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学-叙事疗法在高中生自我认同团体辅导中的应用探索
叙事疗法在高中生自我认同团体辅导中的应用探索
〔摘要〕叙事疗法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干预理论,它摆脱了传统的将人看做问题的观念,通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叙事取向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现代心理干预技术,具有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如何将这种心理干预手段应用于高中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形成一种特有的团体辅导模式,需要我们心理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叙事疗法;高中团体辅导;自我认同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04-0010-03
一、相关概念的阐释
(一)什么是叙事疗法
叙事疗法是由澳大利亚心理学家麦克怀特夫妇以及新西兰家庭治疗代表人物大卫·爱普斯顿于20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来的。它浸润了后现代主义精神,在叙事理论和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1]。
叙事疗法是组织者通过倾听来访者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帮助来访者澄清他是如何使用故事组织经验,赋予意义的,并通过发现其生活故事中被遗漏的部分,引导来访者重建具有正向意义的生命故事,唤起来访者内在力量的疗法[1]。
(二)什么是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是由美国新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在其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在人一生的八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等待完成,而青春期的任务就是形成自我认同。自我认同是青年人格发展的核心,它影响着个体毕生的发展[2]。高中生群体自我认同发展中容易出现以下两种现象。
1.自我同一性混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落差导致的自卑心理。一些高中生对自我期望很高,心目中理想自我所要达到的高度与现实中真实自我的状态存在极大的落差,从而产生了自我厌弃、自卑的不良心境[3]。
2.自我认同早闭:许多高中生虽然处于自我投入状态,但他们所追求的目标更多地是由父母长辈选择的,自己并没有体验过危机。处于这种状态的学生因为没有清晰明确的自我肯定,很容易出现方向感和目标的迷失,学习中也容易出现行动力不足的状况[3]。
提升高中生的自我认同感,能够使其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过去经历加以悦纳,以及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形成自主以及良性的思考和选择[3]。
二、将叙事疗法应用于高中生自我认同团体辅导的具体实践
在高中全寄宿制的教学环境中,每个年级都会出现一些适应不良的学生,他们无论在学习上还是人际交往上都表现出退缩、被动的行为特点,且都存在低自我认同的心理根源。为了提升这些学生的自我认同水平,培养他们的行为主动性,笔者尝试将叙事疗法运用在对这类学生的团体辅导中。
以下是笔者在操作叙事性高中生自我认同团体辅导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环节。
展示环节一:“我的自画像”——那只藏在墙后面的猫、房间的角落和三只不同颜色的兔子。“我的自画像”环节是让小组成员用能代表自己的事物画出自己,有无标题都可以。自由观看其他人的画,不加评论。请每位画家对他的画解释并答疑。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参与者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分析,用非语言的方法投射出画者的内心;加深对他人的了解和理解,强化自我认识,促进自我觉察。
成员A:我画的是一只藏在墙后面的猫,它只露出了一只眼睛窥视着周围的环境,一旦发现危险就可以第一时间逃跑。
领导者:这是一只生活在危险环境中的猫吗?
成员A:嗯,它很怕受到伤害。领导者:能说说具体有什么能伤害到它吗?成员A(思考):别人的嘲笑和否定,别人鄙视的眼光。领导者:在你成长的过程中,遭遇过这些是吗?
成员A:点点头„„
领导者:这是一只受过惊吓而变得胆颤心惊的猫是吗?
成员A:(沉默)点头。
(领导者记录:该生在成长过程中遭遇过被他人嘲笑和否定的负面事件,并影响到了他的自我评价,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自卑敏感的种子。)
成员B:我画的是我们家的一个墙角,大家看我画得像吗?
其他成员:的确很像。
领导者:你选择用家中的墙角代表自己,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吗?
成员B:这是我在家里经常待的地方,而我自己也像这个墙角一样。
领导者:这个墙角是什么样子的呢?
成员B:安静的、孤独的。
领导者:而你自己也是一个善于保持沉默、享受孤独的人是吗?
成员B:不,我害怕孤独,但我总是孤独的,没人喜欢我。
(领导者记录:该生从小就是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父母在国外打工,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对人际关系极度缺乏安全感,个性敏感、情绪化。)
成员C:我画的是三只兔子,旁边的那只红色的代表我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我很开心也很活泼;中间那只绿色的代表我和好朋友在一起时我很自在;最后面的一只蓝色的兔子代表在学校的我,我很忧郁很难过。
领导者:三只兔子代表了你和三种不同的人在一起的状态,那能说说最后一只兔子为什么那么忧郁吗?
