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独特意象构筑的奇妙幻境——《彼得·潘》的意象分析
独特意象构筑的奇妙幻境
——《彼得·潘》的意象分析
不愿长大的孩子彼得·潘把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从他们的家中带走,带到梦幻岛上去享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童年快乐。《彼得·潘》作为经久不衰、百读不厌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手法上都有可资借鉴的独到之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独特的意象选择:梦幻岛、飞行、彼得·潘。通过对这些意象的分析,可以看出詹姆斯·巴利是如何构筑起他的梦幻世界的。
一、Never Land ——梦幻岛
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叫“never land”的地方,在never land 上还有never bird、never tree等。英文原著中的never land 被翻译成中文时出现了不同的名称:“乌有岛”、“永无岛”、“梦幻岛”等,不难看出,在“乌有岛”、“永无岛”的命名中,含有“子虚乌有”的意思,认为这个能够给孩子带来无限快乐的岛是根本不存在的,这本身是件子虚乌有的事情;而“梦幻岛”这种叫法虽然也含有否定的意思,但并不认为它绝对不存在,而是相信这个岛是存在于梦幻之中的,在岛上有着梦幻般的美丽生活。就我个人而言,喜欢“梦幻岛”这个名字,因为他给人以希望:有一天梦想会变成现实。
梦幻岛是孩子梦幻的最理想的境地,是“孩子们思想的乐园”,每个孩子都可以在那里找到自己最想要的东西,都可以过自己最想过的生活,一切生活方式和生活器具都如他们所愿,他们会有自己的一只或很多只红鹤,或者是一只幼狼,梦幻岛作为儿童的梦幻,梦幻的原动力在于现实中受到压抑的情感如何寻找解脱,可见梦幻岛便是难以实现的儿童欲望在作品中的一种弥补。他们可以“住在一个印第安人的皮帐篷里”,也可以“住在一间精致的用树枝搭建的小屋中”,他们可以假装吃饭、假装看病„„,一切都像在游戏中,以游戏的方式生活,或者说生活在游戏中。整个梦幻岛就如同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因为乌有岛特别像一个海上岛屿,一块又一块绚丽奇妙的色彩散布在岛上,一座座珊瑚礁露出海面,轻快的海盗船在水上漂浮。有一群野人在岛上生活,那
里还有阴冷黑暗的洞穴。还有小个头的土著,他们大多数是裁缝。岛上还有许多被地下河水穿流的岩洞,一位王子和他的六个兄长;眼见就要坍塌的小草屋;还有一个长着尖尖的鹰钩鼻子的小老太婆。
对梦幻岛的这样动人的描述难道不是童话世界中经常出现的景象吗,孩子们生活在这样的岛上一定会很快乐的,就像文中所说的,它是孩子们心目中最理想的世界,是“最舒适、最开心”的地方。
梦幻岛是只属于孩子们的,大人是找不到它的,而且如果岛上的孩子要长大或有长大的迹象,他们就要么被彼得饿死,要么被送回家,因为他们违反了岛上的法律,梦幻岛是排斥成人的,是一个纯粹的儿童世界。
然而,梦幻岛毕竟只是孩子们梦幻中的存在,所以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虚无缥缈性,这主要表现在去往梦幻岛的道路是“弯弯曲曲的”,路线也是不明确的,“从第二个路口向右拐,就向前飞行”,这样的路线是很难找到目的地的。除此之外,梦幻岛离我们也是很遥远的,要飞行很长时间才能到达。
在整部作品中,作者精心建立了这个梦幻岛,因为一切的故事都要在这里发生,它是故事发生的前提条件,同时因为它的梦幻性和虚无缥缈性,使得这个特殊的地点本身也成为了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梦幻岛是孩子的世界,每个人当他还是孩子的时候,都曾由彼得·潘带领着飞到这个岛上过一段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梦幻岛作为一个空间概念,它属于孩子的独立天地;作为一个时间概念,它属于儿童时代。梦幻岛是展现孩子梦幻
【1】最理想的环境,是孩子梦幻的象征,是孩子的欲望和渴求。”在这里,孩子们的一切愿望都会得到满足,而成人在回忆起童年时,也会记起梦幻岛给予过他们
【2】的快乐,梦幻岛“给成人留下欢乐童年的永远记忆”。
儿童的心就是遥远而神秘的梦幻岛。
二、彼得·潘
彼得·潘是故事中最核心的意象。彼得·潘厌恶大人、决不同大人交往;他永远不长大,在梦幻岛长大的孩子要被他驱逐出境;他害怕上学,热衷冒险,英勇无畏;视朋友“胜过金银或者蜜糖夹心面包”;喜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尽情玩耍。
在彼得的身上寄托着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儿童观。彼得身上最大的特点
是不愿长大,也永远长不大。他之所以会在刚刚生下来就从家里跑了,是因为他听到父母在议论他的将来,议论他长大了要做什么,他不想长大、不想在父母规定好的模式下生活,他要永远玩耍,于是他逃到了梦幻岛,过上了无忧无虑的游戏式生活。其实,作者巴利在这里是通过彼得表达了成人的意愿。只要我们与现实中的孩子接触过我们就会知道,孩子是希望长大的,长大了他们就不用被大人管束了,就有力量了,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只有经历了现实磨难,历尽沧桑,感受到现实苦痛的成人才希望像孩子那样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才希望永远也别长大,长不大就不会面对那么多的痛苦。同时,作者在这里也含蓄地批评了那些不了解儿童天性、束缚儿童自由成长的家长,他们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而从来不考虑孩子的切身感受,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不但不能让孩子按他们希望的成长,而且会激起孩子的反抗,逼走孩子,永远的失去孩子了。
在彼得与海盗胡克决斗时,胡克问彼得“你究竟是谁?是什么?”彼得回答说“我是童年,我是快乐。我是才出壳的幼鸟。”看似信口开河的回答实际上说出的却是作者的儿童观即:童年=快乐=彼得·潘。彼得·潘是童年的化身,人只有在童年时才相信彼得·潘,才有机会认识彼得·潘,彼得·潘也只和孩子交往;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是自由自在的,人只在他还是孩子的时候才拥有纯粹的快乐;彼得·潘是快乐的,因为他生活在理想中的梦幻岛上,过着自己理想的游戏式的生活,他不用像生活于现实中的儿童那样受到各种各样的约束,他是靠着自己的本性去生活的,是生活在自然中的儿童,是最自然化的儿童,能够无拘无束的做自己想做的事,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彼得·潘是最快乐的儿童。
借彼得·潘对童年的执着与坚守,对游戏的狂热与追求,目的在于宣扬童年的可贵。每个人都要珍惜自己的童年时光,因为当你长大后,当你的童年逝去后,你丢失的是快乐无忧的生活。
彼得身上最大的特点是狂妄自大,太高傲、太自信了。他经常把别人的功劳归到自己身上:温迪帮他把影子缝上后,他马上高兴起来,觉得影子是自己缝上的,高兴得上蹿下跳,喊着“我多聪明啊!嘿,我的手真灵巧啊!”男孩们想各种方法为温迪建造她梦想的小屋,当建好时,彼得“马上认定这是自己想出来的。” 彼得从胡克手下救了虎莲公主,她和她的部族决定全身心为彼得效命,称彼得为“伟大的白人父亲”,他们对彼得惟命是从,彼得毫不谦虚,对此自认当之无愧,还经常傲慢地对他们说“彼得·潘说了,他很满意。”他就是这样的自大,这样的不谦虚,同时也看出彼得·潘单纯至极,单纯的那么自然,那么可爱,那么儿童化。
恩格斯曾经说过:“我觉得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了什么,而且表
【3】现在他怎么做。”彼得的高傲、自大的性格也体现在他的行为方式上,他做事
情时一定得显示显示他的本领,他总是舍易求难,不喜欢用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他看到飞行时睡着的迈克尔掉下去时,不是尽快就他,而是在迈克尔要落水是才抓住他,因为彼得不仅仅是想把迈克尔从危险的状态下解救出来,更是想在温迪他们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他要袭击海盗时,一定要把他们叫醒,不会趁他们睡着时打他们。他把温迪及男孩们救出来时,本可以飞着离开海盗船,他们可以很容易地到达安全地带,但彼得却要与胡克决斗,不肯这么偷偷地离开。与胡克决斗时,他要求绝对的公平,他不愿意占便宜,当胡克的刀被他打落时,他会让胡克捡起刀„„
