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热加工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

时间:2019-05-12 22:2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材料成型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热加工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材料成型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热加工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

第一篇:材料成型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热加工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热加工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热加工领域内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的人才。毕业生凭借在多种材料成型方面的知识和扎实的机械学基础知识,可在汽车、家电、轻工、机械等多种行业中从事模具设计、制造、成型等生产工艺方面工作。同时,也可从事引进技术消化和新技术开发及经营管理等工作。

相关的就业领域还有:电力系统、机械、冶金、化工行业及材料生产、制造企业和科研、设计机构等。

一、专业基本情况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热加工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热加工领域内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及各类热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和有关设备的设计方法,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各类热加工工艺及设备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热加工工艺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 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了解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3、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4、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热加工工艺基础、热加工工艺设备及设计、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CAD/CAM基础。

5、实践教学

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6、修业时间

4年。

7、学位情况

工学学士。

8、相关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9、原专业名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部分)、热加工工艺及设备、铸造(部分)、塑性成形工艺及设备、焊接工艺及设备(部分)。

二、专业综合介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材料科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当我们研制出一种功能材料以后,如果没有成型及控制方面的专业知识,就无法将其转化为切实可用的器件。性能再好的材料,如果没法使用,那和废品有何区别?可见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确实不容小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在我国发展时间比较长,学科建设也比较成熟。以前她作为机械系的一个方向,主要侧重于机械加工方面。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材料成型及控制已经远远超出机械加工范畴,逐渐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她包括材料加工的基础理论知识,对材料成型的形状控制、组织结构控制、性能控制和生产过程控制,模具计算机设计及制造,材料成型计算机仿真与控制,以及新材料、新产品工艺的开发等等。我们可以说该专业是一个接口,她一头联系着材料科学,一头联系着实际工业应用。正因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有着“接口”这么一个特点,该专业的学生要特别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多动脑,多动手,细体会。他们不但需要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也要对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有较深刻的理解。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也必不可少。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而材料科学作为未来的支柱学科,发展就更快了。为了跟上时代步伐,该专业学生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以及刻苦钻研精神,这才能保证自己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有较强综合素质,且愿意从事有关工程应用行业的考生不妨考虑该专业,这里是展示你智慧与创造能力的一个大舞台。现阶段,各高校正逐渐进行改革,力图将书本知识和社会实际融合在一起。你将有充足的时间参加实验工作,也可以根据需要在有关企业实习,这可以使你在学校里就培养出很强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在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中,没有一成不变的公理,一切基础知识都是为了现实的应用,你尽可以用自己最大的创造力把所学到的知识与要解决的问题揉合在一起,用辛勤和汗水一步步铸就辉煌。那将是一种很美妙的感觉,就像一名将军指挥着千军万马在攻克一个个堡垒。在这里你将付出很多心血,但你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当你将一种新材料应用于现实,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时候,你体会到的成功喜悦是其他方面所不能比拟的。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生将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与理论,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很强的生产设计、组织以及管理能力。在国内材料行业发展迅速这一趋势之下,该专业毕业生有很好的就业前景,可以胜任材料、机械、能源、电力、信息、环保、汽车、航空航天、轻工、冶金等诸多部门的工作。毕业于该专业的学生被称为多面手,因为他们掌握着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论在什么行业,这种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是做好工作的最基本的条件。有了它,再结合各个行业特有的知识及经验,就可以方便地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当然本科毕业以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否攻读更高学位,这也是为将来向更深层次发展打好基础。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代码:080302。

三、专业教育发展状况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主要是研究金属和塑料塑性成型的变形机理、成型工艺及相关过程的计算机辅助控制工程的一门学科。目前该专业的研究方向包括有热成型、冷成型,金属材料成型、有机塑料成型、复合材料成型等。

材料成型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中国古代就利用铜合金铸造各种工具、武器和祭祀用品,考古学发掘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我国古代金属铸造成型技术的卓越体现。进入工业时代以来,随着新材料的发展,材料成型技术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与成型技术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细致。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前身是金属铸造专业。解放初期,我国的金属材料专业是属于机械类的学科,金属成型属于机械工程专业。由于工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建国初期钢铁的冶炼水平和规模提高很快,相应促进了金属尤其是钢铁成型专业的发展。北京钢铁研究院(现北京科技大学)、武汉钢铁研究院、沈阳机械工程学院是我国较早的一批金属成型研究的院校。其他各大高校中的机械工程专业也有金属铸造成型学科,这些专业为我国建国初期培养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50—60年代,在前苏联的帮助下,我国的工业迅速发展,相应的成型专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各类机床的制造需要大量的金属零件,而且这些零件的强

