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克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形式主义

时间:2019-05-12 19:22: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力克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形式主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力克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形式主义》。

第一篇:力克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形式主义

力克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形式主义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包括课前准备、教学过程和课后评价。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形式主义,它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

从事课堂教学并非易事,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比喻课前备课的艰辛程度,在日常课堂教学工作中,我们绝大多数的老师都能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应该说这样的老师“务实、为生、可敬”。然而,有少数老师照搬教辅资料或网络上的教案或导学案。既不对教学内容通盘掌握、挖掘、深思,也不了解教学对象实际情况和学习需要。李克强总理说“民之所望,施政所向”,那对我们课堂教学来讲,就应该是“学生所需,师之所向”。这种无的放矢的教学活动既违背了“因材施教”的课堂教学原则,更是教学活动中的形式主义、敷衍塞责和懒散的表现。

近年来,各学校广泛开展“四课”活动,使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顾自己按照预先编排好的“剧本”和“情节”一路表演下去,看起来“风生水起”、“跌宕起伏”“环环紧扣”、“精彩纷呈”“热闹非凡”,但对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核心目标的达成则不去关心。这只是彰显了这节课的形式,却忽视了教学的核心目标。另外,为了上“好”这节课,不惜反复排练、预演,“编导”们不停的献计献策,提出修改意见,当然这种精心准备,不断“磨课”,是必须的,因为教学是门艺术,不同凡响的教学环节,独具匠心的技巧设计,不仅使学生爱学、乐学,而且可以化知识为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是忽略了有着活生生个性的学生的不同需求,扭曲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思想。更何况预演时的“观众”,有时还不是最终听课的学生。现场的学生又不好打断老师“流畅”的表演,有疑问没有机会提,即便老师设计了提问环节,为了课堂的节奏和与下课铃声相吻合,只能草草收场,无暇顾及学生的问题。哪还来“因材施教”原则的体现?只顾预设,不顾生成,这是地地道道的形式主义。

“上课—评课”这是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的必要手段,可以说,评课是提高参与者业务素质的重要环节。每个人的课堂教学,由于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都有不足之处,而又当局者迷,这就需要参与听课的老师实事求是的指出来,以帮助其改善、提高。可是,我们的老师基本上都是一路“点赞”或者很自谦地说“我没有发现不足的地方”。只有组织方或领导点评时说真话,而由于学科知识差异和时间的关系,他们又不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深入点评。譬如,让英语学科的老师去深入点评数学、物理课上得如何,这就有“勉为其难”的嫌疑,最终只能走个过场,演变成形式主义。

惰性是滋生形式主义的土壤,引发思想飘浮,工作态度不端正,缺乏责任意识。不贴近学生,就缺乏师生沟通;不深入学生,就不了解学生;不参与学生活动,就不知道学生的需求。不深入研读教材,不挖掘教材,不掌握教材衍生的知识,就不会写出个性化的教案或导学案。在此基础上,备课只能照套照搬现成的教案或直接套用别人制作的导学案。上课只能是“传道授业”而无法“解惑”,更谈不上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了。只能是用形式应付教学工作。

名利是产生形式主义的思想根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个别教师只追求个人的名和利。追求个人的“演技”和形式上的华丽,以达到“哗众取宠”目的。甚至有的学校领导指导或默许一些教师在随机监测考察考核中弄虚作假,以博取名和利。这都为形式主义的生存提供了空间。

目前,多数人认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事,查找整改“四风”与己无关。其实,“四风”无处不在,不深刻查找整改“四风”,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就是句空话。形式主义被列为“四风”之首,足见其危害之大、之广,之顽。为此,广大教师要认真查找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形式主义的种种表现,认清其危害性,分析产生的根源和存在的土壤,尽力克服课堂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课堂建设,更好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奠基铺路。

第二篇:力克简介及活动(精选)

Nick Vijicic 永不放弃看看Nick Vijicic我还有什么要抱怨的?我还有什么不能做到?

你不得不知道的传奇——力克·胡哲

无论你有多少对生活的抱怨,无论你有多少对自己的不满,无论你有多少自以为的伤痛,只要站在他的面前,你就无法再抱怨、不满和伤心;

也许我们都曾祈求过美貌、财富、好运的临幸,而他,只祈祷自己能拥有四肢,踏足大地,拥抱爱人。

简介:现年29岁的奇人力克,澳大利亚人,生来肢体就有残疾的。从肩部开始,没有上肢;从臀部开始,没有下肢。主演了《没有肢体的人生》这部感人影片。现在的力克生活能够自理,独立行走,上下楼梯,下床洗脸,下池游泳,自己打开电器开关,操作电脑,每分钟打43个字。