成员C:因为它离开了家人和朋友,每天要住在冰冷的学校里,所以它很不开心。领导者:在学校里,兔子没有找到新的朋友吗?
成员C:没有合适的人出现。
(领导者记录:该生对父母有很强烈的情感依赖,不适应高中寄宿制生活,经常打电话要求家长接她回家,在班里没有什么朋友。)
通过以上团体活动体验,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抽离出来,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也体现了叙事疗法中“人不是问题本身,将人从问题中抽离出来”的操作理念。展示环节二:“青蛙弗洛格的故事”——在故事叙述中体验成长。“青蛙弗洛格的故事”环节是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成员了解青蛙弗洛格的故事,并反思自己,旨在促使成员进一步接纳自己。
“青蛙弗洛格的故事”其实是一套写给性格形成关键期(3~6岁)孩子的心理自助读本,但实际上高中生在生活中表现的心理问题,很多都源于其在孩童期的一些负面生活经历,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灵创伤,只有找到心中那个受伤的小孩子,我们才能更好地接纳自我,获得心灵的成长[4]。
在表演弗洛格找宝藏的过程中,学生B饰演的青蛙弗洛格和学生C饰演的小熊在其他“小动物”的帮助下从自己挖的洞里被救了出来,B当场流下了眼泪,在后来的感受分享环节她表示:“自己在生活中一直就渴望别人能在需要的时候关心一下自己,渴望得到来自他人的爱,而在这个故事扮演中我得到了这些,我感到弗洛格是一只非常幸福的青蛙,我自己也要向弗洛格那样,主动和别人成为朋友,即便是一只青蛙,甚至是一只癞蛤蟆,只要积极
热情就能拥有朋友和爱。”(小组成员们给了她很热烈的掌声)学生C分享说:“我在扮演的过程中感受到的道理是生活中总是会有一些困难,就像青蛙和小熊被困在了自己挖的洞里一样,遇到了困境如果只是逃避是永远也不会解决问题的,只有积极乐观地想办法,寻求周围人的帮助,才能走出困境(小组成员们也给了她很热烈的掌声)。而扮演发现和拯救了小熊和青蛙的兔子的A在分享中也表示,通过扮演兔子他感到自己有能力去胜任一些重要的任务,如带领其他动物去帮助处于困境的同伴等(在小组成员的掌声中他第一次自信地笑了)。通过这个环节,所有的小组成员都在不同的故事里扮演了主角青蛙和其他的动物角色:一位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人要求苛刻的学生,在《弗洛格和陌生人》的故事扮演中体会到了接纳和自己不同的人的道理;一位总是为自己偏胖的身材而自卑的学生在扮演《我就是喜欢我》的故事中体会到爱自己包括爱自己的不完美的道理等。叙事疗法中通过叙述故事的形式使人更有主动性、更有力量的操作理念在这个活动环节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展示环节三:“伴我成长”——寻找生命中的重要他人。“伴我成长”环节是在纸的中心画一个图代表自己,并写下自己的名字。思考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人,并且用不同长短的线条连结,来代表此人跟自己的距离远近或者是对自己的重要程度。分享这些人曾经为自己做过什么事情,如何影响了自己。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寻求成长过程中的社会支持,形成对自我发展的整体认识;用感恩的心看待过去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在此环节,依据叙事疗法的操作程序要特别设定一个局外见证人团队(其他成员组成)。
以下是此环节中的两段原始材料。
原始材料一:
领导者:在过去的经历中,有没有让你觉得自己还挺成功的事?那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你当时的感受如何?
成员 B:在我小学二年级时,班主任由于我的成绩不好而讨厌我,经常批评我。但是我没有因此放弃学习,而且在期末考试的时候,我还考了全班第一。我当时特别高兴,觉得我自己并不比别人差。
领导者:你做了什么让自己考得那么好?
成员 B:我就是每天坚持预习、复习功课,认真完成老师留的作业。
领导者:在老师讨厌你、经常批评你的情况下,你是怎样说服自己要每天坚持学习的?从这个过程中,你看到了自己的什么特点是你原来没有意识到的?
