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挑战与应对:吴江有了高校之后大全
挑战与应对:吴江有了高校之后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戴国忠
内容提要:办大学是要花很多钱的。吴江市作为苏州下辖的五县市中最后一个拥有高校的县级市,有财力和智力来承担吗?本文从吴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吴江拥有高校之后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吴江苏信(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挑战应对
吴江,作为苏州市辖的县级市,区位独特,活力无限。地处苏浙沪两省一市交汇的长三角中心腹地,东临实力上海,南接活力浙江,北依魅力苏州,是江苏的“南大门”。全市总面积1176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78万,外来人口75万。吴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风厚善,英才辈出,诞育了陆龟蒙、王锡阐、柳亚子、费孝通等古今100多位著名大家名流,现今吴江籍的两院院士就有9位。吴江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电子之城、电缆之都等诸多美誉,是古称九洲绝胜之地。2008年,吴江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35亿元,同比增长18.9%;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9亿元,同比增长23%;农民人均纯收入1273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70元,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2%,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排名中位列第五。富庶甲天下的吴江还缺什么呢?
一、提升与发展:吴江需要建一所自己的高校
原坐落在吴江市境内的南京邮电大学吴江职业技术学院(也即南邮吴江学院),自2003年2月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整整五年,虽已发展到占地618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设有26个专业,在校生3100多人,完全具备了国家教育部关于高职院校设置的基本条件,但她不是一所高校,因为她不具备独立法人资质,不能独立招生,不能独立发文凭,只是南京邮电大学(即南邮)的一个二级学院。也就是说,吴江市政府投资3.59亿元建成的只是一个办学机构。吴江没有高校但很需要。
第一,在国家政策层面上,吴江现有的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将难能持续运行。国家先是对五年制大专教育进行规范。2002年,国家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办好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几点意见》中(教职成[2002]2号),就五年制大专教育作出“严格招生专业,严格控制招生规模,进一步规范招生行为”的强调,并严格规定:中等职业学校不得单独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2007年,教育部在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07〕1号)中又进一步重申:中等职业学校不得单独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并规定:各地五年制高职招生计划不得突破当年本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职(专科)招生总数的5%。江苏省随即取消了不具备办大专教育资格学校的招生计划,吴江师范、吴江电大名列其中。这就意味着,吴江原来已经拥有举办大专层次教育的学校被取消了,把地方教育体系规限在“消费型”(政府有财政投入,无直接参与规格设计和数量规划的人才产出)层次上。再就是对独立学院进行整顿和清理,教育部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8号)中,对普通高校试办的独立学院提出了“独立校园、独立政治和管理、独立招生、独立颁发文凭、独立财务核算、独立法人资格”等要求。同时规定:“不允许以各种变相形式,把高职(大专)学校改办为独立学院。”这就意味着,南邮吴江学院不再有升格为独立学院的机会,吴江也便不再有发展“服务型”教育(政府财政可用于建立契合本地经济产业发展要求的稳定而长效的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并能自主灵活地确定人才培养
规格和数量)的机会。同时,南邮作为本科院校,发展的重点是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南邮吴江学院仅仅是南邮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举措中的一个方面。所以,这样的办学机构对吴江经济及社会事业发展支撑的能力不仅有限,而且已呈逐步削弱之势。这可从生源质量(录取分数线已近省最低控制线)和不足80%的报到率上窥见一斑。
第二,在吴江发展动力上,没有高校作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后劲明显不足。高校作为科教发展的“创新源”、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社会进步的“推动机”、政府决策的“思想库”,其作用越来越明显。从吴江周边来看,苏州的昆山、张家港、常熟、太仓以及无锡的江阴、宜兴均已拥有自己的高校,惟独吴江还没有。这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很显现:单从苏州五县市2008年主要经济指标来看,在经济总量及人均发展水平上,吴江与昆山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在产业结构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常熟相比还有较大落差;在企业规模上,与张家港相比差距也很明显;在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指数上,吴江在五(县)市中排名还处在后端水平上。特别是高校对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统筹与提升所具有的意义,在区域性竞争中已非常明显。
