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筠连县煤炭产业负面影响的调查与思考
对筠连县煤炭产业负面影响的调查与思考
筠连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王芙蓉
筠连县煤炭储量现已探明达35.8亿吨,目前是四川省的最大煤田和惟一具备可开发条件的煤炭资源富集区,具有发展能源、化工、建材工业的显著优势和巨大潜力。筠连县在籍矿井55处,核定生产能力578万吨,县管煤矿53处,核定生产能力398万吨,国有煤矿(鲁班山南北矿)两处,核定生产能力180万吨。开采区域涉及13个镇乡8万多人,煤炭经济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筠连县逐渐发展的煤炭产业和所有矿产地区一样,在壮大地方经济的同时,也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应增加强有力的措施予以解决。
一、煤炭开采的负面影响
(一)山地垮塌陷落。因开采原煤后,采空区以上区域的岩层断裂,整个采空区以上的山体向下沉降。在沉降运动的过程中,破坏了原有山体的结构,随即产生地表下陷、山体大面积滑坡、岩石垮塌、泥石流等灾害,给采矿区域埋下重大安全隐患,严重地威胁着地质灾害区域内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巡司镇最为严重的是鲁班山南北矿采区地域,整个鲁班山一带有20多处可见的裂缝。2007年发生大面积垮塌,造成250多亩耕地、桑园、林地被毁,在划定的危险区域有110多亩耕地不敢去耕种,少数农户的承包地全部被毁,成为地地道道的“三无”农民。有9个村143户人因山地灾害急需搬迁。维新镇与巡司镇边界处的庆高村岩层,出现大面积裂缝,维新镇新华、落箭、周坪等村因为山地垮塌和危岩大量存在,100多户人家急需搬迁,其他产煤镇乡也面临同样问题。
(二)破坏水资源。开采原煤后,井下形成大面积的采空区,采空以上地域的岩层随之断裂充填采空区,造成采空区以上及周围地域的地下水从断裂的岩层渗漏,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源枯竭,无法涵养水源,致使原来的优质水田变为干旱的耕地,原来的人饮水井变为枯井,给所在区域内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影响。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12688人饮水困难,13891头牲畜饮用水困难,1817亩耕地灌溉用水受到影响,5885人的居住环境有潜在的影响。
(三)环境污染严重。煤炭开采过程中,酸性矿井水排放、固体废弃物堆积等,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大多数煤矿对酸性矿井水都没有进行处理,直接排放到了河流之中,酸性矿井水排放对于开采区大小河流的污染情况显而易见。固体废弃物随意堆积,更有甚者将废渣直接倾倒入河内,堵塞河道,影响防洪安全。同时,固体废弃物乱堆乱放,侵占了大批耕地,而很多被压占的耕地复耕的难度大,耕地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对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甚至破坏了生态平衡。
(四)矛盾隐患影响社会稳定。因为山地垮塌、水源缺乏、环境污染、房屋设施损毁、耕地被毁、人身安全等原因,开采区群众上访频繁。有的村、组还因争水造成打架斗殴等事件。在各种复杂矛盾交织中,还有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在进行煽动,造成人心痪散,群众与企业、政府的对抗情绪大,2007年7月5日鲁班山南矿发生阻工事件,尽管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做了大量工作,但仍有不少问题很难解决,因此诸多不稳定因素大量存在。
二、当前治理负面影响采取的措施
(一)筹措资金修建水利设施。面对水源缺乏问题,引起了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县委、政府的协调和支持下,多方筹措资金,修建水利设施、购置水利
器材,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村民饮水困难。但是随着煤矿深度开采,不少水源逐渐枯竭,水窖裂缝,一遇到连续干旱根本无法蓄水饮用。
(二)做好山地危岩灾害监测和农户搬迁动员工作。各镇乡为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监测点,落实山地危岩灾害监测责任。同时对居住在危险地段的农户,根据现有政策给予一定的补助,反复动员他们搬迁,暂时不能搬迁的就落实避险办法。
(三)做好矿区群众思想工作。为稳定群众思想,特别是对垮山及缺水导致无法耕种的田地,各镇乡党委、政府引导农户多渠道增收,解决生活困难。通过走村串户面对面细致的解释、劝导,化解群众怨气,激发群众克服困难和自力更生的信心。维新镇还实行了“组代表”制度,沟通煤矿和群众的思想,沟通政府和群众的思想,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四)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为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竭尽所能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镇乡积极争取支持帮助。县领导及县级相关部门了解情况以后,深入受灾区域,指导镇乡村社因地制宜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
(五)争取企业主的配合,逐步化解矛盾。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主对煤炭开采后遗症负有责任,应该予以解决,但是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健全和固有的规律,企业主往往没有尽到责任。所以争取企业主的配合也是当前的一大措施。但解决因采煤而导致的问题和困难不是一蹴而就的,问题和困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不同程度地存在和不断发生,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当前治理负面影响面临的难题
(一)认识不统一,措施不完善。村民、企业和政府对治理煤炭开采负面影响的认识存在差距,很难达成统一意见。同时治理措施不到位,汇报程序复杂,资金筹措困难,不利于很多矛盾解决于萌芽状态,待临时救急,行动成本较大且收效甚微。
(二)造成负面影响的责任主体难以落实。“谁破坏、谁治理”的责任仅凭镇乡协调无法落实。有的灾害也不全是煤炭开采造成的后果,比如气候条件、地质变迁等原因;有的企业不断改变业主,存在很多遗留问题,新企业主不想承担责任;有的企业开采区互相混淆,难以划分责任。如鲁班山井田现有四个矿在开采,目前没有权威的科学依据证明哪一区域内是哪个企业造成的。
(三)实施搬迁措施困难重重。维新镇新华村居住在危岩下的农户急需搬迁,政府也多次出面做工作,只有少数搬迁,多数群众不愿搬迁。主要是就近没有安全地方可建房,建房资金很难落实,政府每人补助1500元移民搬迁资金,协调宅基地都不够。如果搬迁远了,耕种承包地很不方便,生产生活问题难以解决。
(四)缺水问题难以根本解决。目前,巡司、维新、沐爱、镇舟、乐义等几个镇乡都严重存在缺水困难,而且都是因为煤炭开采破坏水系统造成的后果。虽然采取了建水池、水窖等办法解决部分村民饮水困难,但随着采区的不断推进,天然水源不断枯竭,治标的办法难以满足受灾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要,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科学规划,方能妥善解决。能改种的农田镇乡已经动员群众改种,但村民们提出要补偿种田与种地的差价,不能改种而荒芜的田地要求补偿,镇乡无法确定范围和标准,更无补偿资金贮备。
(五)部分煤矿企业环保意识不强。全县50多个煤矿企业,有40多个煤矿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程度的造成了地面裂缝、地表水渗漏、地下水位下降,有30多个煤矿的废渣虽集中堆放,但未采取防护措施,因此在洪水季节,容易随水流冲入溪沟,最终进入河道,抬高河床,引发洪水灾害。只有少数煤矿向县级有关
部门申报了环境保护方案,只有10多个煤矿业主尚有环境保护意识,主动出资为受灾区域的农户建水窖、修蓄水池、购买抽水设备无偿给村民抽水。
四、治理负面影响的对策建议
(一)编制采煤业环境保护防治规划。经调查,目前全县各采煤企业对受损环境治理程度较低,废渣基本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水土资源的损失治理仅限于局部地方建了部分水窖和蓄水池,蓄水能力还很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筠连县煤炭储量很大,随着煤炭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由采煤而引发的环境问题将会愈来愈重,县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编制全县采煤环境保护防治规划。