成员 B:我觉得自己特别有韧性,不怕挫折。
原始材料二:
领导者:听了成员C的故事,大家有什么感受?有哪些地方让大家印象深刻的?成员C的故事带给了你们什么样的启示?这个启示是否为你提供了从未有过的行动方案?
成员 A:我一直觉得自己挺不幸的,上中学的时候还要面对同学的欺负。听了C的故事,我可以换一个角度来体会当时的事情。就像C所说的,他们也只是孩子,也不懂事。而且他们后来的确对我挺友好的。C的宽容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自己过去的经历。感谢C的分享给了我这么多的启发。
成员 D:C的故事让我对她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原来她看似柔弱的外表下,还隐藏着一颗坚强、善良、隐忍的心。我想对你说:C,你真的很棒!我真心祝愿她能够在以后的高中生活里过得更好、更精彩。
通过以上环节,我帮助成员重新组织了具有正向意义的生命故事,从而唤起其自身拥有的内在力量,并通过局外见证人团队的参与起到进一步巩固成员身上正向力量的作用。展示环节四:“Thank you box”——和过去的阴霾说再见。“Thank you box”环节是针对小组成员在分享中谈到的一些重要事件,请成员以符号、图案或简单的一句话作为代表,写在纸上。对它说一句话,以表示感谢或对这件事的感想,告诉自己已经走出阴霾或得到启发,能重新过全新的生活。然后将它放入“Thank you box”里。此环节的目的在于用仪式的方式促使成员告别过去,从过去的经历中获得力量。
以下与大家分享A、B、C三位学生的“Thank you box”内容:
A写的是——我已经不怕你们的嘲笑了,谢谢你们让我学会了坚强!
B画了一对老人(代表爷爷奶奶)和许多火柴人,以及一架飞机,还写了一句话——我拥有很多,我爱你们!
C写的是很简单的一句话——我自己能行!
从这三个学生的“Thank you box”的内容,想起他们最初画的那只藏在墙后面的猫、房间的角落和三只不同颜色的兔子,我心中充满了见证三个少年心灵成长的喜悦,也从中看到了叙事性团体辅导形式的巨大力量!
三、叙事疗法应用于高中生自我认同团体辅导的效果评估
1.测量评估法:对参加团体辅导的20名学生,在参加前和参加后(相隔两个月的时间)进行《自我认同感》量表的测量,结果显示团体辅导小组的成员的平均自我认同感水平在参加团体辅导后有显著的提升。
2.团体效果自评:根据每次活动的反馈和成员参加活动的感受看,成员从团体辅导中均觉察到了自己生命的资源和能力,跟随团队回顾了自我的生命历程中重要事件对自己的影响,转化并丰富了生命中的美好经验。学生们均表示对自我以及未来的人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对自我的学业追求也有了更充分的原动力。
3.团体效果他评:根据各成员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反映,参加该团队辅导的学生课堂表现更加积极了,自信心普遍得到了提升,在与同学、老师的交往中都更加热情主动,在学习上也表现出了更强的主动性和意志力。
四、叙事疗法在高中生团体辅导工作中运用的个人体会
根据此次实践的反馈来看,叙事取向在提升高中生自我认同感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团队辅导形式。因为叙事取向本身的特点,避免了团体辅导中说教性过强、教师喧宾夺主、学生成为问题主体等误区的出现,在团队活动中能始终做到重视学生自身的内在力量,促进学生形成积极有力的自我观念,帮助学生领悟、成长。
主要参考文献:
[1]吴熙琄.华夏心理:叙事治疗系列课程[DB/OL]..[2]王兰锋.青少年学生自我同一性研究[D].开封:山西水利,2005.[3]俞瑞康.720名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2):413-416.[4]李子勋.心灵飞舞[M].北京: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3:8-10.[5]赵君,李焰,李祚.叙事取向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干预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0,(3).[6] 马廷奇.大学管理的科层化及其实践困境[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1):3338.[7] 别敦荣.我国高等学校管理权力结构及其改革[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1998
(5):3842.
