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潜规则谈起

时间:2019-05-12 19:52: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潜规则谈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潜规则谈起》。

第一篇:从潜规则谈起

從潛規則談起

世界萬事萬物,有明就有暗,有顯就有隱,「潛規則」就是不明說的規矩,但這規矩遍於上中下三層,遍於社會各個領域,古今中外都有,中國作為老大國家,「潛規則」更多。

少不更事時會漠視,到碰得釘子多了,才知道潛規則,有時比明規矩還厲害。廣東人不是有句話,「寧可犯天條,不可犯眾憎」,這眾憎,就是潛規則。

別看美國議員什麼都敢說,但敢反猶嗎?這就是潛規則;別看香港人敢罵北京,敢大鬧立法會,但對若干惡人,誰敢罵?這也是潛規則。

講大義凜然,做戲而已。真正大義凜然,如魯迅先生說的「敢於抽刃向強者」。抽刃向強者,要準備犧牲;做戲,博的是掌聲及銀紙,出發點不同,結果也不同。

中共官場談官位仕途,只在最親密關係者中談,絕不可在公開場合講半字,這是人人知道的規矩,所以曾特首在電視對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說,「聽說你可能上調中央,恭喜。」老於世故的張德江也臉色一沉,在場的中方官員全部愕然。喜歡耍小聰明的人,最容易在不同領域的「潛規則」上撞板。此為例。

所謂潛規則,說到底是維護傳統,維護既得利益的規矩。隨着時代及環境的遷移,潛規則會變。變化的規律往往是「否定之否定」,亦即是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極端,物極必反。比如二戰時在歐洲公開迫害猶太人,二戰後任何反猶變為異端。但這種縱容猶太的行為,其實,又為下一次反猶,埋下伏線,你看今日的中東,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民族矛盾何等尖銳,一旦形勢逆轉,情況可想而知。

第二篇:从大学生流失谈起

从大学生流失谈起

一、青工流失情况。

在公司,据我了解,自2005年后青年团员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大学生招入、退伍军人、劳务工青年。

从公司的样本分析,三个人群分别呈现不同的特性,其中新招大学生,每年都有招入,年流失率约为30%,3年流失率超过50%。这个群体基本是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留下来的大部分逐步成为骨干,走向更重要的工作岗位。每年进入10-20名,年龄小,在团时间长,是共青团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工作对象。

本文主要讨论大学生群体的流失问题。

二、新进大学生分析。

对于新进大学生这个群体,作为共青团的工作对象,开始从80后到90后延展。

新大学生招入群体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毕业人数过多,且稳步增长,导致就业压力过大的低质量就业结构:自1998年起,中国高校连年大幅扩招。99年高等教育在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普通本专科招生159.68 万人.和98年毕业生为35.41万人相比,4年时间翻了将近5倍。到2002年,各类高校的在校生达到1300多万。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招生数,比1998年增加了212万,高考录取率从1998年的33%到2000年59%。

2008年,录取599万人,报名人数1050万,录取比例57.0%。2009年,录取率629万, 报名人数1020万,录取率约64.2%。2010年,录取率657万, 报名人数957万,录取率约69%。

以上数据很有趣,进入2008年,我国扩招10年的高考,达到人数的顶峰,自此报考人数逐年下降,录取名额依旧上涨的情况下,录取率大幅攀升,已近7成,照此趋势,预计2016年,将实现100%的录取率。(2010年最高的海南省录取率接近90%)。

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上升到2010年的28%。当时提出一个说法,叫做:变原来大学的精英教育为大众教育。

高校毕业生供需比由1995年的供不应求,发展到1999年供过于求的局面。至于今天的2010年,近几年社会上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应届大学生群体在找工作时成为一种典型的需要中央和政府关怀的弱势群体了,并且流传开“研究生满地走,博士不如狗”的说法了。

扩招之风一开,市场经济搞活,高校产业化,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高等教育质量在天灾人祸面前全线崩溃。不得不承认,扩招后的很多大学生其素质和专业知识,并不算合格。这算是高校产出的失败。

同时,这一扩招的恶性循环还波及到研究生及更高层次,03年开始,研究生大量扩招,公费待遇名额的逐步减少,研究生层次教育的泛商业化,使原有知识分子的出产结构发生巨变。

后果是,大学门槛的急速降低,沉重的就业压力,导致招入大学生存在一定的盲动性,很多受先就业再择业为指导思想,匆忙签订合同,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用工供需双方的长远和适合性。

