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散文中的意象分析

时间:2019-05-13 08:24: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史铁生散文中的意象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史铁生散文中的意象分析》。

第一篇:史铁生散文中的意象分析

史铁生散文中的意象分析

中文摘要

史铁生是我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哲思型作家之一,他的散文到处流露出对生命困苦极限的体验、感悟和内省,他散文中的意象无时无刻都在体现着生命的色彩和不屈的精神。史铁生以自身不寻常的经历和独特的写作视角,叩问生命真谛,寻求困难人生的精神救赎之途,把一个个具体的事物写的包含了万千情感。其中,地坛是史铁生精神家园的栖居地,母爱是他精神的支柱和希望的源泉,墙是他亲情温暖的守护,通过写一系列的意象,史铁生表达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感怀和尊重。

关键词:史铁生,散文,意向分析

Shi prose in the image analysis

Abstract

Shi is our country modern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philosophizing type writer, his prose reveals the hardship of life around the limits of experience and feeling and introspection, the image all the time in his prose embodies the colour and unyielding spirit of life.Shi in their own unusual experiences and unique writing perspective, inquiries about the true meaning of life, to seek hard the spirit of redemption way of life, write a specific things contains a myriad of emotions.Ditan is shi spiritual home habitat, a mother's love is the source of his spiritual pillar and hope, writing is his life beyond the spirit of redemption way of suffering.Keywords:shi tie sheng;prose;Intentional analysis

史铁生的作品,为很多人所喜爱,尤其是他的散文,更是被赋予了丰富的艺术特色,作为一名作家,史铁生显然有着不为人知的内心痛苦和压抑,有着普通在作家难以体会的经历和伤痛。但是人们依然能从史铁生的作品中,发现作者内心的情感,对生命对亲情对生活的珍惜。所以,本文就从史铁生的散文开始,从那些人们熟悉的意象和事物开始,一起开始探索意象的旅程„„

一、史铁生散文中的意象概述

史铁生是一名非常特殊的作家,他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两年后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到延安插队,却在那里把双腿弄瘫痪了;1972年回北京治疗,没有再回去;1974年进了北京一家街道工厂工作。1981年因病情加重,无法工作,回到家中休养。史铁生在生病之后,开始了写作生涯。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1984年他的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连续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史铁生最早是以小说创作引入注目的,初期小说与暴露“阴暗面”的文学有相通之处。另外就是描写知青生活的,回忆中有反思。由于自身身体的残疾,他也开始涉及与残疾有关的主题,先是对残疾人生存状态的描摹,而后开始进人更为深刻的关于人的有限与无限的问题的思考。史铁生的小说即带有“散文化”的倾向,而自他1991年在《上海文学》发表长篇散文《我与地坛》之后,他的散文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认同。史铁生这些散文,背后都蕴含着极大的内涵,普普通通的事物,在那些优美饱含深情的意象中,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点滴的意象,无数的情感,深情的文字,都像一座座艺术宝藏,等待着人们去走近那意象的深处,去挖掘那些曾经打动人心的情感„„

(一)人性温情的守护

正是由于对宇宙意义和人生大爱有了更深的思索,并真正参透了生命的意义,史铁生的人生态度也有了进一步的转折,他不仅以一种昂扬的精神和奋发向上的斗志,努力活出自身的精彩,同时,他还以一种人间大爱,对自己同命运的人,表现出终极关怀和深切的理解。而这种对人性温情的守护,满溢着柔美和甜蜜,甚至消饵和冲淡了现 实的残酷。比如在《务虚笔记》开篇就是对新生和死亡的描绘。尽管老柏树死了,但两个小孩的出场却预示着永恒的希望和生命的生生不息。在第三章“死亡序幕”里,其思想主题更是多层次、多角度,关于死亡和生存、爱情与残疾、苦难与生命,通过交叉重叠的描写,诉说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二)亲情无价的力量

在当代文学史上,史铁生一直以思考著称。而正是由于身体的残疾,史铁生对爱有了更深的感悟和思考。同时随着对自我的反省,他对爱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升华。而伟大圣洁的母爱,则是史铁生爱的源泉和不竭动力。在《秋天的怀念》中,史铁生以满怀深情的笔墨,描写了一个伟大母亲给予孩子的那种无私的爱,宁可一个人为孩子承担全部的苦难,那种包容和对孩子深切的牵挂,让人流泪、烯嘘不已。而正是因为这种深刻而坚忍的母爱,才让史铁生在残疾路上,有了独自前行的勇气。并最终在母亲的一去不复返中,获得了生的启迪,着就是史铁生在作品中多次提到的“好好活”。在《合欢树)}中,史铁生再次淋漓尽致的展现了这种母爱,母亲为了治好残疾的儿子,四处寻医问药,将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儿子身上。

(三)生命意义的探索

比如在《命若琴弦》中,史铁生写道,老瞎子终于弹断了一千根琴弦,却发现怀揣了“50 年”的念想竟然只是白纸一张时,一下子变得憔悴不堪,迅速衰老。因为赖以生存的目标没有了,生活没有了奔头,没有了意义。一生在追寻的目标被残酷地证实为空,似乎所有为之奋斗的过程都是苍白的、无力的、没用的,然而是不是这样呢?老瞎子最后想开了,他对小瞎子说“记住,人的命就像这根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并且给小瞎子的目标增添到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史铁生通过这则短篇小说在告诉我们他的生存理念:生命享受的是一个过程,人这一辈子,过得去就够了。把很多人难以弃之的“目的”抛在脑后,但并不是说不设目的,而恰恰是要设立一个高尚美好的目的,让自己有动力去为之奋斗,同时却要放弃“必须要有一个结果”的心态,重视奋斗之过程,享受奋斗之快感,体验奋斗 之欢乐。唯有如此,才能在有目的的无目的状态下,不患得患失,心静气顺,专注于整个过程的美好。因为在他看来,如果一个人总是想着要一个最终的结果,就会衡量自身条件有哪些缺失和不足,一旦这些缺失和不足是无法更改的,就难免陷入悲愤和绝望中,故他说“一个只想(只想!)使过程精彩的人是无法被剥夺的”;1“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2

二、地坛:精神家园的栖居地

1972年正直青春韶华的史铁生在延安插队时失去了双腿。面对困难人生的沉痛打击,史铁生也曾经意志消沉、自暴自弃,他在《我二十一岁那年》中记录了自己住在医院从患病到确诊这一年的心理感受,写出了一个年轻人在遭受残疾后的措手不及和痛苦绝望。“二十二个春天没有哪一个像这样让人心抖„„回忆脚踩在软软的草地上是什么感觉?想走到哪儿就走到哪儿是什么感觉?那竟是回忆不出来的„„我祈求上帝不过是在和我开着一个临时的玩笑„„我终日躺在床上一言不发,心里先是完全的空白,随后由着一个死字去填满。”3

然而,凄惨的人生遭遇,并没有击垮史铁生坚强的意志,在经历了病痛折磨、意志消沉、自暴自弃、母亲离开这一系列沉重打击以后,史铁生开始了自己追梦旅程,创作出《合欢树》、《好运设计》、《我与地坛》、《墙下短记》、《病隙碎笔》等一系列的励志散文。2002年,他凭借《病隙碎笔》荣获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这个奖对于史铁生来说是他选择提笔写作走自己的精神探索之路后的莫大的肯定和鼓舞。其颁奖词是这样写的:

作为一位作家,史铁生无疑是让人尊敬的。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零零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 12 史铁生:《史铁生自选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 年 6 月版,第 364 页 史铁生:《史铁生自选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 年 6 月版,第 364 页。