(二)加大对煤矿企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煤矿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多方面的,也是持久的和严重的。因此随着煤炭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环境破坏将继续加重,结果是煤炭开采了,经济暂时发展了,业主将钱赚走了,破坏了的生态环境却留给了社会。因此在煤炭开发过程中为做到充分开发与利用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就必须加大煤炭开发全过程的监督执法力度。
(三)研究完善综合治理方案。建议县委、县政府协调国土、水利、农业、林业、安监等相关部门实地调研,形成煤炭开采区综合治理方案,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力求实效。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协助巡司镇处理好矿邻纠纷和山地灾害治理工作,确保社会稳定,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开展矿区环境保护的监测和预报,分析矿区环境的变化,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法规,采取得力措施防治矿区负面影响。
(四)落实“谁破坏、谁治理”的主体责任。建议县委、县政府在煤矿企业进驻建设开采时,责成企业提前实施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煤矿开采必然要造成垮山漏水污染等灾害,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企业都要治理,如能把灾
害治理与企业规划、施工建设、日常生产同步进行,既可以把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又可以减少矿邻纠纷,使企业建设发展得以顺利进行。
(五)建立煤矿开采负面影响防治专项基金。煤矿开采负面影响防治涉及农、林、水、环保、国土、卫生等多学科多部门,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程,需要的资金也较大,靠目前企业自行去治理和政府补偿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应在县财政建立煤矿开采负面影响防治专项基金,专户存储、专款专用,把煤炭产业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实现科学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篇:关于劳务输出对新农村建设负面影响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劳务输出对新农村建设负面影响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劳务输出对新农村建设负面影响的调查与思考 中共四川省南部县委党校课题组
内容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不仅是现代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劳务输出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劳动力输出过量,造成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流失,给劳务输出地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制约了建设新农村的进程,各级党委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农村劳动力的有序适度流动。
关键词:劳务输出
负面影响
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体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农民大量外出打工,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素质、增加了收入,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大批青壮农民外出务工,“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园”,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又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进程。全面、认真研究过量劳务输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这有利于各级党委政府重新审视劳务输出工作,控制劳务输出规模,努力提升劳务输出质量,做到本地用人不紧张、外出人员有保障。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的现状及特点
南部县位于川东北丘陵地区,为国家级贫困农业大县。劳务输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课题组深入该县10个乡镇、20个村,对乡镇、村社100多名干部和500多户村民进行了走访和问卷,发出问卷650份,收回646份。邀请县委政府领导4人,分管农业、劳务输出的部门领导15人座谈。并认真借鉴了2007年县统计局连续5年对本县8个片区200户农村住户的跟踪调查资料。
(一)劳动力输出现状
南部县幅员面积2235平方公里,辖72个乡镇、1053个行政村,总人口125.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7.85万人。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85万,其中18岁至65岁劳动力为72.2万。1995年至2007年,该县劳务输出从21.4万上升到了42.5万。2004年后,一直稳定在42万人左右。近4年来,南部县劳务收入稳定在21亿元以上,约占全县经济总量的42%、农村经济总量的53%。
(二)劳动力输出的特点
1、劳动力本地转移少,到外地务工多
从南部县整体经济发展来看,第一产业是该县的支柱产业,第二、第三产业比较落后。农业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也非常有限。乡镇企业大批倒闭,荡然无存,县内工业企业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而且工资待遇普遍较低。相反,沿海、沿边地区和大城市的工业发达,用工需求量大,工资待遇较高,因此,农村劳动力多愿背井离乡到外地打工。据统计,转移到县外务工的,占外出务工总数的94%,在县内乡外务工的占6%;到东部地区务工的占67.45%,到西部地区务工的占到25.49%,到中部地区务工的占2.45%。
2、男性比重高,女性比重低
据调查,劳务输出中男性约占65%,女性约34%左右。男性在需要强体力和技能的行业占据着决定性的优势,如建筑、采矿、交通运输、汽配修理和邮电通讯等行业,女性在商业、饮食业和工业占有相对较大的份额。
3、中青年比重高,老年人比重低 调查显示,在外出务工劳动力中,18-20岁的占7.1%,21-40岁的占66.1%,41-50岁的占25.2%,50岁以上的占1.6%。40岁以下的占70.2%,40岁以上的占26.8%。
4、外出务工周期长,回家时间少
上世纪80、90年代,农民工外出挣钱的同时,多不愿抛弃家庭承包土地,农忙时回家种地、收割,春节与家人团聚,农民工季节性返家较多。2003年后,有规律、季节性返家的农民工越来越少。有的农民工一出去就是数年,抛家弃子多年未归。
5、政府组织性差,劳务输出盲目流动性大
据统计,2007年通过政府有组织方式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占4.79%,通过中介组织介绍外出的占20.55%,而以自发方式或通过亲戚介绍外出的占74.66%。这样,一次性找到工作的农民工非常少,农民工的务工成本较大。
6、农民工学历、技能与收入成正比,与劳动强度成反比
据县统计局长期跟踪调查,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中,小学学历和文盲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17.80%,初中学历占61.29%;高中以上学历占19.50%。这种状况决定了大多数低技能劳动力只能从事重体力、低安全性的苦活、脏活,如建筑、矿工、鞋匠、清洁工及灰色服务等行业,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月工资一般700-1000元左右。而从事技术含量高的,如模具编程、造型行业、设计规划及管理,工资少则两三千元,多则四五千元,但从事这类工种的只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1.61%。
二、劳务输出对新农村建设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随着劳务输出产业的做大做强,大量高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脱离农业,致使农村劳动力结构严重畸形。过量的劳务输出使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负面问题凸显。
(一)对农村生产发展的影响 1.农村产业调整难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得农业生产排斥对农用机械的使用,导致农业生产规模小;较低的商品率和劳动边际产出率,使得农民缺少足够的生产剩余进行资本和技术投入;农民与市场对接错位,农产品的商品转化难,效益差,农民产业调整的积极性常常受挫,农业产业化发展受到严重影响。2003年以来,南部县地膜花生产业带、脆香甜产业带、龙竹产业带规划都因劳动力不足而先后流产。2.农业科技运用能力差
