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传统文化对中学生心理教育意义的研究
关于传统文化对中学生心理教育意义的研究
一、可行性分析
(一)理论基础与事实依据
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给我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党的十七大要求全党、全国人民把“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当成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完成,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每一个华夏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此同时,“心理健康”也被写进是十七大报告,列入国家议事日程。这样,就为每一个心理健康工作者提出了十分明确的任务:把心理健康教育及其研究放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中,乘着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强劲东风把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现代精神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但由于商品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存在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如:是非、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行为成为社会公害。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必然会对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思想造成极大影响。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必须重新审视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对学校德育的优势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校园里发扬光大,切实提高学校素质教育实效。这已成为时代的疾声呼唤。
(二)学术经历
本人现任教语文教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年30岁,曾参加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写字教学普及提高》总课题组的子课题研究《写字教学普及与提高的实践研究》,撰写论文《试论写字教学的重要性》获得了一致好评;参加肇东市科研所组织的课题名称为《学生快速作文能力的培养与检测》的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一文。
二、具体问题
现代中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在较为优越的家庭环境中,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练,他们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成果,却不懂成果来之不易。他们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但相当一部分人集体观念和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心理素质较差。他们注重自我、看重功利、道德取向多元化。有的把家长职位的高低、家庭经济条件的优劣、生活消费的层次作为个人价值的体现。有人曾在中学生中做过调查,当问及他们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是否愿意牺牲个人利益时,19.3%的中学生表示不愿意或基本不愿意,32.1%的学生认为,人应该及时行乐,不要顾及其他;45.4%的学生崇拜的是文体明星,崇拜革命伟人的只有24.6%,个别人追星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在社会公德方面,有些学生存在着行为和认知上的脱节,认为社会公德可有可无,甚至还有人认为社会公德是一种没有必要的束缚,限制了人身自由;有的学生对帮助他人和参加社会公益劳动态度冷漠。针对这种现状,窃以为加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三、意义和价值
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与以理性主义、科学主义、个人主义为特质的日益趋向医疗化模式的西方心理健康教育相比较,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阴阳协调、天人合一的辩证思维与和谐发展思想指导下,凭着先哲们的超群智慧和对心理健康的深刻理解,用一种与中华民族性格特征相一致的“心理健康”理念构建了中华民族本土化的心理健康运作模式。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她不仅有效地护佑着中华儿女的心理健康,保证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而且对于丰富世界心理健康理论,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们知道:西方的心理健康思想受其个人主义、理性主义、科学主义的传统文化影响,更加突出了“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医学模式”的特点,更多地强调“灵”与“肉”的分离,更加注重技术的发展与提升。理论研究与技术的完善成了西方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特征。而中国的心理健康思想则根植于强调“天人合一”,讲究和谐发展的传统文化之中,带有更加厚重的思想内涵与哲理意义。
在这方面,西方国家走在我们的前面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这并不能因此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思想的历史事实。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史学家G•墨菲和J•柯瓦奇在他们的《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中所写的那样:系统心理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并且明确地指出:“几乎是在同一时期,中国的孔子与老子开始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由此可见,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思想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研究目标