另外,报考人数降低,除开中国人口婴儿潮退去的原因,和现在大学生就业率、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比的降低有直接关系。

2、个性化强,价值观多元化。“我自管我自己,才不关心别人。”“我追求的是自由,工作中的约束是我的枷锁。”“生活就是要清闲,不求最好,但求最闲。”“一个工作最重要的是呆着开心,其他都不重要”经常在于年轻员工的接触中,听到这些类似的语言。

由于80后、90后的更替加入,更为独立和自我中心的思想拥有一定的市场,必将造成一定的流失,企业毕竟不是来迎合个人发展的地方,太多强烈的个性不适合社会群体大分工的后工业时代,也不利于团队协作。

3、心理预期落差。

因为当时的现状(很多父母吃了没文化的亏,改革开放的需对,对干部正在要求年轻化,知识化。)中国的文化(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从政为先的大众心态。)和人们所认为的历史经验决定了,一旦政府放开扩招,会导致几乎所有的家庭无理智的把孩子向大学里送。

而同时,所谓世界工厂这一“美”称之名的国内企业现状,对相应高校毕业生却没有提供相应的工作机会。比吃苦,比薪水,比弱势,面对各种原因离开土地来到城市的农民工,我公司招入的劳务工,大多数没有竞争优势。而本身的教育高成本投入(99年扩招同时的教育实际市场化产业化使成本迅速提升好几倍),也迫使大学毕业生从心理上还是理智上都无法接受这种“屈就”。

国企的特点,在于稳定,这点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并不强;国企的重要待遇在于福利,这一点在新近员工上感觉并不是很明显;钢铁企业作为传统重工业,行业利润率极低,属于国企的薪水最差的行业之一;而公司,因各种原因,近几年较为困难,更是导致最终的员工薪水和福利等各种待遇较低。

而工作环境的恶劣,也是现实情况,相信很多大学生从美丽的校园出来,都憧憬过西装笔挺,衣着整洁进入CBD的甲A级写字楼的工作未来吧。新进大学生对艰苦的环境提出异议,辞职而去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有新进女生听到要去现场当场流泪的。

各方面导致新进大学生都有一种心理落差的经历。

4、工作岗位达到胜任时间长,匹配度较低:平心而论,目前中国的国情,不需要这么多大学生,也没有岗位安置这么多大学生,更不要说“合适”的岗位,更加不要说的是里面部分大学生本身是否合格都还需要斟酌。所谓高校,培养的并不是熟练工,而是有较好思维能力,对相关专业理论有所掌握,具有科研基础的技术型甚至研发型管理型人才。

作为冶金企业,这个传统重工业行业,还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入的大学生,必须要从基层做起,更多的是要求从熟练工的岗位开始起步。在学校里,好学生的标准,我们经常会看成绩,同时也鼓励个性发展,寻求适合自己的方向与特长;在企业,衡量一个人才的最终标准是看能否为企业创造价值,能否胜任所在的岗位。

新近大学生带着满脑子的高等数学,英语四六级,马克思哲学等知识来到企业,的确是属于综合素质较高的群体,但是首先任务,是要在具体工作上胜任。

很多大学生,基本在科室、车间里处于打杂、打下手等阶段,并且几年不能突破。尤其是专业不对口的,这种情况尤为突出。车间科室觉得不好安排,难以培养,大学生自己觉得学不到东西,成长受限。

由于上面原因,很多大学生匆忙就业,并在一开始弱势于企业的安排。这种就业岗位,是对新员工的成长有一定压力的,对人才形成逆淘汰,必然导致二种后果:一是必须要适应岗位才能获得较好发展。二是不适应岗位,有发展潜力的大多要寻求离开。

三、大学生流失原因。

经过离职谈话,同事了解等信息收集,近几年大学生流失原因分为以下几种

1、认为不适合自己,包括:

a、钢铁企业、建筑检修行业危险、环境恶劣; b、专业不对口: c、个人发展受限:如学土计的不愿意去施工现场做现场管理员,学机械的不愿意从事钳工岗位。

2、家庭等个人原因:

a、家人要求回去。

b、恋人或爱人分居无法团聚。c、生活圈子无法融入。

3、经济原因或更高追求:

a、学不到东西了,需要更好的锻炼机会。b、收入太低。

c、其他不满足的原因。

4、其他原因

a、人际关系紧张。b、生活不习惯。c、工作压力大。d、偶发事件等其他因素。

四、团委针对大学生流失应当怎么做?

