滞后。目前许多烟草企业都在建立自己的商品信息数据库,但数据库的字段、类型和长度都不一致.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不一致的数据无法实现交换和共享.影响了烟草物流企业与外界企业的接口.也影响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的运作。物流标准化管理工作落后。传统的条块分割体制使烟草物流被割裂成各个不同的部门.部门问缺乏高效协作.致使运输过程中转运环节耗费大量时间和成本,制约了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

2.31烟草专卖制度的制约

尽管来自市场的需求将推动烟草物流中心向现代化的物流企业转型,并加大对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和设备的大量采用。但是,要实现烟草物流本身的现代化,阻力仍然不小。阻力首先来自于烟草管理的块状分割。受制于烟草经营的条块管理,国内的烟草物流配送也仍以地市级为主体。很明显,这种地域性很强的物流配送方式阻碍了全国性的大物流模式,这既使得一些先进但又昂贵的技术和设备得不到规模化的应用,使成本难以下降,也令烟草物流本身难以实现真正市场化意义的现代模式。其次,在国家专管专卖的情况下,香烟行业的特点是市场变化比生产变化快。烟草物流中心即便是实现了对下游客户订单管理、信息理、货品包材管理的规范化,分配送作业流程管理也较为完善,却无法使来自下游市场的信息快地作用于上游生产方。这使烟草流中心的作用基本上仍等同于一仓库加一个运输队。而功能的有限,也决定了其市场化的有限,对自动化信息系统的采用也是不完的。事实证明,部分物流中心虽上了不少自动化设备,却没有做优化组合,效果依然不好。

2.32相关物流软件开发不完善

在目前国内众多烟草软件开发公司中,能够提出完整的多点物流配送算法的专业公司还非常少,原因是开发商只有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了解烟草物流行业相关的复杂业务和管理流程,而一些物流软件开发公司虽然对物流的环节比较熟悉,但是对GIS特别是适应烟草物流大集中业务模式的Web/GIS技术方面比较陌生,而城市多点物流配送的算法很难和这方面脱离开,所以造成没有太多公司能提供完善而成熟的烟草多点物流配送算法模型。而国外的路径算法模型软件,很难符合中国路网规则、城市交通禁则以及频繁的变化需求,更难符合改革中的中国烟草企业的管理流程。国内的烟草物流企业对于GIS的应用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大部分的烟草物流应用只单纯利用GPS技术实现烟草物流配送车辆的位置、轨迹查询。这对于干线运输来说基本可以满足要求,但是对于基层地市烟草公司,特别是城市网点和乡村网点烟草的多点配送应用来说,只知道车的位置是远远不够的。合理的配送线路优化和按动态烟草订单配载,将直接提高配送和运输效率,大大降低烟草物流成本。另外,这一领域还存在着一定认识争议,因为香烟分拣是一个劳密集型的工作,很多人从吸纳就业角度出发,不赞成短时间内大量地用自动化设施。这也使得烟草物流自动化再上一个台阶比较困难。事实上,已有业内人士分析认,国内的烟草物流发展水平想要赶国外的先进水平,还需要相当的一段时期。

3展望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烟草的卷烟销售络建设成绩斐然.已初步建成了一个在国内具有较大规模的以烟草为主的物流网。同时紧跟时代步伐.重视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加强推行电子商务和办公自动化在信息化技术支撑下,行业的运行成本有昕下降.管理水平有较大提升,各省烟草基本上已经构筑了一个遍布全省的卷烟销售络.使卷烟的凋拨、批发、采购等流程以及实物流更为通畅:但是,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成本高、效率低还是一个基本以”人海战术”为主的粗放型络现在我国各市县都有烟草公司各省都有烟厂.烟草产地部有收购站,存在的问题是分散的管理操作和多级法人。加入WTO后,随着关税降低和配额的取消,中国的烟草面临空前的压力,在提升中国烟草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中,物流占有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烟草公司的未来发展走势。所以我们应该主要朝信息化方面来加强烟草物流的建设

3.1加强烟草人士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管理工程,实施信息化首先要规范管理流程,再辅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使数据采集准确、信息流转及时、流程规范合理,使整个管理在有序中进行,从而提高管理效率。管理层必须掌握现代化的物流新理念,充分认识到物流信息化的重要性,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从思想上武装自己,才能带动全企业做好物流信息化工作。管理者必须重视信息化所需要的硬件环境建设,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购置计算机,做好物流信息化的硬件资源配置。广泛使用计算机和各种终端设备。

在无时空限制的网上进行交易,建立大型的配送中心和配送体系,使物流业实现信息化、协作化和一体化,实行长途运输与短途配送相结合,专业配送与社会配送相结合,使物流信息化过程转化为物流企业的增值过程。

