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文化背景下的中西广告差异

时间:2019-05-12 18:04: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文化背景下的中西广告差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文化背景下的中西广告差异》。

第一篇:试论文化背景下的中西广告差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跨国资本的触角已经延展到了世界每一个角落。正如麦克卢汉所预言的那般,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村”。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借助大众传媒,利用品牌、文化作为开路先锋,将商品大量向发展中国家输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其庞大的资本和媒介优势、以及自视先进的文化观念,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经济沙文主义”。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见证了这种趋势。改革开放前以国货为主的商品格局已经被铺天盖地的洋货和广告打破。全球化经济、文化在不同文化区域地自由流动,导致广告这一特殊的文化媒介容易出现编码和译码的偏差,广告传播的文化多样性、复杂性都远胜从前,广告环境面日益复杂。我国广告格局的重大变迁引发本文思考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广告信息传播如何提高有效性。

一、文化与广告传播效果

“文化”是人类群体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通过个体和集体的努力而获得的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态度、意义、宗教…以及实物和物质财富等所有一切的沉淀。[1]文化是不同民族所特有的一套“文化符码”它是区别彼此的一种基本的参考体系。文化是多样化的,传播方式也会有差异。传播学者史密斯认为,不同民族的文化载体都可以归结为生活方式,而文化和传播之间是不可分割的。不同文化导致不同的传播方式。[2]

在文化影响传播行为这一问题上,有学者总结出影响传播行为的三个要素为:认知、言语过程、非言语过程。而直接影响认知和传播的三个主要社会文化因素是文化价值观、世界观和社会组织。就广告传播这一大众传播方式而言,不同文化域之间的民族所拥有的价值观、世界观是迥异的,意即没有一个普世标准能将广告信息彻底还原为不同民族所能接受和理解的信息。由于文化环境的大相径庭,导致信息接受者具有与生俱来的文化自适应性。各民族对于不同经验域、文化域的其他信息,无不带着“文化的有色眼镜”去分析、理解。这就说明,广告跨文化传播有特定的含义:

第一,不同文化域之间,广告信息编码、译码存在文化差异。广告信息和文化信息息息相关,互为你我。

第二,文化自适应性导致,来自于相同或相近文化域的信息容易被接纳、同化;而来自于相反或者差异巨大文化域的信息容易被排斥。

二、中西方广告差异面面观

1、文化价值观

文化价值观是指导文化群体成员认知和行为的一套规范性指标,它直接告诉文化成员如何判断好坏、是非、美丑、善恶等等。中西文化价值观念中,对于群体和个体的认识有着截然不同的判断。中国是集体主义至上的民族,拥有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中国漫长的农耕文明使得中国社会形成了以小生产作坊为主的、以家庭、家族、宗族为核心的社会结构。在这种自然和社会条件下,中国社会的秩序长期以来被血缘关系、社会关系亲疏所支配。表现在具体的社会交往当中就是:强调群体,忽视个体。在行为习惯中,表现为重视家庭和亲属集体活动,具有强烈的家族观念和乡党意识。李建立认为,中国人长期生活在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的农业社会,以至于社会人际关系都呈现出“家庭化”的特征。[3]这种观念体现在广告创意中就是:中国的广告大多突出一种集体主义观念,而刻意弱化个体意识和个性。尤为突出的是以“家”、“国”、“群体”为创意对象的温情广告在近年大为光火,赢得社会各界赞誉声声。比如“孔府家酒”广告,在情节最高潮时出现家人团圆、热情拥抱的场面,配上一句充满了浓浓温情的广告语——“孔府家酒,让人想家”,让国人看了无不为之动容。又如奥运会前夕,安踏的《加油中国》广告更显示出了国人集体主义精神的典范。从广告语“中国人要争一口气”、“加油中国”到“我的脊梁中国造”,安踏广告成了国人寄托国家强大期望的载体,流露出强烈的集体意识。最典型的案例是“威力牌洗衣机”广告,优美的镜头将观众带入一个宁静的小山村,一个老人家正在躬身洗衣,“妈妈,我又梦见了村边的小溪,梦见了奶奶,梦见了你。妈妈,我给你捎去一件好东西。”感染力极强的广告语带出一组欢快的镜头:一辆载着威力牌洗衣机的小面包车在孩子们的追逐下停到院子前,母亲微笑着看着洗衣机,乡亲们围在门口看热闹。最后的广告语“威力牌洗衣机,献给母亲的爱”将国人这种传统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在中国广告中,很少看到主张个人精神、推崇个人价值的作品而喜欢借助家庭、群体、国家来表达幸福、和谐。这和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有关,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要义不在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人的自由发展,而是将个体融进族群,强调人对宗族和国家的义务,构成一种宗法集体主义的人学。这和西方社会自文艺复兴以来所主张的以个性解放为旗帜的人文主义有着极大的差异。[4]

事实证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有着极其鲜明的文化价值差异。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将日本、中国、朝鲜列为“高语境国家”,是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这个文化集体的成员崇尚集体需求和目标,并将集体需求和目标置于个人之上;将“英国、法国、北美”列为“低语境国家”,是个人主义文化传统。个体价值、需求和目标高于集体。

