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学籍异动与统计管理办法(试行)
学生学籍异动与统计管理办法(试行)
为了规范学籍异动程序,加强学籍管理,依据《武昌职业学院学生管理条例》,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新生注册
(一)新生入校后,由招生办公室在3个月内对其资格进行审查,并于11月30日前确定新生名册和数据库。
(二)新生名册和数据库经招生办公室主任审核后报分管院领导审批。
(三)经审批的新生名册和数据库,送一份学工处,做好学生证的发放工作;送一份教务处学籍科,做好学生的教学编班和学籍注册工作;并向学院相关部门报送。
二、学期注册
(一)每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各院(系)学工办依据有关规定,负责做好在校生的注册工作,并在学生证上注明注册情况。
(二)各院(系)学工办将在校生注册情况报系主任审查后,于第三周内送教务处学籍科。
(三)教务处学籍科于第四周内依据各院(系)上报的注册情况,做好学籍处理工作。
三、学籍异动
(一)休(复)学
1、休(复)学的学生填写《武昌职业学院学生学籍异动审批表》后,由院(系)和分管院领导签署意见后,报教务处学籍科。
2、教务处学籍科接到学生休(复)学申请后,应及时做好处理,并在学籍库内做好记载。
(二)保留学籍
1、应征入伍需保留学籍者,由武装部依据征兵通知将有关情况报送教务处学籍科处理。
2、申请保留学籍者,由本人提出申请,经院(系)和分管院领导签署意见后,送教务处学籍科处理。
(三)复学
休(复)学、保留学籍的学生复学,按有关规定提交相关材料,由院(系)负责人和分管院领导签署意见,报教务处学籍科核查合格后,做好备案工作。
(四)转专业、转学和试读
在每学期开学第一个月内,教务处应将转专业、转学和试读的学生基本情况做好有关处理。
(五)退学
1、学业性退学的学生,由教务处学籍科处理。
2、其他原因退学者,由学工处送教务处学籍科备案,教务处学籍科做好学籍异动工作。
(六)提前或推迟完成学业
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所在院(系)审批和备案后,报教务处学籍科。
四、学籍异动数据统计
(一)凡涉及改变学生学籍状况的,由相关职能部门按有关学籍管理规定处理后,统一汇总到教务处学籍科。
(二)学籍数据由教务处学籍科每季度清理一次,形成异动统计报告,经处长审核后,报分管院领导审签。
(三)教务处学籍科根据分管院领导的审签意见,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学工处等有关部门通报,并反馈到学生所在院(系)。
(四)教务处学籍科对学生学籍状况每季度统计一次,并报送院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
五、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二篇:中小学学生学籍异动办理程序
平阴县中小学学生学籍异动办理程序及要求
一、转学
本县学生转往县外
1、家长书面或口头告知班主任转学理由,班主任协助家长到教导处开出“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转学证回执”交给家长。
2、家长持“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转学证回执”到接收学校和主管单位签署“转入学校意见”和“转入学校上级主管单位意见”并盖章。
3、家长凭签字、盖章的“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转学证回执 ”到转出学校教导处换取“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转学证”,学校签字、盖章后,将转学证交给家长或由学校到教育科办理转出手续。
外县学生转入本县
1、家长提交原学籍所在地学校和主管单位开出的转学证回执(转学证)及转入有效证件(户口本、身份证、再婚证明、房产证、务工证明等)首先到接收学校教导处进行审查,符合转入条件的,学校在回执和转学证上签字、盖章。
2、在规定时间由学籍管理员携带转学证及有效证明复印件统一到教育科办理转入手续。
县内学生转学
1、家长凭有效证件(户口本、身份证、再婚证明、房产证等)到转出学校告知班主任,教导处负责审查,符合转出条件的,转出学校电话联系拟接收学校确认后,将转学证和回执同时开出并签字、盖章交给家长。
2、家长将签字、盖章的转学证和回执及有效证件复印件交给拟接收学校教导处,学籍管理员在规定时间携带转学证、回执及有效证明复印件统一到教育科
办理转入手续。
县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毕业年级之间不办理转学。县直学校非毕业年级之间一般不办理转学,确因住址变迁及其他特殊原因需要转学的,应提交申请及有效证明,经双方校长同意签字后,报教育科审核、办理。
二、休学(复学)
家长携带休学有效证明(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具的诊断证明、病例、住院结算清单等)书面或口头告知班主任休学理由,班主任协助家长到教导处开出“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休学、复学审批表”,家长填写休学申请,学生和家长签名;学校签署审批意见,盖章后,在规定时间由学籍管理员携带休学、复学审批表及有效证明复印件统一到教育科办理休学手续。
休学期为一年,休学期满,学校及时到教育科办理复学手续。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毕业年级一般不办理休学,确因特殊病情需要休学的,应提交申请及有效证明,经校长同意签字后,报教育科审核、办理。
工作要求:
1、学生书面异动(转出除外)手续,由学校学籍管理员在每月的1日至2日(逢周末或节假日顺延),统一到教育科办理(转出县外或休学可随时办理)。
2、各类书面异动手续办理完结后,一周之内完成平台异动。
3、转学证、回执,休学、复学审批表无学校审查意见、无责任人签字、无签署日期的,教育科不予办理。