彼得只是个男孩。他有的也只是男孩的感情,对于他身边出现的三个女孩,他的感情也不是男女之情,而温迪、小叮当、虎莲却不仅仅希望彼得只把她们当做朋友:小叮当是个有着世俗情感、爱嫉妒的小女人,她是个女的,而彼得是男的,本来她是不应该留在彼得身边的,她看到彼得对温迪好时,她就很嫉妒,她就要惩罚温迪,甚至差点害死温迪,这应该是恋人才有的举动;温迪在地下之家时和彼得扮演的是夫妇,他们是男孩们的父母,但彼得却说他对温迪的感情“是一个孝顺儿子对母亲的感情”,文帝听后“落落寡欢”,因为温迪真的把彼得当成了她的“老头子”;虎莲也说不想当彼得的母亲,而且,他们之间的相识是在传统的英雄救美的模式下开始的。但是彼得只是个男孩,他还不懂这些男女之情,他不了解女孩们的心思,在这方面他只是小叮当说的“傻瓜”。
三、飞行
我们喜欢彼得·潘,因为他是青春和永恒的象征,还因为他会飞。
有谁在童年时没有幻想过飞上天空,飞越海洋。飞行曾是多少代孩子的梦想,然而,飞上蓝天的梦想却始终难于实现。不过有一个人例外,他就是彼得·潘,他不仅可以自由自在的飞行,而且还可以让每一个想飞的孩子飞起来,实现孩子们飞翔的梦想。
去梦幻岛是要靠飞行才能到达的,而飞行在孩子们身上是很容易学会的,甚至简单到与生俱来的地步,好像孩子们本来就应该会飞行,彼得只是开发了一下他们的潜能。当达林先生家的三个孩子沾上些神仙们的仙粉后,不到十分钟就学会了飞行,飞出了自家的窗户。
只有孩子们相信飞行,只有孩子可以飞行,成人则不再相信梦想了:当达林太太看到彼得从窗口跳出去时被吓坏了,“她以为男孩一定摔死了,赶紧下楼向街上跑去,可是街道上没有尸体,也没有男孩留下的任何痕迹。”她根本不会想到彼得是飞出去的,她根本就不会相信人会飞。人越成熟,想象力越匮乏,也就越现实了。
飞行是靠梦想托起的。彼得开始教孩子们飞行时说:“你尽量在脑海里只想些美妙神奇的事情,那么这些想法就会把你浮到空中去。”虽然后来作者也说这是彼得跟孩子们开的玩笑,但他会选择这样的玩笑,恰恰说明作者将飞行与梦想联系到了一起,只要有梦想,就可以飞行。飞行要借助梦想的翅膀,飞行也不是简简单单的行动,而是放飞的梦想。孩子是拥有丰富的梦想资源的人群,童年时梦想最绚丽的时期,所以,孩子们可以飞行。
正是梦幻岛、彼得·潘、飞行,还有小仙子、海盗等等这些典型的童话意象融合于《彼得·潘》这部作品中,才使得它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正是因为游戏、快乐、自由这些儿童观的树立,才使得这部作品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注释:
【1】【2】杨实诚 《梦幻岛的永恒魅力——从<小飞侠彼得·潘>到<重返梦幻岛>》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3
【3】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第343页
参考文献:
1、詹姆斯·巴利著 艾柯译《彼得·潘》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5.12、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第二篇:古诗词常用意象分析
古诗词常用意象
了解意象群无疑对鉴赏古代诗歌、准确捕捉古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情感类别:哀怨、激愤、向往、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等。要深入了解这情感,就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发掘出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寻撷到诗中的情感载体。如:杨柳——(代表)惜别、菊花——傲视、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古迹——怀旧等等。而古诗中的情感载体——意象——解读这些意象群,就成了古诗词鉴赏的突破口。
所谓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就古典诗词而言,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而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以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对之进行多维解读,是鉴赏诗歌的钥匙之一。
1、落花:自然是人类永远的认识对象和审美对象。自然的形式丰富多彩,人类对美的撷取也无穷无尽。山川草木“莫不有性情”。情感与这些形式的遇合,故有意象产生。我国历史上优秀诗词数不胜数,本文我只想撷取其中的一朵奇葩——含有“落花”意象的诗词,来略谈一二。
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自然规律,但在我国古诗词中却赋予了它们以情感和生命。归纳起来,“落花”意象有这样几层意思。
A、一是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构成一种优美的意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中“春城无处不飞花”,给人的感觉是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各种颜色的花儿在风中轻扬曼舞,美妙极了。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伴随着风雨之声,落花片片,满地缤纷,可以想见春天的美好和童子的天真烂漫之趣。
B、一是面对落花,唏嘘感叹:叹年华易逝,美丽不再。
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中“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可以看出国破家亡之恨,无可奈何之情。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中“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抒发了浓浓的郁闷之情,幽幽的相思之苦。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词。花落巳葬,己去谁葬,暗含自己的命运还不如落花,道尽了心中的绵绵的悲苦。
C、还有一种是以落花寓意昂扬向上的精神。
“花落春常在”清道光年间考生俞樾在礼部复试,以此句为诗开头,寓意希望在人间。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王安石《北陂杏花》)暗寓诗人宁可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粉身碎骨,也不愿委曲求全同流合污。
2、流水
A、因水具有柔和清冷的特点,故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诗人借水的清冷,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B、又因水的剪切不断、永不停歇与愁绪的无始无终、无止无休正好吻合,故诗人又常以水喻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词人经历亡国之痛后,尝尽了 人生的愁苦滋味,他用东去的“一江春水”抒写愁恨,让读者看到那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腔幽愤尽泻如注,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3、“捣衣”和“砧声”
A、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单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除外虑,心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正因为这些原因,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李白《捣衣》)
“不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杜甫《捣衣》)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宋?晏几道《少年游》)