基于此,在吴江市人民政府和南京邮电大学的大力支持下,由吴江市东太湖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作为主办人申办的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苏信),2009年3月16日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
二、知彼与知己:吴江这所高校所面临的情势
1984年,当时的县域经济尚不及吴江的张家港(当时的沙洲县),倾其巨额财力办起了沙洲职业工学院,该校是全国第一所县级高校,也是全国第一所最小的大学,是全国首批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校之一。张家港人象对待掌上明珠一样呵护着这所大学:经费上完全按照公办高校标准全额拨款并优先;教职工待遇上一律参照公务员(当时称为机关干部)标准一项不少。有此还够,2005年,张家港投资8亿元“筑巢求凤”,创办了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把这一公办本科院校与沙洲职业工学院同区规划,实行公共资源共享,由此构筑了完整的张家港人才培养基地,建成了完善的张家港教育体系。今天,张家港以更加豪迈的姿势和持续的动力领航着全国县域经济,这与张家港人高瞻远瞩、勒紧裤带、倾力办学、健全教育体系的长远谋虑是分不开的。今天,全国各地都在学习张家港精神,其实,张家港精神的实质就是办学精神,坚持科学发展的精神。
常熟,这个人文荟萃、山明水秀,被称为国际花园城市的县级市拥有一所本科院校——常熟理工学院,尽管她是省属院校(本科层次归省管),但她是常熟人自己办成的高校,是在原苏州师范专科学校、常熟职业大学和江苏省人口学校基础上,经充分整合于2004年成立的高校。该校创办初始也曾有过多种选项,初衷是想挂靠省内高校建本科层次的校区,以提升常熟教育的层次。在跟多所高校磋商不满意的情况下,市委决定独立申办常熟自己的公办本科院校。院长傅大友教授每每在谈到申办工作的时候,不无动情地说:“这真验证了苏州人办事,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今天的常熟,综合经济实力、竞争力稳居全国县域第四位,国家级科技项目数在苏州五县市居于首位,不能不让人羡慕常熟人有了一所本科院校的陶醉。
昆山,这个本地人口只有60多万被称做上海后花园的地方,拥有五所高校。除了硅湖、登云、托普三所由台企或经济实体举办的民办职业技术学院之外,还有江苏电大昆山分院和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昆山校区。特别是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在昆山举办的校区,她是以举办本科层次以上、重点接受外国留学生的教育机构,这样的机构一经成立,便把昆山这一名片一下子发放到全世界,也为昆山教育体系立体化构筑确立了支点,加快了昆山融入国际的进程,提升了昆山国际化程度。很显然,昆山人是远远不满足于全国县域经济排名第二的位置的,真正的意图是参与“世界排名”。这就是昆山魅力。
在苏州五县市里,太仓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就是吴江,最直接的竞争目标就是不在苏州大
市排名中垫底。实际上,太仓是苏州地区最富裕的县域,因为该市人口只有40多万,只占吴江人口的一半多些,而经济总量却与吴江不差上下。近几年来,正当吴江致力于经济开发区建设的时候,充满睿智的太仓人却从其他县市腾飞中悟出了道道:一心一意办大学。将太仓广播电视大学、工业学校和师范学校三所中专校整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投入7亿元巨资于2004年申报成立了公办性质的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由市财政按照公办高校标准给予拨款,着力步江阴、张家港的后尘。苏州工业园区在产业转型中已深深体察到后续应用性人才的缺乏,仅凭一所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已难能满足产业升级和生产方式转型的需要,更由于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民办院校,经济效益不能唯二,并随着生源数量减少以及民办收费高等因素,降低成本、控制投入已成这类院校的一大生态。基于这些原因,在国家商务部和教育部的全国统筹布局下,苏州工业园区于2008年又举办了一所公办性质的苏州工业园区软件与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以适应软件与服务外包领域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
相比于苏州地区其他县市而言,刚刚成立的苏信所面临的情势确实不容乐观。
一是生源市场大大萎缩,考生数量已逾“峰值”。根据《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2008年全国18周岁人口(一般认为是高考年龄)为26210044人,而到了2009年则为20082026人,一下子减少了600多万人,这个数据恰正是2009年全国高校招生计划数。从今年起往后的高中毕业生将逐年减少,再加上我国高等教育10扩招,使得诸多本科院校已经膨胀起来的吸收考生的能力不会大幅减少,留给高职院校的“蛋糕”很有限。
二是苏信以民办体制运行已经错过了向好时机。在生源市场上,民办校的高收费将吓退一部分;民办校的质量信誉将左右一部分;新办校的可信度将难住一部分。尤为重要的是,苏信在“持续的财政拨款”、“应有的政策性投入”、“支持性的专项资金”上,远不能与公办院校相比,仅凭现有条件办学,其维持生存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