第二篇:叙事治疗在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叙事治疗在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将叙事治疗引入团体心理辅导增强团体辅导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方法:采取一名面临降级学生为例,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方式引导学生面对问题;结果:通过团体辅导来访者和团体成员均收获了面对困难的办法;结论:将叙事治疗应用与团体心理辅导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叙事治疗 团体心理辅导 鹰架对话
【基金项目】课题来源:齐齐哈尔医学院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编号:QYJY20170118);课题名称:叙事疗法在《团体心理咨询》教学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241-01
一、叙事治疗简述
叙事心理治疗来自西方福柯的语言即是权利的哲学思想,说话人通过语言的改变使其获得重生。在20世纪80年代由澳大利亚的麦克?怀特(MichaelWhite)和新西兰的大卫?艾普斯顿(DavidEpston)创始。与传统心理治疗比较叙事疗法更注重“去中心化”和“多元化”,以解决问题为焦点,关注来访者的语言,不去深究根源性问题。其快速、直接的后结构主义的治疗方式受到了众多心理工作者的青睐。解构式倾听、外化问题、寻找特殊意义事件等叙事治疗方式将人与问题分开,使来访者以第三方的角度重新看待受困扰的问题,重构生命价值与意义。
叙事心理治疗的方法符合中国儒家的“省”和禅宗的“悟”,更适用于善于自律的国人,叙事疗法不仅使人们看到受困的问题,更看到了自身的闪光点和价值。通过语言的建构重新找到有价值的自我,正如建构主义学派的皮亚杰所说,人们是在与周围互?拥墓?程中建构起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并发展了自我。
二、团体心理辅导简述
团体心理辅导,是通过游戏等活动为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在大学校园内,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共性大于个性,但碍于面子学生不愿走进咨询室,更不愿与他人暴露深层问题,但情绪的长期压抑会对生活、学习、人际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而叙事取向的团体心理辅导恰恰填补了此空白。
在团体心理辅导中,“问题外化”使受困学生和团体其他成员一起看待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弱化问题对人的影响。此种发展性团体成员通过讨论、见证、分享,掌握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预防同类问题的发生,并为学生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强化彼此的联结,促进人格成长。
三、叙事疗法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应用实例
“鹰架对话”的灵感来自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其观点是学习是一个社会性的过程,在社会合作中有经验的个体为其他成员提供成熟的建设性意见促进其他成员成长。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发展绝不是一个自我独立发展的过程,而是在和环境、周围人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创造自己最近发展区的过程。
在团体心理辅导中,为了让受困者摆脱自身困境,团体成员的互动就是搭建鹰架(scaffolding)的过程,鹰架为个案提供掌握跨越困境的经验,在团体成员的见证下拉开与受困问题的距离,迈向新的可能。鹰架的意思就是一种支持受困者努力的系统,且非常敏感地融入受困着的需要。下面为一例团体心理辅导案例。
小S为一名大三男生,目前因学业问题面临降级,不愿意上课。特组织叙事治疗团体并截取鹰架对话如下:
咨询师:不良情绪如何影响你?
小S:过去很紧张,面对这么多科非常焦虑。看书看不进去,看到别的同学学习生活安排的很好自己着急。现在无所谓,没太多感觉。
咨询师:那在你面对那么多焦虑、紧张时候你是怎么陪伴自己的?
小S:我先告诉自己要放松,然后听歌和跑步。
咨询师:告诉自己要放松对你的紧张和焦虑有怎样的支持?
小S:他们帮助我更相信自己,告诉我不要自我否定和自暴自弃,但是现在没什么效果了已经。
咨询师:大家做过什么帮助自己提高成绩?
小A:就是上课注意听课,下课完成作业,其实很多时候我也感到压力大,就挺挺就过去了,坚持一段时间。
小B:观察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多琢磨。
小C:心情不好的时候找好朋友聊天,看电影。之后心情好了就能学习了。
小D:给我爸爸打电话,我爸爸经常鼓励我,感觉能好点。
咨询师:听到大家的分享,你看到了什么是你之前没看到的?
小S:听了大家的话,最主要的感受就是我父母不相信我,从小不认可我,成绩也一直不好,每次考试之前都很紧张,即使看过的都想不起来,大脑一片空白。听了小D的我很羡慕很希望父母给我鼓励和支持。可是,每次给父母打电话时候只想告诉他们好的一面,告诉他们我现在很好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可现状却恰好相反,压力很大。小B说的多观察和多琢磨我没想过,大多数时间是一个人在战斗,很无助。小C说的我更多的时候时自己一个人抗,很少和朋友吐露过心声。谢谢大家给我这么多启发,并且让我看到主动解决问题是一种高很棒的感觉。
咨询师:你想想10年后的你对现在的你会说些什么?