4、书面转入手续办理完结前,学生不得入校。
5、休学期不满一年的,原则上不能返校上课。
6、辍学学生和去向不明学生的学籍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准删除。
第三篇:学生异动学籍证明汇总
证
明
XXX同学,女,汉族,出生于廊坊市广阳区,曾就读于XXX中学八年级一班。自2014年10月8日离开学校不来上学,老师多次打电话联系家长,说正在劝说,等调整好再来上学。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学生仍然不来上学。最终学籍未能确认。2015年6月,全国开展学生电子学籍确认上传工作,学校按照“人籍一致”原则执行学籍异动的其他处理。
特此证明。
2015年6月
证
明
孙嘉昊同学,男,汉族,出生于廊坊市永清县,曾就读于尖塔中学七年级一班。自2014年暑期开学就没来上学。与其家长通电话了解情况,让其尽快劝孩子来上学,但一直没有结果。2015年6月,全国开展学生电子学籍确认上传工作,学校按照“人籍一致”原则执行学籍异动的其他处理。
特此证明。
广阳区尖塔中学 2015年6月
证
明
宁董董同学,男,汉族,出生于贵州省,曾就读于尖塔中学八年级一班。自2014年12月5日离开学校不来上学,老师多次打电话联系家长,家长说老家有事,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回来,以后再联系。
2015年6月,全国开展学生电子学籍确认上传工作,又联系其家长,说在老家上学了。学校按照“人籍一致”原则执行学籍异动的其他处理。
特此证明。
广阳区尖塔中学 2015年6月
证
明
田依娜同学,女,汉族,出生于廊坊市广阳区,曾就读于尖塔中学七年级一班。2014年暑期开学就没来上学,与其家长问学生情况,家长称学生不爱学习,父母忙其工作无暇顾忌孩子。
2015年6月,全国开展学生电子学籍确认上传工作,又联系其家长,说准备上个技校什么的。学校按照“人籍一致”原则执行学籍异动的其他处理。
特此证明。
广阳区尖塔中学 2015年6月
证
明
谷美祺同学,女,汉族,出生于黑龙江省依安县,曾就读于尖塔中学八年级一班。自2014年11月10日没有来校上学,老师多次打电话联系家长,家长说老家有事,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回来,以后再联系。
2015年6月,全国开展学生电子学籍确认上传工作,又联系其家长,说在老家上学了。学校按照“人籍一致”原则执行学籍异动的其他处理。
特此证明。
广阳区尖塔中学 2015年6月
证
明
戎伟同学,男,汉族,1998年11月出生,河南省信阳市人,2012年就读于尖塔中学七年级二班。自2014年9月12日没有来校上学,老师多次打电话联系家长,家长说老家有事,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回来。2015年6月2日打电话让家长下午来学校核实学籍,结果没来。后又打电话,家长说现在没时间过来,孩子准备在老家上技校。
由此学校按照“人籍一致”原则执行学籍异动的其他处理。
特此证明。
广阳区尖塔中学 2015年6月
证
明
侯旋旋同学,女,汉族,1997年10月出生,安徽省宿州人,2012年9月就读于尖塔中学七年级二班。暂住在碾子营村。自2014年9月8日没有来校上学,老师多次打电话联系家长,家长一拖再拖,没有明确原因,学生一直不来上学。
2015年6月,全国开展学生电子学籍确认上传工作开始,又联系其家长,说在老家上学了。学校按照“人籍一致”原则执行学籍异动的其他处理。
特此证明。
广阳区尖塔中学 2015年6月
证
明
王芳同学,女,汉族,1999年11月出生,开发区小马坊人,2012年9月就读于尖塔中学七年级二班。自2014年11月没有来校上学,老师多次打电话联系家长,家长推脱事情多,无暇顾及,孩子也不听劝说。
2015年6月,全国开展学生电子学籍确认上传工作,又联系其家长,说九月份去上技校。学校按照“人籍一致”原则执行学籍异动的其他处理。
特此证明。
广阳区尖塔中学 2015年6月
证
明
张佳惠同学,女,汉族,出生于1999年3月,河南省淮滨县人,曾就读于尖塔中学八年级一班。自2014年9月没有来校上学,老师打电话联系家长,家长说成天玩不着家,希望家长劝其回校读书。后来再与家长联系,家长确认孩子上技校了。
2015年6月,全国开展学生电子学籍确认上传工作,又联系其家长,说在老家上学了。学校按照“人籍一致”原则执行学籍异动的其他处理。
特此证明。
广阳区尖塔中学 2015年6月
证
明
杨豪杰同学,男,汉族,1998年5月出生,安徽省亳州市人,2012年就读于尖塔中学七年级二班。暂住在南甸村。自2015年3月寒假开学没有来校上学,老师与联系家长,家长说要转回老家上学。告知家长尽快办转学手续,未见其来办理。
2015年6月,全国开展学生电子学籍确认上传工作,又联系其家长,说在老家上学了。学校按照“人籍一致”原则执行学籍异动的其他处理。
特此证明。
广阳区尖塔中学 2015年6月
第四篇: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试行)
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规范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陕西省行政区域内各级各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各类办学主体。
第三条 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管理实行省、市、县(市、区)、乡(镇)、学校五级管理体制,以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为主。
省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管理进行宏观指导,负责建立全省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管理系统,汇集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籍信息。