3史铁生.我二十一岁那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178. 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4

在史铁生的散文中,地坛既是现实存在的人文地理场域,又是其追寻生命真谛的精神家同的栖居地。历经沧桑的地坛是四百年前坐落在离史铁生家不远的一座废弃的古园。据说这里曾经是明清时期帝王们进行祭祀的场所。史铁生在《我与地坛》、《墙下短记》、《想念地坛》等散文中,用了非常详细的笔调去描写地坛: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我常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5 一个是正直青春年少却双腿残废的青年,一座曾经是明清帝王祭祀帝王神祗的辉煌祭坛如今却变成一片荒芜野地的古园。命运的相似和相遇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生成了史铁生与地坛之间的“缘分”。对于史铁生来说,地坛最初只是他为了逃避不幸命运和痛苦的场所,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到:

“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6地坛陪伴史铁生一起渡过了生命中最难煎熬的岁月。他在《我与地坛》中这样写到: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宁静。坐在因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任何地方,喧嚣都在远处。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一进园门,心便安静。有一条界线似的,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7 地坛这片净土不仅承载了命运带给史铁生的痛苦,而且也给了他一个疗伤的最佳之地。因为这片土地历久而弥坚的生命力带给了他无 45史铁生.病隙碎笔[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史铁生.我与地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6史铁生.我与地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7史铁生.我与地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限的启迪,并且使他彻底摆脱了“死”的念头,开始思考怎样活下去的问题和意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8。对于命运,史铁生在他的散文《墙下短记》中是这样告诉自己,也是告诉所有像他一样在困境中挣扎的芸芸众生:“墙”只想教会我们两个字“接受”。“接受墙的存在„„墙要你接受它,就这么一个意思反复申明,不卑不亢,直到你听。”正是因为接受限制接受残缺,以及接受苦难的道理才让史铁生正真明白:困境无法消除,宿命只能接受,寻找不公平命运的出路也只能靠自己。坦然接受命运,不去做任何无畏的抗争和搏斗,并不是自救的结果,而恰恰是自救的开始。在地坛中,史铁生细细品味着生命的“味道”,思索着人生的真谛。他在《我与地坛》中这样说道:“地坛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到自己的影子,去窥视自己的心魂。”地坛是史铁生心魂的栖息地和精神的家园。每个人寻找精神家园就是为受伤的心灵寻找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港湾,并在这个家园中用理性去体验和把握生命本身,去畅想和感悟人生的真谛命。史铁生在十五年以后说:“因为这

9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地坛对于他来说是一种信仰和依托,是一种回归生命起点的地方。

三、母亲:精神的支柱和希望的源泉

史铁生的成长经历中,母爱是他精神的支柱和希望的源泉。史铁生在《合欢树》和《秋天的怀念》中深刻形象地描绘出了母亲的博大无私的爱。例如,母亲每当看到儿子暴躁不安,随手砸东西或者乱发脾气的时候,她就悄悄地退出去,躲在儿子看不见的地方含泪观察他的动静,等他平息下来后才去开导、鼓励他;当看到儿子捶打着双脚说不想活的时候,母亲会用最原始的爱拥抱和抚慰儿子;在和儿子讲话时,她会小心翼翼地避开“怕”和“跑”那样敏感的字眼,生怕儿子听了心里难受。母亲用她那宽广的胸怀包容着儿子的一切,而自己一个人却承受着所有的惊恐和痛苦。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这 8史铁生.我与地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史铁生. 我与地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10她为儿子默默地祈祷,默默地注视、关怀、承受和付出,帮助儿子重新振作。母亲用她的理解和宽容,用她的博大无私的爱抚平了儿子心中的创伤,让儿子从暴躁狂妄的生活状态下逐渐平息下,重新焕发出生活的希望。

母爱是支撑史铁生坚强活下去的精神支柱,母爱不仅支撑着史铁生渡过那段最艰难的时光,而且也给予他生活的希望。这使得史铁生对母亲充满了感激和歉疚。母亲是在她这辈子活得最苦的时刻离开人世的,但是她始终无怨无悔。在《我与地坛》里,史铁生描写了母亲离去的悲伤和惶恐,表达了自己当初从未体会到母亲的艰难而感到悔恨。

“她视力不好,有几次看不到我,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过我经常呆过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多少焦灼的路„„这园中不单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心里是没头没尾的沉郁和哀怨,走遍整个园子却怎么也想不通“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出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11

母亲生前没有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者深刻的教诲,但是史铁生从她对苦难的态度,还有她的容让、隐忍、坚韧和无私的爱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和人生的力量,使他面对自己残疾的人生依然能拥抱幸福和希望,真正懂得了去思考人间的大爱,使他在人生道路上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信念:“爱才是人类唯一的救助。”12

四、墙:母亲的守护

读史铁生的作品,“墙”是一个怎么都绕不过去的话题和景色,在史铁生的散文中,“墙”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墙”的意象,不但象征着作者对于生命苦难的认识,而且包含着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下面就通过《墙下短记》中的描述,一起了解一下墙的内涵。

1011 史铁生.我与地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史铁生.我与地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12 史铁生.病隙碎笔 [M].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墙”在文中的第一个含义是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制造者,象征着人性中的孤独体验。文章以对记忆的吟诵开启我们对墙的遥想。“很多年里它们轻得仿佛不在。千百次机缘错过,终于一天又看见它们,看见时光把很多所谓人生大事消磨殆尽,而它们坚定不移固守在那儿,沉沉地有了无比的重量。” 首段文字情感细腻,温暖如水,如诗一般叫人回味。随着记忆的延伸,关于墙的思绪延伸到了童年我和同窗好友 L 之间的一件小事。在我把珍爱的物品赠与 L 后,在外人的怂恿之下,我又厚颜地将其要了回来。我与 L 间的友情是否因此埋下破灭的伏笔不得而知,然而那堵来横亘在去路途上的“很长而且荒凉”的墙就此扎根进心底。在我眼中,墙便是彼时彼地 L 与我友情产生间离的见证,予以了我生命最初的时光里最深长的孤独体验。“孤独”是史铁生探询精神困境的重要命题。史铁生认为人的根本困境有三,第一点即“人生来注定只能是自己,人生来制定是活在无数他人中间并且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这意味着孤独。” 之所以说墙象征人性中的孤独体验,一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不可彻底沟通性决定了人性中必然伴随着孤独体验,而墙因其高不可越,与孤独一样具有不可撼动性;而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距离就如同隔着一道无形的墙一般,史铁生只不过借以暗喻的手法将其有形化罢了。因此“墙”这个意象的选择便再明了不过:墙不仅暗含着个体生命的孤独体验,更是人类整体命运的不可撼动的孤独精神困境的象征。