小S:放下你的心魔,没什么大不了,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咨询师:现在的你听到10年后的你的想法,会给你带来什么?
小S:觉得再大的困难都会过去,而且现在也不是什么过不去的坎。只要我想改变就会有所改善,好的改善。
咨询师:现在的你有什么感想吗?
小S:我觉得现在的经历也很珍贵,它促使我改变和面对,可能是面对父母,也可能是面对不好的自己,但是现在没那么恐惧,有力量些。我知道改变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我现在愿意尝试,听大家的意见觉得自己有出路了。
四、讨论
叙事治疗与团体辅导相结合是以开放的态度面对来访者的问题,大学时期是一个人格交融碰撞的时期,既稳定又动摇,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被长期压抑后果严重,而面对和分享则是化解问题的良药。通过叙事治疗的问题外化、见证、寻找特殊意义事件等方法使团体成员受益。在团体中让来访者看到了问题或许并不是问题,增加了勇气和信心。在团体辅导之后,该生制订了学习计划,并定期参加心理辅导,考试通过。团体其他成员也表示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更注重觉察。
参考文献
[1]肖凌.李焰.叙事治疗的西方哲学渊源.心理学探.2010-5-第30卷.29-33.[2]蒋继华.从语言到话语―当代文学批评外转的机理研究.学术论坛2017-4.7-11.
第三篇:高中生自我探索心理辅导教案
序号:1
2016年9月1日
认识自己,发掘自己
【教学目标】
1、发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强调自己的特点。
2、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更全面地了解自己。
3、发现自己的优点,学会自我悦纳。
4、探索自己的价值观,体验和澄清自己的人生态度。
【教学辅助】
笔(彩笔更好)、白纸若干张、道具钱、价值拍卖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3-5分钟)
1、自我介绍(略)
2、主题介绍
(二)小小动物园(15分钟)
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充分展开想象,“现在你就是动物园里面的一员,那你觉得自己会是什么动物?为什么?”,一定要独立完成,不能商量。考虑好后,请把自己的结果写在准备好的白纸上,然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辅导者引导大家思考自己与这种动物的相似之处,同时注意同学之间的互补,特别注意的是那些与别人不一样的同学,不能让他们有孤独感,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都可以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而感到自豪。
(三)他人眼中的我(20分钟)
给每人发一张表(见附录一),要求大家认真思考后填写,填写的过程中会反映出不同的心态,有些人再一次肯定积极而可爱的自我,但有些人却引发一些长期压抑的感受。填写完大家一起交流。
辅导者让大家认真回想一下填表时的心态,并与同桌进行交流。然后辅导者引导大家做深入的自我探索,可以进行如下提问:
(1)
你对哪一个人的看法最关注?为什么?
(2)
最难填写的是什么?为什么有人填不出来?
(3)
你所填的内容都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4)
其他人眼中的自己是他们这样评价过,还是自己认为他们是这样认为的?