据调查,我县留守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9.5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6.2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7.99 %,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37%。留守农民文化素质低,接受、运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比较难。据南部县科技局统计,该县每年农业科技转化率和运用率不足20%。传统的“人畜并用”耕作模式成为农业生产的常态。农业生产逐步由精细化趋于粗放化。3.土地撂荒现象严重
一是留守老人和妇女从事农耕往往力不从心,在保证一家人基本口粮的情况下,耕种常限于良田沃地或离住宅近的土地,而对相对贫瘠的耕地和离住宅较远的田地弃而不耕。二是有的农户在耕作方式上变双季为单季,造成季节性撂荒。三是有的农户举家外出,无人照顾承包土地,造成土地荒芜。四是农业税取消后,农民依赖土地生存有所降低,有的外出务工农户自己不想种,也不愿让别人种。据统计,2007年南部县可耕地面积54752公顷,其中耕地撂荒1642.6公顷,占可耕地面积的3%。
4.制约了对农村基础设施改造、修建
该县共有水库109座,病险水库73座,塘、堰 4597处,出现病险3300多处。按规划截止2008年全县应修建、改造村道公路2500公里,到目前有1000公里还未动工。应改造中低产田31.5万亩、旱地52万亩,到课题组调查结束时还有田18万亩、地37万亩未改造。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家投入不足,资金缺口大。一些村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让村民投工投劳,绝大多数村民非常理解和支持,显示出了较高的建设热情,但出工的多为老人和妇女,面对这些高强度的体力活,心有余而力不足,改造、修建工程进展十分不顺。
(二)对农村居民生活的影响
1.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生活质量差 大量青壮劳动力长年外出打工,造成家庭生活分裂,导致支撑社会行为和道德规范的家庭基础塌陷,出现所谓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现象。留守老人不仅要完成全家承包田地的耕种任务,还要承担起隔代抚育后代的重任。留守老人既要“磨皮”,还要“磨心”,心力交瘁。留守老人尽管有儿有女,但子女打电话问候小孩的多,关心老人的少,老人成了事实上的孤家寡人。过去由男劳动力承担的重体力活现在也落在了留守妇女身上,负担沉重,生活艰难。孩子与父母长期时空分离,学习生活被迫自立,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宝贝”,又是现实中的“弃儿”。留守儿童得到父母关爱的少,新一代的农村儿童深受其苦。2.农民工伤残多
有的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作环境恶劣、自身又缺乏安全知识,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农民工伤残后,让家庭失去了重要的经济支撑,不少家庭因此陷入了经济困境,成了农村新的弱势群体。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至2006年全县因外出打工造成死亡和工伤事故有600多起,600多家庭近1万人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被打乱。安全事故造成伤害的农民工,索赔艰难,不少人就走了上访之路,增添了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3、婚姻家庭不稳定
由于家庭经济压力大,不少人农民被迫外出务工,夫妻长时间分居,情感疏远了,离婚案件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全县农村登记离婚117例,2005年全县农村登记离婚猛增到617例,平均每年以39.5%的速度增长。调查发现,在留守妇女中,40%的青年妇女受到过性骚扰,对留守妇女带来极大伤害。
(三)对农村社会管理的影响 1.计划生育管理难度增大
一是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待完善的情况下,养儿防老的思想在农民中根深蒂固,有的农民为了逃避计生部门的管理,便以外出打工为名,恶意超生。二是有的农民工在外打工期间,非法同居,未婚先孕增多。三是有的外出经商、打工发了财的农民财大气粗,对征收社会抚养费无所谓,超生比较普遍。四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强调以人为本的社会大背景下,计生管理部门对超生人群除了征收社会抚养费外,难以采取其它强制措施,有的人便以为政府为计划外生育开了绿灯,计划外生育呈现出新的高潮。据统计,我县2006计划外出生396人,其中外出人员超生318人,占总超生数的80%。2.农村土地流转矛盾时有发生
农村劳动力的输出使土地流转变成了现实,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打下了基础。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因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也给土地流转带来了矛盾。一是有的农民外出务工后,既无家人耕种,也未转让他人代耕,有的村委会便把这些撂荒的土地转包给了其他村民。但随着免交农业税和实行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的实施,不少农民工又看到了种地的希望,返乡要求耕种自己的承包地。二是按法律规定,代耕超过一年的,实行租赁、转包的都必须签订书面合同,但有的农户习惯于口头约定,对双方的责、权、利约定不明,一方反悔极易产生矛盾。三是有的农户对土地的预期增值把握不准,随着承包地市场价值增高,感到吃了亏,随意撕毁合同,造成矛盾。四是法律规定土地流转时,承包方必须向发包方申请备案,但有的村民没有履行这一程序。矛盾发生后又常常找村委会的麻烦,上访告状,干群关系紧张。
3.农村社会治安堪忧
一是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后,农村“十室九空”,为盗贼提供了可乘之机。二是有的留守老人、妇女自我防范意识差,被骗钱、骗色案件时有发生。三是留守人员文化素质低、法律意识弱,黄、赌、毒逐渐向农村侵蚀,有的村民不仅不举报,反而主动为此类活动提供场所。四是一些留守学生为了寻找关爱,在学校“拉邦结派”;崇尚武力,欺负弱小;沉迷网络,迷恋色情,陷入早恋,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构成较大危害。2005年以来,我县受到治安处罚和追究刑事责任的中小学生79人,其中留守学生58人,占73.4%。问卷中“您对本村及周边环境的社会治安如何评价”,62%的村民选择了“差”或“较差”,30%的村民选择了“一般”,只有8%的农户选择了“较好”。
(四)对村级组织建设的影响 1.制约了村党组织建设
一是外出打工的党员越来越多,村支部难以正常开展组织活动。据调查,2000年以来,全县1053个村支部中,全体党员都参加的组织活动,一次都没有。二是流出地党组织由于人力、精力、能力等诸多方面的限制,主动与流动党员交流少,主动对流动党员教育少,有的甚至不闻不问。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区和单位建立党组织和把流动党员明确划归流入地一个党组织管理的工作总体上还比较薄弱。因此,不少农村流动党员游离于组织管理之外。三是留守的优秀青年非常少,有的村支部书记又担心在流动“能人”中发展党员会对自己的“位子”构成威胁,因此,多年来农村新党员的发展滞后,农村党员队伍老化问题严重。据组织部统计,全县农村党员31000多人,近10年吸收的新党员不足9000人。1998年至2004年未发展一名新党员的村支部全县共计10多个。四是农村贫困党员多,党员的示范作用差,“双带”能力不强,支部的凝聚力减弱。
2、村组织后备干部奇缺 农村中青年人才大量流失,造成农村后备干部奇缺。村干部只有330元的工资待遇对外出务工人员又没有吸引力。2007年底换届时,全县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为52.4岁。从去年开始,县委组织部抽调大批机关、乡镇干部到村任职,加强了对大学生村干部的培养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村干部紧缺的矛盾,但未从根本解决村级后备干部奇缺的问题。
(五)对农村文化教育的影响 1.“读书无用”重新抬头
在农村,一些文盲或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打工人员获得了比种地更多的经济收益,盖房子、买家电、骑摩托、用手机、娶媳妇等等,他们成了村里最先富裕的群体。近些年来教育花费又居高不下,许多大中专毕业生花费了家里大量的金钱,到毕业时却找不到工作,导致“读书无用论”在一些地方蔓延。适龄青少年退学、辍学等现象比较严重。尽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加大普九宣传教育,但未能从根本上消除新“读书无用”对义务教育的冲击。
2.宗教信仰活动日盛