文化传统是对人类在今天以前所创造的精神现象的一个总称,它的内容就其主要方面来说,包括从一定价值导向出发的哲学的、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伦理的、文学的、艺术的、宗教的各种思想观念的综合。文化传统虽然有着多方面的内容,但它又有着自己的核心。文化传统的核心,从一定意义上讲,可以说是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这一追求,是贯彻于一切思想的一根主线,即向往美好贬斥丑恶,对人类幸福的渴求和对高尚道德品质的向往。因此,我们在研究传统文化时,要着重研究它和人才培养的关系,因为在人类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值得我们借鉴、吸收和弘扬的因素和内容,对人类社会继往开来,保持可持续性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核心概念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理论没有象西方心理理论那样系统化与技术化,但通过“形”散“神”聚的构成模式所显示出来的古朴、厚重的原生态魅力给世世代代华夏子孙所带来的人格养成和心灵家园的护佑却是有目共睹的。
1、仁爱谦和,和谐人际关系的法宝。
“仁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谦和”是一种倍受传统思想推崇的处事之道,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人》),要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推心置腹,以心换心。用尊重、宽容、尊敬、谦让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仁爱”与“礼让”来营造和谐氛围。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由于人际关系而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烟消云散了。
2、中庸之道,保持心理平衡妙招。
心理平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用“中庸之道”来保持心理平衡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理论的一大贡献。何谓“中庸之道”?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中庸集注》)用现代语言来解释,“中庸”就是“适度”。看问题、处理事情都要全面客观,不偏
不倚,科学适度。做到了这一点,心理健康就有了根本保证。一个人必须有自尊心,但一定要“适度”:过了是自负,不及则是自卑;一个人面对挫折,适度的痛苦是进步的动力,陷于痛苦不能自拔则是颓废的开始。激烈的竞争必然会给人们带来很多的心理问题,而在我们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时做到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就会让自己的心态始终保持积极平衡的状态,这是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
3、“知足长乐”,定位快乐人生的诀窍。
“节制欲望、性命双修”是道家心性修养学说的重要内容。心理学研究表明:欲望是人生命活动的自然原动力,人的欲望如果不能得到合理满足,就会出现许多生理或者心理问题,因此,我们的先哲们在把人的欲望看成人的本性的同时,提出了“寡欲”(孟子)、“导欲”(荀子)、“无欲”(宋明理学)的观点,强调用理性控制欲望的无限扩大,做到“知足常乐”。当然,“节欲”不是“禁欲”,“知足”不是“无求”,而是把握好科学的“度”。人能知足,心境就会平静祥和,不会因为自己不如他人而折磨自己,不会他人成功而嫉妒他人,不会因为贪婪无止而把自己置于痛苦之中不能自拔。人们之所以会心理失衡,感到心理压力很大,做人太累就是因为不能真正做到“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知足长乐”不仅仅是人生境界的形象写照,更是获得心理健康的具体要求。做到了这一点,人们就可以避免许许多多的心理困惑与问题。
4、修身克己,实现“超越自我”的双翼。
“超越自我”既是心理健康的一种境界,也是获取心理健康的一种方法。而要使自己能实现对“自我”的“超越”,修身克己是最为有效的手段。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四书》,一开始就讲“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自胜”就要克己,克己才能不断超越自己原有的水平,达到更强的状态。而要使自己更强,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坚强的意志,还要有积极健康的心理,这一切都是通过修身克己得以实现的。所谓的“修身”,就是提高人们的德性,而“克己”则是控制自己的情感与欲望。实践证明:很多的心理问题都来自于意志的薄弱和自我控制能力的低下。“修身”与“克己”作为自我完善的双翼,在“自我超越”的过程中是相互促进的:“修身”能提高人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保证心理的平衡与健康;而积极平衡的心理状态同样会促进修身效果的提高。因此,“修身”与“克己”对于提高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处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5、自强不息,通往快乐人生的桥梁。
社会适应不良、挫折与失败是导致很多人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要让人获得健康的心理,首先就要让人具备自强不息的品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其意思是君子处世,就应当象天一样力求进步,永不停息,面对困难和挫折永不言弃、永不言败。也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炎黄子孙以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百折不挠地奋斗拼搏,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由此可见,自强不息是通往成功人生的桥梁。面对困难与挫折,只要我们有自强不息的精神,用积极乐观的心态进行不懈的追求,我们的任何目标都是可以达到的。这一点,我们的祖先已经在几千年以前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们。
我们之所以认为“神”聚“形”散是中国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构建模式,是因为较之于西方的心理健康理论,我们虽然在理论上还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但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却都是完全可以与他们媲美的。中
