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新思路.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新思路
作者:李兰荣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08期
[摘要]高职院校学风不良的根本原因是不注重科研和团队学习。文章通过对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对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思路与方法的深刻反思,提出了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抓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新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风建设 产学研结合[作者简介]李兰荣(1964-),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读博士,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高级工程师。(湖北 武汉 43007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7年度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管理学视角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序号:自筹经费课题第45项)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2-0050-02
学风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治学、学术、学习风气的综合。学风是校风的核心,是关系学校生存发展的核心要素。近年来不少高职院校都在下大力气抓学风建设,但效果并不显著。而研究型大学似乎并没有刻意抓学风建设,为什么其学风却很优良?是高职院校的客观原因使然,还是高职院校抓学风建设的思路与方法存在问题?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学风不良的根本原因是不注重科研和团队学习。纵观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多采用就学风抓学风的办法,形成了“学风不好—严格学生管理—学生被动服从—学生主体性、自觉性下降—学风愈加不好—管理愈加严格”的怪圈。一些高职院校实施以教风促学风的办法,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学风状况不尽如人意的现实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与高职院校不同,研究型大学把科研摆在核心位置,注重团队学习和研究,走出了一条以科研带教风、以教风促学风的成功之路,很值得各高职院校学习。如果用学习型组织的评价标准衡量研究型大学,它们多数已达到了学习型组织的标准。笔者在深入研学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思路与方法的深刻反思,提出了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狠抓团队学习和研究,拓宽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新思路。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代管理学的前沿理论,包括五项修炼(管理方法):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一、自我超越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思路
1.自我超越修炼。自我超越是突破极限的自我实现,是个人成长的学习修炼。其意义在于以创造而不是适应的观点来面对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和生命,通过自我超越,活出创造型的生命力,真正体认和享受生命存在的意义。自我超越的修炼包含两项动作:一是不断理清到底什么对我们最重要(愿景);二是不断学习如何更清楚地看清目前的真实情况(现状)。当我们把愿景与现状同时在脑海中并列浮现时,心中便产生“创造性张力”——一种想把二者合而为一的力量。创造性张力是自我超越的核心原理。自我超越的根本途径是学习和研究。对于组织而言,要营造自我超越的浓厚氛围,鼓励组织成员实现自我超越,淡化层级观念,将管理重心下移(分权),全面推行目标管理。
2.现状与愿景。(1)现状:高职院校管理放权分权不足;提供自我超越的环境及指导、培训不够;科研与学术氛围不浓,科研水平及学习自觉性不高,教职员工没有把学习和科研作为工作内容的一部分,自我超越的能力不强;目标管理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学生学习的目的、动机不明确,把学习视为“手段”或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目标管理意识欠缺,自我管理能力较差。(2)愿景:追求愿景、自我超越成为高职院校师生员工的习惯;学习成为人们的内在需求和一种生活方式;工作成为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成为生命的一部分;科研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学习和科研成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真正形成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管理者乐导的良好局面。
3.改进思路与方法。一是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高职院校应当把科研和学习摆在突出位置,营造浓厚的科研、学习氛围。进一步完善学习、科研、职称评定等奖惩政策,给予科研课题负责人高度的自主权,加大对专业带头人及科研骨干的选拔、培养和支持力度,鼓励学生开展或参与科研活动;进一步拓宽校企合作渠道,提升校企合作水平。二是学校工作中心由以教学为中心向以人才培养(包括学生培养和教职工培养)为中心转移。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分级提供经常性、制度化的培训指导,重点培养师生员工自学、自我管理、自我超越的意识、责任感和能力,并教授他们实现自我超越的技能和知识,帮助他们实现自我超越。并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学习能力为重点,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三是管理重心下移,实施目标管理。通过放权与分权,把主动权交给教职工和学生;全面推行目标管理和民主管理,实现责、权、利高度统一;推行教授治学制度,充分尊重知识、尊重权威。四是鼓励竞争,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条件。
二、心智模式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思路
1.心智模式修炼。心智模式是深植于人们心中对于周围世界如何运作的认识、假设和看法,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心态等。改善心智模式修炼,就是否定和抛弃自己旧有的心智模式,透过新假设、新观点来观察、思考、处理问题。心智模式直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不改变旧的心智模式,就不会产生新的创造力。改善心智模式的精髓是开放和追求真实,关键的技巧是反思和探寻。
2.现状。影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心智模式主要有:思想观念比较陈旧、保守,改革开放意识不强;认为学风建设是学生的事,是团委、学工、教务部门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部分