分析以上原因,有些是属于客观无法改变的,有的是属于可以努力的,有的是属于共青团工作能够涵盖的。

我认为,做好以下几个工作才是最大程度解决问题的关键。做好思想工作,尽力减少新进大学生的心理落差,帮助他们尽快实现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公司团委每年新进大学生都要送上一封《告年轻的朋友们》的迎新信

做好环境介绍工作,把周围的情况,生活需要,工作环境等做充分的介绍,让他们尽快适应,尽快熟悉,减少不便与不适感。每年公司的新员工集中培训,集团公司每年都要制作迎新精美的手册,进行情况介绍。都是这方面的工作。

做好信息沟通,如:协助单位与员工共同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工作,沟通规划培养方案,汇报青年思想,提供人才发展诉求,企业规划目标和需求等。

利用科技创新,QC小组,青年攻关等方式,为大学生提供学习锻炼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平台。

向公司积极建议,出台更有利于留住新进大学生的政策和措施,在学习、住食行、用工方式、亲属探访团聚等多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

丰富体娱活动,开展联谊交流,为广大青年交往交际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和机会。

五、总结。

人才的流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一定比例的流动率,使得现代社会的人力资源配备就是在这种双向选择中达成动平衡。而对整个社会发展而言,只要培养出的人才,最终还是会落到为社会创造价值上。

对于企业来说,怎么样不断激发新进员工的工作能力,增强核心岗位人才的稳定性,做到培养得出,留得住,见得到成效,才是最重要的。人才的流动不可避免,但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人才流动过于频繁,共青团的工作基础在于人,我们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为稳定青年队伍做出努力。

2010年9月29日

第三篇:从入党动机谈起

从入党动机谈起

去年的10月份我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对党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申请入党之前,我对党的认识仅限于书本上对党的描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是,等我申请入党并经过半年的学习之后,我发现,中国共产党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此,这也使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入党动机。

现在想想,我觉得自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共产党是中国最大也是最先进的党,在中国共产党里云集了各行各业的精英和优秀人才,加入共产党,可以让我结识到更多的有识之士,可以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从而不断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还记得几天前,我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时事热点,我们从食品卫生谈到公共安全,我们从中菲争端谈到南海问题······在这过程中,我们有争论、有反对、有赞赏,更有思想的激烈碰撞,而与此同时,我们的认识也都有了提升。我觉得这正是我入党最根本的意义。

二、加入中国共产党,可以为我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或许这有一些功利,但是,我觉得在实现自己理想的同时,我也能给社会做出一些贡献。虽然这些贡献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们必须知道,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就是靠这些微不足道的贡献给撑起来的,所以,我们不能因为觉得自己的贡献太小就无所作为,正如前人所言——“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加入共产党,对于自己也是一种更好的约束。因为从申请入党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必须用党员的规范来要求自己,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并且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必须体现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先进性,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除此之外,加入共产党,我们可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作为一名党员,就意味着要终身“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这也是雷锋精神的核心。今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我们有必要大力提倡和发扬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总结成四个字,那便是“助人为乐”,而这也是我入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现在的中国虽然已经逐步摆脱了贫穷,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社会上还有很多人吃不饱饭、穿不暖衣,他们都需要我们的帮助。只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们才能有更大的力量、更好的办法去帮助他们。

四、除了以上几点原因之外,我申请加入共产党还是为了完成我爷爷的一个心愿。因为以前爷爷家曾遭遇变故而变得十分贫穷,家里经常连饭都吃不起,而正是在共产党的帮助下,爷爷家才逐渐脱离了困境。所以,爷爷一直有个心愿,希望我和姐姐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像共产党帮助他们一样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群;而如今,姐姐已经完成了爷爷的心愿,所以,我也不能让他失望。因此,在去年10月份的时候我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当然,完成爷爷的心愿仅仅是我入党的一个很小的原因,我决定加入共产党,主要还是由于以上三点原因。

这些便是我入党的动机了,下面我再谈谈自己打算如何用实际行动来争取早日入党。关于这一点,我想从胡敏老师对我们所提的三点要求谈起。她说,党员首先应该是爱党、爱国的;其次,党员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三,党员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带动周围的其他人。所以,鉴于此,我觉得我首先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为身边的其他同学树立一个榜样,起到入党积极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第二,从现在起,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第三,时刻关注社会上的时政热点,不断充