国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被中国传统文化紧紧地穿在一起,构成了一套独特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心理健康思想理论,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6、突出人文,弘扬民族精神的依据。
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全人类文化中最重要、最宝贵的瑰宝之一。中国人历来喜欢以诗歌的形式来表达思想感情,究其渊源,可以追溯到《诗经》以前的帝舜时代,这一传统历久不衰,贯穿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诗经》以其鞭挞社会丑恶、向往美好生活的特有的睿智,审视着人与人之间不同情况下的思想感情;《楚辞》,尤其是其中的《离骚》等名篇,更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千古绝唱,表现了关心人民、热爱祖国、追求理想、改造现实的顽强斗争精神。此后还先后出现了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请小说等几个文学艺术的发展高潮,创造了绚丽多彩、辉煌灿烂、具有永久魅力的文学艺术,并以其独特的方式,熏陶和孕育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素质和民族精神。
7、传承民俗,提升道德伦理认识的载体。
在传统节日中,清明、端午、中秋、春节是最为隆重的。清明节把祭祀与踏青融为一体,让人们在寻根问祖、表达感情的同时,将自己置身于青山绿水的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地放飞自己的心情;端午节所带来的不仅是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对人们思想的净化,而且让人们诸如在赛龙舟、挂香袋、吃粽子等活动中感悟生活的美好,把一切烦恼抛之脑后;中秋节,人们在享受亲情、品味快乐、追求浪漫之中加强了心的沟通和情的往来,团聚自然而然地成了心理健康的促进剂。春节的到来就是每一个人新希望的开始,在新的一年中,任何人都能迎来新机遇,开创新局面。在这样的传统节庆中,“除旧布新”的心态,就象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动着每一个人放下包袱、抛开烦恼,用崭新的姿态迈向崭新的生活。一个传统节庆就是生活的一个亮点,同时也是激情的一个燃点,每一个节庆在给生活增添喜庆的同时,也给每一个人的心灵家园进行一次洗礼与丰富,让自己的人格更加健全,让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而这一切都是在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中达成的,这就是依托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我国民俗大多是以活动为载体的,比如唱庙会、赛龙舟、迎花灯、对歌泼水、做家谱等等。每项活动都通过团队的形式加以实施,强烈的归属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使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团队努力拼搏,并从中获得身心的解放与愉悦。一个人一旦置身于热火朝天的场面和融于一体的团队之中。就会从中看到集体的温暖和集体力量的强大,感到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你会更加全面客观地看问题:发现他人的优点,看到自己的不足,进而学会“尊重他人,正视自己”,学会“乐群贵和,灵活变通”,学会“淡泊名利,知足长乐”,自觉地适应社会。这样,我们就能真正克服认知偏差,正确处理好人际交往中的矛盾与困惑,让自己的心理完完全全地健康起来。
总之,中国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在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一棵奇葩,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瑰宝,她以她独有的形式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为中国当代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穿只要我们在不断继承和弘扬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科学地借鉴西方的成功经验,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能跃上一个新台阶,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将会为人类的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七、研究方法、实施步骤与预期成果。
研究方法:1.诵读法,2.比较法3.行动研究法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和学习阶段。通过对学生现状分析,形成研究方案。学校选定必读书目,如《弟子规》、《论语》、《三字经》《千字文》,《大学》,按年级高低分配不同要求的经典,每日晨读,由班主任或语文老师领读。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学校可定期组织竞赛活动,逢孔子诞辰、读书日必举行相关活动,颁发奖励证书。
第三阶段:成果整理学生每日诵读,不能光会背会记而不理解,教师可适当引导,激发生活体验,反思自身,自我评价,并成文,宣读。
通过一定阶段的诵读、宣传,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重要意义的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体悟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形成一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整理相关材料,撰写研究报告形成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忠华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 [J] 现代大学教育,2005.(5);
2、孟万金 再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根基 [J] 江苏高教,2003.(1);
3、陈辉利运用优秀文化传统思想中的心理健康因素调适青少年学生心理[D]。
第二篇:中学生心理测试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中学生心理测试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上海市建平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
执笔:张晓冬
一、问题提出
(一)背景