力克.胡哲,生于澳洲,天生没有四肢,却拥有获得会计和财务计划两个学位。是两个机构的负责人,同时投资房地产和股票。骑马、游泳、打鼓、足球…样样皆能,足迹踏遍世界各地,2005年获得“杰出澳洲青年奖”。这个29岁的年轻人以他自己的生命见证,感动、影响和鼓舞每一个认识他的人,引发大家对生命和自我的深深思考...天生没有四肢,对此作为护士和牧师的父母无法给他解释,全澳洲的医生也无法给他解释。唯一的解释是,只有上帝才明白他的身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我生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里,父母和所有亲人都很疼爱我。很明显,我是天生与别人不同的,但他们却从没提起过我的身体异于常人。在五、六岁时,我知道自己没有手脚,然而我真的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直到进入小学,同学们对我的身体发出嘲笑或者尖叫时,我才真的感到自己的身体很怪异,对于同学的嘲笑和排挤我感到深深地孤独。” 他对自己的生命感到绝望,内心充满挫败感和抱怨,一度试图在家里的浴缸自杀。

十三岁那年,妈妈把一份刊登了一个残障人士故事的剪报给他看,这改变了力克对自己和别人生命的看法“原来我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无法解释及医疗的残障受害

人……”十五岁那年,力克读到圣经中一个天生瞎眼的人,耶稣说:“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是要显出神的作为来”当他读到那一章时,感到有信心的热浪扑向他,心境变得平静。他相信发生在他身上的事,神必有他的安排。

今天,力克则坚定地说:“现在就算你用百万元来引诱我,叫我长出手脚,我也不会考虑。”

讲演中的一些语句:

听你的心声—给年轻人

“高中时我开始讲粗话,为什么?因为身边人人都讲粗话。我也开始饮酒,为什么?因为身边人人都饮酒。这很酷呀!别人说你不够好,你便认为自己真的不够好。你在意朋友如

何看你,你在照镜子的时候希望自己是另外一个人……慢慢的,你开始失去自己。很多人经常找不到自己的目标,不知道要怎么做,也许老师希望你这样,家长希望你那样,朋友又希望那样,于是你无所适从,那就听听自己内心发出的声音,朝着此方向去吧。人生不会常常顺利的,不会时刻灿烂,但只要你找到了目标,仍可以活出自己……”

你是独特的—给儿童

“当你难过的时候,请你记住我的笑容……我们都会经历人生的起起落落,当你想放弃的时候,不要放弃,因为你是独特的,在你的人生中总能一些独特的事情…..不管你长得怎样,你就是你!外表并不重要,你是怎样的人才最重要。也许有人嘲笑人,但会有更多的朋友接纳你……”

献上最好的—给家长

“绝不要看轻你在孩子身上的影响力,你可以成为孩子生命中的安全线,让他们可以随时回到你的身边,时刻爱着他们生命的本相,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么杰出,只是无条件的爱……我喜欢这样的说法:不能夺去你生命的困难只会让你更坚强。我坚信这一点。”

力克•胡哲——走出困境的演讲(观后感)

我观看了一出很震撼的影片。影片是一个名为力克的残疾人士,在向观众进行讲座。那是一个特别的讲座。影片一开始,当我看到身体几乎没有四肢,仅依靠一只“小鸡腿”来完成动作的力克,我不禁为他感到深深的悲哀与惋惜。我惊叹着,他是如何在残酷的现实中,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顽强地生活到现在的?这让我感到难以置信。

他语言幽默滑稽,丝毫感觉不到对命运的埋怨与不满。他利用他那短小变形的“小鸡腿”,做出一连串灵活的动作。如踢球,接电话,打鼓等。他说,他感激上天还给他留下这只“小鸡腿”。

接下来,话锋一转,他的表情变得严肃、认真起来。他说他小的时候受到过很多人的嘲讽与异样的目光,每天有12个人来嘲笑他。但他大声说着:“我不介意!”。他告诉我们,我们不该因为命运的不公,生活的挫折而倒下,我们无法逃避,只有勇敢去面对。我们不应该过于着重自己的外表,他说过:“如果别人不爱你,还有谁来爱你呢?”要学会相信,相信世上总会有人来爱你,接纳你。

记得他说过:“你可以让自己酩酊大醉,但第二天早上,在头痛中醉醒过来,仍要面对同样的问题。”许多人会沉溺在悲伤中不能自拔,怨天尤人,怀疑一切,并开始选择各种方式麻醉自己,把快乐建立在短暂的事情上,尝试着逃避一切。但是,“向错误的方向举步,只会让你远离梦想。”这是力克说的。

为了更好地证明他的话,他自行跌到在台上,然后努力地扭转着身子,用那只“小鸡腿”和肩头的力量,支撑着站了起来,顿时,全场掌声雷鸣。他向着观众席说:“只要不断尝试,总有站起来的希望!”