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籍实行宏观管理,汇集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籍信息,并向省教育行政部门上报。
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本辖区义务教育阶段学
籍,直接管理初中段学籍,负责颁发义务教育证书;向省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上报本辖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籍信息。
乡(镇)负责辖区内小学段学籍管理,负责颁发小学毕业证书。其管理机构可设在乡(镇)中心学校,建立健全辖区内小学段学籍档案,向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按时报送小学段学籍信息。
学校是学籍管理的基本单位,负责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各个环节的具体管理工作。学生学籍和相关的统计资料(如新生花名册、毕业生花名册等)应按分类整理,及时归档。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设学籍管理人员,负责学籍管理工作,学籍管理员要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及学习。学籍管理人员要求政治素质好,熟悉学籍管理的各项工作。下一级学籍管理部门应每学期向上一级学籍管理部门上报一次学籍信息。
第二章
入学与注册
第四条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实行秋季招生,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公办中小学由教育行政部门划定招生区域,实行免试划片就近入学。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持本人及儿童、少年的户籍证明,到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学区对应学校办理入学手续,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暂不具备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7周岁。
第五条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的,其父
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向应当就读的学校提出申请并附有关证明,由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城市街道办事处批准,同时由学校报县(市、区)教育局备案。
第六条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和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以任何借口拒收本学区或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第七条 进城落户的农村居民在义务教育学龄段的子女入学,与居住地城市居民子女同等对待,由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持本人及儿童、少年的户籍或居住证明,到居住地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学区对应学校办理入学手续。城市外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城市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向暂住地县(市、区)政府提出入学申请,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由暂住地县(市、区)政府指定接收学校,保证其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第八条 民办学校由学校按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招生办法招收新生,新生名单等学籍数据及时报辖区教育行政部门注册备案,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管理。
第九条 严格控制班额,学校在接收正常入学、转学、复学的学生后,小学原则上每班不超过45人,初中原则上每班不超过50人。
第三章
转学、休学与复学
第十条 学生不得随意转学,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准予转学:家长工作调动、家庭住址迁移,或因其它特殊原因不能在原所在学校就读者。
第十一条 学生转学由监护人向所在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学校同意并开具转学证明,由学生监护人携带转学证明、学籍档案和家庭户口迁移、家长工作调动等有关证明到转入学校办理入学。转入学校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接收转入学生。转出、转入学生均需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一般应在寒、暑假办理转学手续。
转学不得变更就读年级。毕业年级学生一般不准转学。
第十二条 学生由公办学校申请转入民办学校就读,原就读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应予支持。
