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中小学德育现状的分析和思考(最终版)

时间:2019-05-12 19:53: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农村中小学德育现状的分析和思考(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农村中小学德育现状的分析和思考(最终版)》。

第一篇:对农村中小学德育现状的分析和思考(最终版)

对农村中小学德育现状的分析和思考

2013000038 郑小容

摘要:在教育系统工程中,德育处于统帅地位,起着导向、动力和保障的作用。而农村德育工作自觉不自觉的被忽视,本文基于绵阳市游仙区的具体情况,分析了目前农村中小学的德育现状,发现思想上淡化德育,德育工作上难上常规;农村中小学德育师资配备缺失;狠抓应试教育,难以保证德育质量;以及农村留守儿童较多,学生健康发展较难等是农村德育工作的主要现状,结合现状并提出了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各项活动之中;发挥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重视家庭教育,改善社会环境与体制保障;以及发挥农村的资源优势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字: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引导农村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大问题。在教育系统工程中,德育处于统帅的地位,起着导向、动力和保障的作用[1]。只有摆正德育的位置,整个教育的系统工程才能健康发展。而目前德育工作在农村中小学仍然是个薄弱环节,自觉不自觉地被忽视,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即过分注重知识教育,忽视德育教育,没有发挥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笔者在绵阳市游仙区石板中学工作过多年,感受颇深,下面以绵阳市游仙区具体情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目前农村中小学德育土作的现状

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德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学校的德育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的表现有以下方面。、思想上淡化德育,德育工作难上常规。

在农村一些中小学校,虽然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名单拄在墙上,德育工作计划写在纸上,可落实在实际工作中的内容是虚的多,实的少,空口说教的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搞的少,德育工作难上常规。如学校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不能正常进行,褪色的国旗昼夜飘扬在天空,国旗下学生代表的讲话也只是流为一种形式;团队活动的开展有名无实,家长会不能圆满召开,学校总是一厢情愿,一般地讲,农村学生家长对孩子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一看到孩子成绩落后,就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认为没有必要到学校参加家长会,往往到会的只有二分之一左右的家长;每学期邀请公安、司法部门的同志或者其他校外辅导员到学校作各种专题报告也只是有计划而没有落到实处等现象。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德育工作流于形式,导致德育教育的严重缺失和落后,因此,探索有效的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已经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2、农村中小学德育师资配备严重缺失。

随着城市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量农村学生涌向城市学校,许多农村中小学未能按照学生总人数以一定的比例配齐配足德育教师,由于德育工作人员配备的严重不足,许多农村中小学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流于形式,大部分学校没有专职的思想品德教师,德育教师基本上由语数外老师兼任,许多学校往往是让什么也教不了的教师,去给学生上思想品德课。这些情况使得农村中小学德育陷入了泥潭。

3.狠抓应试教育,德育质量难以保证。

自从1990年省教委提出要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理论学的不

少,可在具体实施上,做的还是很不够。例如,有些学校为了应付教育局检查和提高教学质量双管齐下,学校备有两套课程表,一套教室粘贴的课程表与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一致,另一套是学校平常运行的课表,国家规定中小学一周四节德育课,学校一般开设一节,其他的课程一般用于语数外学习;班级活动的班会、晨会名存实亡,不是改为自习课,就是被老师占有所用;思想品德课流于形式,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上课记笔记,考试背习题的三大定律,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机械式的学习时的学生失去了对思想品德课的乐趣,是学校德育工作失败的表现之一;教师对德育教育不重视,在中小学里,许多教师认为只有在思想品德课上才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忽视了其他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有少数部分教师只能算作教书匠,不能担任教书育人的工作。

4.农村留守儿童较多,学生健康发展较难

在农村,很多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留在家中的只有老人和子女,这样孩子的道德品行教育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如:

(1)政治理想信念淡薄,个人价值观取向世俗。不少外出打工的家长对孩子存有内疚感,他们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不够,于是希望从物质方面对孩子进行补偿,以此来体现自身的劳动成果。他们尽可能的多给孩子零花钱,全力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这些做法易导致留守儿童形成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和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不少书留守儿童认为受不受教育无关紧要,只要能赚钱才是硬道理。

(2)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品行低。不少留守孩子在生活上普遍表现为散漫放纵,没有公共卫生意识,公共秩序意识、公共法律法规意识。有的还表现为只知道单向的去接受爱,想不到如何感恩,整天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对家庭、朋友、邻居、社会冷漠,缺乏社会责任感。

(3)自律性差,不安心学习。由于临时监护人的监护力度不够,留守儿童出现学习观念淡薄,还有少数留守儿童认为,现在学习好坏无关紧要,自己的父母文化不高,照样天南海北的做生意,挣钱,甚至比教师这些农村的知识分子挣钱多,这就使厌学,逃学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4)心理发育严重不良,有严重的逆反心理。留守儿童 逆反心理严重,对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家庭经济状况极为不满,很难与周围的人形成良好的人机互动,对人与人的关系十分敏感,并且充满怀疑。对老师,对家长的批评常用顶嘴的形式表现出来。