“墙”的第二个含义是人内心恐惧的构筑者。在史铁生的其他散文中多次提到幼儿园时期玩乐的伙伴之间怪异而扭曲的关系。这段时光想必便是史铁生年幼生命中最深刻的恐惧,幼儿园更是成为几十年来史铁生人生中对于无助、冷漠、恐惧感受的最初思想来源。而那幼儿园四周青色的高墙,便因此包裹了恐惧的空气,似乎将人捂鼻窒息。“到幼儿园去必要经过这墙下。一俟见了这面高墙,退步回家的希望即告断灭。那青灰色几近一种严酷的信号,令童年分泌恐怖。”高墙在年幼的我眼中漫长无边,无可逾越,就像一个把快乐与自由硬生拉扯断裂的怪兽。尽管墙阻隔了心灵的距离,构筑着人内心的恐惧与孤独,但是人却需要墙。若将前面的十六段(至“在我的恐惧里那儿即是远方”)归为第一部分,那么从十七段开始(即“坐在窗前”开始)则可归为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作者的思绪从回忆的具象描述中抽回,进入抽象的哲理性思考层面。此时墙已不是具体的墙,而是象征着人思想的樊篱,人心的城墙,这是文中“墙”的第三个含义。人生活在 秘密的隐藏与建造之中,每个人都有秘密,而且每个人皆需要秘密。秘密需要裹藏,因此人与人之间需要距离,需要一堵心灵的城墙。“其实秘密就已经是墙了。”因为秘密本身便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相互隐藏各自秘密的两方,不可能做到完全的亲密无间。秘密是心灵的墙,是人自己为自己构筑的墙。然而这墙在保护了自己的同时,也困囿了精神的自由。“假设这心灵之墙可以轻易拆除,但山和水都是墙,天和地都是墙,时间和空间都是墙,命运是无穷的限制,上帝的秘密是不尽的墙,上帝所有的很可能就是造墙的智慧。”这里的墙是秘密,是人类所永恒无法极尽的时间与空间的秘密,是个体生命所无法掌控和料知的命运的秘密。纵使命运的不可测度正是无穷人生困境的滥觞,然而在史铁生看来,秘密“是趣味的爹娘”,人无法长久地活在无法寻觅趣味和意义的生命当中。因此我们需要秘密,需要这堵秘密的墙。

人需要墙,可是人为什么总想逃离墙呢?“探秘的欲望终于要探到意义的墙下。”从第二十二段开始,文章开始进入思维发散的阶段。孤独是墙,恐惧是墙,秘密也是墙,那么意义呢?意义也是一堵高墙。在史铁生创作的文学母题中,对生与死的思考是对一切人生命题追问的起点。在地坛中他曾历经过这般思考: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因而是不必着急的;那么就只能选择活;不仅活,而且必须活出意义。《病隙碎笔二》中这样说:“当生命二字指示为人的时候,要求就够多了,岂止活着就够?”人活着,必然需要意义的支撑。在《墙下短记》中,墙的第五个象征意义就是,装载着人欲逃离却永远无法逃离的“意义”。然而“要求意义就是要求生命的重量。各种重量。各种

13重量在撞墙之时被真正测量。”纵使人欲逃避意义,也只能逃得开某种意义,而逃不开意义本身,“图同你逃得开一次旅行但逃不开生命之旅。”因为尽管意义是一个虚无的人生命题,但是人无法逃离意义而生存,生活无法脱离意义而前行。由此作者得出了一个结论:不要熄灭破墙而出的欲望,要接受墙。最后的四个自然段,作者的思绪又绕回记忆本身,开始跋涉记忆深处延伸无边的意义沙漠。在这一部分,我们发现,墙成了地坛(古园)的一部分。若说古园是我“心魂”的所在地,是我灵魂的栖息港湾,那么这堵墙便成了与我进行心灵对话的超越意识的存在体。在失魂落魄的岁月里我与墙对话,在墙边聆听 13 史铁生.自言自语 [M].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51 箫声和老人带来的心灵的震撼。“直到有一天我又跟那墙说话,才听出那夜箫声是唱着‘接受’,接受限制。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接受墙的存在。哭和喊都是要逃离它,怒和骂都是要逃离它,恭维和跪拜14还是想逃离它。”“伟大的墙”之所以伟大,因为它的存在无法抗拒,无法左右。此时的“墙”象征着生命中无可选择的苦难与缺憾,象征着个体生命无法摆脱亦无法掌控的命运。

无论是孤独、恐惧、距离、秘密、意义还是命运的苦难与缺陷,“墙”都是个体生命与人类生存困境的观照。将这一系列抽象的命题物化为墙的形象构造,充分体现了史铁生散文中的意象诗性化创作特点。识者悉知史铁生散文以意象苍渺著称,史氏散文在不同篇章中搭建的系列意象,实则遥指向作者那个充满哲思的、回归生命本真的深邃内心世界。事实上,无论是《墙下短记》的“墙”,抑或是“钟声”、“庙”、“院子”、“树”,都是作者在身体遭受病痛的禁锢以后,精神上极力向过去的个体生命经验(即记忆)进行二度探寻,甚至多次探寻的“问路石”。即是说,或许一开始史铁生也并不知道这一场思考即将抵达何方,他只不过是借助这些曾经出现在记忆之中的种种意象的“幻影”,一步步摸索、试图抵达灵魂深处最深刻的恐惧与最沉重的困惑;当他发现这一切恐惧、困境的根源,他尝试超越,有时似乎是成功的(如《我与地坛》),有时却是不成功的——然而无论成功与否,史铁生之所以为史铁生的魅力在于,他借助这个超越的过程,完成了苦难对灵魂的锻造。

史铁生.以前的事 [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参考文献

[1]史铁生.我与地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2]胡山林.史铁生创作的终极关怀精神[J].北京社会科学.2004(02)[3]胡秦葆.论史铁生散文的生命哲思[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1)[4]张振金著.中国当代散文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5]胡晓文.灵魂的挣扎与跋涉——史铁生散文美学意蕴解读[J].电影文学.2009(06)[6]张银爽.心灵深处的生命图景——论史铁生散文中的意象[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01)[7]史铁生著.病隙碎笔[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8]史铁生著.我与地坛[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9]马敏.史铁生生命意识研究综述[J].文学界(理论版).2010(03)[10]曾令存.史铁生:寻找救赎与走向“过程”[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第二篇:散文意象

借助象征意象,提升散文亮点

——浅析象征意象手法在散文创作中的使用

说到象征意象,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诗歌中常见的一种表现主题的方式。荷花、青松、丁香„„都有着它们各自的隐喻作用。它们为作者抒发情感,表现主题,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散文创作的表现中,如果能掌握象征意象的具体作用,并在文章中恰到好处的使用这两种表现手法,更能传达文章的主旨,起到渲染思想内容的作用。在高中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在写作中很好的利用象征意象的手法,借以恰当好处的用来渲染主题、升华主旨,当成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阅读者能透过文章表面浅显的意思而看到作者要表现深层的主旨,理解到作者的精心描摹地深意,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在具体的运用上,我们可以从一下方面去引导去探讨:

抒发深厚感情。在写人叙事的文章中,很多同学能够很好把握住事件的中心,做到详略得到突出重点,但往往在文末找不到升华的点,全文变得虎头蛇尾,读来遗憾顿生。尽可能的寻找到那个可以激发情感引人共鸣的地方,也就成了写作的关键。

比如,一个同学写暑假回家,跟父母上山挖地锄草,当他依锄休息时,看到父母弯腰拔草弓背的姿势,突然想起那该是一张弓,而自己是父母手中的箭,而在《父亲》一文中感慨:“父亲,你弯弯的脊梁是一张拉开的弓,我是你们射出的箭,你的腰越弯,我这只箭才会飞得越高,飞得越远!”