据宗教局统计,全县依法修建宗教寺庙27个,非法修建300多个,农村宗教信徒10多万人。宗教信仰对农村主流文化带来了严重冲击。究其原因,一是不少留守老人把儿女养大后,还要继续替外出打工的子女种庄稼、带小孩,认为自己的命不好,信教以求自慰。二是有的老人难与子女交流,精神空虚,不得不寄托于宗教。三是不少外出经商、打工人员把自己在经济上的成功归功于神灵的庇佑,回家祈神还愿的多。四是一些地方政府、村级组织长期以经济工作为重点,对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关心较少。
3、迷信活动猖獗
在农村,过去求神治病、婚嫁算命、看风水建房造坟的多,而现在因打工、经商、当兵、求职、升学而打卦抽签、析梦测字非常普遍。
三、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抓手。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参与的程度和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的程度是决定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有足够数量的劳动力投入,特别是大量“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青壮劳动力积极践行,这是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重要保证。毫不讳言,目前农村劳动力的过量输出,大量农村优秀青壮劳动力的流失,使得“三农”问题更加突出,新农村建设也受到严重影响。采取积极措施确保新农村建设必需的劳动力已迫在眉睫。
(一)转变干部认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适度流动 随着农业比较效益日益低下问题越来越明显,农民外出打工成了潮流。由于劳务输出地往往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农耕自然条件又比较差,农业产业调整见效又慢,基层干部便把眼光投向了成本低、见效快的劳务输出,许多地方政府将劳务输出作为一项富民工程来抓,劳务输出规模越来越大,不少地方转移出去的已不仅仅是剩余劳动力,连主要劳动力都输出去了,农村的优秀人才流失贻尽。
过量青壮劳动力的流失,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妇女化现象严重,消极作用日益凸显。一些地方劳动力过量输出,又不及时回流,在没有外来劳动力补充时,输出地农村劳动力就越来越少,人地配置失效。为此,各级领导干部在对待农村劳动力输出问题上要有科学的态度,既要看到劳务输出的积极效果,也不能对其负面影响视而不见。在劳务输出问题上应当积极,但不能着急,对农业劳动力不能掠夺性输出,要做到科学规划,有序、适度流动。劳务输出地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一要准确掌握本地农村劳动力情况。迅速建立农村人力资源信息库,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建立农村劳动力档案,按人地配置情况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登记造册,做到心中有数;二要按当地经济发展的总要求,引导农民有序流动。在经济后发展地区,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来看,劳务输出都必然是农村居民重要的家庭经济支撑,也是劳动力输出地积聚发展资金的重要途径,因此,继续做好当地的劳务输出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但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劳动力输出中,应充分考虑人地配置比例、农民家庭的实际需要和劳动者的实际技能,有计划输出农村劳动力,减少农民工流动的盲目性;三要提升劳动力质量,做到适度流动动。劳动力输出的数量必须以不影响本地新农村建设需要为限,努力提高劳务输出质量,使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转化为劳动力资本。既保证现代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必要需求,又保证新农村建设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的正常需要。
(二)教育引导,鼓励农民在农村创业
从客观上讲,城乡比较收益的差别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都必然存在。目前,非农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日益增大,那些常年在外的农民摆脱土地的束缚后在城市获得生存和发展,资金自外向内的流动成为乡村社会的一种常态,农民外出务工的动力不会在短时间内改变。但从长远角度看,农民外出务工只有利于经济发展初期“绝对贫困”的解除,但不利于经济纵深发展后“相对贫困”的缩小。“打工”只能提供原始积累,缓除贫困程度,无法从根本上让自己摆脱贫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亦是如此。为此,我们必须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机遇,教育农民有立足农村、自我发展,鼓励农民千方百计自主创业,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中的各种支农惠农政策,大力发展与市场对接的种养植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增收致富,为彻底摆脱贫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快土地流转,使土地向种植能手、业主和企业集中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既是解决目前农村土地撂荒问题的根本措施,也是扩大农村就业的良好途径。一是推行“代耕”。外出经商、务工农民在保留承包经营权不变的情况下,将自己承包的土地交由留守种田能手代为耕种。这样,经商、打工农民在外可以安心挣钱,种植能手可以放心种田,既保证了土地不撂荒,又增加代耕者的收入。二是鼓励“转包”。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土地流转模式,由业主和企业接包、租赁农民土地。出让土地的农民在享有租金和转包费的同时,又可以在业主、企业打工,不仅保证了稳定的生活来源,而且增加了经济收入。三是积极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运用市场机制,借鉴现代企业制度的成功经验,采取农村土地使用权入股,农民变为股民,参与龙头企业、业主从事规模经营。南部县先锋蚕业合作社吸纳了300多户农民以土地入股,共转移100多人就业。
(四)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对本地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可以从农业内部安置富余人员。首先,可以通过生产结构的调整,适当减少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增加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种植面积,比如种植水果、蔬菜、药材、花卉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农业部门的就业机会。劳动力不再集中于农业的产中环节,而是向农业产前、产后环节分流。其次,可以从初级产品的范围内扩展开来,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开拓新市场,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再次,加快观光农业发展步伐,开拓转移就业渠道。如城皇垭村、望月村、满福坝村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跟进旅游服务业,转移了100多人就业。
(五)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减轻留守劳动人员的劳动强度
在目前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过量农村青壮劳动力流失的情况下,留守老人和妇女就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充分调动他们的建设热情,减轻他们的劳动负荷,是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必须认真考虑的事情。
一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他们量身寻找致富门路。传统种植业,投劳多,效益差,事倍功半。经过多年的探索,南部县县委政府根据本县的气候、土壤、劳动力现状,放弃棉花种植业,大力发展蚕桑、药材、水果、花生,大大减轻了从事农业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二是改变传统种植技术,最大限度减轻留守劳动者的体力付出。南部县抓住东桑西移的机遇,积极推广先锋蚕业的“一步成园、小蚕共育”技术,改变传统种养蚕技术,成片、整乡发展适合70岁老年人干的农活—蚕桑业,覆盖13个乡镇,10多万农民受益。种植水稻是我县传统优势产业,经过积极努力,改插秧为抛秧,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全县72个乡镇30万农民受益。