5.社会信息复杂,农村中小学生无所适从。

由于农村中小学生知识面的局限,对很多新鲜的事物都充满着较大的好奇心,而社会这个大染缸有着许多良莠不齐的东西,在有意无意中冲击着农村中小学生的价值观,诸如:金钱至上的庸俗价值观,贪污、受贿、侵吞国有资产、公款大吃大喝等腐败现象,“炒股,投机”,各种福利彩票等社会不良行为,让缺乏明辨是非能力的少年儿童,无所适从[2]。由此可见,农村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越来越复杂,学生思想也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生成。

二.对农村中小学德育发展的思考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中国的未来,农村中小学生的比例约占全国中小学生的五分之四,他们教育的好坏关系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不仅要是知识和智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德育的培养,应通过切实可行的方法,使农村中小学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1.把德育渗透到各项教学活动之中。

教育家徐特立说过:“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后代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处理好学习知识与德育的关系,知识教育与德育渗透的关系,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以期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发挥德育的隐形作用[3]。譬如:语文教学中要抓住语言文字、作家作品等渗透德育思想,而不是单纯地停留在语文知识的传授上,既使学生遨游在文学艺术的海洋中,又要让学生受到积极的思想教育。理科老师要将学习知识与德育因素的联接点放在实验上,激发他们为国争光的欲望、热情,让学生在实验中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政治课更要抓住政治课的特点,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他们树立远大的政治理想,立志报效祖国[4]。历史课要抓住祖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地理课要抓住祖国广裹的大好河山等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体育课要把个人需要与未来社会对中学生体质的要求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集体主义义精神,以及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同时,在各项活动中更要渗透德育,如:利用班会、晨会、升旗仪式、专题报告会、兴趣小组、板报、画廊、广播等各种渠道对学生进行德育。

2.发挥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重视家庭教育,改善社会环境与体制保障

学校应配备专业的德育工作者,同时德育老师必须通过广泛的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具备良好的个人品质,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对留守儿童进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留守儿童的父母希望孩子通过读书的方式改变父辈贫困,落后的状况,但是有些父母自身文化水平有限,没有意识到子女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家长要和学校主动加强联系,通过和教师的电话交流的途径来了解学生的状况,征询教师的意见,明确家长的责任,家校有效的配合起来;地方各级政府应加强农村文化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气,优化社会育人环境,让留守儿童在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3.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农村可行的资源进行德育教育。

充分利用纪念传统节日凝聚民族精神,引导学生从文化角度、人文精神角度去挖掘、去认识比如认识传统节日和节日食品,了解各个不同民族节日的有关习俗、传说、故事,古诗的诵读等等,让学生感受高雅的民族传统文化,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祖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叹为观止,并深深地为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民族,有如此辉煌灿烂的文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5]。学校还可以推行动态的“班级之星、校园之星”管理活动,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学校对学生获得何种之星并未作出统一规定,而是各班根据学生在各方面的具体表现而定如“诚信星”、“孝敬星”、“节约星”、“礼貌星”、“安全星”、“合作星”、“勤学星”。

总之,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从事德育工作者必须在这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我们相信,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长期以来农村德育低效的局面一定会得到根本性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5-26.[2]汪慧.农村“留守儿童”:小可忽视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群体研究[J].中国青少年研究,2007,(06):45-47.[3]土道俊.关于教育的主体性问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2):34-37.[4]李杰.浅议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28(2):77-78.[5]王秋香.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云梦学刊,2007,28(6):113-114.

第二篇: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营上镇民家中学晏莲芳

【摘要】音乐作为教育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已受到全民的关注,从学生到家长、从教师到领导及全社会都已重视起来,形成了自发、自由的学习氛围,出现了一个良好的势头。近年来,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拓展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大力发展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当前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这把“金钥匙”已逐渐成为提高学生智力、道德观念、审美能力的启迪良友。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形势并不容乐观,因为全国学校总数的85%的农村中小学,绝大多数高中生还都是乐盲,这与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科教兴国战略,普及素质教育等要求相去甚远。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音乐教育 新课标 现状与思考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1、教育管理部门重智育、重升学率、轻美育的现象严重我国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城乡差距明显。在农村的中小学,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极不平衡,导致国家的音乐教育政策方针不能很好地在农村中小学实施。各级农村教育管理部门的轻美育的观念较为严重。

导致农村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轻美育的原因主要是中考和高考两个“指挥棒”。同时在全国统一的高考录取中,各地的录取分数也是不一样的。升学录取中存在着学校的等级之分——重点与普通,这样就“造成了全国不同地域考生之间受教育权的不平等”。只有考试升学的科目才是“主课”,音乐、体育、美术等

科目都是“副科”、“小三门”,对这些科目视作可有可无。

2、音乐教师及家长的思想认识模糊

有的学校教师认为音乐课可有可无,认为可上可不上,家长认为音乐课没什么用,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但是,在一些大城市的中小学里,搞了一些音乐实验班,经验表明,有音乐特长的学生的创造能力都很强,而且学习成绩也比普通班级好。