寄托美好期待。我们在看到自然景物的时候,往往会触景生情,失败的忧伤,成功的深思,都会在其中。在对景物的描述过程中,做到景物和人生处境的相互结合,也就成了文章的鲜明的亮点,深深的打动阅读者的心。

在《秋天的草茎》一文中,期中试结束,作者的成绩不经如人意,他独自到田径场上散步,独自坐在枯黄的草坪上,无意间伸手拔出一根长长的草,他看到枯黄的叶片连着的依然是碧绿的草茎,深深的震撼了:“在这初冬时节,万物凋零,叶儿枯萎,这草茎却依然碧绿葱郁着,做着来年春天绽放新芽的美梦。我只不过是一次考试的失利而已,又何必萎靡不振呢?学学这根草茎吧,把梦想埋在心底,努力前行,相信下一次一定会成功。”表达由衷赞美。优美的风景在我们眼前展现婀娜的身姿,美好的生活在我们身边实实在在的存在,有时候很难用语言直接的描绘,直接的赞美给人的感觉也显得苍白而生硬,掌握对自然事物的很好利用,能够起到渲染主题、升华文意的作用。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绿叶对根的深情》一文有这样的一段:“根会舍弃自己的身躯,为绿叶拦下风雪,哺育着它;绿叶也会舍弃一切,用自己的身体滋润着它。它们会说,来年再见。直至绿叶也在根的怀抱中长眠,根会呼唤它:醒醒吧,绿叶儿,天亮啦,我给你找了许多雨水呢。一滴滴雨水,掺杂着根的泪水,最后一次的流在绿叶身上。根终于把体内的泪水都给了绿叶,但绿叶仍旧在睡,而根,也再无法呼唤绿叶了……来年,根又托起了绿叶,问它:你渴吗?”

寄托高远心志。人生理想,崇高胸怀,借助身边景物来抒发,也就有了依托的方式,能够产生一种文化的厚重感,能够很好的激励着众人。北京高考满分作文《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中,作者写到:“这双隐形的翅膀让我的生命波涛汹涌,激励着我飞翔,放飞心灵,不断的前行。当阳光穿过高高大厦,当阳光穿过简陋的山区小学校舍,当阳光洒向南海群岛的哨兵脸上……我看到五星红旗在飘扬,这是中国的翅膀吗?我想是,是埋在我们每个人心底的那双阴影的翅膀。让大家的心相连,让大家一起放飞爱的心灵,放飞中国的翅膀,放飞一个民族的希望。”

第三篇:史铁生散文读后感

史铁生散文意蕴深厚,谈吐亲切而又凝重,语言严谨不失幽默。那么,来看看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史铁生散文读后感,希望你喜欢。史铁生散文读后感篇一

第一次都史铁生的散文是他的《我的梦想》。在此之前,我一直觉得散文总是十分晦涩,好似雾里看花,叫人读不懂,对散文实在是没有好感。但是《我的梦想》却带给我另一种感受,没有虚情假意,没有矫情做作,朴实的语言直达心灵。从此,我记住了史铁生。

开学伊始,作业不算多,闲来无聊,便在此捧起了这本《史铁生散文》。可能是在青年时突如其来的下肢瘫痪让他对人生产生了更多的疑惑,更多的思考,在他的文章里,常常是一个问题连着下一个问题。这些问题串起了文章,虽然这些问题并不都能够得到解答,有时甚至会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原点,但这并不妨碍你在跟随文章一起思考的过程中得到自己的收获。

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许多文章我还是读不懂(王文洁同学说《我与地坛》很感人,我还真没这种感觉……差距啊差距),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难得地感觉到了放松与平静。一味地读小说,那些或惊险、或离奇、或喜或悲的故事已经让我们的心灵过于冲动,过于敏感。不如暂时放缓脚步,静下心来读一篇这样的文章,放松一下,也为下一次启程做好准备。

关于史铁生的散文,最喜欢的应该是《好运设计》了。如果我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该多好啊。这样的梦想想必每个人都做过,但像作者这样规划得如此详细的却是不多见。然而,当你顺利地拥有一切时,生命似乎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于是,之前的“好运设计”一项项地被推翻,“设计”了半天,到头来却发现:享受现在、热爱生命、注重过程,这才是完美的人生。这个结尾可以算是俗了,但之前的铺垫却让这一切显得顺理成章,而且富有内涵。

这本书我读的很慢,也不需要读得快,慢慢地读,细细地思考,才会有所收获。

后记:其实这本来是一篇作业,当时周记没什么可写的,就打算写篇读后感交上,没想到越写越有感。虽然写完以后才发现,写得实在很传统……不过,谁让我就是这么想的呢。各位板砖啥的随便扔。

史铁生散文读后感篇二

史铁生有一篇文章叫《记忆迷宫》,题目真是形象!确实,记忆就是人心灵里的迷宫啊,还和潜意识混杂在一起。所以他在此文里说:“记忆,在创作者那儿已经面目全非,已经走进另一种存在。”虽然他说的是以记忆的经历为基础的创作者、写作者;但其实在我们每一个记忆者这里,你的记忆都可能出现错误、混乱,毫无真实可言。可是啊!你记住的和你在记住时经由你的认知、情感改造过的记忆才是你生命的全部真实。史铁生还是在《记忆迷宫》里说:“我没有用‘记忆’,而是用了‘印象’。因为往日并不都停留在我的记忆里,但往日的喧嚣与骚动永远都在我的印象中。因为记忆,只是阶段性的僵死记录,而印象是对全部生命变动不居的理解和感悟。

记忆只是大脑被动的存储,印象则是心灵仰望神秘时,对记忆的激活、重组和创造。”所以《关于真实》里说“这些印象的累积和编织,那便是我了“。也就是说史铁生认为:基于记忆的心灵的真实才是最真实的生命的全部,在这种真实里,心灵是关键。其实回到读书笔记开头提到的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和刘亮程的“内心生存”,也是关乎心灵的,原来,生命的真实就在你的心灵里!文字、文学更能保存这种心灵真实,生命的时光不老。

我今年初春写过一篇回忆初中的文章,以接续中断了二十五六年的记忆。其中有一段:“记忆真是很奇妙的东西,记住了某件事,就是保存了某段时空给今日的丰富心灵增量。有时候已经忘记了某件事,有人提起,你又真切地全记起来了,因为它并不是消失了,而是潜伏在不知道哪个隐秘的角落里,早已融为你敏感心灵的一部分。”我是觉得自己好幸运,我记住了某些东西,并感动过留恋过,那段生命的美好时光就不会消散。

我的同学们读后也都有这样的感受,还有一位并不搞文字工作的同学说的一句话也一样的深刻。“她记录的是她的回忆和故事,每个人都有精彩的故事,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她这样细腻的感情。”是啊,这些都只是我记忆里细腻的真实,并不一定都是他们当年的真实;而在我记忆着他的时候,我在他的记忆里又是怎样的呢?我好想知道啊,那关于我的生命的真实。

史铁生有一篇《墙下短记》,也是写生命要接受墙的局限,就是上一篇读书笔记里说到的“生命的平等的残缺”。但里面也提到了有关墙的记忆与生命意义的关系。以其中一段作为本篇的结束:“一段生命轻得飘散了,没有了,以为是什么原来什么也不是,轻易、简单,灰飞烟灭。一段生命之轻,威胁了生命全面之重,惶茫往灵魂里渗透:是不是生命的所有段落都会落此下场呵?……要求意义就是要求生命的重量。死亡光临时有一个仪式,灰和土都好,看往日轻轻地蒸发,但能听见,有什么东西沉沉地还在。……可否还在美丽的位置上沉沉地有着重量。”他是说,生命的重量来自意义,只要你爱过恨过,歌过哭过,记住过感动过,心灵丰富过情感美丽过,生命就沉甸甸地在美丽的位置上真实存在着,不会轻得飘散了,没有了。家人们在我们的群里就是以心灵真实存在着,我们在一起的生命。心灵的真实才是最真实的生命的全部,心灵记住了生命的全部真实!