第十三条 学生因病需长期治疗超过三个月不能坚持学习者,凭县级(含县级,下同)以上医疗单位证明,或其它特殊情况超过三个月不能坚持学习者,由监护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同意,报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予休学,并给学生开据休学证。一学期内因事、因病请假时间累计超过上课时数三分之一以上者,监护人提出书面申请,亦可准予休学。
第十四条 休学期限为一年。学生休学期间,学校保留学籍,休学期满仍不能复学者,监护人提出申请,可继续休学,连续休学一般不得超过两年。
第十五条 学生休学期满要求复学,应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认定治愈或者认定可以正常学习,经学校审查核准,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方可复学。复学学生一般应随下一届学生学习。
第十六条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除丧失学习能力者外,不准退学。擅自退学或因学校工作失误导致学生退学,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七条 学生因故死亡,学校应及时报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注销学籍。
第四章
辍 学
第十八条 义务教育阶段新生无故不报到,或在校生无故不到校学习超过一周的视为辍学。
第十九条 教师发现学生辍学后,应立即向学校报告,由学校及时派员找学生监护人问明情况,并做说服动员工作。说服动员后三日内(不含双休日)仍不返校的,学校应填写辍学情况报告单,向当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接到报告后2日内向监护人发出辍学学生返校通知书,对仍不返校的,当地政府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学生监护人实施行政处罚,并责令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限期送学生返校。
第二十条 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月报制度,乡(镇)中心校应把辖区内小学生的辍学情况、初中应把本校学生的辍学
情况每月向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书面报告一次。
第二十一条 对有辍学情况不及时上报的教师、校长,对学生辍学劝导或强制返校工作不力的校长或政府工作人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
第五章
借 读
第二十二条 凡学生不在户籍所在地或常住地划片就近入学,到其它公办学校就读的,均属借读生。
第二十三条 学校不得擅自接收借读学生。学校在完成所辖区域义务教育任务并有剩余教育资源的前提下,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接收一定数额的借读生。
第二十四条 借读生所需材料包括借读申请和借读证明。借读生办理程序为:借读学生原所在学校同意外出借读并出据借读证明,借读学校同意接收借读。学生在借读期间,与当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
第二十五条 学生借读,由原学校保留学籍,由借读学校负责做好借读生借读期间的综合素质评价,并适时提供给学籍所在学校。
第二十六条 长期在非户口所在地经商、务工人员的子女,申请在暂住地附近学校入学或借读,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及时给予安排。
第六章
跳级、留级与毕业
第二十七条 义务教育阶段每一学段内升级采用直升式,不
允许跳级或留级。
第二十八条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可以根据其学习能力安排在相应年级学习相应科目或其他学习内容。
第二十九条 小学毕业班的学生,经考核合格,发给小学毕业证书。所有小学毕业生均应升入初中就读。凡完成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学生,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综合考核合格者,发给义务教育毕业证书,不合格者,发给义务教育证书,作为完成义务教育规定年限的凭证。
第三十条 完成义务教育规定年限的学生,均可参加高中阶段入学考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剥夺其参加中考的权利。
第七章
奖励与处分
第三十一条 对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应予以奖励。学生获奖情况,应全面详实地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第三十二条 对违反纪律和犯有错误的学生,要耐心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热情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必要时可进行适当的批评或处分。
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三类。学校不得对受处分的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不得以任何理由劝其退学或开除学籍。
对学生给予处分的,由学校教导处或政教处告知被处分学生,充分听取学生本人及其监护人的意见,举行由教师、学生代
表参加的听证后申报,由学校校务会议决定,经校长签署后公布。学生处分决定存入学生学籍档案,处分撤销后,应及时将处分记录从学生学籍档案中撤出。