3、音乐教学师资力量不足且待遇差

据调查,我国现有农村中小学90多万所,其中音乐教师才近10万人,若按每校配备1名音乐教师,以目前全国所有的音乐院校的师资培训能力,尚需60年的培养才能满足这一要求。那么现行农村中小学缺额的80多万又是如何完成课表上的音乐课的呢?兼代便成为首选方式。兼代音乐课的教师是音乐爱好者,他们至多会一门乐器,能大致拼凑出不太复杂的简谱,看着音乐课本和参考书,就给学生“唱”音乐课了。还有一种音乐老师,他们没有丝毫的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甚至连对音乐感兴趣都谈不上,只是充当了素质教育、音乐课堂的牺牲品。另外音乐教师的待遇低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机构的管理者不重视。2.同行们的轻视。3.履职考核不占优势。4.社会环境中音乐教师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农村特有的人文环境导致“台上的音乐家是天才,隔壁的音乐家是疯子”的意识普遍存在,音乐教师也自然成了“下里巴人”。

4、学生喜欢音乐,但感知能力低下

中小学开设音乐课的主要目标,体现在三个方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很多学生虽然喜欢音乐课,但对音乐知识知之甚少,例如:有一个班 30名学生中竟然没有

一个会演唱乐谱,根本不会视唱;此外,学生对欣赏及乐器类教学,充满了神秘和憧憬,在上合唱指挥课时,老师做示范,很多学生在座位上像看戏一样,不时发出“哈哈”的笑声;大多数学生更喜欢看动画片和听流行歌曲。这充分说明,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落后,教学效果与目标要求相差甚远,导致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低下。

5、教学设施落后

教学设备、用具(器材)是学校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物质保障。由于多种原因,音乐教育在农村小学的教学中处于附带地位,音乐教学硬件建设也受到极大影响。在一些贫困山区,先不说能有什么电视机、录音机、风琴,就是连像样一些的课桌椅都成问题,还有师资问题以及信息的闭塞等等,都是普遍存在的。

二、改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对策

1、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要改变当前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状况,首先党政教育主管部门和音乐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把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放在提高我国全民素质的高度,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变革,大力倡导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建立正确的教师评估机制,彻底消除“正课”与“副课”的偏见,把音乐摆到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让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让音乐课成为中小学教学内容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稳定和加强农村学校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农村音乐教

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保障。它对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工作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是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因此首先要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师资,要充分发挥现有师资的长处,为他们的能力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面对农村音乐教师素质低下的情况,学校应该加大对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的带动作用,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讲等多渠道,提高教师音乐素质修养及课堂实践等艺术,达到音乐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3、加大音乐教育投入,增加音乐设施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学设施是确保音乐教学正常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力度,对地方财政不足的部分进行补贴,改善办学条件,使我国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得到充分发展。学校应有计划、多渠道筹措音乐教学设备专用资金,逐年添置必备的教学用具,修建专用的音乐教室,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尤其要加大对音乐方面的教辅资料的投入,这样可以让老师了解更多的最新音乐消息,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4、因地制宜,改革音乐教材

教师对教材的运用要从传统型向研究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尊重学生爱好,因势利导;教学内容也要从单纯的唱歌教学转变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同时制定因地制宜的音乐课程标准,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一些拥有生活气息的优秀民间音乐艺术,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另外还应适当舍弃教材中超出农村学生接受能力的内容。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农村音乐教育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历史的重任,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为此提高对农村音乐教育的认识,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积极探索在音乐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为培养21世纪的人才做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朱名燕,彭志修.音乐教学实施指南[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 郭声健.艺术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转贴于

[3] 王安国.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2004

[4]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

[Z].199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 马达.20世纪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7] 王安国.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2004,

第三篇: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内容摘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给农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1]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促进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跨越式发展。然而,这项“民心工程”在初期应用过程中,农村中小学在教师观念、设备使用、经费保障及管理体制等方面均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对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提升远程教育应用服务意识、建立有效考核激励机制、完善资金使用和管理制度等一些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远程教育 资源应用 工程管理

实施“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缩小了穷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对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实现穷困地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县经过4年的实施,已搭建起了覆盖全县农村中小学的远程教育平台,使14万多农村中小学生得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也使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的条件和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推动了全县基础教育的变革与创新,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教育发展差距,促进了城乡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然而,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初始阶段,受传统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束缚,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现状不容乐观,应用中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有效解决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设备真正用起来,真正出效果,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思考。笔者曾多次参加“全县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年会”和各种“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培训,同时也担负着学校的信息技术管理工作,下面我结合本人的工作经历和思考,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现状作些粗浅的分析,并提出个人对现阶段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学校应用与发展的思路和途径。

一、现状与问题

(一)观念认识方面

我县实施“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四年来,一些城区和交通沿线的项目学校领导认识明确、思想统一,项目设备的配套设施建设、管理和使用制度的建设、技术管理人员配备、运转资金筹措及检查指导等方面的工作安排具体、部署到位、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督查及时,显示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但仍有部分项目学校,特别是村级学校对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态度欠端正、工作方法欠妥当、工作安排不具体、工作要求不严格、检查督促不扎实。这主要是部分项目学校校长年龄偏大,又未接受过信息技术培训,对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认识不够,思想观念落后,存在着“怕花钱、怕麻烦”的思想,存在着“重设备配发轻管理制度建设、重保管轻使用”的现象,只是等上面来检查时象征性地用用。部分项目学校的大多数教师没有深刻认识到国家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意义,更没有充分认识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2]手段进行教学的必要性,不能正确把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关系。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