近年来心理教育普遍发展。在欧美等国家,心理教育是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发展到相当程度之后才产生的,心理教育被认为是人们对传统心理咨询感到不满足之后,力求改革、提高的产物。西方学者认为心理咨询只搞治疗、忽视发展,只为少数产生了问题的学生服务,却同时忽略了大多数“正常”学生,心理咨询只是被动地等待问题的发生之后去补救,却不主动地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
在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欧美等国家有着不同的背景,我们的学校没有心理咨询发展的历史。因而,在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时,我们往往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的德、智、体、美、劳诸学科作比较,学者们认为心理教育与以上各学科有着部分重叠和相互交叉的关系,认为德、智、体、美、劳诸育都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各育都可被视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另一方面,对学生传授心理知识、安排心理辅导活动等内容,又都是其他各育所无法取代的。而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最大的就是德育与心理教育的关系容易混淆,这一点上,也可看出我们与欧美等西方国家开展心理教育的不同之处。因此,对西方国家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还要根据中国国情与教育实践。目前,中国各地都已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但尚无突破,也无完整模式可循。
(二)意义
中学时代正是一个成长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时期,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塑造和培养健全个性的重要时期,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有用人才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心理的发展与成熟。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保护和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种种原因,学校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忽视心理卫生方面的教育,致使许多教师或者没有充分认识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性,或者在遇到学生心理问题时束手无策,也更谈不上指导家长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学校教育的现状迫切需要开展心理教育。
另一方面,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也向学校的传统教学内容提出了挑战,21世纪的社会更需要心理健全的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也是基础教育面临的新世纪的挑战。
(三)可行性
本课题旨在普教实践中,进行心理测试,分析新区重点中学学生的心理问题的特征,建立心理档案。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建设性地根据学生心理问题的特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心理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偏差和心理障碍的产生,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个性得到较好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与重点中学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平中学具有从预备班至高三7个年级的学生、几十位有责任心的班主任、心理学专业教师两名等条件,也使进行该方面课题研究成为可能。
二、研究主要方法
(一)调查研究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一部分起始年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的特点,了解心理教育效果,并与学生的其他方面发展进行相关、比较研究,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教育和心理指导。
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关于学生学习问题的家长、教师、学生问卷;关于社会适应性的家长、教师、学生问卷;心理测量主要有个性、人格、智力、学习方法、兴趣、精神卫生等方面。
(二)文献研究
查阅了大量欧美等西方国家的资料,特别是港台地区关于学校心理辅导的细则、要求等经验,国内最近有不少关于心理教育的探讨也很有借鉴意义。
(三)行动研究
包括教师培训,对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集体辅导与心理辅导讲座,个别心理咨询,在学生处配合下开办家长学校等。
三、主要研究内容
1. 假设研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根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1)组织系统。包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人员、制度等,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中有独立的地位、专门的工作人员及严格的组织制度。
(2)行动系统。对教师心理辅导技术的培训,积极与兄弟学校交流学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与选修课教学,每周一节;进行集体心理辅导;通过开放心理咨询室、开通咨询热线、开设“悄悄话信箱”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开办家长学校,帮助家长加强心理辅导意识,尽早发现问题,改善家教方式。
(3)评估系统。包括学生心理测评,心理档案工作,较客观地了解学生共同心理特征,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此外还应包括对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评估,只有如此,才能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化,不断提高工作效果,也为今后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推行提供指导。
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研究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具体内容等作系统细致研究,主要内容有:(1)自我意识心理辅导;(2)学习心理辅导;(3)社会交往心理辅导;(4)性心理辅导;(5)消费心理辅导;(6)休闲心理辅导;(7)择业心理辅导;(8)危机心理辅导。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