第三十三条 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相关学校要做好学籍变动的管理工作,确保这些学生具备义务教育学籍。解除刑事处罚、收容教养、劳动教养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允许其及时复学,保证其接受义务教育。
第八章
考核和评价
第三十四条
建立学生成绩及身心发展多元考核评价机制。从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两个方面评价学生并将结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学生学业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实行等级制。
第三十五条
小学每学期进行期末考试、考查或考核,考试、考查或考核科目为国家或省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学科。学生学期成绩按平时学习成绩,期末考试、考查或考核成绩综合评定。
初中每学期进行期中、期末考试、考查或考核,考试、考查或考核科目为国家或省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学科。学生学期成绩按平时学习成绩,期中、期末考试、考查或考核成绩综合评定。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按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进行。
第三十六条
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记入学生电子学籍档案。学校应将学生的考试、考查、考核情况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向法定监护人报告。
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形式根据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排队或公布名次。
第九章 学籍信息管理与规范
第三十七条
学校学籍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制度,各市(区)、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采用全省统一的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实行全省统一的电子学籍管理。各市(区)、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确定专人负责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学生学籍档案资料应齐全、规范、准确。
第三十八条
学生学籍电子档案管理采用省教育厅监制的学籍管理系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等有关标准,省教育厅负责编定主管单位代码,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编定学校代码。主管单位代码、学校代码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更改。因行政区划调整等原因需要增减主管单位代码、学校代码的,需报省教育厅备案。
第三十九条
学校须建立健全学籍档案和学籍管理制度,依据教育部《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基本信息规范》的标准,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采集学生相关信息,为学生建立学籍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学生学籍档案应永久保存。
第四十条
学籍管理信息必须予以保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要建立学籍管理数据保密制度并严格执行,确保学生基本信息不公开、不扩散。学生电子学籍信息只能服务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教育管理与教学工作,不得用作其他用途。
第四十一条
新生注册信息及学生转学、休学、复学、借读、辍学等学籍信息须于新学期开学一个月内,集中上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备案。
第十章
附
则
第四十二条 各市(区)、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由陕西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1年9月1日起试行,有效期5年。
第五篇:成都市中小学学生电子学籍管理办法(试行)
附件
成都市中小学学生电子学籍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实行中小学学籍电子化管理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加强和规范中小学学籍管理、实现“控辍保学”的有效途径。根据《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试行)》和《成都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文件,为了使学籍管理更加规范化、网络化、制度化,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成都市中小学学生电子学籍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各级人民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举办的全日制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