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会有不同的情绪或行为反应,辅导者应该注意观察、正确识别并及时处理。如对积极自信的同学给予适当的鼓励;而对于有消极自卑感的同学给予及时的积极关注;对于个别处于长久压抑状态的同学,要给他/她一个适宜的发泄机会。
(四)优点大轰炸(20分钟)
1、分组活动(8-10分钟)
将全班同学分成6人小组,每个小组围成一个圆圈。接下来辅导者说明规则:每组先请一名组员坐到圈中央,依次接受组员们的夸奖,每位组员必须看着“圈中人”的眼睛,举出对方一个优点……依此类推,每位组员必须轮流坐到圈中央接受赞扬。
要求如下:
(1)
必须说优点;
(2)
夸别人优点时态度要真诚,不能毫无根据地吹捧;
(3)
参加者要仔细体验被别人称赞时的感受如何,并结合他人的评价重新认识自己的优点。
分组活动过程中,辅导者要在其中进行监督、观察,以获得第一手分享资料,便于下面引导的进行。
2、分享总结(10-12分钟)
分组活动完成后,大家一起交流被人称赞时的感受,分享自己不曾发现但被组员发现的优点以及大家不曾发现但确实存在自己身上的优点。
分享完毕,辅导者进行总结: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大家应该学会自我悦纳,不断地发掘自己的优点,并把自己好的一面呈现给大家,进而以更加自信的心态面对人生……
(五)价值大拍卖(35分钟)
1、宣布游戏规则(5分钟)
辅导者将事先准备好的价值拍卖单发给大家。并说明规则:每个学生手中有5000元(道具钱,由500、1000、2000组成),它代表了一个人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对人生的理解随意竞买下表中的东西。每样东西都有底价,每次出价都以500元为单位,价高者得到东西,有出价5000元的,立即成交,东西购买之后不可退还也不可交换。但注意购买所付出的总费用不能超过5000元。
2.举行拍卖会(15分钟)
(1)由辅导者主持拍卖。
(2)按游戏方式进行,直到所有的东西都拍卖完为止,然后请学生认真考虑买回来的东西。
3.讨论交流(15分钟)
拍卖完后,辅导者组织大家讨论以下问题:
(1)你是否后悔你买到的东西?为什么?
(2)在拍卖的过程中,你的心情如何?
(3)有没有同学什么都没有买?为什么不买?
(4)你是否后悔自己刚才争取的东西太少?
(5)争取过来的东西是否是你最想要的?
(6)你是否甘愿为了金钱、名望而放弃一切呢?
(7)有没有比上面所说的这些更值得追寻的东西呢?
讨论结束后,相信同学们的心中已经对自己最重视的东西有了初步体验,然后辅导者进一步引导大家结合这次价值观拍卖的体验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并在最后做出归纳,提出要由此价值观来指导大家以后的生活。
(六)辅导者总结(5分钟)
引导大家对整个辅导历程进行回顾,将自我认识重新梳理一次,强调自我个性的全面了解、自我悦纳与价值观的澄清。最后希望大家把这些理念带入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活出自己的感觉,并且越来越精彩!
七、补充活动
为自己鼓掌(5分钟)
让大家先估算一下自己一分钟能鼓掌多少次,记住数量。再实际操作,把10秒钟的鼓掌次数乘6,报出数量。
比较估算与实际的数量会发现,实际的数量远大于估算的数量,说明每个人都有潜能,不去发掘与尝试的话将永远无法估量。所以大家都要学会正确看待自己,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化!
附录一:
①父亲眼中的我:
②母亲眼中的我:
③兄弟姐妹眼中的我:
④长辈亲戚眼中的我:
⑤老师眼中的我:
⑥同学眼中的我:
⑦朋友眼中的我:
⑧恋人眼中的我:
(没有恋人的可以假想一下)
⑨我自己眼中的我:
⑩自己理想中的我:
附录二:
拍卖规则:
1、每个学生手中有5000元(道具钱),它代表了一个人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对人生的理解随意竞买下表中的东西。
2、每样东西都有底价,每次出价都以500元为单位,价高者得到东西,有出价5000元的,立即成交。
价值清单:
(1)爱情500
(2)金钱1000
(3)友情500
(4)欢乐500
(5)健康1000
(6)美貌500
(7)聪明1000
(8)礼貌1000
(9)孝心1000
(10)名望500
(11)良心1000
(12)自由500
(13)爱心500
(14)诚信1000
(15)权力1000
(16)智慧1000
(17)豪宅名车500
(18)冒险精神1000
(19)长命百岁500
(20)每天都能吃美食500
(21)拥有自己的图书馆1000
(22)名牌大学录取通知书500
教学反思: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点在于活动中的体验,绝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应该有主题,有核心。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应该坚持一个核心,并围绕这个核心,“行散神不散”,着重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和体验到对自己的终生发展有价值的核心观念。
对于这方面的能力,我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活动对于教师的能力要求很高,想做到形散神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第四篇:高中生自我探索心理辅导教案
自我探索班级团体活动辅导方案
一、单元名称:认识自己,发掘自己
二、对象:高三学生
三、单元目标
1、发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强调自己的特点。
2、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更全面地了解自己。
3、发现自己的优点,学会自我悦纳。
4、探索自己的价值观,体验和澄清自己的人生态度。
四、实施方式:游戏、讨论、纸笔活动
五、准备工作:笔(彩笔更好)、白纸若干张、道具钱、价值拍卖单
六、实施程序
(一)导入(3-5分钟)
1、自我介绍(略)
2、主题介绍
(二)小小动物园(15分钟)
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充分展开想象,“现在你就是动物园里面的一员,那你觉得自己会是什么动物?为什么?”,一定要独立完成,不能商量。考虑好后,请把自己的结果写在准备好的白纸上,然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辅导者引导大家思考自己与这种动物的相似之处,同时注意同学之间的互补,特别注意的是那些与别人不一样的同学,不能让他们有孤独感,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都可以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而感到自豪。
(三)他人眼中的我(20分钟)
给每人发一张表(见附录一),要求大家认真思考后填写,填写的过程中会反映出不同的心态,有些人再一次肯定积极而可爱的自我,但有些人却引发一些长期压抑的感受。填写完大家一起交流。
辅导者让大家认真回想一下填表时的心态,并与同桌进行交流。然后辅导者引导大家做深入的自我探索,可以进行如下提问:
(1)你对哪一个人的看法最关注?为什么?