西方的个人主义观念发源于古希腊智者学派关于个人地位雨作用的思想,随着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深入,约翰洛克提出的“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等理论对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观念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随后,由于工业资本主义和兴起,一种全新的生产关系改变了西方社会,不断出现的技术革新也给西方人的精神世界注入了追求自由、追求创新的兴奋剂,以至于在思想领域不断冲破旧经济环境下“看天吃饭”、“天大于人”世界观的束缚,出现了肯定人的价值、肯定个人奋斗的价值观念。美国社会学家杜威认为,美国个人主义的源头包括华盛顿的《独立宣言》中提到的“个人自由、平等权利和尊严”以及富兰克林提出的“自助者天助”、欧洲启蒙主义和达尔文“物竞天择”观念等等。[5]经过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和进步,美国社会牢固树立了“新个人主义”,强调个人奋斗,尊重个人价值和个性,同时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合作。根据美国学者的调查,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在美国人心目中占第一位。[6]体现在西方广告中,就是突出个人、强调个性化体验。比如,耐克运动鞋的广告语“just do it”就是这一精神的典型示范。“想做就做”的口号下彰显的是美国人勇于挑战、敢想敢做的性格。云丝顿香烟的广告语是“云丝顿的香味非同一般,对我来说,云丝顿就是棒!”;雪碧的广告语是“我就是我,晶晶亮!”;一个电脑的广告语是“我活着是为了享受PC的音乐,我就是不喜欢呆在PC的前面”。这一系列的广告都有一共同特点:强调个人感觉,或凸显个人价值。和国人喜欢用家庭、集体来凸显快乐、美好的创意不同,西方广告更多将诉求点集中在个人体验上,以满足个人对商品的个性体验审美需求为目标。所以,在西方广告中,更为常见的场景是个性化的表达和诉求,这和西方社会个人主义文化传统息息相关。

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告诉我们,产品要进入不同的文化地区,要尊重和融入到当地文化中。比如,可口可乐的贺年广告就运用了中国人熟悉的红色、团圆等喜庆元素创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拉近了和中国消费者的距离。耐克曾经在中国发布了一个电视广告,引起了国人极大的不快。画面中,美国篮球明星打败了多个中国人造型的“拦截者”,飞身上篮,以此体现不畏强势、敢于挑战的体育精神。但是,由于无视中国文化而引发了国人的愤怒,这就是创意不尊重文化的结果。

2、思维方式

季羡林曾经说过,东西文化最根本不同的表现在思维方式方面,这是其他一切不同点的基础和来源。广告表现、广告语制作都受制于广告创意和广告人的文化背景,因此,思维方式对中西方广告差异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西方国家有着悠长的理性思考的历史,在古希腊时期,西方就出现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思辨型的哲学家,主张科学理性地探索大自然、鼓励理性地主张观点、争鸣辩论以此发现真理。这是西方社会朴素的逻辑思维的发轫期,此后笛卡尔、康德、罗素等西方哲学家不断地延续亚里士多德逻辑思维的传统,对其合理成分不断发展,使得西方社会形成了以逻辑思维为导向的思维传统。总的说来,学者们多把西方文化概括为:以逻辑思维为基本认识工具,以探求现象的因果关系和规律为目的的科学精神和文化。[7]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观念以及经过两汉宇宙论、魏晋玄学、宋明理学的融贯、发展,已经形成了中国思维整体性的传统。中国传统社会认为,天与地、阴和阳、精神和物质、世间万物都是对立而统一的,不能割裂。比如伏羲八卦图的“太极八卦”就体现了阴阳和谐,对立统一的哲学理念;庄子主张“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等等,都体现了中国人整体性看待世界的特征。因此,在广告创意表现中,中国人喜欢用宏观的、和产品本身联系不是很强的、能代表事物发展整体趋势的词汇来表达深刻寓意。比如“天下、永远、永恒”等等。而西方国家将个体作为社会的逻辑单元,因此在广告制作中,西方广告多注重细节和个体,而较少将广告创意脱离产品本身无限发挥。中西方广告这种整体和个体、宏观和微观的审美取向其实是中国系统性思维和西方原子主义思维方式的外在体现。[8]