三是苏信管理体制不够顺。尽管苏信的举办人易成了公司,吴江市政府毕竟还是现有230多位公办教职工的“娘舅”;“南京邮电大学”元素虽已在苏信中“减褪”,但作为原来乃至目前的合作方其影响还在,并且每年还将从学费收入中享受12%的分成;吴江市东太湖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学院的举办人,其职、责、权、利尚未得到明确界定。更为重要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现职工作人员不得兼任民办学院的董事长(或理事长)及正副校长的规定,吴江市政府和南邮在职领导都将不能直接参与苏信的决策和管理,从而使苏信运行充满风险性。
四是苏信的毕业生就业面临偌大困境。吴江与江阴、张家港、常熟难以相比,尽管吴江的民企数量较多,但规模普遍不够大,即便是少许成了规模的企业,要么“不专一”(搞电缆的也去插足房地产),要么“红杏出墙”(在外埠高校投资、捐资、定单培养),战略和远谋缺失;吴江与昆山、工业园区难以并论,昆山民办高校都是由台企或经济实体举办的,举办者本身就在大量吸纳毕业生;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典型的“企业职工学校”,完全是“照单培养”。更为重要的是,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锐减。2009年包括往年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累计近千万,“读书无用”的哀叹将会在较长时间里左右家长和考生的选择。还有一点,苏信毕竟是县级高校,那些在吴江与所设专业联系比较密切的企业大多是“分支公司”,不具有决策资格和决定权力。这也是制约毕业生就业的一大因素。
五是未来三年苏信面临办学质量水平评估的巨大压力。苏信成立后,将于2012年接受国家教育部 “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这是决定苏信能否继续生存的重要且是十分关键的一环。一般认为,民办院校以每人每年13000元收费,在校生需保持5000人才能维持正常运行。我们以5000个在校生为基数,对照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标准,按照教学行政用房生均16平方米计算,苏信在硬件设施上尚缺30000多平方米;按照“科研及教学仪器设备投入应占学校总资产值的20%—50%,并且每年须保持10%的递
增”要求计算,苏信的科研及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尚缺3000—4000万元;按照“生均60册图书,并且每人每年递增2册”计算,苏信至少需增加12万册;按照师生比1:16计算,苏信的专任教师至少还需引进或聘请140人。大致测算,上述几项的总投入至少需要2亿元人民币,其中还不包括与之配套的生活及辅助设施。所以,“办大学是要花很多钱的”。
三、挑战与应对:吴江有了高校之后
综合上述因素,无论在国际、国内环境上,还是在周边其他县市的人才高地构筑上,苏信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然而,当前正值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用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顺彼得(Joseph Schumpeter)的话说:“‘大萧条’是‘创造性的破坏’,周期性的衰退和萧条可以涤荡过时的经济体制,代之以新的体制。”[1]从我国制造业发展来看,20世纪90年代前后,以化纤、轻纺为代表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迅猛发展,让我国基本上告别了工业产品的短缺。1997年,一场起源于泰国,后迅速扩散到整个东南亚并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客观上促成了我国制造业的大发展,使之进入了结构调整和产业提升的新时期,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明显上升,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仅用10年时间,我国便成为世界仅次于美、日的第三大制造国。这一次,起源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风暴,必将再一次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以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高端人才需求量大为显著特征,实现由对外加工型,向信息产业服务、知识创新型转化。换句话说,真正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当前,国家投入巨资发展服务外包业,就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重要步骤。在这个意义上,苏信的成立无疑适逢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良机。鉴于此,吴江须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着眼于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后的吴江,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发展。