第三条 成都市中小学和各区(市)县教育局学籍管理统一采用《成都市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学籍系统》)。各区(市)县教育局学籍管理采用《成都市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区级版,市教育局采用《成都市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市级版。
第四条 全市中小学学籍电子化管理工作由市教育局普通教育处负责,各区(市)县教育局应制定适应本区(市)县学生学籍电 —1— 子化管理实际需要的管理办法,落实数据和权限管理人员、职责,落实操作流程,并对辖区内中小学学籍电子化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督导;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度,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一旦发现违反学籍管理操作的情况,立即追究相应人员责任。
第二章 用户和权限设置
第五条 《学籍系统》的用户分为教育局用户和学校用户两大类,教育局用户又分为教育局网络管理员、教育局学籍管理员、教育局普通用户。学校用户分为学校管理员、学校普通用户。
教育局应指定专门部门、专门人员管理教育网络管理员帐号和教育局学籍管理员帐号。教育局学籍管理员帐号一般由教育科负责学籍管理的同志管理。
教育局网络管理员负责本区电子学籍技术工作,管理学籍管理服务器和软件,保障软件正常运行和网络畅通,根据区(市)县教育局教育科的要求分配帐号,及时对操作系统和学籍系统升级,定期杀毒,禁止在学籍管理服务器上进行与学籍管理和系统维护无关的操作。
教育局学籍管理员负责根据需要确定教育局、学校的用户和帐号,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分配用户权限,负责辖区内的电子学籍管理工作并指导学校的电子学籍管理。
—2—学校学籍管理员负责本校所有学生的电子学籍管理工作。第六条 部分暂无条件实行学籍电子化管理的农村小学,由教育局学籍管理员开设中心校管理员帐号,以乡镇为单位由当地中心学校统一管理。
第七条 《学籍系统》的功能分为系统管理(后台)和学籍管理(前台)两大部分。原则上网络管理员负责系统管理,学籍管理员负责学籍管理,普通用户具备数据查询功能。
电子学籍用户帐号分配程序:学籍管理员确定学校的用户帐号后,书面交给网络管理员,网络管理员通过系统管理,设置相关参数。需要新增用户帐号或修改用户帐号的部门、学校,必须递交申请书,交相应的学籍管理部门同意并签字确认,分配用户帐号后,交网络管理员设置相关参数,网络管理员完成设置后签字确认并交回学籍管理部门存档。
电子学籍用户权限分配程序:学籍管理员确定学校的用户帐号后,书面交给网络管理员,网络管理员通过系统管理,设置相关参数。需要新增用户权限或修改用户权限的部门、学校,必须向相应的学籍管理部门递交申请书,经同意后由学籍管理员设置相关参数。
第三章 数据准确性与安全性
第八条 成都市中小学生学籍电子化信息不仅作为中小学生各学段升学、毕业的重要依据,也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支
—3— 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对数据录入和维护人员加强管理和培训,务必确保数据的及时、准确、完整及安全。
第九条 学校应为每个学生建立电子学籍档案。在学生基础数据录入完毕后,学校学籍管理员应进行数据核对,确保每个学生的资料准确无误。学校必须录入的学生信息项目包括:身份证号、年级、班级、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政治面貌、民族、生源类别、学生来源、入学方式、户口所在地(明确到乡镇)、父母电话、现住址、是否现役军人子女、是否低保家庭、是否独生子女、是否留守儿童、身体健康状况。
第十条 在本地区学籍数据在规定时间录入完成并经过核对以后,教育局学籍管理员应在《学籍系统》中设置好学生信息修改、增减权限,根据需要锁定学生的姓名、学籍号、身份证号等重要信息,学校不得在基本信息登记功能中再随意修改及增减学生。
第十一条 在系统进入日常运行阶段后,学校应按照系统操作流程要求,及时登记学生的学籍变更信息及等其他成长档案,教育局学籍管理员应及时审核处理。学生各种档案的变更登记应在规定时间完成,以保证学生电子档案的准确性。
第十二条 各区(市)县教育局应制定软件的权限授权程序。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更改或查询库中的数据,学籍数据库只能服务于教育行政单位和学校管理与教学,而不得用作其他商业用途。教育局技术支持部门要作好服务器的防病毒、防黑客攻击等系统安全工作,各用户要管理好自己的口令。为避免由各种原因造成的数 —4—据丢失,教育局要定期对服务器进行异地异机数据备份。对于学生的某些敏感信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好查询权限。
第四章 入学与招生
第十三条 适龄儿童凭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发的《适龄儿童入学通知书》或入学公告到划定的小学办理注册手续,取得义务教育学籍后,学校应及时在学籍系统中为学生建立学籍档案。
第十四条 初中和高中新生入学时,学校应及时在学生基本信息管理中为学生建立学籍档案。
第十五条 在登记新生档案时,必须登记学生的身份证号,作为学生唯一标志。系统将自动生成学籍号,随着学生学籍的变动,学籍号也将随之变动。
第五章 学籍变更
第十六条 系统中的学籍变更包括学籍减少、学籍增加和校内变动三种类型。其中学籍减少包括休学、退学、辍学、保留入学资格、退学、勒令退学、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转出和其他减少;学籍增加包括复学、转入和其他增加;校内变动包括调班、留级、跳级。