(二)设备使用方面

大多数项目学校在设备使用过程中,都能注意把好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关,机房整修、线路布置、防盗设施安装、桌凳配备等把关严格;把好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的开设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的开展关;把好卫星星号测试、教学资源接收关,学校技术人员配备齐全,坚持每天开机下载教学资源,及时进行整理刻录;把好教师校本培训和走进课堂、用于教学,充分发挥设备效益关,能够按照项目实施的要求,结合课改的实际,制定以新课改、新技能、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课件制作为主要内容的校本培训计划,并能按计划组织教师进行培训。但仍有部分项目学校设备使用率偏低,远程教育设备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1、教师技术水平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绝大部分是从农村走向农村的,在其学生时代就基本上没有接触过电脑等现代教育设备;参加工作后,由于身处农村,经济条件的制约,使很多教师没有机会接触电脑,甚至一些偏远地区的教师从未见过电脑,更何况是现代教育设备。在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之后,绝大多数教师的技术水平都没有达到现代教学设备的使用要求,尽管有部分教师通过自学、培训,了解了部分设备的使用方法,但由于不经常使用,各项技术的应用仍不够熟练。

2、教师整合能力差

一方面,“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我县实施以后,绝大多数项目学校、教师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应用,但是这些应用,还仅限于学科课堂教学,却不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还可用于教师培训、学生自主学习和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等。另一方面,教师应用水平较低,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或简单借助远程教育资源补充课堂讲授内容,缺乏主动挖掘资源的优势来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的意识。在资源的应用方式上,不能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对课堂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和优化,不能把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有机整合[3],为用现代教育技术而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3、教师应用积极性低

尽管“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我县已实施4年多,但毕竟我县是一个经济落后的贫穷县,又是工程实施的初级阶段,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设备欠缺或存在故障不能及时维修,学校教学资源整合能力不强,各种教育资源欠缺,教学网络不健全等等,教师在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和媒体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时费时费力,特别多媒体网络等手段,需要事先寻找适合于教学内容的软件、素材,并且还要对所用设备进行试行。同时,学校对教师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和媒体进行教学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影响了教师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和媒体进行教学的积极性。

(三)资源建设方面

随着“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力度的加大,各学校的教育资源在很短时间就实现了“从无到有”,配套的教学光盘,卫星上下载的资源也开始用于教学和教研了,但是,教师在使用过程中还是明显感觉到资源不够丰富。

1、资源开发力度匮乏

企业针对中小学教育所开发的资源不适应教学需要。远程教育资源库中的资源大多是基于某一主题或基于教学单元的,通常需要教师花费较大的力气修改、整合,以整门课程为单位开发的资源很少,教师们觉得不好用。而对于一些偏远地区学校,尤其是教学点小的教师,教师任务重,教学素质往往不高,急需一批可以直接用于课堂教学的优质资源,从而能够游刃有余的精力组织课堂教学,学生也就有更多的机会学习优质的资源。

2、资源应用难度增加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参考资料,教学的开展应以教材为主线。远程教育资源充当的是教学的辅助角色,只有与教材相匹配,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教师的需求。因为在我国教学信息化[4]开始的同时,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也同时起步。又因为基础教育改革力度较大,出现了很多新教材、新版本,使得远程教育资源与教材完全匹配或基本匹配的不多。很多教师反映能在课堂上直接使用的优秀资源很少,许多资源必须经过较大的修改后才能使用,增加了资源应用的难度。

3、资源整合深度不够

远程教育资源数据量大、覆盖面广,但资源的整合程度不高,其中以素材类资源居多,结合课程改革进行过精心组织、设计、开发的资源不多。此外,可以用于开展自主式、探究式、协作式学习的资源很少,不利于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四)经费保障方面

工程持续资金不足。虽然政府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这种投入主要集中在工程的建设期,而对项目运行、管理、应用和维护等后期工作的资金来源并未有明确的刚性政策规定。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目前农村中小学完全免除学杂费的政策,使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后续资金来源更难保障,设备的更新及维护更不能保证。农村中小学校的资金来源已成为制约“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

(五)管理维护方面

各项目学校能够执行县教育局及电教中心制定的各项规定,成立了农村远程教育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并将各种制度规范上墙。不少学校又根据本地实际,细化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在设备管理、各功能室管理、资源接受与应用管理、信息技术管理员职责等方面,都作了具体的规定。但有部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现状令人担忧,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设备的维护问题不容乐观。

1、信息技术力量薄弱,不能满足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需求

部分项目学校对设备的利用率并不高,用于办公多,教学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管理者怕用坏设备,而学校的设备维护力量不行,要送到外面维护既费时又费力,又给学校带来经济负担。其实不仅校长有怕设备出故障,造成经济负担,同时影响正常教学的顾虑。学校技术管理人员和教师同样也担心自己在使用设备时出现什么故障而难以交代。上述原因折射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目前农村学校维护远程教育设备的力量薄弱。

自农村远程项目工程实施以来,各级电教主管部门及乡镇、校都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培训,但依然不能保证远程教育项目设备的正常运行及发展的需要,究其原因,一是学校领导不重视,不能将懂技术、会管理、热爱远程教育工作的教师选派到管理岗位上,或者现有教师中懂得设备使用或维护的人很少,对远程教育的维护存在先天不足;二是目前针对远程教育的培训多数以应用为主,很少涉及常见故障的处理和排除,造成农村学校远程教育设备维护出现“营养不良”;三是近三年远程教育设备尚处于保修期内,厂商维修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减少了教师自己动手维护设备的机会,也是造成农村学校技术力量的维护能力难以提高的原因之一;四是乡镇、校技术管理人员缺乏技术水平,又不勤于学习,无探索与创新精神,难以发挥作用