第一,苏信是吴江教育事业提升发展的支撑点。苏信的成立,标志着吴江完整的教育体系得以建成,真正实现了“消费型”教育向“服务型”教育的转型,在教育与经济产业、教育与社区管理、教育与学习型城市建设、教育与城市竞争力的凝练等方面,吴江从此有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苏信就是吴江教育事业提升发展的支撑点。众所周知,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毛入学率15%以内)阶段,“消费型”教育决定着政府职能,县级政府发展教育的责任重心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基础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毛入学率15%—50%)阶段,“消费型”教育逐步向“服务型”教育转型,县级政府发展教育的责任重心朝向中职位移,着力于中等教育分流,提高劳动者技能,当前我国之所以把中职教育仍然当成国家战略,原因就是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还不高,2008年仅为23%;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毛入学率超过50%)阶段,县级政府发展教育的责任重心无疑将向上位移,着力放大“服务型”教育的功能,因为这一阶段接受高等教育的条件十分充分,职工培训、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将代替升学教育而成为区域性教育发展的重点,改善当地劳动力素质结构已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从张家港、常熟等周边县市来看,他们基本上在2000年初期就已完成了中职布局,把拳头落在了发展高等教育上。吴江2008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53%,在教育规划上实行重心上移、跳跃推进、错位布局,对于吴江服务型、功能型教育体系的建构,意义十分重大。特别是在义务教育已经实施免费、中职教育即将实施免费的大背景下,以苏信为支撑点重点发展,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一着。
第二,苏信是吴江经济产业科学发展的生发点。用商务部外资司司长李志群先生的话说,科学发展,首先表现为产业的科学发展。如上述,我国制造业发展特别迅速,根本的源于两次“引进”:第一次“引进”是引进原材料,把他国的原材料搬运到国内,通过我们的烟囱和排污管,形成产品再出售;第二次“引进”是引进资金和设备,通过我们蜂蚁般拥聚且很勤快的劳动力,借助我们大片的农田耕地开发,形成产品再出售。这两次“引进”,直接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但我们也为此在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产品附加值不高、缺少自主产权等方面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缺失的结果。从国家战略上讲,在推
进对外开放过程中,我们又迎来了第三次“引进”,这次引进无疑是对前两次“引进”的革命,取而代之的是集中于技术、信息、知识领域。在这一领域里,只有依赖具备高技能、高智力且有创新特质的劳动力才能形成产品。具体的将集中在软件设计开发、嵌入式系统开发、数据库技术管理、IT硬软件系统服务、数据录入、工程制图标引、呼叫中心、动漫设计与制作等高端信息产业上,以及物流、金融后台服务等商业流程领域,“总部经济”的特点和服务外包的特质十分明显。而苏信现设专业已经与之实现了对接,尤为重要的是,第三次“引进”对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国家已投入巨资实施外包人才培养工程,扶持资助的力度前所未有,苏信作为全国仅有的301家、江苏省首批15家有资质的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之一,具备了为制造业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服务的充分条件。县级政府应予苏信以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大幅提高苏信反哺企业、反哺社会的能力。
第三,苏信是吴江政府施政推进发展的着力点。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国家要发展,教育是基础。吴江发展的基础同样在教育。特别是因苏信而得以建立的吴江“服务型”教育生态,上移了地方社会事业统筹的支点,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奠定了基础,也为进一步实践科学发展观构筑了不可忽缺的软条件。首先要明确一个定位:苏信是吴江人自己的高校,自己的高校自己办,立足吴江,服务吴江。我们看周边,已有20多年办学历史的沙洲职业工学院,自成立以来就一直秉持着“根植张家港、融合张家港、服务张家港”的理念,学校因此办出了特色,打出了品牌,形成了规模;已顺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太仓“德企之乡”、“服务外包产业集聚”的优势,结合第三次“引进”后产业升级特点,不断放大高校的服务型功能,成效颇为显著。这些经验,苏信无疑需要学习和借鉴。众所周知,吴江周边高校甚多,单纯苏州一地,就拥有普通高校(包括在苏分校)24所,在地级市是世界范围内拥有高校数最多的城市,如果扩大到长江三角洲,仅江、浙、沪三地就有309所高校。面对这些高校,苏信不具有竞争力。在此种现状下,苏信的发展定位应该是:以吴江丝绸纺织等传统产业、通信光缆及IT等特色产业、机械制造等成长型产业为服务对象,以“吴江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以及“IT职业技能鉴定所”等16个功能基地为服务平台,借助政府的手,以政策引导和经费支持等形式鼓励企业到苏信办班、签单培养,实现高校与产业的对接,凝练办学特色,放大服务功能。其次要“两手”一齐抓。全日制教育是苏信的“主业”,不断扩大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是为苏信发展所必须的。但受约于生源市场的日趋萎缩,特别是苏信基础设施及实验实训条件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较大改善,从而使苏信快速发展的后劲大大受约。在这种情势下,要保障苏信的生存,就必须强化苏信的培训功能,加大业余成人学历教育、在职人员继续教育、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力度,由政府统筹,整合城区乃至全市成人高等教育资源,集苏信的优势,建立服务经济的智力高地、人才高地。再次要“三位”协同共建。根据苏信的性质和独特性,一方面,将苏信西南地块规划出来,由吴江市东太湖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按照第三次“引进”产业的具体作业要求,建造标准的科技研发中心、软件设计中心、动漫创意中心、大学生自主创业中心等设施,“筑巢求凤”。