西方由于长于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导致其思维的抽象性、逻辑性。因而,也有学者将其思维方式概括为逻辑性思维或抽象性思维。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喜欢用直观、感性的方式分析、表现事物。因此,中国人思维是形象思维、感性思维。中西方这种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体现在广告上就是理性创意和感性创意两大特性。中国有则很著名的黑芝麻糊广告,通过描绘主人公儿时记忆中买芝麻糊的难忘情景创作而成。灰黄的画面带出怀旧情怀,熟悉的叫卖声、窄窄的小巷还有传统的服装,整个广告洋溢着浓浓的中国传统情怀,广告看罢让人顿生怀旧经典之感,虽然没有直接描绘芝麻糊如何好吃,但是已成功将人的食欲夹杂在怀旧情结中让看客久久难忘了。可谓是中国情感广告的典范。而西方广告相对而言喜欢用形式逻辑设置推理环节,将产品的卖点隐藏在情节中,让读者(观众)发现答案。典型的广告是奔驰公司在戛纳广告节上的平面金奖作品《刹车痕》,广告十分简单,一辆奔驰跑车停在路旁,马路中间靠近奔驰车位的地方出现了多道深深的刹车痕。没有广告语,广告初次看罢,很多读者表示纳闷。最终才明白,这则广告是通过刹车痕的频繁来说明奔驰跑车人见人爱!广告语的制作也体现出两种文化的不同思维方式,中国人喜欢用感性的词汇包装产品,加强感染力。比如国内多家烟草集团的广告词“鹤舞白沙,我心飞翔”、“山高人为峰”、“尽显尊贵,唯我中华”、“乘红河雄风破世纪风浪”、“沙河奔腾情洒九洲”、“心随好猫意纵天高”等等,这些广告语或是表达意境深远的人文追求,或是表达壮志豪情的满腔热诚,描绘的都是比较写意的情景、意境,而非现实。属于典型的中国特色感性思维的体现;而西方广告,多喜欢利用实在的事物、数据来证明广告观点。比如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为劳斯莱斯汽车创作的经典广告语,“在时速六十英里的时候,车上最大的噪音来源于这个电子钟”,“全面兼容的个人电脑已不是童话中的水晶鞋”(IBM电脑)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还体现在曲线思维和直线思维上。中国人喜欢用迂回、曲折地表达观点而西方人喜欢开门见山。也许这正是西方人逻辑思维和中国人辩证思维的深刻对比。美国人明恩溥在《中国人的气质》一书中将中国人这种思维习惯称之为“拐弯抹角的功夫”。“中国人在谈到任何一件事情时似乎都更愿意绕圈子而不愿谈及真正的理由,除去猜测他们所言之真实以外似乎别无他法。”[9]而盎格鲁撒克逊人最引以为豪的思维特点是直奔主题、直抒己见。正如耐克公司的广告“just do it”一样,西方人直抒己见、一语中的的特点一览无遗。中国广告则喜欢巧妙地为销售做一些铺垫,尽量避免直白地推销。

三、结语

中西方广告的差异究其根本是文化差异,中国广告体现的价值和特点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重合度很高。虽然,随着广告业的高度商业化和全球化,中国广告的创意、制作吸收了很多西方的创意理念和表现技法,但是,中国广告还是显示出其强大的文化个性。中国广告文化注重集体而忽视个性,重“情”而轻“理”;西方广告注重张扬个性,擅用理性逻辑推销观点,直截了当且针对性强。

总的说来,中国广告文化是一种求“大同”而后自喜、处处体现着集体利益至上的文化;西方广告文化是一种个性自然、处处体现着尊重个人利益的文化。弗里德曼说,世界是平的;麦克卢汉说,世界是个地球村。诚然,在全球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增多的时代里,任何国家和民族都在合理吸收和借鉴他国的文化。因此,有理由预见,今后中西方广告的差异会随着经济、文化等活动交往的频繁而不断缩小。

[1] 拉里A.萨摩瓦 理查德E波特 麻争旗等译《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3月版,第7页

[2] Smith,A.G(Ed.)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Readings in the codes of human interation.NewYork:Holt,Rinehart & Winston,1966,P6

[3] 李建立《现代广告文化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年4月版,第76页

[4] 冯天瑜等《中国文化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21页

[5] 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10月版本,第115页

[6] 肖青云《中美广告文化差异对比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 2005年8月,第95页

[7]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10月版本,第199页

[8] 龚晓彬 何晶《中西广告标语比较——中西思维模式差异试探》[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7年3月 第30页

[9] 明恩溥著 刘文飞 刘晓畅译《中国人的气质》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7年11月版 第48页

第二篇:中西饮食差异比较范文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性的具体表现

2008-03-01 18:41:03| 分类: 饮食文化|字号 订阅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性取决于各自文化母体的特性,特别是文化创造者的思维特性。总体而言,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饮食文化基本观念的差异和饮食文化技术体系的差异。具体而言,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性突出表现在美食观念、审美标准、原料选用、饮食功能、切割工艺、餐桌类型、进餐形式、进餐用具、进餐速度和食物温度等十个方面。1.美食观念的差异——情理不同

中国人传统思维方式表现为具有较早的主体意识和浓厚的情感因素,长于直觉思维和内心体验而弱于抽象形式的逻辑推理,重视形象思维并善于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融会贯通。中国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以情(情感性和艺术性)为主导,趋向于价值选择而非真假的判断。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和理解事物的哲理。可以说,吃的问题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领域,它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情感和行为,从而构成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饮食文化现象。因此,中国人的饮食侧重于“情”,认为饮食就是感受一种心情。

西方人长于抽象形式的逻辑推理,重视理性分析,注重借助于实验条件、实验设备、实验数据等,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以理性为主导,趋向于真假判断而非价值取舍。因此,西方人的饮食侧重于“理”,认为饮食就是满足人体的生理需求。