度、硬度和尺寸要求不断提高,金属成型加工的水平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90年代以来,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的教育引进了很多新的技术。CAD技术的发展在材料成型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冲模设计、塑模设计结合模具CAD∕CAM技术使得材料成塑在国民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金属铸造、焊接、塑模、塑料加工等行业就业的人员已经超过100万人。该行业的特点是传统技术含量低的成型行业和现代的高技术程控成型行业并存。我国的材料成型专业教育的特点也是如此,我国高等学校设有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中等技专也同样有这个专业。形成了该行业就业人员的一个梯队。目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已经成为材料到部件的一个重要过程,现代工业发展对部件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某种材料的应用不仅取决于材料本身的各种性能,还取决于它的可加工成型性能。因此,材料成型行业一直伴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不断前进。90年代,我国建成了一大批现代材料成型企业,使我国的材料深加工水平得到了提高,一些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提高。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生产的冲压、拉伸成型的零部件已出口日本电机株式会社所属公司、东芝株式会社所属公司、富士马达、山武仪表、川崎重工株式会社等企业。采用冷成型,热挤压工艺生产的铜制管件已出口美国、德国及澳洲等国家。

我国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目前还有待进一步发展,计算机控制的成型技术在我国目前仍旧处于起步阶段,在该行业中我国的技术水平在国际上仍旧处于落后状态,而我国对这个领域的产品需求正在大幅度的上升,因次材料成型领域必定在未来几十年内获得长足的发展。21世纪信息产业、材料产业、能源产业将成为国民生产的三大支柱产业,而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正是材料产业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将涉及到国民生产的各个领域。

四、专业就业状况及趋势

本专业培养具备材料成型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材料成型领域内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生凭借在多种材料成型方面的知识和扎实的机械学基础知识,可在汽车、家电、轻工、机械等多种行业中从事模具设计、制造、成型生产工艺等方面工作。同时,也可从事引进技术消化和新技术开发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相关的就业领域还有:电力系统、机械、冶金、化工行业以及材料生产、制造企业和科研、设计机构等。我国传统的材料成型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从整体来看,这些企业大多是技术含量低,人力密集,工作条件差。这些企业大多是与金属加工相关的行业,如铸造,机加工等。这使得人们普遍对这个行业有一种负面的成见。

随着技术进步和材料成型领域的扩展,这种情况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观。我国很多传统的金属成型企业引进了大批国外的设备和技术,在模具生产,金属成型,金属冲压,拉伸成型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很多金属成型部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劲的竞争力。

80年代末到90年代以来,我国的有机材料,复合材料成型技术发展很快,尤其计算机图形设计技术在成型过程中的应用,使得成型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例如以前需要多次成型然后进行焊接的部件,现在经电脑CAD设计,能够实现一次成型,其曲线,外观都更加完美。这一技术在汽车车体设计的应用最为突出。在塑料模具成型工艺中,激光技术的应用,使塑料制品在加工成型过程中在表面形成一种激光立体图案。这一工艺过程类似于CD、VCD碟片的生产过程。这一类产品有很多作用,在装饰,防伪,激光检测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可用于制作药品盒、音像制品盒、食品酒类包装盒盖等,使消费者易于识别真伪,这对于保护人民健康安全,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利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这些企业的发展使该行业的就业者的收入情况得到了改观,在几十种行业的收入状况统计中,材料成型行业的职工收入水平正在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收入提高很快。

纵观材料成型行业,可以看到它几乎渗透于工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有时甚至很难将某个产业中的成型技术部门单独划分出来,这一点也提醒了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学生,必须掌

握多方面的知识,除了基本课程如材料成塑与控制理论、塑压工艺、塑模设计、模具CAD∕CAM技术等,还应该掌握有关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电子技术、电工技术、微机、数控技术方面的知识。

我国目前在材料成型技术方面的发展使这一行业的产品正朝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在全国分布的特点是越往沿海地区,新型材料成型企业分布越多,轻型企业,技术密集型化工企业分布越多。总的来说,这些沿海地区的化工企业正迫不及待地在改进生产工艺,建设新的生产线。这正需要大量具有相应知识的高级人才。