三是因地制宜,研发、推广先进农业机械。南部县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区,农耕条件较差,增大了务农者劳动付出。特殊的自然条件对小巧、价廉、实用的农业机械需求强烈。积极研发、推广适合丘陵地区农耕条件的先进农业机械,这必将极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减轻农民的体力付出,这也是以人为本在农业生产中具体体现。
四是加大投入,搞好农技宣传和服务。留守劳动者由于年龄大、文化基础差,接受新农耕技术、使用先进农业机械的能力普遍弱。为此,各级党委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培训“家庭明白人”、“合作社技术骨干”工程,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把广大基层干部转化为支农、助农技术服务队。
(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就地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能否做到充分就业,是能否真正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关键。而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于大力发展一批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于大力新办一批农产品深加企业,在于大力盘活一批现有企业。为此,必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兴办企业,变农民到外地打工为在本地就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近年来,我县坚持把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加快项目建设步伐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之一,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取得初步成效。据南部县招商局统计,全县共引进和洽谈外资项目52个,协议合同金额 30多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1亿元。目前已建成项目32个,在建项目4个,解决就业人员16000多人。
思路决定出路,方法决定效果。传统的、单一的招商方法已难以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的需要,必须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企制宜、因事制宜,创新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从传统的招商引资方法转向网上招商、专业招商、园区招商、环境招商、以商招商、项目招商上来,真正实现工业强县目标。
(七)做好回引工作,让外出务工者回乡创业
农村劳动力转移最终要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劳动力从城市向农村的回流是必要的。农民工回乡创业,一是扩大了当地农民就业的机会。回乡农民工创办的一些劳动密集、技术要求不高的企业,吸收了部分既难以外出打工,也在当地缺乏非农就业机会的农民就业,为他们提供了低门槛、灵活多样的就业机会,为农民的就业和增收开辟了新的路子。二是吸引了不少打工崽打工妹一同返乡创业。这就解决了回乡就业农民工随着年龄增长所产生的家庭团聚,照顾老小的实际需要,延续了他们产业工人的生命,成为他们新的就业途径和收入增长点。三是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不少观念新、信息灵、致富能力强的返乡农民工被选进村(社区)“两委”班子,缓解了村(社区)干部紧缺的矛盾,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四是促进了农业产业链的形成。绿神丝绸公司、元安药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了全县蚕桑、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我县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一种创举,不应停留在现有的自发形态,而应当加以总结、组织、引导,并作为社会系统工程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各地政府应制定“回乡创业工程”规划,提出创业目标,落实创业政策。把鼓励和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像招商引资工作一样摆上重要日程,营造浓厚的回乡氛围,增强有投资能力农民工的投资愿望、投资意识、投资荣誉感。在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时,将农民工回乡创业按招商引资对待,给予政策优惠。(课题组成员 敬功德 罗水生 刘丙全)
主要参考文献
(1)2007年南部县统计年鉴
(2)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
(3)陈湘舸、吴太贵:《“新三农”问题及其对策探析》,《经济研究信息》2006年7期。
(4)罗芳、彭代彦:《子女外出务工对农村“空巢”家庭养老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6期。
(5)胡强强:《城市化过程中的“留守”老人照料》,《南京人口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6)杜鹏、丁志宏、李全棉、桂江丰:《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人口研究》2004年第6期。
第三篇:关于推进我县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调查与思考1
关于推进我县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我县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在全面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煤炭工业作为我县的基础产业,对带动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意义重大。而且,煤炭作为全国性的基础能源,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务院、省政府都针对煤炭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特别是在确立“建设新型能源全县”目标的基础上,我县持续坚持开放引进发展战略,充分认识推进煤炭工业新型化,实现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努力促进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和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煤炭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渐进发展。
一、我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取得的成绩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是党的十六大对发展全国工业提出的重要要求,县委、县政府紧密结合和顺实际,确定了要把我县建设成为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通过几年的努力,在煤炭工业新型化,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煤炭企业集团化加快推进。去年,借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契机,成立了和顺云龙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由正邦煤业、隆华煤业、银圣化工三个子公司以及六个煤矿企业组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井田面积38.9401km2,煤炭资源储量3.056亿吨,设计能力570万吨,已缴纳资源价款
31041.83万元,拥有资产51.8亿元,在册职工3800余人,成为全县规模最大的煤炭企业集团。同时引进了阳煤、潞安等大型国有煤炭集团参与新型能源强县建设,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煤炭生产洁净化正在推广。凤台一缘煤业瓦斯利用项目投资1500万元,完成储气罐、配送站建设,每天向外供气已达到60000余立方,已经成为银圣集团的主用燃料,节能减排的效果十分明显。
(三)新型产业发展起步入轨。镍热联产联供项目完成投资1.9亿元,实现金属煤镍一期试生产;银圣化工第二条生产线建成试生产,并完成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实现我县高新技术企业零的突破。总投资8.9亿元的阳煤集团百万吨尿素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奠基,“煤与非煤并重”的格局正在形成。