2.审美标准的差异——味养不同

中国人对于美食的评价标准以“味”为核心,认为饮食就是食物内在之味和情境心理体味的综合审美过程。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味觉纳入了审美的范畴,甚至认为美感起源于味觉。视、听、嗅、味、触五官感觉的整合与联觉所引起的审美愉快,广泛地涉及到精神和物质等各个领域。味觉的审美功能已经在物质与精神、生理与心理、灵与肉的结合上形成为中华民族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在中国人的美食文化中,人们的饮食观念以“味”为核心。这种味是由饮食的滋味和饮食的意味共同组成的复合味,其中,饮食的滋味是指食物的内在之味(味觉审美),饮食的意味是指食物的味外之味(心理审美)。对许多中国人来说,饮食在裹腹充饥之时,也是内心的一种情感体验。西方人对于美食的评价标准以“养”为核心,认为饮食就是从食物中摄取能量和营养素满足人体生理需求的生物学过程。西方人认为审美是人类的一种认识活动,在人的五官感觉中,视觉被认为最具认识作用,味觉仅因择食引起生理快感,仅能满足生理欲望,属于“享受的器官”,知识价值很低。因此,在西方人的美食文化中,人们对食物营养的追求远远超过了色香味形,食物营养成分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科学要求,是西方人评价美食的核心标准。西方人通常认为饮食仅是生存手段,重视食物营养素和能量的供应状况,而很少把饮食与精神享受联在一起,反映出一种强烈的实用性和功利性。3.原料选用的差异——主辅不同

中国饮食文化主要起源于农耕文化,农耕文化决定了中国饮食结构以农作物为主,肉类为辅。中国人的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以淀粉为能量的主要来源,荤素搭配比较均衡,喜食果蔬,讲究杂食。

西方饮食文化主要起源于畜牧文化,畜牧文化决定了西方饮食结构尤其偏重于肉类与乳制品。西方人的膳食结构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具有“三高(高蛋白、高脂肪、高热能)”特点,偏好甜味,快餐发达。4.饮食功能的差异——作息不同

中国人认为饮食既是一种休息,也是一种享受,还是一项工作,许多工作就是在餐桌旁进行并完成的。于是,中国人往往在高兴之时邀人吃饭,伤心之时找人吃饭,谈业务之事则约人吃饭,表感谢之情则请人吃饭,饭局俨然成为了中国式生活的缩影。

西方人认为饮食是一种休息,是一种放松,饮食与工作相对分开,工作主要是在办公桌旁进行并完成的。于是,西方人在吃饭时通常不谈工作,或安安静静地独自享用盘中美食,或轻轻松松地听着音乐并吃着食物,或平心静气地谈一些让人放松而愉快的话题,餐桌无异于西方式休闲的场所。5.切割工艺的差异——粗细不同

中国人擅长手工,刀工技艺独步世界,刀法精妙细腻,艺术性比较突出,但机械化、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在食物切割工艺上,中国烹饪表现出精巧细致、因料制宜、多样统一的特性。诸如,中餐用牛肉做菜,或切成片、切成丝,或剁成块、剁成泥,或煸、炒,或烧、煮,形态丰富,技法多样,可谓一菜一格,百菜百样。

西方人擅长机械,运用器械设备的能力较强,虽然手工技术相对粗糙,但机械化、标准化程度相对突出。因此,在食物切割工艺上,西方烹饪表现出简单粗放、机械大气、实用第一的特性。诸如,西餐用牛肉做菜,或切成大块,或剁成小块,或烤制牛排,或煮做肉汤,主料突出,技法简单,可谓粗而不俗,经济实用。

6.餐桌类型的差异——方圆不同

在中国人传统思维方式中,强调整体,尤其关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重视平衡均势,强调调和统一。因此,中国人喜欢团圆之美,注重中庸之道,处事圆滑,灵活性强,具体体现在饮食中餐桌类型的选用上,就是圆桌最受欢迎。

在西方人传统思维方式中,强调个体,重视自由,崇尚竞争。因此,西方人处事规范,原则性强,具体体现在饮食中餐桌类型的选用上,就是方桌最为常见。7.进餐形式的差异——聚分不同

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必须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才有利于发展,容易形成集体活动和比较浓厚的群体观念。中国人传统思维方式的表现之一,就是重视关系(包括人际关系)而超越实体,强调整体尤其关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因此,中国人以和为美,喜欢热闹,看重同甘共苦,具体体现在饮食中的进餐形式上,就是以聚餐制为主。

以畜牧业、工商业为主的社会,需要经常流动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人们为了追求利益和财富,择地而居,流动性强,容易形成个人的相对独立性和比较浓厚的个体观念。因此,西方人张扬个性,喜欢自由,尊重私人空间,具体体现在饮食中的进餐形式上,就是以分餐制为主。8.进食用具的差异——刀箸不同

中餐中最有代表性的进食工具,是一双筷子(箸)。究其原因,农耕文化奠定了中国膳食组成中素食的主体地位,也塑造了中国人含蓄、内向型性格。中国人属于灵巧型,为人内敛,委婉含蓄,讲究互帮互助。素食的主体地位、含蓄内敛的性格特质、“天人合一”的思维观念,相互融合,从而逐渐形成了中国饮食文化中进食用具的突出特色。

西餐中最有代表性的进食工具,是一对刀叉。究其原因,游牧文化奠定了西方膳食组成中肉食的主体地位。肉类原料的形体通常较大,切割和进食过程中对刀具的依赖性较强。游牧文化也塑造了西方人粗犷、外向型性格。西方人属于力量型,为人直率,敢作敢为,讲究分工明晰。肉食的主体地位、粗放外露的性格特征、工业文明的技术成果,相互融合,形成了西方饮食文化中进食用具的突出特色。