(2)最难填写的是什么?为什么有人填不出来?
(3)你所填的内容都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4)其他人眼中的自己是他们这样评价过,还是自己认为他们
是这样认为的?
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会有不同的情绪或行为反应,辅导者应该注意观察、正确识别并及时处理。如对积极自信的同学给予适当的鼓励;而对于有消极自卑感的同学给予及时的积极关注;对于个别处于长久压抑状态的同学,要给他/她一个适宜的发泄机会。
(四)优点大轰炸(20分钟)
1、分组活动(8-10分钟)
将全班同学分成6人小组,每个小组围成一个圆圈。接下来辅导者说明规则:每组先请一名组员坐到圈中央,依次接受组员们的夸奖,每位组员必须看着“圈中人”的眼睛,举出对方一个优点„„依此类推,每位组员必须轮流坐到圈中央接受赞扬。
要求如下:
(1)必须说优点;
(2)夸别人优点时态度要真诚,不能毫无根据地吹捧;
(3)参加者要仔细体验被别人称赞时的感受如何,并结合他人的评
价重新认识自己的优点。
分组活动过程中,辅导者要在其中进行监督、观察,以获得第一手分享资料,便于下面引导的进行。
2、分享总结(10-12分钟)
分组活动完成后,大家一起交流被人称赞时的感受,分享自己不曾发现但被组员发现的优点以及大家不曾发现但确实存在自己身上的优点。
分享完毕,辅导者进行总结: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大家应该学会自我悦纳,不断地发掘自己的优点,并把自己好的一面呈现给大家,进而以更加自信的心态面对人生„„
(五)价值大拍卖(35分钟)
1、宣布游戏规则(5分钟)
辅导者将事先准备好的价值拍卖单发给大家。并说明规则:每个学生手中有5000元(道具钱,由500、1000、2000组成),它代表了一个人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对人生的理解随意竞买下表中的东西。每样东西都有底价,每次出价都以500元为单位,价高者得到东西,有出价5000元的,立即成交,东西购买之后不可退还也不可交换。但注意购买所付出的总费用不能超过5000元。
2.举行拍卖会(15分钟)
(1)由辅导者主持拍卖。
(2)按游戏方式进行,直到所有的东西都拍卖完为止,然后请学生认真考虑买回来的东西。
3.讨论交流(15分钟)
拍卖完后,辅导者组织大家讨论以下问题:
(1)你是否后悔你买到的东西?为什么?
(2)在拍卖的过程中,你的心情如何?
(3)有没有同学什么都没有买?为什么不买?
(4)你是否后悔自己刚才争取的东西太少?
(5)争取过来的东西是否是你最想要的?
(6)你是否甘愿为了金钱、名望而放弃一切呢?
(7)有没有比上面所说的这些更值得追寻的东西呢?
讨论结束后,相信同学们的心中已经对自己最重视的东西有了初步体验,然后辅导者进一步引导大家结合这次价值观拍卖的体验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并在最后做出归纳,提出要由此价值观来指导大家以后的生活。
(六)辅导者总结(5分钟)
引导大家对整个辅导历程进行回顾,将自我认识重新梳理一次,强调自我个性的全面了解、自我悦纳与价值观的澄清。最后希望大家把这些理念带入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活出自己的感觉,并且越来越精彩!