(四)产业素质整体提升。通过积极稳妥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全县煤矿数量由31座减少到15座,平均单井产能由40.1万吨提高到98万吨,全部实现综合机械化采煤,核定产能由1203万吨增加到1470万吨,煤炭产业集中度、煤矿整体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实践证明,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行业上下的艰苦努力,我县煤炭工业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坚定不移地走煤炭工业新型化道路,是实现煤炭产业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和顺县的经济发展因煤而兴,许多问题也因煤而生,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推进煤炭工业新型化进程的难题很多、加
快发展的压力很大、科学发展的任务很艰巨。一是煤炭经济粗放式发展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煤炭工业新型化基础薄弱,企业规模依然偏小,市场竞争和抗风险能力弱,导致政府监管困难,许多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用工制度、安全规程标准等难以落到实处,给生产安全留下隐患。二是煤炭加工转化率低。煤化工、煤矿办电、煤层气开发利用、煤炭液化等战略性起步工程进展较慢,煤炭产品结构单一,原煤输出比重过大,三是矿井技术装备水平低。地方煤矿的机械化改造还刚刚起步,机械化、半机械化和手工作业并存,安全生产装备和设施简陋,防灾抗灾系统不完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很低。四是安全生产虽然稳中趋好,但仍不容乐观,煤矿仍是事故多发区。五是资源浪费的问题还很严重,对环境的破坏日趋突出。资源回收率较低,矿区环境污染治理滞后,土地塌陷和水土流失严重等,都制约着我县煤炭工业新型化的顺利推进。
二、推进我县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煤炭工业的高度重视,确定了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去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省政府制定了《山西省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我县必须根据当前的煤炭产业发展政策,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煤炭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就是要围绕建设新型能源强县战略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经济调整“一条主线”,努力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突出矿井规模改造,发展循环经济“两个重点”坚定不移走规模化,洁净化、多元化、现代化,“四化”发展之路,努力实现技术水平高,资源回收率高,加工转化能力高,经济效益好,安全管理好,生态环境好的“三高、三好”强势产业,最终把我县建设成为东山县最具实力的新型能源基地。为此,要在四个方面狠下功夫:
1、建设大型骨干矿井,进一步提升矿井机械化水平。根据产业发展需求,着力培育和发展大型骨干矿井,储备资源发展潜力,规划在泊里井田新建500万吨/年井型2座,大佛头井田新建600万吨井型1座,使之成为优化煤炭工业结构,建设新型能源基地的龙头企业。继续推进现有矿井机械化开采水平的提高,大力引进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矿井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全面实现综合机械化开采,加快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强化资源节约意识,推进资源节约工作,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2、突出安全质量标准化,加快“两型三化”矿井建设步伐。无论生产还是基本建设矿井,在继续巩固、提高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成果的同时,大力开展“安全高效型、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活动,努力做到“基础管理精细化,技术装备现代化,人员培训制度化”,2015年末,所有矿井实现安全质量标准化,力争120万吨以上矿井实现“两型三化”建设。
3、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主导产业与新型产业同步发展。“十二五”期间,坚持以煤为主,做大做强主业的同时,大力开发煤电、煤气、煤化工等优势项目,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一是推广洁净煤生产。大力发展洗煤、配煤,提升产品结构档次,改变产品结构单一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二是推广煤层气综合利用。力争2015年实现城镇利用瓦斯集中供气、取暖;兴建矿井坑口瓦斯发电站或煤层气液化。三是开
发煤化工产品。阳煤集团和顺尿素厂也奠基开工,力争2015年建成投产,并根据产业政策,探索开发甲醇煤化工项目。四是积极发展非煤产业。在“十二五”期应抓住机遇,创造条件,依托煤炭大力发展非煤企业,进一步落实“煤炭支持非煤,地下带动地上”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力争到2015年,煤炭行业的非煤企业产值比重占到全行业总产值的20%。
4、严格把握煤炭产业政策,把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排放为核心,以多联产、洁净化为方向,引导煤矿企业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发展模式,逐步取代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发展模式,实现由初级产品型向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方向转变。借鉴阳泉、晋城等地经验,鼓励支持具备条件的高瓦斯矿井利用瓦斯发电或转化为民用瓦斯项目,发展煤焦、化工、建材等多元产业,使洁净型、环保型、科技型产品和新型服务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实现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煤炭工业新型化是促进我县煤炭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必由之路,我们相信,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只要能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煤炭产业发展政策,准确把握煤炭工业发展定位,我县加快推进煤炭工业新型化进程,确保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一定会尽快变为现实。
第四篇:关于对我县蔬菜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绿色蔬菜撑起农民收入的钱袋子——关于对**县蔬菜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县是山区县,人均耕地面积极少,该县把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不断调优农业种植结构,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中心工作。2004年全县种菜收入1.4亿元,2005年全县蔬菜发展到10.03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39.96%,其中设施蔬菜3355亩,全县农业人
口达到人均1亩菜,种菜收入占农业人均收入的一半以上。
发展蔬菜产业的主要做法
一、培树示范典型,增强导向力。该县县委、县政府结合县域实际,决定把蔬菜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来抓。从张家口蔬菜研究所引进了生菜籽种,在气候温和的红旗营乡老芽茬村进行了18亩试种,结果亩产生菜5000公斤,亩收入2000元,是传统大田作物的7倍;四台嘴乡在气候冷凉的太子城试种了圆白菜,由于品质好,当年销售一空,亩收入3000多元,从未有过的高效益,不仅坚定了菜农种菜的信心,也得到了全县农民的认可。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在典型的带动下,全县农民种菜的信心空前高涨,蔬菜就像雨后春笋瞬间占有了***大地。红旗营乡老芽茬村196户,种菜面积1000多亩,四台嘴乡蔬菜面积达到1.4万亩,全乡种菜人均增收1300元。