材料成型行业,在整个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它处于初级的环节。其他行业如汽车制造,家电,轻工等行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材料成型行业的进步。例如我国近年来汽车生产线的引进,为我国生产配套成型部件提供了大量的机会。而且由于这些新型产品对部分零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也从外部促进了成塑行业的技术水平迅速发展。可以看到,材料成型与控制行业不是一个独立产业,必须依靠其他行业需求的带动,但同时,成型行业技术的提高,为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这个行业的技术要求相对比较单一,容易快速发展起来,我国“入世”以后,面临国外产品的冲击,我国会重点考虑这些能够迅速赶超的行业发展起来,从而进一步在其他高新技术行业站稳脚跟。因此,在未来20年中,材料成型行业将迎来它的一个蓬勃发展阶段,然后形成相对稳定的行业规模。

第二篇:关于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论文摘要:学会一技之长,就业和前途就有保障。当今社会对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技术水平的高低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强弱,已经成为今天衡量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本文围绕就如何培养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应用能力这一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一套教材、两个阶段、三个强化,四个更新”的改革方法和培养模式,对中职学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有一定的现实参考意义。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应用能力培养模式

1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的喜与忧

近几年来,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之所以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其中主要的因素还在于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可塑性大,敬业精神较强,能把所学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随时应用于实践,工资待遇要求不高,一般都低于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在就业应聘时能提供给招聘单位的在校时的各种作品,或者是获得各种竞赛证书、等级考试证书较多大大增加学生就业的机会。

然而,根据我们对本地区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情况的追踪调查数据显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中所隐藏的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一是对口就业率很低,一次就业专业对口的不到30%,不对口的就业率占50%,而认为“专业不对口,但有部分关联的”比例为20%。二是就业稳定性差,因为专业不对口,频繁“跳槽”的很多,当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被问到“您期望在目前工作单位的服务年限”时,有近80%的回答是“边做边找,工作压力太大,有更好的单位就„跳槽一。三是非计算机专业人才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就业岗位的挤压,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中职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学习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只要有一定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并不比那些上课玩游戏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差,有些用人单位注重的是计算机某个方面的应用能力够用就行,不需要很全面很专业。因此,如何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改革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是我们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当务之急。

2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要确定一种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弄清楚用人单位需要怎么样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的人才。

根据我们对周边地区用人单位对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的调查得出结论是知识结构方面包括:

计算机软硬件安装与维护基本知识;文字编辑、图像图表处理的基本知识;计算机软件的基础及程序设计、软件开发的基本知识;数据库应用基本知识;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能力方面主要有:对计算机系统熟练的操作能力;文字处理、编程及软件开发工具的操作能力;对微机系统的安装、检测、维护、维修的能力;对计算机设备、网络和机房的安装、管理能力。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按照强化基础、拓展特长、突出能力、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模式来实施培养,具体的总结为“一套教材、两个阶段、三个强化、四个更新”。1一套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是落实课程改革思想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用人单位对中职计算机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表明,学生不必掌握高深的计算机专业理论,而应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组织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对计算机教材进行反复讨论,对原有教材按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要求进行筛选、浓缩,结合本校实训场所实际,进行校本教材“实训指导书”的编写,计算机教学及考核以各门课程相应的“实训指导书”要求进行,以强化基础,拓展学生特长,突出学生能力,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组织实训教学。

2.2两个阶段

用人单位对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在培养目标上要求学生计算机专业口径尽可能宽,这是学生毕业就业的客观要求。为此我们将学生在校前两年划分为“合格+特长”即“夯实专业基础”和“拓展学生特长”两个培养阶段进行。

夯实专业基础阶段主要解决“厚基础,宽口径”的问题,教学时间为一年级。在教学按排上,应注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精选教学内容,严格按各门专业课程的实训指导书要求进行实训教学,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鼓励学生根据自身要求尽可能选修一至两门专业选修课程。

拓展学生特长阶段主要为了解决“针对性、适应性”问题,教学时间是二年级,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计算机的操作技能。教学课程中以就业优先为主导思想,根据计算机行业用人需求的变化,培养学生适应某个岗位群的工作能力为目的,发挥“双师型”教师个人的特长开设一定的特色选修课程,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建计算机专业各种团体小组进行学生特长发展的活动,灵活设置弹性专业模块,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专业特长,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2.3三个强化