2、教育行政部门管而不理,造成了远程教育设备闲置乃至挪作他用 据了解的情况来看,大多数项目学校的远程教育设备主要由学校领导或管理人员直接管理,虽然减少了设备及系统意外损坏的机会,但是学校领导还有其它的行政或教学任务,信息技术员也有自己的教学任务或兼任学校的其它工作,这样难免会管得太“死”,反而给教师学习及使用设备设置了人为的障碍。

3、运行管理、检查评估机制尚不完善,缺乏可操作的标准

目前,远程教育工程的重点在建设,培训和应用虽然已同时启动,但由于缺乏规范,推进力度不大,效果并不明显。全体教师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校本培训虽已全面开展,但是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研究还未起步,保障远程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运行管理、检查评估机制还不完善,落实不够,缺乏可操作的标准。

二、思考与对策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全力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国家实施的惠及千千万万学生的希望工程,如何发挥其作用,关键是教师对此项工程要有充分的认识。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作中,建是基础,管是关键,学是重点,用是目的。按照省教育厅提出的“学出效果,用出效益”的要求,“三种模式”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效益成为了教育评价最重要的指标。我们应该深刻认识提高远程教育应用水平的重要意义,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迅速提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应用水平。

1、提高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应用水平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提高现代远程教育应用水平是农村经济信息化的起点和基础。对农村教育与发达地区的教育更快接轨,更好地吸收先进的教学与管理信息、经验,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高远程教育应用水平关系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大局,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景。

2、提高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应用水平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抓手。我们要保持“两基”的质量,并要基本实现“两基”高水平、高中段教育普及化的目标,不能仅仅靠简单的外延扩张,只有更多地引进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束缚,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共享和辐射,丰富内涵,提高效益,才能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这是在资源相对短缺条件下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3、提高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应用水平是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提高远程教育应用水平,不仅能促进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思想、人才培养模式产生深刻的影响,将有效的提高人才的信息素养,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因此,只有提高远程教育的应用水平,才能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社会培养更多创新人才。

4、提高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应用水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现代远程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现代远程教育应用工作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统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现代远程教育以及它所带来的优质教育资源,将大大地缩短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为边远地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促进教育公平,同时也面向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传播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信息,这对于普遍提高广大农村劳动的素质,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立足应用,注重实效,开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新局面

1、以应用为硬道理,抓好现代远程教育的纵深工作

现代远程教育的纵深工作就在应用。设备配备的奠基工作做的再好,设备安装的完美无缺,但是不应用,就会前功尽弃,就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应用工作的责任主要在于各乡镇、校技术管理员。因此,要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使技术人员要达到“四会”“三能”。“四会”—第一“会原理”,要懂得各个模式的基本工作原理;第二“会操作”,要会下载信息、会演示;第三“会整合”,要把学到的和接收到的信息整合到学科教学中去;第四“会管理”,一般的管理知识、维护知识要懂。从担负培训任务的意义上讲,还要做到“三能”—“能讲课”“能示范”“能辅导”。这里提出的“四会”“三能”对信息技术员来说是基础性的,必须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现代远程教育应用,要狠抓“三进”。一是进教学理念:不会应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就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其教学就是一个残缺的教学。面对新世纪要求,就会殆害下一代,使他们跟不上科技进步、时代发展的步伐。第二要进教学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有条件的学校一定要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在学科整合上,三种模式都要进。还要开展一些信息技术方面的竞赛活动,以竞赛促应用;第三要进教学成果:教师教学成绩评价中,要体现信息技术应用内容,学生的学习成果里面,要包含着信息技术成绩。我们要以这“三进”为指标,抓好教学应用。

2、已达标为硬任务,抓好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建设

2007年国家教育部,特别是师范司和中央电教馆,连续发文提出了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问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是一件大事情,不仅仅是“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教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教师要进行全员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根据教师的现状,应进行“分级分层”培训,并要积极探索培训工作的有效方式。以实践应用性培训为重点,以校本培训为基础,开展集中讲座式的基础性培训,任务驱动式的应用性培训和问题解答式的针对性培训,可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以实用为目标,抓好教育信息资源库的建设

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要突出三个方面,一是要突出课堂教学实用资源库建设,提供与教材配套的教案、课堂实录、网络资源链接、课件、试题、学习成果、教学后记等针对性强的中小学学科课堂教学资源;二是要突出一线教师和学校的主体地位,树立资源使用者同时是资源建设者的观念,骨干带头,全员参与资源创建、搜集、整理、加工、上传工作;三是要加强资源应用研讨,加大优质、特色资源推广应用力度。彻底解决“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管理和应用工作中存在教学资源匮乏、已有教学资源与现行教材不匹配、项目配发设备进不了课堂教学等问题。

4、以学生为主体,做好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

切实落实“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要求。充分认识学生在教育工程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视野,促进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创造条件,让学生感受、体验、享用远程教育资源。为此,学校要根据教学进度,安排教师每周针对教学需要,认真查阅和分析远程教育资源,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教学过程,选择资源用于教学,促进师生互动,推动教学方式变革,结合教学资源,开展各种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以服务为宗旨,搞好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培训工作