史铁生散文读后感篇三

史铁生是位特殊的作家。毕业于清华附中,文革初期,18岁的他响应号召赴延安一带插队,过重的农活,恶劣的生活条件,伤害了他年轻的身体,有一次还淋了大雨,高烧不退。回北京后,生日那天住进了友谊医院,从此再没能站起来。瘫痪那年他才21岁,他写有一篇《我21岁那年》。正值青春年少啊!用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里的话来说,是“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每周3次血液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残疾到底给史铁生带来了些什么?有人说,他因为身体的残缺而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思索;我想说,他发现了生命普遍的残缺,并用生命的眺望弥补了身体的残缺。

他在《给盲童朋友》一文里给盲童们解释“残疾是什么呢?残疾无非是一种局限。你们想看而不能看。我呢,想走却不能走。那么健全人呢,他们想飞但不能飞——这是一个比喻,就是说健全人也有局限,这些局限也送给他们困苦和磨难。……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

“健全人也有局限,他们想飞但不能飞”,是呀,如果能飞,谁不想飞呀?还有诸如健步如飞、事业腾飞、飞到心爱的人身边等等翱翔的人生愿望,可是身体再强壮、头脑再聪明的人也不可能平地起飞。人生而有缺陷,谁敢说自己的人生不会经历挫折和磨难,不会有痛苦和无法拥有?既然如此,那么健全人和残疾人一样都处在超越生命残缺的路上;其实生命是普遍的残缺,即使你是健全人。

他在《有关庙的回忆》写道:“无论再往哪儿去吧,都说明此地并非圆满。丑弱的人和圆满的神,之间,是信者永远的路。……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坍塌。”如果此岸的生命都圆满了,就没有信者去往彼岸,那人们心目中极乐的彼岸自然就因为毫无意义而坍塌了。这里无非铁证如山地告诉我们:一切生命都是残缺的,谁也不会比谁更幸运,谁也不会比谁更不幸。幸运和不幸在不同的人那里只不过表现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时段罢了!当我从史铁生那里明白了生命平等的永远的残缺,我便减轻了对生命春荣秋杀的忧伤。

比起普通人,史铁生当然更懂得生命的残缺,而他从当年同样荒芜了的地坛走出来后,宁静平和地接受了这种残缺。《病隙碎笔》里的这段话一直是我的座右铭:“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但他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以残缺的生命却比任何健全人都热烈地进行着生命的眺望,从而弥补了生命的残缺。这里先解释一下他说的“眺望”是什么。首先当然关乎史铁生作品里的核心概念“灵魂、心魂、心流”,总之,都有一颗心在。他在《想念地坛》里说:“写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点,写作由之出发的地方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难,写作之终于的寻求,即灵魂的最初的眺望。”史铁生的眺望是“灵魂的眺望”。《有关庙的回忆》里写到了奶奶在庙里听做法事的音乐和诵经声时的眺望:“奶奶听得入神,摇撼她她也不觉,她正从那音乐和诵唱中回想生命,眺望那另一种地方吧。”这不正是你我他,芸芸众生为了解除生命的苦难残缺而向彼岸极乐净土的眺望吗?

史铁生散文读后感篇四

上帝夺去了他的双腿,却从未击碎他坚强而善感的心;岁月悠久了昔日的青涩,却从未消散那份柔软与纯净——题记

读了史铁生的文字,你会觉得是品过了一杯珍藏的清醴,回味清香悠长,在某个时刻,也许会应景地涌上心头,不急不缓,恰到好处地催人泪下。因为文字充斥着感性,更因为理性的叙述,更让人的心颤然一抖。

多舛的命运让本就心细的他更加感性。翻开书,你会发现那字里行间,全都是感情——就像是一碗炸酱面,酱汁沾染了每一根面条……原谅我的俗气,对于清贫的我来说,炸酱面确实很美味。不,也许这文字真的就如炸酱面,平白,却深入人心。

静夜时,阅读着《插队的故事》,我是九零后,没插过队。但读着读着,我似乎觉得那个年代同我并不遥远,我甚至能感受到清平湾,仲伟,小彬……这些景和人是我见过且亲身经历过的。那种啃着掺麸的窝头想着烧鸡味儿的日子,那种见了心爱的男孩女孩却不得不遮遮掩掩的羞涩,那种忍受着十足的青春干劲被不平和心酸磨得一干二净的痛苦……我不知如何评论那个时代,因为毕竟我没真正经历,更多的苦痛细节我无法理解。也许,即使我经历了那个时代,我也无资格评论,因为我于那段时光,只是一个平凡的经历者,一个普通的记叙者。

更疼的是回忆。《插队的故事》里,多年后,当年的少年少女再聚时,那种物是人非的苍凉,冰了心。面对瘫痪,文字已经有些锐利。而在《原罪·宿命》里,直接赤裸裸将无望表达了出来。这是小说,文中的“我”、那个“莫非”并不是作者本人,我告诉自己。但是,每个主人公都有作者本人的影子,更何况,他们的经历如此相似。事故发生后的冥想,不是痛极后的麻木么?

我认为史铁生感性,是因为还有他对母亲的一份心。经典之作《我与地坛》中,他觉得自己没能早些理解母亲,没能尽孝,愧疚之情溢于言表。可是,他能在母亲有生之年重新振作起来,想必也是一种安慰吧。母亲的爱永远是博大无私的,她甚至可以为孩子心细地着想一切而忘记自己的存在。

而感性是与理性并存的,这才构造成一个完整的人。能将二者处理得十分得当的,便是一个识大体、有大爱的人。史铁生便是如此。

感性的文字是用理性来表达的。《兄弟》《午餐半小时》里,便是对现实的辛利理智地揭露。如一根长矛,直指社会最阴暗亦最易被人忽视的一面。《兄弟》里,以一个善良女孩子的视角,表达了对贫苦家庭的一对兄弟的同情,更有对世事的无可奈何和对条条框框的思索。《午餐半小时》的文字则充分展现了史铁生先生对光影和声音掌握得敏感、到位,十分精彩。一群工人一起谈话的场面映入眼帘。描写了底层劳动人民的辛劳与期冀,以及社会的不公与欺压。

……

其实史铁生先生的文字基本都是感性理性交融的,但我觉得还是感性在前。因为里面有打破常规的想法,譬如说:爱情是两个人相互理解,在理解之上而获的自由;婚姻也许会让有些人害怕,害怕失去现在所拥有的的美好;人活着,就是因为有个信念在支撑,不得不承认,只是每个人的信念不同罢了。信念消亡了,人亦不复存在,这和肉体无关,说的是精神世界……

很多人喜欢史铁生先生的文笔,觉得纯净柔软,像是一大朵一大朵的棉花,在棉花下,又是一片贫瘠锋利的土——这是现实。再怎么美好的文字,都是建立在现实之上的,否则就是无病呻吟。这说的也是理性。

当今,很多年轻的写手爱堆砌华丽的辞藻、卖弄文采,浮得像一片油,没有质量。对此,我想说:去阅读史铁生先生的文字吧,深厚而纯净、柔软而现实,那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沉稳。相较而言,那便是一股清泉,干净而有质量。

因为那其中,有感性,亦有理性。感性在前,理性跟上。

第四篇:诗词中的意象整理分析

诗词中的意象整理

1、落花

A、一是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构成一种优美的意境。

“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翃《寒食》)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各种颜色的花儿在风中轻扬曼舞

B、一是面对落花,唏嘘感叹:叹年华易逝,美丽不再。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国破家亡之恨,无可奈何之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浓浓的郁闷之情,幽幽的相思之苦。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词。花落巳葬,己去谁葬,暗含自己的命运还不如落花,道尽了心中的绵绵的悲苦。