(1)引导学生热爱计算机专业,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来源于好奇,好奇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好奇心,感兴趣了,才会启动思维,苦思冥想;只有对一个问题感兴趣了,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专业思想教育,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是学生毕业之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此,我们在学生入学时的第一周便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讲座,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初步规划教育,告诉学生中职学校各个阶段,学习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鼓励和引导学生热爱计算机这个专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抽象的理论中找到实实在在的快乐,愿意跟你学、跟你练,否则学生会在每天的游戏或聊天中度过。

(2)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对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为提高他们就业的竞争能力,必须以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主线。而充分调动“双师型”教师的才能,加强实训课程教学又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因此,培养规划上应侧重放在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上,为保证学生毕业之后能有一个“宽口径”的就业机会,必修的课程一定要让学生切实掌握好,不能让学生有偏科现象,其次是把握好软件与硬件相结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实训课程教学上,强化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在“做”中“学”的“岗位仿真”训练中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学生在“拓展特长阶段”,应开设综合性实训课程内容为主,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作品的方案设计、应用开发和综合思考等项目技术问题分析的能力,并要在实训教学时数上给予充分的时间保证,至少占课时总时数的一半以上。对学习较好的学生鼓劢他们积极参与计算机各种专业团体活动,如:系统安装与维护小组,网页制作小组,平面广告设计制作小组,网络维护小组,动漫制作小组等等,通过参与这种活动,开展各种技能竞赛,拓展学生的专业特长,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让学生在参与教师科研和企业实际项目开发为主要方式,使学生学会调研、确定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完成项目的各个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提高项目开发和项目管理的创新能力。

(3)强化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当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现代企业的员工素质也要求我们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团队精神。一个不会与人共事不会与人合作的学生,在将来就业的岗位上是难以立足的,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已不再有什么单纯的经典的计算机应用,越来越多的是跨学科跨行业的综合应用。因

此应用型人才在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同时应具有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适当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一定数量的人文、艺术方面的课程或讲座,可以提高学生思维表达能力,增强人文精神,更好地融入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增强应对困难的抗压能力。

2.4四个更新

(1)教学方法的更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不应当再以主体身份出现,而应当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督促者或引导者。由此,我们的教学方法也要因应而变,教师多开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的更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更新在不断加速,知识获取、传播的方式也在更新。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三网合一”的快速普及教师和教材已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因此,改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校园网络平台充分发挥计算机教师的专业优势,建立起双向互动的教育技术平台,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实施教学活动,是全面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重要保证。

(3)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从互联网上进行可持续的学习,完成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的同时,争取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支持,定期派送教师到企业或高等职业院校培训机构接受前沿知识的学习和技术的培训,完成计算机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转型,确保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最新的,这样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4)计算机实训设备的更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办好职业教育的前提是必要的实训设备,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之快让许多中职学校难以应负,面对一个被淘汰的计算机机房,专业知识再强、教学方法再好、教学手段再高明的教师也无法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被严重打击,久而久之,学生的实训课自然而然变为游戏聊天实训课了。因此,及时更新计算机实训设备,确保计算机专业课程有效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和各种操作技能的必要保障。

3结语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有差异性、多样性,面对“职教三年攻坚”的新形势,如何加强专业建设,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构建适合人才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中,“一套教材、两个阶段、三个强化、四个更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要因校而异,有个性才有发展。

第三篇:浙江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本专业部分课程将为基地班的学生提供独立教学优势,为培养研究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该专业毕业生除攻读研究生继续深造外,也可到高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金融、电信等部门从事数学研究工作与教育、图形图像及信号处理、自动控制、统计分析,信息管理、科学计算和计算机应用等工作。

培养要求

主要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受到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数学建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本专业分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基地班、普通班、运筹学方向三个专业方向,基地班采取滚动制,优秀学生通过选拔可进入基地班,其它两个方向学生可自由选择某一个方向就读。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分析、代数、几何及其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

2、掌握计算机和数学软件及数学建模方面的基本训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3、了解数学与应用数学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4、掌握数学与应用数学资料的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交流。

专业核心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几何学,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概率论,科学计算