9.进餐速度的差异——快慢不同

吃是中国人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领域。中国人对于饮食的过程非常重视,喜欢享受饮食的快乐,进餐速度通常较慢。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吃一餐饭的时间,短则30~40分钟,长则2~3小时。于是,在中国餐饮业中,宴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吃是西方人生活的一个基础内容,是满足生存的基本手段。西方人对于饮食的目的通常非常明确,抓紧餐后时间去从事工作或者享受休闲,进餐速度通常较快。于是,在西方餐饮业中,快餐尤为发达。10.食品温度的差异——冷热不同

中国饮食文化源于农耕文化。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也行动不得,烹制食物所用的炉灶相对固定,食物的熟化较为容易、方便,对食物的选择便逐渐趋向于热食。再后来,中国人更加注重食物的味道,而温度对食物味道的影响较大,有“一热抵三鲜”之说,于是便更加喜欢吃热一些的食物。

西方饮食文化源于游牧文化。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不定,但用于烹制食物的炉灶移动相对不易,食物的熟化较为不便,对食物的选择便逐渐趋向于凉食。再后来,西方人更加注重食物的营养,而温度对食物营养的影响较大,有损于食物的新鲜感和天然性,于是便更加喜欢吃凉一些的食物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比较

一、中西饮食文化

(一)中国的饮食文化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国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中国的饮食文化令人拍案叫绝,赏心悦目。这种悦目,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成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中国的传统饮食有四大特点:

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见面常问“吃了没有”,可见饮食文化的地位。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在饭桌上表达惜别和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2.重养:以“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中国的饮食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3.重味:中国的饮食最注重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型”。孙中山先生讲“辩味不精,则烹调之述不妙”,将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

4.重理: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中国的饮食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

(二)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 西式餐饮的主要特点是:一是生, 如牛排带血丝;二是冷, 如凡是饮料都加冰块;三是甜,无甜不餐,无餐不甜。此外西式餐饮不讲究精细,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华,比较大众化。

此外西餐还有以下显著特点:

1.重视各类营养成分的搭配组合,根据人体对各种营养(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热量的需求来安排菜或加工烹调。

2.选料精细,用料广泛。西餐烹饪在选料时十分精细、考究,而且选料十分广泛。如美国菜常用水果制作菜肴或饭点,咸里带甜;意大利菜则会将各类面食制作成菜肴:各种面片、面条、面花都能制成美味的席上佳肴。

3.讲究调味,调味品种多。西餐烹调的调味品大多不同于中餐,如酸奶油、桂叶、柠檬等都是常用的调味品。

4.注重色泽。在色泽的搭配上则讲究对比、明快,因而色泽鲜艳,能刺激食欲。5.工艺严谨,烹调方法多样。西餐十分注重工艺流程,讲究科学化、程序化,工序严谨。西餐的烹调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煎、烩、烤、焖、焗、炸、熏、铁扒等十几种,其中铁扒、烤、焗最具特色。

6.器皿讲究。烹调的炊具与餐具均有不同于中餐的特点。特别是餐具,除瓷制品外,水晶、玻璃及各类金属制餐具占很大比重。

二、中西方饮食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渊源

中西方在社会发展、传统文化思想、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1.中国传统文化。早期中国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很大。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部,西北面是茫茫的沙漠、草原和戈壁,东南则是茫茫的大海。中国文化的温床——黄河流域,土地比较肥沃,但是气候条件比较恶劣。尽管先秦诸子百家,相互诘难,殚精竭力,却殊途同归,目的都是要建立一个没有争斗的理想世界。中国文化还具有另外的两大特征是追求适用和仁爱特征。追求适用表现在所有的实用的技术十分发达,如农业科技和医学十分发达。仁爱是由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者爱人”表面出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2.西方文化。广义的西方文化是指产生于西半球与东方文化相对应的文化体系。狭义的西方文化即仅指欧洲文化。她的源头在地中海东北部的爱琴海。由于这种文明的发源地里所提供的天然生活资料不是那么充裕,人们必须努力探索自然的奥秘。因此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服务人类就成了欧洲精神的主流。在征服自然、培养科学意识的过程中,西方人特别重视发展理性思维,理性成了西方文化的典型特征。同时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人也不断地认识自己。西方文化的另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以个人为社会本位,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人格的尊严。众人之间利益界限划分明显,各人有各人的生活空间,互不干涉。

(二)东西文化差异影响饮食差异

饮食观念是人们在食物的制作和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深受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尤其是哲学的影响。不同的哲学思想及由此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将产生不同的饮食观念。中国的饮食观念是五味调和,西方的饮食观念是个性突出。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不同的哲学思想及因此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而产生的。首先,从哲学思想看,中国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核心是讲究“气”与“有无相生”;西方哲学思想则讲究实体与虚空的分离与对立。

其次,从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来看,基于哲学思想的不同,中西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模式也大不相同:中国讲究天人合一,强调整体功能;西方讲究天人分离,强调形式结构。第三,在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上,由于宇宙模式的不同,中国强调整体功能,西方强调形式结构。中国的整体功能是包含了未知部分的整体功能。它的整体性质的显现是靠整体之气灌注于各部分之中的结果,各部分的实体结构是相对次要的,而整体灌注在这一实体结构中的“气”才是最重要的。

在中国人看来,只有不同的东西综合起来才能形成美,于是生活中以和为贵,烹饪上以和为美。西方人对形式结构的强调也直接源于其宇宙模式。西方人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实体的世界,对实体世界的具体化、精确化就是形式。