公司投入将通过收取进场企业的租金回收,资金完全回收后资产归学院所有。另一方面,由政府协调各职能部门,以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支持条件,从国内外引进具有服务外包资质的企业、科技研发机构、信息产业机构、产品试制车间、优秀高等教育资源等入校园,合作建立苏信实质性的实验实训基地,实现多方共赢。再一方面,苏信可根据专业建设和长远发展规划,以招商或引资形式在校园西北部规划建一个汽车维修站甚或4S店,沿校园东和北围墙建“大学生创业一条街”,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在校园东部(大致是网球场位置)合理规划建一个大酒店,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顶岗实践和技能实训的场所。政府、公司和学校“三位”协同共建的机制形成了,苏信就一定会迎来更加灿烂与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澳大利亚每日清算报》3月6日文章,原题:中国新时代。本篇文章来源于 青传媒 原文链接:http://finance.qingnet.cn/pinglun/200903/09163726.htm
第二篇:如何应对当前的机遇与挑战(修订)
如何应对当前的机遇与挑战
——学习钟总在“三整三提”第二阶段动员会上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
在前不久召开的“三整三提”第二阶段动员会上,董事长发表了重要讲话,就上一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并明确提出且周密部署了深入推进第二阶段活动开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会后,品质部唐部长迅速组织人员学习,及时准确地传达了会议精神,且要求品质部结合自身实际和本职工作,把握精髓,灵活运用,落到实处,为第二阶段的活动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科力远品质部的一员,我从钟总的讲话中深受启发、获益匪浅,我认为“认识自我,改变自我,自觉适应战略需要”的指导理念不仅高屋建瓴,更是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如何有效应对当前的机遇与挑战这一重大课题,我的思路更清晰了,目标更明确了,信心也更坚定了。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加之我国经济社会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目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我们的外部环境仍在持续恶化。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同样我们也拥有产业结构调整和政府政策扶持的大好机遇。为了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我们应该坚持在钟总“认识自我,改变自我,自觉适应战略需要”先进理念的指引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苦练内功,厚积薄发,特别是要全面深入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钟总指出,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整个“三整三提”活动的关键环节,活动能不能收到实效,就要看我们在批评与自我批评过程中,能否真正触及灵魂,真正认识自我和改变自我。
总体来说,科力远是一个实力雄厚、管理严谨、制度完善、技术先进的优秀企业,创造了令每个员工引以为荣的辉煌成就。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并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一是基层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思想觉悟有待提高。二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作用有待加强。三是对工作细节的把握不够重视。针对上述问题,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和结果。领导垂范带头,破除惯性思维和本位主义的束缚,严肃认真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抓好宣讲工作,树立正反典型,引导下属及员工自发学习,自我约束,不断进步。
2.提高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关注,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文化建设彰显着企业开拓进取、发展壮大的内在品质,是企业提高凝聚力,打造独特个性,体现产品差异化的基础和前提。应当从组织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入手,系统谋划,多措并举,把企业文化当作灵魂来铸造。
3.重视细节,增强执行力。我们说“细节决定成败”,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因此我们应该把日常工作的点滴甚至言行举止作为“三整三提”第二阶段活动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切忌浅尝辄止,敷衍了事。
总之,科力远的伟大事业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事业,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深入贯彻落实钟总的讲话精神,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和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排除万难,把握机遇,共攀新的高峰!