教学特色课程

外语教学课程:同调代数、整体微分几何、黎曼几何、现代偏微分方程、同调代数、最优化、动态规划、搏弈论

自学或讨论的课程:前沿数学专题讨论

研究型课程:前沿数学专题讲座

计划学制4年

最低毕业学分160+4+5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辅修专业说明

辅修专业:23学分,修读带*号的课程;

双学位:修读全部专业课程,完成毕业论文。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 通识课程48学分+5学分

见理科试验班类通识类课程

2.大类课程38.5学分(1)自然科学类 ≥32.5 学分

1)必修课程 11门28.5学分。061B0170 微积分(I)061B0180 微积分(II)061B0190 微积分(III)061B0200 线性代数 061B0430 普通化学 061B0421 化学实验(甲)061B0211 大学物理(甲)I 061B0590 地球信息科学基础 061B0600 心理学导论 061B0221 大学物理(甲)II 061B0240 大学物理实验 2)选修课程 ≥ 4学分

学生可在课程号带“B”的课程中选择修读。

061B0110 数学分析(甲)I 061B0120 数学分析(甲)II 061B0040 高等代数I

4.5 4.5 3.5

秋冬 春夏 秋冬

4.5 秋冬 2 春 1.5 夏

2.5 秋冬春夏、秋冬 1.5 春夏、秋冬 4 春夏 2 春夏 2 秋冬 4 秋冬

1.5 秋冬

注:建议主修数学各专业的学生修读数学分析(甲)I、数学分析(甲))II以替换微积分I、II、III,修读高等代数I以替换线性代数,多余学分可做为专业选修课程学分或个性化课程学分。

(2)工程技术类6学分(选修)

学生可在课程号带“C”的课程中选择修读。

3.专业课程59.5 学分

本专业分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基地班、普通班、运筹学方向三个专业方向,基地班采取滚动制,优秀学生通过选拔可进入基地班,其它两个专业方向学生可自由选择某一个方向就读。

(1)必修课程12门,36.5学分

061B0130 061B0050

06123010 06110131 06110190 06120410 06186270 06120120 06121530 06110180 06191010

数学分析(甲)Ⅲ 高等代数II 几何学 *

常微分方程(甲)* 实变函数 概率论* 科学计算* 抽象代数* 微分几何* 复变函数 数学模型

4.3.5 3 3 3 3 3 4 4 3 3

秋冬 春夏

秋冬

春夏 秋冬 秋冬 秋冬 春夏 春夏 秋冬 春夏

(2)专业方向课程,9学分1)基地班3门,9学分

06110130

点集拓扑*

春夏

06120360 06121100

泛函分析* 偏微分方程*3

秋冬 春夏

2)普通班9学分

a必修课2门6学分

06120360 06121100 泛函分析 偏微分方程 3 3b选修课3学分(在下列课程中选修)

06123180 优化实用算法 06123220 组合优化* 06110130 点集拓扑 06123110 数据结构 06120950 离散数学 06121440 算法语言* 06121400 数值代数* 06121390 数值逼近* 06191141 微分方程数值解 06121350 数据库技术 06121370 数理统计* 06120640 *回归分析 06120340 多元统计分析* 06191360 随机过程 06123020 金融数学 06122190 抽样调查 06121291 时间序列分析 06123080 人寿保险学 06123150 现代精算风险理论071B0020 普通生物学及实验171B0010 生物资源学 06121170

头油数学专题讨论3)运筹学方向 9学分a.必修课2门,6学分

06123180 优化实用算法 06123220 组合优化b,选修课,3学分(在以下课程中选择)

06110130 点集拓扑 06120360 泛函分析 06120950 离散数学 06121440 *算法语言 06121400 *数值代数 06121390 *数值逼近06191141 微分方程数值解 06121350 数据库技术 06121370 *数理统计 06120640 *回归分析 06120340

*多元统计分析

333434333443.53.53333334

333

3334333443.53.506191360 06121100 06123020 06122190 06121291 06123080 06123150 071B0020 171B0010 06123110 06191020 06121170

随机过程 偏微分方程 金融数学 抽样调查 时间序列分析 人寿保险学 现代精算风险理论 普通生物学及实验 生物资源学 数据结构 复分析

前沿数学专题讨论3 3 3 3 3 3

3 3

(3)实践教学环节,6学分

1)必修3学分 06122560 数学实践 2)选修3学分 06188230 数学史 06188220 数学软件(4)毕业论文,8 学分

06189030 毕业论文3 3

短学期

短学期短学期

春夏

4.个性课程14 学分

学生可自主选择修读全校所有专业课程、大类课程、通识课程以及各专业推荐的个性课程。建议学生跨专业修读课程,或根据个人发展需要有计划地选择修读课程。本专业推荐课程详见数学系选修课程一览