如此振奋人心的话语,我记住了,且深受感动。

在听完讲座后,我重新打量他,我已经不为他而感到悲哀了,转而是为他感到骄傲,感到自豪!是的,他在逆境中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曾经,我也用世俗的目光去嘲笑过别人,把他们身上的缺憾当作娱乐消遣的话题。但是现在想来,当时的我是多么的无知与愚昧。因为我的嘲笑,可能融化了那个人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自信,因此而让他自卑、抑郁,困在阴影中找不到出路。而或许,我的一句不经意的鼓励,却可以改变那个人的命运,让他看见生命的目标!

面对那些身上有缺憾的人,我们应该尽量地给予鼓励与爱护。认真地问候他们,帮助他们克服骨子里的恐惧与无助。

这是力克教会我的,我会永远牢记在心!

力克·胡哲,我记住了这个名字,记住了这个身残志坚的人!

没有一个人,比力克的故事,更能带给你希望!

如果你怀疑自己的能力,力克说:当你怀疑自己能否实现人生的目标时,请信任那些愿意助你一臂之力,以及能够指引你的人。

如果你觉得自己很糟,力克说:当我的父母看到我出生时那没手没脚的模样,他们也不禁怀疑上帝到底在想什么。然而,今天我过着完全超乎我们想象的生活。我只能说:“我的受造奇迹可畏。”你也一样。

如果你正面对人生的变化,力克说:在掌控你不想要或突然发生的变化时,第一步就是保持警觉,迅速认知到你即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无论是好是坏。觉察到变化可以减轻压力。如果你正打算放弃梦想,力克说:告诉自己再多撑一天、一个礼拜、一个月,再多撑一年吧,你会发现,拒绝退场的结果令人惊讶。只有拒绝再试一次的人才会被打败。

如果你心里忧伤难过,力克说:在悲伤的另一边,有一条不同的出路。会让你更坚强、更坚定,让你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我会为你点出这条路。

如果你曾有轻生的念头,力克说:10岁那一次,如果我让自己的脸再往水下沉个10多公分,或许我是能结束短暂的痛苦,但代价是什么?我将看不到在夏威夷海边与海龟一同游泳、在加州冲浪、在哥伦比亚潜水的开心男子。不要去犯我几乎犯下的过错。

人生最可悲的并非失去四肢,而是没有生存希望及目标!人们经常埋怨什么也做不来,但如果我们只记挂着想拥有或欠缺的东西,而不去珍惜所拥有的,那根本改变不了问题!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我们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视频有几个链接发给您,您可以点开看下,真的太不可思议了!!

亚洲超越极限集团梁凯恩老师和力克将会于2011年11月9日在上海大舞台演讲,届时会有5000多位企业家过来!

如果您觉得这封邮件能激励到您、您的朋友和您的家人,您可以转发给您的朋友和您的家人,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感谢您!!

第三篇:浅谈高职 院校课堂教学中的形式主义现象及对策

浅谈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形式主义现象及对策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哈小琴

论文摘要:以教育的本质为主导思想,从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出现的形式主义现象的分析,第一、功利主义影响,学生内心深处的原因――学了没用。第二,人文环境的影响,学校不重视思政课的课程建设,课时量教学方法都存在问题;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理论素质的影响,教学方法的落后及和学生互动的脱节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了只注重形式教学而不注重教学结果的行为方式,并尝试探索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形式主义的对策,真正实现教育的本质。

关键词:教育 形式主义 课程建设 教学思想

“教育”一词来源于《孟子。尽心上》。愿意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同样,《说文解字》中把教育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是神圣而伟大的一项工作和工程,它不仅教人以“识学问”“懂礼仪”。更能纯化人性和修养身心,得全体发展。使人作为一种高等动物而存在于生物的前列。这一过程,不仅是源于人类的进化和认识的变异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教”与“育”,它是前辈对晚辈的教导,聪人对愚人的指导与教化,使后者懂得仁义礼智,促进德智体的发展。大之它可到民族之间的的竞争和超越。“教育”一词,范围可大小,但最终还是归于一个最基本的元素“人”。因为人是生物中最具有灵性的,也是教育最初的载体。因此,谈教育应该先由“人”入手。