实自己,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第四,逐渐树立起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为之坚持不懈地奋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入党的过程也是一条自我成长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可能充满了各种考验,但是我绝不会退缩,我将用实际行动来完成这些考验,争取早日入党。

第四篇:从“罚抄作业”谈起

众所周知,学生作业中出现疏忽与差错,可谓是他们日常学习中的多发病,虽然教师屡次订正,反复告诫,但效果并不见佳,许多学生往往只当耳旁风,随之遗忘尽净,有些教师情急之下,便大发肝火,大动真格,自定罚则:错一字,纠正后,罚抄多少多少遍。

一些家长和社会有关人士对此不免深感忧虑,他们认为教师此举将会导致孩子从小怕犯错误,而一个不能宽容犯错误的民族,又怎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人才呢?我们说,此种忧虑,确有一定道理,不过,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不怕犯错误,也未必就是好事。其实,教师制定罚则,其目的是让学生纠正作业中的疏忽与差错的,原出于一番善意,但从教师对学生的严重惩罚中,我们又很难看出教师的善意,流露出来的则是反感和恶意。试想:一个缺乏理性,带有某种恶意的教师,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美好的印象吗?

诚然,差错不断、屡教不改的学生,的确令教师烦心,那么,怎样对待此种学生呢?一些“心地善良”的教师提出了“偏爱差生”的口号。我们且不论“差生”一词的提出是否恰当,我们首先应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对表现差的学生偏爱呢?如果偏爱,岂不是对一般学生有失公平?更何况,学生再差,他们也都有自尊心,当他们受到与别的同学不同待遇时,他们心中不会没有数:老师虽出于好意,到底还是把自己当“差生”来看待。我的一位同行朋友,她曾给我讲过她成功转变一位屡犯错误的学生的成功事例,她对这位学生说:“你有一些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不是一天形成的,我知道,你也很想改正,但要想立刻改过来,确实很难。现在我同你约定:从今以后,老师允许你犯错误,但不允许你重犯同一个错误„„”这位同学之所以教育成功,正是因为我的朋友完全出于善意,并做到了善解人意,讲的是肺腑之言,自然会让学生觉得可亲可信,学生也当然愿意接受了。

毋庸置疑,一位教师每天面对几十个学生,而每个学生的表现又各不相同,日常工作又烦不胜烦,在讲师德时,要求教师“热爱学生”,事实上很难都做得到,因为情感是在彼此相处中自然产生的,世界上哪有无缘无故的爱呀!然而,我们要求教师尊重学生,至少尊重学生的人格却并不过分,绝对不允许教师对学生怀有恶意和滥用处罚,更属理所当然。

对学生的差错甚至错误,教师应分清其性质,区别对待。其中不可忽视的,是分清学习上差错与品德上错误的界限。因此,“罚抄”是教师的不当行为;恶意对待学生,则是教师的失德行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谨慎处之。

第五篇:语文教学 从名字谈起

从名字谈起——写作训练

教学内容:

教授关于“名字”的知识,提高同学们对语文的兴趣及感知度,并由此提升语文水平。

重点与难点:

1、掌握关于名字的相关知识。

2、能够流畅地表达自己名字的含义与由来,体会“生活处处有语文”。

3、掌握文字表达技巧,并能熟练运用于写作当中。

情境导入:

李白名字的由来

讲解与操练:

1、开始先由同学们进行自我介绍,要求说出自己名字的由来,或者名字的寓意。

2、讲讲关于起名字闹出的笑话,与同学互动。

3、讲解名字的相关知识。

姓名产生原因 谥号 起名字的学问

复习与作业:

用书面形式写出自己名字的由来以及含义

“002号!”

一个女生站起来:“报告老师,我姓张,我叫张德开。” “003号!”

“报告老师,我是张德开的孪生弟弟,我叫张不开。” “这是谁给你们起的名?”

“是我爸,他是卖钳子的。” 老师赶紧喝了口水。“004号!”