3.2建设行业信息化。重点是加强统一和规范

目前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水平还不是太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化的规范化不够,思想行动还不够统一。国家烟草专卖局组织开发和推广的行业卷烟工业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和商业基础网建软件,是从行业的一般性和先进性抽象出来的。需要实施信息化的企业首先对自己的业务流程和相应的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和调整,同时,再考虑本企业的特殊性和竞争性所在,进行二次开发。行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整体,为了体现行业整体的统一性,保证信息、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必须强调“统一和规范”,要坚持“实用、可靠、先进、经济、完整”的建设原则,保证“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的建设要求。

3.3建设烟草信息化,要在财务处通用会计系统全面接口的前提下。开发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将物流作业流程标准化。

所有的单据采用计算机处理.基础信息一次性输入,账、料单据信息统一。进行统一结算,实现财务、物资信息共享。要有申请计划、分配计划、合同管理、招标采购管理、收发料管理、仓库管理、材料核算管理、报表管理、网络查询等功能,对节约资金,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加快企业物流的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物流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促进物流企业管理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可以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物流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个人见解

从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烟草行业的需要此方面看,我国烟草行业的流通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漏洞。因此建立一条高效,便捷,可行,可持续的烟草物流高速通道,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便于我国烟草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同时为更快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认真贯彻十八大的重要精神指导,为我国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卖出关键的一步。

第五篇:关于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关于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论文摘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管理、目标内容、教材和评价这个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未来发展趋势。

论文关键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问题;展望

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关注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更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我国学者班华教授曾指出:设置心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现代化的要求。早在1997年4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的通知,明确规定在初中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与教育,内容包括:正确看待自己、磨练心理品质等,课时安排为每一个内容4学时。教育部要求1998年秋开始在部分省市进行实验,取得经验后自1999年秋开始在全国实施。教材选用主要是各省自编,没有全国统一教材。虽然各省市、学校越来越意识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问题。本文将从现状、问题及展望三个角度来探讨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一、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

国内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涵研究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取得的理论成果也不是很多,现将部分学者的观点呈现如下:

于学兰(1997)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服务对象心理发展需求的阶段性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心理常识课、成才指导课、健康教育课、心理卫生讲座和团体辅导课、心理辅导活动课。姚本先、方双虎(2002)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获得关于心理健康发展、心理素质提高方面的全部教育性经验(含种族经验和个体经验)。课程包括独立型和融合型两大类。其中独立型课程又分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科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融合型课程也可分为学科课程中的融合、活动课程中的融合和环境课程中的融合。也有学者提出了综合课程的构想。叶一舵(2003)认为,目前国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致可分为三种取向:第一,学科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即把心理素质所包含的内容作为构建课程的主线,强调心理学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第二,以经验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即把让学生获得经验和体验作为课程的支点,强调活动、实践和心理训练;第三,以问题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即把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作为课程的切入点,强调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学者曹梅静、王玲(2004)则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因为它以绝大多数心理正常的学生为对象,以提高其心理素质、维护其心理健康为目标,以团体教育、团体训练为主要方式来开展各项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突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性目标。还有学者从服务对象的角度提出的见解。李慧生(2006)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理解为团体心理辅导与学校教育特殊情景相结合的产物,应兼具科普、团体辅导和活动课的特点。从上述文献中不难看出,人们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综合性课程。它是独立型课程与融合型课程的综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综合,经验取向课程、学科取向课程与问题取向课程的综合。

长期以来,以知识本位为特征的课程思想一度占主体和核心地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形式化,而忽视了人文精神、文化素养的陶冶,没有把人格的完美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实施。就目前来看,通过课程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呈现以下特点:

大部分省市、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配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发展速度上城市发展快于农村。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看,其方式主要是有两种:一是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知识;另一种是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即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以教师为主、知识为主,让学生直接获得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课程的实施看,主要是依赖地区教育部门和学校自发开展,受到教育者的观念、硬件和软件环境的影响。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个地方性课程,没有国家统一规定的教材。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计划、有系统、易操作,各地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中小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编制了相应的教材和参考书。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操作。

二、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问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在我国历史短暂,经验不足,因而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有关部门的领导或学校的校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意义缺乏深入的了解,虽然近几年有教育政策导向,认识到应试教育的不足,提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但现行的应试教育使他们疲于应付中考、高考和各种各样的考试,无暇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心理健康教育难以推广到应有的程度。不少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作“摆设”形同虚设,应付各种检查。正如有人所说,“上级检查时重要,平常教学中次要,抓统考升学时不要。”课时得不到保障。有的学校虽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之中,认为有开课的必要,但是在具体落实课时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它,把它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最大的困难之一。

(二)教材存在的问题

在教材价值取向上的偏差。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价值取向是学科本位的或社会本位的,这种教材可以说把什么都考虑到了、考虑好了,惟独忽视了学生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存在价值。这种“无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摆不准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一切为了学生的心理成长这一基本主题,严重压抑了学生心理发展的主体性,阻碍了个性的健康发展。

在教材基本内容上的失重。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随意性大,呈现出无序状态,过于强调中小学生非智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性发展目标的实现,而忽视了智能素质的培养和心理潜能的开发。相当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的状况是“匆匆上马,急急推出,草草收场,皆大欢喜”。