农村中小学要依托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积极承担起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培训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农民科技教育,提高农民科学生产水平,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三)公平考核,有效激励,调动教师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积极性

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把三种模式的应用常规化,让广大教师充分使用设备和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各学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首先应确立远程教育人员的工作地位、工作量。其次是要将教师的培训和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教学活动的情况纳入教师的考核、职称评定等体系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另外,各级电教部门和学校还应积极组织教师开展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教学研究活动,以研促用,以研促教,强化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

(四)积极筹措,保障资金,确保远程教育的正常运行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后期资金的投入。政府要明确责任,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措资金的体制,积极争取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对中小学远程教育的支持。同时,学校经费预算首当其冲要考虑远程教育,解决远程教育技术的硬、软件不足。

(五)规范管理,完善制度,保证远程教育项目设备正常运转

项目学校要把实施远程教育纳入学校的发展计划中去。学校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应用;要完善设备和资源登记、使用制度,及数字资源接受、使用、存贮和共享制度;明确专人负责设备和资源的保管及维护,合理安排设备和资源使用的时间表,作好使用记录,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努力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在应用初期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只是暂时的,随着各方面条件的成熟会被逐渐解决。现在,我们的中心工作是结合当地的实际,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目标,把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剖析和思考,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师的素质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现代信息化技术真正服务于教学,让广大农村学生享受到最优质的教学资源,从而更大程度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现农村教育均衡跨越式发展。注释:

[1] [4]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于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学信息化是特指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张豪峰等.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M].科学出版社.2008.P5 [2]1998年我国学者南国农先生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蒋家傅、董必绍.现代教育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P8 [3]整合就是通过把不同的事物与物质,使他们相互渗透相互交互,资源共享结合在一起,也叫集成在一起,让他们通过结合发挥最大的价值。张豪峰等.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M].科学出版社.2008.P123 参考文献:

[1]郭治虎、杨晓宏.甘肃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5期

[2]杨山青.远程教育的发展及存在问题的研究 [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彭惠群.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管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 [4]张万兴、金明.课程改革与教师的信息素养[ M].中央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周明星.学校电化教育创新[M].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 [6]孙锦涛.教育管理原理[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7]何树贵.试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意义和实施途径 [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致谢:

本自考毕业论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教育学院包琼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此,我致意崇高的问候和感谢。

感谢教育学院办公室的各位老师对我的关心与帮助。

最后,我要感谢我县电教中心各位老师和我县部分学校信息技术员给予我的莫大支持与帮助。

第四篇: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范文)

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

内容摘要:美术教育是高素质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课,学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学生基础教育学科建设品位决定着其一生的文化追求和专业理想。文章通过一则新闻分析了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中小学 美术教育 现状 思考一、一则新闻引发的思考

记者郑琳在2010年12月4日《钱江晚报》上刊发了一则新闻——《小学生看画展问讲解员:吴冠中画中心思想是什么》,大意是吴冠中画展在杭州举办,每天都吸引了大批的美术爱好者前往参观,其中也不乏家长带着孩子组成的“亲子”队伍。然而,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女生在看完吴冠中画展后,问讲解员:“老师,吴冠中的画中心思想是什么?”她一脸认真地抛给讲解员老师这么一个犀利的问题,然后拿着笔记本和笔准备记录讲解员要讲的每一句话。这个问题让讲解员彻底傻眼了。

家长们培养孩子艺术细胞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不过孩子们在现场的反应却让美术专家们颇感尴尬,在面对五花八门童言无忌式提问的时候,讲解员更是经常被“雷翻”。

站在吴冠中画的女性裸体画前,害羞的小女孩自动绕道了,嘴快的小男孩脱口而出:“怎么画这种东西,好难看,好恶心!”后面的家长如临大敌,赶紧把孩子拉走,并指着旁边的画转移注意力:“快来看这个草原啊!”但讲解员还来不及开口,家长和孩子的行动已经宣告,裸体画至少不适合给孩子看。

吴冠中有一个著名的教学理念,叫做“眼睛教眼睛”。他最提倡培养学生对美的感觉,教学最重要的不是技法,而是审美的眼睛。他曾经在媒体面前痛斥中国的美术教育,教出了大群“美盲”。

然而,当家长争先恐后让孩子上各种艺术培训班的时候,他们仍然无法避免花钱买“美盲”的陷阱。面对三年级女孩的问题,“中心思想是什么”,讲解员在哑口无言后,思考良久,给出了一个答案:“吴冠中画的是美。”于是,小学生们把“美”记在了笔记本上。

这则新闻让笔者沉思良久,孩子的问题不能从表面上去理解,而要从我们的教育制度层面上去看待,教育制度的改革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

二、从绘画中心思想问题看中小学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小学语文课程开始,教师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讲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甚至于每段文字都要总结出思想,将文章内容上升至统一的思想道德的高度,禁锢了学生自身的感悟和联想。由此,引发学生在参观吴冠中画展时,向讲解员询问画的中心思想。这不得不说是我们应试教育引发的现象,类似的情况在欣赏画展、观赏舞台表演、聆听音乐等艺术活动中时常发生,这都反映出我们实际教育中学生素质教育的缺失。