C、还有一种是以落花寓意昂扬向上的精神。

“花落春常在”清道光年间考生俞樾在礼部复试,以此句为诗开头,寓意希望在人间。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王安石《北陂杏花》)暗寓诗人宁可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粉身碎骨,也不愿委曲求全同流合污。

2、流水

A、因水具有柔和清冷的特点,故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诗人借水的清冷,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B、又因水的剪切不断、永不停歇与愁绪的无始无终、无止无休正好吻合,故诗人又常以水喻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词人经历亡国之痛后,尝尽了人生的愁苦滋味,他用东去的“一江春水”抒写愁恨,让读者看到那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腔幽愤尽泻如注,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3、“捣衣”和“砧声”

A“思妇”主题: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李白《捣衣》)

“不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杜甫《捣衣》)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宋·晏几道《少年游》)

B、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杜甫的《秋兴》,就是以白帝城的砧声寄寓自己客居漂泊中对故乡的思念: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C、把这种声音作为自己诗歌的背景音乐,表达种种复杂的情感: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十国南唐·李煜《捣练子》)

“砧清秋巷迥,灯白夜堂凉。此意无人会,重城醉梦乡。”(林景熙《夜意》)

4、雁

相传鸿雁能够传书。李煜在《清平乐》中说:“雁来音信无凭”,春天大雁从南方飞归北方,主人公眼见南方的大雁飞来,心头顿时生出一线希望,兴许大雁会带来故国江南的音信。可等待半天,大雁飞过,音信全无,留下的只是更深的失望.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大雁的形象往往延伸出“雁阵”、“雁序”、“雁行”这些相应的形象来。强调的群体、共同飞翔的意义。

5、杜鹃

又名杜宇、子规、蜀鸟。传说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A、因它的叫声被老百姓摹拟为“不如归去”,其声凄惨,因而古诗词中的杜鹃常常是凄凉、哀伤的象征,诗人常常用以表达思亲之情、归家之念。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吴融《简州归降贺京兆公》)

B、传说杜鹃啼叫时嘴里会流出殷红的血,故杜鹃啼血常用以表现环境之凄凉。

“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C、也有用杜鹃啼血来比喻忠贞的。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南宋·文天祥《金陵驿》)

6、鹧鸪

A、它的叫声被老百姓摹拟为“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B、鹧鸪的叫声还可用来婉转劝人不要远行,以此表达思念之情。

“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东风唱鹧鸪”(郑谷《席上贻歌者》),它借所谓“江南客”之不忍唱鹧鸪曲,表达诗人不愿继续游子行的思乡之情。

7、燕子

A、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晏几道《临江仙》),词人以“燕双飞”这乐景反衬“人独立”这一哀情,即看到燕子成双飞翔,想到自己孑然一身,心爱之人不在身边,孤独想思之苦油然而生。

B、又由于燕子有眷恋旧巢的习性,故又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昔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

8、寒蝉

晋人陆云在《寒蝉赋·序》中称赞蝉有五种美德:头上有蕤,这是文采;只饮露水,这是清高;不食五谷,这是廉洁;不住窠巢,这是俭朴;应气候守季节,这是信用。

蝉常常成为诗人自比清高的载体,而秋蝉命折旦夕,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因此,寒蝉又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李商隐《蝉》),天将破晓,寒蝉巳声嘶力竭,而它所栖息的高树(喻指所期望的人)却仍然一片碧绿,似乎对寒蝉的哀鸣,全然无动于衷,诗人以蝉自况,喑喻为人作幕,寄人离下,空有不平之鸣,依然为薄官所羁绊。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竭。”(宋·柳永《雨霖铃》),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巳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曹植《赠白马王彪》。

9、月亮

A、古诗中的月亮往往是思乡的代名词,是相思之情的载体。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B、明月还常常蕴涵边人的悲愁。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悲亢幽怨。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出塞》)的悲壮雄浑。

C、有时明月还蕴涵时空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D、由于月亮的特点是普照天下,有圆有缺,月圆可喻亲朋相聚,事情结果圆满;月缺可喻亲朋分离,事情不如人意。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0、船

A、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等,“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购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

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

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

————刘鹩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这两首的主题与意象群极为相似:两位诗人都漂泊异乡,栖身客舟之中,暮色四合,夜风吹动岸上的树叶,发出凄清的声响。在作客他乡、旅途孤寂之时,两位诗人不约而同地想到昔日朋友,写诗以寄情。作为诗的中心意象,前者是“月照一孤舟”,后者是“孤舟兼微月”,都强调“月”与“舟”的组合.而最为直接地以船为喻、表现自身漂泊之感的诗歌,恐怕当属李商隐的《木兰花》:

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

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B、与“漂泊”之感相对,中国古典诗歌中“船”意象的另一典型内涵是“自由”。

这种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庄子,他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他的思想虽然消极,但是对中国文人来说,“泛若不系之舟”,却成为颇具吸引力的人生理想。

下面两首以“船”意象表达自由感受的诗,是历来为人所传诵的: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司空曙《江村即事》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11、青山

古人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的静穆,山的宏远,对中国人有着永远的吸引力。

A、作为故乡的象征,雄浑沉稳的青山让游子感到无比亲切。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唐·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远行之人看着他乡青山,遥想故园风景,远志之人独归青山,求得一片从容,十分自在。

B、另一方面,人事往来成代谢,青山却容颜不改,万古长存。它不仅是一种空间意象,同时更暗含时间的因素,它代表一种压力,启示诗人对生命与历史进行反思;它提供一个坐标,让诗人得以定位自己在历史中的形象。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这种虚无之感在古典诗歌中得到反复表现,《三国演义》开篇一首《临江仙》词,即因浓缩了这种感慨而被誉为“千古第一调”。青山的宽广胸怀为人们提供居住地,让人留恋,令人向往。无论诗人是在青山的永恒中发现人生短暂而为之恐惧,还是因之而超脱,他们的身心都渴望归依青山。

“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在弃官之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把自己完全交托给自然。被排挤出朝廷的李白说:“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山中问答》)。

C、同样,“青山”意象在诗歌中也经常被用于暗示浓烈的情感。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宋·林逋《长相思》)

D、青山的绵延不绝,给读者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和想象空间。诗人们很早就学会一项技巧,在诗的前半部分抒发某种特定的感情,而把“青山”意象安放在结尾。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友人的身影如飞鸟从泪眼中消失,青山依旧伫立眼前,以其恒定提醒人的分离,倍添伤感和惆怅。唐代诗人钱起在考场上所作《省试湘灵鼓瑟》是以“青山”意象为结尾的最成功的范例。根据考官的要求,他在诗的前半部分描写湘水女神鼓瑟,音律之美为人世罕闻,而以下面四句收束全诗:“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曲终之后湘灵杳无踪影,悲风拂过一川江水、几座青山,呈现给读者一幅极其省净的画面,画面中隐藏着一颗哀怨的灵魂,一双追索的眼睛。“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开放式结尾一直为人们所欣赏。

12、梅

古往今来咏花的诗词歌赋,以梅为题者最多,或咏其风韵独胜,或咏其神形俱清,或赞其标格高雅,或颂其节操凝重。《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梅。”

A、寒梅,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被诗化、典型化。这枝寒梅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所以,王维独问“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与“今夜曲中闻折柳”一样,“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战土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有思乡的情调。

B、唐人的咏梅诗,大多写闺怨,传友情,托身世。至宋以后,借梅传友情抒闺怨之意渐歇,而写其意象之美,赞其品格吟风日盛。前者的代表是林和靖的《山园小梅》,后者的代表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陆游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他赞美梅是“花中气节最高坚”的,俨然梅的知音、梅的化身:“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梅花绝句》)以后的咏梅诗,都只是宋人流风余韵的发扬。