一、“形式主义教学”现状及原因探讨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理论素质的影响

在谈及我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形式主义问题之前,首先简单的解说一下教育的“本质”和“形式”,对于教育的“本质”这个话题,早有很多资深的教育研究家和教授对他做过系统的研究和准确的定位。在这些前辈的基础上,我简单的谈谈自己对教育的“本质”和“形式” 这个问题的一些拙见。在我看来,教育的“本质”简单的可以理解为通过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把一些人们所不知道的知识观点和思维方法赋予给另一些人的一种过程。让人成为“理想中的人”。这里“理想中的人”指的是一种向往和欲达到的最终目标,它在《论语》中的解释便是所谓的,“完人”即:“完美无暇的人”,甚至超过“君子”这一标准的人。“形式”上,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按照不同的教育层次,对教育者的德育、智育、体育等诸方面施加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当中存在的某些形式主义。那么何为“形式主义”呢?顾名思义,他是指一种只注重形式教学而不注重教学结果的行为方式。纵观全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一些层次较低的普通高职高专院校,这一现象较为明显和突出。因为在这些学校的教师和教授中,有一部分会产生一种“轻生寡识”的观念和想法,这里的“轻识寡生”是指老师对学生的一种表象看法和虚拟憶断。他只看学生的来源便泛泛而谈一概而论,浅意识里认为学生来源于层次较低的高职高专,他们便有三个片面的想法:一,他们是被名校筛选之后的,在很多方面都有落差;二,高职高专门槛较低,一把尺子的度量;三,学生本人的认识和就业愿望以及对知识的渴望值(这些基本上是老师们的推断);源于以上这三点,便产生了“轻生寡识”的形式主义观念,他们只凭表面现象和一些自我主观意识的判断,就妄然断定高职高专学生的思维意识和价值取向;他们认为高职高专学生的知识结构层次低,大脑思维方式中缺乏某种连接思维的因素,因此若要给高职高专学生按照本科院校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的传授方法,高职高专的学生肯会接受不了,大脑思维会断片;因此,他们便在教育教学中实施“轻生寡识”这一种形式主义教育方法,这种方法可能会产生两种结果,第一是只给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以大学教育的形式,认为只要哄住学生就可以了,以低俗可笑内容滥竽充数,却没有授予大学教育的知识,使他们和真正接受大学教育知识体系的学生产生了差距;第二是老师一人在“唱独角戏”,没有按照高职高专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而是按照教师自己的思维方式,不给学生消化吸收的过程,以“先入为主”的方式强行灌给学生,只注重授课的数量,不管学生学习接受的效果,使教学和学生的接收程度发生脱节现象,最终使学生毫无收获;这两种现象无论那一种都会严重磨灭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没有真正达到教育的本质,阻碍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

(二)功利主义影响——学了没用。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国历来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娃娃就开始抓起。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再到大学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都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虽说有一些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方面的确下了很大工夫,但它们忽视了思想品德也是学生的一个重要素质,于是在行为上重智育,轻德育。于是在许多学生的心里产生了学不学思想政治课无所谓,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没用。这种心理是内在的,所以,很难在大学中改变他们早已形成的心理定势。这也就不难理解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出现学生不愿听,甚至逃课的现象。

(三)校园人文环境的影响

目前,由于就业压力的逼近,为了提高就业率,许多高职院校只片面地强调突出职业特色,突出对学生专业技术、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文环境的建设,导致不少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得好与坏对自己的未来影响不大,再加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陈旧性、教学方法的呆板性、教学手段的滞后性都造成了学生的厌学情绪,有的甚至有抵触情绪。人文教育、人文素质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这种状况将导致高职学生普遍缺乏抽象思维能力、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应对高职院校思政课“形式主义教学”的对策初探

面对这些课堂教学中的出现的形式主义现象,古有韩愈《师说》里的言行和道理,和孔子《论语》教学篇里的“因材施教”等,它们里面都阐释了“师”和“生”的关系,和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这些典籍已经给我们教师做了优秀的教学典范,更应该融为中国的一脉教学文化;这里我就孔老夫子的“因材施教”与教师的课堂教学重的形式主义现象之间的关系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理解。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要客观看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换言之就是说老师们教学时要从学生最实际的问题出发,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和适应程度,制定一种学生能接受,并且能很好吸收知识的方法。把老师和学生紧紧的连起来。客观事物的关联性告诉我们,力是相反的,好与坏是别人的评说,这是两种认识的体现。说明一种物体的好坏优劣是通过另一种物体来体现的。讲到这里再回到我们的话题中;同样,一位好的优秀的教师是通过他所教的学生的优劣来体现的;因此,无论一个老师再好,再优秀,但他如果教不出一个优秀的学生,他也是一个失败者,称不上一个好的教师。说到此,我们举一个很现实也很贴切的例子:我们经常会在报纸上或者杂志上也或者会从一些老师的嘴里听到这样一些话:“学生们上课没精神;学生们上课老爱睡觉;学生们上课没状态以及没人听课等”在这儿我想问老师们几个问题:“老师们,你们只是从学生表面看到了这一现象,那你们想过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吗?你们可曾在自己身上找过原因?前面我说道,一个好的优秀的教师是从学生身上体现的,你们看了我的这些问题还会自信的说我是一个好老师吗?”