5.第二课堂 +4 学分

第四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

[摘 要]: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阅读理解、口语表达、写作等语文应用能力,能为他们未来从事学前教育奠定良好基础.在培养过程中,需要灵活处理教材、合理开发能突显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教学资源,构建完善的课外延伸教学体系以拓展学生视野,结合教育见习实习等实践环节加强语文能力训练,改革目前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语文能力的考核。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 大学语文 语文应用能力

The cultivation strategy of Chinese language application ability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s

LI Yan-fang ,YANG Xin-juan

(Sichuan Preschool Educators College, Jiangyou, Sichuan, 621709)Abstract: Through the university Chinese course improve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students' reading comprehension, Chinese spoken language , Writing ability, such as the language application ability, build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ir future engaged in preschool education.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teaching material, the reasonable development need to be flexible and processing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teaching resources, building perfect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teaching system to expand students' vision, combining education trainee internship practice links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language ability training, reform the present single mode of teaching evaluation, pays attention to the appraisal of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and language ability.Key words: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University Chinese

Language application ability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融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于一体的课程,自1980年在高等教育领域重新开设以来,其不被重视、“边缘化”的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改变。据笔者对四川地区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开设情况的调查,学生没兴趣、老师纯应付的状况大量存在,因给其他课程让路而缩减课时、没有专业的教师队伍、教学模式陈旧等仍是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常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而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自身定位模糊,完全脱离应用性,脱离学生和社会实际无疑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

近年,随着《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及国家学前三年行动计划(目前正在进行第二期)的推进实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人们对学前教育师资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社会和家长对幼儿教师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培养幼儿师资的学前教育专业,通过专业及艺体课程提高其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固然十分重要,通过大学语文等公共课程提高其阅读理解、口语表达、写作等语文应用能力也不可偏废。因此,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做出调整,减少语文基础知识方面的教学内容,加大讲故事、教学情境口语表达、诵读、写作等方面训练的力度,重点培养学生的“读、写、说”的能力,以突出其专业特点和实践性,为他们未来从事学前教育奠定良好基础。

一、灵活处理教材,合理开发教学资源

教材是大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关键。目前学前教育专业选用的大学语文教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根据选文所写内容的接近来归类,“以精美文章为实体,力求用选文的典范性来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主要目的”①;另一类是是按照时代先后顺序或体裁不同来编排,力图通过对文学史的梳理提高学生对文学发生发展及各类文体的认识。这两种编排方式各有优势,但都有过多关注大学语文的审美性、人文性,而忽略其基础性、工具性的缺憾。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在充分利用原有教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有效利用有限课时,灵活处理教材,淡化学科本位,彰显学前教育专业特色,促进学生与职业相关的语文应用能力的发展。以徐中玉编写的《大学语文》教材为例,在讲解唐诗宋词等韵文体文学时,除了以经典篇目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外,可以适当介绍诗词的韵律和节奏,适当让学生参照古代诗词用韵规律和节奏来学习创作儿歌等幼儿文学作品;在讲授《垓下之围》这样的历史散文的时候,在让学生感受司马迁、项羽的人格魅力的同时,可以把重点放在古代叙事文体人物描写重在细节而不在心理等文学规律上,让他们在写作中借鉴;在讲解《谏逐客书》等古代散文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公文也可以写得如此有美感,可以让他们在借鉴李斯的表达方式的基础上,用白话文创作一篇公文作品。总之,使用教材的时候,要在不牺牲审美目标的前提下,尽量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职业需求。有研究者感慨:“基本上还没有‘适岗’‘适合专业’的学前教育专业专用的大学语文教材。”②但教材不是万能的,即使有了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教材,也不可能适应所有学校、教师和学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最大限度的利用校内外资源,多方面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增添一些有专业特点、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如古代文学可增加古代神话、传说,现代文学部分可增加叶圣陶、郑渊洁等作家的经典作品,外国文学可增加安徒生、拉格洛夫等作家的经典作品。同时,在开发课程资源时,也应充分考虑当地文化资源,以作者所在的四川地区为例,可以将学生们从小就耳濡目染的三国文化以及李白、杜甫、扬雄、苏轼、郭沫若等文学名家留下的遗迹、传说等作为课程资源,引入课堂,既能让学生感受地方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能通过布置实地调查报告、小论文等作业的方式,训练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二、开展语文大课堂,拓展学生视野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厚积才能薄发,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也不是仅仅依靠几十个学时就能有明显成效的。因此,大学语文的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课程本身,而应从既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也提升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角度出发,开展语文大课堂,构建一个融文学、交际口语、文学及实用文写作于一体、较完善的课外延伸教学体系,以便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能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择,使大学语文走向更为广阔的大课堂。可考虑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在学校网站上开辟“大学语文教研网”,设置“教研新闻”、“网络课程”、“优秀影视作品”、“学生自作”、“经典篇目研读论坛”、“ 人文讲坛”视频资料等栏目并及时更新相关内容,使之成为介绍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教学研究成果、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学习的重要阵地。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开设公共选修课程,以弥补大学语文课时少、针对性不足等缺陷。如为满足部分学生提高阅读、欣赏水平的需要,开设“名作欣赏”“儿童影视赏”;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开设“实用写作”“儿童文学写作”;为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应对社会和自我推销的能力,开设“演讲与口才”“实用口才”等等。三是开展“人文讲坛”活动,不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名家文学讲座视频,邀请校内外专家组织文学专题讲座,用切近现实、观点新颖的讲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四是将语文大课堂与学校艺术节、读书月及学生文学社团活动等相结合,为学生拟定阅读篇目,加强对学生写作、演讲、辩论、墙报、朗诵、讲故事等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办好校报文学栏目,指导学生办学文学社团刊物,推荐优秀学生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习作。总之,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不断拓展学生视野,训练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在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同时,把大学语文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结合实践环节,加强能力训练