13、菊花

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欺霜傲雪,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在诗词中常常是恬然自处、傲然不屈高尚品格的象征。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战国楚·屈原《离骚》),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则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寒菊》)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是借菊花来寄寓诗人崇高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14、莲花

莲花又名荷花、芙蓉、芙蕖、菡萏等。

A、由于“莲子”即“怜子”谐音,“怜”意为“爱慕”,“子”,第二人称

敬称,“怜子”即爱慕心上之人,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这里虚实相生,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B、又由于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故又被视为处于浊世而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的象征。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古辞《江南》)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李商隐《无题四首》)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唐·张籍《春别曲》)

15、竹子

A、竹子虚心、有节、根固、质坚、潇洒、挺拔,所以,诗词中多为“坚贞”、“高雅”、“气节”的象征。诗人借竹言志,托竹寓情,蕴藏着深邃的哲理。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苏轼《绿竹筠》),表达了文人士大夫清高脱俗的雅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板桥《竹石》),高度赞扬了竹子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来扶持,明年更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清·郑板桥《新竹》),歌颂了竹子敬老爱幼、世代相传的美德。

B、此外有表现竹子高风亮节的。

“自是子猷偏爱尔,虚心高节雪霜中”(刘兼《新竹》)。

C、有表现顽强生命力的。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白居易《题李次云窗竹》)。

D、有表现忠诚的。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荫待我归”(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等等。

16、青松

青松是耐寒树木,经冬不凋,古人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因此常常被看做有刚正节操的象征。

17、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唐·王昌龄《长信秋词》),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一声梧桐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秋日冷雨打在梧桐叶上,凄苦之情可想而知。其他如: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18、柳

A、柳从《诗经》开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天下千树万树,“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杨管别离”,人们送别偏要折柳写柳,这是因为“柳枝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的缘故。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柳”者,“留”二音相谐,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

B、普普通通的杨柳易勾起人从未明确意识到的感触与联想。诗中少妇“不知愁”登楼赏景,触“柳色”而生离愁别绪:“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唐·王昌龄《闺怨》)

C、杨柳有着袅娜的风姿,迷人的意态(“一丝柳,一寸柔情”)所以,它被赋予缠绵悱恻哀怨无尽的情怀。这种情怀与离别的凄婉悲伤不谋而合,“杨柳依依”,“依依离情”

19、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以“骏马”喻志向{如“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诗》};以“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牛峤《感恩多》);以“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以“杨花”写离情{如“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以“青草”喻离恨{如“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以“雨打芭蕉”写离愁别绪{如“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葛胜仲《点降唇》);以“乌鸦”表现凄凉的氛围{如“枯藤老树昏鸦”(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宋·秦观《满庭芳》)。还有“青苔”、“长江”、“青鸟”、“红尘”、“青云”等等。

第五篇:浅谈史铁生散文的生命意识

浅谈史铁生散文的生命意识

姓名: 廖晨

学号: 12228135

班级: 122281 专业:工商管理 【摘要】:“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这是史铁生对生命过程的价值的总结,而这过程又必须是“残缺”的,因为苦难成为人生之必要,欲望成为人生之必需,抗争成为人生之必然。惟如此,生命才能由被动而主动,由痛苦而快乐,由磨难而幸福。史铁生的“残缺观”在对人类生命的考察和追问中凸显着生命的演变过程,生命的“残缺”正是生命过程重要性的体现。

【关键词】:史铁生;散文;生命意识;

1.引言

史铁生是当代文坛独具个性的作家之一,发表的主要散文集有《我与地坛》、《自言自语》、《史铁生作品集》等。他的散文境界博大,触及到了人本的困境和人类生存的命脉;其作品既充满着强烈的悲天悯人的苦难意识,又激荡着一股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史铁生那沉湎而又执着的生命理念和生命哲思,给无数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人以温馨的慰藉和积极的勉励。

2.对生命意识的思索

在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艺术与哲学的发展过程可说是同步的。法国著名文艺批评家丹纳曾说:“一个艺术家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供玩乐的艺人”。[1]史铁生以其特有的平淡质朴而意蕴深沉的文风,敏感而博大的心胸闪耀出深邃而澄明的智慧之光,以最真诚的语言逼近哲学,成为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他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的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与去向”,[2]这也是对他作品最好的注释。

一、直面生与死“人生来不想死,可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这意味着恐惧。”[3]这是人所具有的三种根本困境之一。求生避死是所有生物共同的本能,但动物没有死亡意识,惟有人清醒地意识到死亡的意义。但当死亡离我们感觉很遥远时我们可能会淡化它,甚至漠视它。当“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突然残废了双腿,对于21岁的史铁生来说,是跌入了黑暗的地狱,生活将一个不容逃避的“生与死”的问题非常冷酷的摆在了他的面前,死亡向他展开了美丽的诱惑。那一年身体的残疾把他永远的送到了轮椅上。那时的他,正是血气方刚、生机勃勃的年龄,他对一切都充满了渴望与追求,想去创造、去追求他所喜欢的东西。可是命运却给他一个“特殊的安排与照顾”,他在延安清平湾插队的日子里,虽然感到腰腿疼,但并没有在意,仍然起早摸黑地给队里喂牛,精心照顾着老黑牛与红键牛。没想到,腰腿的疼痛竟成了他生命中永远的回忆。他在最爱动的时候,被困在了轮椅上,这是怎样的灾难,又是何等的残酷。在刚开始的日子里,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不相信自己将要在轮椅上度过还命运真正开始的人生。他还存着一丝希望,积极配合治疗,甘愿忍受各种各样的痛苦,“洗、敷、熏、灸”,“最后一回,我的胯部被熏成了烫伤”。然而,无论指明努力,他都难逃厄运的魔爪,当科学的诊断无情的宣布他的一切努力挣扎都是徒劳的,他拼命捶打自己失去知觉的双腿,多么希望这是一场噩梦,但现实依旧是现实,他不得不离开那个游刃有余的世界,呆在一个他原本一无所知的世界中去。在突如其来的厄运的打击之后,人就会丧失思想的能力,他对这“特殊照顾”的回报就是强烈的诅咒,他自卑、伤感,“死”的问题连想都不用想,就自动弹了出来,将他紧紧的抓住。然而,生命是一种责任,生命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目的。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我们必须使生命具有更高的意义,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建立起一些永恒的东西。生命中最好的景致有时并不是用浓妆淡抹彩绘而成的,它也许只是一个淡淡的足迹,但它深藏在我们心灵最柔软的地方,裹在层层的重负之下。史铁生用这种生命意识铸造了属于自己的世界。这就是史铁生对生命意识思索的开始。