说到这儿,也许还有人会质疑,我可以再给你举一个家喻户晓并且很多学生都关心的例子:广东佛山的一代永春大师“叶问”他是众所周知,并且都很喜欢,而且还成为大部分偶像的国际巨星“李小龙”的师傅,试问大家,如果没有李小龙的像风暴一样的出名,他会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名气和影响吗;照此而言,我前面说的师是学生的体现和证明,并非荒诞和不切实际。一个好的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在好的优秀的学生身上体现的。因此我说,对于前面发出哪些感叹的老师,也该深思一下了。到底问题是不是都出在学生身上,是不是自身也有一定的问题和局限?希望能够引起一些老师的反思。最后我想说,现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这些形式主义的问题不容我们小觑,以上的这一些只是我发现最客观明显和最突出的。其他的很多问题还需要我们共同去发现和修正。我相信,只有我们共同的努力,高职高专院校课堂教学当中存在的一些的问题才能被扭转,才能拨正教学之风。

前面说到形式主义中的“轻生寡识”现象,对其应抱有一种严谨的态度,和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摒弃那些落后腐朽的想法,用客观眼光看待高职高专学生,因为他们当中也有很优秀,思维方式非常活跃的学生。因此,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应该摆正我们教师的心态和做法,回归到应有的人性化教学当中,摆正教风,彻底打破只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形式主义。关于高职院校高课堂教学中不的足,我们作为和学生直接接触的教师更应该深思,从自身找问题,用以解决前面提到的“上课睡觉,没人听课,以及学生进不了状态的这一现象”,在授课的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心里需求,找一种学生最受欢迎的授课方式;毕竟教师的职责不在于能不能按时讲完一堂课,能不能讲完多少个知识点,能不能把本课的内容讲完;而应该在于教师讲了多少,学生又掌握了多少,接受了多少,做到了这些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好老师和优秀教师。因此,这样才能找到教育的本质,才能成为一个被学生所喜欢的优秀教师,也将会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教育是科学的源泉,是民族发展的根本,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基本要求;更是欲达到“理想中的人”的前提和基础。促进高等教育之发展,要调整和改变教育模式,以及教学思想。撇除教学过程中的形式主义;这样才能促进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发展,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素质,完善素质教育这一宗旨,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8-09-23.[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8.

第四篇:浅议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活动

浅议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活动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

张俐

内容提要:一堂音乐课生动与否,是看教与学之间的互动与配合。如果只有教或者只有学就没有默契可言,没有生动可言,更没有没有效率可言,没有效率就是我们教师的失败。怎样才能做到教与学的互动是我们一直苦苦探询的一个问题。本文旨在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和一些教学实践经验,并参考部分音乐教学论文和专著而成,以音乐课上如何来搭建师生之间的默契桥梁为主题,以如何提高教、学的效率为目标,较浅显的做了论述。

关键词:师生、情绪、互动、教与学、音乐是一门艺术,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是通过聆听音乐、欣赏音乐而达到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活动。音乐课不仅是一种审美活动,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步骤。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程的改革给我们的音乐课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学生喜欢音乐不喜欢音乐课仍然是个通病,在音乐课堂中,音乐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缺少师生互动的现象仍然存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又以下两个方面:

学生方面

学生进入初中后,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他们的身心发育和内心世界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观察、记忆、逻辑思维等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具有较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在许多方面都有自己的意见,对自我的需要也不断的扩大,需要满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在此阶段他们的情绪波动性较大,更带有一些叛逆的情绪。前不久我做了一份问卷调查“你们心目中的音乐课是什么样?”总结了一下,音乐课在学生们看来是“豆芽”课,是好玩的课,是他们一天紧张学习后的放松练习。

初中的音乐教程中涉及到很多的欣赏课,每次在上欣赏课的时候,教室里总会不时传出嘻嘻哈哈的笑声,不是因为音乐有多么欢快,而是学生们觉得老师播放的音乐听起来很搞笑。例如:在欣赏《白毛女》选段的时候,学生们就哈哈哈,居然还有人说,“老师这是什么啊?能换流行音乐听吗?”他们根本没有多少的耐心听下去。在上唱歌课的时候,学生大多数都觉得音乐书上的校园歌曲没有流行音乐好听,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就敷衍了事,哼唱几下就算完成了任务。当开展活动时大家还是很积极,但是大家想的都是“别人表演自己看”。例如:在学习《采金秋》的时候,学生们被分成了几个小组,要求以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本首歌曲,讨论的时候还是很积极,当要求各小组派一两名代表时,大家就你推我,我推你,到最后上台表演的人是少之又少。所以无论是欣赏课还是唱歌课,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似乎缺少了一些润滑剂,师生之间的互动似乎有些苍白。