七、补充活动
为自己鼓掌(5分钟)
让大家先估算一下自己一分钟能鼓掌多少次,记住数量。再实际操作,把10秒钟的鼓掌次数乘6,报出数量。
比较估算与实际的数量会发现,实际的数量远大于估算的数量,说明每个人都有潜能,不去发掘与尝试的话将永远无法估量。所以大家都要学会正确看待自己,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化!
附录一:
①父亲眼中的我 :
②母亲眼中的我 :
③兄弟姐妹眼中的我:
④长辈亲戚眼中的我:
⑤老师眼中的我:
⑥同学眼中的我:
⑦朋友眼中的我:
⑧恋人眼中的我:(没有恋人的可以假想一下)⑨我自己眼中的我:
⑩自己理想中的我:
附录二:
拍卖规则:
1、每个学生手中有5000元(道具钱),它代表了一个人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对人生的理解随意竞买下表中的东西。
2、每样东西都有底价,每次出价都以500元为单位,价高者得到东西,有出价5000元的,立即成交。
价值清单:
(1)爱情500(2)金钱1000
(3)友情500(4)欢乐500
(5)健康1000(6)美貌500
(7)聪明1000(8)礼貌1000
(9)孝心1000(10)名望500
(11)良心1000(12)自由500
(13)爱心500(14)诚信1000
(15)权力1000(16)智慧1000
(17)豪宅名车500(18)冒险精神1000
(19)长命百岁500(20)每天都能吃美食500
(21)拥有自己的图书馆1000(22)名牌大学录取通知书500
第五篇:自我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安排及总结
团体名称:自我探索团体心理辅导 领导者:
协助领导者: 指导老师:
团体性质:封闭、结构化团体咨询
成员对象:未能正确认识自我的在校大学生 人数:由8-12大学生组成(不含组长)筛选方式:采取自愿报名方式 团体时间:100-120分钟 团体次数:4次
团体地点:团体咨询室
辅导理念:詹姆斯将自我分成:主体我和客体我。前者表示的是“自己认识的自我”,即主动地体验世界的自我;后者表示人们对于自己的各种看法,如人的能力、社会性、人格特征及物质拥有物等。客体我有三个要素构成:物质我、社会我、心理我,而这三个要素都包括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以及自我追求等侧面。处于青春期的某些大学生由于没有形成对自我的正确认识,而导致了不良的生活体验及情绪,这些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发展。把主体我和客体我结合起来看待自我,有助于他们正确的认识自我,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按照乔哈里窗口理论,每个人自我由公开区、盲目区、隐秘区、未知区四个部分组成。但每个人的四部分各不相同,且随着人的成长与生活经历,自我的四个部分发生着变化。当一个人公开区扩大,则其生活变的更充实,不论与人交往还是自处,都会显得轻松而有效率。盲目区变小,人对自我的认识越清楚,越能在生活中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潜力,团体咨询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扩大自我公开区,使其他区域减小。
接受自我,悦纳自我,不仅喜欢自己的优点,也要接纳自己的缺点,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事物,对于其他人而言自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要对自己有信心。
团体目标:协助成员自我了解、正确接纳自我,相信并接受自己,能客观评价自己,增强自
团体单元方案
第一单元:我们是朋友
单元目标:1.协助成员相互认识,建立团体融洽、开放的气氛
2.澄清团体目标及进行的方式,协助团体成员说出对团体的期望
单元目标:1.鼓励成员分享,增进团体凝聚力
单元目标:1.发现并保持自己的优点,接纳自己的不足。
2.欣赏他人的长处,接纳他人的不足,学习他人,欣赏他人。
单元目标:1.协助成员欣赏自己的长处,接纳自己的局限
2.认识并接纳独特的自我,认识并接纳独特的他人
附录一:采访卡: 卡片内容: 1.姓名
2.你认为你自己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3.你最喜欢的休闲娱乐? 4.人生座右铭是什么?
5.你心目中最崇拜的人是谁? 6.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
7.你最喜欢的和最头疼的一门课是什么? 8.你最喜欢自己身体的那一部分? 9.最近你最快乐的事是什么? 10.请印下你的唇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