教师一方面认为学生素质不高,对学生成才的期望值估计不足,另一方面认为自己是教书匠,科研和创新的动力不足;部分学生认为高职生低人一等,缺乏成才的自信,学习动力不足。
3.改进思路与方法。一是更新观念。俗话说:“解放思想,黄金万两,观念更新,万两黄金。”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大学习、大讨论,改变上述影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心智模式和认识。二是用Y型理论进行管理。把师生员工看做Y型人,相信他们愿意承担责任,愿意积极工作和学习,并在工作、学习中体现自身的价值,享受生命的意义。以人为本,对师生员工寄予高期望,用正面、鼓励的态度进行激励。三是达成“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的共识,形成师生员工人人自觉学习、个个超越自我的良好风气。
三、共同愿景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思路
1.共同愿景修炼。共同愿景是在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它创造出众人是一体的感觉,并遍布到组织的全面活动,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汇起来。有愿景引导,组织才会改革创新,如果没有愿景,则整天都会忙于琐碎之事。共同愿景由个人愿景汇集而成,有意建立共同愿景的组织,必须持续不断地鼓励成员发展自己的个人愿景。建立共同愿景的精髓是彼此成为伙伴关系,互相尊重,共同体验目标的一体感。如果失去尊重,团队的凝聚力便会分崩离析,导致共同愿景的破灭。
2.现状。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将师生员工视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手段,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管理。师生员工将工作、学习视为谋生的手段,对物质利益和个人利益看得较重,自我实现的追求不高。
3.改进思路与方法。一是按照共同愿景和个人愿景相融合的原则,重新确立办学理念。如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将办学理念确定为:为每一位莘莘学子的成才积蓄力量,为每一位教职工的发展搭建平台,为广西建设事业发展做出贡献。二是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凝练形成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如果未能拥有共同愿景和价值观,就无法鼓励人们超越只图一己之利的私心。高职院校应当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培养学习能力作为校园文化弘扬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三是营造开拓创新、敢于冒尖的氛围,激励师生员工勇于追求自己的愿景和目标。引导师生员工从将工作、学习视为达到目的的手段转变为寻求工作、学习的内在价值。激励师生员工通过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实现每天一小步、今生一大步的跨越。
四、团队学习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思路
1.团队学习修炼。团队学习是发展团队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是使团队力量超乎个人力量加总的技术。团队学习的意义在于可以使团队智商远远大于个人智商,使团队具有创造性的同时又产生协调一致的行动。团队学习的基本方式是深度汇谈和讨论。深度汇谈是自由和有创造性地提出不同看法以发现新看法。深度汇谈时要先暂停个人的主观思维,彼此用心倾听,其目的是要超过任何个人的见解,而非赢得对话。讨论是提出不同看法并加以
辩护。通常我们用深度汇谈来探究复杂的问题,用讨论来做事情的决议。团队学习的精髓是方向一致和集体智力。
2.现状。高职院校除学生社团外,其他非正式组织团队较少;在已有的非正式组织团队和正式组织团队中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学习尚未形成;缺乏探寻、倾听、深度汇谈的习惯和氛围;综合运用辩护与探寻的技巧不高,辩护多于探寻,共同学习的效果不佳。
3.改进思路与方法。一是建立各种团队。以任务、项目、目标或兴趣为中心建立各种团队,如科研团队、教学团队(优质专业、精品课程、集体备课)、兴趣小组(学生社团)等。二是培养倾听和探寻的习惯。以开放的心态和对他人感兴趣的态度倾听、探寻他人的看法,讨论中常用“是什么使你产生这个主张?”或“你可以说明你的观点吗?”等提问,并耐心倾听他人的回答。三是创建学习型团队。如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系部、学习型部门、学习型教研室、学习型班级、学习型社团、学习型宿舍、学习型家庭等,进而在成功创建学习型团队的基础上创建学习型校园。
五、系统思考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思路
1.系统思考修炼。系统思考是“看见整体”的一项修炼,是整合其他各项修炼于一体的理论与实务,是五项修炼中最关键的一项修炼。系统思考使人由看局部到看整体,由对现状做被动适应转变为创造未来,由迷失在复杂的细节中到掌握动态的均衡搭配,由头痛医头的症状解到实质解决问题的根本解,同时系统思考揭示我们如何导致自己目前的情况。系统思考的精髓是整体观和一体感。
2.现状。高职院校存在的非系统思考的现象主要有:大家习惯于以分割的方式来看外在的世界,当出了问题,往往倾向于归罪于外界,凡事较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在处理纷繁复杂的事情时,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习惯于寻求症状解而非实质解决问题的根本解。
3.改进思路与方法。一是养成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习惯。从将问题看做是由外面某些人或事所引起的转变为看到自己的行动如何造成问题。二是从局限思考向整体思考转变。把个人放在整体(集体)中思考,从而感悟出自身的责任和价值。三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就高职院校学风建设而言,应采取以科研带教风、以教风促学风的思路,齐抓共管,从根本上解决学风不尽如人意的现实。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思路应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五项修炼,重新厘定学校的办学理念,实现办学道路由产学合作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转变,工作中心由以教学为中心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转变,管理方式由集权向分权的转变,全面推行目标管理,用Y型理论管理师生员工,创建学习型团队和学习型校园。采取以科研带教风、以教风促学风的办法建设高职院校的优良学风。
[参考文献]
[1]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2]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第二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李兰荣.从管理学视角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2).
第二篇:试析高职院校学风建设论文
摘要:本文从对目前高职院校中学风状况的分析入手,从学校、教师、辅导员、学生、家长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创建优良学风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途径