二、提升种植技术,增强生命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更大的效益?从发展蔬菜产业伊始,就把配备专业人才、推广新技术、发展新品种,提高蔬菜的质量作为重要的手段来抓。县委、县政府在蔬菜种植乡镇配备了熟悉农村工作和蔬菜种植技术的专业人才,特别是红旗营乡领导班子中有7名是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同时,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讲、沉下去教”的三位一体“科技兴菜”战略。先后多次派技术人员到北京中以农场、山东寿光等地参观学习,培养技术人员50多名;积极挂靠中国农科院、北京中以农场、北京和天津蔬菜研究所等高科技、高科研院所单位咨询信息,引进科技人才120余人次。多次聘请省市专家到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仅今年,全县举办培训班800多期,培训农民5万多人次,发放材料5万多份。由于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全县蔬菜发展到16大系、40多个品种,8万亩蔬菜基地通过了省无公害农产品环评认证,“方舟”彩椒、“百丽”西红柿等优质品种,深受广大客商的喜好,特别是“一刀绿”圆白菜在北京大钟市蔬菜批发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三、改善基础设施,增强后续力。为使蔬菜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县委、县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把投资重点放在了蔬菜产业配套体系建设上,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农业和农村生产条件。10个乡镇全部通了油路,通公路村达到66个,重点蔬菜种植村全部硬化了道路;进行了农电网改选,消灭了无电自然村;开通了程控电话,80%的乡镇开了移动、网通通讯;建成了配有恒温库、住宿、冷饮等设施的蔬菜批发市场6处,简易交易市场8处;今年新打、修复机井215眼,修建防渗渠17225米。由于配套体系的不断建全,全县形成了圆白菜、长白菜、特菜3个双万亩以上蔬菜种植区,基本形成了沟与沟相连,带与带相结的“环”状产业经济带。
四、壮大龙头企业,增强扩张力。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强化服务的综合功能。因此,县委、县政府把发展龙头企业作为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的重中之重来抓,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千方百计招商引资。2000年县委将红旗营乡500亩大滩租赁给个人进行开发,注册成立了***县特种蔬菜开发有限公司,在县委的大力扶持下,该公司累计投资近2000万元,建高标准大棚400亩,建成了300吨恒温库、100平米的蔬菜打包加工车间、2000平米的批发市场和500平米的交易大棚,初步形成了种、养、研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在该公司的带动下,全县先后建成了“绿瑶”农贸有限公司、绿丰农林牧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农“字”型企业,对蔬菜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发展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结构不够合理。菜农为降低风险,同时种植多个品种,致使每个品种面积不大、产量有限,形不成规模,给客商整车收菜带来困难,导致收菜成本增加,出现了“质量好、数量少、效益差”现象。特别是设施蔬菜虽然收益很高,但由于受水利条件、生产观念、市场信息、资金投入等因素的制约,加上今年农用物资价格上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设施蔬菜的发展。
二、科技含量较低。由于贫困地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加之农技人员与农民缺乏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从根本上影响了蔬菜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技术服务不能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出现了蔬菜优质品种少、大路货多,甚至导致部分品种老化、连年重茬、病虫害增多和缺素症的发生,直接影响了蔬菜的质量和产量。
三、市场
信息不灵。由于农户难以得到准确的市场信息,在调剂种植品种时,想调不敢调,要调不会调,造成生产的盲目性、随意性与市场需求的定向性、多样性矛盾突出。80%的农户安排种植意向时所依据的或是看别人种什么,自己就种什么;或是按照传统的习惯进行种植,这种现象常常导致结构性和季节性过剩,造成农民损失严重。
四、中介组织薄弱。发展壮大
蔬菜产业,关键是有以营销为主的专业中介组织,到目前,缺乏真正成规模的龙头营销机构。蔬菜协会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对经纪人的管理约束,致使部分经纪人在销售过程中为一己私利压价收购,损害菜农利益。同时,大部分经纪人主动闯市场联系客户能力较低,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营销手段单一,致使在价格上往往受制于经销商。
五、配套设施不健全。***县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756元,与全省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全部财政收入完成4602万元,仅能维持正常的工资发放。同时,扶贫贷款也因需要担保,门槛过高,难于真正发放到农民手中。资金的制约严重影响了蔬菜产业配套设施的建设,如红旗营乡,全乡沿川10个种菜村,共有大小机井和自吸井480多眼,但只有老芽茬和白化沟两个村全部配电,其他8个村的机井配电线路需要重新整修,降低了水利设施的使用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蔬菜产业的发展。
对策和建议
一、科学进行规划,为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发展壮大蔬菜产业必须吃透省、市、县情,摸透市场行情,从本地优势出发,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实施科学规划,实行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才能立足根基,处于不败之地。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避免三方面的盲目性。一是避免产品的同构性,打好“品种差”。加强与科研院校的联系,积极培育、引进新品种,逐步对老化的品种进行淘汰,对多年重茬的品种进行茬口对调或使用有机肥、微肥改善土壤成份,提高蔬菜质量。二是避免上市的同时性,打好“时间差”。充分利用区域内小气候的优势,发展壮大错季蔬菜基地,对早、中、晚菜的播种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真正实现错季生产、错季上市,提高蔬菜效益。三是避免市场的同地性,打好“空间差”。要改变传统的重生产轻流通的现象,确定种植品种时除依据气候、土壤条件外,还要了掌握各大市场需求,扩大输出半径,避免同一品种、同一时间,争夺同一市场,防止有规模没效益现象的发生。
二、配套建设同步,为蔬菜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必须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发展多种融资体系,增加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水、电、路、通信等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加紧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进程,以减少县、乡政府维修和管护费用。二是加强批发市场建设,按照“政府组织管理、部门大力扶持、多元化融资、市场化动作”的方式,建设一批规模适度、特色显明的集检测、分级、包装、打冷、运输、餐饮、住宿等为一体的专业批发市场。同时,要通过走出去引外资、鼓励干部和群众合资等途径建设恒温库、自然通风库等配套设施。三是完善农村信用评估制度。继续推广完善信用等级评估制度,建立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不同等级的可贷款规模,享受信贷的农户年内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支取,从根本上缓解生产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应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把积极种植蔬菜的干部也纳入信用等级评估行列,鼓励县乡机关干部承包、租赁农村土地,种植蔬菜,带动全县蔬菜产业的发展。