B、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杜甫的《秋兴》,就是以白帝城的砧声寄寓自己客居漂泊中对故乡的思念: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C、古典诗歌表现了捣衣与砧声意象,也塑造了这种意象。它不仅感染、感动着置身情境之中的思妇与游子,即使平常诗人,也往往喜欢把这种声音作为自己诗歌的背景音乐,表达种种复杂的情感: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十国南唐?李煜《捣练子》)
“砧清秋巷迥,灯白夜堂凉。此意无人会,重城醉梦乡。”(林景熙《夜意》)
4、雁
相传鸿雁能够传书。李煜在《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中的:“雁来音信无凭”,春天大雁从南方飞归北方,主人公眼见南方的大雁飞来,心头顿时生出一线希望,兴许大雁会带来故国江南的音信。可等待半天,大雁飞过,音信全无,留下的只是更深的失望.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大雁的形象往往延伸出“雁阵”、“雁序”、“雁行”这些相应的形象来。强调的群体、共同飞翔的意义。
“雁行”:谓相次而行,如群雁飞行之有序列。《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中有“两服上襄,两骖雁行”的诗句。
“雁序”:飞雁的序列。杜甫有诗《天池》:“九秋惊雁序,万里狎鱼翁。”更有用“雁序”来喻兄弟的。还有“雁阵”:雁飞行时排成的队形。汉代焦延寿的《易林?二复之丰》:“九雁列阵,雌独不群。”这些诗文都是强调大雁和雁群的关系。所谓“断鸿”,是失群孤雁。柳永的《乐章集?夜半乐词》有:“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久。”张久龄云:“孤鸿海上来。”
5、杜鹃
又名杜宇、子规、蜀鸟。传说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A、因它的叫声被老百姓摹拟为“不如归去”,其声凄惨,因而古诗词中的杜鹃常常是凄凉、哀伤的象征,诗人常常用以表达思亲之情、归家之念。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中“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诗人通过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吴融《简州归降贺京兆公》)
B、传说杜鹃啼叫时嘴里会流出殷红的血,故杜鹃啼血常用以表现环境之凄凉。
“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村颓壁”(南宋?文天祥《念奴娇》)
C、也有用杜鹃啼血来比喻忠贞的。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南宋 文天祥《金陵驿》)
6、鹧鸪
A、它的叫声被老百姓摹拟为“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B、鹧鸪的叫声还可用来婉转劝人不要远行,以此表达思念之情。
“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东风唱鹧鸪”(郑谷《席上贻歌者》),它借所谓“江南客”之不忍唱鹧鸪曲,表达诗人不愿继续游子行的思乡之情。
7、燕子
A、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晏几道《临江仙》),词人以“燕双飞”这乐景反衬“人独立”这一哀情,即看到燕子成双飞翔,想到自己孑然一身,心爱之人不在身边,孤独想思之苦油然而生。
B、又由于燕子有眷恋旧巢的习性,故又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昔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南宋?文天祥《金色陵驿》)
8、寒蝉
晋人陆云在《寒蝉赋?序》中称赞蝉有五种美德:头上有蕤(ruí),这是文采;只饮露水,这是清高;不食五谷,这是廉洁;不住窠巢,这是俭朴;应气候守季节,这是信用。
蝉常常成为诗人自比清高的载体,而秋蝉命折旦夕,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因此,寒蝉又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唐?骆宾王《咏蝉》),这里“西陆”即“秋天”,“南冠”即“囚徒”,诗人以闻蝉起兴,借寒蝉自喻,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李商隐《蝉》),天将破晓,寒蝉巳声嘶力竭,而它所栖息的高树(喻指所期望的人)却仍然一片碧绿,似乎对寒蝉的哀鸣,全然无动于衷,诗人以蝉自况,喑喻为人作幕,寄人离下,空有不平之鸣,依然为薄官所羁绊。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竭。”(宋?柳永《雨霖铃》),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巳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曹植《赠白马王彪》。
9、月亮
A、古诗中的月亮往往是思乡的代名词,是相思之情的载体。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B、明月还常常蕴涵边人的悲愁。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悲亢幽怨。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出塞》)的悲壮雄浑。
C、有时明月还蕴涵时空的永恒。“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D、由于月亮的特点是普照天下,有圆有缺,月圆可喻亲朋相聚,事情结果圆满;月缺可喻亲朋分离,事情不如人意。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恨君不是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宋?吕本中《采桑子》)即借月亮的这两个特点来喻人事。
10、船
A、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等,“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古人常说“舟马劳顿”“水陆兼程”,可见“船”在古代交通中的重要地位。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购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写于船上的诗,或写到船的诗,俨然成为一个颇为壮观的部落。
下面这两首诗中的“船”意象更多地融入了诗人的漂泊之感: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
————刘鹩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这两首的主题与意象群极为相似:两位诗人都漂泊异乡,栖身客舟之中,暮色四合,夜风吹动岸上的树叶,发出凄清的声响。在作客他乡、旅途孤寂之时,两位诗人不约而同地想到昔日朋友,写诗以寄情。作为诗的中心意象,前者是“月照一孤舟”,后者是“孤舟兼微月”,都强调“月”与“舟”的组合.而最为直接地以船为喻、表现自身漂泊之感的诗歌,恐怕当属李商隐的《木兰花》:
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
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B、与“漂泊”之感相对,中国古典诗歌中“船”意象的另一典型内涵是“自由”。
这种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庄子,他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他的思想虽然消极,但是对中国文人来说,“泛若不系之舟”,却成为颇具吸引力的人生理想。
下面两首以“船”意象表达自由感受的诗,是历来为人所传诵的: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司空曙《江村即事》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11、青山