—5— 第十七条 学生休学时,由学生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提出申请,出具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单位证明或其他有效证明,由学校在系统中登记休学申请,教育局审核书面材料后,在网上通过,完成休学手续。休学原则上为半年或一年,连续休学不超过两年。
在休学期满后,休学生须持休学证书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单位出具的健康证明书或其他有效证明,向学校提出复学要求,学校在系统中登记复学申请,经教育局审核书面材料后,在网上通过,方可复学,由学校安排入相应年级就读。
第十八条 非义务教育段学生退学,由学生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向学校提出申请,由学校在系统中登记退学申请,经过教育局审核书面材料后,在网上通过,完成退学手续。
第十九条 学生转出时,先由转出学校同意,并打印转学联系表,经转入学校同意并盖章,转出教育局核准后,转学生凭转学联系表到转入学校和当地教育局办理转学手续。转出学校应在系统中登记并注明转出学生去向及转出原因,教育局学籍管理员审核书面材料后,在网上通过,完成转出。
学生转入时,经过转出学校及转出行政部门同意,转入学校核准后,由转入学校详细登记该生基本信息并注明转入学生来源、转入原因,经转入教育局审核书面材料后,在网上通过,转入完成,该生电子档案分配到转入学校,转入学校应为该生分班。
学生转学成功后,转出学校应打印转学证书留存备案。第二十条学生死亡时,学校学籍管理员应及时在系统中登记死 —6—亡原因、是否非正常死亡、是否校方负责等信息。
第二十一条 属于其他情况的学生增加或减少,由学校及时登记到校内其他异动中。
第二十二条 学生留级、跳级,由学校在系统中登记留级、跳级申请。
第六章 毕业、结业
第二十三条 学校在学年结束后,登记毕业班学生的毕、结业信息并打印一份毕业生名册留存备案。
第二十四条 在学生毕(结)业登记完成后,不能再增减或修改学生的档案,因此在登记前学校必须检查核实学生的档案。
第二十五条 在系统升级到新学年后,学校应如实登记学生的毕业去向信息,并打印一份学生毕业去向表留存备案。
第七章 评价
第二十六条 学校建立每个学生的电子成长档案,每学期对学生德智体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登记到学籍系统中。
第二十七条 学生的成长电子档案,包括学科学习业绩、奖励、处分、体格检查、体育健康、评语、考勤、学生任职情况、综合素质评价等内容。
—7— 第二十八条 教育局和学校使用全市已定的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组织对毕业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测评,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升学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九条 学校应在系统中登记贫困学生及资助情况,作为上级教育行政单位拨款参考。
第八章 操作流程
第三十条 在学籍数据初始化输入完成以后,系统进入日常维护管理阶段,为确保学籍数据的即时和准确,并与学校日常教学活动相一致,教育局和学校应按照系统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第三十一条 在进入到新学年的第一个学期后,学校应登记新生年级、班级,并组织新生信息的录入、网上招生和数据校验核对工作,这些工作在每年的9月20日之前完成。
第三十二条 需修改学校基本信息时,学校应在7个工作日内登记申请信息并递交书面申请,由教育局审核批准。需变更学校代码时,由区(市)县递交书面申请报普教处审批,审批后按相关程序变动。学生发生学籍变更时,学校应在7个工作日内登记申请信息并递交书面申请,学籍管理员必须在每月第四周集中审核一次。
第三十三条 学校应在当月内登记学生的各类成长档案,学期末检查核实一次。
第三十四条 学生的毕结业操作在每年的7月30日之前操作完 —8—成。每年的8月1日为系统学年升级的时间。在每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学之后的第一周的周五,教育局管理员把系统从上学期升到下学期。
第三十五条 教育局在学期升级前,需事先通知学校检查核对各类数据,学期升级后,无法再修改上学期的数据,只能查询统计。教育局在升级前,必须做好数据备份工作。系统从下学期升级到新学年的上学期后,所有在校生的年级自动升一级。
第九章 数据报送
第三十六条 区(市)县教育局的服务器自动向市教育局服务器报送数据。
第三十七条 下级教育局向上级教育局服务器报送的数据包括非正常死亡、退学、转学、贫困生与资助等学生数据,这些数据在学校录入并经教育局审核后第二天报出。另外在每个月的1日到10日之间,报送系统自动汇总的基础教育常用报表,这些报表供各级教育行政单位和学校参考。
第三十八条 学校每年9月份填报的教育事业年报中的有关学生的数据必须与系统自动生成的报表相符。
第十章 技术支持
—9— 第三十九条 学校应指定专门技术人员协助学籍管理员等使用者作好技术支持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指定专门的技术人员,做好学籍服务器的硬件和网络维护,以及辖区内学校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工作。
第四十条 各校应为学籍系统配置专用计算机,各教育局应配置专用服务器,并设置好外网IP,保证该服务器的24小时开通。
第四十一条 学籍系统的开发和升级由浙江大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负责。
第十一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由市教育局普通教育处负责解释。第四十四条 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市教育局备案。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