目前,很多学校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以此作为衡量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重要条件。这使得学生重视文化课,囫囵吞枣般消化书面知识,而忽视了自身艺术素质的培养。学校虽然开设有美术、音乐、舞蹈等课程,但大多是作为副课的形式存在,大多是每周安排一次艺术课,而在这仅有的一节课程中,教师只是简单地介绍书本知识,教会学生唱一首歌或画一种动、植物。这种做法使得学生缺少艺术的熏陶,缺乏对艺术的喜爱,更重要的是缺失了提升素质的重要手段。我们传统认为的好学生一定要文化课成绩优异,却忽视了对素质教育的考察。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在吴冠中画展中出现的那一幕。我们应教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美,然后用艺术的手段去表现美,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告诉学生美或不美、好或不好。教师给的答案固然重要,可以作为一种参考,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培养学生自己去判断,去寻找答案。

虽然我国早已倡导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但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中小学教学目标仍然是一切以高考为中心,美术教育在中小学中的地位,一直是一个“争而未决”的问题。尽管教育大纲有着明确规定:“中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实际执行却不尽如人意,长期以来,美术教育处于一个最不显眼的位置,相对于“主课”来说,它是“副课”;相对于升学的“硬任务”来说,它是“软任务”,正由于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不足,所以形成了中小学美术课“小学凑合,初中压缩,高中取消”的局面。很多美术师范专业的学生,毕业分配到了中小学任美术教师,却根据学校的安排都改上了其他课程。学校重视应试教育,由此引发了种种问题,如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式简单,等等。中小学几乎都把素质教育放到可有可无的位置上,甚至大学里也是重理轻文、重技轻艺。非艺术院校的艺术类课程也是可选可不选、可修可不修。怎么把学生从“考试型”转型为“实践型”,这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素质教育关系到民族的未来,艺术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需要把艺术教育放到整个教育环境里来思考,改革当前的教育制度势在必行。

在当代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我们按照传统艺术语言来审读,已经无法给出适合的答案。因此,我们要用新的艺术理念去审视艺术作品。然而,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课本,甚至大学的艺术教育教材都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改革传统的应试教育制度,提高素质教育的比重,这应是教育革新系统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来看待、解决课改中出现的新问题。

三、改善中小学美术教育状况的途径和方法

学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学生基础教育学科建设品位决定着其一生的文化追求和专业理想。加强学校美术教育,让美术教育真正走进中小学校园,是提升中小学生美育素质的关键。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更新教育观念,认真落实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更新教育观念,把观念统一到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上,这个《决定》,是加强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方针和纲领性文件,是面向21世纪整体教育的思路,必须在各个学校中得到贯彻和执行。

“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概念,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性质的教育类型,各有不同的重点和要求。可是,它也是一个教育目标、教育规律的共同的普遍性的问题,必定存在一个突破口。《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国务院前副总理李岚清同志指出:“以艺术教育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美术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门类,有着它独特的体系,我们不能从单纯意义上的绘画概念来理解和对待,因为美学的社会功能直接影响到文学、政治、经济、科学等各个领域,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内在品质。没有美学知识,很可能文学家放过了一个精彩的构思,政治家失去走一个闪光的点子,科学家丢掉了一个美丽的幻想。没有美学知识,企业家可能使一个好的形象设计闪过视线,使一个新颖的广告策划与其失之交臂,整个社会将变得苍白和没有魅力,所以,美术教育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绝不可少的一课。

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有可能改变美育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才有可能改变美术课的地位,让美术专业老师能真正从事自己的专业,使美育走进校园。

(二)建立系统化的中小学艺术教育体系

笔者认为,美术教育应从幼教开始,这是一种贯穿整个中小学的课程,也是素质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1.美术教育应是实践性的。美术教育应以启发创造想象力为主,兼而学习世界优秀传统的绘画,在每一个教育阶段上,都要学习国内外不同民族优秀传统的绘画,培养学生有一双欣赏“美”的眼睛。2.突出美术教育的人文科学性质。在不同阶段上都应开设艺术鉴赏课或者其他艺术活动。只有在鉴赏中以及大量优秀的例子中,才能培养审美的眼光。3.开设艺术史课程或艺术讲座,以美育为宗旨的美术教育与以学习技法培训艺匠为宗旨的教育应该是有区别的。4.可适当地开展艺术批评课程,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批评,不仅可以带动其对其他学科的学习研究兴趣,扩大知识面,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们在进行批评的活动中,依据所选择的价值判断和标准不断地评判和修正自己,以同样的价值判断和标准塑造自身。

(三)加强中小学专业美术教师队伍的培养

在中小学美术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尽管相对前几年有所改善,但状况仍不容乐观,城市中学还有一些高校毕业的专业美术教师,小学几乎全部是“师范”毕业的兼职教员,而农村中小学基本是空白。而且,这些教师中很大一部分人是既没有在理论上上升到美学教育的高度,在实践上又没有较强的实际美术创作和教学能力。所以,中小学生普遍无法接受系统的审美艺术教育,因而缺乏较好的审美意识。