三、壮大流通组织,为蔬菜产业健康发展销售注入生机活力。发展壮大蔬菜产业,必须把培育壮大营销队伍,作为活跃产品流通,促进生产与市场对接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因此,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村中介组织、专业协会等流通机构,按照“组织规模化、经营实体化、运作法人化、服务专业化”的标准,不断完善流通功能。首先要加强对经纪人的培训,让其掌握营销方法,提高主动闯市场、联菜商的能力;其次要加强对经纪人管理,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连接机制,加强对经纪人队伍诚信方面的教育管理,做到销售蔬菜公平、公正,既要保证客商的利益,不能以次充好;又要对菜农负责,不优亲厚友,不压质压价,尽快形成“家庭农户搞生产,合作组织促销售”的流通格局。同时,要制定奖励办法,积极鼓励干部、群众参与到蔬菜销售中,对销售业绩突出的干部不仅要从经济上给予一定的奖励,而且要给予相应的政治荣誉。
四、加强龙头培育,为蔬菜产业健康发展打造强势主体。实现蔬菜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是关键。只有唱响龙头发展壮大曲,不断增强龙头企业的拉动力,才能使蔬菜产业如日中天,蓬勃发展。为此要大力培育生产、销售、加工等龙头企业,让龙头企业真正成为连接农户与市场的产加销一体化模式的有效载休。一是要“内推”。应对现有的龙头企业和蔬菜大户从土地、人才等方面进行扶持和保护,同时协调金融机构,调整信贷投向,支持涉农企业的发展,力争把企业推大、扶强,带动农户,拉动发展。二是要“外引”。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仅靠县内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善借外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个性化、零距离”的服务和生产成本最低、交易成本最低的政策洼地,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投资。三是要“嫁接”。规模较小、带动力不强、发展前景不乐观的小企业,要借力发展,通过“嫁接”的形式,挂靠到大企业、大集团,组建蔬菜产业的“航空母舰”,走节约生产、规模经营、集中管理的路子,让龙头企业在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架起一座实实在在的致富桥梁。
五、强化服务功能,为蔬菜产业健康发展架起腾飞桥梁。在农民没有完全进入市场的情况下,需要我们构建一个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功能系统。因此,政府要准确定位,充当一个暂时的官方龙头,组建支农服务机构,为蔬菜产业搞好服务。一是信息服务。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蔬菜产销信息交换平台,及时收集分析市场需求信息,搞好市场定位和市场预测,指导农民种植。同时,为种菜农户搞好各种农用物资和籽种的调配工作。二是技术服务。严格按照“无公害操作技术规程执行标准”,搞好无公害蔬菜监测工作,特别要加强蔬菜成熟期间农药的管理和使用。同时应聘请无公害蔬菜监督员,负责监督全县农药、化肥的使用情况,确保绿色无公害蔬菜“零缺陷”。三是销售服务。产前积极跑外,与各大公司、企业接触,搞宣传、签订单,弱化蔬菜进入市场的风险。在签订协议时,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如品种的规格、价格、天然灾害等,做到条款清楚,可操作性强。产后在了解全国各地蔬菜市场行情的前提下,组织蔬菜大户、运输户、经纪人到大中城市有规模、有影响的蔬菜市场,发放宣传资料,设立蔬菜展销区,作好产品推荐,扩大销售半径,打开销售通道。
第五篇:对衡东旅游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对县域旅游产业化的调查与思考
李
志
康
衡东县委党校07年科干班学员
对县域旅游产业化的调查与思考
07科干班李志康
2002年,罗帅百周年诞辰纪念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衡东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以罗帅故居为中心,锡岩仙洞、荣桓故居、洣水漂流、潭江渔村农家乐为主要景区,集文化游旅、观光旅游、度假旅游、探险旅游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品牌。但是,尽管近几年我县旅游设施,有了一定的更新与发展,但旅游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总体水平不高,尚未形成明显的产业优势,目前,如何进一步发展旅游产业,把我县的旅游业做大做强,是我们从事旅游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本职工作的实际,谈点个人看法与建议:
一、要把旅游产业作为推进“三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事业来抓:
旅游业是拉动内需,推动发展,拉动消费,带头相关产业发展的综合性事业,是扩大对外交流、展示对外形象的窗口产业和形象产业。衡东旅游资源丰富,又非常有特色,素有“锡岩仙洞之奇、洣水之绿、四方山之野,草市芙蓉镇之古”的美称,衡东旅游的总体思路应以市场为导向、以良好的自然资源
和文化内涵为基础的大特色为主题,以精品名牌为核心,绘绝山水画,唱红“纪念地”,做足“洞”文章,作活人诗篇。着力推动红色摇篮——罗帅故居、绿色宝库四方山,“楚南第一景”——锡岩仙洞,着重创作山水画洣河,芙蓉古镇——灵山等几个名牌产品,树立大开放,大旅游、大市场可持续发展观念,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着力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我县的经济支柱产业。
二、加大政府引导性资金投入,扩大旅游领域的招商引资。
衡东旅游资源的开发,资金来源不够足,旅游资源的发展 本身就是具有建设周期性,资金消耗大的特点。而目前,尽管政府已建立发展旅游业的资金,但确是杯水车薪;衡东旅游开发的资金,基本上是由旅游部门筹集。因此,有好的旅游项目,因资金问题面对阁浅,其开发速度远不能与迅速增长的旅游资源需要相适应。另外,由于资金不足,相配套的资金、资源和自身基础设施因欠帐太多,制约着衡东旅游业的发展。许多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如锡岩仙洞,地处边远地区,交通设施薄弱。这种颇有价值的景观、只是鲜为人知而又开发相应滞后。
衡东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必须贯彻利用内资和引进外资相结合;国家、地方、部门、集体和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动员各方面的力量,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建设资金的支持,建立旅游发展基金,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调整衡东旅游资源开发资金不足的难题。同时,加大政府引导性资金投入,完善旅游景点的市场开拓,配套设施的建设,保证旅游部门必要的工作经费和促销经费。
三、强化旅游宣传促销,大力开拓境内外客源市场。旅游需要宣传,一个地方的旅游形象更加需要宣传,尽管我县有丰富的资源优势,但我们衡东在外的旅游形象还是一般,在外名气小,影响不大。目前,旅游业是一个包装性很强的产业,包括住、食、行、游、购、娱等各个方面,我们衡东要怎么样来扩大影响,增加知名度,单靠一个罗帅故居和锡岩仙洞,似乎有点空泛,而要紧紧围绕旅游业所包含的六个方面,重点抓好“游、食、购”三个环节,把衡东的风味小吃、衡东土菜等具有衡东特色的农副产品推销出来,做好饮食文化和旅游商品这篇文章,进一步完善旅游宣传资料,包装推出三条精品线路:①衡东—甘溪—洣水—四方山—草市灵山—锡岩仙洞—荣桓故居—衡东。②衡东—荣桓故居—锡岩仙洞—洣水—四方山—草市灵山—衡东。③衡东—四方山—草市灵山—锡岩仙洞—荣桓故居—洣水—衡东。积极与南岳、炎陵等旅游景区搞好联合促销活动,扩大国内旅游市场份额。
四、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改善旅游交通条件。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抓交通其实就是抓发展,要优先发展旅游交通,实施“旅游畅通工程,要突出抓好“甘溪—洣水”,“荣桓—锡岩仙洞”景区及景区内的公路建设,着力做
到“景随路转,路为景到”。
五、加强行业管理,切实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旅游业是服务行列中一个传统而又富有活力的产业,行列管理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要求,随着旅游业变化的加剧,顾客需求错综复杂,现在,我县的旅游服务业已不能全面适应这些新的需求,甚至还会引发游客的不满和投诉,至于在同一时间地点的不同客人,有不同的服务需求,走不同的时间地点,同一客人的服务需求,侧重点不同,服务内容与顾客需求不同的关系并不是难以满足的。另外,随着经济体制的发展,旅游服务业,在质和量两个方面都 在不断开拓和换代。因此,旅游服务仅靠严格管理,规范操作,并不能完全获得顾客的满意,唯有针对性地定制服务,才能打动顾客的心。要以规范服务为主,满意多数顾客的共同需求,确保基本上稳定的服务质量,而应以规范服务为目标,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真正让顾客游得开心。因此,要振兴我县旅游业,一定要突出抓服务队伍的建设,要舍得花钱,花时间投资,规范服务队伍建设,使旅游的服务管理水平,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从而促进旅游企业效益的发挥。
2007年6月
作者:衡东县旅游局副局长
07县委党校科干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