古人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的静穆,山的宏远,对中国人有着永远的吸引力。
A、青山意象在诗歌中频繁出现,它是诗人们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作为故乡的象征,雄浑沉稳的青山让游子感到无比亲切。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唐?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远行之人看着他乡青山,遥想故园风景,远志之人独归青山,求得一片从容,十分自在。
B、另一方面,人事往来成代谢,青山却容颜不改,万古长存。它不仅是一种空间意象,同时更暗含时间的因素,它代表一种压力,启示诗人对生命与历史进行反思;它提供一个坐标,让诗人得以定位自己在历史中的形象。“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这种虚无之感在古典诗歌中得到反复表现,《三国演义》开篇一首《临江仙》词,即因浓缩了这种感慨而被誉为“千古第一调”。青山的宽广胸怀为人们提供居住地,让人留恋,令人向往。无论诗人是在青山的永恒中发现人生短暂而为之恐惧,还是因之而超脱,他们的身心都渴望归依青山。
“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在弃官之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把自己完全交托给自然。被排挤出朝廷的李白说:“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山中问答》)。
C、同样,“青山”意象在诗歌中也经常被用于暗示浓烈的情感。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宋?林逋《长相思》)
D、青山的绵延不绝,给读者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和想象空间。诗人们很早就学会一项技巧,在诗的前半部分抒发某种特定的感情,而把“青山”意象安放在结尾。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友人的身影如飞鸟从泪眼中消失,青山依旧伫立眼前,以其恒定提醒人的分离,倍添伤感和惆怅。唐代诗人钱起在考场上所作《省试湘灵鼓瑟》是以“青山”意象为结尾的最成功的范例。根据考官的要求,他在诗的前半部分描写湘水女神鼓瑟,音律之美为人世罕闻,而以下面四句收束全诗:“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曲终之后湘灵杳无踪影,悲风拂过一川江水、几座青山,呈现给读者一幅极其省净的画面,画面中隐藏着一颗哀怨的灵魂,一双追索的眼睛。“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开放式结尾一直为人们所欣赏。
12、梅
古往今来咏花的诗词歌赋,以梅为题者最多,或咏其风韵独胜,或咏其神形俱清,或赞其标格高雅,或颂其节操凝重。《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梅。”
A、寒梅,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被诗化、典型化。这枝寒梅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所以,王维独问“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与“今夜曲中闻折柳”一样,“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战土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有思乡的情调。
B、唐人的咏梅诗,大多写闺怨,传友情,托身世。至宋以后,借梅传友情抒闺怨之意渐歇,而写其意象之美,赞其品格吟风日盛。前者的代表是林和靖的《山园小梅》,后者的代表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陆游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他赞美梅是“花中气节最高坚”的,俨然梅的知音、梅的化身:“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梅花绝句》)以后的咏梅诗,都只是宋人流风余韵的发扬。
13、菊花
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欺霜傲雪,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在诗词中常常是恬然自处、傲然不屈高尚品格的象征。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战国楚?屈原《离骚》),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则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寒菊》)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是借菊花来寄寓诗人崇高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14、莲花
莲花又名荷花、芙蓉、芙蕖、菡萏(hàn dàn)等。
A、由于“莲子”即“怜子”谐音,“怜”意为“爱慕”,“子”,第二人称
敬称,“怜子”即爱慕心上之人,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这里虚实相生,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 明。”(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B、又由于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故又被视为处于浊世而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的象征。
【其他有关“莲花”的诗句】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古辞《江南》)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李商隐《无题四首》)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唐?张籍《春别曲》)
15、竹子
A、竹子虚心、有节、根固、质坚、潇洒、挺拔,所以,诗词中多为“坚贞”、“高雅”、“气节”的象征。诗人借竹言志,托竹寓情,蕴藏着深邃的哲理。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苏轼《绿竹筠》),表达了文人士大夫清高脱俗的雅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板桥《竹石》),高度赞扬了竹子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来扶持,明年更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清?郑板桥《新竹》),歌颂了竹子敬老爱幼、世代相传的美德。
B、此外有表现竹子高风亮节的。
“自是子猷(yóu])偏爱尔,虚心高节雪霜中”(刘兼《新竹》)。
C、有表现顽强生命力的。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白居易《题李次云窗竹》)。
D、有表现忠诚的。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荫待我归”(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等等。
16、青松
青松是耐寒树木,经冬不凋,古人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因此常常被看做有刚正节操的象征。
“愿君学长松,慎勿做桃李。”(李白《赠书侍御黄裳》),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三国?刘桢《赠从弟》),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高洁的品质。