第三篇:是从有了新的领导之后
是从有了新的领导之后
生命生根,精益求精,兼收并勤,与时俱进,从七月份到十月份,60万到91万,从京都火锅店到蜀明香股份有限公司,这些都是有了王总,刘店及各位主管的加入,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历史性突破。就像注入新的血液,给了我们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我他的加入,我们的队伍会更加强大。他的的精神、言语和行动潜发了我们的潜能,我们可有了今天收入提商了,吃上了烤鸭,拿到了优秀证书,得到了奖励单。我们应该非常感谢他们,因为他们给我们学习和进步的机会。在精神方面,我们的领导想了和种方法来提高我们的土气。如响亮的口号,感动的歌曲,“好”的问候语,热烈的掌志,这些都是在王总和刘店带领导我们斗志不断提高,就在本月的京都火锅员工大会上,王总给我们的跳立运动,一个小小的动作我们都可以看得出他们无时无刻都在感化我们。
在工作安排方面,要求我们去执行、落实。以身作则,不时辛苦时常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如抑主管和后勤陈总长2个晚上不睡,也要刷好我们店的天花板,没人洗锅,他们主动去刷锅,就在昨天晚上2点多了,我们的陈部长还在拖宿舍地板,当然具他领导和一些同事也在行动起事,做了他们以前没做过的有利有事情。他们为的是什么,就是让我们店拿到红旗,得到至高无上的荣誉,让我人的收入高点,工作环境优雅一点,住得舒服一点。每次刘店给我们开员工会,讲述每周的工作安排,那里有没做好的,要求工们持续至进,执行,给予有好的表现的一一定的奖励要发扬子江光大,不好的是重罚,树
立正乞,杀歪风。
刘店在周一给我们讲述学习的故事,说一个只会广东话的小妹,刘店拿一大把服子要求她每天用普通话练习,不到2个月,从一名普通员工成为一位部长,这就是学习的体现,学习能让我们不断成长,状大,本人十月份回积极王总的提问,他讲述一个有口才的人,由不怕吃苦,不断学习,后事成为一位优秀的演讲家,从那一刻起,我一定刻苦学习,让我的口才从干声变哄亮,从模糊到清晰,从胆小到勇敢大声的说出来,不久将来,也许就在明年,我的口才就能跟上刘店,向王总看齐并超越王总,为一名即会管理,又为经营口才一统的成功人士,这是从他们身上,从他们的言语感化了我,不管是本人,我们身边每一位员工都要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不断积累我们的知识,我们才有所作为。我相信在我们领导的带领下,我们的收入会越来越高,我们的知识会不断成长,我们的明天会更好,让我们与众不同吧!