二、教师方面

1、备课环节

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知识还应具有反应敏捷、精力充沛的内在素质。现代教育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方法,而一节音乐课的成功就在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教师采用何种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以达到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此之前,教师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党中央提出要求教育要注意“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我们音乐教师的备课是否都做到以上两点,答案是否定,许多音乐教师的备课不乏程式化、模式化。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方面的体现是很模糊的,甚至有的音乐教师的备课直接从教参上照搬,缺乏创造性。

2、教师方面

不乏音乐老师备课环节做得非常的好,但是上课时师生之间的互动却还是不尽人意,原因在于教师上课的情绪,例如在学习《唱给小萝卜头的歌》时,学生们只听了一点小萝卜头的故事就议论开了,根本不听了,但是我还是满怀激情继续讲解,最终同学们都被我的情绪所带动。如何才能做到音乐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呢?这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思考,不断总结的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投其所好

每个学年段的学生都有不同需求,学生们总希望,音乐课就是他们的游戏课,而初中生们总希望,音乐课老师能教些流行歌曲,希望老师能不断的给他们带来惊喜。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所以老师们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兴趣来实施教学,比如初中音乐课程中,可以在一节课快结束时播放一些流行音乐作为学生们本节课表现好的奖励,还可以组织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创编、即兴表演等活动,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对学生创编的动作或者表演的节目,进行评价、总结,这样就能做到“教”与“学”很好的互动。

二、乐在其中

怎么样才能做到学生们乐于跟老师互动呢?关键是教师的引导。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要营造一种宽松、和平、平等、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其中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一些鼓励,让学生敢动、敢说、敢做,乐于与教师们交流、互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根据学生好玩、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通过游戏、分组比赛、课堂外教学等等,让学生们在游戏中轻松快乐的学习。课堂上注入了快乐的灵魂,师生之间的互动就更加默契、融洽,课堂也变得生动。

三、情绪饱满、快乐学习

一个人的情绪是极具感染性的,人们的情绪情感很容易相互感染,相互影响。在课堂上,教师的情绪应该是非常富有感染力的,不同的教学情绪收到的教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例如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学生们参加活动不积极,如果此时老师采用消极的态度,可能活动就没法再继续进行下去,相反如果老师主动的为大家起个好带头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可能此时的课堂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在我看来学习应该是非常快乐的,所以作为老师的我,时常都提醒自己要把快乐带到课堂上,带给我的每一位学生。教师快乐的教学,学生才会快乐的学习,作为非主科的音乐课更应如此。

目前教育界大力推行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新课程的全新改革旨在提高课堂的效率,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怎样才能做到呢,关键在于课堂中“教”与“学”,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与“学”的配合默契度,怎样来提高两者之间的默契度还值得我们继续总结、研究。

第五篇:历史课堂教学中活动设计初探

历史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初探

“师生互动”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运用的基本历史教育教学理论,吸取了传统历史课堂模式的长处,借鉴了许多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而形成的创新性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它体现了教与学既对立又统一的原则。在这对矛盾中,如果我们能做到把双方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以教促学,以学促教,以学促学,就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共振、互动和合作之中。教师要做到这一点,需对此模式的原则、理论依据、特点有个总体上的把握。

教育部门在大力倡导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很多老师倾心于教改工作的研究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教改成果。通过吸收别人宝贵的经验,并结合自己实践教学,我深感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课堂教学改革,而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又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研究课堂上师生互动关系,是教改的最佳突破口,如何在历史课堂上建立一个和谐、融洽、轻松的师生关系呢?那便是建立“师生互动”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们要把自己变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顾问”、“参与者”、“协作者”,课堂教学中必须“以人为本”,让学生尽可能“活动”起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史、在“活动”中悟史、在“活动”中明理。如学生朗读、观赏、表演历史剧、看图说史、绘图大比拼等活动,鲜明、形象、生动的情景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历史情感,这些活动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释放,自然就掌握了该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道德情感;一些再现历史场景的“活动”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并能强烈地震撼他们的心灵,唤醒他们的良知,陶冶他们的情操。下面本人就历史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做了一些简单的初探,意在“引玉”。

一、发挥教师主导能动作用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应是组织者和指导者,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发挥协调和指导作用。教师的教学服从于学生的学习,教为了学,以教带学,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只有教师的能动作用的充分体现,才能保证“互动式”教学的有序地紧凑地进行。教师的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并促进学生的学习,主要有两大功能,即导向功能和调控功能。发挥教师的导向功能作用,一是“导读”,通过精心设计阅读提纲,指导学生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提纲包括简要提示、教材基本线索和学习要求。如讲授《洋务运动》时① 以历史特征作为提示:A、封建统治危机

B、西方技术传入

C、中国近代化的开端。②、基本线索: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及影响。③、学习要求:阅读教材、划出重点知识、比较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异同、评价洋务运动。二是“导思”,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潜能。