学风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群体行为,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和学生行为规范与思想道德的体现。优良的学风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是学校创品牌、树信誉、求生存、谋发展的基础,是学校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一、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连年攀升,每年向社会输送一大批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实用人才。社会、企业也对高职教育寄予厚望,希望能从中获得较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企业发展引进、积蓄可靠的人力资本。但是,纵观近年来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高职院校中,学生的学习风气和学业状况却难如人意。高职院校中学生普遍存在消极怠学现象,对学习缺乏热情,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大,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目的不明确,找不到学习的乐趣,抄袭作业、逃课现象、考试作弊等现象屡见不鲜。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学校的客观因素,也有学生的主观因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30年来,新生事物不断出现,一些消极的、陈腐落后的东西也随着市场经济直接或间接渗透到学校中来,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等。此外,社会上普遍的浮躁情绪和急功近利的价值观或多或少的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和信念。高职学校普遍办学时间不长,发展速度过快,在人文底蕴积累和师资力量上有所欠缺,自身教学改革滞后,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挫伤了部分学生的求知欲望。一些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内容老套,方式呆板,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自身素质不强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高职学生中普遍存在缺乏理想和抱负、缺乏时代使命感、缺乏努力拼搏精神的现象。学生不能合理的自我定位、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能力较差,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没有目标和计划等。加之当代许多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带有盲目性,通常在家长的要求下或分数不够等原因,填报了或被调剂到自己并不了解或不适合自己的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这些考生进入大学后由于没有基础,也缺少兴趣爱好,经常会有进错门或选错位的消极情绪,往往陷入一种被动、消极的的学习状态中。
二、高职院校加强学风建设的途径
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校师生员工全员参与,需要在课堂、宿舍、各种活动场地全程参与,需要学校、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四方的共同发挥作用。
(一)学校的作用。
学校在高职学风建设过程中起着总领全局的作用。具体表现在管理制度和机制建设、校园软硬件建设以及合理开展学生活动三个方面。
1、规范学生日常管理,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学风建设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来保证,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奖学金条例》等学生激励机制和《学生纪律处分条例》等学生约束机制,从正反两方面教育和警示学生严格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风气。有针对性地选取学风状况观测点,对学风进行动态监控,重点考察到课率、作业上交率、考试不及格率、各种资格证书通过率等,对晚自习进行严格的考勤和管理,确保自习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优化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美丽幽静的校园生活环境是优良学风建设的重要外部客体。它感染、熏陶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拼搏进取。高职院校宣传栏内的内容要有教育意义,而且要经常更换。教学楼、图书馆悬挂科学家和伟人的画像、名言警句。此外,高职院校要保证有足够的经费投入到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更新实验实习设备,增加图书藏量等方面上,为建设良好的学风提供物质保障。坚持全员育人,学院领导、各职能部门、系分工负责,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3、合理开展学生活动,是形成优良学风的重要途径。
学生活动要开展得好,要想与教学工作形成良性互动,必须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将学生活动场所纳入学院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规划,努力建设一批条件完备、设施齐全、相对独立的学生活动场所,满足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内在需求。
(2)开展各类有利于专业教学的学生活动,围绕思想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和身心素质教育三大主题,重点扶持开展以锻炼专业技能、服务专业教学为目的的学生活动。
(3)通过就业竞争教育,让学生了解目前人才市场供需情况的严峻形势和专业技能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竞争中学习,从而深入推动学风建设。
(二)专业教师的作用。
1、帮助学生树立专业理想。
专业教师要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对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地认真做好专业前景与发展的教育工作。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来校举办学术报告会、专业座谈会、人文讲坛等,组织学生外出参观企业和单位,使学生明确所学专业的特点、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让学生看到社会和企业对人才要求的复杂性,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以及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让学生认识到个体与外界需求之间的差异的存在,促使其产生自我提高的需要。专业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白只有现在努力学习,掌握过硬的本领,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施展才华,发挥作用。