3.探索生命的尊严和价值

史铁生对生命的尊严和价值的探索是有一个过程的,是随着思考上网发展而不断深入、不断变化的。最早思考生之意义当然是从致残后跌入命运的低谷时开始的。这在史铁生精神自传性小说《山顶上的传说》中有着详细的描述。作品主人公也是腿有残疾的小伙子,他致残后最受不了的不是肉体的折磨而是心灵的痛楚。世人的歧视、偏见像浓雾一样从四面八方压过来。他遇见的所有的人,所有的好人,在心底都对伤残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和歧视。这让倔强自尊的心灵无法忍受,感到活着不如死了好:为什么一定要活着呢?这么难,这么苦,这么费劲,这么累,干嘛还一定要活着呢?在这静悄悄的深夜,死去,是一件多么轻松、多么惬意的事!他的心灵陷入了深渊,但他终于战胜了死亡的诱惑,走出了心灵的深渊。促使他完成这一转变的是他对与生死意义的领悟。他想,死反正是一件早晚必定会到的事,何必那么着急呢?等你实在熬不下的时候死神自然会来搭救你;但它还没来,说明你还有力气。有力气为何不活下来试试争取欢乐呢?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试白不试,有力不用而让它浪费掉不等于傻瓜吗?在命运的航道上挥起你的双桨吧,这样至少可以在沉重的浆端感到抗争的快乐,比随意受摆布舒服,比闲着忍着多一些骄傲。从抗争中去得些快乐,欢乐不是挺多吗?真的,除去从抗争中得的快乐,活着还有别的事吗?人最终能得到什么呢?只能得到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谁专门会唉声叹气,谁的痛苦就更多些;谁最卖力气,谁就最自由、最骄傲、最多快乐。[2]于是,他找到了自我拯救的道路:活下来同命运作顽强的斗争,在抗争中争得人的尊严、人的骄傲,争取心灵的幸福。这就是那位残疾青年对生命意义的领悟,也是当时的史铁生对生之意义的领悟。战胜了死的诱惑,同时也领悟了生之意义。从渴望死到勇于生,这是史铁生精神上的一次大解放。此后他的作品的调子就再也没有《山顶上的传说》那么沉重、压抑、痛苦,而转向了深沉、宁静和平和。但这只是史铁生精神的初步解放,这次解放使他从自身厄运的阴影中走出来,获得了直面人生的精神力量。随着他对人生思考的深入,他又有了新的发现,从而对生之意义有了新的见解,这使他的精神得到了更大解脱,进入更加恢宏、深远、澄明的境界。这就是他发现了不只是不幸的的自己有自身的局限,而是人人都有自身的局限;不只是自己身处人生困境之中,而是人人都身处各种各样的困境之中。这就是说,局限、困境不是哪个人独有的,而是人类都有的。于是,史铁生由对自身困境的思考转向了对人类共同困境的探讨。一经如思考,史铁生就发现了人的许多与生俱来的根本困境。如,人生来注定只能是他自己,人生来注定活在无数他人中间并且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这意味着孤独;人生来就有欲望,人的欲望无穷然而实现欲望的能力却有限,这是一个永恒的距离,这就产生痛苦,人生来不想死,可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亡,这意味着恐惧,宇宙无穷无尽,人类不可能穷尽未知,不可能把矛盾认识完,因而就无法彻底根除灾难和痛苦,无法从根本上掌握自己的命运。困境与生俱来、与生俱存,困境永远困扰着人类,给人的生存带来痛苦,那么人类应该怎样对待困境呢?史铁生认为,困境是上帝,谁也不能把它消除,因而对待困境没有别的办法,唯有从精神上实现超越,从不断的精神超越中实现人的价值,获取人生的意义与人的尊严。

生与死对史铁生来说,仿佛是个既陌生又熟悉的话题。没有人一出生就考虑怕不怕死的问题,可同时又很少有人能在遭遇重大疾病的时候坦然的丝毫不去想或生或死的问题。他用一生的时间对生与死的问题不断地追问和参悟,这其实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思考本身就很沉重,更何况是关乎生死的话题。可他早已不再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而变得宽容、坦然,变得心如止水、宠辱不惊,《我与地坛》里也常常透着乐天知命的态度。他跨过了最黑暗最生不如死的那段日子,一切便柳暗花明了。史铁生是顽强的,他深知生命存在的意义不是抱怨和顾影自怜,而是尽己所能去发挥他的价值,去维护生命的尊严。那些他在轮椅上完成的文字能给人激励,引人思考,说的都是我们每个人必将面对的问题;那些在疼痛中写下的文字,看不出怨怒和愤懑,却带着对命运的冷静思索、传递着宽广深厚的情怀,给我们真实的慰藉和激励。

4.史铁生的生命哲学及其意义

史铁生痛定思痛之后的思想是睿智的、冷静的、理性的、健全的。他对生命的解读,对宗教精神的阐释,对文学和自然的感悟,构成了真正的哲学。他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振作精神,接受了命运对他的不公,毅然向它发起挑战。正如他说:“上帝给你一条艰难的路,是因为觉得你行。如果注定有人要倒运,那么还是让我来吧,命运谁比我应付的更好了。”史铁生在苦难的生命体验里找到了自我救赎之路,这就是—信心和欲望。

他的生命意识即他的生命哲学。他用精辟、冷静、清晰、富有哲理的言语概括了生活的道理和生命的意义:“生活,正如上帝指给约伯看到的那样,从来就布设了凶险,不因为谁的虔诚就给谁特别的优惠。”[3] “信心,既不需要事先的许诺,自然也就不必有事后的恭维,它的恩惠唯在渡涉苦难时可以领受。” “生命本无意义,是我们使它有意义,是‘我’,使生命获得意义。”这是史铁生顽强生命力的体现,睿智思想的表达,宁静心灵的告白。这是他对生命和命运解读的结晶,他不仅悟出了生命的意义,更获得了新生,也为我们讲明了生活的道理和指明了人生的方向。

5.结论

时事难料,波诡云谲。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史铁生不仅仅是属于文学的,也远远不只是一个“身残志坚”的典范,在这个人们经常感到恐慌和无力的年代,内心强大的史铁生带给了我们许多精神的力量。正如那句颁奖词所说,“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我想,不管我们身体健全与否、心智有多成熟,读《我与地坛》,读史铁生,都会从中领悟到深刻的人生哲思,这让我们学着去眺望、去窥视、去似是而非的思考,然后更勇敢地爱身边的人、更从容地活好每一天,等待天荒地老,最后完成生命最华丽的旅程。

6.参考文献:

[1] 《作家》2009年16期

[2]《史铁生作品集》第2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3]《中国当代文学》2006年06期;

下载史铁生散文中的意象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史铁生散文中的意象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意象在散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意象在散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目录 【关键词】散文写作意境意象 „„„„„„„„„„„„„„„„„„„„„„„„„„„„„„„„„„„1 一、什么是意象 „„„......

    古诗词常用意象分析范文合集

    古诗词常用意象 了解意象群无疑对鉴赏古代诗歌、准确捕捉古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情感类别:哀怨、激愤、向往、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等。要......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全文散文[合集5篇]

    《秋天的怀念》,短篇散文,选自《史铁生散文自选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著。是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小编这里整理了这篇作品的原文,希望大......

    古典诗歌中梧桐的意象分析[模版]

    浅析古典诗歌中的“梧桐”意象摘要: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范畴,它在古典诗词中的灵活运用,不仅使古典诗词具有情感性,还让古典诗词具有了承载文化底蕴的生命力。......

    中国古典诗歌中月亮意象分析

    论中国古典诗歌中月亮意象 关键字:意象 月亮 李白 杜甫 “意象”是一种以语词为载体的修辞艺术的基本符号,它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文化情感的郁结,是作者经过审美经验的筛选,融入......

    分析意象意境教案

    解意象 品诗歌 教学目标: 1、 正确理解意象和意境; 2、 积累专业术语并准确答题; 3、 规范答题模式。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复习诗歌鉴赏。今天我们要复习......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

    常见意象 ●花草类: (1)菊:隐逸 高洁 脱俗 (2)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 (3)兰:高洁 (4)牡丹:富贵 美好......

    《金锁记》中的意象(模版)

    《金锁记》中的意象 (开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这样一个人,她首先是一位标新立异的作家,其次她是一个集才情与苍凉于一身的女人,生死契阔,爱恨情仇在她的生命中体现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