17、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唐?王昌龄《长信秋词》),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一声梧桐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秋日冷雨打在梧桐叶上,凄苦之情可想而知。其他如: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南宋?李清照《声声慢》)等,大体上也是表达这样的情感。
18、柳
A、柳从《诗经》开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天下千树万树,“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杨管别离”,人们送别偏要折柳写柳,这是因为“柳枝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 情”的缘故。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柳”者,“留”二音相谐,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折柳送别,自汉朝以来就有了。南朝乐府民歌有“上马不促鞭,反折杨柳枝,碟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反映了那时赠别,马上的、马下的都折柳。
B、普普通通的杨柳易勾起人从未明确意识到的感触与联想。诗中少妇“不知愁”登楼赏景,触“柳色”而生离愁别绪:“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唐?王昌龄《闺怨》)
C、杨柳有着袅娜的风姿,迷人的意态(“一丝柳,一寸柔情”)所以,它被赋予缠绵悱恻哀怨无尽的情怀。这种情怀与离别的凄婉悲伤不谋而合,“杨柳依依”,“依依离情”,诗人们喜欢以柳入诗,原因大概在此吧。
19、另外,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还有:
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以“骏马”喻志向{如“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以“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牛峤《感恩多》); 以“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以“杨花”写离情{如“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 以“青草”喻离恨{如“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以“雨打芭蕉”写离愁别绪{如“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葛胜仲《点降唇》); 以“乌鸦”表现凄凉的氛围{如“枯藤老树昏鸦”(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宋?秦观《满庭芳》)。还有“青苔”、“长江”、“青鸟”、“红尘”、“青云”等等。
简记:
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竹:气节 积极向上
梧桐:凄苦 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菊:隐逸 高洁 脱俗 梅:傲雪 坚强 逆境 不屈不挠 兰:高洁 牡丹:富贵 美好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猿猴:哀伤 凄厉
鸿鹄:理想 追求(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沙鸥:飘零 伤感 东风:春天 美好
西风:秋冬 落寞、惆怅 衰败 游子思归 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云:游子 飘泊 玉:高洁 脱俗 江水: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 历史的发展趋势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灭
霜:人生易老 社会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雪:纯洁 美好 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暮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 年华易逝、功业未成的感慨
草: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 荒凉 偏僻 离恨 / 身份、地位的卑微
第三篇:分析意象意境教案
解意象 品诗歌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意象和意境;
2、积累专业术语并准确答题;
3、规范答题模式。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复习诗歌鉴赏。今天我们要复习的内容是分析意象意境。这节课我们要完成的学习目标有三个:(幻灯片)
二、高考诗歌鉴赏题型:
通过对考纲的解读,我们把诗歌鉴赏考查的内容分为以下七类:(1)分析意象与意境
(2)分析表达技巧(3)分析语言炼字炼句(4)分析情感主旨(5)分析前人的评价
(6)比较评价题型(7)综合表述型
今天我们就来复习第一种题型,分析意象意境型。
三、理解意象
什么是意象?简单来讲,意象是指包孕着主观情感的客观景物或事物,用公式来体现就是物象+情意=意象。(板书)
诗词鉴赏的第一课就我们就说过,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譬如,“柳”是一种客观事物,它有形状颜色,是一个物象。但当诗人把它写进诗词中,它就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成为诗词中的意象。李贺在《致酒行》中写道:“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诗句中的“柳”已赋予了对“主父”的深切思念之情,因而是一个意象。“竹”也是一种客观事物,它在诗词中也会带上作者的主观情感而成为意象。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中的意象“竹”象征着不畏逆境、坚强刚劲的君子风范。
总之,意象指包孕着主观情感的客观景物或事物。我们大致分为两类:具有特定含意的意象和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板书)
四、理解意境
诗歌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诗人常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鉴赏意境就要从作者所描绘的风物、景象入手,把握作者贯穿其中的思想感情。在一些写景抒情诗中,意象是一个个物象,而意境则是这些物象综合起来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马致远的《秋思》中那些冷落衰败的意象,构成了萧索悲凉的深秋的意境。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表现出宁静幽深的意境。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连用缺月、疏桐、孤鸿等意象,营造了孤独凄凉的意境。(诗句呈现幻灯片)
五、分析意象意境常见提问方式: 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六、经典例题:《梦回》(提前布置,写在导学案上,课上念出答案)梦回①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
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注】 ①梦回:梦醒。
(1)本诗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常见病例诊断:
①营造了夜晚冷清宁静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的忧愁感伤之情。(笼统概括,缺少分析)②作者写了旅馆、明月、砧声、莲叶、鸥鸟等景物,营造了凄冷静谧的氛围,表达了伤心的感情。(形象罗列,表达不准确)
③梦醒以后,旅馆上空,有明月笼罩;不知什么地方传来砧的声音,唤起了客人的愁绪。夜里无风,莲叶仍发出了响声,水很寒冷,沙鸥不能入睡。气氛凄冷,感情忧伤。(生硬翻译,缺少诗意)
④写了旅馆、明月、砧声、莲叶、鸥鸟等景物,烘托了凄冷的氛围,渲染了作者愁苦的心情。(营造了悲怆、寂寞、忧愁的氛围)(错用术语,表达偏颇)
2、答案示例:
作者通过描写惨淡的秋月、荒凉的驿馆、杂乱的砧声、晃动的莲叶、未眠的鸥鸟等意象,营造了秋夜幽寂、荒凉、凄清的氛围,抒发了异乡漂泊的孤独、忧伤和悲怆之情。
七、分析意境通用的答题思路:
① 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形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包括是什么和为什么两部分。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具体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八、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①
杜甫
迟日②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 ①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②迟日:春日。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九、规范表达格式示范:(记在导学案)(1)①诗歌描写了„„意象;组成一幅„„的画面,②营造„„的意境;③表达了诗人„„的心境。(或揭示了„„的道理。)(2)①这首诗选取了„„等意象,② 描绘了一幅„„的画面,渲染了„„的氛围; ③ 抒发了„„的情感。
十、“分析意象意境”复习建议
1、对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形象寓意、常见意境类型尽可能了然于心。(页子已发)
2、平时训练时要养成“按部就班”的习惯,一步一步地走,拒绝“越级”做题。举一反
三、熟能生巧、水到渠成。
3、解答题目时一方面要“宁多勿少”、“宁滥勿缺”、“宁详勿简”,多答多写总是没有害处;另一方面要“点到”、“面到”,尽可能答到“点”子上,不能遗漏任何一个方面。
4、适当了解一些诗歌鉴赏“专门术语”,在本节尤其要注重一些关于意境(氛围)特点方面的“术语”积累;(记在导学案)记下来:
【意境(氛围)】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思想感情】
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忧国忧民 闲适恬淡之情等。
十一、链接高考:《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4分)
答: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
第四篇:《雨巷》的意象分析
《雨巷》之意象品读
一: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
朗读品味,咀嚼诗歌语言。
深入意境,把握意象的象征意义。教学重难点: 文章意象品读。
二、欣赏课文朗诵,思考:
(1)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忧愁 哀怨 低沉
(2)诗人用了哪几个意象?物:油纸伞 雨巷
丁香
人: 我姑娘
三、品读意象(1)雨巷
诗中是怎样描写雨巷的?有什么特点? 悠长而寂寥(2)丁香
为什么作者要说“丁香”一样的姑娘,而不是“玫瑰姑娘”、“牡丹姑娘”? 出示“丁香花”图片,解释“丁香情节” 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中“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丁香花含苞不放,比喻愁思郁结,后人经常用丁香结来写夫妻、情人或友人间深重的离愁。
(3)姑娘
美丽 高洁 愁怨 神秘 容易消失离去
“我”追求的对象(4)我
孤独 彳亍着 心事重重
是一个孤独寂寞的独行者,也是一个追求者。
四、写作背景了解
“我”在追求什么呢?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
• 时值“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际,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反动派对革命者进行血腥屠杀。
• 热烈响应革命的青年,找不到革命的前途,陷于彷徨迷惘,渴望新的希望出现。• 《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心境的反映。
五、体味象征意义
雨巷,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
我是找不到革命的前途,陷于彷徨迷惘,渴望新希望出现的知识分子。姑娘,是诗人的理想,苦苦追求的希望。
六、诵读诗歌,在诵读中更好地体味诗歌意象之美。
第五篇:诗词中的意象整理分析
诗词中的意象整理
1、落花
A、一是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构成一种优美的意境。
“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翃《寒食》)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各种颜色的花儿在风中轻扬曼舞
B、一是面对落花,唏嘘感叹:叹年华易逝,美丽不再。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国破家亡之恨,无可奈何之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浓浓的郁闷之情,幽幽的相思之苦。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词。花落巳葬,己去谁葬,暗含自己的命运还不如落花,道尽了心中的绵绵的悲苦。
C、还有一种是以落花寓意昂扬向上的精神。
“花落春常在”清道光年间考生俞樾在礼部复试,以此句为诗开头,寓意希望在人间。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王安石《北陂杏花》)暗寓诗人宁可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粉身碎骨,也不愿委曲求全同流合污。
2、流水
A、因水具有柔和清冷的特点,故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诗人借水的清冷,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B、又因水的剪切不断、永不停歇与愁绪的无始无终、无止无休正好吻合,故诗人又常以水喻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词人经历亡国之痛后,尝尽了人生的愁苦滋味,他用东去的“一江春水”抒写愁恨,让读者看到那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腔幽愤尽泻如注,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3、“捣衣”和“砧声”
A“思妇”主题: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李白《捣衣》)
“不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杜甫《捣衣》)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宋·晏几道《少年游》)
B、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杜甫的《秋兴》,就是以白帝城的砧声寄寓自己客居漂泊中对故乡的思念: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C、把这种声音作为自己诗歌的背景音乐,表达种种复杂的情感: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十国南唐·李煜《捣练子》)
“砧清秋巷迥,灯白夜堂凉。此意无人会,重城醉梦乡。”(林景熙《夜意》)