第四篇:有了女朋友之后的N种惨状
一、一个苹果,都给你吃。两个苹果,我把大的给你吃。
二、同吃一条鱼,我让你吃大身,我自己吃鱼头。
三、你这么难看,我还说你漂亮。我这么帅,你还说我难看。
四、出去玩都是我花钱,回来我只能吃萝卜(你省下钱当然可以自己吃鱼翅了)。
五、认识你之前我没交过女朋友。认识我之前你交了两个男朋友。
六、你生气时,我让你当出气筒。我生气时,我把自己当出气筒。
七、你想吻我的时候就可以吻我。我想吻你的时候还要经过你同意。
八、你经常打我,我从来没有打过你。
九、有一次你问我如果你爱上别的男人了我会怎样,我说我要杀了那个男的。我又问你如果我爱上了别的女人了你会怎样,你说你要阉了我。
十、我买了200块的衣服给你,骗你才50块。你买了30块的手表给我,骗我要300块。
十一、那次你说你想要跟我……,我兴冲冲地跑了两里路买来了安全套,你却说你只是试试我是不是好男生,还骂我*。
十二、我把你的耳机用坏了,我买新的赔你。你把我的自行车丢了,连句对不起也没说。
十三、你生病一次,我要瘦两斤。我生病一次,你反而胖两斤(你来寝室陪我,吃光了我所有的零食。)
十四、我没嫌你矮,你却嫌我高。
十五、你来我家,我睡沙发。我去你家,还是我睡沙发。
十六、那次去看露天演唱会,你骑在我头上看得津津有味,我被你压在下面在人群中流泪。
十七、我家的狗生了,我把最好看的一条送给你。你却把你养得快要死掉的金鱼送给我,害我才养两天就得给它们送终。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五篇:全球变化的应对挑战与机遇
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挑战与对策 【摘要】全球变化是指由自然和人文因素引起的地球系统功能的全球尺度烦人变化,包括大气与与海洋环流、水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资源、土地利用、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等的变化。全球变化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出现和人类对其认知程度不断深化而被提出和发展起来的。当今,人类正面临这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重大全球性气候和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人口激增与土地荒漠化、森林面积剧减与生物物种的快速灭绝、水资源匮乏、臭氧层破坏、大气中的氧化作用的减弱、环境恶化与灾害频发等。
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产生直接的、间接的影响。因此,人类对全球变化的研究与认识程度;如何合理地安排人类活动;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如何应对各种灾害现象等等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在认识研究了全球变化后,我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还需要实现人类社会自身的和谐发展。关键词:全球变化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一、全球变化及其研究共识
1、全球变化
“全球变化是一种新的地球观,它以地球系统的概念为基础,从整体上研究地球系统在各个时间尺度上随时间的变化,集中研究那些把系统所有部分联系在一起的、并导致系统发生变化的过程和机制。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化及人类对全球变化的适应受到特别的关注。下一理解的全球变化主要是指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1] 全球变化的研究对象是地球系统的各个圈层及相互作用(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人类圈、地圈),其直接研究对象是地球巨系统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和人类等子系统。显然,环境问题对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生存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直接涉及到地球上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地球的可居住性等重大的战略性科学与社会问题。因此,认识了解地球系统的科学,预测、延缓或适应全球变化,对于协调自然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2、全球变化研究共识
在2000年科学研究委员会议上,IGBP,IHDP,WCRP达成一致共识。全球变化研究共识主要包括:①地球系统是一个独立的自调节系统,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人类各组分。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变化与反馈非常复杂,并且具有多尺度的时空变化。对地球系统动力学的认识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很大提高,这为评估人类所引起变化的影响与后果提供了合理的基础。②除了温室气体排放及气候变化外,人类活动以多种方式影响着地球的环境。人类所引起的地球陆地表面、海洋、海岸带、大气层以及生物多样性、水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变化远远超过了自然变率,并且其中的一些变化正在加强,这一点已得到确认。③全球变化不能用简单的因果关系来理解。人类驱动的变化一复杂的方式对地球系统产生多重影响,这些影响之间以及这些影响与局地和区域尺度的变化也以多维模式相互作用,这很难理解而且更难进行预测。实际上,此类令人不可理解的问题大量存在。④地球系统动力学往往以临界状态和突变来描述。人类活动会在不经意间触发地球系统动力学的变化,对地球环境和居民产生严重后果。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转变具有潜在作用,这种影响将被证明是不可逆转的。在地球环境中人类驱动的突变的概率虽尚未量化,但不容忽视。就一些关键的环境参数而言,地球系统已经超出了过去至少50万年发生的自然变率的范围。目前地球系统中同时存在的各种变化数量与发生频率等都是空前的,地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状态运行。[2] 应对全球变化挑战 全球变化在改变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对经济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何应对全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1、应对挑战的时代背景——科学技术进步