三、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异

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力求口味清淡和膳食的均衡。西方人认为饮食只是一种手段,因而享受在饮食中并不占重要位置,故而不会过分地追求口味。对于烹饪食物,营养性就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他们全力开发和研究食物在不同状态下的营养差异,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菜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色彩上对比内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然而,中国人却是一种感性饮食观念。中国人很重视“吃”。人们把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还用它维持健康,即“药补不如食补”;同时人们对美味展开了孜孜不倦的追求。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可见,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对“味”的追求往往大于对“营养”的追求,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从餐桌上各式各样的菜色中就不难看出。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过分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而西方人则自始至终坚持着从营养角度出发,轻视饭菜的其他功能。

四、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差异

(一)就坐形式的差异

中美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的宴席,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

西式饮宴上,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二)用餐工具的差异

中国人用餐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用碗盛;而西方人则是盘子盛食物,用刀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刀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使用筷子。筷子可说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温与寒冷。中国以筷子取代餐桌上的刀叉,反映了学者以文化英雄的优势胜过了西方的野蛮武士。一双筷子和一张要滋味的嘴巴造就了富于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

(三)就餐方式的差异

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大家共享一席,共享桌上的菜肴,往往一道菜刚上桌,在主人的殷勤招呼下,众人通力合作,共同“消灭”盘中之物,最后结账也是争相付钱。一切行为都强调突出的是一个“合”字。而受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西方人请客吃饭的习惯是每人一份,且主客双方各自点自己的饭菜,不必考虑他人的口味和喜好,用餐时也只吃自己的盘中餐,付钱也往往采取AA制,各人自付各人账。

五、中西餐饮对象差异

(一)餐饮对象差异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足见中国饮食在用料方面的随意性之广博。

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千缕万丝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而植物则“无灵”,所以,有些中国人主张素食主义。

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小。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二)一日三餐的饮食差异

中国人的早餐是以主食一般应吃馒头、豆包、稀饭等,还要适当增加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豆浆、鸡蛋等,再配以一些小菜。午餐一般主食就是在米饭、面制品中任意选择。副食品的种类很广泛,如:肉、蛋、奶、禽类、豆制品类、海产品、蔬菜类等。晚餐全家三餐中唯一的大家相聚共享天伦,这一餐大家都煮得非常丰富。但是中国人没有吃夜宵的习惯,而且一天遵循的是一日三餐的习惯。

而西方人的早餐以面包、牛奶、鸡蛋、果汁、麦片、咖啡、香肠等为主。午餐一般在工作地点用快餐,一般有三明治、水果、咖啡、汉堡包、热狗等。晚餐是正餐,比较丰盛,如牛排、猪排、烤肉、炸鸡等,配面包、黄油、青菜、水果、点心等。美国餐馆很多,一般供应自助餐、快餐、特餐(固定份饭)、全餐等各种形式的餐饮,价格一般比较低廉,也可点菜,点菜价格最高。他们在临睡前有吃点心的习惯,成人以水果、糖果为主,孩子则食用牛奶和小甜饼。周末或假日,许多家庭只吃两顿饭。他们将早餐和午餐合并为一顿,称为早午餐。总结

西餐与中餐一样, 是一种饮食文化, 是文化必然就会有传播和交流,尽管不同的社会历史,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不同的地域特征,造就中西方迥异的饮食背景,但从本质上讲,“吃”的内涵并不会因为这些差异而改变,讲究品种多样,营养平衡,搭配合理,重视健康已成为中西方饮食科学的共识,这是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融合最重要的基础,只有交流,才可能了解,才有可能发展

第三篇:中西教育差异

中西教育差异

中西方存在巨大的差异,文化差异更为巨大,教育、宗教、饮食、礼仪、生活方式等,都是文化差异的不同体现形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西方这两片截然不同的文化大地,养育出了截然不同的中西方人。

中西文化一直还在传承,两者的差异也还存在。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文化和地域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形式。中西教育的差异,传承了各自的文化,同时也延续了两者之间的差异。从学校教育来看,对比中国与西方的学生,中国的学生学的很多,甚至可以说是太多,自己却想的很少。西方的学生学的不多,该学的都学,自己想的比较多。学的东西太多,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怪不得中国学生厌学较多。中国社会教育思想重视打实基础,唯书是从。长期忽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没有自己的想法,按部就班。西方的教育思想是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按着自己的兴趣去学习。

中国的课堂,是越整齐越好,还记得上小学时老师教过的上课时的标准坐姿,每个人都整齐划一,学生就认为这是对老师的尊重,中国的社会就是要强调“守规矩”,这思想在我们最容易接受事物的年纪就牢牢地灌输给了我们。西方的学校课堂上学生们可没有这样的规定,完全不可想象。

从家庭教育来看,中西方家庭教育思想的差异也甚为巨大。中国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家长本身的文化水平关系,自身也生活在这个东方文化的社会环境中等等各种因素,极少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内心的真正想法,总认为孩子的话没什么道理,自己想的一定是孩子要的。前几天在车上听到后座一位妈妈带着刚放学的孩子,孩子不大,因为知道生孩子很痛而说以后不要结婚,她妈妈说,你那么小不要想别的,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给我想怎么考100分回来。中国家长的要求很多没有想到孩子实际的能力。西方家长鼓励教育孩子怎么做人,怎么尊重别人。两者差别巨大。