“报告老师,我姓区(这个字念”欧”)我叫区夜,这是我妈给我取的名,她说生我的时候刚好打爆了一个电脑游戏。” 老师的心脏有点不舒服了。

一个俄罗斯人旅游时迷了路,晚上走到中国边界一个小村庄里,外面漫天大雪,他冷得受不住了,便去敲农家的门要求住宿。一个老太太在屋里大声问:“你是谁啊?”俄罗斯人说:“依力奇瓦•莫波洛夫•克里拉维奇!”“人太多了!”老太太“嘭”地把刚打开的门关上。

小朋友们在父母肚子里的时候,爸爸妈妈已经开始开始翻阅康熙字典了,怎么古怪怎么取,怎么繁怎么取,双名不够,把它延长吧,搞的跟个日本人一样.父母总是把名字想的太重要,里面包含着太多的含义.想以后孩子叫发财,那这小孩以后一定会发财.那我想以后我的孩子长漂亮点,就取名叫美女算了.李白名字的由来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据说在他生下来后抓阄时,抓到的是一本《诗经》,因此他父亲在高兴的同时也感到有些为难:如果儿子长大后真的成了一位诗人,要是没有一个漂亮的名字岂不遗憾?因此,他父亲就对给儿子起名愈加谨慎,以至于儿子7 岁时,也没有给起出名字来。李白7 岁的这年春天,一家人在院子里闲坐时,他父亲为考考儿子的本事,就决定作一首咏春的绝句。他父亲咏了“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后,他母亲想了一会儿吟道:“火烧杏林红霞落”,她的话音刚落,李白就用手指着李树,脱口吟道:“李花怒放一树白。”他父亲一听,在连声叫好的同时,忽然想到:这句诗的头一个字是自家的姓,最后一个“白” 字正好道出了李花的圣洁高雅,这不正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好名字吗?于是,他当场就决定儿子的名字就叫李白。

第一,姓产生在母系氏族社会,即旧石器时代。起名产生的原因是由当时的婚姻制度决定的。图腾崇拜向氏族社会转化,最初出现的是母权氏族社会。那时实行氏族内群婚制,据《吕氏春秋》记载:当时的两性关系是“无上下长幼之道”、“无亲戚兄弟夫妇男女之别”的血缘杂交《后汉书》载:盘古所生的“六男六女„„互相夫妻”。《竹书笺注》说:到传说的伏羲时代,“上古男女无别,伏羲始作嫁娶„„以重万民之别,而民始不渎。”同胞的女娲与伏羲、才不能自相婚姻,才由族内群婚转为族外群婚。这时“男子集团出嫁,女妇集团娶夫”。如小典氏男子与有娇氏女子婚。这种婚姻制度,才能产生“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的传说,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当时妇女的地位很高。氏族一切大权由老祖母掌管。

第二,是经济原因,也是主要原因。当时生产力极端低下。换句话说,妇女在当时的生产劳动中起着关键作用,掌握着经济大权,妇女除直接参加狩猎外,还是工具的看管者,食物的保管、烹饪、分配者。因而,我国神话中的人类始祖“女娲氏”是风图腾的首领,三青鸟图腾的首领是“西王母”,盘古图腾的首领是“帝女”,她们是这个时期众多氏族女首领中的代表人物。这时以女系血统继承非常鲜明。

第三,从“姓”字的来源看,以血缘关系为内容的世代相传的“姓”,其来源是女性决定的。汉字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姓”字的组成,一边是“女”字旁,一边是“生”字旁,合起来就是“女生为姓”的意思。再从姬、姜、姚、姒、娣、妊、娄等许多古姓的“女”字旁看,中国的原始婚氏多从女,这种有趣的雷同绝非偶然,而是充分证明“姓”发生在母系氏族社会。

宫保鸡丁的由来 “宫保鸡丁”是一道誉满中外的四川名菜,早在清末就闻名全国,被众多食客称为“国菜”,我想对喜欢川菜的食客,是熟悉不过的菜肴。沿街路过一些靠辣味揽客的餐馆,店堂外的广告牌上有时也可见“宫保鸡丁”的菜名,只是有的写成了“宫爆鸡丁”,望文生义,似乎以鸡肉作主料爆炒而成,殊不知背离了菜名所蕴涵的历史。

关于“宫保鸡丁”的来历,我想知道的人不多,包括那些把它纳入其菜单招揽食客的餐馆老板。说起“宫保鸡丁”,不得不道出一段耐人寻味的典故。

熟悉晚清历史的人,对丁葆桢(生前封“太子少保”,尊称为丁宫保)其人,应该不陌生,其智斩慈禧宠臣安德海的胆量和气魄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话说,当年丁葆桢由山东调任四川巡抚,时直都江堰水患,新官上任三把火,遂前往视察。由于耽误了吃中午饭的时间,不得不在道上一家小餐馆进餐,不巧哪天刚好很多菜样已卖完,无菜可炒。众人饥肠辘辘,等不急去别的餐馆,就用鸡肉等几种原料,快炒之。丁葆桢吃着觉得味道鲜美,很是满意,“宫保鸡丁”由此大出其名。