实践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实践教学不仅仅是理论教学的补充,而是与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双轨课程体系”③,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育体系包括职业技能实训、幼儿园教育见习、幼儿园专项教育实习、幼儿园顶岗实习等四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层次和环节④。在这四个环节中,教师口语、歌曲弹唱、讲幼儿故事、教案写作、说课、幼儿园语言教学等内容都与语文应用能力息息相关,这就需要学生围绕“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不断加强对自己语文应用能力的训练。例如:在听的训练中,除了基本的听辨能力之外,还要让学生掌握针对不同群体(如幼儿园同事、家长、幼儿)时的聆听技巧和相关礼仪。在说的训练中, 除自我介绍、讲幼儿故事等常规训练外,还要让学生放在模拟或真实的幼儿教育活动情境中,通过应聘面试、与家长或幼儿沟通、说课等形式,深刻理解不同的说的方式以及声音的轻重缓急等不同的表达效果。在读的训练中,除了要多读儿歌、幼儿诗、童话、科学文艺等幼儿文学作品,加强自身阅读理解能力外,还要学会通过具体作品挖掘幼儿文学独具的稚拙美、纯真美和荒诞美,学会恰当使用朗读、讲解、表演等方式指导幼儿进行文学阅读。在写的训练中,除了要学会说课稿、教学计划、见习实习总结、听课笔记、教案的写作之外,还要全面掌握幼儿文学作为“人之初”文学的基本特点,学会各类幼儿文学体裁的创作和改编。当然,在加强学生训练等同时,也要求大学语文教师要学习一些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充分掌握幼儿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如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幼儿文学作品、歌曲,要指导他们正确理解意境,分析音韵、节奏等方面的特点;在教师口语方面,要指导他们通过正确的训练方法,形成富含人文情感、富于幼儿情趣、能彰显师表风范的优雅的职业口语;在学生见习过程中,可指导他们如何听幼儿语言教学课,如何作听课笔记;在教育实习中,要加强对教案写作、说课、上课的指导。可以说,语文应用能力贯穿在整个实践环节中,是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因此,结合实践教学,加强语文应用能力的训练,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运用的能力,也能有效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为将来更好从事幼儿教育事业打下良好基础。

四、更新教学评价模式,注重过程和能力考核

无论什么学科的教学,都需要一套相应的评价机制。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主要采用试题考试的方式,试卷内容主要由需要学生死记硬背的语文基础知识或再加上某一方面的写作组成,评价方式单