教育是培养,不是灌输。

第四篇:中西文化教育差异

中西文化教育差异

中国的教育体制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多少显得有点窘破,在全国人民的强烈呼声之下,改革也是一种必然,但如何改革才能真正有所突破呢?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需要慎之又慎!今天我写为什么西方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的文章是想警醒国人,继续发挥中国上千年来最大的传统美德:学其精华、弃其糟粕;把西方好的学习模式和教育方法引进来。希望咱们的改革能朝着最有利的方向发展。

一、学校的教育

1、中西方教育的本质区别:西方教育是一种尝试教育,先让学生尝试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发现难点,然后在解决难点中积累经验,最后,得出结论,那是真正属于自己研究的成果。中国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教育,先将成人的经验告知学生,让学生按已有成功经验去操作(并非所谓的真学习)按部就班,在经验的指导下学习实践,同样,也是可以得到自己的结论,但是往往很难跳出已有的固定模式。两者的最大差异就在于西方教育以人为本,从人的学习的本能出发,符合学习论,而中国教育是一种消除错误的“生产”教育,将学生当作产品,希望在生产线上生产出的是合格品,而不是次品。正是不能正视“学习是可以犯错的”这一规律,使得学生缺乏应有的创新思维。

2、从教师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看中西方文化教育的差异: 西方教育大都是基于人文思想展开的,从小开始培养人的实践和分析能力,鼓励思想的自由,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指引者,往往像朋友一般和学生一起去探讨问题,对于学生的疑问,经常一指图书馆,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自己做出判断,尽可能的不去影响学生的自主思考。它最大可能的保护了人类创造力的根源——思想的自由和自主。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开心,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学习,这在西方是老师常常思考的问题。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积极发言,学以致用。在中国,课堂属于老师,老师在讲台上涛涛不绝的讲课,学生认真的听讲、记笔记,对课本的答案和教师的答案深信不疑,是一种倾向性的灌输式教育。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紧密沟通,造成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牢而不固。

3、考生成绩的计算方式也是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一个显著差异 在西方学生成绩的计算方式是:课堂纪律和出勤率占15%,课余作业成绩占15%,小组互动讨论占20%,论文写作和答辩占50%,从这几个方面来综合评估学生的综合情况,比较客观和公正。由于西方教学的目的是运用,而不是分数,所以分数只是一个参考值。

在中国,成绩是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命根子,一切唯高分是从。一些综合分数低,而偏科成绩比较严重的学生,反而被埋没了。成绩主要以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来定,主要是笔试,比较单一,另笔试的成绩很容易被复制。像高考这种一考定终身的方式很容易因为发挥失场,而与大学教育失之交臂。高分低能那是我们国人的最大悲哀呀!

4、从知识层面来说,西方教育更容易发掘天才:

西方教育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和“博”,对学生的教育是点到为止;西方的基础教育在达到最基本的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较大选择的自由。比如,一位学生对物理、化学或生物不感兴趣,感觉有很大的困难,可以只选修比较基础的课程,而选修较多的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课程,只选修理、化、生其中的一门,同样可以达到高中毕业要求,也能进入顶尖大学,同样有机会成为“精英”。

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熟练掌握,重视“精”和“深”,以数学为例,中国教育使用题海战术,教师让学生重复练习,直至“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说,中国教育是“精英”教育,把那些不能把知识学得精深的人淘汰出去。中国教育要求数理化各科面面俱到,哪一科学得不好都有可能对人生前途造成致命的影响。

二、家庭的教育

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西方家长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西方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因而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家长把快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实施。他们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长商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

而中国家长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性格、意志的磨炼。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以至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丧、颓废、自暴自弃,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轻生厌世。

●西方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而我国家长和幼儿教师往往脱离孩子心理发展的实际,例如幼儿园时就提出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伟大理想主义的教育,忽视基础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等与孩子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做人的教育”。我们一直谈教育要循序渐进,这不仅适用于智力教育、知识教育,同样适合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现在我们的孩子道德观念淡漠,社会性发展差,这与家长忽视对孩子最基础的“做人教育”不无关系。

●西方家长“鼓励创新”,鼓励孩子去超越前人,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和动手的能力,能以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他们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即使家长认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孩子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而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对孩子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往往把孩子自己进行的“探索活动”视作“胡闹”而加以制止。例如美国孩子拆了家里的闹钟,若能装回,多数家长会称赞孩子,若是装不回,许多家长会与孩子一道把闹钟装上,甚至鼓励孩子再拆、重装一次。但中国孩子若拆了家里的闹钟,就算自己能装回,恐怕也没几个敢告诉家长的。孩子往往在家长的严格管教下被熄灭了创造性火花。从以上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的家庭教育从宏观到微观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外国家长重视的恰恰是中国家长忽视的。西方家长教导孩子:跌倒了自己爬起来,做错事自己纠正,自尊并尊重别人,全身心锻炼,按兴趣学习。他们鼓励孩子成为梦想家,成为自己心目中的成功者。中国的家长们,您不妨借鉴一下。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中国最缺的,是责任教育!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对社会、民族负责!教育不是只在学校,还在家里,在周围环境,在社会氛围。而现在,常见到家长,学校,周围环境在推卸责任。来看看美国,经常可以见到大人教育小孩,而那个小孩并不是他的孩子,大人也不是什么教师。为什么?就是因为:“美国人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是自己的孩子,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每一个美国人的责任”;在英国,每一个欧巴桑的威力大家都知道,她们总是在自觉的监督年青人的行为,好像警察一般。这两个国家已经把教育下一代的责任交给了每个公民,每个公民也在为国家的未来负责。而在国内,又有谁把教育下一代国人视为自己的责任呢?看到不认识的小孩有不对的地方,又有谁会上前去教育他,指出他的错误呢?教育制度不完善,官员贪污腐、、、、这些问题的存在,管理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你,我,所有国人,甚至包括受教育者,谁可免责?如果每人都确实负起自己的责任,又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