4、雁
相传鸿雁能够传书。李煜在《清平乐》中说:“雁来音信无凭”,春天大雁从南方飞归北方,主人公眼见南方的大雁飞来,心头顿时生出一线希望,兴许大雁会带来故国江南的音信。可等待半天,大雁飞过,音信全无,留下的只是更深的失望.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大雁的形象往往延伸出“雁阵”、“雁序”、“雁行”这些相应的形象来。强调的群体、共同飞翔的意义。
5、杜鹃
又名杜宇、子规、蜀鸟。传说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A、因它的叫声被老百姓摹拟为“不如归去”,其声凄惨,因而古诗词中的杜鹃常常是凄凉、哀伤的象征,诗人常常用以表达思亲之情、归家之念。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吴融《简州归降贺京兆公》)
B、传说杜鹃啼叫时嘴里会流出殷红的血,故杜鹃啼血常用以表现环境之凄凉。
“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C、也有用杜鹃啼血来比喻忠贞的。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南宋·文天祥《金陵驿》)
6、鹧鸪
A、它的叫声被老百姓摹拟为“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B、鹧鸪的叫声还可用来婉转劝人不要远行,以此表达思念之情。
“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东风唱鹧鸪”(郑谷《席上贻歌者》),它借所谓“江南客”之不忍唱鹧鸪曲,表达诗人不愿继续游子行的思乡之情。
7、燕子
A、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晏几道《临江仙》),词人以“燕双飞”这乐景反衬“人独立”这一哀情,即看到燕子成双飞翔,想到自己孑然一身,心爱之人不在身边,孤独想思之苦油然而生。
B、又由于燕子有眷恋旧巢的习性,故又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昔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
8、寒蝉
晋人陆云在《寒蝉赋·序》中称赞蝉有五种美德:头上有蕤,这是文采;只饮露水,这是清高;不食五谷,这是廉洁;不住窠巢,这是俭朴;应气候守季节,这是信用。
蝉常常成为诗人自比清高的载体,而秋蝉命折旦夕,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因此,寒蝉又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李商隐《蝉》),天将破晓,寒蝉巳声嘶力竭,而它所栖息的高树(喻指所期望的人)却仍然一片碧绿,似乎对寒蝉的哀鸣,全然无动于衷,诗人以蝉自况,喑喻为人作幕,寄人离下,空有不平之鸣,依然为薄官所羁绊。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竭。”(宋·柳永《雨霖铃》),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巳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曹植《赠白马王彪》。
9、月亮
A、古诗中的月亮往往是思乡的代名词,是相思之情的载体。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B、明月还常常蕴涵边人的悲愁。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悲亢幽怨。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出塞》)的悲壮雄浑。
C、有时明月还蕴涵时空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D、由于月亮的特点是普照天下,有圆有缺,月圆可喻亲朋相聚,事情结果圆满;月缺可喻亲朋分离,事情不如人意。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0、船
A、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等,“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购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
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
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
————刘鹩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这两首的主题与意象群极为相似:两位诗人都漂泊异乡,栖身客舟之中,暮色四合,夜风吹动岸上的树叶,发出凄清的声响。在作客他乡、旅途孤寂之时,两位诗人不约而同地想到昔日朋友,写诗以寄情。作为诗的中心意象,前者是“月照一孤舟”,后者是“孤舟兼微月”,都强调“月”与“舟”的组合.而最为直接地以船为喻、表现自身漂泊之感的诗歌,恐怕当属李商隐的《木兰花》:
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
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B、与“漂泊”之感相对,中国古典诗歌中“船”意象的另一典型内涵是“自由”。
这种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庄子,他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他的思想虽然消极,但是对中国文人来说,“泛若不系之舟”,却成为颇具吸引力的人生理想。
下面两首以“船”意象表达自由感受的诗,是历来为人所传诵的: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司空曙《江村即事》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11、青山
古人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的静穆,山的宏远,对中国人有着永远的吸引力。
A、作为故乡的象征,雄浑沉稳的青山让游子感到无比亲切。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唐·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远行之人看着他乡青山,遥想故园风景,远志之人独归青山,求得一片从容,十分自在。
B、另一方面,人事往来成代谢,青山却容颜不改,万古长存。它不仅是一种空间意象,同时更暗含时间的因素,它代表一种压力,启示诗人对生命与历史进行反思;它提供一个坐标,让诗人得以定位自己在历史中的形象。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这种虚无之感在古典诗歌中得到反复表现,《三国演义》开篇一首《临江仙》词,即因浓缩了这种感慨而被誉为“千古第一调”。青山的宽广胸怀为人们提供居住地,让人留恋,令人向往。无论诗人是在青山的永恒中发现人生短暂而为之恐惧,还是因之而超脱,他们的身心都渴望归依青山。
“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在弃官之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把自己完全交托给自然。被排挤出朝廷的李白说:“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山中问答》)。
C、同样,“青山”意象在诗歌中也经常被用于暗示浓烈的情感。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宋·林逋《长相思》)
D、青山的绵延不绝,给读者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和想象空间。诗人们很早就学会一项技巧,在诗的前半部分抒发某种特定的感情,而把“青山”意象安放在结尾。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友人的身影如飞鸟从泪眼中消失,青山依旧伫立眼前,以其恒定提醒人的分离,倍添伤感和惆怅。唐代诗人钱起在考场上所作《省试湘灵鼓瑟》是以“青山”意象为结尾的最成功的范例。根据考官的要求,他在诗的前半部分描写湘水女神鼓瑟,音律之美为人世罕闻,而以下面四句收束全诗:“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曲终之后湘灵杳无踪影,悲风拂过一川江水、几座青山,呈现给读者一幅极其省净的画面,画面中隐藏着一颗哀怨的灵魂,一双追索的眼睛。“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开放式结尾一直为人们所欣赏。