2、问题和活动的设计要立足教材,突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象,处于“互动式”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要使学生成为有独立行为的人和有习惯的、有意识的人,才能在学习中具有自主性和主动性。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和制约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和教学的结果。要落实学生学习主动性原则,必须在“我要学习”——“我能学习”——“我会学习”几个环节下功夫。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思维空间拓展,培养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活动设计要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方式的转变。新课改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得转变。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态度与能力。历史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参与各种“活动”,让学生明白自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把自己作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历史的主人。

二、从课堂教学目的出发预设教学“活动”

1、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它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效果的高低优劣,可见教学目标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导向功能,指引着教学活动的方向;评价功能,是评价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学目标的实现对师生双方都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和师生互动设计的时候,应该首先确立教学目标,然后才是为了达成目标而选择的教学策略、拟定的教学程序,以及为实施目标所进行的教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活动”起来,老师就相当于“导演”,要真正做到“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很多历史课堂有了学生朗读、绘图、讲故事、唱歌、历史剧表演等,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立意翻新,学生踊跃参与,课堂可谓“热闹非凡”。但是学生活动不是盲目的,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不能“华而不实”,历史课堂“活动”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也就是我们要引导学生不能只为了感官的刺激而活动,而是要明确活动的意图,既要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又要防止学们偏离主题。并在学生“活动”中随时提醒学生本“活动”的“目的”。

2、历史教学目标是指通过历史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它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等。为此,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教学理念上,建立在对学生学习需要的科学分析上,建立在对教材的准确把握上,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如在七年级下册《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里的八股取士一目中,我安排了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上表演短剧、“看图说史”等活动,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让学生看《观榜图》“看图说史” 的活动,学生非常踊跃,纷纷发言,有趣的是他们通过了争议对图中把封建文人迫切期望中举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初一学生的天真本性使他们争得面红耳赤,有说是货郎的、有说是书童的。这个时候不能由他们争个没完没了,偏离主题,于是活动的目的让我提醒他们的时机也到来了,我对他们的发言都做了肯定表扬“观察仔细,想象丰富”并允许保留各自的意见,然后立即顺势让学生们思考此图整体上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留有悬念又尊重了学生,也不让他们太偏离主题。结果学生们也就很快言归正转,并都能说到当时八股取士考试制度下读书人的复杂心理,并能理解八股取士的危害,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对本课的学习。因此教师们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不能重形式而轻知识,不能因活动而偏离主题和抛弃重点。让历史课堂中“学生活动”既要创新又要主题鲜明,并且要目的明确、任务清楚。

三、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引领教学“活动”

1、近年来,时常讲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行生本教育。所谓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它强调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改变传统教育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其灵魂为“以学定教,不教而教”。然而,在这场教学改革中,往往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一时缺少“自主”能力,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一些课堂教学场面搞得“轰轰烈烈”,而最终达不到实效性。究其原因,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长期形成一种依赖教师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长期习惯于包办式的教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往往只是追随一时的热点,顾此失彼,没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造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力不从心。

2、历史课堂中“学生活动”不是简单的要求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朗读、记忆等,而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与探索,让学生在体验历史中思考、积累和丰富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开拓延伸从而培养学习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心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等。历史课堂中的“活动”不是千篇一律,而是要具有开放性和自主性的。我们在引导学生活动时要尽可能的让学生自主有序活动,同时不局限单一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开拓、创新。例如 “小老师”的活动教师们都不陌生,在七年级下《盛世危机》一课中我就安排了“小老师”上课的活动,具体办法把学生分为三个组,分别负责“康乾盛世”“闭关锁国”“社会危机”的教学。课前进行分工准备,每一大组的组长负责分布任务,并让自己的每个组员分别都有任务(查阅资料、备课、选出“老师”等)课堂上就由三位“小老师”正式“上课”,“小老师”们也大力发挥学生主体性,表演课本剧、讲故事等丰富的活动,最终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非常新鲜。通过这样“活动”后,学生们不仅牢固掌握了本课知识,也懂得了团结协作的重要,还感受到老师的苦与乐,坚强、自信的情感油然而生。这样的历史课堂的学生“活动”就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当然学生不可能达到老师的素质和技巧,这就要我们历史教师要做大量的课前工作,给予他们必要的指点和帮助。

四、从三维目标一体化来达成教学“活动”