2、严格教风促学风。
教师的思想行为、学识水平等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在教学互动过程中,严谨的教风具有启动、导向、激励和约束功能,必然对学风直接产生深刻的内化感染作用。教风的核心在于课堂教学质量,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教师应善于掌握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规律,认真备课,教学内容紧扣行业现实,不断更新教学组织形式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此外,教务处、系部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关于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师更好的从事教学活动。
(三)辅导员的作用。
辅导员通过深入课堂、寝室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及学业动态,同时了解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意见和建议,并与任课教师交流,使他们在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开展“一帮一、多帮一”的互帮活动,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对学习动力不足和学习自制力较差的学生,辅导员在发现情况后,要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通过单独谈话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敦促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同时辅导员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竞赛、学习研讨等活动;充分利用报刊、广播、橱窗和校园网等形式营造校园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加强学风建设的宣传;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等措施带动学风建设的发展,逐步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一种稳定的健康的学习状态。
(四)学生的作用。
1、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
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心理问题,是良好学风建设的基础,要通过建立健全教育机制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认识高职阶段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遵守纪律、自觉学习。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中要尊重学生的自我与独立意识,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要着力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和毅力,形成积极自主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培养学生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学习情绪和学习行为,不断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主管理能力,将“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及行为习惯逐渐走上奋发向上、积极自主的良性发展轨道上。
2、重视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作用。
高职院校要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必须以抓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在学风建设中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和学习上的榜样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大多数学生形成符合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学习、生活习惯,从而对个别学生产生影响力和感染力,使之逐渐同化。一旦某种行为表现为习惯,成为一件愉快的体验,学生的学习就会进入“乐学”的境界。如建立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联系制度,每一名学生党员或学生干部联系一名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进行辅导,潜移默化地对周围的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的摇篮和基地。加强学风建设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保证,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内涵。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学风建设这一系统工程的艰巨性与长期性,要锲而不舍,长抓不懈。一个学校的优良学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学院一切工作都要以提高学生素质、加强学风建设为出发点,充分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促进学风建设,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第三篇:高职院校某系学风建设调查报告
高职院校某系学风建设调查报告
论文导读:某高职院校某专业的大一、大二学生。更好地促进学风建设。高职院校,高职院校某系学风建设调查报告。关键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
一、调查目的:
为全面了解学院某系学生学习的综合状况,更好地促进学风建设,形成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院基础文明建设和学风建设形成一个长效发展的运行机制,某系在本专业范围内开展学风建设问卷调查活动。
二、调查对象:
某高职院校某专业的大一、大二学生,调查中按大一、大二两个年级各班各专业方向分别进行抽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共发出 500 份《系部学风建设问卷调查》,收回 498 份,共提出 14 个问题,有效回收率为 99.60%。
三、调查方法:
在调查中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抽样调查法和访问调查法,对系部各个班级以填写问卷的形式进行实地的调查获取详细资料,运用随机抽样法,通过填写问卷,统计数据,并进行相关的信息数据处理,把同类的信息进行归纳,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四、调查时间:
2010 年 5 月 25 日-----2010 年 6 月 5 日 五、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风整体环境及原因调查 1、你认为目前系部学风状况如何?