主要通过心理测试,调查问卷,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与个案研究,对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
四、研究日程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内容及模式的研究:1994年2月~1995年2月
2.心理测量与学生心理档案的研究:1994年2月~1997年2月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研究:1995年2月~1997年6月 4.心理辅导的研究:1996年6月~1997年6月 5.心理咨询的研究:1994年2月~1997年12月
五、基本观点
1.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由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三部分组成,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提高心理素质,防治心理问题为主要目标,它不同于思想教育,与思想教育既不能相互替代又相辅相成。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校长直接领导,教科所负责,在学生处、教务处直接参与下分层展开。
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分管校长、专兼职教师、校卫生室老师,经过心理学专门训练的任课教师、家长等。
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如下图:
在此模式中着重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培训和进修工作,如1996年8月参加“香港沙维亚人际咨询中心学习班”的学习;1996年三月至1997年上海市教委与华师大研究生院合办的“学校心理辅导方向硕士课程班”进修;1997年三月参加“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工作与学术交流会”交流;1997年10月参加上海市教委德育处与学生处主办的“上海市重点中学和部分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培训班”学习。多次参加市内、甚至全国的心理辅导工作交流会,其中两为心理学专业教师还多次作为主讲者给兄弟学校的教师进行培训,以带动普教系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此外,曾多次邀请专家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如:1994年底邀请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时勘教授讲学,并具体指导有关职业心理领导方面的心理测量和分类指导;1997年邀请日本东京测量协会会长茅沼了尔先生来校介绍日本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特别介绍了心理测量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运用。
为了更好地展开工作,学校还配备了个别咨询室、集体辅导室、心理测量室和心理松弛室,并将咨询结果与心理测量及心理档案资料电脑管理化。
2. 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内容和任务(1)目的:
通过学生、教师、家长的调查问卷及对学生的心理测验结果,结合教育实践,发现重点中学学生中存在大量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学业的飞跃发展与社会、家庭压力的矛盾
青少年时期主要是学知识掌握技能的阶段,由于学业上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多,很多人不能适应这种新变化,不能掌握新的学习方法,以提高自己对学习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无法跟上学习进度,学生感到压力很大,这个压力不仅来自学校,也来自社会和家庭,学校按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的好坏,家庭也以分数高低来评价孩子,其结果是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在建平中学这样的重点中学,学生压力重大。如果学生适应能力较差,就会使他们的心理难以承受,致使学生寻找其他途径进行解脱。如高一入学的新生适应能力差,很多学生感到学业焦虑,有些甚至厌学、逃学,而发展为不能继续学业,不得不转学或休学。
②性发育逐渐成熟的冲击
性发育逐渐成熟和第二性征的出现,更使青少年困惑不安了,而性发育的提前趋势,使青少年遇到青春期发育过程中身体、形体、生理、心理等变化时,往往不知所措,他们既不好意思问自己的父母,又羞于向医生或老师求助。许多青少年对遗精、手淫、生殖器发育及第二性征等性知识毫无所知,不知道这是自己性成熟的标志,反而一味责备自己“毫无控制力”,许多人“曾想到死”,但又怕父母受不了打击,随着性发育的逐渐成熟,又带来了早恋的压力,本应活泼奔放、无忧无虑的火红年华,他们却背着异常沉重的精神包袱,而整天萎靡不振、惶惶不可终日,这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③要求独立的愿望与无法独立的现实的矛盾
青少年生理上发育得逐渐成熟,唤起了他们心理上独立的要求,自以为自己是成人了,要求受到成人般的尊重。可现实生活中的父母或教师,还常常把他们当作小孩子对待,反复的叮嘱、过多的限制、不注意场合的无理指责,常激起他们对父母或教师的不满。他们进入青少年时期后,独立感增强,常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对长辈来说是无法容忍的,故冲突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冲突的结果,当然是孩子受到惩罚,得不到他们想得到的物质条件和鼓励,得不到爱和关心,致使他们在冲突后,做出反抗的效应。表现为表面顺从而实际不顺从,说假话成为他们解脱的良药,或表现为公开反抗、顶撞、出走,以求得父母长辈的妥协。
④ 前途的选择矛盾
青少年对自己前途的选择,是升学还是就业,升学要升什么样的学校,是考中专、技校,还是考大学,升学之后又面对着就业,在市场经济的的今天,人才也面临着竞争。青少年在前途抉择中充满了幻想,同时又面临着现实的考验,想实现自己的梦想与父母的期望不能得到统一时,焦虑的情绪由此而产生,有的甚至存在自杀倾向。
(2)内容:
根据以上几方面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可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 自我意识心理辅导:
帮助学生对自身形象、内部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有一正确认识,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② 学习心理辅导: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形成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排除焦虑、厌学、自卑、注意力集中困难等学习障碍,提高学习能力,锻炼意志力。
③ 社会交往心理辅导:
合群、乐群,克服孤僻、封闭、自卑、羞怯等社会交往心理障碍,学会礼貌、大方、诚挚的交往态度。
④ 性心理辅导:
能悦纳自己的青春期身心变化,选择异性交往的适当方式,克服异性交往情感带来的烦恼,珍惜青春年华的大好时光。
⑤ 消费心理辅导:
懂得消费的社会意义和各种不同的消费心理,学会合理消费,有计划地使用金钱。
⑥ 休闲心理辅导:
合理使用闲暇时间,合理安排各种假期、课余生活,使生活愉快充实。⑦ 择业心理辅导:
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个性倾向,了解报考学校和未来职业的特点、要求,合理分配精力,对录取与否与今后就业有充分心理准备。
⑧ 危机心理辅导:
协助学生对生活、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天灾人祸、突发事件、挫折、冲突等具有心理承受能力。
(3)任务: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发展性任务,即让学生了解自我个性,发展潜能,使学生保持最佳状态,对人生持积极态度,对社会有主动适应性;另一方面是防治性任务,即预防心理异常,矫治学生心理偏差。
3.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
按本课题提出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人员配备上应有校长或分管校长直接参与领导,有专职教师负责,有多名兼职教师共同参与。而在设施配备上,最好有独立的心理咨询室、心理辅导专用教室,校园内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开设心理咨询信箱。为了心理测试与心理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必须配备专用电脑。
而心理辅导课程必须有教材(无教材时可自编),有精心备课准备,各岗位必须制定各自的岗位职责。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可从两方面来检查: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学校必须每学期检查评估一次,主要评估各岗位工作人员职责是否规范及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这可通过调查问卷和学生、教师座谈会了解,也可通过心理测量作对比研究。对区级教育机构来说,为了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也应定期(可每年一次)对区内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作评估,就目前情况来看,可从是否有专(或兼)职教师、是否有独立心理咨询室、是否有心理咨询信箱及其开展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
六、分析与讨论
1.从整体上看,建平中学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几年来,许多教师的育人观念发生了变化,许多教师更注重用爱心去关注、倾听学生的心声,用理解、尊重的态度去点拨、撞击学生的非理性情绪及观念,许多家长也懂得了尊重孩子,开始注重起教养方式的科学合理化。而获益最多的还是学生。全校2700名学生均接受了至少一学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还通过个别心理咨询,矫正并转变了一百多位学生的非理性观念或心理偏差,学生中乐观、进取、自信、追求卓越的人越来越多,学生的耐挫折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明显提高。通过四年的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只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集体心理辅导、个别心理咨询及家长学校、教师培训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为所有学生服务,为所有学生创设更良好的心理氛围。任何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单独使用,都会造成只重视一部分学生而忽视另一部分学生发展要求的局面。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一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方法和手段,更是一种新的模式,一种新的教育观念。
2.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完全融入德育教育体系,也不能完全独立于其他学科,必须与学校其他教育相辅相成,才能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3.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配备问题,最好有独立编制,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出现,标志着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程度,也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1997.12.10
[1] 学术期刊出版社.青春期必读,1988.[2] 张雪珍主编.同孩子交流爱心.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3] 谭和平著.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编制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 [台]黄德馨著.心理卫生与人格培养.商务出版社,1978.[5] 方明著.台湾中小学心理辅导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1994.[6] 刘元璋主编.家庭教育热门话题.华东师大出版社,1993.[7] 沈德立,阴国恩主编.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第三篇:中学生心理挫折及教育
中学生心理挫折及教育
学生的心理挫折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有挫折感的学生,如果不能正确疏导,往往意志消沉,情绪低落,甚至一蹶不振,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可能影响本人的一生,在学生的管理活动中,对其应给予充分的重视,防患于未然,对不可避免的挫折应及时把握事态的发展,做好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的转化。