第五篇:中西教育体制差异

人类获取知识的最佳模式和人体智力发育的自然规律,那就是:

一、人类获取知识的效率是与对该知识的兴趣有极大的关系。人类是天然具有好奇心的。而教育的作用就是如何诱导,刺激和引导这种好奇心。填鸭式和题海式教育是泯灭这种好奇心的天敌(必要的记忆背诵除外)。而且极易导致人对学习的反感心理以及对个人行为的其他负面影响。

二、儿童在宽松的环境中用他们天性中的好奇心加上想象的翅膀,充分地感受生活,积累对自然的认识。

西方教育基本上照顾到了这些自然规律。在初中(15岁)以前基本上不给学生施加任何压力。学生学得很放松。既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还可以让各种兴趣自由的生长,各种思想自由地发展。让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有一个十分健全的发育。但一过15岁进入高中阶段,学习迅速变得严格起来,而且学习负担和压力都有显著的增加。这种状态将持续增强直到大学毕业。结果到大学毕业时学过的总内容比中国的大学生有多无少。换句话说,在校学习强度与人的理解能力及智力发育保持同步增长。这是值得中国教育界好好借鉴的。

遵从教育自然规律与否才是中西方教育的根本差异,也是中国现行的教育方式中最深层次的,最实质性的,最难被人们注意到的要害问题。

在教育孩子上,西方的教育是:

第一:把孩子当人看,平等地看待他,给他选择的权利。

第二:从小让孩子独立,教会孩子如何在各种环境下生存的技能。

第三:让孩子快乐地成长,培养他一颗乐观的坚毅的心。

中国与美国在教育方面的确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美国教师给学生传授了许多人文的东西,提出了要守时、要注重仪表、人们都需要朋友、继母也是有爱心的、要爱自己、出错并不可怕等六个观点,将品德教育融入课堂,教人做一个懂得礼仪、诚实守时的人,体会父母的爱和朋友的帮助,更要学会爱自己,可谓润物细无声,比泛泛的说教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效果更为明显。

相比之下,中国的教育,侧重于分析字、词、句,如何划分段落层次,归纳中心思想。教给学生的无非就是做人要真诚、善良,要遵守时间,学生除了学到这些,还有小女孩们幻想着穿上玻璃鞋找到自己的王子,嫁到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去。

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爱自己!近年来,经常看到这样一些报道:为了一些小事、小小的挫折,许多孩子竟然自杀,告别人世,惋惜之余,不禁感叹,现在小孩子的心理也太脆弱了。美国教师关于“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就会为自己找到需要的东西--没有人能够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的观点,正是需要我们来告诉中国的孩子的,要爱自己!不要保护自己的生命当儿戏。

090114049

汉本一班

朱晓彦

下载试论文化背景下的中西广告差异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文化背景下的中西广告差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西差异案例

    中国人重“内”,西方人崇“外”。 中国人通过节庆活动企盼丰收、享受喜悦,而西方人则更偏向借此发泄个人情绪、张扬个体人格。思维模式,西方重唯理、思辩细节分析;中方重经验、......

    中英文文化背景差异与外语教学

    中英文文化背景差异与外语教学英文题目: On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English Teaching 学生姓名: 高 琴 班 级: 06 级 英 语 班 专......

    中西婚礼差异英文版

    中西婚礼差异英文版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Marriage Custom and Western Marriage Custom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procedures in Chinese marriage custom. The bo......

    中西媒体意识形态差异

    湖南商学院课程论文 文化价值观的差异看中西新闻报道 [内容摘要]新闻报道是大众传播者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和加工,向受众进行信息传播的活动。随着中国国际影......

    中西新年差异论文

    论中西方文化差异 —春节与圣诞节 王俪颖 一.摘要 中国和西方文化存在着各个方面的差异,而传统节日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中西方的传统节日文化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节日,是世......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差异(英语PPT演讲稿)

    The differences in the education between Asian and western countries. 幻灯1、Topic 幻灯2、新闻联播片头17s 幻灯3、新闻播报:front page news—头条新闻 • There are......

    差异文化背景下的国籍制度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差异文化背景下的国籍制度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摘 要:中华之意首在文化、次在血亲、也在地域,通过对三个不同层面国籍制度在以色列、德国和美国的实施和比较对我国的国籍制度......

    中西宴会仪式差异对比

    中西方宴会仪式对比 (一)饮食内容的差异。 西方人在饮食上多是肉类和乳制品,如牛肉、鸡肉、猪肉、羊肉、鱼以及牛奶、奶油、奶酪等,蔬菜和水果等则作为辅食或配料。 而中国自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