在教材个性特色上的缺失。为数不少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套用一般教科书的写作路子,没能实现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忽略了突出中小学生的活动、体验与践行,缺乏灵活性与开放性,缺少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本应具有的“个性”与特色。

(三)课程目标、内容存在的问题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中,过于理想化倾向比较普遍。理想化倾向表现为,从课程的目标来看,有些目标过于理想,有些目标过于原则、空泛,不太符合中小学生的实际状况。如“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等这些提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目标无可厚非,但没有体现出目标的行为化、具体化和操作化。而课程内容的选择是根据课程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注重心理学学科知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拘泥于心理学学科知识的选择,忽视了选择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经验和使中小学生获得心理体验的各种文化。

(四)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缺乏理论指导,使评价在实际操作中比较混乱。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无提高,用考试的定量方法来评价,是难以反映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为考试只能看出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的程度,而学生了解这门知识,了解了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并不能等同于心理健康水平就提高了。所以单靠考试等定量的方法不足以评价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内容涉及学生行为的改变,包括个人的动机、态度、兴趣、自我观念、思想等。一般来说,个体的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我们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就可以了解个体的心理特质。但是有时候却未必如此。如有的人心里想的和口里说的不一样,有的人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评价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又长期的工作,要把评价工作做好,需要花人力、物力和时间,而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奇缺,资金有限,时间也不够,这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工作带来了困难,使评价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如设备、经费、辅导人员素质等的评价,或者学生自助作业的收集,等等。

三、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展望

(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

社会及教育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国家的法规,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化和规范化。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管理,首先体现在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时方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课时可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时间中安排。”学校领导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意义的认识、重视程度以及合理的制度是课时保障的重要条件。其次是选定或组织编制符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大纲和参考教材。学校管理层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选定合适的主要参考教材。

(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材编写指导思想上,应凸显“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理所当然应直指人的心理成长、发展与自我实现,因而教材的建设不应当是“物本”的,而应当是“以人为本”的。把人视为自身心理发展与建设的主人,把人的主体性发展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一切从人的心理需求发展,一切为了人的心理健全发展,一切服务于人的心理潜能开发,一切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生命和生活,关怀人的价值和使命,关照人的精神和信仰,真正确立“人”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建设中的中心地位。在教材内容选择上,要坚持以“实”为本,即联系实际、体现实用、突出实践、注重实效。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阶段目标来确定适当的教材内容。在教材编写组织上,宜采取“多元优化、积极整合”的策略。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建设应以心理化取向为基础,以教育化取向为主干,以生活化、问题化取向为依托,建构整合化、网络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趋向。

(三)注重课程的可操作化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可操作性,是指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将目标化为可以观察评定的和可以训练培养的行为特征。我们不能泛泛地将“完善自我,培养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心理”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单元目标或课时目标,而应该把这些抽象的、笼统的概念具体化,把行为目标作为单元目标的细节,从而真正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目标集中指向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在这种目标价值观的引领下,课程应当提供适当的心理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获得积极的、愉快的心理体验,并由此滋生出积极的个人心理意义。课程内容应强调与学生生活相适应,以促进学生在学校的成长;注重与社会生活相适应,以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健康心理的自我构建。

(四)倡导评价的全面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绩效具有内隐性、长期性、个人化等特点,很难像其他学科一样制定硬性、统一的考核评估标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成效主要反映在学生身上,因此对学生的评价是一个重点。“从学生的内部看,学生的心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知、情、意、行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交互影响”的结果,“学生的心理状况与他的整个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有密切的联系,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也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只有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才能真实地反映出他们此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和精神面貌。对人的心理无法进行直接测量,只能对人的外显行为进行测量。通过一个人外显行为的测量或观察来推断其心理品质及心理结构的形成情况,从而了解其心理状况。

下载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与问题研究

    装订线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与问题研究 作者:陈谭升 【摘要】正确审视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据此提出改善师德的有效对策,是发展人......

    两岸关系现状与展望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属于中国的领土,国际社会也普遍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国、共内战和美国的介入,1949年以后两岸一直处分离状态,两岸治权统一成为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

    国内外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研究现状与展望

    国内外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研究现状与展望 [摘要]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和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学界越来越关注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关于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的研究较多......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研究现状与展望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研究现状与展望 [摘 要]为了更好地发挥科研对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实践的支撑和指导作用,未来研究需要从关注宏观转移到关注中观和微观,在研究内容上要注重对......

    西部贫困县区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现状与策略研究

    对贫困县区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探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与措施的研究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令人担忧。本文就目前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因......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摘 要:心理素质是构成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心理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着一个人能否成为合格的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成长过程......

    关于幼儿园双语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幼儿园双语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近年来,为了有效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幼儿园教育中的双语教学开展得如火如荼,日益发展成为一种教学趋势,对儿童语言的发展起到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