选 项
百 分 比
A.一般
55.42%
B.很好
26.91%
C.较好
17.67%
通过图示我们可以看出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本系学风状况一般,只有1/4 多的学生对系部学风状况持乐观态度,可以反映出此次调查问卷很有必要。
2、你认为学风的好与差的决定因素是
选 项
百 分 比
A.学生自身
22.29%
B.校园文化氛围
50.80%
C.教师教风
24.90%
D.社会大环境
2.01%
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认为校园文化氛围对学风的好与差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同学占到半数以上,学生自身原因倒不是很大,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大学生在不断成长成熟的阶段可能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免费论文,高职院校。此外,教师教风也是影响学风的又一大因素,因此教风的不断完善和提高也是促进学风建设一项重要工作。
3、你认为系部学风最主要的问题是:
选 项
百 分 比
A.缺 乏 学习动 力 厌 学、为 考 试 而 学
56.22%
B.没 有 学习氛 围
36.55%
C.迷恋上网游戏,学习纪律意识差,迟到旷课严重
7.23%
从图表中显示,缺乏学习动力,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是我系学风的最主要问题,应试教育的残留对学生学习目的的影响较大。学习氛围的不浓烈也是形成我系学风问题的又一大原因,反映出学生的学习其实有很强的连锁效应和从众心理。此外,仍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网络对学风建设的形成也形成了一些不良影响,如果不科学引导,对某些同学的学习状况则是决定性的。
4、你在大学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什么?
选 项
百 分 比
A.掌 握 一 技 之 长,为 就 业 打 好 基 础
58.64%
B.为 了 拿 个 毕 业 证
30.92%
C.没想过
10.44%
从图表中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大学的主要目标是为将来能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而认真学习则是掌握专业知识的必然途径,这是比较现实客观的发展目标,但是还有部分学生只是为了拿毕业证书,或从来就没好好思考过大学的主要发展目标,形成“60 分万岁”的普遍心理,这势必从学生思想根源上产生出系部的学风问题。
(二)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调查 5、你目前的学习压力:
选 项
百 分 比
A.很大
35.14%
B.一般
48.19%
C.很轻松
16.67%
该调查数据显示我系将近一半的学生没有什么学习压力,只有 1/3 多的学生认为学习压力较大,没有压力则没有动力,反映出现在绝大部分学生还是不能对学习引起足够的重视。免费论文,高职院校。
6、你的上课时间?
选 项
百 分 比
A.很紧
36.14%
B.非常紧
59.44%
C.轻松
4.42%
图表显示,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时间很紧,课堂学习安排很满,如此情况,却与学生学习压力普遍不大形成鲜明对比,这就反映出学习的效率更多的是看学习的主动性,而不是学生被动地安排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7、对于学生旷课,你的态度是怎样?