所谓心理挫折就是人们在从事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由于主观或客观方面的原因,其动机不能得到满足,目的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情感情绪状态。造成学生心理挫折的原因较复杂,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的环境不适应
由小学到初中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一次飞跃.首先初中阶段与小学相比学科增多,内容加深,每门学科有不同的教师;其次进入中学以后,人际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同班同学来自不同的小学或不同的地区,再次由于小学阶段课程少,在教师教育和家长要求下,绝大多数的学生成绩优秀,表现也较好,经常得到老师的和家长的表扬和夸奖,进初一后仍沉浸在小学阶段的光荣感中,不能及时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当发现自己落后了,就会怪这怪那,从而放纵自己,不思学习,不求进取,造成心理挫折。
二、心理品质的不成熟
正处在少年期向青春期转变过程中的中学生,心理发育大大落后于生理的发育,他们外表虽然逐渐具有了成人的体态,但心理上仍带有孩子的烙印。一般地他们都不客观地评价自己,再加上这个时期剧烈发展着自尊、自立、友谊、交往、公正、自我实现等社会性需要,使他们不容易理性地对待危机和处理矛盾。往往会因身材的高矮,体态的胖瘦,长相的缺撼,学习成绩的落伍以及意外的刺激而导致怯懦、自卑、孤僻、离群、意志消沉等不良倾向,他们中有的人会因此放弃追求的目标,逃避现实,从而造成心理挫折。
三、家庭教育的不适当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我国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遗留下来的文化传统,反映在当前独生子女家庭的便是不可忽视的“温室”教育。父母对子女过份照顾、溺爱和娇惯,使学生缺乏足够的责任感和忍耐力,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有的学生某些方面有困难请同学帮忙,同学动作稍慢或“指挥”不动其它同学时便闷闷不乐,好象失了面子,误认为自己无能;有的不合理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便认为教师看不起自己,是和自己过不去;有的缺少自知之明,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失败便自暴自弃,听之任之,遇难而退束手无策,从而造成心理挫折。
四、教师的评价不全面
当前仍有部分教师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仍然热衷于“应试”教育,对学生的评价仍然是单一的,全面教育已沦为智育,而智育又以分数至上,将学生按分数的高低进行优劣排队,“三好”变“一好”,“一好”就全好,这不仅‟造就了一批牺牲其它发展为代价而换取„智育低效增长‟的„优等生”,也“造就了往往以勇敢、热爱劳动以及具有其它特长的所谓„差生‟。由于教师评价的偏差,促使我们不知不觉都有可能给“优等生”或“差生”造成心理挫折。
心理挫折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就对学生本人来讲,会造成意志消沉,学习消极,1
逃避现实。对学校来讲,会表现为怨天尤人,嫉妒冷酷,会给学校在今后的教育上带来一定的麻烦。目前,中学仍有一部分学生厌学情绪较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心理挫折造成的,笔者认为,对具有心理挫折感的学生,应加强这几个方面的教育。
1.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自信。(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者的那种教师”。教师传授知识能力的同时,要给予学生刚关怀、尊重和理解,使学生感到你是良师益友,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把微笑带进教室,要用和蔼的目光覆盖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尤其是具有心理挫折感的学生,教师更要给予支持、鼓励、关心和同情,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一个愉悦轻松的教育教学氛围。(2)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成功和失败,同时还要创造给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成功的体验对动机的激励作用大于失败的体验,尤其是对有心理挫折感的学生来,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会导致对学习丧失信心,从而产生厌学情绪:而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则能成为学习的强大动力,初中生,对成功的事情易感兴趣,易产生成功感和自我满足感,并愉悦其整个身心。这时我们更要注意积极引导,促使他们在得意中不断追求成功,而对暂时失败的学生我们千万不能讽刺、挖苦,应更好地耐心地帮助他们寻找失败的原因,对他们改正后取得的成功,同样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对他们在乎时的一切活动中;表现出哪怕是很少的闪光点,我们都要倍加呵护,对每个人来说,其成功与失败并存,信心越大成功的希望也就越大,成功了也越有信心,则能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则形成恶性循环,将会影响人的一生。
2.交流情感,引导学生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大家知道,情感是通过交流触发人们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人们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促使人们在互相信赖,彼此尊重的心理基础上,将正确的认识转化为自觉行为的教育方法,情感交流是人们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的目的性一般是由交流双方的内在需要所决定的,并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例如:当人们处在悲痛的情绪状态时,往往希望通过情感交流唤起别人的同情,使自己痛苦的心灵得到慰藉;当人们处在喜悦的情绪状态时往往通过情感交流与别人一起分享自己的愉快和快乐;当人们处在忧愤的情绪状态时,又往往希望通过情感交流,使别人对自己表示同情,理解和支持。作为教育方法的情感交流当然不排斥上述多样的目的。因为如果忽略了人们在一般情感交流那些直接的具体的目的,其教育也就无法普遍进行,通过给青少年以积极、健康的情感信息,促使他们在情感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并由此引导他们产生正确的行为。多年的教师工作使我们懂得,我们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交流是给人鼓舞,催人奋起,促人进步的情交流,能使人在挫折中看到希望,在失败中获得成功.