“宫保鸡丁”得名后,人们纷纷仿制,等到餐馆采纳经营后,更是人人爱吃。传说当时餐馆酒楼,小贩出售炒花生仁、胡豆者甚多。以前的“宫保鸡丁”里是不放花生仁的,有进餐者偶叫小贩将炒花生仁倒入“宫保鸡丁”盘内,混食后,发现其味更佳,故后来又将花生仁加入烹制。如今的“宫保鸡丁”,烹饪技巧更加成熟。

谥号

所谓谥号,类似于盖棺定论。指的是用一两个字作为对一个人人一生的概括性评价,在其死后给予的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具体而言,这个某人,可不是一般人,而是指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

三、谥号的特点和分类

1、谥号的特点

一是必须要符合死者的为人。

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

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

2、谥号的类别

谥号根据后人对其态度的不同,有表扬的、批评的、同情的三类。

比方说,文、武、康、景、庄、宣、懿等都是好字眼,这就是表扬型的。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以文、武为谥号的皇帝。这样的谥号称之为美谥、上谥。

而炀、厉、灵等就不是什么好字,属于批评性的,比如隋炀帝、周厉王等,这样的谥号称之为恶谥、下谥。

哀、怀、愍、悼等字,则表示同情。

姓名文化:命名的真谛

“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命”。它十分形像地概括出名字的作用──即晚上两人相见,想认清对方,就需要报一个名。因此,在当初的族氏社会,姓是区分家族之间的标记,而真正能够辨明个体身份的,却需要一种特殊的有别与其他人的声音符号──即名,或名字。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又可以一种更具美感的文明──文字来记录以音节表示的声音符号,并且越来越讲究这种符号的音律美、造型美、义蕴美三者之间及它们与历史和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因此也就相应地产生了并在不断发展的艺术──命名艺术。

命名的本质──制造区别,方便沟通,获得认同。根据汉字的特徵,对人名的命名基本上要从音、形、意三方面来考虑,作到既新颖又典雅──追求创新,不落俗套;追求高尚,不染尘俗;既响亮又含蓄──顺口悦耳,铿锵有力;意境深远,虚怀若谷„„

下载从潜规则谈起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潜规则谈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教师教学执行力谈起

    从教师教学执行力谈起 这段时间的学习确实带给了我一顿丰富的精神大餐,精彩无限,跌宕起伏,带给我很多的启示。 在讲座中有轻松,有幽默,有沉重的思考。比如怎样上好课,怎样当好老师......

    从育人的方方面面谈起

    从育人的方方面面谈起 ——兼谈学校ISO9000的推进工作 中职部黄志坚 本文旨在推动全校教职员工都来重视中职部的学生管理工作,,在学校示范性电大顺利完成的情况下,在学校计划推......

    德育论文——从感冒谈起5篇

    从“感冒”谈起 [摘 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行为偏差是教育界人士的不懈追求,教育实践者们也一直在追求更好的解决方式。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教育......

    从领导脱稿讲话谈起

    时下,有一司空见惯现象,每逢领导讲话,主持人总先约法三章:不准打盹看报咬耳朵。遗憾得很,群众根本不屑一顾。这种糟糕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领导高高在上,有柔韧的转椅托臀支腰,低头......

    从雷锋的勤俭节约谈起

    从雷锋的勤俭节约谈起作者:磁县辛庄营学区大马庄中学八(2)闫妮妮 辅导教师:陈友平 又到三月,有一个人的名字在神州大地格外响亮。学雷锋人们自然会想到就是做好事,助人为乐。其实......

    谈执行力,从六个方面谈起

    谈执行力,我们也从六个方面谈起: 1.态度。很多人做事不认真,没有“把事情做好”的理念,或者仅仅是完成任务式样的,做表面的文章。很多学生也是这样的,学习仅仅是做一个样子而已,同......

    从香菱学诗谈起

    从香菱学诗谈起 ①《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 ②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几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诗‛,她‚天一亮就忙忙......

    从修齐治平谈起杂文随笔

    蒋梦麟老先生说,“大学”讲修齐治平是中国教育的宗旨,宗旨二字没有引号,说明这是个现实。那位喜欢弄心灵鸡汤的在央视总结中国教育时,大赞教育就是要培养栋梁之才云云,这恰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