选 项
百 分 比
A.如果有重要的事,偶尔旷课情有可原
47.59%
B.旷 几 次 无 所 谓
33.73%
C.影响学习,不能随便旷课
18.68%
结果表明,同学们普遍对旷课的恶劣影响不能引起重视,课堂纪律观念淡薄,课堂学习的重要性也未能充分体现。但是,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最重要阵地,如果绝大部分同学对课堂学习抱着情有可原或无所谓的态度,势必影响学风建设。
8、你认为学生迟到、旷课的主要原因是:
选 项
百 分 比
A.学 校 抓 得 不 严,学 生 无 所 畏 惧
33.13%
B.不 喜 欢 老 师 的 授 课 方 式
47.19%
C.沉溺于网络、游戏
19.68%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授课方式在学生迟到、旷课的原因中是最重要的因素,学校对于学生旷课违纪的处分力度也会让学生望而生畏,可见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能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着手,配以严明并执行有力、迅速的制度,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一定会大大增强。
9、课余时间经常用于:
选 项
百 分 比
A.上网
33.53%
B.逛街
21.08%
C.恋爱
20.48%
D.参加一些校园活动
24.91%
根据图表我们可以看出,网络在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中占有较大比重,其他一些娱乐活动也占有一定比重,而相比之下,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则较少,这种情况不利于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也很难形成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免费论文,高职院校。
10、在课后你跟老师的沟通情况是:
选 项
百 分 比
A.经 常 探 讨 学习问 题
26.11%
B.偶尔交流
42.97%
C.很少交流
30.92%
从图表中显示,近3/4 的学生很少与老师交流,学习的钻研性和主动性欠缺,对学习的执着精神和钻研态度还不能很好的树立起来。
(三)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情况调查 11、你经常参加校园活动吗?
选 项
百 分 比
A.经常
27.91%
B.偶尔
49.40%
C.很少
22.69%
调查结果显示,经常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并不多,只有 1/4 多一些,校园文化活动的普及性并不是很强,导致学生参加活动的不均衡性。忙的学生很忙,闲的学生很闲。免费论文,高职院校。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多参加积极有益的校园活动,也是促进学风建设的一项重
要措施。
12、你为什么参加校园活动?
选 项
百 分 比
A.锻 炼 自 己,提 高 实 践 能 力
44.78%
B.打 发 过 多 业 余 时 间
31.73%
C.为了完成上面交给的任务
23.49%
从图表显示,学生参加校园活动的目的还是以锻炼社会实践能力为主,但也有很多学生是被动地完成任务式地参加校园活动,这不仅不能保证活动质量,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合理安排课余时间。
13、你认为校园文化活动是一种学习吗?
选 项
百 分 比
A.是
45.18%
B.不是
29.72%
C.不知道
25.10%
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学生能明确校园文化活动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学习,但还有很多学生不这么认为,或者只是盲目地参加校园活动,不能明确校园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这样漫无目的地随大流参加活动是学生没有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的另一种体现。
14、你认为校园文化活动是否能促进学风建设?