3.根据个体差异,引导其发挥特长。造成学生的心理挫折与个体的差异也紧密相关,学生之间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事实,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并且促进其独特的发展,不能用同样的尺度来要求一切并要求于所有的学生,事实上有些造成心理挫折的学生,正是因为其独特风格不被教师认同而不受欢迎。.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的火药未被点燃,面要使一切的天赋和才能都能最充分的发挥出来”。教师应在班上引导其它学生客观、实事求是地看待生活,学习上的失败的学生,应给他们
创造条件并形成一种关心,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良好舆论氛围,让他们充分显露出自己的才能,增强信心,重树勇气。如;有位“电脑迷”的学生,原在班上各方面的表现、学习都较好,自从迷上了电脑,认为自己比别人强,不服从教师管理,同学问的关系也开始紧张,经常迟到,成绩下降,影响班级荣誉,心理开始发生偏差,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找他谈话交心,采取正面诱导,其次想法发挥他的特长;一是安排他做课外兴趣小组的辅导员,二是让他准备一篇演讲稿——(我熟悉的电脑》,并在班会上为大家演讲,正当同学们喷喷称羡这位同学懂得如此多的电脑知识时,我又因势利导,组织大家讨论“过度玩电脑‟好不好?一番“论战”以后,即使大家重新认识这位同学,又使这位同学认识了玩电脑的利和弊,从而自觉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在期终考评中,得到同学们的好评。
4.通力协作,帮助学生克服心理挫折.班主任与各课任教师必须形成合力,同时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调动和借助各方面的力量,共同矫治学生中出现的心理挫折。
学校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心理知识讲座等,班主任应与任课教师紧密联系,及时向他们介绍班级学生情况,只要发现学生有异常表现,及时向任课教师通报,求得他们的协作,共同做好化解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家访,邀请学生家长来校等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对学生身体、爱好、兴趣、经历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家长一起针对学生心理挫折的原因,共同制定矫治方案,帮助他们树立起生活、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力争反败为胜,重塑一个新的自我。
第四篇:中学生学习障碍心理研究
Q:为什么要学习?
A:因为不学习就没有将来,而且父母和老师都想我们好好学习,社会也是这么希望的。Q:那你自己呢?抛起别人的看法你为什么学习呢?
A:因为我以后要工作
Q:那你为什么要工作呢?
A:因为要吃饭
Q:为什么要吃饭?
A:因为要活着。
Q:那你为什么要活着呢?你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
A:活着为了学习更多的东西。为了存在。以及追求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Q:那你可以单纯地存在并追求其意义啊,又为什么要学习呢?
A:如果不学习就没有认知,就不能知道很多的东西,就没有是非的观念。
Q:但这种学习只是人生的学习吧。学校里学的语文数学英语等知识呢?只是为了工作么? A:算是的,而且知识也是相通的,学了语文能认字会说话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很多知识在生活中是确实有用的,即使是生活中没有用的一部分,在工作中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在两者间都没有的知识是用来考试的。现在有很多东西都要考试。
Q:那你学习的目的呢?为了吃饭么?那活下去就成为了你学习的动力和目的咯? A:最更本的意义是存在,以及存在所要追求的幸福和快乐。
会心烦气躁,独立自主的心理逐渐变强,不爱受管理,喜欢一个人,不会对家人说出自己的心事,反而说给一些朋友,甚至是网上的一些网友听,与家人有代沟,不会听人的意见,总认为 自己可以办到,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有些会逐渐变成一种自负的心理,叛逆心理严重.如何解除中学生的心理障碍
学校建立心理咨询中心
第五篇:传统文化对幼儿教育的意义
The datong word Cultural Media Co., Ltd
®
文 化 传 媒
传统文化对幼儿教育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社会的良知是文明的根基,我们的一切精神果实和智慧花朵,都是在传统文化的胚基上孕育滋长并逐渐成熟起来的。今天,在经济与科技空前发展,生活日趋富裕的时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令人忧虑的问题就是道德危机,一批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指出一条路径:人类要在21世纪美好的生活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寻找智慧,汲取东方传统伦理道德的精髓,来实施人格教育,培养普遍的伦理道德。
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底色教育,环境、氛围、气味等等一切细微的感知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世界观,而同时孩子超强的感悟能力又往往被家长或老师所忽略,总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待,认为孩子太小,他们不懂。其实千万不能低估孩子们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孩子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能力比大人强很多倍,他们感知世界的方法和方式更无邪更接近于生命的本源。
俗话说的好“从小看大,三岁至老”,就是说人在3-8岁的幼儿时期,是形成一个人性品格的关键阶段,这个年龄段所受到的教育将对人一生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毋庸质疑,孩子在幼儿园的成长经历将会伴随他的一生,使他终身难忘。我国有5000年的历史文明,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现实生活中的待人接物,言行举止,道德规范等,无一不打上传统文化的深深烙印。对孩子从小灌输一些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思想,我认为并不过时,恰恰相反,在当今这个人心浮躁,唯利是图,物欲横流的时代,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好如一剂镇静剂,能让人以平静而自信的心态来看待当今社会。能让我们的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去面对一切困难和坎坷。
可见,传统文化教育对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品行、礼仪、道德、气质、风度等各方面的塑造,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值得我们幼儿家长和幼教工作者引起重视的事情.特别是对人生起步阶段的幼儿而言,我认为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