一、可信度低,对学生平时的创造性表现以及语文应用能力难以有效评价。梅健对重庆21所高校的调查表明:“考试分数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差较大。一般情况下,为了方便学生就业,只要选修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师最终会给学生一个体面的分数,而这个简单的分数并未能真实反映出大学生掌握和运用母语能力的实际状况。”⑤同时,这种评价模式也难以有效的促进师生和大学语文学科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全新的评价模式,从不同角度评价对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一是化整为零,采用多次测试的方式代替目前单一的试题考试方式,例如可以采取月考的方式,每月对所学某一方面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进行考核,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权重,这样既可以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又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二是把考试重点由基础知识变为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语文应用能力,把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师职业口语能力、幼儿文学解读能力、幼儿文学作品创编能力等未纳入评价范围,并分次考查。三是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间评价相结合,在每一个评价环节科学制定三种评价的比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内在思维过程和能力的养成,弥补单一教师评价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参考文献:

①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②卓霞.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语文教育[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09(12):152-153.③王建华、唐敏.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 2010(5):29-32.④蒋荣辉.学前专业“一体两面四层次”教学模式的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 2013(11):164-166.⑤梅健.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3):124-128.

第五篇:教学媒体与资源应用能力培养学习心得(本站推荐)

《教学媒体与资源应用能力培养》学习心得

这几天我有幸参加了《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的培训,由衷感谢领导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作为面临素质教育在全国全面推行的今天的教师,课件的制作是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它将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更加走上现代化的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走上自主性、主动性。能更加体现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面对知识裂变的今天,学生学习知识的多面性、广泛性、自主性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靠一本教案,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不利于创造型人才的产生,所以对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方面的知识的了解和运用,势在必行。更是十分必要的。

在这之前我对计算机知识虽然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只是停留在表层,经常被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弄得焦头烂额,不知所措。对教学资源的查找更是无处着手,更谈不上有效利用了。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对课件制作,教学资源查找下载都能轻松应对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无精打采的教学气氛。它使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和多

媒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组合成了一个合理,协调,有创造性和发展性的学习整体,从而使学生李国柱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了无生趣。如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通过现代媒体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学习、网上交流等环节,我感到长了许多见识,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首先在课堂的设计上一定要力求新颖,讲求实效性,不能活动多多而没有实质内容;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要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来看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再者在课堂上,教师只起一个引路的作用,不可以在焦急之中代替学生去解决问题,那样又成了“满堂灌”的形式;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但是不能全靠问题来牵引学生,让学生跟着老师走,这样便又成了“满堂问”的形式。

我深深的体会到,在教学中,我们所设计的课堂教学,应该使学生在使用远教资源时能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合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方式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

和独立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提高了学生的认识程度,学生可以触类旁通地知道很多知识,扩大知识面,使他们增长见识。

这次多媒体教育软件制作培训,我收获很多,不仅仅是掌握制作技巧,而且在思想上对课件制作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老师精彩的讲解,熟练的操作,渊博的知识,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所以,以后,我将更加积极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并逐步提高自己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将所学知识运用实际教学中去,尽快成为一名具备高水平、高素质的新型教师。

下载材料成型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热加工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材料成型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热加工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媒体与资源应用能力培养学习心得

    《教学媒体与资源应用能力培养》学习心得 这几天我有幸参加了《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的培训,由衷感谢领导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作为面临素......

    数学应用意识的强化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合集]

    数学应用意识的强化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澧县盐井镇中学王烽华 当代对数学本质的描述是: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 、数量关系、模式和秩序的科学 。但是,复杂的空间形式、严密......

    浅谈文化与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论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文化 英语应用能力论文摘 要:在日益重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今天,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在重视提高学生的5种基本技能——听、说、读......

    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提高

    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提高 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是决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基于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特点,本文从中......

    文学院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培养调查报告

    文学院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培养调查报告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大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我院根据各专业的特点,采取了一系列措......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 机电工程系数控技术教研室胡柏南摘要:首先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和先进制造技术(ATM)在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领域的应用......

    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科)专业培养计划

    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科)专业培养计划 一、专业简介 电力行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许多化工企业及其它工业企业在发展中,纷纷建立自备电厂,电厂人才需求很大。《热能动力设备与......

    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研究 作者:刘铭 来源:《电子世界》2012年第17期 【摘要】本文通过将中等职业教育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