选 项
百 分 比
A.非 常 有 促 进 作 用
23.69%
B.很 有 促 进 作 用
35.35%
C.不是很大
40.96%
根据图表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校园文化活动对促进系部良好学风的形成具有较强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但仍有小部分学生认为作用不是很大。对于校园活动的积极性认识,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教育、宣传和影响,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身校园文化,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力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六、总结 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需要学校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又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思想教育,同时需要教师良好教风的带动和感染,并且需要一整套相互配套的制度等等。但学风建设又是广大学生自主的自我教育活动,对个体来说首先又在于为自己构建了强烈的学习动力。
在这份问卷调查中,大多数同学对我系进行学风建设表示支持,他们认为这样能够更好地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得他们能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人生理想做好充分准备。免费论文,高职院校。在这份问卷调查中也体现了不少问题,有些同学缺乏学习的动力,厌学,为考试而学,旷课,沉溺于网络,很少积极主动地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对校园活动的认识不深刻、不全面……这些问题也是学风建设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学风是可以继承和传扬的。免费论文,高职院校。好的学风是一代一代的大学生长期积累和延续的,同时又对现在的在校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学生既是良好学风的创立者、传播者,又是一个受益者。所以,广大同学应该为创建良好的学风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篇: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
管理是一个难以预知的冒险过程,组织面临的环境是多变的,做出正确的决策并非易事,正如自然界多变的环境一样,变化是永恒的,要适应环境,跟上时代与时俱进,要求人必须终身学习。企业组织要生存、成长、长寿,也必须持续不断的学习,而且要比其他企业学得更快、更好。由此,在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过程中,Peter Senge指出,要对克服各种障碍建立学习型创新组织,它是人们从工作中获得生命意义、实现共同愿景和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组织蓝图。
当今社会,中国正极力建造一个新型社会主义社会,创新,便成了21世纪的主旋律,同时。创新也是管理中最流行的词语。我们现在要求建立的资源节约型社会,让每个管理者都清晰得认识到,我们不能生活在“坐山吃山、依水吃水”的状态下,天然能源、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但是仅仅依靠全部开发出资源、消耗完能源,我们从何而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喜欢这么一句话:世界上最有生命力的管理——创新。世界在巨变,时代在飞速发展。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要从实际出发、不断变革、推陈出新、满足现状,固步自封、不善改变,都是不可取的。不论什么时代,世界上总有一部分人在孜孜不倦地学习、探索、创新,这也正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根本动力。所以,适应环境持续不断得变革创新,是个人、企业、社会发展、进步的永恒的主题,是世界上最有生命力的管理。
摘录这么一个小小的故事。19世纪末,在英国的庄园里生活着山雀和知更鸟两种鸟,山雀是比较多而普通,而知更鸟长得很漂亮且稀少。在庄园里飞来飞去的这两种鸟都掌握了一种技术,它们都会在敞口的奶瓶的表面上喝奶油。然而到了20世纪中旬,送奶工就把瓶口用漆封了起来。山雀的数目很多,有的山雀发现把漆封啄开窟窿就能吃到奶油,渐渐地整个山雀群都学会了这招,而美丽的知更鸟到现在还是不会。人们的研究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知更鸟没有社会系统,也缺乏群体生活的习惯,它们是一种领域意识很强的动物。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山雀,总是群体活动,形成的社会系统能够使它们学习和分享群体内任一只山雀的新发现。【20世纪的管理科学】这个简单的小故事,说明了组织学习能力创建、建立起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性。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发展,有三位重要的学派大师:变革中的导航者和“企业文化之父”——埃德加.沙因(Edgar H.Schein),会念咒语的“长寿公司”的维护者——阿里.德赫斯(Arie de Geus)以及“学习型组织的教父”——彼得.圣吉(Peter M.Senge)。【管理心理学大师的人格魅力与创新思想】
沙因从组织文化研究,他在解释每个组织独特文化形成的过程之前,首先强调:“变化是永恒的!”“变化”和“稳定”就像硬币的两面,是管理者必须时刻关注的两个过程。在稳定和变化的框架结构里,沙因提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如果没有学习,组织将无法存活。同时,沙因认为,用于保持和稳定现有文化为动机的学习,不同于组织遭遇内外环境变化时用于促进改革的学习。
传统观点认为,决策完全是决策者运用其积累的知识,而德赫斯认为,从根本上讲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德赫斯说:计划不是高层管理者制定出来的,而是管理者和员工通过群体学习,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即改变对竞争者、市场、顾客等的固有看法,从而建立一种适应环境变化的学习能力的动态过程。针对组织学习的过程,他强调学习的群体行为,强调知识在组织内部的传播与共享。如果能有效的共享,那么一个组织的知识总和将远远大于个体知识的总和。正如之前提到的那个小故事,山雀总是在进行群体活动。
第五篇:“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
组织行为的主要学派:
1.古典学派——通常被认为涵盖“科学管理”的内容。
2.人际关系学派——重点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的学派。
3.系统学派——涵盖“权变理论”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的重要内容及其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