加强美术教师队伍的培养,首先是加强师范类美术专业的建设。师范类美术专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师范类学校中的美术教育专业,二是综合类大学中艺术系美术教育专业或美术学院中的美术师范专业。一是从师范类学校抓起,师范学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我们培养的这支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所辐射的受教人群,影响到中小学生的全面成长。二是抓好综合类大学中艺术系或美术学院中的美术师范专业的建设,培养美术教育人才队伍作为补充,弥补目前美术教育人才队伍的不足。

在师范类美术专业建设中,必须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各方面的工作。师范类高校除要有一批从理论到实践都有很强素质的专家教授外,课程的设置、授课的形式也很重要,要改革现有的教学体制。美术专业在设置必要的艺术技巧训练课外,要特别加强美学理论、艺术鉴赏、审美趣味、美学史论、艺术实践等课程设置。

只有认真抓好美术教育建设,才有保证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改善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状况,最重要的是真正做到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杨维民.从绘画中心思想问题看艺术教育的缺失[N].美术报,2011-01-17.[2]阎光奇.让美育走进校园[J].美术界,2003(8):57.[3]沛一,伞天.素质教育与美育、美术教育——论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http://.

第五篇: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

教师队伍的现状以及实施

教材的分析与反思

店 头 小 学

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店头小学

由于自然、历史、社会及经济等多方面原因,近年来教育发展的差距越来越明显,突出表现为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教师队伍中存在着的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教育的全面发展。

从整体上看,近几年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成绩显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教师工资待遇正在不断改善之中,教师社会地位也得到进一步提高,但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整体数量严重缺编

从农村的情况来看,小学艺术、体育、英语、等科目教师缺编严重。有些学校艺术、体育这几科没有专职教师,只是维持教学基本运转而已。

(二)教师质量问题依然突出

教师队伍成分复杂,素质参差不齐。由于各种原因,小学教师队伍成分已变得十分复杂。现有的这支小学教师队伍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是较为严重的,大部分教师是凭借个人的直观经验开展工作,相当一部分教师知识老化、观念落后、教法陈旧,不少人甚至连教学常规都难以掌握,给农村小学的教育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问题的主要成因

(一)工作环境清苦,基本条件不好

店头学校周边乡镇经济目前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支撑农村教育的各种基础条件还很不理想,学校校舍破旧不堪,办公条件简陋。艰苦清贫长期困扰着农村教育和教师队伍的建设。

三、几点建议

1、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在已经落实山区教师补助的基础上,更加提高到农村小学特别是偏远地区任教教师的待遇,改善农村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以增加农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

2、进一步关心小学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了吸引优秀青年投身农村基础教育,以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除了要保证教师必要的物质待遇外,各级相关部门还应进一步关心教师的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采取有效的措施,营造出以教师为本的良好氛围,从而使中小学教师岗位不仅仅是有志青年施展才智的事业平台,而且是教师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精神家园,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的吸引力。

实施新教材中的问题有全面分析的与反思

店头小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几乎所有的学校和教师都面临着“如何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怎样改变教学方法以达到新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困扰着教师的行动研究。然而,传统的教育研究方法已无法满足广大教师的要求,迫切需要引入新的教育研究理念,以解决教育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行动研究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界备受关注的问题。教师行动研究以其研究性、实践性赢得了广大教师的认同,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开展课题研究并不是为了工作需要,更不是为了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而是为了完成学校的“硬”性任务,或者是为了评定职称和竞聘上岗而进行的功利性研究。还有些人把参与课题研究当成一种负担,甚至四处找关系发表论文,这种功利性行为很难产生物化成果,也不利于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有些教师不是踏踏实实地做学问,而是为了求得理想的研究效果而随意编造数据,或是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采取选择性的态度,从而使研究过程受到扭曲。对于这些现象,个别学校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不仅不对教师的这些行为予以制止,甚至还愿意支付大量的费用鼓励教师去获得某些科研机构的奖励,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和学校科研成果的质量。

二、我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1.培养教师的全面合作意识新课程改革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的集体智慧。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之间必须加强合作。

2.提高教师的反思实践能力反思性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充分反映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4.扩大教师的研究视域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和方法等方面的变化,给教师的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视域。

下载对农村中小学德育现状的分析和思考(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农村中小学德育现状的分析和思考(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尚占武 摘 要: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面对新的教育发展形势,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 教师专业文化水平和业务能......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分析思考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分析思考 [摘要]儿童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每个家庭都努力为儿童的成长提供自己最大的努力,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每个儿童健康成长的保障。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社会......

    农村教学点幼儿教育现状分析和思考

    农村教学点幼儿教育现状分析和思考 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镇骆驼城中心小学 马有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通过形式多样......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和思考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和思考 一、何谓农村留守儿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涌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

    校长交流材料——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和思考

    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和思考 隆回县岩口镇中心小学陈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是隆回县岩口镇中心小学教学副校长陈勇,很高兴来到邵阳市教育学院参加......

    浅谈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和思考

    浅谈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和思考 【摘要】《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浅谈农村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现状分析

    浅谈农村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现状分析 时光如流,岁月是梭。转眼在在偏远闭塞的山乡僻壤教学18年,时代的进步给我许多的应接不暇,与时俱进的时刻有了太多的无奈遗憾。跳出教育看......

    农村中小学生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精选五篇)

    农村中小学生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延坝中学:周延兵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是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首要的一个关键部分,“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我校一贯的教育理念。特别在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