人类的进化史,就是一部利用技术改造自然的斗争史,追溯到从制造原始工具开始,人类一直努力通过自己的智慧,不断创造一个更加适应生存的世界。21世纪初,伴随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重大科学的突破,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全球性的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能源的大量使用,人口的快速增加,城市的极度扩张都深刻的改变了地球环境。可以预期,人类的未来发展,包括应对全球变化的挑战,必将更多的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依赖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创造性的结合[3]。
2、适应和有序的人类活动
目前,人类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已形成共识,针对已经、正在或将要发生的全球变化及其区域相应响应,地球系统的整体和各个部分难以恢复到原有状态。那么全球和区域系统将达到什么样的平衡状态?在状态转变过程中人类将付出多大代价?人类将因此如何采取行动进行适应? 对难以逆转的全球变化,迫使人类采取措施进行适应,利用其有利方面,减轻或抑制其不利的方面。同时,全球的适应无论是趋利还是避害,都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而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在对全球变化的适应基础上才能实现[6]。有序人类活动可以定义为:通过合理安排和组织,能够使生存环境的总体和尽可能的局部在人类可以预见的时间尺度上不发生显著退化,甚至持续好转,同时又能够满足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需求的人类活动。有序人类活动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和判据,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和措施。[4] 综上所述,20世纪中叶后的全球变化源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因而人类要解决全球变化问题,必须立足于发展,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全球变化问题的任何解决方案必须充分考虑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理念。[5]
3、应对挑战的具体措施
1、妥善处理应对全球变化挑战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必须维持区域发展、国家间发展基本平衡。在当前应对全球变化挑战过程中,国际社会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统筹兼顾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类社会自身的和谐,给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切实可行的)减排和适应方案。
2、坚持减少碳排放与增加碳汇并举,减缓全球变暖与适应全球变暖并重的原则。当前减排温室气体是国际社会减缓全球增暖行动的主要关注点和着力点,这是必要的,但是增加陆地和海洋的碳汇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同样重要,却未能给予充分重视。增加陆地和海洋的碳汇对减缓全球增暖十分重要。[6]
3、加强科学研究,减少全球变化认识的不确定性
国际学术界公认对全球变化的科学认识还存在不确定性,尽管从科学的角度看,存在这些科学认识的不确定性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但作为制定气候政策和处理气候变化国际事务的出发点,这种科学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及由此可能带来的风险是不容轻视的。因此,未来国际社会应更好地开展多因子、多科学、全球性联合研究,最大限度减少对全球变化科学认识的不确定性,同时应进一步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变化研究的导向,在社会发展中加强全球变化的研究以全球变化研究成果促进可持续发展。[7]
三、应对全球变化:人类发展的新机遇 应对全球变化对人类不仅仅是严峻的挑战,也是重大的机遇。根据应当遵循的原则确定的各种应对措施,实质上是对地球系统的创新管理,将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国际关系带来历史性的、不可估量的影响。可以期待,通过应对全球变化的实践,人类生存和发展新模式将逐渐形成,有利于促进人类能源结构的战略性转变;有利于促进地区生态环境的历史性转变;有利于促进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及促进人类社会相和谐世界转变。
四、总结
全球变化已是事实,是不可避免的,人类必须在全球变化的基础上建立对策,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把全球变化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同时在可接受的变化幅度内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趋利避害,甚至是转变成人类发展的新机遇。在历史长河中,人类经受了气候变迁、疾病流行和其他各种灾变,但都得以生存,当今人类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基础,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秉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携手推进可持续发展,我们一定能应对好全球变化,最终实现自然、社会与人类的和谐发展。参考文献: [1]刘东生:《黄土与全球变化》,中国科学院学部联合办公室编《中国科学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学术报告摘要》,2002年5月,第6-9页。张兰生、方修琦、任国玉编著:《全球变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IGBP, IHDP, WCRP, DIVERSITAS.Global Change and Earth System:A Planet under Pressure[M].IGBP Science Series,2001 [3]徐冠华,鞠洪波,何斌,等。21世纪中国地球科学发展:立足中国,走向世界。科技日报,2010年8月1日。
[4]叶笃正、付宗兵、季劲钧、董文杰、吕建华、温刚、延晓东,2001:人类有序活动与生存环境。自然科学进展,第16卷,第4期,453-460 [5]叶笃正、吕建华2000: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刊,2000年第三期,183-187面。[6] IGBP, IHDP, WCRP, DIVERSTAS.Amsterdam Declaration[Z].Amsterdam, 2001 July.[7]Can adell J G, Raupach M R.MangMing forests for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Science,2008,320:1456-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