1、在这次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活动的环节无疑成为课堂教学最大的亮点。随着新课程改革实践的深入,学生活动对于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已经成为教师们的共识,甚至成为评价教师能否贯彻新课程理念的标准。于是乎许多教师在教学形式上,盲目追求新课程改革的“新”字,特别是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下了大工夫,注重课堂活动的设计,试图变传统的“满堂灌”为“满堂动”,却忽视了知识的传授和情感、价值观教育。当然值得肯定的是各类精心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观念的更新、方法的创新以及组织的智慧,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然而,作为新课程改革亮点的课堂活动恰恰也是历史与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实践往往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学生痴迷于对课堂活动形式的新颖,教师不得不在过程与方法上不断创新,挖空心思,别出心裁,以求在课堂活动的环节出奇出新,不论活动的意图是否明确,效果是否符合课程的要求,只求学生“满堂动”。然而,片面追求过程与方法的创新,忽视知识与能力的构建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最终还是难以实现有机统一。

2、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目标是三维目标的达成过程,而历史课堂中的学生“活动”不能是表面的、肤浅的。历史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要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由表及里,逐层深入,使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一体化。我们每设计一个学生活动都应该想到此活动要使学生记住什么历史知识?理解什么历史现象?对这一历史现象有什么样的思考启示?如历史剧的表演“活动”,首先得让引导学生课前精心设计台词、反复排演,台词中既要有知识又要情感,表演中既要生动也要尊重历史。我曾让学生表演过“西安事变”背景和过程,之前下了大量的功夫做准备,课堂里小“张学良”绘声绘色的“劝谏”到“哭谏”让好多学生眼中闪动着泪花,这样让他们非常容易的理解了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并突破了这个难点。表演“西安事变过程”中“蒋介石”悲愤地反复仰天长叹:“1936,12月12日,西安,辱死我啊!”让大家终身难忘。这样学生们自然记住了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等基础知识也完成了这些知识目标。这样也使学生在表演和观看表演中自然体会了张杨二人的强烈的爱国激情,爱国主义、忧国忧民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最终完成了本课的三维目标一体化的达成。

五、从学生的实际思考教学活动的“现实”性

1、学生在生存和发展中的活动包括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学生生活在家庭环境中,但是他们的生活是离不开社会的,要让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就要把历史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既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也要联系其家庭和社会生活实际。在学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内容时,让学生观看两幅“大跃进”时期的宣传画,让学生观察宣传画之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这两幅‘大跃进’时期的宣传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什么现象?” 这两幅宣传画是大跃进时期的真实写照,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浮夸现象,为什么要浮夸?这种不实事求是的浮夸带来的是什么结果?这一系列问题都是从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历史图画引发出来的,学生在学习中成为直接的观察者和参与者,透过这两幅图画,理解了“大跃进”时期的浮夸现象及其危害。

2、不同年龄、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因此历史课堂中的学生活动要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学生“活动”。课堂中的学生活动还应该尽可能的让全体学生或者大多数学生 参与,活动中分组、分工都要具体、合理、详细。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初

一、初二学生表现欲望最强,就可以设计学生表演、绘图大比拼、讲历史故事比赛等活动,而初三学生不再喜欢简单的过于张扬的活动,他们的能力思维层次已经上了更高的台阶,所以我们可以让他们进行辩论、讲座、记者采访等历史活动。所以历史课堂的“活动”要具有针对性,符号学生实际,对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学生“活动”。

总之,历史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还要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并让历史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要做到这些,尽可能让学生在我们历史课堂中“活动”起来是唯一最好的选择。也懂得了团结协作的重要,还感受到老师的苦与乐,坚强、信心的情感油然而生。

钟兴国

大合坪九校

2014-6-9

下载力克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形式主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力克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形式主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年级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游戏活动

    席勒有一句名言:“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①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年级小学生好奇、好动、好玩、......

    办公室整改中的现形式主义

    各地办公室整改现形式主义:打隔断仍局长专用 请求中央习总书记认真整一整这些不要命的狗官了,都是过去“最厉害”的领导放出脾气来的,它们都是有责任的,它们也不是人,这是对党和......

    在课堂教学中

    在课堂教学中,应掌握哪些教学技能 技能一: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技能 教学语言技能是教师传递信息,提供指导的语言行为方式,它是一切教学活动(如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能力和方法,表达思......

    课堂教学中的

    课堂教学中的“精讲点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目标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在“精讲点拨”上。所谓“精讲点拨”就是指教......

    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评价活动总结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评价活动总结 城关逸夫小学 章翠琴 自上学期末开始,我镇就开始酝酿开展打造高效课堂活动,我们中心小学承担了“实践六个有效,打造高效课堂”课题研究中......

    活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

    活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让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不能再“束缚”学生,各学科的教学都......

    有效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有效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活动是人类特殊存在的一种方式。小学英语课堂上总是少不了活动,而且活动是小学英语教学的根本形式。那么,小学英语课堂上是如何设计有......

    课堂教学达标活动中的六条标准

    课堂教学达标活动中的六条标准 一、面向全体。 面向全体,其实就是教法和学法的问题。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有法是指教学时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