12、梅
古往今来咏花的诗词歌赋,以梅为题者最多,或咏其风韵独胜,或咏其神形俱清,或赞其标格高雅,或颂其节操凝重。《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梅。”
A、寒梅,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被诗化、典型化。这枝寒梅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所以,王维独问“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与“今夜曲中闻折柳”一样,“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战土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有思乡的情调。
B、唐人的咏梅诗,大多写闺怨,传友情,托身世。至宋以后,借梅传友情抒闺怨之意渐歇,而写其意象之美,赞其品格吟风日盛。前者的代表是林和靖的《山园小梅》,后者的代表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陆游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他赞美梅是“花中气节最高坚”的,俨然梅的知音、梅的化身:“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梅花绝句》)以后的咏梅诗,都只是宋人流风余韵的发扬。
13、菊花
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欺霜傲雪,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在诗词中常常是恬然自处、傲然不屈高尚品格的象征。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战国楚·屈原《离骚》),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则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寒菊》)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是借菊花来寄寓诗人崇高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14、莲花
莲花又名荷花、芙蓉、芙蕖、菡萏等。
A、由于“莲子”即“怜子”谐音,“怜”意为“爱慕”,“子”,第二人称
敬称,“怜子”即爱慕心上之人,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这里虚实相生,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B、又由于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故又被视为处于浊世而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的象征。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古辞《江南》)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李商隐《无题四首》)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唐·张籍《春别曲》)
15、竹子
A、竹子虚心、有节、根固、质坚、潇洒、挺拔,所以,诗词中多为“坚贞”、“高雅”、“气节”的象征。诗人借竹言志,托竹寓情,蕴藏着深邃的哲理。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苏轼《绿竹筠》),表达了文人士大夫清高脱俗的雅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板桥《竹石》),高度赞扬了竹子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来扶持,明年更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清·郑板桥《新竹》),歌颂了竹子敬老爱幼、世代相传的美德。
B、此外有表现竹子高风亮节的。
“自是子猷偏爱尔,虚心高节雪霜中”(刘兼《新竹》)。
C、有表现顽强生命力的。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白居易《题李次云窗竹》)。
D、有表现忠诚的。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荫待我归”(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等等。
16、青松
青松是耐寒树木,经冬不凋,古人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因此常常被看做有刚正节操的象征。
17、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唐·王昌龄《长信秋词》),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一声梧桐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秋日冷雨打在梧桐叶上,凄苦之情可想而知。其他如: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18、柳
A、柳从《诗经》开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天下千树万树,“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杨管别离”,人们送别偏要折柳写柳,这是因为“柳枝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的缘故。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柳”者,“留”二音相谐,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
B、普普通通的杨柳易勾起人从未明确意识到的感触与联想。诗中少妇“不知愁”登楼赏景,触“柳色”而生离愁别绪:“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唐·王昌龄《闺怨》)
C、杨柳有着袅娜的风姿,迷人的意态(“一丝柳,一寸柔情”)所以,它被赋予缠绵悱恻哀怨无尽的情怀。这种情怀与离别的凄婉悲伤不谋而合,“杨柳依依”,“依依离情”
19、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以“骏马”喻志向{如“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诗》};以“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牛峤《感恩多》);以“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以“杨花”写离情{如“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以“青草”喻离恨{如“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以“雨打芭蕉”写离愁别绪{如“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葛胜仲《点降唇》);以“乌鸦”表现凄凉的氛围{如“枯藤老树昏鸦”(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宋·秦观《满庭芳》)。还有“青苔”、“长江”、“青鸟”、“红尘”、“青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